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解读《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总体方案》

合集下载

环保部:印发《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总体方案》

环保部:印发《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总体方案》

8| 2016.04政策·趋势》Policy & Trends交通部:开展汽车电子健康档案系统建设试点近日,交通运输部委托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研究制订了汽车电子健康档案系统建设总体方案,起草了系统建设系列标准,研发了试点版全国汽车电子健康档案系统平台和区域平台样板软件。

为进一步验证和完善系统建设方案和相关标准,优化系统平台构架,交通运输部决定在江苏、湖北、浙江等地全省或部分地区以及相关汽车维修和生产企业,开展汽车电子健康档案系统建设试点工作。

通过试点,形成真实、可靠、便捷的汽车维修数据采集技术方案及完善的数据共享机制,实现试点区域内各维修企业相关数据采集和区域平台与全国平台的互联互通,方便车主的查询,切实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做好系统建设关键标准制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系统软件,为建设全国汽车电子健康档案系统积累经验。

国家政策 National policy环保部:印发《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总体方案》近日,环保部组织编制了《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总体方案》,要求通过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和应用,在未来5年实现以下目标:实现生态环境综合决策科学化。

利用大数据支撑环境形势,综合研判、环境政策措施制定、环境风险预测预警、重点工作会商评估,提高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科学化水平,提升环境保护参与经济发展与宏观调控的能力。

实现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便民化。

利用大数据支撑生态环境、信息公开、网上一体化办事和综合信息服务,建立公平普惠、便捷高效的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发挥生态环境数据资源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经济社会活动的服务作用。

工信部:施行《网络出版服务管理规定》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发布了《网络出版服务管理规定》(以下简称“新规定”),该规定于2016年3月10日起正式施行,同时取代原新闻出版总署以及信息产业部于2002年颁布的《互联网出版管理暂行规定》。

新规定加强了对网络信息传播活动的法律规制,强化了对网络出版物的内容管控,进一步保障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增强行政机关对网络出版服务行为的监管,促进了网络出版市场健康有序的发展。

新时代下大数据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探析

新时代下大数据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探析

新时代下大数据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探析作者:马敏锋来源:《科学与信息化》2020年第30期摘要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水平的高速发展,催生了大数据技术,使社会大众获取信息的途径越来越便捷,将大数应用到环境保护中,可以精准分析生态环境破坏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制定环境治理方式,促使环境保护实效性的提升。

文章從大数据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性入手,论述了大数据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关键词大数据;环境保护;应用国家环境部于2016年出台了《生态环境大大数据建设总体方案》。

在方案中明确规定生态环境建设为期5年的目标,即生态环境监管精准化、生态环境数据建设、环境综合决策科学化、生环境公共服务的便民化。

该文件的出台标志着环境保护大数据建设从模糊逐渐走向明朗,因此,我们在环境保护中要合理使用大数据理论和思维,不断创新环境治理方式,从根本上促使环境治理能力的提升,守住绿水青山、咬住金山银山。

1 大数据在环境保护中应用的重要性(1)有助于提升治理社会环境能力。

在环境保护中运用大数据技术,一方面可以推动治理社会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还能提升政府监管水平和服务水平。

当前环境保护工作已经纳入到政府重要议程中,做好环境保护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大事。

将大数据技术应用到环境保护中,可以借助其优势全面收集整理各类环境要素数据,并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分析,科学的预测环境变化趋势,根据薄弱环节制定出环境保护措施,强化环境保护力度,降低环境污染程度,从整体上提升环保信息化工作质量,真正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二者的协调发展[1]。

(2)有助于为环境保护提供科技支撑。

在环境保护工作中运用大数据技术不仅可以获得显著的效果,还具有极大地发展潜力。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大数据已经深入到社会大众的生活中,实现了环境监测、资源配置等方面的互通互联,为环境保护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为保护环境、美化城市环境提供合理的方案,同时也推动了广阔环境的统一视图[2]。

在环境保护中应用大数据还能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走可持续发展之道。

生态环保大数据应用平台建设方案

生态环保大数据应用平台建设方案

生态环保大数据应用平台建设方案目录1. 生态环保大数据应用平台建设方案概述 (3)1.1 目的和意义 (3)1.2 建设背景和原则 (5)1.3 建设目标和预期效果 (6)2. 生态环保大数据应用平台的建设需求分析 (7)2.1 数据源分析 (8)2.2 业务需求分析 (10)2.3 功能需求分析 (10)2.4 性能需求分析 (11)2.5 安全需求分析 (12)3. 平台技术架构设计 (14)3.1 总体架构设计 (16)3.1.1 数据收集层 (17)3.1.2 数据处理层 (19)3.1.3 数据存储层 (20)3.1.4 应用支撑层 (21)3.1.5 用户访问层 (23)3.2 数据存储与管理 (24)3.3 数据处理与分析 (25)3.4 应用支撑系统 (26)3.5 用户界面与交互设计 (27)4. 平台建设关键技术分析 (29)4.1 数据采集与融合技术 (30)4.2 大数据处理技术 (32)4.3 数据存储技术 (33)4.4 数据分析与可视化技术 (35)4.5 系统安全与隐私保护技术 (36)5. 平台实施计划 (37)5.1 项目实施周期 (39)5.2 关键里程碑 (40)5.3 项目管理与人员配置 (40)5.4 资金预算与资金分配 (42)6. 平台运营与维护 (43)6.1 运营策略 (45)6.2 用户培训与服务 (45)6.3 系统升级与维护 (47)6.4 数据备份与灾难恢复 (49)7. 风险评估与应对策略 (50)7.1 项目风险分析 (51)7.2 法律与合规风险 (54)7.3 技术风险 (55)7.4 应对策略 (57)8. 保障措施 (58)8.1 组织保障 (60)8.2 法规保障 (62)8.3 资金保障 (63)8.4 技术保障 (64)8.5 环境保障 (65)1. 生态环保大数据应用平台建设方案概述为有效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升环境监测分析能力,促进科学决策,特制定本“生态环保大数据应用平台建设方案”。

生态环保大数据应用平台建设方案 智慧环保大数据应用平台建设方案

生态环保大数据应用平台建设方案 智慧环保大数据应用平台建设方案
环保系统基础网络建设发展迅速
环保应用系统建设力度加强
数据资源管理和综合利用能力建设开始启动
标准规范编制工作全面展开
环境信息化
全国性大型应用系统建设将带动地方环保部门信息化整体推进
环境应急系统将陆续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
信息资源标准化改造与整合将是环保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工作
环境信息化相关标准建设将不断完善
10
集群对讲
烟感采集 GIS地图 本地存储 水流探测
3
生态环保解决方案
03
智慧环保感知层建设
重金属监测
噪声监测
水质监测
卫星遥感系统
辐射监测
气体监测
无人机感知系统
感知特点:小体积、低功率、能定位、能传输、多因子、组件化、插件化 、大面积、立体化
26
03
建设内容
软件平台:污染源在线监测及 应急指挥调度平台 基础平台:应急指挥大厅、私 有云资源池、视频监控 平台
解决问题
1、帮助环保部门摸清家底 2、对污染企业做到防范预警 3、对污染事件做好快速响应 4、指挥、执法实现应急联动
02
云平台基础资源池建设
1、服务器虚拟化 云主机资源池分为X86云主机池+小型机资源池两部分。 2、计算资源池
睿利 而行
生态环保大数据应用平台建设方案
生态环保大数据应用平台
生态环保大数据应用平台架构
1
业务背景及需求分析
目录
CONTENTS
2 生态环保顶层设计 3 生态环保解决方案 4 大数据应用子系统
5 生态环境应急预案
1
业务背景及需求分析
01
智慧环保建设背景
相关政策: 2013年将启动首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 住建部下发“智慧城市”试点通知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关于开展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 部财政、国土资源部、住建部等十多个部委参与编制的《全国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规划(2011-2020年)》将于今年全国两会前后对外颁 布,40万亿投资大戏启幕。 大环保概念:

生态环保大数据分析平台建设和运营综合解决方案

生态环保大数据分析平台建设和运营综合解决方案

03
通过关联规则挖掘、聚类分析等方法,发现数据间的关联和规
律,为决策提供支持。
数据可视化与交互
要点一
可视化界面
要点二
数据交互
采用丰富的可视化手段,如图表、地 图等,将处理后的数据展示出来,方 便用户理解和使用。
支持数据的交互式操作,如筛选、缩 放、旋转等,方便用户对数据进行深 入分析和探索。
要点三
数据存储层设 计
采用分布式存储技术, 将处理后的数据存储在 多个节点上,保证数据 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数据交互层设 计
通过可视化界面、API接 口等方式,实现数据的 展示、交互和共享,方 便用户使用。
数据采集与存储
数据采集
采用多种传感器和监测设备,对大气、水质、土壤、生态等环境要素进行实时监 测和数据采集。
制定运营策略
结合目标受众分析和平台功能优化结果,制定具体的运营策略, 包括推广、营销、客户服务等方面。
数据安全与保障
数据加密传输
采用HTTPS等加密协议,确保数据在传输过程中 不被窃取或篡改。
数据备份与恢复
定期备份平台数据,确保在发生意外情况下能够 迅速恢复数据,保证平台的正常运行。
访问控制策略
通过设置合理的访问控制策略,只允许授权用户 访问和操作数据,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平台推广策略
01
线上推广
利用互联网渠道进行平台推广,包括 社交媒体、搜索引擎优化、广告投放 等。
02
线下推广
利用传统渠道进行推广,如展会、宣 传册、户外广告等。
03
合作推广
与相关领域的机构、企业合作,共同 推广平台,扩大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
用户反馈与优化
用户意见收集

我国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方案实施及其公开效果评估

我国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方案实施及其公开效果评估

第39卷第4期2019年2月生态学报ACTAECOLOGICASINICAVol.39,No.4Feb.,2019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C05057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01539,41761144053,41420104004);中科院重点部署项目(KFZD⁃SW⁃322)收稿日期:2018⁃09⁃15;㊀㊀修订日期:2018⁃11⁃15∗通讯作者Correspondingauthor.E⁃mail:shuaisong@rcees.ac.cnDOI:10.5846/stxb201809152013张毅,贺桂珍,吕永龙,马艳飞,宋帅.我国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方案实施及其公开效果评估.生态学报,2019,39(4):1290⁃1299.ZhangY,HeGZ,LÜYL,MaYF,SongS.Evaluationofbigdataconstructionforeco⁃environmentanditsinformationdisclosurebyenvironmentalagenciesinChina.ActaEcologicaSinica,2019,39(4):1290⁃1299.我国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方案实施及其公开效果评估张㊀毅1,2,贺桂珍2,4,吕永龙2,4,马艳飞3,宋㊀帅2,4,∗1山东理工大学农业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淄博㊀2550492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㊀1000853山东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淄博㊀2550494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㊀100049摘要: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是新一代环境管理手段,也是我国建设 数据强国 的基本要求㊂在‘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总体方案“实施2年后,针对31个省级㊁27个省会城市㊁6个大数据建设试点城市的环境保护厅/局落实生态环境大数据的建设进行调查分析,通过文献分析和资料调查,全面评估我国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的总体状况,以期为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的下一步工作提供建议㊂结果表明,尽管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在数据资源整合方面取得了较大进步,但在地区发展㊁机构建设㊁数据共享开放和大数据应用等方面还存在着许多问题,针对这些不足,提出了未来几年我国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的发展方向,包括扩充环境信息中心相关职能㊁推进大数据整合与共享㊁加强国际交流和提升大数据在重点领域的应用范围㊂关键词:大数据;生态环境大数据;调查分析;效果评估Evaluationofbigdataconstructionforeco⁃environmentanditsinformationdisclosurebyenvironmentalagenciesinChinaZHANGYi1,2,HEGuizhen2,4,LÜYonglong2,4,MAYanfei3,SONGShuai2,4,∗1SchoolofAgriculturalEngineeringandFoodScience,ShandongUniversityofTechnology,Zibo255049,China2StateKeyLaboratoryofUrbanandRegionalEcology,ResearchCentreforEco⁃EnvironmentalSciences,ChineseAcademyofSciences,Beijing100085,China3SchoolofResourcesandEnvironmentalEngineering,ShandongUniversityofTechnology,Zibo255049,China4UniversityofChineseAcademyofSciences,Beijing100049,ChinaAbstract:Bigdataconstructionforeco⁃environmenthasbecomeacreativeapproachinenvironmentalmanagement,anditisalsothebasicrequirementforbuildingthe"datapower"inChina.Aimingtoexplorethegeneralsituationofbigdataconstructionforeco⁃environmentbyenvironmentalagencies,thisstudyconductedliteratureanalysesandwebsiteinterviewsofenvironmentalagenciesin31provinces,27provincialcapitalcities,and6bigdataconstructionpilotcitiesin2018.Theresultsshowedthatalthoughconsiderableprogresshadbeenmadeindataresourceintegration,therewerestillmanyproblemswithregionaldevelopment,institutionbuilding,datasharing,andbigdataapplications.Therefore,weproposedthefollowingfoursuggestions:(1)expandingtherelevantfunctionsofenvironmentalinformationcenter;(2)acceleratingtheprogressofintegrationandsharingforbigdata;(3)strengtheninginternationalexchanges;(4)promotingtheapplicationsofbigdatainkeyareas.KeyWords:bigdata;eco⁃environmentalbigdata;investigationandanalysis;effectivenessevaluation自2008年‘自然“杂志刊登大数据专题后,大数据已然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之一[1],并且各个国家相继推出大数据相关研究及发展计划,例如,2012年美国政府颁布的‘大数据研究和发展计划“和2013年英国政府发布的‘英国数据能力发展战略规划“等㊂随着物联网㊁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大数据的概念也在不断完善发展[2⁃4]㊂现在普遍认为,大数据是以容量大(Volume)㊁类型多(Variety)㊁存取速度快(Velocity)㊁应用价值高(Value)为主要特征的数据集合,正快速发展为对数量巨大㊁来源分散㊁格式多样的数据进行采集㊁存储和关联分析,从中发现新知识㊁创造新价值㊁提升新能力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服务业态[5]㊂随着大数据研究及实践的发展,生态环境大数据的建设在生态环境研究领域日益受到关注[6⁃9],研究我国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的基本状况对提高我国生态环境管理水平,特别是促进决策支持㊁生态环境数据开放共享和公众参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㊂生态环境大数据是大数据的一部分,具备大数据的一般特征[10]㊂一般来说,生态环境大数据是指运用大数据理念㊁技术和方法,解决生态环境领域数据的采集与存储㊁计算与应用等一系列问题,是大数据理论和技术在生态环境领域上的应用和实践[11]㊂早在20世纪中叶,生态环境领域就已出现 大数据 思想,以国际地球物理年(1957 1958)和国际生物学计划(1964 1974)为代表的大科学研究目前已演变成收集和存储海量生态环境观测数据的生态系统研究网络[12⁃14]㊂另外,生态环境大数据在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和大数据平台建设方面也得到快速发展,例如,为帮助科学家准确掌握全球热带森林的生物多样性丧失情况,2012年惠普公司在惠普地球观察项目中利用Vertica分析平台对全球高达3兆兆字节的生物多样性和气候数据进行了系统分析[10];微软㊁谷歌等美国IT企业为加速生态领域的大数据平台建设,向政府和公众提供了全球最先进的服务器㊁数据库和存储设备㊂虽然大数据的概念早已存在,但直到2013年大数据才开始在我国逐渐展开,战略性文件‘关于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于2015年8月开始实施,意味着大数据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㊂同时,国家高度重视大数据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2016年3月,我国环境保护部率先发布了‘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总体方案“(简称‘方案“),这不仅为环保系统开展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技术框架[15],也为新常态下环境管理转型规划了一条路径㊂‘方案“实施2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环保部门纷纷开始探索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的实践,与此同时相关专家针对生态环境大数据的建设也开展了不同层面的研究[16⁃19],但目前对各级环保部门的‘方案“落实情况尚不明确,尤其在生态环境数据资源整合共享㊁生态环境科学决策㊁生态环境监管模式㊁生态环境公共服务㊁大数据平台及大数据试点方面的落实情况缺乏系统㊁深入的剖析㊂因此,笔者针对我国环境保护部门落实‘方案“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查,全面评估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方案的实施及数据公开效果,以期为继续推进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提供决策支持㊂1㊀研究方法‘方案“仅涉及到环保领域内的大数据建设规划,因此本次调研主要关注环保系统的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而其他部门的大数据建设不予考虑㊂本次调研主要通过访问各环境保护厅/局的门户网站来了解有关生态环境大数据的建设情况,并根据‘方案“中的主要任务,从机构建设㊁制度建设㊁数据整合共享㊁数据公开㊁环保云平台建设和大数据应用6个方面对各环境保护厅/局的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情况进行客观评估㊂运用文献研究㊁专家访谈等方法,建立如下评估方法体系(表1),此处并未对评价进行分级或打分,主要是对目前生态环境大数据的建设情况进行了客观呈现㊂调研对象为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㊁27个省会城市和6个大数据建设试点城市的环境保护厅/局㊂调研时间为2018年7 8月㊂1921㊀4期㊀㊀㊀张毅㊀等:我国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方案实施及其公开效果评估㊀2921㊀生㊀态㊀学㊀报㊀㊀㊀39卷㊀表1㊀我国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客观评估项目和内容Table1㊀Evaluationitemsfortheconstructionofeco⁃environmentalbigdatabyenvironmentalprotectionbureausinChina项目Items内容Contents说明Explication机构建设1.建立领导机构是否建立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领导小组Institutionconstruction2.确定职能处室是否有负责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的专职科室3.配置工作人员是否有专职㊁兼职人员4.开展教育培训是否组织生态环境大数据相关研究的人才培养制度建设5.大数据建设整体规划是否制定本部门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整体规划Systemconstruction6.数据标准是否制定统一的数据标准7.数据管理制度是否建立生态环境数据管理制度和机制8.信息安全制度是否建立集中统一的信息安全保障制度和机制数据整合共享9.环保系统内部数据整合共享是否解决环保部门内部业务系统信息化分散建设的问题Dataintegrationandsharing10.多部门㊁多领域数据整合共享是否交换和共享国土㊁水利㊁气象㊁林业㊁交通㊁农业等相关部门的行业数据数据公开11.数据开放目录生态环境数据开放目录编制㊁发布情况Datadisclosure12.数据公开平台是否建立生态环境数据公开平台13.数据公开范围是否按照‘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总体方案“规定范围全面公开生态环境数据14.数据公开数量以各种不同形式公开生态环境数据的数量大数据平台Bigdataplatforms15.大数据环保云平台是否已建成或正在建大数据环保云平台大数据应用Bigdataapplications16.大数据决策支持应用服务是否已建成或正在建大数据决策支持应用服务17.遥感大数据应用是否已建成或正在建卫星遥感监测网络2㊀研究结果2.1㊀生态环境大数据机构建设从组织领导机构建设情况看,有44个(百分比为68.75%)环境保护厅/局成立了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工作推进小组(表2),而其他20个(百分比为31.25%)并未见到成立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领导小组的报道㊂在表2㊀我国生态环境大数据机构建设统计情况Table2㊀Statisticsfortheinstitutionconstructionofeco⁃environmentalbigdatabyenvironmentalprotectionbureausinChina选项ProportionEnvironmentalprotectionbureaus比例/%Options环境保护厅/局/个领导机构成立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工作推进小组4468.75Leadingorgans未见报道2031.25合计64100.00职能处室环境信息中心作为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的负责协调机构5179.69Functionaloffices环境监控中心作为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的负责协调机构1015.63电子政务中心作为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的负责协调机构11.56未见报道23.13合计64100.00工作人员有专职人员2539.06Officers有兼职人员2437.50未见报道1523.44合计64100.00教育培训开展过生态环境大数据相关研究的人才培养3351.56Educationand未见报道3148.44training合计64100.00负责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的工作机构方面,环境保护厅/局作为环境信息的主管部门,有51个(百分比为79.69%)都是厅/局直属单位环境信息中心作为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的负责协调机构,有10个(百分比为15.63%)为环境监控中心,而贵州为电子政务中心,拉萨和乌鲁木齐不明确㊂从工作人员的安排和配备情况看,25个(百分比为39.06%)环境保护厅/局有专职人员,24个(百分比为37.50%)有兼职人员,15个(百分比为23.44%)环境保护厅/局配备人员情况未知㊂在大数据建设培训方面,有33个(百分比为51.56%)见开展专门培训的报道㊂㊀据制度建设情况Fig.1㊀Institutionalconstructionofeco⁃environmentalbigdataby64environmentalprotectionbureausbyAugust20182.2㊀生态环境大数据制度建设为了实施‘方案“和响应国家大数据战略,目前有34个(百分比为53.13%)环境保护厅/局编制了本部门的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整体规划(图1),例如贵州省十三五 环境保护大数据建设规划的制定有效提高了贵州省生态环境保护综合决策㊁监管治理和公共服务水平㊂但多数大数据建设整体规划基本是按照‘方案“的体例和格式编制,有些地方直接复制了相关的条款㊂生态环境大数据的类型㊁来源和格式具有复杂多样性[20],因此数据标准的统一就尤为重要㊂截至调查时,已有38个(百分比为59.38%)环境保护厅/局按照环境保护部信息中心编制的‘环境专题空间数据加工处理技术规范“㊁‘环保物联网总体框架“等文件制定了统一的数据标准和规范㊂例如,内蒙古自治区环境保护厅作为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的试点单位,目前已初步建立资源目录体系,共9大类,109小项;江苏省环境保护厅针对资源目录㊁安全体系㊁数据交换㊁系统建设标准和项目建设管理五大类,建设了53项标准规范,包括资源目录11条,安全体系2条,数据交换9条,系统建设14条,项目管理14条㊂为了规范生态环境数据的采集㊁存储㊁共享和应用,有37个(百分比为57.81%)环境保护厅/局制定了数据管理制度,例如,2016年福建省发布的‘福建省政务数据管理办法“对数据采集㊁登记汇聚㊁共享开放等提出了具体要求㊂为了保障大数据自身安全和大数据技术安全,有24个(百分比为37.50%)环境保护厅/局制定了统一的安全管理体系和运维体系,其他环境保护厅/局未见报道大数据信息的安全管理㊂2.3㊀生态环境数据资源整合共享我国的生态环境建设经过 十二五 时期的快速发展,建成了大量纵横相连的环保业务系统,可由于各业务数据标准格式和技术路线不统一,导致现实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数据割据,形成了 数据孤岛 [21]㊂大数据的核心是数据资源,数据难以全面整合共享一直是制约大数据发展的突出问题,没有数据共享,就不能形成大数据㊂因此,数据整合共享是开展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的前提和基础㊂在环保系统内部数据资源的整合共享上,有48个(百分比为75.00%)环境保护厅/局已建成环境数据资源中心,在数据资源上逐步整合了环境统计㊁污染物普查㊁环境质量㊁排污许可㊁环境监测㊁监察执法㊁应急指挥㊁核与辐射等业务数据,并形成了各业务部门间的信息资源共享,加强了各个部门间的业务协同力度㊂生态环境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与生态环境相关的数据众多,因此我国生态环境大数据不仅仅分布在环保领域,还包括水利㊁林业㊁国土㊁气象㊁交通㊁生态㊁规划等其他部门的大数据,涉及多领域㊁多部门和多源数据㊂只有不同类型的生态环境大数据相互连接㊁碰撞和共享,才能释放生态环境大数据的价值[15],因此要想挖掘大数据背后的潜在价值,打通环保系统以外的生态环境数据资源链接通道是关键,也是实现 数据真正3921㊀4期㊀㊀㊀张毅㊀等:我国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方案实施及其公开效果评估㊀4921㊀生㊀态㊀学㊀报㊀㊀㊀39卷㊀在一起 的前提和基础㊂截至调查时,已有22个(百分比为34.38%)环境保护厅/局通过政府公用网站实现了多领域㊁多部门和多源数据的整合共享(图2)㊂根据数据统计显示,北京作为最早上线的城市目前已整合了55个部门约7653万余条数据,并形成1087类数据集㊂贵阳整合的数据集更是达到2758类,整合共享数据数量较多的还包括贵州㊁上海㊁青岛㊁广东等地(图3)㊂此外,重庆市环境保护局还与重庆公安局签订了数据资源共享合作协议,双方通过电子政务外网开展信息资源共享工作,内蒙古自治区环境保护厅通过共享协议方式实现了与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地理信息的共享与交换,而其他42个(百分比为65.63%)环境保护厅/局)㊂不明确(未得到相关信息图2㊀截至2018年8月各省、市数据整合情况Fig.2㊀NumberofdataintegrationbyenvironmentalprotectionbureausbyAugust20182.4㊀生态环境数据公开截至调查时,有41个(百分比为64.06%)环境保护厅/局的政府信息公开目录里包含环境数据目录,例如,贵州省环境保护厅的政府信息公开目录里有环境质量状况㊁污染源环境监管㊁辐射安全㊁环境影响评价等环境数据目录㊂然而所有的厅/局没有专门公布关于生态环境大数据的开放清单㊂在生态环境数据公开平台建设方面,有45个(百分比为70.31%)环境保护厅/局依托本部门网站建设了环境数据公开平台(图4)㊂为了更好的评估平台的建设情况,将从公开内容㊁数据时效性和平台使用的方便性三个方面进行评价,每项指标通过很好㊁较好㊁一般㊁较差㊁很差这样5个档次来赋值,并把相应赋值定为5㊁4㊁3㊁2㊁1㊂最终有7个环境数据公开平台得到13分,12个平台获得12分,17个平台得到10分,9个平台获得8分,其中河北省生态环境信息综合发布平台的空气自动站㊁河流断面水质和饮用水源地的数据资源无法查看,只能查看自然保护区的信息㊂按照‘方案“要求各级环保部门要优先向社会开放生态环境监测数据㊁环境质量数据㊁风险源数据㊁自然生态数据和监察执法数据㊂其中在生态环境监测方面:有60个(百分比为93.75%)环境保护厅/局实时发布了空气质量新标准六项指标监测数据和AQI值,26个(百分比为40.63%)环境保护厅/局发布了近岸海域水质监测数据,46个(百分比为71.88%)实时公布了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信息,江苏省环境保护厅更是将全省107个县级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监测信息统一公布在厅门户网站上,并列出了每个水源地的达标情况㊂在环境质量方面:有57个(百分比为89.06%)环境保护厅/局按时发布了环境状况公报㊁图3㊀截至2018年8月各省、市数据整合的区域数量分布情况㊀Fig.3㊀RegionalquantitativedistributionofdataintegrationbyenvironmentalprotectionbureausbyAugust2018水质月报㊁空气质量月报等环境信息,34个(百分比为53.13%)公布了重点污染源信息㊂在风险源方面:有54个(百分比为84.38%)环境保护厅/局通过环境状况公报公开了核与辐射㊁固体废物等风险源数据㊂在自然生态方面:有24个(百分比为37.50%)环境保护厅/局发布了自然保护区㊁生物多样性㊁生物环境状况和生态环境状况等自然生态数据㊂在监察执法方面:有37个(百分比为57.81%)环境保护厅/局公布了环境违法㊁处罚等监察执法数据,监察执法涉及内容方面,主要包括污染物超标排放㊁危险废物非法处置㊁治污设施不正常运行㊁私设暗管违法排污㊁建设项目环保违法违规等方面㊂2016年和2017年分别有55个(百分比为85.94%)和57个(百分比为89.06%)环境保护厅/局报告了公开的环境数据量(图5)㊂2016年主动公开环境质量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㊁污染源环境监管㊁国家重点监控企业污染源监督性监测信息和污染减排㊁核与辐射等方面的环境数据量为702 18263条,2017年公开的环境数据量为300 26630条㊂总的来说,2017年环境数据㊀图4㊀情况Fig.4㊀Constructionofenvironmentaldatadisclosureplatformsby64environmentalprotectionbureausbyAugust2018公开的数量要多于2016年,其中作为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试点单位的贵州省环境保护厅2017年公开的环境数据数量达到26630条㊂北京㊁广东㊁重庆㊁山东㊁江苏等环境保护厅/局公开的环境数据数量也较多(图6㊁图7)㊂2.5㊀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建设大数据环保云平台是‘方案“总体架构中的首个建设平台,无论数据整合共享还是数据应用都要以环保云平台的建设为前提㊂截至调查时,福建㊁江苏㊁江西㊁内蒙古㊁广西㊁贵州㊁贵阳等17个(百分比为26.56%)环境保护厅/局已建成或正在建大数据环保云平台,而其他47个(百分比为73.44%)环境保护厅/局并未见到环保云平台建设情况的报道㊂例如,2018年4月福建环保云平台正式上线,该平台整合了来自省㊁市㊁县三级环保系统及气象㊁水利㊁国土㊁电力㊁交通等其他厅局的海量生态环境数据资源,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环境监测体系,目前已接入167个大气环境质量监测点㊁87个水环境质量监测点㊁21个核电厂周边监测点㊁998个污染源在线监测点等,实现了对大气㊁水㊁土壤㊁核与辐射等要素的统一动态监控㊂江苏省环境保护厅依托物联网㊁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等信息化技术,建立了以环保云为代表的大数据监管平台,该平台实现了全省生态数据的统一汇聚,共整合了环境质量㊁污染源㊁环境影响评价㊁核与辐射等11个领域的数据资源,其中接入数据库表5300多张㊁数据量10亿条,包含结构化数据1.2T㊁非结构化数据1.8T,并初步构建了数据质量监控体系㊂2.6㊀生态环境大数据应用大数据的潜在价值最终体现在大数据的应用上,截至调查时,有15个(百分比为23.44%)环境保护厅/局5921㊀4期㊀㊀㊀张毅㊀等:我国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方案实施及其公开效果评估㊀6921㊀生㊀态㊀学㊀报㊀㊀㊀39卷㊀图5㊀各省、市环境保护厅/局2016和2017年公开环境数据数量Fig.5㊀Numberofenvironmentaldatafordisclosurebyenvironmentalprotectionbureausin2016and2017已建成或正在建大数据决策支持应用服务㊂例如,上海市环境保护局通过对基础数据(执法部门㊁人员等)㊁执法责任制数据㊁执法监督数据和监察执法案件数据进行采集,建立了监察执法决策数据中心,借助该决策中心可以对处罚案件量㊁部门职权履责情况等进行实时分析,实现了环境监管精准化㊁综合决策科学化㊂我国生态环境大数据的研究起步较晚,‘方案“也仅涉及到环保系统大数据的建设规划,遥感大数据的获取与建设并没有在‘方案“中得以体现,另外遥感大数据也存在数据收集标准不统一㊁质量参差不齐和数据共享困难等问题,因此截至调查时,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㊁27个省会城市和6个大数据建设试点城市的环境保护厅/局更多的是对环境大数据进行建设与应用㊂但是随着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生态环境监测与管理方面越来越需要遥感大数据发挥其独特作用,针对这种情况,环境保护部已于2018年4月正式启动生态环保遥感大数据应用建设项目,这无疑将会推动未来几年各级环保部门在遥感大数据方面的建设进展㊂另外,为了能够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状况开展全天候监测,现如今环境保护部基于卫星遥感等技术手段已初步建成综合资源环境遥感监测平台,并用于构建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体系㊂环保部门还开展了生态环境大数据在空气质量预测方面的应用㊂例如,生态环境部信息中心联合微软共同开发了城市局地大气主要污染物时空分布大数据模型 U⁃Air系统,通过获取地面监测站的空气质量数据,并结合交通流㊁道路结构㊁气象条件等数据,实现了1kmˑ1km的高精度空气质量预报;天津综合信息平台通过对全市16个区县的大气污染防治信息进行整合,实现了大气数据的互联互通,该平台在分析预测天津市总体空气质量状况的同时还可以实时显示全市的AQI指数;IBM中国研究院基于认知计算模型,实现了对我国367个城市的精细化监管,可以分析预测长达7 10d㊁城市细粒度1kmˑ1km范围的空气质量㊂3㊀结论与展望‘方案“实施两年来,我国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在数据资源整合共享上实现了突破,各级环保部门逐渐整合了大气㊁水㊁土壤㊁核与辐射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㊁生态㊁监察执法㊁应急等业务数据,另外国家层面也已图6㊀2016年各省、市环境保护厅/局公开的环境数据区域数量分布情况Fig.6㊀Regionalquantitativedistributionofenvironmentaldatafordisclosurebyenvironmentalprotectionbureausin2016出台数据交换规范和数据资源目录标准体系,打破数据孤岛不再是纸上谈兵,但我国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还尚在起步阶段,在管理与应用等方面存在很多不足,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在各地不同步,空间上存在较大不平衡㊂总的来说,贵州㊁吉林㊁江苏㊁内蒙古自治区㊁武汉和绍兴环境保护厅/局作为我国首批6个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试点单位在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上(制度建设㊁数据公开㊁环保云平台建设等方面)要领先于其他环保厅/局,与此同时东部沿海地区要好于西部地区,特别是数据公开平台建设方面,这说明了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在技术和资金支持方面存在差别㊂(2)机构设置不完善㊂环境保护厅/局没有专门负责数据搜集㊁处理的部门和制度,环境信息中心定位仅仅是管理规划和技术支持,没有达到环境数据搜集⁃处理⁃公开⁃技术支持一体化管理的要求㊂(3)数据共享程度不高,数据公开范围较窄㊂虽然环保部门逐步整合了环保领域内的生态环境数据,但只有很少的环境保护厅/局整合了气象㊁国土㊁水利㊁农业㊁交通等其他部门产生的生态环境数据,没有完全实现数据共享,数据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㊂另外,风险源㊁自然生态等数据没有完全向公众开放,数据公开范围较窄,涉及到军方的一些生态环境数据由于担心信息安全问题也无法向公众开放㊂(4)大数据应用活力不足㊂政府运用生态环境大数据的能力较低,虽然很多环境保护厅/局建成了数据7921㊀4期㊀㊀㊀张毅㊀等:我国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方案实施及其公开效果评估㊀。

自然保护区大数据分析平台建设整体解决方案

自然保护区大数据分析平台建设整体解决方案
用户体验
加强培训与推 广:对用户进 行培训,提高 用户使用技能, 同时加强平台 推广,提高用
户覆盖率
06 案例分析与应用前景
成功案例分享
案例一:某自然保护区大数据分析平台的建设与应用 案例二:某城市空气质量监测与预警系统的建设与应用 案例三:某农业园区智能化种植与管理的建设与应用 案例四:某水域水质监测与保护系统的建设与应用
应用前景展望
提高数据分析能力:加强数 据挖掘和分析技术
拓展应用领域:从单一自然 保护区到多个区域
推动生态旅游发展:利用大 数据分析为生态旅游提供支

促进科研合作:加强与科研 机构合作,推动科研成果转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自然保护区大数 据分析平台将逐 渐普及
智能化、自动化 技术将得到广泛 应用
数据共享与合作 将成为未来发展 的重要趋势
02 自然保护区现状与问题
自然保护区的重要性
保护生物多样性:自然保护区是保 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手段,可以保 护濒危物种的栖息地和繁殖地。
促进可持续发展:自然保护区可以 促进可持续发展,为当地居民提供 生态旅游、生态农业等可持续发展 的机会。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维护生态平衡:自然保护区可以维 护生态平衡,防止生态系统的破坏 和环境的恶化。
数据处理与分析
数据来源:收集自然保护区内的各种数据 数据清洗: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和清洗 数据分析:利用大数据技术对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 数据可视化:将分析结果以图表、报表等形式进行可视化展示
数据可视化与交互
数据可视化:通过图表、图形等直观展示数据,便于用户理解和分析 交互功能:提供多种交互方式,如鼠标悬停、点击、拖拽等,增强用户体验 可视化效果:采用先进的可视化技术,如热力图、桑基图等,提高数据展示效果 定制化服务:根据用户需求提供定制化的数据可视化方案,满足不同需求

自然保护区生态大数据信息化云平台建设和运营总体解决方案

自然保护区生态大数据信息化云平台建设和运营总体解决方案
国家环保部部长陈吉宁提出构建天地一体化生态监测体系
“十三五规划”指出当前保护区各系统”信息孤岛”或数据“烟囱”现象严重 国家保护区局指出各业务系统统一规划、统一平台,强化数据共享与应用协
同 保护区缺乏有效的数据融合、管理和分析规划工具
建设目标
构建可感知、可互联、可管理、可分析的一体化业务体系,建设智慧保护区 通过天空地一体化传感网络,构建保护区天空地一体化生态感知监测体系
可分析
分析评估:多源时空大数据分析利用
•围绕自然保护区管护监测、科研宣教和开发利用,通过大数据挖掘技术,获取自然保护区生态生境的实时变 化,实现对生态系统统计评估预警,全面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自然保护区生态大数据信息化云平台建设和运营总体解决方案
智慧自然保护区现状分析
政务外网与互联网逻辑隔离, OA系统在互联网上运行 ,政 务内网未启用,县级以下单位 未联通。
? 就近处有供电点,通过电缆取电 ? 风力发电,创造能源 ? 太阳能有效利用
•通过天空地一体化的传感网络,包括卫星遥感、低空航摄、地基视频、生态监测设备、智能移动终端等等,
可互联 实现对自然自然保护区透彻的感知,获取及时、准确、持续、全面的监测感知数据;
可管理
综合管理:可视化生态管理保护监测
•将获取的多源时空资源和监测数据进行统一组织管理,通过二三维GIS、多媒体和VR/AR等技术实现对自然 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和资源开发利用的持续可视化管理展示;
打造标准化数据接口共享;快速、稳定的数据入库、实时更新与维护机制 平台化设计理念,搭建多业务体系集成的保护区“一张图”综合监管平台 ,各业务系统统一规划、统一平台,SOA模块化构建、无缝衔接,高效协同 强大的数据查询统计分析能力,综合的业务管理功能

环保大数据解决方案

环保大数据解决方案

环保大数据解决方案概述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环境保护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更好地保护环境,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大数据技术被应用于环保领域,提供了一种有力的解决方案。

本文将介绍环保大数据解决方案的概念、应用和优势。

环保大数据解决方案的概念环保大数据解决方案是指将大数据技术应用于环境保护领域,通过收集、存储、处理和分析大量的环境数据,提供有效的环境监测、预测和管理。

通过对环境数据的综合分析,可以为环境保护机构和决策者提供科学的依据和决策支持。

环保大数据解决方案的应用环境监测与预警环保大数据解决方案可以通过安装传感器和监测设备,实时采集环境数据,包括空气质量、水质、噪声等各类污染指标。

通过大数据技术对这些数据进行实时处理和分析,可以监测环境状况,并及时发出预警信号,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

源头管理与智能调度利用大数据技术,可以对生产过程进行全面监控和管理,实现精细化管理。

通过对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数据进行分析,可以找出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潜在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

同时,在生产调度中,大数据技术可以实现智能调度,优化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环境影响。

环境风险评估与应急响应环境大数据解决方案可以利用历史数据和实时监测数据,进行环境风险评估,并及时发出预警信号。

一旦发生环境突发事件,如自然灾害或环境事故,大数据技术可以分析现场数据、模拟传播路径和预测影响范围,为应急响应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

决策支持与政策制定通过对环境数据的大数据分析,可以为环保部门和决策者提供科学的依据和决策支持。

例如,可以通过分析大数据,评估某一环境政策的效果,及时调整和改进政策措施,以提高环境保护效率。

环保大数据解决方案的优势1.数据全面性:环保大数据解决方案可以实时监测和收集各类环境指标数据,提供全面的环境数据支持。

2.数据实时性:大数据技术能够对环境数据进行实时处理和分析,提供即时的环境监测和预警。

3.数据智能化: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算法,可以实现对环境数据的智能感知和智能决策,提高环境管理效率。

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思路

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思路

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方案建议书目录一、总体思路 (3)1.1生态环境大数据发展的整体背景 (3)1.2生态环境大数据现状及需求分析 (4)1.3建设原则 (5)1.4总体方案 (7)二、建设模式 (19)三、推进计划 (19)一、总体思路1.1生态环境大数据发展的整体背景2015年国家先后颁布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关于运用大数据加强对市场主体服务和监管的若干意见》和《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大数据相关政策的发布实施将推动政府数据开放共享及政务公开。

政府数据、行业数据以及社会数据的融合应用必将成为传统行业转型的巨大动力。

2016年3月环保厅发布《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整体方案》,明确了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的总体思路、目标原则和重点行动计划。

环保行业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传统行业,具有民生关注度高、行业辐射度宽、产业关联度大的全局性特点。

环保产业的发展是治理污染源的重要保障,是促进产业经济循环发展的重要途径,对改善民生具有重大意义。

环保行业的发展,既能带动环保设备相关制造业的发展,也将带动节能环保等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

利用大数据加快环保行业发展速度,对于经济转型时期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引导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至关重要。

2015年7月,环保部成立了以陈吉宁部长为组长的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领导小组,以生态环境大数据的建设为抓手,推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和生态环境保护管理方式转型。

2016年1月,在环保部常务会议中,审核通过《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总体方案》,明确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强调要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统一基础设施建设,集中管理数据资源,推动系统整合互联和数据开放共享,促进业务,完善制度标准和数据安全体系,通过五年的努力,基本建成大数据应用平台、管理平台和大数据环保云平台架构,实现生态环境综合决策科学化、监管精准化、公共服务便民化。

当前传统的环保行业信息化发展较为滞后,重要的基础数据共享不足,缺乏统一的生态环境质量研究体系。

自然保护区大数据分析平台建设整体解决方案

自然保护区大数据分析平台建设整体解决方案

自然保护区大数据分析平台建设整体解决方案汇报人:日期:•项目背景与目标•数据资源整合与治理策略•平台架构设计与技术选型目录•功能模块开发与实施计划•平台测试、上线及运维方案•培训推广与持续优化计划01项目背景与目标随着监测技术的不断提升,自然保护区产生的数据量呈爆炸式增长,传统数据处理方式已无法满足需求。

数据量快速增长自然保护区数据类型包括遥感影像、地理信息、生态环境监测等多种类型,数据整合和分析难度较大。

数据类型多样自然保护区需要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进行合理开发,平衡保护与发展的矛盾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保护与发展矛盾自然保护区现状与挑战大数据分析平台需求分析海量数据存储与计算构建分布式存储和计算平台,实现对海量数据的快速存储和高效计算。

多源数据融合支持多源数据的融合与关联分析,揭示生态环境变化背后的驱动因素。

智能监测与预警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对生态环境变化的实时监测与预警。

完成自然保护区大数据分析平台的搭建,实现对海量数据的存储、计算和分析。

构建大数据分析平台数据整合与应用提升保护效率推动生态产业发展整合自然保护区各类数据资源,形成数据资产,为生态保护、科研、管理等提供数据支撑。

通过大数据分析平台,提高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监测、评估、预警和应急响应能力,提升保护效率。

利用大数据分析平台,挖掘生态资源价值,推动生态产业创新发展,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项目目标与预期成果02数据资源整合与治理策略数据来源梳理与分类梳理数据来源明确自然保护区大数据平台所需数据的来源,包括传感器、遥感卫星、无人机等。

数据分类根据数据类型、格式和应用场景,对数据进行分类,如生物多样性数据、生态环境数据、地理空间数据等。

采用自动化清洗和人工审核相结合的方式,去除重复、异常和无效数据,提高数据质量。

通过统一的数据格式和标准,将不同来源的数据进行整合,形成完整、一致的数据集。

数据清洗与整合方法数据整合数据清洗根据数据类型和应用需求,选择合适的数据存储方式,如分布式文件系统、关系型数据库等。

大数据技术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应用研究

大数据技术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应用研究

大数据技术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应用研究摘要: 近些年来国内经济迅速发展,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也在面临着困境。

经济的持续发展使得大数据技术在持续的发展进步,巧合的是正好适应了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的发展现状。

现代的科技进步也逐渐的完善。

面对大数据时代,我们应当正确认识到大数据技术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在未来的几十年中,生态环境问题一直受到国家的重视,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国家也在加大重视力度,文章主要分析了大数据技术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应用研究。

针对于目前面对的问题,并列举了相关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大数据技术;生态环境;应用研究引言:面对生态环境问题,我国应该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生态环境的问题涉及了许多部门工作,为了充分使大数据技术在生态环境中得到应用,在各个部门,各个领域中结合相关数据进行处理。

国家应大力培养相关的高素质人才,从分析大数据技术为起点,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的优点进行分析和整理材料,并且有序的构建大数据技术相应平台。

各个高校也应当建设相关专业,鼓励支持,设立相关的奖学金,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

一、大数据技术存在的问题大数据在较短的时间内无法真正的进行数据的整合,目前我国的大数据正处于初级阶段,在生态环境的监测评价和优化管理方面并不太令人如意。

当前的大数据技术缺乏了高度储存能力,缺少专业的大数据分析系统支持模型库,在系统管理方面并不太令人满意,面对这些问题,应当采取措施。

牵一发而动全身,应当提升数据处理技术能力[1]。

二、大数据技术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应用价值1.总量大生态环境保护这一类工作,本身就十分复杂多样。

采用大数据技术可以提高信息储存的空间,更好的将重要信息进行合理的管理,查看,以及及时的更新。

这样的好处就是提高工作的效率,将环境保护工作可以有效落实,提高大数据技术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应用价值。

大数据的储存空间涉及了许多方面,例如我们生活中的水资源,大气资源,土壤资源等等。

可以充分的了解到所在区域的气候环境,利于关注数据的变化,并且进行合理有序的调节。

自然保护区生态大数据信息化云平台建设和运营总体解决方案

自然保护区生态大数据信息化云平台建设和运营总体解决方案

运营模式与体制机制创新
创新运营模式
采用“互联网+生态大数据”的 运营模式,将生态大数据与云计 算、物联网等技术相结合,提高 自然保护区的综合管理和服务水 平。
创新体制机制
建立科学合理的投资和分配机制 ,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推动自 然保护区生态大数据信息化云平 台的可持续发展。
推广应用
加强宣传和推广,扩大用户群体 和应用范围,提高云平台的知名 度和影响力。
平台架构与功能模块
• 平台架构:自然保护区生态大数据信息化云平台采用分层架构设计,包括基础设施层、数据层、功能层和 应用层。
• 基础设施层:提供硬件基础设施和网络环境,包括服务器、存储设备、网络设备和安全设备等。 • 数据层:负责数据的采集、存储、处理和管理,包括数据源整合、数据存储管理、数据处理分析和数据质
03
自然保护区生态大数据信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化云平台运营模式
运营策略及实施方案
数据中心建设
建立专业的生态大数据中心,整合和共享自然保护区生态数据,为相关人员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云平台运营
通过云平台提供在线服务,包括数据查询、数据分析、数据挖掘等,帮助用户更好地了解和管理自然保护区。
数据安全
保障数据的安全性,采用先进的数据加密技术和隐私保护技术,确保数据不被泄露和滥用。
服务体系与标准规范
建立服务体系
建立完善的售前、售中、售后服务体系,为用户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支持,提升用 户满意度。
标准规范制定
根据自然保护区生态大数据信息化云平台建设和运营的实际需求,制定和完善相关标准规 范,推动云平台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发展。
质量检测与评估
建立完善的质量检测和评估机制,对云平台的建设和运营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估,不断提 高云平台的建设质量和运营水平。

大数据技术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分析

大数据技术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分析

大数据技术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分析摘要:大数据技术是科技进步发展的信息化产物,将其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相结合不仅能提高保护效率,还能借助大数据技术的优势收集更多生态环境的实时数据,为优化生态环境保护方案提供了更加科学、精准的参考依据。

为了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应积极利用大数据技术完成生态环境保护任务。

对此,文章就大数据技术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分析、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大数据技术;生态环境保护;应用探究前言:近年来,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可忽视的破坏,而传统的环境保护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的生态保护需求。

因此,要积极改善生态环境保护方式,充分利用现代化大数据技术提高生态环境保护的全面性,提升生态环境数据的处理效率,依照生态环境的变化规律开展针对性的保护工作,全面推动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真正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

一、生态环境大数据概述现阶段,水土流失、环境污染、自然资源衰竭等生态环境问题愈发严重,基于生态环境的多变性、生态物种的多样化和生态环境问题的多元化特征,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中提出了大数据思维,借助大数据技术对长期积累的生态环境数据进行高效处理,收集当前有效的生态环境数据,通过综合分析、认真研究将大数据的相关理论和技术融入到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中,以全新的科技化模式实现对生态环境的全方位保护。

据了解,我国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大数据资源主要以地面监测数据、地理信息数据和遥感监测数据为主,且各项数据具有丰富化、多样化等不同特征。

就地面监测数据而言,其以生态环境在线监测系统中的数据为主,但由于各系统的开发时间不一致、各自运行方式有所差异,所以收集到的数据格式较为单一,并且系统之间没有创建数据共享体系,无法实现数据共享和集中处理;地理信息数据主要依靠遥感技术、数字地图采集绘制以及野外采集等方式获取,可为开展针对性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可靠的地理数据,有利于提高环保效率;遥感监测数据为智能化远程采集数据,大多来源于卫星遥感和航空遥感[1]。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的通知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的通知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办公厅•【公布日期】2015.07.26•【文号】国办发〔2015〕56号•【施行日期】2015.07.26•【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监测正文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5〕5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已经党中央、国务院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办公厅2015年7月26日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生态环境监测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

目前,我国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存在范围和要素覆盖不全,建设规划、标准规范与信息发布不统一,信息化水平和共享程度不高,监测与监管结合不紧密,监测数据质量有待提高等突出问题,难以满足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影响了监测的科学性、权威性和政府公信力,必须加快推进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要求,坚持全面设点、全国联网、自动预警、依法追责,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公众监督的生态环境监测新格局,为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二)基本原则。

明晰事权、落实责任。

依法明确各方生态环境监测事权,推进部门分工合作,强化监测质量监管,落实政府、企业、社会责任和权利。

健全制度、统筹规划。

健全生态环境监测法律法规、标准和技术规范体系,统一规划布局监测网络。

科学监测、创新驱动。

依靠科技创新与技术进步,加强监测科研和综合分析,强化卫星遥感等高新技术、先进装备与系统的应用,提高生态环境监测立体化、自动化、智能化水平。

综合集成、测管协同。

推进全国生态环境监测数据联网和共享,开展监测大数据分析,实现生态环境监测与监管有效联动。

自然保护区大数据分析平台建设整体解决方案

自然保护区大数据分析平台建设整体解决方案

数据预处理
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清洗、格式转换等预处理,提高数据质 量。
数据存储和管理
将处理后的数据存储到分布式数据库中,实现高效的数据 管理和备份。
数据应用
基于数据分析和挖掘结果,实现各类应用功能,包括实时 监测、数据分析、预测预警、决策支持等。
03
数据采集与预处理
数据来源与类型
数据来源
自然保护区大数据可从多个来源获取,包 括监测站、无人机、巡护人员、卫星遥感 等。
06
系统部署与测试
系统环境配置
硬件环境
包括服务器、存储设备、网络设备等,需根据项目需求进行 选型和配置。
软件环境
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施
要点一
测试方案设计
要点二
测试数据准备
根据项目需求,设计合理的测试方案 ,包括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安全测 试等。
研发了自然保护区大数据分析平台,实现了多维 度的数据挖掘与可视化。
构建了自然保护区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信 息的数字化管理与共享。
创新点及特色
首次将大数据技术应用于自然保护区管理,创新了自 然保护区管理模式。
首次将机器学习算法应用于自然保护区预警模型,提 高了预警的智能化水平。
首次实现了自然保护区多源异构数据的融合与治理, 提高了数据的利用率与可靠性。
数据存储
数据处理
应用层
实现各类数据的采集,包括气象 、水文、生态等数据。
实现结构化、非结构化数据的存 储和管理,支持分布式存储和备 份。
实现数据的清洗、分析和挖掘, 提高数据质量和使用价值。
基于数据分析和挖掘结果,开发 各类应用功能,包括监测预警、 决策支持、资源管理等。
数据流程设计
数据采集

环境保护大数据应用系统建设方案

环境保护大数据应用系统建设方案
境保护氛围。
项目实施意义
01
本项目的实施有助于提高环境治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实现精 准治污。
02
通过大数据应用系统的建设,可以促进政府各部门之间的信息
共享和协同工作。
本项目可以提升公众对环境问题的认知和参与度,形成社会共
03
同关注、共同参与的环境保护格局。
02 建设需求分析
建设需求梳理
明确建设目标
1
数据库管理系统
选择适合大数据处理的数据 库管理系统,如Oracle、 MySQL等。
大数据平台
选择成熟、稳定的大数据平 台,如Hadoop、Spark。
开发语言和工具
根据项目需求选择适合的开 发语言和工具,如Java、 Python等。
系统实施与部署方案
系统架构设计
根据需求设计系统的架构,包括数据 采集、数据处理、数据分析、数据展 示等功能模块。
高数据质量。
03
机器学习
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对数据进行 分类、预测和聚类等任务,提高
数据分析的准确性和效率。
02
数据挖掘
通过聚类分析、关联规则挖掘、 时间序列分析等方法,发现数据
中的规律和趋势。
04
可视化分析
通过数据可视化技术,将数据分 析结果以图形、图像等形式呈现
,便于理解和分析。
数据可视化技术
图表 地图 动画 可视化大屏
在项目执行过程中,持续监控风险状况,及 时发现并应对风险。
应对风险
根据风险性质,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如规 避、减轻、转移或接受风险。
风险评估与报告
定期进行风险评估,总结风险状况,并向项 目团队和管理层报告。
THANKS
感谢观看
数据处理技术

自然保护区大数据分析平台建设整体解决方案

自然保护区大数据分析平台建设整体解决方案
通过数据可视化工具将数据以图形、图像等形式展示出来,如 地图、热力图、条形图等,以便更直观地了解数据。
支持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上查看数据,以满足随时随地的 需求。
对数据展示进行安全控制,如数据加密、权限管理等,确保数 据安全。
05 平台部署与运维
平台部署
总结词
高效、灵活、可扩展
详细描述
平台部署需要考虑各种资源和技术,包括计算、存储、网络等,以确保平台的稳定性和可扩展性。同时,为了满 足不断增长的数据需求,平台部署还需要具备灵活性和可扩展性,能够方便地扩展各项功能和容量。

数据处理层
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清洗、整合、分析和挖 掘,提取出有价值的信息。
数据存储层
将处理后的数据存储在分布式数据库中, 以便后续查询和分析。
数据分析层
利用大数据分析工具对存储的数据进行分 析,提供可视化分析和查询功能。
应用层
将分析结果以图表、报告等形式展示给用 户,提供决策支持。
强化数据分析功能
引进先进的算法和模型,加强数据分析的 深度和精度,提高数据分析的预测性和指 导性。
加强数据安全保障
建立健全的数据安全保障机制,保障数据 的保密性和完整性,避免数据泄露和损失 。
THANKS 感谢观看
建设目标
1. 整合自然保护区数据 资源
3. 实现自然保护区科学 决策
01
02
03
2. 提高自然保护区管理 效率
04
4. 提升自然保护区生态 环境质量
02 平台架构与功能
平台架构
基础设施层
包括计算资源、存储资源和 网络资源,提供基础的计算 和存储能力,以及数据传输
能力。
数据采集层
负责从各个数据源中采集自 然保护区相关的数据,包括 但不限于气象数据、生物多 样性数据、环境质量数据等

环境保护大数据建设方案详细

环境保护大数据建设方案详细

环境信息大数据分析平台(项目建议书)目录1建设目标 (3)2建设容 (4)3功能模块详细描述 (4)3.1基础数据采集与整合 (4)3.2基于认知计算的环境信息大数据分析 (5)3.3重污染预警与决策支持 (6)3.4工业园区污染来源解析 (7)3.5区域异常污染自动监管系统 (8)1建设目标本项目将借鉴国际最新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移动、社交,以及空气质量建模和预报溯源方面的研究成果,开展环境信息大数据分析及工业园区污染溯源等方面的关键技术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一套针对鄂尔多斯市的环境信息大数据分析平台,进而实现业务化运行。

本项目的主要建设目标如下:(1)建立空气质量相关信息的360度视图,支撑科学系统的管理决策。

对空气质量监测、综合观测、污染源、交通流量、地理信息,以及社会舆情等各类相关信息进行充分整合,形成数据源的统一管理、统一维护和高效查询,并提供契合现有业务逻辑的数据关联分析服务。

(2)实现基于认知计算的环境信息大数据分析。

基于平台中积累的各类数据,通过关联分析、时间序列分析、空间分布分析、案例分析和知识规则推理等多种手段,使用认知计算技术对环境信息进行大数据分析,产生更大的价值。

(3)构建应对措施的科学决策支持分析系统。

基于高精度分析模型,结合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根据污染控制措施的需求,制作空气污染决策服务产品,向环境管理部门提供决策支持,制定有效、经济、低影响的科学应急处理措施。

(4)构建工业园区污染溯源系统。

基于高精度预报模型,结合重点污染源排放清单和综合观测数据,提供工业园区之间污染来源和去向追踪,给出每个园区的每种污染物随时间演化的空间分布和来源比例。

(5)构建区域异常污染自动监管系统。

充分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将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域的数据整合起来,以更加科学的方式实现未批先建、超标排放等区域异常污染事件的发现和分析,应对环境事件、减少环境危害。

把环境数据与其他关键数据结合起来,让新的信息化手段为环境管理提供系统性的支撑,用数据说话,为管理者决策提供依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面解读《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总体方案》
环境保护部组织编制印发了《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总体方案》(环办厅[2016]23 号)。

方案明确,要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通
过生态环境大数据发展和应用,推进环境管理转型,全面提高生态环境保护综合决策、监管治理和公共服务水平,为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方案将环境影响评价大数据列为生态环境大数据应用平台主要建设内容。

环评数据资源必须实现向大数据的转变,加强管理与应用服务的创新,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环境管理并支撑环境质量改善目标实现。

1 环评大数据建设的总体目标
明确环评大数据建设的总体目标和定位,有助于把握好其建设方向。

环评大数据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整合环境、经济、行业等数据资源,重点理清环境质量、控制总量、污染源三本帐,开展相关的数据采集加工、模拟分析、整合共享,提升环评管理能力,提高环评文件编制的科学性,增强环评公共服务能力,服务于十三五环保工作改善环境质量的核心目标。

2 环评大数据面向的核心业务
环评大数据是对环评业务开展情况的客观映射,理清环评大数据面向的环评工作的核心业务,有利于明确和深入地理解环评大数据的目标与定位,是开展环评大数据建设与应用的重要前提。

目前,环评工作主要围绕环境质量现状和污染物排放总量两大核心要素开展,这两者之间存在着影响/响应关系,这种关系可以通过模型来表达,如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