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阅读理解题的一点思考
阅读理解题目的分析方法
![阅读理解题目的分析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26db0aa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28.png)
阅读理解题目的分析方法在我们的学习生涯中,阅读理解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技能。
无论是在语文、英语等语言类学科,还是在其他需要理解文本内容的科目中,阅读理解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然而,很多同学在面对阅读理解题目时,常常感到困惑和无从下手。
那么,如何有效地分析阅读理解题目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一、通读全文,把握主旨在开始分析题目之前,我们首先要通读全文。
这一步骤看似简单,实则非常关键。
通过通读,我们能够对文章的主题、体裁、结构和大致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在通读的过程中,不要过于纠结个别生词或复杂的句子,重点是把握文章的整体脉络。
例如,如果文章是一篇记叙文,我们要关注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如果是议论文,要明确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如果是说明文,要清楚说明对象的特点和说明顺序。
二、仔细审题,明确要求在通读全文之后,接下来要仔细审题。
认真阅读题目中的每一个字,理解题目的意思和要求。
注意题目中的关键词、限定词和提示语,这些往往是解题的关键。
比如,题目中可能会出现“概括”“分析”“解释”“举例说明”等不同的要求,我们要根据这些要求来确定答题的思路和方法。
同时,还要注意题目中的分值,通常分值较高的题目,需要我们回答得更加详细和全面。
三、回读文章,定位答案明确了题目要求之后,我们需要回读文章,定位答案所在的段落或句子。
在回读的过程中,可以根据题目中的关键词或关键语句,在文章中进行快速搜索和定位。
例如,如果题目是关于某个人物的性格特点,我们就可以重点关注描写人物言行的段落;如果是关于某个概念的解释,就可以找到相关的定义性语句。
四、分析选项,排除干扰对于选择题,我们要认真分析每个选项。
首先,判断选项的内容是否与文章的主旨相符。
如果选项与文章的主题毫无关联,那么可以直接排除。
其次,要注意选项中的细节是否准确。
有些选项可能会故意曲解文章的意思,或者使用一些似是而非的表述来迷惑我们。
这时,我们需要回到文章中进行核实,确保选项的内容有依据。
做题技巧如何理解和分析阅读理解题
![做题技巧如何理解和分析阅读理解题](https://img.taocdn.com/s3/m/29a97c4c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08.png)
做题技巧如何理解和分析阅读理解题作为学习者,我们经常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阅读理解题。
理解和分析这些题目是提高阅读能力和解题效率的关键。
在本文中,将分享一些做题技巧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分析阅读理解题。
一、熟悉题型了解不同类型的阅读理解题是理解和分析的基础。
常见的题型包括主旨题、细节题、推理题、态度观点题等。
每种题型的解题思路和技巧都不同,因此在做题前应该熟悉并理解各种类型的题目要求。
二、注意理解文章在解答阅读理解题时,首先要仔细阅读文章,确保理解文章的内容。
可以通过快速浏览全文、审视段落开头和结尾句,了解文章的主要观点和脉络。
同时,要注意作者的态度和观点,并理解关键词和词组的含义。
三、掌握关键信息在解答阅读理解题时,要注意提取关键信息。
这些信息可以是事实性的细节、数字、时间等,也可以是作者的观点、态度、意图等。
掌握这些关键信息有助于理解文章并找到正确的答案。
四、注重上下文逻辑阅读理解题的答案往往可以在文章中找到暗示或线索。
要通过段落间的逻辑关系,理解文章的脉络和推理思路。
注意并分析诸如因果关系、比较对比、转折等逻辑关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章。
五、注意问题的要求在解答阅读理解题时,要仔细阅读问题并理解其要求。
问题中可能会包含一些关键词,这些词可以帮助我们定位答案。
同时,要注意题目中的限定词,如“只有”、“除了”等,这些词对确定答案起到重要作用。
六、排除干扰选项在选择答案时,要注意排除干扰选项。
干扰选项往往与文章内容相似,但又不符合题目要求。
可以通过与文章对比、思考选项与问题的关联程度来排除干扰选项,提高答案的准确性。
七、多做练习题通过做大量的练习题,可以提高解题能力和效率。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题目,并分析解题思路和方法。
同时,要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提升自己的解题水平。
八、寻求帮助在解答阅读理解题时,如果遇到困难或不理解的地方,可以寻求他人的帮助。
可以向老师、同学或互联网资源请教,通过讨论和交流来解决问题。
阅读理解题目中的分析技巧
![阅读理解题目中的分析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d6c79e63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b9.png)
阅读理解题目中的分析技巧在我们的学习生涯中,阅读理解题目是常见且重要的一部分。
无论是在语文考试中,还是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理解所阅读的内容并回答相关问题,都需要一定的技巧和方法。
掌握这些技巧,不仅能帮助我们更准确地回答问题,还能提高我们的阅读效率和理解能力。
首先,我们要学会仔细阅读题目。
这听起来似乎很简单,但很多时候,同学们就是因为没有认真读题而导致答错。
读题时,要明确题目问的是什么,是要求概括主要内容,还是分析某个词句的含义,或者是探讨作者的写作意图。
比如,“请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这就需要我们从整体上把握文章,提取关键信息;而“文中‘XXXX’这个词有什么特殊含义”,则要我们聚焦到具体的词句,结合上下文进行深入分析。
其次,带着问题去阅读文章。
在阅读之前,先浏览一遍题目,心里有个大概的印象,然后在阅读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寻找答案。
这样可以提高阅读的效率,避免读完文章后还得重新查找相关信息。
比如,如果题目问“文中提到的某个事件发生的原因是什么”,那在阅读时就要特别留意关于这个事件的描述,以及可能提到的相关原因。
在阅读文章时,要善于抓住关键信息。
文章中的关键信息通常包括标题、开头和结尾段落、段落的中心句等。
标题往往能揭示文章的主题;开头段落可能会引出话题,表明写作目的;结尾段落则可能会总结全文,得出结论。
段落的中心句则能帮助我们快速了解段落的主要内容。
比如,一篇论述“环保重要性”的文章,标题就直接点明了主题,我们在阅读时就要重点关注与环保相关的内容。
理解文章的结构也非常重要。
常见的文章结构有总分总、总分、分总等。
了解文章的结构有助于我们把握作者的思路和文章的重点。
如果是总分总的结构,那么开头的总述部分通常会提出观点,中间的分述部分会用具体的事例或论据来支撑观点,结尾的总结部分则会再次强调观点。
通过分析结构,我们能更清晰地理解文章的逻辑关系。
对于词句的理解,要结合上下文。
一个词或一句话在不同的语境中可能有不同的含义。
阅读理解解题思路与方法
![阅读理解解题思路与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55ef443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b6.png)
阅读理解解题思路与方法阅读理解是语文考试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考察学生综合语言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的重要手段。
在解答阅读理解题时,我们需要具备一定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才能更好地应对考试。
一、审题和理解文章在解答阅读理解题之前,首先要认真审题,了解题目中要求我们回答的问题。
然后,仔细阅读文章,理解文章的主旨和要点,把握文章的脉络和逻辑关系。
可以通过快速浏览文章了解文章的大意,并标记出关键信息和重要细节,以备后续查阅。
二、留意题干与选项在阅读理解题中,题干和选项的信息常常是解题的关键。
我们要仔细阅读题干,理解题目所要求的答案类型和范围。
同时,我们还要细致观察选项,注意选项之间的差别和关联。
有时候,题干和选项中的关键词汇和信息可以为我们找到正确答案提供线索。
三、积累词汇和阅读技巧扩大词汇量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途径。
通过积累并熟练掌握一些常用的词汇和短语,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
此外,灵活运用各种阅读技巧也是解答阅读理解题的有效方法。
比如,寻找关键词、查找上下文线索、划分段落结构等等。
四、采取有效的解题方法在解答阅读理解题时,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常用的解题方法:1. 综合归纳法:通过整体把握和比较分析文章中的各个细节,从而找出正确答案。
这种方法适用于较长篇幅的文章,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综合分析能力。
2. 分段理解法:将文章分成若干段落,逐段理解和解答问题。
这种方法适用于篇幅较长、段落结构较复杂的文章,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组织思路和把握文章的逻辑关系。
3. 先答主旨题法:先解答与文章主旨相关的问题,通过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来筛选出正确答案。
这种方法适用于文章结构清晰、主题明确的题材。
4. 顺序推理法:根据文章中的先后顺序以及上下文的线索进行逻辑推理,从而找到正确答案。
这种方法适用于考察学生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的题目。
五、切忌主观臆断在解答阅读理解题时,我们要尽量避免主观臆断和过度推理,要以文章中明确表达的信息为准。
语文阅读理解的反思与总结技巧
![语文阅读理解的反思与总结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27e19959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40ecc07.png)
语文阅读理解的反思与总结技巧在语文学习中,阅读理解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它不仅考查我们对文字的理解能力,还考验我们的分析、归纳和推理能力。
然而,很多同学在面对阅读理解题目时,常常感到困惑和无从下手。
这就需要我们对自己的阅读理解过程进行反思,并总结出一些实用的技巧,以提高我们的阅读理解水平。
首先,我们来反思一下在阅读理解中常见的问题。
一个常见的问题是阅读速度过快或过慢。
阅读速度过快可能导致我们忽略了关键信息,无法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而阅读速度过慢则可能会使我们在考试中时间不够用,无法完成所有题目。
因此,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速度至关重要。
我们可以通过平时的阅读练习,逐渐调整阅读速度,既要保证能够理解文章,又要提高阅读效率。
另一个问题是对文章的理解不够准确。
这可能是由于我们对词汇、语法的掌握不够扎实,或者是缺乏对文章背景知识的了解。
有时候,我们可能会根据自己的主观想法去理解文章,而不是依据作者的意图和文章的语境。
比如,在一些文学作品中,作者会运用象征、隐喻等手法,如果我们不能正确解读这些手法,就很容易误解文章的意思。
此外,答题时缺乏条理和逻辑也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有些同学在回答问题时,想到哪里写到哪里,没有清晰的思路和结构,导致答案混乱,难以得分。
那么,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如何总结技巧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呢?第一,要学会精读和略读相结合。
对于文章的关键段落和重要语句,我们要进行精读,仔细品味其中的含义,分析句子结构和词汇用法。
而对于一些次要的内容,如举例、解释说明等部分,可以采用略读的方式,快速浏览,获取大致信息。
比如,在阅读议论文时,论点和论据的部分就需要我们采用不同的阅读方式。
论点通常是文章的核心观点,需要精读理解;而论据部分则可以略读,了解其大致内容即可。
第二,注重词汇和语法的积累。
丰富的词汇量和扎实的语法知识是理解文章的基础。
我们可以通过阅读、背诵词汇表、做语法练习等方式来提高自己的语言水平。
同时,遇到不认识的单词和不懂的语法点,要及时查阅词典和语法书,弄清楚其含义和用法。
阅读理解技巧通过问题的思考解答题目
![阅读理解技巧通过问题的思考解答题目](https://img.taocdn.com/s3/m/a09b6474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9e.png)
阅读理解技巧通过问题的思考解答题目阅读理解是学习和掌握知识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阅读我们可以获取信息、拓展思维、增强表达能力等。
然而,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并不简单,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
本文将探讨通过问题的思考来解答阅读理解题目的技巧。
一、理解问题的要求在解答阅读理解题目时,我们首先要理解问题的要求。
问题通常会围绕文章的主旨、细节、推理等方面展开,因此,我们需要对问题进行分类和分析,判断问题所涉及的内容。
例如,《新闻报道》提到了某个事件的背景、原因和结果,问题要求我们回答该事件的原因。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关注文章中有关该事件的描述,找出可能的原因并进行积极的思考。
二、寻找关键信息阅读理解题目通常会以段落或者全文的形式给出,我们需要仔细阅读文章,抓住关键信息。
这些关键信息可以是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对理解问题的要求起到关键作用。
例如,《科学实验》一文中提到了实验的目的、步骤和结果,问题要求我们回答实验的目的。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寻找实验的动机、目标等词语来确定关键信息,并对其进行解读。
三、分析选项在解答阅读理解题目时,我们通常会遇到多个选项供选择。
我们需要仔细分析每个选项,判断其与文章内容的相关性,再进行选择。
例如,《自然景观》一文中提到了某个景点的地理位置、特点和历史背景,问题要求我们回答该景点的名称。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将各个选项与文章内容进行对比,找到与景点相关性最强的选项。
四、推理判断阅读理解题目中有时会涉及推理判断的内容。
我们需要根据文章提供的信息进行推理,得出合理的结论。
例如,《生活习惯》一文中提到了某个城市的人们喜欢骑自行车而不喜欢开车,问题要求我们推测该城市的交通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比较骑自行车和开车的优缺点,推断出该城市的交通情况可能较为便利或者道路状况良好。
五、综合分析解答阅读理解题目时,我们需要进行综合分析,将文章中的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进行全面理解。
例如,《国家发展》一文中提到了某国在经济、教育和文化方面的进展,问题要求我们总结该国的发展经验。
阅读理解答题思路解析知识点总结
![阅读理解答题思路解析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de5856f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9b.png)
阅读理解答题思路解析知识点总结阅读理解是很多考试中必考的题型之一,同时也是考查学生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的重要手段。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应对阅读理解题,以下是一些解题的思路和一些常见知识点的总结。
一、思路解析1. 阅读题目前先预览文章内容:在计时开始前,先快速浏览一遍整篇文章,了解文章的主题、结构和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
这样可以为后续的具体问题解答提供更多的背景信息。
2. 定位信息关键词:在阅读问题前,先扫描题目,找出问题的关键词。
然后再带着这些关键词去读文章,重点关注这些关键词所在的句子、段落或者是整篇文章。
3. 根据问题提问方式选择答题思路:阅读理解题目的提问方式多种多样,有找主旨题、推理题、事实题等等。
对于不同的题型,可以采用不同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例如,对于主旨题,可以在文章中找出段落的第一句或者最后一句等关键句,从中找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4. 答案可能在文章的多个地方:一篇文章中可能会有多个地方提到与问题相关的信息,而不仅仅是与问题对应的那一段。
所以要做好文章全文的看守,不要忽略其他地方可能存在的答案。
5. 排除干扰信息:有些选项可能是明显的干扰项,通过排除这些干扰项,可以更准确地锁定正确答案。
在排除干扰项时,可以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将错误的选项与文章中的信息进行比对。
二、知识点总结阅读理解涉及的知识点相对比较广泛,下面列举了一些常见的知识点,供大家参考:1. 主旨大意题:主要考察考生对文章整体内容和中心思想的把握能力。
解答时可以从文章的首尾段、段落的开头和结尾以及作者的观点等方面寻找答案。
2. 事实细节题:主要考察考生对文章细节信息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可以直接在文章中找到与问题相关的句子或者段落,寻找问题的答案。
3. 推理判断题:主要考察考生根据已有信息进行推理和判断的能力。
解答时需要根据已有信息进行推理,结合个人的常识和逻辑思维来判断问题的答案。
4. 写作意图题:主要考察考生对作者的写作意图的理解能力。
解析阅读理解题的解题思路
![解析阅读理解题的解题思路](https://img.taocdn.com/s3/m/e0508c77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34.png)
解析阅读理解题的解题思路阅读理解题在英语考试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对于考试的成绩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然而,很多学生在解答阅读理解题时常常感到困惑,不知从何入手。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解答阅读理解题的解题思路,帮助大家在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一、整体把握首先,在解答阅读理解题之前,我们需要对整篇文章进行整体把握。
通读全文,了解文章的大意和主题,对于文章的结构有一个初步了解。
在这一步中,我们可以将文章的主题、段落结构和关键信息进行标记,以便后续对题目的解答有帮助。
二、理解题干在阅读题干时,我们需要仔细阅读并理解题目的要求。
题干通常会提问文章的某一细节、作者的观点、文章的目的等等。
在理解题干时,我们可以将题干的关键词进行划线标记,便于我们后续在文章中找到相应的答案。
三、寻找定位词为了找到题目的答案,我们需要在文章中寻找定位词。
定位词是指题干中的关键词在文章中的出现形式,通过寻找定位词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定位到文章中与题目相关的部分。
四、细读相关段落通过找到定位词,我们可以开始细读与题目相关的段落。
在细读过程中,我们要注意抓住文章的核心句子和关键信息,以便准确理解文章的含义和作者的观点。
同时,我们可以将相关的句子进行标记,方便之后的查找和复述。
五、对照选项在对文章进行细读后,我们可以将答案与选项进行对照。
通常情况下,正确答案应该能够在文章中找到明确的依据。
因此,在对照选项时,我们需要仔细阅读选项,并找到与文章中所提供的信息相符的选项。
六、排除干扰项在对照选项时,我们需要注意排除干扰项。
干扰项通常是与文章中提供的信息不符合的选项,或者表达的是错误的观点。
通过排除干扰项,我们可以更加准确地确定正确答案。
七、多练习解答阅读理解题是一个需要大量练习的过程。
通过多做阅读理解题,我们可以提高自己对于文章的理解能力和快速定位的能力,从而在考试中更加得心应手。
综上所述,解答阅读理解题的关键在于整体把握、理解题干、寻找定位词、细读相关段落、对照选项、排除干扰项和多练习。
语文试卷反思阅读理解
![语文试卷反思阅读理解](https://img.taocdn.com/s3/m/be668442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dc.png)
语文试卷反思阅读理解在这次语文试卷的阅读理解部分,我发现自己在理解文章主旨和细节把握上存在一些不足。
通过仔细分析,我认为以下几点是我需要反思和改进的地方:1. 文章主旨理解不够深入:在阅读文章时,我往往只停留在表面的理解,没有深入挖掘作者的真正意图。
例如,对于一些隐含的比喻和象征,我未能准确把握,导致对文章主题的理解不够全面。
2. 细节信息把握不准确:在回答问题时,我经常因为忽略了文章中的某些关键细节而答错。
这表明我在阅读时的注意力分配不够合理,没有将重点放在那些能够影响理解的关键信息上。
3. 阅读速度与理解的平衡:我试图快速完成阅读,以便有更多的时间来回答问题,但这种做法往往导致我错过了一些重要的信息。
在未来的阅读练习中,我需要找到阅读速度和理解深度之间的平衡点。
4. 答题技巧有待提高:在回答阅读理解题时,我发现自己在组织答案方面还不够熟练。
有时候,即使我理解了文章的内容,但答案的表述不够清晰和准确,这直接影响了得分。
5. 词汇积累不足:阅读理解中,我遇到了一些生僻词汇,这些词汇影响了我对文章的理解。
这说明我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加强词汇的学习和积累。
为了改进这些问题,我计划采取以下措施:- 加强主旨理解训练:通过反复练习,提高对文章主旨的敏感度和理解能力。
- 注重细节信息的捕捉:在阅读时,有意识地标记和回顾文章中的关键细节。
- 调整阅读策略:在保证理解的基础上,适当提高阅读速度,确保有足够的时间来思考和回答问题。
- 练习答题技巧:通过模拟考试和练习题,提高组织答案的能力和答题的准确性。
- 扩大词汇量:每天学习一定数量的新词汇,并在阅读中积极应用,以提高理解和记忆。
通过这些反思和改进措施,我相信在未来的语文试卷阅读理解部分,我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
三年级阅读理解怎么思考
![三年级阅读理解怎么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254c7aa8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d5.png)
三年级阅读理解怎么思考
三年级的阅读理解主要涉及理解短文、回答问题以及提炼文章主旨等方面。
以下是一些建议,帮助三年级学生更好地进行阅读理解:
1. 先读短文:在回答问题之前,先通读整篇短文,了解整体内容。
这有助于建立对文章的整体认识,帮助理解细节。
2. 重点关注关键词:在阅读过程中,注重关键词,包括名词、动词和形容词。
这有助于理解文章的主题和信息。
3. 逐句理解:针对每一句话,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其基本含义。
有时候,一句话的理解可以帮助解答相关的问题。
4. 关注时间顺序:一些短文可能包含事件的发生顺序,帮助学生理清事物发展的过程。
理解时间线有助于回答关于事件顺序的问题。
5. 识别主题句:找出文章的主题句,这通常是文章中心思想的概括。
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旨。
6. 自己回答问题:在看问题之前,鼓励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话总结短文的内容。
这可以帮助巩固对文章的理解。
7. 注意细节:确保学生能够注意到文章中的细节,这些细节通常是问题的答案所在。
8. 上下文线索:鼓励学生利用文章中的上下文线索来解决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
前后文可能会提供解释或例子,帮助学生理解文中的难点。
9. 多读多练:通过多读不同类型的文章,并进行相关的练习,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10. 讨论:鼓励学生与同学或老师讨论阅读内容,分享对文章的理解和看法。
这有助于拓展思路,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以上建议旨在帮助学生培养阅读理解的技能,逐步提高对文章的理解水平。
阅读理解题目解析的实用技巧
![阅读理解题目解析的实用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7520b89b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36.png)
阅读理解题目解析的实用技巧在学习的道路上,阅读理解一直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无论是应对语文考试中的阅读理解题,还是在日常生活中理解各种文本信息,掌握有效的解析技巧都能让我们事半功倍。
接下来,我将为大家分享一些实用的阅读理解题目解析技巧。
首先,我们要学会认真审题。
这是解答阅读理解题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
审题时,要明确题目所问的核心内容,是关于文章主旨、细节、作者观点,还是语言特色等等。
比如,题目如果问“文章的主旨是什么”,那我们在阅读文章时就要着重关注作者想要表达的主要思想;如果是问“某段话的作用是什么”,那就要思考这段文字在结构和内容上的意义。
在阅读文章时,要有一定的阅读策略。
先快速浏览一遍文章,了解大致内容和结构。
然后,根据题目要求,有针对性地精读相关段落。
在阅读过程中,要善于抓住关键语句,比如段落的开头和结尾句、中心句等,这些往往包含了重要的信息。
理解文章的结构也非常重要。
常见的文章结构有总分总、总分、分总等。
了解文章的结构有助于我们把握文章的整体思路,从而更好地回答与文章结构相关的问题。
比如,如果文章是总分总的结构,那么在回答主旨类问题时,就要从开头的总述和结尾的总结部分去寻找答案。
对于细节题,我们要仔细比对原文。
在文章中找到与题目相关的内容,然后认真分析,注意不要凭自己的主观臆断,而是要依据原文的表述进行判断。
有时候,题目中的选项可能会故意设置一些干扰项,与原文表述相似但又有细微差别,这就需要我们仔细分辨。
关于推断题,要以文章提供的信息为基础,进行合理的推理和判断。
但要注意,推断不能超出文章的范围,不能凭空想象。
比如,如果文章中提到某个人物在面对困难时表现出坚韧的品质,那么推断题可能会问“这个人在未来遇到类似困难时可能会怎么做”,我们就要基于他之前的表现来进行合理推测。
在回答作者观点类的问题时,要综合考虑文章的整体内容和作者的用词、语气等。
作者可能会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也可能通过对人物、事件的描述来间接传达。
阅读理解题目中的分析与解答技巧
![阅读理解题目中的分析与解答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5b9cfc6a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902515f.png)
阅读理解题目中的分析与解答技巧在我们的学习生涯中,阅读理解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
无论是在语文考试中,还是在日常生活中阅读各种文章,能够准确理解并回答相关问题都至关重要。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阅读理解题目中的分析与解答技巧。
首先,我们要明确阅读理解题目的类型。
常见的阅读理解题目类型包括主旨大意题、细节理解题、推理判断题、词义猜测题等等。
不同类型的题目有着不同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对于主旨大意题,我们需要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内容。
这就要求我们在阅读文章时,注意文章的开头、结尾以及段落的主题句。
通常,文章的开头会引出主题,结尾会对主题进行总结和升华,而段落的主题句则能帮助我们快速了解每个段落的核心内容。
在回答主旨大意题时,要避免选择过于具体或者片面的选项,而是要选择能够涵盖文章主要内容的那个选项。
细节理解题则要求我们对文章中的具体信息有准确的把握。
在阅读过程中,我们可以边读边标记一些关键的细节信息,比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
当遇到细节理解题时,就可以根据标记快速定位到相关内容,从而准确回答问题。
同时,要注意题目中的关键词和限定词,比如“not”“except”等,以免因为粗心而选错答案。
推理判断题相对来说难度较大,需要我们根据文章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合理的推理和判断。
在做这类题目时,不能凭空想象,而是要以文章为依据,通过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整合,得出符合逻辑的结论。
有时候,我们还需要结合自己的常识和经验,但也要注意不能过度依赖,一切推理都要基于文章的语境。
词义猜测题考查的是我们根据上下文猜测生词词义的能力。
当遇到生词时,不要慌张,可以先从生词所在的句子入手,分析句子的结构和逻辑关系。
然后,再看看上下文有没有对这个生词进行解释、举例或者对比。
此外,一些常见的词根、词缀也能帮助我们猜测词义。
接下来,我们要谈谈阅读的方法和技巧。
在阅读文章时,要快速浏览全文,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和结构。
然后,再仔细阅读题目,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地去阅读文章。
阅读理解题解题思路分析
![阅读理解题解题思路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ba5e6bf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ba.png)
阅读理解题解题思路分析阅读理解是考试常见的一种题型,要求考生通过阅读一段文字材料,从中获取信息、理解细节、推断作者意图等,以回答相关问题。
下面将从题目分析、材料阅读与理解、关键信息提取以及答题技巧等方面,对阅读理解题解题的思路进行分析。
一、题目分析在进行阅读理解题解题前,首先需要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目要求。
题目中可能包含关键词、操作指令或问题等。
解题时,可以根据题目来确定解题思路和阅读材料的重点。
二、材料阅读与理解1.理解文章大意:快速浏览一遍文章,了解文章的主题、大致内容和结构等,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和写作意图。
2.细读文章:细读文章,注意理解每一段的含义和逻辑关系,抓住关键信息,分析作者陈述观点的论据和论证方式。
3.推断作者意图:从文章中获取作者的观点、态度和立场,分析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意图。
4.识别文章结构:注意文章的段落划分和标题,理解段落之间的关系,把握文章的逻辑结构和脉络。
三、关键信息提取在阅读理解题中,关键信息往往包含在文章的细节中,需要注意提取并理解这些关键信息。
可以通过划线、摘录、概括等方式进行整理和记录,帮助自己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文章内容。
四、答题技巧1.审题准确:仔细审题,理解题目的要求和问题的意思,确保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准确无误,避免偏离题目要求。
2.针对问题定位:根据问题的要求,在文章中找到相关的信息与之对应,确定答案所在的段落或位置。
3.注意选项干扰:在选择答案时,要仔细分析各选项的含义,避免被选项的干扰误选,同时注意排除干扰选项,准确选择正确答案。
4.综合推理:在进行阅读理解题时,可以结合自己的常识、逻辑推理和对文章的理解进行综合分析,推测出正确答案。
结语:通过题目分析、材料阅读与理解、关键信息提取以及答题技巧等方面的应用,可以帮助考生更好地解答阅读理解题目。
在解题过程中,考生需要保持清晰的思路,注重细致的阅读,准确理解问题的要求,并善于运用各种答题技巧,提高解题的准确性和效率。
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心得
![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心得](https://img.taocdn.com/s3/m/8acf7cc5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be.png)
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心得阅读理解是学生在学习中经常遇到的一种题型。
在考试中,阅读理解是考查学生对文章理解和分析能力的一种重要方式。
然而,由于阅读理解题的复杂性和要求阅读大量的文章,很多学生在解题上常常感到困惑和无从下手。
下面,我将分享一些阅读理解解题的心得和技巧。
首先,最重要的一点是认真阅读文章。
在阅读理解题型中,文章是解题的基础和前提。
经常有学生在解题时只是浏览文章,没有细读和理解文章的内容,导致答题错误。
因此,学生应该养成仔细阅读的习惯,全面理解文章的主旨和细节,这样才能准确作答。
其次,需要学会留意问题。
阅读理解题中的问题是解题的关键所在,学生应该通过问题来引导自己进行文章的理解和分析。
有时候,在读文章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主动关注问题所需要的信息,这样能够帮助我们快速找到答案,并避免浪费时间在与问题无关的细节上。
另外,要注重细节。
有些阅读理解题在问题中会提到一些具体的细节,学生应该学会发现这些细节并把它们与文章的内容联系起来。
细节往往是解题的关键,掌握了细节,我们就能够更好地理解文章,并做出正确的判断。
此外,还需要善于运用推理能力。
阅读理解题目有时候会涉及到修辞手法、逻辑关系等内容,我们需要通过推理来理解和分析文章。
例如,通过文章中的描述和线索,我们可以推断出作者的观点、态度和意图,从而更好地解答问题。
最后,要注重答题技巧。
阅读理解题的答题方式多种多样,有选择题、配对题、填空题等。
在解题时,我们应根据题目类型选择合适的答题方法,并根据问题和选项的特点进行答案的选择或填写。
同时,注意语法和逻辑的正确性,避免在解答过程中出现明显的错误。
总之,阅读理解是一项需要系统学习和不断训练的能力。
通过认真阅读文章、留意问题、关注细节、善于推理和掌握答题技巧,我们能够提高阅读理解的解题能力。
最重要的是,要保持耐心和坚持,通过不断的练习和积累,我们一定能够在阅读理解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关于阅读理解那些理解思考
![关于阅读理解那些理解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5d8c4517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d4fe37d.png)
关于阅读理解那些理解思考
阅读理解是一个涉及多方面的过程,它不仅仅是理解文字表面的意思,还包括理解作者的意图、文章的主旨、以及通过文字所传达的情感和意义。
以下是对阅读理解过程中涉及的一些思考方式的探讨:
1. 解析文章结构:阅读时要注意文章的整体结构,理解段落之间的关系,以及每个段落的主要内容。
这有助于把握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思路。
2. 理解具体信息:在阅读时,要注意捕捉文章中的具体信息,包括事实、数据和细节,从而对文章有深入的了解。
3. 推理与推断:阅读时,要根据已知信息进行推理和推断,理解作者未明确表达的意思,填补信息空白,理解深层含义。
4. 理解作者意图:要努力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以及作者希望传达给读者的信息。
这需要对文章的背景、作者的立场等进行综合分析。
5. 评价与批判:在理解了文章的内容和主旨之后,要进行一定的评价和批判,思考文章的观点是否合理,论据是否充分,是否有更好的表达方式等。
6. 联想与扩展:阅读后,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知识储备等进行联想和扩展,从而将文章中的观点或信息与自己的经验结合起来,形成自己的见解。
7. 情感共鸣:尝试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情感,设身处地地站在作者的角度思考问题,感受文字背后的情感力量。
8. 总结与归纳:读完文章后,进行总结与归纳,概括文章的核心观点和主要内容,以此检验自己的阅读理解效果。
以上这些都是阅读理解过程中可能会用到的思考方式。
当然,不同的人可能在阅读同一篇文章时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这也是阅读的魅力所在。
阅读理解题目解答的实用技巧
![阅读理解题目解答的实用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96f258af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e5.png)
阅读理解题目解答的实用技巧在我们的学习生涯中,阅读理解一直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无论是在语文考试中,还是在英语等其他学科的学习中,都离不开对阅读理解题目的解答。
然而,很多同学在面对这类题目时常常感到困惑和无从下手。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些实用的阅读理解题目解答技巧。
首先,我们要养成认真阅读题干的习惯。
题干是解题的关键指引,它会告诉我们问题的核心和方向。
有些同学匆匆扫一眼题干就开始阅读文章,结果往往是在阅读过程中迷失了重点,浪费了时间。
所以,在开始阅读文章之前,一定要仔细琢磨题干,明确题目问的是什么,是让我们概括主旨、分析某个段落的作用,还是理解某个词语的含义等等。
接下来,在阅读文章时,要有重点地进行阅读。
这并不是说要一目十行地快速浏览,而是要根据题干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关注文章的某些部分。
比如,如果题目是关于文章开头的作用,那我们在阅读时就要特别留意开头的段落,思考它是如何引出主题、吸引读者兴趣的。
同时,要学会抓住文章的关键信息。
关键信息通常包括文章的标题、开头和结尾段落、段落的首句和尾句等。
这些地方往往能够体现文章的主旨和重要观点。
比如,标题往往能够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开头可能会提出问题或者引出主题,结尾则可能会总结全文、得出结论。
在阅读过程中,做好标记也是一个很有用的技巧。
当我们遇到与题目相关的重要信息,或者觉得可能会对解题有帮助的内容,可以用铅笔轻轻地做个标记。
这样在回答问题时,能够快速找到相关的内容,提高答题的效率。
理解文章中的词汇和句子也是至关重要的。
对于一些不熟悉的词汇,我们可以根据上下文的语境来推测其大致含义。
而对于一些复杂的句子,要学会分析句子的结构,抓住主干,理解其主要意思。
比如,遇到长句时,先找出主语、谓语和宾语,这样有助于我们理解句子的核心内容。
另外,要善于总结文章的主旨大意。
主旨大意是整篇文章的核心,很多题目都与主旨相关。
我们可以通过对文章主要内容的概括和归纳,来把握主旨。
对阅读理解题的一点思考.doc
![对阅读理解题的一点思考.doc](https://img.taocdn.com/s3/m/0ed381637c1cfad6195fa7d5.png)
[初中数学论文]对阅读理解题的一点思考2011年将迎来《新课程标准》在全国实施后的首届初中毕业生,届时全国各地的中考试题必将更绚丽多彩,争艳斗妍,体现新课程理念的“对数学的评价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这一具有自主能力与创新意识的要求,更贯穿于各种题型。
仔细分析10各地的中考试题,认真思考11年的中考方向,这使我们把《新课程标准》把握的更好。
一、横看10中考先来看浙江省宁波市2010年课改区的数学中考试题第24题(分值8分):利用图象解一元二次方程2210x x --=时,我们采用的一种方法是:在直角坐标系中画出抛物线2y x =和直线21y x =+,两图象的交点的横坐标就是该方程的解。
(1)请再给出一种利用图象求方程2210x x --=的解的方法。
(2)已知函数3y x =的图象(如图)求方程320x x --=的解(结果保留2个有效数字)。
这是一题源于课本(华师大九年级(下)P 23问题4)的实践与探索,又高于课本(出现一元三次方程的解)的好试题。
若把所画的3y x =的图象放在网格图中就更好了,一可增加学生画图的准确性,二是利用了课本对网格画图的要求,课本后面常备有画图用的网格纸页。
本人任教的两个班级中,对于课本华师大九年级P 23问题4的讲解时,学生的感觉可说是前所未有的难以理解。
二个班级是直接看问题4:“育才中学初三(3)班的学生在上节课的作业中出现了争论,求方程2132x x =+的解时,几乎所有学生都是将方程化为21302x x --=。
画出函数2132y x x =--的图象,观察它与X 轴的交点得出方程的解,惟独小刘没有将方程移项,而是分别画出了函数2y x =和132y x =+的图象。
如图26.3.3认为它们交点A 、B 的横坐标-3/2和2就是原方程的解,对于小刘提出的解法。
同学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两班同学很少有同学马上以为小刘的方法是对的。
期末反思如何阅读理解题目
![期末反思如何阅读理解题目](https://img.taocdn.com/s3/m/cab76046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e6.png)
期末反思如何阅读理解题目在期末考试中,阅读理解一直是考试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通过对自己在阅读理解题目上的反思,我总结出一些有效的方法和技巧,希望能够帮助我的学习伙伴们更好地应对这一类型的题目。
一、合理安排时间阅读理解题目通常是考试中时间最紧张的部分之一。
因此,我意识到在解答这类题目时,合理安排时间是非常重要的。
我发现分配给每道题目的时间应该考虑到题目的难易程度和分值。
难度较小的题目,我会迅速阅读并快速作答,以节省宝贵的时间用于解答更具挑战性的题目。
二、审题准确在阅读理解中,对题目的准确理解是至关重要的。
我以往在做题时发现自己在匆忙阅读题目或者没有认真理解题目要求的情况下,经常会选择错误的答案。
因此,我现在会在开始解答题目之前花一点时间仔细阅读题目,并将其要求和提示划下来,以确保我对问题的理解是正确的。
三、先解决易题再解决难题针对阅读理解题目,我发现先解决易题再解决难题是相对高效的解题策略。
通过解决一些相对简单的题目,我能够更好地进入文章的主题,并提高自己的信心。
而且,这也有助于我在紧张的考试环境下保持头脑清晰和思维灵活。
四、建立阅读思维导图在阅读理解题目时,我发现通过建立思维导图来帮助自己更好地理解文章和题目要求是非常有帮助的。
思维导图可以帮助我整理文章中的关键信息、主题和细节,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文章的结构和内容。
这种方法对于在解答题目时提供清晰的思路和结构也非常有效。
五、培养多样化的阅读技巧阅读理解题目通常涉及多种不同类型的文章和问题。
为了应对这种多样性,我意识到培养多样化的阅读技巧是至关重要的。
例如,在解决细节题时,我会采用精读方法来寻找关键信息。
而对于推理题,我会根据已有的信息进行推理和推断。
在做论证题时,我会注意作者使用的逻辑结构和论证手法等。
通过培养多样化的阅读技巧,我在解答不同类型题目时能够更加灵活和准确。
六、划分段落标记重点在解答阅读理解题目时,我意识到划分段落和标记重点信息是非常必要的。
理解阅读题目的要点方法
![理解阅读题目的要点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3f8dcd9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a4e8603.png)
理解阅读题目的要点方法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阅读题目是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重要环节。
然而,很多时候我们可能会因为没有准确理解题目而导致答题失误或者无法找到正确的解题思路。
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理解阅读题目呢?下面我将为大家分享一些要点和方法。
首先,我们要学会仔细审题。
拿到题目后,不要急于作答,而是要静下心来,逐字逐句地阅读题目。
注意题目中的关键词、限定词和特殊要求。
比如,“以下选项中不正确的是”“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等等,这些关键词和限定词往往决定了答题的方向和重点。
同时,还要留意题目中的标点符号,逗号、分号、句号等的使用可能暗示着不同的层次和关系。
其次,要善于分析题目结构。
有些题目可能比较复杂,包含多个条件和要求。
这时候,我们可以将题目分解成几个部分,分别理解每个部分的含义,然后再综合起来考虑。
比如,一道数学应用题可能会先给出一些背景信息,然后提出具体的问题,我们要将这些信息有机地结合起来,理清其中的逻辑关系。
理解题目中的概念也是至关重要的。
如果题目中涉及到一些专业术语、生僻词汇或者抽象概念,我们要通过查阅资料、请教他人等方式,确保自己对这些概念有清晰准确的理解。
否则,很可能会因为概念不清而误解题目。
除了上述要点,我们还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提高理解阅读题目的能力。
其一,多读多练。
通过大量的阅读和练习,我们可以熟悉各种类型的题目,培养自己的语感和题感。
在阅读和练习的过程中,要注意总结经验教训,分析自己出错的原因,不断改进自己的审题方法。
其二,换位思考。
有时候,我们可以站在出题者的角度去思考,想一想出题者为什么要出这样的题目,想要考察我们哪些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这样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题目的意图和重点。
其三,与他人讨论。
当遇到一些难以理解的题目时,可以与同学、老师或者家长进行讨论。
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思路,通过交流和碰撞,我们往往能够获得新的启发,从而更好地理解题目。
其四,注重细节。
题目中的一些细节往往容易被我们忽略,但却可能是解题的关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阅读理解题的一点思考宁海县跃龙中学 童惠莉 3156002007年将迎来《新课程标准》在全国实施后的首届初中毕业生,届时全国各地的中考试题必将更绚丽多彩,争艳斗妍,体现新课程理念的“对数学的评价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这一具有自主能力与创新意识的要求,更贯穿于各种题型。
仔细分析06各地的中考试题,认真思考07年的中考方向,这使我们把《新课程标准》把握的更好。
一、横看06中考先来看浙江省宁波市2006年课改区的数学中考试题第24题(分值8分):利用图象解一元二次方程2210x x --=时,我们采用的一种方法是:在直角坐标系中画出抛物线2y x =和直线21y x =+,两图象的交点的横坐标就是该方程的解。
(1)请再给出一种利用图象求方程2210x x --=的解的方法。
(2)已知函数3y x =的图象(如图)求方程320x x --=的解(结果保留2个有效数字)。
这是一题源于课本(华师大九年级(下)P 23问题4)的实践与探索,又高于课本(出现一元三次方程的解)的好试题。
若把所画的3y x =的图象放在网格图中就更好了,一可增加学生画图的准确性,二是利用了课本对网格画图的要求,课本后面常备有画图用的网格纸页。
本人任教的两个班级中,对于课本华师大九年级P 23问题4的讲解时,学生的感觉可说是前所未有的难以理解。
二个班级是直接看问题4:“育才中学初三(3)班的学生在上节课的作业中出现了争论,求方程2132x x =+的解时,几乎所有学生都是将方程化为21302x x --=。
画出函数2132y x x =--的图象,观察它与X 轴的交点得出方程的解,惟独小刘没有将方程移项,而是分别画出了函数2y x =和132y x =+的图象。
如图26.3.3认为它们交点A 、B 的横坐标-3/2和2就是原方程的解,对于小刘提出的解法。
同学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两班同学很少有同学马上以为小刘的方法是对的。
好多同学疑惑不解,当经过小组讨论,教师分析后还有部分同学尽管认为小刘的方法是对的,但不认为小刘的方法是好的。
只有在学生反复讨论,教师又反复举例后学生才发现小刘的方法简便而灵活。
因此面对上面这个中考题,学生在解题过程中(1)通过阅读理解方程的解就是函数图象与X 轴交点的横坐标,从而理解解决这个问题的特殊方法。
(2)能运用上述方法解决类似的问题,归纳出2210x x --=的解是21y x =-与2y x =的图象交点的横坐标。
(3)由上述概括抽象成一个数学模型:方程的解可理解成两函数图像交点的横坐标,从而把求320x x --=的解理解成3y x =与2y x =+的交点的横坐标,因此只须在所给的3y x =的坐标上画出2y x =+的图象就可解决问题了。
只有透彻理解所学内容,搞清知识的来龙去脉,概括抽象成一个数学模型,才算是真正理解了这个问题。
仔细分析此题,它考查的知识点有①一元二次方程的有关概念。
②函数的有关概念。
③方程与函数的联系与区别。
这些知识都是初中数学的重点,考查到的数学思想有数型结合和归纳演绎类比、转化的思想。
所用的数学方法有观察、实验、操作、猜测、推理、论证等。
这些数学思想方法评价的是学生的自主能力与创新能力,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是个好题目。
再看一本李朝东主编的《2006全国中考试卷汇编》的26份中考试卷中,有10份试卷涉及到这种类型的题目,分值都在8分~12分,是试卷中的重头戏或压轴题。
如大连市中考卷26题压轴题10分,南昌市中考卷25题压轴题12分,河北省中考卷22题和23题各为8分;沈阳市中考卷25题12分等等。
这类题型就是平常所讲的阅读理解题,但与最初的阅读理解题题型已有了进一步的拓展,当初的阅读理解大多是阅读应用、阅读模仿,方法模拟型。
提供的阅读材料大多是高中的部分知识,竞赛的部分知识。
总是阅读特殊范例,提出一般结论,或阅读解题过程,模仿规律解题,且要求不高,难度不大,以模仿为主,重在自学能力的考查。
但上述考题,关键是概括抽象成一个数学模型去解决更高层次的另一个相关命题,不是单纯的模拟而是知识的迁移发展、探索创新,此类题型不仅是阅读理解,更可称之为阅读拓展题,除了自学能力的考查,更重在自主能力的考查。
重视这类问题的解答有利于学生潜能的发展,体现了课程改革的方向。
二、纵观教材习题。
在华师大版九年级第23章《圆的圆周角》一节中,教材中“9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圆的直径”下面安排了“在同一圆内,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都等于该弦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相等的圆周角所对的弧相等”这个定理,书中保留了“圆心在圆周角的一边上,圆心在圆周角内部,圆心圆周角外部”的三种不同情况下,上述三种结论都成立的分析过程。
教参中提到这些情况可理解成在“直径所对周周角是直角”的特殊情况下的一般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探讨,从而渗透特殊到一般的思想。
在新教材大量删去一些严密的推理,公式的导出,严格的定义形式等,换之以合情推理的状况下,上述教材的“这种保留”除了由特殊到一般外,重在分类、化归等思想外,本人以为主要是新课标理念下展示学生的学习过程,对于(2)(3)两种情况,作直径CD变为圆心在圆周角的一边上,利用(1)直接得∠=∠,2∠=∠,BOD BCOAOD ACO2所以有2∠=∠,所以(2)(3)两种情况应是第一种情况的应用与拓展。
AOB ACB又如华师大版七年级第六章《二元一次方程》解一元二次方程一节中,教材在例7:“学校团委组织65名新团员为了学校建花坛搬砖,女同学每人每次6块,男同学每人每次搬8块,每人各搬3、4次,共搬了1800块,问这些新团员中有多少男同学?”后面配备了练习1:学校田径队的小刚在400米跑测试时,先以6米/秒的速度跑完了大部分路程,最后以8米/秒的速度冲刺到达终点,成绩为1分零5秒,问小刚在冲刺阶段花了多少时间?练习2:将上题的分析和列得的方程与例7相比较,看看是否相似,将你的想法和同学交流一下。
教材如此安排已具阅读理解雏形了,学生在分析讨论中,发现例7中的总人数相当练习中总时间,总砖数相当于总路程,男女搬砖速度就是冲刺前后的小刚跑步的速度,从而建立了相同的数学模型,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再如:作业本中的综合运用,拓展与探索阅读与思考中就有诸如此类的题型如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配华师大版九年级的作业第18页的阅读与思考:如图点P为⊙O外的一个已知点,直线PO与⊙O交于点A和B,画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点A是⊙O上到P距离最近的点,事实上过点P任画一条直线PD,与⊙O相交于点C、D连结DC,则在△POC中,PC+OC>PA+AO,由OC=AO得PC>PA。
显然:PB>PA,PD>PC>PA,所以PA为最短,即在⊙O上到点P距离最近的点是A点。
你能用类似于上面的方法,说明⊙O上到点P距离最远的点是哪一个?三、思考07中考2007中考题必将紧随课程改革的步伐,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的“阅读拓展题”作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展示学生阅读能力,分析推理能力,随机应变能力,知识迁移能力的题型将备受青眯,解答好阅读拓展题,在上课复习时要注重以下几方面。
1、立足课本。
复习时应以现行课本为主,仔细挖掘现行课本中不同于传统教材的角角落落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最能体现新课标理念,也是现行课本之所以不同于传统教材的目的所在,现行课本已大量渗透诸如开放题、探索题、阅读题、设计题等新题型,如教材总安排有“实践与探索”,“阅读材料”,“课题学习”等,这些均为试卷命题提供了大量的素材,如上述提到2006宁波市中考卷的第24题,还有同份试卷的压轴题:对正方形ABCD分划如图①,其中E、F分别是BC、CD的中点,M、N、G分别OB、OD、EF是的中点,沿分划线可以剪出一副由七块部件组成的“七巧板”。
(1)如果设正方形OGFN的边长为1,这七块部件组成的各边长中,从小到大的四个不同值分别为1、x1、x2、x3。
那么x=_____;各内角中最小内角是____度,最大内角是_____度;用它们拼成的一个五边形如图②,其面积是_____。
(2)请用这副七巧板,既不留一丝空白,又不相互重迭,拼出2种边数不同的凸多边形,画在下面格点图中,并使凸多边形的顶点落在格点图的小黑点上。
(3)某合作小组在玩七巧板时发现:“七巧板拼成的多边形,其边数不能超过8”。
你认为这个结论正确吗?請說明理由。
就是利用华师大七年级(上)教材144页的阅读材料:“用七巧板的哪些部份能组成长方形?还能组成什么样的多边形?”在此基础上拓展出来的。
2、突破难点教材难点往往是重点所在,难点的地方恰能体现学生各种能力,也成了出卷命题关注所在,难点往往无论老师反复讲解,学生即使记住,也只记住其表,稍加变化,学生就难以把握,这也有背《新课程标准》中的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的目标要求。
在本人近三年的新课程教学中发现,经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参与学生的学习,引导学生的学习,学生掌握起来就快,重学习过程是解决难点的好方法,不能因为中考复习时间紧迫,担心这处知识学生没记住,那个知识学生没练熟,而忽视了学生的自主复习,在平时教学中尽可能多地让学生议议,练练。
3、专题训练阅读题型的基础是阅读,阅读是人们摄取知识的主要手段和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现代及未来社会要求人们具有的阅读能力已不再只是语文阅读,而是以语文阅读为主的包括外语阅读能力、数学阅读能力、科技阅读能力在内的综合能力。
数学阅读理解题能培养数学阅读能力,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
可以以课本、中考中比较普遍的找规律题形加以训练,这类题目的学习方法往往是分析、归纳、猜想、推理、结论。
而阅读拓展题是在阅读理解题的基础上或综合图表、操作,或综合开放、探究。
如上述提到的2006宁波市中考卷的压轴题“七巧板”问题就是一题融阅读、理解、动手操作、猜想、探索于一体的几何题,活力四射。
再如2006福建三明市中考题:据我国古代周髀算经记载,公元前1120年商高对周公说,将一根直尺折成一个直角,两端连结得一个直角三角形,如果勾是三、股是四,那么弦就是五。
后人概括为“勾三、股四、弦五。
”(1)观察:3、4、5;5、12、13;7、24、25;……,发现这些勾股数的勾都是奇数,且从3起就没有间断过。
计算12(9-1)、12(9+1)、与12(25-1)、12(25+1),并根据你发现的规律,分别写出能表示7、24、25的股和弦的算式。
(2)根据(1)的规律,用n(n为奇数且n≥3)的代数式来表示所有这些勾股数勾、股、弦,合情猜想他们之间二种相等关系并对其中一种猜想加以证明。
(3)继续观察4、3、5;6、8、10;8、15、17;……可以发现各组的第一个数都是偶数且从4起也没有间断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