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积和面积单位案例
[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案例分析.doc
《面积和面积单位》课堂实录及反思兴隆三小聂秀芹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面积》第一课时《面积和面积单位》。
教学目标:1.通过指一指、摸一摸、比一比等活动,使学生理解面积的意义。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体验建立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初步理解面积单位的建立规则。
3.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
在活动中获得关于它们实际大小的空间观念,形成正确的表象。
4.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概括能力,使学生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面积的意义,掌握常用的面积单位,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
教学难点:1 .使学生建立面积的概念,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
2.在操作中体会引进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教具、学具:教具:多媒体课件;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的教具。
学具:每小组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正三角形纸片若干,平方厘米、平方分米的学具。
课堂实录:一、创设情境,理解含义1、通过物体表面感知面积师:同学们,今天有这么多老师和我们一起来学习,你们高兴吗?生:I W J兴。
师:那你们有信心把自己最优秀的一面展示出来吗?生:有。
师:那我们就互相加油,同桌击个掌吧。
生击掌。
师:老师希望和你们共同努力来上好这节课,好吗?生:好。
师:和老师击个掌吧。
(与学生互动)师:(与第二个同学击掌时,老师喊“停”)看老师的手掌面和这位同学的手掌面,谁的小?生:***同学的手掌面小。
师:好,伸出你的这只手,手心向上,把你的手掌轻轻地叩在课本上,比一比哪个面大?生:课本封面大。
师:看一看,课本封面和你的课桌面哪个大?生:课桌面大。
师:黑板面和课桌面比呢?生:黑板面大。
师:黑板面和咱们教室的地面比呢?生:教室地面大。
师:刚才我们比较了手掌,数学书,课桌,黑板,教室地面这些物体的表面,他们的表面都有大小。
我们就把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它们的面积。
(板书)现在拿出你的数学书,摸一摸数学书的封面。
生摸。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案例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案例一、背景面积和面积单位是新课程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三年级数学第六册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并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基础上进行的。
小学生从学习长度到学习面积,是空间形式认识发展上的一次飞跃。
本节课的目标定位是:1、通过摸一摸、看一看、比一比、想一想、说一说等活动,认识面积的含义,初步学会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大小。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体验建立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初步理解面积单位的建立规则。
活动中获得关于它们实际大小的空间观念,形成正确的表象。
4、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概括能力,使学生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
二、教学实例上课开始,我首先设计问题情境来导入新课。
师:老师手里拿着两张纸(一大一小),让同学们进行涂颜色比赛,谁先把纸涂好谁就赢,你会选择哪张纸?为什么?生1:我要选择小的哪张纸。
因为哪张纸面小。
生1:我的想法和他一样。
师:也就是你们你们都会选小的这张纸是吗?生:是。
师:看来同学们都认为这张纸的面小,这张纸的面大。
要想很快涂完,理所当然要选择这张小的。
师:每个物体都有自己的面。
有些物体的面要大一些,有些物体的面要小一些。
请摸一摸,课本封面和课桌面,比一比它们的大小。
你得出了什么结论?生:……师:再看看黑板的面和课桌的面比较谁比谁大?谁比谁小?师:结合你们的预习试说说什么是面积并板书。
其次我通过“封闭图形”让学生进一步感知“面积”。
师:试说说我们学过的封闭图形有哪些?生:……为了能让学生进一步感知封闭图形的大小,我拿出能用重叠法比较出大小的两块正方形图片,让学生来比比它们的大小。
学生得出用重叠法比较封闭图形的大小。
最后让学生说说“面积”的完整概念。
学完面积的概念后,为了丰富学生的表象,认识面积单位。
我创设了一个悬念(9=14)把A4的长方形的纸分别平均分成9等分和24等分的小方格。
让男女生各说出面积是几个小方格。
得相同大小面积的长方形,用数格子的方法却得到不同的结果,从而产生矛盾,引出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案例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案例设计说明:《面积和面积单位》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第一节内容。
在学习这节课前,学生已对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了一定的认识,知道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并学会了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面积的学习,是学生第一次接触,也是本单元的一个重要的起始概念。
为帮助学生建立面积的概念,构建常用的面积单位的表象,教学时分两个层次,第一部分通过击掌情境创设,初步引导学生摸一摸,让学生体会到物体的表面有大小,接着由实物引入封闭图形,用重叠法、数方格的方法比较两个平面的大小,从而概括面积的意义;第二部分,出示两个非常接近的长方形,体会重叠的方法难以比较它们的大小,引导学生想办法来比较,通过学生的作品展示,得出正方形个数是最合理的方法,很自然地引出常用的面积单位,并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课本第73-74页的内容;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面积是1cm2、1dm2、1m2,建立1cm2、1dm2、1m2的表象,使学生对面积单位有一个深刻的印象。
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70-74页。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摸一摸,比一比等操作活动,使学生理解面积的意义。
2、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在活动中获得关于它们实际空间大小的观念,形成正确的表象。
过程方法:通过对比辨析、直观操作、估测大小等学习过程中,感受建立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初步理解面积单位的建立规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概括能力,使学生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教学重点:认识面积,掌握常用的面积单位并形成正确的表象。
教学难点:让学生感受建立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教学准备:学生:面积相近但形状不同的、大小不同的两个长方形,军棋子、象棋子(围棋子);平方厘米、平方分米的学具纸片。
教师:课件,学生学具一套。
教学过程:一、创设击掌情境(1)同桌的两位同学相互击掌鼓励,师生相互击掌,让学生判别哪个手掌大?(2)出示数学课本和文具盒盖的面,摸一摸它们的封面,比一比哪个封面大?二、新知探究,建立概念1、面积的意义:(1)认识物体的表面有大小引导学生摸一摸,手掌面、课桌面、课本封面,指一指黑板面、教室的地面等物体的表面,比一比它们的大小。
面积单位数学教案(优秀6篇)
面积单位数学教案(优秀6篇)面积和面积单位教案篇一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六册(修订本)第85~88页。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并知道它们的实际大小。
2.培养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热情和独立思考、乐于交流的习惯。
教学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1平方米桌布一块,米尺,镜框,长方形纸若干张。
学具:边长1厘米、1分米的正方形纸片若干张。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出示一个木条钉成的长方形镜框,提问:你知道用什么方法计算做这个镜框需要多长的木条?学生回答后紧接着问:如果配一块玻璃,要多大呢?引出课题前半部分。
(板书:面积)[评析:以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作为教学的切入点,亲切自然。
渗透知识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数学思想,激起学生学习新知的强烈愿望。
]二、引导探索,讨论研究1.认识面积的含义。
(1)认识物体表面的面积。
先举几个生活中物体表面的例子,然后让学生亲手摸一摸课本封面、文具盒盖的表面,并比较它们的大小。
谈话:我们把课本封面的大小叫做课本封面的面积。
谁能说一说什么是文具盒盖的面积?你还能说出哪些物体表面的面积?请比较它们的大小。
(2)认识围成的平面图形的面积。
让学生想像把课本面的形状画下来是什么形状,引出并板书:平面图形。
让学生回忆学过的平面图形后出示以下图形。
提问;在屏幕上呈现的6个图形中,你能指出哪些图形的面积?学生回答后追问:为什么不能指出角的面积?出示下面3个图形:提问:谁能比较这3个平面图形面积的大小?[评析:《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在第一学段“空间与图形”的内容标准中提出“结合实例认识积的含义”,按照这一要求,这里不再概括面积的定义,而是让学生具体地感知面积的含义。
学生多种感官积极参与,感知比较充分。
]2.教学面积单位。
(1)引入面积单位。
(教师发给学生每人一张长方形纸,同桌的两张纸宽度相同,长度略有差别。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案件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片断与反思襄樊市昭明小学 刘亚莉《面积和面积单位》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六册第六单元的内容,它是在学生掌握了周长的概念以及长方形与正方形周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即将学习的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基础,又是进一步学习平面图形的面积和立体图形表面积的基础。
面积与面积单位是一节数学概念课,它与学生的生活密切联系,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现呈现教学过程如下:片断一:认识面和面积师:今天,老师想请同学们来评评理:小方和小明两位小朋友,做了两个形状不同的长方形相框。
(出示大屏幕)他们一同来到玻璃店,为相框安玻璃,在付钱时,老板却让他们付同样的钱。
这合理吗?为什么?生1:这不合理!小明的玻璃周长是16分米,而小方玻璃周长是14分米,所以小明付的钱应多一些。
生2:合理!他们两人的玻璃大小是一样,沿着第一块中间把它们分开,再移到下面,就和小方的完全一样了。
(老师根据生2的叙述,演示课件)生齐:哦!原来两块玻璃的大小是一样的。
师:经过大家这一评,可见老板让他们付同样的钱是合理的。
因为这两块玻璃的面的大小是一样的。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物体的面。
(板书“面”)请大家拿出自己带来的学具、物体,摸一摸它们的表面,有什么感觉。
生:我摸的是数学课本的封面,它很平。
生:我摸的是茶杯的这个面,这是弯的。
生:我摸的是课桌的面,它是平的,但一下子摸不完。
师:为什么课桌的面,用手一下摸不完呢?生:因为课桌面比书面要大一些。
生:要是摸黑板的面就要用更长的时间了。
师:看来,任何物体都有面,它们有平的,有弯曲的,并且,它们有的表面大,有的表面小。
我们就把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老板板书“物体表面的大小叫面积”,并出示下图。
师:黑板上,有两个长方形,你们知道这两个平面图形,谁大,谁小吗?生:右边的长方形大些。
生:我们可以说右边的长方形面积大吗?师:当然可以,除了物体表面的大小叫面积外,平面封闭的图形,也有大、有小,它们的大小也叫面积。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案范文5篇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案范文5篇面积和面积单位教案篇1教学目标: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面积的意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建立1平方米,一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表象。
2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探索物体和图形大小的过程,体验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发展空间观念。
3能自选面积单位来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
初步学会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体验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难点:理解面积的意义,认识面积单位。
建立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和平方厘米的正确表象。
教学课型:新授课教学方法:以自主探究为主。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课件出示信息窗1主题图)师:小明家要买新房了,大家看,他们一家笑得多开心呀!观察画面,看你发现了什么?你想提什么问题?二、活动过程:活动一:1、师:你能解决刚才我们提出的“餐厅和厨房哪个大”这个问题吗?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提出比较房间地面的大小。
利用比一比或摆一摆的方法,自己尝试解决。
2、请学生汇报自己是怎么做和,有什么发现。
3、师:厨房和餐厅和地面是有大小的,地面的大小就是他们的面积,你能说说客厅、卧室的面积是指什么吗?学生可能用正方形、三角形、圆形摆,得到厨房比餐厅大。
4、现在你知道什么是面积了吗?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对面积的理解。
活动二:1、师:你能用自己的方法解决“晚厅的面积有多大?”的问题吗?学生自己摆。
2、师:把你解决的办法向大家介绍一下。
学生交流。
3、师:大家用来计量的单位不一样,所以得到的结果不一样。
为了方便,人们统一了面积单位,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活动三:1、认识平方厘米。
师: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就是1平方厘米。
2、学生操作、感受。
(1)画出1平方厘米大的正方形。
(2)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面大约有1平方厘米。
(3)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量量身边较小物体的面的面积。
3、认识平方分米师:请你量量桌子面的面积是多少?学生操作,会感到太麻烦,质疑,有没有大一点的面积单位呢?师介绍面积单位1平方分米,并感受它们的大小。
《面积和面积单位》案例评析
《面积和面积单位》案例分析一、案例描述(二)合作交流师:请同学们摸一摸数学书和练习册的封面,比一比,谁大谁小?(数学书的封面比练习册的封面小些。
)说说你的比较方法。
师:在我们周围还有许多物体。
请你摸摸它们的表面,比比谁大谁小,摸完后互相说一说可以吗?生:(动手操作,小组交流)师:刚才同学们摸的非常认真,一定比出它们的大小了吧?请坐好,谁来给大家说一说?生:(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比较表面大小的方法可能有观察法和重叠法。
)师:这些都说明了什么?生: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
师:黑板表面的大小就是黑板表面的面积,桌面的大小就是桌面的面积,数学课本的封面就是数学课本的面积。
(课件2出示: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师:刚才我们知道了什么是物体的面积,请同学们任选一个物体的一个面,用你喜欢的方式把它们画到你们的草稿本上来。
生:(学生动手操作,合作学习)(教师巡视指导画出各种图形)师:看来大家都完成了,请坐好。
这些是同学们的作品,(展示学生的作品)。
请你说说你用什么方法,选的是什么物体的哪个面?生:汇报。
师:我们看这几个图形,你发现了什么?生:这几个图形有大有小。
师:出示一个没有封闭的图形,让学生观察(与他们自己画的图形)进行比较生:老师画的图形没有封闭,(学生)画的都是封闭图形。
师:你们能完整的概括一下你的发现吗?生:它们都是封闭图形,并且有大有小。
师:对!它们都是封闭图形,并且有大有小。
师:学到这,大家知道什么叫面积了吗?生:1—2说一说面积。
师:课件让学生自由地读一读面积的定义。
(课件4:面积的定义: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三)质疑升华。
比较大小师:我们已经明确了面积的含义,看!这两个长方形纸片,哪个面积大呢? (课件5出示)生:自由汇报,并简单说明理由。
师:其实我们身边有个好朋友可以帮我们解决这个问题。
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拼图吧!让我们一起解决这个难题。
1、(课件7出示):我来帮助你们,用我带来的小纸片试一试吧!2、(课件8、9出示):汇报:选择的图形不同,拼摆的结果也不相同;圆片有缝隙,不准确;长方形长宽不同,不方便;正方形能测量出结果,比较起来,正方形更简便。
人教版小学数学《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精品案例及教学反思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案例及教学反思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70-74页。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知道面积的含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
2、能力目标:在认识常用面积单位的基础上,学会用面积单位测量图形的面积。
从而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
3、情感目标:学生在操作探究中获得成功的喜悦,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掌握常用的面积单位并建立正确的表象。
教学难点:在操作中体会引进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教学准备:(1)教具:多媒体课件;米尺、常用面积单位教具。
(2)学具:大小不同的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三角形纸片若干、常用面积单位学具等。
教学过程:一、课前谈话。
在课前,讲《三只小猪》的故事。
三只小猪每人要选一块地种菜,怎样才能选一块大一点的地呢?引出本课的学习内容。
【教学情境的创设,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小猪选地种菜这一情境符合二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为学习面积知识作下了铺垫】二、充分感知,引导建构(一)初步感知认识面积。
1、摸一摸,比一比,初步感知面积⑴请大家捧起数学书。
摸一下课本的封面。
师:再看一看黑板上的面,这两个面比一比,数学书的封面和黑板的面谁更大?师:请同学们摸一摸凳子的面。
再看一看地板的面。
对于这两个面,你有什么话想说?2、看一看,感受生活中的物体的面积。
⑴(出示课件)荷叶的面,电视的面等。
这些面有的大,有的小,都有自己确定的大小。
在数学里,我们把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它的面积。
(板书)3、找一个同学上来闭着眼睛摸两个面,然后根据感觉判断一下你摸的这两个面哪个面的面积更大。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需躬行。
』为了能让学生亲身感受什么是面积,在这一环节中我设置了摸一摸、看一看、找一找等体验活动,让学生充分感知并建立丰富的实物表象。
我再运用多媒体课件,把一些常见物品的面积通过课件呈现出来,学生们直观地学习,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
面积和面积单位优秀教学案例三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4.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在本节课中,我运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直观地展示了面积的计算过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面积概念。此外,我还设计了一系列富有挑战性和趣味性的数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这种多元化的教学手段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图形,讨论并总结该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2.各组派代表分享本组的讨论成果,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补充。
3.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各种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并强调关键步骤。
(四)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面积的概念、面积单位及计算方法。
2.强调面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认识到学习面积的重要性。
面积和面积单位优秀教学案例三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一、案例背景
在三年级下册的数学教学中,我设计了一堂关于“面积和面积单位”的教学案例。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理解面积的概念,掌握常用的面积单位,并能运用面积单位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设计中,我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出发点,结合实物和图片,引导学生感受面积的意义。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到面积单位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让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灵活运用面积知识。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设计了一系列富有挑战性和趣味性的数学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自然而然地掌握面积和面积单位的相关知识。同时,我还注重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让他们明白学习面积和面积单位的意义,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面积与面积单位 教学案例
面积与面积单位教学案例(人教版三年级第七册)乔沟湾九年制学校周子娥[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第7册第134页—136页《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目标]1.通过实际观察,触摸等实际操作活动理解面积的含义。
2.通过测量认识面积单位,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和1平方米的表象。
3.引导学生细心观察,有序操作,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学习习惯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1.理解面积的意义,认识面积单位。
2.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和1平方米的表象.理解面积的意义和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教学准备]准备硬纸片图形若干个:圆片、长方形、正方形等。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引发主题师:同学们,我们先来欣赏一幅有趣的画(跳水运动员—田亮),大屏幕出示画,这幅画是什么形状的?(长方形)现在老师给这个画加上边框,求边框的长度就是求什么?(周长)如果老师再給这幅画配上玻璃,要多少玻璃还是求周长吗?那又是求什么?(面积)你知道什么是面积吗?想弄明白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面积。
(揭示课题)(二)体验建构,生成感悟1、面积的概念①师:请同学们在教室里找一找物体的面,并且摸一摸,比一比,看你们能发现什么。
师:你能举例说一下吗?(板书:物体的表面大小)师: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
根据你的观察,什么物体的面比什么物体的面大呢?请小组互相说一说。
组织学生在小组中交流生活经验,进一步明确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
②教师出示:师:请同学们观察这两个图形,你又发现了什么呢?(第一个图形是一个长方形,而第二个图形只有三条线段)师:能比较它们面的大小吗?生1:不能比较,因为第二图形不完整。
生2:第二图形不封闭,它的大小不能确定。
师:只有封闭图形才能比较它们的大小。
板书:封闭图形师:你们知道还有哪些图形是封闭图形?师:角是封闭图形吗?师;你能添上一条线段使第二个图形变成封闭图形吗?教师根据学生的意见,在第二个图形上补画一条线段,使它变成长方形。
③教师: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封闭图形也有的大有的小,我们把这种大小就叫作面积。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案例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案例兰州市城关区一只船小学李旭梅一、背景分析(一)学生分析1.学生已经认识线段、直线,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的特征,知道图形的周长,并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2.学生听说或见过有关面积单位,但不知究竟什么是面积和面积单位。
从学生的知识水平看,这部分内容从直线到平面,从长度到面积,是他们学习几何知识的一次突破和飞跃,知识跨度大、难度高。
3.具有初步的观察、估计、验证的能力,具有比一比、指一指、摸一摸等动手操作以及实践活动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面积和面积单位》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面积》的起始内容。
面积和面积单位是在学生初步掌握长度和长度单位;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及其周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空间形式上经历了“从线到面”的飞跃、是从一维空间向二维空间转化的开始,是后面学习面积计算的基础,更是小学阶段几何教学的基础知识。
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面积的意义,掌握常用的面积单位,建立常用的面积单位表象。
教学难点是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三)教学目标1.通过活动,理解面积的含义,知道测量面积要有统一的单位,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
在活动中获得关于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实际大小的空间观念,建立面积表象。
2.通过指一指、摸一摸、比一比、摆一摆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3. 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概括能力,使学生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
二、教学案例(一)创设情景,初步感知。
1.比较两根线段有什么不同。
(复习学过的长度单位。
)2.比较两张图片什么不同。
(大小不同)大小不同指什么(二)充分感知,引导建构。
1.面积的概念(1)通过物体的表面感知面积。
①摸一摸:我们的课本有封面,课桌有平坦的桌面,这些都是物体表面的一部分,用手摸一摸课本封面和课桌面,说出哪一个表面比较大,哪一个表面比较小②比一比:观察教室中的物体说说哪些物体的表面比哪些物体的表面大,哪些物体的表面比哪些物体的表面小③ 指出:我们把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面积和面积单位 案例分析(覃芳)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案例及反思张家界市崇实实验小学覃芳教材简析:《面积和面积单位》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是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面积》的教学内容。
这一单元主要包括:面积和面积单位;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面积单位的进率;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四部分。
作为单元的第一课时,面积和面积单位是在学生初步掌握长度和长度单位;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及其周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空间形式上经历了“从线到面”的飞跃、是从一维空间向二维空间转化的开始,更是后面学习面积计算的基础,是小学阶段几何教学的基础知识。
面积概念是本单元的一个重要起始概念。
为了帮助学生建立面积概念,教材非常重视展现面积概念的形成过程、注重常用面积单位表象的形成、注重在直观操作及形式多样的活动中体验,进而形成表象。
从教材内容的整体安排看,其顺序是先认识面积,包括物体表面的大小和封闭图形的大小,再归纳面积的概念。
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
包含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为什么用边长是“1”的正方形作面积单位及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
教学内容:人教版教材第71-75页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知道面积的含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初步形成这些单位的实际表象。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重叠、摆一摆等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通过摸一摸、比一比、想一想、找一找、说一说,从实际生活中形成面积单位的表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通过合作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面积的意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知道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和1平方米的大小。
教学难点:使学生在头脑中真正建立起面积和面积单位的概念,并进行灵活运用。
教具、学具准备教具:课件、面积为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纸片各一张。
学具:每组一张粉红纸片(长:18厘米、宽:6厘米)、绿色纸片(长:12厘米、宽:9厘米);每组一袋学具,内有大小不同的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学具若干;为每个学生准备面积为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的学具各一个。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案三篇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案三篇面积和面积单位教案篇1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71~74页。
教学目标:1、通过摸一摸、看一看、比一比、想一想、说一说等活动,认识面积的含义,初步学会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大小。
2、.经历尝试、失败、成功等过程,在探究中发现比较面积大小的策略和方法,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
3、.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表象,并能运用这些面积单位直接测量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4.、在学习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锻炼数学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激发进一步学习和探索的兴趣。
教学重点:1、认识面积的含义。
2、通过操作获得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并会运用。
3、建立常用面积单位的正确表象。
教学难点:认识图形面积的含义,会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
教学用具:每组一张粉红色纸(长18厘米、宽6厘米),一张绿色纸(长12厘米、宽9厘米),每组一袋学具,内有大小不同的正方形、长方形、圆形若干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感知面的大小。
同学们,老师手里拿着两张纸(一大一小),让同学们进行涂颜色比赛,谁先把纸涂好谁就赢,你会选择哪张纸?【设计意图:联系学生熟悉的事物开启新课,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有利于在具体情境中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学习,从中获得较为丰富的感性认识,为理解面积定义做铺垫。
】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
二、观察比较,理解概念1、认识物体的面积。
(1)(摸数学书的封面)这是数学书的封面。
请你像老师这样,先摸一摸数学书的封面,再摸一摸课桌的桌面,注意桌面的每个地方都要摸到。
(学生缓慢地摸数学书的封面和课桌面。
)(2)数学书的封面和课桌面哪个大,大一些还是大得多?再看看课桌面与地面,你有什么话要说?(3)生活中的物体都有表面。
(板书:物体的表面)在数学上我们把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面积。
(板书:面积)(4)(师再次摸数学书封面的面积)谁能像老师这样摸一摸,说一说?那桌面的大小就是??能摸摸,完整地说一说吗?什么是黑板表面的面积?什么是教室地面的面积呢?(5)(师拿出数学书)刚才我们说课桌面比数学书的封面大得多,也就是课桌面的面积比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大得多。
面积和面积单位课例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案例凤城街道中心小学于彩虹1、教材版本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五四制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信息窗12、目标确立(1)教材分析面积和面积单位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的教学内容,本课是这一单元的起始课,它的教学是基于学生长度观念的建立和对长度单位的理解,是在学生初步掌握了长(正)方形的特征及周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从学习长度到学习面积是“由线到面”的一次飞跃。
学好本课内容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还能为以下的面积计算打下基础,是小学段几何教学的基础知识。
为了帮助学生建立面积概念,教材非常重视展现面积概念的形成过程、注重常用面积单位表象的形成、注重在直观操作及形式多样的活动中体验。
(2)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在课堂中能够积极跟老师配合,喜欢动手操作,课堂参与的积极性高,但由于年龄较小,他们的形象思维仍占主要地位,因此在解决问题时需要老师的引导和帮助。
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在日常生活中学生接触过面积的知识,经历过比较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知道它们是有大小之分的,如:比比谁的手掌大,这就对理解面积的意义奠定了一定的认知基础。
但这些知识又是比较零碎的,对于面积的学习,因为学生是第一次接触,相对较难,所以要一定通过观察所熟悉的物体表面的大小来帮助理解面积的含义,在认识面积的意义后,进一步学习面积单位3、教学流程:4、精彩片断课堂故事一:课堂生成——碰撞智慧的火花数学课堂是师生共同参与的活动场,是充分展示学生思维与智慧的阵地。
在短短的40分钟的时间里,作为教师期望自己达到运筹帷幄的状态,希望“一切尽在掌握中”!但课堂是瞬息万变的,无论教师备课有多么详尽,预设有多么周密,总还是有很多意外事件出现,这就是课堂生成。
恰恰是这“意外生成”,往往会使学生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面积与面积单位”的教学。
根据我的预设,学生先是认识了平方厘米和平方分米,之后我安排了这样一个练习:选择合适的单位名称,要测量橡皮的面积,用什么单位名称比较合适,测量一张课桌的面积,用什么单位比较合适,学生的回答很正确,这样的结果让我欣喜不已。
面积和面积单位案例分析
《面积和面积单位》案例分析这一周是学校的教学公开周,学校组织了很多有经验的教师上了教学公开课。
通过这几天的听课,以及其他教师的评课,我从中学到了很多宝贵的经验。
这里我就曹老师上的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的《面积和面积单位》写一篇教学案例分析。
下面先根据我的听课记录简单描述一下曹老师的教学过程:案例描述一、导入1、师出示两张大小不同的白纸让学生选择涂色,选哪张会涂得快一些;2、学生触摸桌面和数学课本面,感受面的大小;3、比较黑板面和电视机的显示屏,看谁大一些;4、揭示课题:物体的表面的大小就叫它们的面积。
(师板书)二、探索新知1、学生观察教室里的实物,比较它们的面积大小;2、课件出示下列图形:(它们无法比较大小,因为右边的图形不是封闭图形。
)3、引导学生说出面积的概念;4、师总结揭示面积的概念,学生齐读面积概念(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叫它们的面积。
);5、课件出示四组图形(如下图),比比看谁大谁小:6、学生讨论比较方法;7、师揭示比较方法:重叠法;8、课件出示下图:(用重叠的方法比不出哪个面积大,怎么办呢?引导学生思考其他方法。
)9、师课件演示用同样大小的图形来填满这两个长方形比较面积,同时提醒学生比较面积大小时应该选择形状大小都一样的图形来比较;10、揭示面积单位(板书面积单位);11、师发给学生纸包,让学生感觉面积单位:①1平方厘米: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的面积。
想一想:它与你的哪个指甲盖大小差不多?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大小大约是1平方厘米?②1平方分米:边长为1分米的正方形的面积。
学生用纸包中的边长为1分米的正方形比划,大约与他们的手掌差不多大。
小组活动:用边长为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纸片测数学书的面积大小。
③学生推测1平方米大约是多大。
师出示面积为1平方米的正方形纸,让学生体验1平方米的正方形纸上大约可以站9——10人。
三、巩固练习1、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2、填上适当的单位名称(帮助学生区分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3、课件出示图形让学生数面积。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案例与反思
渗透新课标理念,为学生营造数学活动空间——《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案例与反思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南海实验小学丁学武“你告诉我,我会忘记;你呈现在我面前,我会记住;你把我放到活动中,我学会了。
”教育家的几句话足见活动的重要性。
教师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应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教学活动的机会,让每个孩子自己动手动脑,参与到数学活动中,让学生大胆尝试、讨论、发展、想象,敢于提出数学问题,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这既是新课标理念提倡的,也是眼下我们小学数学教育改革的热点。
今年五月本人承担了我校面向南海区的一次大型教研活动,下面是本节课中教学面积单位这一部分内容的一段实录分析和反思。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三年级下册第72~73页。
教学目的:体会引进统一的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初步形成这些单位实际大小的观念。
教学情境描述:1、生每人拿出两个长宽各异的长方形(即课本第71其实际大小分别是7×2平方厘米和5×3平方厘米)2、四人一小组。
桌面有三个小篮,里面分别放着三种学具: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直径1厘米的圆;长为1、5,宽为1厘米的长方形(三种学具数量若干)教学过程实录:1、师:请同学们拿出这两个图形,哪个大?怎样比较这两个长方形面积的大小?2具帮忙。
3、生动手实践,认识统一比较标准的必要性。
①(□○你借助这些学具来度量、比较这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
两人一小组先讨论用哪种图形测量比较合适?测量后两人说一说,用什么图形测量出哪个图形大,哪个图形小?学生动手拼摆比较。
②展示学生拼摆作品,生汇报拼摆情况比较结果生1:我是圆形测量的,左边图形用了14个圆形,右边图形用了15个圆形,所以右边图形比左边图形大生2:我是用长方形和正方形来度量的,左边用了14个正方形,右边用了10个长方形,所以左边长方形比右边长方形大。
面积和面积单位(例1、例2)
2、合作填写“学习单”, 并交流:通过比较,哪一个长方形的面积大?
(三)汇报交流、组织讨论
我选
作单位来量。
我选
作单位来量。
我选 作单位来量, 蓝色长方形面积大
问题:用哪种图形作面积单位最合适?为什么?
封闭图形也有大小,它们的 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三、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观察
(一)独立思考
问题:下面两个图形,哪个面积大?
重叠
看不出哪个面积大。
用重叠的方法也比较 不出来,怎么办呢?
问题:下面两个图形,哪个面积大?
可以选用一种图形作单位来测量。
我选
作单位来量。 我选 作单位来量。
我选
作单位来量。
(二)合作探究
面积
面积和面积单位 (例1\例2)
一、从“劳动”中发现数学
左:擦一擦“课桌的表面”
右:擦一擦“椅子的表面”
老师:擦一擦“多媒体桌的表面”
思考:
1、比较一下,谁擦得快?谁擦得慢?为什么? 2、从“劳动”中你发现的数学奥秘是什么?
多媒体桌表面比课桌表面大, 椅子表面比课桌表面小。
多媒体桌表面的大小就是 多媒体桌面的面积。
四、巩固应用
3. 下面是从同一幅中国地图上描出的三个省 (直辖市)的轮廓图,比较这三个省(直 辖市)的面积大小。
四、巩固应用
4. 从下面的长方形中剪去一个小长方形(如下 图),剩下部分的面积和周长都减少了么?
五、布置作业
作业:请同学们在家中找一找,摸一摸, 比一比物体面的面积。
课桌表面的( 大小 )就是 课桌面的( 面积 )
椅子( 表面的大小 )就是 椅子( 面的面积。 )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案例与反思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案例与反思核心提示: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标标准教科书数学第七册教学案例:师: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是面积,那么观察一下黑板的面积与桌面的面积谁大谁小呢?生:黑板的面积要大,桌面的面积要小。
师:通过刚才的观察,我们同学一眼就看出了黑板的面积要大,桌面的面积要小,象这种面积大小差别很明显,我们经过观察便能很容易地知道它们的大小。
你能给这种比较方法取一个名字吗?生:观察法问:这两块硬纸片的面积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标标准教科书数学第七册教学案例:师: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是面积,那么观察一下黑板的面积与桌面的面积谁大谁小呢?生:黑板的面积要大,桌面的面积要小。
师:通过刚才的观察,我们同学一眼就看出了黑板的面积要大,桌面的面积要小,象这种面积大小差别很明显,我们经过观察便能很容易地知道它们的大小。
你能给这种比较方法取一个名字吗?生:观察法问:这两块硬纸片的面积又是谁大谁小呢?生甲:红纸片的面积大一点。
生乙:我认为黄纸片的面积大一点。
生丙:我认为两块纸片的面积一样大。
师:现在有三种不同的意见,问题还不能解决。
那么,你们用什么办法来验证你的看法呢?生:把两块硬纸片的长和宽量一量。
师:那请这位同学来量一量。
(量后发现宽一样,黄纸片要长一些,得出:黄纸片面积要大)师:这种方法可以吗?生:可以。
师:对,这个办法可行。
我们可以称这种办法为测量法,那还有其他更简单的办法吗?生:可以把两张纸片重叠在一起比一比。
(学生重叠演示)师:你们发现了什么?生:黄颜色的纸片面积大。
师:说得对,我们给这个方法取个名。
生甲:叠比法。
生乙:重叠法。
师:都可以。
那我们就叫它为重叠法吧。
师:两个颜色不同的正方形和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略大一点)你们能比较出它们的大小吗?生:观察法不行,用重叠法试一试。
师:(电脑演示:重叠过程结果发现还是很难说出谁的面积大)怎么办呢?师:我倒有个方法,你们看行不行?(在原图形上覆盖线条,把两个图形分别分解成小方格)现在你们能知道它们的面积大小了吗?生:正方形的面积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面积和面积单位
教学内容:教科书70-74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体会引进统一的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建立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的表像。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重迭、数格子的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通过画一画、剪一剪、围一围、用一用、想一想,从实际生活中形成面积单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到生活处处有数学,数学与生活密切相关养成严谨治学的态度。
教学重点: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
教学难点:理解面积的意义
教学流程:
一、激趣引入
1、游戏引入: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两张纸,如果咱们要在这两张纸的面
中进行涂色比赛,看谁先涂完,谁就是冠军。
那你想选哪张纸?为什么?
2、师小结:纸的面有大有小。
二、探究新知
(一)揭示面积的概念
1、出示实物,引导观察
(1)出示一本数学书和一个练习本,先用手摸一摸它们的封面,再比较一个它们的封面哪个大,哪个小。
(2)组织学生汇报比较的结果。
(3)你再摸一摸课桌的面和铅笔盒的面,它们的大小有什么不同吗?
2、师小结:刚才通过我们的摸和看,我们知道了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我们就把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师板书
3、认识平面图形的大小:现在我们知道了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那我们以前还认识过一些封闭图形,比方说:“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出示课件)那这些图形有大小吗?(生汇报)
4、师小结:对,封闭图形也有大小,封闭图形的大小,就叫做它们的面积。
5、揭示面积的概念。
物休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二)认识面积单位
1、引导比较两个长方形的大小:刚才,我们知道了什么是面积,现在,你们每人小组都有两张不同颜色的彩纸,这两张彩纸的面积谁大谁小呢?(生汇报)
2、师:对于这两个长方形的大小,刚才大家有三种猜测,那么到底哪种猜测是正确的?你有办法来验证自己的猜想吗?
3、组织交流
师:为什么要用同样大小的图形呢?不一样大的图形行吗?(生汇报)看来在比较两个图形的面积大小时,一定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进行测量。
4、引导动手操作,实际测量
下面请同学们用小正方形来摆一摆,这两张纸的面积到底谁大谁小?(生汇报)5、揭示面积单位:
(1)的确,为了方便,人们就统一用正方形做为面积单位,(板书:正方形)可是,正方形有大有小,那究竟用边长是多长的正方形来做为面积单位呢?(2)生汇报,师板书:
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就是1平方厘米,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就是1 平方分米。
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就是1平方米。
(3)小结:同学们,这里的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就是我们生活中常用的面积单位。
6、认识面积单位
(1)下面,我们就先认识平方厘米,好吗?
请同学们从学具袋中找到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把你找到的1平方厘米都举起来看一看。
(2)同学们,看一看,再想一想,在我们身边哪些物体表面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
(3)认识平方分米:
你们能不能从学具袋中找出面积是1 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呢?找找吧,把你的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和同桌互相交换交换,看看,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就是1平方分米,再闭上眼睛想象一下,1平方分米有多在呢?好,睁开眼睛,你们能用手来比划比划吗?
(4)例举生活中面积接近1平方分米的实例。
(5)认识平方米
① 现在我们认识了平方厘米,平方分米,那1 平方米,也就是边长1米的正方形会有多大呢?同学们,你们想看看吗?(老师出示1平方米的纸)它的面积就是1平方米。
② 找四名同学上台1平方米。
③ 例举我们的身边哪些物体的面积是1平方米。
7、揭示课题,并板书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什么是面积,还认识了面积单位,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主要内容,板书课题
三、巩固练习
1、数学书76页第1题
2、数学书76页3-4题
四、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生汇报)
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的收获可真多,只要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仔细观察,勤于思考,你会发现更多的数学奥妙!
板书设计
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边长面积
面积单位:正方形1厘米1平方厘米
1分米1平方分米
1米1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