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热与中国传统文化(一)
「周易篇」03-易经与中国传统文化
「周易篇」03-易经与中国传统文化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个词叫做:国学易经,「易经」和「国学」经常都会同框出现。
易经我们就不解释了,国学乃一国之学,是能担得起国之重器之学问,它还有一个名字,叫做中国传统文化。
那么易经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它们到底有什么关系?何谓传统文化什么是易经,在前面的章节已有做介绍,这里来看看什么是「传统文化」,它有一个比较官方的解释:民族文明、风俗、精神的总称。
简单理解就是:我们的“传统文化”决定着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的三观。
它是我们的祖先,探索人与人相处,人与自然相处,这一过程中总结出来的一套: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
这些都镌刻在我们的文化基因中,我们的基因来自父辈,父辈的基因承自祖辈,祖辈的基因源于三皇五帝。
“文化”这个概念,在中国典籍中,第一次是在《易经》中提到的,“贲卦”彖辞中是这样说的:「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字面意思就是:日月交替,天行不息,这是天文;常变常新,日久成俗,这是人文。
观天象,而知道四时变化,观人事,而可以教化群生。
这就是“文化”,将天地之道,人事之道,总结下来,传于后世,教化世人。
而我们的传统文化,是建立在有起源,有发展,有沉淀,有岁月风霜的基础上,大浪淘沙后留下的精华。
它与时俱进,兼容并蓄,和而不同,给每个历史阶段的人们,都能提供养分。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我们文化长河中的主角《易经》。
文化长河中的主角按神化传说,我们人都女娲造的,正经讲我们被称为炎黄子孙。
我们的文化是从炎帝神农氏、黄帝轩辕氏是那里传下来的,我们脚下这片土地,被称为华夏大地,中国的第一个王朝,是夏朝,地处中原,所以我们又叫中华儿女,华夏子孙。
要去寻找我们文化的根源,那么就要弄明白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答主画了这张关系图,来帮大家梳理一下,从盘古开天辟地,到诸子百家争鸣的文化传承过程:红色部分为权力传递方向,虚线省略中间亲缘人物盘古时代「盘古」:盘古,是中国神话中的创世之神,开天辟地,化生万物。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选择题
1二、选择题(单项或多项选择,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文”的本义是指各色交错的纹理,其后来的引申意义有(①②③④)。
①引申为文字、文章②引申为古代的礼乐制度,在此基础上又引申为法令条文③引申为精神修养,在此基础上又引申为文彩④引申为美、善、德行之义2.我国新石器文化最集中、最有代表性的区域是(①②)。
①黄河流域②长江流域③西南地区④沿海地区3.夏商周时期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标志有(①②④)。
①创造了甲骨文与金文②宗法制度和家国同构政治结构的形成③诸子蜂起,百家争鸣④初步形成传统伦理道德思想4.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标志有(②③④)。
①天命神权思想和阴阳五行学说的产生②诸子蜂起,百家争鸣③儒家经典的初步形成和传统伦理道德思想的发展④科技文化的成就杰出5.汉时期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标志有(③④)。
①儒家经典的初步形成和传统伦理道德思想的发展②王充著《论衡》③基本形成以儒家为核心的传统文化模式④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产生6.汉科技方面的主要成果有(①③④)。
①造纸术②《甘石星经》③《氾胜之书》④《九章算术》7.晋南北朝时期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标志是(②③)。
①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产生②道教的完善与佛教的传播③玄学的兴起④儒学的繁荣8.晋南北朝时期文学成就的主要标志有(①②④)。
①以操父子、建安七子为代表的建安文学②渊明为代表的田园、山水诗③赋与五言古诗④勰《文心雕龙》为代表的文学评论9.晋南北朝时期科技成就的主要标志有(①③)。
①徽的《九章算术注》②浑天仪、地动仪③贾思勰的《齐民要术》④《伤寒杂病论》10.晋南北朝时期史学成就的主要标志有(①②④)。
①晔的《后汉书》②寿的《三国志》③班固的《汉书》④萧子显的《南齐书》11.(③④)属于唐代官修史书。
①《晋书》②《隋书》③《史通》④《通典》12.隋唐时期科技成就的主要标志有(②③④)。
①雕版印刷术的发明②焯的《皇极历》③僧一行编制的《大衍历》④思邈的《千金方》和《千金翼方》13.宋元时期中国传统文化继续发展的主要标志有(②③)。
《易经》与中国传统文化
***《易经》与中国传统文化易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文化得以延承的灵魂,是国人乃至世人思想的基因。
从他产生的那天起,就在不知不觉简,影响了我们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做事准则,在我们的潜意识里,他就像一个风向标,已经像血液一样渗透到我们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石所在。
易经之所以能位于五经之首,就在于他的博大精深。
关于易经的由来,经历了上古伏羲氏、中古神农氏、下古轩辕黄帝三代,总结世间万物的发展规律,形成了太阳月亮,山水,男根女阴相对的万物空间。
到了夏商周时代,经周文王姬昌不断总结演变,形成了六十四卦,就是周易。
至此,易经世历三古,人更三圣,才有了从迷信到理性,从巫术到哲学的重大飞越,逐渐成为中国哲学的理论根基。
易经的思想讲究阴阳相济,刚柔有应,提倡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以阴阳两爻为基本符号,以及由八卦中任意两卦交相叠合而成的六十四卦为基本图形,来说明宇宙万物的一切现象,并通过占筮来启示天道,人道,地道的变化规律。
系辞中说,一阴一阳之谓道,天地间一切事物的变化无不因时因地或成阳刚,或成为阴柔,而这一阳刚阴柔的变化法则,正是宇宙的法则,人生的法则,也就是天理和人道。
易经天地人三才,天道地道人道的变化法则,正是宇宙应遵循阳刚阴柔无穷变化的法则,变易而不易,复杂而简易,在变化中生成发展,在反复中保持和谐统一。
这一刚健中正,无穷无尽生生不息的生命力,正是宇宙精神的所在,也是人生立身处世的原则。
人若能以宇宙的自然法则来确立自己的行为规范,就会面对各种复杂的情况而知变,应变,适便,自强不息,给人类社会带来发展。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易经更是现实人生的指南,趋吉避凶的宝典。
但是现代社会易经并不为更多的人所熟悉,里面有很多原因,但归结起来有两点:一是因为易经有一套逻辑符号,术语卦名,如阴阳,九六互变,乘承比应错综复杂等,大多人们不了解所表达的是什么含意。
二是因为一些江湖术士的故弄玄虚,将天干地支阴阳五行翻来倒去,顺推逆数,歪曲了易经本意。
大学《易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章节模拟答案
《易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章节模拟答案易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福建师范大学)1.1《周易》一书1、【单选题】()创制了八卦。
A、盘古B、伏羲C、蚩尤D、黄帝我的答案:B2、【单选题】“《易》之于人,正则获吉,邪则获凶”是()对《易》的评价。
A、孔子B、庄子C、许慎D、孔颖达我的答案:D3、【单选题】《周易》一直被神秘面纱笼罩,其原因不包括()。
A、奇特玄妙的卦形符号B、梅花易数的难解C、简古奇奥的卦爻辞文字D、古远的传承我的答案:B4、【单选题】“易,变易也,卦殊其义,爻异其旨”出自()。
A、周文王B、孔子C、赵汝楳D、孟子我的答案:C5、【单选题】《周易》真正的精髓在于其()。
A、朴素唯物论B、占卜易数C、哲理思想D、文学成就我的答案:C1.2《周易》与历法1、【单选题】“三羊开泰”这一成语与《周易》中的()有关。
A、九辟挂B、十辟挂C、十二辟挂D、十六辟挂我的答案:C2、【单选题】“甲乙丙丁”属于()。
A、十天干B、十二天干C、十地支D、十二地支我的答案:A3、【单选题】夏历是以()为正月。
A、建子月B、建丑月C、建寅月D、建卯月我的答案:C4、【单选题】坤卦象征()。
A、天B、地C、君D、亲我的答案:B5、【单选题】“一阳来复”与节气()有关。
A、春分C、秋分D、冬至我的答案:D1.3《周易》与方位1、【单选题】古代的图示,一般()在上方。
A、东B、南C、西D、北我的答案:B2、【单选题】“后天八卦方位”也称()。
A、伏羲八卦方位B、文王八卦方位C、仲尼八卦方位D、炎帝八卦方位我的答案:B3、【单选题】从方位而言,“坤”是()之卦。
A、西北B、东北C、西南D、东南我的答案:C4、【单选题】用五行的观点看,从春到夏是()。
A、木生火B、火克金C、金生水D、水生木我的答案:A5、【单选题】在“先天八卦方位图”中,“山泽通气”指的是()两卦。
A、乾坤B、震巽D、艮兑我的答案:D1.4论阴阳1、【单选题】韩国国旗中间的圆,代表()。
易学与中国传统文化
一、 单选题(题数:70,共 100.0 分)1雷思齐把洛书与后天八卦图对应起来,五、八对应居于东北的()卦。
(1.4 分)1.4 分 A、兑 B、巽 C、艮 D、乾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2如果用《周易》解释《过秦论》中“攻守之势异也”,应该是()。
(1.4 分)1.4 分 A、亢龙有悔 B、见龙在田 C、潜龙勿用 D、终日乾乾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3《周易》一直被神秘面纱笼罩,其原因不包括()。
(1.4 分)1.4 分 A、奇特玄妙的卦形符号 B、梅花易数的难解 C、简古奇奥的卦爻辞文字 D、古远的传承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4《左传》中记载的毕万占卜问前途之例中,本卦是屯,变卦是()。
(1.4 分)1.4 分 A、升 B、泰 C、观 D、比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5蓍卦所得的任何一卦都会有()种变卦结果。
(1.4 分)1.4 分 A、32.0 B、48.0 C、64.0 D、72.0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6易学与以下什么领域有关联?()(1.4 分)1.4 分 A、哲学 B、兵学 C、天文历法 D、以上都是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7“易,变易也,卦殊其义,爻异其旨”出自()。
(1.4 分)1.4 分 A、周文王 B、孔子 C、赵汝楳 D、孟子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8离卦的象征意义是()。
(1.4 分)1.4 分 A、离开 B、附着 C、陷入 D、动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9学习《周易》首先要学会()。
(1.4 分)0.0 分 A、当时所处的历史背景 B、占卜之法 C、春秋内外传 D、归藏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C10“汝则有大疑,谋及乃心”,这里的“汝”指的是()。
(1.4 分)1.4 分 A、君王 B、卿大夫 C、士人 D、庶民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11《大象传》对“需”卦的解说为()。
《周易》对传统文化的影响
《周易》对传统文化的影响《周易》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重要著作,对传统文化的影响深远。
它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传统文化、社会制度、艺术等方面都有重要影响。
首先,《周易》对传统文化的影响在于它的哲学思想。
《周易》的核心思想是“易有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这是一种对宇宙万物形成和变化的解释,其中运用了阴阳、五行等哲学概念。
这种思想深植于中国传统文化,成为中国古代哲学、医学、农学、军事等领域的重要理论基础。
它影响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塑造了中国人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其次,《周易》对传统文化的影响在于它在社会制度中的应用。
《周易》的八卦理论被应用于四化八字、八字命理、风水等方面。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八字命理和风水相信能够帮助人们预测命运和改变运势,因此被广泛应用于个人和家族的决策。
八字命理和风水的使用,不仅影响着个体的生活,也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发展。
此外,《周易》对于中国传统艺术也有重要影响。
包括书法、绘画、音乐等艺术形式都受到《周易》的影响。
在书法方面,中国古代书法家常常以易经中的八卦和64卦作为创作的灵感和主题。
在绘画方面,八卦和64卦的形象被艺术家绘制成图案,作为装饰物或艺术作品出现。
在音乐方面,《周易》也对传统音乐的创作有重要影响,许多古琴曲、笛子曲等乐曲都以易经的理念为基础。
总之,《周易》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著作,对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的哲学思想贯穿于中国古代文化的方方面面,成为中国人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在社会制度中的应用,影响着人们的决策和生活。
同时,它对传统艺术的发展也有重要影响,成为中国传统艺术的重要题材和表现手法。
因此,《周易》对传统文化的影响不可忽视,它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周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周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周易》是中国古代文化中极为重要的一部经典著作,被誉为“经史之宗”。
它是一部兼具哲学、卜筮和宇宙观的书籍,主要内容围绕着“易天地,易日月,易四时”的思想展开,通过八卦和六十四卦的解释,揭示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人生的变化规律和命运的预测。
《周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它影响了中国的思想、宗教、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
首先,《周易》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作用。
它提出了“一易得天下,乾坤定位焉”的思想观念,主张“天人合一”,即人应当顺应自然的道理和规律,与之融为一体,从而达到心灵与宇宙的和谐共生。
这种思想观念对于中国古代的儒学、道家、佛教等各个思想流派都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石之一其次,《周易》在中国传统卜筮文化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周易》中的八卦系统,以及六十四卦的解释和卜筮方法,被用于预测吉凶祸福、判断时运、决策抉择等方面。
尤其在中国古代,很多重大决策和事件都要借助《周易》进行卜筮预测,例如判定君主的吉凶、筹划国家大事、选定婚姻对象等。
这种卜筮文化一直延续至今,尤其在农历新年时,人们会使用《周易》的卦象进行卜卦,以求吉利和顺利。
再者,《周易》在宗教信仰和神话传说中也占有重要地位。
在中国古代民间信仰中,人们常常借助《周易》来解读天降灾难或求取神明的指引。
同时,《周易》中的宇宙观和道德观也渗入到了中国的神话传说中,成为了塑造许多神仙、神话角色的重要素材。
例如《封神演义》中的角色就包括了《周易》中的八卦人物,这些神话故事在中国文化中影响极大。
综上所述,《周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影响了中国的哲学思想、卜筮文化、宗教信仰和神话传说、文学艺术等多个领域。
作为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经典著作,《周易》不仅为中国老百姓提供了生活智慧和生活指南,同时也为世界上其他文化体系的人们提供了一个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窗口。
《周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周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周易》是中国文化中非常重要的经典之一,被誉为“五经之首”。
它不仅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而且对中国人民的生活和思维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下面将从历史、哲学、文化三个方面来探讨《周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首先,《周易》的历史地位不可忽视。
作为一部最早的六经之一,《周易》的历史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
它是以“易”为核心的系统性的哲学著作,记录了人类对宇宙规律的探索和顺应。
众所周知,《周易》分为卦、爻、象、文等四个部分,由象征阳和阴的刚爻和柔爻组成六十四卦,以图形象地反映变化的规律。
这种思维方式高度概括了宇宙万物一统而化的哲学观点。
此外,《周易》中的“易学”方法也对后世的卜筮、风水等方面的实践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最后,《周易》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人民一直以来都将《周易》视作一种智慧的源泉,并将其作为指导自己行为的准则。
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许多人通过占卜、解卦来寻求内心的平衡和疏导困扰。
此外,《周易》还对中国的文学、音乐、书法等艺术形式产生了重要影响。
许多经典文学作品,如《红楼梦》、《西游记》等都融入了《周易》的哲学思想,使得作品更具有深度和内涵。
综上所述,《周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它不仅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中国人民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的思想内涵、实践方法以及适应性使其成为中国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周易》,人们可以获得智慧和指导,掌握生活的规律,追求自我修养和人生境界的提升。
因此,《周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不可低估,对于了解和理解中国文化的独特性和独特之处具有重要意义。
浅谈易学与中国传统文化
浅谈易学与中国传统文化李正超易学与中国文化有着密切关系,中国传统文学艺术、辩证思想以及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等都深深的受到了易学的影响。
而作为易学的著作《周易》在汉朝时,就已经成为了“五经”之首。
当时有许多天文学家用《周易》来解释天象,有许多医学家引用《周易》来解释人的生理现象,还有许多人用《周易》来算卦,所以《周易》在各个方面应用很广。
易学对中国的文学作品有这重要的影响,《周易》是中国文学作品的智慧的来源。
同时,中国古代的血多名著的写作和内容大多都受到易学的影响。
如《三国演义》描写的是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一百年的历史风云,全书反映了三国时代的政治军事斗争,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矛盾的渗透与转化,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批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
虽然如此,但里面不乏易学的思想。
《三国演义》中的“三”易经中有变化的意思!三国“换言”之也就是变化中之国!你们也看到三国中处处充满着变化!易中还有常道,非常道一说!常道便是汉的基础,非常道,便是黄巾起义以及各种灾害!常也就是汉是不会变的非常道,也就是黄巾带来了变化!瞬息万变!阴阳变化,也就是“天”“地”“人”。
“天”讲究“时”,也就是“天时”,代表就是曹操,动于“天时“!“地”讲究“利”,也就是“地利”,代表就是孙权,守于地利。
“人”讲究“和”也就是合作、变化,代表就是刘备以人为本,数败最终却成就帝王之霸业!天与地相对比较稳定而人却变化无常就像刘备的一生一样!再如《西游记》讲述了师徒五人到西天取经的故事,历经十四年,途经十一国,行程十万八千里(刚好是孙悟空翻一个筋斗云的路程,也就是中医把脉的六部十八侯诊法),苦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得真经,得成正果的故事。
师徒五人就是“五行”的代表:唐僧为水(江流、玄奘,是金蝉子转世,取经有功)、孙悟空为金(金公、心猿、心主、心君、行者,护驾有功)、猪八戒为木(木母、悟能、木龙,天河水神临凡为猪妖,挑担有功)、沙僧为土(悟净、弱水河神、刀圭、黄婆。
易经与中国传统文化
易经与中国传统文化《易经》是中国文化最古老的典籍。
历代正统的学者,用许多不同的文字赞扬它,推崇它为“群经之首”,致予无上的敬意。
相反的,认为仅是古代的一部卜筮之书,近于巫祝的诬词,卑不足道。
只是经过孔子的传述《周易》以后,又加上历代许多学者穿凿附会,才有了后世的盲从和崇敬。
甚之,近代以来,还有许多类似轻薄的讥讽。
《易经》的形成过程经历的几千年,从伏羲始作八卦,以后经过炎帝、黄帝、又经夏、商,不断地演进,再到周文王重新演绎,整理卦辞、爻辞,还有孔子作《十翼》…几千年来凝结了多少人共同的心血!这里有一个共同的东西,我们不能忽视,这就是《易经》产生于人类活动,源于人类活动,是人类自身为求生存而产生,并且是不断发展的。
它具有某种功利性,这种功利性可以是一个大层面的功利-为大众的利益,也可以是为一已之私利。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文明亦称华夏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文明。
中华文明史源远流长,若从黄帝时代算起,已有5000年。
有学者指出,中华民族有“三十万年的民族根系、一万年的文明史、五千年的国家史”。
文化源于对历史的认同感。
文化凝聚了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念、思维方法、生活方式、信仰习俗等。
一个民族的价值观、风俗习惯都通过文化传达出来。
文化是历史的载体,认同历史就要认同文化,认同传统。
“传统文化”一词由于其范围太广而无所不包,于是生衍出“国学”一词。
近百年来,西方文化东渐,产生了西方文化和中国本土传统文化之间的差异。
“国学”就是为了有别于西洋学术而逐渐在文人圈、学术界叫开的。
最早称为“中学”的,如洋务派张之洞,即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此后,随着变法维新的推进,有人便将西洋学术称为“新学”,而将中国传统学术称为“旧学”。
其中,更有一些学者出于保持中国文化命脉的考虑,而将其称为“国粹”或“国故”,如2O世纪初一些研治经史的学者编印《国粹学报),章太炎著《国故论衡》等皆是。
易经与中国传统文化
易经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涉及各个方面的道德、哲学、艺术等。
而易经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起源于远古时期,至今仍然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态度。
本文将从易经的背景、基本原理和应用等方面来探讨易经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
一、易经的背景与起源易经,全称《周易》,是中国古代的一部经典著作,记载了古人对自然、人事、社会等诸多方面的观察和思考。
它最早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的神话传说,如伏羲、神农等对宇宙万物的领悟。
后来,随着商代的兴起,易经逐渐形成了卜筮的用途,成为古人研究人事吉凶的工具,并逐渐发展出六十四卦的形式。
二、易经的基本原理易经的核心思想体现在“阴阳”和“五行”两个概念上。
阴阳是指事物存在的两种对立但又统一的属性,象征着万物的变化和发展。
而五行则是对宇宙万物的分类系统,包括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与四时、方位、五脏等相互关联。
易经通过阴阳和五行的组合,形成了六十四卦的排列组合,每一卦都代表了一种特定的象征与寓意。
三、易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易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
首先,易经是中国古代先贤智慧的结晶,包含了古代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等智慧的结晶,他们通过观察自然和总结人类社会的经验来编纂易经,可以说易经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次,易经是道家、儒家等各派思想的重要基础,对于这些思想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再次,易经贯穿着中国人独特的宇宙观和价值观,对于塑造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风貌起到了重要作用。
四、易经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易经作为一种智慧的体系,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
无论是在个人修身养性、家庭和谐、社交交往等方面,易经都能为人们提供一种思考问题和解决困惑的方法。
比如,在面临抉择时,可以通过摇卦和解读卦象来询问易经的指引;在整理家居布置时,可以采用易经的理念来营造和谐的居住环境;在社交场合中,可以借鉴易经的原理来处理人际关系等。
《周易》的文化价值及其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周易》的文化价值及其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周易》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远的文化价值,并在传统文化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下面将从多个角度对《周易》的文化价值及其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进行探讨。
首先,可以从哲学和思想角度来看,《周易》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重要源头之一、《周易》通过八卦和六十四卦的组合和变动,揭示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变化规律,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哲学体系。
其中的“易有太极,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的观念,成为了中国传统哲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种观念认为宇宙万物都是无限变化的,揭示了事物的相互转化和相互依存的关系,深化了人们对世界和人生的理解。
同时,《周易》追求的是天人合一的境界,通过变卦与不变卦的变化,使人能够感知一切万物的变化,达到心灵与自然界的和谐统一,这种观念对于后世的哲学研究和社会实践产生了重要影响。
其次,还可以从文学艺术角度来看,《周易》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周易》的文本具有高度的艺术性,透过卦辞和爻辞的描绘和表达,使人们能够产生强烈的感受和共鸣。
其中的象数之学,通过对八卦的具象化和描绘,创造了一种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
例如,“君子居右以为良位,无不利也”,“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等,这些表达简练而含义深远,可以让人们从中领悟到人生、伦理和处世的道理。
不仅如此,《周易》的文本还被广泛应用于书法、绘画等诸多艺术形式中,成为传统文化艺术创作的重要素材和灵感之源。
此外,《周易》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还体现在它被广泛用于相命、风水等方面。
相命和风水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学问和实践,而《周易》作为源头之一,为这些学问和实践提供了基础和理论支持。
从相命的角度来看,《周易》中的卦辞和爻辞经常被用于推算和解读一个人的命运和未来的发展趋势,所以《周易》通常被称为相命的根本经典。
而从风水的角度来看,《周易》的八卦系统在布局和设计风水中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风水讲究地与人的和谐关系,而《周易》的八卦系统揭示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变化规律,可以帮助人们找到最合适的布局和设计方式,以达到和谐与发展的目标。
《易学与中国传统文化》2020章节测试答案
《易学与中国传统文化》2020章节测试答案
1.1《周易》一书
1、【单选题】()创制了八卦。
A、盘古
B、伏羲
C、蚩尤
D、黄帝
答案:B
2、【单选题】“《易》之于人,正则获吉,邪则获凶”是()对《易》的评价。
A、孔子
B、庄子
C、许慎
D、孔颖达
答案:D
3、【单选题】《周易》一直被神秘面纱笼罩,其原因不包括()。
A、奇特玄妙的卦形符号
B、梅花易数的难解
C、简古奇奥的卦爻辞文字
D、古远的传承
答案:B
4、【单选题】“易,变易也,卦殊其义,爻异其旨”出自()。
A、周文王
B、孔子
C、赵汝楳
D、孟子
答案:A
5、【单选题】《周易》真正的精髓在于其()。
A、朴素唯物论
B、占卜易数
C、哲理思想
D、文学成就
答案:A
1.2《周易》与历法
1、【单选题】“三羊开泰”这一成语与《周易》中的()有关。
A、九辟挂
B、十辟挂
C、十二辟挂
D、十六辟挂
答案:A
2、【单选题】“甲乙丙丁”属于()。
A、十天干
B、十二天干
C、十地支
D、十二地支
答案:A
3、【单选题】夏历是以()为正月。
A、建子月
B、建丑月
C、建寅月
D、建卯月。
八年级《传统文化》(1-9)教案
八年级《传统文化》第一单元《经典选读》教案1.《周易》选读教学目标:1.对《周易》有大体了解。
2.注意积累《周易》中的名言名句。
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搜集整理《易经》里的名言二、简介《周易》《周易》:又称《易》,包括经、传两部分。
《易经》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著作中,被誉为诸经之首,三玄之一。
经的部分共六十四卦,每卦六爻。
卦辞和爻辞共约5000字,可能是西周初年编定的。
它不仅对于了解殷周时代的哲学思想、社会生活有极重要的意义,而且保存了一些相当罕见的商周史事材料。
《易》的传,包括系辞、说卦等十个部分,旧时称“十翼”,是东周时人们所写的对于《易》经部分的解释。
三、经典诵读: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乾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坤卦)。
译为:君子应该像天宇一样运行不息,即使颠沛流离,也不屈不挠;如果你是君子,接物度量要像大地一样,没有任何东西不能承载。
2、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解释:原指事物到了尽头就要发生变化。
现指在穷困艰难的时候,就要想办法改变现状。
3.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赏析:迁善,改过是古人很看重的一种道德修养,属于修身的重要方面。
“见善则迁”和“见贤思齐”有着同一目标,都是学习美好品德的人,对于改过,也需要有改正错误的勇气,人不可能没有错,即使圣贤也难免有过失,重要的是能够及时改正。
四、知识链接认识《周易》的六十四卦五、作业读以下《周易》中的名言,揣摩其中所蕴含的道理。
1. 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2. 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为之知。
2《诗经》教学目标:1.了解《诗经》的主要内容和艺术手法;2. 通过学习《蒹葭》、《关雎》,体会《诗经》的艺术手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在水一方”“知我者谓我心忧”这些耳熟能详的词语出自哪里呢?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什么?二、了解《诗经》概况:请同学们自读文化常识,然后同桌讨论,用尽量简洁的语言来向大家介绍诗经。
明确: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2.成书于春秋。
周易文化概论1
• 4、《周易》是科学(科学易)
无锡人薛学潜《易与量子物质波》、《易经 科学讲——超相对论》 《周易》是智能逻辑(尹奈) 《周易》是中国最古老的一部辞书(刘长允) 《周易》是敌情之报告(徐世大) 《周易》是上一次人类活动保存下来的精神 文明(王锡玉)……
《周易》是智能逻辑(尹奈) 《周易》是中国最古老的一部辞书(刘长允) 《周易》是敌情之报告(徐世大) 《周易》是上一次人类活动保存下来的精 神文明(王锡玉)……
53 暌 61 大 有
22 困
30 大 过 38 随 46 革 54 兑 62 夬
23 讼
31 姤
32 覆
40 明 夷 48 临 56 泰
33 颐
41 贲 49 损 57 大 畜
34 屯
42 既 济 50 节 58 需
35 益
43 家 人 51 中 孚 59 小 畜
36 震
44 丰 52 归 妹 60 大 壮
2、当今中国人最需要文化自信
• 德国哲人斯宾格勒说:“一个失却了自己文 化的民族是一个飘泊无根的民族”。 • “和”与“合”, “道”与“器 •
二、《周易》是中华文化经典 中的经典(《周易》又称《易 经》)
(一)《易经》成书的年代及作者 “周礼太卜”记:“大卜掌三易之法, 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 《山海经》记载:“伏羲得河图,夏人因 周文王 之,曰连山;黄帝得河图,商人因之,曰归 藏;列山氏得河图,周人因之,曰《周易》”。 安阳出土的殷代末期青铜器已出现八卦符号。 司马迁《报任安书》中肯定:“文王拘而演周易”。 据考证,伏羲作八卦,文王重为64卦并作卦辞,周 公作爻辞,孔子作《易传》。或称三圣治易:伏羲 画卦,文王作辞,孔子赞十翼。
• 以“定吉凶”“定天下”的政治决策为主
周易的文化价值
《周易》的文化价值中国传统文化有一个源头:《周易》;中国传统文化有一个主轴,也是《周易》。
五千年文明的中国,有三千年时间是在《周易》思想的主导下展开的。
《周易》的类比思维方法规范了华夏民族的思维定势,《周易》的义理精华造就了充满智慧的中国哲学,《周易》的道德诉求化育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
《周易》至今仍是华夏民族最值得骄傲的文化瑰宝。
但在中国学术界尤其中国哲学史研究领域,《周易》这部流传了三千年之久而能完整地保留至今的古书,一直被现代学者视为占筮书而难登大雅之堂:一方面它被认为是封建时期的官学典籍,一方面又被认为是占筮书而意存轻视甚至不屑一顾。
不能不说,这是中国思想史、中国哲学史研究中的一件憾事。
一、从“占筮之书”到“五经之首”孔子注重《周易》义理发掘的研究风气,影响了整个学术界。
战国末期的儒家集大成者荀况更明确地主张:“善为《易》者不占”。
这就表明,由于孔子的倡导,至战国末期的学术界,已不再将《周易》视为占筮书。
周易与易经、易传三者混称,在学术界屡见不鲜。
其实,易经有三种:连山、归藏、周易,史称“上古三易”。
《连山》是夏代的《易经》,以象征“山”的《艮》为首卦;《归藏》是商代的《易经》,以象征“地”的《坤》为首卦;《周易》是周代的《易经》,以象征“天”的《乾》为首卦。
因此,《周易》只是《易经》的一种,两者之间是种属关系,不应混称。
《易传》则是在《周易》诞生几百年之后的人阐解《周易》的十篇文章,其中的一些阐解文字还未必符合《周易》原意,所以不能归入《周易》,更不能称为《易经》。
前年央视青歌赛上有一道问答题:“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出自哪一部古代经典?答案:《易经》。
其实,这一“标准答案”是不标准的。
因为这句话出自《易传》。
《易传》体现了《周易》对后世的影响。
而《周易》在诞生之前,已经有《连山》、《归藏》的存在。
在《连山》之前,则是“数字卦”的时代,那是一个直接将占筮所得到的六个数字依次从下往上排列的“数字组”。
《易经》与中国传统文化
易经与中国传统文化概述易经,又称《周易》,是中国古代哲学的经典著作之一。
它记录了关于自然、人类、社会等方面的智慧和思考,被视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深入探讨易经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和重要性。
1. 易经的起源和发展1.1 起源与作者•易经最早出现在距今几千年前的古代中国,被认为是由伏羲、女娲等神话人物所创作。
•孔子及其学生们进行了整理和注解,使易经变得更加系统完整。
1.2 易经的基本内涵•易经包含了六十四卦和64条卦辞,通过这些符号和词语来描述宇宙万物、人类行为以及社会现象。
•其核心理念包括阴阳观念、五行思想、变化原理等。
1.3 易经的流派和研究•随着时间推移,出现了不同的易学流派,如阳遁学派、阴遁学派等。
•中华文明历史上有许多重要的易经研究者,比如巫咸、郑玄等。
2. 易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2.1 道德与伦理观念•易经强调人与自然、社会以及自己内心的和谐与平衡。
•它对于道德、伦理观念如仁义礼智等方面的塑造具有深远影响。
2.2 祭祀和宗教仪式•易经被广泛用于古代中国的祭祀仪式中,作为预测吉凶祥瑞的工具。
•它也是灵性寻求和沟通天地神明的方法之一。
2.3 治国理政•易经提供了一种治国理政模式,即“君子均大同,臣民皆获益”。
•它认为国家应该遵循自然规律和伦理道义来实现良好的社会秩序和公正治理。
2.4 文化符号与艺术创作•易经的卦象被广泛应用于字画、布局设计以及其他艺术形式中,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独特而深远的符号。
3. 易经的现代意义3.1 人性追求与修身养性•易经的思想为现代人提供了一种独特的世界观和生活方式,强调个体在变化中寻求自我完善和与他人社会和谐相处。
3.2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易经中的阴阳观念和五行思想对于推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影响力。
•它鼓励人们根据自然规律行事,提倡合理利用资源、平衡发展。
3.3 全球化时代的文化传承•易经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具有重要的文化传承意义。
周易_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三 才 , 而 人 则 是 重 点 ,《周 易》便 是 秉 承 了 这 种 思 想 。 以人为主体的宇宙观是有情的, 是生生不息的。由于
《周易》强调天、地、人三才之道, 推崇天人合一, 人 世 间 的 无 所 依 归 , 人 只 有 自 己 去 创 造 , 超 越 自 我 ,
构造和谐之美, 并最终归结为礼和道, 形成儒家的中 把握天道, 使人性充分显现, 这样世界才有意义。人
的行为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只是一个总体大概的 以制器者尚其象, 以卜筮者尚其占。” “六合之外圣人
描述, 具有多种理解的可能性。
存 而 不 论 ”从 而 割 断 了 普 通 人 与 自 然 、道 的 联 系 , 只
二是“中和”为贯穿《周易》的基本思想。《易传》 有圣人才能研究自然发展规律, 普通人只是学习圣
说:“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者, 仰则观象于天, 俯则观 之美。
法于地, 观鸟兽之文与地宜, 远取诸物, 于是始作八
《周 易》六 十 四 卦 凡 三 百 八 十 四 爻 , 以 一 百 九 十
卦, 以通神明之德, 以类万物之情。” 《系辞》说:“参伍 二 阳 爻( 奇 数) 对 应 于 一 百 九 十 二 阴 爻( 偶 数) , 六 十
有三:
之下卦中位, 是一个中爻, 是吉爻。“和”在《周易》中
一 是《周 易》作 为 卜 筮 之 书 , 其 基 本 组 成 部 分 是 表现为天、地、人三才之和, 一种生命生态之和, 人与
象和数, 决定了它具有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系辞传》 自 然 , 人 与 人 处 于 和 谐 、对 应 的 状 态 , 表 现 为“ 和 兑 ”
受《周易》影响的理性包容性, 本身就是矛盾的。 信仰的危机。我们想在现实中自强不息, 有所作为,
周易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周易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周易》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经典之一,对中国的哲学、政治、伦理、文学、艺术、医学等领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哲学方面,《周易》强调了“变易”的思想,认为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这种变化是无穷无尽的,因此人们应该顺应自然、适应变化,以达到“生生不息”的境界。
同时,《周易》还强调了“阴阳”的思想,认为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由阴阳两面对立统一而成的,阴阳的相互转化和相互作用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这些思想对中国的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中国哲学的基本观念之一。
在政治方面,《周易》对中国的政治思想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周易》中的“乾坤篇”等章节讲述了君臣之间的关系,强调了君主的道德品质和智慧,对中国的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同时,《周易》中的“无为而治”等思想也对中国的道家思想和墨家思想产生了影响。
在伦理方面,《周易》中的“乾篇”等章节强调了君子的道德品质和行为准则,对中国的道德伦理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同时,《周易》中的“时中”思想,即要求人们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不同的情境下采取不同的行为准则,也对中国的道德伦理思想产生了影响。
在文学方面,《周易》中的哲学思想和文学语言对中国的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例如,《周易》中的“生生不息”、“阴阳”等思想被广泛地运用于文学作品中,成为了中国文学的重要主题之一。
在艺术方面,《周易》中的“变易”和“生生不息”的思想也被广泛地运用于艺术创作中,成为了中国艺术的重要表现之一。
例如,中国的山水画、书法、音乐等艺术形式都体现了《周易》中的哲学思想。
在医学方面,《周易》中的哲学思想和理论也对中国的医学发展产生了影响。
例如,《周易》中的“阴阳五行”理论被广泛应用于中医的诊断和治疗中。
总之,《周易》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经典之一,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在哲学、政治、伦理、文学、艺术、医学等领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而且也对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周易与中国传统文化
为什么要学习周易?
3.就个人自己而言,涵养道德,变化气质。
4.理解生活本身:为现实社会服务,活学活
用。 5.进一步研究《周易》的需要。
学习《周易》的方法
(一)以经传为本,打好基础
(二)学习易学史,对易学有个整体的把握 (三)象数义理兼顾
(四)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相结合
课程内容结构
夏朝易经——《连山》 商朝易经——《归藏》
周朝易经——《周易》
《周易》的基本构成
(一)周易《古经》
符号系统 (卦爻画——象数) 文字系统 (卦爻辞——义理) 八卦;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 上经与下经
(二)易传(十翼)
彖传(上、下) 象传(上、下) 文言传(乾、坤) 系辞传(上、下) 说卦 序卦 杂卦
(二)众学之源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易道广大,无所
不包。旁及天文、地理、乐律、兵法、韵学、 算术,以逮方外之炉火,皆可援《易》以为 说。”
为什么要学习周易?
1、从宏观上讲,为了弘扬传统文化。
《周易》当中蕴涵着宇宙人生的大道理。易
学研究的任务是发掘其中的大道理,使圣人 之道发扬光大。 (1)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需要 (2)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需要 2.从微观上讲,为《周易》正名。
六十四卦
由八个单卦以不同的次序两两重合、就产生
了六十四卦,六十四卦分别由六个爻组成, 也叫别卦或重卦,其中由八个单卦自身相重 所成的六爻之卦,也叫做纯卦,其卦名同单 卦。
文王《周易》卦序
上经:1乾 2坤 3屯 4蒙 5需 6讼 7师 8比 9小畜 10履 11泰 12否 13同人 14大有 15谦 16豫 17随 18蛊 19临 20观 21噬嗑 22贲 23剥 24复 25无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周易》热与中国传统文化(一)(一)《周易》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一、中国传统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什么?高校教材《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中归为三点:①天人合一与以人为本;②刚健有为与自强不息;③厚德载物与中庸尚和。
天人合一与以人为本,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在天人这中,人是重点,人要去认识天道,实践天道,体现天道,参与天道其中,最终实现天人合一。
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本出自《易传》的两句名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君子为什么要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因为天行刚健有为,地道柔顺宽容,君子只不过是在法天则地而已。
至于中庸尚和,它本来也是上天的品质之一,中就是度,就是和,就是适可而止,不偏不依,老子云:"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不就是不偏不依的中道吗?昼夜的交替,寒暑的变化,草木的枯荣,不都是上天中和的体现吗?因此,就其实质与其追求的最高标准而言,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一而不是三,这个一,便是天人合一,天人合一之中,包含着人本主义,包含着自强不息,包含着厚德载物,包含着中庸尚和。
天人合一是说天道与人性息息相通,和谐统一。
为什么呢?《中庸》日:"天命之谓性"。
天命就是天道、天性,即天的意志、天的规律,换言之,即自然规律、客观规律。
古人认为,上天的规律就是人性的本源,故而上天的规律也就是人的本性。
人的这种天性不仅与生俱来,而且不论贤愚,人人都有。
宋代某尼的《悟道诗》云:"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陇头云。
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字面看是说寻春,其实是说悟道。
道在哪儿?就在心中,然而后天的种种世俗的欲望埋没了人的本性,人离天道越来越远,以致于有事难成或一无所成,要想人生有成,必须如老子所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自然,也就是客观规律,人逐渐去除后天所沾染的私欲杂念,就能明净本心。
见其本性。
而人性就是天性,天性也就是物性。
尽己之本性则可尽人性物性,尽人性物性便可"上下与天地同流,""赞天地之化育",成己成人成物,与天地并列为叁矣。
这时,人就是一个与天地合一的大写的人,佛家的明心见性,见性成佛也就是这个意思。
天人合一学说,既承认天人有别,又看到天人之间可以统一,统一的基础,便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积极进取,把主观意识上升到客观规律的高度,与其合二而一,在生生不息的生命大洪流中实现人与天地万物的和谐共处。
这种共处是一种积极的动态的和谐。
历朝历代的变法改革,究其实质就是在明天应变;古人动辄占卜,以便知天命,断吉凶,定人事,就是在积极地探天应天;流传至今的找对象看生辰八字,结婚选黄道吉日,动土上梁放鞭炮,埋人、划庄基看风水等等,其最初的动机也是在力求知天以应天道的,只不过后来人把它庸俗化了而已。
天人关系的辩证统一,是中国文化中处理天人关系的根本原则和主导思想。
儒家的仁义礼智信,无不以源于天道为其理论基础,以合乎天道为其理想的终极境界。
这一点,《礼记》、《论语》中多有论述。
《宋元学案晦翁学案语要》则说得更透彻:"须知天理只是仁义礼智之总名,仁义礼智便是天理的件数?quot;道家主张的"道",既是宇宙之本源,又是宇宙运行的总规律,他们主张一切顺其自然,实质就是顺应天道,庄子更是以"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天人合一为其最高的精神境界。
其后汉儒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说,魏晋玄学的自然与名数的调合以及陶渊明"纵浪大化中"的放达,以至于古今文学崇尚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情景一合,妙语自得",语如数家珍,文如行云流水等等,无不以天人合一为其最高境界。
至于语词,就更明显了,凡是人们认为最上乘的人、事、物,大都以天地名之,诸如:巧夺天工,天造地设,天衣无缝,天长地久,天香国色,天作之合,天真烂漫,天高地厚,天罗地网,天网恢恢等等。
就连中华民族承传至今的传统美德。
也无一不是始源于天而终合于天的。
那么为什么各个领域都以合天为其最高准则呢?有句话叫:英雄所见略同。
英雄之所以所见略同,是因为英雄圣贤都同具慧眼,更早地看到了宇宙万物的本质而已。
古人认为,天道恒昌,辩证唯物主义也认为,客观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顺之则昌,逆之则亡。
因此古今各方圣贤的共同目标,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都是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的基本精神,作为一种历史的积淀,早已渗透于每一个中国人的血肉之中,它不只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同时也是创造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历史依据和现实基础。
二、《周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是沟通天人这际的桥梁人性本源于天道,然在后天的社会生活中,却越来越背离了天道。
背天离道之人,又何以见其本性而等天齐地呢?古圣先贤对人类的最大贡献之一,便是给人类留下了一部登天的梯子,造就了一座由人及天的桥梁--《周易》。
《周易》本身就是古人对天道规律的形象化演示与文字述说。
《周易》原名《易》,汉代以后称为《易经》,是周代贵族求神问卜的书,包括经、传两部分,经文部分包括卦形、卦辞、爻辞、传文则是后人对经文的解释。
《易传》?:"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演万物。
"易卦的形成,推演过程本身就演示着宇宙万物的生成及其发展演变规律。
如下图:太极即天地未分之前的混沌一体的状态,是生成万物的本源。
两仪即阴、阳,是易卦的基本符号,四象即老阳、少阴、少阳、老阴。
八卦即干、兑、离、震、巽、坎、艮、坤。
八卦的生成,自上而下看,是一分为二,一分为二……;自下而上看,是合二而一,合二而一……。
每一个层面的每一个"一"都是下一层面的阴阳合构体,是相反相成、相对互补而又系统平衡的对立统一体。
这不就是辩证唯物主义一分为二、对立统一规律的具体演示吗?在易卦原理中,太极就是最高层的对立统一体,其阴阳鱼的阴阳对立而又整体和谐正是古人所追求的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
阴与阳,性质相对,作用相反,然并非你死我活,势不两立,而是相生相成,相互错合,在相互对立中保持着动态的和谐统一。
这就是古人为什么既要自强不息又要厚德载物,既要积极进取又要中庸和顺,既要天人合一又要以人为本的根本原因。
六十四卦的卦序、卦形亦无一不是天道规律的形象化演示。
一卦中六爻,自下而上,依次称作初、二、三、四、五、上。
其中初、三、五奇数为阳位,二、四、上偶数为阴位。
又,阳爻?quot;六",取偶数二、四、六、八、十的中间数字来代表阴柔。
六、九即是阴、阳爻的代表数字。
位数再加上表阳阳的九与六。
各爻的名称就定下来了,如既济卦?,依次称作初九、六二、九三、六四、九五、上六。
中正:阳爻居阳位,阴爻居阴位,是为得正,反之,则不正,如未济卦?,六爻皆不得正。
原则上说,正比不正好。
既济卦六爻皆正。
表示事已成功;未济卦六爻皆不正,表明事未有成。
自然界,社会界无不如此,上下各得其所,则事易成,不得其所,则事难成。
由此便不难理解孔子要从政,先正名的主张,景公问政,孔子回答说?quot;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其实就是各就其位,各司其职,今天的岗位责任制、分工负责,不就是各司其职吗?文革时,学生不上课,都去闹革命,工人不做工,都去上管改,武装部的枪被造**派抢去,真可谓天下大乱;《红楼梦》中海裳不时而花,贾母不安;生活中母鸡司晨,人们以为不祥,就是因为其不当时,不当位,皆属不正的缘故。
六爻,又可分为上下两部分,下卦又叫内卦,上卦又叫外卦,内卦中间的"二"与外卦中间的"五",在上下卦的中位,是为得中,其他四爻均为不中。
得中为吉,不中为不吉。
为什么呢?因其不偏不依,符合天道中和的品质。
现今的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的措施,中央领导关于"在防止左的错误的同时,也要防止右的错误"的讲话,不都是在强调适中吗?易卦的原理,当然不只这些,还有比--相邻两爻阴阳相反,应--初与四、二与五、三与上阴阳相反。
相亲相应,是为和谐吉祥,反则不吉,等等。
而且,一个卦,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从下而上,既反映着事物的发展演变轨迹,又表示着事物的发展趋势。
如乾卦?,"初九,潜龙勿用",初九阳爻阳位得正,但不得中,又处于六爻的最下方,是为有能力而不得施展的地位,但初爻乃是新事物的萌生期,发展壮大是其必然规律,因而前途是光明的。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注:乾坤二卦,无不正之爻,此乃君子为何法天法地的间接解释),九二在下卦中央,是为得中,乃是有利的地位,"见龙在田,"是说初九的潜龙,已由地下升至田野,虽无君主之德,"九三,君子终日干干,夕惕若,厉无咎。
"是说君子虽正但不中,已上升到下卦的最高位,既不在天,也不在田,是个危险而须戒惕的位子。
故应终日奋发自强,警惕而不骄不忧,则可险而无灾。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九四,进入上卦最下爻,上不着天(五、六象征天),下不着地(一、地象征地),中间又即将不属于人(人的最高位),正处于不安定的时期,故迟疑不决,跃跃欲试,虽未飞腾,但却正处于一跃而飞腾升空的起点,"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九五,既得中又得正,九五中正是最理想最吉祥的位子。
"飞龙",伟人的品德,"天",至尊至高的地位,古代皇帝称"九五之尊"便源于此。
"上九:亢龙有悔"。
上九比九五的地位高,反倒不如九五吉祥。
为什么呢?飞腾的龙已上升到极限,上而无位,下而不能,处于进退两难的地步。
九五已经上升到最高位,不能再上,上必有悔,因为物极必反乃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琴弦太紧会断,自行车气太饮轮胎会爆,松紧带拉得过度会失去弹性,真理再向前迈进一步就成了谬误。
故古语云:功成身退,俗话说:见好就收。
故古人崇尚中庸之道,认为中庸尚和是人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因为它永不处于物极必反的境地。
而且,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孤立地,都与外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不只限于阴阳的中正与否。
反映在易卦中,便是周流旁通,不拘一格。
如既济卦,阳爻居阳位,阴爻居阴位,六爻皆正,相邻的两爻皆阴阳相反相亲,初与四、二与五、三与上均阴阳相应相和,是最完美的卦形了。
然而宇宙生生不息的奥妙正在于阴阳的错综复杂,过于工整完美,同样物极必反,趋于僵化而丧失生命的活力,所以既济卦象征成功却并不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