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白血病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急性白血病研究进展

急性白血病研究进展
n a d tsu , h c i n i i t en mml e p i s . h e e i a e rl t oi i te t n, e emu. i e w ih w 1 ih b t o s 1 h mo oe i T eg n s m yb ea e t sv r i c i g n h s s d t l a f o t t n, n io me t g n , n t e e tlgc y tm c d s a e Atp e e t te p t o e e y o e k m ai ai o e vr n n a a e t a d o rh ma oo i a s se ie s . r s n , a g n lu e l h l i h h s f i s n tv r la , i h w l a h e e mo e rc g i o t e d v lp n d e e i c t o o ey ce r whc i c i v r e o n t n wi t e eo me to mo m mp r a me d. l i h h f il h Ke r s L u e a;Ac t ie s y wo d : e km i u e d s ae;E o o y i t lg
中图分 类号 :13 .1 1 3 7 : 7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628 (o8o —550 10—o4 2o )40 7—3
30C E CE- 摘要 : 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细胞 的克隆性疾病 , 隆的 白血病 细胞在 骨髓和 其他造 血组织 中 是 通 过 p0/R B结 合 蛋 白 ( B B 克
白血病 是一类造 血干细胞 的克隆 性疾病 , 骨髓 和其他 在 造血组织 中自血病细胞 大量增 生积 聚 , 浸润其 他器 官和组 并 织, 而使正常造血受抑制。在恶性肿瘤 中, 中青年以下人群 白 血病发病率较高 , 儿童常 为受 累者。人类 白血病 的发病 机制 尚不完全清楚。随着分 子生物学 、 传学 、 遗 免疫学 的发展 , 人 们对其发病 机制进行 了深 入研 究 , 将发病 机制 及病 因的研 现

急性白血病患者生命质量和主要影响因素

急性白血病患者生命质量和主要影响因素

急性白血病患者生命质量和主要影响因素发表时间:2017-03-10T14:26:54.403Z 来源:《医药前沿》2017年2月第6期作者:邹忠晴[导读] 分析急性白血病患者的生命质量,对影响其生命质量的主要因素进行研究。

(成都大学附属医院四川成都 610081)【摘要】目的:分析急性白血病患者的生命质量,对影响其生命质量的主要因素进行研究。

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5年10月来我院治疗急性白血病的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对其生命质量和主要影响因素进行探讨。

结果:患者的功能状况评分最低,社会/家庭状况评分最高,整体生命质量评分在62分以上;患者生命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为经济状况、治疗方案的针对性、身体功能状况评分和近期出血与否。

结论:急性白血病患者的生命质量不高,医师应该根据主要影响因素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患者;生命质量;主要影响因素【中图分类号】R73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6-0036-02 The main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quality of life (qol) in patients with acute leukemia and Zhongqing ZouChengdu university affiliated hospital Chengdu, sichuan province 610081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acute leukemia, the main factors which influence the quality of life were studied. Methods to choose in September 2014 to October 2015 to our hospital for the treatment of acute leukemia patients 70 case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discusses the main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quality of the life. Results the function of the patients in the lowest score, social/family status, the highest rated the overall quality of life score over 62 points; The main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patients quality of life of the state of the economy, targeted therapy, body function status and recent bleeding or not. Conclusion the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acute leukemia is not high, physicians should be treated according to the main influencing factors to adopt effective measures.【key words】 Acute leukemia patients; The quality of life; Main factors influencing 急性白血病是一种恶性肿瘤,当前多采取化疗的方式来缓解患者病情,尽管这能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使其生命得到延长,但是,化疗药物极易使机体出现不良反应,从而可能增加死亡与感染几率。

供者细胞白血病的研究进展

供者细胞白血病的研究进展
罗 静 ,曾 东风 ,梁 雪 综述 孔佩 艳 审校
( 三 军 医大 学 新 桥 医 院 血液 科 , 庆 4 03 ) 第 重 0 07
【 要 】 异 基 因 移植 后供 者细 胞 白 血病 的发 生 是 指 移 植 后 复 发 白血 病来 源 于 供 者 细 胞 , 揭 示 了 二 次 白血 病 的 发 摘 它 生 过 程 。它 的 发 生与 移植 后 免 疫 功 能 紊 乱 、 血 微 环境 异 常 、 者 细 胞 的来 源 、 B病 毒 感 染 等 因 素 密 切 相 关 。 造 供 E
2 DC 的 流 行 病 学 特 征 L
P D) D L的发 病机制 之 一 , 部 分 P L 与 E TL 是 C 大 T D B
病毒感 染有 关 , 由于移植 后 多种 原 因导 致效 应 T 细 胞
的功能 受抑 制 , B病毒感 染 的 B细胞 失控 性 生长 , E 从
D L临床 不 常 见 , 发 生 率很 低 , 约为 0 1 % C 其 大 .2

而形 成异 常的 淋 巴细胞 高增殖 性 疾病 或单 克隆恶 性肿 瘤, 这种 异常增 殖使机 体 的免 疫监 视功 能 明显减 弱 , 从
而导 致 D L的发生 [ 。 T D最 早发 生在 移植后 6个 C 4 P L ]
5O 。 . 由于大多 数关 于 D L的报道都是 个案 报道 , C
巴细胞 均起 源于供者 细胞 。Hemse k等 人对 供 者 e kr
【 键 词 】 急 性 白血 病 ; 供 者 源 白血 病 ; 异 基 因 骨髓 移植 关 [ 0图分 类 号 】 R5 7 e 5 【 献标 识码 】 A 文 【 文章 编 号 】 1 7 — 5 1 2 0 ) 5 0 6 —2 6 231 (0 7 0— 940

白血病的研究与治疗进展

白血病的研究与治疗进展

白血病的研究与治疗进展白血病,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病发率在全球范围内具有较高的水平。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针对白血病的研究和治疗也日益成熟,为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一、白血病的定义和分类白血病,是一种以异常增生和发育的白细胞为特征的恶性肿瘤性疾病,是由骨髓或淋巴组织中的恶性克隆细胞引起的。

根据其细胞学和分子遗传特点,白血病可分为急性白血病和慢性白血病两类。

其中,急性白血病病程较短,病变发展迅速,细胞分化异常;慢性白血病可在多年内缓慢发展,病变主要表现为细胞发育不成熟和增殖过程异常。

二、白血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目前,白血病的具体病因还不十分明确,但已确认与多种因素有关,比如环境、遗传、细胞遗传学和分子遗传学等因素。

其中,白血病的起病与染色体异常密切相关,而这些异常又往往与化学致癌剂、放射能、病毒感染等危险因素有关。

白血病的发病机制也比较复杂,受到多种因素的调节作用。

一般来说,白血病的发生是由于细胞遗传物质发生突变或改变,导致正常细胞增殖和分化异常,产生恶性克隆细胞,随后出现病变。

三、白血病的研究进展近年来,白血病的研究取得了许多重大突破。

其中,最为显著的是对该病致病机制和分子遗传力学的探索,以及白血病预防、治疗和转化研究的进展。

1、致病机制研究的进展白血病的致病机制是白血病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

近年来,研究人员通过大量的实验和观察,已经发现了许多与白血病发生和发展有关的信号通路和分子遗传机制。

例如,白血病的发病进程中,免疫调节的兼职因子激活和基因变异在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另外,在新的免疫学和细胞生物学研究成果的指导下,人们也开发出了针对白血病的新药物和治疗方案,其中一些药物可以有效地抑制白血病细胞的增殖,从而延长患者的生命。

2、预防、治疗和转化性研究的进展白血病预防、治疗和转化性研究也是研究人员关注的热点之一。

近年来,随着对白血病发病机制的深入了解,预防和治疗手段也得到了升级。

除了传统的化疗和放疗以外,现代医学还通常采用分子靶向新药、免疫治疗、基因治疗和细胞治疗等疗法。

CALM-AF10与急性白血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CALM-AF10与急性白血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CALM-AF10与急性白血病关系的研究进展曹文斋;易海;余茜【摘要】CALM-AF10所致的急性白血病罕见,且预后极差.CALM编码蛋白是介导细胞内吞作用的接合蛋白,参与细胞内吞和核内蛋白作用.AF10编码蛋白的功能可能是转录因子,可与MLL、CALM等多种基因融合.CALM-AF10导致的白血病临床表现为肝脾大、纵隔肿瘤、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等,对常规化疗药物不敏感或早期复发,预后不良.本文就CALM、AF10的结构和功能,CALM-AF10导致白血病发生的特点及可能的机制进行综述.【期刊名称】《山东医药》【年(卷),期】2017(057)005【总页数】3页(P104-106)【关键词】白血病;CALM-AF10融合基因;发病机制【作者】曹文斋;易海;余茜【作者单位】成都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成都 610041;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总医院;四川省人民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3.71难治性白血病是临床治疗中亟待解决的难题,通常需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才可治愈。

但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供者来源有限、并发症高,限制了其临床应用。

随着对难治性白血病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靶向治疗为其指明新的方向。

CALM-AF10融合基因是由人第10、11号染色体易位所致,CALM-AF10融合蛋白在难治性白血病患者骨髓中偶有发现。

但CALM-AF10融合蛋白在人造血细胞中致白血病发生的确切机制仍不清楚,CALM-AF10未列入常规融合基因检测项目,国内外研究对其认识不足。

本文对CALM-AF10导致急性白血病发生的特点及其机制作一综述,为急性白血病的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

CALM也称为PICALM基因,位于染色体11q23,其编码蛋白是介导细胞内吞作用的接合蛋白,定位于胞质,通过出核基序能与胞膜上的网格蛋白结合。

CALM和神经元特异性单体网格蛋白组合蛋白AP180同源,且其同源序列已经在猫、鼠、牛等生物中鉴定出来[1]。

白血病的基因治疗研究进展

白血病的基因治疗研究进展

白血病的基因治疗研究进展白血病,作为一种常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一直以来都是临床治疗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传统的白血病治疗方式,如化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患者的生存率,但仍然面临着许多限制和挑战。

近年来,基因治疗作为一种新的治疗策略,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本文将介绍白血病基因治疗的研究进展。

一、基因治疗的原理基因治疗是一种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对人体进行治疗的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将正常的基因导入到有缺陷或异常的细胞中,修复或替代不正常的基因,并最终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在白血病的基因治疗中,常用的策略包括基因修复、基因靶向治疗和免疫基因治疗。

基因修复是指通过修复有缺陷的基因,使其恢复正常的功能。

目前,针对白血病的基因修复主要采用的是CRISPR-Cas9技术。

该技术利用了一种细菌天然存在的防御机制,可以精确地剪切和编辑DNA序列,进而实现对基因的修复。

通过CRISPR-Cas9技术,研究人员已经成功地修复了一些与白血病相关的基因缺陷,为白血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基因靶向治疗是指通过针对特定的基因或蛋白质靶点,来达到抑制肿瘤生长和扩散的目的。

在白血病中,常用的靶向治疗方法是使用小分子靶向药物或单克隆抗体。

这些药物可以选择性地抑制特定的癌细胞生长和扩散,而对正常细胞的毒性较小。

目前,一些靶向药物已经成功地应用于白血病的治疗,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免疫基因治疗是指利用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攻击和清除癌细胞。

其中,最为重要的方法是采用CAR-T细胞治疗。

CAR-T细胞治疗是一种利用患者体内自身的T细胞,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对其进行修饰,使其具备识别和攻击癌细胞的能力。

经过体外培养和扩增后,修饰后的CAR-T细胞重新注入患者体内,发挥抗肿瘤效应。

临床研究表明,CAR-T细胞治疗对于某些难治性白血病有着显著的疗效,为白血病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二、白血病基因治疗的研究进展目前,白血病基因治疗领域的研究进展非常迅速。

成人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治疗进展

成人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治疗进展

成人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治疗进展马立元【摘要】复发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预后差,约半数以上复发患者存在耐药难治,其治疗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难题.对于复发后获得再次完全缓解的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是最有效的治疗方式之一,但移植相关死亡率(TRM)和复发率(CIR)均很高,从而部分抵消了移植带来的益处.因此,allo-HSCT对于部分患者并不适合,亟待寻找新的治疗手段.近几年,随着我们对AML发病机制认识的加深.新药物新疗法层出不穷,极大改善了复发难治性AML的预后.多个小分子靶向药物和免疫疗法目前正处于临床试验阶段,初步试验结果鼓舞人心.虽然新疗法治疗相关副作用越来越少,疗效越来越好,但allo-HSCT是治愈复发难治性AML的唯一途径.【期刊名称】《医学与哲学》【年(卷),期】2018(039)016【总页数】5页(P20-24)【关键词】复发难治;急性髓细胞白血病;造血干细胞移植【作者】马立元【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血液内科上海 20002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3.711 引言虽然,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各种治疗手段层出不穷,极大地改善了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akemia,AML)患者的预后,但复发难治性AML始终是血液科医生面对的巨大难题。

因此,针对复发难治AML的治疗仍然需要进一步探索。

为复发/难治性AML患者制定治疗策略时,应仔细评估患者相关因素(年龄,体能状况,各脏器功能,合并症)。

疾病相关因素(复发后重新MICM分型,细胞遗传学和分子学异常,既往治疗史,既往有无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史,复发时间等)[1]。

治疗前首先要明确属于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前复发还是移植后复发。

一般而言,在allo-HSCT之前复发患者治疗的目标是通过挽救性治疗使其达到完全缓解(CR),合适的CR患者接受allo-HSCT力求治愈。

T-细胞幼淋巴细胞白血病治疗的研究进展

T-细胞幼淋巴细胞白血病治疗的研究进展

T-细胞幼淋巴细胞白血病治疗的研究进展杜云云【摘要】幼淋巴细胞白血病(prolymphocytic leukemia,PLL)是一种罕见但恶性程度极高的成熟淋巴肿瘤,其中T-细胞幼淋巴细胞白血病(T-cell prolymphocytic leukemia,T-PLL)这种亚型被认为难以治愈,临床治疗目的主要是提高治疗有效率和延长缓解期.随着对白血病发生发展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目前T-PLL的治疗手段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其中表观遗传学的干预治疗为治愈T-PLL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本文就T-PLL的治疗研究进展进行综述.%Prolymphocytic leukemia is a rare disease with typical characteristics, including aggressive progression and high mortality rate, and T-cell prolymphocytic leukemia (T-PLL) is regarded as an intractable subtype. Current therapeutic approaches mainly aim to improve their efficacy and remission against this disease. This paper presents a review about the research progress on T-PLL therapies. With remarkable research progress on leukemia pathogenesis, therapies for T-PLL have been greatly enhanced. Among treatment strategies, epigenetic therapy shows potential for clinical applications.【期刊名称】《中国肿瘤临床》【年(卷),期】2017(044)021【总页数】4页(P1108-1111)【关键词】T-细胞幼淋巴细胞白血病;表观遗传学;治疗;阿仑单抗;干细胞移植【作者】杜云云【作者单位】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血液科昆明市650000【正文语种】中文幼淋巴细胞白血病(prolymphocytic leukemia,PLL)是一种罕见但恶性程度极高的成熟淋巴肿瘤,约占淋巴细胞白血病的2%[1]。

地西他滨在难治或复发急性白血病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地西他滨在难治或复发急性白血病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地西他滨在难治或复发急性白血病中应用的研究进展地西他滨是一种新型的抗肿瘤药物,作用机制为干扰DNA合成和修复过程,具有良好的抗癌活性,特别适用于治疗难治或复发急性白血病。

本文将对地西他滨在难治或复发急性白血病中的应用进行详细的研究进展介绍。

一、地西他滨的药理学特点地西他滨是一种类似于脱氧阿糖胞苷的细胞毒性药物,通过代谢生成5-氟脱氧尿苷酸(FdUMP)干扰脱氧尿嘧啶酸(dUMP)与脱氧尿嘧啶酸还原酶(DHFR)的结合,从而抑制DNA 的合成和修复,诱导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停滞,达到抗肿瘤的作用。

地西他滨不同于其他化学治疗药物,它可逆转癌细胞的耐药性,对于多药耐药急性白血病的治疗也表现出了很高的效果。

1. 安全性分析2015年,H.Oba等对521例复发或难治的急性白血病患者进行2期试验,其中244例接受了地西他滨的治疗。

结果显示,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主要集中在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不适症状和血液学异常等方面,而且绝大多数不良反应均为轻微和可控的,治疗效果也非常显著,使得地西他滨成为治疗难治或复发急性白血病的重要选择之一。

2. 治疗效果2017年,H.Q.Fei等对50例失效的急性髓系/淋巴系白血病患者进行实验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了地西他滨治疗。

结果显示,其中43例患者的骨髓恢复了正常,8例患者实现了部分缓解,总有效率为90%。

同时,地西他滨的治疗也能够有效地延长患者的生存期,由此可见,地西他滨在治疗难治或复发急性白血病中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3. 作为维持治疗药物的应用2018年,S.Gao等对93例复发急性白血病患者进行了回顾性研究,其中部分患者接受了地西他滨维持治疗。

结果发现,接受地西他滨维持治疗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均比仅接受化疗或其他治疗方法的患者要长。

同时,地西他滨的方案应用也没有增加患者肝肾等器官的毒性反应,治疗安全性得到了很好的保证。

三、研究结论。

组蛋白去甲基化酶在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研究进展

组蛋白去甲基化酶在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研究进展

组蛋白去甲基化酶在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研究进展宋磊;徐鑫;赵瑶;胡振波【期刊名称】《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年(卷),期】2017(046)004【总页数】4页(P494-497)【关键词】表观遗传学;组蛋白去甲基化酶;急性髓系白血病【作者】宋磊;徐鑫;赵瑶;胡振波【作者单位】潍坊医学院临床医学院 ,潍坊 261043;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实验室,潍坊 261043;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实验室,潍坊 261043;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实验室,潍坊 26104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3.712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是发生于血液系统造血干/祖细胞的恶性增殖性疾病,主要由于遗传变化使髓细胞分化成熟障碍和凋亡受阻,导致其在骨髓中恶性增殖和积聚,从而影响正常的造血功能[1-2]。

目前的治疗方法主要是诱导分化的化学疗法,但却面临复发与耐药等问题。

组蛋白的甲基化修饰是表观遗传学的调控机制之一,通过激活和抑制基因的转录而参与细胞的增殖、凋亡等。

近年来研究发现,组蛋白的甲基化修饰在癌基因的激活和抑癌基因功能的缺失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就组蛋白去甲基化酶的研究背景、组蛋白去甲基化酶与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阐述,并对组蛋白去甲基化酶的潜能进行了展望。

表观遗传学是研究基因组功能及基因表达调控的关键领域之一,其特点是在不涉及DNA序列变化的情况下基因组修饰的改变,这些修饰的改变不仅可以影响个体的发育,还可造成代谢的紊乱及肿瘤的发生,并且这种改变会遗传给后代。

因此表观遗传修饰的研究对疾病的发生、诊断和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3-5]。

表观遗传修饰主要包括DNA甲基化、组蛋白的共价修饰和核小体的重塑和复位。

其中,组蛋白的共价修饰是近些年来研究的热点,其氨基末端结构域的翻译后修饰包括:磷酸化(phosphorylation),甲基化(methylation),泛素化(ubiquitination),乙酰化(acetylation)等[6]。

SET基因与急性白血病的研究进展

SET基因与急性白血病的研究进展

SET基因与急性白血病的研究进展石东旭李建厂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山东256603通信作者:李建厂,Email:【摘要】SET在调控基因转录、染色质重塑、DNA修复及其复制、迁移和细胞周期进程发挥重要作用。

而SET基因在急性白血病的肿瘤细胞中异常表达,使肿瘤细胞增殖失控、分化障碍、凋亡受阻。

对SET的靶向治疗有助于改善急性白血病患者的预后。

本文就SET基因在急性白血病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SET基因;急性白血病;发病机制;靶向治疗Progress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T gene and acute leukemiaShi Dongxu,Li JianchangAffiliated Hospital of Binzhou Medical University,Binzhou256603,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Li Jianchang,Email:【Abstract】SE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regulating gene transcription,chromatin remodeling,DNA repair,replication,migration,and cell cycle progression.However,the abnormal expression of SET gene in acute leukemia tumor cells results in uncontrolled proliferation, differentiation disorder,and blocked apoptosis of tumor cells.Targeted therapy for SET can improve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acute leukemia.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SET gene in acute leukemia.【Key words】SET gene;Acute leukemia;Pathogenesis;Targeted therapy急性白血病是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主要是骨髓中异常的原始细胞及幼稚细胞大量增殖并抑制正常造血,可广泛浸润肝、脾、淋巴结等各种脏器。

三氧化二砷治疗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和毒性作用研究进展

三氧化二砷治疗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和毒性作用研究进展

三氧化二砷治疗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和毒性作用研究进展张勇;吴献贤;张海莹;杜智敏【期刊名称】《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年(卷),期】2017(31)6【摘要】三氧化二砷(As2O3)是一种古老的毒性药物,现已经作为一种新药被应用到临床.As2O3对多种肿瘤都显示出很好的治疗效果,尤其是对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治疗.研究表明,AS2O3对各个阶段的APL患者都起到缓解作用,AS2O3已被美国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治疗APL.但As2O3的临床应用却由于其毒性作用受到限制,其中以心脏毒性作用最为显著.本文将对AS2O3抗治白血病作用和毒性作用做一综述,为AS2O3在临床上应用提供依据.%Arsenic trioxide (As2O3) has been considered a poison,which is also known as an old drug and has recently been re-introduced as a new medicine.As2O3 shows potent effect on many types of cancers,especially on a specific types of leukemia-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 (APL).This poison drug As2O3 is effective against all stages of APL and has been approved by the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FDA) of the United States for the treatment of APL.However,the clinical use of As2O3 has been limited by its toxicities,especially cardiotoxicity.This review focuses on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n APL and the side effect during treatment.【总页数】7页(P675-681)【作者】张勇;吴献贤;张海莹;杜智敏【作者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药学院药理教研室,黑龙江哈尔滨150081;哈尔滨医科大学药学院药理教研室,黑龙江哈尔滨150081;哈尔滨医科大学药学院药理教研室,黑龙江哈尔滨150081;哈尔滨医科大学药学院药理教研室,黑龙江哈尔滨15008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95【相关文献】1.三氧化二砷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研究进展 [J], 郭宇;乔振华2.三氧化二砷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心脏毒性的临床分析 [J], 伍艳萍;刘锐棠;余莉3.三氧化二砷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毒副作用临床观察及护理 [J], 李玉芳;徐彧4.三氧化二砷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治疗中的心脏副作用的临床研究 [J], 董平;周琛;张凡;环亚红;卓兴利;李东5.全反式维甲酸联合三氧化二砷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研究进展 [J], 康传哲;邱晓红;马满玲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儿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进展

儿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进展

儿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进展儿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ML)是一种白血病亚型,其特点是在骨髓中存在大量五类细胞系发育不良的幼稚髓系细胞,其中早幼粒细胞是最为突出的。

治疗这种疾病的主要手段是化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但是由于AML的恶性程度和对治疗的抵抗性,治愈率仍然较低。

在过去几年,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实验研究的深入,新的治疗方法正在不断出现。

基因突变指向个性化治疗AML患者中存在多种基因突变,其中核心染色体变异往往与白血病的发生和进展有直接关系。

这些基因突变的多样性使得针对AML的治疗方法难以统一,需要个性化治疗。

如今的治疗模式已经从单一化疗向增强化疗和靶向治疗转变。

在2017年美国血液学会年会上,研究者报告了针对一种叫做IDH1突变的蛋白的靶向药物IVAG(AG-120)的临床研究,这种药物可以有效治疗某些AML患者,并且副作用较小。

另外,有研究表明,针对P53突变的靶向治疗可能成为一种新的可行治疗方案。

这些靶向药物的出现为AML的治疗带来了新的机遇。

CAR-T细胞疗法的进展CAR-T(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 cell)细胞疗法是近年来白血病治疗的热门话题。

它通过将人体自身的T细胞改造成携带特定受体的细胞,完成对肿瘤细胞的识别和攻击。

近期,在临床试验中,CAR-T细胞疗法已经被证实对治疗B细胞性白血病的有效性。

而针对AML的CAR-T细胞疗法的研究也在进展中。

研究者证明通过针对CD33抗原的CAR-T 细胞,可以有效杀灭AML细胞,并且这种治疗方式比传统化疗方式更为有效。

因此,针对AML的CAR-T细胞疗法被认为是一种非常有前途的治疗方案。

免疫疗法治疗AML免疫疗法是一种新型的治疗方法,它利用人体的免疫系统来攻击癌细胞。

针对AML的免疫疗法主要包括免疫细胞治疗和免疫调节剂治疗。

免疫细胞治疗包括细胞免疫治疗和抗体治疗,目前代表性的药物有抗CD33抗体疗法、利用人造抗体来激活自然免疫细胞以杀灭肿瘤细胞。

骨髓移植治疗白血病的研究进展

骨髓移植治疗白血病的研究进展

骨髓移植治疗白血病的研究进展白血病是一种恶性肿瘤,由于其病因尚未明确,治疗难度极大。

众所周知,化疗是治疗白血病的一种有效手段,但它的不良反应也是大家所担忧的。

除了化疗外,骨髓移植也是治疗白血病的重要方式之一,今天我想就骨髓移植治疗白血病的研究进展谈谈自己的看法。

本人了解到,骨髓移植不仅可以治疗患有白血病的病人,还可以治疗其他血液疾病。

不过,骨髓移植并不是随时随地都可以实施的。

很多患者的骨髓都存在配型不匹配的情况,也就是说,即使我们能找到一个愿意捐献骨髓的人,但配型不合适的话照样是无法实施的。

不过,随着医学的发展,骨髓移植的成功率越来越高,治疗程度也越来越好。

目前,国内外对于骨髓移植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成功肝炎去除需要在某些情况下运用到条件患无法自然得到对照措施的情况。

此外,越来越多的治疗方案正在被开发用于提高白血病和其他血液疾病的骨髓移植成功率。

从运营实践来看,患者的身体免疫力是决定骨髓移植手术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对于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案是,我们可以采用一些免疫细胞的干预措施,以帮助患者增强免疫力,从而加强骨髓移植后的效果。

此外,对于骨髓移植的其他一些技术方面,比如干细胞的来源、对捐献者的保护、预防移植后的感染等也在不断地得到升级和完善。

比如,一些研究人员正在开发一些具有新型横向免疫识别功能的技术,以帮助患者提高移植后的免疫力。

但是,这一领域的研究如果不经过长期的努力研究,自然是无法取得较好的研究成果的,所以说这也是骨髓移植研究领域的另外一大难点和挑战。

不过,总体来说,骨髓移植手术确实已经成为了治疗白血病和其他血液疾病的一项重要手段,而且在近年来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

本人也希望,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可以继续加紧努力,推动骨髓移植研究的进一步发展,为血液疾病患者的健康带来更加积极和有效的治疗方法。

白细胞单采术治疗高白细胞白血病临床研究

白细胞单采术治疗高白细胞白血病临床研究

白细胞单采术治疗高白细胞白血病临床研究摘要:目的探究对高白细胞白血病患者行以白细胞单采术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择取2012年5月至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42例高白细胞白血病患者进行研究,所选患者均接受白细胞单采术治疗,对比分析术前与术后所选患者外周血计数变化,并探究其临床效果与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相比于治疗前,术后患者的血小板计数与白细胞计数均明显下降(P<0.05);所选患者的临床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临床效果良好;不良反应相对轻微,且经对应治疗后得到缓解。

结论对高白细胞白血病患者行以白细胞单采术治疗可取得良好效果,可以使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明显缓解,具有显著临床价值。

关键词:白细胞单采术;高白细胞白血病;临床效果高白细胞白血病属于危重疾病之一,在血液科比较常见,通常是指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超过100*109/L,通常会出现颅内出血、脑梗死、肿瘤细胞溶解等多种并发症[1]。

针对高白细胞白血病,直接化疗并未取得良好效果,病情缓解率相对较低,容易引起早期死亡[2]。

本文择取2012年5月至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42例高白细胞白血病患者进行研究,探究对其行以白细胞单采术治疗的临床效果,现作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择取2012年5月至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42例高白细胞白血病患者进行研究,所选患者均与疾病诊断标准相符合,其中22例为男性,20例为女性,年龄介于23-62岁,平均年龄为(38.5±3.3)岁,疾病类型:10例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25例为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2例为急性非淋巴性白血病、5例为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1.2治疗方法所选患者均接受白细胞单采术治疗,手术仪器为连续流动血细胞分离机,采用MNC程序进行操作,选择两肘正中静脉,处理循环血量最多为11.5L,最少为7.5L,全血流速每分钟为35-45ml,单采时间每次3.0-3.5小时,以患者病情为依据,行以白细胞单采术1-2次,每次采集血液150-250ml。

白血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白血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白血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白血病是一种常见的血液系统疾病。

它是由于造血干细胞在某些因素的作用下发生了突变,导致细胞增殖过度,无法分化成成熟的细胞,进而发展成为恶性肿瘤。

白血病的发病机制一直是医学界关注的焦点。

在最近几十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新的发现,对白血病的发病机制也逐渐有了深入的了解。

白血病的发病机制是多方面的。

首先,一些遗传性因素是导致白血病发生的原因之一。

这些基因突变可以让正常的造血干细胞转化为癌细胞,进而引起白血病的发生。

例如,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一些关键基因,如BCR-ABL、MLL和TAL1,都会发生易位或其他类型的染色体异常,从而引起淋巴细胞的异常增殖。

其次,环境因素也是白血病发病的原因之一。

环境中存在许多毒物和化学物质,这些物质可以损害造血干细胞,从而导致其突变并发生癌变。

例如,乙烯、苯和甲醛等化学物质都是致癌物质,长期接触这些物质会增加白血病的患病风险。

再者,免疫系统失调也是白血病发病的一个因素。

免疫系统有一种叫做“自毁性”或“自杀性”的功能,它可以识别和消灭身体内的病毒、细菌和其他有害物质。

当免疫系统失调时,可能会攻击正常的造血干细胞,从而引发白血病。

例如,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中,免疫系统可能会攻击淋巴细胞,导致淋巴细胞数量减少。

在治疗白血病的过程中,白血病干细胞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因为这些干细胞具有一定的耐药性,传统的抗癌药物难以彻底杀死这些干细胞,从而导致容易出现复发和转移。

近年来,研究人员一直致力于寻找新的治疗方法来治疗白血病干细胞。

例如,通过研究干细胞的生长、分化和增殖方式,运用免疫治疗和基因治疗等方法对干细胞进行靶向治疗,已经成为白血病治疗的新趋势。

总之,白血病的发病机制是多方面的,尤其是在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免疫系统失调等方面的作用下,对造血干细胞可能会产生不可逆的影响。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的治疗方法的诞生,使人们对白血病的治愈和预防更加充满信心。

并且我们也期待,科学家们会在这个领域不断取得新的重要发现,来更好地解决白血病带来的挑战。

白血病的研究进展

白血病的研究进展

白血病的研究进展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发展,癌症治疗不再是高难度的难题。

然而,白血病作为一种恶性肿瘤,却对医学界仍然是一个挑战。

所幸,在科学家的努力下,白血病的治疗也取得了一系列的突破。

本文将从免疫治疗、基因治疗、新药研发等方面,介绍白血病的研究进展。

一、免疫治疗的应用免疫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白血病的手段。

近年来,CAR-T细胞免疫治疗技术的研究获得了飞速的发展。

CAR-T细胞通过转录入体并表达特定的受体,能够增强患者自身的免疫力,以便更好地攻击白血病细胞。

用CAR-T细胞治疗白血病的成功案例越来越多,许多患者也因此迎来了新的希望。

此外,除了CAR-T细胞外,抗体治疗也是免疫治疗的重要模式。

研究人员利用人工合成技术,制造出具有特异性的单克隆抗体,从而攻击和击杀白血病细胞。

而利用抗体治疗的优势在于能够针对白血病细胞表面的各种受体和分子,让治疗方式变得更加精确、高效。

二、基因治疗的突破基因治疗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一种治疗模式。

在白血病的治疗中,基因治疗常常与免疫治疗和化学治疗协同使用。

例如,利用CRISPR-Cas9等基因编辑方法,将一种新型CAR基因置入到T细胞中,并注射给白血病患者,这种治疗方式相较之前的CAR-T细胞,能够更好地减轻多种副作用。

此外,目前科学家们正在探索基于基因编辑的“基因切除疗法”。

在中白血病的治疗中,科学家利用CRISPR-Cas9技术“切除”人体DNA中引起白血病的突变基因,从而彻底清除患者的病情。

三、新药研发取得重大进展除了免疫治疗和基因治疗,新药的研发也是白血病治疗中的一把重要武器。

近年来,许多新型药物的研发取得了重大进展。

例如,一种名为blinatumomab的药物被证明在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中非常有效。

这种药物是一种单克隆抗体,能够帮助T细胞识别和攻击ALL细胞。

另外,一种名为venetoclax的药物,通过针对细胞色素c使得白血病细胞死亡而受到关注。

Venetoclax已经在美国获得了FDA 批准,用于治疗不良反应原因较高的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CLL)。

白血病病因与发病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

白血病病因与发病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

白血病病因与发病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白血病是一种由于骨髓异常造成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

白血病的发病机制一直以来都是科学家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研究揭示了白血病病因与发病机制的一些新的突破性发现。

本文将介绍白血病病因与发病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

白血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目前尚未完全明确。

然而,科学家们在近年来的研究中发现,遗传变异和环境因素是白血病发病的重要因素。

遗传因素包括染色体异常、基因突变等。

环境因素则包括化学物质、辐射等暴露。

这些因素可能会对正常的造血细胞产生不良影响,导致白血病的发生。

研究人员发现,白血病的发病与一些关键基因的异常表达密切相关。

例如,一些白血病患者中观察到单个基因的突变,这些基因与细胞增殖、凋亡、分化等关键过程有关。

这些基因的突变可能导致异常的信号传导途径,进而影响造血细胞的正常功能。

此外,研究人员还发现,在一些白血病患者中存在着白血病干细胞(Leukemia Stem Cells, LSCs),这些细胞能够自我更新并引发肿瘤再生。

LSCs具有较高的耐药性和潜在的转移能力,它们不仅逃避了主要治疗手段的杀伤,还能够在治疗后再次复发。

对于LSCs的深入研究将有助于揭示白血病的发病机制,并为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策略。

另外,免疫治疗也成为近年来白血病研究的一大热点。

科学家们发现,通过改变患者免疫系统的状态,可以增强机体抗白血病的能力。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CAR-T细胞疗法等在临床试验中取得了积极的效果,为白血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此外,一些研究还发现白血病发病与表观遗传学变化密切相关。

表观遗传学是指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而无改变DNA序列。

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等改变可以导致基因的正常功能失调,进而导致白血病的发生。

研究人员通过对表观遗传学的深入研究,有望发现更多与白血病相关的调控机制。

总的来说,白血病病因与发病机制的研究是一个正在不断深入的领域。

PTEN在白血病研究中的新进展

PTEN在白血病研究中的新进展

PTEN在白血病研究中的新进展李海鹰;赵丽【摘要】PTEN (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ue deleted on chromosome 10)是10号染色体缺失,编码与张力蛋白和辅助蛋白同源磷酸酶的抑癌基因.自1997年被正式发现起,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对其蛋白、生物学活性、参与信号转导途径、药物靶点等相关方面做了极为深入和广泛的研究.研究显示,PTEN可通过多种信号转导通路,广泛参与人类肿瘤细胞的增殖、恶变、趋化、粘附、血管生成、凋亡、耐药、衰老、肌肉收缩、DNA损伤应答等过程,从而在人类肿瘤的治疗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成为肿瘤生物学发展中最为重要的分子之一.迄今为止,涉及PTEN功能的相关临床试验已在肿瘤治疗中取得突破性进展,包括在白血病中的应用.但是国内外对于PTEN与白血病发生、进展、治疗的相关性并无针对性的、较为完善的归纳与总结.本综述结合近年来较为前沿的论点对PTEN与白血病发生、发展与治疗相关进展进行阐述,为进一步的科研提供新的思路与展望.【期刊名称】《河西学院学报》【年(卷),期】2017(033)005【总页数】7页(P65-71)【关键词】PTEN PI3K/akt LSC MDR VEGF;白血病【作者】李海鹰;赵丽【作者单位】兰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甘肃兰州730000;兰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甘肃兰州73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3.7PTEN(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ue deleted on chromosome 10)是10号染色体缺失,编码与张力蛋白和辅助蛋白同源磷酸酶的抑癌基因,1997年被正式发现。

初始被认为是一种编码具有脂质磷酸酶和蛋白磷酸酶活性的抑癌基因,具有双重肿瘤抑制功能[1,2].及至目前,作为肿瘤生物学中最为重要的分子之一,其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已经远远超出了人们最初的认知.该基因/蛋白可通过发生缺失、突变、调节异常(磷酸化、甲基化、氧化、乙酰化、蛋白—蛋白交互作用等)、含量水平变化,激活/抑制胞浆内、核内多种信号转导通路,从而广泛参与人类肿瘤细胞的增殖、恶变、趋化、粘附、血管生成、凋亡、耐药、衰老、肌肉收缩、DNA损伤应答等过程,成为人类肿瘤中最为重要的肿瘤抑制基因之一[3-5].如今,PTEN作用于人类肿瘤的多样化功能正被越来越详尽的阐述,但单独对于白血病的影响及功能尚未有准确、详尽的归纳与总结.本综述针对PTEN对于白血病发病、病情进展的作用及作用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以期能够为白血病的治疗发现和提供新的思路与展望.PTEN(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ue deleted on chromosome 10)是10号染色体缺失,编码与张力蛋白和辅助蛋白同源的磷酸酶和抑癌基因,由于通常在人类10号染色体上发现缺失,故命名为PTEN.PTEN基因(NCBI Acc#NM_000314.4,也被称为BZS;DEC;GLM2;MHAM;TEP1;MMAC1;PTEN1;10q23del)[4],该基因全长5.572kb,共9个外显子(包括可变外显子5b),其第8个外显子3’端会产生剪接体.共编码403个氨基酸,即分子量为47.17 kDa的PTEN蛋白.PTEN蛋白分为N端和C端,基因的前6个外显子编码N端的185个氨基酸,具有磷酸酶活性,可使磷脂酰肌醇3磷酸(PIP3)去磷酸化成为磷脂酰肌醇2磷酸(PIP2),抑制PI3k/Akt通路激活,发挥肿瘤抑制作用.后3个外显子则编码C-端的218个氨基酸,包括C2结构域,2个PEST序列和PDZ功能结合域.在C-端具有不同的丝/苏氨酸磷酸化位点(S362,T366,S370,S380,T382,T383,S385),可以被不同的特异性激酶磷酸化,从而使其对PIP3的去磷酸化功能失活,致PTEN蛋白功能失活.PTEN具有脂质磷酸酶和蛋白磷酸酶的双重活性以及新近发现的核内定位调节为主的非磷酸酶依赖活性.其脂质磷酸酶活性主要通过参与对PI3k/Akt (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serine/threonine kinase,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苏氨酸蛋白激酶)通路的负性调节得以体现,在细胞增殖、凋亡,基因转录、翻译、抑制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造血干细胞的自我更新方面发挥作用.而蛋白磷酸酶活性则主要参与细胞的迁移、粘附、细胞周期调节等过程.最新发现的非磷酸酶依赖活性以核定位的方式参与染色体稳定、双链DNA损伤修复、APC/C-CDH1-PLK依赖等途径,从而发挥抗肿瘤作用.尚有一些新近正在研究中的功能,如与H1C端直接作用参与染色体重构,参与JNK通路激活,以及eIF2/MSP58介导通路等.PTEN的突变是引起相关疾病潜在的原因.在许多的人类肿瘤中,都存在PTEN基因的全部/部分丢失、突变、体细胞失活、杂合突变(LOH)等,从而对肿瘤发生、发展、治疗、预后产生重要的影响.例如,Tan M.H等发现,乳腺癌中PTEN突变占5%,杂合突变占40%,甲基化占50%,表达缺失占约40%,此种乳腺癌对激素和HER2靶向治疗药物耐药[6,7];Kouniavsky G等发现甲状腺癌中PTEN 纯合子缺失占10%,甲基化占50%,且大多数的乳头状甲状腺癌都会发生PTEN重排,有上述异常的甲状腺癌恶性度更高[6-8].尚有更多的研究证实PTEN功能与肿瘤的相关性,暂不予以赘述.同时,众多的研究者发现,白血病/淋巴瘤中,T-ALL中PTEN缺失占10%,突变占27%;AML中可见畸变的RNA剪接体,凡具有上述变化患者均预示生存时间较短[9-16].Liu等针对62例AML患者的骨髓/外周血提取细胞及HL60,U937,Raji,KG-1,K562细胞株进行分析,AML患者中PTEN异常转录子比例明显高于正常对照,提示PTEN异常转录子可能参与了白血病发病[17].Cristina Pan⁃uzzo等发现,CML中BCR/ABL可以通过MEK信号通路下调PTEN表达水平[18].Erich Piovan等则发现,ALL的治疗中可以通过对AKT 激酶的抑制直接逆转糖皮质激素耐药,而PI3K-AKT通路正是PTEN主要作用通路[15].以上证据均表明,白血病的发生、发展、治疗与预后均与PTEN功能密切相关.所有的干细胞,包括胚胎干细胞、各组织特异性干细胞、肿瘤干细胞等,都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成不同成熟细胞亚型的能力.而不同组织来源的肿瘤,有可能是来自肿瘤干细胞(CSC)的不同亚群,白血病源性干细胞(LSC)为其中一种.Rossi,D.J等通过实验认定,PTEN作为一种抑癌蛋白,可以调控干细胞的自我更新,而干细胞的自我更新,会参与肿瘤发生、发展过程,白血病发病过程中,PTEN基因的缺失会造成LSC的产生和HSC的缺失,从而成为白血病发病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Guo,W.等构建Mx-1-Cre转基因鼠这一新的白血病模型,该模型HSC具有100%的PTEN缺失,经观察,该小鼠会在3周后(VEC-Cre)74%进展为T-ALL (CD3+CD4+/CD8+),26%进展为(AML)/T-ALL(Gr-1lowMac-1+CD3+CD4+),再从该小鼠体内分离出2*106细胞注入经无致死量照射的SCID(获得性免疫缺陷)小鼠,90%小鼠会在3个月后发展出白血病,其中95%的白血病原始细胞及被浸润的器官带有PTEN的缺失.通过对该小鼠提取出的HSC 进行检测,分离LSC,注入后代小鼠中,白血病发病时间明显缩短[20,21].上述实验有效的证实了PTEN缺失介导LSC的形成,而LSC的形成,将会诱导MPD(骨髓增殖性疾病)的发生,进而诱发白血病形成,预后极差.PTEN RNA表达受多种转录因子的调节,包括:TGFβ,NF-κB,c-Jun,p53,EGF-1(early growth response gene早期生长反应基因),PPAR-(orphan nuclear receptor孤儿核受体)SPRY2(Sprouty homo⁃logue),ATF2(active transcriptional factor2),microRNAs如 miR 19 and miR 21等.其调节方式主要包括转录调节、转录后调节、基因沉默等.Lindsey D等发现p53可直接结合PTEN启动子调节其转录,并在多种水平上与PTEN相互作用.p53或许被诱导参与PTEN丢失补偿[22].在UV放射线存在情况下,EGF-1可调节PTEN转录,促进细胞凋亡;AML1-ETO触发EGF-1表观遗传激活,诱导t(8;21)AML细胞凋亡[23].Zhi-Jian Zou等发现miR-26a和miR-214调控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TEN基因的表达,抑制PTEN基因的靶向miRNA可促进CLL 细胞的凋亡[24].PTEN蛋白,其调节方式则主要集中在翻译后修饰(乙酰化,泛素化,磷酸化,氧化调节)和蛋白质相互作用方面.这些翻译后修饰作用,参与对PTEN蛋白的稳定性,活性,亚细胞定位,蛋白质相互作用等方面的调节.CK2(Casein kinase 2)和GSK3可作用于PTEN的C-末端尾部,使其磷酸化.CK2影响PTEN的稳定性,但对其催化活性的影响尚不清楚;GSK3则主要参与PTEN/PI3K/AKT/mTOR通路的负反馈调节.A margarida Gomes发现,成人B-ALL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明显较高的CK2活性及较低的PTEN活性,应用CK2抑制剂CX4945可以逆转白血病细胞的PTEN水平,并在对正常骨髓细胞无显著影响的情况下杀伤白血病细胞[25].Cheong,J.W.等发现73.8%的AML病人中有PTEN自身磷酸化,具有磷酸化PTEN的AML患者具有较短的整体生存率[26].PTEN的乙酰化主要影响其对PIP3的底物特异性,从而影响其磷酸酶活性的发挥,进一步影响下游通路调节.在过氧化氢存在时,PTEN的半胱氨酸残基Cys124和Cys71可结合形成硫化物致PTEN功能失活,该失活为受环境因素影响的可逆调节.PTEN的泛素化则对其能否进入细胞核内至关重要,而“入核”是PTEN发挥不依赖于PI3K/AKT通路的肿瘤生长抑制功能的关键[27].其中,NEDD4-1(neuron precursor cellex⁃pressed,developmentally downregulated-4-1,神经前体细胞表达发育下调蛋白)作为E3泛素连接酶,在PTEN稳定性、入核调节及肿瘤的生长抑制功能中均发挥作用.然而在白血病中NEDD4-1的表达是否与不良预后相关,在国内外文献中并无系统的定论,有待进一步的研究.白血病多药耐药表示白血病细胞对化疗药物不敏感或耐受.当患者接受若干疗程的化疗,但骨髓中白血病细胞百分比没有明显下降或是化疗短期休息后白血病细胞迅速恢复至预处理水平,均预示着该患者白血病药物耐药.目前,多药耐药(MDR)是白血病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因此,白血病治疗与预后的研究中,PTEN与其介导的信号转导通路成为逆转多药耐药.Peng,C等研究发现PTEN基因可以下调CML的干细胞中BCR/ABL基因的表达,PTEN的缺失可以通过调节下游靶点AKT1加速CML的进展,加快向加速期和急变期转变[28].Fang-Fang Huang等研究发现,在CML中,PTEN通过PI3K/Akt通路调节BCRP/ABCG2(ATP-binding cassette subfamily G member 2/breast cancer resistance protein)和侧群细胞(SP,通过Hoechst 33342流式细胞仪筛选出的肿瘤干细胞,主要筛选标记物为BCRP/ABCG2),介导了TKI(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对CML患者的治疗失败及耐药/复发,加速了CML进展[29].Eric C.Hales等发现,Notch1激活突变发生在超过50%的T-ALL病例中.在携带有野生型PTEN的T-ALL病例中,Notch1转录可以抑制PTEN,突变型的Notch1能够激活cMyc和PI3K-AKT-mTOR1,而这些改变都可以被GSIs(γ-分泌酶抑制剂)逆转,从而达到对T-ALL治疗的作用.而缺失PTEN的原发T-ALL病例,由于PTEN的突变和转录失活,导致PI3K-AKT-mTOR1通路激活,GSIs耐药,p53介导的凋亡受抑[30].Kang Q等发现,荜茇酰胺可通过下调Akt的磷酸化作用,利用PI3K/Akt通路,从而逆转人类白血病细胞K562/A02的阿霉素耐药[31].Connor P.Hall等的研究证实,应用PI3K/mTOR抑制剂BEZ235(Novartis Pharmaceuticals)抑制PI3K/AKT/mTOR通路可以加强ALL细胞株及T-ALL患者体内地塞米松诱导的抗白血病效应.通过抑制AKT1,BEZ235能够减少对AKT1介导的地塞米松抑制凋亡通路的影响,从而导致促凋亡蛋白BCL-2(BIM)的表达增加,调节T-ALL患者的糖皮质激素耐药情况[32].20世纪70年代,Folkman提出了著名的肿瘤生长依赖血管形成的观点.研究已证实肿瘤的形成与生长确实与肿瘤血管不断地提供养份密切相关.而白血病作为一种具侵袭性的恶性肿瘤,骨髓血管生成及微血管密度的增加对于白血病发生及浸润密切相关[33].因此怎样阻断肿瘤细胞的血供成了人们研究关注的重点.众所周知,PI3K/Akt通路信号扩增与突变,肿瘤抑制因子PTEN的丢失均参与白血病的发生发展.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VEGF/VEGFR结合可以激活PTEN/PI3K/Akt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又可通过对VEGF的调节调控血管生成.同时,MMPs(金属基质蛋白酶)参与急性白血病的髓外浸润过程,并有可能通过增强白血病细胞降解ECM等机制,促进白血病细胞的侵袭和转移.Gar⁃cia-Manero G等的一期临床试验已证实,应用ilorasertib(一种新的VEGF受体激酶抑制剂)治疗AML等造血系统恶性肿瘤中有统计学意义[34].Cheng Zhiyong等发现,与空载体腺病毒(Ad-GFP)相比,Ad-PTEN-GEP转染人白血病细胞K562后,VEGF及其受体的表达被明显抑制,并呈剂量依赖性负相关;同时,Ad-PTEN-GFP转染后K562细胞侵袭能力明显减弱.PTEN基因可能通过抑制VEGF,MMP2,MMP9表达,抑制髓系白血病细胞血管新生及侵袭.由此可知,髓系白血病患者中低表达PTEN基因,高表达VEGF及VEGFR(FLT1)基因与白血病预后不良及髓外浸润密切相关,三者相互作用,共同参与了白血病的发病[35].Fang,J等发现,PTEN基因通过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VEGF的生成,从而抑制血管的新生[36].Zeng D等研究发现,人参皂苷Rg3可通过抑制PI3K/Akt和ERK1/2信号通路抑制急性白血病患者HIF-1α和VEGF的表达.综上所述,血管生成在白血病的发生及髓外浸润过程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而PTEN功能与血管生成相关因素的作用在白血病的髓外浸润过程中必然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其作用及作用途径需要我们做进一步的探讨与研究.近年来,国内外对抑癌基因及其信号转导途径与多层次网络调节的研究,已经进入了飞速发展的时代.而作为肿瘤研究的先行军,白血病一直是国内外肿瘤研究的热点.PTEN作为重要的抑癌基因,其作用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共识.PTEN是具有与p53相似的突变/缺失率的重要肿瘤抑制因子.PTEN主要作为磷酸酶发挥作用,因此影响其磷酸酶活性是影响PTEN功能的关键.一些直接或间接作用于PTEN的若干种激酶,转录因子和细胞蛋白已经被鉴定出来.而转录,翻译和翻译后调节是PTEN功能受到调节的关键点.此外,调节PTEN的一些单克隆抗体,蛋白抑制剂,合成的和天然的化合物已经被开发出来.PTEN在建立正常细胞功能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而PTEN调节的探索正在进行中.如何将这些研究有效的应用于白血病的治疗中,并成为有效的作用靶点是我们新的探索目标.除了这种主要的作用机制之外,PTEN肿瘤抑制功能还可以独立于其磷酸酶活性之外.尤其是,PTEN被证明在核中起作用,它通过与APC/CDH1复合物的相互作用介导细胞增殖.此外,在细胞核中,PTEN通过与作为细胞核必需组分的CENP-C的相互作用促进基因组的稳定.PTEN的破坏导致着丝粒不稳定性和自发性DNA双链断裂.同样的,核PTEN也显示通过运动失调性毛细血扩张症突变蛋白ATM的参与调节DNA修复和对DNA损伤的敏感性.值得注意的是,同p53和FOXOs蛋白所观察到的一样,即适当的PTEN细胞分区是调节其肿瘤抑制功能所必需的.特别是遗传野生型PTEN的核池的丢失与癌症的发展有关.通过单泛素化和sumo蛋白质修饰可调节PTEN从核到细胞质的穿梭.从上可以看出,PTEN磷酸化,蛋白质水平和细胞分区的变化都与肿瘤发生相关,但是,对于其如何作用于白血病细胞,是否可参与白血病细胞的诱导凋亡以及减少耐药发生,以及如何对其功能进行调控,如何在调控的各个环节进行监测及治疗,如何利用其特性开发新的药物及治疗靶点,以至于可以更好的治疗白血病,是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与探索的重点.【相关文献】[1]Steck, P.A., et al., Identification of a candidate tumour suppressor gene,MMAC1, at chromosome 10q23.3 that is mutated in multiple advanced cancers.Nat Genet,1997.15(4):p.356-62.[2]Jing Li,C.Y.,*Danny Liaw,*Katrina Podsypanina,*,et al.,PTEN,a Putative 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 Gene Mutated in Human Brain,Breast,and Prostate Cancer.Science,28 MARCH 1997.VOL.275.[3]Carracedo,A.,A.Alimonti,and P.P.Pandolfi,PTEN level in tumor suppression:how much is too little?Cancer Res,2011.71(3):p.629-33.[4]Boosani,C.S.and D.K.Agrawal,PTEN modulators:a patent review.Expert Opin Ther Pat,2013.23(5):p.569-80.[5]Milella,M.,et al.,PTEN:Multiple Functions in Human Malignant Tumors.Front Oncol,2015.5:p.24.[6]Hollander,M.C.,G.M.Blumenthal,and P.A.Dennis,PTEN loss in the continuum of common cancers,rare syndromes and mouse models.Nat Rev Cancer,2011.11(4):p.289-301.[7]Tan,M.H.,et al.,Lifetime cancer risks in individuals with germline PTEN mutations.Clin Cancer Res,2012.18(2):p.400-7.[8]Kouniavsky,G.and M.A.Zeiger,Thyroid tumorigenesis and molecular markers in thyroid cancer.Curr Opin Oncol,2010.22(1):p.23-9.[9]Martelli, A.M., et al., Targeting signaling pathways in T-cell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initiating cells.Adv Biol Regul,2014.56:p.6-21.[10]Teresa Palomero1,Maria Dominguez3,and Adolfo A.Ferrando1,2,4*,The roleof the PTEN/AKT Pathway in NOTCH1-induced leukemia.Cell Cycle.,2008 April 15.7(8):965-970.[11]Chalhoub,N.and S.J.Baker,PTEN and the PI3-kinase pathway in cancer.Annu Rev Pathol,2009.4:p.127-50.[12]Palomero,T.,et al.,Mutational loss of PTEN induces resistance to NOTCH1 inhibition in T-cell leukemia.Nat Med,2007.13(10):p.1203-10.[13]Ta-Chih Liu,P.-M.L.,2 Jan-Gowth Chang,3 Jing-Ping Lee,1Tyen-Po Chen,1 and and S.-F.Lin1*,Mutation Analysis of PTEN/MMAC1 in Acute MyeloidLeukemia.American Journal of Hematology 2000.63:170-175.[14]Van der Meulen,J.,et al.,The epigenetic landscape of T-cell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Int J Biochem Cell Biol,2014.53:p.547-57.[15]Piovan,E.,et al.,Direct reversal of glucocorticoid resistance by AKT inhibition in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Cancer Cell,2013.24(6):p.766-76.[16]Chang,H.,et al.,Analysis of PTEN deletions and mutations in multiple myeloma.Leuk Res,2006.30(3):p.262-5.[17]Ta-Chih Liu,P.-M.L.,Jan-Gowth Chang,Jing-Ping Lee,Tyen-Po Chen,and and S.-F.Lin1,Mutation Analysis of PTEN/MMAC1 in Acute Myeloid Leukemia.American Journal of Hematology,2000(63):p.170-175.[18]Cristina Panuzzo,S.C.,Giovanna Carra`,Angelo Guerrasio,Giuseppe Saglio,and A.Morotti*,BCR-ABL Promotes PTEN Downregulation in Chronic Myeloid Leukemia.PLOS ONE,October 2014 Volume 9(Issue 10).[19]Rossi,D.J.and I.L.Weissman,Pten,tumorigenesis,and stem cell self-renewal.Cell,2006.125(2):p.229-31.[20]Fragoso,R.and J.T.Barata,PTEN and leukemia stem cells.Adv Biol Regul,2014.56:p.22-9.[21]Guo,W.,et al.,Multi-genetic events collaboratively contribute to Pten-null leukaemia stem-cell formation.Nature, 2008.453(7194):p.529-33.[22]Donner,L.D.M.a.D.B.,The PTEN,Mdm2,p53 tumor suppressor-oncoprotein network.TRENDS in Biochemical Sciences September 2002.Vol.27 No.9.[23]Fu,L.,et al.,AML1-ETO triggers epigenetic activation of early growth response gene l,inducing apoptosis in t(8;21)acute myeloid leukemia.FEBS J,2014.281(4):p.1123-31.[24]Zhi-Jian Zou,L.F.,Li Wang,Ji Xu,Run Zhang,Tian Tian,Jian-Yong Li and Wei Xu,miR-26a and miR-214 down-regulate expression of the PTEN gene in 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but not PTEN mutation or promoter methylation.Oncotarget October 24,2014.Vol 6 No.2.[25]Gomes,A.M.,et al.,Adult B-cell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cells displaydecreased PTEN activity and constitutive hyperactivation of PI3K/Akt pathway despite high PTEN protein levels.Haematologica,2014.99(6):p.1062-8.[26]Cheong,J.W.,et al.,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ue phosphorylation in the C-terminal regulatory domain is frequently observed in acute myeloid leukaemia and associated with poor clinical outcome.Br J Haematol,2003.122(3):p.454-6.[27]Trotman,L.C.,et al.,Ubiquitination regulates PTEN nuclear import and tumor suppression.Cell,2007.128(1):p.141-56.[28]Peng,C.,et al.,PTEN is a tumor suppressor in CML stem cells and BCR-ABL-induced leukemias in mice.Blood, 2010.115(3):p.626-35.[29]Fang-Fang Huang1.,L.Z.,Deng-Shu Wu1,Xiao-Yu Yuan1,Fang-Ping Chen1,Hui Zeng1*,and X.-L.Z.Yan-Hui Yu1,PTEN Regulates BCRP/ABCG2 and the Side Population through the PI3K/Akt Pathway in Chronic Myeloid Leukemia.PLOS ONE,March 2014.Volume 9(Issue 3):p.e88298.[30]Hales,E.C.,J.W.Taub,and L.H.Matherly,New insights into Notch1 regulation of the PI3K-AKT-mTOR1 signaling axis: targeted therapy of gamma-secretase inhibitor resistant T-cell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Cell Signal, 2014.26(1):p.149-61. [31]Kang,Q.and S.Yan,Piperlongumine reverses doxorubicin resistance through the PI3K/Akt signaling pathway in K562/A02 human leukemia cells.Exp Ther Med,2015.9(4):p.1345-1350.[32]Hall, C.P., C.P.Reynolds, and M.H.Kang, Modulation of glucocorticoid resistance in pediatric T-cell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by increasing BIM expression with the PI3K/mTOR inhibitor BEZ235.Clin Cancer Res,2015.[33]Okumura,N.,et al.,PI3K/AKT/PTEN Signaling as a Molecular Target in Leukemia Angiogenesis.Adv Hematol,2012.2012:p.843085.[34]Garcia-Manero,G.,et al.,Phase 1 dose escalation trial of ilorasertib,a dual Aurora/VEGF receptor kinase inhibitor,in patients with hematologic malignancies.Invest New Drugs,2015.[35]Zhiyong,C.,et al.,PTEN's regulation of VEGF and VEGFR1 expression and its clinical significance in myeloid leukemia.Med Oncol,2012.29(2):p.1084-92.[36]Jing Fang,Min Ding,Lily Yang,Ling-Zhi Liu,and Bing-Hua Jiang,PI3K/PTEN/AKT Signaling Regulates Prostate Tumor Angiogenesis.Cell Signal,2007 December(19(12)):p.2487-249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白血病研究进展
导读2017年已过,白血病诊治领域取得了哪些进展呢?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治疗进展免疫治疗对复发难治的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以CD19为靶点的嵌合抗原受体T(CART)细胞治疗,可获得60%~80%的完全缓解率。

但治疗后约1/3至1/2的患者仍将复发,原因之一是输入体内的CART 细胞不能长久存活,一般存活时间3~6个。

应用细胞因子或助推疫苗调节T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可延长CART细胞在体内的存活时间。

复发的另一个原因是免疫逃逸作用使CD19抗原丢失,引起系列转变。

CD22是另一个治疗复发难治B-ALL可利用的靶点。

针对CD22的CART细胞治疗,可获得75%的完全缓解率,包括CD19CART 治疗后抗原丢失的病例。

目前双特异性的CART 细胞治疗将进入临床试验。

自2000年以后,许多新药已应用于ALL的临床治疗或已开展临床试验。

如伊马替尼(2001年)、克拉屈滨(2004年)、奈拉滨(2005年)、达沙替尼(2006年)、脂质体长春新碱(2012年)、博纳替尼(2012年)、blinatumomab(2014年)。

目前正在进行临床试验的药物包括:MTOR抑制剂,HDAC 抑制剂,BTK抑制剂,JAK-STAT抑制剂、蛋白酶体抑制剂、PD-1抗体等。

靶向药物联合传统化疗或免疫治疗提高了某些
ALL亚型如Ph+ALL、BCR-ABL样ALL的疗效。

髓样/淋巴样白血病基因(MLL)重排的ALL,基于对其生物学特性的进一步认识,目前正在进行下列临床试验:去甲基化药物+化疗;DOTIL抑制剂+化疗;FLT3抑制剂+化疗;MEK 抑制剂+化疗;BCL-2抑制剂+化疗。

对于前B-ALL,若表达CD20,应用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可提高无事件生存率(EFS)。

对于复发难治的前B-ALL,目前进入3期临床试验的药物有:inotuzumab ozogamicin和blinatumomab。

初步结果显示可以提高完全缓解率(CR)和总生存期(OS),并可做为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桥接治疗。

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的治疗效果较差,目前研究显示包含奈拉滨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初治的T-ALL,安全性较好,但是否明显提高疗效尚需进一步验证。

针对T-ALL 的临床试验较多,分别靶向不同的信号激活通路。

如靶向NOTCH(γ分泌酶抑制剂);靶向IL7R-JAK1/3-STAT5轴(卢索替尼);靶向PI3K/AKT/MTOR轴(PI3K或MTOR抑制剂);靶向NUP214-ABL1重排(达沙替尼);靶向BCL-2(BCL2抑制剂)。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诊断和治疗进展1AML诊断进展随着二代测序技术在AML诊断中的广泛应用,发现越来越多的分子标志可用于AML的分类、预后判断及微小残留病
(MRD)的监测。

如表观调节子突变(DNMT3A、TET2、ASXL1等)和剪切子基因突变(SF3B1、SRSF2等)是AML 的早期分子事件;然后是白血病基因转化事件(如NPM1或信号分子突变)。

WHO分类中出现了3个异质性的新类型:①AML 伴核染色质突变、RNA剪切子基因突变或两者均有;②AML 伴TP53突变、非整倍体或两者均有;③AML 伴IDH2R172突变。

而欧洲白血病网(ELN)也将基因突变分为3类:①疾病决定性突变:NPM1、CEBPA、RUNX1;②预后和靶向突变:FLT3,包括TKD(D835和I836)和ITD;③TP53和ASXL1,与预后不良相关。

并于2017年发布了基于基因异常的AML 危险度分层,见表1。

表1 2017年ELN基于基因异常的AML危险度分层
2AML治疗新策略
近30年,“3+7”方案是AML治疗的标准方案。

年轻患者可获得60%~80%的完全缓解率(CR);老年患者可获得40%~60%的CR。

但治疗后面临威胁生命的并发症,且多数患者终将复发。

临床研究者曾尝试以下方法提高疗效:①增加蒽环类药物剂量;②使用中、大剂量阿糖胞苷;③双诱导;
④增加第3种药物。

这些方法也仅提高了非不良核型患者的疗效。

其他细胞毒药物如嘌呤类似物的疗效并未获肯定,需权衡利弊后使用。

因为AML是分子和遗传学高度异质性
的疾病,故“3+7”方案已不能适应所有患者的治疗要求。

近年来靶向细胞表面标志、突变基因、细胞信号转导途径及免疫反应的治疗策略不断涌现。

显示出良好的效果。

未来将开启无化疗的治疗时代。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已经做出典范,全反式维甲酸联合砷剂的疗效已经超越传统化疗,开启了无化疗的家庭治疗模式。

FLT3抑制剂已提高了伴FLT3突变的AML的疗效;纳米技术包装的脂质体阿糖胞苷(CPX-351)提高了老年继发AML 的CR和生存率;来源于喹诺酮类的药物vosaroxin联合中剂量阿糖胞苷显示出对老年复发难治AML的良好疗效;CD123单克隆抗体已应用于缓解后的维持治疗和复发后的挽救治疗;小分子靶向抑制剂如venetoclax(BCL2抑制剂)、idasanutlin(MDM2抑制剂)、selinexor(核输出蛋白抑制剂)均已进入3期临床。

慢性髓系白血病(CML)治疗进展伊马替尼治疗使CML 5
年OS达到90%,10年OS达到83%。

二代及三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的应用可以获得更快和更深层次的缓解。

TKI的选择不仅仅依据其有效性,也要考虑风险和获益比、危险度分层、年龄和并发症等。

治疗目标的设定要依据如下因素:①维持正常生存的可能性;②减少进展风险;③良好的耐受性;④快速的细胞遗传学和分子学反应;⑤深度分子学缓解乃至最终停药成功的机会;⑥保持生育能力。

尼罗替尼和达沙替尼取得早期分子学
反应、主要分子学反应和深度分子学反应的概率高于伊马替尼,但OS相同。

在初始治疗选择时要考虑血管、心脏、肺及代谢等并发症。

伊马替尼较常发生水肿和肌痛;尼罗替尼较常发生高血糖、高胆固醇和心血管并发症;达沙替尼较常发生胸腔积液和血小板减少。

对于老年患者一线治疗常推荐伊马替尼,当发生3~4度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减少时可中断治疗;当出现肝脏毒性时可考虑减低剂量。

应用TKI过程中,出现血细胞减少、腹泻、皮疹、肝功能异常时可考虑调整剂量和(或)转换TKI。

尼罗替尼治疗中出现血管事件时要立即停药。

出现耐药时要检查依从性、药物相互作用、细胞遗传学和BCR-ABL1突变分析。

一线和二线治疗均失败,且依据突变分析结果其他挽救治疗的有效性也很低时,考虑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长期TKI 治疗后获得深度分子学反应者停药成功的概率是40%~60%。

停用TKI后用α干扰素维持治疗可减少复发率。

TKI的应用可使绝大部分CML患者获得主要分子学缓解,但不能清除CML的干细胞,TKI停用后大部分CML会复发。

CML干细胞利用多种细胞内固有的路径,并与微环境和免疫细胞相互作用来逃避目前治疗的打击。

靶向CML的干细胞,增加清除率,提高TKI的停药成功率是目前研究的热点。

多种临床试验正在广泛开展,如靶向过氧化物酶增殖激活激动剂(PPAPR)、P53、C-MYC、BCL-2、EZH2,均可提高各
期CML的治疗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