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设计概论
艺术设计概论PPT课件
![艺术设计概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1320ce4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ca.png)
环境艺术设计需要关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注重环保和节能,创造人与自然和谐共 生的环境。
工业设计
工业设计主要关注产品的外观、功能 和人机交互等方面,以提高产品的用 户体验和商业价值。
工业设计在产品开发过程中扮演着至 关重要的角色,对于提升企业品牌形 象和市场竞争力具有积极作用。
方式提高用户体验。
02 03
详细描述
人机交互设计注重研究用户需求和行为习惯,通过简洁明了的交互界面 和自然流畅的操作方式,降低用户使用产品的门槛,提高产品的易用性 和用户体验。
案例
某手机应用的人机交互设计,通过简洁直观的界面和便捷的操作方式, 使用户能够快速完成目标任务。
06
艺术设计案例分享
优秀设计作品欣赏
总结词
通过欣赏优秀设计作品,了解艺术设计的风格、技巧和创意。
详细描述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优秀设计作品,从作品的主题、形式、色彩、构图等方面进 行深入剖析,分析其设计特点和创意来源,让学生了解艺术设计的多样性和创 新性。
设计大师介绍
总结词
了解设计大师的生平、风格和代表作品,学习他们的设计理 念和创作方法。
2
平面设计注重创意、构图、色彩搭配和版式设计, 旨在通过视觉元素传达信息,吸引目标受众并达 到预期的传播效果。
3
平面设计常用的软件包括Photoshop、 Illustrator和InDesign等,设计师需要熟练掌握 这些软件以完成设计任务。
环境艺术设计
环境艺术设计主要研究人与自然、建筑、室内环境之间的关系,强调空间的功能性、 审美性和文化性。
详细描述
艺术设计概论
![艺术设计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7be51a3db90d6c85ed3ac604.png)
一、设计与艺术的关系相①设计与艺术同根同源不设计求实用、功利,而艺术更注重精神上的体验同②设计和艺术都是为人服务的同服务对象不同,设计为他,艺术为我③设计和艺术都必须具有创造性二、设计与科技技术的关系①设计与技术是从属关系②设计不同于技术,尽管设计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支持,但设计不等同于技术.三、中国艺术设计史①陶瓷艺术设计②青铜器艺术设计③漆器艺术设计④家具艺术设计⑤建筑艺术设计四、陶瓷艺术设计特别对比胎质烧制温度吸水率陶瓷普通粘土800℃一定的吸水率瓷器高岭土 1300℃极低甚至几乎没有a.彩陶:半坡类型马家窑文化彩陶:马家窑类型仰韶文化彩陶半山类型庙底沟类型马厂类型b.黑陶c.唐三彩伍、陶瓷制作方法①控制阀②泥条盘筑法③轮制法彩陶:新时代石器中晚期的一种彩绘,有黑色、红色或红黑两色的纹饰的陶器因其培土中含有铁元素,故而成胚后呈现出红、橙黄和褐色三种颜色.彩陶的制作:当陶胚还未全干时,用某种工具(木片、卵石)把陶胚的表里打磨无滑,并用赤铁矿和氧化锰作红黑颜料,使用类似毛笔的工具在器皿上描绘图案或画面。
陶器的出现是新石器时代最重要的堪称标志的特征。
半坡类型彩陶特点:器物造型:以卷唇的圆底或平底盆为主。
装饰纹样:主要为鸟纹和鸟纹简化变形的圆点弧边三角形,钩羽形纹。
马家窑类型彩陶特点:马家窑类型彩陶器形:多以翁,瓶,壶大型器皿。
装饰纹样主要为:多以流畅的弧线构成各式旋动图案布满器物内外壁上,风格流畅雅致。
半山类型彩陶特点:器物造型多为罐,壶。
造型饱满近似球,足内收,腹近直线。
装饰集中于上半部,图案繁丽精致。
马厂类型彩陶特点:器物类型:增加了流,捏,梁等功能性附件。
纹饰:几何纹样常用一直线为主的米字纹,十字纹,字纹,波折纹等。
动物纹则以蛙纹居多,并简化到仅画四肢的极限。
装饰上注重大效果的营造,图案较疏朗,具有刚建明快的风格。
龙山文化黑陶黑陶制作方法:在器物烧成的最后一个阶段,从窑顶徐徐加水,使木炭熄灭,产生浓烟,有意让烟熏黑,而形成的黑色陶器。
艺术设计概论
![艺术设计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6cbdca1d10661ed9ad51f3ba.png)
艺术设计概论︱第一讲
1.1 艺术设计的概念
一、“艺术”的范畴和内涵
导论
范畴:3)艺术的符号学说
英国史学家、哲学家柯林伍德:”艺术即想像“,”艺术并不是一种技艺,而是情感的表现”。 英国视觉艺术评论家克莱夫 · 贝尔:”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艺术》 恩斯特· 卡西尔将艺术定义为一种 符号。《符号形式的哲学》 苏珊· 朗格:“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的创造” ,“在艺术中,形式之所以被抽象, 仅仅是为了显而易见,形式之所以摆脱其通常的功用——充当符号,以表达人类的 情感”。《情感与形式》
中世纪,神学家托马斯· 阿奎那的定义“理性的正当秩序”,出现了“自由艺术”,分 包括:文法、修辞学、辩证学、辩证法、音乐、算术、几何学和天文学。史考特 则认为艺术是”一种正确观念的产物“以及”一种建立在真实原则之上的制作能力“。
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的古老含义也被重新恢复,艺术家等同于工匠 。
达· 芬奇曾经设计过飞行器和自行车。米开朗基罗也设计建造了圣彼得大教堂。
1.1 艺术设计的概念
导论
一、“艺术”的范畴和内涵 词源: “艺术”(Art)一词源于拉丁语“Ars”。是指一种技艺或者技能。
范畴:1)”技艺”时期 古希腊、古罗马时期,艺术只是指一种”技能“或者“手工操作技巧”;
、 Marcus Fabius Quintilianus ,约公35—95) 公元1世纪,罗马修辞学家昆提连( 的艺术分类:“理论的艺术”、“行动的艺术”和“产品的艺术”。
、 日本《意匠法》第二条:“根据法律,所谓意匠是指物品的形状、模样或色彩,或者是这
些的结合,通过视觉使之产生美感。”
图案容易给人平面感,具体、形象、实际,容易使人联想到具体器皿上的纹样装饰;意匠 虽给人以细微的立体感,与其说是针对功能,不如说仍以装饰为主。
艺术设计概论
![艺术设计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16bff782d0d233d4b14e6930.png)
1.艺术设计的特征一、精神性艺术设计通过完成的产品,最大限度地体现对人的关怀。
设计的人文价值体现于与物的交流,这种交流是一个从物质到精神的互动过程,人使用产品时的精神状态和产品本身流露除的价值趋向决定着这种交流是否愉悦,因此产品的设计必须与人的心理相匹配,物的形式必然要求满足人们的愿望以及历史的人文和现实的人文追求。
设计是“创意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附加值的朝阳产业。
设计的艺术性决定了设计不是模仿的,而是创造的,设计就是发明。
二、功能性所谓“功能性”,就是指一件物品为了满足某种需要而具备的条件,比如所需要的形态、结构、用途等。
我们运用功能的观念,可使一切物品对人类生活的意义更加明确,而达到物尽其用的目标。
每一件物品都有其自身的价值和特性;所谓功能性,即任何人工制品首先必须具备人们的实际物质需要的基本条件。
1、实用功能简单的说,就是物品的功能。
是为了达到预定的目的、满足某种用途所应该具备的基本条件。
2、认知功能产品的外在形式向人们表明它是什么,它意味着什么,这就是产品的认知功能。
有:(1)指示功能;(2)象征功能:(3)展示功能;3、审美功能产品的含义及外在形式可以唤起人们的审美感受,从而使人们的审美需要得到一定的满足。
审美功能是在实用功能和认知功能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心理功能。
三、人工性人工性就是人为地,所谓的“人为的”通俗地说就是人造的。
即通过人的实践活动使自然物打上“人”的印记,使自然物“着我之色彩”。
人为事物与自然物的区别在于:人为事物是人为的,是人力所为,自然物是自然的,非人为所为‘人为事物具有目的性,自然物是大自然自我运动和自然生成的,不带有目的性。
2.环艺设计与城市的关系/与现代城市发展的关系/对城市形象提升有什么功能/与城市风格的关系1环境艺术设计是塑造城市形象的主要手段环境艺术是一种沟通人、社会和自然的艺术,是与人们密切相关,可能激发人们感情的公众艺术。
它融知识性、艺术性于一体。
艺术设计概论
![艺术设计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74bc8c25aaea998fcc220e62.png)
设计是一种艺术活动我们考察设计史,可以这样断定,设计始终属于艺术的范畴。
设计或者等同艺术,或者属于艺术之列。
无论从什么意义上讲,设计都在艺术这个大家族之中。
正是艺术史的材料证明设计的艺术特性,从而以便我们进一步地考察设计美学的其它特性,这点是最基本的原则。
①设计(Design)概念源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最初是指素描、绘画。
后来人们从中理出绘画的四要素,即设计、色、构图和创造。
②设计是设计师的创造活动所谓设计创造是设计师的创造活动,它是通过产品或设计作品来实现,在设计的产品中体现出设计师个性情感,技艺与手段,以及现代化的科学技术诸多因素。
③设计是一种合目的的创造活动。
是一种高科技的创作活动①、高科技在设计中的运用,使设计的材料更宽广多样多变。
②、设计的科技手段更高更专业③、设计思维的变化“视觉符号”、“传达”与视觉传达设计的涵义广义的符号,是利用一定媒介来代表或指称某一事物的东西。
符号是实现信息贮存和记忆的工具,又是表达思想情感的物质手段。
人类的思维和语言交流都离不开符号。
符号具有形式表现、信息叙述和传达的功能,是信息的载体。
只有依靠符号的作用,人类才能进行信息的传递和相互的交流。
作为人类认识事物和信息交流的媒介,广义的符号由人类不同的知觉感官接受,因此它包括视觉符号系统、听觉符号系统、触觉符号系统、味觉和嗅觉符号系统等。
所谓视觉符号,是指人类的视知觉器官——眼睛所能看到的,表现事物一定性质(质地或现象)的符号。
传达指信息发送者利用符号向接受者传递信息的过程。
它既可能是个体内的传达,也可能是个体之间的传达。
包括所有的生物之间、人与自然、人与环境以及人体内的传达。
一般可以归纳为“谁”、“把什么”、“向谁传达”、“效果、影响如何”这四个程序。
视觉传达设计是利用视觉符号来进行信息传达的设计。
设计师是信息的发送者,传达对象是信息的接收者。
信息的发送者和接收者必须具备部分相同的信息知识背景,即是说:信息传达所用的符号至少有一部分既存在于发送者的符号贮备系统中,也存在于接收者的符号贮备系统中。
《艺术设计概论》李砚祖2023版120加原创
![《艺术设计概论》李砚祖2023版120加原创](https://img.taocdn.com/s3/m/6cfb3915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b6.png)
设计概论第一章导论1.设计已成为我们文明和文化的一部分,它既是(文化)和(文明)的产物,又创造着(新文化)和(新文明)。
第一节艺术设计的概念与定义一、设计的概念1.设计,在汉语中最基本的词义是(设想)与(计划)。
2.作为与英语design对译的词,设计主要指(设想)与(规划)。
/“Design”一词的根本语义是“通过行为而达到某种状态、形成某种计划”,是一种思维过程和一定形式、图式的创造过程。
3.作为动词的design,来源于拉丁语Designara,第一是意味着(指示)第二是(建立计划、进行构想、规划),第三是(指画草图、制作效果图等)。
/“Design”语义的核心即强调的是为实现一定的目的而进行的设想、计划和方案之义。
4.作为名词的design,最本质的意义是(计划乃至设计),即(预设一定的目标并为此而建立方案)。
若对此作进一步的限定,则专指与艺术设计相关的计划与设计。
5.汉语中的设计,最早是(计谋)的意思。
6.在文学艺术方面,与设计同义的还有(“意匠”)一词,从字面来理解,(意匠)即(意图)与(匠心),指创作中的(构思)与(设想)。
7.在(20)世纪初,design被译为(图案)、(美术工艺)或(工艺美术)等词,当时所谓的图案,包括(平面的纹饰和立体的设计图样、模型)在内。
8.据现有资料最早提出(“工艺美术”)一词的是(蔡元培)。
9.所谓(工艺美术),即(实用美术),换言之:(凡于日常生活器具之制造上加以美术之设计者,即得谓之工艺美术。
)10.“Design”与汉语原有词汇“设计”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在汉语中的(策画)、(策划)、(意匠)、(图案)等词义相近。
二、设计的意义1.设计是人类改变原有事物,使其(变化)、(增益)、(更新)、(发展)的创造性活动。
设计是(构想)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它涉及人类一切有目的的价值创造活动。
2.(1980)年联合会在(巴黎)举行的第(十一)次年会上把这一定义修改为:就批量生产的工业产品而言,凭借训练、经验及视觉感受而赋予材料、结构、形态、色彩、表面加工以及装饰以新的品质和资格,叫做工业设计。
艺术设计概论
![艺术设计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0879bb56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0a.png)
艺术设计概论艺术设计是一门旨在将美学和实用性相结合的学科。
在现代社会中,艺术设计无处不在,无论是生活中的日常用品,还是广告、网页和建筑等领域,都需要经过艺术设计师的精心设计。
艺术设计的目标是通过表达和传达信息来激发观众的情感和思考。
本文将介绍艺术设计的定义、历史和重要性,并探讨艺术设计师的职责和技能。
艺术设计可以被简单地定义为在创造中融入艺术观念和方法的设计过程。
与纯粹的功能性设计不同,艺术设计强调感性和情感的表达。
它不仅仅是为了满足用户的需求,更是为了呈现一种美学上的愉悦和共鸣。
艺术设计不仅仅是外观的装饰,还包括对材料、形状、构图、色彩和空间的选择和组合。
艺术设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时期。
从埃及的金字塔到中国的古代雕塑,艺术设计一直是人类文化和创造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时间的推移,艺术设计的形式和风格不断发展和演变。
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尤其是意大利的艺术家,对艺术设计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他们提倡人文主义和以人为中心的设计理念,创造了许多值得称道的艺术品和建筑作品。
近现代的艺术设计经历了一次次的革新和变革。
工业革命的到来使得艺术设计更加注重实用性和大规模生产。
现代主义的到来,如包豪斯学派的创立,重新定义了艺术设计的目标和方法。
随着科技的进步,艺术设计也不断向数字领域扩展,融合了计算机生成的图形和虚拟现实技术。
艺术设计在当代社会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艺术设计能够为产品和服务增加附加值,并提升品牌形象和市场竞争力。
一个精美的包装设计可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良好的网页设计可以提升用户的体验,优秀的广告设计可以传递有效的宣传信息。
艺术设计的力量在于它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突显独特性和创新性。
作为一名艺术设计师,他们的职责是通过视觉和感知来传递信息。
他们需要深入了解用户的需求和品牌的定位,将这些信息转化为创意和设计的形式。
艺术设计师应该具备良好的审美观和创造力,同时也需要与客户和团队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合作。
李砚祖艺术设计概论知识点整理
![李砚祖艺术设计概论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d36d5780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2f.png)
李砚祖艺术设计概论知识点整理一、导论1.艺术设计的概念与定义1)设计的概念●汉语词意:设想与计划●最早提出“工艺美术”一词的是蔡元培:狭义是建筑、雕刻、图像与工艺美术等。
2)设计的意义●设计是人类改变原有事物,使其变化、增益、更新、发展的创造性活动。
●美国学者麦德华。
考夫曼。
琼尼提出关于设计的12项定义(p4)●注重产品的内部结构、功能与外观形态的统一;从人的需求出发:实用、经济、美观,以造物的使用功能或实用价值的实现为基点,运用科学技术和大规模生产的条件,达到为人所用的目的●●2.设计的范畴1)分类●室内与环境艺术设计●环境艺术的设计目的是为人创造出符合人体科学需要,适应人各项活动要求,舒适宜人的空间环境。
●它是与建筑、园林等模密切联系的综合性艺术设计●产品设计●平面设计●实际上是一个信息表达和传达的图形系统●广告设计●染织与服饰设计3.对中国当代艺术设计实践的简要分析1)概述●中国当代艺术是指改革开放以来20世纪50年代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艺术设计实践2)平面设计●陈汉民、陈绍华●3)产品设计●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个国家工业生产水平的标志4)环境艺术设计●吕彦直、杨延宝、陆谦5)染织服装设计二、艺术设计的历史人类的设计是从石器开始的,人类的文化最早写在石头上的。
1.中国古代的艺术设计1)陶瓷●彩陶是中国新石器时代陶器中最具有代表的器物●商代开始出现釉陶,唐代开始盛行唐三彩-低温釉陶●宋代紫砂器●中国陶瓷三类:青瓷(最成功)、白瓷、彩瓷●宋代在唐代南青北白两大瓷系的基础上形成六大瓷系:北方地区的定窑系、耀州窑系、钧窑系、磁州窑系和南方地区的龙泉窑系、景德镇的清白瓷系;六大窑系孕育了宋代五大名窑:定、汝、官、哥、均2)青铜●从公元前2000年左右开始形成●鼎是使用时间最长的饪食器,也是最重要的礼器3)漆、木、玉等器物的设计●金玉材料是最贵重的材料●明式家具:以硬木制作于明代和清代前期。
设计精巧、制作精致、风格简洁的优质家具。
艺术设计概论大学教案及反思
![艺术设计概论大学教案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911f4348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ee.png)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艺术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2. 掌握艺术设计的分类和特点;3.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1. 艺术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2. 艺术设计的分类和特点。
教学难点:1. 艺术设计的发展历程;2. 艺术设计的分类和特点。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提问:同学们,你们对艺术设计有什么了解?2.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艺术设计?它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二、讲解1. 艺术设计的基本概念: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让学生了解艺术设计的基本概念。
2. 艺术设计的发展历程:从古代的青铜器、陶瓷、绘画到现代的设计,让学生了解艺术设计的发展历程。
3. 艺术设计的分类和特点:介绍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环境设计等不同类型的艺术设计,以及它们的特点。
三、案例分析1.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艺术设计作品,让学生分析其设计理念、手法和效果。
2.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作品是如何体现艺术设计的分类和特点的?四、课堂讨论1. 提问:你认为艺术设计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观点。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对艺术设计的了解程度。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二、实践环节1. 让学生分组,围绕一个主题进行艺术设计创作。
2.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发挥创新意识,设计出具有创意的作品。
三、展示与评价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过程和心得体会。
2. 教师和同学对作品进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四、总结1.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艺术设计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艺术设计,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案例分析、课堂讨论和实践等环节,使学生了解了艺术设计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分类和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以下几点:1. 学生对艺术设计的认识较为模糊,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2. 案例分析环节有助于学生理解艺术设计的实际应用,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艺术设计概论
![艺术设计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9f9301b7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27.png)
《司母戊》
《象尊》:商代青铜器中的精品, 象形雕塑极为生动传神。
青铜器的设计与礼制文化紧密相关,其特点 有:
一、象物 具有图腾的特点。
二、纹样威武狰狞 是统治阶级的象征,在 礼制活动中要达到强制、震慑、恐吓的目的。
三、系统严谨、风格繁缛富丽。
第四章 钟鸣鼎食——春秋 战国的艺术设计
一、世俗化自由化的青铜器
《透光镜》
四、汉玉
《玉琀》(东汉):放在死 者口中的殉葬用品,被雕成 蝉形,蝉蜕有再生的含义。
五、丝绸之路
中国丝绸从汉代开始大量输往国外,从 长安开始,从西北两条陆路,经中亚运往欧 洲,后来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分称之为丝绸 之路。
汉代丝织品种繁多,有锦、绫、绮、罗、 纱、绢、纤等;提花织锦、染色技术发展迅 速。
是功能之宜。不片面追求高大奢丽,而重在 适宜——尚用之宜,除客观因素外,设计也 应纳入主观因素人的因素。
清朝李渔《闲情偶寄》:分为词曲、演习、 声容、居室、器玩、饮馔、种植、颐养八 部,共有234个小题,堪称生活艺术大全 。
暖桌椅
西方艺术设计观念的历史发展
色偌芬《回忆录》:苏格拉底指出美和效 用的问题,在物品中寻找它的含义,物品的 效用决定其美与丑。
青铜器在夏商周时期的生活和精神体系 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故我国这一时期可 谓是典型的青铜时代。
《司母戊大方鼎》
司母戊鼎是商代后期 王室祭祀用的青铜方 鼎,因其腹部著有 “司母戊”三字而得 名,是商朝青铜器的 代表作此鼎形制雄伟, 重达875公斤,高 133厘米、口长110 厘米、口宽79厘米 。
设计就是做事之前的设想、运筹、 计划与预算。它是人类为了实现某种 目的而进行的创造性活动。它是社会 行为、经济行为、审美行 为的综合,它的终极目的 是改善环境、工具及人自 身。
艺术设计概论必考知识点
![艺术设计概论必考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591fbfb2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623e56a.png)
艺术设计概论必考知识点艺术设计概论是艺术设计专业的入门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艺术设计领域的基础知识和理论基础。
以下是艺术设计概论中必考的知识点。
一、艺术设计的基本概念和特点艺术设计是一门通过创造性思维和审美观感表达情感、传递信息的艺术形式。
它的特点包括:主观性、客观性、创造性、具象性、抽象性、形式美、功能性等。
二、艺术设计的分类和门类艺术设计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和分类方法进行分类。
按照表现形式,可以分为平面设计、立体设计和时空设计;按照应用领域,可以分为产品设计、环境设计、传媒设计等。
三、设计元素和设计原则设计元素是艺术设计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包括:点、线、面、色彩、质感、形状、空间等。
设计原则是指在设计过程中的指导原则,如:对比、重复、平衡、对称、层次等。
四、艺术设计史艺术设计史研究从古至今艺术设计的发展历程,了解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艺术设计风格和特点,有助于提高设计师的历史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
五、人体比例与构造人体是艺术设计的重要题材之一,艺术设计师需要了解人体的比例关系和结构构造,以便能够准确表达人体形态和形象。
六、色彩学色彩学是研究色彩的科学,对艺术设计师来说至关重要。
了解色彩的基本概念、色彩的构成、色彩的表现力和色彩的搭配原则,有助于艺术设计的创作和表达。
七、视觉传达艺术设计是一种视觉表达形式,视觉传达是艺术设计师必备的能力。
通过色彩、形状、构图、排版等手段,有效地传递信息和表达意图。
八、设计工具和软件应用艺术设计师需要掌握一定的设计工具和软件应用技巧,例如:手绘工具、平面设计软件、建模软件、渲染软件等。
熟练掌握这些工具和软件,可以提高设计效率和质量。
九、艺术设计与社会艺术设计与社会密切相关,艺术设计师需要关注社会变化、文化潮流和市场需求,将艺术设计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为社会提供优秀的艺术设计作品。
总结:艺术设计概论必考知识点包括艺术设计的基本概念和特点、艺术设计的分类和门类、设计元素和设计原则、艺术设计史、人体比例与构造、色彩学、视觉传达、设计工具和软件应用以及艺术设计与社会等内容。
(完整版)艺术设计概论总结含课后答案(最新整理)
![(完整版)艺术设计概论总结含课后答案(最新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881fa5e75a8102d277a22f48.png)
艺术设计概论第一章导论设计是文化和文明的产物,又创造着新文化和新文明。
第一节、艺术设计的概念与定义一、“设计”的概念1974《大不列颠百科全书》“Design: blah blah. ...... 只要是为了一定目的而从事设想、规划、计划、安排、布置、筹划、策划的都可以说是‘设计’”郝伯特·西蒙:“凡是以现存情形改变成想望情形,为目标而构想行动方案的人都在搞设计。
”——最本质的意义是计划/设计,即预设一定的目标并为此而建立方案。
(不是以大工业生产为前提的意义)二、设计的意义设计是人类改变原有事物,使其变化、增益、更新、发展的创造性活动。
设计是构想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它涉及人类一切有价值的创造活动。
【设计的宏观定义】“一种对目标问题的求解活动”“从现存事实转向未来可能的思想跃迁”“......”“ .. ”1950 麦德华·考夫曼·琼尼:现代设计的12 项定义:【大工业生产后的定义】1)应满足现代设计的需要2)应体现时代精神3)应从不断发展的纯美术与纯科学中不断汲取营养(自我发展)4)应灵活运用新材料、新技术,并不断使其发展(与时俱进)5)通过运用适当的材料和技术手段,不断丰富产品的造型、肌理、色彩等效果(外观创新)6)应明确的表达对象的意图、绝不能模棱两可(理念清晰)7)应体现使用材料所具备的区别于他种材料的特性及美感(忠于材料)8)应明确表达产品的制作方法,不能使用表面可行、实际不能适应大量生产的欺骗手段(诚实)9)在实用、材料、工艺的表现手法上,应给人以视觉的满足,特别应强调整体效果的满足(效果展示)10)应给人单纯洁净的美感,避免繁琐的处理11)必须熟悉和掌握机械设备的功能12)追求豪华情调的同时,必须顾及消费者节制的欲求及价格问题(物美价廉)1957 国际工业设计学会联合会(ICSID)1964 年定义:“工业设计是一种创造性活动,他的目的是解决工业产品的造型质量,这些造型质量不但是外部特征,而且主要是结构和功能的关系,他从生产者和使用者的观点把一个系统转变为连贯的统一。
艺术设计概论
![艺术设计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6863ea4e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e5.png)
艺术设计概论
艺术设计概论是艺术设计学科的入门课程,旨在介绍艺术设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通过学习艺术设计概论,学生可以了解艺术设计的发展历程、主要流派和重要代表作品,了解艺术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要素,掌握艺术设计的基本技巧和创作方法。
在艺术设计概论课程中,通常会涉及绘画、雕塑、建筑、摄影、平面设计等多个艺术设计领域。
学生将学习艺术设计的基本概念,如线条、形状、颜色、质感等,以及艺术设计的表现方式和风格特点。
他们还会学习对艺术作品进行分析和评价的方法,了解不同文化和历史背景对艺术设计的影响。
艺术设计概论还会介绍艺术设计的应用领域和行业发展情况,以及艺术设计与其他学科的关联。
学生将学习一些基本的设计原理和技巧,如平衡、对比、重复等,以及一些常用的设计软件和工具的使用方法。
通过学习艺术设计概论,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设计思维和创意表达能力,为进一步深入学习艺术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
艺术设计概论
![艺术设计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39cd7a1d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31.png)
艺术设计概论艺术设计是一种跨学科的创造性活动,涵盖了广泛的艺术形式和设计领域。
通过结合美学、技术和创新,艺术设计旨在创造出视觉上具有吸引力和情感共鸣的作品,以传达作者的观念和情感。
艺术设计的历史演变艺术设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
在古埃及、希腊和罗马等文明中,艺术设计被用来装饰建筑、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
随着工业革命和现代化的发展,艺术设计逐渐演变成了一种独立的学科和职业领域,包括平面设计、产品设计、时装设计等。
艺术设计的重要性艺术设计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首先,艺术设计可以提升人们的审美品味和生活质量,使人们感受到美的力量和情感共鸣。
其次,艺术设计可以带来经济效益,通过创意设计产生具有商业价值的产品和服务。
最后,艺术设计也是文化交流和表达的重要方式,传递着不同文化和价值观念之间的交流和对话。
艺术设计的基本原则艺术设计的创作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
首先,创意是艺术设计的灵魂,设计师需要具备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其次,平衡和组织是艺术设计的基本原则,设计作品需要在形式、色彩、空间等方面达到和谐统一。
再次,功能和美学是艺术设计的核心,设计作品既要满足使用功能,也要具有视觉上的美感和艺术表现力。
艺术设计的未来发展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变革,艺术设计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
未来,数字化和虚拟现实技术将进一步影响艺术设计的创作方式和呈现形式,创造出更加丰富多样的艺术作品。
同时,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也将引领艺术设计走向更加可持续和环保的方向,注重设计作品的社会责任和环保意识。
艺术设计作为一种跨学科的创造性活动,承载着人类对美的追求和情感表达的渴望。
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艺术设计将继续为社会文化的发展和人类精神的提升做出贡献。
《艺术设计概论》导论 ppt课件【2024版】
![《艺术设计概论》导论 ppt课件【2024版】](https://img.taocdn.com/s3/m/f59fc16e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a168743.png)
第一节:艺术设计的概念与定义
1、词源 Design 概念源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最初是指素描、绘画。后来人们从中理出绘画的四要素,即设计、色彩、构图和创造。 《牛津大词典》一、心理计划(a menta pian);二、在艺术中的计划(a pian in art). “Design”内涵与重点变化的三个阶段: 古典、近代、现代三个阶段: 15世纪前后: 定义:“以线条的手段来具体说明那些早先在人的心中所构思、后经想象力使其成形,病借助熟练的技巧使其现身的事物”,即将艺术家的心中构思的作品现实化。 18世纪: 1786年初版的《大不列颠词典》对“Design”的解释:“艺术作品的线条、形状、在比例、动态和审美方面的协调,可以从平面、立体、结构、轮廓的构成等诸方面加以思考,当这些因素融为一体时,就是产生比预想更好的效果。” 18世纪:突破了美术与纯艺术的范畴。对“Design”的解释更加多样。
*
ppt课件
室内与环境艺术设计
别墅的室内空间处理也堪称典范,室内空间自由延伸,相互穿插;内外空间互相交融,浑然一体。流水别墅在空间的处理、体量的组合及与环境的结合上均取得了极大的成功,为有机建筑理论作了确切的注释,在现代建筑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
ppt课件
室内与环境艺术设计
室内与环境艺术设计并不是简单地刷涂料、铺地板、挂些装饰品就完成了,真正的设计不是表面的装修涂料,而是一种整体的空间设计与构造,是按照室内设计的各项功能性要求,为人们设计出宜人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
ppt课件
室内与环境艺术设计
室内与环境艺术设计一个重要品质是对环境的密切关注,因此,要进行科学的、有目的的环境艺术设计,提高环境质量、创造理想的与自然共处互益的环境,成为环境艺术设计的中心任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 现代主义的著名设计师和设计作品。
新现代主义风格新现代主义风格是一种对于现代主义进行重新研究和探索发展的设计风格,与后现代主义对于现代主义的冷嘲热讽相反,新现代主义是坚持现代主义的传统和原则,完全依照现代主义的基本语汇进行设计,而根据需要加入了新的简单形式的象征意义。
因此,新现代主义风格既具有现代主义严谨的功能主义和理性主义特点,又具有独特的个人表现和象征特征。
新现代主义从60年代开始出现,大量表现在建筑设计中,美籍华人贝聿铭于1989年设计的罗浮宫入口——“水晶金字塔”,是新现代主义设计的代表作。
从新现代主义风格的设计作品来看,它仍以理性主义、功能主义、极少主义为设计原则,但由于有象征主义和个人表现因素的加入,其设计有着现代主义简洁明快的特征而又不致于如现代主义那样单调而冷漠;有着后现代主义那样活泼的特色,而又不像后现代主义那样漫不经心,带着冷嘲热讽般的调侃,是严肃中见活泼、变化中有严谨。
以上七种设计风格和思潮在20世纪后半期,特别是80年代以后相继形成、流行,不仅极大地丰富了20世纪的设计语汇,活跃和繁荣了20世纪的设计局面,造成了这一时期多姿多彩的设计多元化格局,而且为21世纪新的设计理念、方法、风格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可持续发展战略下的艺术设计设计师们便开始了种种围绕环境和生态保护的设计探索,这些设计探索成为20世纪80-90年代乃至当今的设计潮流。
尽管其方式和方法还在不断摸索和完善,但环保设计思想,可持续发展设计思想都已成为所有设计师的共识和实践的最基本准则,也代表了工业设计未来的趋势和方向。
围绕着环保设计思想,可持续发展思想的设计理论和方法很多,主要有:1、绿色设计绿色设计(Green Disign的概念是20世纪80年代未出现的一股设计潮流。
它是一个内涵相当宽泛的概念,由于其涵义与生态设计、环境设计、生命周期设计或环境意识设计等概念比较接近,都强调生产与消费需要一种对环境影响最小的设计,因而在各种场合经常被互换使用。
绿色设计的目的,是要克服传统的产业设计与产品设计的不足,使所创造的产品既能满足传统产品的要求,又能满足适应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需要的要求。
产品从概念形成到生产制造、使用乃至废弃后的回收,重用及处理处置的各个阶段,涉及到整个产品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都在绿色设计的视野之内。
在具体的产品设计过程中,绿色设计既是一种价值观的集中体现,一种设计技巧的天才发挥,也是一系列新技术指标的集成。
如绿色设计要求,在设计产品中必须按环境保护的指标选用合理的原材料、结构和工艺,在制造和使用过程中降低能耗不产生毒副作用,其产品易于拆卸和回收,回收的材料用于再生产。
总之,绿色设计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就是如何减轻由于人类的消费而给环境增加的生态负荷。
为此提出了所谓三个“RE”原则——Reduce(减少、Reuse(回收、Recycling(再生,即“少量化、再利用、资源再生”的“物尽其能三原则”。
绿色设计的理念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普及到了设计的各个领域,出现了无数的优秀设计作品,如在建筑方面,1955年7月,由世界著名建筑师诺曼·福斯特设计的德国国会大厦改建工程,是一个高效能的结构,可以自供热量并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新建的玻璃拱顶是室内设计的关键,它使建筑物的自然光和景观融为一体。
1995年日本西铁城钟表公司推出的一款“绿色”手表——光动能手表,一改过去电子表换电池的繁琐程序,同时对人、对环境都没有伤害。
2、生态设计生态设计是20世纪90年代初出现的关于产品设计的一个新概念。
指设计师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生态思想,预先构思设计的事物的形式和功能,使所设计事物的蓝图等符合生态保护的要求,从而使产品与环境融合,使生态学成为设计思想的一部分。
因此,也有人将其称为绿色设计、生命周期设计或环境设计。
其实,生态设计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涵义:一是从保护环境的角度考虑,减少资源消耗,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二是从商业角度考虑,降低成本,减少潜在的责任风险,以提高竞争能力。
生态设计要求从设计到生产过程,生产技术的采用,生产成本的计算,生产产品的品种数量,产品使用后的回收等都要有生态保护观点,将生态保护融入设计中。
生态设计要求把传统的生产模式改为“生态化”的生产模式,即形成由原料——产品——剩余物——产品的循环,逐步实现产品设计的生态化过程。
其一,采用充分利用资源和节约材料的技术,减少废弃物排放,同时建造净化废弃物的装置,减少它对环境的有害影响;其二,在采用减少废弃物的生产技术的同时,采取利用废弃物进行生产的技术;其三,设计不产生废弃物的生产系统,实现无废料生产过程和废物利用过程。
生态设计概念提出来以后,得到了世界上许多国家的重视,许多设计师在设计中将其作为重要的指导思想和准则,如荷兰把生态设计作为国策制订了一个“国家环境政策计划”,目的是将散发出来的二氧化碳等有害物质减少60%。
荷兰的包装工业与政府达成协议,在2000年使所有的包装不是可循环使用就是能被化为灰烬。
澳大利亚悉尼市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生态体育馆”。
它由设在馆顶上的1000组太阳能电池供电,座椅原料90%来自废木料、废金属、废塑料等垃圾,所有海报、入场券、说明书和资料都用再生纸设计印刷;而建筑物造型、墙壁装饰图案或厅道中雕塑都以地球、阳光、波浪、小草、藤蔓或珍稀动物为主。
生态设计学意味着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方式来进行工作,用生态学原理来使设计使用方式更生态化。
加拿大罗斯公司推出了一种以聚合物为基础材料的新型“绿色胶卷”,不用化学药剂冲洗,只需在日光下简单加热即可形成清晰、逼真的图像。
传统的胶片冲洗变成了一种近似自然的生态行为,大大减少或避免了对环境的污染。
针对产品包装造成的污染,设计师在包装设计上的生态设计思想的贯彻,作出了有益的探索。
德国、瑞士、台湾都出现了可食性餐具,一次性用后可吃下去或用作肥料、牲畜饲料或燃料,大大改变了传统包装设计从材料、构思到使用的观念。
总之,生态设计已延伸到现代设计的所有领域,在环境污染、资源枯竭、不可再生等问题日趋加剧的形势下,我们有理由相信:生态设计与绿色设计一样,将成为21世纪设计的主旋律。
3、循环设计循环设计是20世纪80-90年代产生的一种设计风格。
它又称回收设计,是指实现广义回收和利用的方法,即在进行产品设计时,充分考虑产品零部件及材料回收的可能性,回收价值的大致方法,回收处理结构工艺性等与回收有关的一系列问题,以达到零部件及材料资源和能源的再利用。
它旨在通过设计来节约能源和原材料,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使人类的设计物能多次反复利用,形成产品设计和使用的良性循环。
循环设计要求设计师在设计产品时必须在以下二个方作出审慎的抉择:一是尽量限制在产品中使用大量材料,或是采用容易被回收利用的材料进行设计,以减少原材料的浪费和产品使用后废弃物的数量,最大限度地增加材料的多次利用率;二是尽量使产品设计少耗能源而功能齐备,以节约能源和减少污染。
在资源枯竭和不可再生日趋严重的状况下,循环设计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特别是发达国家的重视和提倡。
从80年代开始,设计师们在循环设计方面作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取得了大量的成果。
如丹麦设计师将饮料容器设计成能满足一般需要的“万能”式样,如设计成五种通用的标准规格,果汁、牛奶、啤酒都用同样的瓶子盛装,大大简化了容器的回收工作,所有用瓶户,只需要按照盛物品改变一下标签或商标即可。
美国JAM设计小组和法国的设计师Thierny kazazian用洗衣机废旧零件设计出新颖可人的灯具(图9-31。
德国BMN3型环保概念车,其中用蓝色标出的零件都是再生材料制造的,而绿色表示材料可回收,整个车可拆卸。
日本东京Eiji Hiyama设计的儿童玩具,用瓦楞纸制成,可以回收再生(9-32。
澳大利亚的Kambrook设计小组设计的节电型电热水壶,废弃后可拆卸回收(图9-33。
尽管循环设计与鼓励消费、刺激消费、一次性消费等观念相悖,但为了人类的长远发展,这种设计观念无疑将成为一种设计的准则和追求的目标。
基于人类自身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招致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方式的改变,无论是绿色设计、生态设计,还是循环设计、组合设计,它总体上属于理性主义设计中的一环。
其思想起源,与人们重新审视和批判西方工业社会价值观和社会思潮相关联。
从70年代开始出现,经过80-90年代的形成与发展以后,逐渐与“人性化设计”、“健康设计”,以及“非物质主义设计”等新主张相汇合,成为现代主义设计理论之后转向未来新设计价值的一种过渡。
20世纪40、50年代美国战后艺术设计的飞速发展20世纪30年代移居到美国的设计师,尤其是包豪斯的大师们对美国设计艺术教育体系的建立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他们或在高校任教,或组建设计艺术院校,培养出了一些杰出的设计师,设计意识在美国人心中空前提高,设计艺术教育受到美国政府、企业、教育界人士和民间学术团体的高度重视。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作为未受战争损害而大受其益的国家,在自由经济消费主义的引导下,40-50 年代进入了一个经济飞速发展时期,伴随而来的是美国成为现代主义设计发展最快的国家。
一汽车设计与“计划废止制”就其特征而言,所谓“计划废止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功能性废止,即使新产品具有更多、更新的功能,从而替代老产品;二是款式性废止,即不断推出新的流行风格式样和款式。
致使原来的产品过时而遭消费者丢弃;三是质量性废止,即在设计和生产中预先限定使用寿命,使其在一定时间后无法再使用。
总之,其目的在于以人为方式有计划地迫使商品在短期内失效,造成消费者心理老化,促使消费者不断更新,购买新的产品。
1953年厄尔在汽车上首次采用了整块的弧形挡风玻璃以代替以前的平板挡风玻璃,这一设计很快被世界汽车行业广泛采用,成为50 年代汽车的一种风格。
二家具、室内设计与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20世纪40 、50年代新材料、新工艺的不断涌现,促进了美国家具与室内设计的发展,形成了强调弹性结构、强调家具的可移动组合的有机设计风格。
乃至成为这一时期西方各国主要流行的室内设计风格。
查尔斯·依姆斯(Charles Fames, 1907-1978 被视为有机设计的代表人物,他是真正使家具设计对现实生活产生广泛影响的杰出设计师。
依姆斯始终关注材料技术与新的造型的可能性。
整个40年代,依姆斯致力于塑压胶合板椅的设计研制,巧妙地将材料、制作技术与符合个人实用功能的要求结合在一起。
他利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发展起来的胶合板材料,表面附着发泡橡胶(乳胶海绵,经过一次成型处理,生产出造型流畅、风格简朴的新兴家具。
其中椅子是经过磨压成型的,造型根据不同的使用场合和不同的坐姿制成双向有机曲线形状(图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