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晚春的写作背景
韩愈晚春教学课件ppt
04
《晚春》的文学影响与传承
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传承中华文化
韩愈的《晚春》作为唐代文学的代表作品,传承了中华文化的精 髓,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推动唐代文学发展
《晚春》作为唐代文学的杰作,对唐代文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 动作用,为唐代文学赢得了极高的声誉。
丰富文学形式和题材
《晚春》以其独特的文学形式和题材,丰富了唐代文学的宝库,为 后世提供了更多的文学创作素材。
拓展教学资源
积极开发教学资源,如网络课程、教学视频等,满足学生的学习 需求。
提高教师素质
加强教师培训和学习,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文以载道”,强调文章应该以内 容为主,形式为次要,还提倡要有创新,不要人云亦云随大众,不然文
章看起来便了无新意。
韩愈在文学和思想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他的作品如《师说》、《马说 》等,被后人传颂至今。
韩愈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韩愈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不可忽视 ,他的作品对后世的影响深远。
韩愈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 这种风气的反感,以及对春天 的热爱和珍惜。
02
《晚春》文本分析
主题思想
表达珍惜时光、积极 进取的精神
表达对生命的热爱和 赞美
描绘自然景色,抒发 情感
写作手法
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 结构紧凑,意境深远
使用叠字,增强表现力
意象与意境分析
晚春时节,百花盛开,万物复苏 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自然画卷
在当代的传承与发扬
1 2 3
经典诵读与传承
在当代,通过学校教育、文化活动等多种形式, 将《晚春》等经典文学作品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
晚春
杨花榆荚 无才思
杨花:柳絮。 榆荚:亦称榆钱。榆未生 叶时,先在枝间生荚,荚 小,形如钱,荚老呈白色, 随风飘落。 才思:才华和能力。 译:没有美丽颜色的杨花 和榆钱。
仔细品味“无才思”,有什么寓意,给你怎样的人生 启示?
:“无才思”原本指杨花、榆荚没有繁花的姹紫嫣红、千姿百态那 般颜色和姿态,却不因“无才思”而藏拙,不畏“班门弄斧”之讥, 为“晚春”添色。这就给人以启示:一个人“无才思”并不可怕, 要紧的是珍惜光阴,不失时机,“春光”是不负“杨花榆荚”的。
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汉族,自 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 “昌黎先生”。唐代著名的思想家、文 学家、哲学家、政治家,谥号“文”, 故称“韩文公”。
韩愈是唐宋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 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 “百代文宗”之名。后人将其与“柳宗元”、“苏轼”、 “欧阳修”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著有《韩昌黎集》四 十卷,《外集》十卷,《师说》等。
谁收春色将归去, 慢绿妖红半不存。 榆荚只能随柳絮。 等闲撩乱走空园。
谢谢大家!
草树知春 不久归
草树:指草本和木本的各类花木, 即花草树木。 不久归:不久就要归去,春天就 要过去。
译:花草树木知道春天不久
就要归去。
问题讨论:你如何理解“知”?诗句采用的是什么修辞 手法?谈谈你是如何理解的?
答: “知”是探得、知道的意思,花草树木探得春天不 久就要归去了,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花草树木以 人的思维和情感,将树木写活了,想要挽留春知道。 译:杨花榆荚随风起舞,化作 漫天飞雪,好似片片雪花。
“解”的意思是什么?你如何理 解“惟解漫天作雪飞”?
答:“解”的意思是理解,翻译 为知道。杨花榆荚虽然不美,没 有群花艳丽,争芳斗艳,却也不 甘寂寞,不甘示弱,加入留春的 队伍中,为春天增色。
晚春韩愈PPT课件无水印
韩愈对后世的影响
文学影响
韩愈的文学风格和技巧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文 章结构严谨,语言简练明快,寓意深远,成为后世文学创 作的典范。
思想影响
韩愈的思想观点对后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他主张仁义道 德,强调君子的品格和修养,提倡“仁政”,这些思想观 点影响了后世的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
教育影响
韩愈非常重视教育,他在教育方面的思想和做法对后世产 生了重要的影响。他主张“师道尊严”,提倡“因材施教 ”,这些教育理念至今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05
晚春的诗歌鉴赏
诗歌的艺术手法
比喻
韩愈在《晚春》中运用了比喻手法,将花朵比作雪,形象地描绘 了花朵的洁白和美丽。
拟人
韩愈在《晚春》中运用拟人手法,将花朵赋予人的情感,表达了花 朵在春天最后的时刻的留恋和不舍。
对比
韩愈在《晚春》中运用对比手法,将花朵与春风、百草与落红进行 对比,突出了花朵的美丽和春天的生机。
他出生于一个官僚家庭,自幼聪颖好 学,精通经史子集。
他的文学风格独特,思想深邃,受到 后世文学家和读者的广泛赞誉。
韩愈的文学成就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杰出代表,主张文以载道,强调文章的思想性和实用性。
他的文学风格清新自然,语言简练明快,思想深邃,受到后世文学家和读者的广泛 赞誉。
他的作品包括《师说》、《获麟解》、《送李愿归盘谷序》等,被誉为中国文学史 上的经典之作。
晚春韩愈PPT课件
目录
• 韩愈简介 • 晚春诗文解析 • 晚春的创作风格 • 韩愈的影响与评价 • 晚春的诗歌鉴赏 • 韩愈的其他作品欣赏
01
韩愈简介
韩愈生平
韩愈(768年-824年),字退之, 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唐 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思想家。
韩愈《晚春》赏析:表达了诗人惜别春天之情同时也蕴含应抓住时机的美好寓意
韩愈《晚春》赏析:表达了诗人惜别春天之情同时也蕴含应抓住时机的美好寓意《晚春》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诗作。
此诗写郊游即目所见之暮春景物。
诗人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描写花草树木得知春天不久就要归去,想要留住它,于是使出浑身解数,吐艳争芳,形成万紫千红、繁花似锦的景象,就连那乏色少香的杨花、榆荚也不甘寂寞,来凑热闹,因风起舞,化作雪飞,加入了留春的行列,表达了诗人惜春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蕴含应抓住时机,乘时而进,创造美好未来之意。
全诗语言生动,亦庄亦谐,富含哲理。
一、作品原文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二、译文及注释1、译文花草树木得知春天不久就要离去,都想留住春天的脚步,竞相吐艳争芳,霎时万紫千红,繁花似锦。
可怜杨花榆钱,没有艳丽姿色,只知道随风飘洒,好似片片雪花。
2、注释不久归:将结束。
杨花:指杨絮。
榆荚:亦称榆钱。
榆未生叶时,先在枝间生荚,荚小,形如钱,荚花呈白色,随风飘落。
才思:才华和能力。
解:知道。
三、创作背景此诗为《游城南十六首》中的一首,诗题一作“游城南晚春”,可知乃春游郊外时所作。
钱仲联《韩昌黎诗系年集释》系此诗于唐宪宗元和十一年(816)。
此时韩愈已年近半百。
四、作品赏析1、整体赏析这是一首描绘暮春景色的七绝。
虽然诗只是写百卉千花争奇斗艳的场景,但写得工巧奇特,别开生面。
诗人不写百花稀落、暮春凋零,却写草木留春而呈万紫千红的动人情景。
诗人体物入微,发前人未得之秘,反一般诗人晚春迟暮之感,摹花草灿烂之情状,展晚春满目之风采。
寥寥几笔,便展示出满眼风光,令人耳目一新的景象。
此诗熔景与理于一炉,在景物描写中蕴含着人生哲理:诗人通过“草木”有“知”、惜春争艳的场景描写,反映的其实是自己对春天大好风光的珍惜之情。
面对晚春景象,诗人一反常见的惜春伤感之情,变被动感受为主观参与,情绪乐观向上,很有新意。
“杨花榆荚”不因“无才思”而藏拙,不畏“班门弄斧”之讥,避短用长,争鸣争放,为“晚春”添色。
韩愈晚春ppt课件
《晚春》的创作时间和地点
《晚春》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唐代的某个 春天,具体时间已不可考。
关于《晚春》的创作地点,有学者认为 是在长安,也有观点认为是在洛阳。但 无论具体地点为何,可以确定的是,韩 愈在某个春天的晚些时候创作了这首诗
韩愈在政治上主张改革,曾上 书唐宪宗,反对藩镇割据,主
张加强中央集权。
他的文学风格独特,以散文见 长,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
一。
韩愈的文学成就
韩愈的文学创作涉及诗歌、散文、小 说等多个领域,其作品风格独特,语 言精练,富有表现力。
他的散文则以思想深邃、文笔流畅而 著名,被誉为“韩文”的代表。
他的诗歌以雄奇奔放、豪放不羁著称 ,表达了强烈的个性和情感。
此外,韩愈还创作了一些小说,如《 毛颖传》等,反映了唐代小说的创作 水平。
韩愈的思想和政治生涯
韩愈的思想深受儒家思 想影响,主张仁义道德 ,强调君子的品德和修
养。
01
韩愈曾多次上书唐宪宗 ,提出改革建议,但未
被采纳。
03
尽管如此,韩愈始终坚 持自己的信念和原则,
被誉为唐代忠臣。
05
在政治上,他主张改革 ,反对藩镇割据,主张
加强中央集权。
02
在官场中,他曾任监察 御史、宣州团练判官等 职,但因直言敢谏而屡
遭贬谪。
04
02
《晚春》的创作背景
唐代文学背景
唐代是中国文学史上重要的一个时期,诗歌创作达到了巅峰。韩愈作为唐代的文学 家,其作品深受时代影响,表现出唐代文学的典型特点。
唐代经济发展达到了巅峰,文化艺术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韩愈的诗歌创作与唐代 的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反映了时代的繁荣与进步。
晚春
• 1、继续搜集有关描写春天的古诗词,做一张《春天诗词荟萃》的手抄报。 • 2、收集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并诵读。 •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 •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 • 天可补,海可填,南山可移。日月既往,不可复追——曾国藩 •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 •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 •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朱熹
• 2、从这幅美丽的画面中,又联想到了什 么?(提示:结合写作背景)
• 感悟:想到一个人“无才思”并不可怕, 要紧的是珍惜光阴,不失时机,“春光” 是不负“杨花榆荚”这样的有心人的。
• 3、归纳主旨
• 诗人通过“草木”知春、惜春争艳的 场景描写,表现诗人惜春思想,提示 人们应抓住时机,乘时而进,创造美 好的未来。
写作背景
《晚春》是《游城南十六首》组 诗的第三首,作于元和十一年,此 时作者已年近半百(此时49岁,终 年57岁)。此诗估计是作者在晚春 时候游城南时所见后感悟而作,同 时又是作者年龄已进入“晚春”时 期,正好又是在官场上不得志的时 候。诵读来自歌、读懂大意晚春(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 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 惟解漫天/作雪飞
• 1、学了《晚春》,老师分享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2、你还能想到哪些描写春天的古诗词? 《春晓》《春日》《江南春》《游园不值》 《村居》《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3、谁还能想到描写其它季节的古诗? 夏天:《小池》《饮湖上初晴后雨》《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秋天:《山行》《暮江吟》《夜书所见》《题菊花》 冬天:《江雪》《梅花》《卜算子咏梅》
《晚春》韩愈古诗词
《晚春》韩愈古诗词《晚春》是韩愈的作品,韩愈,字退之,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
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
晚春作者: 韩愈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不久归】将结束【杨花】柳絮【榆荚】榆钱,榆未生叶时,先在枝间生荚,荚小如钱,荚老呈白色,随风飘落。
【背景】此乃《游城南十六首》之一,作于元和十一年。
此时诗人已年近半百。
【译文】花草树木知道春天即将归去,都想留住春天的脚步,竟相争妍斗艳。
就连那没有美丽颜色的杨花和榆钱也不甘寂寞,随风起舞,化作漫天飞雪。
【赏析】此诗之寓意,见仁见智,不同的.人生阅历和心绪会有不同的领悟。
通常的理解为:花草树木知道春天将会消逝,所以万紫千红展尽光彩;柳絮和榆钱缺少才华和远见,只好随风飘散。
站在这个角度,花草树木是颇具灵性慧根的,感悟岁月不饶人,懂得发奋图强,一展人生价值。
花草尚且如此,何况人乎?岂能仿效柳絮榆钱,虚度大好年华!我们是否还可以换一个揶揄嘲讽的角度去思考呢?我们将此诗理解为“花草树木知道属于它们的日子已经不多了,所以费尽心思只为最后的一抹浮华;柳絮榆钱不屑这些伎俩,飘逸逍遥,俯看芸芸纷争”作者介绍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
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
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
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
贞元八年(792年),韩愈登进士第,两任节度推官,累官监察御史。
后因论事而被贬阳山,历都官员外郎、史馆修撰、中书舍人等职。
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的行军司马,参与讨平“淮西之乱”。
其后又因谏迎佛骨一事被贬至潮州。
晚年官至吏部侍郎,人称“韩吏部”。
长庆四年(824年),韩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赠礼部尚书,谥号“文”,故称“韩文公”。
元丰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伯,并从祀孔庙。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
韩愈《晚春》PPT课件
.
10
诗词主旨
• 本篇是一首写晚春景物的诗。作品运用拟 人的修辞手法,通过描写花草树木得知春 天不久就要归去,于是各逞姿色,争芳斗 艳,欲将春天留住,就连那本来没有任何 姿色的杨花、榆荚也不甘示弱,化作雪花 随风飞舞,加入了留春的行列,表达了诗 人惜春的思想感情,同时也提示人们应抓住 时机,乘时而进,创造美好的未来。
.
7
《晚春》是《游城南十六首》之一,作于元和十 一年,此时作者已年近半百(此时49岁,终年57 岁)。估计他此时在官场上是处于不得志的时期, 诗人也是想借此诗来表达心中的慨叹之情。
.
8
• 这是一首写晚春景物的 诗。这时节,百花盛开, 万紫千红,花草树木像 是知道春天不久就要归 去,所以特别珍惜这美 好的时光,争芳斗艳, 尽情舒展生命的本色。 而那些“无才思”的杨花 榆荚,也都纷纷飘落, 如雪花般尽情飞舞。
• 这两句诗从另一角度思考,似乎是在启示读者,“杨 花榆荚无才思”尚且能“惟解漫天作雪飞”,我们又 有什么理由不能抛弃那点小小的自卑心理,放弃那点 微不足道的自尊,抓住时机,利用大好时光投身到为 自己、为他人创造美好未来的大环境中呢?
.
13
这首诗的最大特点就是巧妙地运用 了拟人的修辞手法,通过赋予花草 树木以生命的力量,来告诫人们珍 惜时光,珍惜春天,启示人们抛开 自我,应时创造。
.
2
美丽的春景
.
3
.
4美 丽 的 春 景.5晚春 韩愈草树知春/不久归, 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 惟解漫天/作雪飞。
.
6
作 者 简 介
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字退之,河阳(今 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 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 文公。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 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 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 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作品都收在《昌 黎先生集》里。韩愈还是一个语言巨匠,他善于使用 前人词语,又注重当代口语的提炼,得以创造出许多 新的语句,其中有不少已成为成语流传至今,如“落 井下石”、“动辄得咎”、“杂乱无章”等。在思想 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 碑式人物。
《晚春》原文注释及作者介绍
《晚春》原文注释及作者介绍
《晚春》原文注释及作者介绍
作品介绍
《晚春》的作者是韩愈,被选入《全唐诗》的第344卷。
原文
晚春
作者:唐·韩愈
谁收春色将归去,慢绿妖红半不存。
榆荚只能随柳絮,等闲撩乱走空园。
注释
①将:携。
②慢绿:遍地绿色,满眼绿色。
慢,通“漫”。
妖红:艳丽的`红花。
③等闲:无端,无来由。
作者介绍
韩愈(768—824)字退之,洛阳人,文学家,世有韩昌黎、韩吏部、韩文公之称。
三岁即孤,由嫂抚养成人,贞元进士。
曾官监察御史、阳山令、刑部侍郎、潮州刺史、吏部侍郎,卒赠礼部侍郎。
政治上既不赞成改革主张,又反对藩镇割据。
尊儒反佛,比较关心人民疾苦。
韩愈在文学上主张师承秦、汉散文传统,积极倡导古文运动,提出“文以载道”、“文道合一”的观点。
《师说》、《进学解》等,皆为名篇。
韩诗力求创新,气势雄伟,有独特风格,对宋诗创作影响较大,延及清代。
有《昌黎先生集》。
繁体对照
卷344_5晚春韓愈
誰收春色將歸去,慢綠妖紅半不存。
榆莢只能隨柳絮,等閑撩亂走空園。
晚春韩愈古诗解析
晚春韩愈古诗解析
晚春是韩愈的一首古诗,主要描写了春天晚上的景象。
以下是对该诗的解析:
该诗共三十二行,由十六字组成的对句构成。
整首诗以孤云、疏雨、微风等春天的自然景象为线索,描绘了不同的景物和情感。
首先,诗人以“江天一色”开篇,直接勾勒出春天晚上的天空,以及江水的平静与广阔。
接着,描述孤云来袭,给黑夜带来了一丝凄凉。
然后,下雨了,雨滴如细鳞般落在江水上,溅起圈圈涟漪,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
接下来,诗人将目光转向了微风。
微风吹来,草木摇曳,白花点缀其间,更加增添了春天的美丽。
然而,诗人认为这美好的景象只是表象,背后却隐藏着寂寞和无奈。
诗中“孤帆远影碧空尽”一句,表达了一个人独自在江上行船的孤寂和无助,与春天的美景形成鲜明的对比。
最后,诗人以“别有幽愁暗恨生”来总结全诗,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忧伤和郁闷,以及对逝去的春光的留恋。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晚上的景象与人物,展现了作者的深情和内心的寂寞。
诗人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对时光流转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逝去的遗憾。
《晚春》韩愈唐诗注释翻译赏析
《晚春》韩愈唐诗注释翻译赏析《晚春》韩愈唐诗注释翻译赏析作品简介《晚春》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诗作。
这是一首写暮春景物的七绝。
此诗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通过描写花草树木得知春天不久就要归去,于是各逞姿色,争芳斗艳,欲将春天留住,就连那本来没有任何姿色的杨花、榆荚也不甘示弱,好像雪花随风飞舞,加入了留春的行列。
全诗表达了诗人惜春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蕴含应抓住时机,乘时而进,创造美好未来之意。
作品原文晚春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词句注释⑴晚春:春季的最后一段时间。
⑵不久归:这里指春天很快就要过去了。
⑶百般红紫:即万紫千红,色彩缤纷的春花。
斗芳菲:争芳斗艳。
⑷杨花:指柳絮。
北周庾信《春赋》:“新年鸟声千种啭,二月杨花满路飞。
”榆荚(jiá):榆树的果实。
初春时先于叶而生,联缀成串,形似铜钱,俗呼榆钱。
《太平御览》卷九五六引汉崔寔《四民月令》:“二月榆荚成者,收乾以为酱。
”才思:才气和思致。
《后汉书·文苑传》:“(刘表)尝与诸文人共草章奏,并极其才思。
”⑸惟解:只知道。
漫天:满天。
宋苏轼《再和杨公济梅花》之九:“长恨漫天柳絮轻,只将飞舞占清明。
白话译文春天不久就将归去,花草树木想方设法挽留春天,一是争奇斗艳,人间万紫千红。
可怜杨花榆钱,没有艳丽姿色,只知漫天飞舞,好似片片雪花。
创作背景此诗为《游城南十六首》中的一首。
钱仲联《集释》系此诗于唐宪宗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
此时韩愈已年近半百。
作品鉴赏这是一首描绘暮春景色的`七绝。
虽然诗只是写百卉千花争奇斗艳的常景,但写得工巧奇特,别开生面。
诗人不写百花稀落、暮春凋零,却写草木留春而呈万紫千红的动人情景。
诗人体物入微,发前人未得之秘,反一般诗人晚春迟暮之感,摹花草灿烂之情状,展晚春满目之风采。
寥寥几笔,便展示出满眼风光,令人耳目一新的景象。
此诗熔景与理于一炉,在景物描写中蕴含着人生哲理:诗人通过“草木”有“知”、惜春争艳的场景描写,反映的其实是自己对春天大好风光的珍惜之情。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晚春》教案
5.诗词创作背景了解:简要介绍韩愈及其创作背景,加深学生对古诗词的认识。
6.课后拓展:鼓励学生搜集其他关于春天的古诗词,进行诵读和分享,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核心素养目标
1.增强文化自信:通过学习《晚春》,让学生感受中华古诗词的魅力,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提升文化自信。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创作的小诗,分享学习成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晚春》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在实际写作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诗词创作的规律,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针对重点内容进行详细讲解,通过举例、提问等方式强调核心知识。针对难点内容,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如情境创设、互动讨论、辅助教学资源等,帮助学生克服难点,确保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理解透彻。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晚春》这一古诗词。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春天的时候,有没有仔细观察过周围景色的变化?”这个问题与我们即将学习的《晚春》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对春天美景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古人是如何描绘春天的。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诗句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拟人、对偶等修辞手法,我会通过具体例子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韩愈《晚春》优秀教案两篇
韩愈《晚春》优秀教案两篇韩愈《晚春》优秀教案两篇引导语:《晚春》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诗作。
它寄寓着人们应该乘时而进,抓紧时机去创造有价值的东西。
下面是关于《晚春》的两篇优秀教案,供大家参考。
《晚春》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2、理解古诗内容。
3、能正确地背诵古诗。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师:同学们,今天咱们来学习一首古诗,它们的名字是《晚春》。
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课件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2、理解古诗内容。
3、能正确地背诵古诗。
指生读学习目标,其他同学认真倾听。
目标己经明确了,你们有信心实现目标吗?老师相信,只要大家认真自学,一定能很好地完成任务的。
三、先学自学指导1、请同学们自由放声朗读古诗两遍。
要求:把字音读准确,诗句读通顺,并读出一定的语气。
2、读古诗找出你不懂的地方,可以问同桌,不认识的生字借助拼音多读两遍。
3、小组内两两互读古诗。
自学检测指名朗读全诗,组织正音。
教师相机运用范读、领读、齐读等方式,读出一定的节奏和语气。
四、后教合作交流1.请根据古诗内容和自己的.理解,小组内交流讨论这首诗的内容。
2.《晚春》这一首诗描写了一种怎样的情景呢?从这首诗中你又体会到什么?教师点拨;1.注释:不久归:将结束。
杨花:指柳絮榆荚:亦称榆钱。
榆未生叶时,先在枝间生荚,荚小,形如钱,荚老呈白色,随风飘落。
才思:才华和能力。
2.作品译文:花草树木知道春天即将归去,都想留住春天的脚步,竟相争妍斗艳。
就连那没有美丽颜色的杨花和榆钱也不甘寂寞,随风起舞,化作漫天飞雪。
五、训练1.结合古诗内容,学生自由背诵。
2.同桌互背。
3.小组展示背诵。
4.练习书写《晚春》优秀教案二一、教学内容:小学语文课程《中华经典古诗文》四年级《晚春》二、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2、理解作者描绘的内容,通过品味语言和展开联想进入诗的意境,体会其中蕴含的情理,懂得珍惜光阴,树立乐观、自信的生活态度。
韩愈《晚春》课件(15页)
意象的运用
春之美
诗中运用了大量春天的意象, 如细雨、繁花和清风,以描绘 自然界的美。
时光流转
通过描绘春天的短暂和流逝, 诗歌强调了人生的短暂和时光 的不可逆转。
对比
通过对春天和人生的对比,诗 歌传达了作者对生命意义的思 考。
白话离骚
《晚春》是一首富有离骚意味的诗歌,通过对春天的描述,抒发了作者对人生短暂和光阴如梭的感叹。
诗歌背景
1 唐代 (Tang Dynasty)
《晚春》是唐代一首经典的诗歌作品,相信写于晚唐时期。
2 题材 (Theme)
诗歌探讨了晚春季节的意义和人生的短暂与无常。
3 韩愈的代表作 (Han Yu's Masterpieces)
《晚春》是韩愈唯一一首广为人知的诗歌,为数不多的表现主观情感的作品之一。
韩愈《晚春》ppt课件(15 页)
介绍韩愈的作品《晚春》。展示作者的背景,诗歌的历史背景及与其他唐代 诗歌的比较。解读诗歌的主题、意象、结构和语言,探讨其对中国文学和文 化的影响,以及与当代社会的相关性和思考。
韩愈 (Han Yu)
韩愈是唐代著名文学家和政治家,以其豪放的文风和力挺新法家的立场而著名。他在《晚春》中通过诗歌,表 达了他对生命流逝和人生价值的思考。
春花绽放
时间匆匆
诗人运用春花的绽放描绘春天的 美景,表达了对生命美好的渴望。
作者借鉴了流沙的意象,表达了 人生短暂和光阴似箭的哀叹。
人生选择
诗歌中的花径意象,寓意着人生 的选择和抉择。
诗歌的历史背景
1
唐代文学
《晚春》是唐代文学中一首独特的诗歌
韩愈的风格
2
作品,以其独特的主题和深入的探讨而 闻名。
《晚春》展示了韩愈豪放的诗歌风格和
《晚春》创作背景
《晚春》的创作背景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孟州)人,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唐宋八大家”之一。
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
此诗是《游城南十六首》组诗的第三首,作于元和十一年,此时作者已年近半百。
此诗估计是作者在晚春时候游城南时所见后感悟而作,同时又是作者年龄已进入“晚春”时期,正好又是在官场上不得志的时候。
本篇是一首写晚春景物的诗。
作品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通过描写花草树木得知春天不久就要归去,于是各逞姿色,争芳斗艳,欲将春天留住,就连那本来没有任何姿色的杨花、榆荚也不甘示弱,化作雪花随风飞舞,加入了留春的行列,表达了诗人惜春的思想感情,同时也提示人们应抓住时机,乘时而进,创造美好的未来。
这是一首描绘暮春景色的七绝。
乍看来,仅仅写百卉千花争奇斗艳的常景,但进一步品味便不难发现,诗写得工巧奇特,别开生面。
诗人不写百花稀落、暮春凋零,却写草木留春而呈万紫千红的动人情景:花草树木探得春将归去的消息,便各自施展出浑身解数,吐艳争芳,色彩缤纷,繁花似锦,就连那本来乏色少香的杨花、榆荚也不甘示弱,而化作雪花随风飞舞,加入了留春的行列。
诗人体物入微,发前人未得之秘,反一般诗人晚春迟暮之感,摹花草灿烂之情状,展晚春满目之风采。
寥寥几笔,便给人以满眼风光、耳目一新的印象。
补充资料:韩愈名言1.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进学解》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师说》3.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师说》4.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调张籍》5.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原道》6.圣人无常师。
--《师说》7.人非生而知之,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师说》8.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师说》9.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
晚春
此诗为《游城南十六首》 中的一首。钱仲联《集 释》系此诗于唐宪宗元 和十一年(公元816年)。 此时韩愈已年近半百。
即暮春, 点明时 令
晚春
将结束
即万紫千红,色彩缤 草树知春不久归,
纷的春花
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 没有才气、才情,
柳絮
惟解漫天作雪飞。
杨华榆荚不像别的 花那样“百般红紫”
晚春 草树知春不久归, 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 惟解漫天作雪飞。
又一次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 了“杨花榆荚”以鲜活的生命力,积极向 上的思想激情,进而更好地表达了诗人珍 惜春天、珍惜时光的美好愿望。
苔
清代·袁枚
白日不到处, 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 亦学牡丹开。
苔如此细小低微, 自不能跟国色天 香的牡丹相比, 可是牡丹是受人 玩赏而受悉心栽 培的,而苔却是 靠自己生命的力 量自强,争得和 花一样开放的权 利,绽放属于自 己的色彩。杨华 榆荚不也是如此 吗?
只知道/懂得 满天
译文:花木像是知道春天将要离去,竞相吐艳争芳,想留住春天。 连那“无才思”的榆荚,也都在纷纷飘落,如雪花般尽情飞舞。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花草树木人 的思维、人的情感和人的动作行为,使那些 花草树木有了留春惜时的生命特征。描摹了 晚春花草灿烂的情态,极有效地表达了诗人 珍惜春天和时光的美好情怀。
晚
唐
春
韩 愈
【韩愈】(768年—824年),字退之,河南河阳 (今河南省孟州市)人,汉族,世称“韩昌黎”、 “昌黎先生”。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 学家,政治家。谥号“文”,故称“韩文公”。 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宋代苏轼称他“文 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 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 文宗”之名。后人将其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 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作品都收在《昌黎先 生集》里。
唐代诗人韩愈的诗晚春介绍
唐代诗人韩愈的诗晚春介绍韩愈是唐代著名诗人,著名诗歌有《晚春》等,那么韩愈晚春是怎么来的?下面是店铺为你收集整理的唐代诗人韩愈的诗晚春介绍,希望对你有帮助!韩愈晚春是怎么来的《晚春》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诗作,为《游城南十六首》中的一首,此时韩愈已年近半百,描写晚春之景无半点百花稀落、暮春凋零的伤感之情,却是一番草木留春呈现出万紫千红的生机画面。
从韩愈生平为人来看,他既是“文起八代之衰”的宗师,又是力矫元和轻熟诗风的奇险诗派的开山人物,颇具胆力。
他能欣赏“杨花榆荚”的勇气。
此处或并非存心托讽,而是观杨花飞舞而忽有所感触,随寄一点幽默的情趣。
诗的妙处也在这里,韩愈体物入微,发前人未得之秘,反一般文人晚春迟暮之感,募花草灿烂之情状,展晚春满目之风采。
寥寥几笔,向世人展现了满目春光,令人耳目一新。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有情有趣,草树知春将不久而归,百花争艳,各呈芳菲,运用拟人手法,揉花与人于一体,将人的惜春之情附加于草木之上。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凑热闹的还有朴素无华的杨花榆荚,像飞雪一般漫天遍野地飘舞。
人言草木无情,诗偏说它们有知,能“知”能“解”还能“斗”,而且还有“才思”高下有无之分。
想象之奇,实为诗中所罕见。
这是此诗明白有趣之处,堪称平中翻新,颇富奇趣。
初春小雨韩愈赏析《初春小雨》又名《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作者韩愈,这是一首描写和赞美早春美景的七言绝句。
首句点出初春小雨,以"润如酥"来形容它的细滑润泽,准确地捕捉到了它的特点。
造句清新优美。
与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是一首描写和赞美早春美景的七言绝句。
第一句写初春的小雨,以“润如酥”来形容它的细滑润泽,十分准确地写出了它的特点,遣词用句十分优美。
与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有异曲同工之妙。
第二句紧承首句,写草沾雨后的景色。
千家诗七绝《韩愈·晚春》诗词赏析
千家诗七绝《韩愈·晚春》诗词赏析
千家诗七绝《韩愈·晚春》诗词赏析
韩愈
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一〕。
〔一〕惟解:只知道。
【点评】诗约作于唐宪宗元和十一年(816)前后,是《游城南》十六首之三。诗写暮春景象,以拟人手法,生动形,只好漫天飞舞,赋予晚春以灵性,同时寓有珍惜年华的含义。
解读韩愈《晚春》:自幼丧父刻苦勤奋,一心为国尽献忠心,造就韩愈成为唐宋第一大家
解读韩愈《晚春》:⾃幼丧⽗刻苦勤奋,⼀⼼为国尽献忠⼼,造就韩愈成为唐宋第⼀⼤家说起韩愈,绝对是唐史中⼀顶⼀的⽜⼈。
他是“唐宋⼋⼤家”之⾸,是唐代古⽂运动的领袖,有“⽂章巨公”和“百代⽂宗”之名,后⼈将其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章四⼤家”。
韩愈,字退之,⽣于公元768年,卒于公元824年,享年56岁,河南孟州⼈,唐代⽂学家、思想家、哲学家。
韩愈三岁时,⽗亲韩仲卿去世,由兄长韩会抚养,九岁时韩会⼜去世,⾃⼩孤⼉的韩愈刻苦学习,奋发图强。
18岁时,韩愈考试到长安参加科考,连续三年都未成功。
直到24岁时第四次科考才考中进⼠,但在参加吏部的博学宏词科考试时,连续三次都遭失败。
直到公元796年,28岁的韩愈经宣武节度使董晋推荐,才进⼊官场,⾛上仕途之路。
28年的为官⽣涯中,韩愈在朝廷做到了礼部侍郎、中书舍⼈,也曾屡遭贬谪,到地⽅任职县令。
既有治理政事的经历,也曾参与兵事,显⽰了军事才能。
最值得⼀书的是,韩愈只⾝⼀⼈劝降叛将的经历。
公元821年,53岁的韩愈任兵部侍郎时,镇州(今河北正定)掌管兵马的王廷凑杀害节度使⽥弘正,意图反叛。
第⼆年,唐穆宗李恒赦免王廷凑和和叛军,任命韩愈为宣慰使,前去镇州劝降。
这是凶多吉少的差事,同僚都为韩愈捏了⼀把汗,唐穆宗也有点后悔,命韩愈别着急去见王廷凑,先观察观察形势再说。
韩愈直接写了⼀⾸诗来表达⼼境,“衔命⼭东抚乱师,⽇驰三百⾃嫌迟。
风霜满⾯⽆⼈识,何处如今更有诗”。
到了镇州,直接⾯对王廷凑,王廷凑充傻装楞,说反叛不是我的本意,这都是这些将⼠们的想法。
韩愈驳斥说,皇帝是赏识你的指挥才能,才命你做节度使,谁知道你连这些⼠卒也指挥不了。
韩愈⼜对⼠兵说,⾃古以来,凡是叛乱的,不仅惹祸上⾝,更祸及家⼈。
皇帝知道你们都是忠君之⼠,你们不知道这是叛乱,更不会叛乱。
希望你们回头是岸!王廷凑和将⼠都被韩愈的这种勇⽓折服,结束了这场叛乱。
回到长安,韩愈被任命为礼部侍郎,后任京兆尹(长安市长)兼御史⼤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韩愈晚春的写作背景
本文是关于韩愈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引导语:《晚春》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诗作。
这是一首写暮春景物的七绝。
诗写得工巧奇特,别开生面。
诗人不写百花稀落、暮春凋零,却写草木留春而呈万紫千红的动人情景。
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是什么样的呢?晚春
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写作背景
此诗为《游城南十六首》中的一首。
钱仲联《集释》系此诗于唐宪宗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
此时韩愈已年近半百。
赏析
这里,似乎只是用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了晚春的繁丽景色,其实,它还寄寓着人们应该乘时而进,抓紧时机去创造有价值的东西这一层意思。
但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榆荚杨花虽缺乏草木的“才思”,但不因此藏拙,而为晚春增添一景,虽然不美,但尽了努力,这种精神是值得赞扬了。
这是一首描绘暮春景色的七绝。
乍看来,只是写百卉千花争奇斗艳的常景,但进一步品味便不难发现,诗写得工巧奇特,别开生面。
诗人不写百花稀落、暮春凋零,却写草木留春而呈万紫千红的动人情景:花草树木探得春将归去的消息,便各自施展出浑身解数,吐艳争芳,色彩缤纷,繁花似锦,就连那本来乏色少香的杨花、榆荚也不甘示弱,而化作雪花随风飞舞,加入了留春的行列。
诗人体物入微,发前人未得之秘,反一般诗人晚春迟暮之感,摹花草灿烂之情状,展晚春满目之风采。
寥寥几笔,便给人以满眼风光、耳目一新的印象。
说这首诗平中翻新,颇富奇趣,还在于诗中拟人化手法的奇妙运用,糅人与花于一体。
“草木”本属无情物,竟然能“知”能“解”还能“斗”,而且还有“才思”高下有无之分。
想象之奇,实为诗中所罕见。
末二句尤其耐人咀嚼,读者大可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进行毫无羁绊的大胆想象,使人思之无穷,味之不尽。
再细加揣摩,此诗熔景与理于一炉。
可以透过景物描写领悟出其中的人生哲理:诗人通过“草木”有“知”、惜春争艳的场景描写,反映的其实是自己对春天大好风光的珍惜之情。
面对晚春景象,诗人一反常见的惜春伤感之情,变被动感受为主观参与,情绪乐观向上,很有新意。
你看,“杨花榆荚”不因“无才思”而藏拙,不畏“班门弄斧”之讥,为“晚春”添色。
这就给人以启示:一个人“无才思”并不可怕,要紧的是珍惜光阴,不失时机,“春光”是不负“杨花榆荚”这样的有心人的。
钱钟联《集释》系此诗于元和十一年。
注引朱彝尊《批韩诗》云:"此意作何解?然情景却是如此。
"的确,仅就描写暮春景色而言,此诗可谓有情有趣,亦不落俗套。
诗题又作《游城南晚春》,可知所写
乃春游郊外所见。
诗人全用拟人手法,不说人之惜春,而说草树亦知春将不久,因而百花争艳,各呈芳菲。
凑热闹的还有朴素无华的杨花榆荚,像飞雪一般漫天遍野地飘舞。
人言草木无情,诗偏说它们有知,或"斗"或"解",活泼有趣。
这是此诗明白有趣之处。
然而"无才思"三字颇怪异,遂引起后人诸多猜测。
或谓劝人勤学,不要像杨花那样白首无成;或谓隐喻人之无才,作不出好文章;或言有所讽喻;或言赞赏杨花虽无芳华,却有情趣和勇气。
细审诗意,诗人当是赞赏杨花的。
"无才思"应是故作顿挫的谐谑之笔。
此诗之寓意,见仁见智,不同的人生阅历和心绪会有不同的领悟。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