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和消除土壤污染源的措施
土壤污染防治实施方案(3篇)
![土壤污染防治实施方案(3篇)](https://img.taocdn.com/s3/m/d421011c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0b.png)
土壤污染防治实施方案按照《省人民政府___加强全省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实施意见》、《___年省土壤污染防治工作要点》、《市净土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___年)》、《___年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要求,为确保土壤污染防治重点攻坚目标任务圆满收官,制定本工作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全面贯彻落实《___土壤污染防治法》,扎实推动净土保卫战,以改善土壤环境质量为核心,以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和人居环境安全为目标,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属地负责、部门有责”,聚焦重点领域和突出问题,积极推进全县土壤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二、主要目标开展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建立全县污染地块清单和优先管控___;完成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定,建立全县耕地质量分类清单;强化农用地、建设用地土壤环境风险管控,全县受污染耕地、再开发利用污染地块,全部实现安全利用;严格落实重金属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
三、重点任务(一)强化土壤环境调查监测1.推进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
按照省的统一部署,___年底前,协助完成全县重点行业企业用地的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全面掌握重点行业在产企业和关闭搬迁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及分布,建立全县污染地块清单和优先管控___。
(责任单位:县生态环境分局、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经济开发区、城区工业聚集区)2.优化土壤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体系。
完善全县土壤环境监测体系,开展土壤环境质量国控、市控点位例行监测。
按照市年度监测计划,积极开展对土壤环境重点监管单位、工业园区和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固体废物处置设施周边土壤进行监督性监测,监测结果上报市生态环境局,纳入全国土壤环境信息化管理平台统一管理使用。
对监测发现的土壤超标情况,进一步开展溯源排查,查明并及时阻断污染源。
(责任单位:县生态环境分局)3.加强重点区域耕地土壤环境监测。
依法对农产品污染物含量超标、污水灌溉等区域农用地地块进行重点监测,及时掌握土壤环境质量状况和污染范围、风险水平等。
农村土壤污染原因及其治理措施
![农村土壤污染原因及其治理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f3bc64cb5fbfc77da269b15a.png)
农村土壤污染原因及其应对措施摘要:长期以来,人们只关注于污水、废气、垃圾等可以通过感官直接感知到的污染,而对于具有隐蔽性的土壤污染却很难察觉。
土壤污染治理的难度大、成本高、周期长,将长期影响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引起我们足够重视。
本文分析了农村土壤污染产生的基本原因,并提出了一些预防和治理措施。
关键词:农村土壤污染污染源措施一、土壤污染概述及现状土壤污染是指进入土壤中的有害、有毒物质超出土壤的自净能力,导致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发生改变,降低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并危害人体健康的现象。
而农村土壤污染则指农村区域内耕地、建设用地、林地、草地等土地受到污染。
国土资源部统计表明,到2013年全国耕种土地面积的10%以上已受到严重污染。
2008年以来,全国已发生百余起重大土壤污染事故,包括砷、镉、铅等重金属污染事故达30多起。
当前,我国土壤污染出现了有毒化工和重金属污染由工业向农业转移、由城区向农村转移的趋势,逐步积累的污染正在演变成污染事故的频繁爆发。
污染的加剧导致土壤中的有益菌大量减少,土壤质量下降,自净能力减弱,影响农作物的产量与品质,危害人体健康,甚至出现环境报复风险。
二、土壤污染产生的主要原因:(一)大气污染土壤大气中的有害气体主要是由工业生产、汽车尾气和生活取暖排出的有毒气体,它的污染面大、覆盖范围广,会对土壤造成严重污染。
废气污染大致分为两类:一是气体污染.如二氧化硫、氟化物、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等,在大气和水滴中转化为硫酸、硝酸等随雨雪落地,形成酸雨。
酸雨不仅直接腐蚀农作物,而且降低土壤缓冲能力;二是固体颗粒污染,如粉尘、烟尘等固体粒子及烟雾,雾气等液体粒子,它们通过沉降或降水进入土壤,造成污染。
(二)废水污染土壤使用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灌溉农田是导致土壤污染的重要原因。
一方面,我国是一个缺水国家,尤其农业灌溉用水严重不足;另一方面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中的N、P、K等成分的肥效使农作物增产,因此大量农村农田灌溉用水来自于污水。
土壤污染措施
![土壤污染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d900e14a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80.png)
土壤污染措施1. 引言土壤是人类生存和农业发展的重要基础资源,然而,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张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土壤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土壤污染不仅直接危害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还对生态环境和农业可持续发展造成巨大影响。
因此,采取有效的土壤污染措施,保护土壤资源和环境,成为当今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土壤污染措施,包括防治污染源、土壤修复技术和土壤保护措施等,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土壤污染问题,并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2. 防治污染源防治污染源是土壤污染控制的首要任务,通过减少或消除污染物的排放,可以有效地防止土壤的进一步污染。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防治污染源措施:2.1 环境管理•加强环境监测:建立完善的环境监测网络,对重点行业和地区进行定期监测,及时发现和控制污染源的排放。
•排放限制:制定严格的排放标准和管理制度,限制工业企业、农业生产和城市建设等活动对土壤的污染。
•排污收费:建立经济激励机制,对排放污染物的企业进行收费,鼓励其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2.2 垃圾和废弃物管理•垃圾分类:鼓励居民将生活垃圾分类投放,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垃圾对土壤的影响。
•废物处理:加强对工业废弃物、农药残留等有害物质的管理和处理,防止其对土壤造成污染。
•垃圾填埋场管理:加强垃圾填埋场的规范管理,防止渗滤液对土壤的污染。
3. 土壤修复技术当土壤已经受到污染时,需要进行土壤修复,恢复土壤的肥力和生态功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土壤修复技术:3.1 生物修复•微生物修复:利用特定微生物对污染物进行降解或转化,恢复土壤的生态平衡。
常用的微生物修复方法有生物激活剂和微生物技术。
•植物修复:选择适应污染环境的植物,通过其吸收、累积和转化污染物的能力,修复土壤。
常用的植物修复方法有植物营养修复和植物激发修复。
3.2 物理修复•土壤通气:通过通气设备或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的通气性,促进污染物的挥发和迁移。
•土壤固化:使用化学固化剂将污染物固定在土壤中,减少其迁移和释放。
第四节 土壤污染的防治与修复
![第四节 土壤污染的防治与修复](https://img.taocdn.com/s3/m/b2792ee5daef5ef7bb0d3c05.png)
注意事项:
① 主客土的pH要尽量接近,避免因客土 酸性增加,引起污染土壤中重金属的活性 增大,一般换土的厚度大于耕作层的厚度。 ② 妥善处理被挖污染土壤,避免引起次 生污染。 适用性:客土法或换土法花费的人力和 和财力巨大,只适用于小面积严重污染土
基本原理:根据土壤介质及污染物的物理特征,采用不同的方法将污染物质 从土壤中分离出来,包括:①依据粒径大小采用过滤或微过滤的方法进行分离;
②依据分布、密度大小采用沉淀或离心分离; ③依据磁性特征采用磁分离的手段; ④依据表面特性采用浮选法进行分离等。
应用
优点
缺点
污染土壤中无机污染物 的修复(从土壤、沉积 物、废渣中分离重金属)
8.水洗法
原理:采用清水灌溉稀释或洗去重金属离子,使重金属离子迁移至较深 土层中,以减少表土中重金属离子的浓度;或者将含重金属离子的水排 出田外。 注意事项:采用此法也应遵守防止次生污染的原则,要将毒水排入一定 的储水池或特制的净化装置中,进行净化处理,切忌直接排入江河或鱼 塘中。 适用性: 只适用于小面积严重污染土壤的治理。
电动力学修复重金属举例
Marceau等开展了小规模的Cd污染土壤的电动修复研究。土柱中包 含325t的Cd污染土壤,电极之间距离为1m,电流控制在0.3mA·cm-3, 加入硫酸控制阴极酸度。Cd的起始浓度为882mg·kg-1。经过3259h的电 动修复后,98.5%的Cd被清除,电能消耗为159kW·m-3。������
电动修复是一种原位修复技术,在一些特殊的地区使用比较方便,因为 对于土壤的处理,仅仅限于两个电极之间,不涉及以外地区的土壤。这种方 法对于质地黏土的土壤效果良好,因为黏土表面有负电荷。
土壤的污染及其防治
![土壤的污染及其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36034a6c7fd5360cba1adbc5.png)
土壤污染及其危害
土壤污染是指土壤中增添了某些中正常情 况下不存在的有害物质,或使土壤中某些固有 的成分含量过高,致使健全的土壤功能受到损 害,理化性质受到破坏,微生物活动受到影响, 土地肥力下降,影响农作物的生产与产量。另 外,土壤中积累的某些毒物还会被农作物吸收, 残留在根茎叶和果实内,通过食物链危害人畜。 土壤污染的发生是与土壤的特殊地位与功 能相联系的。
土壤的污染源
1、污水灌溉 灌溉,特别是污灌常可引起土壤污染。污灌是 指利用城市污水、工业废水或混合污水进行农 田灌溉。大量的污水未加处理而直接倾注于环 境中,使一些灌区土壤中有毒有害物质有明显 的积累。京津唐地区污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表 明,北京东郊由污灌引起的土壤污染约占检测 样品的60%,污染的糙米样品数约占检测样品 数的36%。
土壤的污染源
4、大气沉降 气源重金属微粒是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途径之一,它的构 成主要是金属飘尘。在金属加工过程中,在交通繁忙 的地区,往往伴随有金属尘埃进入大气,其种类视污 染源的不同而异。这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飘尘自身降落或随雨水接触植 物体或进入土壤后随之为植物或动物所吸收,在大气 污染严重的地区,作物亦有污染。酸沉降本身既是一 种土壤污染源,又可加重其它有毒物质的危害,我国 长江以南大部分地区本身就是酸性土壤,在酸雨的作 用下,土壤进一步酸化,养分淋溶,结构破坏,肥力 降低,作物受损,从而可破坏土壤生产力。此外,尚 有多种污染物(包括重金属、非金属有毒有害物质及 放射性散落物等)的同时污染。 返回
1切断污染源2提高土壤环境容量3控制和切断污染进入食物链可食部分的累积4避免二次污染返回土壤污染源的控制和消除土壤污染源的控制和消除1对重金属1发展清洁生产控制和消除工业三废排放发展清洁工艺加强三废治理是削减控制和消除重金属污染源的最有效措施
土壤污染及其治理方法
![土壤污染及其治理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8699e6d27284b73f2425054.png)
❖ 对于各种土壤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目前尚缺乏系统
的调查资料。仅以土壤重金属污染为例,全国每年就因重 金属污染而减产粮食1000多万吨,另外被重金属污染的粮 食每年也多达1200万吨,合计经济损失至少200亿元。 对 于农药和有机物污染、放射性污染、病原菌污染等其他类 型的土壤污染所导致的经济损失,目前尚难以估计。
土壤污染预防措施
3、积极推广生物防治病虫害
为了既能有效地防治农业病虫害又能减轻化学农药对的污染 ,需要积极推广生物防治方法,利用益鸟、益虫和某些病原 微生物来防治农林病虫害。
4、提高公众的土壤保护意识
土壤保护意识是指特定主体对土壤保护的思想、观点、知识和 心理,包括特定主体对土壤本质、作用、价值的看法,对土壤 的评价和理解,对利用土壤的理解和衡量,对自己土壤保护权 利和义务的认识,以及特定主体的观念。在开发和利用土壤的 时候,应进一步加强舆论宣传工作,使广大干部群众都知道, 土壤问题是关系到国泰民安的大事。
采取对策
防治污染
防 以“防”为主, 治
“防”“治”结 合.
对污染的土壤改良、治理
土壤污染预防措施
1、科学地利用污水灌溉农田
废水种类繁多,成分复杂,有些工业废水可能是无毒的,但与 其他废水混合后,即变成了有毒废水。因此,利用污水灌溉农 田时,必须符合《不同灌溉水质标准》,否则,必须进行处理 后,符合标准要求后方可用于灌溉农田。
❖ 但因为城市生活污水和工矿企业废水中含有许多有毒、有 害物质,成分相当复杂,如果将这些污水、废水直接输入 农田,可能造成土壤环境的严重污染。
水质污染型的土壤污染特征
❖ 经由水体污染所造成的土壤环境污染,由于污染 物质大多以污水灌溉形式从地表进入土体,所以 污染物一般集中于土壤表层。但是,随着污灌时 间的延续,某些污染物质可随水自土体上部向土 体下部迁移,有时甚至达到地下水层。
浅谈我国土壤污染的防治举措
![浅谈我国土壤污染的防治举措](https://img.taocdn.com/s3/m/b0a6bef7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15.png)
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过于注重短期利益而忽视长期利益,导致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土壤作为重要的资源在生态系统中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因生产生活而造成的土壤污染严重影响我国生态安全和人民健康,应采取严格的监管手段和科技方法,加强废弃物排放和处置,保护我国的土壤环境安全。
1土壤污染特征及危害1)土壤污染不容易发现,具有隐蔽性。
有害物质和土壤中的腐殖质相结合,虽然部分可以被土壤中的微生物降解,但是还有很大一部分不容易被降解,这些有害物长期在土壤中存在,很难从土壤中分离和排出。
农业种植区的土壤受到污染后,土壤中的有害物经过生物链富集最终危害人类的身体健康。
2)土壤污染容易积累吸附。
土壤本身具有一定的黏性,有害物进入到土壤中容易被吸附,从而造成有害物积累和影响范围扩大。
如很多金属污染物长期积聚在土壤环境中难以被降解处理,对土壤的危害性很大[1]。
土壤中的污染物不像大气环境污染一样具有较强的流动性,土壤污染一般具有区域性特征,不容易蒸发消散。
3)土壤污染具有不可逆转性。
去除长期积累在土壤中的污染物十分困难,普通的稀释或者降解难以达到净化的标准,而且经过降解后是否会产生二次污染也需要进行验证。
更严重的是,一旦土壤污染中的有害物积累超过一定限度,其危害便不可逆转,严重影响我国土地安全。
4)土壤污染治理周期长。
土壤污染隐蔽性强而且处理难度大,一旦发生污染,其修复和净化在短时间内难以完成,一些污染严重地区的土壤修复甚至需要几十年或者更长。
2我国土壤污染现状及类型从2018年我国土壤污染统计数据看,我国土壤污染的类型主要是重金属污染,其中最严重的是铅、铬、砷等污染,污染耕地面积超过11950万hm 2,土壤污染形势十分严峻。
重金属污染严重地区集中在工业区和矿山开采区,这些区域及周边的土壤重金属含量很高。
除了重金属污染以外,土壤污染还包括有机物污染、放射性污染和病原微生物污染[2]。
1)重金属污染。
城镇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废弃物收稿日期:2022-01-08作者简介:林芝梅(1987—),女,云南昆明人,本科,农艺师,研究方向为土壤污染防治及治理等。
我国土壤污染现状及治理措施
![我国土壤污染现状及治理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6513b42d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88f414f.png)
我国土壤污染现状及治理措施摘要我国土壤污染的总体形势严峻,部分地区土壤污染严重,由土壤污染引发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和群体性事件逐年增多。
针对我国土壤污染的现状、危害、原因,提出了解决我国土壤污染的治理措施,以为改良我国土壤污染现状给予理论支持。
关键词土壤污染;现状;危害;治理措施1土壤污染概念土壤是指陆地表面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其厚度一般在2 m左右。
土壤不但为植物生长提供机械支撑能力,并能为植物生长发育提供所需要的水、肥、气、热等肥力要素。
近年来,由于人口急剧增长,工业迅猛发展,固体废物不断向土壤表面堆放和倾倒,有害废水不断向土壤中渗透,汽车排放的废气,大气中的有害气体及飘尘不断随雨水降落在土壤中。
农业化学水平的提高,使大量化学肥料及农药散落到环境中,导致土壤遭受非点源污染的机会越来越多,其程度也越来越严重,在水土流失和风蚀作用等的影响下,污染面积不断扩大。
因此,凡是妨碍土壤正常功能,降低农作物产量和质量,通过粮食、蔬菜、水果等间接影响人体健康的物质都叫做土壤污染物[1-2]。
当土壤中有害物质过多,超过土壤的自净能力,引起土壤的组成、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微生物活动受到抑制,有害物质或其分解产物在土壤中逐渐积累,通过“土壤→植物→人体”,或通过“土壤→水→人体”间接被人体吸收,达到危害人体健康的程度,就是土壤污染。
2我国土壤污染现状与危害2.1土壤污染的现状目前,我国土壤污染的总体形势严峻,部分地区土壤污染严重,在重污染企业或工业密集区、工矿开采区及周边地区、城市和城郊地区出现了土壤重污染区和高风险区。
土壤污染类型多样,呈现出新老污染物并存、无机有机复合污染的局面。
土壤污染途径多,原因复杂,控制难度大。
土壤环境监督管理体系不健全,土壤污染防治投入不足,全社会防治意识不强。
由土壤污染引发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和群体性事件逐年增多,成为影响群众身体健康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3]。
2.2土壤污染的危害2.2.1土壤污染导致严重的直接经济损失。
土壤源头控制措施包括哪些内容
![土壤源头控制措施包括哪些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8231ee2d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c02047b.png)
土壤源头控制措施包括哪些内容土壤污染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之一,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影响。
因此,采取有效的土壤污染防治措施至关重要。
而土壤源头控制措施是其中的重要一环。
本文将探讨土壤源头控制措施的内容和实施方法,以期为土壤保护提供参考。
1. 合理施肥。
土壤中的养分是作物生长的重要营养来源,但过量的化肥施用会导致土壤污染。
因此,合理施肥是土壤源头控制的重要手段之一。
农民应根据土壤肥力状况和作物需求,科学施用化肥,避免过量施肥导致养分流失和土壤酸化。
2. 农药合理使用。
农药是提高农作物产量的重要手段,但不当使用会对土壤产生严重影响。
合理使用农药包括选择适宜的农药种类和剂量,避免在不适宜的天气条件下使用,以及注意农药残留期,避免超标使用。
3. 农业废弃物处理。
农业废弃物包括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等,若处理不当会导致土壤污染。
因此,科学合理地处理农业废弃物是土壤源头控制的重要内容之一。
可以采用秸秆还田、堆肥等方式,将农业废弃物变废为宝,减少对土壤的污染。
4. 水土保持。
水土保持是防治土壤侵蚀和保护土壤资源的重要手段,也是土壤源头控制的重要内容。
通过植树造林、修筑梯田、建设防护林带等措施,可以有效防止水土流失,保护土壤资源。
5. 农田排水。
合理的农田排水系统可以有效地排除农田中的多余水分,保持土壤的透气性和养分平衡,从而减少土壤中的盐碱积累,保护土壤质量。
6. 科学种植。
科学种植包括选择适宜的作物种类和品种,合理的密植和轮作,以及科学的灌溉和排水管理。
这些措施可以减少土壤的侵蚀和养分流失,保护土壤资源。
7. 农田绿化。
农田绿化是通过在农田周围和间作地种植树木、草本植物等,形成绿色屏障,减少风蚀和水蚀,保护土壤资源。
8. 土壤修复。
对于已经受到污染的土壤,采取适当的土壤修复措施也是土壤源头控制的重要内容。
可以采用生物修复、植物修复、物理化学修复等手段,恢复土壤的生态功能和生产力。
综上所述,土壤源头控制措施包括合理施肥、农药合理使用、农业废弃物处理、水土保持、农田排水、科学种植、农田绿化和土壤修复等内容。
土壤污染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土壤污染的原因及防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83cab64eb52acfc789ebc95e.png)
32种菜向导土肥科技2008年第25期土壤污染的原因及防治措施030000太原市晋源区农业局王晓刚晋源区农技推广中心郝永亮山西省农牧业开发总公司赵和平当土壤中有害物质含量超过土壤的自净能力时,就会引起土壤的组成成分、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使土壤微生物活动受到抑制,进而土壤有害物质或其分解产物在土壤中逐渐积累。
这些有害物质通过“土壤→植物→人体”或通过“土壤→水→人体”间接被人体吸收,达到危害人体健康的程度,这就是土壤污染。
土壤污染物有下列4类:①化学污染物,如汞、镉、铅、砷等重金属,过量的氮、磷植物营养元素以及氧化物和硫化物,各种化学农药、石油及其裂解产物,以及其他各类有机合成产物等。
②物理污染物,指来自工厂、矿山的固体废弃物。
③生物污染物,指带有各种病菌的城市垃圾和由卫生设施(包括医院排出的废水、废物以及厩肥等。
④放射性污染物,主要存在于核原料开采和大气层核爆炸地区,以锶和铯等在土壤中生存期长的放射性元素为主。
对于土壤污染,必须贯彻“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环保方针。
首先要控制和消除污染源,同时看到土壤具有强大的净化能力,在防治土壤污染时应充分利用这一特点。
一、控制和消除土壤污染源土壤对污染物具有一定的净化能力,但很有限。
因此控制土壤污染源,即控制进入土壤中的污染物的数量和速度才是防止土壤污染的主要措施。
1.控制和消除工业“三废”排放大力推广闭路循环、无毒工艺,以减少或消除污染物的排放。
对工业“三废”进行回收处理,化害为利。
对所排放的“三废”要进行净化处理,并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量和浓度,使之符合排放标准。
2.加强土壤污灌区的监测和管理对污水进行灌溉的污灌区,要加强对灌溉污水的水质监测,了解水中污染物质的成分、含量及其动态,避免带有不易降解的高残留的污染物随水进入土壤,引起土壤污染。
3.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在施肥过程中,要因地制宜,多施农家肥,少施化肥,多施配合肥料,少施单质化肥;重点施用有机无机复混肥料,有条件的地方要组织好测土配方施肥。
土壤污染的预防与治理策略
![土壤污染的预防与治理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bce24b60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d1.png)
土壤污染的预防与治理策略土壤污染是当今社会面临的严重环境问题之一,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威胁。
为了预防和治理土壤污染,需要采取有效措施。
下面将从预防和治理两个方面详细介绍土壤污染的策略。
一、预防土壤污染预防土壤污染是最为重要的环节,可以避免或减少土壤受到污染。
以下是预防土壤污染的策略。
1. 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 选择生态友好的农药和化肥,减少对土壤的污染。
- 控制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避免过度施用,以防止残留物积累导致土壤污染。
- 种植轮作和间奏作物,有助于减少化肥使用并保持土壤的健康。
2. 合理管理工业废弃物和生活垃圾:- 建立科学的垃圾分类和回收体系,减少废弃物对土壤的影响。
- 使用环保材料和技术,降低工业废物的产生和排放。
- 加强对工业废弃物和生活垃圾的处理和监管,确保其安全处置,防止对土壤造成污染。
3. 加强农业生产管理:- 推广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保护土壤生态系统。
- 合理利用农业废弃物,如秸秆和畜禽粪便,进行资源化利用,减少其对土壤的负面影响。
- 加强土壤保护措施,如合理耕作,保持土壤水分和养分的平衡,避免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
4. 加强环境监测和风险评估:- 建立完善的土壤环境监测体系,及时发现和评估土壤污染的情况。
- 加强对污染源的监管,如工业企业和农业经营者,严禁非法排放污染物。
- 制定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和限值,依法惩治违规行为。
二、治理土壤污染对于已经受到污染的土壤,需要采取适当的治理措施,以减少或消除土壤污染的影响。
以下是治理土壤污染的策略。
1. 土壤修复技术:- 采用物理方法,如土壤翻修、覆盖和固化等,以减少有害物质的迁移和扩散。
- 采用化学方法,如土壤酸碱中和、修复剂的添加和化学还原等,以降解或转化有害物质。
- 采用生物方法,如植物修复、微生物降解和生物激活等,通过植物和微生物的作用降解污染物。
2. 建立土壤修复基金和责任追究机制:- 设立土壤修复基金,用于资助土壤修复项目,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浅析我国土壤污染问题及防治措施
![浅析我国土壤污染问题及防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2c7c7a3e551810a6f4248643.png)
浅析我国土壤污染问题及防治措施发表时间:2017-11-13T16:13:34.937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22期作者:梁翠荣[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土壤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探索土壤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工作迫在眉睫。
淮安市洪泽区环境监测站江苏淮安 223100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土壤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探索土壤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工作迫在眉睫。
本文阐述了我国土壤污染的现状、危害及原因,同提出了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切实保护土壤资源及加强土壤保护等方面的建议。
关键词:土壤污染;现状;防治措施近年来,由于人口急剧增长,工业迅猛发展。
固体废物不断向土壤表面堆放和倾倒,有害废水不断向土壤中渗透,有害气体及飘尘不断随雨水降落在土壤中,导致土壤遭受污染的机会越来越多,受污染程度也越来越严重,在水土流失和风蚀作用等的影响下,污染面积不断扩大。
因此,采取有效措施防治土壤污染对于合理利用土地、保护人民身体健康、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土壤污染现状及危害1.1 土壤污染现状目前,我国土壤污染的总体形势严峻,农药、重金属、放射性物质等污染物已经成为造成土壤污染的重要原因。
由于重金属和难降解的有机污染物在土壤中不断富集,致使土壤污染负荷不断增大。
部分地区土壤污染严重,在重污染企业或工业密集区、工矿开采区及周边地区、城市和城郊地区出现了土壤重污染区和高风险区。
土壤污染类型也复杂多样,并且呈现出新老污染物并存、有机无机复合污染的局面。
土壤污染途径多,原因复杂,不易控制。
此外,我国土壤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缺失,责任体系尚不明确,土壤污防防治投入不足,社会防治意思不强,导致土壤污染所引发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和全体性事件逐年增加。
1.2 土壤污染的危害首先,土壤污染导致农产品质量持续下降,许多地区的粮食、蔬菜以及水果中重金属含量已达到临界值,甚至超标。
土壤污染不仅影响了农产品的质量安全,而且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间接被人体吸收,最终损害着人类的健康。
土壤污染来源及治理措施
![土壤污染来源及治理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236be5a0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f996f45.png)
土壤污染来源及处理施土壤污染是指人为活动产生的污染物进入土壤并积累到一定程度,引起土壤质量恶化,并进而造成农作物中某些指标超过国家标准,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的现象,称为土壤污染。
土壤污染除导致土壤质量下降、农作物产量和品质下降外,更为严重的是土壤对污染物具有富集作用,一些毒性大的污染物,如汞、镉等富集到作物果实中,人或牲畜食用后发生中毒。
如我国辽宁沈阳张士灌区由于长期引用工业废水灌溉,导致土壤和稻米中重金属镉含量超标,人畜不能食用。
土壤不能再作为耕地,只能改作他用。
土壤污染的来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污水灌溉:污水和废水中携带的大量污染物进入土壤。
●固体废弃物的利用:固体废物中的污染物直接进入土壤或其渗出液进入土壤。
●农药和化肥的不合理使用:农药、化肥的超量使用,造成土壤质量下降。
●大气沉降物:废气中含有的污染物质,特别是颗粒物,在重力作用下沉降到地面进入土壤。
●矿冶活动:矿山开采与矿产冶炼给周围环境和土壤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
●不合理的施用化肥:长期大量使用氮肥会破坏土壤结构,造成土壤板结,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我国土壤污染情况总体上表现为部分地区土壤污染加重趋势得到初步遏制,但土壤环境风险仍然存在,需要持续关注和加强治理。
以下是一些具体的信息:1.土壤环境风险基本管控:根据2023年的报告,全国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基本管控,土壤污染加重趋势得到初步遏制。
2.农用地土壤环境状况:农用地土壤环境状况总体稳定,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1%以上。
3.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但有的地区土壤污染还在持续累积,污染地块再开发利用环境风险仍然存在。
4.土壤污染源头管控:加快实施土壤污染源头管控重大工程项目,完成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隐患排查“回头看”,累计将多个地块纳入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管理。
5.土壤普查:时隔40年后,中国再次启动土壤普查,这表明了对土壤污染问题的重视和对土壤资源保护的加强。
土壤污染防治的措施
![土壤污染防治的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8e38e65f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20.png)
土壤污染防治的措施引言土壤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之一,但随着工业化、农业化的不断发展,土壤面临严重的污染威胁。
土壤污染不仅会危害人类健康,还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因此,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治土壤污染已成为当务之急。
本文将介绍土壤污染防治的措施,包括源头控制、修复治理和监测管理。
这些措施旨在减少土壤污染物的排放和扩散,修复受污染土壤,并监测土壤污染的动态变化。
通过这些措施的综合应用,可以有效保护土壤环境,并确保人类和生态系统的健康。
源头控制源头控制是防治土壤污染的关键措施之一,主要是通过控制和减少污染物的输入,避免土壤受到持续的污染。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源头控制措施:1.严格控制工业废水排放。
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如重金属、有机溶剂等,对土壤造成严重污染。
因此,对工业废水的排放进行严格的监管和治理,限制污染物的含量和排放标准是必要的。
2.采用环保型农业措施。
农业活动是主要的土壤污染源之一,使用化肥、农药等会导致土壤污染。
为了降低农业对土壤的污染,可以推广有机农业、绿色种植等环保型农业措施,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
3.加强废弃物管理。
废弃物的不当处置会导致土壤的污染。
为了防止土壤污染,需要加强废弃物的分类、处理和处置工作,合理利用和处理废弃物,减少对土壤的影响。
4.加大环境监测和执法力度。
建立健全的环境监测体系,通过监测土壤污染物的浓度和变化趋势,可以早期发现土壤污染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理。
同时,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执法力度,严厉打击违法排污行为,提高违法成本和风险。
修复治理除了源头控制,修复治理是防治土壤污染的另一个关键措施。
修复治理主要是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手段,将受污染的土壤恢复到合理的质量,减少或消除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的威胁。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修复治理方法:1.土壤物理修复。
物理修复是通过改变土壤的物理性质,降低污染物的迁移和生物有效性。
常见的物理修复方法包括土壤覆盖、土壤深耕等。
(完整)关于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的危害及治理措施
![(完整)关于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的危害及治理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9a1982bc767f5acfa0c7cd07.png)
地下水与土壤污染防治措施:(1)源头上控制对土壤及地下水的污染。
企业应从设计、管理中防止和减少污染物料的跑,冒,滴,漏而采取的各种措施,主要措施包括工艺、管道、设备、土建、给排水、总图布置等防止污染物泄露的措施。
在处理或贮存化学品的所有区域设置防渗漏的地基并设置围堰,以确保任何物质的冒溢均能被回收,从而防止土壤和地下水环境污染.设计强酸或强碱操作的区域的地基、地面、围墙、排水沟均通过耐酸碱混凝土或耐酸碱胶泥或花岗岩处理;其他操作区域的地基、地面均铺设防渗漏地基.严格按照化工环境保护设计规范设计施工.设计化学物质的输送管线均设置在地面上,不设地下贮罐。
地下集水池经过酸性防腐和防渗漏处理。
企业危险废物临时堆场设置应符合《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要求,固废临时堆场应采取防雨淋、防扬散、防渗漏、防流失等措施,以免对地下水和土壤造成污染。
企业与污水集中处理厂的危险废物仓库应安装视频监控设施,并与产业园监控中心及地方环保主管部门联网。
(2)地下水污染监控建立企业地下水环境监控体系,包括建立地下水监控制度和环境管理体系、制定监测计划、配备必要的检测仪器和设备,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
要求企业在运行期严格管理,加强巡检,及时发现污染物泄漏;一旦出现泄漏及时处理,检查检修设备,将污染物泄漏的环境风险事故降到最低。
(3)应急预案及应急处置建立企业污染事故应急预案,当发生异常情况时,按照装置制定的环境事故应急预案,启动应急预案。
在第一时间内尽快上报主管领导,启动周围社会预案,密切关注地下水水质变化情况.组织装专业队伍负责查找环境事故发生地点,分析事故原因,尽量将紧急时间局部化,如可能应予以消除。
对事故现场进行调查,监测,处理,对事故后果进行评估,采取紧急措施制止事故的扩散,扩大,并制定防止类似事件发生的措施。
事件诱因:因人为因素导致某种物质(废气中的污染物质、废水中污染物质、固体废物中的污染物或其渗透液)进入陆地表层土壤,引起土壤化学、物理、生物等方面特性的改变,影响土壤功能和有效利用,危害公众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事件类型:1、大气污染物通过干、湿沉降过程污染水体和土壤;2、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对水体和土壤的污染;3、固体废物堆积、掩埋等处理污染水体和土壤;4、企业使用的原辅材料发生泄漏处理不当污染水体和土壤。
解决土地污染问题的措施有哪些
![解决土地污染问题的措施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abb3729f2e3f5727a4e9625d.png)
解决土地污染问题的措施有哪些
土地污染“防重于治”,应该加速土地污染治理立法进程,控制企业的环境污染,监管非常重要,提高违法成本是目前需要切实加强的首要工作;再者加强对土地的管理,加强宣传教育,让广大群众认识土壤污染的严重危害,树立保护土壤的观念,实现群众的自我监督;控制污染企业三废的排放,防止泄漏、渗漏、溢散、扩散,并通过针对性的治理措施降低、消灭污染。
努力通过技术革新,对工业废水、废气、废渣进行综合利用。
受污染的土地应该采用以下措施进行治理
1.污染土壤治理的化学方法。
对于重金属轻度污染的土壤,使用化学改良剂可使重金属转为难溶性物质,减少植物对它们的吸收。
2.换土和翻土。
对于轻度污染的土壤,采取深翻土或换无污染的客土的方法。
对于污染严重斑块状的土壤,可采取铲除表土或换客土的方法。
3.改变轮作制度。
改变耕作制度会引起土壤条件的变化,可消除某些污染物的毒害。
4.增施有机肥料。
增施有机肥料可增加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含量,既能改善土壤理化性质特别是土壤胶体性质,又能增大土壤容量,提高土壤净化能力。
5.采取生物措施改良污染土壤。
积极推广使用农药污染的微生物降解菌剂,以减少农药残留量。
严重污染的土壤可改种某些非食用的植物如花卉、林木、纤维作物等。
今天。
土壤污染的来源及对策
![土壤污染的来源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f438fe1a227916888486d7e0.png)
土壤污染的来源及对策作者:科外处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2233 更新时间:2004年11月04日【字体:大中小】1、概念—什么是土壤污染:土壤是指陆地表面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其厚度一般在2 m左右。
土壤不但为植物生长提供机械支撑能力,并能为植物生长发育提供所需要的水、肥、气、热等肥力要素。
土壤污染是指现代化工业、农业生产和生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进入土壤并积累到相当数量,引起土壤质量恶化和生产力下降的现象。
当土壤中含有害物质过多,超过土壤的自净能力,就会引起土壤的组成、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微生物活动受到抑制,有害物质或其分解产物在土壤中逐渐积累,通过“土壤→植物→人体”,或通过“土壤→水→人体” 间接被人体吸收,达到危害人体健康的程度,就是土壤污染。
2、污染物进入土壤的途径凡是妨碍土壤正常功能,降低作物产量和质量,还通过粮食、蔬菜、水果等间接影响人体健康的物质,都叫做土壤污染物。
污染物进入土壤的途径主要有:①污水灌溉。
②酸雨和降尘。
③汽车排气。
④向土壤倾倒固体废弃物。
⑤过量施用农药、化肥。
本文仅着重说明土壤的重金属污染①随污水进入土壤的重金属随着污水灌溉而进入土壤的重金属,以不同的方式被土壤截留固定。
95%的Hg被土壤矿质胶体和有机质迅速吸附,一般累积在土壤表层,自上而下递减。
污水中的As多以3价或5价状态存在,进入土壤后被铁、铝氢氧化物及硅酸盐粘土矿物吸附,也可以和铁、铝、钙、镁等生成复杂的难溶性砷化合物。
而Cd很容易被水中的悬浮物吸附,水中Cd的含量随着距排污口距离的增加而迅速下降,因此污染的范围较少。
Pb很容易被土壤有机质和粘土矿物吸附。
Pb的迁移性弱,污灌区Pb的累积分布特点是离污染源近土壤含量高,距离远则土壤含量低。
污水中Cr有4种形态,一般以3价和6价为主,3价Cr很快被土壤吸附固定,而6价Cr进入土壤中被有机质还原为3价Cr,随之被吸附固定。
因此,污灌区土壤C r会逐年累积。
土壤重金属污染及防治措施
![土壤重金属污染及防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f4985aa9a26925c52cc5bff9.png)
土壤重金属污染及防治措施当前,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比较严重,加剧了耕地危机。
文章重点阐述土壤重金属污染情况,并提出具体的防治措施,实现我国土地资源良性发展。
标签: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措施1 概述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和工业的发展,使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越来越多,加剧了土地资源污染问题。
重金属元素在土壤中积累,并经由大气、水体等传播,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产生了严重危害。
当前,政府和相关从业人员逐渐认识到了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严重性,并提出了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有助于营造良好的土壤环境。
2 土壤重金属污染来源2.1 自然来源(1)土壤来源。
土壤是岩石风化的产物,其化学含量是由成土母岩决定的,它对重金属元素具有相应的影响。
土壤重金属含量也受母岩形成过程的影响。
例如,矿床附近矿化地层土壤,其重金属含量比较高。
(2)大气来源。
大气中的重金属降尘也会对土壤重金属含量产生影响。
例如,火山爆发和森林火灾背景下,空气中的金属尘含量比较多,植物会将其部分重金属元素吸收,另一部分则借助尘降进入土壤和水体中。
2.2 人类活动来源(1)工业生产污染。
工业生产过程中,会向环境和大气中排放大量的重金属。
例如,采矿、炼油和冶金行业都会对土壤和环境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2)农业生产污染。
当前,我国很多农田应用污水灌溉,污水中虽含有一定的营养物质,但是也具备相应的有毒物质,从而造成重金属污染。
同时,农作物生产中应用化学肥料、农药残留等都会对土壤产生污染。
(3)人类活动污染。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交通的快速发展,对道路周边土壤产生了严重的金属污染[1]。
3 土壤重金属污染特点(1)累积性。
重金属对土壤的污染相对较慢,且迁移困难。
重金属极易在土壤中累积,并超标,使土壤污染表现出显著的地域特性。
(2)潜伏性和滞后性。
土壤重金属污染具有隐蔽性特征。
分别对土壤样品和农作物残留进行化验及检测,才能对其重金属污染情况进行确定,其从污染到发现经历的时间比较长。
(3)综合性。
土壤污染与防治措施
![土壤污染与防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0b8781e8f90f76c661371a68.png)
利用赤眼蜂、 七星瓢虫、 蜘蛛等益虫来防治各种粮食、 棉花、 蔬菜、油料作物以及林业病虫害; 利用杀螟杆菌、 青虫菌等微生物来防治玉米螟、 松毛虫等。利用生物方 法防止农林病虫害具有经济、 安全、 有效和不污染的特 点。 (4 ) 提高公众的土壤保护意识。通过多种形式, 大力 宣传土壤资源保护利用知识, 提高全社会土壤资源保护 意识。在开发和利用土壤的时候, 应进一步加强舆论宣 传工作, 使广大干部群众都知道,土壤问题是关系到国 泰民安的大事。让农民和基层干部充分了解当前严峻的 土壤形势, 唤起他们的忧患感、 紧迫感和历史使命感。
5、加强公众保护环境法律意识。公众环保意识较为薄弱, 对自己的环境权益不了解,往往在自身受到环境危害的 威胁时还弄不清危害的源泉,搞不清维护自身利益的方 法。要加强土壤与环境质量的宣传与科普工作,增强人 民群众对土壤污染的严重性和危害性的认识,从而进一 步提高全民生态环保意识。
谢谢
放射性物 质
农药
牲畜排泄物 和生物残体
土壤污染
重金属
固体废物 大气污染
污水
土壤污染的分型
水型污染。主要是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污染土壤。水型污染多是因 污水灌田造成的, 通过灌田使有害物质污染土壤, 有的农作物大量 富集某些有害物质, 致使人食用后引起中毒。
气型污染。大气中的污染物经降雨和沉降污染土壤。主 要污染物有铅、铜、砷和氟等。污染常呈现以污染源为 中心的椭圆形或带状分布。
土壤污染的特点
(3)土壤污染具有不可逆转性。 重金属对土壤的污染基本上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过程,许多有机 化学物质的污染也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降解,譬如:被某些重金属 污染的土壤可能要 100—200年时间才能够恢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节内容要点:控制和消除土壤污染源的措施、增加土壤环境容量的措施、提高土壤自净能力的措施以及其它防治措施等。
污染物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入土壤,引起土壤正常功能的变化,从而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然而,土壤对污染物也能起净化作用,特别是进入土壤的有机污染物可经过扩散、稀释、挥发及光化学降解、生物化学降解、化学降解等作用而得到净化。
如果进入土壤中的污染物在数量和速度上超过土壤的净化能力,即超过土壤的环境容量,最终将导致土壤正常功能的失调,阻碍作物正常生长。
土壤环境容量是指在一定环境单元,一定时限内遵循环境质量标准,既保证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也不使环境污染时土壤所能容纳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
在某种程度说,土壤是环境中污染物的"汇"。
土壤与植物的生命活动紧密相连;污染物可通过土壤-植物系统及食物链,最终影响人体健康。
因此,土壤污染的防治十分重要。
首先要控制和消除污染源,对已经污染的土壤,要采取一切有效措施,消除土壤中的污染物,或控制土壤污染物的迁移转化,使其不能进入食物链。
1) 控制和消除土壤污染源
控制和消除土壤污染源是防止污染的根本措施。
控制土壤污染源,即控制进入土壤中污染物的数量和速度,使其在土体中缓慢地自然降解,以免产生土壤污染。
●控制和消除工业"三废"的排放
应大力推广清洁工艺,以减少或消除污染源,对工业"三废"及城市废弃物必须处理与回收,即进行废弃物资源化。
对排放的"三废"要净化处理,控制污染物的排放数量和浓度。
我国水资源短缺,分布又不均匀,近几年来水体污染日益严重,故我国的水资源日益馈缺,农业用水甚为紧张。
因此,我国许多地方已发展了污水灌溉。
这一方面解决了部分农田的用水;另一方面,污水中含有相当多的肥料成分,但也可以导致土壤污染。
因此利用污水灌溉和施用污泥时,首先要根据土壤的环境容量,制定区域性农田灌溉水质标准和农用污泥施用标准,要经常了解污水中污染物质的成分、含量及动态。
必须控制污灌水量及污泥施用量,避免盲目滥用污水灌溉引起土壤污染。
此外,工业废渣不能任意堆放。
●控制化学农药的使用
禁止或限制使用剧毒、高残留农药,如有机氯农药;发展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如除虫菊酯、烟碱等植物体天
然成分的农药;大力开展微生物与激素农药的研究。
微生物可使昆虫引起感染而死亡,如核角体病毒防治桑毛虫,效果较好。
激素农药有昆虫内激素(昆虫体内腺体分泌物)、蜕皮激素(蜕皮激素固酮防治蛾类幼虫)、保幼激素(天蚕油保幼激素使昆虫无法成活)和外激素,如果蝇、午毒蛾及棉红铃虫等性引诱剂。
另外,可采用含有自然界中构成生物体的氨基酸、脂肪酸、核酸等成分的农药,它们易被降解。
探索和推广生物防治病虫害的途径,开展生物上的天敌防治法,如应用昆虫、细菌、霉、病毒等微生物作为病虫害的天敌。
还应开展害虫不孕化防治法。
●合理使用化学肥料
要合理施用硝酸盐和磷酸盐等肥料,避免过多使用,造成土壤污染。
2) 增加土壤环境容量,提高土壤净化能力
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砂掺黏和改良砂性土壤,可以增加或改善土壤胶体的性质,增加土壤对有毒物质的吸附能力和吸附量,从而增加土壤环境容量,提高土壤的净化能力。
分析、分离或培养新的微生物品种以增加微生物对有机污染的降解作用,也是提高土壤净化能力极为重要的一环,
这方面目前已取得了一些进展。
3) 其他防治土壤污染的措施
●施用化学改良剂
化学改良剂包括抑制剂和强吸附剂。
一般施用的抑制剂有石灰、磷酸盐和碳酸盐等,它们能与重金属发生化学反应而生成难溶化合物以阻碍重金属向作物体内转移。
在酸性污染土壤中施用石灰,可提高土壤pH值,使镉、铜、锌、汞等重金属形成氢氧化物沉淀。
据试验,施用石灰后,稻米的含镉量可降低30%。
施用钙铁磷肥也能有效地抑制Cd、Hg、Pb、Cu、Zn重金属的活性,如Cd2+和Hg2+与磷酸盐分别形成难溶Cd3(PO4)2↓、Hg3(PO4)2↓,这对消除土壤中Cd、Hg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施用强吸附剂可使农药分子失去活性,也可减轻农药对作物的危害。
如加入0.4%的活性炭,豌豆从土壤中吸收的艾氏剂量可降低96%。
有机质、绿肥、蒙脱土等都具有类似的缓解效果。
●生物改良措施
通过植物的富集而排除部分污染物,包括种植对重金属吸收能力极强的作物,如黄颔蛇草对重金属的吸收量比水稻高10倍;种植这些非食用性作物,在一定程度上可排除土
壤中的重金属。
另外,种植抗性植物,即种植对重金属吸收能力极差的植物,也是生物改良的方法之一。
●控制氧化还原条件
控制土壤的氧化还原条件也能减轻重金属污染的危害。
据研究,在水稻抽穗到成熟期,无机成分大量向穗部转移。
淹水可明显地抑制水稻对镉的吸收,落干则能促进镉的吸收,糙米中镉的含量随之增加。
镉、铜、铅、汞、锌等重金属在pE较低的土壤中均能产生硫化物沉淀,可有效地减少重金属的危害。
但砷与其他金属相反,在pE较低时其活性较大。
●改变耕作制
改变土壤环境条件,可消除某些污染物毒害。
如对已被有机氯农药污染的土壤,可通过旱作改水田或水旱轮作的方式予以改良,使土壤中有机氯农药很快地分解排除。
若将棉田改水田,可大大加速DDT的降解,一年可使DDT基本消失。
稻棉水旱轮作是消除或减轻农药污染的有效措施。
●改良土壤
土壤一旦造成污染,特别是重金属污染,很难从中排除出去。
为了消除土壤重金属等的污染,常采用排去法(挖去污染土壤)和客土法(用非污染的土覆盖于污染土表面上)进行改良。
但是,这两种方法耗费劳力,易造成污染源扩散,且
需要大量的客土源,所以在实际应用上,特别是对于大面积污染区土壤的改良有一定困难,故不太现实。
为了减少污染物对作物生长等的危害,也可采用耕翻土层,即采用深耕,将上下土层翻动混合,使表层土壤污染物含量减低。
这种方法动土量较少,但在污染严重的地区不宜采用。
近年来,土壤及地下水污染的化学与生物修复已成为研究热点,并取得了一定进展。
土壤有机污染的化学修复是用表面活性剂或有机溶剂清洗土壤中的有机物;生物修复是利用微生物将土壤中有毒有害有机污染物降解为无害的有机物质(CO2和H2O)的过程。
降解过程可以由改变土壤理化条件(包括pH、湿度、温度、通气条件及添加营养物)来完成,也可接种特殊驯化与构建的工程微生物提高降解速率。
污染土壤生物修复的特点如下:成本低于热处理及物理化学方法;不破坏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土壤环境;污染物氧化比较完全,不会产生二次污染;处理效果好,对低分子量的污染物去除率可达99%以上;可原地处理,操作简单。
目前国外采用的土壤生物修复技术有原位处理(in situ)、就地处理(on site)和生物反应器(bioreactor)三种方法。
原位处理法是污染土壤不经搅动、在原位和易残留部位之间进行原位处理。
最常用的原位处理方式是进入土壤饱和带污染物的生物降解。
可采取添加营养物、供氧(加H2O2)和接种特异工程菌等措施提高土壤的生物降解能力;亦可把地下水抽至地表,进行生物处理后,再注入土壤中,以再循环的方式改良土壤。
该法适用于渗透性好的不饱和土壤的生物修复。
就地处理法是将废物作为一种泥浆用于土壤和经灌溉、施肥及加石灰处理过的场地,以保持营养、水分和最佳pH。
用于降解过程的微生物通常是土著土壤微生物群系。
为了提高降解能力,亦可加入特效微生物,以改进土壤生物修复的效率。
最早使用的就地处理法是土壤耕作法,并已广泛用于炼油厂含油污泥的处理。
生物反应器是用于处理污染土壤的特殊反应器,通常为卧式鼓状的、气提式、分批或连续培养,可建在污染现场或异地处理场地。
污染土壤用水调成泥浆,装入生物反应器内,控制一些重要的微生物降解条件,提高处理效果。
还可用上批处理过的泥浆接种下一批新泥浆。
该技术尚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
生物反应器是污染土壤生物修复的最佳技术,它能满足污染物生物降解所需的最适宜条件,获得最佳的处理效果。
生物修复是治理土壤有机污染的最有效方法。
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效率受污染物性质、土壤微生物生态结构以及土壤性质、环境条件等影响。
研究污染物的生物可降解性、微生物对污染物的降解作用机理、降解菌的选育与生物工程菌的应用,是提高污染土壤生物修复效果的关键,值得深入研究
感谢下载!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