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与金融基础知识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财政与金融课程教学大纲

财政与金融课程教学大纲

《财政与金融》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060665课程名称:财政与金融英文名称:Treasury and finance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学时:54学分:3适用对象: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本科生考核方式:考查;平时成绩:30% 期末考试:70%先修课程: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二、课程简介中文简介《财政与金融》课程属于应用经济学畴,是高等学校经济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和管理类专业的基础课程,同时对于非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本科生也是一门很实用的选修课。

该课程是一门关于财政和金融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经济学基础课程,主要研究财政收支、财政管理、财政政策、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和金融政策等宏观经济问题。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财政与金融》课程阐述财政学和金融学两大经济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

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系统阐述财政与金融的基本理论及其运动规律;客观介绍国际财政理论和金融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实务运作机制的最新发展;立足中国实际,努力反映财政与金融体制改革的实践进展和理论研究成果,实事地探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财政与金融问题。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提高对宏观经济现象的认识能力和分析能力,加深对宏观经济方针政策的正确掌握。

要求学生弄清有关财政、金融的畴;系统掌握财政、金融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正确认识财政、金融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财政、金融的基本业务,掌握必要的基本技能;能从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结合上,理解、把握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

四、教学容及要求第一章财政概述(一)目的与要求1.了解财政的来历、财政所属畴及其发展的过程;2.并能对各种社会形态下的财政收支情况有所比较;3.重点掌握财政所具有的特征;4.掌握、理解财政各个职能的含义和主要容。

(二)教学容第一节财政概述1.主要容财政概述。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财政的一般概念;我国社会主义财政的基本特征;财政在社会再生产中的地位。

财政学教学大纲

财政学教学大纲

引言概述:财政学是经济学的重要分支,研究政府如何收入和支出以及其对经济运行的影响。

本文旨在为财政学教学设计大纲,以培养学生对财政学的深入理解和应用能力。

正文内容:一、财政学的基础概念1.1财政学的定义与发展历程1.2财政学与其他经济学分支的关系1.3政府与市场的关系1.4公共财政与私人财政的区别二、财政收入与税收体系2.1财政收入的来源及其分类2.2税收的基本概念与分类2.3税收原理与税收制度2.4税收政策与经济发展2.5税收改革的理论与实践三、公共支出与财政预算3.1公共支出的概念与分类3.2财政预算的基本概念与原则3.3财政预算编制与执行3.4财政赤字与债务管理3.5政府支出效益评估与优化四、财政政策与经济管理4.1财政政策的概念与目标4.2财政政策的工具与手段4.3财政政策与宏观经济稳定4.4财政政策与经济增长4.5财政政策的评估与调整五、国际财政与全球经济5.1国际财政关系的基本概念与分类5.2金融全球化与国际金融体系5.3国际财政合作与金融危机应对5.4国际财政组织与全球经济治理5.5财政全球化与发展中国家经济总结:财政学作为经济学的重要分支,研究政府收支和其对经济的影响,具有广泛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通过本教学大纲的设计,学生将能够系统地学习财政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政策,培养分析和解决财政问题的能力,并为未来的研究和实践奠定基础。

同时,加强对国际财政和全球经济的了解,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他们在国际经济中的竞争力。

相信通过财政学教学大纲的实施,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能力的提高。

《财政与金融》教学大纲

《财政与金融》教学大纲

《财政与金融》教学大纲一、基本信息二、课程性质、目的、任务性质:《财政与金融》是经济管理类各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程,主要涉及财政和金融两方面的知识,是一门理论性与应用性较强的课程。

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财政与金融的基础理论知识。

结合我国经济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观察、分析现实国民经济系统中的各种财政、金融现象;对国家在一定时期内采用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做出科学的认识,提高学生对经济活动的认知能力。

任务: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财政学、金融学的基本概念、主要理论体系,财政支出和财政收入,国家税收和国债,货币、利息,金融机构,金融市场,货币流通,货币需求和供给,通货膨胀等内容;理解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相互组合,共同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从而实现政策目标。

三、教学目标及其对毕业要求的支撑(一)教学目标《财政与金融》主要讲授财政支出、财政收入、国家税收、货币、利息、金融机构、金融市场、货币流通、通货膨胀等内容。

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充分了解国家的基本财政状况、主要财政政策、金融政策,以及金融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的核心地位,掌握财政学和金融学的基本原理、内容和相关知识,初步具备分析、解决现实经济和金融问题的基本能力,为学生学习后续课程,以及将来从事具体的实践工作打下理论基础。

本课程以课堂教学为主: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了解财政支出的范围、财政收入的构成与形式、货币和信用,理解税收原理、税制、中国现行的主要税种、金融机构体系、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重点掌握财政与金融的概念、基本理论、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及其方法、通货膨胀、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的组合。

教学目标具体要求如下:教学目标1:要求学生掌握财政学、金融学基本理论与相关内容,使学生了解我国的财政金融宏观政策体系,具备管理类各专业相关岗位工作要求的知识结构。

教学目标2:要求学生能够应用财政学、金融学基本原理,对现实生活中的财政金融现象与问题进行识别、表达和分析。

金融基础教学大纲

金融基础教学大纲

金融基础教学大纲《金融基础》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课程类型:B类课程性质:职业基础课计划时数:72学时学分:4学分实践课时比例(20,):14-15是否专业核心课程:是教学对象:三年制高职金融专业学生《金融基础》是金融保险专业的职业基础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货币银行方面的基本理论有较全面的理解和较深刻的认识,对货币、信用、银行、金融市场、国际金融、金融宏观调控等基本范畴有较系统的掌握;掌握观察和分析金融问题的正确方法,培养辨析金融理论和解决金融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描述《金融基础》课程系统阐述货币银行的基本理论及其运动规律;客观介绍世界上货币银行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实务运作机制的最新发展;立足中国实际,努力反映金融体制改革的实践进展和理论研究成果,探讨金融市场的运作规律和各种金融工具的实际运用。

第一章金融概述教学内容1、金融的范畴2、金融机构体系3、金融市场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我国现行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金融市场的构成要素、特点和主要类型理解:金融市场的概念及功能了解:金融范畴的形成和发展;我国金融机构体系的建立、演变过程教学重点金融机构、货币市场、资本市场教学难点金融市场的要素和功能教学方法讲授第二章货币与信用教学内容1、货币制度2、信用与信用工具3、利息与利率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货币制度的基本类型、主要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熟悉:利率的决定和影响因素了解:信用的产生与发展教学重点各种信用形式尤其是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利率的种类,单利和复利的计算教学方法讲授与练习、讨论(讨论利率市场化)第三章商业银行教学内容1、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与组织形式2、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3、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4、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5、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商业银行的性质与职能、经营模式、三大业务,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理解:商业银行资产与负债的管理思想了解:商业银行的产生与发展教学重点商业银行的三大业务类型教学难点商业银行资产与负债的管理思想教学方法讲授与案例分析第四章证券投资业务教学内容1、证券投资概述2、股票市场3、债券市场4、证券投资基金5、证券投资风险与收益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股票、债券的发行程序和交易方式、开放式基金和封闭式基金、证券投资的风险和收益了解:证券投资技术分析教学重点- 2 -证券投资的品种和交易规则教学难点证券投资的风险与收益教学方法讲授第五、六章保险、信托与租赁教学内容1、保险与保险基金2、保险的类型与保险公司3、金融信托4、融资租赁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保险的基本理论,融资租赁; 理解:金融信托了解: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特征教学重点保险的基本理论教学难点融资租赁;教学方法讲授与讨论(融资租赁与融物租赁的区别)第七章中央银行和货币政策教学内容1、中央银行的产生与发展2、中央银行的性质与职能3、中央银行制度4、中央银行与政府的关系5、货币政策目标6、货币政策工具7、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和中介目标 8、我国货币政策的实践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 3 -中央银行的性质与职能;中央银行的业务介绍理解:中央银行与政府的关系了解:中央银行的产生与发展掌握:货币政策目标和货币政策工具(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和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理解: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和中介目标;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配合了解:我国货币政策的实践教学重点中央银行的性质与职能,中央银行的业务,货币政策工具教学难点中央银行制度,中央银行与政府的关系,货币政策工具的灵活使用教学方法讲授与讨论(中央银行的相对独立性)第八章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教学内容1.货币流通2.货币供求3.通货膨胀4.通货紧缩教学目的和要求熟悉货币流通的基本规律;理解货币供给的机制掌握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含义理解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发生的原因及对经济的影响教学重点:货币供求理论,通货膨胀的类型、成因和对策,通货紧缩的成因和对策教学难点:货币需求理论;货币供给机制;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教学方法讲授和讨论第九章国际金融教学内容1、国际收支2、外汇与外汇市场3、汇率4、国际货币体系和国际金融机构- 4 -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外汇的基本内容和汇率的分类,国际收支的分类和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分析理解:外汇市场的交易方式了解:国际货币体系和国际金融机构教学重点外汇的基本内容和汇率的分类,国际收支的分类和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分析教学难点外汇的交易方式教学方法讲授与练习第十章金融监管教学内容1、金融监管概述2、金融监管体制3、金融监管内容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监管的基本内容和基本做法理解:金融监管的理论基础了解:金融监管的体制和类型教学重点金融监管目标;金融监管原则;金融监管类型教学难点不同金融监管体制的利弊教学方法讲授补充金融创新与金融自由化教学内容1、金融与经济发展2、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关系教学目的和要求理解: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关系教学方法讲授与讨论- 5 -三、主要教学内容和课时分配章(或编)次总学时数讲授学时数习题课、讨论课等学时数课程导论及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分析 2第一章 4 46 4 2 第二章6 4 2 第三章6 6 第四章6 6 第五章6 4 2 第六章8 8 第七章8 6 2 第八章6 6 第九章4 4 第十章2 2 作业讲评4 金融传新与金融自由化总复习 2总学时 72四、本课程与该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金融理论基础》作为金融专业的职业基础课,是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学会掌握观察和分析金融问题的正确方法,培养辨析金融理论和解决金融实际问题的能力。

财政与金融说课12p

财政与金融说课12p

金融监管
是指政府通过中央银行等 机构对金融机构和金融市 场进行管理和监督,维护
金融秩序和稳定。
财政与金融的关系
01
财政与金融相互影响
财政政策通过税收、政府支出等手段影响经济,而货币政策通过调节货
币供应量和利率影响经济。两者相互配合,共同实现经济目标。
02 03
财政与金融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财政通过公共投资和社会福利支出等手段,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 优化资源配置;金融则通过资金市场调节资金供求关系,促进资源的合 理配置。
财政政策的手段
税收政策、公债政策、财政支出 政策等。
税收政策及其工具
税收政策的目标
增加财政收入、调节经济、公平收入 分配等。
税收政策的工具
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增值税、 消费税等。
公债政策及其工具
公债政策的目标
弥补财政赤字、筹集建设资金、调节货币供应等。
公债政策的工具
国债、地方债、企业债等。
财政支出政策及其工具
财政与金融说课12p
目录
• 财政与金融概述 • 财政政策与工具 • 货币政策与工具 • 国际财政与金融关系 • 财政与金融的未来发展
Hale Waihona Puke 01财政与金融概述
财政的定义与职能
财政定义
财政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 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活动。
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
财政通过税收、政府投资、社会保障等手 段,调节总需求和总供给,保持经济稳定 增长。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方向
包括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推动国际储备货 币的多元化、加强国际金融监管合作等。
05
财政与金融的未来发展
财政改革的趋势与方向

财政与金融基础知识教学大纲

财政与金融基础知识教学大纲

财政与金融基础知识》教学大纲一、《财政与金融基础知识》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 济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及其运动规律。

会计核算和会计事务管理工作所必需的财政、 识能力和对基本经济政策的分析与运用能力, 强职业道德观念打下一定的理论基础。

二、《财政与金融基础知识》课程的基本要求( 一) 知识教学要求1、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的范畴和财政的基础理论及基础知识,理解财政的职能; 掌握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和财政支出的主要用途。

2. 、了解金融的基本概念和金融的范畴; 掌握金融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 了解货币流通的基本内容;理解信用形式;了解现行金融体系及构成;正确认识金融的作用,掌握商业银行的基本业 务。

3、掌握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对微观经济的影响,理解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

( 二 ) 能力培养要求1、能运用财政的基本理论初步分析财政政策、方针、法规的变化对微观经济的影响。

2、 能正确把握商业银行与企业、单位的关系。

3、初步具备运用所学金融基础知识,进行存贷款业务、保险业务、证券等业务操作的能力。

4、能运用金融的基本理论初步分析货币政策、金融法规的变化对微观经济的影响。

5、具有分析财政金融体制改革和经济形势变化对企业、单位财务状况影响的能力。

( 三 ) 思想教育要求1、具有实事求是的学风和创新意识、创新精神。

2、关心国家大事, 初步具有观察社会经济生活变化, 分析财政金融体制改革对现实影响的能力;3、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

三、《财政与金融基础知识》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具体要求 第一章 财政概述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财政的来历、财政所属范畴及其发展的过程;2、并能对各种社会形态下的财政收支情况有所比较;3、 重点掌握财政所具有的特征;4、 掌握、理解财政各个职能的含义和主要内容。

, 该课程系统阐述财政学和金融学两大经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使学生具备中初级会计人才从事 金融的基本知识, 帮助学生提高对宏观经济现象的认 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提高综合素质, 增(二)教学内容第一节财政含义知识点:财政的概念和财政的一般特征能力要求:分析财政的一般特征第二节社会主义财政的基本特征知识点:社会主义财政的基本特征能力要求:怎样理解我国社会主义财政的基本特征?第三节财政的职能知识点:资源配置职能收入分配职能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能力要求:举例阐明财政的职能(三)教学方法与手段本章教学主要采用的方法是讲授法,辅助手段为课堂讨论第二章财政收入概述(一)教学目的与要求1从动态和静态等方面全面理解财政收入的概念;2、掌握财政收入的分类标准和方法;3、了解财政收入的基本结构。

财政与金融教学大纲

财政与金融教学大纲

《财政与金融》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和任务1、课程的性质《财政与金融》是高等学校财经类专业核心课程之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与金融是国家宏观调控经济的两个最重要工具。

近几年来,我国财政体制和金融体制作了一系列重大改革,财政与金融的理论和实务有很大的更新和扩展,本课程将尽量反映学科的最新发展状况。

《财政与金融》是一门有关财政、金融的基础理论与基本业务课程,与经济生活关系亲密。

也是财经类专业的专业必修或必选课程。

2、课程培养学生的基本知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协助学生提高对宏观经济现象的认识能力和分析能力,加深对宏观经济方针政策的对的掌握。

规定学生搞清有关财政、金融的范畴;系统掌握财政、金融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对的认识财政、金融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理解财政、金融的基本业务,掌握必要的基本技能;能从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结合上,理解、把握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

3、课程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与形成对财政、税务、金融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含有理论分析的基本能力;培养与形成对财政政策的分析能力;培养与形成对货币政策的理解能力。

二、教材及参考书1、《财政与金融》,张连蕊,李凡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1 出版1、《财政与金融》,庄毓敏,朱清主编,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3 出版2、《财政与金融》蒙丽珍李星华主编,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8 出版3、《财政学案例》邓文勇主编,广西人民出版社,.4 出版4、《金融学》黄达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9 出版5、《货币银行学通论》万解秋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4 出版三、课程教学学时分派本课程共64 学时,每七天4 个学时。

1、学时分派四、课程考核本课程定为考试科目,理论部分采用闭卷考试,考试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30%。

五、教与学的建议1、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本课程在学习高等数学、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等学科的前提下开设。

作为一门交叉性学科课程,本课程学习规定学生应当拥有较为广博的社会科学知识和必要的数学知识;作为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课程,本课程规定对社会、公司的概况基本理解。

《公共财政学》课程教学大纲

《公共财政学》课程教学大纲

《公共财政学》课程大纲课程代码:00406282课程学分:3课程总学时:48适用专业:2017级经济与金融专业一、课程概述(一)课程的性质财政是一种以国家为主体的经济行为,是政府集中一部分国民收入用于满足公共需要的收支活动,以达到优化资源配置、公平分配及经济稳定和发展的目标。

因此财政是政府为民理财的经济行为,财政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息息相关。

《公共财政学》课程是国家教育部规定的普通高等学校经济学科、管理学科各专业的核心课程,是经济学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理论课程。

(二)设计理念与开发思路1、本课程设计的基本理念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财政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特别是要掌握公共财政的基本框架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财政的特性,了解我国财政分配的内容及管理方法,了解我国财政管理制度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掌握财政政策的基本工具及操作选择,为以后其他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二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拓宽学生的理论视野,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财政学理论知识进行宏观经济分析的思维方式,通过案例分析和课堂讨论提高学生运用财政理论工具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公共财政学》课程的先行基础理论课程是《西方经济学》(宏、微观部分)、《政治经济学》等专业基础课程。

3、本课程设计的基本思路:主要是培养学生对财政理论知识以及现实财政现象的理解、分析与综合应用能力。

因此本课程除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以外,将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其分析问题和判断问题的能力。

如多用启发式和研究式教学方法,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灵活采用课堂(专题)讨论和课后作业(论文)的形式,鼓励学生在学懂弄通基本理论基础上,大胆钻研探索和创新。

教学中要突出重点,重点讲解难点问题。

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观点,科学借鉴西方财政理论,密切结合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际,深入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财政的特殊规律,并结合实际研究我国财政体制、财政管理、财政政策的改革与发展问题。

2024年《金融学基础》课程教案

2024年《金融学基础》课程教案

《金融学基础》课程教案2024一、课程简介《金融学基础》课程是金融学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金融学的基本概念、理论、方法和应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和运用金融学的基本原理和工具,分析金融市场的运作机制,评估金融产品和服务的风险和收益,并具备解决实际金融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1.理解金融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包括金融市场、金融工具、金融机构和金融政策等。

2.掌握金融学的基本分析方法和技术,包括金融市场分析、金融产品评估和风险管理等。

3.能够运用金融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包括金融决策、金融规划和金融创新等。

4.培养学生的金融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1.金融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金融市场的定义和功能金融工具的种类和特征金融机构的职能和业务金融政策的制定和实施2.金融市场分析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运作机制利率和汇率的决定因素股票和债券的定价模型金融衍生品的交易和定价3.金融产品评估投资组合理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风险和收益的度量方法贷款和信用评级的原理4.风险管理金融风险的类型和特征风险评估和度量方法风险管理和控制策略保险和衍生品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5.金融决策投资决策和融资决策的原则和方法资本预算和资本结构的选择股利政策和股票回购的决策6.金融规划和金融创新个人和企业的金融规划方法金融创新的原理和案例分析金融科技的发展趋势和影响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和演示,向学生传授金融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分析方法。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金融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金融学知识。

3.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4.实践操作法:通过模拟金融市场的实验和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五、课程评估1.平时成绩:包括课堂参与、作业和小测验等,占总成绩的40%。

2.期中考试:考查学生对金融学基本概念和理论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占总成绩的30%。

财税与金融课程教学大纲

财税与金融课程教学大纲

财税与金融课程教学大纲财税与金融》课程教学大纲财税与金融》课程教学大纲、教学实施细则与平时作业要求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课程的性质《财税与金融》课程是电大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必修课。

本课程主要讲述财政、税收与金融方面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员掌握有关财税与金融的实际操作常识和基本理论。

二、课程的总体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够掌握财政与金融的基本知识和方法,了解财税与金融的基本理论,了解宏观经济的运作。

三、课程的学时和学分本课程课内学时为90,共5学分。

四、课程教学媒体本课程的教学媒体包括:基本教材、综合练习、直播课堂。

其中,基本教材作为教学的主要媒体和课程考核的基本依据,系统、全面地反映了本课程的全部内容;综合练习除对本课程的重点、难点问题的掌握进行方法性的指导外,还配备大量的习题,以强化学生对会计基本技能的掌握与运用;电视录像主要是讲述该课程的重点、难点、思路和方法及运用,而不是对课程教学内容的系统全面的讲授。

五、记分作业要求本课程记分作业4次。

记分作业成绩占本课程总成绩的20%。

第二部分教学内容?第一章财政导论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通过对本章的学习,了解财政的概念,掌握财政的职能的具体方面教学内容1财政的概念2财政的职能3公共财政理论及其借鉴意义4财政产生的条件及其演变过程。

第二章财政支出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通过对本章的学习,了解购买性支出的分类。

掌握政府投资、消费支出的特点及作用,转移性支出的分类、特点及其作用,注意联系实际。

教学内容1购买性支出的分类政府投资、消费支出的特点及作用2转移性支出的分类、特点及其作用3财政支出的效益及其分析方法第三章财政收入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通过对本章的学习,了解财政收入的构成,重点掌握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因素,财政收入对经济、社会生活的影响教学内容1财政收入的构成价值构成、所有制构成、部门构成财政收入的形式税收收入、国有资产收入、债务收入、其它收入等国有资产收入的形式、管理2财政收入的规模分析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因素财政收入对经济、社会生活的影响3国债影响国债规模的因素国债对经济的影响国债的作用4国债的制度与管理第四章国家预算和预算管理体制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通过对本章的学习,一般掌握国家预算的概念国家预算的编制、执行及决算过程,我国的国家预算管理体制教学内容1国家预算的概念2国家预算的编制、执行及决算3我国的国家预算管理体制第五章税收概论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通过对本章的学习掌握税收的概念及特点、税收分类等,重点掌握税收制度及其构成要素教学内容?1税收的产生及发展、税收分类2税收作用、税收原则3 税收制度及其构成要素4税收负担及税负转嫁税负转嫁的方式、研究税收负担的意义??第六章商品课税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通过对本章的学习重点掌握1增值税的含义及计1增值税的含义及计算2营业税的含义及计算3消费税的概念及计算一般掌握1商品课税的概念及特点2商品课税的作用3关税的一般性质???第七章所得税?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重点掌握所得课税的概念及特点、所得课税的作用,企业所得的课税对象、计税依据。

财政与金融基础知识教学大纲

财政与金融基础知识教学大纲

财政与金融基础知识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财政与金融基础知识是三年制中等职业教育会计类专业设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具备中初级会计人员从事会计核算和会计事务管理工作所必需的财政、金融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经济政策及分析与运用能力,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提高综合素质,增强职业道德观念打下一定的理论基础;二、参考学时:72学时三、课程目标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按照知识、素质、态度、职业准备的培养定位,本课程教学目标为:一知识教学目标:1. 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的职能;认知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和财政支出的主要用途;2. 理解金融的基本概念;货币流通的基本内容;信用形式;现行金融体系及构成;认知商业银行的基本业务;3. 认知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对微观经济的影响;二能力培养目标-1. 能运用财政的基本理论初步分析财政政策、方针、法规的变化对微观经济的影响;2. 能正确把握商业银行与企业、单位的关系;3. 初步具备运用所学金融基础知识,进行存贷款业务、保险业务、证券等业务操作的能力;4. 能运用金融的基本理论初步分析货币政策、金融法规的变化对微观经济的影响;5. 具有分析财政金融体制改革和经济形势变化对企业、单位财务状况影响的能力;三专业思想教育目标:1. 具有实事求是的学风和创新意识、创新精神;2. 关心国家大事,初步具有观察社会经济生活变化,分析财政金融体制改革对现实影响的能力;四、课程内容纲要第一部分财政基础知识(一)学习目标:1、认知财政的含义和一般特征,了解财政与政府、财政与经济的关系;理解财政的职能;能运用财政的基本知识观察社会经济现象;2、认知我国财政的形式和分类, 了解我国财政财政收入合理规模确定标准,理解我国收入的基本特征;能运用财政收入的基本知识观察财政实践现象;3、把握我国财政支出的分类、依据、重点、范围、形式,了解我国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的相关内容;具备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理解我国财政支出的现状和特征的能力;4、认知我国政府预算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掌握政府收支范围及其在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划分,历届政府预算的不同分类,了解我国的财政预算管理体制,具有阅读和理解政府预决算的专业基本能力;二学习任务:一学习目标:1、认知金融的基本内容、货币制度的基本知识、利率的作用、金融机构体系;理解和掌握信用的主要形式、利率的主要种类、决定和影响利率的主要因素;具备灵活与综合运用金融、信用、利率等重要概念来认知我国的金融实践活动的能力;2、掌握货币流通规律的基本知识,认知货币流通和商品流通的关系、通货膨胀的概念和特征,理解我国的货币需求和供给的基本现状;具有初步认识和分析社会经济活动中货币政策、货币流通的信息和现象的专业技能;3、掌握金融市场的含义和一般特征,认知金融市场的种类和功能;了解我国金融市场建设情况,具有能运用金融市场的基本知识观察社会金融实践现象的专业能力;4、认知国际收支的基本内容、外汇的基本知识、理解和掌握国际收支平衡的基本原理;初步具备灵活运用金融、汇率、国际收支等重要概念分析我国的国际金融实践活动的专业能力;二学习任务:模块一:金融概要一学习目标:1、把握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对微观经济的影响;2、认知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主要内容;3、理解财政政策工具及货币政策工具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作用,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形式,4、能初步观察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背景和目标、分析社会经济活动发展状态的专业能力;二学习任务:一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按照案例教学要求,采用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充分运用多媒体、实践场地等教学手段;二教学评价教学评价采取模块评价、单元评价和目标评价相结合,知识考核和能力考核相结合,平时考核和综合考核相结合;三资源准备本课程实施需要下列资源:1、财政部门有关资料、货币样票、真假货币、票据样式、股票样式等;2、开发财政、金融、外汇、国际收支等案例和资料、教师指导书、网络资源等;3、要选择部分银行、证券公司、财税部门等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

《财政金融基础》课程标准教学大纲

《财政金融基础》课程标准教学大纲

《财政金融基础》课程教学大纲一、基本信息英文名称: Fiscal and financial fundamentals课程编号:350521104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学时:32 (理论课时32)学分:2适用对象:财会金融专业先修课程:无开课单位:商学院使用教材及参考书:[1]倪成伟.财政与金融.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主要参考书:[1] 张连蕊,李凡等.财政与金融.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二、课程简介本课程是一门专业基础课课程,主要面向我校财会金融专业学生。

该课程是一门有关财政、金融的基础理论与基本业务课程,与经济生活关系密切。

其任务是使学生具备中初级会计人员从事会计核算和会计事务管理工作所必需的财政、金融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经济政策及分析与运用能力,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提高综合素质,增强职业道德观念打下一定的理论基础。

四、教学基本要求1.在财政与金融课程的教学中应系统讲授财政与金融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紧密结合实际,提出和分析理论问题2.教学中应注意培育学生认识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教学中应重点讲授有关财政与金融最基础的原理与最基本的实务问题,以理论为主,兼顾业务知识,注重宏观知识的把握,尽可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五、基本内容及安排第1章财政认知基本内容:财政概述;经济中为什么需要政府财政;政府财政的职能教学重点:财政的概念,财政的职能。

教学难点:掌握财政的各项职能。

第2章财政支出基本内容:财政支出的分类;市场体制下的财政支出结构;我国主要财政支出分析教学重点:财政支出的主要形式。

教学难点:从不同角度理解财政支出基本理论。

第3章财政收入基本内容:财政收入的形式和构成;财政收入的规模分析教学重点:财政收入的形式,财政收入的构成。

教学难点:掌握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

第4章税收政策基本内容:税收的形式特征和作用;税收分类;税收制度的构成要素;我国的主要税种教学重点:税收的基本要素。

2024年度《财政学》课程教学大纲

2024年度《财政学》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参与国际税收合 作的现状
介绍中国在参与国际税收合作方面的 实践,如签订双边税收协定、加入国 际税收组织等,并分析其对于中国税 收制度的影响。
中国对外财政援助的 现状与挑战
阐述中国对外财政援助的规模、领域 和方式,以及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如 援助效果评估、援助资金管理等。
中国参与国际金融机 构合作的现状与挑战
2024/3/23
12
购买性支出与转移性支出比较
01
购买性支出
政府用于购买为执行财政职能所需要的商品和劳务的支出 ,包括购买政府进行日常政务活动所需要的商品与劳务的 支出和购买政府进行投资所需要的商品与劳务的支出。
2024/3/23
02 03
转移性支出
政府无偿向居民和企业、事业以及其他单位供给财政资金 ,政府对科技、教育等公益事业的支出,大多属于转移性 支出。
,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
积极财政政策实施效果的评价指标
包括经济增长率、就业率、物价稳定程度、国际收支状况等宏观经济指标,以及社会福 利水平、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等微观经济指标。
2024/3/23
积极财政政策实施效果的实证分析
通过对历史数据的统计分析和计量经济学模型的构建,可以对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效果 进行客观评价。
要点二
最低成本法
也称最低费用选择法,适用于那些成 本易于计算而效益不易计量的支出项 目,如社会保障支出项目,该方法只 计算项目的有形成本,在效益既定的 条件下分析其成本费用的高低,以成 本最低为原则来确定最终的支出项目 。
要点三
综合评价法
在上述两种方法的基础上,综合考虑 多方因素,进行系统的综合评价,以 得出更全面、更客观的财政支出效益 评价结果。
2024/3/2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号:1106
贵州航天职业技术学院
《财政及金融基础知识》课程




二〇一三年七月编制
贵州航天职业技术学院
教学大纲审批表
注:此表打印在大纲封面背面
《财政及金融基础知识》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1、课程性质:《财政及金融基础知识》为中等职业教育会计专业开设的专业基础必修课,是培训初级会计相关人员基本技能不可缺少的一门重要理论课程。

学时数:60
适用专业:会计
开课系部:中职部
2、课程教学目的及课程任务
教学目的:
本课程阐述财政学和金融学两大经济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

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系统阐述财政及金融的基本理论及其运动规律;客观介绍国际财政理论和金融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实务运作机制的最新发展;立足中国实际,努力反映财政及金融体制改革的实践进展和理论研究成果。

课程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财政、金融、国家税收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并能熟悉国家在宏观调控方面所使用的财政工具和金融工具。

掌握财政金融对经济管理工作的要求,加深对国家政策的理解,为学好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说明
财政及金融基础该课程应有税收基础、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等课程为知识准备,尤其及西方经济学、货币银行学和国际金融的知识有许多相关和交叉的部分。

本课程由于是两门学科合在一起的、而且课时量较少,所以只是作为学生对财政学及金融学相关知识的一般性了解,为其他的相关学科的学习做一个知识铺垫。

三、课程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1章财政概述
1.教学重点:
财政的含义及特点
财政的基本职能
2.教学难点:
财政及市场的内在联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的职能
3.教学内容:
第一节财政概述
第二节财政的含义及特点
第三节财政的基本职能
第四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的基本职能
4.教学要求:
了解财政发展的过程;
理解财政的含义及特点;
理解财政及市场经济的内在联系;
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的职能
第2章财政收入
1.教学重点:
财政收入的分类
财政收入的原则
税收收入的特点、含义
国债收入的特点、含义
2.教学难点:
财政收入的原则
税收的特征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国债的特征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3.教学内容:
第一节我国的财政收入
第二节国家税收
第三节国债收入
第四节国有资产收入
4.教学要求:
掌握组织财政收入应坚持的三大原则;
理解国家税收的概念和特征以及国债的特征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了解我国财政收入的具体内容及我国国债的主要形式和特征;
掌握税收的基本特征
第3章财政支出
1.教学重点:
财政支出的含义、结构、类别
购买性支出的概念及特点
转移性支出的概念及特点
2.教学难点
财政支出的结构、类别
购买性支出的特点
转移性支出的特点
购买性支出及转移性支出的差异
3.教学内容:
第一节财政支出
第二节财政支出的一般原则
第三节购买性支出
第四节转移性支出
第五节财政支出效益分析及评价
4.教学要求:
了解我国财政支出的概念、分类及支出形式;
熟悉具体内容和安排财政支出的一般原则;
掌握我国财政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支出的重点和范围;理解财政支出效益评价的内容和方法
第4章政府预算
1.教学重点:
政府预算的分类、编制、执行和决算的一般方法
政府预算的管理体制
2.教学难点
政府预算的编制方法
政府预算的管理体制
3.教学内容:
第一节政府预算
第二节政府预算分类及我国的复式预算方法
第三节政府预算的编制、执行和决算
第四节政府预算管理体制
4.教学要求:
了解现行政府预算管理体制的内容;
了解政府预算及决算的概念、特点;
理解政府预算的组成及内容
第5章金融
1.教学重点:
金融的含义及特点
信用的基本形式及特点
利息的计算方法及特点
2.教学难点:
金融的含义及特点
利息的计算方法
3.教学内容:
第一节金融的概念及特点
第二节利息的计算和作用
第三节我国现行的金融体系
4.教学要求:
理解金融的概念、范围;
掌握信用的集中基本形式及特点;
了解利息的计算方法;
理解市场经济中影响利息率的因素;
理解利率的作用;
了解我国现行金融体系
第6章货币和货币流通1.教学重点:
货币及货币制度
货币流通
货币的供给及需求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含义及特点
2.教学难点:
货币流通形式
货币的供给及需求对经济的影响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含义及特点
3.教学内容:
第一节我国现行的货币及货币制度
第二节货币流通
第三节货币的供给及需求
第四节通货膨胀
第五节通货紧缩
4.教学要求:
掌握货币流通和商品流通的关系,货币流通规律;
了解货币流通形式,通货膨胀的概念及特征;
理解我国货币制度的内容,货币需求及供给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现状及通货膨胀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第7章金融业务
1.教学重点:
中央银行的金融业务
商业银行的金融业务
保险制度的构成
2.教学难点:
金融监管业务
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业务
3.教学内容:
第一节中央银行的相关业务
第二节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负债业务和中间业务第三节保险
第四节保险制度的构成要素
4.教学要求:
了解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业;
理解中央银行的金融监管业务;
掌握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业务和中间业务;
了解保险的概念、分类;
理解保险点特征及职能;
了解掌握保险制度的构成要素及保险合同的内容
第8章金融市场
1.教学重点:
金融市场的含义、特点及类型
金融市场的参及者
金融市场的功能
2.教学难点:
金融市场的功能
金融工具
3.教学内容:
第一节金融市场概述
第二节金融工具
第三节货币市场
第四节资本市场
第五节外汇市场
4.教学要求:
掌握金融市场的功能,主要金融工具的具体内容;掌握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主要内容;
了解金融市场的概念、金融工具的概念和特点;理解金融市场的构成要素
第9章国际金融
1.教学重点:
国际收支平衡表含义及特点
影响汇率的主要因素
人民币汇率的基本政策
2.教学难点: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含义
影响汇率的主要因素
3.教学内容:
第一节国际收支平衡表
第二节汇率
4.教学要求:
了解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具体内容;
掌握汇率的基本知识
第10章财政政策及货币政策
1.教学重点:
财政政策的含义及特点
财政政策宏观调控的目标和手段
财政政策对微观经济的影响
货币政策对微观经济的影响
2.教学难点:
财政政策宏观调控的目标和手段
财政政策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3.教学内容:
第一节财政政策
第二节货币政策
第三节财政政策及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形式
4.教学要求:
掌握财政政策及货币政策对微观经济的影响;
了解财政政策及货币政策的主要内容;
理解财政政策工具及货币政策工具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作用四、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五、考核方式及要求
考试形式:理论
作业要求:每章结束完成相应练习
考试比例:平时成绩30%,期末考试70%
六、使用教材及参考书:
教材:中等职业教育特色精品课程规划教材:《财政及金融基础知识》,
周海波,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年7月第1版。

参考书:
1.《财政及金融》,朱耀明、宗刚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9月第四版。

2.《财政学》,陈共,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年。

七、有关说明
教学形式:讲授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
教学建议:
1、本课时实践性较强,宜注重学生专业知识的扩展及实际分析能力的培养。

本课程的作业分配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酌情增减。

2、本课程只能为学生实际分析能力打下一定基础,在后继课程中必须逐步提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