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常见20类题型教案资料

合集下载

中考记叙文阅读考点题型指导【祝壮】

中考记叙文阅读考点题型指导【祝壮】

《爸爸的花儿落了》
表层含义: 夹竹桃凋谢 深层含义: 父亲去世,也预示我长大了
解析: 【1】揣摩标题关键词“花儿落了”文题一语双关 。 “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方面实指夹竹桃的败落,一方面象 征天性爱花的爸爸的辞世。
【2】 结合文末主旨句揣摩标题深意,“走过院子,看那 垂落的夹竹桃,我默念着:爸爸的花儿落了。 我已不再 是小孩子。” 因此文题也暗含着另一层含义:我在爸爸 去世之时,终于体会到自己已经长大了,不再是小孩子了。
(二)分析标题的作用
记叙文标题作用 【1】点明记叙的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 【2】交代事件发生的环境。 【3】暗示文章的主题(主旨)。 【4】点明(暗示)人物性格(事物、景物特点) 【5】点明(暗示)全文的感情基调。 【6】点明(暗示)全文的写作思路。 【7】点明(暗示)记叙的线索。 【8】点明(暗示)记叙的顺序(顺叙) 【9】题目语言风格凸显(形象生动,幽默风趣… ) 【10】题目悬念顿生,引人入胜。
一、理解标题的含义和作用。 二、赏析重点词语 三、赏析重点语句。 四、理解重点段落作用 五、环境描写作用的理解 六、分析、概括人物形象。 七、概括文章内容。把握文章主题 八写作方法【手法】的理解与作用。 九、文章内容理解与拓展探究。
分类解析宿迁中考 记叙文不同题型, 探究不同题型的具 体思路与方法。
日月穿梭,时光飞逝。05届的学生毕业了,各 自考入了理想的大学,离开了我。前几天,06届毕 业生又送我一个花瓶,因为他们看原先的花瓶已装 不下那株富贵竹。 那天晚上,我做了一个梦。梦中的我化作桌上 那株富贵竹,而花瓶中的水珠化作我的学生,他们 一个个纯洁透明,晶莹剔透,欢乐无忧地在我的周 围游来游去,我深深地扎根于他们中间。 梦中醒来,我沉思良久,恍然顿悟。教师,不 正是那株充满生机,翠绿挺拔的富贵竹吗?你看它 只需要维持生命所必需的水分、空气和阳光,别无 他求。它让我体味到,教师的根只有深扎于学生之 中,与他们同呼吸、共成长,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 力,才能永远挺拔翠绿。 富贵竹,不正是千千万万普通教师光辉形象的 写照吗?

中招语文复习 专题二 记叙文(含散文、小说)阅读

中招语文复习 专题二 记叙文(含散文、小说)阅读

第5 页
三、答题方法 1.理解标题的含义 (1)分析标题的修辞义:将标题中运用的修辞手法还原后理解文章标题的含义。有些文章题目中运用了修辞手法,这就要我们 先将它的本义还原后再作分析。 (2)把握文章感情的出发点。 (3)理解标题的双关义。标题含义一般从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两方面来分析。 (4)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5)把握文章标题的象征义。 (6)寻找文章的文眼。
第 12 页
二、常见题型 1.文章某段用了怎样的叙述顺序?有何作用? 2.文章开头运用倒叙的方式,有什么作用? 3.某段插叙了××的什么往事?在文中起到了哪些作用? 4.作者运用了怎样的顺序构思全文?这样处理有何妙处?
第 13 页
三、解题方法 1.提取标志性词语。有的文章在叙述上有很明显的标志性词语可以看出记叙顺序,尤其是按事情发展顺序行文的文章。抓住 这些词语,就可以判断出文章的叙述顺序。 2.辨析开篇段落。文章采用的写作顺序,在开篇的段落都会有所暗示,这类方法对于倒叙的文章尤为适用。 3.抓住关键段落。这种方法适用于插叙的文章,因为插叙的段落一般都会独立成段,与其他段落有较大的区别。
第7 页
考点二 理解、赏析重点词语 把握文章中关键词语的含义及其表达效果,对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分析人物性格具有重要作用。 一、常见题型 1.文中加点词“××”用得很传神,请作简要分析。 2.从画线句中找出几个体现细节的词语,结合具体内容进行赏析。 3.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4.文中“××”一词能否换成“××”?请说明理由。 5.结合上下文意思,谈谈你对句中加点词语的理解。 6.文中多次(几次)使用了“××”一词,有什么作用?见P206~P207“典例精析”第(1)题。
第 22 页
(2)内容。即该句子所叙述或描写的内容。要分清是人物描写,还是环境描写,揭示其与描写对象特点之间的关系或作用。 (3)情感。即结合文章的主题分析该句子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另外,很多重点句的含义往往是通过一两个动词、形容词、副词、数量词等关键词传递出来的。抓住句中的关键词去深入理 解句子,是可取并且常用的一种赏析句子的方法。

初中记叙文阅读题型及答题技巧(共20张PPT)

初中记叙文阅读题型及答题技巧(共20张PPT)

分析记叙顺序及作用(顺叙、倒叙、插叙、补叙)
• 插叙:
• ①交代…(家境、生活环境、故事内容、缘由);丰富或补 充…内容,使情节波澜起伏;
• ② 与…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为下文…情节作铺垫。
• ③刻画了人物…性格特点,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
• 倒叙:①设置悬念,吸引读者兴趣;引出下文,或首尾呼应。
②强调了…主要内容,表达了…情感,突出中心。
• 补叙:叙事结束时,补充交代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内容叫补叙。

补充交代…内容,使故事情节完整。

人称的作用:
• 第一人称:“我” • ①便于自我抒情,感情真挚; • ②真切自然,直接表达或渗透作者的主观意识。 • ③以“我”的视角来叙事,使事件显得真实可信。 • 第二人称:“你” • 增加亲切感,如同作者和读者对话,拉近了读者的距离. • 有呼告效果,可加强感染力; • 用于物,有拟人化效果。 • 第三人称:“他” • 显得比较客观公正,以一个冷静的旁观者的身份来进行叙述,不
起特征是细微之处见精神。 • 外貌描写:表现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遭遇,从而揭示人物
的性格特征; • 心理描写:用来揭示人物特定环境中的内心活动。
人物描写及作用(动、语、外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神、心)(主角)
• 1.指出人物描写方法:仔细分析有几种 • 2.分析作用:人物怎样的心情,心理,表现人物怎样的精神品质或感情。 • 3.考虑与上下文的关系:如对比,铺垫
启示; • 3.谈谈我们在实际中应该怎样做。
• 问: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观点?
• 答:通过记叙记……事件,表现了作者……的感情、观点、看法。 • 思路:看文章主要写了哪些人物,一般一类人物表现一类主题,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中考记叙文专题复习教案(含答案解析)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中考记叙文专题复习教案(含答案解析)

中考语文记叙文专题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掌握语文记叙文阅读的技巧2、了解记叙文的基本知识和考点3、通过练习加以强化教学重点:1、记叙文的阅读方法和步骤2、记叙文考点的讲解教学难点:1、重点字词句子的赏析理解2、环境描写的作用教学时间:3课时教学过程:提问导入:记叙文的定义是什么?(记叙文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

)平时你是怎样做记叙文的?(学生回答)现在就让我们系统的来复习一下记叙文的做题技巧吧。

一、中考考点知多少:理解文章重要词语的含义.11、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理解文中重要句段作用。

3、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4、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5、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6、鉴赏文学作品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7、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二、记叙的要素:1、记叙的要素,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原因、经过和结果。

2、掌握六要素,有助于分析文章的结构,理清事情的发生、发展的脉络,概括文章中心或段落大意。

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这三个要素,是记叙文的主体部分,内容的展现,人物的塑造,中心的表达,就是通过这些来实现的。

阅读记叙文要能明确这三个要素,即使不要求准确概括,也须达到能大体将这三点说出来的地步。

3、把握六要素技巧,即: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谁?干什么?针对语文中考考点,对写人叙事的一般记叙文的阅读,主要掌握以下几点:(一)记叙的要素、顺序和线索的判断与梳理2(二)记叙文重点语句和关键词语的分析和体味(三)记叙文段落层次的划分,思想内容的把握三、记叙文的阅读步骤:第一步,通读全篇,大致了解。

第一遍先整体粗略阅读全文,大致了解文章大意即可,做到心中有数。

那么我们要大致了解文章的哪些东西呢?1、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

写了什么事?是怎么写的?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2、了解文章的大致结构,主要思路。

了解文章叙述的基本要素是什么(记叙的人物、事情、时间、地点是什么)?作者的情感变化是怎样的?材料有哪些?是怎样安排的?文章是怎样过渡的?弄清文章的线索、顺序、层次等。

记叙文之人物形象分析【知识梳理+对点训练】-2022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黄金考点20讲(解析版)

记叙文之人物形象分析【知识梳理+对点训练】-2022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黄金考点20讲(解析版)

第09讲记叙文之人物形象分析【学习目标】1.掌握次要人物的作用。

2、灵活运用知识点去规范答题。

【互动探究】【知识精讲】把握人物形象我们在阅读小说时,命题者自然会从分析人物形象这一角度设计试题,题型主要有:(1)概括指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2)对文中人物进行客观具体的评价(包括作者自身对人物的态度和读者对人物的评价)。

解题思路:把握人物形象要从刻画人物的方法入手。

正面描写、侧面描写;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对比描写;环境烘托等等。

第一:分析环境描写,把握人物性格。

第二:分析故事情节,把握人物性格。

第三:分析塑造人物的方法,把握人物性格。

①抓肖像;②抓语言;③抓动作(所做的事);④抓神情;⑤抓心理;⑥抓人物之间的关系。

(3)人物形象表述的方法:“是一个怎样的人+ 性格、品质特征+形象的意义”如:《睡美人》:女主人公是一个德艺双馨的艺术家,她有丰富的经验、精湛的演技,能善于发现人才、使用人才;通人物过形象的塑造,告诉人们要去发现、使用生活中的睡美人。

(4)人物形象描写的方法。

①直接表现:外貌、语言(对话/独白)、动作、心理、细节。

②间接表现(侧面描写):如正衬、反衬等。

(以人衬人、以景衬人、以场面衬人)常见命题方式:① 小说的主人公是什么样的人?请结合小说的具体内容分析。

②某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简要分析其性格特点。

③ 试析某某人物的形象。

解题思路:首先总体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确定作者的感情倾向是褒还是贬,是颂扬还是讽刺。

然后画出小说中关于这个人物言行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

接着看用了什么描写方法,通过人物的描写(语言、行动、心理、肖像、细节)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类概括。

最后选择恰当的词句表述出来。

【概括人物形象词语参考】褒义:☆外表:美丽、善良、优雅、纯洁、大方、典雅、高雅、贤惠、腼腆害羞、温柔体贴、精神饱满、精神抖擞、高大、魁梧、平凡☆待人:热情、热心助人、诚实、诚恳、真诚、忠诚、友好、宽宏大量、宽以待人严以律己、平易近人、为人着想、关爱他人、宽厚、有爱心、善解人意、知恩图报☆品质:淳朴、质朴、朴素、踏实、勤劳、和蔼可亲、慈爱、诚实坦白、吃苦耐劳、老实、低调、谦逊、淡泊名利、不慕荣利、不求富贵、不攀权贵、不卑不亢、安贫乐道、与世无争☆修养:有教养、有礼貌、彬彬有礼、才貌双全、知书识礼、有品味、有内涵、有魅力、有激情、有感染力、志趣高洁☆个性:幼稚调皮、活泼可爱、好奇心强、聪明伶俐、风趣幽默、聪明好学、年轻有为、有个性、直率、率真、纯真、爽朗、表里如一、不做作、不虚夸☆处事:成熟稳重、安分守己、爱憎分明、执着、光明磊落、能屈能伸、正直、刚正不阿、临危不惧、从容、镇定、乐观豁达、小心谨慎、平和、处事洒脱、独立、雷厉风行、言行一致、能干、英明、果断、知错能改、睿智、英勇☆治学:认真、谦虚、严谨、有耐性、有恒心、见多识广、循循善诱、坚强、自强不息、乐观开朗、坚韧不拔☆才干:有毅力、考虑周全、足智多谋、有勇有谋、忠义、守信、信守承诺、有组织能力、有领导能力、处事周密、知人善任、老练、有策略、经验丰富、坚持不懈☆性情:有才华、有抱负、有雄心壮志、豪爽、不拘小节、灵敏、机警、有志气、大胆、富创造力、有拼搏精神、勇于冒险、自信、正义☆作风:无私奉献、默默奉献、有奉献精神、忘我工作、心系人民、尽职尽责、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克己奉公、坚守岗位、深得民心、深受爱戴、有魄力、有领导才能、有主见、德高望重、善于分析、积极进取、公正、清正廉洁、经得起诱惑、以身作则、忠心耿耿、舍己为人、有原则、不屈不挠、实事求是、负责、可靠、爱国爱民、忧国忧民贬义:☆缺陷:固执己见、愚昧无知、盲目、患得患失、异想天开、疑神疑鬼、愚蠢、安于现状、慵懒、才疏学浅、无能☆意图:斤斤计较、唯利是图、好高骛远、野心勃勃、自私自利、见利忘义、追名逐利、爱面子、虚荣心强☆行径:殷勤、谄媚、见风使舵、狡猾多变、见异思迁、背信弃义、卑鄙、卑鄙无耻、龌龊、阴险、耍花招、耍小聪明、不择手段、贪小便宜、虚情假意、口蜜腹剑、吹毛求疵、挑剔、欺软怕硬、不守信用、言而无信、厚颜无耻、处心积虑、表里不一☆作风:损人利己、虚伪、阳奉阴违、欺压百姓、欺下媚上、蛮横、霸道、势力小人、以公谋私、假公济私、盲目跟风、贪污腐化、腐败、不得民心☆性情:多愁善感、悲观失意、郁郁寡欢、情绪多变、喜怒无常、脾气暴躁、心直口快、快言快语、沉默寡言、不苟言笑、不善言辞、婆婆妈妈、自大、高傲、圆滑老练、软弱、任性☆外表:饱经风霜、苍老、落魄、衣衫褴褛、穷困潦倒、金玉其外败絮其中、飞扬跋扈、不可一世、气焰嚣张、卑微穷苦、盛气凌人☆恶习:凶恶、心狠手辣、诡计多端、好吃懒做、毒辣、狡猾、狡诈、无情、口是心非、世俗、市侩、邪恶、心胸狭窄、冷漠、苛刻、忘恩负义、傲慢无礼、贪婪☆做事:冒失、粗心大意、优柔寡断、循规蹈矩、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爱管闲事、胆小怕事、冲动【例题精讲】例 1.父亲的长笛①小时候,每天晚饭后,父亲总喜欢拿出心爱的长笛吹奏一曲。

(精品课件)中考记叙文阅读指导(56张ppt)

(精品课件)中考记叙文阅读指导(56张ppt)
▪ ①平时一方面要关注生活,注意勤观察、勤思考;另 一方面要广泛阅读,开阔视听,不断吸取知识营养。 积累较丰富的材料,“谈”起来才能得心应手。
▪ ②“谈”时要针对话题,选取适当的角度,具体阐 述,避免空泛,“谈”的内容应从原文生发,要中
心明确,要表现正确的思想和健康的情感。 ▪ ③“谈”时要根据题意选择适当的表达方式(议论记
(8) 欲扬先抑和先扬后抑。 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对象,上下文形 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
(9) 前后照应(首尾呼应) 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10)设置悬念能引起读者注意,引出文章的说明内容等。
第29页,共43页。
记叙文的表现手法:
渲染、烘托、设置悬念、伏笔、铺垫、
▪ 6)以“我”的所见所闻为线索。如《孔乙己》以小伙计“我” 的所见所闻为线索塑造孔乙己这个人物形象。
▪ 技巧:注意题目、文中多次出现的字眼、议论抒情的句子。
第7页,共43页。
“线索”是连贯文章始终的脉络,是文章的纲。
▪ ①文章的标题
▪ ②反复出现的词或事物 ▪ ③文中议论抒情的语句
▪ ④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 ▪ ⑤“我”的所见所闻所感
第2页,共43页。
第3页,共43页。
记叙文的阅读步骤
1、阅读全文:运用“六要素”知识,对文章内容、作者 思路等有一个全面感知。
2、浏览考题:粗略了解考察内容。 3、再读文章:与题目相关的内容仔细阅读。 4、解决问题:找准答题区域,注意关键句、主旨句、
抒情议论段。 5、认定补充对考题做进一步审视,并对所做答案进
第一人称使人感到亲切自然,与读者没有 距离; 第二人称最贴近读者,使人感到特别亲切, 但用得不多; 第三人称,是以“他”叙事。运用第三人 称叙事,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束缚,叙 述的角度比较灵活、自如

中考记叙文阅读复习教案

中考记叙文阅读复习教案

【篇一】中考记叙文阅读复习教案记叙文阅读解题技巧指导课题:品析语言课时:1课时方法:归纳法,讲练结合法教学目的:通过复习记叙文的相关知识,使学生初步掌握一般记叙文品析语言的答题技巧。

教学过程:一、导入记叙文的有关知识1、概念: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记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文章。

2、记叙文有狭义和广义之说。

狭义的记叙文是指记叙生活中真实存在的人和事。

包括:通讯、特写、游记、回忆录、访问记等。

广义的记叙文既包括一般的记叙性文章。

又包括记叙性的文学作品,如散文、小说、童话、寓言等。

二、记叙文考点中的常考考点:1.把握中心。

2.品析语言。

3.分析人物形象。

三、出示目标:品析语言。

四、指导与训练(一)、向学生介绍中考记叙文语言品析试题第一种类型:赏析富有表现力的词语1、先让学生明白什么样的词语才是富有表现力的词语。

2、再举例,再让学生了解中考富有表现力的词语考题的常见类型。

湖北省黄冈市2006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课改实验区)记叙文阅读《水塘边的鸟窝》15小题:比较下面两个句子,结合语境说哪一句的表达效果要好,并说明理由。

(2分)(1)一个关于“窝”的战栗包裹着我的魂魄,走过了很长很长的岁月(2)一个关于”寓”的故事包裹着我的魂魄,走过了很长很长的岁月湖南省长沙市2006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语文试卷记叙文阅读《母亲的贺卡》23小题:揣摩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说说表现人物怎样的心理状态。

(4分)(1)一双本来就有些哆嗦的手更哆嗦了。

(2)他的眼里常常会涌满泪水。

2006年广东省课改实验区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卷记叙文阅读《词典的故事》(阿来)17小题:本文语言富有表现力。

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6分)(1)书店干净的木地板在脚下发出好听的声音(2)但上面几个凹印的字却一下撞进了眼里:“汉语成语词典”。

2、教师举例引导。

3、练习《母亲的贺卡》23小题。

(二)、向学生介绍中考记叙文语言品析试题第二种类型:赏析运用修辞手法的句子1、先举例眉山市2006年课改实验区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卷记叙文阅读《坐在最后一排》(乔叶)18小题:请从第⑨⑩加曲线的句子中任选一个,从修辞运用方面来说说表达作用(2分)。

中考记叙文阅读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ppt课件

中考记叙文阅读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ppt课件
一是通过分析典型事例和情节的 发展来理解人物形象;
二是通过对人物描写(外貌描写、 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 肖像描写等)方法的分析来把握人 物的思想性格。要分析直接描写、 侧面描写、细节描写。
22
十六、描写的作用
A(描写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等 B: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和细节描写 C:人物描写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等
33
命题者拟题是从整体上来设计的, 几道题由浅入深,题与题之间既彼 此独立又互相联系。一般地说,应 从第一题入手,循序渐进地答题。 但有时也可前后参照,从题目之间 的关联性上得到启发,从而更快捷 地找到答案,或验证答案。
34
17
十二、修辞方法在文中的作用
修辞: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 (1) 比喻拟人:形象生动地表现出------ (3) 夸张:突出了事物--------的特征 (4) 排比:增强语言气势,使文章条理清晰,节
奏鲜明。 (5) 对偶: 形式整齐,音韵和谐。 (6) 反复:突出强调某种意思,强烈抒情。 (7) 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8) 反问:态度鲜明,加强语气,强烈抒情 (9) 反语:讽刺揭露某一现象
26
(4) 对比手法 通过比较,突出事物的特
点,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
(5) 衬托(侧面烘托)手法 以次要的人
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 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
(6) 讽刺手法 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段和
方法对人或事物进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强 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语言辛辣幽默。
楚 (2) 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 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3) 插叙(叙事时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 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

【精选】中考阅读(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

【精选】中考阅读(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

【精选】中考阅读(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一、记叙文阅读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 (1)二、议论文阅读技巧 (5)三、议论文的常见题型 (7)一、记叙文阅读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1.文章体裁:此文是一篇:诗歌、小说、散文(抒情散文、叙事散文)、剧本、说明文、议论文2.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

3.找主题句:找首段或尾段的议论抒情句。

4.概括文章内容方法:看题目、人物、事件,进行综合、概括。

答:此文记叙了(描写了、说明了)……,表现了(赞美了、揭示了)……。

5.材料组织特点:紧紧围绕中心选取典型事件,剪裁得体,详略得当。

6.划分层次:(1)按时间划分(找表示时间的短语)(2)按地点划分(找表示地点的短语)(3)按事情发展过程(找各个事件)(4)总分总(掐头去尾)7.记叙线索及作用线索:(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4)时间(5)地点(6)作者的情感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8.为文章拟标题。

找文章的线索或中心(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6)作者情感9.填写读书卡片。

按各项要求上原文寻找,再填写。

注意原文的标题、作者、出版社等项(有时在括号内)。

10.记叙顺序及作用(1)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

)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3)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

)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

(4)平叙(略)11.语言特色结合语境和修辞方法从下列语句中选择:形象生动、清新优美、简洁凝练、准确严密、精辟深刻、通俗易懂、音韵和谐、节奏感强。

注:必须结合具体语句分析。

12.写作手法及作用?(1)拟人手法: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记叙文教学设计案例精选5篇

记叙文教学设计案例精选5篇

记叙文教学设计案例精选5篇中考记叙文教案篇一记叙文阅读公开课教案教学目标:1、明确记叙文的要点;2、掌握记叙文的阅读方法;3、提高记叙文阅读能力。

课时安排:三课时教学重难点:记叙文重点语句和关键词语的分析和体味。

一课时一、明确记叙文阅读在中考中的要求:1、把握记叙要素、线索、顺序、人称、详略。

2、理清文章的思路、结构和层次。

3、理解题旨及文章的主旨,概述主要内容。

4、揣摩理解关键词、句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及作用。

5、分析文章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及写作技巧。

6、阅读中的体验及启示。

7、结合内容进行个性化表述,学会思考和质疑。

二、针对中考考点,对写人叙事的一般记叙文的阅读,主要掌握以下几点:记叙的`要素、顺序和线索的判断与梳理;记叙文重点语句和关键词语的分析和体味;记叙文段落层次的划分,思想内容的把握;三、结合课内部分文章温习记叙文的知识。

1、记叙文: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

2、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3、材料组织特点:紧围绕中心;选取典型事例;剪裁得体;详略得当;4、线索及作用:核心人物、核心事物、核心事件、时间、地点、作者情感作用:贯穿全文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5、记叙的顺序及作用:顺叙、倒叙、插叙。

6、写作手法及作用:对比、烘托、欲扬先抑、巧设悬念、情景交融······7、修辞方法及作用: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问、引用、对比······8、表达方式: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抒情(重点复习描写与抒情在文章中的作用)。

描写:按对象分:人物(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环境(自然、社会)场面、细节;按角度分:正面、侧面按风格分:白描、细描抒情:直接、间接9、记叙文中的过渡及照应。

中考精英语文总复习记叙文(小说、散文)阅读

中考精英语文总复习记叙文(小说、散文)阅读

15
5.文中指代词指代对象的判断 方法:A.常考的指代词有:这、那、这些、其他、以上、如此、此 ……;B.一般是往前找;C.找到之后,将找到的内容放在指代词所在句 中读一读,看是否适合。 6.一句话中某两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答题格式:不能。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 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 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5.了解叙述(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及其作用。 6.了解故事情节,分析写人方法,理解环境描写,把握人物性格特征

7.能领悟作品内涵,能有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并能从中获得对自然 、对社会、对人生的有益启示。
3 8.对作品的故事、人物、感情倾向、思想观点、人生态度进行评论。
4
考点一:感知主题 梳理情节
12
2.词语表达效果作用:要分析此词怎样写,写得怎样和写出了什么,
给读者怎样的感受或表达了作者(文中人物)怎样的情感,达到了什么效
果。 答题格式:A.分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B.分析表面意义和表达效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________的特点。
C.分析深层含义:肯定了/褒扬了/赞美了/歌颂了或批判了/讽刺了/否 定了/反驳了________,或者给了我们________的印象(启示、道理)等。
答题三步:A.判断采用什么修辞手法;B.写出该修辞手法的一般作用
;C.结合具体句子分析含义。(表现了什么/表达了某种感情/突出了什么/ 强调了什么)
答题格式: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刻画了(表
现了、描写了)________,表现了(人或事物)________的特征,表达了作 者(或文中人物)对某某事物的________的感情,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

(名师整理)最新人教部编版语文中考《记叙文阅读》专题复习教案(含答案)

(名师整理)最新人教部编版语文中考《记叙文阅读》专题复习教案(含答案)

记叙文阅读──理解重要词句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2)一、考纲解说1. 准确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局部精读的前提。

2. 明确各层次之间的关系——理清行文思路。

3. 理清文章的线索并理解其在组织内容、表达中心方面的作用。

4. 准确地摘取重要细节——把握人物形象特征。

5. 能找到表现作者思想情感的关键语句——把握思想感情的脉络(显性的关键词语,隐性的具体描述)。

二、考点要求理解重要词句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就是要求阅读文章,利用文中信息和日常积累对关键词句、重要段落、写作手法、情感认识等,进行合理的解释。

知识精讲、易错指津:1立足于文章的重要词句,结合语境分析其含义、作用、表达效果。

重要词句:1. 文章题目。

(上一讲内容,请同学们回顾)2. 与人物描写或景物描写有关的词语或句子。

(上一讲内容,请同学们回顾)3. 文章中议论抒情句。

4. 结合文章中某一信息点,概括回答“为什么”。

示例:一、文章中议论抒情句①有助于揭示和概括文章段意或中心思想的句子。

②包含着深刻思想意义,内涵丰富、耐人寻味且蕴含哲理的词语和句子。

③能够很好地照应文章的题目,点睛并升华主题的句子。

④对全文的内容和结构有重要作用的领起句、总结句,段落之间的过渡句。

例 1 联系全文,说说最后一段文字的含义和作用。

(《宛如英雄》)即使是最卑微的人,在贝多芬的音乐中,也能宛如英雄!2例2 第⑥段中划线句子“倘若,青春的回忆只剩下书本和试卷,那将多么乏味”的含义是什么?(《你遗失了感动吗?》)例3选文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请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回答。

(《送你一束花》)●最后一段,连用九个问句,具有怎样的表达作用?请分条简要回答。

(《古井》)◆答题技巧:这类题目有时只考含义理解,但有时还和作用一起考。

议论抒情句一般在文章中都有揭示主旨、表达作者某种思想感情的作用。

所以答题的基本思路就是围绕文章的主题和所表达的情感来组织语言。

先是分析句子中关键词的所指,再结合主旨回答。

(名师整理)最新人教部编版语文中考《记叙文阅读——理解句子的含义》专题复习教案(含答案)

(名师整理)最新人教部编版语文中考《记叙文阅读——理解句子的含义》专题复习教案(含答案)

记叙文阅读--“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含义”学习目标:1、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句子的含义。

2、要学会善于借用文中重要词句来翻译。

3、熟练掌握“理解句子的含义”的答题思路与方法。

学做思一:“记叙文阅读”中考常见“考点”有哪些?导学:1、自行回忆梳理。

2、小组交流。

导做:1、小组发言,其他组补充。

2、学生评点。

3、讨论并明确考点中“重难点”有哪些考点。

导思:各考点的审题与答题思路和方法学做思二:记叙文阅读的重点、难点考点分析。

导学:1、小组讨论易失分题和难题。

2、归纳记叙文阅读考题的重难点考点。

重难点考点明确:1、理解题目的含义./理解题目的作用。

12、结合句子,理解加点词语的含义/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含义。

3、从不同角度分析词或句的作用。

4、结合句子,联系上下文赏析加点词句的作用。

导做:1、注重加点词或句子的手法和手法作用。

2、注重词句的情感。

3、注重句子的位置,要谈结构上的作用。

4、借用文中重要词句回答,要结合语境来回答。

导思:把握各考点的答题思维与方法。

学做思三:本课重点目标---如何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含义。

导学: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深刻含义导做:1、联系上下文。

2、抓句中关键词来理解。

(多问是什么,为什么,是什么意思)3、分层。

4、用自己的话来翻译。

5、借用文中重要词句翻译。

导思:总结结合语境“理解句子含义”的解题思路。

答题格式:这句话的意思是…../或这句话是指……..(。

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句子的深刻含义。

21)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2)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1)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联系上下文,你会借用文中哪些重要词句来翻译)那是1中华民族任人宰割的时代,是有亡国灭种的危险的时代。

今天,一个世纪以后,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这是千千万万人努力的结果,是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创造出来的伟大胜利。

3在20世纪人类历史上,这可能是最重要的、影响最深远的巨大转变。

记叙文教案(优秀8篇)

记叙文教案(优秀8篇)

记叙文教案(优秀8篇)记叙文作文课教学设计篇一中考记叙文阅读复习——人物形象分析复习目标:1、掌握人物形象分析的方法。

2、了解常见题型,能够运用解题方法规范答题。

复习过程:一、导入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今天我就和大家一起来复习中考记叙文阅读中的人物形象分析类问题。

二、明确复习依据(一)中考回放1、结合具体语境,对选文中加波浪线的句子“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

”作简要赏析。

(3分)——2014《五猖会》第21题2、请简要赏析选文中加横线的句子“眼睛里冒着愤怒的光”。

(3分)——2015《寒冷的冬夜》第20题3、从选文第⑤段内容看,祥子是怎样的一个人?(3分)——2016《骆驼祥子节选》第20题4、从选文第⑥段看,周有光先生的哪些精神品质令人敬佩?(3分)——2017《至深至纯师生情》第19题5、从选文第④ ⑤ ⑥段看,齐白石先生具有怎样的精神品质?(3分)——2018《回忆齐白石先生》第18题从这五年的中考题中我们不难看出,近几年人物形象分析类的问题以不同的形式出现的频率非常高,而且分值相当大。

(二)《语文课程标准》、河北省初中语文考试说明: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对作品1 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三、明确复习目标四、方法探究:首先我们结合学过的课文一起来探讨一下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

(一)阅读下面的选段说出选段中人物的性格特点(精神品质)以及判断依据。

⑴母亲是个好劳动。

从我能记忆时起,总是天不亮就起床。

全家二十多口人,妇女们轮班煮饭,轮到就煮一年。

母亲把饭煮了,还要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

因为她身体高大结实,还能挑水挑粪。

——《回忆我的母亲》母亲:勤劳能干依据:母亲每天早晨煮饭,还要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挑水挑粪等具体事件。

⑴(他)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中考记叙文阅读教案

中考记叙文阅读教案

中考记叙文阅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记叙文的定义和特点,能够识别和分析记叙文的基本元素。

2. 培养学生对记叙文主题、情节、人物、环境等方面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 提高学生对记叙文写作技巧的鉴赏能力,如描写、抒情、议论等。

4. 培养学生通过阅读记叙文,提取信息、概括要点、理解作者意图的能力。

5. 引导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对记叙文进行评价和分析。

二、教学内容1. 记叙文的定义和特点:介绍记叙文的概念,分析其要素,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

2. 记叙文主题分析:引导学生从情节、人物、环境等方面挖掘记叙文的主题。

3. 记叙文写作技巧分析:讲解描写、抒情、议论等写作技巧在记叙文中的应用。

4. 记叙文阅读策略:教授学生如何快速提取信息、概括要点、理解作者意图。

5. 批判性思维训练:培养学生对记叙文进行评价和分析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记叙文的定义、特点、主题分析和写作技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经典记叙文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点。

3. 练习法:设计阅读练习题,让学生通过实践提高阅读记叙文的能力。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四、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记叙文的定义和特点,分析记叙文的基本元素。

2. 第二课时:讲解记叙文主题分析方法,引导学生挖掘记叙文的主题。

3. 第三课时:讲解记叙文写作技巧,分析经典案例。

4. 第四课时:教授记叙文阅读策略,提高学生提取信息和概括要点的能力。

5. 第五课时:进行批判性思维训练,培养学生对记叙文进行评价和分析的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2. 阅读练习:布置课后阅读练习,评估学生对记叙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沟通交流等。

4. 批判性思维:通过课堂提问和作业,评估学生对记叙文的评价和分析能力。

六、教学资源1. 教材:选择适合中学生阅读的记叙文教材,如《语文》课本等。

记叙文阅读导学案【答案】

记叙文阅读导学案【答案】
⑤父亲擅长做开襟衣衫,他最得意的是做得一手漂亮盘扣。男服多用蜻蜓扣、春蚕扣(也叫一字扣),女服多用蝴蝶扣、菊花扣,还有男女通用的琵琶扣、树枝扣。一个个蜻蜓头,一对对蝴蝶结,公扣母扣,结对成双。这种衣服全用布扣,杜绝塑料扣子或有机玻璃扣子,着实漂亮。
⑥父亲喜欢在左胸前袋口插上一支钢笔,不过这笔大抵在算账立据时才派上用场。父亲有“两不记”:一是收人布料不记,客户来料,只要说明你要做什么衣服什么样式,他随手往那衣料堆里一放,绝不会张冠李戴;二是量体裁衣,他拿皮尺在来人身上左一拉右一扯,嘴里念叨着,只量体并不当面记录,也不开制衣单,顾客按期取衣,从不出错。
八、如何赏析词语、句子(表达感情方面,必须跳出被比喻的事物本身,要看文章整体写的是什么,要表达的感情是什么,扣住主题。)
1.具体词语的含义与作用?
格式:“××”一词原指……,这里指……,起到了……的作用。
2、句子赏析分析角度
a、从修辞手法上分析;(修辞的作用)
b、从作者描写的角度:(听、视、嗅、味、触觉);语言、动作、心理、神态、外貌;细节描写;景物描写。
1.作者说“在我的记忆深处,父亲有些绝活儿”,父亲有哪些绝活?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条概括。
2.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第②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
3.赏析文中画线句子。
(1)左手捏着画粉袋口,将线头置于棉裤一端,右手拉粉线,再用右肘根压住粉线另一端,右手拇指食指拈起粉线,轻轻一弹,不偏不倚完成一条白线。
(2)这像极了农夫耕田犁地,当犁尖插入土地,只听得一声吆喝,那黑色土壤便顺着犁头往右翻去。
三、修辞的种类与作用分析:
常用的修辞格:1、比喻:把……比作……,生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象地表现出了……,表达了……情感。
举例: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表达感情方面,必须跳出被比喻的事物本身,要看文章整体写的是什么,要表达的感情是什么,扣住主题。)

初中阅读技巧课02记叙文阅读之常考题型(教案)

初中阅读技巧课02记叙文阅读之常考题型(教案)

阅读专题讲义(教案)学员姓名:年级:辅导科目:语文学科教师:授课日期年月日授课时段:——:授课主题记叙文阅读之常考题型教学目标掌握记叙文阅读常考题型与答题技巧重点:掌握高效阅读解题法、记叙文阅读各类常考题型与答题技巧教学重难点难点:记叙文阅读常考题型与答题技巧教学内容记叙文阅读之常考题型【技巧点拨】审题要点→解题思路→答题步骤(看问题→拿笔划、问自己→常考题型与答题技巧)★高效阅读解题法:(精简版)1.看问题:问了什么?几个问题?该答几点?2.拿笔划:标记提问段落,划出人物和问题相关词句。

3.问自己:主要人物有谁→人物之间关系、事件、性格特点→为了突出谁、揭示什么主题?(①道理②情感③人物形象:性格特点、精神品质、技能特长)5.分别说说最后一段加点词语在文中的具体含义。

(2分)【答案】胜算:这里指小武认为在这最后的较量中,不但将用行动证明自己的成功,而且将迅速摆脱母亲的束缚。

翻盘:这里指母亲不仅用行动证明了自己的爱心,而且用行动纠正了小武的误解。

(此题考查学生根据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揣摩词语语境义的能力。

)【练习01】系在风筝线上的回忆周岩壁①时令正是仲春。

大地挣脱了冬的纠缠,不觉之中已泛出几分淡淡的鹅黄的绿意。

仰望晴空,偶见数点风筝,袅袅娜娜地飘挂在天际,使我蓦地忆起“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正是放风筝的好时光。

瞩望那长长的轻轻抖动的风筝线,竟丝丝缕缕牵出了我的童年。

②在乡下,三月的轻风还残留着冬的料峭。

我们这些颠跑在蓊郁麦田里的孩子,摔打惯了,是不知道什么叫冷的。

何况又常把嬉笑系在风筝线上,即便有些寒意,也早被如火的童心熔化掉,让野气的笑声赶跑了。

③人们都说:男孩子手笨,没女孩子手巧,这岂不有些重女轻男了么!不是吹,我们男孩虽未能绣出花团锦簇的衣冠,却从手中飞出这巧夺天工的风筝!嗨,做风筝可不像女孩子学针线,有时间,又有专人指教。

我们男孩子可整天像贼撵一般忙得脚不沾地。

常趁放学后的间隙,三五个凑在一处无人知晓的角隅,或干脆跑到野外去,因为家里大人是不让我们摆弄风筝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常见20类题型记叙文阅读是语文考试中最常见的文体,经过多年的语文学习,我们已经充分认识到它的重要性。

然而,很多同学的阅读能力却不容乐观,尤其是在考场上,很多同学面对阅读试题感觉无处下手,回答问题抓不住要点,结果丢失了许多分数,严重影响了语文甚至整个考试的成绩。

其实,记叙文阅读是有规律可循的,为帮助同学们切实提高语文阅读能力,使同学们在语文考试中能够顺利取得优秀成绩,现将记叙文阅读中的常见题型、解题思路及答题技巧进行归纳,供大家平时学习和考前训练使用。

1.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抒情、描写、说明2.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3.找主题句找首段或尾段的议论抒情句。

4.文章内容方法:看题目、人物(事物)、事件,进行综合、概括。

答:此文记叙了(描写了、说明了)……表现了(赞美了、揭示了)……5.材料组织特点紧紧围绕中心选取典型事件,剪裁得体,详略得当。

6.划分层次(1)按时间划分(找表示时间的短语)(2)按地点划分(找表示地点的短语)(3)按事情发展过程(找各个事件)(4)总分总(掐头去尾)7.记叙线索及作用线索:(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4)时间(5)地点(6)作者的情感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8.为文章拟标题找文章的线索或中心(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4)作者情感9.填写读书卡片按各项要求在原文寻找,再填写。

注意原文的标题、作者、出版社等项(有时在括号内)。

10.记叙顺序及作用(1)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倒叙(先写结果,再交代前面发生的事。

)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3)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

)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

11.语言特色结合语境和修辞方法从下列语句中选择:形象生动、清新优美、简洁凝练、准确严密、精辟深刻、通俗易懂、音韵和谐、节奏感强注:必须结合具体语句分析。

12.写作手法及作用(1)拟人手法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2)比喻手法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

(3)夸张手法突出人或事物的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象征手法把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的事物上,表达了……的情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5)对比手法通过比较,突出事物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

(6)衬托(侧面烘托)手法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

(7)讽刺手法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段和方法对人或事物进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强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语言辛辣幽默。

(8)欲扬先抑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描写的对象,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

(9)前后照应(首尾呼应)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13.修辞方法及作用(1)比喻: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

(2)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3)夸张: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排比:条理清晰,节奏鲜明,增强语势,长于抒情。

(5)对偶:形式整齐,音韵和谐,互相映衬,互为补充。

(6)反复:强调某种意思,强烈抒情,富有感染力。

(7)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8)反问:态度鲜明,加强语气,强烈抒情。

注:必须结合相关语句分析。

14.具体词语的含义与作用方法:联系词语本义,解释在文中的含义,找出其指代的具体内容。

答:“××”一词原指……,这里指……,起到了……的作用。

15.句子含义抓住关键词,分析它的特点及含义,联系上下文再解释。

16.句子在结构上的作用(1)承接上文(2)开启下文(引出下文)(3)承上启下(过渡)(4)为后文做铺垫17.环境的种类及作用(1)自然环境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活动的空间,衬托人物的心情。

(2)社会环境交代事件发生的社会背景、时代特征,衬托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揭示文章主题。

18.记叙文中议论的作用引发读者思考,点明人物或事件的意义,突出中心,升华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19.记叙文中抒情的作用抒发作者真挚深沉的情感,引发读者的感情共鸣,使文章具有强大的感染力。

20.描写的种类及作用种类:(1)肖像描写(2)外貌描写(3)神态描写(4)动作描写(5)语言(对话)描写(6)心理描写(7)景物描写(8)场景描写(9)环境描写(10)细节描写作用:塑造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揭示文章主题。

一、词语的比较(选词填空)1、比较词义,尤其是意思相近的词,一定要仔细辨别两个词在程度、适用范围、感情色彩的方面的区别。

2、选好之后应该将相关句子多读几遍,反复体会。

二、语句作用、含义分析题1、句中用了关联词“虽然……但是……”,这组关联词表转折关系;用了关联词“不但……而且……”之类,这类关联词表递进关系,两者用意都在于强调后者。

2、倒装句的作用:往往是强调前置(即调到前面)的部分,例如:“甚矣,汝之不惠”就是为了强调“汝之不惠”的程度是“甚矣”。

又如“并不见佳,我以为”一句是为旗帜鲜明地强调作者对“雷峰夕照”这一胜景的评价是“并不见佳”。

3、评价、赏析一句话:应从两个方面入手,先评写作特色、语言特色,如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语言或生动或优美或讲求对称或准确严密……再评思想内涵,即阐明这一句表达了什么观点,给你什么感受、启迪、教育……4、分析一句话的含义也可从分析关键词入手,着重体会关键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

5、说明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说明内容、说明对象的特征和说明文语言的特色(准确、生动)。

6、记叙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文章所渲染的特定气氛、表达的感情、人物形象的特点等。

7、议论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论点(或是全文的中心论点,或是所在段的分论点)以及议论文语言的特色。

8、关键句子主要包括五个方面:①点明题旨的句子;②描写、议论、抒情的句子;③总结全文的句子;④起承转合的句子(如相互照应的句子和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句);⑤运用各种修辞手法的句子(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反语、设问、反问,特别是引用的句子)。

理解关键句子主要是指能体味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如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喜怒哀乐、褒贬态度及思想倾向等。

同时要理解句子在文中的功能、作用、特点。

指明语句所用的写作方法:一定要注意文体特征和名词使用的准确性。

三、问答题型、常规答题术语及技巧(一)社会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1、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

2、在回答时必须结合当时当地的时代背景,指出文段中环境描写的相关语句揭示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二)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句的主要作用:1、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2、推动情节发展;3、渲染气氛;4、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5、突出、深化主题。

(三)句子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分析:1、对上文(或全文):照应上文、首尾呼应、总结上文(或全文);2、对下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3、对上下文:承上启下(过渡)。

(四)用自己的话回答问题:1、这种题目往往就是限定不能直接用原文中的语句来回答,从另一个层面上来说,也就是暗示你原文中有相关语句,所以你首先应该找出原文中的相关语句;2、现在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将原文中的语句变成自己的话,可以采用下列方法:①概括大意法,适用于原文相关句子较长的情况;②翻译句子法,适用于文言文语段;③解释重点词法,适用于原文语句中有生僻词;④变换句式法,适用于原文使用的是疑问、设问、反问的语意未能完全明确的句子,而题目又要求做出明确表达的情况。

(五)文段中主人公的判断:原则:必须依据本文的主题。

例如:《孔乙己》——“孔乙己”。

散文(包括杂文、通讯、一般记叙文)中的“我”等于作者本人;而小说中的“我”不等于作者本人,而是作者在生活的基础上通过虚构塑造出来的人物形象。

(六)根据阅读短文的感受谈自己的看法或体会:1、用第一人称;2、采用1+2或1+3的形式,先用一句话概括出自己的看法或体会,再用两三句话谈谈理由,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如题目有相关要求,还要注意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

(七)根据语境,补写心理活动:1、必须用第一人称;2、必须仔细研读具体语境。

(八)根据短文提出的观点补充举例:1、可举名人事例,有更大的说服力,并能展示出自己的知识面,但一定要写准确人物、事件,切忌张冠李戴。

2、也可举凡人事例,可以编造,但要注意具有真实感,切忌过于夸大,让人一看就知道是胡编乱造的。

3、格式:人物+事例+简短评价(九)文段中事例的概括:1、必须包含两个要素:人物+事情;2、其他要素如:时间(季节、年代)、地点、环境如果有特定意义,也应概括在内。

(十)划分段落、层次,概括段意、层意:要注意理清文章的线索,借助文章中的过渡性的段落、句子和词语,表示时间变化的语句,表地点转换的语句,还要注意人物出场的先后顺序。

(十一)提炼中心、主题:要注意体会本文的主要内容和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以及蕴涵在文中的思想感情。

注意一些常用词语,如概括主要内容,一般用:本文记叙了……,描写了……,介绍了……,通过……,等等,如概括写作目的和思想感情,一般用:表达……、抒发……、赞美……、歌颂……、揭露……、鞭挞……、讽刺……、说明……、揭示……、反映……等。

8 回复:2009中考语文新题型及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十二)判断文段的说明中心(说明内容):答题方式:1、实物说明文:说明对象+对象的特征2、事理说明文:关于…………的道理(原因、方法、原理等)3、程序说明文:…………的操作或实验或制作的过程本句用了……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具体直观、深入浅出(科学准确)地说明了……(说明内容),使读者……。

(十三)说明文中词语作用的认识与辨析:中考中的现代文主观题阅读(一般是有一定的阅读难度和信度的文学作品,主要是散文,再就是小说),因其分值高,难度又大,一直是学生语文中考的瓶颈。

能否规范地解答这类题,基本决定了学生的语文成绩的高低。

对现代文阅读题的畏难心理、长期以来的挫败感以及掌握答题方法不到位,使许多同学陷入束手无策的尴尬境地,常常望“文”兴叹。

有资深教师认为,做阅读主观题能抄原文答题是上策,能概括原文答题是中策,离开原文答题是下策。

但事实上,离开原文答题这一“下策”往往才是中考中常用的答题方法。

它需要掌握跟文学、写作相关的知识,才能顺利答题。

纵观近几年中考卷出现的题型,大致可以归为几类:语言修辞、布局谋篇、表现手法、归纳要点、人物形象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