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片溶出度的测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阿司匹林片溶出度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掌握阿司匹林片溶出度测定的基本方法,掌握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基本操作。
2.熟悉药物溶出度的计算方法
3.了解阿司匹林片溶出的特点
二、仪器与试药
1.仪器
溶出度测定仪、高效液相色谱仪、色谱柱、高效液相色谱仪、过滤器、微孔滤膜、取样注射器、烧杯。
2. 试药
阿司匹林对照品、水杨酸对照品、阿司匹林片(规格:0.3g)盐酸、乙腈(色谱醇)、冰醋酸、纯化水
三、实验原理
溶出度指是指药物从片剂等固体制剂在规定溶剂中溶出的速度和程度。测定固体制剂溶出度的过程称为溶出度试验,它是一种模拟口服固体制剂在胃肠道中的崩解和溶出的体外试验方法。药物溶出度检查是评价制剂品质和工艺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也是评价制剂活性成分生物利用度和制剂均匀度的一种有效标准,因此是药品质量控制必检项目之一。常用测定方法有篮法、浆法、小杯法。
阿司匹林在测定其溶出度时会发生水解,产生水杨酸,一定条件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检测时可以同时检测出两个成分,根据外标法计算出溶出度。
四、实验内容
1. 溶出度的测得方法(转篮法)
1.1 仪器装置
(1)转篮分篮体与篮轴两部分,均为不锈钢金属材料(所用材料不应有吸附反应或干扰试验中供试品有效成分的测定)制成。(图略),篮体A由不锈钢丝编织的方孔筛网(丝径为0.25mm,网孔0.40mm)焊接而成,呈圆柱形,内径为22.2mm±1.0mm,上下两端都有金属封边。篮轴B的直径为9.75±0.35mm,轴的末端连一金属片,作为转篮的盖;盖上有一通气孔(孔径2.0mm);盖边系两层,上层外径与转篮外径相同,下层直径与转篮内径相同;盖上的三个弹簧片与中心呈120°角。
(2)溶出杯由硬质玻璃或其他惰性材料制成的透明或棕色的、底部为半球形的1000ml 杯状容器,内径为102mm±4mm,高为168mm±8mm;溶出杯配有适宜的盖子,防止溶液蒸发;盖上有适当的孔,中心孔为蓝轴的位置,其他孔供取样或测量温度用,溶出杯置适当的恒温水浴中。
(3)篮轴与电动机相连,由速度调节装置控制电动机的转速,使篮轴的转速在各种品种项下规定转速的±4%范围之内。运转时整套装置应保持平稳,均不能产生明显的晃动或振动(包括装置所处的环境)。转篮旋转时与溶出杯的垂直轴在任一点的偏离均不得大于2 mm,且摆动幅度不得偏离轴心1.0mm 。
(4)仪器应装有6套操作装置,可一次测定供试品6片(粒、袋)。
1.2 测定方法
(1)对照品溶液的配制
分别精密称量阿司匹林和水杨酸对照品适量,用3%冰醋酸甲醇溶液溶解,配制浓度分别为含阿司匹林约260μg.mL-1,水杨酸为30μg.mL-1。
(2)供试品的制备
测定前,应对仪器装置进行必要的调试,使转篮底部距溶出杯的内底部25 mm±2mm。除另有规定外,分别量取经脱气处理的溶出介质(以稀盐酸24ml加水至1000ml 为溶出介质)900ml,置各溶出杯内,加温,待溶出介质温度恒定在37℃±0.5℃后,取供试品6片(粒、袋),分别投入6个干燥的转篮内,按照各品种项下的规定调节电动机转速,转速为每分钟100 转,待其平稳后,将转篮降入溶出杯中,自供试品接触溶出介质起,立即计时;30分钟后,分别取溶液10ml,立即用适当的微孔滤膜,滤过,自取样至滤过应在30秒钟内完成。得供试品溶液。
(3)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0.1%冰醋酸水(35:65)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76nm ,流速为1mL·min-1。进样量为20μL。理论板数按阿司匹林峰计算不低于3000,阿司匹林与水杨酸分离度应符合要求。
1.3计算
Q1=(A样1×C对1×D)/(A对1×规格)×100%
Q2=(A样2×C对2×D)/(A对2×规格)×100%
Q=Q1+1.304Q2
1为阿司匹林, 2为水杨酸。
1.4 结果判断符合下述条件之以者,可判为符合规定:
(1)6片(粒、袋)中,每片(粒、袋)的溶出量按标示含量计算,均应不低于
规定限度(Q);
(2)6片(粒、袋)中,如有1~2片(粒、袋)低于Q,但不低于Q-10%,且其
平均溶出量不低于Q;
(3)6片(粒、袋)中,有1~2片(粒、袋)低于Q,其中仅有1片(粒、袋)
低于Q-10%,但不低于Q-20%,且其平均溶出度不低于Q时,应另取6片(粒、袋)复试;初、复试的12片(粒、袋)中有1~3片(粒、袋)低于Q,其中仅有1片(粒、袋)低于Q-10%,但不低于Q-20%,且其平均溶出量不低于Q。以上结果判断中所示的10%、20%是指相对于标示量的百分率(%)。
五、注意事项
1.溶出介质需脱气处理;37 ℃±0.5℃后开始测试。
2.取样位置应在转篮顶端至液面的中点,距溶出杯内壁 10mm 处。
3.所量取溶出液的体积允许误差应在±1% 之内。
4.多次取样时,若每次取样量超过总体积的 1% ,应补足或计算时加以校正。
5.不大于 0.8μm的微孔滤膜滤过。
6.自取样至滤过应在30s内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