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两首《春晓》《草》教案
古诗两首春晓草教案整理
![古诗两首春晓草教案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7c386b1e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11.png)
古诗两首春晓草教案整理古诗两首春晓草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熟悉“忄、木、矢、攵、尸”五个新偏旁。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自主积累词语。
3、感受春天的漂亮景象和勃勃生气。
二、教学重点、难点:1、熟悉本课生字和新偏旁。
2、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指导书写生字。
4、理解古诗的意思,感受春天的勃勃生气,激发自己喜爱春天的情感。
三、教学预备生字卡片、教学挂图、古曲《春江花月夜》的磁带、录音机四、教学方法情境法、谈话法、讲授法、朗读指导法。
五、课型:看图学古诗六、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画面导入,揭题简介1、出示图画:多美丽的画面呀!谁知道这图上的是什么季节?从哪儿看出来的?2、老师:春天的早晨多么漂亮呀!今日我们就来学习唐代诗人孟浩然写的一首描写春天雨后早晨美景的古诗《春晓》。
(板书:春晓)3、师解题:“晓”就是早晨的意思,“春晓”就是春天的早晨。
4、过渡:理解题目后,你想知道什么?二、理解诗意,体会诗情。
师:上学期我们都已经把这首诗背下来了,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学习。
1、自读《春晓》。
2、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3、同学就自己不理解的问题进行争论,老师对重点问题进行简洁讲解或点拨。
三、感悟观赏(想象画面,听配乐朗诵,感悟诗人对春天的宠爱之情。
)1、读了这首古诗,你有什么感受?2、谁能有感情地把这首诗读给大家听?(指名读,读后评议)3、师指导朗读。
春眠/不觉晓,到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4、现在,让我们一边听着音乐,一边想象着画面,有感情地背诵这首古诗吧!四、学习生字“春、知、少、处”。
1、师范写,同学观看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同学练习,老师巡察指导。
五、扩展活动师:课下,请大家再搜集两首描写春天的古诗,我们在下一节课上沟通。
其次课时一、复习导入1、指名背诵《春晓》。
2、全班背诵。
3、老师导言:春天真是一个令人宠爱的季节,不仅我们喜爱春天,古代的诗人也喜爱,他们写下了很多关于春天的美丽古诗。
古诗两首春晓草教案
![古诗两首春晓草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c468599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4e9245b.png)
古诗两首《春晓》和《草》教案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春晓》和《草》两首古诗。
学生能够解释古诗中的关键词和短语。
学生能够理解古诗的意境和主题。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朗读、讨论和创作,培养对古诗的鉴赏能力。
学生通过分析古诗的韵律和结构,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体验古诗中的自然美和人文情感。
学生能够培养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尊重。
二、教学内容2.1 教材内容:《春晓》:孟浩然的《春晓》描绘了春天的早晨,通过描绘自然界的声音和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悦和珍惜。
《草》:白居易的《草》以草为比喻,表达了对生命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慨。
2.2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春晓》和《草》两首古诗的理解、背诵和鉴赏。
教学难点:古诗中关键词和短语的解释,以及对古诗意境和主题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3.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春天的图片或播放春天的声音,引导学生进入春天的氛围。
教师简要介绍孟浩然和白居易,激发学生对古诗作者的兴趣。
3.2 朗读与理解:教师带领学生朗读两首古诗,让学生感受古诗的韵律和节奏。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古诗中的关键词和短语,解释其含义。
3.3 讨论与分析: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古诗的理解和感受。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古诗的韵律结构,讨论其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
四、应用与拓展4.1 创作与展示:教师鼓励学生创作自己的古诗,以小组或个人的形式展示并进行分享。
教师引导学生从形式、内容和表达技巧等方面评价自己的作品和他人的作品。
4.2 延伸阅读:教师推荐其他有关春天和自然的古诗,供学生课后阅读和欣赏。
教师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相关的文学创作或研究,进一步拓展对古诗的理解和应用。
五、教学评价5.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包括朗读、讨论和创作等环节的表现。
5.2 作品评价:评价学生在创作和展示环节中的表现,包括对古诗的理解、表达技巧和创意等。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两首《春晓》《草》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两首《春晓》《草》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7cfd357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640f26c.png)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两首《春晓》《草》教案古诗两首《春晓》教学目标1、认识5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觉”、“知”2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
学习“见”“矢”2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读出古诗的韵律和节奏。
3、初步了解古诗的意思,感受春天的美好。
教学重点背诵《春晓》教学难点理解眠、觉、晓等字的意思及诗句的意思。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诗意导入。
1、感受春天的美丽。
(1)由练习1春天图片引入,由旧知做起点。
这幅图描写的什么季节?书上怎么说的,咱们一起背一下。
生:春天。
“草芽尖尖,他对小鸟说:我是春天。
”(2)出示春天的图片,感受春天的景色和特点。
师:对,这是春天的图画。
看,老师这儿还有一幅图,你从哪儿看出春天来了?请学生单个说,然后再请学生完整地说出图画。
(设计目的:现在是秋季,孩子们不能很好地感受到春天的特点和美丽。
这个环节就是为学生融入到春天的美景,感受春天之美所做的铺垫。
)2、出示古诗图,以讲故事的形式渗透诗的意思。
师:春天多美呀!我们都喜欢春天,古代的许多大诗人也被春天陶醉了。
他们写出好多好多诗文歌颂春天,赞美春天。
出示图师:看,这位就是唐代大诗人孟浩然。
在一个雨后的清晨,他刚刚从香甜的梦中醒来,推开窗户,一股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淡淡的花香,清脆的鸟叫,还有那些被雨水梳洗变得鲜艳的花草,真让他心旷神怡;可是再一看到那些被昨夜风雨打落的花瓣,又令他无限惋惜。
大诗人把这种感受和景色写入诗中,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春晓》里。
3、老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师:春晓的晓是早晨的意思,那春晓就指什么。
学生:春晓就是春天的早晨。
二、初读古诗,学习诗中生字。
1、初读古诗。
师:这首诗的内容就在老师发给大家的书页纸上。
要求:(1)认真拼一拼读一读,把字音读准。
(2)遇到不认识的圈出来,多读两遍。
学生开始读古诗。
2、学认三个生字。
师:孩子们,谁来拼读一下诗中的三个字宝宝。
(1)请带着拼音读,其他同学认真听,如果他读对了,你也跟着拼读一次。
古诗两首春晓草教案
![古诗两首春晓草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4ef3969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23.png)
古诗两首《春晓》和《草》教案一、教学目标:1.1 让学生通过学习《春晓》和《草》两首古诗,理解诗文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
1.2 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1.3 教育学生珍惜时光,热爱生活,保护自然环境。
二、教学重点:2.1 掌握《春晓》和《草》两首古诗的字词含义。
2.2 理解诗文的意境和诗人表达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3.1 诗中某些字词的理解和运用。
3.2 体会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准备:4.1 教学课件或黑板。
4.2 诗词朗诵音频。
4.3 相关背景资料。
五、教学过程:5.1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忆之前学过的古诗,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
5.2 学习《春晓》:5.2.1 教师朗读《春晓》,学生跟读。
5.2.2 学生自主学习生字词,理解诗词内容。
5.2.3 分析诗文意境,引导学生想象春天的早晨。
5.2.4 讨论诗中的意象,如“风雨”、“花落”等,体会诗人对春天的喜爱。
5.3 学习《草》:5.3.1 教师朗读《草》,学生跟读。
5.3.2 学生自主学习生字词,理解诗词内容。
5.3.3 分析诗文意境,引导学生理解诗人对草的赞美。
5.3.4 讨论诗中的意象,如“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等,引导学生珍惜生命。
5.4 诗歌朗诵:学生分组朗诵《春晓》和《草》,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5.5 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珍惜时光、热爱生活的重要性。
5.6 作业布置:学生回家后,背诵《春晓》和《草》,并请家长签字确认。
注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诗文内容,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调整教学方法,确保教学效果。
六、教学评价:6.1 评价学生对《春晓》和《草》两首古诗的字词理解、意境感受和诗人情感的把握。
6.2 评价学生的朗读、背诵能力以及课堂参与度。
6.3 评估学生对珍惜时光、热爱生活、保护自然环境的理解和实践。
七、教学反思:7.1 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考虑教学方法的适用性,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及是否达成了教学目标。
古诗两首《春晓》《草》教案
![古诗两首《春晓》《草》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541038d195f312b3169a5bc.png)
古诗两首《春晓》《草》教案1.谈话解题:同学们,前几天,老师让大家去观察自然景物的变化,你们都观察了吗?能把你们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说一说吗?(同学自由发言)师:同学们,你们说的都很好。
把你们的所见、所闻、所感都写出来的话,就是一篇很好的文章。
唐朝有位大诗人就是这么做的。
他的这首诗千百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
这首诗就是《春晓》。
(板书课题)你们知道题目的意思吗?春晓:春天的早晨。
晓:天刚亮的时候。
2.介绍作者:《春晓》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孟浩然,湖北襄阳人,大诗人李白的挚友,他一生没有做过官,大半辈子隐居农村,过着淡泊恬静的生活,年轻时曾漫游江浙,徜徉山水之间,历览自然风光,他擅长于写山水诗,字里行间凝聚着对人生和山河的热爱之情。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画出生字。
2.教师出示生词卡片,检查字词读音。
3.指名朗读,正音。
三、理解诗句,熟读成诵。
1.放课件,整体感受诗的意境。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谈谈对诗句的理解。
3.全班交流,教师做重点指导。
眠:睡眠、睡觉。
闻:听到。
啼:叫。
四、练习朗读、背诵。
1.听课文录音,体会读诗的语气和停顿。
2.指名朗读,读后评议。
3.教师说诗意,学生念出诗句。
4.同桌互背古诗。
5.学生扮演诗人吟诵古诗。
小结:春天的景色非常美,也是一年中最好的季节,我们一定要珍惜春天的时光,爱惜时间。
五、分析字形,指导书写。
1.读课后的生字,想想自己能记住哪些字,用什么方法记的。
2.班内交流。
重点指导:声:上面是“士”,不是“土”。
少:第一笔是竖,不是竖弯钩。
夜:第四笔是竖,不是坚提。
3.指导书写。
要注意把握字的上下比例,把字写匀称。
4.学生在田字格本上练习书写。
草教学目标:1.学会4个生字,认识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课前准备1.让学生观察路边、田边、河边等处的野草。
2.生字卡片,荒原野草图,朗读课文的录音带。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复习导入新课上学期,我们学习了课本中的五首古诗。
最新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文 7 古诗二首(春晓 草)》研讨课教案_12
![最新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文 7 古诗二首(春晓 草)》研讨课教案_12](https://img.taocdn.com/s3/m/f9ec03a1ad51f01dc381f106.png)
《古诗二首草》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是唐代两位诗人写的两首描写春天的诗,内容和观察角度不同,但都能看出作者用心发现春天的特点。
《草》是一首咏物诗,诗中主要以草为吟咏对象,情景交融,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野草顽强的生命力。
不仅是一曲野草颂,也是一曲生命的颂歌。
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7个字,会写6个生字,学习5个新偏旁。
2、朗读并背诵古诗,读出古诗的韵律和节奏。
3、初步了解古诗的意思,感受春天的美好和野草顽强的生命力。
4、有背诵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会生字,通过多形式地反复吟读,让学生学会入情入境地朗读古诗。
教学难点:通过反复吟读,理解诗意,领悟诗情,体会诗境。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春季)2、你能说说和春天有关的事物吗?(指名说,点评)3、同学们的知识量可真丰富,你们知道吗?我国古代有很多的诗人,他们写了很多关于春天的古诗,这些诗可美了。
今天,咱们来学习一首。
(出示课题:草)4、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1、请同学们借助拼音自由地读读古诗。
读之前老师想请位同学来为大家读读要求:(出示要求)(1)生字词仔细读,读准字音。
(2)不会读的字多读几遍,把诗句读正确、流利。
2、现在打开书本,读读古诗,大声读,放声读,开始吧!3、谁来为大家读一读?(指名读,点评)4、你觉得哪些字音在读的时候要提醒大家注意呢?(重点指导:离荣风生)齐读古诗5、字音都读准了,老师相信再来读肯定没问题了。
但古诗不仅要读准音,还要读出节奏和韵律来。
请同学们根据学习《春晓》时划分节奏的经验,也来为《草》划分节奏停顿。
6、谁来读读试试?(指名读,点评)7、同学们真了不起,刚学的知识就学会学以致用了。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感受古诗独有的韵律和节奏美吧!(出示古诗)男女生读、齐读三、精读理解诗意(一)离离原上草1、同学们,读好古诗的同时,我们也要读懂诗文背后的含义。
谁知道这首古诗写作的对象是什么?(草)你怎么知道的?(课题)【学习方法点拨:你很聪明,读文章,首先要读好课题。
古诗两首春晓草教案
![古诗两首春晓草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66837db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95.png)
一、教案基本信息古诗两首《春晓草》教案学科领域:语文年级:一年级课时:2课时编写日期:2024年10月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古诗《春晓草》。
(2)理解古诗《春晓草》的意境和主题,能够用自己的话进行简要描述。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实物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
(2)运用多媒体手段,展示古诗《春晓草》的意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句。
(3)采用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和热爱,感受古诗词的魅力。
(2)培养学生对春天的喜爱,珍惜大自然的美景。
(3)培养学生关爱动物、保护环境的责任意识。
三、教学内容1. 古诗《春晓草》的朗读和背诵。
2. 生字词的学习和运用。
3. 诗句意境和主题的探讨。
四、教学步骤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1)展示春天的图片,引导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春天的认识和感受。
2. 学习古诗(1)引导学生朗读古诗《春晓草》。
(2)讲解生字词,帮助学生正确朗读。
(3)分析诗句,理解古诗的意境和主题。
3. 小组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探讨古诗中的意象和情感。
(2)每组选代表进行分享。
4.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古诗《春晓草》的主题和意境。
第二课时1. 复习古诗(1)检查学生对古诗《春晓草》的背诵情况。
(2)针对学生的背诵情况进行辅导。
2. 应用拓展(1)创设情景,让学生运用所学生字词。
(2)进行小组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古诗《春晓草》的主题和意境。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背诵古诗《春晓草》。
(2)运用所学生字词,写一篇关于春天的短文。
(3)观察身边的动植物,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培养关爱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2. 拓展作业:收集其他描写春天的古诗,进行欣赏和分享。
小学语文古诗两首《春晓》教案
![小学语文古诗两首《春晓》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be2255c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40ecc0a.png)
小学语文古诗两首《春晓》精品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古诗《春晓》。
(2)理解古诗《春晓》的内容,体会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音乐等辅段,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情境。
(2)运用分角色朗读、小组讨论等方法,深入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和热爱,提高他们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2)培养学生对春天的美好情感,教育他们珍惜大自然,保护环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古诗《春晓》。
(2)理解古诗《春晓》的内容和意境。
难点:(1)生字词的理解和运用。
(2)体会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古诗《春晓》的全文。
3. 与诗歌相关的图片或音乐资料。
4. 生字词卡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音乐,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情境。
(2)简介诗人孟浩然及其作品风格。
2. 学习古诗:(1)让学生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2)讲解生字词,帮助学生理解古诗内容。
(3)引导学生通过朗读、默读等方式,感受诗歌的意境。
3. 分析诗歌:(1)分角色朗读古诗,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小组讨论:诗人为什么喜欢春天?他用了哪些词语来描绘春天的美景?4. 总结感悟:(1)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教育学生珍惜大自然,保护环境。
五、课后作业:1. 正确朗读和背诵古诗《春晓》。
2. 运用生字词写一段话,描述春天的美景。
3. 画一幅春天的画,并在画面旁边写上一句关于春天的诗句。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参与度、知识掌握程度等。
针对存在的问题,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七、评价建议:1. 学生朗读和背诵古诗《春晓》的情况。
古诗两首春晓草教案
![古诗两首春晓草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86de23c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cd.png)
古诗两首《春晓》与《草》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春晓》和《草》两首古诗。
(2)理解《春晓》和《草》的意境和主题,体会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赞美。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感受古诗的韵律和节奏。
(2)分析古诗中的关键词语,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的意思。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珍惜生命。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和背诵《春晓》和《草》两首古诗。
2. 理解《春晓》和《草》的意境和主题。
三、教学难点:1. 理解古诗中的意境和深层含义。
2. 学会欣赏古典文学,提高文学素养。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春晓》和《草》的原文及其译文。
2. 准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古诗内容。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古诗,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
(2)出示《春晓》和《草》的题目,让学生猜测这两首诗的内容。
2. 学习《春晓》:(1)让学生自由朗读《春晓》,注意朗读的节奏和韵律。
(2)解释诗中的关键词语,如“春眠不觉晓”、“夜来风雨声”等。
(3)引导学生体会诗中的意境,感受春天的美好。
3. 学习《草》:(1)让学生自由朗读《草》,注意朗读的节奏和韵律。
(2)解释诗中的关键词语,如“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等。
(3)引导学生体会诗中的意境,理解作者对生命的赞美。
4. 朗读与背诵:(1)组织学生集体朗读《春晓》和《草》。
(2)鼓励学生背诵两首古诗。
(2)鼓励学生在课后收集其他描写春天的古诗,进行欣赏和阅读。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表现、朗读和背诵情况,评价学生对《春晓》和《草》的掌握程度。
2. 通过课后收集其他描写春天的古诗的任务,评价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拓展能力。
七、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和反馈。
教师也应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和改进,以提高教学效果。
古诗两首春晓草教案
![古诗两首春晓草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6f071b1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4275f7c.png)
古诗两首《春晓》与《草》教案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春晓》和《草》两首古诗。
学生能够理解两首诗的基本内容,解释生词和短语的意义。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朗读、讨论和写作等方法,深入理解古诗的意境和主题。
学生能够运用诗歌中的描写方法和修辞手法,创作自己的小诗。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欣赏中国古代诗歌的美,培养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学生通过学习古诗,培养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增强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两首古诗。
学生能够理解两首诗的基本内容,解释生词和短语的意义。
2.2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古诗的意境和主题。
学生能够运用诗歌中的描写方法和修辞手法,创作自己的小诗。
三、教学准备:3.1 教具准备:PPT或者黑板,用于展示诗歌内容和相关图片。
诗歌文本,用于学生朗读和背诵。
3.2 教学环境:安静、整洁的教室,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
四、教学过程:4.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与春天相关的图片,引起学生对春天的兴趣。
教师提问:“你们对春天有什么印象?”,引导学生分享对春天的感受。
4.2 学习《春晓》:教师展示《春晓》的PPT或者黑板,引导学生朗读诗歌。
教师解释生词和短语的意义,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内容。
教师提问:“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哪些景象?”,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描写方法。
4.3 学习《草》:教师展示《草》的PPT或者黑板,引导学生朗读诗歌。
教师解释生词和短语的意义,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内容。
教师提问:“这首诗描绘了草的哪些特点?”,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描写方法。
4.4 创作小诗: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诗歌中的描写方法和修辞手法,创作自己的小诗。
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五、巩固练习:教师设计一些选择题或者填空题,检验学生对两首诗的理解和记忆。
学生完成练习题,教师给予反馈和讲解。
六、总结与拓展: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两首诗的主题和意境,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一年级下册古诗两首《春晓》《草》教学设计
![一年级下册古诗两首《春晓》《草》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f00b045960590c69fc37620.png)
教时第一课时课题课文 7,古诗两首日期月日授课目的 :1、认识本课 13 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 6 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 7 个字只识不写,学习 5 个新偏旁。
重点2、朗读并背诵古诗,读出古诗的韵律和节奏。
与3、初步认识古诗的意思,感觉春天的美好和野外顽难点强的生命力。
教学过程认识本课13 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 6 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 7 个字只识不写,学习 5 个新偏旁。
朗读并背诵古诗,读出古诗的韵律和节奏。
活动板块老例性积累核心过程活动内容与表现方式学生活动方式古诗积累学生自主背诵古诗一.发言导入1、小朋友们,你们会背诵哪些古诗?学生背诵古诗2、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两首古诗。
板书:古诗二首。
今天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唐代诗人孟浩然写的一首诗《春晓》,(板书)指名读诗题,读准“晓”,齐读试题。
指名读诗题,读3、理解“晓”字的意思,说说这首诗准“晓”,齐读描述的是什么。
试题。
4、出示资料,简介诗人。
二、精读《春晓》1、初读古诗,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古诗。
(2)学生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读自由读,要求读通诗句。
准字音,读通诗(3)检查自读情况。
句1)、指名读古诗,正音。
2)、齐读古诗。
2、读中想象,理解诗意。
(1)、学习第一,二行诗句。
1)、指名读。
2)、观察插图,理解词语的意思。
观察插图,理解3)、图文结合,张开想象,说说第一、词语二行诗的意思。
4)、指导朗读第一、二行诗句,感觉诗人被鸟鸣声唤醒的欣喜,读出对明亮春光的喜爱之情。
指名读,齐读。
交流方式全班齐背。
读准“晓”,正音齐读诗题。
读古诗,正音图文结合,张开想象指名读,齐读。
拓展延伸总结提升( 2)、学习第三、四行诗句。
1)、指名读。
2)、理解“知”的意思:知道。
3)、张开想象,说说第三、四行诗的意思。
4)、朗读第三、四行诗句。
3、熟读成诵,感悟诗情,。
(1)、指导读出古诗的节奏,学生依照标出的逗留,熟读成诵。
男生女生比赛读。
(2)、用自己的话把这首诗的意思讲一讲,同桌交流,共同纠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两首《春晓》《草》教案
春晓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2个生字。
认识“晓、眠、啼”3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
1.谈话解题:同学们,前几天,老师让大家去观察自然景物的变化,你们都观察了吗?能把你们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说一说吗?(同学自由发言)师:同学们,你们说的都很好。
把你们的所见、所闻、所感都写出来的话,就是一篇很好的文章。
唐朝有位大诗人就是这么做的。
他的这首诗千百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
这首诗就是《春晓》。
(板书课题)你们知道题目的意思吗?春晓:春天的早晨。
晓:天刚亮的时候。
2.介绍作者:《春晓》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孟浩然,湖北襄阳人,大诗人李白的挚友,他一生没有做过官,大半辈子隐居农村,过着淡泊恬静的生活,年轻时曾漫游江浙,徜徉山水之间,历览自然风光,他擅长于写山水诗,字里行间凝聚着对人生和山河的热爱之情。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画出生字。
2.教师出示生词卡片,检查字词读音。
3.指名朗读,正音。
三、理解诗句,熟读成诵。
1.放课件,整体感受诗的意境。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谈谈对诗句的理解。
3.全班交流,教师做重点指导。
眠:睡眠、睡觉。
闻:听到。
啼:叫。
四、练习朗读、背诵。
1.听课文录音,体会读诗的语气和停顿。
2.指名朗读,读后评议。
3.教师说诗意,学生念出诗句。
4.同桌互背古诗。
5.学生扮演诗人吟诵古诗。
小结:春天的景色非常美,也是一年中最好的季节,我们一定要珍惜春天的时光,爱惜时间。
五、分析字形,指导书写。
1.读课后的生字,想想自己能记住哪些字,用什么方法记的。
2.班内交流。
重点指导:声:上面是“士”,不是“土”。
少:第一笔是竖,不是竖弯钩。
夜:第四笔是竖,不是坚提。
3.指导书写。
要注意把握字的上下比例,把字写匀称。
4.学生在田字格本上练习书写。
草教学目标: 1.学会4个生字,认识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课前准备 1.让学生观察路边、田边、河边等处的野草。
2.生字卡片,荒原野草图,朗读课文的录音带。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复习导入新课上学期,我们学习了课本中的五首古诗。
同学们还会背吗?有一首《咏鹅》,谁记得?还有一首《画鸡>,谁背给大家听一听?(指名背)今天,我们再学习一首古诗,揭示课题草二、范读课文三、自读课文要求:1.借助拼音练读课文3遍。
2.画出课文中的生字读一读,再放进句子里读正确。
四、读诗句,识字1.第一行(指名读)识字:离原教师解释:“离离”是讲草长得茂密。
“原”是宽广的野地。
出示图,观察地上的草长得怎样?(让学生从画面上感知荒原上野草繁茂的样子。
)指导读句:离离/原上/草,2.第二行(齐读)识字:岁枯荣(“岁”平舌音,“荣”翘舌音。
)教师解释:“岁”就是“年”的意思,每年秋天,草就要怎样了?(枯黄,像落叶一要。
)到了第二年春天呢?(发芽、生长)指导读句:一岁/一枯/荣(提示:两个“一”声调不同)3.第三行(指名读)识字:野火烧尽(注意读准“烧”的音。
)解释:“尽”就是“完”的意思,从哪儿说明烧不完呢?出示第四行。
4.第四行(齐读)再次观察画面。
讲述生长的原因,地里的草根还在。
识字:吹又(注意“吹”翘舌音)指导读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五、朗读课文,背诵课文1.听朗读课文的录音,想象原上草的样子。
2.反复练习朗读,达到背诵要求。
六、巩固练习1.认读生字(含要认识的字)。
2.用“春风”说一句话。
第二课时一、复习1.朗读、背诵课文。
2.说说你喜欢小草吗?为什么(不作过高要求,学生说到什么程度皆可,说通就行。
)3.认读生字。
用“原、岁、吹、火”口头组词。
二、指导写字原:半包围结构,“厂”里面是“白”、“小”,不能写成“泉”。
岁:上下结构。
“山”要写扁些。
上短下长。
枯:左边是木字旁,右边可分成“十”“古”来记忆。
吹:右边是“欠”(欠字旁),上面不要写得太宽,下面“人”左右伸长。
又:注意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字在格内要居中。
三、抄写生字四、巩固练习1.指导:这首诗不完整,有的句子没写完整,有的整行没写,你能把没写出来的字填上吗?2.各自在书上填写,尽是不看课文与生字。
3.指名(多人)读一读,了解默写的情况。
4.集体背诵古诗。
五、补充阅读白居易的《池上》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1.师简单介绍并范读。
这首诗中,诗人描写一个小孩独自撑着小船去采莲蓬的情景,回来时小船把浮萍分开,船后留下一道行船的痕迹。
2.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读读背背。
教师也可作简笔画,帮助学生了解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