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PPT课件
合集下载
第9课 辛亥革命 课件(共28张PPT)
![第9课 辛亥革命 课件(共2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004fb7cd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0e76e4a.png)
——绍兴文史专家林文彪
秋瑾因起义消息泄漏被捕, 被捕后,她拒不写自供状, 只写下了七个字“秋风秋雨 愁煞人”,表达了当时革命 志士对中国前途命运的担忧。
广西起义(镇南关起义)
时间:1907年 地点:广西 人物:孙中山、黄兴 结果:失败
清末重要革命 团体和革命活 动,多为两人谋 划组织。常以 “孙黄”并称。
A.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B.刺激了中国民族工业产生
C.推翻了中国的封建制度
D.扫除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
当堂检测
3.“危局如斯敢惜身,愿将生命作牺牲”是女革命家秋瑾的豪迈诗句。
她为策应哪一革命运动而被捕遇难( )
A.安庆起义 B.黄花岗起义
C.萍浏醴起义 D.广西起义
4. 在甲午战争的民族灾难中成立的兴中会和强学会,一个以革命为 宗旨,一个以改良为依归;一个要把皇帝拉下马,一个向皇帝上书请 愿。它们揭出了革命与改良的两面大旗,都想为衰落的中国寻找新的 出路,“把皇帝拉下马”和“向皇帝上书请愿”分指什么事件 ()
10月10日,夺军械库,占领武昌 10月11日,建军政府,黎任都督
结果:10月11日,湖北军政府成立, 推举新军将领黎元洪为都督
湖北军政府旧址
P47知识拓展
同盟会重要领导人都不 在武昌,其他革命党人 自认为“资望”不足, 遂请反对革命的新军协 统黎元洪出任,结果遭 到拒绝,情急之下,只 好用手枪逼迫其就位。
鬼......亦以天下人为念,
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极大地鼓舞了全 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
国人民的斗志。
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
二十世纪最伟大情书
革命志士的奋斗
起义名称 时间 结果 影响
萍浏醴起义
1906年
促进了广大民
秋瑾因起义消息泄漏被捕, 被捕后,她拒不写自供状, 只写下了七个字“秋风秋雨 愁煞人”,表达了当时革命 志士对中国前途命运的担忧。
广西起义(镇南关起义)
时间:1907年 地点:广西 人物:孙中山、黄兴 结果:失败
清末重要革命 团体和革命活 动,多为两人谋 划组织。常以 “孙黄”并称。
A.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B.刺激了中国民族工业产生
C.推翻了中国的封建制度
D.扫除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
当堂检测
3.“危局如斯敢惜身,愿将生命作牺牲”是女革命家秋瑾的豪迈诗句。
她为策应哪一革命运动而被捕遇难( )
A.安庆起义 B.黄花岗起义
C.萍浏醴起义 D.广西起义
4. 在甲午战争的民族灾难中成立的兴中会和强学会,一个以革命为 宗旨,一个以改良为依归;一个要把皇帝拉下马,一个向皇帝上书请 愿。它们揭出了革命与改良的两面大旗,都想为衰落的中国寻找新的 出路,“把皇帝拉下马”和“向皇帝上书请愿”分指什么事件 ()
10月10日,夺军械库,占领武昌 10月11日,建军政府,黎任都督
结果:10月11日,湖北军政府成立, 推举新军将领黎元洪为都督
湖北军政府旧址
P47知识拓展
同盟会重要领导人都不 在武昌,其他革命党人 自认为“资望”不足, 遂请反对革命的新军协 统黎元洪出任,结果遭 到拒绝,情急之下,只 好用手枪逼迫其就位。
鬼......亦以天下人为念,
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极大地鼓舞了全 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
国人民的斗志。
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
二十世纪最伟大情书
革命志士的奋斗
起义名称 时间 结果 影响
萍浏醴起义
1906年
促进了广大民
《辛亥革命》ppt课件(20张PPT)
![《辛亥革命》ppt课件(20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3a713538f78a6529647d53b8.png)
辛 亥 革
义、黄花岗起义 主力:湖北新军 武昌起义: 胜利:湖北军政府成立
命
发展:全国一半以上省份宣布独立
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
影响: 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开启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学史明志
刘道一
黄兴
林觉民
徐锡麟
秋瑾
这些革命党人有什么样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爱国主义
无私奉献
百折不挠
前赴后继
•
出示明北京城的图片。
•
三、小说和戏剧
•
学生概括古典小说的成就,并通过这些古典小说概括明清文化的时代特征。
•
年代 著作 作者 题材 价值
•
元末明初 《三国演义》 罗贯中 三国时期历史记载和民间传说 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
•
元末明初 《水浒传》 施耐庵 北宋末年宋江领导的梁山泊农民起义 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1911年是农历辛亥 年,历史上称这次 革命为“辛亥革命”
汉口 汉阳 ★武昌
武昌起义后全国 十几个省宣布独立
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辛亥革命是一场无与伦比的政治大变革… 以极小牺牲换来了一个帝制时代的终结,这是 辛亥革命最大的成功。
——马勇《辛亥革命对社会的影响》
思考:这场革命有着怎样的历史意义?
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 灭;……
坚持从利国利民出发并一再敦促,终于使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答应先译《几何原本》一书(利玛窦口述,徐光启笔译)。
•
二、明长城和北京城
1、明北京城 学生概括明北京城的特点。(指导学生归纳紫禁城内建筑特色和明朝北京城布局特点的基础上,认识到其中包含着皇权至上的建筑设计思想。)
纲要(上)第18课 辛亥革命课件(共28张PPT)
![纲要(上)第18课 辛亥革命课件(共2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f431378e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e0.png)
命 1911年4月, 黄花岗起义失败。
·
1911年10月, 武昌起义成功。
年 1912年1月, 中华民国成立。
表
1912年2月, 清帝退位。
1912年3月, 颁布《临时约法》。
1912年3月, 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
1912年4月, 孙中山解职,临时政府迁往北京。
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 (19世纪末20世纪初) ①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三、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共和丰碑(意义)
1.性质:开始了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 2. 进步意义: (1)政治: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 共和政体。 (2)思想: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 (3)社会:促使社会风俗发生新的变化,冲破了封建思想的藩篱。 (4)经济: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3.局限及教训:
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 背景
二、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过程
三、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意义
1894年, 兴中会成立,第一个革命团体。
1895年, 《马关条约》签订。
辛 亥
1898年, 戊戌变法失败。 1901年, 《辛丑条约》签订。 1905年, 中国同盟会成立。
革
1905年~1907年, 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
清末新政 和“预备立宪”(1901--1911) (1)1901年,清政府宣布实行“新政”。 (2)1906年9月,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 (3)1908年8月,清政府颁布《钦定宪法大纲》。 (4)立宪派先后发起三次速开国会的请愿运动,但很快被证明此路不通。 (5)1911年5月,清政府组织“皇族内阁”。
初中历史八上第9课 辛亥革命 课件 (19张PPT)
![初中历史八上第9课 辛亥革命 课件 (1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3f3ad817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b1a8d0b.png)
➢结果:
林觉民
一、革命志士的奋斗
阅读材料思考:黄花岗起义有什么意义?
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 之人心,乃大兴奋,怨奋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载而武昌之大 革命以成,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
——孙中山《<黄花岗烈士事略>序》
当代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写道:“它使中国两千多 年的皇帝制度彻底崩溃,是中国帝制与共和意识的 分水岭,尽管它的结局是悲剧性的……”材料中的 “它”是指( )
A. 戊戌变法 B. 新文化运动 C. 辛亥革命 D. 五四运动
课堂练习四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九十年以前,在中国这块古老的土地上,爆发了一场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重大影响的革命。……先
革命志士 的奋斗
广西
都以失败告终
时间
1911年
武昌起义
过程
夺取军械库/进攻总督衙门/占领武汉三镇 成立湖北军政府,黎元洪任都督
11月下旬,一半以上省份宣布独立
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推动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课堂练习三
生是站在时代前列的历史伟人,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他为追求民族独立、
民主自由和民生幸福贡献了毕生精力。”
——引自中共中央前总书记江泽民2001年10月9日的一次重要讲话
(1)材料中的这场“革命”指什么? “先生”是指谁?
辛亥革命
孙中山
(2)“先生”领导这场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意义:起义虽遭失败,但革命党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视 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辛亥革命PPT_大学_中国近代史_课件
![辛亥革命PPT_大学_中国近代史_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4ba69ed524de518964b7d6a.png)
【民族主义】方面: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 清政府的统治。 【民权主义】方面:要不要推翻帝制,建立 资产阶级共和国。 【民生主义】方面:要不要平均地权,实行 社会革命。
当时虽然大多数人并不真正懂得民主 共和的内容,但通过论战,反满——革 命——建立共和国,这在人们的心目中 已经成为同一链条上紧密相联的几个环 节,极大地推进了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唯代革 一中命 出国是 路的近
动 漫 第 一 小 组
141
革命是近代中国的唯一出路的原因
封建势力是中国最腐朽最顽固最反动的势力, 因此不能救中国 帝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根本革命目标,也不 能救中国 官僚资本主义具有先天的软弱性和革命不彻 底性,不能救中国 马克思说: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 因此只有通过暴力革命才能救中国
(二)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及革 命政党的建立
1. 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 2. 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建立
1. 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
留学热潮
20世纪前10年留学生人数超过2万,90%为留 日学生,1906年在日留学生达到近万名。
新式学堂
1909年,全国设立各级学校6万所,其中大 学、专科高校及各级师范学校达540所级革命团体简表
成立时 间
名称
兴中会
主要成员
华侨和会党
领导人
孙中山 黄兴、宋 教仁 蔡元培
1894
1904年
华兴会 留学生和学界
1904年
光复会 留学生和学界
孙中山(1866- 1925),名文,字逸 仙。出生于广东香山。 伟大的中国资产阶级 革命的先行者,被称 为“中华民国国父”。
三、武昌起义与民国的成立
1.武昌起义 辛亥革命能首先在武昌发生,有着复杂 的原因: 第一,湖北的经济近代化发展较快,资 产阶级力量较大。 第二,湖北革命党人的工作比较扎实。 第三,湖北革命党人对起义的部署比较 周密。
辛亥革命ppt课件
![辛亥革命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c70b64d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34.png)
结果: 各省纷纷响应。到11月下旬,
全国已有一半以上的省份宣 布独立,支持革命。
1911年是农历辛亥年,历史 上称这次革命为“辛亥革命”
起义经过
10月10日晚,夺取楚望台军械库, 进攻总督衙门。
10月11日,武昌全城被起义军占领。
革命在武汉三镇(武昌、汉口、汉 阳)取得胜利。
1911年10月11日成立湖北军政府, 推举新军将领黎元洪为都督,
C 是指( )
A.戊戌变法
B.洋务运动
C.辛亥革命
D.甲午中日战争
6.鲁迅曾说,辛亥革命后,“我到街上走了一通,满眼都是白旗。然而貌虽如
此,内骨子里是依旧的,因为还是几个旧乡绅所组织的军政府。”材料反映的
A 实质是辛亥革命( )
A.反封建不彻底
B.没有唤醒民众
C.没有推翻封建专制制度
D.果实被袁世凯所窃取
鹿钟麟(左)、溥仪(中)和熊秉坤(右)
1961年,辛亥革命50 周年的集会上,末代皇帝 溥仪感慨万分的对熊秉坤 说:“感谢你的第一枪, 它帮我从一个神变成了一 个人,由一个皇帝变成了 共和国的公民”。
这个“第一枪”指的是什么事件? 溥仪为什么会从“皇帝”变成“公民”?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徐锡麟(1873-1907) 浙江绍兴人。光复会会员。曾游历日本。1905年在绍兴创办大通 学校,宣传革命排满,暗中积蓄革命力量。与秋瑾策划皖、浙同 时起义。起义失败后被杀。
秋瑾(1875—1907) 浙江绍兴人,1907年2月,秋瑾回浙江接任绍兴大通学堂督办, 与徐锡麟共筹在皖、浙两地发动武装起义。7月6日安庆起义失 败,7月13日清兵包围大通学堂,秋瑾不幸被捕,7月15日从容 就义于绍兴轩亭口。1912年,孙中山题赠挽幛“巾帼英雄”。 1939年,周恩来题词“勿忘鉴湖女侠遗风,望为我越东女儿争 光”,号召世人向秋瑾学习。图为秋瑾在日本时的留影。
第9课辛亥革命 课件(32张PPT)
![第9课辛亥革命 课件(3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4ac056fa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63.png)
起义爆发
夺取军械库
进攻总督衙门
成立湖北军政府
结果
武汉三镇获胜
汉阳、汉口、武昌
占领武昌
合作交流
武昌起义后全国形 势
(二)起义的经过、结果 武昌新军工程营起义(10月10日)
北京
夺取军械库 进攻总督衙门
★武昌
武昌起义后全国
十几个省宣布独立
占领武昌城 攻占汉口、汉阳
成立湖北军政府,黎元洪
为都督(10月11日) (结果)
——摘编自章开沅、林增平主编《辛亥革命史下》
①革命志士的奋斗促进了民主革命浪潮进一步高涨,推动了全国革命高潮更快到来 。
②新军中的很多人不满清朝统治,倾向革命。
③清政府的压榨使得人民反抗怒潮不断高涨,为起义成功奠定群众基础。
解读辛亥革命
狭义:1911年武昌起义发生于 旧历辛亥年,故称辛亥革命
19世纪末 1911年10月10日 1912年3月
镇南关。起义军奋战七昼夜,因弹药缺乏,众寡悬殊最终失败。
孙中山
黄兴
十次武装起义
万千热血前赴后继
倾覆二千载历史洪流
武昌起义
高潮篇
惊天动地谱春秋
二、高潮篇——武昌起义
(一)概况 时 间 1911年10月10日
领导机构 湖北革命组织文学社与共进会
起义主力 湖北新军中倾向革命的士兵
直接原因 过程
10月9日,孙武制造炸弹,不慎爆炸,起义计划泄露
温故知新
中国同盟会成立于何时?成立的目的和提出的政治纲领分别
是什么?它的成立有何意义?
时间
1905年
目的 为集中革命力量,建立统一的革命组织
政治纲领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纲要上第19课辛亥革命课件(40张PPT).ppt
![纲要上第19课辛亥革命课件(40张PPT).ppt](https://img.taocdn.com/s3/m/0f97be82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a0.png)
辛亥革命
知识导航
目录
01.辛亥革命概念 03.辛亥革命过程
02.辛亥革命背景 04.辛亥革命历史意义
一、辛亥革命的概念
辛亥革命
一、辛亥革命的概念
广
广义 上辛亥革 命指自 19 世纪末(一般 从 1894年兴中会成迄辛亥年成功 推翻清朝统治在中国出现的连场革命运动。
辛亥革命
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时间:1905年7月 地点:东京 人员:孙中山、黄兴、 陈天华等70余人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
辛亥革命
革命党反清运动
广州黄花岗起义
1991年4月27日,同盟会在广州发动由黄兴领导的武装起义,于伦培、林觉民 等80多人英勇牺牲,后来收殓烈士遗骨72具,合葬于城郊黄花岗,史称黄花岗 72烈士墓。
狭义的辛亥革命,指的是自1911年10月10
狭 义
日(农历八月十九)夜武昌起义爆发,至 1912年元旦孙文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前后这一段时间中国所发生的革命事件。
二、辛亥革命的背景
辛亥革命
清朝的衰落
以清道光二十年到二十二年(1840—1842) 的鸦片战争为标志,中国历史进入了近代, 也就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代 。鸦片战争 和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订立,使中国社会发 生了根本的变化。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完整遭 到破坏,开始丧失了政治上的独立地位 。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过程
4.结局
(1)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退位,清朝覆灭。 (2)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 统,革命失败。
四、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辛亥革命的性质和历史意义
性质:近代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完全意义的反帝反封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纲要上第19课 辛亥革命 课件(20张PPT)
![纲要上第19课 辛亥革命 课件(20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a263fa03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ba.png)
偶然性:四川保路运动使湖北防务空虚
【归纳】
必要性 可能性 偶然性
辛亥革命背景
社会基础:早期救亡图存探索的相继失败说明革命是历史 的选择
经济 阶级: 民族资义经济的初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思想基础:民主革命思想。“三民主义”学说 组织基础:民主革命团体的建立、同盟会 军事基础: 武装起义、革命化的新军 有利时机:四川保路运动(导火线)
武昌起义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清帝退位 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 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根据时间轴和革命形势图你怎么认识 武昌起义?
革命果实旁落
思考:辛亥革命和以往的革命运动有什么不同?
《钦定宪法大纲》1908年8月27日
一、大清皇帝统治大清帝国,万世一 系,永永尊戴。 二、君上神圣尊严,不可侵犯。 三、钦定颁行法律及发交议案之 权…… 四、召集、开闭、停展及解散议院之 权…… 五、……用人之权,操之君上 十、总揽司法权……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第一条 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 第二条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 第五条 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 阶级、宗教之区别。 ……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集 会由和权利。
行政治理
民族治理 法律治理
国家制度和社会治理的变化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自主阅读教材第一目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思考革 命派,改良派(立宪派),朝廷(清政府)是如何挽救此时社 会危机的。
清政府:清末新政、预备立宪 立宪派:积极推进立宪运动 革命派:组织准备:中国同盟会
思想宣传:三民主义 军事基础:黄花岗起义
激化阶级矛盾 “摇摆”革命
——中国同盟会纲领
*缺乏科学的革命纲领
*未发动广大民众
【归纳】
必要性 可能性 偶然性
辛亥革命背景
社会基础:早期救亡图存探索的相继失败说明革命是历史 的选择
经济 阶级: 民族资义经济的初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思想基础:民主革命思想。“三民主义”学说 组织基础:民主革命团体的建立、同盟会 军事基础: 武装起义、革命化的新军 有利时机:四川保路运动(导火线)
武昌起义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清帝退位 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 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根据时间轴和革命形势图你怎么认识 武昌起义?
革命果实旁落
思考:辛亥革命和以往的革命运动有什么不同?
《钦定宪法大纲》1908年8月27日
一、大清皇帝统治大清帝国,万世一 系,永永尊戴。 二、君上神圣尊严,不可侵犯。 三、钦定颁行法律及发交议案之 权…… 四、召集、开闭、停展及解散议院之 权…… 五、……用人之权,操之君上 十、总揽司法权……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第一条 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 第二条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 第五条 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 阶级、宗教之区别。 ……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集 会由和权利。
行政治理
民族治理 法律治理
国家制度和社会治理的变化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自主阅读教材第一目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思考革 命派,改良派(立宪派),朝廷(清政府)是如何挽救此时社 会危机的。
清政府:清末新政、预备立宪 立宪派:积极推进立宪运动 革命派:组织准备:中国同盟会
思想宣传:三民主义 军事基础:黄花岗起义
激化阶级矛盾 “摇摆”革命
——中国同盟会纲领
*缺乏科学的革命纲领
*未发动广大民众
初中历史八上第9课 辛亥革命 课件(23张PPT)
![初中历史八上第9课 辛亥革命 课件(23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ded4a32a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1c6d94a.png)
秋风秋雨愁煞人
秋瑾
结果:起义失败,徐锡麟死难, 秋瑾因歹徒,被捕遇难。
3.广西起义 1907年,孙中山亲赴
河内,与黄兴共同筹 划领导广西起义,袭 取广西镇南关。
结果:奋战七昼夜,因弹药缺乏
最终失败。
镇南关
孙中山在镇南关
孙中山与黄兴
4.广州黄花岗起义
黄兴
林觉民
1911年4月27日,同盟会 在广州发动由黄兴领导的武装 起义。在这次起义中,喻培伦、 林觉民等80多人英勇牺牲。后 来收殓烈士遗骨72具,合葬于 城郊黄花岗,史称“黄花岗七 十二烈士”。
爆炸,起义计划泄露。
文学社 蒋翊武孙武 共进会 湖北新军
孙武事故 计划泄露
刘复基 彭楚藩
10日革命 蒋翊武 党人起义 当晚起义
蒋翊武 临时总司令
孙武 参谋长
准备充分
刘复基
彭楚藩
三位烈士血 染黎明
杨洪胜
工程八营起义 领导人熊秉坤
仓促发动
武昌起义·经过
发动起义
夺取军械所 进攻总督衙门
武汉三镇光复 湖北军政府成立
武汉三镇
武昌起义·高潮
黎元洪
湖北军政府成立
武昌起义在中国腹地打开了一个突 破口。到11月下旬,全国已 有一半以上的省份宣布独立。。
武昌
人民英雄纪念碑 浮雕武昌起义
1911年是农历辛亥年,史称“辛亥革命”。
你认为武昌起义的成功是偶然还是必然?
近代史上第一次完全意义的反帝反封 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意义
1911-10-10
狭义
1894-11
广义
1912年
1.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 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 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秋瑾
结果:起义失败,徐锡麟死难, 秋瑾因歹徒,被捕遇难。
3.广西起义 1907年,孙中山亲赴
河内,与黄兴共同筹 划领导广西起义,袭 取广西镇南关。
结果:奋战七昼夜,因弹药缺乏
最终失败。
镇南关
孙中山在镇南关
孙中山与黄兴
4.广州黄花岗起义
黄兴
林觉民
1911年4月27日,同盟会 在广州发动由黄兴领导的武装 起义。在这次起义中,喻培伦、 林觉民等80多人英勇牺牲。后 来收殓烈士遗骨72具,合葬于 城郊黄花岗,史称“黄花岗七 十二烈士”。
爆炸,起义计划泄露。
文学社 蒋翊武孙武 共进会 湖北新军
孙武事故 计划泄露
刘复基 彭楚藩
10日革命 蒋翊武 党人起义 当晚起义
蒋翊武 临时总司令
孙武 参谋长
准备充分
刘复基
彭楚藩
三位烈士血 染黎明
杨洪胜
工程八营起义 领导人熊秉坤
仓促发动
武昌起义·经过
发动起义
夺取军械所 进攻总督衙门
武汉三镇光复 湖北军政府成立
武汉三镇
武昌起义·高潮
黎元洪
湖北军政府成立
武昌起义在中国腹地打开了一个突 破口。到11月下旬,全国已 有一半以上的省份宣布独立。。
武昌
人民英雄纪念碑 浮雕武昌起义
1911年是农历辛亥年,史称“辛亥革命”。
你认为武昌起义的成功是偶然还是必然?
近代史上第一次完全意义的反帝反封 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意义
1911-10-10
狭义
1894-11
广义
1912年
1.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 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 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辛亥革命ppt课件
![辛亥革命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409b341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fd95a6b.png)
促进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推动中国工业化进程
辛亥革命后,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发展,推动了中国工业化的进程,为中国经济的现代化 奠定了基础。
辛亥革命局限性及原因分析
革命党人缺乏明确的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纲领
辛亥革命的领导层缺乏明确的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纲领,导致革命在推翻清王朝后未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未能广泛发动人民群众参与革命
革命团体成立
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团体相继成立,为辛亥革命的爆发奠定了组织基 础。
武昌起义与各省响应
武昌起义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迅速占领武汉三镇,成立 湖北军政府,推举黎元洪为都督。
各省响应
在武昌起义影响下,湖南、陕西、江西、山西、云南等省纷 纷宣布独立,脱离清政府源自治。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与清帝退位
结束封建专制
辛亥革命成功推翻了清朝封建专制制度,结 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历史。
建立民主共和
革命后建立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确立了民 主共和政体,为中国政治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
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要点一
民族资本主义崛起
要点二
经济发展机遇
辛亥革命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推动了民 族工业的迅速崛起。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 厂的限制,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 展,出现了一些民族资本家和企业。
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民族 资产阶级的力量逐渐壮大,开始登上 政治舞台,为辛亥革命的爆发奠定了 阶级基础。
民族资产阶级与立宪运动
民族资产阶级的立宪诉求
推动全面深化改革
从辛亥革命的局限性中,我们可以看到必须推动全面深化改革才能 消除阻碍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体制机制障碍。
辛亥革命后,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发展,推动了中国工业化的进程,为中国经济的现代化 奠定了基础。
辛亥革命局限性及原因分析
革命党人缺乏明确的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纲领
辛亥革命的领导层缺乏明确的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纲领,导致革命在推翻清王朝后未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未能广泛发动人民群众参与革命
革命团体成立
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团体相继成立,为辛亥革命的爆发奠定了组织基 础。
武昌起义与各省响应
武昌起义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迅速占领武汉三镇,成立 湖北军政府,推举黎元洪为都督。
各省响应
在武昌起义影响下,湖南、陕西、江西、山西、云南等省纷 纷宣布独立,脱离清政府源自治。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与清帝退位
结束封建专制
辛亥革命成功推翻了清朝封建专制制度,结 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历史。
建立民主共和
革命后建立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确立了民 主共和政体,为中国政治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
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要点一
民族资本主义崛起
要点二
经济发展机遇
辛亥革命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推动了民 族工业的迅速崛起。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 厂的限制,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 展,出现了一些民族资本家和企业。
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民族 资产阶级的力量逐渐壮大,开始登上 政治舞台,为辛亥革命的爆发奠定了 阶级基础。
民族资产阶级与立宪运动
民族资产阶级的立宪诉求
推动全面深化改革
从辛亥革命的局限性中,我们可以看到必须推动全面深化改革才能 消除阻碍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体制机制障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辛亥革命
课时目 标 •知识与方法:初步运用现象分解法,通过分析辛亥革命背景的必然与偶然、过程的真与假、
结果的功绩与局限,能够识记辛亥革命有关政治民主化、法制化的重要史实(孙中山创建 兴中会、同盟会、武昌起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民主共和观念渗透到当时中国政治、 经济、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的过程及其影响。
命
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
——陈天华《警世钟》
思
想 竖独立之旗,撞自由之钟……
传 我中国今日不可不革命。
播
——邹容《革命军》
1900年惠州起义后“鲜闻一般人之恶声相加,而有识之士,且多为 吾人扼腕叹息,恨其事之不成矣。前后相较,差若天渊”。
——孙中山
1905年同盟会成立
民
权
主 义
民 族
民
主
生
义
主
• •——1陈91旭1麓年《近,代清中国政社府会的的新第陈代一谢》届上内海社阁会宣科学告院成出版立社2006:303
•内1阁91总0理年大7臣月:,庆一亲王份奕立劻宪(皇派族报)纸的社论认为, 内外度当在阁务支欧浪协大大理臣臣洲费大::人 墨臣梁载为 水:敦泽那彦(成…桐(皇立…(汉族议1满))9族民学会11)政务而年、大大流1徐臣臣月世::血“昌善唐时(耆景不,汉(崇要)(皇中把汉族国))宝人贵却时 陆间军浪大臣费:在荫空昌(洞满的族口)海舌军之大战臣:。载”洵1(9皇11族年)3月“ 司力法图大臣推:翻绍此昌(恶皇政族府)农而工改商造大臣云南10.30
广西11.7 广东11.9
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
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政党简表
成立时间 1894年 1904年
名称 兴中会 华兴会
1904年
光复会
领导人 孙中山 黄兴 宋教仁
蔡元培
成立地点 檀香山
长沙 上海
1905
同盟会
孙中山
东京
革命组织建立
革
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
义
革命纲领提出
兴中会和同盟会领导的武装起义
• 1902年到1911年,各地起伏生灭的民变多达 1300余起,平均每两天半发生一次。
•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313
清政府
1908年《钦定宪法大纲》
君君清上上政神有圣 统府尊治政严国,家治不之绝可大侵权望犯,,凡立吾法辈、行公政决、司法,皆归总揽。
• 邮转传引自大《臣剑:桥中盛国宣晚怀清史(》汉中)国社理会藩科大学出臣版:社寿,5耆04(皇族)
立宪派与汉族官僚的改变
偶 然
革命是一场意外吗?
? 必
• 革命党人试验炸弹意外爆炸,名册文告被搜走;
然 • 熊秉坤打响第一枪,总督瑞澂听到炮声就逃走;
? • 湖北新军此前被调到四川镇压保路运动;
—
• 湖北立宪派汤化龙支持革命;
革命党发动一系列起义
军事上
偶然性:
①②客湖观北条新件:军保的路革运命动主使动武精汉神兵力空虚革命是必然和偶然双重 作用的结果
(二)一腔热血谱春秋—辛亥革命过程和成果
1911.10.1 0
武昌起义
1912.1.1
1912.2.1 2
孙中山当选为临时大总统
皇帝梦只能是个“梦”!
国旗 五色旗 五族共和
任何倒退、复辟、归 复旧制的企图都只能 是一厢情愿的幻想。
革
命 之
历史的必然推动了偶然的发生
因
(一)山雨欲来风满楼— 革命之发生是偶然还是必然?
必然性:
①社会现实:民族危机严重,社会动荡不安。清政府内立宪派旧官僚的转变
②经济、阶级基础:清末新政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思想上
革命团体和政党的建立、纲领的提出 组织上 准备
永固、外患弥轻、 内乱可弭)
(新的经济方式、文
偶
1911年,岁在辛亥,10月
然
10日夜的零星枪响,将一个疲
? 必 然 ?
态尽露的老大帝国摇晃得如泰 山之崩。武昌发生的那些事, 是一场意外,意外里的意外。
—
这场意外,毁了一个王朝,像
共
扳道岔一样,把古老的中国,
和 之
扳到了另一个轨道上。
因
1961年溥仪(左)与熊
秘谋革命1…91…1年若清日政后府第遇一有届可内以阁(发共13人)
内阁总理大臣:庆亲王奕劻(皇族)
难之问题,则各省同志应即竭力 内阁协理大臣:那桐(满族) 徐世昌(汉族) 外务大臣:梁敦彦(汉族) 民政大臣:善耆(皇族)
皇族内阁 度支大臣:载泽(皇族)
学务大臣:唐景崇(汉族)
响应援助,起义独立。 陆军大臣:荫昌(满族) 司法大臣:绍昌(皇族)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辛亥革命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引领认识中国政治民主化、法制 化是政治近代化的必然要求;学习孙中山为民主共和终生奋斗的强烈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重点:辛亥革命背景的必然与偶然、过程的真与假、结果的功绩与局限,分析宪法的
内容。
•难点:一分为二评价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失败的表现、原因
清末新政 (皇位
—马勇《重寻近代中国》
1912.3.11
(二)一腔热血谱春秋 —民国成立
时间:1912年1月1日 定都:南京 临时大总统:孙中山 国旗:五色旗 改用公历,以中华民 国纪元, 民国十五年:1926年
(二)一腔热血谱春秋—辛亥革命过程
1孙中山在清帝退位后宣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
布辞职的原因? 2.孙中山在袁世凯任临 时大总统第二天颁布 《临时约法》,将总统
海军大臣:载洵(皇族) 农工商大臣:溥伦(皇族)
——邮徐传佛大苏臣:(盛立宣宪怀派()汉族《)梁任公理先藩生大轶臣:事寿》耆(皇族)
满族9人,其中皇族7人
立宪派、旧官僚转向革命 清政府选择什么道路? 君主专制
• 1910年1月、6清月政、府10改月革相大继事举记行“速开国 •会1”90的1年请,愿清运政动府,宣布曾实遍施及“了新1政6个”省。 ,牵动 •过1数90十5年万,人清,政光府是派五参大与臣签出名国者考,察各就国达宪20政万。 •人1。906年,清政府下诏“仿行宪政”。
秉坤
二、国家政体的选择——民主 清帝退位
中华民国成立
123天
十余省区独立
占领武汉三镇
武昌起义
2天
41天
80天
昆明成都贵阳西安长沙太原武昌广州南安庆江宁福州苏杭镇江上海
辛
山西10.29
亥
革
陕西10.22
江苏11.5
命
安徽11.8
四川11.27
湖北10.10
浙江11.5
江西10.31 湖南10.22
1月14日,袁世凯大肆搜捕革命党人 2月12日,宣统帝退位,清朝覆灭 2月13日,袁世凯通电赞成共和
课时目 标 •知识与方法:初步运用现象分解法,通过分析辛亥革命背景的必然与偶然、过程的真与假、
结果的功绩与局限,能够识记辛亥革命有关政治民主化、法制化的重要史实(孙中山创建 兴中会、同盟会、武昌起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民主共和观念渗透到当时中国政治、 经济、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的过程及其影响。
命
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
——陈天华《警世钟》
思
想 竖独立之旗,撞自由之钟……
传 我中国今日不可不革命。
播
——邹容《革命军》
1900年惠州起义后“鲜闻一般人之恶声相加,而有识之士,且多为 吾人扼腕叹息,恨其事之不成矣。前后相较,差若天渊”。
——孙中山
1905年同盟会成立
民
权
主 义
民 族
民
主
生
义
主
• •——1陈91旭1麓年《近,代清中国政社府会的的新第陈代一谢》届上内海社阁会宣科学告院成出版立社2006:303
•内1阁91总0理年大7臣月:,庆一亲王份奕立劻宪(皇派族报)纸的社论认为, 内外度当在阁务支欧浪协大大理臣臣洲费大::人 墨臣梁载为 水:敦泽那彦(成…桐(皇立…(汉族议1满))9族民学会11)政务而年、大大流1徐臣臣月世::血“昌善唐时(耆景不,汉(崇要)(皇中把汉族国))宝人贵却时 陆间军浪大臣费:在荫空昌(洞满的族口)海舌军之大战臣:。载”洵1(9皇11族年)3月“ 司力法图大臣推:翻绍此昌(恶皇政族府)农而工改商造大臣云南10.30
广西11.7 广东11.9
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
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政党简表
成立时间 1894年 1904年
名称 兴中会 华兴会
1904年
光复会
领导人 孙中山 黄兴 宋教仁
蔡元培
成立地点 檀香山
长沙 上海
1905
同盟会
孙中山
东京
革命组织建立
革
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
义
革命纲领提出
兴中会和同盟会领导的武装起义
• 1902年到1911年,各地起伏生灭的民变多达 1300余起,平均每两天半发生一次。
•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313
清政府
1908年《钦定宪法大纲》
君君清上上政神有圣 统府尊治政严国,家治不之绝可大侵权望犯,,凡立吾法辈、行公政决、司法,皆归总揽。
• 邮转传引自大《臣剑:桥中盛国宣晚怀清史(》汉中)国社理会藩科大学出臣版:社寿,5耆04(皇族)
立宪派与汉族官僚的改变
偶 然
革命是一场意外吗?
? 必
• 革命党人试验炸弹意外爆炸,名册文告被搜走;
然 • 熊秉坤打响第一枪,总督瑞澂听到炮声就逃走;
? • 湖北新军此前被调到四川镇压保路运动;
—
• 湖北立宪派汤化龙支持革命;
革命党发动一系列起义
军事上
偶然性:
①②客湖观北条新件:军保的路革运命动主使动武精汉神兵力空虚革命是必然和偶然双重 作用的结果
(二)一腔热血谱春秋—辛亥革命过程和成果
1911.10.1 0
武昌起义
1912.1.1
1912.2.1 2
孙中山当选为临时大总统
皇帝梦只能是个“梦”!
国旗 五色旗 五族共和
任何倒退、复辟、归 复旧制的企图都只能 是一厢情愿的幻想。
革
命 之
历史的必然推动了偶然的发生
因
(一)山雨欲来风满楼— 革命之发生是偶然还是必然?
必然性:
①社会现实:民族危机严重,社会动荡不安。清政府内立宪派旧官僚的转变
②经济、阶级基础:清末新政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思想上
革命团体和政党的建立、纲领的提出 组织上 准备
永固、外患弥轻、 内乱可弭)
(新的经济方式、文
偶
1911年,岁在辛亥,10月
然
10日夜的零星枪响,将一个疲
? 必 然 ?
态尽露的老大帝国摇晃得如泰 山之崩。武昌发生的那些事, 是一场意外,意外里的意外。
—
这场意外,毁了一个王朝,像
共
扳道岔一样,把古老的中国,
和 之
扳到了另一个轨道上。
因
1961年溥仪(左)与熊
秘谋革命1…91…1年若清日政后府第遇一有届可内以阁(发共13人)
内阁总理大臣:庆亲王奕劻(皇族)
难之问题,则各省同志应即竭力 内阁协理大臣:那桐(满族) 徐世昌(汉族) 外务大臣:梁敦彦(汉族) 民政大臣:善耆(皇族)
皇族内阁 度支大臣:载泽(皇族)
学务大臣:唐景崇(汉族)
响应援助,起义独立。 陆军大臣:荫昌(满族) 司法大臣:绍昌(皇族)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辛亥革命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引领认识中国政治民主化、法制 化是政治近代化的必然要求;学习孙中山为民主共和终生奋斗的强烈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重点:辛亥革命背景的必然与偶然、过程的真与假、结果的功绩与局限,分析宪法的
内容。
•难点:一分为二评价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失败的表现、原因
清末新政 (皇位
—马勇《重寻近代中国》
1912.3.11
(二)一腔热血谱春秋 —民国成立
时间:1912年1月1日 定都:南京 临时大总统:孙中山 国旗:五色旗 改用公历,以中华民 国纪元, 民国十五年:1926年
(二)一腔热血谱春秋—辛亥革命过程
1孙中山在清帝退位后宣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
布辞职的原因? 2.孙中山在袁世凯任临 时大总统第二天颁布 《临时约法》,将总统
海军大臣:载洵(皇族) 农工商大臣:溥伦(皇族)
——邮徐传佛大苏臣:(盛立宣宪怀派()汉族《)梁任公理先藩生大轶臣:事寿》耆(皇族)
满族9人,其中皇族7人
立宪派、旧官僚转向革命 清政府选择什么道路? 君主专制
• 1910年1月、6清月政、府10改月革相大继事举记行“速开国 •会1”90的1年请,愿清运政动府,宣布曾实遍施及“了新1政6个”省。 ,牵动 •过1数90十5年万,人清,政光府是派五参大与臣签出名国者考,察各就国达宪20政万。 •人1。906年,清政府下诏“仿行宪政”。
秉坤
二、国家政体的选择——民主 清帝退位
中华民国成立
123天
十余省区独立
占领武汉三镇
武昌起义
2天
41天
80天
昆明成都贵阳西安长沙太原武昌广州南安庆江宁福州苏杭镇江上海
辛
山西10.29
亥
革
陕西10.22
江苏11.5
命
安徽11.8
四川11.27
湖北10.10
浙江11.5
江西10.31 湖南10.22
1月14日,袁世凯大肆搜捕革命党人 2月12日,宣统帝退位,清朝覆灭 2月13日,袁世凯通电赞成共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