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余华《活着》
小说赏析范文
小说赏析范文《活着》赏析《活着》是中国当代作家余华的代表作之一,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感人至深的情感描绘。
本文将从小说的主题、人物形象和文学技巧三个方面进行赏析,以揭示其艺术魅力和思想价值。
一、主题的深刻意蕴《活着》的主题是生命的意义和尊严。
小说通过主人公福贵的一生,展现了战乱年代下普通农民的苦难经历。
福贵像很多人一样受到命运的摆布,无法主宰自己的生活,但他通过坚强的意志和对生命的执着追求,在极端的痛苦中仍然保持着对人性的信仰与尊重。
小说表达了一种对生命的敬畏和珍惜的情感,引发了读者的共鸣。
二、人物形象的鲜明塑造福贵是小说中的主人公,他经历了苦难、挫折和失去亲人的痛苦,但他始终保持善良、坚毅和乐观的品质。
小说通过对福贵的描写,展现了一个普通农民在困境中坚持生活,保持人性尊严的形象。
福贵的形象凸显了人性的伟大和生命的可贵,使读者深受触动。
三、文学技巧的巧妙运用《活着》在叙事结构和语言上都展示了余华的独特才华。
小说采用了线性的时间结构,通过福贵的视角,将读者带入他的内心世界,感受到他的喜怒哀乐。
同时,余华运用了大量的象征手法,比如用“生死肉体”代表生命,以及通过描述福贵吃人肉来象征战争的残酷。
这些文学技巧丰富了作品的内涵,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活着》是一部充满深意的小说,通过对福贵一生的描写,展示了人性的伟大和生命的可贵。
小说通过深刻的思考和感性的描写,让读者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从而引发对于人类命运的思考和反省。
无论是从主题、人物形象,还是文学技巧上,《活着》都堪称优秀的作品,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思考。
通过对小说《活着》的赏析,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余华的文学才华,还可以深入思考人类生命的价值和尊严。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困境和挫折,但只有保持乐观、勇敢和坚持的品质,才能真正活出自己的尊严和价值。
福贵的故事感动了无数读者,也启发着他们坚持生活、热爱生命。
总之,《活着》以其深刻的主题、鲜明的人物形象和巧妙的文学技巧,展示了余华的文学魅力和思想深度。
余华《活着》书评(6篇)
余华《活着》书评(6篇)余华《活着》书评篇1在读《活着》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一度觉得主人公实在是太悲惨了,这样活着又有什么意义呢?但读完后,我才明白,活着,可能仅仅就是为了活着,是一种生存的本能,是对生命的尊重,当你失去了一切,你会发现,你还有你的生命,你的生活还在继续,你的生命是别人无法夺走的。
一边阅读,一边为福贵的悲惨身世流泪。
同时我也思考,对于我们来说,活着比福贵要简单得多,福贵的痛我们无法切身体会,活着很简单,如果你要追求“怎么活”,那么活着也许也会变得奢侈。
“生命是有尊严的,我们应当尊重生命,即使面对再多的苦难,也应该努力地继续活着。
”这才是《活着》让我真正感动之处。
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就如余华所说:“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因此,忍受苦难造就了活着。
”《活着》写出了人们对苦难的承受能力,写出了苦难对世界灾祸乐观的态度。
他让我真正知道——活着本身就是艰难,而延续生命则是更深的艰难。
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不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活着……余华《活着》书评篇2我感受到活着更深刻的意义。
人靠记忆来慰藉,靠倾诉来释然,靠平静来概括,靠回回首彻悟。
枯草衰杨,曾为歌舞场。
富贵年少家庭富足,无需为生计费心劳累。
生在地主家庭的富贵衣食无忧,读私塾不需要走、有长根背着,享受穷人无法享受的尊宠。
在富足安逸的生活当中,富贵不知道自己的活着的意义,抛弃娇妻,留恋柳巷。
在酒醉__逸当中自甘堕落,毫无廉耻,顾忌,由青楼女子背着自己串街走巷,成为县城当中的笑话。
在这里他不知道这种快感、逍遥都是昙花一现,也无法体会到烟花易冷的凄凉。
在纸醉金迷的世界里,富贵给自己挖了一个坑,这一掉进去就从来没有出来过。
__和赌相伴而生,相对烟花柳巷的柔情,__挥洒如金的紧张和刺激更加人你沉沦。
余华老师活着作品赏析
余华老师活着作品赏析余华老师的《活着》是一部感人至深的作品,它以其深刻的人性描写和震撼人心的故事情节,深深地触动了读者的心灵。
这部小说以中国20世纪上半叶的历史为背景,讲述了一个普通农民的生活遭遇和心灵历程,通过主人公的遭遇,展现了中国农民在动荡时期的生存状态和心灵变化。
余华老师通过对主人公的深入刻画和对社会环境的真实描绘,向读者展示了一个真实而深刻的中国。
首先,余华老师通过对主人公的塑造,展现了一个普通农民的坚韧与顽强。
小说的主人公福贵是一个普通的农民,他在生活中经历了无数的磨难和困苦,但他从未放弃对生活的希望和对家人的责任。
在面对家庭的变故和社会的动荡时,福贵始终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家人的深情。
他用自己的双手劳动,养活着一家人,尽管生活艰辛,他依然坚守着对家庭的责任和对生活的信念。
他的坚韧和顽强,让人深受感动,也让人对生活充满了敬畏和感激。
其次,余华老师通过对社会环境的真实描绘,展现了中国农民在动荡时期的生存状态和心灵变化。
小说中描绘了中国20世纪上半叶的社会动荡和农民的生存状态,展现了那个时代农民的艰辛和无助。
在这个时代,农民们被夺取了土地,生活变得愈发艰难,他们失去了生存的基础,面对着无尽的困难和挑战。
在这样的环境下,人们的心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们失去了对生活的希望和对未来的憧憬,变得麻木和冷漠。
余华老师通过对这个时代的真实描绘,向读者展示了一个真实而深刻的中国,也让人对那个时代的农民生存状态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最后,余华老师通过对人性的深刻描写,让读者对生活和人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小说中的主人公福贵在面对无尽的磨难和困苦时,始终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家人的深情。
他用自己的坚韧和顽强,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展现了人性的善良和坚强。
同时,小说中也展现了人性的丑陋和冷漠,人们在面对困难时,往往会变得自私和冷漠,失去了对他人的关怀和对生活的热爱。
余华老师通过对人性的深刻描写,让读者对生活和人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让人对自己的生活和人性有了更深刻的反思和感悟。
浅析《活着》
浅析《活着》《活着》是余华的一部长篇小说,小说以农村改革开放时期为背景,讲述了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在历经了家族的沉浮和苦难后,最终在乡村挣扎中艰难生存下来的故事。
这部作品以其深刻的写实主义风格和感人至深的情感描写,深受读者喜爱。
本文将对《活着》进行浅析,一探这部作品的丰富内涵和深刻启示。
在小说中,主人公福贵是一个普通的农民。
在他的一生中,经历了生老病死、别离团聚等生活中常见的各种变故。
即使在面临如此多的困难和挑战时,福贵仍然能够坚守初心,顽强生存,这正是小说最为动人之处。
小说中所展现的农民生活的艰辛和不易,以及农村改革开放时期的社会现实,让读者对于中国农村的变迁和人民生活的苦难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和感受。
在小说中,作者通过福贵的命运,展现了农民的艰辛和不易。
福贵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从小就经历了家族的衰落和挣扎。
在他的一生当中,他先是经历了贫困的童年,然后又遭遇了家庭的破裂和亲人的离世。
尽管面临着无数的挫折和打击,福贵始终没有放弃,一直努力与命运抗争,艰难求存。
他所经历的命运之苦,让人深感唏嘘和感伤。
也正是这种坚韧不拔的品质,让福贵最终得以在世俗中生存下来。
这种对生活的顽强和对命运的抗争,正是小说中最为深刻的精神内涵之一。
小说中还体现了作者对于农村生活和乡村社会的深刻剖析。
在《活着》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农民家庭的生活状态,也可以看到农村社会的变迁和农村改革开放时期所带来的影响。
小说中对于农民生活的描写非常细腻真实,使得读者对于中国农村生活和农村社会的面貌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作者通过对农村社会的剖析,让读者感受到了农村改革开放时期对于农村社会的巨大冲击和变革,也让人深刻理解了农村社会的传统与现代的交融。
小说中对于家庭、亲情和人性的描写也是十分感人。
在福贵的一生中,他经历了亲人的死亡、家庭的破裂,也经历了离别与团聚。
在生活的沉浮中,福贵经历着亲情的痛苦和人性的考验。
在小说中,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这些情感的变化和碰撞,使得福贵的人生历程显得更加动人和感人。
浅析《活着》
浅析《活着》《活着》是中国作家余华创作的一部小说,小说以中国农村底层农民的生活为背景,通过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的命运变迁展现了中国大半个世纪的苦难历程。
作品以其深刻的社会关怀和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并被誉为中国文学的经典之作。
小说的故事背景发生在20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的中国农村,讲述了主人公福贵从小到老的一生。
福贵原是一个普通的小地主,但在社会变革的浪潮中,他家族遭受了连绵的苦难。
在日本侵华战争、国共内战以及土改、合作社、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等历次社会运动的洗礼下,福贵一家历经磨难,饱受生命的压迫和伤害。
然而尽管家庭遭受巨大打击,福贵仍然相信生命是宝贵的,他始终坚持着活下去的信念,并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活着”的意义。
小说以福贵的亲身经历为主线,通过细致入微的描绘,展示了一位农民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
作品以真实的感情和细腻的笔触塑造了福贵这个普通农民形象,透过福贵的一生,展现了中国农村底层群体的悲喜人生,以及在社会动荡中所承受的巨大压力和痛苦。
小说还深刻揭示了人性的丑恶和社会制度的无情,让读者深刻反思生活的真谛和社会的黑暗面。
小说以其深刻的社会关怀和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并被誉为中国文学的经典之作。
小说以朴实的语言和真挚的情感描绘了中国农村的原生态和普通人的苦乐兴衰,使人们对中国农村的生活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
小说通过对福贵一家的遭遇进行深入剖析,深刻揭示了中国农村在社会变革中所承受的压力和痛苦,让人们对中国社会的历史进程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
最重要的是,《活着》以其深刻的人性关怀和对生命的尊重,让读者真切地感受到了“活着”的意义,激励人们在面对生活的困难和挑战时,不放弃对生命的珍视和对幸福的追求。
《活着》深刻地反映了当代中国社会的发展变革,展现了中国农村底层农民的真实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是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文学作品。
通过对《活着》的分析,可以让人们更加深刻地了解中国人民的苦难历程,感受生活的真谛,激发人们对生命的热爱和对幸福的追求,对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如何评价余华的《活着》
《活着》——余华笔下的生活真谛余华的《活着》是一部深入人心的作品,它以简洁明了的文字,讲述了主人公福贵的一生。
这部小说以其独特的视角,让我们重新审视生活的意义,思考人生的价值。
首先,余华通过福贵的人生经历,向我们展示了生活的残酷与真实。
福贵从富有的地主少爷到一贫如洗的农民,经历了无数的磨难和挫折。
然而,他并没有被生活的困境所打败,而是坚韧地活下去,用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的种种挑战。
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其次,余华在《活着》中表达了对生命的尊重和珍视。
福贵的一生中,亲人一个个离他而去,但他从未放弃对生命的执着。
他坚信只要活着,就有希望,就有可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这种对生命的敬畏和珍惜,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态度,学会更加珍爱身边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
再者,余华通过《活着》展示了人性的光辉。
在福贵的生命中,虽然充满了苦难和挫折,但他始终保持着善良和宽容。
他对待身边的人充满爱心,对待生活充满热情。
这种人性之美,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伟大和善良,也让我们更加坚信人性的力量。
最后,我认为《活着》是一部值得一读再读的经典之作。
它不仅让我们看到了生活的残酷和真实,也让我们看到了生活的希望和美好。
它教会我们要珍惜生命,珍爱身边的人和事,保持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善良的人性。
总之,《活着》是一部值得我们深思的作品。
它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思考人生的价值。
在阅读这部作品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能够获得文学上的享受,更能够从中汲取生活的智慧和勇气。
因此,我强烈推荐大家阅读余华的《活着》,相信它会给你带来不一样的思考和感悟。
浅析《活着》
浅析《活着》《活着》是余华的代表作之一,小说以中国文化大革命时期为背景,通过一个农民家庭的命运变迁,展现了人性的悲凉与坚韧。
小说以其深刻的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备受赞誉,被誉为中国当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下面我们就来浅析一下《活着》这部小说。
小说的背景是中国的文化大革命时期。
这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黑暗的一段时间,无数人因为政治斗争而失去了生命,整个社会都处于动荡不安的状态。
小说以农民家庭为切入点,通过一个平凡的人物的命运变迁,展现了那个时代人民的生活状态。
小说中的主人公福贵,是一个朴实善良的农民,他在那个时代经历了家庭的分崩离析、贫困的煎熬和无法承受的生命苦难。
小说以福贵为代表的人物形象,展现了当时普通人民所面临的痛苦和无奈,如同一面放大镜,将当时社会的种种问题映射得淋漓尽致。
小说展现了人性的悲凉和坚韧。
在文化大革命这样的特殊历史时期,人们的生活状态是非常艰难的。
福贵一家就经历了种种磨难,从家庭的破碎到生活的艰辛,他们遭受了种种折磨和磨难,但他们始终没有放弃对生活的希望,坚韧不拔地生活下去。
小说中的这种精神让人感叹和钦佩,也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悲凉和坚韧。
在磨难面前,人们可能会崩溃,但也可能会坚强,小说通过福贵一家的遭遇,让我们看到了人性在逆境中的两种可能性。
小说的艺术风格也是其引人注目的地方。
余华在《活着》中运用了大量细腻的描写和真实的情感,使得小说充满了人情味和生活的气息。
在描写人物的命运变迁和社会的动荡中,余华用了一种淡泊的笔触,使得故事更加真实生动,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
余华还在小说中融入了大量的民间元素和风格,使得这部小说更富有乡土气息和生活的质感。
这些特点使得《活着》在中国文学中独树一帜,成为了当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小说的主题深刻且耐人寻味。
《活着》这部小说虽然以文化大革命时期为背景,但其主题并不局限于某个特定的历史时期。
小说主要讲述了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在风云变幻的历史时期里所经历的磨难和生活状态,通过这一家人的遭遇,作者让我们看到了人性在生活中的本质和真相。
浅析余华作品《活着》中的生与死
浅析余华作品《活着》中的生与死在余华的《活着》中,生与死的主题贯穿始终,以一种深沉而质朴的方式展现了人生的悲欢离合与命运的无常。
这部作品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设计,却以最真实的笔触描绘了生命的坚韧与脆弱,以及在生死边缘挣扎的人们所展现出的无奈与希望。
故事的主人公福贵,本是个富家子弟,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
然而,他的放荡不羁和挥霍无度使他家道中落,从此走上了一条充满苦难的道路。
在这个过程中,死亡如影随形,不断地夺走他身边的亲人。
先是他的父亲在他赌博输光家产后气死,母亲也在贫困和疾病中离世。
随后,他在战争中九死一生,好不容易回到家乡,却发现女儿凤霞因一场大病变成了哑巴。
妻子家珍是福贵生命中的一抹温暖。
她勤劳、善良、坚韧,始终陪伴在福贵身边,不离不弃。
即使生活艰辛,家珍也从未抱怨,而是默默地支撑着这个家。
然而,她最终也因劳累和疾病离开了福贵。
儿子有庆是个活泼可爱、善良懂事的孩子。
他每天都要跑很远的路去学校,却从不叫苦。
但命运却残酷地夺走了他的生命,他因给县长夫人输血过多而死。
这是一个让人痛心的情节,一个无辜的生命就这样在不合理的社会制度下消逝。
女儿凤霞长大后嫁给了二喜,本以为生活会渐渐好转,可凤霞却在分娩时大出血去世。
紧接着,女婿二喜在工作中意外身亡,只留下了外孙苦根。
然而,就连苦根这最后的希望,也在贫苦的生活中因为吃豆子过多而夭折。
在一系列的死亡面前,福贵却依然坚强地活着。
他的活着,并非是对命运的屈服,而是一种对生命的尊重和对生活的接纳。
每一次亲人的离世,都像是在他的心上划了一道口子,但他没有被痛苦击倒,而是选择带着回忆继续前行。
《活着》中的死亡,并非是简单的生命终结,而是一种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揭示。
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人们的生命如同蝼蚁,随时可能被命运的车轮碾碎。
有庆的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不平等和权力的滥用;凤霞的死,则揭示了医疗条件的落后和生活的艰辛。
这些死亡,不仅仅是个体的悲剧,更是时代的悲哀。
浅析余华《活着》五篇范文
浅析余华《活着》五篇范文第一篇:浅析余华《活着》浅析余华《活着》读者共鸣性产生原因摘要:《活着》是余华的代表作品之一,是他写作上的一座里程碑。
很多人研究《活着》的主题意义,探寻余华所说的“活着”,是一种怎么样的人生;讨论《活着》的叙述手法,想将它归类于某种主义。
关于这些的讨论有太多了。
放弃从作者的角度探寻文本内容,而是从读者的角度进入,结合读者阅读感受和文本内容解读余华的《活着》。
关键词:读者文本共鸣性普遍经验性情感内化刚开始阅读余华的《活着》时,里面的情节让人觉得不可思议,通常令读者捧腹大笑,感觉太过于荒唐。
比如父亲“ 拉屎时就像个穷人了。
他不爱在屋里床边的马桶上拉屎,跟牲畜似的喜欢到野地里去拉屎。
每天到了傍晚的时候,我爹打着饱嗝,那声响和青蛙叫唤差不多,走出屋去,慢吞吞地朝村口的粪缸走去。
走到了粪缸旁,他嫌缸沿脏,就抬脚踩上去蹲在上面。
我爹年纪大了,屎也跟着老了,出来不容易,那时候我们全家人都会听到他在村口嗷嗷叫着。
”除了福贵父亲蹲在缸上大便的场景外,还有青楼胖胖的妓女被福贵当马骑,满大街的跑。
这些情节总体上是轻松愉快的,而福贵就一个浪荡公子哥的形象,没有挣得读者的几分好感。
可是,越往下读,我们会发现,我们轻松不起来了。
书名虽然是《活着》,讲的却都是死的事情。
因为吃喝嫖赌,福贵把祖上的家产败光,气死了老父亲,接着又被国民党抓去当兵,回来时母亲已经死去。
女儿在一次高烧后成为了聋哑人,福贵被解放军俘虏后放了回来,还赶上了分土地,洗心革面的他一心要和家人守在一起“好好活着”。
可是中国公社化运动、随后的大饥荒、“文化大革命”和包产到户,都波及到了这个普通的农家。
劳累过度而又营养不良的妻子家珍患了不治之症,最后死去。
儿子友庆为了给县长夫人输血被医生抽干了血而死去,女儿凤霞终于嫁给了一个知冷知热的丈夫二喜,让福贵感到生活的幸福,却不料凤霞在分娩时难产而死,随后女婿二喜在劳动中死于意外事故。
包产到户后,衰老的福贵体力不支,他的外孙苦根小小年纪就帮助他干农活,先是淋了雨生病,又因为吃了过多的青豆胀死。
分析现代小说之活着
分析现代小说之活着《分析现代小说之活着》活着,是一部由余华所著的现代小说。
该作通过主人公福贵的一生,生动地展现了封建社会的衰落、家庭破裂以及生活困境等现象。
本文将从小说的时间背景、主题论述和艺术手法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时间背景《活着》的故事发生在中国二十世纪上半叶,从福贵的祖父一直到福贵死去,跨越了几十年的时间。
这个时期正好是中国社会变迁最为剧烈的时期,包括民国时期、抗日战争以及解放战争等。
通过这个时间背景,作者充分展现了历史对个体和家庭的影响,以及人们在动荡时期中所面对的困境和选择。
二、主题论述1. 生死与尊严:小说通过福贵的一生展现了生死与尊严的关系。
福贵明白了生命的脆弱与可贵,努力保护自己的尊严,即使在贫穷困苦的环境中,也坚守着自己的人格。
2. 家庭与社会:小说以福贵的家庭为中心,刻画了中国封建社会家庭的困难与破裂。
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和对待爱的方式,反映了封建社会下家庭的苦难。
3. 传统与现代:小说通过福贵一家的命运,呈现了封建社会由于历史的变迁而遭受到的冲击。
传统价值观与现代观念之间的冲突,让人深思社会进步对个体命运的改变。
三、艺术手法1. 叙事结构:小说采用线性的叙事结构,将福贵的一生按照时间顺序进行叙述。
这种叙事方式使得读者可以清晰地了解到主人公的生活轨迹,也更加深入地体验到他所经历的困境。
2. 口语化语言:小说的语言运用了大量的口语化表达,使得读者能够更直接地感受到人物的真实情感和生活状态。
这种运用不仅增强了小说的可读性,也更贴近了人们的现实生活。
3. 象征手法:小说中多处采用了象征手法来传达深层次的意义。
比如在福贵的儿子死后,作者用“脑袋和心脏一起绞疼”的描述来象征福贵的痛苦与无法挽回的悲伤。
总结:《活着》这部小说通过福贵一生的经历,生动地展现了社会历史变迁对个体命运的影响,以及封建社会家庭的困境和破裂。
通过深入的主题论述和独特的艺术手法,余华成功地传达了对生命、家庭、传统和现代的思考与反省。
论余华的《活着》
论余华的《活着》余华的小说《活着》是一部深刻的文学作品,它反映了中国文化和历史的复杂性。
本文旨在通过对小说中的人物、主题和叙述技巧等方面的分析,探讨余华小说的风格以及其对中国文学的价值。
一、人物分析小说的主人公是福贵,他是一个平凡的农民,但在动荡的历史时期中经历了许多不幸的变故。
福贵具有特殊的体验,他亲身经历了苦难和死亡,但他依然能够坚强地生存下去。
这说明了福贵在心理上的强大和适应能力。
他的性格也表现出某种程度的愚昧和顽固,但这些缺点也使他更加真实。
福贵的女儿小福贵也是小说中的一个关键人物。
她展现了一个典型的中国女性的形象,她患病、被卖、死亡,但是她也表现出内心的坚强和玲珑剔透的品质。
其他人物如福贵的父母和妻子等也都是典型的中国农民形象,他们与福贵一样,经历了生死考验。
二、主题分析《活着》的主题包括生命、死亡、家庭、人性等。
小说描绘了福贵一家人在改革开放时期所经历的一系列困境,成功地表现了生命这一主题。
通过小说中对食物、财产等物质生活的描述,以及对感情、尊严等精神需求的探讨,体现了生命的宝贵价值。
死亡是小说另一个重要的主题,福贵亲眼目睹了自己的子女相继死去,这给他带来了极大的痛苦。
小说中也论述了家庭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以及每个人都应有的人性尊严。
三、叙述技巧分析小说采用了第一人称叙述的方式,深入了解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
小说也通过时间和空间的重合,使小说呈现出复杂而有序的叙述方式。
小说的语言简单而朴素,同时也富有意象和象征性。
通过与其他文学作品的比较,本书可以被归类为魔幻写实主义,它利用了幻想和现实元素的交织,直接描述和间接象征的手段来呈现现实生活中的情感和现象。
结论:《活着》充分体现了余华小说的独特风格,以及对中国文化、社会和历史的深刻反思。
福贵和其家人的遭遇,反映了社会中某些群体的生存状况,更凸显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
小说的语言简单而朴素,但却充满了情感和文化意义,他是中国文化的一部珍贵之作。
浅析《活着》
浅析《活着》《活着》是一部由余华所著的小说,于1993年首次出版,在文学界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关注。
这部小说以中国农村的生活为背景,通过一个家庭的命运变迁,展现了中国农民在20世纪上半叶的艰辛生活和沉重命运。
小说通过主人公福贵一家的经历,反映了当时农村社会的落后与贫困,对社会现实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
通过对福贵一家所经历的苦难和艰辛的描述,呈现出了人性的强大和对生活的执着。
小说的开篇即将福贵的父亲丧生,之后便描写了福贵在农村的艰辛生活。
福贵的一生可以说是命运坎坷的写照。
他先后遭遇了父亲的去世、母亲的离去、妻子的孩子的死亡、政治运动的打击和农村生产队的剥削,每一次打击都让他岌岌可危。
即使命运对他一再垂怜,他依然执着地在这坚硬的土地上生存下去,他用他的坚强和执着支撑起了这个家庭的生活。
这种对生活的执着和对困境的抗争,让人感动和敬佩。
小说中塑造的福贵是一个富有悲剧色彩的人物,他的命运被压抑在了中国农村的贫瘠土地上,他努力生存却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
但是他并没有选择绝望和放弃,而是持之以恒,勇敢地活着。
他的经历表明了中国农村贫困的普遍性和顽强的生存意志。
小说通过福贵和他的家庭所经历的命运,折射出了整个中国农村的困境和社会的不公。
小说中的情节虽然发生在旧中国社会,但是对于当代社会依然有着深刻的启示。
小说中对农村生活的描写非常真实和细致,这是该作品的一大特点。
余华以其独特的笔触和敏锐的观察力,勾勒出了一个真实而深刻的农村生活画卷。
他对农村的景物、民俗和生产生活的描写,处处充满了对细节的关注和对生活的热爱。
这些细致入微的描写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的农村,体验着福贵一家的生活。
余华通过小说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向读者展现了农村生活的真实面貌,让人们对农民的艰辛生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方面是小说中对人性的揭示。
在《活着》中,人性被赋予了极大的关注和深入的探讨。
福贵一家所经历的种种苦难和压抑,展现了人性的脆弱和坚韧。
如何评价余华的《活着》
如何评价余华的《活着》余华的《活着》是一部震撼人心的小说,以其深刻的思考、细腻的描写和强大的情感而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
这部作品以一个平凡的农民的命运为线索,展示了人在逆境中的生存与希望,同时也探讨了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残酷。
以下是对《活着》的评价。
首先,《活着》通过寻常人的命运展示了社会的残酷。
小说中的主人公福贵是一个普通农民,但他却经历了家族的衰落、亲人的死亡、贫困的窘境以及文化大革命等重大事件的冲击。
小说通过福贵的眼睛,生动地描绘了农村的贫穷和苦难,展示了无数普通人在社会变革中受到的伤害和挫折。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鲜明,让读者不禁为这些无辜的人们感到心痛和同情。
余华以深情的笔触,展示了人生的悲剧和社会的黑暗面,引发读者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反思。
其次,《活着》通过生死的对比揭示了人生的意义。
小说中的人物在面对生死的选择时,体现出了人性的复杂性。
福贵在身边的亲人相继离世后,他选择坚守生命,并将生死的意义找到了生命中最小的存在,活着。
他用生命的最后时刻,回望了一生的经历,意味深长地说道:“活着就是最重要的。
”这句简短的话语,让人深思。
小说通过生死的对比让读者重新审视人生的意义,让人感受到生命的宝贵和独特之处。
同时,也让人思考生命在社会和历史变迁中可能承受的痛苦和挫折。
最后,《活着》通过对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回溯,使人们对社会变革和人性困境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小说中的农民阶层是中国社会变革的直接受害者,他们经历了农村的土地、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一系列运动的冲击。
小说通过福贵的经历,展示了这些历史事件对于普通人的深远影响。
读者通过阅读小说,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社会变革中普通人的遭遇,感受到历史记忆的深层次反思。
总而言之,余华的《活着》以其深刻的思考、细腻的描写和强大的情感使其成为一部不可忽视的经典之作。
小说通过一个普通农民的命运展示了社会的残酷、生命的意义和人性的复杂。
读者通过阅读小说,不仅可以领略到作家的敏锐思考和卓越文学才华,同时也能够得到对社会和人性的更深刻的思考和理解。
对《活着》的深度解读
对《活着》的深度解读《活着》是中国作家余华创作的一部小说,通过描写主人公的人生经历,深刻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动荡和个人命运的悲剧。
本文将对《活着》进行深度解读。
1. 主题与意义《活着》的主题是生命与命运。
通过讲述主人公福贵的一生,小说揭示了个人在历史与社会环境下所面临的巨大挑战和残酷命运。
福贵在政治运动、自然灾害和家庭悲剧中屡遭打击,但他始终保持着对生活的执着和对家人的爱。
小说通过福贵的命运反映了个人在社会变革中的无奈和力量的微弱。
《活着》的意义在于警示人们珍惜生命、关注社会变革对个人的影响,并思考人与命运的关系。
小说通过福贵的生活经历向读者传递了对生命的敬畏和对命运的思考,引发了人们对社会问题和人性的深思。
2. 文学手法与情感表达《活着》采用了简洁明快的语言风格,让读者能够直接感受到主人公的命运和情感。
小说中运用了大量的对比和象征手法,通过对福贵的痛苦经历和社会变革的描绘,传递了深刻的情感和思考。
作者还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细节的把握,使读者对福贵的遭遇和内心感受产生共鸣。
福贵的坚韧、爱与希望成为了读者情感上的触动点,引发了对生命的思考和对社会问题的关注。
3. 社会背景与历史意义《活着》发生在中国历史上动荡的时期,包括农民起义、文化大革命和改革开放等。
小说通过福贵的命运展示了个体在这些大时代中所承受的痛苦和无奈。
福贵作为一个普通农民,经历了政治运动导致的家庭破碎、自然灾害带来的贫困和社会变革中的挣扎。
《活着》对中国社会的历史意义在于揭示了个体在大时代中所遭受的苦难和困境。
小说通过反映福贵的命运,呼唤人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对历史的反思,以期引发人们对社会进步和个人命运的思考。
4. 人物形象与命运论述小说中的福贵是一个充满智慧和坚强的人物形象。
他在困境中保持乐观和积极的态度,对生活和家人充满爱和责任感。
福贵的命运论述了个人对命运的无力和社会变革对个体的巨大影响。
福贵的命运也代表了千千万万个普通人的命运,通过他的故事,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个人在大时代中所承受的压力和困境,以及个人的力量和坚持。
浅析《活着》
浅析《活着》
《活着》是余华的一部著名小说,讲述了一个普通农民的人生历程。
小说情节生动,细腻,深入人心,打动了无数读者。
下面就让我们来浅析这部小说吧。
首先,小说的主题是人性的探讨。
故事中的主人公福贵一生经历了许多艰难险阻,但他依然充满了希望和勇气,他的一生告诉我们,尽管人生道路崎岖曲折,但只要抱有信心和深厚的人性,就可以克服一切艰难险阻。
其次,小说描写了农民在中国大地上的生活。
福贵是一个充满爱心和正义感的好人,他的一生告诉我们,农民虽然生活有很多困难,但他们的心中仍然充满了温情和希望。
他们是社会的基石,他们应该被尊重和关怀。
第三,小说的语言简单明了,富于情感,易于理解。
小说采用的是白话文的语言,不用繁琐的修辞和华丽的词汇,反而更容易把读者带入故事情节,感受其中所蕴含的情感。
最后,小说给我们带来的启示与反思。
小说深刻地阐述了人生的意义,告诉我们在任何时候都要坚持走自己的道路,不被任何困难所阻挠。
小说以福贵的人生经历为例,让我们感受到人性的价值和尊严。
总之,余华的小说《活着》无论是从主题、背景、语言还是结构上都为我们呈现了一部真实而深刻的作品。
这部小说从一个农民的人生经历出发,揭示了人性的真谛,透过福贵的眼睛,看到了一个个农民为生计而无奈咬紧牙关的艰辛,看到了生命的可贵,以及乐观和坚韧所承载的力量。
它用无尽的深情和目光倾注于一个人,却给所有人以启示,让我们看到了他们日常中常常被忽视的人性之光。
浅析余华长篇小说《活着》蕴含的人生哲学
浅析余华长篇小说《活着》蕴含的人生哲学《活着》是余华的代表作之一,通过一位农民的生活经历,揭示了人性的阴暗面和生命的无常。
小说中所蕴含的人生哲学包括生死观、人性观、家族观等课题。
下面本人将从以上几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首先是生死观。
小说中所涉及的人们,均生活在一个特别的时代,这个时代注定了他们的生活不会轻松,也不会长久。
因此在这个时代下,小说反复探讨了“生”和“死”的意义。
在主人公福贵临死之前,“活着”这个观念似乎是他最大的追求。
他在经历了种种磨难之后,希望能够继续“活着”,不断地迎接新的生命。
福贵与他的老父亲一同在村子里做工,并且有着抵制破坏的想法,认为只有村民们团结一致、迎难而上,才有可能“活下去”。
这也使福贵一直坚持活到世界末日的信念,即使他在经历重重苦难时失去了许多东西,但他依然相信,人活着意义所在,就是继续拥有并珍惜自己的生命。
其次是人性观。
在《活着》中,小说反复探讨了人性的本质。
在不同的时期,人们的理念、信仰不同,社会的道德标准也随之不同。
小说中所描写的人物多数都被生活折磨得失去了做人的本性,甚至价值观已经被西化染指。
尽管在福贵的眼中,“红旗飘飘,人人握拳,人心齐,泥佛也能活过世界末日”是一个非常朴素的信念,可是这种朴素的信仰却成为了福贵心灵掌控人性的力量。
通过小说中人物走出自己的世界,对外界世界的认识,对生命的重新认识和对人性的敬畏,来探讨人性的本质,由此影射出当代人性存在的不少问题。
生死之交、爱恨情仇,甚至家庭矛盾等,都在小说人物的行为中得到了多方位的呈现。
这其中,包含了人性深层次的探讨和社会文化深层次的剖析。
再次是家族观。
《活着》中,家族观成为了整个小说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在这种大背景下,人们充满了家族观。
无论是福贵的父亲,还是福贵本人,尽管事情的发展都是逆着他们跑的,但他们对家族的责任感和之间的情感,却从始至终得到了表达。
在贵福的心中,靠着老父亲和祖传宗教的心灵支撑,小小的家庭成为了他心中最坚强的防火墙。
深度理解《活着》
深度理解《活着》《活着》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余华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首次发表于1992年。
这部作品以其简洁质朴的语言、深刻的人文关怀和对中国社会历史的深刻反映,赢得了广泛的读者群和批评界的高度评价。
本文将深度解读《活着》这部作品,探讨其主题、人物、情节以及文学价值。
1. 作品背景《活着》的故事背景设定在上世纪四十年代至七十年代的中国,这是一个充满动荡和变革的时期。
作品通过主人公福贵的一生,展现了中国农村社会的沧桑巨变,以及普通人在苦难中的生存状态和精神面貌。
2. 主题深度《活着》的主题是关于生命的顽强和人性的光辉。
在福贵不断遭受苦难、失去亲人的过程中,他始终没有放弃生存的希望。
作品传递出一个深刻的信息:在生活的苦难面前,人的生存本能和生命的尊严是无可替代的。
3. 人物分析3.1 福贵福贵是《活着》的主人公,他从富有家庭的纨绔子弟到贫穷农民的转变,体现了人生的起伏和命运的无常。
他的经历使他对生命有了更深的理解,他的人生充满了悲剧,但他始终坚强地活着。
3.2 福贵的家人福贵的家人,包括他的父母、妻子家珍、儿子有庆、女儿凤霞等,都是作品中的重要人物。
他们的死亡或离散,构成了福贵人生中的重大打击,也是作品中的高潮部分。
4. 情节解读《活着》的情节跌宕起伏,充满了悲剧色彩。
福贵的人生经历了由富变穷、家庭破碎、亲人去世等一系列重大事件。
然而,在这些打击面前,福贵始终没有放弃希望,他坚韧地活着,展现出生命的顽强。
5. 文学价值《活着》以其真实、质朴的语言和深刻的人文关怀,展现了中国农村社会的沧桑巨变,对普通人在苦难中的生存状态和精神面貌进行了深入的挖掘。
作品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也对中国当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通过对《活着》的深度解读,揭示了作品的主题、人物、情节以及文学价值。
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部伟大的文学作品,并从中获得启示。
浅析《活着》
浅析《活着》《活着》是一部由余华所著的小说,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小说以中国20世纪上半叶至70年代末为背景,讲述了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在社会动荡时期的生活遭遇。
通过主人公福贵一家人的遭遇,小说展现了家庭、生活、命运等人性命题的深刻思考,同时也深刻揭示了当时中国农民在大时代变革中所面临的生存困境和艰辛经历。
《活着》中的主人公福贵,本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他在社会大变迁的时代中历经了多次人生困境和磨难。
小说一开始,福贵作为家里的独子,父亲从小就要求他要爱惜土地、脚踏实地,为了家庭的生计努力耕种。
但是好景不长,福贵的家族不幸遭遇了一系列的不幸:大旱、大水、家人的死亡等等,这一系列的不测事件将福贵推向了绝境。
而在这一系列的不幸中,福贵最为痛心的莫过于他的儿子小福子的离世,这对于一个为了保护家族谋生计的父亲来说是最大的打击。
小说中的描写真切地表现了中国人民在乱世中的坎坷生活和不屈不挠的品格,展现了一种特有的民族精神。
通过细腻的细节描写,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对生活的敬畏和对命运的坚韧,深层次的思考能够引起读者对生命的深刻思考和情感共鸣。
除了故事本身,小说中对于社会现实的批判也令人深思。
在小说中,作者以真实的生活细节揭露了当时农民深陷的困境和无助的身份,他们被原始的生产关系所束缚,寄希望于政策变革和国家改革。
小说中所展现的社会百态和人性冷暖,揭示了当时中国特殊历史时期的社会现实,引起了人们对社会问题和人性命题的关注。
福贵的遭遇也成为了中国农民在历史巨变中的缩影,他们是中国社会变迁的直接受害者,承受了巨大的痛苦和压力。
通过《活着》,读者对当时的历史环境和人性命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作为中国20世纪上半叶至70年代末的一部历史小说,小说以独特的视角和感情,真切地揭示了当时中国农民阶层的生存处境,世态炎凉,以及人性的善恶。
小说也被拍成了同名电影,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活着》以真实的历史情境和深刻的人性思考,深刻揭示了农民阶层在大时代变革中的艰难遭遇,展现了中国传统农民的不屈不挠与坚韧品格。
对余华《活着》的作品认识
对余华《活着》的作品认识如下是关于对余华《活着》的作品认识:《活着》是余华转型后的首部长篇小说,小说从叙述者“我”在夏日阳光下听福贵老人讲他的人生故事开始,回顾了福贵40年的生活,标志着余华从先锋立场回到现实主义立场。
一、思想内容(一)“反写”当代历史,揭示被权威历史叙事遮蔽和妖魔化的人的命运《活着》以极致的笔法讲述了一个关于死亡的故事。
主人公福贵从一个游手好闲的赌徒,家财万贯的恶少,到输光家产,变成一个一文不名的可怜虫。
其间他承受了家道败落的打击和沦落人下的屈辱,其“人性”也在这种惩罚中得以慢慢地恢复。
然而,命运对他的惩罚还刚刚开始,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生活中,他陷入了厄运的深渊,七位亲人先后因为天灾或人祸而离去。
最后,年迈的福贵只剩下了一头与他相依为命的老牛,在田间艰难耕作,苟延残喘。
显然,《活着》是一部当代历史的“反写”,革命叙事讲述的是穷人的翻身,它讲述的是富人的败落。
在这个意义上,《活着》揭示了历史背面那些被掩埋的人和事,见证了被权威历史叙事所遮蔽和所妖魔化了的人的命运。
(二)表现对于承担苦难能力的肯定,对于保持“活着”的生命信念的肯定《活着》具有一种超越现实的力量,它并不局限于对某一具体的社会时代的批判,而力图抵达对人类命运的理解。
余华曾说,《活着》“讲述了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
《活着》其实试图回答的是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活着意味着苦难,如果苦难并不来自社会的不公,如果苦难并不能获得彼岸的救赎,那么,人是否还有必要活着?显然《活着》的回答是肯定的:人应该活着,并且,对这个人生存其间的世界心存善意。
苦难叙述不是目的,承担能力才是余华《活着》这部作品执着的表达。
余华的小说《活着》上演的其实是一出由死亡连缀的生命悲剧,直接将主人公安置在生与死的搏斗和抉择中,以此来考量人保持“活着”的生命信念和生命的基本品质。
二、艺术特征(一)采风人和老人双重声调的叙事结构《活着》采用了采风人和老人双重声调的叙述结构,采风人在文本中起串场的作用,将故事的真正讲述者引出,之后他便退居幕后,成为故事的聆听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余华《活着》读者共鸣性产生原因
-
摘要:《活着》是余华的代表作品之一,是他写作上的一座里程碑。
很多人研究《活着》的主题意义,探寻余华所说的“活着”,是一种怎么样的人生;讨论《活着》的叙述手法,想将它归类于某种主义。
关于这些的讨论有太多了。
放弃从作者的角度探寻文本内容,而是从读者的角度进入,结合读者阅读感受和文本内容解读余华的《活着》。
关键词:读者文本共鸣性普遍经验性情感内化
刚开始阅读余华的《活着》时,里面的情节让人觉得不可思议,通常令读者捧腹大笑,感觉太过于荒唐。
比如父亲“拉屎时就像个穷人了。
他不爱在屋里床边的马桶上拉屎,跟牲畜似的喜欢到野地里去拉屎。
每天到了傍晚的时候,我爹打着饱嗝,那声响和青蛙叫唤差不多,走出屋去,慢吞吞地朝村口的粪缸走去。
走到了粪缸旁,他嫌缸沿脏,就抬脚踩上去蹲在上面。
我爹年纪大了,屎也跟着老了,出来不容易,那时候我们全家人都会听到他在村口嗷嗷叫着。
”除了福贵父亲蹲在缸上大便的场景外,还有青楼胖胖的妓女被福贵当马骑,满大街的跑。
这些情节总体上是轻松愉快的,而福贵就一个浪荡公子哥的形象,没有挣得读者的几分好感。
可是,越往下读,我们会发现,我们轻松不起来了。
书名虽然是《活着》,讲的却都是死的事情。
因为吃喝嫖赌,福贵把祖上的家产败光,气死了老父亲,接着又被国民党抓去当兵,回来时母亲已经死去。
女儿在一次高烧后成为了聋哑人,福贵被解放军俘虏后放了回来,还赶上了分土地,洗心革面的他一心要和家人守在一起“好好活着”。
可是中国公社化运动、随后的大饥荒、“文化大革命”和包产到户,都波及到了这个普通的农家。
劳累过度而又营养不良的妻子家珍患了不治之症,最后死去。
儿子友庆为了给县长夫人输血被医生抽干了血而死去,女儿凤霞终于嫁给了一个知冷知热的丈夫二喜,让福贵感到生活的幸福,却不料凤霞在分娩时难产而死,随后女婿二喜在劳动中死于意外事故。
包产到户后,衰老的福贵体力不支,他的外孙苦根小小年纪就帮助他干农活,先是淋了雨生病,又因为吃了过多的青豆胀死。
最后孤伶伶只剩下一个“福贵”独消残年。
福贵没有像
他的名字一般“福贵”。
这位承受了无数苦难而“安然”活下来的老人确实是一位英雄。
当掩上书时,一份沉重的伤感从四面八方把我们笼罩进去。
在不知不觉中,我们陷进作者所构造出来的故事中去,产生了强烈的共鸣:活着就意味着永不放弃。
对于福贵的感情也悄悄地产生了由鄙视到同情再到钦佩的变化。
我认为,余华《活着》读者共鸣性产生原因有两个:一是普遍经验性,二是情感的内化。
一、普遍经验性
《活着》是一部阐释“活着”的寓言, 是一部描写生存镜像的寓言。
《活着》讲述了人是为了活着而活着, 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
“活着”是一种张力, 是一种希望, 是承受不可承受的生命之重。
在我们看来似乎不会发生的事情,所有的苦难都让一个人去承受了。
虽然具有不可能性,但是确实让我们读者产生强烈的震撼。
这里的寓言非传统意义上的寓言,而是西方现代再阐释与重获资格的寓言,如文学理论家保尔•德•曼所言,“寓言暗示着世界在现实中出现的方式与在语言中出现的方式的不连接。
寓言符号与意义之间的关系不被教条所规定……替而代之,我们有一种这样的符号之间的关系,他们各自的意义的关联成为次要的……”。
从这个层面上,《活着》可以概括为“一个赌徒的故事”,即关于一个人“输得有多惨”的寓言故事。
这样,它就还原到一个古老、朴素的经验原型,它的叙述对人出现了不可抵抗的诱惑力。
作为普遍的生命经验和人类自古以来的一个无法消除的心理症结,“赌”在这里已经不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讲的赌博,而是超越了道德,产生出更加深刻的经验内容。
因为以生命做赌注与命运赌博,可以说是人生普遍的处境。
福贵的一生因此也具有了普遍性,他由开始的一个富家子弟、一个家财万贯的恶少,到输得一无所有,再到承受失去亲人的地狱般的深渊。
在时间的意义上,它和每一个体的生命经验是完全重合的:一个人从小到大,再到老死,实际上就是一个从富有到贫穷,再到完全剥夺的过程。
《活着》在人们的心灵中所唤起的是这样一种简单又复杂的经验。
除此之外,死亡作为一个永恒绝对的存在, 是我们不愿面对而又无法逃避的一个事实。
死亡, 这个结果的存在, 恰恰凸现了“生”作为一个过程的内涵。
文中福贵没有因为凄惨的一生和凄凉的晚景而拒绝生存, 他以自己韧性、乐观的精神承受并超越了一切的灾难。
当我们想象进人垂暮的福贵和他的老黄牛在古老
的土地上耕作、“对话” , 并且伴着福贵粗哑的旧歌谣时, 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福贵超越苦难后的宁静与平和的心境, 而不是对于人生的怨恨和刻薄。
这样的境界带给我们的是一种升华了的对于生命的感动。
二、情感的内化
人们曾这样评价诗人卞之琳的作品“诗的非个人化,冷淡掩深挚,从玩笑出辛酸”。
我认为,这个描述余华《活着》的写作也是相当贴切的。
作者的情感没有外露,而是完全流淌在关于苦难平静如水的讲述中。
余华对《活着》的叙述采取绝对冷观的视角, 将叙述的知性主体的道德判断和情感介入彻底瓦解。
小说的开始设置了一个知识分子的叙述者,整天“拖鞋吧哒吧哒,把那些小道弄得尘土飞扬”的民间歌谣收集者,将福贵引到现场之后,变成了一个忠实的倾听者,或者说,变成了这部小说的记录者。
从福贵的自我讲述中,福贵的命运轨迹渐渐地呈现出来。
表面上看,作家似乎站在作品之外,以一个高傲冷峻地姿态描述,冷淡地对待主人公所面对的一切苦难。
而实际上,叙述语言的客观效果追求和叙述者的姿态背后却隐含着一种强大的情感力量。
这是一种“在之中”的呐喊,如在现实生活中,当人们承受了巨大的悲痛时,往往哽咽难以说明,这种悲痛无法用任何语言去描述。
而且,情感与整体生存完全合为一,也就没有必要在生活世界之侧另外树立一套言语系统来反射和诠释这个弥漫性的情感世界。
余华的情感是非表达性的,它完全流淌在关于苦难平静如水的讲述中。
余华那种非常沉得住气的描写手段比一切含有主体过多解释成分和现实指向性的呼声,更能从四面八方把我们笼罩进去,以至于使我们反而沉不住气。
除了作者情感的内化,主人公福贵的情感也是打动读者、使之产生共鸣的一个重要因素。
余华说“我以前小说里的人物, 都是我叙述中的符号, 那时候我认为人物不应该有自己的声音, 他们只要传达叙述者的声音就行了, 叙述者就像是全知的上帝。
但是到了《在细雨中呼喊》, 我开始意识到人物有自己的声音, 我应该尊重他们自己的声音, 而且他们的声音远比叙述者的声音丰富……因此, 我写《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的过程, 其实就是对人物不断理解的过程, 当我感到理解的差不多了, 我的叙述也该结束了。
”所以,福贵的“声音”是我们所不能忽视的。
福贵的家庭悲剧从1940年代一直延伸到1980年代,集中体现了半个世纪里动荡不安的中国社会。
富贵的寿命超过了家里所有其他人,亲历了从国
民党统治时期到中华民国、文化大革命以及邓小平经济改革那段动荡不安的历史,他反而称自己的生活是“一个普通人的生活”。
当福贵牵着那头老牛一步步踏在田间时, 他可以如此坦然、平静地面对遥远而清新的过往, 并以亲手埋葬了所有的亲人而感到安慰。
这不是麻木, 而是深重的悲哀已然溶入血液, 泪水只是一种徒然, 活着成为唯一的理由。
这是一种生存本位状态的忍耐与张力,给予读者以强烈的震撼。
参考文献:
[1]张清华.文学的减法———论余华【J】.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研究, 2002,(11) : 171- 175.
[2] 叶立文,余华.《访谈:叙述的力量——余华访谈录》【J】.小说评论,2002 ,(04)
[3]洪治纲,《余华研究资料》【C】.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
[4]克尔凯郭尔.致命的疾病. 引自徐崇温主编. 存在主义哲学【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5]郭春林. 新写实小说的文化精神分析—兼谈对新写实小说某些批评的看法【J】. 文艺理论研究,1992.2
[6]余华.《活着》【M】.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