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美学与人生考试试题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答:马克思强调基础的决定作用。从人类社会的生活、实践方面来认识美,把这一看法推向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的是马克思主义美学。马克思把整个世界分为两大部分,一个是经济基础,社会物质世界,一个是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美学属于意识形态上层建筑的部分。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人的审美创造不是人生来就有的,是人在对外在物质世界的实践活动中产生的。因此人的审美意识最根本的原因是人的实践、劳动。所以马克思提出“劳动创造了美”,“人在自己创造的世界中欣赏自己”,这就是美。文艺起源于劳动,社会生活是文艺的源泉,决定文艺的发展。马克思对任何文艺现象的考察总是把它和当时的社会、历史联系起来,提出“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2的论点,坚持“历史的观点和美学的观点”相结合,即恩格斯所说的“较大的思想深度和意识到的历史内容和莎士比亚的戏剧生动性相结合”。如在对拉萨尔《济金根》的分析中,马克思认为应把济金根放入他自己的特定历史时期来分析济金根悲剧产生的原因,提出了著名的“历史的必然和这种必然不能实现”才是悲剧的真正根源的观点。如马克思在对希腊神话的评价中提出希腊神话不只是希腊艺术的武库,而且是他的土壤,具有永久的魅力。就是从历史的观点来看问题的。同时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分析中,马克思还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现象。马克思强调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说自己从巴尔扎克的作品里“所学到的东西”,“甚至在经济细节方面,也要比从当时所有职业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全部东西还要多”,但他又不赞同对现实做事无巨细的完全忠实的描绘,又主张可以虚构、加工、典型。主张个性化,但他又反对“恶劣的个性化,”3主张创作的“莎士比亚化”,4反对“席勒式”5的口号化、传声筒式的创作,但又反对那种完全没有共性的个性化。主张作者自己的观点越隐蔽越好,但又明确表明作品一定要有鲜明的“倾向性”,并说从哀斯库罗斯到但丁到塞万提斯到席勒,这些伟大的作家都是因为有鲜明的倾向性。马克思的美学观就是这样,总是保持着辩证法的光辉。人在劳动的过程中把自己的能动性体现于对对象的改造上,使对象“人化”了,他并不是被动的机械反映世界,所以文艺对世界又有能动反作用。人们可以“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可以典型化。因此,文艺又不是简单的被世界所决定。马克思把文艺看成人类掌握世界的四种方式之一,6但又充分注意到了文艺的特殊的反映形式。比如物质生产决定精神生产,马克思又特别指出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存在着不平衡的现象,某些艺术形式只能在生产力水平很低的情况下达到它最发达的阶段,如史诗、神话等。在某个生产力水平很低的地区,其文学生产却可能达到很高的水平,如19世纪的俄国和德国,俄国直到1861年才实行农奴制改革,才开始走上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而这时的英国早已是资本主义非常发达的“日不落帝国”,但生产力水平低下的俄国的文学艺术并不比英国逊色。这时的德国也是如此,1871年以前,德国是300多个分封割据的小国,海涅在《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里形容当时德国是一个“到处散发着臭气的大粪堆”,但德国当时以海涅、歌德、席勒等为代表的文艺生产并不比英国逊色多少。当然,我们也应看到生产力水平高,文艺生产的水平也同步高的情况是一般的规律,是存在的,比如唐朝的发达和文艺的繁荣是同步的,英国的发达与文艺的繁荣是同步的。马克思对美的认识把美放入整个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中来定义美。有了劳动和实践,人从自然中生成,脱离了动物的状态,进入了人类社会的历史。人的历史是人类社会实践劳动能动创造的历史,马克思的人是历史的,有能动性的,创造性的,劳动实践的,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人,所以马克思说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五官感觉的形成是以往全部世界历史的总和”。因此美的逻辑起点就是人的实践劳动和创造,是社会化了的人的审美实践活动,是历史性的,社会性的。因此,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了“劳动创造美”,“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和“自然的人化”等命题,把美的本质研究引向一个新的至高点,是我们进行美学研究的重要根据和基础。所以,我们总起来看,马克思主义美学主要有以下一些主要内容:1、美的本质和起源的理论;2、美的规律的理论;3、异化劳动7和人的审美活动之间的关系;4、艺术本质的理论。而马克思美学的这些思想所呈现出来的特色与其他美学体系具有迥然不同的特色:1、把美学问题与人类社会的实践紧密联系起来;2、把美的本质与人的本质紧密结合起来;3、始终坚持唯物主义、辩证法的方法论;4、始终坚持历史发展的辨证观点。马克思把美学从认识论、理念论、形式论、主观经验论等阶段带到了人的本质实践的阶段。这对深化、提升美的本质追寻是一个崭新的有说服力的视角。马克思:以前的哲学都是怎样解释是世界,而问题的关键是改变世界。同时,我们也要指出的是马克思主义美学是随着历史发展而不断被发展的一个开放的体系,列宁、毛泽东等其他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对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丰富和发展都有巨大贡献。它的内容也是极其丰富的,我们的概括是挂一漏万,对马克思主义美学的深入还需要大家多话工夫,多读原著。我们在此指出的是马克思主义美学是人类美学史上最具活力的一种美学形态,一种科学的美学形态,值得我们深入学习。
二、答:(一)美学史上对美的本质的探讨美的本质在于探索审美对象为什么是美的,即美的根源何在的问题,古今中外的哲学家、美学家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多种探索。按照美在主观还是美在客观大致可分为四种观点:第一种是从客观精神上去探讨美的本质,把美的本质归结为客观理性、绝对精神等。柏拉图认为美的本质是理念,只有美的理念才是真正的、永恒的美。他认为美的理念是不依赖具体的美的事物的“美本身”,一切具体事物只有以美的理念才能成为美。黑格尔提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他认为美是感性与理性、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但在这个统一体中感性形式是从属于理性内容的,是绝对精神的一种显现,美的本质在于理念,在于绝对精神。第二种是从主观心理上去探讨美的本质,把美的本质归结为主观意识、审美感受等。休谟认为美的本质是人的情感愉快;康德认为美的本质是主观情感;叔本华认为是意志;弗洛伊德认为是性本能;桑塔耶那认为是快感;克罗齐认为是直觉。这些观点虽然涉及到审美心理学问题,并在揭示美的社会性能方面有合理之处,但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他们抽象地发展了主观能动的方面,而不知道真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没有看到主观心理是客观物质现实的反映。第三种观点是从客观世界的自然特征出发探求美的本质,认为美的本质就在对象的自然物质形式中,美是事物的某种属性或性质之间的某种关系。亚里士多德认为美就在于事物的感性形式,在于事物外在形式的“秩序、匀称、明确”,美的本质就是事物的某种形式规则;博克认为美是事物的某些属性——细小、光滑、比例匀称等。这种观点在肯定美在客观事物本身方面有合理之处,但由于他们离开了人的社会性,离开了人的社会生活和实践,只从事物的感性特征和自然性质方面探讨美的本质,因而带有明显的直观性。第四种是从主观精神和客观事物的统一中去探讨美的本质,但他们往往最终还是把美的本质归结为主观心理。这些观点在把外物看作构成美的条件方面有其合理之处,但它们强调的重点仍在主观心理方面,因而未能克服第二种观点的缺陷。
四、答:优美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狭义的美。优美又被称为秀美、纤丽美、阴柔美、典雅美等等,在美学史上也有不少美学家对优美作过探讨。比如毕达哥拉斯把美分为男子气的和甜蜜蜜的,西塞罗把美分为秀美和威严。从毕达哥拉斯以来,优美一般的特性都是“和谐”、“适宜”、“比例”、“对称”、“完整”、“秩序”、“匀称”、“整一”、“鲜明”等等关键词。到了文艺复兴以后,美学家们的探讨常常把优美和崇高对立起来看待。18世纪英国经验主义美学家柏克认为优美的品质有以下一些方面:1、比较小,2、光滑,3、各部分见出变化,4、这些部分不棱角,彼此象熔成一片,5、身材娇弱,不是突出地现出威武有力的样子,6、颜色鲜明,但不强烈刺眼,7、如果有刺眼的颜色,也要配上其他颜色,使它在变化中得到冲淡。柏克是第一次把优美与崇高加以系统的分析,总结出了优美的形式特征。当然大家知道柏克主要是从经验主义的立场出发研究优美的本质,只着眼于对象的形象特征,还不是哲学高度的理性的系统的思索。当然,优美与崇高的这种区别对立有时候也不是那样泾渭分明、那样界限森严的,有时候它们之间的界限常常是模糊的、交叉的,是崇高又显得优美,是优美又显得崇高,很难轻易划分类型的。在西方最早讨论到相当于崇高这一范畴的人是毕达哥拉斯,他曾经把音乐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男子气的,尚武的,粗犷而又激动人心的;另一种则是甜蜜蜜软绵绵的。罗马时期的西塞罗则进一步把美分成秀美和威严两种,他曾经说“我们可以看到,美有两种。一种在于秀美,另一种在于威严;我们必须把秀美看作女性美,把威严看作男性美。”崇高的实质是审美的主体与客体处于一种对立冲突后而趋于和谐统一的美学形态,它是更侧重于内容的一种审美品格,是人的本质力量经过对象的震撼和压抑而获得的显现,这种动态的过程是崇高的主要特点。这与优美是完全不一样的,优美的对象从内容到形式,都是和谐的,一下子就与人的心境相融合,人的本质力量很顺利地在对象中得到显现。而崇高的内容和形式常常显得非常大,大到超过了我们的想象力与感受力,以至我们不能一下子理解它,控制它,掌握它,而是受到它的震动与惊吓,它始终高高地踞于我们之上,使得我们的本质力量受到压抑与阻遏,不能流畅地表现出来。但是,人是能动的、创造性的有意识的,在与对象的调和与斗争中最终提高了自己,取得了胜利,理解、掌握征服了对象,把自己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在了对象上。崇高对象外在特征一般都是“大”,康德说:“我们把全然大的东西称之为崇高。”“如果我们不仅把某物称为大,而且全然地、绝对地、在任何意义上都称为大,这就是崇高的。崇高是这样一些事物,与他相比其他一切事物都是小的。”陈望道先生认为崇高的这种强大可分为“形状上的强大、物质力的强大、生命力的强大”三种形式,但是不管怎样,“大”是崇高的直观特征,但这种“大”还没有到将人完全摧毁的程度,所以,陈先生说:“故要崇高的情趣成立,又需那强大不曾越过可以静观的程度。”那强大还是在人力可以承受的极限范围之内。
一、结合具体的审美现象,谈谈怎样理解美的形象性?(50分)
二、怎样评价美学史上从事物的客观属性研究美的方法?(50分)
三、怎样理解马克思关于“劳动创造美”的观点?(50分)
四、怎样理解优美与崇高美的特点?(50分)
五、审美活动发生的前提条件有哪些?(50分)
一、答:那么,什么是形象性呢?“形”在中国古典词汇中更多的指地上的可见的事物之外貌,而象则更多地指天象或者象征之意。例如《周易•系辞上》说:“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而韩康伯注曰:“象况日月星辰,形况山川草木。”同样在《系辞上》里说:“见乃谓之象,形乃谓之器。”这些都指出了“形象”的直接观感性,只不过有“天上地下”“形上形下”的区分。《周易》里说:“圣人设卦观象,是故吉凶者失得之象也;悔吝者忧虞之象也;变化者进退之象也;刚柔者昼夜之象也。”“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象也者象此者也。爻象动乎内,吉凶见乎外。”“天垂象,见吉凶。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这些“象”都有以痕迹征兆象征的意思。《老子》说:“道之为物,惟恍惟忽。忽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忽兮,其中有物。”《韩非子》对此解释说:“人希见生象也,而得死象之骨,案其图以想其生也,故诸人之所以意想者皆谓之象也。”这里的“象”则多了想象的意思了。总的来看,形象,都包含有可以眼见的直观的甚至可以触觉的物象的意思。因此,美的形象性就是说美不是抽象的,而是可见、可感可触的。康德曾经指出“美是非关概念而普遍的”,美不是理性逻辑之下的清晰概念,但它却象概念一样有普遍的可传达性。美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不是抽象的真理和知识,即使美的东西有某种普遍性,典型性,蕴涵着“某种道理”,那也一定是在形象中包含着的,是不知不觉的自然显现,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如果不是感性的显现理念,而仅仅只见理念,只是一些抽象的概念,那这个东西不能叫做美。美是人的视觉一下能捕捉到的一个鲜明的栩栩如生的具体可感的物象,这是美的首要条件。然后这个物象要能够引起人们的想象、情感等活动,把这个画面自己构筑成一个连贯的完整的有生命力的包含欣赏者自己情感的美的画面,如果还仅仅只停留在物象的阶段,就很难有更美的感觉。所以,美实际上是感性形象经过人的感性“综合”而形成的一个“意象”,是一个“物乙”而不是物体原样的“物甲”了。三星堆:纵目图。怎样才能看得远呢?你看那突出的眼睛,这就是形象的说法。实际上,人们很多复杂的意思往往是语言不能完全穷尽的,用“象”来表达往往能够有更多的含义,这就是形象大于语言。在《周易》中人们就认识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所以要“立象以尽意”。用“象”来表达人们的意思,这是一种智慧。很多时候作者自己的寄托、寓意、情感等等都是非常复杂的,不是单一的,不是可以一言以蔽之的。而且有很多时候作者自己也并没有一个很明确的“主题”,往往只有一个大致的方向,正如曹禺说自己创作《雷雨》的时候并没有一个明确的主题,人们所说的抨击封建大家庭的罪恶的都可以“追加”上去,但当时并没有这样明确的想法,只是有一些模糊的影像在眼前冲突。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试题卷
类别:网教专业:汉语,汉语言文学,汉语言文学(汉语言文学教育),语文教育2017年6月
课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名称【编号】:美学与人生【0324】A卷
大作业满分:100分
论述题:在以下5个题目中选择其中2道题作答,每小题50分,共100分。要求:没有科学性错误,观点明确,答题层次清楚,逻辑严密,字数每小题不少于500字。不抄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