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城市地理学考试题及答案
城市地理学考试题及答案
![城市地理学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91b4524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12.png)
城市地理学考试题及答案一、概念题(每题5分,共25分)1、首位城市和首位度2、郊区城市化和逆城市化3、城市职能和城市性质4、城市空间分布体系5、中心商务区二、论述题(每题25分,共75分)1、简述城市土地利用三模式。
2、简析自然环境对城市建设的影响。
3、简述中心地理论。
一、概念题(每题5分,共25分)1、首位城市和首位度2、大都市区和大都市带3、中心商务区4、城镇体系5、生长极二、论述题(每题25分,共75分)1、简述中国小城镇发展模式及前景。
2、简述中心地理论。
3、简述城市土地利用三模式。
参考答案一、概念题(每题5分,共25分)1、首位城市:与第二位城市保持巨大差异,在国家政治、经济、社会中占据明显优势的城市。
首位度:最大城市与第二位城市人口的比值。
2、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大都市区出现的人口负增长,人们迁向远离城市更远的乡村和小城镇的城市化过程。
3、城市职能:指某城市在国家或区域中所起的作用,所承担的分工。
着眼点是城市的基本活动部分,是现状。
城市性质:城市主要职能的概括,指一个城市在全国或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城市的个性、特点和发展方向,是目标。
4、城市空间分布体系:城市之间、城市和区域之间不断进行的物质、能量、人员和信息的交换,把空间上彼此分离的城市结合为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
5、中心商务区:城市中商业活动与人流最集中、交通最便捷、建筑密度最大、地价最高的区域,是城市及其腹地繁荣与发展的标志。
目前CBD的活动包括金融、贸易、信息、展览、会议、经营管理、旅游机构及设施、公寓及配套的商业文化、市政、交通服务设施。
二、问答题(每题25分,共75分)1、伯吉斯的同心环模式:城市的中心是商业会聚之地,农民初进城市时,为了找工作方便,便居住在中心商业区附近,后来以零售和服务为主的商业中心区向外膨胀,市民也向外迁移。
环绕商业中心的外围是早期建造的旧房子,其中一部分被零售商业所侵占,一部分为低级住宅、小型工厂、批发商业及一些货仓的过渡地带,这一带也是新来移民居住地区。
2023高考地理城市地理练习题及答案
![2023高考地理城市地理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40f0727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fd.png)
2023高考地理城市地理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国际大都市中,最早形成的是()。
A. 东京B. 巴黎C. 伦敦D. 纽约2. “花园城市”最早源于()。
A. 新加坡B. 香港C. 上海D. 深圳3. 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城市是()。
A. 北京B. 上海C. 伦敦D. 东京4. 下列城市中,属于“四大古都”之一的是()。
A. 北京B. 南京C. 西安D. 成都5. 下列城市中,著名的“皇居”位于()。
A. 巴黎B. 伦敦C. 东京D. 纽约二、填空题1. “蓝色之城”是指位于巴西的()。
2. 北京的地理位置是东经()度、北纬()度。
3. 世界上大部分的“国际金融中心”都位于()地区。
4. 中国四大直辖市中人口最多的是()。
5. 东亚地区最大的港口城市是()。
三、简答题1. 解释城市化的概念,并列举城市化带来的影响。
答: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大量向城市聚集并转变为非农业人口的过程。
它带来的影响包括经济发展、人口流动、社会结构变化等方面。
2. 请介绍一座你所熟悉的城市,包括其地理位置、人口规模、经济特点等。
答:例如介绍上海:上海位于中国华东沿海,东经121°29',北纬31°14'。
作为中国人口最多的城市,上海拥有超过2400万的常住人口。
上海作为中国最重要的经济中心之一,其经济特点包括金融、航运、贸易等产业的高度发达。
四、论述题请论述城市化进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方案。
答:城市化进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包括环境污染、资源紧缺、社会矛盾加剧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以实行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推进资源节约利用,并且加强社会公平和社会福利,以减少社会矛盾的产生。
综上所述,地理城市地理练习题涵盖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以及论述题,通过这些题目的回答,可以更好地了解城市地理知识,并对城市化过程及相关问题有一定的了解。
(本文仅供参考,具体答案可能存在争议,建议结合教材和老师的要求进行练习和复习。
城市地理学考试题
![城市地理学考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263afa6f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6c28b02.png)
城市地理学考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城市地理学主要研究的是:A. 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B. 城市与乡村的相互作用C. 城市发展的历史进程D. 城市环境的生态影响2. 城市中心地理论是由哪位学者提出的?A. 克里斯塔勒B. 韦伯C. 洛施D. 哈格斯特朗3. 下列哪项不是城市化的主要表现?A. 人口向城市集中B. 城市面积的扩大C. 农业用地的增加D. 城市经济活动的多样化4. 城市土地利用的基本原则不包括:A. 经济原则B. 社会原则C. 环境原则D. 政治原则5. 城市交通拥堵的主要原因是:A. 道路设计不合理B. 车辆数量过多C. 公共交通不发达D. 所有以上因素6. 城市热岛效应的主要原因是:A. 工业排放B. 人口密度高C. 建筑物密集D. 绿化覆盖率低7. 城市化进程中,城市人口增长的主要来源是:A. 出生率上升B. 死亡率下降C. 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D. 城市内部人口自然增长8. 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通常遵循哪种模式?A. 同心圆模式B. 扇形模式C. 多核心模式D. 线性模式9. 城市化对环境的主要影响不包括:A. 土地利用变化B. 水资源污染C. 空气质量改善D. 生物多样性减少10. 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A. 经济增长B. 环境保护C. 社会公平D. 文化传承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城市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2. 描述城市土地利用规划的主要原则,并解释其重要性。
3. 阐述城市交通规划中应考虑的主要因素,并说明如何通过规划来缓解交通拥堵。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 论述城市化对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影响,并探讨如何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2. 以一个具体城市为例,分析其城市空间结构的特点,并探讨这种结构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山农成人教育 城市地理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山农成人教育 城市地理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b34482e102de2bd960588c6.png)
1、填空题
1、城市地理学最重要的任务是揭示和预测世界各国,各地区城市现象发展变化的规律性。
2、在我国按人口数量划分城市规模中,大城市城市常驻人口介于100——500万人之间
3、两个城市间的相互作用与这两个城市的人口规模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成反比。
4、景观、人口密度、基础设施、经济结构等(意思相近即可得分)
1、正确书写区位商公式,并利用区位商公式计算2010年海南入境过夜旅游中外国游客的区位商。(10分)
2、对得出区位商数值进行简要分析。(5分)
五、问答题
1、简述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的需求门槛与最大销售距离之间的关系。(10分)
2、城市面临的主要“城市问题”?(25分)
3、为什么说中心地理论标志着现代城市地理学的形成?
《城市地理学》复习题
一、填空题
1、城市地理学最重要的任务是。
2、在我国按人口数量划分城市规模中,大城市城市常驻人口介于——万人之间。
3、两个城市间的相互作用与这两个城市的人口规模成,与它们之间的距离成。
4、城乡差异可以体现在、、、
等方面。
5、空间扩散由三基本类型:、、。
6、空间相互作用产生的条件:、、。
5、空间扩散由三种基本类型:传染扩散、等级扩散和重新区位扩散。
6、空间相互作用产生的条件:互补性、中介性、可运输性。
7、50年代空间学派兴起以后,城市地理学其研究对象分:宏观城市空间、微观城市空间。
8、目前确定城市化指标及测度方法主要有两种:主要指标法和复合指标法。
9、列举三个人口超过1000万的国外超特大型城市纽约 、 东京 、 墨西哥城。
10、周一星认为中国东南沿海的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已形成了两个都市连绵区,并认为辽中南、京津唐已有都市连绵区的雏形。
城市地理学复习题及答案
![城市地理学复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b554d96eefdc8d377ee3216.png)
• 1. 景观型城市化:是传统的城市化表现形式,指城市性用地逐渐覆盖地域空间的过程,因为这种城市化直接创造市区,所以也称直接城市化。
• 2.位序-规模法则:从城市的规模和城市规模位序的关系来考察的一个城市体系的规模分布。
• 3.CBD:中心商务区是城市中金融、贸易、信息、展览、会议、经营管理、旅游机构及设施,公寓及配套的商业文化、市政、交通服务设施等商务活动和人流最集中、交通最便捷建筑密度最高、吸引力和服务范围最大的区域,同时她也是低价最高的地区• 4.均质地域:是指在均质性能作用下,城市地域中表现的那些与周围毗邻地域存在着明显职能差别的连续地段。
•5.城市网络化:指由各种现代交通手段、通讯手段、管道和绿地等为载体(网),各类不同功能、不同规模的城镇为基础(络)组成的,具有高度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和能量交换的城乡系统。
•6城市化:一般指人口向城市地区集聚的过程和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
•7规模经济:某一生产企业,达到一定的生产规模后,才可能生产收入大于生产成本,逐步达到经济合理的原则,但当生产规模超过某一最高限度后,生产成本又可能上升,以致超过生产收入,达到无利润可得,并要亏本的地步。
•8首位城市:在规模上与第二位城市保持巨大差距,吸引了全国城市人口的很大部分,在国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活中占据明显优势的城市。
•9 城市金字塔:把一个国家或区域中许多大小不等的城市,按规模大小分成等级,把这种城市数量随着规模等级而变动的关系用图表示出来,形成城市等级规模金字塔:•10.城镇体系:在一个相对完整的区域或国家中,由不同职能分工,不同等级规模,联系密切,相互依存的城镇的集合。
•• 6.大都市带的地域组织特点•答:⑴多核心⑵交通走廊⑶密集的交互作用⑷规模特别庞大⑸国家的核心区域。
•7.在西方,城市土地利用划分:•答:(1)商业用地(2)工业用地(3)政府机关用地(4)住宅用地(5)休憩用地及绿化地带(6)交通用地和其他公用事业用地(7)农业用地和水面•8.林奇认为,居民构想图主要由五个要素组成•答:⑴路径⑵界线或边沿⑶区或区域⑷枢纽或节点⑸标志•9.城市交通问题的表现形式有•答:、(1)交通堵塞(2)交通事故(3)公共交通问题(4)停车问题(5)交通污染问题•10.戈特曼认为目前世界有6 个大都市带,•答:⑴波士华大都市带⑵芝匹兹、美国大湖沿岸都市带⑶日本太平洋沿岸大都市带⑷英格兰大都市带⑸西北欧大都市带⑹以上海为中心的城市密集地区。
城市问题地理试题及答案
![城市问题地理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80b6274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e9.png)
城市问题地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城市化的主要标志是:A. 人口数量的增加B. 城市面积的扩大C.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D. 城市化率的提高2. 城市化过程中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包括:A. 空气污染B. 水资源短缺C. 噪音污染D. 所有选项3. 城市交通拥堵的主要原因是:A. 人口过多B. 道路设计不合理C. 公共交通不发达D. 所有选项4. 城市热岛效应是指:A. 城市中心比郊区温度高的现象B. 城市中心的绿化面积少C. 城市中心的建筑密度高D. 城市中心的工业污染严重5. 城市绿化的主要作用是:A. 美化环境B. 净化空气C. 降低噪音D. 所有选项6. 城市化过程中,以下哪项措施可以缓解交通拥堵?A. 增加私家车数量B. 发展公共交通系统C. 扩大城市道路面积D. 限制城市人口增长7. 城市化对农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A. 耕地面积减少B. 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C. 农产品需求增加D. 所有选项8. 城市化对水资源的影响主要体现在:A. 水资源污染B. 水资源短缺C. 水资源浪费D. 所有选项9. 城市化过程中,以下哪项措施有助于减少空气污染?A. 增加工业排放B. 推广使用清洁能源C. 增加汽车使用D. 限制城市绿化10. 城市化对能源需求的影响主要表现在:A. 能源需求增加B. 能源需求减少C. 能源结构优化D. 能源使用效率提高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城市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 阐述城市化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社会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3. 描述城市化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 论述城市化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2. 论述城市化进程中城市规划的重要性及其实施策略。
答案:一、选择题1. C2. D3. D4. A5. D6. B7. D8. D9. B 10. A二、简答题1. 城市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土地利用变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环境污染加剧等方面。
城市地理学试题与答案(AB)
![城市地理学试题与答案(AB)](https://img.taocdn.com/s3/m/da38fd4f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9e.png)
城市地理学试题与答案(AB)1、城市地理学1)对象和任务研究再不同环境下,城市形成,发展和组合,分布的科学。
揭示和预测世界各国,各地区城市现象的规律性。
2)发展城市地理学的完全独立和大规模发展,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3)研究内容城市形成发展条件,区域的城市空间组织,城市内部空间组织,城市问题等。
2、城市概念:有一定人口规模,并以非农业人口的居民集居地.性质:密集性,经济性,社会性(密集性、高效性、多元性、动态性、系统性)3、空间分析学派1)背景50.60年代,西方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进入黄金时代,迫切的需要一套理论支持空间资源的管理政策。
2)内容地理学在方法上和哲学上发生的革命性改变:①由求异改为求同,求规律性;②由文字描述改为数据处理,运用数学方法分析问题;③明确要求研究结果有预测能力,帮助决策。
为此,借用数学,自然科学,经济学— 1 —的理论方法建立空间模式。
3)评价把人类行为过分简单话,忽略其复杂多样的本质;④空间模式不能完全真正反应地理现象的本质。
4、城市化1)概念人口向城市地区集中和农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
2)涵义城市数目和城市人口逐渐增多,乡村居民点和乡村人口相应减少,城市形成和分布,由相对独立的状况改为相互联系的状况;人们生活方式逐步城市化。
3)衡量指标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
中国城市化率为52.57%5,卫星城1)概念指在大城市管辖区范围内或与市中心相距不到100km的范围内,在生产,生活等方面与市区有着密切的联系,人口规模在数万人以上的城镇。
2)功能吸收母城的部分人口,接纳母城的扩散企业,分担母城的某些功能。
3)发展本世纪初,西方许多国家为控制大城市膨胀采取了发展卫星城这种分散对策,从本世纪初70年代中期,西方国家兴建了三代卫星城。
— 2 —6、郊区化1)概念50年代以来在特大城市郊区出现的地域变化的新形式,特大城市的人口和各项职能活动纷纷向郊区迁移,使郊区变成一个多项市区功能的地域综合体。
城市地理学期末试题
![城市地理学期末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4ed4a6b7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35.png)
城市地理学期末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城市地理学主要研究的是()。
A. 城市自然地理环境B. 城市人文地理环境C. 城市空间结构与布局D. 城市经济发展模式2. 城市化进程中,城市人口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是()。
A. 自然增长率B. 机械增长率C. 政策导向D. 科技进步3. 城市土地利用类型中,通常被划分为住宅区的是()。
A. 工业用地B. 商业用地C. 居住用地D. 公共设施用地4. 城市规模的划分通常基于()。
A. 人口规模B. 经济总量C. 地理面积D. 行政级别5. 城市交通规划中,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主要目的是()。
A. 提高交通效率B. 减少环境污染C. 缓解交通拥堵D. 促进经济发展6. 城市生态系统中,起到空气净化作用的主要是()。
A. 建筑物B. 道路C. 绿地系统D. 水体7. 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病主要表现为()。
A. 人口过剩B. 资源短缺C. 环境污染D. 所有以上选项8. 城市规划中,对于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通常采取的措施是()。
A. 拆除重建B. 修缮保护C. 限制开发D. 市场化运作9. 城市群是指()。
A. 相互独立的城市集合B. 经济联系紧密的城市集合C. 地理位置相邻的城市集合D. 行政管理统一的城市集合10. 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
A. 经济发展B. 社会进步C. 环境保护D. 所有以上选项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________,它关注城市的空间形态、结构、功能及其与__________的关系。
2. 城市化的标志之一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__________。
3. 在城市土地利用中,__________是城市经济活动最活跃的区域,通常包括商业、服务业等设施。
4. 城市规模的扩大往往伴随着城市功能的__________和城市空间的__________。
5. 城市交通规划应遵循__________原则,以确保交通系统的高效运转。
城市地理学试题与答案ab08
![城市地理学试题与答案ab08](https://img.taocdn.com/s3/m/df45bb9e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b0.png)
城市地理学答案在解题中的应用: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促进学习的反思和 改进。
城市地理学试题与答案在实践中的价值
城市地理学试题与答案有助于提高人们对城市地理学的认识和理解,从而更好地指导实践工作。
答案ab08的参考答案
城市地理学答案ab08 的题目是“简述城市地 理学的研究内容”。
城市地理学答案ab08的 答案是“城市地理学是 研究城市形成、发展、 区域特征和空间组织等 方面的学科,主要包括 城市发展与城市化、城 市空间结构、城市经济 与文化等方面的研究内 容”。
城市地理学试题与答案 的关系
添加副标题
城市地理学试题与答案ab08
汇报人:XX
目录
CONTENTS
01 城市地理学概述
02 城市地理学试题
03 城市地理学答案 ab08
04 城市地理学试题与 答案的关系
05 城市地理学试题与 答案的实践应用
城市地理学概述
城市地理学的定义
城市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城市形成、发展、空间布局和分布的学科。
它涉及到城市的人口、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多个方面。
城市地理学关注城市与周围地区的关系,以及城市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城市地理学对于了解城市发展规律、规划城市未来、解决城市问题等方面具有重要意 义。
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内容
城市形成与发展的地理条件
城市地域结构与功能分区
城市人口与文化特征
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
感谢您的耐心观看
汇报人:XX
试题与答案的相互影响
试题的难易程度影响答案的质量和评价标准 答案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反映试题的难度和出题水平 试题与答案相互补充,共同构成完整的学科体系 试题与答案的相互影响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
《城市地理学》课程试卷(八)(城规评估)
![《城市地理学》课程试卷(八)(城规评估)](https://img.taocdn.com/s3/m/a886d713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aa.png)
《城市地理学》课程试卷(八)本试卷用于邵阳学院城市规划专业本科学生(时量:120分钟总分100分)注意:1、答卷必须填写在答题纸上,填写在试卷上的无效。
2、答卷必须写明题目序号,并按题号顺序答题。
3、请保持行距,保持卷面整洁。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一个城市的全部经济活动,按其服务对象,可分为和两部分。
2、城市内部的商业布局一般分为三种,即:、和。
3、美国拉格教授认为,转运功能可分成三类:即、和政治性转运。
4、城市的兴起和成长的前提是农业生产力的发展,这一前提又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二是。
5、从城市产生和发展的观点出发,大致可将城市分为三种类型,即、和。
6、美国按照1990年的最新规定,一个城市化地区由和两部分组成,两者合起来至少有5万人。
7、1949年捷夫提出在经济发达国家里,一体化的城市体系的城市规模分布可用简单公式表达:。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一国最大城市与第二位城市人口的比值,称为。
A、首位城市B、首位分布C、首位度D、首位比2、扇形模式的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学说是提出的。
A、伯吉斯B、霍伊特C、哈里斯D、厄尔曼3、有着密集人口和各种人工建筑物、构筑物和设施组成的城镇聚落的实体称为。
A、城市建成区B、城市功能区C、大都市区D、城市影响圈4、1955年纳尔逊(H.J.Nelson)的美国城市职能分类属于。
A、一般描述方法B、统计描述方法C、统计分析方法D、城市经济基础研究方法5、在国外,贫民窟一般位于。
A、城市交通不方便区B、大城市中心区附近C、城市边缘区D、城市环境污染严重区三、解释下列每组术语(每组5分,共20分)1、社区和社会区2、大都市区和大都市带3、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4、城市均质性和城市均质地域四、绘图说明题(8分)试绘图说明城市化发展进程的S型曲线。
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35分)1、简述城市地理学与城市规划学的区别与联系。
2、简述郊区城市化的概念及其特点。
高中地理城市试题及答案
![高中地理城市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51b6946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25.png)
高中地理城市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城市化进程中,城市人口的增长主要来源于:A. 农村人口的自然增长B. 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迁移C. 城市人口的自然增长D. 城市人口向农村的迁移答案:B2. 城市化对环境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包括:A. 增加绿地面积B. 减少空气污染C. 增加噪音污染D. 减少水资源污染答案:C3. 城市化过程中,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主要表现为:A. 单中心向多中心发展B. 多中心向单中心发展C. 城市规模不断扩大D. 城市功能区域不变答案:A4. 下列关于城市化的说法,错误的是:A. 城市化是人口从农村向城市集中的过程B. 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C. 城市化可以解决所有社会问题D. 城市化过程中需要合理规划和科学管理答案:C5. 城市化对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包括:A.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B. 促进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C. 增加失业率D. 减少城市居民的收入水平答案:B6. 城市化过程中,城市交通问题主要表现为:A. 交通拥堵B. 交通设施完善C. 公共交通发达D. 交通事故减少答案:A7. 城市化对农村地区的影响包括:A. 增加农村就业机会B. 减少农村人口C. 改善农村基础设施D. 增加农村环境污染答案:B8. 城市化对城市社会结构的影响主要体现在:A. 社会阶层分化加剧B. 社会阶层融合C. 社会矛盾减少D. 社会秩序稳定答案:A9. 城市化对城市文化的影响包括:A. 传统文化的消失B. 文化多样性的增加C. 城市文化单一化D. 城市文化与农村文化完全隔离答案:B10. 城市化对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影响主要表现在:A. 生活成本降低B. 生活环境改善C. 生活压力增加D. 社会服务完善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城市化是指人口从______向______集中的过程。
答案:农村;城市2. 城市化过程中,城市人口的增长主要来源于______。
城市地理学考试题及答案
![城市地理学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702d84f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be.png)
城市地理学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城市地理学主要研究的是以下哪个方面?A. 城市政治B. 城市经济C. 城市社会D. 城市空间结构答案:D2. 城市化进程中,城市人口增长的主要动力是什么?A. 农村人口自然增长B. 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C. 城市工业发展D. 城市服务业发展答案:B3. 以下哪个因素不是影响城市规模的因素?A. 地理位置B. 资源条件C. 气候条件D. 国家政策答案:C4. 城市中心商业区的主要功能是什么?A. 工业生产B. 行政办公C. 休闲娱乐D. 商业交易答案:D5. 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A. 城市人口过多B. 城市道路规划不合理C. 城市交通管理不善D. 城市车辆数量过多答案:B6. 城市绿地的主要作用是什么?A. 提供工业用地B. 提供商业用地C. 提供居住用地D. 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答案:D7. 城市化对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A. 土地利用变化B. 人口密度增加C. 城市景观变化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8. 城市扩张的主要模式是什么?A. 同心圆模式B. 扇形模式C. 星形模式D. 线性模式答案:A9. 城市热岛效应的主要原因是什么?A. 城市建筑物密集B. 城市交通繁忙C. 城市绿化不足D. 城市工业排放答案:A10. 城市化对农村地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A. 农村劳动力流失B. 农村土地资源减少C. 农村生态环境恶化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城市化的主要特征包括哪些?A. 人口城市化B. 经济城市化C. 社会城市化D. 空间城市化答案:A, B, C, D2. 城市化对城市社会结构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A. 社会阶层分化B. 社会流动性增加C. 社会服务需求增加D. 社会问题增多答案:A, B, C, D3. 城市化对城市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A. 经济增长B. 产业结构变化C. 就业机会增加D. 城市竞争力提升答案:A, B, C, D4. 城市化对城市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A. 环境污染B. 生态破坏C. 资源消耗增加D. 气候变化答案:A, B, C, D5. 城市化对城市文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A. 文化多样性增加B. 文化同质化C. 文化创新D. 文化冲突答案:A, C, D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城市化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中学地理城市地形题目和答案汇编
![中学地理城市地形题目和答案汇编](https://img.taocdn.com/s3/m/aa273646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d0.png)
中学地理城市地形题目和答案汇编地理是一门有关地球上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学科,城市地形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通过了解城市地形,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城市的构成和特点。
以下是一些中学地理城市地形题目和答案的汇编,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选择题1.下面哪个城市地形特征最符合“湖泊环绕”的描述?A.北京B.上海C.苏州D.重庆答案:C.苏州2.城市的地形可以通过以下哪种方式进行划分?A.山地B.平地C.丘陵D.河流答案:B.平地3.下面哪个城市最有可能是山地地形?A.成都B.南京C.厦门D.广州答案:A.成都4.城市的地形特征对哪些因素会产生影响?A.交通B.气候C.人口D.经济答案:A.交通5.城市地形的变化主要受以下哪些因素的影响?A.地理位置B.自然条件C.人类活动D.历史遗留答案:B.自然条件二、填空题1._________ 是城市地形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答案:山地2.城市地形通常包括山地、_________、平原等。
答案:丘陵3.城市地形的变化会对城市的交通和_________产生影响。
答案:通行4.城市地形的特点往往与所在地区的_________息息相关。
答案:自然条件5.南京是一个位于_________的城市。
答案:平原三、解答题1.简述城市地形对城市规划和建设的影响。
答:城市地形对城市规划和建设有重要的影响。
首先,地形的高低起伏将会影响到城市的道路布局和交通便利性,需要通过设计合理的桥梁、隧道等交通设施来解决交通问题。
其次,不同地形的城市在水资源的利用和排泄方面也有所差异,山地地形需要注意水资源的调配和雨水的排放,平原地区则需要建设排水系统来避免水患。
最后,城市地形还会影响到人居环境和自然环境的保护,如峡谷地形需要加强地质灾害防治,沿海地区需要考虑海岸线的保护等。
2.举例说明城市地形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答:以厦门为例,该城市地形为丘陵和平原交错,临海而建,地势多起伏。
这种地形特点对厦门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完整版)城市地理学复习习题.doc
![(完整版)城市地理学复习习题.doc](https://img.taocdn.com/s3/m/2fe29dd358fafab068dc02bc.png)
第一章绪论一、填空题1、城市是指具有一定的,并以为主,具有的的居民集居地。
2、城市地理学是研究在不同地理环境下,城市的、和的科学。
3、城市地理学研究的主要任务有两个方面:各地城市现象发展规律,其次是各地城市现象发展规律。
4、标志城市地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的三大标志分别是:、、。
二、名词解释1、城市地理学三、简答题1、列举城市地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地理学研究特点3、列举中国城市地理学的研究趋势。
第二章城乡划分与城市地域一、填空题1、广义上的城市等同于城镇,包括和,狭义上的城市仅仅包括建制市。
2、城市地域涉及三种类型:行政地域、、。
3、哈尔滨辖9 区 9 县(县级市),该地域是哈尔滨的。
4、在面积上,哈尔滨市的实体地域城市规划区的面积(大于?小于?)。
5、城市的行政地域与实体地域在范围上存在两种情况,一是前者后者,这种情况多在国内出现;另一种是前者后者,国外多出现。
6、美国的城镇实体地域由和人口超过 2500 以上的居民点两部分组成。
7、美国的城市化地区由一个或几个设有建制的以及与之有紧密联系的组成。
8、大都市带是由法国学者于 1957 年首次提出。
9、有关我国城镇设置标准,我国先后提出了 5 个标准,分别是 1955 年标准、1963 年标准、年标准、年标准以及年标准。
10 、1984 年标准中只针对做出修改。
11、 1986 年城镇设置标准的内容包括、、。
12 、改革开发以前,我国城镇设置模式主要为; 1986 年以来则主要的。
13 、哈尔滨管辖面积有 53840km 2,该地域为哈尔滨的; 9 个建制区的面积为10198km2,该面积为哈尔滨的。
2013 年,该市的建成区面积450 km2,该地域为哈尔滨市的。
14 、在 1990 年第四次人口普查中,我国的城镇人口由人口和人口两部分组成。
15 、在 1990 年第四次人口普查中,市人口包括所辖区人口和所辖的街道人口;镇人口包括不设区市所辖居委会人口和县辖镇的居委会人口。
城市地理学答案
![城市地理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c66609b4b35eefdc9d33373.png)
城市地理学答案单项选择题1.在开放、便于通行的地区,主要的中心地等级体系是按市场原则构成的中心地等级。
2.在城镇体系规划中,城市金字塔与城镇体系规划(城镇规模等级结构)部分的内容密切相关。
3.在城市地理学理论中,下面(地方性中心城市)情况下,城市经济活动的基本部分与非基本部分的比例关系(B/N)可能较小。
4.从不同角度来考察城市化过程,可以分成许多城市化类型,郊区化属于(离心型城市化)。
5.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的曲线表明,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人均GNP增加一定数量(如100美元),需要相应提高的城镇人口比重的幅度应该属于(较小)。
6.有着密集人口和各种人工建筑物、构筑物和设施组成的城镇聚落的实体称为(城市建成区)。
7.下列关于城市化的表述,哪项是错误的(城中村属于逆城市化现象)。
8.区域要素及人口在空间上的集中,发生在城市化的(中心城市化)阶段。
9.城乡差异可以体现在以下(景观、人口规模、产业构成、物质构成、职能)方面。
10.城市地域结构是指(城市各功能区的地理位置及其分布特征和组合关系)。
11.城市边缘区中的“农村土地利用特征明显,但城市影响已经渗入”的圈层是(外围农业区)。
12.我国城市化的重要途径是(自下而上型城市化 )。
13.对郊区化而言,以下理解正确的是(郊区化是城市要素由内向外的一种离心迁移过程)。
14.有着密集人口和各种人工建筑物、构筑物和设施组成的城镇聚落的实体称为(城市建成区)。
15.下面属于在区域发展过程中核心对边缘的正效果的是(边缘农产品及原料的销售量增加)。
16.下列选项中属于城市近域推进的主要动力的是(住宅的扩散与城市化、对外交通设施的伸展与城市化、工业的扩张与城市化)。
17.下面(银行)部门具有向城市中心集聚的特性。
判断题18、随着发达国家工业现代化后,工业化在城市化过程中的作用减弱,第三产业在城市化中的作用日益突出。
(√)19、生长极就是一个区域中能够带动整个区域经济增长的点,决定因素看它有无发动型工业。
城市地理学考试题及答案
![城市地理学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95333fe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dd.png)
城市地理学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城市地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什么?A. 城市经济B. 城市文化C. 城市空间结构D. 城市政策答案:C2. 城市化进程中,城市人口增长的主要动力是什么?A. 农村人口自然增长B. 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C. 城市人口自然增长D. 城市人口向农村迁移答案:B3. 下列哪项不是城市地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A. 地理信息系统(GIS)B. 遥感技术C. 人口统计学D. 化学分析答案:D4. 城市中心商务区(CBD)的主要功能是什么?A. 工业生产B. 商业和金融服务C. 住宅区D. 教育和科研答案:B5. 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A. 城市人口过多B. 城市道路规划不合理C. 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不完善D. 所有上述因素答案:D6. 城市热岛效应的主要原因是什么?A. 城市绿化不足B. 城市建筑密度过高C. 城市工业排放过多D. 城市能源消耗过高答案:D7. 城市扩张对周边农村地区的影响是什么?A.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B. 导致农村土地资源流失C. 增加农村就业机会D. 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答案:B8. 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是什么?A. 经济增长速度B. 环境保护C. 人口控制D. 科技创新答案:B9. 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趋势是什么?A. 单中心向多中心发展B. 多中心向单中心发展C. 城市空间结构无变化D. 城市空间结构不断扩大答案:A10. 城市地理学中,城市等级体系理论是由哪位学者提出的?A. 韦伯B. 克里斯塔勒C. 洛施D. 哈格斯特朗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城市地理学研究的内容包括哪些方面?A. 城市空间结构B. 城市人口分布C. 城市经济活动D. 城市环境问题E. 城市政策制定答案:A, B, C, D2. 城市化的主要表现有哪些?A. 城市人口增加B. 城市面积扩大C. 城市功能多样化D. 城市交通拥堵E. 城市环境污染答案:A, B, C3. 城市化对环境的影响包括哪些方面?A. 土地利用变化B. 水资源污染C. 大气污染D. 生物多样性减少E. 城市热岛效应答案:A, B, C, D, E4. 城市交通规划的主要目标是什么?A. 提高交通效率B. 减少交通拥堵C. 降低交通事故D. 保护城市环境E. 提高城市形象答案:A, B, C, D5. 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包括哪些?A. 绿色建筑B. 公共交通优先C. 能源节约D. 环境保护E. 城市绿化答案:A, B, C, D, E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城市地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
城市地理学期末试题
![城市地理学期末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53c69234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7c3f656.png)
城市地理学期末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城市的地理位置是指城市所处的纬度和经度。
2. 城市可分为行政区域和功能区域两个层面进行研究。
3. 城市的人口密度是指单位面积内的人口数量。
4. 城市负载能力是指城市所能承载的最大人口数量。
5. 人口流动是人口在不同地区之间的迁移和流动。
6. 超大城市通常拥有完善的交通网络和基础设施。
7. 北京市的地理位置是北纬39°54′48″,东经116°23′30″。
8. 都市圈是由一个中心城市及其周边地区组成的城市群体。
9. 城市现代化进程中,城市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10. 城市的环境质量与人居舒适度密切相关。
二、问答题(每题10分,共60分)1. 城市化是什么?城市化是指农村社会向城市社会转变的过程和城市人口规模的增长过程。
2. 请简要说明城市化的原因。
城市化的原因包括农业现代化和农民工转移就业、城市工业化和城市服务业的发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功能的完善等。
3. 请列举并简要介绍城市化的影响。
城市化的影响包括人口流动和城市人口规模的增长、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就业机会的增加、社会结构的改变和文化的多样性等。
4. 城市的功能区域有哪些?城市的功能区域包括行政区域、商业区域、工业区域、住宅区域、教育区域、文化区域和娱乐区域等。
5. 请简要介绍城市群的概念。
城市群是指由一个或多个中心城市及其周边地区组成的城市群体,具有较为紧密的经济联系和社会联系。
6. 请说明城市环境质量的评价指标。
城市环境质量的评价指标包括空气质量、水质、噪音污染、废物处理和绿地覆盖率等。
三、综合分析题(40分)请结合你所在的城市,分析该城市的发展情况并提出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的建议。
(此处略去1500字正文内容)。
城市分析地理题库及答案
![城市分析地理题库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506923a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d1.png)
城市分析地理题库及答案1. 城市化定义是什么?城市化是指人口从农村地区向城市地区迁移,以及城市地区经济、社会和文化活动的集中过程。
2. 城市化的主要驱动因素有哪些?城市化的主要驱动因素包括工业化、服务业的增长、农村地区就业机会的减少、城市地区更好的教育和医疗资源等。
3. 城市化带来的社会问题有哪些?城市化带来的社会问题包括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住房紧张、社会分层加剧、犯罪率上升等。
4. 城市空间结构有哪些类型?城市空间结构主要包括中心商务区、住宅区、工业区和郊区等类型。
5. 城市化对环境的影响有哪些?城市化对环境的影响包括土地利用变化、生物多样性减少、城市热岛效应、水资源短缺和污染等。
6. 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策略有哪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包括绿色建筑、公共交通系统、能源效率提升、废物循环利用、城市绿化等。
7. 城市化过程中的“城市蔓延”现象是什么?城市蔓延是指城市无序扩张,导致城市边界不断向外延伸,土地利用效率低下,生态环境受到破坏的现象。
8. 城市化过程中如何实现人口的合理分布?实现人口合理分布的策略包括优化城市规划、提高城市居住环境、控制人口增长、引导人口向城市边缘地区迁移等。
9. 城市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有哪些?城市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包括促进产业集聚、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就业机会、促进技术创新和知识传播等。
10. 城市化与全球化的关系是什么?城市化与全球化相互促进,城市化推动了全球化进程,全球化又加速了城市化的发展,两者共同促进了全球经济的增长和文化交流。
答案解析:1. 城市化是一个多维度的社会经济现象,涉及人口、经济、社会结构和空间布局的变化。
2. 城市化的主要驱动因素是工业化和服务业的增长,这些因素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吸引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
3. 城市化带来的社会问题需要通过政策干预和社会管理来缓解。
4. 城市空间结构的类型反映了城市功能分区的特点,有助于提高城市运行效率。
5. 城市化对环境的影响需要通过可持续发展的策略来减轻。
高中地理城市试题及答案
![高中地理城市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9fb443d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db.png)
高中地理城市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城市化进程中,城市人口的增长主要来自于()。
A. 自然增长B. 机械增长C. 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D. 机械增长和国际迁移答案:C2. 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不包括()。
A. 工业用地增加B. 商业用地增加C. 住宅用地增加D. 农业用地减少答案:D3. 城市化对环境的影响不包括以下哪一项()。
A. 空气质量下降B. 水资源污染C. 生物多样性增加D. 噪音污染答案:C4. 城市化过程中,城市中心区的地租变化规律是()。
A. 从中心向外递增B. 从中心向外递减C. 从中心向外先增后减D. 从中心向外先减后增答案:B5. 城市化进程中,城市交通拥堵的主要原因是()。
A. 城市规模过大B. 城市道路规划不合理C. 城市人口密度过高D. 城市交通设施不足答案:D6. 城市化对城市经济的影响不包括以下哪一项()。
A. 促进经济发展B. 增加就业机会C. 提高人均收入D. 减少城乡差距答案:D7. 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社会问题不包括以下哪一项()。
A. 犯罪率增加B. 交通拥堵C. 环境污染D. 人口老龄化答案:D8. 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化水平的衡量指标不包括()。
A.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B. 城市面积占总面积的比重C. 城市GDP占总GDP的比重D. 城市化率答案:B9. 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化对城市文化的影响不包括以下哪一项()。
A. 文化多样性增加B. 文化同质化C. 文化创新D. 文化传承答案:B10. 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化对城市政治的影响不包括以下哪一项()。
A. 政治参与度提高B. 政治决策更加民主C. 政治权力更加集中D. 政治透明度增加答案:C11. 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化对城市社会结构的影响不包括以下哪一项()。
A. 社会阶层分化B. 社会流动性增加C. 社会凝聚力增强D. 社会矛盾加剧答案:C12. 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化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不包括以下哪一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概念题(每题5分,共25分)
1、首位城市和首位度
2、郊区城市化和逆城市化
3、xx职能和xx性质
4、xx空间分布体系
5、中心商务区
二、论述题(每题25分,共75分)
1、简述xxxx三模式。
2、简析自然环境对xx建设的影响。
3、简述中心地理论。
一、概念题(每题5分,共25分)
1、首位城市和首位度
2、xx区和xx带
3、中心商务区
4、xx体系
5、生长极
二、论述题(每题25分,共75分)
1、简述xxxx发展模式及前景。
2、简述中心地理论。
3、简述xxxx三模式。
参考答案
占据明显优势的xx。
首位度:最大城市与第二位城市人口的比值。
2、郊区城市化:
逆城市化:大都市区出现的人口负增长,人们迁向远离城市更远的乡村和xx的城市化过程。
3、城市职能:指某城市在国家或区域中所起的作用,所承担的分工。
着眼点是xx的基本活动部分,是现状。
城市性质:城市主要职能的概括,指一个城市在全国或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城市的个性、特点和发展方向,是目标。
4、城市空间分布体系:城市之间、城市和区域之间不断进行的物质、能量、人员和信息的交换,把空间上彼此分离的城市结合为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
5、中心商务区:城市中商业活动与人流最集中、交通最便捷、建筑密度最大、地价最高的区域,是城市及其腹地繁荣与发展的标志。
目前CBD的活动包括金融、贸易、信息、展览、会议、经营管理、旅游机构及设施、公寓及配套的商业文化、市政、交通服务设施。
二、问答题(每题25分,共75分)
1、伯吉斯的同心环模式:城市的中心是商业会聚之地,农民初进城市时,为了找工作方便,便居住在中心商业区附近,后来以零售和服务为主的商业中心区向外膨胀,市民也向外迁移。
环绕商业中心的外围是早期建造的旧房子,其中一部分被零售商业所侵占,一部分为低级住宅、小型工厂、阶级住宅区。
最外围地带是富人居住区,散布着高级住宅,密度低,房舍宽敞,又称通勤人员住宅区。
霍伊特的扇形模式中,保留了同心环模式的经济地租机制,加上了放射状运输线路的影响,即线性易达性和定向惯性的影响,使城市向外扩展的方向呈不规则式。
轻工业和批发商业对运输路线的附加易达性最为敏
感,所以呈楔形,而且不是一个平滑的楔形,它可左右隆起。
至于住宅区,贫民住在环绕工商业土地利用的地段,而中产阶级和富人则沿着交通大道或河道,或湖滨,或高地向外发展,自成一区,不与贫民混杂。
当人口增多,贫民区不能朝中产阶级和高级住宅区发展时,也会循不会受阻的方向作放射式发展,因此城市各土地利用功能区的布局呈扇形或楔形。
哈里斯和厄尔曼的多核心模式假设城市内部结构除主要经济胞体——即中心商业区(CBD外,尚有次要经济胞体散布在整个体系内。
这些胞体包括未形成城市前,中心地系统内各低级中心地和在形成城市过程中的其它成长点。
这些中心地和成长点皆随着整个城市的运输网、工业区或各种专业服务业,如大学、研究中心等的发展而发展。
其中交通位置最优越的最后成为中心商业区,其它中心则分别发展成次级或外围商业中心和重工业区。
哈里斯及厄尔曼还考虑到,易达性所吸引的商业、工业或贫民,本身便有排斥高级住宅的倾向。
因为后者的区位因素之一便是要远离这些有碍环境的土地利用。
介于两者之间的是中级住宅区。
2、(1)城市的地理位置:相对位置(大位置)决定城市的个性和发展前途;城址(小位置)决定城市的发展,城市形态和内部结构。
在城市建设中应尽量避免选在易发生地震的地带上;沿河建城要充分考虑河道的变
地下水、油、气,会引起地面沉降,造成危害;沿海城市要防止海水(咸水)侵入现象;冻土层上的建筑,要注意因取暖使冻土受热融化,影响安全;废弃垃圾埋在地下,经雨水冲刷,容易污染地下水。
(3)地基承载力:地面岩土是城市各种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地基基础。
地基允许承载力是指在保证地基稳定的条件下,房屋和构筑物的沉降量不超过允许值的地基承载能力。
城市各类建筑物和构筑物对地基承载力有不同的要求,而不同的岩土有不同的承载力,因此,在用地选择和功能组织时尽量做到地尽其用,使各种建筑物和构筑物各得其所。
(4)城市地形:从建设角度考虑,平原最为有利,丘陵困难较多,山地则需要更大的工程措施和投资。
但过于平缓,当坡度低于0.3%时,则往往不利于地面水的汇集和排除;不同坡度对城市建设的影响;人工挖山填土向海、河、湖等一切低洼地和低丘、缓坡等高地要土
地所造成的影响;城市建设改变地表,铺设水泥、沥青路面影响地表水的下渗,易造成洪水。
(5)城市气候:气候对城市用地选择和功能布局的影响以风最为显著,风主要是指风速和风向。
工业生产在目前生产技术条件下,随着生产的扩大,难免产生污染。
为了尽量减少工人上下班的旅途消耗,工厂又不能远离城市、远离居住区。
为了尽量争取新鲜空气,居住区就应该位于盛行风向的上风。
对于有害卫生的大型工业联合企业,应根据定额要求,设置卫生防护带。
(6)城市植被:绿化是城市不可缺少的部分,在城市中起着保护环境,改善环境的作用,主要作用有:吸烟滞尘,净化空气;减弱噪声;调节、改善小气候;净化污水,防止火灾蔓延;某些植物还可监测大气污染,起
于具有城市职能聚落的分布与发展规律的经济地理学研究》中,系统地建立起了这一对地理学尤其是聚落地理学具有重大影响的中心地理论。
这一理论的最大目的就在于探索“决定城市的数量、规模以及分布的规律是否存在,如果存在,那么又是怎样的规律”这一课题。
在研究方法上,克里斯塔勒运用演绎法来研究中心地的空间秩序,提出了聚落分布呈三角形,市场区域呈六边形的空间组织结构。
并进一步分析了中心地规模等级、职能类型与人口的关系,以及三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中心地空间系统模型。
首先假定一个“抽象的”地区,具体说一块平地,乃致一片平原,它在土壤肥力及其他所有资源特征上是均质的;在这个地区向任何方向移动都是可能的;而且,人口是均匀分布的,他们在兴趣、收入及其他诸方面也是相同的。
该理论得到的结论:各级中心地均呈六边形网络分布,同级别中心地之间彼此独立,相互排斥,不同级别中心地相互嵌套,低一级中心地均处于三个高一级中心地所构成的等边三角形的中央,依据市场原
则、交通原则和行政原则,多个相同级别中心地服务范围构成空间网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