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雪》ppt课件71951解析

合集下载

第8.1课 《咏雪》课件-七年级语文上册课件(统编版2024)

第8.1课 《咏雪》课件-七年级语文上册课件(统编版2024)
“白雪纷纷扬扬的 像什么呢?”
不如比作柳絮乘着风 满天飞舞
精读文本,合作探究
1.本文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
营造了一种融洽、儒雅、欢快、轻松、 温馨的家庭氛围。
从“寒雪”“内集”“欣然”“大笑” 等词语可以看出来。
精读文本,合作探究
2.怎样理解文章首句的作用?
文字简洁却内容丰富,交代了故事发生的环境、 人物、事件等。“寒雪日”写屋外冰寒雪骤, “讲论文义”写室内谈笑风生,营造了一种温馨、 融洽、欢快且文化气息浓郁的家庭氛围
文言文翻译“六字诀” 1.留:专有名词、国号、年号、人名、地名、物名、官职、称谓等, 可照录不翻译。 2. 补:补出省略成分。 3. 换:用现代汉语替换古义词。 4. 调:调整顺序,使句子更符合现代汉语的语序。 5. 删:删去没有实际意义的词。 6. 加:为了使句子更通顺,加上些词句,符合现代汉语的意思。
指东晋诗人谢道韫,谢无奕之女, 聪慧有才辩。无奕,指谢安长兄 谢奕,字无奕。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字叔平,书法家王羲之的次 子,曾任左将军。
他哥哥的女儿谢道韫说:“不如比作柳絮乘着风满天飞舞。”太傅高兴得大笑了 起来。(谢道韫)是太傅的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把盐撒在空中差不 多可以相比
课前预习检查
【儿女】 【因】 【文义】
古义:子侄辈的人,指家中的年轻一代人; 今义:指子女 古义:趁,乘,凭借; 今义:因为 古义:诗文; 今义:文章的意思
课前预习检查
【特殊句式】
1、判断句: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也”表判断) 2、倒装句:白雪纷纷何所似?(“所何似”,宾语“何”前置) 3、省略句:谢太傅寒雪日内集(“寒雪日”前省略介词“于”,“在”的意思);

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咏雪》课件(共34张PPT内嵌视频) 2024—2025学年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咏雪》课件(共34张PPT内嵌视频) 2024—2025学年语文七年级上册

谢不太他疏久傅他哥谢将雪通(哥太军下字在哥的傅王得的儿一词高凝急女子个兴之了儿胡)地的,说儿寒大妻谢:说冷笑子太“:的。。傅不“下(高如(雪她兴(在天)地比)把就说作空是家:)中谢里“柳撒太人(絮盐傅聚这乘大大集)风体哥在白漫可谢雪一天以无纷起飞相奕纷,舞比的扬和。女扬子”儿像侄,什们左么谈?论”文章的义理。
断句 用”/“为下面的句子断句(划分节奏)
咏雪
谢 太 傅 寒 雪 日 内 集, 与 儿 女 讲 论 文 义。俄 而 雪 骤 ,公 欣 然 曰 :“白 雪 纷 纷 何 所 似?” 兄 子 胡 儿 曰:“ 撒 盐 空 中 差 可 拟。” 兄 女 曰:“ 未 若 柳 絮 因 风 起 。”公 大 笑 乐。 即 公 大 兄 无 奕 女, 左 将 军王 凝 之 妻 也
较多地反映了当时士族的思想、生活和清 谈放诞的作风。有不少故事成为后世戏曲小说 的素材和诗文典故。如:曹植七步成诗、望梅 止渴等
文体知识——志人小说
志人小说是指魏晋六朝时期流行的专记人物言行和人物传闻逸事 的一种杂录体小说,又称清谈小说、逸事小说。按其内容主要分为 笑话、野史、逸闻轶事三大类。
志人小说有以下几方面的艺术特点: 1.以真人真事为描写对象; 2.篇幅简短; 3.善于运用典型细节描写和对比衬托手法,突出刻画人物 某一方面的性格特征 4.语言简练朴素、生动优美,言简意丰。
作者也没有表态,却在最后补充了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
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作者对谢道韫才华 的赞赏和敬佩,也暗示谢太傅更赞赏谢道韫。
小知识
咏絮之才
可叹停机德,堪叹咏絮才。玉带林中挂, 金簪雪里埋。
————《红楼梦·钗黛判词》
小知识
谢道韫,字令姜,东晋时女诗人,是 宰相谢安的侄女,安西将军谢奕的女儿, 也是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王凝之的妻 子。她与汉代的班昭、蔡琰等人成为中国 古代才女的代表人,而"咏絮之才"也成为 后来人称许有文才的女性的常用的词语, 这段事迹亦为《三字经》"蔡文姬,能辨 琴。谢道韫,能咏吟。"所提及。

第8课《咏雪》课件(共20张PPT)-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8课《咏雪》课件(共20张PPT)-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世说新语》“言约旨丰”,在结尾交待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
补充交代谢道韫身份,其实也是有力暗示,表明作者赞赏谢道韫才气。
宴会后
“君以为胡儿与道韫之句,何者为佳?"作为一个高情商的客人,你该如何回答谢安的问题?胡儿撒盐空中,写实,形似;道韫柳絮因风起,写意,神似,咏絮之才!各有千秋,不愧是人才辈出的谢家。
(即兴发挥填比喻或自己积累的诗句)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赴宴
“公大笑乐”是为何?(1)对两个答案都满意,不简单地评价孰优孰劣,而是笑着对子侄辈鼓励和赞许,民主自由氛围; (2)“笑”,是慈爱地笑胡儿的回答;乐是对谢道韫的回答感到满意,为“柳絮”一喻而“乐”,欣慰、赞赏。
①“撒盐空中”组讨论分析1、撒盐空中、柳絮因风起这两个比喻,哪个更好?为何?
①“柳絮因风起”更好;②“柳絮”轻盈,如雪飞扬;“盐”是沉重颗粒,缺乏美感。③“柳絮”给人春天将到之感,意蕴丰富。诗句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蕴的统一。
小组讨论分析1、撒盐空中、柳絮因风起这两个比喻,哪个更好?为何?
《世说新语》二则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明句读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窗外大雪纷纷,家人围坐,灯火可亲,通过“寒雪”“内集”“欣然”“大笑”“乐” 等词语,你感受到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
融洽、欢快、轻松为何咏雪?——诗礼传家 富有生活雅趣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8《世说新语》二则之《咏雪》课件(共26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8《世说新语》二则之《咏雪》课件(共26张ppt)
“暮归,忘其牛……已而复如初。”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8《世说新 语》二 则之《 咏雪》 课件( 共26张 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8《世说新 语》二 则之《 咏雪》 课件( 共26张 ppt)
⑷“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 恬若不见”一句说明了什么?
说明王冕读书的专注.入迷。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8《世说新 语》二 则之《 咏雪》 课件( 共26张 ppt)
乐 融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8《世说新 语》二 则之《 咏雪》 课件( 共26张 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8《世说新 语》二 则之《 咏雪》 课件( 共26张 ppt)
谢家聚会吟诗,为什么不选择一个 良辰佳日,却选择一个寒雪日?
文章开头一句话“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与儿女讲论文义”短短十五字,涵盖了事 件的时间.地点.人物及主体事件等丰富的 内容。正因为“寒雪日”“俄而雪骤”, 才能引出“咏雪”的事件。
阅读材料,完成题目。
王冕者,诸暨(jì)人。七八岁时,父
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
已,辄(zhé,就)默记。暮归,忘其牛, 父怒挞(tà,用鞭子.棍子等打人)之。
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
(hé,何)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
僧寺以居。夜潜出,出佛膝上,执策映长 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

“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
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谢太傅寒雪日内 集,与儿 女讲论文义。俄 而
家庭聚会天,谢太傅把家人聚集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诗论文。忽然间
雪骤, 公欣然 曰:“白雪纷纷何 所似?”兄子胡儿曰
紧,急速 高兴的样子
什么 像

2024版年度第8课《咏雪》课件(共28张ppt)

2024版年度第8课《咏雪》课件(共28张ppt)

第8课《咏雪》课件(共28张ppt)2024目录•课程介绍与背景•文本解读与赏析•文学价值与影响•艺术特色与审美体验•知识拓展与延伸•课堂活动与互动环节01课程介绍与背景刘义庆(403-444年),字季伯,汉族,原籍彭城(今江苏徐州),世居京口(今江苏镇江),南朝宋文学家。

《咏雪》通过记录生活中的事情,反映了魏晋时期人们清淡玄远的文化思想以及快意洒脱的精神风貌。

《咏雪》是南朝文学家刘义庆所著的一篇散文,选自《世说新语·言语》。

《咏雪》背景及作者简介了解《世说新语》及其作者;积累文言词语,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知识与能力通过朗读、复述、背诵和比较阅读,培养文言文语感;学会欣赏古代文学作品,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过程与方法体会古代家庭文化生活的雅趣和古代儿童的聪颖机智;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与要求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点拨法等。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音频、视频等。

02文本解读与赏析文本概述及结构分析《咏雪》是一篇以描写雪景为主题的散文,通过对雪花的细腻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文章结构清晰,可分为引言、主体和结尾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简要引入主题,主体部分则通过多个角度对雪花进行详细描绘,结尾部分总结全文,点明主题。

关键句段解读与赏析“雪花纷纷扬扬地下着,像一群轻盈的白色蝴蝶在翩翩起舞。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雪花比作翩翩起舞的白色蝴蝶,形象地描绘出了雪花轻盈、飘逸的特点。

“它们或落在树梢,或洒在屋顶,或铺在地面,给大地披上了一层洁白的银装。

”这句话通过排比的修辞手法,突出了雪花覆盖大地的广泛性和普遍性,同时也展现了作者对雪景的赞美之情。

写作风格及特点探讨《咏雪》的写作风格细腻、生动,作者通过对雪花的细致观察和描绘,将读者带入了一个银装素裹的冰雪世界。

文章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排比等,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咏雪》课件(共47张PPT)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咏雪》课件(共47张PPT)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世说新语》是一部以汉末、魏、 晋士人生活(言行与轶事)为题材的 文言志人小说集,是魏晋南北朝时期 “笔记小说”的代表作、“志人小说” 的代表作。编撰者是刘义庆。南朝宋 彭城(江苏徐州)人。
“志”是记的意思。“志人小说” 主要是记述人物言行事迹。
《世说新语》内容介绍:
一、记述优秀人物的美好品德。
《世说新语》两则
刘义庆
《世说新语》,南朝宋 刘义庆编著,主要描写从 东汉到刘宋时期的一些著 名人士的传闻轶事,以短 篇为主。全书共6(8)卷, 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夙慧等36门。 《咏雪》选自“言语”一门,《陈太丘与友期》 选自“方正”一门。这部书不仅保留了许多珍贵 的史料,也因为其语言凝炼、人物形象鲜明成为 古典小说的源头之一。
1、留:专有名词,国号,年号,人 名,地名,物名,职称等, 可照录不翻译。
例:谢太傅 左将军
2、补:在翻译文言文时应补出省 略成分。
例:(兄女)即公大兄无奕女,左 将军王凝之妻也。
去后乃(友)至
3、选:选用恰当的词义翻译,文言文 中一词多义的情况很常见,因 此选择恰当的词义进行翻译。
例:散盐空中差(chā)可拟 A、差别 不同 B、差错 错误 C、稍微 比较
左将军: 王凝之
问题探究:
1.《咏雪》给我们营造了怎样一种家庭 氛围?你是从哪些描写中感受到的?
家庭氛围:融洽、欢乐、轻松、温馨等, 词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 2.“公大笑乐”,笑什么?乐什么?我 们可以从哪里看出作者的倾向?
文章最后介绍了谢道韫的身份,暗 示出作者对她的欣赏。
3.文章结尾交待了谢道韫的身份,有什 么用意?
去后乃至 A、才 B、竟然 C、就是
4、译:译出实词、虚词、活用的词和 通假字。(换、删、调等)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24)第8课《咏雪》课件(共19张PPT).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24)第8课《咏雪》课件(共19张PPT).ppt
(2)文中的两个比喻句是:
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3)补充点明谢道韫身份的句子(暗示谢太傅对 谢道韫才气的赞赏):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小组合作探 究
5分钟识记
1、 文章开头“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一句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2、谢太傅对两人的答案未做评论,只是“大笑乐” 而已,你能看出他的态度吗?作者也没有表态,却在 最后补充了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
(1)与儿女讲论文义 古义: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 今 义 : 儿子和女儿 (2)未若柳絮因风起
古义:趁 、 乘 ( 凭 借 )
今义: 因 为
2. 词类活用。 寒雪日内集( 名词活用作动词,下雪)
3.其他重点实词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 ) (2)与儿女讲论文义( 文章的义理 ) (3)俄而雪骤(不久, 一会儿 ) (4)俄而雪骤( 急,下得急 ) (5)撒盐空中差可拟( 大 体 ) (6)撒盐空中差可拟( 相 比) (7)未若柳絮因风起(不如,不及。若,比得上) (8)公大笑乐( 高兴 )
3、“咏雪”中,谢朗和谢道韫分别用“撒盐空中” 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纷”,你更欣赏哪 一句? 4、文章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 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 为什么?
1、 文章开头“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与儿女讲论文义”一句在全文中有什 么作用?
点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 人物及主要内容。正因为“寒雪 日”,才能引出“咏雪”。
4、文章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 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
营造了一种温馨和谐(欢快、轻松、融洽)的 家庭氛围。
主旨
这则小故事通过谢家儿女咏雪一事, 表现了谢道韫的文学才华和聪明机智, 同时也透出一种家庭生活的情趣和文化 的传承。

第8课《咏雪》课件(共26张PPT)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8课《咏雪》课件(共26张PPT)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士大夫:封建时代泛指当官的,也指没有做官但有声 望的读书人。
初读感知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 大声读,
注意停顿。
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 “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 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 妻也。
咏雪
(赞美雪)
导入
回 忆
这雨的精灵,雨的公主,给南国城市和田野带来异 常的蜜情,是它送给人们一年中最后的一份礼物。
---刘湛秋《雨的四季》
学习目标


1 、积累重点文言字词。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言文,

借助注释疏通文意。
3 、感受文化家庭和乐融融的氛围。
出处介绍



本篇文言文选自南宋刘义庆编撰的小说集 《世说新语》, 这本小说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
撒盐空中差可拟
未若柳絮因风起
形似
意蕴
撒盐
咏雪
柳絮
(雪落猛急之状)
(雪花飘舞轻盈之韵)
想一想
还有哪些事物可以来比喻雪?
形似
撒盐
咏雪
意蕴
柳絮
鹅蒲飞 梨 毛公花 花

我也来咏雪 动笔写一写

白雪纷纷何所似?


撒盐空中差可拟,

未若柳絮因风起。
我也来咏雪 快乐分享

白雪纷纷何所似?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撒盐空中差可拟,

未若柳絮因风起。
蒲绒远行差可拟, 未若飞花因风起。 好似鹅毛漫天舞, 亦似梨花随风落。

《咏雪》ppt课件

《咏雪》ppt课件
பைடு நூலகம்
•文中谢公认为哪一个回答更好从哪里可 以看出
三个答案仅供参考:
一是对两个都满意;
二是笑第一喻乐后一喻;
三是为后一好喻而笑而乐
文章虽然没有明确交代谢太傅的评价但从文 末补充谢道韫的身份可以看出作者分明是暗示 读者谢太傅更赞赏谢道韫的才气意在言外确实 耐人寻味
用柳絮比喻的妙处
飞扬之态 柳絮因风起 轻盈之雅
太忽 傅然 高间 兴雪 地下 说得 :紧

这纷纷扬扬 的大雪像 什么呢
他哥哥的长子胡 他哥哥的女儿
儿说:跟
道韫说:不如比作
把盐撒在空中 风把柳絮吹得满
差不多
天飞舞
太 傅公 高 兴 得 笑 了 起 来
的的道 妻女韫 子儿是
、太 左傅 将大 军哥 王谢 凝无 之奕
•把雪比作盐比作柳絮到底哪一个好
文化内蕴
玉带林中挂 金钗雪里埋 可叹停机德 堪怜咏絮才 ——红楼梦
形似
撒盐
咏雪
意蕴
柳絮
鹅蒲玉 梨 毛公蝶 花

•同是咏雪为什么文中只重点介绍了兄女的身 份而未提及兄子胡儿的详细身份呢作者的用 意是什么
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含蓄地表明作者对兄女谢 道韫的才气十分赞赏
•谢家聚会吟诗为什么不选择一个良辰佳 日却选择一个寒雪日
各有千秋 有人认为撒盐空中一喻好雪的颜色和
下落之态跟盐比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 在风中往上扬甚至飞得更高更远跟雪的飘 舞方式不同写物必须首先求得形似而后达于 神似形似是基础
有人认为柳絮因风起 一喻好它给人以 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而 撒 盐一喻所缺乏的恰恰是意蕴 好的诗句要有 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蕴的统一柳絮一喻就 好在有意象
紧急速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8课《咏雪》课件(共33张PPT)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8课《咏雪》课件(共33张PPT)
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上扬,甚至飞得更高更 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
1.把雪比作盐、比作柳絮,到底哪一个好?
“未若柳絮因风起”
◎ 将飘飞的雪花比作随风飞舞的柳絮,既生 动形象地写出雪的轻盈、柔美,又给人以 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又 极具美感。
除去文中的两种比喻,还可以用哪些事物来比喻雪? 用七个字回答。
多而
急。高兴的样子。 杂乱。 像什么。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
不久, 一会儿。
大体。
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哥哥的儿子, 即侄子。
谢朗。 即空中撒盐 相比。
(状语后置)

一会儿雪下得急了,谢太傅高兴地说:“白雪纷
文 纷扬扬像什么?”他二哥的儿子谢朗说:“把盐撒在
空中大体可以(和这大雪)相比。”
与儿女讲论文义 古义:这里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 今义:儿子和女儿。
文言句式
判断句: 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也”表判断
省略句: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省略介词,即“谢太傅(于)
寒雪日内集”
即公大兄无奕女 句首省略主语“谢道韫”
倒装句:
白雪纷纷何所似
宾语前置,即“白雪纷纷所似何”
撒盐空中差可拟
状语后置,即“空中撒盐”
“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公欣然”、“公大笑乐”
本文营造出一种融洽、欢快、轻松、温馨 的家庭氛围。
4.文章结尾交待了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
补充交代了谢道韫的身份,是一 个有力的暗示。结尾隐含着作者和谢 太傅对谢道韫才华的肯定和赞赏,这 是咏雪,更是咏才情。
课堂小结
概括主题
《咏雪》借谢太傅在家中与子侄辈咏雪一事, 表现了谢道韫的文学才华和聪明机智,同时也 透露出一种生活的雅趣和文化的传承。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世说新语--咏雪》课件(共48张PPT)(优质版推荐)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世说新语--咏雪》课件(共48张PPT)(优质版推荐)
尊君在不( 通“否”,表疑问 ) 待君久不至( 表示否定 )
◆词类活用
友人惭( 意动用法,感到惭愧

◆通假字
尊君在不(“不”通“否”,在问句句尾表询问 )
◆文言句式
省略句: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寒雪日”前省略介词“于”) 去后乃至(“乃”前省略主语“友”) 待君久不至(“待”前省略主语“家君”)
陈太丘与友期行
丢下(他)而离开。
约定。 正午时分。
去,离开。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
(友人)才到。
也称令尊,对别
乃,才。 这年。
人父亲的尊称。
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陈纪,字元方, 陈寔的长子。
通“否表感叹。
参考答案:示例:令郎——对方儿子,令爱——对方女儿, 家父、家严、家君——自己的父亲,家母、家慈——自己的 母亲。
◆文言句式
判断句: 左将军王凝之妻也(“……也”表判断)
省略句: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寒雪日”前省略介词“于”) 去后乃至(“乃”前省略主语“友”) 待君久不至(“待”前省略主语“家君”)
4、“友人惭,下车引之”表现了什么?
“惭”字写出了“友人”已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对 自己的言行感到后悔,尽显人物羞愧的神情。“引”字则表 明了友人想对元方表示自己的友好,以示悔意。
5、陈元方是一个怎样的人?
从元方对友人的批评话语中,我们可以看出元方有着 良好的家庭教养,表现了他懂礼识义的品质。元方对粗俗 的友人“入门不顾”流露出小孩子性格直率,好恶情感易 外露的特点,体现了他正直不阿的性格特征。
4.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5.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咏雪》文言文ppt课件

《咏雪》文言文ppt课件
审美教育
通过对雪景的细腻描绘,有助于提高人们的审美 能力和艺术修养。
文化传承
文章采用文言文形式,有助于激发人们对传统文 化的兴趣和热爱,促进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05 知识拓展:相关文化与历 史背景
古代咏雪诗词欣赏
“大雪压青松,青松 挺且直。”——陈毅 《青松》
“柴门闻犬吠,风雪 夜归人。”——刘长 卿《逢雪宿芙蓉山主 人》
达强烈的情感。
03
审美标准
东方文化在审美上追求和谐、平衡和自然之美,注重表现雪的纯净、高
雅和清新;而西方文化则更强调个性、创新和自由之美,喜欢表现雪的
独特、奇异和变幻莫测。
跨文化交流在文学创作中的意义
拓展创作视野
通过跨文化对比,可以拓宽作者的创作视野,借鉴不同文 化的审美元素和表现手法,丰富作品的内涵和表现形式。
价值观体现及现实意义
尊重自然
文章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体现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价
值观。
热爱生活
通过对雪景的赞美,表达了作者 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
求。
传承文化
文章采用文言文形式,有助于传 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 化,增强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信

对当代社会的启示作用
环保意识
文章所体现的尊重自然的观念,有助于引导人们 树立环保意识,保护生态环境。
06 跨文化对比:东西方咏雪 作品比较
东西方咏雪作品概述
东方咏雪作品
以中国的《咏雪》为代表,通过细腻 入微的笔触,描绘出雪的形态、神韵 和意境,表达了作者对雪的独特感受 和审美追求。
西方咏雪作品
以英美等国家的诗歌和散文为代表, 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语言,描 绘出雪的壮丽、神秘和浪漫,展现出 西方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审美趣味。

第8课《咏雪》课件(29张PPT)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8课《咏雪》课件(29张PPT)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明确:“撒盐空中”一喻好,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都跟盐比较接近;而柳絮 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很高很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
“柳絮因风起”更好,因为柳絮比盐更像雪,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 意蕴丰富,有美感,这是“撒盐空中”所缺乏的。
18
4. “公大笑乐”该如何理解?谢太傅到底认为谁回答得最好?
胡儿:谢朗,字长度,小名胡儿,谢安次兄谢据的长子。
差:大体。 拟:相比。 未若:不如,不及。
因风:乘风。因,趁、乘。 无奕:谢安长兄谢奕,字无奕。 女:指东晋诗人谢道韫,聪慧有才辩。 王 凝 之 : 字叔平,书法家王羲之的次子,曾任左将军。
14
4、根据注解,用现代汉语复述,自己给自己讲得清楚。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 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 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 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 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 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5
5、特殊句式
(1).宾语前置句 白雪纷纷何所似? 疑问代词“何”作“似”的宾语,原顺序应为“白雪纷纷所似何?”
(2).状语后置句 撒盐空中差可拟。 即“(于)空中撒盐差可拟”,将状语置于谓语之后,处于补语的位置。
(3).判断句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古汉语语法中“……,……也”是常见的判断句式,还有如“……者,……也
5.删:删去没有实在意义的词 6.增:为了使句子更通顺,增加上一些词句,符合现代汉语的意思。
12
4、根据注解,用现代汉语复述,自己给自己讲得清楚。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 内集,与儿女讲论文 义。俄而雪骤,公欣 然曰:“白雪纷纷何 所似?”
咏雪:选自《世说新语》的《言语》篇,“咏雪 ”一题是编者加的。

第8课《咏雪》课件(42张PPT)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8课《咏雪》课件(42张PPT)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叁 3.“公大笑乐”该如何理解?
他到底认为谁回答的最好?
答:文章虽然没有明确交代谢太傅的评价,但从文末 补充谢道韫的身份可以看出,作者是含蓄地暗示谢太 傅更赞赏谢道韫的才气。。
课文小结:
撒盐

何 《咏雪》 所

比比 大 喻较 笑

才 女 的 赞

柳絮
形神蕴

文言知识小结
1、文言实词
内集: 家庭聚会 俄而: 不久、一会儿 欣然: 高兴的样子 未若: 不如 差可拟: 大体可以相比

所字结构,所不译
翻译原则三:倒装句的语序调整回来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译: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
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前方高能:第三者出现
琅琊王氏
陈郡谢氏
王羲之
王凝之 王献之
谢道韫 谢朗
谢奕 谢据 谢安
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差:差不多,大体 可:可以 拟:相比

4行——红笔

求 三、文章小结
5行——具体参考ppt

文学常识
《世说新语》
刘义庆 组织编写
南朝宋
选自《世说新语》
南朝宋
三国
接下来强制进入历史课堂
宋、齐、梁、陈
南朝、北朝
南北朝(420-589年)

北宋、南宋 宋(960-1279年)
晋 隋
五代十国
《世说新语》
刘义庆 组织编写
南朝宋
汉末至东晋 名士的教科书 士族传闻趣事
——邂逅咏絮才女的风采
东晋顶级门阀
琅琊王氏
陈郡谢氏
王凝之 谢道韫 王羲之

第8课《咏雪》课件(共27张PPT)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8课《咏雪》课件(共27张PPT)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4.谢太傅“大笑乐”的原因是什么?说说你的理解。
一乐,感家庭雅趣之乐; 二乐,赏后辈才智之乐; 三乐,赞兄女聪慧之乐。
谢太傅的态度表明了他对晚辈的赞赏,也说明他看 重的是家庭氛围和生活情趣。
5.朗读全文,说说“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 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
温馨、愉快且文化气息浓厚的家庭 气氛。(和谐、融洽)
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 因风起。”公/大笑
/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任务二:读懂文意
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 文章的义理。 急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
子女,这里泛指小
不久,一会儿。
辈,包括侄儿侄女
雪纷纷何所似? ”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
陈郡谢氏: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能与琅琊王氏比肩的,唯有陈郡谢氏。谢氏 一族最显赫的人物,便是在淝水之战中打败前秦的谢安,而谢氏的发迹也是 从谢安这一辈开始的,谢安的堂兄谢尚,弟弟谢万出仕后,家族才开始兴旺, 到谢安任相时期达到顶峰。
六朝以后,世间多以“王谢”并称,该称呼成为中国古代世家大族的代名词。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乌衣巷》
、一词多义
名词,天: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名词,太阳:期日中
三、特殊句式
1.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判断句) 2.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省略句) 3.白雪纷纷何所似? (倒装句)
任务三:精读研析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这一句极精炼 地交代了哪些内容?
时间:寒雪日 地点:家中 人物:谢太傅、儿女 事件:讲论文义、咏雪

看书既竟
书:本义为书写、记载,引申为书籍、书信、文书等。

第8课《咏雪》课件(共30张PPT)

第8课《咏雪》课件(共30张PPT)

教学重点:
诵读课文,多角度的拓展学生的思维。
教学难点:
分析“撒盐空中差可拟”和“未若柳絮因风起”的妙处。
刘义庆,南朝宋文学家,雅好文学,招纳 贤士,并组织文人编著我国古代的笔记小说《世 说新语》。全书分德行、言语、文学、方正等共 36门,主要记录晋代士大夫的言谈、行事,较多 的反映了当时士族的思想、生活和清淡放诞的风 气。被鲁迅评为“一部名士底教科书”;“记言 则玄远冷峻,记行则高简瑰奇。”
你从课文中还读到了什么信息?对你有什么启示? 示例:“公大笑乐”,暗示谢太傅更喜欢谢道韫的比喻;最后一
句补充说明了谢道韫的身份,暗示了作者也赞赏谢道韫的才华;“寒 雪日內集”体现了谢太傅是个有闲情逸致的人等。
启示:长辈善于抓住时机来培养孩子的文学素养;良好的家庭环 境对有利于孩子成长成才等
这篇文章记叙一个白雪纷飞的冬日, 一次普通的家庭聚会,勾勒出一家人谈诗 论文的其乐融融,成就一段咏雪的千古佳 话,窥见了魏晋时期士大夫风雅生活的一 个侧影。
1.刚刚我们解决了文章的翻译,究竟同学们掌握的怎 样呢?我们来看几个句子。请翻译下列句子: 谢太傅寒雪日內集: 撒盐空中差可拟: 未若柳絮因风起: 2.我们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再次齐读全文。
3.“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这一句
总述了谢傅家人咏雪的背景,极精炼地交代了:
时间 地点 人物
本文选自《世说新语笺疏》(中华书局1983年版)。课文所选两则 分别出自《言语》篇和《方正》篇,题目为编者所加。《世说新语》, 主要记载汉末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较全面地反映了当时士族的思 想、生活和清谈放诞的风气。鲁迅曾指出:“汉末政治黑暗,一般名士 议论政事,起初在社会上很有势力,后来遭执政者之嫉视,渐渐被害, 如孔融、祢衡等都被曹操设法杀害,所以到了晋代的名士,就不敢再议 论政事,而一变为专谈玄理;清议而不谈政事,这就成了所谓的“清谈” 了。但这种清谈的名士,当时在社会上仍旧很有势力,若不能玄谈的, 好似不够名士的资格;而《世说新语》这部书,差不多就可看作一部名 士的教科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 熟读课文,读准下列加点字的字音。
fù 谢太傅
xù 柳絮
yì 无奕女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 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 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 凝之妻也。
文言文翻译技巧:
1.“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 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国号、年号、度 量衡单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2.“删”,就是删除。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 3.“补”,就是增补。(1)变单音词为双音词;(2) 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3)补出省略了的语句。 注意:补出省略的成分或语句,要加括号 4.“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如 把“吾、余、予”等换成“我”。 5.“调”就是调整。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 句式。
《世说新语》
教学目标
1、识记文学常识,熟读并背诵课文。 2、能翻译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3、积累咏雪的诗句。
探究学习
(一 )识记文学常识 本文选自_《__世__说__新__语__笺__疏__》__。 刘义庆,__南__朝___宋___(朝代)人。 《_世__说__新__语__》____是他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1.“留”,就是保留。
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 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 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 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2.“删”,就是删除。
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
3.“补”,就是增补。
(1)变单音词为双音词; (2)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 (3)补出省略了的语句。
注意:补出省略的成分或语句,要加括 号
(四)理解课文内容
1、《咏雪》中“寒雪”“内集”“欣 然”“大笑乐”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 庭氛围?
融洽、欢乐、轻松
2、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 “大雪纷纷”,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
训练提升
积累咏雪的诗句。(至少两个)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江雪》)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绝句》)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行路难》)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五、布置作业 1、识记《〈世说新语〉两则》的文学常识。 2、积累本课文言词语,准确翻译文中句子。
课文翻译
一个寒冷的下雪天,谢太傅把家里人聚集 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论文章的义理。不久, 雪下得急了,谢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 的大雪像什么?”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把盐 撒在空中大体可以相比。”太傅的大哥的女儿 谢道韫说:“不如比作柳絮乘风飞舞。”太傅 高兴得笑了起来。谢道韫就是太傅的大哥谢无 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4.“换”,余、予”等换成 “我”。
5.“调”就是调整。
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 式。
翻译全文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 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