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角的初步认识》教案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下册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角的初步认识》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下册,主要涉及第一章“角的初步认识”。
具体内容包括:1. 角的概念;2. 角的分类;3. 角的度量。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角的概念,认识各种类型的角,并掌握角的度量方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角的概念的理解,角的分类和角的度量的方法的掌握。
教学重点:角的概念的理解,角的分类和角的度量的方法的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量角器,三角板,直尺。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角,如门窗角,桌椅角等,引导学生发现角的存在。
2. 角的概念:通过教具演示,讲解角是由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所围成的图形,让学生理解角的概念。
3. 角的分类:讲解锐角、直角、钝角、周角的定义,并通过教具展示各种类型的角,让学生认识各种类型的角。
4. 角的度量:讲解角的度量方法,如何使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并通过示范和练习让学生掌握角的度量方法。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用量角器测量教室里的各种角,并记录下来。
6. 例题讲解: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角的度量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角的初步认识1. 角的概念:由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所围成的图形2. 角的分类:锐角:大于0°,小于90°的角直角:等于90°的角钝角:大于90°,小于180°的角周角:等于180°的角3. 角的度量:使用量角器,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度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用量角器测量教室里的各种角,并记录下来。
(2)判断下列角是什么类型的角,并说明理由。
2. 答案:(1)根据测量结果填写角的度数。
(2)根据角的定义判断角的类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角的概念的理解,角的分类和角的度量的方法的掌握情况如何?是否需要针对性地进行辅导?拓展延伸: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各种角,尝试用所学知识解释角的特征和作用。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教案:角的初步认识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主要涉及第44页至46页的角的概念和分类。
内容包括角的定义、直角、锐角、钝角的概念,以及角的初步识别和分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角的定义,能够识别直角、锐角和钝角。
2. 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和思考,提高空间观念。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学生对直角、锐角、钝角的识别和分类。
2.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运用角的特征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直角、锐角、钝角的模型,三角板,多媒体课件。
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品,找出含有角的部分。
2. 角的概念:通过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了解角的定义,讲解角的特点。
3. 角的分类:讲解直角、锐角、钝角的特征,让学生通过观察、触摸、比较,理解各种角的含义。
4. 识别和分类:学生分组活动,用三角板和模型进行角的识别和分类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 例题讲解:出示一些含有直角、锐角、钝角的图片,让学生判断并说明理由。
6.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教师及时批改和反馈。
六、板书设计角的初步认识1. 角的定义:由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所围成的图形。
2. 角的分类:直角:两条边垂直相交,形成90度的角。
锐角:两条边垂直相交,形成小于90度的角。
钝角:两条边垂直相交,形成大于90度小于180度的角。
七、作业设计1. 题目:判断下列图形中,哪些是直角,哪些是锐角,哪些是钝角。
答案:直角:②⑤⑦锐角:①③④钝角:⑥⑧2. 题目:用彩色笔在练习本上画一个直角、一个锐角和一个钝角。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角的概念,通过观察、触摸、比较,让学生识别和分类各种角。
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教案:《角的初步认识》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二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教材,主要涵盖第85页至第页的相关知识点。
内容包括:1. 角的定义;2. 直角、锐角、钝角的识别;3. 角的大小比较;4. 角的度量。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角的定义,识别直角、锐角、钝角,学会比较角的大小,并能够使用度量工具测量角的大小。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角的定义,直角、锐角、钝角的识别,角的大小比较方法。
难点:角的大小度量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直尺、量角器、三角形模型。
学具:学生尺子、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内的物品,找出具有角的部分,引导学生初步感知角的存在。
2. 角的定义:通过模型展示,讲解角的定义,即由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所形成的图形。
3. 直角、锐角、钝角的识别:引导学生观察教具,找出直角、锐角、钝角,并讲解其特点。
4. 角的大小比较:教授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即使用量角器进行测量。
5. 角的度量:讲解如何使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并进行实际操作演示。
6. 随堂练习:让学生使用量角器测量练习本上的角,并填写答案。
7. 例题讲解:以教室的黑板角为例,讲解如何测量黑板角的大小。
8.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角的定义,直角、锐角、钝角的识别,以及角的大小比较和度量方法。
六、板书设计角的初步认识1. 角的定义:由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所形成的图形。
2. 直角、锐角、钝角的识别:直角:两条边互相垂直的角。
锐角:两条边都小于90度的角。
钝角:两条边都大于90度小于180度的角。
3. 角的大小比较:使用量角器进行测量。
4. 角的度量:使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
七、作业设计1. 题目:请用量角器测量练习本上的角,并填写答案。
答案:根据量角器的测量结果填写。
2. 题目:请找出教室内的直角、锐角、钝角,并说明其特点。
答案:根据课堂所学知识,找出教室内的直角、锐角、钝角,并描述其特点。
二年级下册数学《角的初步认识》教案苏教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角的初步认识》教案苏教版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角的初步认识》一、教学内容今天我将带领同学们学习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中的《角的初步认识》这一章节。
我们将通过观察、操作和思考,来理解角的概念,认识锐角、直角和钝角。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活动,初步理解角的概念。
2. 使学生能够识别锐角、直角和钝角。
3. 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和思考生活中的现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并识别锐角、直角和钝角。
2.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思考,理解角的概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角的模型、图片、直尺等。
2. 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张白纸、一支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向同学们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图片,如钟表、自行车等,让同学们找一找其中的角。
2. 观察与思考:我会向同学们介绍角的模型,让同学们观察并思考,角是由什么组成的?角有什么特点?3. 操作与实践:我会让同学们拿出自己的学具,尝试画一个角。
我会巡回指导,帮助同学们掌握画角的方法。
4. 分类与归纳:我会引导同学们对画出的角进行分类,讨论并归纳出锐角、直角和钝角的特征。
5. 例题讲解:我会用一些例题来帮助同学们理解和巩固角的概念。
如:判断一个角是锐角还是钝角?6. 随堂练习:我会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同学们独立完成,检验对角的概念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角的初步认识2. 板书内容:角的特点锐角、直角、钝角的特征角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判断下面的图形中,哪些是锐角,哪些是直角,哪些是钝角?答案:1. 锐角:②、④、⑥2. 直角:③、⑤3. 钝角:①、⑦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今天的学习,我觉得同学们对角的概念有了初步的理解,但在画角的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同学对画角的方法还不够熟练,需要在课后多加练习。
对于角的拓展延伸,我可以让同学们观察生活中的角,如家中的家具、学校的设施等,并尝试用今天学到的知识来解释。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角的初步认识》苏教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角的初步认识》苏教版教案: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内容:今天我将带领孩子们学习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的第一章——角的初步认识。
我们将通过学习角的定义、分类和基本性质,让孩子们能够识别各种角,并理解角的大小比较。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孩子们能够准确地识别和命名各种角,理解角的大小比较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和思考,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孩子们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思考、合作学习的好习惯。
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孩子们能够准确地识别和命名各种角,理解角的大小比较方法。
难点:让孩子们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件、实物模型、角的大小比较工具。
学具:每个孩子准备一张纸、一把剪刀、一些彩笔。
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5分钟)1. 让孩子们观察教室里的物品,找出有角的地方,并试着说出角的名字。
2. 展示一些角的大小不同的实物,让孩子们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字。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介绍角的定义:角是由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所围成的图形。
2. 讲解角的分类:锐角、直角、钝角。
3. 演示角的大小比较方法:通过观察两边叉开的大小,判断角的大小。
三、实践操作(10分钟)1. 让孩子们用剪刀剪出一个角,然后用纸折出不同的角。
2. 让学生们用彩笔在纸上画出各种角,并标出它们的名字。
四、例题讲解(10分钟)1. 出示一些带有角的图形,让孩子们识别并说出角的名字。
2. 讲解一些角的大小比较的题目,让孩子们通过观察和思考,得出正确的答案。
五、随堂练习(10分钟)1. 让孩子们完成一些关于角的大小比较的练习题。
2. 让学生们相互检查答案,讨论解题方法。
六、板书设计(5分钟)1. 在黑板上画出各种角,并标出它们的名字。
2. 用箭头表示角的大小比较方法。
作业设计:1. 请孩子们回家后,找一找家里的物品,找出有角的地方,并试着说出角的名字。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7单元角的初步认识-苏教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7单元角的初步认识苏教版教案:角的初步认识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第7单元“角的初步认识”。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认识和理解角的概念,能够识别和比较不同类型的角,并且能够用角的特征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角的概念,能够识别和比较不同类型的角。
2. 培养学生用角的特征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理解角的概念,能够识别和比较不同类型的角。
难点:让学生能够用角的特征来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直尺、量角器。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铅笔、量角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角,引导学生发现角的存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基本概念:通过PPT展示角的定义,让学生理解角的概念,能够识别和比较不同类型的角。
3. 实践操作:让学生用量角器量一量,画一画,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4. 例题讲解:通过PPT展示例题,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角的特征,能够用角的特征来解决实际问题。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检测学生对角的概念的理解和运用。
六、板书设计角的初步认识1. 角的概念:由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所围成的图形。
2. 角的特征: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3. 角的分类:锐角、直角、钝角。
七、作业设计1. 题目:用量角器量一量,画一画,并分类。
答案:略2. 题目:用角的特征来解决实际问题。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学生在角的识别和运用上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和引导。
拓展延伸:可以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角,用角的知识来解释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重点和难点细节需要特别关注。
对于角的概念的理解和识别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学生需要通过观察和操作来深化对角的认识。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角的认识》教案设计(精选12篇)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角的认识》教案设计(精选12篇)苏教版二年级数学《角的认识》教案设计(精选12篇)二年级数学《角的认识》教案设计篇1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情境发现角、知道角,能够识记角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角。
2、让学生动手画角、做角,加深对角的认识,并能比较角的大小,经历“感知—表象—抽象概括”的过程。
3、在认识角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探索角的大小过程中学会方法,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发展数学思考。
教学重点:能从生活中发现角,认识角,并能正确比较角的大小。
教学难点:理解角的大小与边张开的大小有关系。
教学准备:学生:活动角、三角尺、两根小棒。
教师:活动角、三角尺、白板课件、卡纸做的角相等的大小两个三角形、一个与上面角不相等的三角形。
教学过程:一、链接生活,引入新知1、导入“角”。
这是一张课程超市的图片,图中有哪些物品?都有什么形状?这些物品虽然形状不同,可是它们的面上都藏着一个新的图形,它就是这节课我们要认识的图形“角”。
(板书课题:认识角)2、找生活中的角。
出示实物图:(五角星)。
师示范指角的方法:这个尖和尖上两条直直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谁会像这样来指一指它面上其它的角?再让生拿出手中的三角尺找一找它的角并指给你的同桌看看。
二、联系生活,认识角。
1、找角。
看看这幅图上的三件物品,你能在上面找到角吗?(出示剪刀、三角形、钟面三个图片)。
学生指一指。
将其中的角从图上请下来,说明这些图形都叫做角。
你发现角有什么特点?(课件演示)2、认识角的名称。
角都有一个尖和两条直直的线组成,我们把这个尖叫做角的顶点,两条直直的线叫做角的两条边。
我们通常从角的一条边画一条弧线到角的另一条边做一个记号,表示出角,现在观察这几个角,它们都有几个顶点和几条边?同桌之间说一说。
3、画角。
你们能画出一个角吗?师演示画角,先画一点,然后从顶点起画一条很直的线,再从顶点起往不同的方向再画一条直线,(两条可不一样长),标出角的顶点和边。
二年级下数学教案-角的初步认识-苏教版
二年级下数学教案角的初步认识苏教版教案:角的初步认识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主要涉及第三章“角的初步认识”。
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角的定义、分类和基本性质。
具体内容包括:1. 学习角的定义,了解角是由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所围成的图形;2. 学习角的分类,区分锐角、直角、钝角和平角;3. 学习角的基本性质,包括角的大小比较、角的和差等。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1. 掌握角的定义和分类;2. 理解和运用角的基本性质;3.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角的大小比较和角的和差;2. 教学重点:角的定义和分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三角板、量角器、直尺;2. 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套角的模型。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角,引导学生发现角的存在。
2. 角的概念讲解:通过教具演示,讲解角的定义,让学生理解角是由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所围成的图形。
3. 角的分类学习:通过教具和学具,让学生区分锐角、直角、钝角和平角,并讲解各种角的特征。
4. 角的大小比较:让学生使用量角器,进行角的大小比较,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角的大小比较方法。
5. 角的和差学习:通过例题和随堂练习,让学生学习角的和差,巩固角的基本性质。
六、板书设计角的初步认识1. 角的定义:由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所围成的图形2. 角的分类:锐角、直角、钝角、平角3. 角的大小比较:使用量角器进行比较4. 角的和差:例题讲解,随堂练习七、作业设计1. 题目:请学生画出三种不同类型的角,并标明名称。
答案:略2. 题目:判断下列图形中,哪个是锐角,哪个是直角,哪个是钝角,哪个是平角。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使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角的存在,通过教具和学具的演示,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角的定义和分类,通过例题和随堂练习,使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角的大小比较和角的和差。
二年级苏教版数学下册《角的初步认识》教案
二年级苏教版数学下册《角的初步认识》教案一. 教材分析《角的初步认识》是二年级苏教版数学下册的一章节,主要让学生认识角的概念,了解角的特征。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角的定义,能够识别各种角,并能够用语言描述角的特点。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表达能力,但是对于角的概念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大量的实例和图片,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角的概念。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角的概念,能够识别各种角。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角的概念的理解和角的识别。
2.用语言描述角的特点。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通过实例、图片和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各种角的图片和实例。
2.准备角的游戏道具。
3.准备小组合作学习的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各种角的图片和实例,让学生观察并描述角的特点。
引导学生思考角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向学生介绍角的概念,让学生了解角的特征。
通过角的模型和图片,解释角的定义,让学生能够用语言描述角的特点。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角的识别练习,每组提供一些图片和实例,让学生判断哪些是角,并描述角的特点。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进行角的识别游戏,通过游戏巩固对角的概念的理解。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讨论如何用角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每组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通过合作解决问题。
6.小结(5分钟)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回顾角的定义和特点,以及如何识别角。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些角的识别练习题,让学生回家后进行练习。
8.板书(5分钟)在黑板上写出本的板书,包括角的定义和特点,以及角的识别方法。
教学过程每个环节所用的时间如上所示,总共计划用时45分钟。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角的初步认识》教案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角的初步认识》教案一. 教材分析《角的初步认识》是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的一章内容,主要让学生认识角,了解角的特征,以及学会用直角、锐角、钝角来分类角。
这一章节的内容为学生今后的几何学习打下基础,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操作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操作能力,但是对于角的特征和分类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大量的实物和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操作,从而让学生理解角的概念,学会分类角。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角的概念,认识直角、锐角、钝角。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操作的能力。
3.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
四. 教学重难点1.角的概念的建立。
2.直角、锐角、钝角的分类。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操作教学法、分组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观察、操作,从而让学生理解角的概念,学会分类角。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
2.实物和图片。
3.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生活中的一些图片,如钟表、剪刀、三角板等,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图片,让学生找出其中的角。
同时,让学生说说他们对角的理解。
2. 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展示角的概念,让学生了解角的特征。
同时,呈现直角、锐角、钝角的定义,让学生初步认识这些类型的角。
3. 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每组选取一些实物,如三角形、圆形等,将这些实物摆放在桌面上,形成各种不同的角。
然后,让学生互相观察,判断彼此形成的角是什么类型的角。
4. 巩固(10分钟)通过练习题,让学生判断一些生活中的角是什么类型的角。
如:钟表上的角、剪刀的角等。
5. 拓展(10分钟)让学生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可以用到角的分类?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
6. 小结(5分钟)让学生总结今天学到了什么,自己对角的理解是什么。
7. 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些有关角的练习题,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第七单元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二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
第七单元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够初步认识角的概念,了解直角、钝角、锐角的特点;
2.知道如何用标准符号表示角的大小;
3.能够通过实物或图形识别角并判断其大小。
教学重难点
1.角的概念和特点;
2.标准符号的使用;
3.角的大小的判断。
教学内容及过程
1. 角的概念和特点
•教师出示直角、锐角、钝角的图形,让学生观察、比较,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简单解释角的概念;
•学生根据教师的示范,用图形表示出直角、钝角、锐角,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2. 标准符号的使用
•向学生讲解角的标准符号,包括顶点、两条边、带弧线的那条边的位置等内容;
•学生模仿教师在黑板上画出符号,教师纠正学生错误的地方;
•学生通过比较、观察图形,自己判断角的大小,并写出标准符号。
3. 角的大小的判断
•拿出直角器,让学生通过测量来进行角的比较;
•提供一些实物,如三角尺、书角等,在学生的帮助下识别角并判断大小;
•在白板上给出一些图形,让学生分组进行比赛,判断图中角的大小。
教学评估
通过以下方式进行教学评估:
1.在教学内容中加入课堂小测验,考察学生是否掌握角的概念、特点和标准符号;
2.设置一道角的大小比较的综合题目,考察学生综合应用角的概念和大小比较;
3.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进行综合评价。
总结
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学生初步认识了角的概念、特点,了解了标准符号的应用,掌握了如何判断角的大小。
通过多种方式的练习,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点,更深刻地理解角的概念。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7章《角的初步认识》-苏教版(2023秋)
4.角的画法:教授如何使用直尺和量角器准确地画出不同类型的角。
5.角的应用:通过生活实例,让学生了解角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6.练习题:针对本章内容,设计一定数量的练习题,巩固学生对角的认识和应用。
二、核心素养目标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7章《角的初步认识》-苏教版(2023秋)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角的基本概念、分类、度量以及在实际中的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角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四、教学流程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7章《角的初步认识》-苏教版(2023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角的初步认识》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见过角?”(如剪刀、三角板等)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角的奥秘。
-在角的分类教学中,可以通过比较不同角度的角,如通过手势展示,让学生直观感受各种角的差异,并能够准确分类。
-在角的度量环节,教师需要详细演示量角器的使用方法,并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如何读取量角器上的刻度,从而测量角的大小。
-在角的画法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按照步骤进行操作,如先画顶点,再画两边,最后使用量角器确定角度,确保学生能够独立完成画角任务。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教科书84、85。
【教学目标】1.使学生联系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物体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能正确指出物体表面的角,能在平面图形中辨认出角。
2.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到角是有大小的,能够直观区分角的大小。
3.学生在认识角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角的各部分名称及特征。
教学难点:直观区分角的大小。
【教具准备】课件、三角尺、两根硬纸条、图钉、两张长方形纸【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谈话:劳动课上,小明和小红正忙着做手工,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提问:他们用到了哪些物体?(有纸工袋、三角板、闹钟、剪刀、五角星等)引导:这些物体上,我们学过的图形有哪些?(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揭示课题:是的,这些物体上不仅有我们认识过的图形,还藏着我们的新朋友——角。
板书:角的初步认识【设计意图:通过情境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学通过让学生寻找以前学过的图形,引出本节课新认识的图形——角,为接下来角的认识做好铺垫。
】二、认识角的特征(一)找角1.仔细观察,这些物体的角在哪儿?(让学生指一指)老师明白了,同学们指出的角是这样一个图形。
边说边在黑板上点一个点。
这个是角吗?生:不是。
引导:对,这就是一个点。
刚才同学不就是这样指的吗?想想看,怎么样才能将你想的样子完整的指出来。
小组里讨论一下。
2.看,角应该这样指:先从这个点出发,沿着这个点指出两条直直线,这样就组成了个角。
你能像老师这样,找一找三角板剩下的角吗?摸一摸,这个点有什么感觉?(尖尖的)边有什么感觉?(直直的)找一找纸工袋的角和闹钟上的角。
小结:这些图形都是角。
以后可以用画“弧线”的方式来表示角。
(二)画角示范画角。
观察黑板上老师画的角。
(先画一个顶点,再画两条边)介绍:这个尖尖的点是顶点。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
教案:角的初步认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初步理解角的概念,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 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概括能力,能够在生活中找到角。
3.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二、教学内容1. 角的概念:由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所围成的图形叫做角。
2. 角的各部分名称:顶点、边、角度。
3. 角的初步认识:锐角、直角、钝角。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角的概念,掌握角的各部分名称。
2. 教学难点:区分锐角、直角、钝角。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
2. 学具:三角板、量角器、剪刀、彩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关注角的存在。
2. 新课:讲解角的概念、各部分名称,让学生观察、操作、概括。
3. 实践:分组讨论,让学生在学具中找到角,并区分锐角、直角、钝角。
4. 巩固:通过练习题,巩固学生对角的认识。
6. 作业布置:布置与角相关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角的概念、各部分名称。
2. 锐角、直角、钝角的区分。
3. 课后作业。
七、作业设计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观察生活中有哪些角,并尝试区分它们。
3. 用彩纸剪出不同类型的角,并粘贴在课本上。
八、课后反思1. 学生对角的概念、各部分名称的掌握程度。
2. 学生能否区分锐角、直角、钝角。
3. 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互动情况。
4. 对教学方法的改进,提高教学效果。
5. 对作业设计的调整,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
6. 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关注,提高教学针对性。
7. 对教学资源的利用,丰富教学手段。
8. 对课堂氛围的营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9. 对教学目标的达成,提高教学质量。
10. 对自身教学能力的提升,不断优化教学过程。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一、导入导入环节是激发学生兴趣、引起学生注意的重要步骤。
在本节课的导入中,可以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含有角的物品,如剪刀、书本、三角板等,让学生初步感受到角的存在。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角的初步认识》是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的一章内容,主要让学生初步理解角的概念,认识直角、锐角、钝角,并能用语言描述它们的特点。
本章内容为学生以后学习几何知识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动手能力,但对角的概念和特点还不够了解。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需要建立起对角的基本认识,能够分辨和描述不同类型的角。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角的概念,认识直角、锐角、钝角,并能用语言描述它们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观察和动手能力,提高几何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认识直角、锐角、钝角,并能用语言描述它们的特点。
2.难点: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角的概念,培养观察和动手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角的特点。
2.操作教学法:学生动手操作,亲身体验角的概念。
3.交流讨论法: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共同探讨角的特点。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三角板、直尺、量角器等。
2.学具准备:学生每人准备一套三角板、直尺、量角器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角,如钟表、自行车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角的特点。
让学生初步感受到角的存在和作用。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角的概念,讲解直角、锐角、钝角的定义和特点。
通过示例和讲解,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角的概念。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操作,使用三角板、直尺、量角器等工具,实际测量和画出不同类型的角。
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角的认识。
4.巩固(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运用角的概念进行解答。
如:“哪个角是直角?哪个角是锐角?哪个角是钝角?”学生相互讨论,巩固对角的认识。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还有哪些生活中的物体具有角?学生举例说明,拓展对角的应用。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角的初步认识》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角的初步认识》教案一. 教材分析《角的初步认识》是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的一单元,主要让学生认识角,了解角的特点,培养学生对角的感知和理解。
此单元的内容包括:角的定义、角的分类、角的大小比较、角的度量等。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活动,初步认识角,感知角的特点。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操作和语言表达能力,但对于角的概念和特点还不够了解。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需要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逐步建立起对角的概念和认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初步认识角,了解角的特征。
2.培养学生对角的感知和理解,提高观察和操作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角的概念和特点。
2.角的分类和度量。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观察操作法、小组合作法等,让学生在实际操作和观察中,感知角的特点,理解角的概念。
六. 教学准备1.教具:角模型、图片、卡片等。
2.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套角模型,颜色不同的三角形卡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例如,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角,如钟表、自行车等,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展示,向学生介绍角的概念和特点。
引导学生观察角模型,让学生自己发现角的特点,如尖尖的、锐角、钝角等。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角的大小比较和分类。
每组学生用不同的颜色三角形卡片,制作出各种不同的角,然后进行比较和分类。
4.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如:判断哪些图形是角,哪些不是角;比较大小不同的角等。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角在生活中的应用。
让学生举例说明角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自行车的转弯、钟表的指针等。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明确角的概念和特点。
7.家庭作业(5分钟)教师布置一些有关角的练习题,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七单元《角的初步认识》苏教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七单元《角的初步认识》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学会用三角板画角。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在合作中探究新知。
二、教学内容1. 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 学会用三角板画角。
3. 观察生活中的角,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画角。
2. 教学难点:理解角的概念,学会用三角板画角。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三角板、多媒体课件。
2. 学具:三角板、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a. 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各种角,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角的名称。
b.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角?角有哪些部分?2. 探究新知a. 教师讲解角的定义,引导学生理解角的概念。
c. 教师演示用三角板画角的方法,学生跟随操作。
3. 实践操作a. 学生用三角板画角,巩固所学知识。
b.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画角的心得。
4. 巩固练习a. 学生完成练习题,巩固角的初步认识。
b. 教师点评,解答学生的疑问。
5. 课堂小结b.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
六、板书设计1. 角的定义和各部分名称。
2. 用三角板画角的方法。
七、作业设计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角的初步认识。
2. 观察生活中的角,记录下来,与同学分享。
八、课后反思2. 学生反思学习过程中的收获,提出改进措施。
本节课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方式,让学生初步认识了角,了解了角的各部分名称,学会了用三角板画角。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启发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课后,教师和学生共同反思,为今后的教学和学习提供借鉴。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整个教案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它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能否实现,教学内容能否被学生有效吸收,以及教学重点与难点的突破。
1、角的初步认识-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角的初步认识-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角的概念和角的三要素:顶点、边和旋转方向。
2.能够正确识别和描述不同大小、不同位置、不同旋转方向的角。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学会通过观察、比较和总结来认识事物。
二、教学重难点1.角的概念和三要素。
2.不同大小、不同位置、不同旋转方向的角的正确识别和描述。
3.观察、比较和总结的基本方法。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教师用手指在黑板上画出一些有角的图形,向学生引出有角、无角的概念。
接着,教师出示一张含有角的图片,问学生有什么感受,如“这是什么图形?这里面有什么?”等,激发学生注意角的概念与重要性。
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其中的规律和特点,引出角的三个要素:顶点、边和旋转方向,并与学生一起进行回顾讨论。
2. 角名称的认识教师用黑板上画图的方式,在图形中画出几个角,向学生介绍常见角的名称:直角、钝角、锐角。
并利用图形让学生自己去探讨怎样区分这些角,使学生了解两条边垂直的角是直角,角度小于直角的角是锐角,而角度大于直角的角是钝角。
3. 角的大小和位置教师再次在黑板上画出几个角,并让学生用手比较大小,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和总结的方法,明白相等角的概念,进而引出不同位置的角。
等学生理解之后,再让学生自己去举例子、画图,来体验不同位置的角,真正体悟角度大小和位置的区别和联系。
4. 角的旋转方向教师首先画出一个图形,然后画出该图形内的两个锐角,引导学生观察两个角的顶点、边、旋转方向。
经过引导,学生理解了旋转方向的概念和重要性,学会正确识别不同旋转方向的角。
5. 角的应用教师根据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设置各种角的实际情境题,让学生进行角的度量和比较,让学生在实际应用中理解角的一些概念和应用,并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角的知识和能力。
6. 课堂小结教师对课上讲解的重点进行强调,让学生总结、归纳当天学习了什么,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在接受新知识时,需要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形式去引出和理解角的概念,让学生明白角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应用场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年级下册教案授课时间月日星期课型本学期第课时教学内容:角的初步认识(一)教科书第84-85页。
教学目标:1. 结合生活情境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不同的方法做出角。
能正确指出物体表面的角,在平面图形中正确辨认出角。
2.使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到角是有大小的,能够直观区分角的大小。
3.使学生在认识角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及特征。
教学难点:直观区分角的大小。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圆片纸、小棒、两根制作活动角的硬条。
教学方法:本节课通过“摸一摸、看一看、找一找、做一做、比一比”等活动,促进学生思考,鼓励学生交流。
在活动时教师大胆放手,采用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探索。
加深学生对角的认识,丰富数学活动经验。
通过有趣的探究活动,学生品尝到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成功的喜悦。
教学过程:一、游戏入手,激活促思1、“摸一摸,猜一猜”(1)介绍一下游戏规则。
谈话:今天老师和同学们玩一个游戏,看谁最聪明,能不能不用眼睛用手摸,说出老师的布袋子里放了什么图形,比一比谁最厉害。
(2)每组派一位同学摸一次,说出摸得是什么图形。
并运用已学的平面图形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回答:通过摸感知物体有几条边,几个尖尖的角就知道是手摸图形。
)2、揭示课题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角”,并与“角”交朋友,好吗?[教学设想:这一环节创设了学生喜爱的游戏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学习,同时帮助学生找到旧知与新知的链结点,即图形中都藏着角。
]二、操作实践感知,自主建构1.抽象角,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
(1)从实物中感知角(出示多媒体画面)调皮的“角”就藏在这些物体中,你能把它们找出来吗?比比,谁的眼睛最亮。
(通过百度搜索各种带角的物体)谁来说说,你从哪里找到了角?引导学生在物体表面找到角并指一指。
(2)抽象角(多媒体演示)老师也从这些物体上找到了一些角,并把它们画了下来。
指出:象这样的图形都是角。
(在角上画弧线)提问:这些图形都是什么?说明:这些图形都是角。
[教学设想: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实物上找角,在学生直观认识的基础上,抽象出角的图形]2.认识角各部分的名称(1)请小朋友用尖尖的地方戳一下手心,有什么感觉?(尖尖的)再用手摸一摸它的两条线,有什么感觉?(直直的)(2)那你知道这个尖尖的地方和直直的线叫什么吗?它们就藏在数学书的第68页里面,赶快去找一找吧。
(3)小结: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看老师来画一个角。
先点一个点,(板书画点)在从这点画两条直的线,(板书画两条射线)这个图形就是——(角)(4)你能指出这几个角的顶点和边吗?现在你脑子里有角的图形了吗?请闭上眼睛,用你的小手指在脑袋里画一个角吧!3、判断比较,深化表象谈话:听说我们在认识角,课堂上来了一些小客人,都争着说自己是角,谁能来判断一下。
(出示课件想想做做第1题)(1)你能指出这些图形中哪些是角?那些不是角吗?(2)角藏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找一找,在我们的周围还有哪些物体的表面也有角?[教学设想:在抽象出角的图形后引导学生回到生活情境中,在找角过程中丰富对角的表象的积累,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4、制作角,感悟角有大小(1)尝试操作,实践体验谈话:角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可见,想不想亲手做个角呢?赶快动手试一试吧!从学具盒中拿出做角的材料自己做一个角。
(2)成果展示——以小组为单位,谁来介绍一下你做的角?(将所做的角用实物投影展示出来。
(3)感知角有大小师:小朋友们都有一双巧巧手做出了各种各样的角,老师有个问题了,小朋友们谁做的角最大呢?同桌互相比较下,看看都用什么方法比角大小的?(4)从这里我们可以发现,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要使角变大些,只要怎样?要使角变小些,只要怎样?小结:角的大小与边的长度无关,与两条边的张开度有关,张的越大角越大。
5.比较角的大小问:现在你能比较角的大小了吗?(1)直接比较,引导观察这里有三个钟面,时针和分针形成了大小不同的角,你能看出哪个角最大?哪个角最小吗?(课件出示想想做做第3题))(2)看书上85页第4题,自主探究,诱发思考问:你能想办法比较出它们的大小吗?(3)和同桌的小朋友互相讨论,你有什么发现?师:小朋友,真了不起,想出了这么多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
三、综合应用,巩固深化师:角娃娃真调皮,现在它都躲到小朋友的课本里去了,你能把它们找出来吗?1.“想想做做”第2题(1)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2)引导思考,根据你看到的图形和填出的答案,想一想,你发现了什么?你能根据自己的发现推想出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吗?3.出示五角星,你知道这颗星星上有几个角吗?是不是只有五个角?请同学找一找、指一指。
四、课堂总结,拓展延伸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2.看到小朋友这么聪明,角朋友非常高兴,要送给大家一把金剪子,请你回家试着把一张长方形的纸剪掉一个角,看还剩几个角,比一比,谁的剪法多,好吗?五、作业设计:补充习题每日一题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授课时间月日星期课型本学期第课时教学内容:角的初步认识(二)教科书第84-85页。
教学目标:1. 结合生活情境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不同的方法做出角。
能正确指出物体表面的角,在平面图形中正确辨认出角。
2.使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到角是有大小的,能够直观区分角的大小。
3.使学生在认识角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及特征。
教学难点:直观区分角的大小。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圆片纸、小棒、两根制作活动角的硬条。
教学方法:本节课通过“摸一摸、看一看、找一找、做一做、比一比”等活动,促进学生思考,鼓励学生交流。
在活动时教师大胆放手,采用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探索。
加深学生对角的认识,丰富数学活动经验。
通过有趣的探究活动,学生品尝到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成功的喜悦。
教学过程:一、游戏入手,激活促思1、“摸一摸,猜一猜”(1)介绍一下游戏规则。
谈话:今天老师和同学们玩一个游戏,看谁最聪明,能不能不用眼睛用手摸,说出老师的布袋子里放了什么图形,比一比谁最厉害。
(2)每组派一位同学摸一次,说出摸得是什么图形。
并运用已学的平面图形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回答:通过摸感知物体有几条边,几个尖尖的角就知道是手摸图形。
)2、揭示课题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角”,并与“角”交朋友,好吗?[教学设想:这一环节创设了学生喜爱的游戏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学习,同时帮助学生找到旧知与新知的链结点,即图形中都藏着角。
]二、操作实践感知,自主建构1.抽象角,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
(1)从实物中感知角(出示多媒体画面)调皮的“角”就藏在这些物体中,你能把它们找出来吗?比比,谁的眼睛最亮。
(通过百度搜索各种带角的物体)谁来说说,你从哪里找到了角?引导学生在物体表面找到角并指一指。
(2)抽象角(多媒体演示)老师也从这些物体上找到了一些角,并把它们画了下来。
指出:象这样的图形都是角。
(在角上画弧线)提问:这些图形都是什么?说明:这些图形都是角。
[教学设想: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实物上找角,在学生直观认识的基础上,抽象出角的图形]2.认识角各部分的名称(1)请小朋友用尖尖的地方戳一下手心,有什么感觉?(尖尖的)再用手摸一摸它的两条线,有什么感觉?(直直的)(2)那你知道这个尖尖的地方和直直的线叫什么吗?它们就藏在数学书的第68页里面,赶快去找一找吧。
(3)小结: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看老师来画一个角。
先点一个点,(板书画点)在从这点画两条直的线,(板书画两条射线)这个图形就是——(角)(4)你能指出这几个角的顶点和边吗?现在你脑子里有角的图形了吗?请闭上眼睛,用你的小手指在脑袋里画一个角吧!3、判断比较,深化表象谈话:听说我们在认识角,课堂上来了一些小客人,都争着说自己是角,谁能来判断一下。
(出示课件想想做做第1题)(1)你能指出这些图形中哪些是角?那些不是角吗?(2)角藏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找一找,在我们的周围还有哪些物体的表面也有角?[教学设想:在抽象出角的图形后引导学生回到生活情境中,在找角过程中丰富对角的表象的积累,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4、制作角,感悟角有大小(1)尝试操作,实践体验谈话:角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可见,想不想亲手做个角呢?赶快动手试一试吧!从学具盒中拿出做角的材料自己做一个角。
(2)成果展示——以小组为单位,谁来介绍一下你做的角?(将所做的角用实物投影展示出来。
(3)感知角有大小师:小朋友们都有一双巧巧手做出了各种各样的角,老师有个问题了,小朋友们谁做的角最大呢?同桌互相比较下,看看都用什么方法比角大小的?(4)从这里我们可以发现,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要使角变大些,只要怎样?要使角变小些,只要怎样?小结:角的大小与边的长度无关,与两条边的张开度有关,张的越大角越大。
5.比较角的大小问:现在你能比较角的大小了吗?(1)直接比较,引导观察这里有三个钟面,时针和分针形成了大小不同的角,你能看出哪个角最大?哪个角最小吗?(课件出示想想做做第3题))(2)看书上85页第4题,自主探究,诱发思考问:你能想办法比较出它们的大小吗?(3)和同桌的小朋友互相讨论,你有什么发现?师:小朋友,真了不起,想出了这么多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
三、综合应用,巩固深化师:角娃娃真调皮,现在它都躲到小朋友的课本里去了,你能把它们找出来吗?1.“想想做做”第2题(1)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2)引导思考,根据你看到的图形和填出的答案,想一想,你发现了什么?你能根据自己的发现推想出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吗?3.出示五角星,你知道这颗星星上有几个角吗?是不是只有五个角?请同学找一找、指一指。
四、课堂总结,拓展延伸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2.看到小朋友这么聪明,角朋友非常高兴,要送给大家一把金剪子,请你回家试着把一张长方形的纸剪掉一个角,看还剩几个角,比一比,谁的剪法多,好吗?五、作业设计:补充习题每日一题板书设计: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