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必修一专题ppt课件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必修一ppt课件

高中历史必修一ppt课件
甲午中日战争是1894年至1895年中日之间爆发的一场战争,战争以中国战败、北洋水 师全军覆没告终。中日双方签订了《马关条约》,使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半殖民地 化程度大大加深。该条约适应了帝国主义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需要,随后列强掀起了瓜
分中国的狂潮。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总结词
推翻封建帝制
详细描述
高中历史必修一ppt 课件
目录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
与发展 •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
度的建立
0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 请输入您的内容
02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古代希腊民主政治
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的特点与局限
古代希腊民主政治具有直接民主、主权在民 和轮番为治等特点,但也存在权力滥用、范 围狭隘和排斥妇女的局限。
D
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习惯法的形成
《十二铜表法》
在罗马早期,习惯法是主要的法律形式, 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形成了成文法。
作为罗马第一部成文法,标志着罗马法的 诞生,对罗马社会和法律的发展产生了深 远影响。
谢谢聆听
辛亥革命是1911年在中国爆发的一场旨在推翻清朝封建 帝制的革命运动。革命后,中华民国成立,标志着中国 封建帝制的结束和民主共和时代的开始。辛亥革命是中 国近代史上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革命,它推翻了清朝 的统治,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为 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奠定了基础。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为近现代西方民主政治的发展提供 了借鉴和启示。
02
法律制度的继承与发展

高中历史必修一PPT课件

高中历史必修一PPT课件

9 (09浙江)右图是一幅残缺的中国古代“地方机构示意
图”,请依据留存信息,判断该图反映的朝代是
A唐代 C.元代
B.宋代
B D.明代
第31页/共32页
谢谢您的观看!
第32页/共32页
演变过程: 隋文帝: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人才 隋炀帝: 设进士科,科举制形成 唐宋元: 继承并完善科举制度
标准: 才学 方法: 分科考试 影响:
①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选贤任能的公平竞争。 ②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来源,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 ③加强了中央集权 ④为历代沿用,影响深远
第25页/共32页
3:评价:
拥有经济、军事大权,但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节制
①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②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影响深远。
第10页/共32页
元代的行省
第11页/共32页
想一想 西周以来的地方行政制度有哪些?
分封制(奴隶社会)
郡县制 郡国并行制 行省制
封建社会
1、汉朝: 察举制度 概念:自下而上的推荐人才为官的制度 标准: 品行 主要科目: 孝、廉
2、魏晋南北朝: 九品中正制 概念: 是一种由品评官评定人才优劣,然后授官的制度
标准: 门第 评价:世家大族子弟依靠门第即可步入仕途,而真正有才
学,但出身低微的人,很难到中央和地方出任高官
第24页/共32页
3、隋唐宋元: 科举制
科举考场
宋代科举考试 1994年韩国再现科举
第26页/共32页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合作探究: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时间 先秦时期 制度 世官制 方法 世袭
汉朝
察举制 自下而上推荐

《高一历史必修一》PPT课件

《高一历史必修一》PPT课件

3.渡江战役: ①占领南京,国民政府覆灭; ②追歼残敌。 4.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 ①中国一百多年屈辱和分裂的历史从此结束。 ②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壮大了世界和平、民 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 人民解放斗争的士气。 ③它也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是毛泽东 思想的胜利。
国共两党关系及其经验教训 1924年至1949年,国共两党关系经历了大革命 时期的“合作”、土地革命时期的“分裂”、抗日 战争时期的“合作”、解放战争时期的“分裂”四 个阶段。 “合则两利”, “分则两伤”
二、五四运动:1919年
1.背景: ①根本原因:阶级矛盾激化。 ②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无产阶级 壮大。 ③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④十月革命指明新的解放道路。 2.意义: ①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 的革命运动。 ②运动中,青年学生是先锋,工人阶级是主力 军。从此,一些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 分子开始走上同工人相结合的道路,把马克思 主义传播到工人中去。 ③五四运动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一、希腊民主政治
2.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 ●奠基:前6世纪初 梭伦改革 内容:①据财产多寡将公民分成四等级; ②公民大会为最高权力机关; ③建立四百人议事会,前三等级公民可入选; ④建立陪审法庭; ⑤废除债奴制。等 作用:动摇了旧氏族贵族世袭特权,保障了公 民的民主权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
3.评价: ①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 级民主革命。 ②它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 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使 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从此,民 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③辛亥革命推翻“洋人的朝廷”,客观上打击 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④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高一历史必修一最全课件

高一历史必修一最全课件

为何统一的大任最后由秦始皇完成, 是偶然还是必然?
归纳总结
一 从群雄割据到大统一 ---秦始皇统一中国的背景
1、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诸侯纷争,战 乱频仍,人民渴望安宁,统一成为历史潮流 2、各国竞争,纷纷变法图强,秦国的有效变法 (商鞅变法)极大地提升了秦国实力 3、韩非子法家学说影响到秦王嬴政的大政方针 4、秦王嬴政个人的雄才伟略
温故知新
•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分别是怎样的? 夏: 出现了传子制度和公共权力 商 : 内服、外服制 周: 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 • 周的政治制度与夏商相比有什么明显的特征?
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紧密诸侯尽西来。
---李白
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 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 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 三者皆中国之所以为中国 也。 ——夏曾佑
对我们今天政治改革有何启发?
• 坚持中央集权领导 ,但必须发扬民主集中 制,防止个人独裁专断。 • 充分发挥中央集体领导的政府效能,加大改革 开放的力度和经济的发展。 • 发扬民主政治、加强法制建设、以法治国、 体恤民情、人文关怀。
训练巩固
D. 防止大臣专权
历史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
远交近攻,各个击破






咸阳
公元前221年 定都咸阳

二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自主探究
请结合课本总结:
面对广阔的领土,秦始皇采取了哪些政治制 度来加强统治,保证统一?(归纳概括)
阅读下列材料 皇位世袭 材料1:“ 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 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对后世的影响:
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政治制度具有很大的开创性, (1) 打破贵族分封制 ,它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 (2) 其中央与地方官制的基本原则为历代王朝所继承,提高了行政效 率,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对此后2000多年的中国政治与社会产 生了重要影响。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辛亥革命课件(共16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辛亥革命课件(共16张PPT)
标准(二):孙中山在《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 国代表大会宣言》中阐述当初发动辛亥革命的目
的是“使半殖民地的中国变为独立的中国,以屹
然于世界。”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3课 辛亥革命 课件 (共16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3课 辛亥革命 课件 (共16张PPT)
探究
辛亥革命的成与败?
标准(一):根据《政治学辞典》的解释:资 产阶级革命是以建立资产阶级政权、推动政治民 主化为目标的革命。 成功的: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中华民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3课 辛亥革命 课件 (共16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3课 辛亥革命 课件 (共16张PPT)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辛亥革命以后:“就是民主 主义成了正统。过去专制主义是正统, 神圣不可侵犯,侵犯了就要杀头。现 在民主主义成了正统,同样取得了神 圣不可侵犯的地位,侵犯了这个神圣 固然未必就要杀头,但为人民所抛弃 是没有疑问的。”
秘书处秘书长:胡汉民
法制局长:宋教仁 (以上成员都是同盟会员, 各部次长除1人外,其余都是同盟会重要骨干)
从政府成员组成来看,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什么 样性质的政权?
性质:资产阶级革命政权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3课 辛亥革命 课件 (共16张PPT)
第二条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主权在民,否定君主专
二、辛亥革命的经过
概况:
时间:1911年10月 10日
地点:武昌
成立湖北军政府 结果: 推举黎元洪为都督
定国号为“中华民国”
影响:①震撼了清王朝的统治,全国十几个省 宣布独立,响应武昌革命运动。 ②清王朝在全国的统治土崩瓦解。
二、辛亥革命的经过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课件)(共45张PPT)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课件)(共45张PPT)
── 东汉·班固《白虎通义》 材料二:自武王至幽王,传十二世十三王,基本上行嫡长子世 袭制。
——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第一卷
材料三:中新社洪洞(2013年)10月1日电 素有“天下故乡, 华人老家”之称的山西洪洞大槐树祭祖园在“十一黄金周”首 日迎来接待高峰。为满足广大移民后裔回老家祭祖的愿望,保 护、传承和发扬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槐树祭祖习俗”, 洪洞大槐树景区多次举办祭祖活动。期望通过文化的交流与合 作,唤起华夏子孙,特别是槐乡后裔对故乡的眷恋,增强古槐 后裔及全球华人的凝聚力。
武王弟康叔封国 成王弟叔虞封国
功臣吕尚封国
思考:西周实行分封的 目的是什么?分封有哪
周公长子伯禽封国
几种类型(对象)?
纣王兄微子启封国
令 克 侯 于 匽 ( 燕 )
克罍
分封的内容:土地和人民
诸侯的义务与权力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镇守疆土
——《诗经·北山》
王亲令晋侯苏:率乃师……伐夙夷。
(公元前2070年— —公元前221年)
夏、商、周
专制主义中央 集权制度
(封建社会)
(公元前221 年——1912年)
秦至清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课标要求: 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
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冕旒:天子的礼帽和礼帽前后的玉串。
圭:礼器。《周 礼·大宗伯》“以青
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 神也。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
——《左传·昭公七年》
分封制的作用
• 材料1:周有天下,裂土田而瓜分之,设五等,邦群后。
布履星罗,中四国周早于期天政下治,轮制运度而的辐特集点;2合:为朝觐会同,离

高中历史必修1全套资料PPT课件(127个) 27

高中历史必修1全套资料PPT课件(127个) 27

3.民族区域自治(背景、史实、意义) (1)确立:1949年共同纲领规定;1954年宪法规定 (2)意义:少数民族人民实现了当家做主
1990年民族区域自治的情况 选择题: 自治区 5个 1.决定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会议是 ( C 自治州 30 个) A.中共二大 自治县 B.中共七大 124个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2.20世纪50年代我国国家民主制度建设取得重大成就是( D ) A.反右派斗争 B.整风运动 C.成立全国政协 D.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主要目的是( C ) A.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 B.保障少数民族的发展权利 C.真正实现境内各民族平等 D.为改革开放顺利进行创造条件
选择题: 1.十年“文革”在政治建设方面的最深刻教训是 ( ) C A.反对个人崇拜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重视民主法制 D.正确认识社会矛盾 2.对依法治国问题最为重视的会议是( D )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四大 C.九届人大二次会议 D.中共十五大 3.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告台湾同胞书》中指出: “一定要考虑现实情况,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在解决统一问题时, 尊重台湾的现状和台湾各界人士的意见,采取合情合理的政策和 办法,不使台湾人民蒙受损失。”对以上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B ( (1)中国政府主张和平解决台湾问题 (2)中国政府表示台湾可以保 持资本主义制度不变 (3)中国政府不干涉台湾的外交事务 (4)尊重 台湾各界人士的正确意见 A.(1)(2)(3) B.(1)(2)(4) C.(1)(3)(4) D.(2)(3)(4) 4.“一国两制”构想最初是为解决哪一问题提出来的( C ) A.香港 B.澳门 C.台湾 D.特别行政区
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1.“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破坏 2.新时期的民主法制建设: 颁布1982年宪法; 逐步完备 思 考 : “文革”留给我们的教训是什么?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是社会主义 法律体系; 实施“依法治国” 建设事业顺利发展的保证 ,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 3.基层民主选举 :《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 (1989年) 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 《村民委员会组织法》(1998年)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课件)(共45张PPT)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课件)(共45张PPT)

——柳宗元《封建论》
• 材料2: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政由方伯

——史记《周本纪》
1)分封起到拱卫王室,巩固统治的作用 2)西周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 3)诸侯具有很强的独立性,造成分裂割据
2、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
西周世系表
宗法制目的 解决贵族在权力,财产,土地上的矛盾
九世之乱
二、西周的政治制度
在各种典礼、仪式中,不同社会地位的参 与者都有各自不同的、严格的具体行为规范。 通过这些行为规范区别尊卑、亲疏、贵贱、贤
愚等社会范畴,是周代礼制的基本精神。
西周的分封制、宗法制和礼乐制度之间何种关系?
分封制
维 护 的 工 具
血缘纽带(里)
政治制度方面的 表现(表)
礼乐制
宗法制
维 护 的 工 具
三、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分析:禅让制与世袭制的区别?
公天下
家天下
张传玺教授指出:把“王位”看作是国王 一家一姓的私产,是从夏朝开始。不过夏、商 两代还没有完全实行嫡长子继承制,而是嫡长 子继承和“兄终弟及”并行。
——《中外历史问题八人谈》
有人说:禅让制体现了民主,世袭制体现了专制, 请思考: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历史的进步还是 倒退?
2、占灼:将龟甲在火上烤炙,或用 烧红的圆木在孔中旋转烫灼,龟甲产生裂 缝——“兆”。占灼时,占卜者一面祝祷 ,一面陈说所卜之事。
3、识读:兆纹开裂方向不同,表示 占卜之事的吉凶,由巫师解读,确定吉凶 。
4、刻写卜辞:将占卜时间、人物、 问题及测卜结果是否应验刻在甲骨上。( 叙辞、命辞、占辞、验辞)
西周一般贵族服饰
衮服
是西周统治阶级的最高 一级礼服。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一第1课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课件.(共49张PPT)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一第1课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课件.(共49张PPT)

B、大宗
C、礼乐制度
D、嫡长子继承制
6、大宗和小宗的关系是 A、家族等级关系 B、政治隶属关系 C、血缘关系 D、既有家庭等级关系,又有政治隶属关系
7、下列关于宗法制的表述,正确的是 A、只有周王室才可以实行嫡长子继承制 B、凡是嫡长子承位可奉祀始祖的称为大宗 C、大宗小宗之间的关系是绝对的 D、大宗和小宗只是家族的等级关系
分封制 周天子
诸侯 卿大夫 士 平民
周王朝社会等级图
天 子
贵 族
诸侯 诸侯 卿 大夫 士
卿大夫
士 平民
奴隶
材料三 (武王)封商纣子禄父殷之余 民。……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 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 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士, 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 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封召公奭于燕,封 弟叔鲜于管,弟叔度于蔡。余各以次受封。
姓氏的由来 一、以出生地居住地为姓。传说上古代虞舜出生于姚墟,便 以姚为姓。(如:东郭、南郭、西门)。 二、以古国名为姓。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齐、鲁、晋、 宋、郑、吴、越、秦、楚、卫、韩、赵、魏、燕、陈、蔡、 曹、胡、许等,皆成为今天常见姓。 三、以邑名为姓。邑即采邑,是帝王及各诸侯国国君分予同 姓或异性卿大夫的封地,其后代或生活在这些采邑中的人有 的便继之为氏。如周昭王的庶子被封于翁地,因而姓翁;周 公旦的儿子被封到邢国为邢侯,他的后代便姓邢。 四、以官职为姓。古代有五官,即司徒、司马、司空、司士、 司寇,他们的后代便以这些官职为姓。 五、以祖辈的字为姓。如周平王的庶子字林开,其后代以林 性传世。 六、因避讳或某种原因改姓。比如汉明帝讳“庄”字,凡姓 庄的都改姓“严”。 七、以技艺为氏。如巫、卜、陶、匠、屠等。 ……

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一专题一第1课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共28张PPT)

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一专题一第1课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共28张PPT)
补充:民国纪年法
导语分析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早期国家政治 制度
专制主义中央集 权制
宗族血缘
皇权独尊,官僚体制
(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476年) (公元前221年——1912年)

春秋

清朝
一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 表现,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 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
其余嫡子及庶子
庶人
时至今日,宗法制已经消亡,但中国传统文 化中的宗法思想影响仍然存在。你能结合当今 社会现实分析一下它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吗?
①积极:注重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易 于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②消极:强调家庭本位,过分重视人情关系, 人为地划分远近尊卑,个人的自主意识和平 等权利受到约束。这与现代的平等和法制意 识多少有些违背。
大宗:嫡长子 小宗:嫡长子的同母弟以 及庶子
从血缘上看是兄弟关系,从政治上看是从属
关系;从宗族上看是族长与族人关系(大宗,宗主)形成
了天家子 国一体的政权结构。
小宗
大宗
(6)作諸用侯
小宗
①保障贵族垄断卿大地夫 位与特权(“世卿世大宗禄”)。
②凝聚宗族,防止纷争,稳固内部统小治宗 , 强化王嫡长权子,“国”“家士”一体。
大儿子:我是长子,年纪最长,你们都应 该听我的。
二儿子:我是正室夫人所生,而且我又是 儿子,当然应该由我来继承王位。
三女儿:我最聪明伶俐,学识渊博,所谓 巾帼不让须眉,当然由我来统治周朝。
四儿子:你们都别争了!我是父王最疼爱 的儿子,父王一定会挑我的。
2、宗法制
(1)含义:是用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的办法, 来确立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中的地位, 最终以保证王权的稳定。 来源: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

《高一历史必修一》课件

《高一历史必修一》课件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的确立与发展
光荣革命
1688年,英国议会邀请荷兰执政威廉三世入主英国,推翻詹姆斯二世统治,从而确立了议会的权力。
总结词
英国通过光荣革命和《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限制了君主权力,扩大了议会和民众的政治参与。
《权利法案》
1689年,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限制了国王的权力,确保了议会的立法权和监督权。
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历程和成就
总结词
新中国成立后,政治建设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包括“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时期。在改革开放后,政治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包括依法治国、反腐斗争、民主建设等。
详细描述
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经验和教训
总结词
新中国成立后,政治建设取得了一些经验和教训。经验包括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依法治国等;教训包括不能脱离实际、不能忽视民主法制建设等。
《高一历史必修一》ppt课件
CATALOGUE
目录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的确立与发展
0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请输入您的内容
02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总结词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要点一
要点二
详细描述
鸦片战争是1840年至1842年英国对中国发动的一场非正义的侵略战争,也是中国近代屈辱史的开端。战争以中国失败并赔款割地告终。中英双方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中国开始向外国割地、赔款、商定关税,严重危害中国主权,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并促进了小农经济的解体。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当代资本主义出现了许多新变化,如混合经济、福利国家、环境保护等。这些变化对资本主义经济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一·(人民版)PPT课件

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一·(人民版)PPT课件
山东 也被称为齐鲁大地
你们知道这样的称呼从何而来吗?
河北
也202被0年9称月28日作燕赵大地
16
二、西周时期政治制度的 继承与创新
1.西周分封制
• 分封的背景与目的 • 分封的对象 • 分封的内容 • 受封诸侯的权力与义务 • 分封制产生的作用与影响
2020年9月28日
17
分封制实施的背景
• 先请看这样两则材料: 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 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皆举亲也。 ——《左传·昭公二十八年》
14
一、早期国家的形成与发展
2.夏商时期 • 夏朝(约前2070~约前1600) 政治特征:
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
(传贤→传子 公天下→家天下)
宗族关系成为基本政治关系 • 商朝(约前1600~约前1046) 政治特征:
宗法制形成;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2020年9月28日
15
二、西周时期政治制度的 继承与创新
炎帝,号神农氏,又称 赤帝,华夏始祖之一,中国 远古时期部落首领。距今约 四千多年前生于姜水之岸 (今陕西宝鸡一带)。曾尝 百草,制耒耜,种五谷。他 与黄帝结盟并逐渐形成了华 夏族,这才有了今天的炎黄 子孙,故而炎帝与黄帝并称 为中华始祖。
4
涿鹿之战:距今约四千六百余年前,黄帝部族联
合炎帝部族,与东夷集团中的蚩尤部族在今河北省涿
专题一·1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征
2020年9月28日
1
一、早期国家的形成与发展
1.传说时代
时间: 时代特征: 政治状况:
2020年9月28日
2
黄帝,号轩辕氏。上古传说时代一位著名 的部落联盟首领,是中国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 共20主20年9,月28五日 帝之首,被尊为中华“人文初祖”。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3课 辛亥革命 一.理解: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1905年 日本东京 孙中山为总理,黄兴为执行 部庶务 性质: 近代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政治纲领: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 机关刊物:《民报》 二、识记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 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定都南京,国旗五色 旗
四、运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意义: • 性质: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 产阶级民主革命。 • 影响: • 1、它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 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 2、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共和 观念深入人心。 • 3、推翻了“洋人的朝廷”,沉重打击了帝国主 义侵略势力。 • 4、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二、运用:两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影响:①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②中 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矛盾开始 转化为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 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成为各种社会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③中国人民肩负 起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的双重革命 任务。④中国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一、识记:五四运动的时间 1919年5月4日(北京) 二、理解:五四运动意义 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 命运动。 青年学生是先锋,工人阶级是主力军。五四运动 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了政治的舞台。)
三.理解中共“一大” 1、中共“一大”于1921年7月23日在上海秘密召 开。 2、参加会议的有毛泽东、董必武等13人。 3、通过了党的纲领,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 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 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资本家私有制。 4、中心工作:是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 5、意义: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 焕然一新。 四.识记:1924年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标 志 着国共合作的形成,国民革命运动兴起。
三、运用:《资政新篇》 (1)主要内容:向西方学习,以法治国,官 吏由公众选举;发展工商业,奖励技术发 明;开设新式学堂等。 (2)评价:《资政新篇》是先进的中国人首 次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联军侵华 一、识记:甲午中日战争主要战役名称 (1)开始的标志:丰岛海战 (2)过程:平壤陆战——黄海大战——辽东战役——日 军攻占威海卫(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二、识记:《马关条约》的内容 主要内容: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 本;赔偿日本军费二亿两白银;开放沙市、重庆、苏州、 杭州为商埠; ——新通商口岸的开辟,使列强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 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设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 收内地税。 ——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三、运用:《马关条约》的影响 在《马关条约》的刺激下,列强争相在中国划分“势力范 围”,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 度大大加深了。
四、识记:八国联军侵华的时间:1900年 五、识记:《辛丑条约》的内容 主要内容: 1)清政府赔偿各国白银共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 合计9.8亿两,以关税和盐税作抵押。2)在北京东交 民巷设立“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各国驻兵 保护。3)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 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的战略要地。4)惩办义和团运 动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员,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参加 反帝性质的组。 ——清廷堕落为“洋人的朝廷”5) 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 六、运用:《辛丑条约》的影响 赔款加剧了人民的负担,使中国税收受到列强控制。“使 馆界”成为列强策划中国的大本营。清朝腹地京津至山 海关广大地区,置于列强武装控制之下。清政府成为帝 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清廷堕落为“洋人的朝廷”。 《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 封建社会的境地。
高一历史必修 一专题
第10课 鸦片战争 一、识记:《南京条约》 《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的 内容 《南京条约》内容:①割香港岛给英国;(破坏领土主权) ②赔款2100万银元;(加重人民负担)③开放广州、厦门、 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破坏贸易) ④中国海关收取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由双方商定等。 (破坏关税自主权) 《天津条约》内容: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沿海沿 江十处通商口岸;赔偿英法巨额白银;允许外国人到中 国内地游历、经商和传教;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 口岸通航等。 《北京条约》内容:承认《天津条约》有效;增开天津为 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对英、法赔款各增至 800万两白银。
三、运用: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及历史意义 ①主要内容: 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 各民族一律平等; 国民有人身、居住、宗教信仰等自由;有选举权 和被选举权; 确立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和责任内阁制。 ②《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意义 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对于反对封建 专制,推动中国的民主化进程具有重大历史意 义。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使中国丧失大片领土,主权受到更加严重的侵害。 清政府开始被列强控制,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 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了。
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 一、识记 1、1851年金田起义,2、1853年定都天京 二、运用:《天朝田亩制度》 (1)主要内容: ①土地分配:“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和“无处不均匀” 的原则,规定以户为单位,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 分土地。 ②产品分配:根据“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原则, 规定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国库。 (2)目的: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 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3)评价: 《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件(革命纲领)。 它反映了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 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但是,它体现的绝对平均主 义思想,严重脱离实际,根本无法实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