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 保罗·萨缪尔森版 ppt课件
宏观经济学课件 (MBA32学时)萨缪尔森
![宏观经济学课件 (MBA32学时)萨缪尔森](https://img.taocdn.com/s3/m/5b282e85dd36a32d72758139.png)
② 从总需求(AD)看:
国民收入 = 总需求 = 消费需求 + 投资需求 = 消费 + 投资
Y = AD = C + I
(2)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均衡条件:AS = AD (总供给 = 总需求) C+S=C+I S=I
2020/7/31
二、三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流转与决定
1.政府的作用:(1)征税(T) (2)通过预算进行政府支出(G)
2020/7/31
三、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流转与决定
1.四部门经济的收入流量循环
2.国民收入的构成 (1) 从总供给看: Y = AS = C + S + T + M (2) 从总需求看: Y = AD = C + I + G + X
2020/7/31
3.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均衡条件:AS = AD (总供给 = 总需求) C+S+T+M = C+I+G+X S+T+M=I+G+X
2020/7/31
本国常住居民包括: (1)长期居住在本国的本国公民; (2)暂住外国的本国公民; (3)虽未加入本国国籍,但却长期居住在本国
的外国公民。
2020/7/31
本国常住居民
投资
利润、利息
本国
工作(劳动)
工资
外国
2020/7/31
二、国内生产净值(NDP) (Net Domestic Products)
2020/7/31
一、GDP核算的基本方法
1.核算的原则 (1)只计算最终产品的产值,不计算中间产
品的产值; (2)只计算一定时期内(如一年内)新生产
萨缪尔森宏观经济学PPT第一章章至第四章
![萨缪尔森宏观经济学PPT第一章章至第四章](https://img.taocdn.com/s3/m/14296f4669eae009581bec22.png)
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应用
奢 侈 品 品 (汽 车 立 体 音 箱 等 等 ) F ) F 体 A 箱 音 A 、 、 立 车 B (汽 (a) L 侈 的 奢 L (b) 的
1-3
生产可能性边界
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应用
公 Pu 共 品 品 (高 速 公 路 等 ) 路
A
(a)
的社会 共 (高 速 公 等 )
第二章 现代经济中的市场与政府
每个人都力图用好他的资本,使其产出能实现 最大的价值。一般说来,他既不企图增进公共 福利,也不知道他能够增进多少。他所追求的 仅仅是一己的安全或私利。但是,在他这样做 的时候,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引导着他去帮助 实现另外一种目标,尽管该目标并非是他的本 意。追逐个人利益的结果,是他经常地增进社 会的利益,其效果要比他真的想要增进社会的 利益是更好。 亚当.斯密 «国富论»(1776年)
为什么要学经济学? 为什么要学经济学?
经济学家和政治学家的思想,无论正确与否,都比 平常人了解得更有份量。的确,统治世界的人可以说非 他们莫属。实干家自以为他们不受理论的羁绊,可他们 却常常是某位已故经济学家的奴隶;目空一切的暴君, 其荒诞狂妄的念头,也往往系从学术界数年前的涂鸦之 作中剽窃而来。我确信,同思想潜移默化的功能相比, 既得利益的作用是被夸大了的。诚然,这绝非指眼前, 而是指经历了一段岁月之后。因为,在经济界和政治学 界,25岁或30岁后还能为新理论思潮所裹挟的人往往为 数不多。因而,文官、政治家、甚至鼓动家们用以左右 时事的高论不大可能是最新的。尽管如此,思想,而不 是利益,或迟或早终归是危险的,无论是声张正义还是 放纵邪恶。 ——凯恩斯 《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
各种生产可能性 黄油 可能性 (百万磅) A B C D E F 0 1 2 3 4 5 大炮 (千门) 15 14 12 9 5 0
萨缪尔森宏观经济学 第五章 乘数模型
![萨缪尔森宏观经济学 第五章 乘数模型](https://img.taocdn.com/s3/m/6ed7a6d131b765ce0408146b.png)
精品课件
5、三部门下均衡状态下国民收入的决定因素: ❖ 当其他条件不变时,边际消费倾向越大,均
衡收入水平越高; ❖ 当其他条件不变时,投资、政府购买和转移
支付越大,均衡收入水平越高; ❖ 当其他条件不变时,所得税税率越低,均衡
收入水平越高。
精品课件
(二)财政乘数 1、政府支出乘数(government expenditure
精品课件
练习:三部门经济中,政府比例所得税的税率 为t,假定政府支出、投资支出为外生变量。
1、计算均衡的产出水平;
2、计算政府支出乘数、投资乘数和税收
乘
数。
精品课件
❖ 乘数模型的理论基础就是产出与支出之间的相互作 用:支出决定产出与收入,而产出与收入也决定支 出。
❖ 关键结论是:由于支出与产出之间的反馈,增加自 主性支出(外生支出),会进一步引起总需求的增 加。
精品课件
❖ 乘数模型能说明在一个存在资源闲置的经济 中,对于投资、外贸、政府税收和政府购买 等各种外生冲击会怎样影响产出和就业(也 就是传导机制问题)。
❖ 核心概念:
意愿支出(储蓄、投资等)是指人们在拥
有既定收入的情况下所愿意或计划的支出
(储蓄、投资等)水平,是由消费函数或投 资需求曲线所决定的,是事前的量。
实际支出是事后的量,就等于GDP。 精品课件
(一)乘数模型概述
❖ 乘数是一个用来解释短期产出水平如何被决定的宏 观经济学的理论范畴。
❖ “乘数” 就是1美元的外生支出变动会引起GDP的1 美元以上变动。
均衡状态,所对应的产出为均衡产出; ❖ 在经济体实现均衡的过程中,存货调节发挥着重要
作用:只要经济体不处于均衡状态,企业的存货就 会发生非计划变动,企业从而调整生产水平,经济 体就会逐步实现均衡; ❖ 在其他条件不变时,边际消费倾向越大(或边际储 蓄倾向越小),均衡产出越大; ❖ 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投资越大,均衡产出越大。
萨缪尔森宏观经济学第一章宏观经济学概述ppt课件
![萨缪尔森宏观经济学第一章宏观经济学概述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40c5b227c1cfad6185fa7bc.png)
Technology
AD and AS determine the major
macroeconomics
精品课件
OUTPUT(G DP)
就业
Emp与lo失yment
业
价胀格通Pr与缩ic通e
Foreign trade
AD-AS Curves
p AD
AS
P1
p* Q1 Q* Q2 Q
精品课件
五、宏观经济模型
出生时预 期寿命(岁)
2002年 69 79 71 79 78 63 78 82 66 77 77 67 58 70 69 73 78
二氧化碳 排放量 (百万吨)
2000年 307.5 435.9 2,790.5 362.4 785.5 1,070.9 428.2 1,184.5 1,435.1 567.8 5,601.5 22,994.5 2,066.7 9,129.1 7,116.3 2,012.0 11,804.3
GDP
总额 (10亿美元)
人均 (美元)
2003年
2003年
479
2,710
757
23,930
1,417
1,100
1,523
24,770
2,085
25,250
568
530
1,243
21,560
4,390
34,510
375
2,610
1,680
28,350
10,946
37,610
34,491
5,500
1,038
重农 学派
重商 主义
古典经济学
Classical,17世纪中期—1870s
亚当·斯 密
《宏观经济学》全套课件 PPT
![《宏观经济学》全套课件 PPT](https://img.taocdn.com/s3/m/46fc0500a8114431b80dd80e.png)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开始从 自由竞争向垄断阶段过渡。在这一时期, 随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加深,市场经 济体制的缺陷也日益明显,其中主要是 垄断现象的出现以及周期性经济危机的 加剧。垄断限制了竞争,市场无法自动 最优地配置社会资源,造成资源浪费, 市场效益低下,工厂倒闭,工人失业, “看不见的手”失灵了。此时,以马歇 尔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理论诞生了。
三 庸俗经济学 (十八世纪末~)
创始人 萨伊 (十九世纪初)
马歇尔 新古典经济学(十九世纪末)
1890《经济学原理》
凯因斯主义经济学(二十世纪三十年代)
1936《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新古典综合派 萨谬尔森 新自由主义经济学(七十年代后) 货币学派、供给学派、新制度学派、 理性预期学派
凯因斯强调,只有实行国家的调节, 才能使现行的经济形态免于全面毁灭, 才能使个人的动力得以有效地发挥作用。 而国家调节的重心在于“有效需求”的 管理。因此,凯因斯的理论又被称为需 求管理理论。 凯因斯的思想带来 30 年的繁荣第二次 世界大战以后,凯因斯的需求管理理论 和政策主张被西方许多国家所接受,从 而加强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凯因斯被称为宏观经济学之父 返回
古典经济学派的另一代表人物是 18 世 纪末 19 世纪初的法国经济学家萨伊。萨 伊的市场均衡理论,即“供给能够自动 创造其本身的需求”观点,也被称为 “萨伊定律”,是对斯密关于资本主义 “自动调节”观点的继承和发展。与斯 密一样,萨伊确信供给和需求终将均衡, 并把它上升为市场规律。
供给者一方面总是通过劳动创造效用 及产品价值,另一方面他同时要作为需 求者从市场上得到与供给价值相等的效 用。因此他得出结论:生产给产品创造 需求。 从而萨伊主张,政府不应干涉市场的自 发运动,不要限制价格和限制资本的流 向;要发展对外贸易,不要对外封锁。 萨伊的三位一体理论 返回
宏观经济学讲义萨缪尔森
![宏观经济学讲义萨缪尔森](https://img.taocdn.com/s3/m/d73bf458102de2bd960588c6.png)
宏观经济学讲义经济学发展历程 (2)重点注意的问题 (2)第一章宏观经济学概述 (3)第二章经济活动的衡量—国民经济核算 (4)第三章国民收入决定:乘数模型 (9)第四章货币、银行和金融市场 (15)第五章经济政策与经济增长 (16)第六章总需求与总供给理论 (18)第七章经济周期理论 (21)第八章经济增长的进程 (22)第九章经济发展的挑战 (23)第十章失业与通货膨胀 (24)第十一章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 (28)第十二章宏观经济学流派及其论战 (30)经济学发展历程重点注意的问题⏹短期和长期⏹宏观和微观(合成谬误与分解谬误)⏹曲线的移动与沿曲线的移动⏹假定其他条件不变第一章 宏观经济学概述一、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核心问题(一)对象:整个经济,也即整个国家的产出、就业和价格。
宏观经济短期波动与长期增长。
(二)核心问题1.为什么产出和就业会不时地下降?怎样才能减少失业?2.通货膨胀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控制?3.如何提高经济增长率?二、宏观经济的目标与工具三、宏观经济学的参与者:四个经济体(四部门)。
消费者(居民)——产品市场的需求者(购买商品等);要素市场供给者(提供劳动等)。
厂商(企业)——产品市场的供给者(提供商品等);要素市场需求者(购买劳动等)。
政府:决定政府支出和税收。
国外:国外的消费者和生产者。
四、宏观经济学的总需求-总供给(AD-AS)分析总需求(Aggregate Demand ):一定时期内一个经济中各部门愿意支出的总量。
影响需求的因素——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消费支出等。
总供给(Aggregate Supply ):一定时期内一国企业所愿意生产和销售的商品和服务总量。
影响总供给的因素:潜在产出、劳动、技术、成本等。
宏观经济均衡:总产量和价格水平的一种组合,在这种组合下,买者和卖者都不再愿意改变他们的购买量、销售量或价格水平。
五、经济学的具体分析方法(一)文字表述法:由定义、假设、假说、预测构成定义,对经济学研究的各种变量规定出明确的含义。
宏观经济学课件第一章
![宏观经济学课件第一章](https://img.taocdn.com/s3/m/308bf881cc22bcd126ff0c6a.png)
宏观经济学问题:
1.今年我国总共有多少人得到了新工作职位? 2.该年度一国工人的总体薪酬水平受什么因素 影响? 3.经济中的总价格水平会受到什么因素影响? 4.为促进就业和经济增长,政府应该采取什么 样的政策? 5.中国与世界上其他国家之间进行产品、劳务 和金融资产交易,会考虑什么因素?
凯恩斯生平简介
为凯恩斯赢得了世界性声誉。他还写了 一本数学著作《概率论》 1929-1933年席卷资本主义世界的大危机, 使凯恩斯苦恼不已,并不是因为生活艰 难,相反,他生活优裕。他的苦恼在于 他的老师马歇尔的经济理论不能解释大 萧条的现实。凯恩斯在痛苦之后,做出 了正确的抉择,否定了老师的学说,创
让-巴蒂斯特·萨伊对“供给创造自己的需求”的解释:
在1803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概论》论述道: 如果一个商人说,“我不想要其他产品来交换我的毛织品,我只 想要货币,”····他将被告知,···“你说,你只想要货币;我说, 你想要其他商品而不是货币。事实上,你要货币干什么呢?还不 是用来购买你进行贸易所需要的各种原材料和储备,或者各种食 物?因此,你需要的是产品,而不是货币” 即使得到货币是为了将它储藏或埋藏起来,最终目的还是用它来 购买某种东西。如果这个守财奴没有将货币花掉,发现这个宝藏 的幸运的人将会以哪种方式将它花掉:对于货币而言,作为货币 除了用来进行购买,没有其他用途。----脚注
凯恩斯是幸福和幸运的:从小受到良好 教育;师从经济学大师马歇尔;很年轻 时,就获得了世界性声誉;娶了世界上 最美丽的女人之一----乌克兰女舞蹈家莉 迪亚·洛波科娃,爱情幸福;他酷爱收藏, 懂得欣赏艺术品,在股市上投机赚了几 十万英镑。 凯恩斯做过IMF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也
萨缪尔森宏观经济学 第6章 消费与投资 课件
![萨缪尔森宏观经济学 第6章 消费与投资 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54923ea5ef7ba0d4a733be5.png)
生命周期假说
由莫迪利安尼等人提出,他们认为,人们是根据其预 期寿命来安排收入用于消费和储蓄的比例的。中心论 点是:每个人根据他一生的全部预期收入来安排他的 消费支出,也就是说,各家庭在每一时点上的消费和 储蓄决策反映了该家庭在其生命周期内谋取求达到消 费理想分布的努力,而各家庭的消费要受制`于该家庭 在其整个生命期间内所获得的总收入。 该假说的前提是:1)消费者是理性的,能以合理的方 式使用自己的收入,进行消费;2)消费者行为的唯一 目标是实现效用的最大化。 C=a WR+c YL WR是财产的收入,a是财产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YL 是劳动收入,c是劳动收入中的边际消费倾向。
1843
3655
6257
可支配收入 十 亿 美 元 ( 1996 消费 年份
消 费 支 出 ( 十 亿 美 元 , 1996 1996 年 价 格 ) 45°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7000 可支配收入(十亿美元, 年价格) 可支配收入(十亿美元,1996年价格) 年价格 1980 1970 1990 1999
在宏观经济学中,投资起两个作用: 第一,它是支出的一个很大且很容易变动 的部分,投资的大幅度变动会对总需求产 生重大影响,这又会进一步影响商业周期。 第二,投资导致资本积累。投资能够提高 一国的潜在生产能力,从而促进长期的经 济增长。
决定投资的主要因素
收入 (收益) 成本(如税收) 预期
一个重要的关系是将总投资支出水平与 利率联系起来的投资需求曲线。由于投 资的盈利性逆向地随影响资本成本的利 率的变化而变化,我们可以做出一条向 下倾斜的投资需求曲线。当利率下降时, 更多的投资项目将变得有利可图,这说 明为什么投资曲线的斜率是向下倾斜的。
经济学 萨缪尔森ppt课件
![经济学 萨缪尔森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0b0eb69172ded630b1cb6ff.png)
中获得启示和教益。
9
保罗·萨缪尔森与诺贝尔经济学奖
• 萨缪尔森曾在年轻时代Biblioteka 慨经济学家无法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因为
在那之前,诺贝尔经济学奖还未设立。1968年,诺贝尔奖设立了经济 学奖,萨缪尔森成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美国经济学家。
到美国预算局,为美国政府出谋划策。
•
肯尼迪是美国第一位旗帜鲜明地奉行凯恩斯主义的总
统。肯尼迪采纳了萨缪尔森的建议,实行了著名的“肯尼
迪减税”政策,减税增加了消费支出,扩大了总需求,并
增加了经济的生产和就业。实际上当肯尼迪提出的减税最
终在1964年实施时,它促成了一个经济高增长的时期。
萨缪尔森也成为白宫中不可缺少的高参。
7
保罗·萨缪尔森成就之二:帮助在经济
困境中上台的肯尼迪政府制定了著名的“肯尼迪减
税方案”
• 1961年1月,肯尼迪就任总统时所发表的第一个国情咨文
中就悲观地宣布:“目前的经济状况是令人不安的。我们 是在经历7个月的衰退、3年半的萧条、7年的经济增长速 度降低、9年的农业收入下降之后就任的”。
•
1953年,当《经济学》第三版发行时,萨缪尔森来
5
保罗·萨缪尔森成就之一:将数学引 进了经济学
• 1931年,保罗·萨缪尔森考入芝加哥大学,专修经济学, 年仅十五岁。
•
此时的经济学发展,就如萨缪尔森在1985年2月的一
次演讲时所说:“1932年我开始在芝加哥大学攻读经济学
时,经济学还只是文字的经济学。”数字还没有加入到经
济学科当中来。
•
萨缪尔森接着说道:“在旧式的经济学中,处处充斥
3
《经济学》
• 以四十多种语言在全球销售超过四百万册,是全 世界最畅销的教科书,影响了整整一代人。 也正是他的这本著作,将西方经济学理论第一 次系统地带进中国,并使这种思考方式和视野在 中国落地生根。
Chapter9EnsuringPriceStability英文版的宏观经济学萨缪尔森版教学课件
![Chapter9EnsuringPriceStability英文版的宏观经济学萨缪尔森版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a7a34d7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ef.png)
4.3 The Long-Run Phillips Curve
4.4 The Implications of the Curve for Economic Policy
◎ The income tax treats the nominal interest earned on savings as income, even though part of the nominal interest rate merely compensates for inflation. The after-tax real interest rate falls, making saving less attractive.
run aggregate-supply curve . . .
Short-run
aggregate
supply,
Y
A
P
AS2
B
Y2
P2
3.3 Expectation and Inertial Inflation
※ The primary cause of inflation is the growth in the quantity of money.
Inflation Is a Fundamental Constraint on Economic Policy
1 Definition and Three Strains of Inflation
1 1 Definition The rate of inflation is the percentage change in a price index from one period to the next. The major price indexes are the consumer price index (CPI) and the GDP deflator.
宏观经济学导论
![宏观经济学导论](https://img.taocdn.com/s3/m/da930cbc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cd.png)
宏观经济学导论
五、宏观经济学的建立与发展
2、凯恩斯主义发展时期
新古典综合派与新剑桥学派对凯恩斯主 义的解释与发展存在着原则性的分歧。在 20世纪50-60年代,他们之间的争论对经济 学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是,目前 就经济理论与政策倾向来看,新古典综合 派的主流地位是难以动摇的。
23
宏观经济学导论
2、凯恩斯主义发展时期
二战后,西方各国都加强了对经济生活的全面 干预,凯恩斯经济理论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与发展。 美国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等人把凯恩斯主义的 宏观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的微观经济理论结合 在一起,形成了新古典综合派,发展了凯恩斯主 义,并且把这一理论运用于实践,对各国经济理 论和政策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可以说,时至今日 新古典综合派仍然是宏观经济学的主流。
11
宏观经济学导论
三、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
西方经济学是社会科学中的物理学,而宏观经 济学则非常类似于医学。
从理论结构上讲,宏观经济学中的“国民收入 核算理论”与“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相当于解剖 学、生理学的内容;而“失业理论”、“通货膨 胀理论”、“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增长理论” 与“开放经济理论”相当于病理学的内容;此外, “宏观经济政策理论”则相当于药理学和诊断学 的内容。
24
宏观经济学导论
五、宏观经济学的建立与发展 3、自由放任思潮的复兴时期 20世纪70年代之后,又出现了以美国经 济学家罗伯特·卢卡斯为首的理性预期学派, 他们更为彻底地拥护自由放任。理性预期 学派的出现被称为经济学说史上的第六次 革命。
25
宏观经济学导论
五、宏观经济学的建立与发展
3、自由放任思潮的复兴时期
7
宏观经济学导论
三、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
萨缪尔森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概述PPT学习教案
![萨缪尔森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概述PPT学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910c430b14e852459fb57a2.png)
们把编织好的渔网看作是鲁宾逊为了抓鱼而积累
的资本,鲁滨逊可以通过先积累资本的方式,然
后再辅以劳动来抓鱼。我们把鲁滨逊抓到的鱼叫
做经济产出,鲁滨逊抓鱼的行为是个典型的经济
活动。
第1页/共25页
通过这样一个抓鱼过程,我们可以得出一个 关系式: 。Y(yield)我们用来指代鲁滨逊的捕 鱼数量,叫做经济产出。K我们用来指代渔网, 叫资本,L是鲁滨逊投入的劳动。这个把资本和 劳动结合起来产生产出的关系我们叫做生产函数。 生产函数是经济学中最核心的概念之一。 从这个简单的生产函数我们可以发现,鲁滨 逊的经济产出取决于三个因素:一个是鲁滨逊投 入的劳动时间,他投入的劳动时间越多,捕鱼的 数量就应该越多。但是,鲁滨逊的时间是既定的, 每天只有24小时。因此,对鲁滨逊来说,他的时 间是稀缺的。
到一个国家中,我们发现,一个国家国民的生活水平主
要取决于这个国家的人民生产产品和服务的能力。
宏观经济学ppt课件--全
![宏观经济学ppt课件--全](https://img.taocdn.com/s3/m/f350937e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1c.png)
实证经济学:试图超脱或排斥一切价值判断,只 考虑建立经济事物之间关系的规律,并在这些规律的 作用之下,分析和预测人们经济行为的效果.
回答"是什么"
内容有客观性,结论可通过经验事实进行检验
2、实证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理论的形成: 定义〔definition >:经济变量的含义 变量 <variables>:可取不同数值的量 假设<assumption>:理论适用条件 假说<hypotheses>:变量关系的阐述即未经证
特点:不全面
重复
无法比较
2、国民帐户体系〔system of national accounts>
适应于:市场经济制度
目前使用国家:150多个国家和地区
核心指标:国民生产总值〔GNP gross of national products〕〔一国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和提供的最终产 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动态分析
经济增长—总供求均衡下总供给的增长 经济周期—总需求的扩张与收缩过程
一国的经济环境: 四个主体: 居民〔家庭 the household sector〕 厂商〔企业 the firm sector 〕 政府<the government sector> 国外部门<the foreign sector > 三个市场: 产品与服务市场<the goods and service> 货币市场〔资本市场 the monetary market〕 要素市场〔劳动力市场 the labor market〕
思考题: 学习宏观经济学对企业管理有和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PT课件
8
本章主要内容与结构
A、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
※ 宏观经济学的核心问题 ※ 宏观经济学的目标与工具 ※ 国际联系
B、总供给与总需求
※ 宏观经济中的总供给和总需求 ※ 宏观经济史
PPT课件
9
首先介绍在宏观经济学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模型:凯恩斯国 民收入模型。
Y=C+I0+G0
C=a+bY
(a>0,0<b<1)
其中Y和C分别表示内生变量国民收入和消费支出,I0和G0 分别表示外生决定的投资和政府支出。
第一个方程是均衡条件(国民收入等于总支出)。第二个
方程即消费函数,是行为方程。消费函数中的两个参数a 和b分别代表自发消费支出和边际消费倾向。
PPT课件
4
很明显,这两个方程中饱含两个内生变量,他们既不存在 函数相关,也非互不相容。因此,我们可以求出以参数a、 b和外生变量I0和G0表示的收入与消费支出的均衡值Y’和 C’。
将第二个方程代入第一个方程中,可将其简化为仅包含一 个变量Y的方程:Y=a+bY+I0+G0
因而Y的解值(均衡国民收入)为: Y’=a+I0+G0/1-b
宏观经济学是将整个经济运行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研究的, 所考察的是同时影响众多企业、消费者和工人的因素;
微观经济学所研究的却是单个产品的价格、数量和市场。
研究线索
(1)产出、就业和价格的短期波动,也即所谓的商业周期。
(2)产出和生活水平的长期变动趋势,也即所谓的经济增 长。
PPT课件
11
宏观经济学的作用
为检验计算结果是否正确,可以把求出的C’加上I0和G0, 看结果是否与Y’相等。如相等,则C’和Y’满足均衡条件, 此解有效。
PPT课件
7
很明显,此模型是极为简单、粗糙的。但其他复杂、完备 的国民收入模型是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并且建立和分 析这些模型的原理同前面的讨论是一致的,因此在此就不 做进一步说明。
第二,把国民收入作为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中心问题。 第三,用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均衡来分析国民收入的决定。 第四,建立了以总需求为核心的宏观经济学体系。 第五,对实物经济和货币进行分析的货币理论。 第六,批判了“萨伊法则”,反对放任自由的经 济政策,明确提出国家直接干预经济的主张。
PPT课件
13
A.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
——詹姆斯.托宾 《国民经济政策》
PPT课件
2
数学知识预备(20)
在微观经济学的学习中,我们已经用静态分析法讨论了各 类市场模型,比如线性的和非线性的,一种商品和多种商 品,特殊的和一般的等等。
同样,静态分析法还可以应用于经济分析的其它领域,比 如宏观经济行为。
PPT课件
3
国民收入分析中的均衡
PPT课件
5
需要指出的是,此式完全是以模型给定的数据,即参数和 外生变量表示的。将求出的均衡国民收入代入到消费函数 中,则可以得到均衡的消费支出水平:
C’=a+bY’
=a(1-b)+b(a+I0+G0)/1-b
=a+b(I0+G0)/1-b 此式也是完全以参数表示的。
PPT课件
6
Y’和C‘的分母都是(1-b),因此,限定b≠1是必要的,以 避免被零除。因为边际消费倾向b已被假设为一个正分数, 所以b≠1的限制自然满足。因为要是Y’和C‘为正,则1-b也 必须为正。由于外生支出I0和G0通常为正,参数a(消费 函数的纵截距)为正,所以分子表达式的负和也就确定了。
课前思考
1、你是否经常关注国内外的宏观经济 动态呢?最近,我国的宏观总体态 势如何?
2、你知道国家是怎么样来调整经济形 势,以保持健康运作呢?采取哪些 手段呢?
3、你对1929年的大萧条、1997亚洲金 融危机和目前的金融危机有的爆发 原因有过了解吗?
PPT课件
10
引言:宏观经济学的概述
研究对象
引子 2008金融危机下我国宏观经济政策
为了保持经济健康持续的发展,2008年面对错综复 杂的国内外势,中国宏观调控政策经历了迅速而大幅度的 调整:从“双防”转向“一保一控”,再转向“保增长、 扩内需”。
年初“双防”政策: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 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确保经济可 持续发展。年中“一保一控”: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控制物价过快上涨。年末“保增长、扩内需” :力保经济 增长,扩大国内消费。随着美国次贷危机升级为世界金融 危机,西方主要经济体陷入衰退的风险不断加大,国内房 地产、钢铁、汽车等重要支柱产业产销大幅度下滑。
பைடு நூலகம்
PPT课件
14
A.1 宏观经济学的核心问题
1、为什么产出和就业会不时地下降?怎样才能减少 失业?
2、通货膨胀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控制稳定价格? 3、一国如何提高其经济增长率?
经济学
第十八版
保罗·萨缪尔森 著
威廉·诺德豪斯
课件制作单位:浙江财经学院经济与国际贸易学院
制作者:衣文静,俞薇,程志平,谢新超,杨洁,张中英
审校:黄文平
PPT课件
1
第20章 宏观经济学概述
发展经济的全部目的无非是为现在
和将来提供物品或劳务。证明这一点的 义务,我认为最好是永远交给那些宁肯 少生产一些而不是多生产一点的人,那 些宁肯让人力、机器或土地等生产要素 闲置起来的人去承担。令人吃惊是,我 们竟然能听到如此之多的为浪费辩解的 理由,诸如担心通货膨胀抬头、国际收 支逆差、预算收支失衡、国家债务过重 以及对美元信心的丧失,等等。
20世纪经济学的一项主要突破是宏观经济学的发展。促 使人们更好地理解如何应对周期性经济危机和刺激经济长 期增长等问题。
1、面对大萧条,凯恩斯创立了革命性的理论,揭示 经济波动的决定因素,并对生产过剩危机提出对策;
2、长期经济增长的机制问题研究; 3、宏观问题主导了美国、苏联等国家的政治与经济 发展进程。
PPT课件
12
凯恩斯简介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1883-1946):英国经济学家,开 创了所谓经济学的“凯恩斯革命”而称著于世,一度被誉为 资本主义的“救星”、“战后繁荣之父” 、“宏观经济学 之父”等美称。著有《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货币论》 等。
成就
第一,突破了传统的就业均衡理论,建立了一种以存在失 业为特点的经济均衡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