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大革命》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部编人教版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9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精品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9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精品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9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主要内容有法国大革命的爆发、罗伯斯庇尔等雅各宾派掌握政权、拿破仑帝国及其历史意义。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历史过程,认识其对法国乃至欧洲历史发展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了解了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一些基本知识,但对于其中的细节和深层次的原因可能还不够清楚。
学生可能对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重要人物和条约等有一定的掌握,但对于历史事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可能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启发。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法国大革命的过程,掌握罗伯斯庇尔等雅各宾派掌握政权的原因和措施,了解拿破仑帝国的历史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对法国乃至欧洲历史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历史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法国大革命的过程,罗伯斯庇尔等雅各宾派掌握政权的原因和措施,拿破仑帝国的历史意义。
2.教学难点: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背后的原因和影响。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讲解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重要事件、人物和意义。
2.自主学习法:学生自主学习教材,了解相关知识。
3.合作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
2.课件: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相关图片、视频和动画。
3.资料: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相关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之前所学的历史知识,如法国大革命的背景、罗伯斯庇尔等雅各宾派掌握政权的原因等。
2.呈现(15分钟)教师利用课件呈现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相关图片、视频和动画,引导学生直观地了解历史事件。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教案

第19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法国大革命的爆发原因、进程及意义,知道《人权宣言》《拿破仑法典》的意义,罗伯斯庇尔专制统治的原因、作用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课的学习归纳总结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能够客观评价拿破仑在法国历史上的贡献。
三.情感、意志和价值观: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封建制度,宣传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等思想,具有世界性的影响【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开始标志、《人权宣言》内容与意义难点:法国大革命的世界意义;评价拿破仑对外战争。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展示一组图片:卢浮宫、巴黎圣母院、香榭丽舍大道、凯旋门、埃菲尔铁塔等。
设问:你知道这是哪个国家的建筑吗?◆讲授新课目标导学一:旧制度的危机1.革命前尖锐的阶级对立——政治原因法国大革命的发生比英国革命要晚大约一百五十年,当英国已经完成资产阶级革命并开始工业革命的时候,法国还处于波旁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时期,阶级关系处于十分尖锐的对立状态。
它表现为:法国社会被分成三个等级,第一等级是教士、第二等级是贵族,他们占人口总数不到1%,但却占有全国土地数量的2/3,并不承担任何纳税义务。
而广大的第三等级却承担着国家的赋税和其他封建义务,尤其是工人、城市平民和广大农民,生活困苦不堪,他们强烈要求改变生活状况。
尖锐对立的阶级关系,使法国社会如同到处堆满了干柴,随时都有爆发革命的可能。
2.资本主义发展与封建专制统治的矛盾——经济原因(根本原因)18世纪下半期,法国资本主义经济已有很大发展,纺织业、冶金业和采矿业的发展最为迅速,其发达程度居欧洲大陆首位。
对外贸易也得到迅速发展。
但封建专制统治却成为法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障碍,其表现为:封建政府不断提高税收;全国各地关卡林立;封建土地所有制依然存在。
对此,资产阶级十分不满,他们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取消封建特权,反对专制统治。
3.启蒙运动的影响——思想原因18世纪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出现和广泛传播,为法国大革命和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作了思想和舆论上的准备。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是本学期的重点内容。
本课主要围绕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历程展开,包括法国大革命的爆发、罗伯斯庇尔的领导、拿破仑的上台以及拿破仑法典等内容。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认识可能还较为片面。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和层面去理解和分析问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历程,掌握相关的历史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认识,理解其对后世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法国大革命的爆发、罗伯斯庇尔的领导、拿破仑的上台以及拿破仑法典。
2.教学难点:对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评价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相关的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氛围。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解决问题。
3.案例分析法:以拿破仑法典为例,让学生了解其对后世的影响。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2.辅助材料:相关的历史图片、视频、文章等。
3.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相关视频,引导学生进入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5分钟)教师通过讲述、展示图片等方式,呈现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及其重要事件。
3.操练(20分钟)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问题,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探讨,解决问题。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教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九年级历史上册的第19课,主要讲述了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历史。
教材从法国大革命的背景、过程和成果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然后介绍了拿破仑帝国的建立、统治和衰落过程。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历史脉络,认识到法国大革命对欧洲历史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了解了欧洲历史的一些基本知识,如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等。
但他们对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认识可能较为模糊,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来加深理解。
此外,学生可能对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人物关系等方面存在困惑,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引导和解答。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法国大革命的背景、过程和成果,掌握拿破仑帝国的建立、统治和衰落过程。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法国大革命对欧洲历史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历史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法国大革命的背景、过程和成果,拿破仑帝国的建立、统治和衰落过程。
2.教学难点: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历史意义和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事件。
2.问题驱动法:提出引导性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
3.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练掌握教材内容,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好教学环节和问题。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本课的基本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相关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历史知识,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2.呈现(1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法国大革命的背景,引导学生了解大革命的原因。
然后详细讲述大革命的过程,如巴士底狱事件、制宪会议等,让学生掌握大革命的基本情况。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9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9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这一课,主要讲述了法国大革命的过程以及拿破仑帝国的建立和衰落。
教材通过生动的插图和详细的历史资料,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
本节课的内容是九年级历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理解欧洲历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了解了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基本知识,但对于历史事件的细节和背景可能还不够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历史事件的起因、过程和结果,以及历史人物的作用和影响。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法国大革命的过程,了解拿破仑帝国的建立和衰落,以及相关历史人物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客观评价能力,认识历史的发展规律,培养爱国情怀。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法国大革命的过程,拿破仑帝国的建立和衰落。
2.教学难点: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历史人物的作用和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播放历史资料片、图片展示等方式,创设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自主探究,合作讨论,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讲授法:教师对重点知识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资料:历史资料片、图片、相关教材和参考资料。
2.教学工具:投影仪、电脑、黑板、粉笔。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法国大革命的历史资料片,引导学生进入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相关图片,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
同时,教师简要介绍历史事件的背景和原因。
3.操练(15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法国大革命的过程。
学生通过合作讨论,分析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总结拿破仑帝国建立的原因和条件。
6.19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学期

- 1794年,热月政变,恐怖统治结束
3.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打破封建制度,推动社会变革
-促进民主、法治、人权的发展
-对欧洲及世界历史产生深远影响
4.拿破仑帝国的建立
- 1799年,拿破仑·波拿巴发动政变,成立执政府
- 1804年,拿破仑加冕为皇帝,建立拿破仑帝国
-法制建设:颁布《拿破仑法典》,统一法律体系。
-经济发展:推行一系列经济改革措施,促进工商业发展。
-军事扩张:对外战争,扩大领土,传播法国大革命的思想。
6.拿破仑帝国的局限与衰落
-对外战争导致的财政负担和人民不满。
-欧洲国家组成的反法联盟对抗拿破仑帝国。
- 1814年,拿破仑被反法联军赶下台,1815年滑铁卢战役后彻底退位。
过程:
开场提问:“你们知道法国大革命是什么吗?它与我们今天的社会有什么关系?”
展示一些关于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图片或视频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这一历史时期的剧烈变革。
简短介绍法国大革命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2.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目标:让学生了解法国大革命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和历史影响。
5.拿破仑帝国的成就
-政治改革: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整顿政府机构
2.对于拿破仑帝国法制成就的报告,关注以下方面:
-是否全面涵盖拿破仑法典的主要内容。
-分析法典意义和影响时,是否具有深度和广度。
-小组合作是否高效,报告是否体现出团队合作的特点。
根据反馈,指导学生进一步完善报告内容,提高合作能力。
3.对于拿破仑帝国局限与衰落主题的个人看法,关注以下方面:
-观点是否明确,论述是否充分。
《法国大革命》 教学设计

《法国大革命》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学生能够了解法国大革命的背景,包括社会矛盾、经济状况和思想启蒙运动的影响。
(2)掌握法国大革命的主要过程和重要事件,如三级会议的召开、攻占巴士底狱、《人权宣言》的颁布、雅各宾派专政等。
(3)理解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意义和对世界历史的深远影响。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阅读文献、图片和地图等资料,培养学生分析和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让学生认识到法国大革命是人民追求自由、平等和民主的伟大斗争。
(2)培养学生对历史发展的客观认识,以及对人类社会进步的信念。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法国大革命的背景和原因。
(2)法国大革命的主要过程和重要事件。
2、教学难点(1)理解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意义和影响。
(2)分析法国大革命期间不同政治派别之间的斗争和政策。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法国大革命的基本史实和重要概念。
2、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法国大革命的原因、影响等问题,促进学生思考和交流。
3、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扮演法国大革命中的不同角色,深入理解当时的历史情境。
4、多媒体教学法运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法国巴黎的著名建筑和景观,如埃菲尔铁塔、卢浮宫等,引出法国这个充满浪漫和艺术气息的国家。
然后提问学生:“你们知道法国在历史上曾经发生过一场震撼世界的大革命吗?这场革命对法国乃至整个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2、讲授新课(1)法国大革命的背景①社会矛盾尖锐介绍法国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第一等级是教士,第二等级是贵族,第三等级包括农民、工人、城市平民和资产阶级。
第三等级承担着沉重的赋税和劳役,而贵族和教士却享有特权,这种不平等导致了社会矛盾的激化。
②经济困境讲述法国在 18 世纪面临的经济危机,包括农业歉收、工商业发展受阻、财政赤字等问题,这些问题加剧了社会的不稳定。
2023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一课法国大革命教案

2023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一课法国大革命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法国大革命的起因、过程和结果;2. 掌握法国大革命带给法国及世界的影响;3.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法国大革命的主要事件及其背后的社会背景;2. 分析法国大革命对法国及全球的重要性。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引发学生对法国大革命的兴趣,例如通过展示法国大革命相关的图片或视频,以及提问抛出问题。
2. 研究核心内容(30分钟)- 学生自主阅读教材有关法国大革命的章节,并记录关键信息;- 分组讨论学生对法国大革命起因、过程和结果的理解,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3. 深入了解(15分钟)- 让学生阅读相关的历史文献、资料或者可靠的网络资源,进一步了解法国大革命的细节和背景。
4. 分析影响(20分钟)-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析法国大革命对法国及世界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方面的影响;-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代表,向全班呈现他们的分析结果。
5. 总结归纳(10分钟)- 教师总结法国大革命的起因、过程、结果和影响,并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概括。
6. 课堂讨论(10分钟)-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促进深入思考和交流。
7. 作业布置(5分钟)- 针对法国大革命的相关问题,布置相关的阅读、写作或研究作业。
四、教学资源1. 课本:2023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材;2. 图片或视频资料:展示法国大革命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源;3. 历史文献、资料或网络资源:提供深入了解法国大革命的信息。
五、教学评估1. 教学过程中的课堂讨论和小组呈现;2. 学生的个人或小组作业。
以上为本次课程的教案,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进行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全面理解法国大革命及其重要性,并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
历史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同步教学设计第19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历史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同步教学设计第19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历史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的第19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教材主要围绕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相关史实展开,包括法国大革命的爆发、罗伯斯庇尔等人的领导、拿破仑的上台和拿破仑法典等内容。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基本情况,认识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意义,了解拿破仑法典对资本主义法制的贡献。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学习了启蒙运动、美国独立战争等相关历史知识,对于理解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有一定的基础。
但学生对于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具体史实可能还不够熟悉,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来加深理解。
同时,学生可能对于拿破仑法典的意义和影响有所了解,但对于其具体内容可能还不够清楚,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来进一步了解。
三. 教学目标1.了解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基本情况,认识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意义,了解拿破仑法典对资本主义法制的贡献。
2.通过对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史实分析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3.通过对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学习,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法国大革命的爆发、罗伯斯庇尔等人的领导、拿破仑的上台和拿破仑法典。
2.教学难点: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意义和拿破仑法典对资本主义法制的贡献。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引导学生了解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基本情况。
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历史意义。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拿破仑法典的具体内容,引导学生了解其对资本主义法制的贡献。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师需要提前备课,熟悉教材内容,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源和材料。
2.学生准备:学生需要提前预习教材,了解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基本情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美国独立战争和启蒙运动的相关知识,引出本课的主题——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9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教学设计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9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为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9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本课主要内容分为两个部分: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法国大革命部分包括革命前法国的封建专制制度、大革命爆发的原因、大革命的过程以及大革命的影响。
拿破仑帝国部分包括拿破仑的崛起、拿破仑法典、拿破仑的对外战争以及拿破仑帝国的崩溃。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历史事件有一定的理解能力。
但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这两个事件较为复杂,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对这两个事件有更深入的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相关史实,认识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意义,知道拿破仑的主要事迹以及拿破仑法典的历史地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兴趣,树立正确的历史观,认识历史的发展规律。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法国大革命的过程、影响;拿破仑的主要事迹、拿破仑法典。
2.教学难点: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历史意义。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事件。
2.问题驱动法: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3.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提前备课,熟悉教材内容,查阅相关资料,制作课件。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课程内容,搜集相关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历史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课件展示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相关史实,让学生对这两个事件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4.巩固(10分钟)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点评,巩固所学知识。
《法国大革命》教案

法国大革命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法国大革命发生、发展的历史过程,理清大革命不同历史时期发展的脉络,提高从整体上把握历史的能力。
通过学习法国大革命的史实,让学生认识到:资本主义进步力量与封建反动势力的斗争始终影响着大革命的进程,一种新的社会制度确立的过程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曲折性。
通过对罗伯斯比尔、拿破仑等历史人物的评价及恐怖政策的分析,使学生掌握全面、客观地分析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方法,培养学生较强的历史鉴别、分析能力。
二、教学重点:革命爆发的背景和原因、《人权宣言》、对恐怖政策的认识和评价、第一帝国与大革命的关系和作用。
三、教学难点:革命爆发的背景和原因、对恐怖政策的认识和评价。
四、教学方法:教师讲解和师生讨论相结合五、课时安排:课时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在美国独立战争的推动下,年,法国也爆发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最为激烈的革命,向旧制度宣战。
革命波澜壮阔、曲折反复。
在革命期间,法国人民推翻了旧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秩序。
法国革命为世界大部分地区提供了自由和激进民主政治的词汇和问题。
法国革命是如何逐步推进的?最终又走向了何处?(二)讲授新课一、大革命爆发的原因(国际、国内)国际——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的影响。
国内: (经济、政治、阶级关系、思想、矛盾、财政状况). 根本原因——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
. 直接原因——尖锐的阶级对立。
. 革命条件——财政危机的加剧。
. 理论准备--启蒙思想的宣传。
二、大革命的爆发. 导火线——三级会议的召开(年月日 )——在三级会议上国王的目的是什么?第三等级提出了什么样的要求?采取了怎样的行动?他们的目的是什么?国王:解决财政问题;第三等级:要求召开制宪议会( 制定宪法,限制王权 )领导者——资产阶级;主力军——工人、农民、城市贫民;三级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法国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革命爆发——攻占巴士底狱(..)月日成为法国的国庆日。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第19课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第19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9课,主要内容是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教材通过翔实的史料,生动地展现了法国大革命的过程以及拿破仑帝国的建立和发展。
教材结构清晰,内容由浅入深,既有对历史事件的叙述,也有对历史人物和政策的分析,有助于学生全面了解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历史。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掌握了世界古代史和近代史的相关知识,对历史事件的发展脉络有一定的了解。
但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内容较为复杂,涉及众多历史人物和政策,学生理解起来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剖析历史事件,分析历史人物的行为和政策背后的原因,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准确地记住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主要史实,了解法国大革命的过程,掌握拿破仑帝国的建立和发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在法国乃至世界历史上的重要地位,理解历史事件的复杂性,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法国大革命的过程,拿破仑帝国的建立和发展。
2.教学难点:法国大革命中各派政治力量的博弈,拿破仑帝国的对外战争及其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事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引导性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深入剖析历史事件。
3.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练掌握教材内容,搜集相关的历史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内容,了解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基本史实。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相关视频,引导学生进入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13课法国大革命教学设计

第13课《法国大革命》教学设计
一、课标要求:通过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活动,初步了解法国革命的历史意义。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引导学生了解法国大革命的背景,以及主要的标志性事件,突出法国大革命的历史地位及其历史意义,了解雅各宾派和拿破仑帝国的通过对史料的选择和分析培养学生阅读、分析材料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让学生观看视频等相关材料,了解法国大革命中标志性事件的历史意义和地位,锻炼学生提炼材料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学习法国大革命,引导学生明白在近代以来资本主义发展的趋势及其历史意义,并且让学生理解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所宣扬的“民主”、“平等”和“自由”的可贵,这将对于人类是一次制度和思想的大解放。
三、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为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13课,属于世界近代史内容,对英美等资产阶级革命起到一定的“承上”作用,在前两课中介绍了资本主义在欧美大陆上的变革,法国作为当时乃至今的欧洲大国深受资本主义的影响。
本课讲述了法国大革命的背景过程以及若干历史影响,其中革命的高潮为雅各宾派的专政,而拿破仑建立庞大的帝国更是一件为人们熟悉的历史大事。
四、学情分析:
本课是本单元中介绍资产阶级革命的最后一课,因此要善于引导学生摸清资产阶级革命产生及发展的规律,试着在学习的过程中向学生输送探究问题的技巧和方法,并从中使学生培养到自我探究能力。
再者本课法国大革命由于涉及时间跨度长、政权更迭频繁,因此我们需要适度地简化过程,善于抓重点事件人物,引导学生学习。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人权宣言》的颁布,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意义和拿破仑的内外政策。
难点:对雅各宾派和拿破仑的评价。
六、教学过程:。
部编人教版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9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9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为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9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主要内容涵盖了法国大革命的爆发、过程以及拿破仑帝国的建立和衰落。
教材通过丰富的史料,旨在让学生了解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历史背景、原因、过程及其对法国和欧洲历史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分析历史事件和发展趋势有一定的能力。
但在理解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复杂性方面,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审视历史事件,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其影响;掌握相关历史概念和术语。
2.过程与方法:通过史料分析,培养学生的史实解读能力;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在法国和欧洲历史中的重要地位,理解其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法国大革命的爆发、过程及拿破仑帝国的建立和衰落。
2.难点:对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历史背景、原因及其对法国和欧洲历史影响的深入理解。
五. 教学方法1.史料教学法:通过展示和分析历史史料,使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历史事件。
2.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和表达能力。
3.批判性思维培养法: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审视历史事件,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史料准备:收集与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相关的史料,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等。
2.教学课件:制作教学课件,以便于课堂演示和讲解。
3.小组讨论题目:制定关于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讨论题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相关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历史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5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展示史料,呈现法国大革命的爆发、过程以及拿破仑帝国的建立和衰落。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19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教案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19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法国大革命的起因及其影响。
2.掌握法国大革命的阶段及其主要事件和人物。
3.了解拿破仑的生平及其发动的战争,以及他对欧洲的影响。
4.思考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的历史意义。
教学重点:1.了解法国大革命的起因及其影响。
2.掌握法国大革命的阶段及其主要事件和人物。
3.了解拿破仑的生平及其发动的战争,以及他对欧洲的影响。
教学难点:1.法国大革命的事件和人物较多,掌握起伏较大。
2.拿破仑的生平和对欧洲的影响复杂多样,需要引导学生理性思考。
教学方法:1. 问答结合法2. 师生讨论法3. 多媒体教学法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1. 展示拿破仑的画像(学生看图猜想,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看到的这个人是谁?”、“他是个怎样的人?”、“他是历史上的什么人物?”等问题)2. 观看视频,了解法国大革命(通过观看相关的视频,给学生一个感性的认识,引起学生的兴趣)二、知识讲解1. 法国大革命的起因(1)政治体制的腐败和不透明政治体制不透明,特权阶层独有的特权权力被滥用,极少数人群享有尊荣的地位,但更多的人群则被压迫。
(2)经济危机由于贫富分化悬殊,法国贫苦民众无法负担昂贵的税收和物价。
(3)社会压迫与民族危机压迫性的社会体制深化了民族危机,将整个国家拉入了混乱的深渊。
2. 法国大革命的发展阶段(1)1789年6月至1791年9月——自由宪政阶段(2)1792年4月至1795年7月——共和第一阶段(3)1795年10月至1799年11月——热月政变至拿破仑上台的统治3. 法国大革命的主要事件和人物(1)1789年7月14日攻占巴士底狱(2)1791年6月20日,路易十六逃跑(3)1793年6月3日,“恐怖统治”开始(4)罗伯斯庇尔宣布恐怖主义,切开路易十六的头颅。
(5)拿破仑•波拿巴从亚眠开始上台,直至1799年。
三、探究拓展1. 拿破仑的生平及其对欧洲的影响(1)拿破仑的青少年时期(2)拿破仑的军事生涯(3)拿破仑的帝国制度(4)拿破仑对欧洲的影响(5)拿破仑的法案2.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的历史意义(1)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起义,揭开了现代社会的序幕,加速了近代欧洲社会的发展。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教学设计1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九年级历史上册的第19课,主要内容是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文字和插图,向学生展示了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历程,旨在让学生了解这一历史事件的发展脉络,认识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对法国乃至欧洲历史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历史事件的发展脉络和影响因素有一定的了解。
但针对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具体细节和深层次影响,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疑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历史事件。
三. 教学目标1.了解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历程,掌握相关历史知识。
2.认识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对法国乃至欧洲历史的影响。
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历程及其影响。
2.难点: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和影响因素。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历史事件,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历程。
2.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图片、文字、插图辅助教学:生动展示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历史场景,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备课资料:收集与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相关的图片、文字和插图。
2.教学道具:准备相关的历史文物或模型,如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武器、拿破仑的肖像等。
3.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展示历史事件的发展脉络和关键节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文字和插图,简要介绍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详细展示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历程,引导学生了解这一历史事件的发展脉络。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针对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某个方面进行分组讨论,如原因、过程、影响等,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法国大革命》教案

《法国大革命》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了解法国大革命的基本情况,如背景、过程、影响等。
(2)学生能够掌握本课所学的生词和短语,如:法国大革命、君主立宪制、资产阶级等。
(3)学生能够初步欣赏和评价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意义。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阅读课文,学生能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展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兴趣和热爱。
(2)培养学生尊重历史、关注现实的思想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了解法国大革命的基本情况,如背景、过程、影响等。
(2)学生能够掌握本课所学的生词和短语。
2. 教学难点:(1)学生如何理解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意义。
(2)学生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口头表达和交流。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通过播放法国大革命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感受法国大革命的魅力。
(2)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法国大革命的了解和印象。
2. 学习课文(1)自主阅读:学生自主阅读关于法国大革命的课文,了解大意。
(2)生词讲解:教师讲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学生跟读并记忆。
(3)合作探究:学生分组讨论课文内容,分享自己的理解和发现。
(4)整体理解:教师带领全班同学共同梳理课文内容,确保每个同学都能理解课文。
3. 深入探讨(1)法国大革命的背景和原因:教师引导学生探讨法国大革命的背景和原因,如封建制度的腐朽、社会矛盾的激化等。
(2)法国大革命的过程和重要事件:教师引导学生探讨法国大革命的过程和重要事件,如巴黎起义、雅各宾专政等。
(3)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意义:教师引导学生探讨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意义,如推动民主制度的发展、促进世界历史的进程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第12课法国大革命
教学目标
1、识记与理解
知道1789年7月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揭开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简述《人权宣言》的基本内容;了解法兰西共和国、雾月政变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理解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和历史背景和意义;讲述拿破仑的主要活动;正确评价拿破仑。
2、能力与方法
分析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因作用,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理解《人权宣言》的基本内容,认识它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
自主学习,概述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表述能力;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归纳拿破仑的主要革命活动,评价拿破仑作为资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的作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进程中人民革命的史实,使学生认识到人民群众推动了法国大革命的发展,让学生树立“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正确思想。
通过对拿破仑的对外战争史实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侵略战争必然失败,树立学生热爱和平,反对侵略战争的思想。
欣赏课文中的彩色插图,从图画中支寻找历史。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人权宣言》的基本内容;拿破仑的主要是活动;正确评价拿破仑。
2、难点
对拿破仑对外战争的评价。
教学过程
一个国家一年的许多节日,比如元旦、春节、劳动节等,但是一个节日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显得特别重要。
大家知道是什么节日吗?(生答)那么大家知道法国的国庆节是什么时候吗?为什么要把国庆节定在这一天,它有什么意义吗?请大家浏览一下课文。
生(看书)
法国大革命(板书)
师:请一位同学来将本课内容概述一下。
(生答)
师:请大家仔细阅读第一部分内容,思考:法国大革命是怎样爆发的?爆发的标志是什么?(生看书上,回答)
一、攻占巴士底狱:革命的爆发。
1、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板书)
师:(提问)18世纪的法国发生了怎样的社会变化?
(生答)
师(归纳)18世纪的法国资本主义有所发展,而封建专制制度依然存在,二者的矛盾不可调和,从而引发了革命。
资本主义的发展与封建专制制度矛盾(板书)引发这次革命的导火线是什么?
师:革命前法国的社会关系的一大特点是什么?(生阅读注解,回答)在这次会议上他们各自有什么目的?他们的目的相同吗?(生答)
2、导火线
三级会议的召开1789年5月
3、革命的开始: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1789年7月4日)
为了纪念这次起义,7月4日被确定了法国的国庆日。
师:三级会议改为制宪会议后,1789年8月通过了《人权宣言》。
二、《人权宣言》
请大家阅读课文思考两个问题:(1)《人权宣言》表达了哪些民主思想?(2)它和美国的《独立宣言》相比,有何相同之处?如何评价《人权宣言》?
(生答)
师(归纳)内容包括四个方面:(1)自由、平等是天赋的人权;(2)主权在民;(3)三权分立;(4)保护私有财产。
它和美国的《独立宣言》相比,相同之处在于倡导自由、民主和平等。
(指导欣赏插图,体会当时人民的喜悦心情)
从分析中可了解到,这是一部进步的纲领性文件,成为反封建专制制度的一面旗帜,体现了铲除封建专制制度、确立资本主义制度的思想,具有进步的意义。
它宣布“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实质是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
所以它是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纲领。
师:《人权宣言》发表后,革命也向前推进了一步。
三、拿破仑与拿破仑帝国
师:请大家阅读课文,思考四个问题,并开展讨论:(1)拿破仑是在怎样的背景一夺取政权的?(2)拿破仑的内外政策是什么?产生了怎样的作用?(3)你如何评价拿破仑和他
所推行的战争?(4)你认为拿破仑帝国灭亡的原因有哪些?(生讨论后发言)
1、雾月政变(1799年)
师:拿破仑上台有其偶然性和必然性。
(生谈谈对其偶然性和必然性的认识)
2、拿破仑的内外政策
(生答拿破仑的内外政策分别有哪些?说说其作用)
3、拿破仑所推行的战争?(生答)师:你如何评价他所推行的战争?(生答)
师:拿破仑所推行的战争,分两个阶段分析。
以1806年为界,此前的战争主要是针对反法同盟,这是维护法国在革命的成果,是正义的战争。
1806年起,战争性质发生了变化,主要是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扩张,争夺霸权的非正义战争。
战争给被奴役地区的人们带来了灾难,激起了人民的强烈反抗,也最终导致了帝国的灭亡。
4、拿破仑帝国的崩溃
师:总结帝国崩溃的主要原因:扩张侵略战争激起了被奴役地区的人民的强烈反抗。
通过本课学习,你认为应该怎样评价拿破仑?(生答)
师:在评价历史人物时,要遵循三个原则:
第一,应将历史人物放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
第二,看人物的活动是否顺应了历史潮流,是否促进社会的发展;
第三,要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
因此,对拿破仑的总体评价应该是:第一,他掌权期间,通过一系列措施,巩固了资产阶级统治,维护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
第二,拿破仑的对外战争具有:(1)正义性,保卫法国;(2)进步性,保卫和传播了资本主义制度;(3)侵略性,奴役和镇压当地人民的反抗;(4)争霸性,与英国争殖民霸权,与俄国争欧洲大陆霸权。
第三,他是资产阶级政治家、军事家。
师:拿破仑帝国的崩溃,标志着法国历史一个阶段的结束。
请大家概述本课内容。
(生概述本课内容)
课后作业:比较英、法、美三国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