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型社会政策对我国社会政策建设的启示
发展型社会政策:理论、渊源、实践及启示
![发展型社会政策:理论、渊源、实践及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e2bb89cc5022aaea998f0f1e.png)
发展型社会政策:理论、渊源、实践及启示作者:方巍来源:《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01期摘要:随着我国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发展型社会政策引起国内学术界的关注。
文章试图在区分产出主义、社会投资和包容性发展等三种发展型社会政策理论流派的基础上,从社会政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人类发展的福祉目标两个方面追踪其发展渊源,评述米奇利的社会发展思想在发展型社会政策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探讨各国的实践模式,进而从国内外社会发展与社会政策发展背景的比较出发,探讨发展型社会政策在中国实现小康社会背景下的发展走向。
关键词:发展型社会政策;生产主义;社会投资;包容性发展中图分类号:C 91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23X(2013)01000508随着我国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发展型社会政策引起国内学术界的关注,一些研究纷纷试图以此为视角建立中国的发展型社会政策体系,并借此应对当前我国面临的众多社会问题。
与此同时,发展型社会政策的国际影响也不断扩大,其理论研究与实践遍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但是,纵观国内外研究,学术界对发展型社会政策的理论内涵认识并不统一,对其发展渊源也有不同的看法。
本文试图在概述其理论形态的基础上,追溯其发展渊源,分析各国的实践模式,进而从国内外社会发展与社会政策演变背景的比较出发,探讨发展型社会政策在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小康社会背景下的发展走向。
一、发展型社会政策理论概述尽管作为一种理论形态时间不长,发展型社会政策目前已经成为国内外学术界广为关注的焦点。
发展型社会政策又可称之为社会发展、发展性福利、社会投资、包容性自由主义和能动国家(enabling state)等[1],由此反映了不同学者对于该理论内容及其实现途径等方面的不同认识。
尽管意识形态和价值取向千差万别,但是在社会政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上,发展型社会政策仍然有着共同的地方,那就是高度关注社会政策与经济发展的相互促进,注重社会政策的经济产出功能。
社会发展与发展型社会政策
![社会发展与发展型社会政策](https://img.taocdn.com/s3/m/b578e106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d5.png)
社会发展与发展型社会政策社会发展与发展型社会政策徐道稳2012-10-24 16:43:18 来源:《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年3期第38~44页【作者简介】徐道稳,深圳大学法学院,广东深圳518060徐道稳(1963—),男,安徽庐江人,深圳大学副教授,博士,从事社会政策和社会工作研究。
【内容提要】经济发展和社会福利都是社会发展的应有之义,两者的平衡只有在社会发展的整体框架中才能找到。
构建中国的发展型社会政策不仅要重视具体的政策思路,更要坚持以公正为基础、以民主为手段、以自由为目的的社会政策原则。
【关键词】社会发展/社会福利/社会政策/发展型以社会发展促进社会福利社会发展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
不同的发展观指导不同的实践。
中国的“大跃进”也是一种实践,但那是饮鸩止渴、竭泽而渔式的实践,这种极端的实践比较少见,但是扭曲的发展却是普遍现象。
国际上所谓“扭曲的发展”是指经济的发展并没有导致同步的社会进步,普遍的社会福利目标没有实现。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贫困饥饿、住房拥挤、劳工剥削、无家可归、过早死亡、暴力独裁、民族仇恨、歧视妇女等现象还普遍存在。
学术界所谓的“拉美化陷阱”是扭曲的发展的典型,但扭曲的发展在其他国家和地区也同样存在(包括发达国家)。
例如,美国密西西比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增长很快,但贫困发生率在美国最高,婴儿死亡率甚至高于好几个发展中国家[1] (P4)。
扭曲的发展昭示我们,经济增长只是社会福利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实现社会福利目标还需要社会政策的有效配合,否则“无发展的增长”就不可避免。
以人为本的发展观要求人们从事提高人的社会福利和生活质量的实践。
这个道理看似很简单,发展不是为了人,难道还为了别的什么?但是现代化的迷思和乌托邦的幻象似乎迷惑了决策者的心智,以致他们忽视了对人类自身的关注,而且对社会政策大师的建议充耳不闻。
早在1960年代,蒂特马斯就研究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福利的关系。
社会政策相关的论文
![社会政策相关的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69004ef3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fe.png)
社会政策相关的论文社会政策是国家或政府为实现社会公正、福利等特定的社会目标而制定的,是各种法律、条例、措施和办法的总称。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社会政策相关的论文,希望大家喜欢!社会政策相关的论文篇一《发展型社会政策对我国社会政策建设的启示》【作者简介】魏亚萍,北京工业大学人文社科学院讲师,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博士生(北京100022);魏亚丽,新疆医科大学语言文化学院讲师(新疆乌鲁木齐830011)。
【内容提要】文章在梳理了有关西方发展型社会政策的理论观点及政策实践后,认为发展型社会政策的理论与实践为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并对重构新的社会发展政策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视角。
【关键词】社会政策;发展;和谐社会社会政策是国家或政府为实现社会公正、福利等特定的社会目标而制定的,是各种法律、条例、措施和办法的总称。
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面对改革和发展中出现的众多社会问题,我国应该积极地发展与国情相适应的社会政策,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和谐社会建设实践需要怎样的思路来设计我国社会政策的具体制度和机制,这是亟须解决的问题。
一、发展型社会政策的主要理论观点1.发展型社会政策产生的背景凯恩斯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说过:“人类的政治问题是要把经济效益、社会公平和个人自由这三样东西结合起来。
”①随着社会的发展,世界各国的社会政策体系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从选择强调“公平”的普惠式福利政策引致政府沉重的福利负担而受到批判,到选择强调“效益”的福利私有化道路作为修正,“市场调节”作为主流思想一路凯歌,遍及全球。
2022年秋《社会政策》期末复习题
![2022年秋《社会政策》期末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08940148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c1.png)
一、单项选择题1.社会政策的实质是( D )。
P6A.社会政策具有社会性B.社会政策是政府包揽社会福利事务C.社会政策是一种社会行动D.社会政策是政府在社会福利事务领域中的干预行动2.保险会因为( C )原因,导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
P176A. 个人私心B. 保险公司的粗心C. 信息不对称D. 政府管制3.在中国大陆社会政策发展过程中,1958年至1966年属于我国社会政策的( B )。
P52A.建立阶段B.发展阶段C.遭受破坏阶段D.恢复阶段4. 社会团结概念最早是由社会学家( D )提出来的。
P179A.马克思B. 韦伯C. 提特穆斯D. 涂尔干5.为一项社会政策的实施设立具体的行动计划,这是( A )。
P96A.社会政策规划B.社会政策行动的程序化C.对社会政策条文的解释D.社会政策的附加规定6. 建国后的社会救助方针始终强调( A )为主,政府救济为辅助。
A.依靠集体、群众互助、生产自救B. 个人和家庭自救C. 社区救助D. 民政救助7.社会保险型医疗模式是主要通过立法形式强制规定雇主和雇员按照一定比例缴纳保险费,形成保险基金用于雇员及其家属看病就医,患者在就医时需要自付一定的医疗费用。
( C )采取这一医疗政策模式。
P206A.美国B.英国C.德国D.新加坡8.( A )是教育政策的核心问题,教育政策应该将其作为重要的价值取向。
P237A.教育公平B.教育机会和利益C.教育资源D.政府对教育领域的干预9.根据我国加强保障性住房监管的政策规定,下列关于廉租住房说法正确的是( C )A.廉租房可以出售、出租B.廉租房可以擅自改变住房用途C.廉租住房只能自住D.廉租房可以闲置、出借10. 经过市场经济的洗礼,中国社会福利服务已经基本形成了( A )的福利体系。
P315A.自由主义倾向的混合福利B.社会民主主义的平等福利C.保守主义的单位福利D.社会主义的国家福利11.( B )提出有限理性决策模式。
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级):社会政策与法规(三)
![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级):社会政策与法规(三)](https://img.taocdn.com/s3/m/c00ae0d7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c5.png)
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级):社会政策与法规(三)1、填空题()为利国家体制的建立提供了关键性的经济学理论支持。
正确答案:凯恩斯主义2、单选在中国大陆社会政策发展过程中,1966年至1976年属于我国社会政策的()(江南博哥)。
A.建立阶段B.发展阶段C.停滞破坏阶段D.恢复阶段正确答案:C3、填空题所谓社会政策的运行机制是指()。
正确答案:社会政策行动各个环节运行的基本方式4、问答题评析费边主义的社会政策观。
正确答案:费边主义者的基本信念认为由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实现,是一个渐进而必然的转变过程。
排斥马克思阶级斗争及激烈革命的观点,改采民主温和的方式,企图以国家做为推动改革的工具,主张废止土地私有制、工业国有化,以及实现各种社会福利。
有三个基本的价值观念:平等(有助于社会整合)、自由(强调正面自由)、互相关怀(鼓吹例他主义)。
5、单选张岚(化名)在某企业的销售部工作,在一次晋升中,张岚与一名男性竞争主管职位,张岚在很多方面都比他优秀,但最后公司以张岚以后怀孕生子会耽误工作为原因提拔了这位男性担任主管,公司的做法侵犯了张岚的()。
A.政治权利B.文化教育权利C.劳动权D.婚姻家庭权利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妇女合法权益的主要内容有政治权利、文化教育权利、劳动权利、财产权利、人身权利、婚姻家庭权利。
其中妇女的劳动权益表现在妇女在岗位录用、薪酬、晋升晋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定等各方面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权利。
本案中,公司的做法侵犯了张岚的劳动权利。
【命题点拨】本题考查的是妇女的合法权益,可根据案例与相关法律规定来理解其合法权益。
6、多选改革开放后,我国教育政策改革的成就表现为()。
A.基本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扫除青壮年文盲的目标B.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C.素质教育观念形成D.多元化的办学格局基本形成正确答案:A, B, C, D7、多选张岚(化名)初中毕业后跟着同村的李某出去打工,在半路上被李某卖给了一个人贩子,人贩子把张岚卖给西部地区某村的刘某做老婆,张岚屡次想要逃跑,都被刘某抓了回来,刘某为了阻止张岚逃跑,一直把她锁在家里。
发展型社会政策对我国社会政策建设的启示
![发展型社会政策对我国社会政策建设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ec1b3b59ad02de80d4d8405e.png)
社会 建设 实践需 要 怎样 的思路来 设 计我 国社 会政策 的具 体制度 和机 制 ,这是 亟需 解决 的 问题 。
一
、
发 展型社会政策 的主要理 论观点
1 发展 型社会 政策 产生 的背景 .
凯 恩斯早 在 2 0世纪 3 0年代 就 说过 :“ 类 的政 治 问题 是 要把 经 济效 益 、社 会 公平 和个 人 自由 人
这 三样 东西结 合起 来 。 ”①随着 社 会 的发 展 ,世 界各 国 的社 会 政 策 体 系发 生 了戏 剧性 的 变化 ,从 选 择 强调 “ 公平 ” 的普惠式 福利 政策 引致 政府 沉 重 的福 利 负担 而受 到批 判 ,到选 择 强 调 “ 益 ” 的 效
3 .梅 志里 的发展 型社 会政 策模 式 美 国学者 梅 志里 是发 展 型社会 政 策模 式 的主要 倡 导 者 ,其核 心思 想 是强 调经 济 政策 与社 会政 策 的融合 。他 认 为提 供福 利 的方 式应 该 是动 态 的 、积 极 的 ,将社 会 维度 纳人 发 展政 策是 成 功发 展 的一
个先 决 条件 。 “ 慈善 、社 会 工 作与 社会 行 政 这些 传 统 的福 利 手段 并 没有 从 宏观 结 构 上把 社会 福 利 和 经济 发展 联 系起来 ,而发 展型 社会 政 策则 是 通 过 有计 划 的社 会 变 迁 来 促 进人 口整 体 的福 利 ” ②,社 会政 策应该 是 惠及 全 民 的 ,而 不是 仅 满足穷 人 的需 求 。他 也赞 同吉登 斯关 于 社会 福利 的社 会 投资 导
主要 原则 是 :在 可能 的情 况下 尽量 在 人 力 资本 上投 资 ,而 最好 不 要 直 接 提 供 经 济 资 助 ” ①。 这样 社
发展型社会政策名词解释
![发展型社会政策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8b0bd230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662b84a.png)
发展型社会政策名词解释1. 引言发展型社会政策是指通过政府的干预和调控,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质量为目标的一种政策。
它包括了一系列的措施和计划,旨在提高全体人民的福祉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本文将对发展型社会政策进行详细解释,并分析其重要性、实施方式以及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2. 发展型社会政策的定义发展型社会政策是指国家或地区为了实现经济增长、促进社会公平与正义、改善人民生活质量而制定并实施的一系列政策措施。
这些政策通常涉及教育、医疗、就业、住房、养老等领域,旨在通过提供公共服务和福利来满足人们基本需求,并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3. 发展型社会政策的重要性3.1 促进经济增长发展型社会政策可以通过提供教育和培训机会,提高劳动力素质和技能水平,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
教育和培训能够提升人们的就业竞争力,吸引更多的投资和创新,推动经济结构的升级和产业的转型。
3.2 促进社会公平与正义发展型社会政策可以缩小贫富差距,减少社会不平等现象。
通过提供公共服务和福利,政府能够确保每个人都有平等的机会获取教育、医疗、住房等基本服务,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
3.3 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发展型社会政策可以改善人民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
政府通过提供医疗保健、养老保险、失业救济、住房补贴等福利措施,帮助人们应对风险和挑战,增加他们的福祉感。
4. 发展型社会政策的实施方式4.1 教育领域在教育领域,发展型社会政策可以包括提供免费或补助学费的义务教育,并为贫困家庭提供教育资助。
政府还可以加大对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的投入,提高劳动力素质和就业机会。
4.2 医疗领域在医疗领域,发展型社会政策可以包括建立全民医疗保险制度,提供基本医疗保障。
政府还可以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支持,提高医疗资源的配置效率。
4.3 就业领域在就业领域,发展型社会政策可以包括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政府还可以提供职业培训和创业支持,帮助人们增强就业能力和创新创业意识。
发展型社会政策名词解释
![发展型社会政策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0fb734e4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25.png)
发展型社会政策名词解释一、什么是发展型社会政策?发展型社会政策是以促进社会公平和经济发展为核心目标的一种政策取向。
它的主要目标是通过提供经济和社会支持,促进社会的均衡发展,并改善公民的生活质量。
发展型社会政策强调政府的积极作用,通过提供教育、医疗、住房、就业和福利等服务,来满足公民的基本需求。
发展型社会政策旨在消除社会不平等、贫困和社会排斥现象,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发展型社会政策的特点1.社会公平:发展型社会政策致力于促进社会公平,通过提供基本服务和资源,消除贫困和不平等。
这包括提供优质的教育机会、公平的就业机会、适当的医疗保健等。
2.经济发展:发展型社会政策认识到经济发展是减少贫困和提高生活水平的关键。
它鼓励促进经济增长和创造就业机会,为公民提供稳定和可持续的收入来源。
3.公民参与:发展型社会政策鼓励公民参与决策过程。
它强调透明度、问责制和公民的权利,确保政策能够真正反映公民的需求和利益。
4.社会保障:发展型社会政策提供社会保障体系,保障公民在面对风险和困难时的最低生活保障。
这包括失业救济、养老金、医疗保险和社会援助等。
5.可持续发展:发展型社会政策强调可持续发展,包括环境保护、资源利用和社会和谐。
它倡导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以确保未来世代的福祉。
三、发展型社会政策的重要性发展型社会政策在当今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几点重要性的体现:1.解决社会不平等:发展型社会政策能够消除贫困、缩小贫富差距,解决社会不平等问题,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2.推动经济增长:发展型社会政策鼓励经济发展和创新,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促进社会经济的繁荣。
3.增强社会凝聚力:发展型社会政策能够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和归属感,提高公民对社会的认同和参与度,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4.促进全面发展:发展型社会政策注重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教育、医疗等基本服务,为每个人提供平等的发展机会。
5.实现可持续发展:发展型社会政策重视可持续发展,鼓励绿色经济和环境保护,为未来世代留下可持续的发展基础。
福利依赖问题浅析:发展型社会政策视角
![福利依赖问题浅析:发展型社会政策视角](https://img.taocdn.com/s3/m/3a6d7e21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35.png)
福利依赖问题浅析:发展型社会政策视角刘玉如【摘要】福利依赖现象的出现给社会和个人都带来了明显的负面效应。
面对越来越多的福利依赖者和越来越严重的福利依赖现象,政府和各界人士都给予了高度的关注。
在西方福利国家面临巨大挑战背景下产生的发展型社会政策就给我国防范和治理福利依赖问题提供了一些思路。
在充分发挥政府在福利提供方面的作用的同时,还应注重个人和企业作用的发挥,使其担负起各自的社会责任。
此外,加强对社会人力资本的投入,建立社会投资国家,加快公民社会的复兴和现代社区的建构,重构福利依赖者的社会支持网络,重塑他们对生活的信心,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成为解决福利依赖问题的措施。
%The emergence of welfare dependency has produced obvious negative impacts on both society and individuals. Faced by the increasing number of welfare dependents and more serious welfare dependency, the government and people from all walks of life expresstheir serious concerns. The development-oriented social policy, generated when western countries were facing great challenges, gives us some thoughts about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welfare dependency. The government' s major role in welfare provision should be fully used. Onthe other hand, individuals and enterprises should also bring themselves into full play by shouldering their own responsibilities. Moreover, social investment in human capital should be increased, a socially invested country developed, and the revival of civil society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modern community accelerated. Besides, social support-network of welfare dependency should be reconstructed and their confidence in liferebuilt, which can also be methods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welfare dependency.【期刊名称】《常熟理工学院学报》【年(卷),期】2012(026)001【总页数】5页(P48-52)【关键词】福利依赖;发展型社会政策;启示【作者】刘玉如【作者单位】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昆明65009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C915任何一种制度都不是绝对完美的,而是既有其适用的土壤,亦有其相应的负面效应。
社会政策试题库
![社会政策试题库](https://img.taocdn.com/s3/m/92f95c6dddccda38376bafed.png)
《社会政策》试题库一、填空题(每空1分)1、社会政策的实质是政府在社会福利事务领域中的干预行动。
2、19世纪80年代,德国社会保险制度的建立,标志着现代意义的社会政策的产生。
3、贝弗里奇报告为战后英国福利国家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4、1935年,《社会保障法案》确立了美国现代社会福利体系的基本架构。
5、新加坡社会福利制度以中央公积金制度而闻名。
6、政府调动社会政策资源的主要方式有税收和专项收费。
7、所谓社会政策的运行机制是指社会政策行动各个环节运行的基本方式。
8、根据福利水平的高低,各国的社会政策模式可分为纯福利模式和准市场模式。
9、福利国家的最本质的实质是国家福利。
欧洲大规模的社会政策实践是在以后才逐渐发展起来的。
10、 19世纪80年代,德国社会保险制度的建立,标志着现代意义的社会政策的产生。
11、20世纪70年代,欧洲福利国家社会政策的调整的主要特点是控制公共支出。
12、按照社会政策组织体系的特点,各国的社会政策可以分为和两种模式。
13、社会福利漏洞包括社会福利机构的漏洞和服务对象方面的漏洞。
14、凯恩斯主义为福利国家体制的建立提供了关键性的经济学理论支持。
15、根据社会政策行动的服务传递模式的不同,各国的社会政策模式可以分为和。
16、公共政策的特点是公共性、权威性、价值性、群体性、社会性。
17、人的需要满足的基本方式本质上可以分为两类,即市场化服务和国家。
18、社会问题的主要特点是客观性、主观性社会性、过程性。
19、政府在社会政策体系中的主体作用可以概括为社会政策行动的组织者、资源提供者、社会服务提供者。
20、非政府-非盈利组织的特点是非营利性福利性公共性、多样化的资源支持系统。
21、当代非政府-非盈利组织与政府关系的特点是由转为22、混合福利模式是指各种福利体制的混合。
多元福利模式是指社会政策的主体的多元化。
23、根据社会政策服务对象的界定方式的不同,社会政策可以分为普惠性福利模式和选择性福利模式两种模式。
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对我们的几点启示
![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对我们的几点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3ea1830b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c0.png)
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对我们的几点启示一、发达国家的国家发展战略与政策启示发达国家作为全球经济发展的主要引领者,其国家发展战略与政策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作用。
在总结发达国家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启示:1. 践行市场经济,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发达国家普遍较早实行市场经济改革,引导市场经济茁壮成长,建立完善的市场机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而我们也应该秉持市场经济的基本精神,将市场经济机制与政府引导相结合,促进市场焕发更大活力。
2. 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朝着高端制造业、服务业等高附加值方向转型。
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深刻认识到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性,积极引导产业升级,向高端制造业、服务业等高附加值的方向转型。
我们也应该坚持转型升级的方向,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增强核心竞争力。
3. 加大投资力度,优化资源配置。
发达国家重视投资的重要性,积极引导资本流向高效经济领域,解决扩大内需的问题。
相对而言,我国投资力度还有待加强,应该加大对重点领域的资金投入,优化资源配置。
4. 推进科技创新,提高企业竞争力。
发达国家在科技创新方面具有雄厚的实力,积极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打造行业领先品牌。
而对于我国企业而言,更多的关注应该放在加强自主创新能力上。
5. 注重加强人力资本的培养,提高劳动力素质。
发达国家高度重视提高人力资本质量,积极鼓励教育、职业培训等方面的投入,提高劳动力素质和工作技能。
在我国,也应该注重培养优秀的人才,提高整体竞争力。
二、发达国家的社会保障体系启示发达国家的社会保障体系具有先进性和示范性,我们也可以从中得出一些启示,如下:1. 推进社会保险制度建设,实现多层次保障。
发达国家社会保险覆盖面广,能满足不同阶层、不同收入的保障需求,如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多层次保障体系。
我国也应该加大社会保险制度建设力度,完善制度,实现全民覆盖。
2. 加强教育、医疗、住房等公共服务的普及和均等化。
2024年形势与政策心得体会
![2024年形势与政策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311d0fb1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ef.png)
2024年形势与政策心得体会2024年,全球形势和国内政策环境依然复杂多变。
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从政策与形势中获得了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国际形势方面,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的风潮依然存在。
由于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越来越频繁,但与此同时,各国也开始对本国产业进行保护。
特别是在科技领域,各国都希望能够在人工智能、5G等新兴技术方面取得领先地位,因此纷纷加强了对本国科技企业的支持和保护。
这种贸易保护主义的趋势对全球经济合作和发展带来了一定的不确定性和挑战。
作为一个正在崛起的大国,中国应该积极参与到全球贸易体系的建设中,推动建立开放、包容的贸易规则,促进全球贸易的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其次,国内政策方面,我认为在2024年,中国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继续深化改革开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随着经济发展的变革,中国正逐渐从传统的资源导向型经济转变为创新驱动型经济。
这将为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提供新动力。
同时,中国还将加大对环保产业的支持和投资,推动绿色发展,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此外,中国还将进一步加强对贫困地区的扶贫力度,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
在教育领域,我认为2024年将继续进行教育体制改革,加大对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投资力度。
随着中国人口结构的变化和经济发展的需要,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需求将进一步增长。
因此,加大对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投资,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是必然的选择。
同时,教育部门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他们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
在社会领域,我认为在2024年,我国将继续加大对民生的投入,改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将变得越来越重要。
我国需要建立健全老年人养老、医疗、教育等方面的保障体系,确保老年人的基本生活权益得到保障。
同时,加强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和管理,提高教育、医疗、交通等服务水平,减少城乡发展差距,实现更加公平而可持续的发展。
社会政策论述题
![社会政策论述题](https://img.taocdn.com/s3/m/694b93cdad51f01dc281f147.png)
《社会政策》论述题
一.从社会政策功能的角度,论述社会政策在满足人的需要中发挥的作用。
二.中国扶贫开发的经验有哪些?
三.论述我国计划经济时期社会福利服务体系的特点。
四.论述社会政策实施过程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五.社会政策实施过程中的目标偏离表现为哪些形式?
六.试阐述1970年代以来福利国家面临危机的原因及其应对。
七.结合现实论述中国教育政策改革存在的问题。
八.结合具体实例,论述社会政策制定的过程。
九.结合社会现实,论述中国新型社会保险体系的特点。
十.发展型社会政策对中国社会政策具有借鉴意义:
十一、结合相关教育政策领域,试述全球化进程对我国教育政策的调整产生的影响。
十二、结合建国以来的实践,分析阐述我国医疗卫生政策的失误、现状及未来前景。
十三、请结合实际对我国新医改方案政策出台进行分析阐述。
发展型社会政策理论与实践――西方社会福利思想的重大转型及其对
![发展型社会政策理论与实践――西方社会福利思想的重大转型及其对](https://img.taocdn.com/s3/m/63526b30aeaad1f347933f5a.png)
发展型社会政策理论与实践――西方社会福利思想的重大转型及其对●张伟兵发展型社会政策理论与实践――西方社会福利思想的重大转型及其对中国社会政策的启示[内容提要]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社会政策的理论和实践模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集中表现在发展型社会政策理论的形成和实践上。
这种理论同剩余型模式与制度型模式的区别在于。
它促进了“生产性的”、有助于经济发展的社会福利干预。
发展型社会政策结合经济议题,力图通过协调社会政策和经济政策来改善所有人的福利。
达到这一目标的手段,是若干实际的社会投资策略和资产建设策略,实现社会政策从以消费和再分配为导向的服务转向提高受助者能力、扩大经济参与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干预方法,这使发展型社会政策明显有别于福利领域的其他方法。
中国正力图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同时也处于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改革的反思时期,社会政策的作用凸现。
怎样在“社会转型”与“全球化”双重叠加的背景下,发挥社会政策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公正的功能,是当今中国面临的重点政策议题。
发展型社会政策对中国的启示意义是:(1)要重新重视和确立政府在社会福利中的主导角色;(2)在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的安排上要具备长远性、战略性眼光。
[关键词]发展型社会政策全球化社会风险社会投资社会发展中图分类号:麟卜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1369(20ar7)1―0088一0820世纪90年代以来至今,随着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一系列新的社会风险和问题,西方福利国会政策学者如吉登斯、米奇利(J.Mi世ey)、P.Taylor―G00by等对福利国家的发展战略进行了反思和重构,对社会政策的目标进行了重新定位,家的社会福利制度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和挑战:一方面,失业和贫困加剧了对很多正规的社会保护认为社会政策的目标应该是在维护社会公平和平等的基础上,同时也能促进经济发展。
他们特别强调社会政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协调性,以应对全球化条件下的技术和社会危机。
发展型社会政策:理论、渊源、实践及启示
![发展型社会政策:理论、渊源、实践及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bc8fd503f12d2af90242e67a.png)
征, 本文将其区分为产出主义 ( p r o d u c t i v i s i m ) 、 社
会投资 ( s o c i a l i n v e s t me n t ) 和包容性 发展 ( i n c l u .
一
、
发展型社会政 策理 论概 述
s i v e d e v e l o p me n t ) 等 三种 形 态 。
中图分类号 : C 9 1 3 . 7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1 — 6 2 3 X( 2 0 1 3 ) 0 1 — 0 0 0 5 ・ 0 8
随着 我 国提 出构 建 社 会 主 义 和 谐社 会 的 目 标, 发 展 型社会 政 策 引起 国 内学 术 界 的关 注 , 一 些研究 纷 纷试 图 以此 为 视 角 建 立 中 国 的 发 展 型
) 一
—
—
广 东 工 业 大 学 学 报毽 曩 垦 蕊
2 0 1 3 / 0 1 第1 3 卷 第1 期
除 了人 力 资 本 , 社 会 资 本 所 具 有 的 产 出 效 应, 以及 个 人 及 其 家 庭 拥 有 资 产 的 风 险 抵 御 能 力 , 也 受到发 展 型社会 政 策理论 的重 视 。一些 研 究还将 资 产 与社 会 资 本 两 个概 念 结 合 形 成 社
其发 展渊 源也 有 不 同 的看 法 。本 文 试 图 在 概述
其 理论 形 态 的基 础 上 , 追溯其发展渊源 , 分 析各 国 的实践 模式 , 进而 从 国 内外 社会 发 展 与社 会 政 策演 变背 景 的 比较 出发 , 探讨 发 展型 社会 政 策 在 中 国构 建 社会 主义 和谐 社会 、 实 现小康 社 会 背景
发展型社会政策综述.doc-
![发展型社会政策综述.doc-](https://img.taocdn.com/s3/m/2ac9bde26edb6f1afe001fee.png)
文献综述第一组:吕程田宏陈聪胡晓岩发展型社会政策---文献综述一、研究背景及动态最早的社会政策定义源于1873年成立的德国社会政策学会,德国经济学家瓦格纳把社会政策定义为运用立法和行政的手段,调节财产所得和劳动所得之间分配不均的问题。
此后,随着产业革命的爆发,工业化的加速,福利国家、福利政策的提出,社会政策的内涵及外延发生了很大变化,形成了两种有代表性的定义。
第一种是英、美学术界的定义,认为社会政策是政府为了直接满足公民的社会需求或福利而制定的政策,包括社会保障、健康、公共服务、住房政策、育政策等。
第二种是德国学术界的定义,主要指政府关于就业、劳动力和劳动力市场管理的政策。
中国关于社会政策的定义是通过国家立法和政府行政干预,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安全,改善社会环境,增进社会福利的一系列政策、行动准则和规定的总称。
其核心是解决市场经济下公民的社会风险。
1968年,联合国第一届国际社会福利部长会议提出了“发展型社会福利”的观点。
1979年,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通过《加强发展性社会福利政策活动方案》,重申了“发展性社会福利”的新理念。
1990年代中期以来,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实施了一系列新的社会政策,其中包括儿童教育和服务、针对双职工父母的弹性工作时间和亲职假期以及鼓励单亲父(母)寻找工作等。
这些政策使失业率下降,依靠社会救助的人数显著减少,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得到了明显的缓解。
不同于传统的社会福利思想,发展型社会政策既强调发展成果惠及所有社会阶层,又注重福利项目的生产性和投资性取向,认为经济和社会是发展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这一政策集中反映了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二者的整合状态。
其核心理论是将社会政策看成是一种社会投资行为,认为社会政策对提高劳动力的素质有直接的作用,社会政策是对人力资本的投资。
即:一方面,发展型社会政策强调将社会政策目标和经济政策的目标直接联系起来。
另一方面,认为社会政策目标并不是经济发展的附属目标。
社会政策
![社会政策](https://img.taocdn.com/s3/m/e7fb396a5acfa1c7aa00ccce.png)
社会政策一、单选多选:1、(德国)最早建立社会政策学会。
2、贝弗里奇报告是于(1942年)英国公布的。
3、社会政策的主要领域有:社会求助、社会保险、劳动就业、教育、卫生、住房、特殊人群的社会福利服务。
4、社会政策的基本要素是:社会政策主体,社会政策对象、社会政策文本、社会政策资源、社会政策运行。
5、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要有: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或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6、(西蒙)提出有限理性决策模式。
7、(查尔斯。
林德布罗姆)是渐进决策模式的主要代表人物。
8、公众首先意识到和重视一个问题,形成一定的公众压力,然后通过各种方式去影响政府,促使产生相应的政府议程,这是(公众议程)9、利益集团影响社会政策的方式有(直接的游说、提供竞选捐助、个人的接触、施压、动员草根组织)10、社会政策制定要坚持的原则是:(民主参与、稳定性、系统性、可行性、公平性)11、政策方案选择的标准包括(价值、成本--效益、可行性、风险)12、在专制王国时期,英国政府主要通过(父权主义原则)来对城市流浪者进行社会管制。
13、工业社会的社会政策主要是在(18世纪)这一时期形成的。
14、1834年英国的济贫法体现了对穷人的(劣等处理原则)15、工业社会对社会问题的反应方式包括(自由放任主义方式、革命性社会反应、改良性社会反应)16、福利国家的思想基础包括(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社会民主主义思想、贝弗里奇报告)17、中国社会政策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发展可以划分为(初步形成、发展阶段、停滞破坏时期、恢复扩充时期、改革转变时期)18、对政策文本中的歧义性语言、非大众化的专业术语以及一些模糊性语言作出具体的解释属于(语义解释)19、社会政策实施者在原政策内容的基础上自行增添了若干个新的内容,使政策的调控对象、范围、目标、力度超出了原来的要求,从而使政策不能到位,导致政策扩大化,这是(政策附加)20、确定实施细则的主要方式包括(对社会政策条文的解释、社会政策规划、政策行动的程序化、附加规定)21、社会政策实施细则的一般内容包括(受益者资格及其认定方式、确定具体的受益标准、其他配套政策及措施)22、政策试点步骤包括(选择试点对象、设计试点方案、总结试点结果)23、社会求助的形式包括(现金、实物、技能、服务、教育文化)24、中国古代的灾害救助措施的有(养恤、贷赈、蠲缓、安辑、调粟、平抑粮价、以工代赈)25、社会保险是通过(保险)原理来维护职工的基本生活权益的。
社会发展与发展型社会政策
![社会发展与发展型社会政策](https://img.taocdn.com/s3/m/ac68c1355727a5e9856a612a.png)
维普资讯
第 3期
徐 道 稳 : 会 发 展 与 发 展 型 社会 政 策 社
・ 9・ 3
和组 织 的 自愿 捐助 由非 营利 组 织 为穷人 提供 物 品和
服 务 的一 种福 利形 式 。社会 工 作是 通 过专 业人 员处 理 社会 问题从 而 提高个 人 、 家庭 、 群体 和社 区福 利 的
黄金 时 期 的结束 . 国不 得不 反思 社会发 展 战略 . 各 不
得不反思 社会福利 制度 者的结果是 各国在发展战 前
如 . 国密 西西 比三 角洲 地 区的经 济 增长 很快 。 贫 美 但 困发 生率 在美 国最 高 .婴儿 死亡 率 甚至 高于 好几 个
发 展 中国家【 P ) 】 4 。扭 曲的发 展 昭示 我 们 . 济增 长 I ( 经 只是 社会 福利 的必 要条 件 . 而不 是 充分 条件 . 实现 社
与经 济现 实兼容 【 2 ] 还撰 文对 “ 续的经 济增长 本 。他 持
身 就 能根 除贫 困并且 带 来全 面繁 荣 ”的假设 提 出批 评 , 对“ 会 政策 应 当为经 济利 益服 务” 反 社 的观点 . 反
对把 社会 政 策 视 为经 济 附 属 物 的“ 女 模 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侍 嘲
略上取得 共识 , 合 的 、 即综 可持续 的 、 以人 为中心的发
展战 略 ; 者 的结果 是 以社会 发展促进社会 福利 后
在 人类 历史 的 大多数 时 间 内 .个人 的福 利完全
由他们 自己负责 或 由其 家庭 负责 。 了近代 . 到 组织 化
和制度 化 的社会 福 利开 始 出现 .家庭 之外 的社会 福
以社会发 展促进 社会 福利
发展型社会政策及其对我国政府政策制定的启示
![发展型社会政策及其对我国政府政策制定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3eeddf2a5901020207409c32.png)
[ 中图分类号]D 3 3 6— 1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 10 — 5 6 2 1 )5 0 9 — 4 0 9 6 6 (0 10 — 0 1 0
2 世纪 9 年代以来 ,随着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一系列新的社会风险和问题 ,西方福利 国家的 O O 社会福利制度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和挑战。在这种情况下 ,很多发达 国家的社会政策学者如吉登 斯、梅志里等对福利 国家的发展战略进行 了反思和重构 , 对社会政策的目标进行了重新定位 ,认 为社会政策的目标应该建立在维护社会公平和平等的基础上 ,同时促进经济发展。他们特别强调
全 球化 和劳 动力 的全 球性 流动 。资 本 的外 流使 福利 国家 的财力 外泄 ,而 经济 移 民的涌入 则 造成福
利 国家 在住 房 、医疗 、失 业救 济和 技能 培训 等方 面 的额外 负担 ,迫使 福 利 国家不 得不 就移 民 问题
进 行新 的政 策设 计 。
第 三 ,全球 人 口老龄 化 问题 加 剧 。考 夫 曼在
社会政 策 与经济 发展 之 间的协 调 ,以应 对全 球化 条件 下 的技术 和社会 危 机 。这些 学者 提 出的 “ 第 三条道 路 ” 、社会 投 资型 国家 、新福 利 主义等 思想 深深 影 响 了当代许 多发 达 国家 的社会 政策 实践 , 其具体 的政策 主张 即是今 天备 受关 注 和争论 的 “ 发展 型社会 政 策 ” 。
—
—
o
( 二) 可持 续性 生计
会政策理念 ,社会投资型 国家的发展理念造就了发 展 型社 会 政策 的产 生 。
( )社 会排 斥 ”概 念对政 策 的影 响 二 “
试论述发展型社会政策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试论述发展型社会政策对中国的借鉴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334cf90a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ed5b34d.png)
试论述发展型社会政策对中国的借鉴意义发展型社会政策改变了割裂社会政策与经济发展的传统思维方式,通过同时关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使社会政策改变了对经济的依赖和附属地位,发展型社会政策对中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第一,重新认识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中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改变了原有的利益分配方式,并逐渐改变了整个社会的利益分配格局。
发展型社会政策主张,经济的发展并不会自然带来社会整体福利的提高。
某种程度的政府干预和规划仍然是必须的。
这说明,改变将福利视为经济附属物的观点,在此基础上促进社会福利与经济发展的协调、综合,使社会政策也关注经济的发展,并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社会的整体进步。
第二,重新定位政府责任。
发展型社会政策启示我们,一方面,以前政府在社会福利领域中被削弱的责任应该回归;另一方面,强调政府责任与家庭、市场、非政府组织等其它主体责任之间的多元组合。
同时,重新定位社会组织。
发展型社会战略重视跨部门的合作,认为政府并非是社会政策的唯一规划者和实施者,需要借助社会组织在服务传递和社会动员方面的长处。
第三,重视预防性、投资性社会政策。
发展型社会政策的投资人力资本的理念对中国的社会政策也有重要的启示。
重视教育和就业的扶持,特别是个人技能的培训,通过个人能力的改善来达至其福利水平的提高。
发展型社会政策有助于改变当前社会福利政策的地位,使我们认识到社会政策可以与经济发展政策取得一致,并通过改善人力资本和提高劳动力素质、投资发展性项目来获得社会与经济的同步发展。
第四,重视和发展社会工作专业。
社会工作一直致力于通过专业工作者的介入来诱发服务对象的个人能力、增强民主参与、自主自决、改善社区环境、发展社区经济等方式来获得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同步,这与发展型社会政策的理念是一致的。
因而发展型社会政策的引入无疑可以使社会工作的理念与工作方法在中国的发展获得更加坚实的基础。
总之,发展型社会政策对中国的社会政策,特别是社会福利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展型社会政策对我国社会政策建设的启示魏亚萍魏亚丽2012-10-25 14:53:28 来源:《新疆社会科学》(乌鲁木齐)2009年3期【英文标题】The Enlightenment of Developmental Social Policy to Social Policy in China【作者简介】魏亚萍,北京工业大学人文社科学院讲师,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博士生(北京100022);魏亚丽,新疆医科大学语言文化学院讲师(新疆乌鲁木齐830011)。
【内容提要】文章在梳理了有关西方发展型社会政策的理论观点及政策实践后,认为发展型社会政策的理论与实践为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并对重构新的社会发展政策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视角。
【关键词】社会政策/发展/和谐社会中图分类号:C91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30(2009)03-0094-04社会政策是国家或政府为实现社会公正、福利等特定的社会目标而制定的,是各种法律、条例、措施和办法的总称。
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面对改革和发展中出现的众多社会问题,我国应该积极地发展与国情相适应的社会政策,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和谐社会建设实践需要怎样的思路来设计我国社会政策的具体制度和机制,这是亟须解决的问题。
一、发展型社会政策的主要理论观点1.发展型社会政策产生的背景凯恩斯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说过:“人类的政治问题是要把经济效益、社会公平和个人自由这三样东西结合起来。
”①随着社会的发展,世界各国的社会政策体系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从选择强调“公平”的普惠式福利政策引致政府沉重的福利负担而受到批判,到选择强调“效益”的福利私有化道路作为修正,“市场调节”作为主流思想一路凯歌,遍及全球。
但人们很快就发现,市场并没有如许多政策制定者最初所设想的那样,成为解决福利困境的灵丹妙药。
面对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剧烈变化、不断加深的贫富分化等诸多社会问题,各国政府以及学者们在探索新的福利政策的同时,重新反思了以往的社会福利政策,终于认识到公平、效率和自由这三样东西尽管都是美好的,而片面追求其中任何一种东西都会产生不“美”的结果。
于是社会政策研究者尝试突破这种二元思维模式,寻找新的改革思路,其中以吉登斯的“第三条道路”和梅志里的“发展型社会政策模式”为代表。
2.吉登斯的“第三条道路”吉登斯认为,西方福利制度需要进行巨大的改革,将把消极的福利观转变为积极的福利观,把改革的重点放在培养个人对自己负责的精神和独立意识上,发挥社会各种组织和机构的作用,使它们对福利制度有更积极的贡献。
原来的福利国家将被改革为“社会投资国家”,“社会投资国家的主要原则是: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在人力资本上投资,而最好不要直接提供经济资助”②。
这样社会上也会建立起良性的“风险—安全”关系以及“个人责任—集体责任”关系。
强调社会政策不仅要改善福利,而且要有利于创造财富,将福利消费支出改为教育、培训、创造就业机会等社会投资支出,将消除贫困的协调行动融合到提高经济整体竞争力的战略中去。
另外他还主张使用“福利社会”概念代替“福利国家”的混合福利模式。
3.梅志里的发展型社会政策模式美国学者梅志里是发展型社会政策模式的主要倡导者,其核心思想是强调经济政策与社会政策的融合。
他认为提供福利的方式应该是动态的、积极的,将社会维度纳入发展政策是成功发展的一个先决条件。
“慈善、社会工作与社会行政这些传统的福利手段并没有从宏观结构上把社会福利和经济发展联系起来,而发展型社会政策则是通过有计划的社会变迁来促进人口整体的福利”③,社会政策应该是惠及全民的,而不是仅满足穷人的需求。
他也赞同吉登斯关于社会福利的社会投资导向,认为社会福利可以促进人力资本的发展、减少社会成员参与经济的障碍;应重视社会资本的积累和社区建设,动员各种制度包括市场、社区、国家来提供人民的福利水平。
4.发展型社会政策观点总结综合来看,发展型社会政策具有以下特点:(1)社会政策是生产力,它不是经济发展的负担,对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强调社会政策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2)强调社会政策的整合性,认为社会政策的对象是全体成员,将传统救助的特殊对象转变为对个人和家庭福利的提供。
同时,强调处于不同阶段的人都能享受到社会政策的支持。
(3)将社会政策看作是一种社会投资行为,通过再分配政策将社会资源用于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投资,以便改善人的能力,对预防贫困和提高国家竞争力具有根本性的作用。
(4)强调将发展的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结合起来,对贫困的“上游干涉”政策。
通过社会政策来影响个人的社会竞争力,从而消除或减少使人们陷入困境的因素,而不是事后补救型的救助。
(5)福利多元化框架下,政府的角色是制定政策和提供资金,实施由第三方来完成。
二、西方发展型社会政策的主要内容1.就业战略政策强调包容2000年欧盟里斯本会议强调社会政策与经济发展的融合目标,建立了就业战略的两个重点领域。
第一,推动更多的社会成员融入劳动力市场,提高市场中的工作职位供给量,从而改善生活质量。
欧盟针对三类容易被劳动力市场排斥的人群制定了具体、积极的社会政策,包括开展富有弹性的老年退休计划和改善工作环境待遇的积极老年就业政策、促进女性就业的带薪产假政策和移民就业政策。
第二,加强人力资本投资,如教育、继续培训等终身学习的社会政策,增加社会成员参与劳动力市场的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结构变化,打破失业、贫穷和社会孤立形成的社会排斥的恶性循环④。
2.强调投资儿童、支持家庭的社会政策帮助儿童、支持家庭的社会政策是发展型社会政策的“上游干预”反贫困政策,以区别于传统的剩余型福利制度的“下游干预”⑤。
有研究表明,在贫困家庭长大的儿童,其受教育机会、学业表现甚至营养状况都受到负面影响,这使他们进入成年后更易面临就业困难和失业。
投资儿童的社会政策不仅被认为是切断贫困代际转移的措施,也是提高国家劳动力素质和竞争力的策略。
另一方面,发展型社会政策区别于传统社会政策的一个重要变化是,社会政策的帮助对象不止是特殊的弱势群体,而是所有的家庭和个人。
英国政府鼓励雇主制定有利于职工行使家庭责任的家庭休假制度和弹性工作时间安排,使得劳动者有时间参与家庭照顾,实现工作与家庭责任的平衡,保证家庭功能的正常发挥,提高家庭生活质量,从而降低婚姻不稳定因素的影响。
发展型社会政策更强调从预防的角度为普通的非贫困家庭提供帮助,而不是在家庭功能受到影响后给予的补偿性帮助。
从时间策略来看,发展型社会政策关注更多的是中长期发展政策,而非短期的救助、帮助政策。
3.倡导福利多元主义,实现社会政策与经济政策的融合多元福利模式是相对于福利国家体制和福利私有化二元对立而选择的折中模式。
发展型社会政策要求政府在整个福利体系中仍然居于主体地位,承担最基本的责任,同时其他组织、企业、社区、家庭和个人也以制度化的方式参与社会政策行动,并分担责任。
在公共部门和福利性项目中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从而提高项目运行的效率;政府使用购买服务的方式代替过去的财政拨款方式,扩大服务对象对福利机构的自由选择。
通过使用者的付费一方面体现个人的责任,另一方面也增加福利机构的资金来源,减少政府的财政负担。
三、发展型社会政策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1.发展型社会政策为我国社会发展政策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视角发展型社会政策既不只追求社会公正,也不只追求经济发展,而是要求我们所追求的发展是作为公正的发展,追求的公正是在发展中实现的公正。
由此可见,发展型社会政策与科学发展观为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了科学的发展理念,对于我们反思现行社会福利制度,重构新的社会发展政策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视角。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建立既强调社会公平又与经济政策相融合的社会政策,而发展型社会政策所倡导的正是促进经济发展的社会政策理念,这种将经济发展与社会公正结合起来的思路正是科学发展观所倡导的,也是和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相一致的科学发展理念。
2.发展型社会政策是实现和谐社会建设目标的具体方式第一,发展型社会政策是实现社会公平分配、缩小收入水平差距及城乡协调发展的调节剂。
发展型社会政策以促进社会公共利益为基本目标,所有公民都是其福利保护的对象,强调社会政策的整合性,而非分离性的,这就将传统救助的特殊对象转变为不同阶段的人都能享受到社会政策的支持。
它不但“有利于广泛的社会团结,也通过对弱势群体利益的补偿,使他们共享社会进步的成果而减少社会矛盾和冲突,从而有利于良好社会秩序及和谐社会的建设”⑥。
新中国成立以后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在社会政策方面强调城市社会政策的发展,忽视了农村社会政策的建设,割裂了社会政策的整合性,使得城乡差距不断扩大。
2006年在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从制度层面,即“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角度再次提出构建和谐社会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保障群众基本生活”。
通过对社会保障制度的内涵和外延的明确说明,即“适应人口老龄化、城镇化、就业方式多样化,逐步建立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相衔接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使得“发展型社会政策成为和谐社会建设的具体操作模式。
”⑦第二,发展型社会政策重视维护个人生存和发展的权利,倡导通过个人能力发展来消除贫困,“对于弱势群体问题的解决更具有根本性的意义”。
当前我国的社会政策多属于救急型政策(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受助者被动接受救助,只“输血”不“造血”,并不能真正摆脱贫困的陷阱。
而发展型社会政策强调人力资本投资,认为良好的教育和健康的身体不仅能直接地提高生活质量,而且有助于提高个人的“造血”能力,从而获得更多收入以摆脱贫困和受排斥的境况。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而惠及全民的医疗、教育及就业的社会政策的制定也成为我国政府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任务。
3.坚持科学、可持续的发展观,关注中长期社会政策的制定过去我们对于社会政策合适与否的衡量标准总是停留在稳定、效率和再分配这三个短期目标上,而忽视了以抵御风险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中长期社会政策建设。
德国社会学家贝克针对全球化的不断推进,提出了“全球风险社会”⑧的概念。
随着市场化、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中国也毫不例外地进入到这个风险社会中。
再加之教育、医疗、住房的市场化改革给社会成员增加了大幅经济负担,许多家庭长期处于透支性消费状态中。
而生活风险过大无疑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构,因此政府应关注体现中长期战略目标的社会政策的建设,以增强防御风险的能力,使和谐社会的建设得以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