全国青年教师素养大赛一等奖第14课冷战中的对峙教案
全国青年教师素养大赛一等奖课件历史课件: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14课_冷战中的对峙

苏联第一颗原子弹 苏联第一颗氢弹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思考:美国为什么要采取“冷战” 的方式而没有采取直接军事行动呢?
二战带来了巨大创伤,人心厌 战,渴望和平;战后苏联实力 强大,美苏双方势力相对平衡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丘吉尔在杜鲁门陪同下 前往富尔敦发表《和平 砥柱》演说。 “从波罗的海的什切 青到亚得里亚海的 的里雅斯特,一条 横贯欧洲大陆的铁 即将开始的冷 幕已经降落下来” 战的信号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2.(2009年四川省攀枝花市中考)二战后,美 国用经济手段控制西欧的霸权主义措施是( A ) A.“马歇尔计划” B.杜鲁门主义 C.铁幕演说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
3.(2009随州市中考)二战后美苏冷战开始的标 志是 ( A ) A.杜鲁门主义出台 B.丘吉尔“铁幕演说” 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建立 D.华沙条约组织建立
(2 1)美国为什么能领导“自由世界”? )材料中的“自由世界”指的是什么? 取了什么政策? 二战后,美国的经济、军事力量都居世 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资本主义世界 冷战政策 界第一位,成为世界的霸主。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美苏争霸影响
美苏争霸,不仅严重 威胁世界的和平,给两国 带来沉重负担,进而也影 响到世界的局势。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4.(2009年苏州市中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初期,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发动“冷战” 的美国总统是 ( B ) A.罗斯福 B.杜鲁门 C.肯尼迪 D.尼克松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5.(2009年江苏连云港中考)二战后初期, 美国总统杜鲁门指出:“世界已分为“极 权政体”和“自由国家”两个敌对堡垒。 “杜鲁门在这里把世界分成“两个敌对堡 A 垒”的标准是( ) A.国家社会制度的性质 B.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C.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 D.是否推行霸权政治
《冷战中的对峙》教案完美版

《冷战中的对峙》教案一、课程标准1.以“冷战”的形成和结束为线索,描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全球格局的变化。
2.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区域性战争的实例中,找出导致区域性冲突的多种因素。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分析雅尔塔协定的有关内容和具体事件,理解其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格局的影响。
(2)阅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版图,说明“北约”和“华约”组织的建立是东西方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
2、过程与方法收集课内课外资料,列举美苏争霸与“冷战”的种种表现,解释“冷战”的含义。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能从多种角度看待、分析某个历史事件。
三、教材结构分析二战后,从资本主义世界看,德意日三国被打败,英法被削弱,只有美国实力大增,概而言之,资本主义力量相对减弱;从社会主义阵营看,亚欧社会主义力量空前壮大。
当“北约”与“华约”两大集团相继建立之时,东西方对峙局面形成。
战后初期,两种社会制度的对抗是美苏两国的主要矛盾。
美国凭借急剧膨胀的实力欲称霸世界,并对苏联展开了“冷战”。
随着苏联霸权主义的膨胀,逐渐成为能够与美国分庭抗礼的军事强国。
在这种情况下,美苏争霸日益加剧。
这一时期,国家利益的争夺成为美苏争霸的焦点。
古巴导弹危机是美苏争霸的极端体现。
由于种种原因,双方虽未公开发生过直接的、大规模的“热战”,但间接的“热战”和各种形式的“冷战”却持续了近四十年。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课重点应放在分析两极格局的形成及演变,使学生认识到以“冷战”为主要形式的美苏争霸给世界带来的危害。
难点是分析战后新格局形成及演变的深刻的历史背五、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为主,对一些难解的问题加以讲解。
学生课前收集资料,课堂展开探究。
六、教学过程利用教材上的地图,首先在地图上指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地理位置,然后简要概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形势的变化,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消长,帮助学生树立起二战后国际形势的整体印象,由此导入新课回顾二战中美、苏联合打击德、意、日法西斯的情况,如:1944年6月,美英盟军开辟欧洲第二战场,在西线配合苏军对德作战,在打击法西斯的同时,美国、苏联的实力得到了加强,纷纷确立了自己的势力范围。
第14课冷战中的对峙(教案)

第14课冷战中的对峙(教案)上元中学俞学文一、学习目标1.通过阅读教材、历史资料和历史图片,了解冷战政策的表现及影响;2.通过了解古巴导弹危机、越南战争等典型历史事件,理解美素争霸对世界产生的影响3.通过对美苏冷战局面形成的学习,认识到霸权主义给人类进步与和平带来的危害,树立正确的世界历史价值观。
二、重点与难点1.重点:美国冷战局面的形成2.难点:美苏冷战局面形成的原因及影响三、教学过程1.导入:阅读1945年美国驻苏参赞凯南的语录,通过设问,引出“冷战”,导入新课2.新课:(1)什么是“冷战”?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找出冷战政策的含义;(2)为什么要“冷战”?学生通过阅读材料,归纳出冷战局面出现的原因;(3)冷战局面如何形成?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找出冷战政策的三个表现。
教师点拨:①通过观看《杜鲁门主义的提出》视频片段,知道杜鲁门主义是怎么出台的?其实质是什么?有什么影响?②通过阅读材料和历史漫画,理解马歇尔计划的影响;③通过示意图和材料的展示,让学生知道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的建立,了解两极格局的形成。
(4)美苏争霸:①概述美苏争霸的起止时间;②通过表格的展示,让学生知道美苏争霸的大致过程。
(5)深度探究:①设问:美苏为什么要展开“冷战”而非直接军事冲突?那么朝鲜战争、古巴导弹危机、越南战争、苏联占领阿富汗等史实又说明了什么问题呢?两问题的设计主要是引导学生得出美苏冷战的影响;②学以致用:随着中国经济实力发展壮大,我们应该给世界带来什么?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是建立在充分理解美苏冷战的原因和影响的基础上,如何正确地看待中国经济的崛起,中国在世界舞台上扮演一个什么角色。
(6)小结本课:通过“年代尺”示意图,小结本课知识点,帮助学生梳理考点,完善课堂笔记。
(7)巩固练习:当堂完成导学案上的《巩固练习》部分。
上课时间:2013年12月24日。
冷战中的对峙教案

导入:说起“冷战”这个词,我想同学们在平时的生活中也经常听到。
比如我们会经常说到:“我爸妈正在家冷战呢,我和某某某同学冷战呢。
“现在我们来做个调查,你们对这个词是怎么理解的呢?(学生举手回答)互相不理不问,不打不吵,不言不语,漠视对方等等。
老师:同学们说的不错,其实它就是一种无声的抗争,不见硝烟战火。
但是我认为,这种无声的对抗一点也不亚于真枪实弹的热战。
有句话叫做:无声胜有声。
好,那我们今天就来看看历史上的美苏冷战吧。
新课讲授:14课冷战中的对峙(板书)一、冷战政策1、概念教师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本第一段,然后从教材中找出冷战政策的概念表述。
教师激发学生,比一比谁找的最快。
学生回答:。
好,谢谢你的答案,非常好。
引导:从概念中我们可以看出,冷战政策针对的对象主要是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那么美国为什么对苏联等国发动冷战呢?2、原因(二战后美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居于世界首位,这滋长了美国称霸世界的野心,但是阻碍它称霸的最大障碍就是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
)教师继续发问:所以美国必然会对苏联有所行动,可是为什么不直接发动武装进攻,而是采用了冷战的方式呢?请同学们说说看。
(二战后人心思定,和平发展是主流。
人们对战争深恶痛绝,美国不敢贸然发动战争,重燃战火,使自己再卷入一场新的世界战争。
其实这时美苏也算势均力敌,美国此时并不占压倒性的优势,所以美国采取了冷战的方式。
)教师讲授:最先发出冷战信号弹的是以反苏反共而著称的英国首相丘吉尔。
同学们请看课本导入部分的内容“铁幕演说”。
这里的“铁幕”一词矛头直指苏联,丘吉尔用铁幕比喻苏联对东欧等国实行严密的控制与统治。
他在这里鼓吹美英联盟对抗苏联,从而揭开了“冷战”的序幕。
过渡:接下来美国是有步骤的抛出了一个又一个的冷战措施,我们来继续学习冷战的表现。
2、表现老师让学生先自主学习,在课本中找出冷战的三个表现。
老师给予提示,在黑板上写出表现的三个方面。
时间到,哪位同学先告诉我在政治上的表现是什么呢?①政治上:杜鲁门主义——冷战的开始;教师讲授:非常好,1945年罗斯福总统病逝,杜鲁门上台。
教学设计2:第14课 冷战中的对峙

第14课“冷战”中的对峙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要求学生掌握:冷战政策,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约和华约组织,美苏争霸的典型事件:古巴导弹事件、越南战争、朝鲜战争、阿富汗战争。
(2)通过美国冷战政策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的表现,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分析、综合归纳和运用能力。
通过分析美苏争霸的三个阶段及特点,培养学生全面,正确看待历史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比较美国、苏联争霸的局面,加强学习的条理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认识美苏两国的争霸,不仅影响了世界和平,而且影响到世界的局势。
注意对学生进行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教育。
教学分析(一)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九年级世界历史下册第七单元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中的一课,上接二战后美国经济、军事、政治实力的加强和资本主义霸主地位的确立;下承苏联的解体和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特别是霸权主义不断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
因而本课有重要地位和教育意义。
(二)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自主学习历史的基本能力,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
而且学生们已经掌握二战的影响,学习了二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这些都为本课的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
(三)确定重、难点教学重点:美国的冷战政策及其表现,两极格局形成、结束的标志。
教学难点:美苏争霸中变化的实质,认识国家实力和彼此关系决定了各国的外交政策教学之前用百度在网上搜索《冷战中的对峙》的相关教学材料,找了很多教案作参考,了解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定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
然后根据课堂教学需要,利用百度搜索在搜索到冷战的视频,现场放给学生观看,加深印象。
用百度网上搜索下载《北约和华约组织》图片以及冷战漫画图片,分析当时的形势,让学生加强了解。
做成PPT让学生对当时形势有深刻的认识。
(四)教学方法指导自主学习法、归纳法、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相结合,多媒体辅助教学。
思考探究观察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苏关系如何?二战结束后又有什么变化?美苏推行冷战政策的表现有哪些?解疑综合归纳:美苏为什么争霸?有哪些表现?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请学生回忆二战给世界带来的影响。
《冷战中的对峙》历史教案设计范文

《冷战中的对峙》历史教案设计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冷战时期的基本背景和国际形势,掌握冷战对峙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2. 通过对冷战对峙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冷战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的影响,以及其对当今国际关系的启示。
3. 培养学生运用历史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史实论证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冷战时期的国际形势、冷战对峙的主要内容、冷战对世界历史进程的影响。
2. 教学难点:冷战时期的政策调整、冷战结束的原因及其意义。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系统地介绍冷战时期的历史背景、事件发展和影响。
2. 运用案例分析法,挑选具有代表性的冷战事件,引导学生深入剖析冷战对峙的实质。
3. 利用多媒体教学,展示冷战时期的图片、视频等资料,增强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直观感受。
4. 开展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四、教学内容:1. 冷战时期的背景介绍:二战后的国际形势、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
2. 冷战对峙的主要内容:政治斗争、军备竞赛、意识形态对抗、代理战争。
3. 冷战对世界历史进程的影响:全球格局的变化、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国际关系的发展。
4. 冷战结束的原因及其意义:政策调整、国际形势变化、苏联解体。
五、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冷战时期的背景介绍,了解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
2. 第二课时:冷战对峙的主要内容,分析政治斗争、军备竞赛、意识形态对抗、代理战争的特点。
3. 第三课时:冷战对世界历史进程的影响,探讨全球格局的变化、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国际关系的发展。
4. 第四课时:冷战结束的原因及其意义,分析政策调整、国际形势变化、苏联解体的历史背景。
六、教学活动设计: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冷战时期的宣传海报或音乐,引起学生对冷战的兴趣。
2. 课堂讲授:详细讲解冷战时期的背景、对峙内容、影响以及结束的原因和意义。
3. 案例分析:选取冷战时期的具体事件,如古巴导弹危机,让学生分组讨论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
全国青年教师素养大赛一等奖课件第14课_冷战中的对峙

中东 地区 错综 复杂 的矛 盾
1)大国的争夺: 。 2) 、 、 等因素,使这一地区的 。 3)领土问题: 年 建国后,不断 ,侵占 4)水资源问题:对 的争夺也加剧了冲突。 5)耶路撒冷问题: 、 、 都在这里留下 , 各宗教的信徒都把 看作 . . 6) 成为中东问题的关键。
。
第七单元 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问 战火频 题 仍的中 由 东(主 来
要是巴 年— 年,发生了 次战争 勒斯坦 中东 时间: 和 。 经过: 地区) 战争 双方: 主要争夺目标:土地或运河主权.其次是争夺水源 二战后中东地区历史发展的最大特点是: 和 .
1)一战后, 2) 支持 3)二战后 4) 年,
国获得 地区的“ ” 运动,流散在世界各地的 陆续迁往 通过了 、建立 和 的决议。 人国家 建立;英国宣布 。
。 。 。 。
时期 五六十年代
70年代 80年代 结束:
特点
重大事件 美国领导人
苏联领导人
年,
解体,
结束。
美
苏 争
原因:20世纪 年代 , 担任 之后,对外 ,企图 。 开始 . 表现:美 苏 争 霸 世 界 简 表(三个阶段) 重大事件 时 期 特 点 美国领 苏联领 导人 导人 五六十 年代
在争霸中 占据优势。既有 缓和又有紧张 年, 发生了 。 柏林墙的修建
两极格局由此形成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二、美苏争霸
第一阶段(五六十年代) 第二阶段(七十年代) 第三阶段(八十年代)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古巴导弹危机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美军机拍摄的古巴军事基地地图
Hale Waihona Puke 赫 鲁 晓 夫肯 尼 迪
《冷战中的对峙》历史教案设计范文

《冷战中的对峙》历史教案设计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冷战时期的背景和国际政治环境。
2. 使学生掌握冷战期间的主要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
3. 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4. 引导学生理解冷战对世界格局的影响,以及其对当今国际关系的启示。
二、教学内容:1. 冷战时期的背景和国际政治环境。
2. 冷战期间的主要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
3. 冷战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4. 冷战对当今国际关系的启示。
三、教学重点:1. 冷战时期的背景和国际政治环境。
2. 冷战期间的主要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
3. 冷战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四、教学难点:1. 冷战期间复杂的国际关系和战略格局。
2. 冷战对当今国际关系的启示。
五、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相关历史图片和视频资料。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引导学生深入剖析冷战时期的重要事件。
3. 采用小组讨论法,激发学生对冷战时期历史问题的思考。
4. 采用对比分析法,让学生了解冷战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5. 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关注冷战对当今国际关系的启示。
六、教学准备:1. 教材或历史资料:《冷战历史》、《冷战国际关系》等。
2.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计算机、音响等。
3. 历史图片和视频资料:冷战时期的重要事件、历史人物等。
4. 教案设计:详细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
七、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冷战时期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引发学生对冷战的兴趣。
2. 讲解背景:介绍冷战时期的国际政治环境,包括二战后的世界格局、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等。
3. 分析主要事件:讲述冷战期间的重要事件,如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华约和北约的成立等。
4. 介绍重要历史人物:介绍冷战时期的主要历史人物,如杜鲁门、斯大林、肯尼迪等。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冷战期间的历史事件,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八、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的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冷战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
《第十四课 冷战中的对峙》教学案

第14课 冷战中的对峙【学习目标】一、知识能力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冷战”政策背景:二战后美国经济、军事、政治实力的加强和资本主义霸主地位的确立;“冷战”的含义;“冷战”政策表现:“杜鲁门主义”出台及其影响;马歇尔计划的实施和实质;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及其性质。
学生还应掌握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的美苏争霸的典型事件:60年代古巴导弹危机,70年代中期美国陷入侵越的泥潭,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
2.在教师的引导下,概括美国“冷战”政策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的表现,培养学生归纳历史事物的能力。
通过分析美苏争霸的三个阶段及特点,培养学生全面、正确看待历史问题的能力。
3.二战后,美苏从盟友关系转变为敌对关系,随着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华沙条约组织的形成,双方开始了长达半个世纪的对峙。
美苏在争霸的过程中互有攻守,两国的国力和彼此关系的变化,影响到双方争霸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的特点。
4.美苏两国的争霸,不仅影响了世界和平,进而影响到世界的局势。
我们应当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二:评价指要(附2014年中考目标要求)。
【学习重点与难点】1、重点:美国的冷战政策及其表现,两极格局形成及其结束的标志。
2、难点:国家实力和彼此关系决定了各国的外交政策。
【学习方法】 自主探究活动和合作学习相结合,多媒体教学辅助教学等。
【自主学习】自主学习1:_________国家,对苏联等__________国家采取除之外一切________行动,以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演说的出台政治上:出台_______,实质遏制共产主义,干涉他国内政; 经济上:推行_________,援助西欧;又叫《欧洲复兴计划》(目的:拉拢西欧,遏制苏联,称霸世界) 军事上:建立______________。
简称“______ 经济上:成立“________”,与东欧各国; 军事上:成立“_________”。
简称“_______”2自主学习2:苏联对外政策:50年代,________上台后,对____政策方面开始争取与_____取得平起平坐地位,企图与美国_________,挑起____争霸。
《冷战中的对峙》教案

《冷战中的对峙》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识记冷战的概念及在政治、经济、军事上的表现,美苏争霸的三个阶段及其代表性事件;理解冷战政策的背景和影响。
过程与方法:通过材料教学,培养学生利用材料理解历史事件的能力及从历史资料中获得知识的能力;运用表格的形式,指导学生用概括、归纳的方法掌握美苏争霸的过程,在其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霸权主义对世界和平带来的诸多不安定因素以及大国强权不得人心,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xx冷战局面的形成及其表现难点:美苏争霸中,如何理解国家实力决定其外交政策教学过程(一)自主探究(15分钟)1、导入新课:师: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苏通力合作,结成反法西斯同盟,为打败德、意、日法西斯国家。
但是,就在打击法西斯势力的同时,美苏也分别确立了自己的势力范围。
那么,在打败了法西斯国家之后,战时同盟关系的美苏两国会走向何处?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14课“冷战中的对峙”。
2、展示导学目标,学生阅读课文。
(1)xx冷战政策及其表现(2)xx对峙的原因(3)、xx争霸的三个阶段及其特征3、教师强调:导言、大字、小字、所有图片都是预习的范围。
请同学们仔细阅读,找出问题的答案,标注下来。
4、学生依据目标自学,教师巡回检查,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和疑难。
(二)合作释疑(20分钟)学生交流学习成果简单的问题由学生直答,比较难的问题可由学生补充,教师点拨总结。
1、生回答导学目标(1)生补充、完善答案“冷战”政策:美国带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武装进攻之外一切手段的敌对行为,以“遏制”共产主义。
“冷战”政策的本质是“遏制”共产主义和干涉别国内政。
xx冷战政策出台及其表现⑴政治上:xx主义⑵经济上:xx计划⑶军事上:北大西洋公约组织2、生回答导学目标(2)生补充、完善:⑴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期的美苏争霸。
这是美苏争霸的第一阶段。
教学设计1:第14课 冷战中的对峙

第14课冷战中的对峙教学目标(一)知识储备点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冷战”政策;“杜鲁门主义”出台及其影响;马歇尔计划的实施和实质;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还应掌握美苏争霸的典型事例(二)能力培养点引导学生概括美国“冷战”政策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的表现,培养学生归纳历史事物的能力。
通过分析美苏争霸的三个阶段及特点,培养学生全面、正确看待历史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体验点通过美苏争霸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霸权主义是导致世界政局不稳定的主要因素,是战争的根源,不仅影响了世界和平,进而影响到世界的局势。
增强学生维护世界和平、反对霸权主义的意识教学重、难点重点:“冷战”政策及其表现难点:美苏争霸中变化的实质教学流程:导入语:这节课我们学习新课,回顾一下,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浩劫是什么?(二战)二战历经了近6年的时间,是人类用5千万生命和5万亿美元财富为代价最终取得胜利的,战后人们渴望和平,希望可以从这场浩劫中吸取教训,但是人类是不是在二战后就真的和平了呢?(不是)为什么?(生答)二战后出现了分别以美国苏联为首的两大阵营的对抗,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这段国际风云,了解美苏冷战的展开!课前活动:三分钟的时间,同学自己完成本课学习目标的学习,划出关键词新授:想一想:美苏两国在对抗前是否有过合作呢?(有,共同对抗法西斯)师:没错,二战时美苏并肩作战,共同对抗法西斯势力,战后由于利益冲突开始了对抗。
这就应了丘吉尔的一句名言:“我们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也正是这个人,于1946年发表了这样一个演说: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的的里亚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解释铁幕)这个演说很快被称为“铁幕演说”。
“铁幕演说”是美国借别人之口发出的第一个明白无误的“冷战”信号。
(书上做好标识)那么什么是冷战?它是如何开始的?它有什么影响呢?让我们进去今天的内容:一、冷战政策师:刚刚我们明确了冷战是哪个国家提出的?(美国)师:那美国提出冷战的原因是什么?(生答)师:第二次大战中,美国由于本土远离战场,没有遭到破坏,而且还大发了一笔战争横财,成为二战中唯一的“爆发户”。
《冷战中的对峙》历史教案设计范文

一、教案基本信息《冷战中的对峙》历史教案设计范文课时安排:2课时(90分钟)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冷战时期的背景和主要事件。
2. 使学生理解冷战对世界政治、经济、军事的影响。
3. 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 冷战时期的背景及主要事件。
2. 冷战对世界政治、经济、军事的影响。
教学难点:1. 冷战时期的复杂性和多变性。
2. 冷战对世界政治、经济、军事影响的深度和广度。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冷战时期的背景、事件和影响。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历史事件,让学生深入了解冷战。
3.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冷战对世界的影响。
教学准备:1. 教材或历史资料。
2. 课件或黑板。
3. 历史地图或图片。
二、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冷战时期的宣传画或歌曲,引起学生兴趣。
2. 提出问题:“什么是冷战?冷战时期发生了哪些重要事件?”二、讲解冷战背景和主要事件(20分钟)1. 讲解冷战时期的背景,如二战后的国际格局、意识形态对立等。
2. 介绍冷战时期的主要事件,如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华约成立等。
三、案例分析(15分钟)1. 选取一个冷战时期的具体事件,如柏林危机。
2. 分析事件的过程、原因和影响。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讲解的内容。
2. 引导学生思考冷战对世界的影响。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2. 提出问题:“冷战对世界政治、经济、军事产生了哪些影响?”二、讲解冷战对世界的影响(20分钟)1. 讲解冷战对世界政治的影响,如美苏争霸、proxy wars等。
2. 讲解冷战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如冷战时期的经济发展、贸易往来等。
3. 讲解冷战对世界军事的影响,如核武器竞赛、军事冲突等。
三、课堂讨论(15分钟)1. 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冷战对世界的影响。
2.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交流。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讲解的内容。
第14课 冷战中的对峙 教案1

第14课冷战中的对峙【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冷战〞政策,包括二战后美国经济、军事、政治实力的加强和资本主义霸主地位确实立;“杜鲁门主义〞出台及其影响;马歇尔方案的实施和实质;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
学生还应掌握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的美苏争霸的典型事件:60年代古巴导弹危机,70年代中期美国陷入侵越的泥潭,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
2.过程与方法在教师的引导下,概括美国“冷战〞政策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的表现,培养学生归纳历史事物的能力。
通过分析美苏争霸的三个阶段及特点,培养学生全面、正确对待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二战后,美苏从盟友关系转变为敌对关系,随着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华沙条约组织的形成,双方开场了长达半个世纪的对峙。
美国、苏联两国的争霸,不仅影响了世界和平,进而影响到世界的局势。
注意对学生进展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教育。
美苏在争霸的过程中互有攻守,两国的国力和彼此关系的变化,影响到双方争霸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1.重点:美国的“冷战〞政策及其表现是。
2.难点:50年代至70年代末,美苏争霸经历了三个阶段,双方互有攻守。
国家的实力和彼此的关系决定了其对外政策,如何理解这一点是本课的。
【教学点拨】第二次世界大战完毕以后,美、苏一跃成为世界上的超级大国,在战争中后期以及战争完毕后的一系列会议上,以及会议上作出的决议上,由于各自意识形态上的差异,美苏为了各自的利益在各方面展开了争夺。
战争一完毕,两个大国就开场了它们争霸的脚步,美国以及由它支持开展的西欧国家,为了遏制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开展,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约〕,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所谓的“冷战〞政策。
而苏联也为了自己国家的利益,在国际舞台上也开场了与美国的争霸,直到最后,苏联的解体,两极争霸局面才完毕。
1.学习本课前,复习回忆二战的有关内容,回忆美国、苏联打击德、意、日法西斯的内容。
《冷战中的对峙》历史教案设计范文

《冷战中的对峙》历史教案设计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冷战时期的背景和原因,掌握冷战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2. 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对冷战历史的兴趣,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
二、教学内容:1. 冷战时期的背景和原因2. 冷战的主要内容:美苏争霸、军备竞赛、太空竞赛等3. 冷战的影响:全球政治格局、国际局势、我国的发展等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冷战时期的背景和原因2. 冷战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冷战时期的背景、原因、主要内容和影响。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冷战时期的重要事件,如古巴导弹危机等。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冷战的影响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冷战时期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冷战的背景和原因。
2. 新课导入:讲解冷战时期的背景和原因,让学生了解冷战的发展过程。
3. 案例分析:分析冷战时期的重要事件,如古巴导弹危机,让学生了解冷战的具体内容。
4.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就冷战的影响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6.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7. 教学反思: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评价:1. 结合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课后反馈,评价学生对冷战时期背景、原因、主要内容和影响的掌握程度。
2. 评估学生在讨论环节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观察学生对冷战历史的兴趣和爱国情怀的培养情况。
七、教学资源:1. 历史教材、参考书目。
2. 冷战时期的相关图片、视频资料。
3. 冷战时期的重要事件案例分析资料。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1-2课时:讲解冷战时期的背景和原因。
2. 第3-4课时:分析冷战时期的主要内容,如美苏争霸、军备竞赛、太空竞赛等。
3. 第5-6课时:讨论冷战对全球政治格局、国际局势和我国发展的影响。
4. 第7-8课时:通过案例分析,深入了解冷战时期的重要事件,如古巴导弹危机。
全国青年教师素养大赛一等奖课件人教版九下第七单元第14课_冷战中的对峙(共33张PPT)

第一阶段:
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期
肯尼迪是美国第35任总统 (1961年-1963年)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赫鲁晓夫
赫鲁晓夫
肯尼迪
扳手腕反映美 苏什么态势?优 势在哪一方?
图中两个人 物
分别是谁?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第二阶段: 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
尼克松
勃列日涅夫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1979苏军占领阿富汗
第二阶段: 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
苏联
经济发展迅速 军费开支扩大 军事力量微 略超过美国
在亚非
大肆扩张
美国
经济增长缓慢
陷入越战泥潭
军事实力 相对下降
在亚太
战略收缩
欧洲
两军对峙
第三阶段: 80年代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里根(右)与前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第一次 会面的资料照片
60年代后 (尼克松 ) 期—— vs 70年代末 勃列日涅夫 80年代 中后期
里根 苏联从阿 vs ( )富汗撤军 戈尔巴乔夫
二战后,美苏争霸,军备竞赛 严重威胁世界和平。霸权主义盛行, 现在世界也并不和平,学习本课后, 给我们怎样的启示呢?
反对战争,热爱和平 反对霸权主义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冷战 形成
第一关:选择题
轻 松 闯 关
4.下列各项属于美苏争霸中美国所为的是( ) ①在古巴部署导弹②出兵越南③出兵阿富汗 ④出兵朝鲜 A.①②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 5.20世纪60年代,美国和苏联在世界范围的争 霸中,最突出的事件是( ) A.美苏冷战的开始 B.北约和华约组织的建立 C.古巴导弹危机 D.美国提出星球大战计划
全国青年教师素养大赛一等奖课件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外国语学校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_冷战中的对峙》课件

2、美苏意识形态不同造成的矛盾。
英国的铁腕首相 ——丘吉尔
铁幕演说”
1946年3月5日,丘吉尔在美国 密苏里州的富尔敦市发表了演说。其 中有一段后来被人们广泛引用的话: “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 边的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 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在这条线的后 面,有中欧和东欧古国的都城。华沙、 柏林、布拉格、维也纳、布达佩斯、 贝尔格莱德、布加勒斯特和索菲亚— —所有这些名城及其居民无一不处在 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
“铁幕演说”——美苏冷战的信号
一、冷战政策
3、冷战的含义
美国带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 联等社会 主义国家采取了除武装进攻以 外的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以“遏制共 产主义” 。
一、冷战政策
美国有领导“自由世界”的 使命,以“防止共产主义” 的渗入。 ——1947.3.杜鲁门
“全世界都在注视我们,要 我们肩负起领导的责任。形 势的发展使我们必须肩负起 这个责任。” ——1947.4.5.杜鲁门
赫鲁晓夫
二、美苏争霸
第一阶段(五六十年 代)——(美攻苏守) 第二阶段(七十年代)— —(苏攻美守) 第三阶段(八十年代)— —(缓和)
二、美苏争霸
1、第一阶段的主要表现 (古巴导弹危机——1962年)
二、美苏争霸
古巴导弹危机
古巴导弹危机是 1962年10月由于苏联在古巴 部署导弹而使美苏两国接近 战争边缘的一次重大对抗。
第14课
冷战中的对峙
“我们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 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英国首相帕麦斯顿 美国
苏联 二战中
盟 友
二战后
敌 对
一、冷战政策
全国青年教师素养大赛一等奖课件第14课冷战中的对峙课件

目的是,一方面是帮助西欧各 国 迅速恢复经济 ,防止革命爆发;另 一方面是通过美国的援助, 打开西欧门户 , 控制西欧各国 。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冷战的最终形成
华沙组织的建立标志着
北约和华约
“冷战”对峙局面最终形成。
华约 北约 华约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二、美苏争霸
1.争霸第一阶段:(五六十年代) 阅读课文,找一找美苏争霸分为哪几个 阶段?每个阶段有哪些突出事件和特点? 2.争霸第二阶段:(七十年代) 3.争霸第三阶段:(八十年代)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二、美苏争霸
3.争霸第三阶段:(八十年代) 突出事件
苏联从阿富汗撤军;1991年苏联解体。 西欧和日本崛起。(里根—戈尔巴乔夫) 特点:苏联负担沉重,美国遇到激烈竞争。 (双方有所缓和)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1991年12月25日苏联国旗 从克里姆林宫悄然降下,俄 罗斯国旗缓缓升起。
戈尔巴乔夫在苏联 解体的声明上签字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杜鲁门主义”
3 月,杜鲁门在国会发表的 1947 年__ _____ 遏制共产主义 国情咨文中提出的“ ____________”、 加紧控制其他国家 干涉别国内政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的纲领 和政策,被称为“杜鲁门主义”。 它的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 ______________ 正式 破裂,标志着美苏之间______ “冷战” 的开始。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有哪些表现?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一、冷战政策
1.冷战政策的提出
冷战的概念:美国带领西方资本主义国 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除武装 进攻之外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以“遏 制”共产主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4课冷战中的对峙
一、学习目标
1、了解“冷战”政策,包括二战后美国经济、军事、政治实力的加强和资本主义霸主
地位的确立;“杜鲁门主义”出台及其影响;马歇尔计划的实施和实质;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
2、通过概括美国“冷战”政策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的表现,培养归纳历史事物的
能力。
3、通过本课学习,真切感受到美苏争霸世界的斗争,造成了国际局势的动荡不安,给
世界和平带来了严重影响,认识到霸权主义对人类进步和安全的威胁。
二、学习重难点
重点:美国的“冷战”政策及其表现
难点:50年代至70年代末,美苏争霸经历了三个阶段,双方互有攻守。
国家的实力和彼此的关系决定了其对外政策,如何理解这一点是本课的难点
三、课前预习
填空题:
1.二战后,美国带领,对苏联等采取了除武装进攻之外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以“遏制”共产主义。
这种政策被称为。
2.1947年,杜鲁门提出的“遏制”、干涉、加紧控制其它国家的纲领和政策,后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
3.20世纪50年代,担任苏联领导人后,美苏开始了长达三十多年的争霸。
五六十年代,在美苏争霸中占据优势。
4.1979年12月,出兵占领了阿富汗。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温故知新:二战中美国与苏联的国家关系怎样?(他们联合打击轴心国法西斯集团。
如:1942年发起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成立世界反法西斯联盟;1944年6月,美英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配合苏军对德作战,结束欧洲战事;其间举行了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确定了对法西斯作战的统一步调;1945年与中国等亚洲国家共同对日作战,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
)
课件演示导读提纲(引导学生探索、交流、讨论、练习。
)
1.美国为什么要采取“冷战”政策?“冷战”政策的本质是什么?
2.“冷战”在政治、经济、军事上各有什么表现?苏联采取哪些措施应对西方国家的“冷战”?
3.“冷战”政策开始和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各是什么?
4.美苏争霸怎样开始?
5.美苏争霸可以划分为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表现有什么特点?相应的重大事件是什么?
6.本课哪些地方涉及了中国历史?当时发生了哪些重大历史事件?
7.霸权主义给人类进步与和平带来了哪些危害?近年来,霸权主义有哪些表现?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课件演示相关图表,辅导学生阅读和解答,教师讲评,分层解析、归纳概括)一)冷战政策
1.美国为什么要采取“冷战”政策?“冷战”政策的本质是什么?
A.原因:①美国大发战争财,政治、经济、军事实力大增;②美国妄图凭借强大的实力称霸世界;③但是美国的称霸野心遭到了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抵制;④二战刚刚结束,人们对战争深恶痛绝,和平成为时代的潮流,美国不敢贸然发动战争。
B.本质:“遏制”共产主义和干涉别国内政。
3.苏联采取哪些措施应对西方国家的“冷战”?(先后建立“经互会”和“华约”)
4.“冷战”政策开始和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各是什么?
A.“冷战”政策开始的标志: 1947年“杜鲁门主义” 出台
B.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简称“华约”)成立
二)美苏争霸
1.美苏争霸怎样开始?(苏联的赫鲁晓夫对外开始争取取得与美国平等的国际地位,企图与美国共同主宰世界)
2.美苏争霸可以划分为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表现有什么特点?相应的重大事件是什么?(课件展示表格,学生“接龙”回答)
中,中国人民志愿军与朝鲜人民进行了英勇斗争,战争以美国的失败告终。
60~70年代的越南战争中,中国大力援助越南人民战胜了美国。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1979年1月1日,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
(四)系统总结
○1二战后,美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居世界第一,称霸世界的野心
膨胀
原因
○2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力量不断壮大
冷战政策含义: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的除了武装进攻之外的一切手段的敌
对行动,遏制共产主义
政治:杜鲁门主义,标志着冷战的开始
表现经济:马歇尔计划
军事:北约组织
原因:赫鲁晓夫上台后,企图与美国共同主宰世界
50年代中~60年代初,美占据优势(古巴导弹危机)美苏争霸表现 60年代中~70年代末,争霸达到高潮
80年代,争霸态势缓和
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
影响:严重威胁世界的和平
(五)随堂训练
1、二战后,美国实行冷战政策的根本目的是()
A 遏制共产主义
B 称霸世界
C 稳定资本主义世界
D 扶植反动势力
2、对美苏争霸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 增加了两国人民负担
B 加剧了地区间矛盾
C 影响到世界和平与发展
D 是充分发挥大国优势作用体现
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二战以后,美国的经济实力在资本主义世界中有压倒一切的优势。
在军事上,美国除拥有庞大的海陆空军外还垄断了生产原子弹的技术。
材料二美国总统曾公然声称:“美国在世界上处于领导地位”。
材料三二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直接武装进攻以外的一切手段和敌对行动,这种政策被称为冷战政策。
请回答:
○1根据材料说明美国奉行冷战政策的原因。
○2列举美国推行这一政策在政治、经济、军事上的表现。
○3这一政策实行后对世界局势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