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光现象实验探究题

合集下载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光现象实验专题练习(解析版)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光现象实验专题练习(解析版)

一、初二物理光现象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如图是小明利用透明玻璃板〞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蜡烛A的懒〔1〕实验时,玻璃板应该〔选填“竖立〞、“斜立〞〕在白纸上.〔2〕实验中选择两根完全一样的蜡烛A和B,其目的是.移动蜡烛B直到它与蜡烛的像位置相同,小明记录了两根蜡烛的位置,目的是°〔3〕当蜡烛A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将〔选填“靠近〞、“远离〞〕玻璃板,像〔选填“变大〞“变小〞“不变〞〕.〔4〕细心的小明透过玻璃观察蜡烛A的像时,看到像的后面还有一个较模糊、与像有部重趣的像,出现两个像的原因是o【答案】竖立为了比拟物像的大小关系便于比拟像与物到玻璃板的距离是否相等远离不变玻璃的两个外表同时反射,每个表而成一个像【解析】【分析】〔1〕玻璃板要竖直放置,否那么不管怎样移动后而的蜡烛都不会与前面蜡烛成的像完全重合. 〔2〕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到镜面的距离相等:移动蜡烛B直到它与蜡烛的像位置相同,小明记录了两根蜡烛的位置,便于比拟像与物到玻璃板的距离是否相等:〔3〕物体在平面镜中成虚像,物像大小相等,物像连线与镜面垂直,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4〕从玻璃的两面都能反射光,利用光的反射现象可知能成两个像,从这个角度去析此题.【详解】〔1〕像与物是关于镜子对称的,实验时玻璃板要竖立放置,如果不竖立,成的像就偏高或偏低,后而的蜡烛是摆在桌而上的,不管怎样移动后面的蜡烛都不可能与前而蜡烛的像完全重合.〔2〕实验中选择两根完全一样的蜡烛A和B,是为了比拟物像的大小关系;移动蜡烛B直到它与蜡烛的像位置相同,小明记录了两根蜡烛的位置,目的是便于比拟像与物到玻璃板的距离是否相等;〔3〕物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因此假设将蜡烛A远离玻璃板时,那么像将远离玻璃板移动:平面镜中的像的大小跟物体大小有关,跟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无关,所以物体远离平面镜,像也远离平面镜,像的大小不变〔等于物体的大小〕.〔4〕由于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而普通玻璃的两面都能反射光,能成两个像,所以通过玻璃板该同学看到了同一个蜡烛的两个像.2.小勇同学利用如下图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0〔1〕在实验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而镜,是为了便于.〔2〕为探究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关系时,小勇做了如下操作:他先点燃蜡烛A并将其放在玻璃板前,再拿一只外形与蜡烛A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B竖立着在玻璃板后移动,当移动到A像的位置时,观察到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说明.〔3 〕在实验中,小弟将蜡烛A向远离玻璃板的方向移动了3cm,再次将蜡烛B移到蜡烛A 像的位置,经测量,蜡烛A与它的像之间的距离变化了cm,同时观察像的大小〔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答案】确定像的位置像和物大小相等6不变【解析】【分析】〔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它们的连线垂直于镜而,它们到镜而的距离相等,根据成像的特点分析实验操作的要求:〔2〕另外一支相同的蜡烛与竖立在玻璃板前面点燃的蜡烛的像能完全重合,可知蜡烛和他成的像大小相等.〔3〕平面镜成像,像物到镜面距离相等,像大小跟物体的大小相等.【详解】〔1〕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确定像的位置:〔2〕未点燃的蜡烛与点燃的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可知蜡烛和他成的像大小相等,物体和像关于平面镜对称,同时还可以确定像的位置.〔3〕他将蜡烛A向玻璃板远离3cm,蜡烛A的像也向玻璃板远离3cm:因此,再将蜡烛B 移到A像的位置,通过测量,发现蜡烛R与它在玻璃板中像的距离变化了6cm: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等大,此过程像的大小不变.答案:〔1〕.确定像的位置〔2〕.像和物大小相等〔3〕. 6 〔4〕.不变3.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1〕实验时应选较—〔选填“厚〞或“薄〞〕的玻璃板垂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2〕将棋子A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应在玻璃板一〔选填“前面〞或“后而〞〕观察A经玻璃板所成的像.〔3〕当棋子A远离玻璃板时,像的大小o〔4〕将光屏放到像的位置,无法直接在光屏上观察到像,说明所成的像是—像〔5〕用木板紧贴在玻璃板反面,挡住玻璃板后而的光,人眼在玻腐板前—〔填“能〞或“不能〞〕看见棋子A的像.〔6〕实验时,选择两个相同的棋子,是为了比拟像与物体的:测量两只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是为了比拟 .〔7〕他在找准像的位置后,画出了A、B、C三点做标记〔如图乙〕,在测量物距和像距时,他应分别测出两点到平面镜的距离作为物距和像距【答案】薄前而不变虚能大小关系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大小关系A、C【解析】【分析】〔1〕玻璃板有两个反射面,每个反射面都可以成一个像,这样由于两个像的干扰,像的位置不易确定准确,需要两个像距离越近越减小误差:〔2〕由于平面镜成的是反射形成的虚像,应在A的一侧进行观察像实验;〔3〕像的大小与物体大小相同.〔4〕实像和虚像的重要区别是实像能用光屏承接,虚像不能承现在光屏上.〔5〕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形成.〔6〕选择两个相同的棋子可以比拟像和物的大小关系;通过测量两只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可以得出像距等于物距的结论.〔7〕为了比拟物距和像距,应找到对应的点进行测量.【详解】〔1〕玻璃板两个面都能成像,当越薄时,两个反射而所在的像距离越近,这样可以使确定的像的位置更加准确,厚玻璃板会形成两个像,会影响对实验结果的判断,所以选薄的玻璃板:〔2〕由于平面镜是反射形成的虚像,故在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眼睛应该在镜前才能观察到蜡烛A经玻璃板反射所成的像:〔3〕平面镜成的像与物大小相同,和物到镜的距离无关,人们感觉到的近大远小是一种视觉效果,不影响真实的大小.所以将蜡烛A逐渐远离玻璃板,它的像不变.〔4〕由于虚像不能在光屏上承接,所以将光屏放到像的位置,无法直接在光屏上观察到像,说明所成的像是虚像.〔5〕平面镜成的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蜡烛发出的光线经玻璃板反射,被人眼接收,才能看到像,所以用木板紧贴玻璃板背而,挡住玻璃板后的光,人眼在玻璃板前仍能看见棋子A的像.〔6〕实验时,选择两个相同的棋子,当后面的棋子和前面棋子的像完全重合时,可以比拟像与物体的大小关系,可得像和物体大小相等的结论:测量两只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是为了比拟像和物体到镜而的距离大小关系.〔7〕他在找准像的位置后,画出了A、B、C三点做标记〔如图乙〕,由图知,A点在蜡烛的左侧边缘,根据成像时像与物对称的特点,A的对应像点在B点,所以在测量物距和像距时,他应分别测出A、C两点到平而镜的距离作为物距和像距4.小明同学根据课本中的“试一试〞,用易拉罐做小孔成像实验.⑴请在图中作出蜡烛AB的像AB.⑵小明发现蜡烛和小孔的位置固定后,像离小孔越远,像就越大,他测出了不同距离时像的高度,填在表格中:像的高度H E 1.02,0 3.04,0 5.0像到小孔的距离5/cm 2.0 4.0 6.0S.010.0请你根据表中的数据在以下图坐标中画出h与S的关系图像:⑶从图像中可以看出h与s的关系为:.【答案】见解析所示见解析所示h与S成正比【解析】⑴根据光的直线传播,分别做出由A、B两点在透明纸上的像,从而得出AB的像,如下图:小孔B 甲⑵根据表格中数据描点,并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如图:(3)从图象中看出;h随s的变大而变大,且增大的倍数相同,即h与s成正比关系; 因此,此题正确答案是:(1),见解析所示(2).见解析所示(3).h与s成正比【的距离】〔1〕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物体上部的光线通过小孔后,射到了光屏的下部;物半透明纸体下部的光线通过小孔后,射到了光屏的上部,因此通过小孔后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像. 〔2〕找出表格中的数据在坐标纸中的对应点,然后连接成平滑的曲线;〔3〕可以看出,当像离小孔越远,像的大小是变大的.5.如图是小红“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小红的实验装置是: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 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1〕小红选择玻璃板代替镜子进行实验的目的是0〔2〕所用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比拟像与物关系.〔3〕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拟像与物的关系.〔4〕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此外,采用透明玻腐板代替平而镜,虽然成像不如平而镜清楚,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5〕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进一步观察A .B两支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o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一o〔6〕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那么光屏上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填“能〞或“不能〞〕.所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________ 像〔填“虚〞或“实〞〕.〔7〕小红将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填“变大〞、“变小〞或“不变〞〕o〔8〕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以下哪一项操作?〔〕A.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屡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屡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进行与上述〔2〕相同的操作【答案】便于确定像的位置到平面镜的距离的大小较黑暗玻璃板后面的蜡烛重合相等垂直相等不能虚不变B【解析】〔1〕实验过程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在物体一侧,既能看到蜡烛A的像,也能看到代替蜡烛A的蜡烛B,当蜡烛A的像和燃烛B重合时,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从而便于比拟物像大小.〔2〕在实验中用到刻度尺,是来测量像到镜的距离和物到镜的距离,从而得出二者的关系.〔3〕两只蜡烛大小相同,后而的蜡烛又和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这样就证实了像与物大小相同,所以两只蜡烛等长是为了比拟像与物大小关系用的. 〔4〕点燃蜡烛,烛焰在明亮的环境中,烛焰和明亮环境比照度较小,成像不太清楚;烛焰在黑暗环境中,烛焰和黑暗环境的比照度大,成像更清楚.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楚,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玻璃板后面的蜡烛,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5〕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重合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相等;进一步观察A. B两支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垂直.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相等.〔6〕由于光屏只能接收实像,不能接收虚像,因此移走后面的蜡烛B,光屏不能接收到蜡烛R的烛焰的像,所以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7〕小红将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大小不变.〔8〕一次实验不具备代表性,应采取同样的实验方案多做几次,防止实验现象的偶然性, 才能保证结论的正确.所以应采取B操作.点睛: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时,成像物体和环境的比照度越大,并且物体越亮,物体成像越清楚.6.某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来研究水的沸腾.⑴如图乙中A、B所示,其中图是水沸腾时的气泡变化情况:在这次实验中,发现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这段时间过长,为了缩短实验的时间,可以采取的举措是_______________ :⑵小杰同学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将一块平面镜放在水平桌而上,再把一张硬纸板竖直放在平面镜上,让一束光线贴着纸板沿石.方向入射,如图丙所示,小杰想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应将纸板〔填“A〞或"B" 〕绕ON向前或向后弯折:另一同学也把一束光贴着纸板A 射到.点〔如图丁所示〕,但纸板并未与平而镜垂直,此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答案】A减小水的质量B在【解析】【分析】⑴沸腾前,上层的水温度较低,上升的气泡遇低温液化,气泡减小.沸腾时,由于此时整个容器内的水温相同,气泡不断升高,深度不断减小,水压不断减小,并且产生水蒸气不断进入气泡,气泡逐渐变大;为了缩短实验的时间,可以采取的举措是减少水的质量、加盖或者提升水的初温.⑵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始终在同一平面内.【详解】⑴田沸腾时,由于此时整个容器内的水温相同,气泡不断升高,深度不断减小,水压不断减小,并且产生水蒸气不断进入气泡,气泡逐渐变大,所以如图乙中A、B所示,其中A 图是水沸腾时的气泡变化情况.⑵在这次实验中,发现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这段时间过长,为了缩短实验的时间,可以采取的举措是减小水的质量.⑵⑶小杰同学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将一块平面镜放在水平桌而上,再把一张硬纸板竖直放在平面镜上,让一束光线贴着纸板沿E0方向入射,如图丙所示,小杰想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应将纸板B绕OV向前或向后弯折,观察纸板B上有没有反射光线.⑷任何反射现象都要遵循反射定律,所以纸板未与平面镜垂直,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也在同一平面内.7.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选用镀膜玻璃板和两个相同的电子蜡烛a、b可以发光〕进行实验,如下图:⑴为了便于观察蜡烛的像,以下一些做法可行的是;A.将玻璃板镀膜的一面朝向蜡烛a8.在较暗的实验室让a蜡烛发光C.在较暗的实验室让a、b蜡烛都发光D.用手电筒对着玻璃板照射⑵为了在实验中精确测量物距和像距,小王同学在白纸上标记蜡烛a底端上的一个点〔图中的A点〕,在玻璃板后移动另一只蜡烛b,使之和像完全重合,也在白纸上标记蜡烛b 底端上的一个点,量出两点到玻璃板的距离,那么蜡烛b上符合实验要求的点是⑶当把蜡烛a远离玻璃板,其在玻璃板中像的大小〔选填“变大〞“变小〞“不变〞〕o【答案】AB C不变【解析】【分析】【详解】⑴田平面镜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因此用一而镀了膜的玻璃板做实验时,镀膜的一面应该 朝向像一侧放置,一面镀膜的玻璃板反射水平比拟强,成像比拟清楚,便于测量物距和像 距,故A 符合题意;在比拟明亮的环境中,有较多干扰人视线的光,在较黑暗的环境中, 蜡烛是最亮的,蜡烛射向平而镜的光最多,反射光最多,进入人眼的光最多,感觉蜡烛的 像最亮,所以最好在比拟黑暗的环境中进行实验,故B 符合题意、C 不符合题意;物体成 像要清楚,就必须让物体有足够光线射向平面镜才能成像,而不是让平面镜上有足够的光 线,故D 不符合题意:应选AB .⑵⑵平面镜成像时,像的大小相等,但是左右相反,蜡烛b 上符合实验要求的点是C ⑶⑶平面镜成像时,物像大小相等,故当把蜡烛a 远离玻璃板,其在玻璃板中像的大小不 变.8.如图甲所示,小丽同学在进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将玻璃板竖直放在水 平桌面上.再取两段相同的蜡烛A 和B 竖直地放于玻璃板前后〔只点燃蜡烛A 〕,在此实⑴如果有5 mm 厚和2 mm 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 mm 厚的玻璃板做实验: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较〔填“明亮〞或“黑暗〞〕的环境中进行: ⑵小滨应在玻璃板 〔填“前而〞或“后面〞〕观察蜡烛A 经玻璃板.射〞或“折射〞〕所成的像;⑶实验中,假设用一张黑纸完全遮住Bf 那么的镜面,将— 镜中观察到烛焰的像:⑷假设向左倾斜玻璃板,如图乙所示,蜡烛A 的像将向 “左〞“右〞 “上〞 “下〞或“不〞〕 【答案】2; 黑暗:前面;反射:能;上.【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的仪器选用、实验原理及操作过程中的注意点.【详解】 ⑴[1]]由于厚玻璃板的两个面都可以当作反射面,会出现两个像,影响到实验效果,所以 应选用较薄即2mm 厚的玻璃板:⑵这个实验探究要求成像物体尽量亮,而环境尽量暗,这样可以防止环境中的光线对成像 的干扰,从而能观察到更清楚的像,所以应在较黑暗的环境中进行实验:⑵⑶蜡烛所成的像在玻璃板后,所以为了观察成像的情况,小滨应在玻璃板前:⑷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而此探究中用玻璃析代替平面镜,所以经过玻璃板成像 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⑶⑸平面镜本来就是不透光的,即光射到镜而被反射回来而成像,并不是光透过镜而成 像,所以用黑纸遮住B 侧琉璃而,虽然光不能透过玻璃,但会被反射回来而成像,故能继 续观察到烛焰的像:⑸⑹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是垂直的,当镜而竖直放置时,像和物的连线在 水平方向.而〔填“反〔填“能〞或“不能〞〕继续在 移动.〔填镜面向左倾斜时,像与物体的连线要稍向上偏离水平线才能与镜面垂直,故像将向上移动.9.在进行"光的反射定律〞的探究实验中,小梦设计了如以下图所示的实验,平面镜M平放在桌面上,E、F是粘在一起的两块长方形硬白纸板,F可绕接缝ON转动.〔1〕组装器材时,应将纸板与平面镜之间保持o〔2〕为了显示光路,应使光束射向平而镜.〔3〕请你为小梦设计一个在纸板上记录光的传播径迹的方法:.〔4〕取下纸板,用量角器测量反射角和入射角,测得一组数据后,为得到普遍规律,接下来应—,可以得到两角之间的关系是.〔5〕在图乙中,把纸板F向前或向后折叠,那么在纸板F上〔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这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答案】垂直贴着E板先使光束贴着E板入射,在E纸板上做出入射光线,保持E板不动,反复折转右半局部F板,直到F板上也出现一条反射光线为止,再做出反射光线屡次改变入射角进行实验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不能同一平而内【解析】【详解】〔1〕口]组装器材时,为了使法线与平面镜垂直,应将纸板与平而镜保持垂直;⑵⑵为了显示光路,应使光束贴着纸板射向平面镜:⑶⑶先使光束贴着E板入射,在纸板上作出入射光线,保持E板不动,反复折转右半局部F板,直到F板上也出现一条反射光线为止,再作出反射光线;〔4〕[4]⑸测出两角后,为得到普遍规律,接下来应屡次实验测量,可得出两角关系,即反射角等于入射角:〔5〕[6][7]把纸板F向前或向后折叠后,在纸板F上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这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10.在探究"平而镜成像特点"的活动过程:甲乙〔1〕为了便于观察实验现象,应选在〔选填"较亮"或"较暗〞〕的环境中进行:〔2〕该实验用玻璃板代替平而镜,是为了方便确定,此时成像的清楚度比日常使用平面镜〔选填"好一些"或"差一些"〕:〔3〕实验时,将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把另一个相同的蜡烛B放到玻璃板的另一恻,边移动、边观察,使它与A的像重合,观察时,眼睛应该在如图乙中处观察〔选填"a"、"b"、"c"或"d"〕,蜡烛B的位置即是的位置.为确定像的虚实,需在〔选填"蜡烛A"或"蜡烛B"〕位置放一个光屏,并在如图中的处观察光屏上是否有像〔选填"a"、"b"、"c"或"d"〕;〔4〕在实验中,小军看到蜡烛A有两个不重合的像,为了减小这个影响,以下做法可行的是〔选填序号〕:A.换用较薄的玻璃板B.换用较厚的玻璃板C.调整观察的角度,使像重合〔5〕如图丙是小军本人,他在进行实验时,从镜中也观察到了自己的像.那么他在镜中所成的像应是如图丙中的〔填序号〕:〔6〕如图丁所示,假设将玻璃板与水平桌而成45.角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当蜡烛A沿着桌面向右做直线运动,将看到蜡烛A在玻璃板后的像〔填选项字母〕运动:A.水平向右B.水平向左C.竖直向下D.竖直向上〔7〕移动蜡烛A进行屡次实验,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 ;〔8〕做完实验后某同学总结了一些关于平面镜成像的知识,其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将蜡烛向玻璃板靠近,像的大小不变B,将蜡烛和像所在的位置用直线连接,连线跟玻璃板垂直C.当蜡烛与玻璃板的距离为10cm时,像和物相距20cmD.假设将玻璃板竖直向上缓慢平移,蜡烛的像也跟着向上平移【答案】较暗像的位置差一些a像蜡烛B b A A C得到普遍规律D【解析】【分析】【详解】⑴田在实验时,为了能看到更加清楚的像,最好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⑵⑵⑶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我们可以透过玻璃板看到像,方便确定像的位置,此时有部分光透过玻璃板射出,因此清楚度要比平面镜差一些:(3)[4]⑸平面镜成像是虚像,因此要在蜡烛的同侧观察,透过玻璃板来确定像的位置,因此应该在图乙的.处观察,把B放在像所在的位置,B的位置即为像的位置;⑹⑺要确定像是虚像,可在成像位置,即B处放一个光屏,然后在图中b处观察光屏上是否会成像,如果接收不到,说明是虚像;⑷网成两个不重合的像可能是玻璃板较厚,在玻璃板两个而上都成像,因此要消除此影响,可换用较薄的玻璃板,应选A:(5)⑼平面镜成像时所成的像是等大的,左右对称的,因此A为小军的像:(6)[10]图丁中蜡烛成像关于玻璃板对称,当蜡烛右移靠近玻璃板时,像也靠近玻璃板,因为玻璃板与桌而成45°角,因此它的像原来在桌面正上方,向桌面移动,即竖直向下移动,应选C:(7)[11]移动蜡烛屡次实验是为了得到多组不同情况下的数据,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8)[12]A.平面镜成像时所成的像是等大的像,与距离无关,A正确,不符合题意:B.蜡烛与像是关于玻璃板对称的,因此它们的连线是与玻璃板垂直的,B正确,不符合题意;C.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与像到玻璃板的距离相等,C正确,不符合题意:D.蜡烛的成像位置与蜡烛的位置有关,与玻璃板的位置无关,D错误,符合题意.。

专题13 实验探究:光现象相关实验(原卷版)-2022-2023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学优生期

专题13 实验探究:光现象相关实验(原卷版)-2022-2023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学优生期

2022-2023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学优生期中期末复习难点题型专项突破(人教版)专题13 实验探究:光现象相关实验类型一探究光的直线传播1.(2021•淮安期中)如图是研究光的传播规律的小实验:(1)图甲中,为了显示激光在空气中传播路径,可以在光的传播路径下点蚊香。

图乙中,为了显示激光中水中的传播路径,可以在水中加入少量的,可以得出光在均匀的液体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A.食用油或牛奶B.牛奶或咖啡C.咖啡或食用油(2)要得出“光沿直线传播的”这一普遍结论,还需要再做一个光在中传播的实验。

A.酒精B.玻璃砖C.木块(3)实验结束后某同学发现在玻璃缸中盛上清水,沿缸壁轻轻注入浓糖水,从侧壁水平照射激光,看到缸内光的路线如图丙所示,当搅拌缸中的水后,观察到光的路线呈直线,说明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是。

2.(2021•西安期中)如图所示是某物理兴趣小组的小制作活动:(1)在“制作小孔成像观察仪”活动中,需将一端用塑料薄膜蒙好的圆筒插入易拉罐中,为了便于更清楚观察像,应在圆筒的(选填“A”或“B”)端蒙上塑料薄膜作为光屏。

(2)现在此观察仪前放置一点燃的蜡烛,则烛焰在塑料薄膜上所成的像是(选填“正立”或“倒立”)的(选填“实像”或“虚像”);若移动圆筒位置,增大塑料薄膜与小孔之间距离,塑料薄膜上的像的大小,若用一挡板将易拉罐底部的小孔挡住一半,像的大小(以上两空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将蜡烛向上移动,则它在薄膜上的像将向方移动;从右侧看过去,将蜡烛在小孔前绕顺时针旋转,则人眼看到的塑料薄膜上的像是(选填“顺”或“逆”)时针旋转的。

3.(2021•泰安期末)学习了光学知识后,爱动脑筋的小桐和小朵想自己探究小孔成像现象。

如图所示,她们给两个空罐的底部中央分别打上一个圆孔和一个方孔,再用两片半透明的塑料膜蒙在空罐的口上。

分别将小孔对着烛焰和灯丝,可以看到烛焰和灯丝通过小孔所成的像。

(1)分析比较甲、乙两图,可以得出物体通过小孔所成的像与孔的形状(有关/无关)(2)分析比较甲、丙两图,可以得出:小孔成像中所成的像与有关(3)在甲图中若水平向左移动易拉罐,像的大小将会(变大/变小/不变)(4)树荫下的圆形光斑就是通过树叶的小缝隙在地面上所成的(实像/虚像)(5)为了研究孔的大小对光斑形状的影响,小华设计了四种开有不同形状孔的卡片甲,并用另一张卡片乙覆盖在甲上,如图所示。

初中物理光现象汇总试题及答案解析

初中物理光现象汇总试题及答案解析

初中物理光现象汇总试题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一、选择题(共9题,每题2分,共18分)1、在纸上剪一个很小的“△”形空,让太阳光垂直照射到“△”形孔上,那么地面上形成的光斑是()A.“▽”形的 B.圆形的 C.“△”形 D.无法确定2、阳光灿烂的日子,行走在绿树成荫的街道上,常常见到地上有一些圆形的光斑,这些光斑是()A.树叶的影子B.树叶的实像C.太阳的虚像D.太阳的实像3、关于光的反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为20°时,反射角也为20°B.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反射光线也靠近法线C.入射角增大5°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也增大5°D.镜面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4、晚上,在桌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块小平面镜放在纸上(镜面朝上),让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照射,如图所示,从侧面看去A.镜子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B.镜子比较暗,它发生了镜面反射C.白纸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阅卷人评分D.白纸比较暗,它发生了漫反射5、一束阳光与水平面成50°角入射到地面上.若要使反射光线沿水平方向射出,则平面镜与水平面的夹角 ( )A. 一定为25° B.一定为65°C.可能为25° D.可能为50°6、如下图所示,一束光线斜射入容器中,在P处形成一光斑,在向容器里逐渐加满水的过程中光斑将A.向左移动后静止 B.向右移动后静止C.先向左移动再向右移动 D.仍在原来位置7、如图所示,用自制针孔照相机观察烛焰,有以下四句说法a.薄膜上出现烛焰的像是倒立的b.薄膜上烛焰的像可能是缩小的也可能是放大的c.保持小孔和烛焰的距离不变,向后拉动内筒,增加筒长,烛焰的像变大d.保持小孔和烛焰的距离不变,向前推动内筒,烛焰的像更明亮对于这四句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abcd B.acd C.ab D.cd8、有一台光电控制液面高度的仪器,它通过光束射在液面上的反射光线打到电光屏(能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进行处理)上来显示液面的高度,然后通过装置调节液面的高度。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光现象》测试题5(含答案)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光现象》测试题5(含答案)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光现象》测试题(附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在一个烈日炎炎的午后地面上树荫里有许多圆形光斑,抬头看看树叶间刺眼的阳光,想到这树荫下藏着物理学的秘密,便拍下两张照片(如图)。

经估测树荫下一个清晰光斑的直径约为7cm,这束阳光从约7m高处的树叶间照射下来。

我们常说:太阳光经过约8分钟来到地球(太阳和地球之间的距离按1.5×1011m计算),粗略计算太阳的直径最接近()A.1.5×109mB.1.5×1019mC.5×106mD.5×1012m2、如图所示,日晷是我国古代一种通过观察直杆在太阳下影子的位置来计时的工具。

下列现象与日晷工作原理相同的是()A.一叶障目B.海市蜃楼C.镜花水月D.杯弓蛇影3、下列光现象中,与月食形成原理相同的是()4、下列现象中属于光沿直线传播的是()A.甲图:“手影”游戏B.乙图:水中桥的倒影C.丙图:在叶脉通过露珠成放大的像D.丁图:雨后“彩虹”5、光从空气射向平静的水面,入射光线与水面夹角为60°,反射角为()A.90° B.60° C.30° D.0°6、一个雨后的晚上,天刚放晴,地面虽干,但仍留有不少水潭,为了不致踩在水潭里,下面的判断正确的是()A.迎着月光走时,地面发亮处是水潭B.迎着月光走时,地面暗处是水潭C.背着月光走时,地面发亮处是水潭D.迎着和背着月光走时,地面发亮处是水潭7、深圳最知名的观鸟地深圳湾公园,每年10月至次年的4月,是黄金观鸟期。

如图是白鹭在水面翱翔的画面,关于白鹭在水面所成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白鹭的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B.白鹭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C.白鹭飞离水面的过程中像会变小D.水越深白鹭所成的像就离它越远8、唐诗宋词璀璨夺目,蕴含丰富的光学知识。

如太白名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描述李白月下独酌,顾观地上己影,俯看杯中自己。

(易错题)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光现象》测试题(包含答案解析)

(易错题)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光现象》测试题(包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关于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未点燃的蜡烛B的位置放光屏,用眼睛直接观察光屏上有无像,可以判断像的虚实B.玻璃板可以与纸面不垂直C.蜡烛离玻璃板越近像越大D.做多组数据可以减小实验误差2.小刚和小红一同完成了如下实验:把一枚硬币放在一个没有盛水的杯子底部,然后把杯子放在水平桌面上,小刚注视着硬币慢慢向远处移动,到眼睛刚好看不到硬币时停止移动。

小刚保持头部不动,此时小红缓缓地向杯中倒水,倒着、倒着,小刚又重新看到杯底的硬币。

要用作图的方法来解释这个实验现象,图中的4幅光路图中,能对上述实验现象做出正确解释的是()A.B.C.D.3.对下面诗句中蕴含的物理知识,理解正确的是()①“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诗中“高”是指声音响度大②“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③“绿树荫浓夏日长”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④“潭清疑水找”是光的折射形成的A.只有①④正确B.只②③有正确C.只有②③④正确D.①②③④都正确4.下列光学现象及其解释正确的是()A.图甲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因此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B.图乙中,木工师傅观察木板是否光滑平整是利用了光沿直线传播的性质C.图丙表示的是插入水中的筷子向上弯折的情况,属于光的反射现象D.图丁表示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色散后的色光排列情况5.有一光电控制液面高度的仪器,是通过光束在液面上的反射光线打到光电屏上来显示液面高度的,光路图如图所示。

当光屏上的光点由S1移到S2时,表示液面()A.下降B.上升C.先上升后下降D.先下降后上升6.下列有关光的说法错误的是()A.阳光下的影子是光沿直线传播造成的B.强烈的太阳光照在玻璃幕墙上会发生漫反射,造成“光污染”干扰正常生活C.海市蜃楼是由于不同高度的空气疏密不同,发生光的折射造成的奇观D.太阳光通过棱镜后可以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这一现象叫光的色散7.如图所示,关于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不正确的是()A.甲图中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虚像B.乙图中荷花在水中形成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C.丙图中白光通过三棱镜会分解成多种色光D.丁图中漫反射的光线遵循光的反射定律8.如图,固定在水面上方的光源S发出一束光线经水面反射后在光屏上有一个光斑A,已知光束与水面的夹角为45°,S'是光源经水面反射所成的像。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经典习题(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经典习题(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小明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

他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水平台上,然后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则()A.选择玻璃板进行实验,是为了看到蜡烛A的像更清晰B.实验用到刻度尺,是为了测量研究像与物的大小关系C.小明将蜡烛A逐渐远离玻璃板,它所成的像逐渐变小D.将光屏放到玻璃板后面蜡烛B位置上,光屏上没有像2.城市洒水车在夏天洒水时常常拖着彩虹尾巴,如图所示,这个现象形成的原因是()A.光的漫反射B.光的色散C.光的镜面反射D.光沿直线传播3.光从玻璃射向空气中,以下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B.C.D.4.小刚和小红一同完成了如下实验:把一枚硬币放在一个没有盛水的杯子底部,然后把杯子放在水平桌面上,小刚注视着硬币慢慢向远处移动,到眼睛刚好看不到硬币时停止移动。

小刚保持头部不动,此时小红缓缓地向杯中倒水,倒着、倒着,小刚又重新看到杯底的硬币。

要用作图的方法来解释这个实验现象,图中的4幅光路图中,能对上述实验现象做出正确解释的是()A.B.C.D.5.发生雷电时,雷声与闪电同时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们总先听到雷声,后看到闪电,是因为雷声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比光传播得快B.人们总先听到雷声,后看到闪电,是因为光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比雷声传播得快C.人们总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是因为雷声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比光传播得快D.人们总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是因为光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比雷声传播得快6.如图是小丽从生活中收集到的一些与光现象有关的实例,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甲图:验钞机利用紫外线辨别钱币真伪B.乙图:黑板“反光”是因为发生了漫反射现象C.丙图:雨后天边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D.丁图:小孔成像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7.在湖边游玩的人看到湖水中的鱼,下列光路图能描述这一现象的是()A.B. C.D.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小孔成像实验中,烛焰通过小孔所形成的“倒像”是实像B.一束光线与镜面夹角是40°,则反射角是40°C.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20cm,则它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40cmD.人远离平面镜,人在镜中的像变小9.如图是小华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几种情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蜡烛A距玻璃板5cm,则蜡烛B距蜡烛A需5cm才能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B.若蜡烛A在玻璃板中的像偏低且倾斜,在右边三图中,乙图是产生该现象的原因C.若在玻璃板与B蜡烛之间放一块直径与蜡焰大小相当的圆形挡光板则仍能透过玻璃板看到A的像D.若蜡烛A远离玻璃板则蜡烛A的像将变小θ=︒从空气10.如图所示,上下表面平行的玻璃砖水平放置,一束光以与上表面夹角30射到玻璃砖上表面的A点,在A点一部分光反射,另一部分光折射,折射光线照射到玻璃砖的下表面的B点。

2022年中考物理真题汇编:光现象实验专题(含答案)

2022年中考物理真题汇编:光现象实验专题(含答案)

2022年中考物理真题汇编:光现象实验专题一、实验探究题1.(2022·广元)小林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中,利用激光笔、可折转的光屏、平面镜和测量工具等器材,组装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1)小林让激光笔发出的激光沿右侧光屏入射到平面镜上的O点,先不折转光屏时,法线ON左侧光屏上能观察到反射光线,再将左侧光屏沿ON向后转动,左侧光屏上观察不到反射光线。

这说明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 平面上。

(2)小林使入射光线与平面镜间的夹角为60°时,测得反射角大小应为 。

2.(2022·泰州)小明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1)表面粗糙的纸板应 立在水平平面镜上,让一束光紧贴纸板A射向镜面上的O点,在纸板B上呈现出反射光束,以ON为轴,把纸板B向后翻折,纸板B上反射光束消失,由此可初步得出: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 ;(2)把纸板B翻折至能呈现反射光束的位置后,让纸板A上的入射光束绕O点顺时针转动,此过程中反射角的大小变化情况是 ;(3)若将图中纸板整体以底边EF为轴向后旋转45°后,纸板B上 (选填“能”或“不能”)呈现出反射光束,纸板A上的入射光束 (选填“能”或“不能”)在平面镜中成像。

3.(2022·长沙)为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小丽把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可以绕ON翻折的纸板ABCD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直线ON垂直于镜面。

她将一束光贴着纸板沿EO方向射向O点,在纸板上用笔描出入射光EO和反射光OF的径迹。

(1)如图甲所示,反射角的大小为 °;(2)实验过程中,进行下列哪项操作后,在纸板上仍可以看到反射光?____A.如图乙所示,将纸板的右半部分向后翻折B.如图丙所示,将纸板与入射光束一起以ON为轴旋转C.如图丁所示,将纸板与入射光束一起以CD为轴向后倾倒4.(2022·扬州)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装置如图1所示。

(物理)初中物理光现象试题(有答案和解析)

(物理)初中物理光现象试题(有答案和解析)

(物理)初中物理光现象试题(有答案和解析)一、初中物理光现象1.图中所示的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 手影的形成B. 豹子在水中的倒影C. 放大镜将字放大D. 水中的铅笔“弯折了”【答案】 B【解析】【解答】解:A、手影中影子的形成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被物体挡住后,物体后面就会呈现出阴影区域,就是影子,故与题意不符;B、平静水面上豹子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符合题意。

C、用放大镜看字时,字变大了,属于凸透镜成像,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故与题意不符。

D、从水中铅笔上反射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当人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时,看到的是铅笔的虚像,比实际位置偏高,所以感觉折断了,故与题意不符;故答案为:B。

【分析】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2.照镜子时,你会在镜子里看到另外一个“你”,镜子里的这个“你”就是你的像。

下列关于这个像的说法正确的是()A. 镜子里的像是虚像B. 像的大小与镜子的大小有关C. 镜子里的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D. 人向镜子靠近0.3m,像将远离镜子0.3m 【答案】 A【解析】【解答】镜子中的像是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A符合题意,像和物体大小相等,B不符合题意;平面镜成像利用了光的反射现象,C不符合题意;人向镜子靠近时,像也向镜子靠近,D不符合题意。

【分析】平面镜成的像和物体大小相等,平面镜中的像是虚像,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3.在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A. 花朵在水珠中成像B. 霞光中跑步者的“剪影”C. 丹顶鹤在水中的“倒影”D. 古老的民间艺术“皮影戏”【答案】C【解析】【解答】花朵在水珠中成像属于光的折射现象;剪影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倒影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皮影戏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故答案为:C.【分析】(1)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有:影子的形成、日食月食的形成、激光准直、三点一线等;(2)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的反射;(3)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发生变化的现象.4.下列关于光的现象,说法正确的是()A. 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形成彩色光带是光的反射现象B. 小明靠近平面镜的过程中,他在镜中所成的像逐渐变大C. 人在岸边看到水中的“鱼”比实际位置浅D. 太阳通过树中小孔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虚像【答案】 C【解析】【解答】A.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的色散现象是光的折射现象,A不符合题意;B.平面镜成像的大小和物体相等,B不符合题意;C.水中的鱼看起来变浅,是光的折射的原因,C符合题意;D.太阳光通过树叶缝隙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D不符合题意。

(物理)物理光现象练习题20篇含解析

(物理)物理光现象练习题20篇含解析

(物理)物理光现象练习题20篇含解析一、初中物理光现象1.图中所示的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 手影的形成B. 豹子在水中的倒影C. 放大镜将字放大D. 水中的铅笔“弯折了”【答案】 B【解析】【解答】解:A、手影中影子的形成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被物体挡住后,物体后面就会呈现出阴影区域,就是影子,故与题意不符;B、平静水面上豹子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符合题意。

C、用放大镜看字时,字变大了,属于凸透镜成像,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故与题意不符。

D、从水中铅笔上反射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当人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时,看到的是铅笔的虚像,比实际位置偏高,所以感觉折断了,故与题意不符;故答案为:B。

【分析】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2.照镜子时,你会在镜子里看到另外一个“你”,镜子里的这个“你”就是你的像。

下列关于这个像的说法正确的是()A. 镜子里的像是虚像B. 像的大小与镜子的大小有关C. 镜子里的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D. 人向镜子靠近0.3m,像将远离镜子0.3m 【答案】 A【解析】【解答】镜子中的像是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A符合题意,像和物体大小相等,B不符合题意;平面镜成像利用了光的反射现象,C不符合题意;人向镜子靠近时,像也向镜子靠近,D不符合题意。

【分析】平面镜成的像和物体大小相等,平面镜中的像是虚像,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从水面上看到水中的鱼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鱼的虚像B. 近视眼镜是凸透镜C. 人离平面镜越近,所成的像越大D. 小孔成像和凸透镜成像均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答案】A【解析】【解答】解:A、光从水中射向水面时,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所以我们看到水中的鱼,是鱼的虚像,是由光的折射造成的.故A正确.B、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的折光能力太强,需要佩戴凹透镜发散光线,从而使成的像在视网膜上.故B错误.C、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同,所以人走近镜面时,所成像的大小不变.故C错误.D、小孔成像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倒立的实像;凸透镜成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D 错误.故选A.【分析】(1)了解常见的折射现象,看到水中的鱼是鱼的虚像.(2)知道近视镜是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3)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正立、等大的虚像.(4)掌握小孔成像的原因:是由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而凸透镜成像属于光的折射现象.4.小明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 白纸板必须与平面镜垂直放置B. 白纸板的作用是为了显示光路C. 增大入射光线与ON 的夹角,反射光线与 ON 的夹角也增大D. 沿 ON 向后转动板A,用来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答案】 D【解析】【解答】A、法线与镜面垂直,反射光线、法线、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如果纸板与平面镜不垂直,则镜面的法线不在纸板上,入射光沿纸板照射后,反射光线不在纸板上,在纸板上看不到反射光线;所以,白纸板必须与平面镜垂直放置,正确;B、在研究光的反射规律时,能够在白纸板上看到光的传播途径;正确;C、增大入射光线与ON的夹角,即入射角增大,因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反射角也增大,即反射光线与ON的夹角也增大,正确;D、沿ON向后转动板A,看不到入射光线,不能研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应沿ON向后转动板B,错误。

第4章 光现象 第1节 光的直线传播(探究实验探究小孔成像的规律实验及练习)

第4章 光现象 第1节 光的直线传播(探究实验探究小孔成像的规律实验及练习)

【光的直线传播课后实验】探究小孔成像的规律实验目的:1.通过示实验了解“小孔”可以成像,且成的是倒立的实像。

2.通过实验了解小孔成的是光源的像,与孔的形状无关。

3.了解小孔所成像的大小取决于物和光屏到小孔的距离。

实验原理:光的直线传播。

实验器材:蜡烛、火柴、不透明纸杯和沾湿的餐巾纸(当作屏幕)、刻度尺等。

实验步骤:1.参考左图,如右图准备三个不透明纸杯,分别开有方孔、三角形孔、圆孔,孔的大小最好保持一致,这样就制作好了三个带有小孔的屏幕(暂称为小孔屏)。

2.如图1,放好蜡烛、不透明纸杯和沾湿的餐巾纸(当作屏幕)。

点燃蜡烛,调整蜡烛和屏幕的高度,使蜡烛的火焰、小孔和屏幕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同时观察蜡烛移动方向与像3.移动蜡烛的位置,可以在屏幕上观察到烛焰(正立/倒立)的像。

4.记下小孔屏的位置,在原来小孔屏的位置分别换用另外两只小孔屏,观察屏幕上依然呈现的是烛焰 (正立/倒立)的像。

这说明小孔成的是光源的像,与孔的形状 (有/无)关。

5.固定小孔到屏幕距离(像距),改变蜡烛到小孔的距离(物距),用刻度尺测量出物距、像距,观察屏幕上烛焰的像,并与烛焰大小进行比较,记入下表中。

可以看出:像距固定时,物距越大,小孔所成的像越 (大/小)。

6.固定蜡烛到小孔的距离(物距),改变小孔到光屏的距离(像距),同样用刻度尺测量出物距、像距,观察毛玻璃屏上烛焰的像,并与烛焰大小进行比较,记入下表中。

可以看出:物距固定时,像距越大,小孔所成的像越 (大/小)。

7.去掉光屏,用眼睛直接在光屏位置通过小孔去看烛焰,结果是 (正立/倒立)的像,这与光屏的像 (相同/不相同),这样的像是实像。

得出结论:1.小孔成像中成的是光源的像(彩色,不像影子是灰色的),与孔的形状无关;2.小孔所成的像大小都是倒立的;3.小孔所成的像是放大还是缩小的取决于物距和像距的比较,像距等于物距时成相等的像,像距大于物距时成放大的像,像距小于物距时成缩小的像;4.小孔成像中成的像既能用光屏承接,又能用眼睛直接观看,因此是实像。

2022年中考物理真题选及答案---光现象实验综合

2022年中考物理真题选及答案---光现象实验综合
(3)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放置一凹透镜,为了使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沿着光具座向________移动(选填“左”或“右”);
(4)实验过程中,随着物距的变小,像距会________(变大或变小或不变)。
【答案】 ①. 焦距 ②. 同一高度 ③. 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④. 清晰 ⑤. 80cm ⑥. 右 ⑦. 变大
(3)通过步骤(2)的调整,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像后,某同学将自己的近视眼镜取下来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发现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此时他应将蜡烛__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光屏上才能再次成清晰的像。
【答案】 ①. 强 ②. 靠近 ③. 远离
8.(2022山东临沂)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并将凸透镜固定在50cm刻度线处。
【答案】
(1)较暗;
(2)缩小;照相机;变小;
(3)正立;
(4)右;近视;
12.(2022黑龙江牡丹江、鸡西地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所选凸透镜的焦距为10.0cm。
(1)实验步骤:
①观察凸透镜,弄清凸透镜的________,并记下f;
②把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安装到光具座上,点燃蜡烛,调节三个中心大致在________,目 是________;
A.该透镜与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同一类透镜
B.该透镜的焦距是30cm
C.此时成的是倒立、等大的实像
D.如果将蜡烛向左移,光屏需要适当右移才能再次形成清晰的像
【答案】C。
6.(2022四川凉山州)某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在光屏上得到了倒立、等大、清晰的实像。接下来把蜡烛移动到35cm刻度处,则应将光屏向__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光屏上才可以得到倒立、____________、清晰的实像。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测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测试卷及答案

…○………………内………………○………………装………………○………………订………………○………………线………………○…………………○………………外………………○………………装………………○………………订………………○………………线………………○………………… 学校: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测试卷及答案(满分:100分 时间:60分钟)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分数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1小题,每小题3分,共33分。

在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在春节期间经常见到的物体不属于光源的是( )A.B.绚烂的礼花 发光的手提灯C. D.金光闪闪的发卡 夜晚的花灯2.额温枪这一非接触式测温仪器,成为防控新冠肺炎的一种重点物资。

额温枪通过传感器接收人体发出的红外线,得出体温数据。

在用额温枪测体温的过程中( )A.红外线传递体温信息B.额温枪传递体温信息C.红外线传递病毒信息D.额温枪传递病毒信息3.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A. B.盛有水的碗中的筷子 树荫下的圆形光斑C.D.镜中的陶罐 林中树的影子4.如图所示,春秋战国时代的思想家墨子在《墨经》中记载了小孔成像,关于小孔成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A.成正立的实像B.成倒立的实像C.物体离孔越近,像越小D.是光的折射形成的5.如图,为丰子恺的一幅漫画,画中配诗“临水种桃知有意,一株当作两株看”。

以下关于“一株当作两株看”的解释正确的是( )……○………………内………………○………………装………………○………………订………………○………………线………………○…此卷只装订不密封……○………………外………………○………………装………………○………………订………………○………………线………………○…A.光的反射形成虚像B.光的反射形成实像C.光的折射形成虚像D.光的折射形成实像6.多媒体辅助教学以它的独特魅力给课堂教学增添了生机和活力,同学们发现多媒体教室的投影银幕是用粗糙的白布做成,于是对这一问题进行讨论,有如下说法,正确的是()(1)全班同学都能看到画面是因为光投射到投影银幕上发生了漫反射(2)全班同学都能看到画面是因为光投射到投影银幕上发生了镜面反射;(3)镜面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4)无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A.(1)(3)B.(2)(4)C.(1)(4)D.(2)(3)7.视力检测时要求被测的人与视力表的距离为5m。

新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光现象》测试卷(有答案解析)

新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光现象》测试卷(有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关于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未点燃的蜡烛B的位置放光屏,用眼睛直接观察光屏上有无像,可以判断像的虚实B.玻璃板可以与纸面不垂直C.蜡烛离玻璃板越近像越大D.做多组数据可以减小实验误差2.兴山县进入“高铁时代”。

宜万铁路兴山境内隧道很多,挖掘隧道过程中,为保证隧道方向不出偏差,采用激光束引导掘进机。

下列光现象的原理与激光准直掘进技术相同的是()A.河水变浅,池底上升B.日食、月食的形成C.雨后天晴,天空出现彩虹D.对着镜子梳妆打扮3.关于光现象的相关知识:①小孔成像,皮影戏都可用光的直线传播知识解释;②湖水中出现“鱼在云中游”的奇异现象,水中的“鱼”和“云”都是光的反射造成的;③彩虹是太阳光在传播中遇到空气中的水滴,经反射、折射后产生的现象;④红外线可用来测体温,紫外线可用来灭菌。

上述判断中,说法正确的是()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4.下列有关光的反射和折射的说法正确的是()A.不论是反射现象,还是折射现象,光路都是不可逆的B.光从空气斜射向平静的水面,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但折射角大于入射角C.在视野不开阔的弯道口设立的反光镜是凸透镜D.海市蜃楼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5.以下四种现象,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A.水中倒影B.树叶影子C.小孔成像D.海市蜃楼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小孔成像实验中,烛焰通过小孔所形成的“倒像”是实像B.一束光线与镜面夹角是40°,则反射角是40°C.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20cm,则它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40cmD.人远离平面镜,人在镜中的像变小7.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红、黄、蓝光被人们称为光的三原色B.光的色散现象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C.汽车的后视镜利用凹面镜来扩大视野D.光和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均为3×108m/s8.战国时期,《墨经》中记载了小孔成像的形成、平面镜的反射等光学问题。

第三章光现象专题训练光现象实验探究2021—2022学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三章光现象专题训练光现象实验探究2021—2022学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三章专题训练光现象实验探究1.如图1是小孔成像的装置,小华利用该装置,进行实验探究。

(1)探究“小孔成像实验中像的形状与小孔形状是否有关”,只改变装置上小孔的形状,小孔形状依次为正方形、圆形、三角形(孔的大小相同),光屏上均呈现形状相同的烛焰的像。

此实验说明小孔成像实验中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_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2)如图2甲所示,小华发现保持蜡烛与小孔的距离不变,光屏远离小孔,光屏上所成烛焰的像会变大,说明小孔成像实验中像的大小与屏到小孔的距离有关。

小华想继续探“像的大小与物体到小孔的距离是否有关”,图2乙是他实验过程的简图,该实验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

2.(1)小雨同学平时注意观察,发现爸爸晚上开车时,打开汽车头灯时,空中会出现一道直的光柱。

于是,他得出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的结论,并进行了其他相关实验:①能在空气中看到直线光柱,可能是空气中悬浮的尘埃将光______到我们眼中所致;①若想探究光在水中是否沿直线传播,可在水中添加几滴______或撒些粉笔灰作辅助器材,再用激光笔对着玻璃杯中的水射去,______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光在水中的直线传播路径。

(2)小雨同学回忆有一次夏天下午坐爸爸的车时,发现前方地面在“晃”动;咨询老师才知道是因为空气受热不均匀造成光在不均匀空气中不是沿直线传播。

为了验证这种分析是否正确,回到家后,小雨利用一支激光笔、一个装有酒精的浅盘及火柴,进行了如下的探究。

①如图所示,将激光笔固定在小桌上沿水平方向照射,用喷壶向激光笔的前方喷水,看到激光笔发出的一束红光射向墙面,墙面上有一个红色光点保持不动;①如果要让这束红光穿过不均匀的空气,接下来小雨的做法应该是:______;①如果小雨的分析是正确的,他观察到的现象应该是:______;①无论是固体、液体还是气体,光在______中都是沿直线传播的。

3.在观察小孔成像特点时,小明发现:光屏到小孔的距离越远,所成的像越大,像的大小与该距离有什么关系?于是他在光线较暗的环境中进一步探究:用发光二极管按“F”字样拼装在不透明的纸板上,如图所示。

2024新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光现象》单元测试(含答案)

2024新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光现象》单元测试(含答案)

2024新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光现象》单元测试(含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9分)1.下列四种现象中,可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解释的是()A.镜中花 B.水中月 C.林中影 D.缸中鱼2.如图所示的光学现象及其解释,正确的是()A.图a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因此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B.图b中,木工师傅观察木板是否光滑平整利用了光沿直线传播的性质C.图c表示的是小孔成像情况,屏幕上出现的是物体倒立的虚像D.图d表示能看到掉在地面上的书,是因为书发生了镜面反射3.如图所示,关于光的反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为30°时,反射角也为30°B.入射角增大5°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也增大5°C.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反射光线也靠近法线D.若把反射面更换为粗糙表面,该反射将不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4.若要使图中的反射光线射中墙壁上的目标,在激光笔不动的情况下,可将平面镜()A.水平向左移动B.水平向右移动C.竖直向上移动D.竖直向下移动5.一位同学站在平面镜前并向平面镜靠近,则他的像在平面镜中()A.变大B.变小C.不变D.先变大后变小6.深圳秋冬温暖的天气吸引了无数南迁的候鸟,为深圳人带来一场场海景盛宴。

如图所示是一只琵琶鹭在水面上捕食的画面,在它靠近水面的过程中,琵琶鹭在水中的成像情况正确的是()A.成虚像,像的大小逐渐变小B.成虚像,像的大小逐渐变大C.成实像,像与水面的距离变小D.所成的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7.如图所示,甲、乙两人分别站立于一面矮墙的两边,若要在天花板上固定一平面镜使两人在图示位置彼此都能看到对方的全身,则所需的最小平面镜的位置应为()A.aeB.bcC.bdD.cd8.如图是航天员叶光富和翟志刚完成出舱任务时所穿的宇航服,上面有两个特别的设计——手腕上的小镜子和胸前反印的汉字,这是为了穿着厚厚宇航服的航天员,可以利用手腕上的小镜子看到正常的汉字,准确操作。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光现象》实验专题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光现象》实验专题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光现象》实验专题【光的直线传播】1.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如图所示,找一个空的易拉罐,用钉子在易拉罐底部的中央敲一个小孔,将易拉罐的顶部剪去后,蒙上一层塑料薄膜,这样就制成了一个针孔照相机,其实就是小孔成像的实验装置,将点燃的蜡烛置于小孔前的适当位置,观察并研究小孔成像的特点。

(1)烛焰在塑料薄膜上成像的原理是_______;(2)如果易拉罐底部小孔是三角形,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是烛焰_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的______(选填“实”或“虚”)像;(3)从右侧眼睛看过去,将蜡烛在孔前绕顺时针旋转,则人眼看到的塑料薄膜上的像是______(选填“顺”或“逆”)时针旋转的;(4)为了增大烛焰所成的像,可采取的办法是:_______;(5)晴天太阳透过树叶缝隙形成的圆形光斑与上述原理相同,其圆形光斑大小不一的原因是______。

【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2.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如图所示,水平放置平面镜,白色纸板竖直立在平面镜上,纸板由E、F两部分组成,可以绕ON翻折。

(1)将一束光贴着纸板E沿AO射到镜面上O点,纸板F上会显示出反射光束OB,接着将纸板F绕ON向后翻折,则纸板F上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显示出反射光束,由此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__________内(选填“同一平面”或“不同平面”);(2)为了探究反射角与入射角大小的关系,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A.改变纸板与平面镜之间的夹角B.沿ON向后转动纸板EC.沿ON向后转动纸板FD.改变入射角的大小(3)若让另一束光沿BO方向射向平面镜,反射光将沿OA方向射出。

该实验现象说明__________。

A.反射角等于入射角B.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可逆(4)若将一束光垂直射到平面镜上,反射光将__________。

在纸板前从不同方向都可以看到入射光EO的径迹,这是因为光在纸板上发生了__________反射。

2022年中考物理复习强化训练:光现象实验探究

2022年中考物理复习强化训练:光现象实验探究

光现象实验探究1.如图甲所示是用易拉罐制成的简易针孔照相机:(1)如图乙,使用针孔照相机时,小孔对着_____(选填“明亮的室外”或“较暗的室内”)进行观察,可以看到_____的像(完整描述像的特点);(2)正午时,小华在地面上铺一张白纸,将刻有边长为1cm的等边三角形小孔的纸板正对着太阳,保持纸板与白纸的距离为30cm,观察白纸上的光斑;①接着小华用另一张卡片覆盖在三角形孔上(如图丙所示)向左移动,大约遮住孔的一半时,观察光斑变化情况,与没有遮挡时相比较白纸上光斑大小将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②没有遮挡时,渐渐增大纸板与白纸的距离到4m左右时,此时光斑形状是_____形的,然后再用卡片遮挡,减小通光孔的大小,白纸上光斑亮度将_____(选填“增强”、“不变”或“减弱”);(3)晴天正午,小华从树荫下走过时,发现地面上有许多大小、形状不同的光斑,如图丁所示。

经与同学们讨论后认为:形状不规则光斑和较小的圆形光斑的形成原理是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的。

2.如图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桌面上已给出的器材有:带支架的玻璃板、铅笔各一个;完全相同的蜡烛两个;白纸一张;火柴一盒。

(1)为完成实验,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是______(2)为了______,实验时要用玻璃板替代平面镜;而实验时需要多次实验的目的是______(3)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_____(填“较亮”或“较暗”)的环境进行。

实验过程中,需要竖直放置的是______,需要记录______的位置。

(后两空选填序号:A.玻璃板;B.两支蜡烛;C.玻璃板和两支蜡烛)(4)实验时,将蜡烛1放在玻璃板前,把另一个相同的蜡烛2放到玻璃板的另一侧,边移动、边观察,使它与1的像重合,观察时,眼睛应该在图中______处观察(选填“A”、“B”、“C”或“D”),蜡烛2的位置即是______位置。

为确定像的虚实,需在______位置放一个光屏(选填“蜡烛1”或“蜡烛2”),并在图中的______处观察光屏上是否有像(选填“A”、“B”、“C”或“D”)。

《光现象》训练题(实验探究题)附答案

《光现象》训练题(实验探究题)附答案

《光现象》实验探究题1、小刚在实验室里做光的反射规律实验:他把一张白纸平铺在木板上,把一个小平面镜竖直立在白纸上.在白纸上画出一条垂直于镜面的直线ON,作为研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参考直线.用激光笔沿着白纸的表面,让光斜射到平面镜上,观察反射光,然后用笔描出入射光和反射光的径迹.如图甲所示.①小刚让光沿着白纸的表面照射,这样做的目的是.②小刚让光沿AO方向照射在平面镜的O点,他在ON的另一侧观察到了反射光OB.接着他让白纸沿ON 折叠90°,这时他只观察到了入射光,而反射光在纸上看不到了,这样做的目的是.(2)小明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进行研究,他在水平桌面上放一玻璃板按如图乙所示进行实验.①实验中他发现无论怎样移动玻璃板后面的蜡烛,都不能与放在玻璃板前的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其原因是:.②上述问题解决后,小明也顺利完成了实验.在这个实验中,用玻璃棒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透光的特点,便于.③细心的小明透过玻璃观察蜡烛的像时,看到像的后面还有一个较模糊、与像有部分重叠的像,出现两个像的原因是.【答案】(1)①显示光的传播路径;②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上;(2)①玻璃板与纸面不垂直;②便于确定像的位置;③玻璃板太厚.2、如图所示是我们做过的“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装置,其中使用可绕ON转动的纸板的目的是①;②验证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及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实验过程中,纸板与平面镜必须放置.当光线沿NO方向入射平面镜时,反射角为度.答案:①呈现反射光线②验证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及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垂直03、如图所示,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将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个可以沿ON向前、向后折的纸板垂直放置在平面镜上.(1)让一束红光贴着纸板沿AO射到O点,为了便于测量和探究,需要在纸板上记录的是;将纸板的右半边沿着ON向后折去,则在折过去的纸板上(能/不能)看到反射光线.(2)为了得到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规律,应当.答案:(1)反射光线的传播路径不能(2)改变入射角大小,进行多次实验,进行多次测量4、为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某同学将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纸板ENF放置在平面镜上,如图甲所示(1)使一束光贴着纸板EON沿某一角度入射到O点,纸板FON上没有观察到反射光,原因可能是纸板EON与FON不在同一平面上(纸板没有与平面镜垂直).(2)正确操作实验,并在纸板上记录每次光的径迹,如图乙所示.取下纸板,接下来进行的操作是测量入射角和对应反射角的大小,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并比较反射角与入射角.(3)纸板ENF是用两块纸板连接而成的,这样做的目的是验证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答案:(1)纸板EON与FON不在同一平面上(纸板没有与平面镜垂直)(2)测量入射角和对应反射角的大小反射角与入射角(3)验证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5、图17是“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1)白纸的主要作用是什么?(2)实验中,放置平面镜和白纸的顺序是:先把一个小平面镜竖直立在一块长方形木板上,然后把一张白纸平铺在木板上,使白纸边缘紧贴平面镜放置,而不是先放白纸再把平面镜竖直立在白纸上,这样做的好处是什么?答案:(1)白纸的主要作用是:①呈现反射光线,②验证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及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2)因为法线与镜面垂直,所以先把一个小平面镜竖直立在一块长方形木板上,然后把一张白纸平铺在木板上,使白纸边缘紧贴平面镜放置,这样能准确确定白纸的镜面的垂直关系,而先放白纸再把平面镜竖直立在白纸上,若桌面不是水平的,那么白纸和平面镜就不一定垂直,因此不是先放白纸再把平面镜竖直立在白纸上.6、学习了光学知识后.李红对有关探究实验进行了回顾和思考:(1)如图甲是“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装置;将一可沿ON折转的白色硬纸板ABCD 放置在平面镜上,让一束光紧贴硬纸板射向镜面上的O点.可在ABCD平面内看到反射光线.实验中使用可折转的硬纸板.除了能呈现光路外,另一个目的是探究.(2)如图乙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装置;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实验中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成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B蜡烛.从而确定像的位置,同时,比较了像和物的大小关系.答案:(1)垂直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2)位置大小7、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小明将玻璃板竖直放在水平桌面的白纸上,沿玻璃板在纸上画一条直线MN,取两枚相同的棋子E和F。

八年级物理:光现象测试及解析

八年级物理:光现象测试及解析

八年级物理:光现象测试及解析一、单选题(共15小题)1.夏日下午,为了防止自行车被曝晒,学校的四层教学楼边有如图的四个露天停车区,你认为停车的最佳位置是()A.停车区①B.停车区②C.停车区③D.停车区④2.世界上最早记载并解释小孔成像实验的是()A.阿基米德B.墨翟C.牛顿D.伽利略3.在暗室里用蜡烛做小孔成像实验时,小明在硬纸板的不同位置戳了圆形、正方形、正三角形和五角形四个小孔,则在墙上可能()A.出现一个蜡烛的火焰的实像B.出现四个蜡烛火焰的实像C.出现四个和小孔形状相同的清晰光斑D.出现四个蜡烛火焰的虚像4.将红色和绿色两片透明塑料片叠在一起放在阳光下,则透过的是()A.红光B.绿光C.黄光D.不会有色光透过5.光线以某一入射角α射向平面镜,现将入射光线不动,使镜面旋转β角,则反射光线偏转过的角度为()A.αB.2αC.βD.2β6.当一束光线垂直射向某透明介质表面时,()A.入射角为0°,反射角为0°,折射光线垂直于入射光线B.入射角为0°,反射角为0°,光的传播方向不改变C.入射角为90°,反射角为90°,折射光线垂直于入射光线D.入射角为90°,反射角为90°,折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7.对于光线的说法正确的是()A.光线实际上是不存在的B.从纸上画的图线可知我们是可以看到甚至摸到光线的C.画的图线越长表示光线越长D.光线就是指很长很细的激光线8.小刚同学站在池塘边看到“鱼在云中游”的奇景,他看到的()A.鱼是实像,云是虚像B.鱼是实像,云是实像C.鱼是虚像,云是虚像D.鱼是虚像,云是实像9.如图中能正确表示小丑在平面镜中成像的是()A.B.C.D.10.“浴霸”是家庭淋浴间的常用装置,下列关于“浴霸”说法中正确的是()A.装有红外线灯泡,主要用于照明和杀菌消毒B.装有紫外线灯泡,主要用于照明和杀菌消毒C.装有红外线灯泡,主要用于取暖和照明D.装有紫外线灯泡,主要用于取暖和照明11.教室内用来放映投影片的银幕,表面是白色且粗糙的,其目的是()A.不反射光B.能折射光C.发生镜面反射D.发生漫反射12.戴绿色眼镜看白纸,白纸变成绿色,关于此现象的解释最正确、合理的是()A.白纸反射的光通过绿色镜片时,被镜片染上了绿色B.眼镜反射的光映绿了白纸C.通过绿色镜片看一切颜色的物体都是绿色D.绿色镜片透过了白纸反射光中的绿光13.太阳光与水平方向成40°角,要使太阳光经平面镜反射,反射光沿水平方向传播,则平面镜与水平方向所成的角度(锐角)是()A.20°或40°B.40°或70°C.20°或70°D.只能20°14.雨后的夜晚,当你迎着月光走在有积水的路上,为了避让水洼,应走“较暗”的地面.这是因为光在()A.地面发生镜面反射B.地面发生漫反射C.地面不发生反射D.水面发生漫反射15.炎热的夏天,树荫下比太阳下要凉快得多,人们总喜欢在树荫下乘凉.树荫的形成是由于()A.光的反射B.光的折射C.光的直线传播D.光的色散二、填空题(共3小题)16.将一张报纸一半压在厚玻璃板下,一半露在厚玻璃板外面,观察这两半张报纸上的文字,发现透过玻璃看到报纸上的字位置(选填“升高”或“降低”)了,这是因为______ .17.如果一个物体能反射所有色光,则该物体呈现色;如果一个物体能吸收所有色光,则该物体呈现色.18.如图,是一束平行光射到凹面镜上的传播情况.(1)由图中光路可知,凹面镜对光线起到作用.(2)现在有一点光源,若要利用凹面镜获得平行光,应把点光源放在,依据的原理是三、实验题(共3小题)19.小马发现金属图钉的光亮表面可以看成是一种称作凸面镜的光学镜子,于是他对凸面镜探究如下:(1)他用多支激光手电筒正对着一只凸面镜照射时,情况如图所示,可见凸面镜对光线有(填“会聚”或“发散”)作用.(2)小马设计如下方案研究凸面镜成的像:①器材;透明弧形(球冠形)玻璃、光屏、长短不同的多支蜡烛、光具座.②步骤:在光具座上,在透明弧形玻璃前某位置放一支点燃的蜡烛,先用光屏进行像的承接;然后再选择另一支与这个像长短的蜡烛,放在玻璃后面,与像的位置.改变蜡烛的位置做多次实验③实验记录如下:(3)小马得出结论:凸面镜只能成、的像.(4)日常生活中能看到的凸面镜有:金属图钉面、.凸面镜的主要优点是:相同面积的凸面镜比平面镜观察到的范围20.实验小组同学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中,测量了每次实验的反射角和入射角,并填写在下边的表格中:晓彤和小雪两位同学对数据进行了如下分析:晓彤认为只有一组实验数据反射角和入射角相等,而其它三组数据都不等,说明第一组数据测量有误,所以根据其它三组数据得出反射角不等于入射角,小雪认为后三组数据不等是因为测量中存在误差造成的,排除误差干扰,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你认为分析的正确,原因是,实验中测量四组数据的目的是21.下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1)实验中选择两根完全一样的蜡烛A和B,是为了比较像与的大小.(2)点燃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蜡烛A,晓兰同学在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玻璃板后面的蜡烛B.都无法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请你推断其原因是四、计算题(共3小题)22.激光是测量距离最精确的“尺子”,它的射程非常远,利用它可以从地球射向月球,再从月球反射回地球.从发射激光到接收到它返回的信号,共用时2s,已知光速为3×108m/s,求地球到月球的距离是多少?23.在田径运动会的百米赛跑项目中,小明和小江分别根据发令枪冒烟和听到枪声开始记时,同一运动员的跑步成绩()A. 小明比小江多了0.294秒B. 小江比小明多了0.294秒C. 小明和小江的记录结果一样D. 小江记录的结果更准确24.百米赛跑时,假如终点记时员在听见起跑的枪声后才开始记时,他记录下来的成绩是11s,这种记录对运动员的成绩会造成什么后果?以看到发令枪烟雾计时成绩应该是多少?答案解析1.【答案】D【解析】夏日的下午,由于太阳在教学楼的西方(西北方或西南方均可,据纬度不同而不同),当太阳光沿直线传播时,被教学楼挡住,在它的偏东面形成了教学楼的影子;只有把自行车放在没有被太阳照到的影子区域,才能有效的防止曝晒,由此分析应当在教学楼的东北侧的④区才是最佳位置.2.【答案】B【解析】中国古书《墨经》记载了2400年前,中国古代学者墨翟和他的学生完成了小孔成像实验,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小孔成像实验.3.【答案】B【解析】小孔成像是由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小孔成像,成的都是倒立的实像,与小孔的形状无关,像的形状取决于物体的形状,因此在硬纸板的不同位置扎四个不同形状的小孔,则在墙上会出现四个蜡烛火焰的实像.4.【答案】D【解析】红、绿两块玻璃叠在一起放在阳光下,透过上面一块玻璃的光线为上面玻璃的颜色——红色,而下面的玻璃只可以透过它自身颜色的光线——绿色,因此第一次透过的红光不能透过绿色的玻璃,即没有色光透过.5.【答案】D【解析】因为光线以某一入射角α射向平面镜,则入射角为α.当镜面旋转β时,法线始终垂直于平面镜,所以法线随之旋转β,此时的入射角等于α+β,由于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也是α+β,此时的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夹角由2α变为了2α+2β,由于入射光线的方向不变,所以反射光线转过的角度是2β.6.【答案】B【解析】光射到透明介质表面时,会同时发生光的反射和折射;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根据光的折射规律,光垂直射入透明介质时,传播方向不变.此时入射角为0°,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等于0°,折射角也等于0°;故选B.7.【答案】A【解析】光线在实际中是不存在,我们为了表示光的传播情况,才用带箭头的直线来表示光线.所以我们触摸不到光线,更无法去测量它的长短.8.【答案】C【解析】水中的云是云彩反射的光经水面反射后形成的虚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水中鱼的反射的光斜射到水面上时会发生折射现象,折射光线远离法线,我们逆着折射光线就能看到水中的鱼的较浅的虚像.所以二者都是虚像,只是成像原理不同.9.【答案】D【解析】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正立、等大,等距,左右颠倒的虚像.因此A、C选项中像与物体左右相同,是错误的;B选项中物像不对称,即对应点连线与镜面不垂直,是错误的;D选项中物像对称、等大,对应点的连线与镜面垂直,是正确的.10.【答案】C【解析】红外线的热作用强,用来取暖,一般红外线伴随红光出现,红光用来照明,具有杀菌作用的是紫外线;所以“浴霸”装有红外线灯泡,主要用于取暖和照明.11.【答案】D【解析】电影银幕和教室里的投影屏幕都是用粗糙白布制成的,是为了让光射到上面发生漫反射,让各个地方的人都能看到画面上的字.12.【答案】D【解析】绿色的眼镜,只有绿色的光能够透过镜片,其他颜色的光被镜片吸收;白色的纸能够反射所有颜色的光.当所有颜色的光被白纸反射后只有绿色的光透过了镜片到达人眼,人眼只看见绿光.13.【答案】C【解析】太阳光与水平面成40°角,反射光线沿水平方向传播,所以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是40°或140°.根据反射角与入射角相等,作出法线,根据法线与镜面垂直做出镜面.如图所示.所以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是900−12×400=700或900−12×1400=20°14.【答案】B【解析】如图,迎着月光走,月光经积水水面发生镜面反射,进入人的眼睛反射光线多,人感觉积水面亮;而地面发生漫反射,有很少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人感觉地面黑,所以为了避让水洼,应走“较暗”的地面.15.【答案】C【解析】太阳光被树叶遮挡后,在下边形成一个黑色的区域,形成阴凉.实际上就是大树的影子,是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形成的.16.【答案】升高;光的折射造成的【解析】光线通过玻璃进入空气发生两次折射:第一次是从空气斜射进入玻璃,折射光线应该靠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第二次是从玻璃斜射进入空气,折射光线应该远离法线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眼睛在B点,逆着折射光线看去,所看到的文字的位置在A′点,比实际位置A点高,如图所示.17.【答案】白黑【解析】如果一个物体能反射所有色光,则该物体呈现白色,什么单色光照上就是什么颜色;如果一个物体能吸收所有色光,所有色光都不反射,则该物体呈现黑色.18.【答案】(1)会聚;(2)F处;光路可逆原理.【解析】(1)图中平行光线经过凹面镜的反射,会聚在F点处,凹透镜对光线起到了会聚作用;(2)因为光路是可逆的,所以只有将光源放在F点处,它发出的光线才会变为平行光线射出.19.【答案】(1)发散;(2)②相同;重合;(3)正立;缩小;虚;(4)汽车观后镜;大.【解析】(1)由图可知平行光遇到凸面镜后其反射光线不再平行,且向外呈辐射状,所以凸面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2)②步骤:在光具座上,在透明弧形玻璃前某位置放一支点燃的蜡烛,先用光屏进行像的承接;然后再选择另一支与这个像长短相同的蜡烛(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放在玻璃后面,与像的位置重合(确定像的位置).(3)由图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知:凸面镜只能成正立、缩小的虚像.(4)日常生活中能看到的凸面镜有:金属图钉面、汽车观后镜.凸面镜的主要优点是:相同面积的凸面镜比平面镜观察到的范围大.20.【答案】小雪;实验中存在误差;避免偶然性,寻找普遍规律.【解析】因为测量时,不可避免地存在误差,因此小雪分析的正确;实验中测量四组数据,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多次实验可以归纳出一般性结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避免偶然性.21.【答案】物;玻璃板与桌面不垂直.【解析】(1)实验中选择两根完全一样的蜡烛A和B,是为了比较物与像的大小的关系.(2)像与物是关于镜子对称的,实验时玻璃板要竖直放置,如果不竖直,成的像就偏高或偏低,后面的蜡烛是摆在桌面上的,不论怎样移动后面的蜡烛都不可能与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1s,22.【答案】解:光从月球到地球时间:t=2s2月球到地球的距离为:s=vt=3×108m s⁄×1s=3×108m.答:地球到月球的距离为3×108m【解析】从发射激光到接收到它返回的信号,共用时2s,所以光从月球到地球一趟的时间是:t=2s2=1s,已知光速为=3×108m/s,月球到地球的距离为:s=vt=3×108m s⁄×1s=3×108m.23.【答案】A【解析】光的传播速度是c=3×108m/s,声音的传播速度是340m/s.因为光的传播速度太快了,所以当光从起点传播到终点时,光的传播时间是可以忽略的.由于声音和冒烟是同时产生的,所以我们可以认为当人看见发令枪冒烟时,声音从起点才开始传播,那么声音从起点传播到小江耳朵里的时间是:t=sv =100m340m/s≈0.294s,这说明当小明看到冒烟时,过了0.294s的时间声音才传到小江的耳朵里,所以小江比小明晚计时了0.294s,小明比小江多计时了0.294s.小明以看到冒烟就开始计时,这和运动员开始起跑的时刻基本是相同的,所以小明记录的结果更准确.24.【答案】解:(1)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大约为340m/s,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0×108m/s,光速比声速大得多,如果裁判员听到枪声才开始计时,这时运动员已经跑了一段时间才开始计时,所以测得的时间偏小.(2)声音传播100m时所用的时间:t=s v=100m340m/s≈0.29s所以,看到发令枪烟雾计时成绩应该是11s+0.29s=11.29s答:(1)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大约为340m/s,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0×108m/s,光速比声速大得多,如果裁判员听到枪声才开始计时,这时运动员已经跑了一段时间才开始计时,所以测得的时间偏小.(2)看到发令枪烟雾计时成绩应该是11s+0.29s=11.29s【解析】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大约为340m/s,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0×108m/s,光速比声速大得多,如果裁判员听到枪声才开始计时,这时运动员已经跑了一段时间才开始计时,所以测得的时间偏小,少的刚好是声音传播100米所用的时间。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寒假复习 第四章《光现象》实验探究专题训练(含答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寒假复习 第四章《光现象》实验探究专题训练(含答案)

八年级上学期寒假复习培训:第四章《光现象》实验探究专题训练1.如图所示,小易利用激光灯、可折转的光屏、平面镜等器材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为了能在光屏上看清光路,应尽量选择表面光滑的光屏B.将左侧光屏向后折转,将看不见反射光线C.光屏应与平面镜垂直放置D.实验中应多次改变入射光光线的方向,验证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2.如图是利用透明玻璃板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中选用透明玻璃板,而不选用平面镜,是为了更清楚地看到像B.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较明亮的环境中进行C.把光屏放在玻璃板后像所在的位置,玻璃板上能看到清晰的像D.像的大小与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没有关系3.如图,用三棱镜对太阳光探究,我们对太阳光有了更多的了解,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在光屏上呈现彩色光带,这说明太阳光由多种色光组成B.如果分辨不清光屏上彩色光带的色彩,可以适当增大光屏与三枝镜间的距离C.最早通过图示方法进行光的色散研究的是英国物理学家牛顿D.彩色光带外侧有人眼看不见的光,其中A处能使荧光物质发光4.如图,小兰制成了一个针孔照相机。

将点燃的蜡烛置于小孔前的适当位置,观察并研究小孔成像的特点:(1)烛焰在塑料薄膜上所成的像是(填“实像”或“虚像”);(2)如果易拉罐底部小孔是三角形,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

A.三角形光斑B.圆形光斑C.蜡焰的正立像D.蜡焰的倒立像(3)保持蜡烛位置不变,将小孔靠近半透明膜,像将(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晴天正午,小兰走在公园的树林下,她看到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在地上留下许多大小不同的圆形光斑,这些光斑是(填“太阳”、“树叶的缝隙”或“树叶”)的(选填“像”或“影子”)。

4.如图所示是小明用易拉罐制成的简易针孔照相机:(1)使用针孔照相机时,小孔对着室外(选填“明亮”或“较暗”)的物体进行观察,更容易看到物体的像。

(2)小明从实验室借来用发光二极管制成的“F”字样光源,如图甲所示,将“F”字样光源、简易针孔照相机按图乙所示位置放好,小明观察到塑料膜上所成的像是图丙中的(填序号),这个像是(选填“实像”或“虚像”)(3)保持“F”字样光源的位置不变,将易拉罐靠近发光的“F”,小明观察到塑料膜上所成的像的会(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小丽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将一块薄玻璃板立在桌面上,但未调整玻璃板与桌面垂直, 如图所示,选取两个完全相同的跳棋子A 和B 、直角三角板、白纸等器材进行实验。

(1)小丽取棋子A 放在玻璃板前,欲将棋子B 放在玻璃板后棋子A 像的位置,她
发现:在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棋子B ,_______。

(2)小丽想改正上述实验中的问题,她应如何操作: _____ ___。

2. 为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小明进行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
(1)小明在实验中多次改变光束的入射方向进行实验,这样做的目的是: ____ __.
(2)实验时从光屏前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光的传播路径,这是因为光在光屏上发生了____ (填“镜面”或“漫”)反射.
(3)小明在做完图1实验后,又做了如图2所示的实验,他观察思考后得出的结论是____ __.
(4)如果让光线逆着OF 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E 方向射出,这表明:___ ___.
(5)小明在实验中用到了一个可折转的光屏,光屏的作用是:_____ _; _____ _.
板垂直放置在平面镜上.
(1)让一束红光贴着纸板沿AO 射到O 点,为了便于测量和探究,需要在纸板上
记录的是 ;将纸板的右半边沿着ON 向后折去,则在折过去的纸板上
(能/不能)看到反射光线.
(2)为了得到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规律,应当 .
5.实验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1)让一细光束沿平面E 射到平面镜上的O 点,在平面E 上可看到入射光线AO ,若将纸板F 向前或向后折,在纸板F 上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这说明 .
B
(2)同学们在探究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时,改变了入射角大小,先后做三次实验,并将测得的数据记
分析上表中数据得出结论:.
(3)同学们还发现,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F沿BO射到O点,则光沿图中的OA方向射出,这是因为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
6.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
(1)实验中用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______;
如果有3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______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
(2)如图所示,点燃A蜡烛,在玻璃板的另一侧慢慢移动B蜡烛,直到与A
蜡烛的像______为止,证明像与物的大小相同.
(3)为了研究像和物到镜面距离的关系,应多次改变______,重复实验.
7.下图是小芳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装置.
(1)在实验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______ .(2)在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M,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
现蜡烛的像.假如无论怎样调节后面的蜡烛N,其都不能与蜡烛
M的像重合,请你推测可能的原因是:____ _.
(3)实验时,小芳同学应在______(填“M”或“N”)侧观察
蜡烛M经玻璃板所成的像.
(4)经过三次实验,记录的像A′、B′、C′与物A、B、C对
应的位置如下图所示.为了得到更多的实验结论,
接下来小明应该进行的操作是:____ __.
8.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如图所示,平面镜M放在平板上,E、F是两块粘接起来的硬纸板,可绕垂直镜面的接缝ON转动.
(1)如图甲,当E、F在同一平面上时,让入射光线AO
沿纸板E射向镜面,在F上可看到反射光线OB,测出
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再观
测几组入射角和反射角,可得到反射角入射
角(选填“等于”、“大于”或“小于”)若将AO
向ON 靠近,则OB_ __ (选填“靠近”或“远
离”)ON.
(2)如图乙,以法线ON为轴线,把纸板F向后缓慢旋转,而E屏不动,则光屏F上(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这表明:
(3)如果光线沿OB入射,则反射光线(填“会”或“不会”)沿OA射出,这是因为在光的反射中,光路是的。

9.如图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小芳她们小组用蜡烛,玻璃板,
刻度尺等器材进行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玻璃能______,便于确定像的______.
(2)实验中她发现当沿桌面移动未点燃的蜡烛B时,始终不能使蜡烛B与已点
燃的蜡烛A的像重合,他在实验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是______.
(3)实验中,仔细观察像的位置,会看到平面镜中有两个像,请分析产生两个像的原因______.
1.(1)都不能将棋子B与棋子A的像完全重合(2)利用直角三角板调整薄玻璃板与桌面垂直
2.(1)使结论更具有普遍性;(2)漫;(3)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4)光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5)显示光路(或承接光线),探究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3.②相等;③不能;等效替代;缩小.
4.(1)反射光线的传播路径;不能;(2)改变入射角大小,进行多次实验,进行多次测量
5.(1)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2)反射角等于入射角;(3)可逆的.
6. (1)观察并确定像的位置;2;(2)完全重合;(3)A蜡烛的位置.
7.(1)确定像的位置;(2)玻璃板与纸面不垂直;(3)M;(4)连接对应的像点和物点,判断连线是否和镜面垂直;测出像点和物点到玻璃板的距离进行比较.
8.(1)等于靠近(2)不能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3)会可逆
9.(1)透光;位置(2)玻璃板与桌面不垂直.(两只蜡烛的大小不同.(3)玻璃板有两个反射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