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所有公式大总结
高中数学必备必考公式大全
![高中数学必备必考公式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fa2873c1fad6195f302ba6be.png)
高考数学必备必考公式大全一、集合1.并集的运算A∪B={x|x∈A,或x∈B}2. 并集的运算性质(1) A∪A=A(2)A∪∅=A(3)A∪B=B∪A(4) A∪B=A⇔B⊆A3. 交集的运算A∩B={x|x∈A,且x∈B}4. 交集的运算性质(1)A∩A=A(2)A∩∅=∅(3)A∩B=B∩A(4)A∩B=A⇔A⊆B5. 补集的运算∁U A={x|x∈U,且x∉A}6. 补集的运算性质(1) ∁U (∁U A)=A(2) ∁U U=∅,∁U∅=U(3)A∪(∁U A)=U,A∩(∁U A)=∅(4) ∁U (A∩B)=( ∁U A)∪(∁U B), ∁U (A∪B)=( ∁U A)∩(∁U B)二、函数与导数公式1. 有理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1)a r a s=a r+s(a>0,r,s∈Q)(2)=a r-s(a>0,r,s∈Q)(3)(a r)s=a rs(a>0,r,s∈Q)(4)(ab)r=a r b r(a>0,b>0,r∈Q)2.对数运算公式(1)对数的运算性质如果a>0,且a≠1,M>0,N>0,那么:log a(M·N)=log a M+log a N;log a=log a M-log a N;log a M n=n log a M(n∈R)(2)对数恒等式a log aN =N(a>0,且a≠1,N>0)(3)对数运算的换底公式log a b=(a>0,且a≠1;c>0,且c≠1;b>0)(4)换底公式的变形log a b·log b a=1,即log a b=lo b n=log a blog N M==(5)换底公式的推广log a b·log b c·log c d=log a d3.求导公式及运算法则(1)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a.若f(x)=c(c为常数),则f'(x)=0.b.若f(x)=x n(n∈Q*),则f'(x)=nx n-1.c.若f(x)=sin x,则f'(x)=cos x.d.若f(x)=cos x,则f'(x)=-sin x.e.若f(x)=a x,则f'(x)=a x ln a.f.若f(x)=e x,则f'(x)=e x.g.若f(x)=log a x,则f'(x)=.h.若f(x)=ln x,则f'(x)=.(2)导数运算法则a.[f(x)±g(x)]'=f'(x)±g'(x)b.[f(x)·g(x)]'=f'(x)g(x)+f(x)g'(x)c.[]'=(g(x)≠0)(3)复合函数的导数(理)设y=f(u),u=φ(x),则y'x=y'u u'x或记作f '[φ(x)]=f '(u)φ'(x).特别地,[f (ax +b )] '=a f' (ax+b).4.定积分的运算性质(理)(1)b a ⎰kf (x )d x=k b a ⎰f (x )d x (k 为常数)(2) b a ⎰[f (x )±g (x )]d x=b a ⎰f (x )d x±b a ⎰g (x )d x (3)b a ⎰f (x )d x=-a b ⎰f (x )d x(4)c a ⎰f (x )d x=b a ⎰f (x )d x+cb ⎰f (x )d x (a<b<c )三、三角函数1. 同角关系:(1)平方关系:sin 2α+cos 2α=1.(2)商的关系:=tan α(α≠+k π,k ∈Z ). 2. 诱导公式: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
高中数学必考公式全总结(超详细)
![高中数学必考公式全总结(超详细)](https://img.taocdn.com/s3/m/7542dee8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e4.png)
高中数学必考公式全总结(超详细)高中数学必考公式全总结(超详细)1. 代数基础- 求根公式:$x=\frac{-b\pm\sqrt{b^2-4ac}}{2a}$- 平方差公式:$(a+b)^2=a^2+2ab+b^2, (a-b)^2=a^2-2ab+b^2$- 完全平方公式:$a^2-b^2=(a+b)(a-b), a^3-b^3=(a-b)(a^{n-1}+...+b^{n-1})$ 二次函数相关 - 标准形式:$y=ax²+bx+c(a≠0)$- 顶点坐标: $(-\frac{b}{(2a)},-\frac{\Delta}{4a})$- 对称轴: $x=-\dfrac b {2a}$- 判别式:$ \Delta=b²-4ac $当$\Delta>0$,有两个实根;当$\Delta=0$,有一个重根;当$\Delta<0$,无实根。
三角函数相关正弦定理:$\dfrac{sinA}{AB}=\dfrac{sinB}{BC}=\dfrac{sinC}{AC}=k(k为常数)$余弦定理:$cosA=\dfrac {b²+c²-a²} {2bc}, cosB=…, cosC=…$正切定义:tan A = $\dfrac {\textup{o}} {\textup{邻}},tan B = …,tan C = …$ 导数与微分导数定义:$\lim_{h→0}\dfrac{(f(x+h)-f(x))}{h}$ 或者$f'(x)=lim_{Δx→0}\dfrac{\vartriangle y }{\vartriangle x}(或\dif f(x))$常见导函数:$(e^{ax})'=ae^{ax},(\ln x)'=\dfrac1{x},(log_ax)'=\dfrac1{xln a},(sin x)'=cos x,(cos x)'=-sin x,(tan x)'=sec ^ 2x,(cotan x)′=-csc ^2x,$等。
高中数学必考公式全总结
![高中数学必考公式全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3c86797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0c.png)
高中数学必考公式全总结高中数学中有很多公式需要掌握,以下是一些必考的公式总结:1.二次函数相关公式:- 一般式:y = ax^2 + bx + c-顶点式:y=a(x-h)^2+k- 根的公式:x = (-b ± √(b^2 - 4ac)) / 2a- 判别式:Δ = b^2 - 4ac-顶点坐标:(h,k)-对称轴方程:x=-b/(2a)2.三角函数相关公式:- 正弦定理:a / sin(A) = b / sin(B) = c / sin(C)- 余弦定理:c^2 = a^2 + b^2 - 2abcos(C)- 正切定理:tan(A) = b / a- 余切定理:cot(A) = a / b- 二倍角公式:sin(2A) = 2sin(A)cos(A), cos(2A) = cos^2(A) - sin^2(A)3.平面几何相关公式:-面积公式:-三角形:S=(1/2)*底边*高-任意多边形:S=(1/2)*外接圆半径*周长-图形周长公式:-矩形:P=2(a+b)-圆:C=2πr-圆相关公式:-面积:S=πr^2-弧长:L=2πr*(θ/360°)-扇形面积:A=(πr^2*θ)/360°4.概率与统计相关公式:-排列组合公式:-排列数:A(n,m)=n!/(n-m)!-组合数:C(n,m)=n!/(m!*(n-m)!)-期望:E(x)=∑(x*p(x)),其中x为随机变量,p(x)为其概率- 方差:Var(x) = ∑((x - E(x))^2 * p(x))5.线性代数相关公式:-行列式:- 2阶:det(A) = ad - bc- 3阶:det(A) = a(ei - fh) - b(di - fg) + c(dh - eg) -n阶:通过拉普拉斯展开等方法计算-矩阵乘法:若A为m×n矩阵,B为n×p矩阵,则AB为m×p矩阵-基础矩阵求逆:若A为可逆矩阵,则A的逆矩阵为A^-1,满足AA^-1=A^-1A=I(单位矩阵)以上只是一部分高中数学中的必考公式,还有许多其他重要的公式需要掌握。
高中数学公式知识归纳总结
![高中数学公式知识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32262e9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f23007c.png)
高中数学公式知识归纳总结在高中数学学习过程中,我们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数学公式。
这些公式在解决数学问题时起着重要的作用,掌握它们对我们的学习和考试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高中数学常见的公式进行归纳总结,以便日后复习和应用。
一、代数公式1. 平方差公式对于任意实数a、b,有:(a + b)² = a² + 2ab + b²(a - b)² = a² - 2ab + b²这个公式在解决平方和、平方差问题时经常用到。
利用平方差公式,我们可以方便地计算方程的展开式。
2. 二次根式公式(√a ±√b)² = a ± 2√ab + b(a ± b)(a ∓ b) = a² - b²这个公式在二次根式的加减、乘除中非常常见。
掌握这些公式可以简化计算过程,提高解题效率。
3. 比例公式设a/b = c/d,且b ≠ 0,则称a、b、c、d满足比例公式。
利用比例公式,我们可以求解未知量或者构建等式,解决实际问题。
4. 勾股定理对于直角三角形,设两直角边长分别为a、b,斜边长为c,则有:a² + b² = c²这是直角三角形中最基本的定理,广泛应用于解决与直角三角形相关的问题。
5. 三角函数公式正弦定理:a/sinA = b/sinB = c/sinC余弦定理:a² = b² + c² - 2bc*cosA正切定理:tanA = sinA/cosA这些公式是解决三角函数和三角关系问题的重要工具,对于理解三角学的概念和计算角度、边长等具有重要意义。
二、几何公式1. 等腰三角形的高设等腰三角形边长为a,底边长为b,则高h满足:h = √(a² - (b/2)²)2. 圆的周长和面积设圆的半径为r,则圆的周长C和面积S分别为:C = 2πrS = πr²这些公式是求解圆的周长和面积时经常用到的基本公式。
高中数学公式大全总结
![高中数学公式大全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e5bbae0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b6.png)
高中数学公式大全总结高中数学公式是学生们在学习数学过程中经常使用的一些重要公式。
这些公式覆盖了数学的各个分支,包括代数、几何、三角学等。
本文将对高中数学公式进行总结,希望能帮助学生们深入理解数学知识。
一、代数公式1. 二次方程公式:对于一元二次方程ax²+bx+c=0,求根公式为x = (-b±√(b²-4ac))/(2a)。
2. 因式分解公式:要求将一个多项式拆解为乘积形式,如(x+y)²=x²+2xy+y²。
3. 二项式展开公式:要求将一个二项式展开为多项式形式,如(a+b)ⁿ的展开式可以用二项式定理求得。
4. 三角函数的和差化积公式:如sin(x+y)=sin(x)cos(y)+cos(x)sin(y)。
5. 对数公式:包括对数的定义及其常用的计算公式,如ln(a×b)=ln(a)+ln(b)。
二、几何公式1. 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斜边的平方等于两直角边平方和,即a²+b²=c²。
2. 正弦定理:三角形中,任意角的正弦值与相应边长之间成比例关系,即a/sinA=b/sinB=c/sinC。
3. 余弦定理:三角形中,任意两边平方和减去相应夹角的两倍余弦的积,等于第三边的平方,即c²=a²+b²-2abcosC。
4.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包括边比例、角度相等等。
5. 圆的面积和周长公式:圆的面积公式为A=πr²,周长公式为C=2πr。
三、导数公式1. 基本导数公式:包括常数函数导数、幂函数导数、指数函数导数、对数函数导数等。
2. 基本运算法则:包括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乘积法则、商法则、复合函数法则等。
3. 高阶导数:求导函数的导数。
四、概率公式1. 排列组合公式:包括排列数、组合数等的计算公式。
2. 事件独立性及概率公式:包括事件独立的判定条件、求联合概率与条件概率等。
高中数学公式整理总结
![高中数学公式整理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c4b95f5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c2.png)
高中数学公式整理总结高中数学公式总结圆的公式1、圆体积=4/3(pi)(r^3)2、面积=(pi)(r^2)3、周长=2(pi)r4、圆的标准方程(x-a)2+(y-b)2=r2【(a,b)是圆心坐标】5、圆的一般方程x2+y2+dx+ey+f=0【d2+e2-4f0】椭圆公式1、椭圆周长公式:l=2πb+4(a-b)2、椭圆周长定理:椭圆的周长等于该椭圆短半轴,长为半径的圆周长(2πb)加上四倍的该椭圆长半轴长(a)与短半轴长(b)的差.3、椭圆面积公式:s=πab4、椭圆面积定理:椭圆的面积等于圆周率(π)乘该椭圆长半轴长(a)与短半轴长(b)的乘积。
以上椭圆周长、面积公式中虽然没有出现椭圆周率t,但这两个公式都是通过椭圆周率t推导演变而来。
两角和公式1、sin(a+b)=sinacosb+cosasinbsin(a-b)=sinacosb-sinbcosa2、cos(a+b)=cosacosb-sinasinbcos(a-b)=cosacosb+sinasinb3、tan(a+b)=(tana+tanb)/(1-tanatanb)tan(a-b)=(tana-tanb)/(1+tanatanb) 4、ctg(a+b)=(ctgactgb-1)/(ctgb+ctga)ctg(a-b)=(ctgactgb+1)/(ctgb-ctga) 倍角公式1、tan2a=2tana/(1-tan2a)ctg2a=(ctg2a-1)/2ctga2、cos2a=cos2a-sin2a=2cos2a-1=1-2sin2a半角公式1、sin(a/2)=√((1-cosa)/2)sin(a/2)=-√((1-cosa)/2)2、cos(a/2)=√((1+cosa)/2)cos(a/2)=-√((1+cosa)/2)3、tan(a/2)=√((1-cosa)/((1+cosa))tan(a/2)=-√((1-cosa)/((1+cosa))4、ctg(a/2)=√((1+cosa)/((1-cosa))ctg(a/2)=-√((1+cosa)/((1-cosa))和差化积1、2sinacosb=sin(a+b)+sin(a-b)2cosasinb=sin(a+b)-sin(a-b)2、2cosacosb=cos(a+b)-sin(a-b)-2sinasinb=cos(a+b)-cos(a-b)3、sina+sinb=2sin((a+b)/2)cos((a-b)/2cosa+cosb=2cos((a+b)/2)sin((a-b)/2)4、tana+tanb=sin(a+b)/cosacosbtana-tanb=sin(a-b)/cosacosb5、ctga+ctgbsin(a+b)/sinasinb-ctga+ctgbsin(a+b)/sinasinb诱导公式一:设α为任意角,终边相同的角的同一三角函数的值相等:sin(2kπ+α)=sinα(k∈Z)cos(2kπ+α)=cosα(k∈Z)tan(2kπ+α)=tan α(k∈Z)cot(2kπ+α)=cotα(k∈Z)二:设α为任意角,π+α的三角函数值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sin(π+α)=-sinαcos(π+α)=-cosαtan(π+α)=tanαcot(π+α)=cot α三:任意角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sin(-α)=-sinαcos(-α)=cosαtan(-α)=-tanαcot(-α)=-cotα四:利用公式二和公式三可以得到π-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sin(π-α)=sinαcos(π-α)=-cosαtan(π-α)=-tanαcot(π-α)=-cot α五:利用公式一和公式三可以得到2π-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sin(2π-α)=-sinαcos(2π-α)=cosαtan(2π-α)=-tanαcot(2π-α)=-cotα高考数学考前冲刺技巧1.整理公式数学的内容更加灵活一些,不需要去背诵,只是会应用就可以了。
高中数学重点公式归纳总结
![高中数学重点公式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c500331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3b.png)
高中数学重点公式归纳总结以下是高中数学中一些重点公式的归纳总结:1. 二次方程的解法:- 一般形式:ax^2 + bx + c = 0,其中a≠0,解为x = (-b ±√(b^2 - 4ac)) / (2a) - 完全平方式:(a±√a)^2 = a^2 ± 2a√a + a- 最值相关:若a>0,则x^2与0的距离最小值为0,最大值为+∞;若a<0,则x^2与0的距离最小值为0,最大值为-a/42. 数列的通项公式:- 等差数列:a_n = a_1 + (n-1)d,其中a_n为第n项,a_1为首项,d为公差- 等比数列:a_n = a_1 * r^(n-1),其中a_n为第n项,a_1为首项,r为公比3. 求和公式:-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S_n = (a_1 + a_n) * n / 2-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S_n = a_1 * (1 - r^n) / (1 - r),其中r≠14. 三角函数相关公式:- 正弦函数:sin(A ± B) = sin A cos B ± cos A sin B;sin2A = 2sinAcosA- 余弦函数:cos(A ± B) = cos A cos B - sin A sin B;cos2A = cos^2 A - sin^2 A = 2cos^2 A - 1 = 1 - 2sin^2 A- 正切函数:tan(A ± B) = (tan A ± tan B) / (1 ∓ tan A tan B);tan2A = (2tanA) / (1 - tan^2 A)5. 平面几何公式:- 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 a^2 + b^2 = c^2- 三角形面积公式:S = 1/2 * a * b * sin C,其中a、b为两边,C为夹角- 直线斜率公式:m = (y_2 - y_1) / (x_2 - x_1),其中(x_1, y_1)、(x_2, y_2)为直线上两点的坐标- 两直线垂直:m_1 * m_2 = -1,其中m_1、m_2为直线斜率这些是高中数学中的一些重点公式归纳总结,希望对你有帮助!。
所有高中数学公式总结归纳
![所有高中数学公式总结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fdf5bec8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1111c6e.png)
所有高中数学公式总结归纳高中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科目,涵盖了广泛的知识内容和丰富的数学公式。
这些公式对于学生来说是必备的工具,在解题和理解数学概念中起到关键作用。
为了帮助高中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本文将对高中数学中常用的公式进行总结归纳。
以下是各个数学领域中常见的公式。
一、代数公式总结1. 一次方程:ax + b = 0解的公式:x = -b/a2. 二次方程:ax² + bx + c = 0解的公式:x = (-b ± √(b² - 4ac))/(2a)3. 二次函数的顶点坐标公式:x = -b/2ay = f(x) = c - b²/4a4. 配方法:若 x² - px + q = 0,且有实数解,其中 p² - 4q ≥ 0,则 x₁ + x₂ = p,x₁ * x₂ = q5. 平方差公式:a² - b² = (a + b)(a - b)三角函数的平方差公式:sin²θ - cos²θ = 16. 二次和公式:(a + b)² = a² + 2ab + b²三角函数的二次和公式:sin(A ± B) = sinAcosB ± cosAsinB 7. 一元二次不等式:ax² + bx + c > 0 (a > 0) 的解集为 x ∈ R | x < x₁或 x > x₂其中 x₁, x₂分别为二次方程 ax² + bx + c = 0 的两个根8.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an = a₁ + (n - 1)d等差数列的前 n 项和公式:Sn = (n/2)(a₁ + an)9.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an = a₁ * q^(n - 1)等比数列的前 n 项和公式:Sn = a₁(1 - q^n)/(1 - q)二、几何公式总结1. 三角形的面积公式:S = (1/2)bh2. 三角形的海伦公式:S = √[p(p-a)(p-b)(p-c)],其中 p 为半周长3. 三角形的余弦定理:c² = a² + b² - 2abcosC4. 三角形的正弦定理:a/sinA = b/sinB = c/sinC5. 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平行四边形:S = bh长方形:S = lw正方形:S = a²梯形:S = (上底 + 下底)h/26. 圆的面积公式:S = πr²7. 圆的周长公式:C = 2πr三、微积分公式总结1. 导数的基本公式:常数函数导数:(k)' = 0幂函数导数:(x^n)' = nx^(n-1)指数函数导数:(e^x)' = e^x对数函数导数:(logₐx)' = 1/(xlna)三角函数导数:(sinx)' = cosx,(cosx)' = -sinx2. 积分的基本公式:常数函数积分:∫kdx = kx + C幂函数积分:∫xⁿdx = (x^(n+1))/(n+1) + C指数函数积分:∫e^xdx = e^x + C对数函数积分:∫(1/x)dx = ln|x| + C三角函数积分:∫sinxdx = -cosx + C,∫cosxdx = sinx + C四、概率与统计公式总结1. 排列公式:An = n!2. 组合公式:Cnr = n!/(r!(n-r)!)3. 期望公式:E(x) = ∑[xP(x)]4. 方差公式:Var(x) = E((x-E(x))²) = E(x²) - (E(x))²5. 标准差公式:σ = √Var(x)以上是对高中数学中常见的数学公式进行的总结归纳。
高中公式大全总结数学
![高中公式大全总结数学](https://img.taocdn.com/s3/m/d18a8c52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8d.png)
高中公式大全总结数学一、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1. 集合。
- 集合的基本运算。
- 交集:A∩ B = {xx∈ A且x∈ B}- 并集:A∪ B={xx∈ A或x∈ B}- 补集:∁_U A={xx∈ U且x∉ A}(U为全集)- 集合间的关系。
- 子集:若对任意x∈ A,都有x∈ B,则A⊆ B- 真子集:若A⊆ B且A≠ B,则A⊂neqq B2. 常用逻辑用语。
-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 若pRightarrow q,则p是q的充分条件,q是p的必要条件。
- 若pLeftrightarrow q,则p是q的充分必要条件(充要条件)。
- 命题。
- 原命题:若p,则q;逆命题:若q,则p;否命题:若¬ p,则¬ q;逆否命题:若¬ q,则¬ p。
原命题与逆否命题同真同假,逆命题与否命题同真同假。
二、函数。
1. 函数的概念与性质。
- 函数的定义域。
- 分式函数y = (f(x))/(g(x)),g(x)≠0。
- 偶次根式函数y=sqrt[n]{f(x)}(n为偶数),f(x)≥slant0。
- 函数的单调性。
- 设x_1,x_2∈ D(D为函数y = f(x)的定义域),当x_1 < x_2时,若f(x_1),则y = f(x)在D上单调递增;若f(x_1)>f(x_2),则y = f(x)在D上单调递减。
- 函数的奇偶性。
- 对于函数y = f(x),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如果f(-x)=f(x),则y = f(x)是偶函数;如果f(-x)= - f(x),则y = f(x)是奇函数。
2. 基本初等函数。
- 一次函数y = kx + b(k≠0)- 二次函数y=ax^2+bx + c(a≠0),对称轴x = -(b)/(2a),顶点坐标(-(b)/(2a),frac{4ac - b^2}{4a})。
- 幂函数y = x^α(α∈ R),当α>0时,函数在[0,+∞)上单调递增;当α<0时,函数在(0,+∞)上单调递减。
高中数学公式大全总结
![高中数学公式大全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f1b1bf5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2e.png)
高中数学公式大全总结在高中数学学习中,数学公式是学生们必须掌握的重要知识点之一。
数学公式的掌握不仅有助于学生们解决数学题目,还能够帮助他们理解数学知识的内在逻辑和规律。
因此,本文将对高中数学中常见的公式进行总结,帮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一、代数部分。
1.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为ax^2 + bx + c = 0,其解法包括因式分解法、配方法、公式法等。
2. 二项式定理:(a + b)^n = C(n,0)a^n + C(n,1)a^(n-1)b + C(n,2)a^(n-2)b^2 + ... + C(n,n-1)ab^(n-1) + C(n,n)b^n。
3. 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Sn = (a1 + an) n / 2。
4. 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Sn = a1 (1 q^n) / (1 q)。
5.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两点距离公式:AB = √((x2 x1)^2 + (y2 y1)^2)。
二、几何部分。
1. 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包括相交、平行、重合等情况,可以通过公式和几何图形进行判断。
2. 圆的相关公式:圆的面积公式为S = πr^2,周长公式为C = 2πr。
3. 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三角形的面积可以通过海伦公式、两边夹角的正弦公式等进行计算。
4. 直角三角形中的三角函数公式:sinθ = 对边 / 斜边,cosθ = 邻边 / 斜边,tanθ = 对边 / 邻边。
5. 圆锥、圆柱、球体的体积和表面积公式:圆锥的体积V = (1/3)πr^2h,圆柱的体积V = πr^2h,球体的体积V = (4/3)πr^3,表面积S = 4πr^2。
三、概率与统计部分。
1. 事件的概率计算公式:P(A) = n(A) / n(S),其中P(A)表示事件A发生的概率,n(A)表示事件A的样本点个数,n(S)表示样本空间的样本点个数。
2. 二项分布的概率计算公式:P(X=k) = C(n,k) p^k (1-p)^(n-k),其中X表示成功次数,n表示试验次数,p 表示每次试验成功的概率。
高中数学必考公式全总结!
![高中数学必考公式全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3bbad43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8d.png)
高中数学必考公式全总结!高中数学是高中阶段最为重要的一门学科之一,掌握好数学的基本知识和公式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是高中数学必考的一些常用公式的全面总结:1.同底数幂相乘:a^m*a^n=a^(m+n)2.同底数幂相除:a^m/a^n=a^(m-n)3. 幂的乘法公式:(a^m)^n = a^(mn)4.幂的除法公式:(a/b)^m=a^m/b^m5. 乘法公式:(a + b)(c + d) = ac + ad + bc + bd6. 二次根式乘积:√a * √b = √(ab)7.二次根式商:√a/√b=√(a/b)8. 二次根式的积:√(ab) = √a * √b9.二次根式的商:√(a/b)=√a/√b10.平方差公式:(a+b)(a-b)=a^2-b^211. 三角函数的平方和公式:sin^2θ + cos^2θ = 112. 三角函数的平方差公式:sin^2θ - cos^2θ = sin2θ13. 三角函数的和差公式:sin(α ± β) = sinαcosβ ±cosαsinβ14. 三角函数的积化和差公式:cosαcosβ = 1/2[cos(α +β) + cos(α - β)]15. 三角函数的积化和差公式:sinαsinβ = 1/2[cos(α - β) - cos(α + β)]此外,还有一些高中数学中需要掌握的重要公式:16. 三角函数的倒数关系:sinθ = 1/cscθ,cosθ = 1/secθ,tanθ = 1/cotθ17. 三角函数的商化积公式:tanθ = sinθ/cosθ,cotθ =cosθ/sinθ18.弧度与角度转换公式:弧度=(π/180)×角度,角度=(180/π)×弧度19. 二次方程求根公式:对于ax² + bx + c = 0,其中a≠0,则有x = (-b ± √(b² - 4ac)) / (2a)20.弧长公式:s=rθ21.扇形面积公式:A=(θ/360°)×πr²22.圆柱体体积公式:V=πr²h23.球体积公式:V=(4/3)πr³24.圆锥体体积公式:V=(1/3)πr²h25.向量的模长公式:∥a∥=√(a₁²+a₂²+a₃²)。
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及公式大全
![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及公式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cd21b5c0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3d2665e.png)
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及公式大全1. 代数1.1 代数运算1.1.1 加法运算•加法运算法则:如果a、b是实数,则a + b = b + a1.1.2 减法运算•减法运算法则:如果a、b是实数,则a - b ≠ b - a1.1.3 乘法运算•乘法运算法则:如果a、b是实数,则a * b = b * a1.1.4 除法运算•除法运算法则:如果a、b是实数且b≠0,则a / b ≠ b / a1.2 一元二次方程1.2.1 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一元二次方程的标准形式为:ax^2 + bx + c = 0,其中a、b、c是已知实数,且a≠0。
1.2.2 一元二次方程求解公式•一元二次方程的求解公式为:x = (-b ± √(b^2 - 4ac)) / 2a1.3 等差数列1.3.1 等差数列的定义•等差数列是指一个数列中,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都相等。
1.3.2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 = a1 + (n - 1)d,其中a1是首项,d是公差,n是项数。
1.4 等比数列1.4.1 等比数列的定义•等比数列是指一个数列中,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比都相等。
1.4.2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 = a1 * r^(n - 1),其中a1是首项,r是公比,n是项数。
2. 几何2.1 平面几何2.1.1 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平面与直线的位置关系有三种情况:平面与直线相交、平面与直线平行、平面与直线重合。
2.1.2 平行线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包括:平行线不相交、平行线上的任意两点到另一平行线的距离相等、平行线的斜率相等。
2.2 空间几何2.2.1 点、直线、平面的位置关系•点、直线、平面的位置关系有三种情况:点在直线上、点在平面上、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
2.2.2 空间几何中的立体图形•空间几何中的立体图形包括:球体、立方体、圆锥、圆柱、棱柱等。
高中数学公式大全总结
![高中数学公式大全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f01ef78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6d.png)
高中数学公式大全总结高中数学公式大全总结如下:1. 基本公式:- 指数函数:f(x) = a^x,其中 a 为正数。
- 对数函数:f(x) = log_a(x),其中 a 为非零正数。
- 三角函数:- 正弦函数:f(x) = sin(x),其中 x 为角度。
- 余弦函数:f(x) = cos(x),其中 x 为角度。
- 正切函数:f(x) = tan(x),其中 x 为角度。
- 割函数:f(x) = csc(x),其中 x 为角度。
- 半角函数:f(x) = sin(x)/cos(x),其中 x 为半角。
- 函数图像:- 指数函数:形如 f(x) = a^x 的图像通常呈现出指数型增长。
- 对数函数:形如 f(x) = log_a(x) 的图像通常呈现出对数型增长。
- 三角函数:三角函数的图像通常呈现出周期性的变化。
- 不等式:- a + b > c 当且仅当 a > c 且 b > c。
- 对于任意实数 a、b、c,总有 a + b + c = 3a + 2b + c。
- 对于任意整数 a、b,总有 a + b = b + a。
2. 微积分:- 导数:- 导数的定义:f"(x) = lim(Δx->0) [f(x + Δx) - f(x)] / Δx。
- 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 链式法则:f"(x) = g"(h) + g"(x) * f"(h)。
- 乘积法则:f"(x) * g"(x) = f(x) * g"(x) + f"(x) * g(x)。
- 加积法则:f"(x) + g"(x) = f(x) + g(x)。
- 偏导数的定义:对于任意函数 f(x),总有 f"(x) = lim(Δx->0) [f(x + Δx) - f(x)] / Δx。
高中数学公式总结大全
![高中数学公式总结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0280c84d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c4.png)
高中数学公式总结大全高中数学是一个基础而重要的学科,其中包含了众多的公式和定理。
下面是我为您总结的高中数学公式大全(只列出了常用和重要的公式,因篇幅限制可能无法完全涵盖全部公式):-----------------一、代数运算1. 二次根式的乘除公式:(a√b) ×(c√b)= ac√b, (a√b)÷(c√b)= a÷c√b2. 幂的乘除公式:a^n × a^m = a^(n+m), a^n ÷ a^m = a^(n-m)3. 平方差公式:(a-b)² = a² - 2ab + b²4. 平方和公式:(a+b)² = a² + 2ab + b²5. 完全平方公式:a² - 2ab + b² = (a - b)²6. 立方差公式:(a-b)³ = a³ - 3a²b + 3ab² - b³7. 立方和公式:(a+b)³ = a³ + 3a²b + 3ab² + b³8. a² - b² = (a+b)(a-b)9. 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对于 ax² + bx + c = 0 的一元二次方程,x = (-b ± √(b²-4ac)) / 2a10. 二次三角恒等式:(sinθ)² + (cosθ)² = 111. 二次三角恒等式:1 + (tanθ)² = (secθ)²12. 二次三角恒等式:1 + (cotθ)² = (cscθ)²13. 对数运算公式:log_a(xy) = log_a(x) + log_a(y), log_a(x/y) = log_a(x) - log_a(y) log_a(x^n) = nlog_a(x), log_a(1/x) = -log_a(x)14. 指数运算公式:a^x × a^y = a^(x+y), a^x ÷ a^y = a^(x-y)(a^x)^y = a^(xy), (ab)^x = a^x × b^x二、平面几何1. 圆的周长公式:C = 2πr或C = πd2. 圆的面积公式:A = πr²3. 锐角三角函数:sinθ = 对边/斜边, cosθ = 邻边/斜边, tanθ = 对边/邻边4. 余角三角函数:cscθ = 1/sinθ, secθ = 1/cosθ, cotθ = 1/tanθ5. 三角恒等式:sin(90°-θ) = cosθ, cos(90°-θ) = sinθ, tan(90°-θ) = cotθ6. 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a² + b² = c²或c = √(a² + b²)7. 正弦定理:a/sinA = b/sinB = c/sinC8. 余弦定理:a² = b² + c² - 2bc·cosA9. 面积公式:面积S = 0.5 ×底 ×高三、空间几何1. 简单体积公式:直方体 V = l × w × h正方体 V = a³圆柱体V = πr²h球体V = (4/3)πr³2. 简单表面积公式:直方体表面积 A = 2lw + 2lh + 2wh正方体表面积 A = 6a²圆柱体侧面积A = 2πrh圆柱体全面积A = 2πr(r+h)球体表面积A = 4πr²四、概率与统计1. 排列公式:n个元素取r个排列的情况总数为 P(n,r) = n!/(n-r)!2. 组合公式:n个元素取r个组合的情况总数为 C(n,r) = n!/(r!(n-r)!)3. 随机事件概率公式:P(A) = n(A)/n(S)4. 条件概率公式:P(A|B) = P(AB)/P(B), P(B|A) = P(AB)/P(A)5. 独立事件概率公式:P(A∩B) = P(A) × P(B)六、数列与数学归纳法1. 等差数列通项公式:an = a1 + (n-1)d2. 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Sn = n/2 × (a1 + an) = n/2 × (2a1 + (n-1)d)3. 等比数列通项公式:an = a1 × q^(n-1)4. 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Sn = a1 × (1-q^n) / (1-q), q≠1五、其他1. 三角函数导数:(sinx)' = cosx, (cosx)' = -sinx, (tanx)' = sec²x2. 指数函数导数:(a^x)' = a^x × ln(a), (e^x)' = e^x3. 对数函数导数:(log_ax)' = 1 / (x × ln(a)), (lnx)' = 1 / x4. 反三角函数导数:(sin⁻¹x)' = 1 / √(1-x²), (cos⁻¹x)' = -1 / √(1-x²), (tan⁻¹x)' = 1 / (1+x²)-----------------这只是高中数学公式的一小部分,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更多的公式和定理,希望以上总结对您有所帮助。
高中数学所有公式总结
![高中数学所有公式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1e9cc2d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bc.png)
高中数学所有公式总结高中数学涉及的公式非常多,以下是一些重要的公式总结:1. 代数公式:- 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对于ax^2 + bx + c = 0,求根公式为x = (-b ± √(b^2 - 4ac)) / 2a。
- 因式分解公式:a^2 - b^2 = (a + b)(a - b),(a + b)^2 = a^2 +2ab + b^2,(a - b)^2 = a^2 - 2ab + b^2。
- 三角恒等式:sin^2θ + cos^2θ = 1,tanθ = sinθ / cosθ,cotθ = 1 / tanθ。
2. 几何公式:- 面积公式:矩形的面积为长×宽,三角形的面积为底×高/2,圆的面积为πr^2,正方体的表面积为6a^2,球的表面积为4πr^2。
- 周长和周率:矩形的周长为2(长+宽),三角形的周长为a+b+c,圆的周长为2πr。
- 三角函数的定义:sinθ = 对边/斜边,cosθ = 邻边/斜边,tanθ = 对边/邻边。
3. 微积分公式:- 导数公式:若y = f(x),则导数dy/dx表示y对x的变化率。
常见函数导数公式:(c)' = 0,(x^n)' = nx^(n-1),(sinx)' = cosx,(cosx)' = -sinx。
- 积分公式:若F'(x) = f(x),则∫f(x)dx = F(x) + C。
常见函数的积分公式:∫kdx = kx + C,∫x^n dx = (x^(n+1))/(n+1) + C,∫sinx dx = -cosx + C,∫cosx dx = sinx + C。
- 微分中值定理:对于函数f(x)在[a, b]上连续且在(a, b)上可导,存在c∈(a, b),使得f'(c) = (f(b) - f(a))/(b - a)。
4. 概率与统计公式:- 排列组合公式:n个元素中取r个的排列数为A(n, r) = n! / (n-r)!,组合数为C(n, r) = n! / (r!(n-r)!)。
高中数学公式大全总结必背公式
![高中数学公式大全总结必背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03260014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e9.png)
高中数学公式大全总结必背公式1. 代数公式1.1 一次函数公式- 点斜式方程:$y-y_1=m(x-x_1)$- 斜截式方程:$y=mx+c$- 两点式方程:$\frac{y-y_1}{y_2-y_1}=\frac{x-x_1}{x_2-x_1}$1.2 二次函数公式- 一般式方程:$y=ax^2+bx+c$- 顶点式方程:$y=a(x-h)^2+k$- 标准式方程:$y=a(x-p)(x-q)$1.3 等差数列公式- 第n项:$a_n=a_1+(n-1)d$- 前n项和:$S_n=\frac{n}{2}(a_1+a_n)$- 第n项与首项之差:$a_n-a_1=(n-1)d$1.4 等比数列公式- 第n项:$a_n=a_1q^{n-1}$- 前n项和:$S_n=\frac{a_1(q^n-1)}{q-1}$2. 几何公式2.1 圆的公式- 圆的面积公式:$S=\pi r^2$- 圆的周长公式:$C=2\pi r$2.2 三角形公式- 三角形面积公式:$S=\frac{1}{2}ab\sin C$- 三角形周长公式:$C=a+b+c$- 正弦定理:$\frac{a}{\sin A}=\frac{b}{\sin B}=\frac{c}{\sin C}$- 余弦定理:$c^2=a^2+b^2-2ab\cos C$2.3 矩形公式- 矩形面积公式:$S=lw$- 矩形周长公式:$C=2(l+w)$- 矩形对角线长度公式:$d=\sqrt{l^2+w^2}$3. 微积分公式3.1 导数公式- 常数函数导数:$(k)'=0$- 幂函数导数:$(x^n)'=nx^{n-1}$- 指数函数导数:$(a^x)'=a^x\ln a$- 对数函数导数:$(\log_a{x})'=\frac{1}{x\ln a}$- 三角函数导数:$(\sin x)'=\cos x$, $(\cos x)'=-\sin x$, $(\tan x)'=\sec^2 x$3.2 积分公式- 幂函数积分:$\int x^n\ dx=\frac{1}{n+1}x^{n+1}+C$, ($n\neq -1$)- 指数函数积分:$\int e^x\ dx=e^x+C$- 三角函数积分:$\int \sin x\ dx=-\cos x+C$, $\int \cos x\ dx=\sin x+C$以上是部分高中数学公式的总结,希望能帮到你!记得多加练习和积累哦!。
高中数学公式总结大全
![高中数学公式总结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49e5f931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012746d.png)
高中数学公式总结大全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其公式是学习数学的基础和核心。
在高中阶段,学生需要掌握各种各样的数学公式,因此,本文将对高中数学常见的公式进行总结,以便同学们能够更好地掌握和运用这些公式。
一、代数部分。
1. 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对于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其求根公式为x=(-b±√(b^2-4ac))/(2a)。
2. 二项式定理,(a+b)^n = C(n,0)a^nb^0 + C(n,1)a^(n-1)b^1 + ... + C(n,n)a^0b^n。
3. 三角函数和反三角函数的关系,sin^2x + cos^2x = 1,tanx = sinx/cosx,cotx = 1/tanx,secx = 1/cosx,cscx = 1/sinx。
二、几何部分。
1. 直线的方程,点斜式方程y-y₁=k(x-x₁),斜截式方程y=kx+b,一般式方程Ax+By+C=0。
2. 圆的方程,一般式方程x^2+y^2+2gx+2fy+c=0,标准式方程(x-a)^2+(y-b)^2=r^2。
3. 三角形的面积公式,S=1/2底高,S=√(s(s-a)(s-b)(s-c)),其中s为半周长,a、b、c为三边长。
三、概率与统计部分。
1. 排列组合公式,排列公式A(n,m)=n!/(n-m)!,组合公式C(n,m)=n!/(m!(n-m)!)。
2. 正态分布的概率计算,若X~N(μ,σ^2),则P(a<X<b)=Φ((b-μ)/σ)-Φ((a-μ)/σ),其中Φ表示标准正态分布的累积分布函数。
3. 样本均值和总体均值的关系,样本均值x是总体均值μ的无偏估计量。
四、微积分部分。
1. 导数的基本公式,(x^n)'=nx^(n-1),(e^x)'=e^x,(sinx)'=cosx,(cosx)'=-sinx。
2. 不定积分的基本公式,∫x^n dx=x^(n+1)/(n+1)+C,∫e^x dx=e^x+C,∫sinx dx=-cosx+C,∫cosx dx=sinx+C。
高中必背数学公式汇总
![高中必背数学公式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15494484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9b.png)
高中必背数学公式汇总1、常用数学公式表(1)乘法与因式分解a2-b2=(a+b)(a-b);a3+b3=(a+b)(a2-ab+b2);a3-b3=(a-b)(a2+ab+b2)。
(2)三角不等式|a+b|≤|a|+|b|;|a-b|≤|a|+|b|;|a|≤b-b≤a≤b;|a-b|≥|a|-|b|-|a|≤a≤|a|。
(3)一元二次方程的解:-b+√(b2-4ac)/2a-b-b+√(b2-4ac)/2a。
(4)根与系数的关系:X1+X2=-b/aX1*X2=c/a,注:韦达定理。
(5)判别式1)b2-4a=0,注:方程有相等的两实根。
2)b2-4ac\u003e0,注:方程有一个实根。
3)b2-4ac 0,注:方程有共轭复数根。
2、三角函数公式(1)两角和公式sin(A+B)=sinAcosB+cosAsinB;sin(A-B)=sinAcosB-sinBcosA;cos(A+B)=cosAcosB-sinAsinB;cos(A-B)=cosAcosB+sinAsinB;tan(A+B)=(tanA+tanB)/(1-tanAtanB);tan(A-B)=(tanA-tanB)/(1+tanAtanB);ctg(A+B)=(ctgActgB-1)/(ctgB+ctgA);ctg(A-B)=(ctgActgB+1)/(ctgB-ctgA)。
(2)倍角公式tan2A=2tanA/(1-tan2A);ctg2A=(ctg2A-1)/2ctga;cos2a=cos2a-sin2a=2cos2a-1=1-2sin2a。
(3)半角公式sin(A/2)=√((1-cosA)/2);sin(A/2)=-√((1-cosA)/2);cos(A/2)=√((1+cosA)/2);cos(A/2)=-√((1+cosA)/2);tan(A/2)=√((1-cosA)/((1+cosA));tan(A/2)=-√((1-cosA)/((1+cosA));ctg(A/2)=√((1+cosA)/((1-cosA));ctg(A/2)=-√((1+cosA)/((1-cosA))。
高中数学所有公式汇总总结
![高中数学所有公式汇总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7771a00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32.png)
高中数学所有公式汇总总结高中数学是学生学习的一门重要学科,其中涵盖了许多基本概念、定理和公式。
掌握并熟练运用这些公式是高中数学学习的关键。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高中数学中的所有公式进行汇总总结,帮助学生更好地复习和掌握这些知识。
一、代数1. 二次函数的一般式:y=ax^2+bx+c2.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x=\frac{-b\pm\sqrt{b^2-4ac}}{2a}3. 平方差公式:(a+b)^2=a^2+2ab+b^24. 定比分点公式:\frac{m}{n}=\frac{x_2-x}{x-x_1}5. 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sin^2\theta+\cos^2\theta=16. 余切的定义:\cot\theta=\frac{1}{\tan\theta}7. 对数运算规律:\log_ab=\frac{\log_cb}{\log_ca}8. 等比数列通项公式:a_n=a_1\cdot q^{n-1}9. 二项式定理:(a+b)^n=\sum_{k=0}^{n}\binom{n}{k}a^{n-k}b^k10. 质因数分解:n=p_1^{a_1}p_2^{a_2}...p_k^{a_k}二、几何1. 三角形的面积公式:S=\frac{1}{2}bh2. 圆的面积公式:S=\pi r^23. 圆锥的体积公式:V=\frac{1}{3}\pi r^2h4. 锥台的体积公式:V=\frac{1}{3}\pi(R^2+r^2+Rr)h5. 二面角余角关系:\alpha+\beta=180^\circ6. 直角三角形三边关系:a^2+b^2=c^27. 多边形内角和公式:S=(n-2)\cdot180^\circ8. 圆心角与弦的关系:\theta=\frac{1}{2}m\alpha9. 角平分线定理:\frac{a}{b}=\frac{c}{d}10. 高度定理:h=\frac{2S}{a}三、概率1. 概率加法:P(A\cup B)=P(A)+P(B)-P(A\cap B)2. 条件概率公式:P(A|B)=\frac{P(A\cap B)}{P(B)}3. 互斥事件概率:P(A\cap B)=04. 独立事件概率:P(A\cap B)=P(A)\cdot P(B)5. 全概率公式:P(A)=\sum_{i=1}^{n}P(A|B_i)P(B_i)6. 二项分布概率:P(X=k)=\binom{n}{k}p^k(1-p)^{n-k}7. 正态分布概率密度函数:f(x)=\frac{1}{\sqrt{2\pi}\sigma}e^{-\frac{(x-\mu)^2}{2\sigma^2}}8. 期望的线性性质:E(aX+b)=aE(X)+b9. 二项分布的期望和方差:E(X)=np,Var(X)=np(1-p)10. 正态分布的期望和方差:E(X)=\mu,Var(X)=\sigma^2四、微积分1. 极限定义:\lim_{x\to a}f(x)=L2. 导数定义:f'(x)=\lim_{h\to0}\frac{f(x+h)-f(x)}{h}3. 导数基本法则:(Cf(x))'=Cf'(x)4. 高阶导数:f^{(n)}(x)5. 极大极小值判定法则:f'(x_0)=0\Rightarrow f(x_0)6. 不定积分线性性质:\int(kf(x)+g(x))dx=k\int f(x)dx+\int g(x)dx7. 分部积分法:\int u dv=uv-\int v du8. 定积分定义:\int_{a}^{b}f(x)dx=F(b)-F(a)9. 牛顿-莱布尼茨公式:\int_{a}^{b}f(x)dx=F(b)-F(a)10. 参数方程的曲线面积:S=\int_{\alpha}^{\beta}f(\theta)g'(\theta)d\theta五、线性代数1. 行列式定义:D=\begin{vmatrix}a & b\\c & d\end{vmatrix}=ad-bc2. 矩阵乘法:C=AB3. 矩阵转置:A^T4. 逆矩阵定义:AA^{-1}=A^{-1}A=I5. 矩阵行列式性质:|A^T|=|A|6. 向量叉乘定义:A\times B=|A|\cdot|B|\sin\theta n7. 点到直线距离公式:d=\frac{|ax_0+by_0+c|}{\sqrt{a^2+b^2}}8. 埃尔米特矩阵:A=A^*9. 特征值与特征向量:Ax=\lambda x10. 正交矩阵性质:A^TA=AA^T=I以上便是高中数学中所有公式的汇总总结,希朋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