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几点看法》

合集下载

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几点建议

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几点建议

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几点建议如今的数学课堂正逐步回归本真,切切实实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把提升课堂实效作为落脚点,那么怎样才能把我们的小学数学课堂真正的做好,做实。

下面我结合在以往看到的、听到的一些案例从课前的备课、教材的使用、情境的创设、过程的放手、课堂的提升等五个方面来谈一谈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希望大家批评指正。

一、课前的备课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和基础,是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只有认真备课后去上课,教师才能更好地驾驭课堂,只有认真备课了,才能更有利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常言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胸中有竹,方能画竹”。

无论完成什么工作,都需要做好充分准备,否则就会事倍功半,收效甚微,教学亦然。

假如要提升我们的课堂教学质量,就不能不重视备课这个环节。

我们在调研中觉察到有的老师觉得备课可有可无,对备课这个环节重视水准不够,主要表现在:1、教案写的特别简单,没有针对性。

2、上课和备课各行其是,互不关联,课堂教学无计划。

学生一节课没理解,就再上一节,学生还不理解,就再上一节。

记得苏霍姆林斯基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教师的一堂课上得精彩之至,令所有听课者叹为观止,于是下课后,大家围住这个老师,询问他,这节课上得这么好,你花了多少时间备课?那位老师说:我是用我的一生来备的。

是的,一个好的教师,随时随地都要为备课做准备。

假如备课无效,教学就必然无效。

可见备课的重要性。

我们花气力研究备课实际上是“磨刀不误砍柴工”。

像今天吕晓燕老师执教的《理解角》,她不但能认真的钻研教材,体会教材的编写意图,在教法上力求有所创新,以数学活动为主线贯穿数学过程的始终,不但准确的确定了教学目标,而且预设了学生可能出现的种种情况。

所以我们一点要重视备课,在“备教材”上下功夫,在“备教法”上努力寻求自己的特色,在“备学生”方面做大文章,还要对课堂的动态生成问题实行深思熟虑。

二、教材的使用1、尊重教材《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材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提供了学习主题、基本线索和知识结构,是实现数学课程目标、实施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

对小学数学教学几点看法

对小学数学教学几点看法

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几点看法摘要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与体会,做好小学数学教学不仅仅是课堂教学、照本宣科。

课堂教学,师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教材内容,体现的是活动化的数学;重视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创新能力;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让学生学会学;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数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与体会,做好小学数学教学不仅仅是课堂教学、照本宣科,而更应该注意教材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能力等,进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拓展学生学习的空间。

一、课堂教学,师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每位数学教师都是课堂教学的实践者,为保证新课程标准的落实,把课堂教学作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数学学习环境,把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够充分发展作为教学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把数学教学看成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在教学《相遇应用题》以研究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老师导演,学生表演,设计了从“相距—缩短—交叉—相背”两物体之间的距离变化情况,感受相向运动中,随着时间和路程之间的数量关系。

这说明:设计学生主动探究的过程是探究性学习的新的空间、载体和途径。

常思考,常研究,常总结,以创新求发展,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打好基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以“自主——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运用为重点,努力实现教学高质量,课堂高效率。

二、教材内容,体现的是活动化的数学新教材在内容编排上没有给出例题的字样,而是以认一认,说一说,做一做,数一数,比一比,摆一摆等形式让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体验和学习数学。

每一个知识点的学习都是以数学活动为线索去安排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基本按照“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与应用”的基本叙述模式,例如在教学“十几减8、9”时,先创设一个买铅笔的情景,让学生摆小棒等方法,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当中建立减法这个数学模型。

对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的几点认识

对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的几点认识

对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的几点认识常常见到这样的情景:老师满怀激情地走进课堂,40分钟后,满腹牢骚走出课堂。

“笨死了,笨死了。

一个问题问下去,竟然一点反应都没有。

他们一点脑筋都不想动。

就等你报答案”。

这种老师累个半死,学生还一点都不领情的情况屡见不鲜。

那如何在有限的40分钟内,创设出学与“玩”融为一体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让学生的思维处于一种紧张、愉悦而富于创新意识的最佳状态;使数学课成为学生学习创造的乐园,每一个学生都能体会“数学好玩”,进而“玩好数学”呢?一、合理个性化的使用教材“准确理解教材,合理灵活使用教材;领会编者意图,联系学生生活经验,结合社会现实,对教学内容进行个性化处理,有自己的独特见解”。

我的理解是对教材我们要合理充分的使用:首先是“用好教材”。

如果一节课中学生连教材翻都没有翻一次、或者只是偶尔翻了一两次,这可能就存在一定的问题,教材中的例题、习题就没有看或者阅读的需要吗?第二是“用足教材”。

教材是编者经过一定时期的实践加上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编写出来的,应该是我们教学的极好载体,许多课文习题确实能使我们的学生从中学到知识、发展智力、提高能力、培养人格。

我们一定要用足教材,如课本中有的练习与我们老师下载的练习题型相同,你说用哪一种好?避免出现一些不科学的习题,如几年前的“公鸡下蛋问题”、“把圆柱体钢材切割成圆锥形钢材”等。

第三是“用活教材”。

应该说教材中的一些课文、一些练习有些适合城市学生练习,有些适合农村学生练习,部分学生由于没有相类似的生活经验,这些课文或练习就带有一定的局限性。

这些就需要我们老师根据本班的实际,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入或合理改编教材。

上一周智银华老师执教的“求最大公因数”就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将远离学生生活实际的拼长方形游戏情境改编成为车库选择地转这一现实的数学问题,数据没变、主题仍是原主题,但情境的变化促进了学生的积极思考与探究,在积极轻松地氛围中学生自主探究、自我归纳出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这样的尝试很值得我们大家借鉴。

对小学数学教学几点反思

对小学数学教学几点反思

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几点反思摘要现在很多小学生对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不高,缺乏学习兴趣,认为数学特别难学。

针对这一现状,作为教育者,我们不得不对自己的教学进行深刻的反思,我们必须不断改进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使孩子们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从而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平。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反思教师的职业需要专门化,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不可或缺的,它的最为便利而又十分有效的途径是教学反思。

没有反思,专业能力不可能有实质性的提高,而教学反思的对象和机会就在每一个教师的身边。

以下是我对数学教学的几点反思:一、新课程标准应走进教师的心,进入课堂我们怎样教数学,《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估教育价值观等多方面都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

无疑我们每位数学教师身置其中去迎接这种挑战,是我们每位教师必须重新思考的问题。

开学初组织攻关教师和教研组长参加处组织的新课程标准及新教材培训学习,并参加处研究性学习培训。

在各年级组织认真学习的基础上全体数学教师集中分学段培训,鲜明的理念,全新的框架,明晰的目标,有效的学习对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及课程实施建议有更深的了解,本学期各年级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教育教学改革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二、数学教学不能只凭经验从经验中学习是每一个人天天都在做而且应当做的事情,然而经验本身的局限性也是很明显的,就数学教学活动而言,单纯依赖经验教学实际上只是将教学实际当作一个操作性活动,即依赖已有经验或套用学习理论而缺乏教学分析的简单重复活动;将教学作为一种技术,按照既定的程序和一定的练习使之自动化。

这样从事教学活动,我们可称之为“经验型”的,认为自己的教学行为传递的信息与学生领会的含义相同,而事实上这样往往是不准确的,因为师生之间在数学知识、数学活动经验、这会社会阅历等方面的差异使得这样的感觉通常是不可靠的,甚至是错误的。

三、理智型的教学需要反思理智型教学的一个根本特点是“职业化”。

对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几点看法

对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几点看法

对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几点看法摘要: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要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关注三个方面的关系;注重让学生进行自我反省,提高数学学习效率;通过实际应用,巩固概念;注重现代信息技术。

关键词:小学;数学质量;看法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7-040-01做好小学数学教学不仅仅是课堂教学、照本宣科、循规蹈矩,而应该注意教材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能力等,进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几点看法。

一、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班级授课制的课堂教学,以统一化的集体教学为特点,强调教学要求、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教学检测等方面的一致性。

它以假设的全班学生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的一致性为前提,教学中就容易“一刀切”。

一堂好课,首先应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可能的发展。

面向全体学生,就意味着承认差异,因材施教。

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制约着学习的结果,由此而产生的差异将导致不同的学生表现出不同的数学学习倾向。

承认学生的差异性,并不意味着搞“填平补齐”,而是在致力于绝大多数中等水平学生发展的同时,还要使那些在数学方面学有余力的优生脱颖而出,学有困难的学生学有所得,达到基本要求。

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应依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班级学生的实际,应对某些特殊学生(特优或学困)给予特殊政策,应使课堂成为每一位学生充分发挥自己能力的舞台。

二、关注三个方面的关系1、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这么多年的教学经历告诉我们,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让学生喜欢上你的课这比什么都重要,会大大提高课堂效益。

2、教师与教材的关系每个教师对教材要有一个整体认识,把握好教材的体系、结构、内容、重点和难点。

然后根据班中学生的实际情况,规划好教材上知识的呈现方式。

对小学数学教学的认识

对小学数学教学的认识

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几点认识摘要小学数学教学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规律,但它的基本出发点在于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

应转变思想,更新观念,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学会阅读数学,从中感悟数学语言;体验成功快乐,唤起学习热情;严格教学要求是前提;要鼓励学生动手动脑,大胆尝试。

关键词数学教学看法小学数学教学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规律,但它的基本出发点在于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

不能仅仅关注于问题解决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思维的过程,注重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

现谈几点认识。

一、转变思想,更新观念,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要想真正在数学教学中有所创新,作为教师必须转变思想,更新传统的教育观念。

在《新课标》的指引下,在现代教育的活动中,教师的角色要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新课标》明确指出:“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这就要求教师在数学教学中从根本上改变“教师占据主导地位”的局面,教师要引导学生经历做数学的过程,要平等的交流和恰到好处的点拨。

在教师备课时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设计好活动方案,课上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活动时间和空间,组织好学生的讨论与交流、重视学生的想法、并适时给以必要的启发和引导。

而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一种“教师填鸭式”的教学,学生是在教师的框框下思考回答,是一种思维不能积极的被动式学习,是师生之间单向或双向的信息交流,严重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发展,限制了学生的思维空间。

相反,在《新课标》指引下的小学课堂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材、教具、学具之间进行开放式的信息交流,学生在这样的方式下学习,其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二、学会阅读数学,从中感悟数学语言数学语言具有高度抽象性,因此数学阅读需要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

学会有关的数学术语和符号,正确依据数学原理分析逻辑关系,才能达到对书本的真正理解。

同时,数学有它的精确性,每个数学概念、符号、术语都有其精确的含义,没有含糊不清或易产生歧义的词汇,结论错对分明,因此数学阅读要求认真细致,必须勤思多想。

对小学数学教学几点看法

对小学数学教学几点看法

浅谈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几点看法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状况,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情境创设等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建立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通过各种学习活动获取知识和技能。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爱学兴趣是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和渴望探求真理,与肯定的情绪态度相联系的积极意识倾向。

学生只有对数学有兴趣,才能更好地学习数学。

1.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提高学习兴趣。

教师要面带微笑进入课堂,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给学生一个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

实践证明,只有学生不畏惧教师,他们才能大胆地去尝试。

在教学中,教师要关心、热爱每一个学生,尤其是学困生,尽量地给予鼓励、关注和信任,让他们知道教师没有放弃每一个人,让每一名学生都能感到自己是被教师关注的。

2.用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喜欢游戏是低年级学生的天性。

上课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些适当的游戏活动,例如猜一猜、赛一赛、扮一扮,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智力、体力、活动能力的开发,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这样把数学融于游戏活动当中,寓教于乐,玩中学、学中玩,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很大的提高,收到了良好的课堂效果。

二、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敢于实践、探索与合作学生的实践、探索、合作是学习的重要环节。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为学生留下思考的时间,并且鼓励学生对教师的讲解和教材上的观点大胆质疑,与同学进行交流。

与此同时,教师要给予适当地指导和帮助,尤其是面对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时,教师要及时组织学生展开讨论,深化学生的思维。

小组合作是现代教学中常运用的一种学习方式。

运用小组合作教学可以在以下情况下运用:一是在学习基础性的知识时,可以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二是在讲述一些重点和难点的时候,可让学生建立小组进行讨论和研究,三是在对知识进行整理复习构建知识体系时,可组织学生分小组自主整理复习,这样就能够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浅谈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几点认识

浅谈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几点认识

浅谈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几点认识小学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

在教学实践中,老师要着眼于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着眼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切实提高数学教学的综合效益。

以下是笔者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的几点认识。

一、利用童话故事,创设相应的问题情境对于小学生来说,童话故事是他们最感兴趣的话题之一,利用童话故事编制问题,能够创设形象、生动的问题情境,激活学生思维、集中学生精力、引发学生共鸣,帮助学生快速掌握相关知识。

人教版小学数学中的许多主题图都可以拿来编制成童话故事,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故事情境中,产生探索知识的欲望。

例如,在一年级上册“比大小”中,就可以结合多媒体编一个“猴子比比谁聪明”的故事:有一天,猴妈妈给两只小猴子带来一些礼物,其中有桃、梨、苹果、香蕉等(用多媒体画面展示出来),然后猴妈妈说:“你们分别数一下妈妈带回来的礼物,看谁数的又快又准确,谁就是最聪明的猴子”。

此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注意观看屏幕,看一下猴子们是怎样数数的,并用什么样的数字来表示。

当猴子数完后,教师要问学生:这两只猴子数的到底对不对呢?请你们帮猴子们数一下吧。

学生们的热情已经被调动起来,纷纷发言表示猴子数错了。

这时,教师再将水果及数字分别用多媒体展示出来,从而使学生在分析与比较中掌握2、3、4这几个数字的大小关系,这种情境教学法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促使他们主动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法。

二、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的交流欲望如,在教学“百分数的认识”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在生活中收集与百分数有关的资料,然后将其带到课堂上与大家分享,因为这些资料与学生的实际生活非常贴近,所以他们都兴致高涨,并从中体会到了成功了喜悦,提高了主体意识。

可见,要想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就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交流意识和交流能力,这样才能有助于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三、创造相应的条件,让学生体验成功1.教师要尊重学生、相信学生,并给予学生成功的期望教师是学生的崇敬对象,所以教师对学生的期待有很强的感召力,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潜在动力,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

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几点建议-讲座

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几点建议-讲座
02
给孩子们放松的 时间
六、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01
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02
——苏霍姆林斯基
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用爱建立深厚的师生友谊。
一个鼓励的眼神是爱, 一个期待的提问是爱, 一次真诚的谈话是爱, 一次有意的锻炼是爱……
六、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提示我们如何进行练习指导。 让《教师教学用书》指导我们教学
(48-12)÷9
三、用好课本上的主题图、插图
四、让学生参与到探索过程中来
得到方法就等于拥有未来
01
问题比答案更重要
02
过程比结果更精彩
五、营造严肃、活泼的课堂气氛
要求学生精神抖 擞注意力集中。
01
不拖堂 不加课 03
名小 赣

学 们


市 小

李 数


羊 江 教
学 的
萍 几


一 建

点 进一 击 行、
此 教用
处 添
学生
加活
副 标 题
中 的




我Leabharlann 们+×÷
-
﹙﹚
爷爷奶奶
A
爸爸妈妈
B
兄弟姐妹
C
D
E
F
01
结构图(表)帮助我们把握单元整体内容,
形成严谨的知识体系。
02
让《教师教学用书》指导我们教学
01 “教学建议” 指导我们灵活采用教法。 02 让《教师教学用书》指导我们教学
用故事引导学生 ,达到随风潜入 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几点建议

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几点建议

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几点建议1.在生活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来源于生活,新课程理念要求数学回归生活,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数学、发现数学、应用数学、学习数学。

如:在教学《米和千米的认识》时,让学生走出课堂,来到操场上,用自己准备好的卷尺测量出一米的长度,观察一下,感觉一下,建立一米到底有多长量感,再让学生量出100米的长度,自己走一下。

最后让他们量出1000米的长度。

当学生量出1000米的长度时,每个学生都很吃惊,感觉1000米怎么有那么长?在教学米与千米的进率时,学生经历了学的过程,很快得出了结论。

由心理发展特点可知,四年级学生的兴趣爱好此时也有所分化,让学生走出教室,在实践中学习数学,学生不但感知了1米与1千米的长短,还记得很牢。

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习数学,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也体验了在生活中学习数学的整个过程,同时也增添了数学学习的乐趣。

走出教室,体验生活,在生活中学习数学。

打破了传统的教学观念,改变了机械性的训练,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这一角色的转变让学生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联系到实际生活中,并感到数学对日常生活的指导意义。

2.正确运用学具认识理解抽象数必须使用学具:人们要在大脑中认识形成一个抽象概念,首先要有关于这一概念的一些具体实物的直观感受经验,然后通过大脑的表象作用把这些具体实物形象化后,再经过大脑的分析综合等找出它们的共同点,即抽象概括出本质属性,从而在大脑中形成这一概念。

“具体―形象―抽象”是人的大脑思维发育阶段规律,是指人的大脑发育要经过婴幼儿时期的必须有具体实物的直接操作时才能进行思维的具体思维阶段,到少儿时期的需要有实物演示、模型操作或影视图形展现时才能通过表象进行思维的形象思维阶段,再到只要有语言文字描述就能用概念进行思维的抽象思维阶段这样三个发展时期。

小学儿童正处在具体思维向形象思维过渡的阶段。

因此,小学儿童适于在具体形象中学习,适于在有具体操作或有活动画面的场合下学习。

我对小学数学教改几点看法[论文]

我对小学数学教改几点看法[论文]

我对小学数学教改的几点看法新课改提出了许多新理念、新精神、新要求,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要想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必须了解当今教育形势的发展,掌握这些新理念,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现就新课程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谈谈我的几点做法:一、让“生活”走进课堂,加强学习材料的实用性我们首先要搞清一个问题,就是学生为什么要来到课堂上学习数学?这个问题似乎浅显,却值得我们思考。

小孩子学习数学无非是为了用,为了能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为了长大后能在社会上生存。

因此,我们的数学不能远离生活,不能脱离现实。

这也是当前教改的一大精髓,这就要求我们在备每一节课前都要想到这些知识与哪些实际例子有联系,生活中哪些地方使用它。

尽量做到能在实际情境中融入数学知识的,就不干巴巴地讲;有学生熟知的喜闻乐见的例子,就替代枯燥的例题;能动手操作发现学习的,就不灌输,不包办代替,,二、把学习数学变成具体的感受和体验小学数学是数学教育的基础,是孩子们一生中学习数学的开始。

如何在孩子们面前展示出一个五彩缤纷的数学世界,把抽象、枯燥的数学变得生动有趣,让孩子们发自内心的爱数学,主动地用数学。

我认为关键是要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把抽象陌生的数学变成具体的感受和体验,让数学知识生活化。

现代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学习数学时,他们的心智活动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

而且小学生的学习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对熟悉的生活情景,感到亲切,有兴趣。

只有当数学不再板起面孔,而是与孩子们的生活实际更贴近的时候,他们才会产生学习的兴趣,才会进入学习的角色,才会真正感受和体验数学的魅力与价值,增进理解和应用的信心。

在教学中,要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原型入手,唤起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感受,使学习成为学生发自内心的需求。

例如:在教学北师大教材一年级上册《比高矮》这部分内容时,我是这样导入的:课前教师故意把黑板擦放在黑板上方的边框上,一上课教师故作惊奇的说:“咦,黑板擦怎么跑那么高,谁愿意帮我把它拿下来?”上来拿的学生由于个子矮,够不着,他就跳起来很吃力地够着拿,还是够不着。

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几点认识

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几点认识

能有效地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因此 , 看 问题 必须全面 , 不能绝对
化。教学是科学 , 一切要从 实际 出发 。
三、 正确 对 待 成 与 败
成功是学生在 主动 参与学 习过程 中的一种积极的情 感体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重 视算 法多 样 化
验。 它是促使人们永远 乐观 向上的动力 。 事实上 , 人人都渴望着
曾经有一位教师在教学 2 0以内加法时 , 出示 8 + 4 = ?, 一个
学生答“ 1 3 ” , 引起全班 哄堂大笑 ,  ̄ L H , J 教师用 严肃的 目光看 了

此, 有 的课 已上了 1 5 分钟, 还停 留在大量 的情境 渲染之中 , 丝
下大家 , 又用和气 的口吻对这个 学生说 : “ 不错 嘛 . 离 正确 答
挚的爱 。 夸奖不能不论学生表现如何一律给予夸奖 , 即使 是一个 十 表扬 不能起到真正激励 的作 用 ,相 反会助长学生浮躁的学风 。 应该 指出 , 表扬与批评都是对 儿童 行为的一种强化手段 . 恰如 其分 、 实事 求是的强化 , 并得到学生群体 ( 包括学 生本人 ) 的认
的、 主动 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以往的计 算教学 无视学生 的算
每一个学生成功是每一个教师应尽 的职责
新一轮课 改中 ,广大教师都很注重创设 各类问题 情境 , 为 学生提供成功的契机 , 从而增强他们 的学 习兴趣和成就感 。但 在提倡获得成功的同时 , 也要让 学生经受~些挫折与失败 。成 功与挫折都有 两面 性 , 学 习是艰苦 的劳动 , 探索 、 实验 、 尝试 的
法创新 , 只是把教材 中选定的方法灌输给 学生 , 扼 杀了学生 的

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几点看法

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几点看法

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几点看法摘要:小学数学教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起点,是培养数学思维的基础。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充分了解小学生的特点,深入研究教材,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从而获取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材兴趣为了满足人才培养及素质教育的各种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应该以学生的客观认知能力为出发点,转变教学观念,在教学活动中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上,充分发挥其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教学效率。

以下是笔者对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些思考。

一、深研教材总的来说,课堂教学活动就是由“教”和“学”组成的,教师的引导作用非常重要。

为了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教师应该注重深研教材,全面掌握教材中各个知识点,深入领会编者在课本中每一个例题和习题中所要体现的意图。

教师必须认真研究,深入探索,才能做到胸有成竹,无论教授哪个问题都能够应对自如。

此外,在全面掌握教材中各个知识点的前提下,教师还应该将课本知识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选择最佳的着眼点,创设课堂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获得新知识。

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表示这样的意思:“最好的教师不是责任感,而是超越它之上的热爱,对于一切来说都是这样的。

”数学教学也是这样。

教师只有让学生对这门学科产生兴趣,才能使学生坚持不懈地向着数学金字塔的最顶端前进。

在教育心理学中也有这样的理论:兴趣是一种非常好的促进力,在人的学习、工作以及一切的生活活动中都能够起到重要的作用。

兴趣不仅仅是一种动力,还可以给人们的学习和工作带来无限的能量,能够使人充分发挥其潜能。

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是非常必要的。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承担着各种的角色,是指挥家,又是组织者,是引导者,又是参与者。

教师在教学中还要营造宽松、融洽、和谐的学习氛围。

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不仅可以获得一定的安全感,还能够树立自信心。

对小学数学教学改革几点认识论文

对小学数学教学改革几点认识论文

浅议对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几点认识一、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一)教学目标不明确。

教学目标明确是对教师的最基本要求。

每位教师都承认自己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是明确了,然而这远远不是我们教学任务的全部。

老师的任务不仅仅是教给学生知识,而应该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学、要怎样去学;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知识、学会学习,更应该学会做人。

这一问题反映在课堂教学上就是:老师每节课只是在力求完成教材的任务,而不是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表现为教学中,教师占据了课堂的绝大部分时间,导致教学中的教师中心化。

一节课中教师的说话、活动时间占了课堂的一大半,为板书而板书、为演示而演示的现象也不少见。

反映在教师的态度上就是生硬急躁,为教学而教学。

上起课来就忘了自己的行为态度对学生的教育作用。

殊不知教师在行为规范方面对学生的影响作用要比所教的文化知识重要得多。

教学中明显地反映出是学生在帮助教师完成教学任务,而不是教师在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二)教学方法不得当。

反映在课堂教学模式上,是在研究教而不是在研究学。

学习需要一种情境,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内化的过程。

而现在的课堂教学明显突出它的外化作用。

本来学生的思维和语言有时是不完全同步的,想得很好不一定能说得很好,会算不等于会说。

但本来要求学生在明白算理的基础上能计算就可以了,可教师非要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说上。

本来学生学会分析解答应用题就可以了,可放着时间不让学生去解决实际问题,非得盯着几道抽象得很的应用题去练习说理。

当然,训练学生的说理能力的初衷是好的,但因此而影响了学生对数学内容的学习却是得不偿失的。

特别是因此而大大地打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扼杀了他们的创造意识,这就更不应该了。

反映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上,就是完全由教师安排教学程序,教师为学生的学习做好一切准备,无须学生更多的思考。

学生始终处于一种茫然被动的状态,只为教师的教学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体力劳动。

比如学习应用题时,教师不是让学生面对新的问题来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而是先自己给学生准备好解决问题要用到的知识。

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几点看法

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几点看法

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几点看法摘要:小学生年龄小,好奇好动,思维处于形象感知阶段,对学习目的缺乏认识。

而且数学是一门应用广泛,最接近生活,内容丰富多彩、最有情趣的学科。

如何让小学数学课堂活起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呢。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效性;策略中图分类号:G62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6715(2019)09-095-01随着新一轮国家课程教材改革实验的逐步实施,基础教育的课程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数学成为开发儿童潜能的重要工具,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成为数学主要的学习方式,情感、态度、价值观已成为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有些教师意识到新课改的重要性,并尝试将这些理论应用于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可是由于种种原因却遭到了失败,于是这些教师宁可对这种教学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

我们常常听到有些教师无奈地说:“我又何尝不想放开课堂、放开学生,让学生能顺心地学,可是课堂千变万化,一旦放开,学生的兴趣是有了,可是把课堂的有限时间占用了,后面的教学内容完不成,这样还能叫成功的教学吗?”,因此,如何才能更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以下是笔者对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一、关注学生的课堂纪律在我们传统的教育观念中,学生课堂纪律的好坏与教学质量密切相关。

因此,多少年来,课堂纪律成为衡量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的尺度。

我上过这样一堂公开课,课题是《有几棵树》,在不同的班级进行试教,其中一个班级的学生确实很守纪律,如举手发言、拿书、写字外,其余动作都是多余的,甚至连教师让他们讨论问题或提出问题,举手发言的学生甚少。

而另一个班级的学生面对老师提出的问题,不但跳着、喊着、抢着回答,还提出不同的看法,请看学生是如何算“8+6”的。

生1:把6分成2和4,8+2=10,10+4=14。

生2:把8分成4和4,6+4=10,10+4=14。

生3:把8分成5和3,把6分成5和1,5+5=10,3+1=4,10+4=14。

生4:把8放在心里,往后数6个,得14。

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几点建议-讲座稿

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几点建议-讲座稿

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几点建议贵州省习水县金州实验小学胡建军(本稿与同名的幻灯片配合使用)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我和大家交流的题目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几点建议》,在这过程中说得不当的地方,敬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用生活中素材帮助我们进行教学我的第一个建议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可以充分挖掘身边的素材进行教学.幻灯1、间隔我们的教学条件各不相同,如果有多媒体的支撑,我们能够用生动的动画、精美的图片带领学生轻松学习。

但现在的大多数教室的设备,还停留在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年代,于是我们在生活中去寻找帮助我们教学的素材尤其重要。

一位老师在进行四年级下册的数学广角里的植树问题时,他伸出两个指头,问大家:“这表示数字几?”孩子们都说二,再伸出三个手指,大家都说三。

老师再伸出三个手指问大家:“那大家说说这两个手指间有多少个空”,学生说有两个。

这位老师这时告诉告诉学生:“这里的手指间的“空”,在我们数学的植树问题里,是一个新的概念,那就是“间隔”。

现在,我让几名同学上来扮演树,我们来看看有多少间隔”。

在这个教学片段里,这位老师没有用多媒体,就是借助老师自己的手进行启发,再让几名学生进行演示,就让学生一下子明白了间隔的意义,整个过程显得轻松且有趣,教学效果也明显。

2、长方体体积的计算缺角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还有一位教五年级的老师,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一章时,他感觉到物体的表面积、体积两个概念容易混淆,他就找来两样教具进行讲解.在教学表面积时,他拆开一个墨水瓶的盒子进行讲解,在引导计算体积时,他则带来了一堆粉笔盒,他是这样教学的:首先明确,我们这是一个正方体,长和宽都是一分米,那么,也就是一个粉笔盒的体积是一立方厘米;然后堆出一个长方形,问:这个长方形的长是多少,宽是多少,高是多少,是几个粉笔盒,体积是多少,也就是依据观察填写41页的表格;幻灯第三步,观察长宽高与体积的关系,从而推导出“体积=长*宽*高”的结论,完成教学目标。

对小学数学教学几点看法论文

对小学数学教学几点看法论文

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几点看法【摘要】“数学难”的问题不仅仅是在家长的心中还是在学生的心中都是一件头痛的事情,同时也在老师的心中打下了一个问号。

追根究底是老师的教法不当还是学生的学习方法不适合,那就需要学生和老师的自我验证。

【关键词】数学教法思考数学是所有学科中一门逻辑性很强的科目,从小学到高中甚至是大学,这都是学生学习生活中的一大烦恼。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说法却道出了作为教师的我们,注重课堂教学确实不错,但要更重于学生的学习方法和自身的教学方式。

一、迎得学生的青睐是搞好教学的重要条件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拥有很大的依赖心,在教学中教师应抓住学生的这些特点去亲近学生,迎得他们的青睐却是搞好教学的重要条件。

如何才能让学生达到爱学,好学的目的,这是一个难题。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训练学生的思维,是每位教师面临的一个大课题,因为这要求老师摆正一种教学思想,那就是立足于课本,把重点放在学生身上,作为一个老师,讲课一定要有“魅力”,不要一味的干瘪瘪的讲,幽默点才能赢得学生好感,当数学得到学生的亲睐,就算是成功一半了。

然而数学教学的幽默感是很难培养的,因为课堂上不可能光是老师一个人在那里讲。

数学教学的效果与别的学科不同,更带有“立竿见影”的性质,成功与失败的机会更多。

教学不得法,一月半月下来,学生的成绩马上会拉开距离,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

二、扎实的基础知识是搞好教学的基础学习知识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不管是学生的学习还是老师的教学,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教学。

作为教师的我们不可把教学的内容和任务强加在学生的身上,也不可为了教学而一味教学,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学生的带路人。

数学课是一项实践性较强的活动,它是教师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

这种活动氛围必须建立在学生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而在小学的教学当中,很多老师总是无意间就给学生增加了很大的压力,那就是让他们在心中留下一种对学习数学的恐惧,最后在他们心目中所谓的数学就是除了那些密密麻麻的数学符号,就是一个看似简单的代数式,后面附带一个不知所云的让人头疼的问题或是一个等待证明的结论,于是学生首先都对数学就产生了一种排斥感,教学就无法再谈起了。

我对小学数学课堂教与学的几点看法

我对小学数学课堂教与学的几点看法

我对小学数学课堂教与学的几点看法摘要:数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具备必要的知识,更要让学生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使学生乐意学习,主动学习,全面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

要从学生与教师双方面来创新我们的课堂教学,一方面要明确学生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主动性的体现,也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动力源泉,另一方面要更新与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还原学生是学习主人的身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关键词:兴趣;主体;开放;合作为培养更多更优秀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数学教学也在不断地进行改革与创新,素质教育必须走进课堂,而课堂上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在于教学方法的不断优化。

使学生积极踊跃地参与整个学习的过程中去,不仅要获得相应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更要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与能力,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课程要着眼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

课程设计要满足学生未来生活、工作和学习的需要,使学生掌握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培养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都要得到发展。

一、设置生动的数学情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充满着数学。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主动性的体现,也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动力源泉。

古往今来,很多教育家都非常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引导和利用。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这说明了“好学”对教育的重要性。

作为教师要做到以“趣”引路,以“情”导航。

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

”这是对数学与生活的精彩描述。

将数学知识在数学情境中合理进行呈现,既体现了数学的真实存在性,也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学习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多种方式共同作用的活动方式,课堂上教师应努力避免对学生进行灌输式的教学。

如果教师只注重师生之间的教和学,而忽略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只会导致课堂枯燥沉闷,缺乏应有的活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几点看法》
我国的新课程改革以前所未有的迅猛之势在全国推进,它将彻底地改变教育教学观念,以更为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抓好我国的教育,以培养更能适应社会、适应时代的人才。

在这次改革浪潮中,成千上万的教育工作者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其中,我国的教育有了很大的改观,然而在一些不发达地区,由于培训力度不够、教学资源不足、师资力量不够等多方面原因,课程改革仍未真正落到实处,我作为一位不发达地区的乡村教师,对此深有感触,最近听了不少数学课,发现一部分教师,特别是老教师依然在用老旧的方式进行知识的灌输,这将导致落后地区继续落后的恶性循环。

尤其是数学课,如果继续以老旧的方式进行教学,那对学生的发展是极其不利的,教师必须刻不容缓地努力改变现状。

在此,笔者在数学教学方面有几点心得供大家分享。

一、重视实践操作,让学生体验知识生成过程。

以往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往往只注意把前人总结的现成知识以结论的形式教给学生,而对这些知识的来龙去脉不够重视。

这样教是不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的。

我们需要教给学生现成的知识,但又要注意在教学过程中,教给学生探索规律、抽象概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学好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首要的,但是我们不能把知识简单地灌到学生的脑子里,更要使他们学会认识事物、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所以,应该以探究的方式学习知识,如不能简单地告诉学生各种计算公式,而要引导他们探索计算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是把人类的知识成果转为个体认识的过程,科学家的认识过程是一种生产新知识的过程,而小学生的认识
过程则是一种再生产知识的过程。

如果教师能为他们创设一个实践操作的环境,让他们动手摆摆、弄弄,加大接受知识的信息量,使之在探索中对未知世界有所发现,找到规律,并能运用规律去解决新问题,这样使他们在获取新知识的同时,也学会了学习。

数学教学要为学生提供摆、弄直观材料的机会,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发现规律、概括特征、掌握方法,在体验中领悟数学、学会想象、学会创造。

在实践操作中,学具的使用尤为重要,合理适用教具与学具,能使学生的思维向多元化方向发展,能使复杂的知识简单化,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动手操作活动中很好地掌握知识。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在不断学习新课程、走进新角色、转变观念、改革教学的过程中认识到,如果以“做数学”代替“说数学”,情形会迥然不同,就会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因为“做数学”更加将数学学习与儿童的生活联系起来;强调数学学习是儿童的一种发现、操作、尝试等主动实践活动;强调数学学习的探索性与体验性。

二、将数学生活化,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学生通过课内操作,能够感知知识的形成过程,而课外实践能够巩固课内知识,使学到的数学知识,得到充分利用。

教师应该把课内操作与课外实践有机结合。

数学教学还应该与孩子的生活充分地融合起来,从孩子的生活经验和就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让孩子们在自己的生活中去寻找数学、发现数学、探究数学、认识数学和掌握数学。

为此,我们的数学教学必须由书本数学走向生活数学,取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置身于现实的问题情境之中,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究发现数学知识,
体验到生活中到处都是数学,运用数学知识能较好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使之产生积极的数学情感。

一个人的实践活动能力是其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既需要学生具有获取知识的能力。

也需要学生具有应用知识的能力。

而知识也只有在能够应用时才具一有生命力,才是活的知识。

三、注重创新思维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涵,更是小学数学教育改革的方向。

数学知识在小学阶段各年级是螺旋上升的,随着学生知识的积累和生活经验的丰富。

到了高年级的学习,老师除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等能力的同时,也应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的思维,以便他们在以后的学习中更容易灵活地掌握知识
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教师要转变过去应试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如在教学过程中追求答案的唯一性,这样一来,不但扼杀了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性,对学生以后智力的发展也起到阻碍的作用。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让学生充分发展思维能力,允许在解题过程中出现多种解法,鼓励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

人们在理解知识的过程中,由于习惯于运用某种思维方式,便会产生定势心理,思维定势会严重地妨碍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只有突破定势,才能活跃思维,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能力。

特别是在小学高年级,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时候,教师应鼓励学生可不按常规的步骤去解答问题,根据自己的知识灵活运用,大胆尝试,选用不同的解答方法。

四、让学生学会总结、反思。

反思是一种内省行为,是对认知的再认知,是对感悟的再体验。

学生在教
师创设的情境中活动、体验,有所发现,完成了再创造的过程,但这过程往往更多的是凭直觉。

让学生冷静下来之后,对自己的判断、发现、甚至语言表达进行思考,反思体验的方法,这样有利于学生遇到问题时能自觉选择适当的策略,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例题后,应该让学生总结思考的方法,反思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数学教学要凭这个例子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推陈出新。

只有这样“授之以渔”,学生的思维才会达到辩证的水平,对一些似是而非、易于混淆的问题才不致于简单地作出非此即彼的是非选择。

五、注重发散思维的培养。

教师在教学时,应让学生转换角度思考,训练思维的求异性。

发散思维活动的展开,其重要的一点是要能改变已习惯了的思维定向,而从多方位多角度——即从新的思维角度去思考问题,以求得问题的解决,这也就是思维的求异性。

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小学生在进行抽象的思维活动过程中由于年龄的特征,往往表现出难以摆脱已有的思维方向,也就是说学生个体(乃至于群体)的思维定势往往影响了对新问题的解决,以至于产生错觉。

所以要培养与发展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必须十分注意培养思维求异性,使学生在训练中逐渐形成具有多角度、多方位的思维方法与能力
总之,广大数学教师们再不能墨守成规,也不能穿新鞋,走老路。

应多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跟上世界的步伐,勇于实践,大胆创新,让教育迈上新台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