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教育理想》读书笔记(精选多篇)
我的教育理想读后感(精选11篇)

我的教育理想读后感(精选11篇) 认真品味⼀部名著后,⼤家⼼中⼀定有很多感想,为此需要认真地写⼀写读后感了。
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下⾯是⼩编为⼤家整理的我的教育理想读后感(精选11篇),欢迎阅读,希望⼤家能够喜欢。
我的教育理想读后感1 在朱永新《我的教育理想》中有这样⼀段话:我⼼中的理想教师,应该是⼀个勤于学习、不断充实⾃我的教师。
勤于学习,充实⾃我,这是成为⼀名优秀教师的基础。
⼀个理想的教师,⼀个要成为⼤家的教师,⼀个想成为教育家的教师,他必须从最基础的做起,扎扎实实多读⼀些书。
不要把教育家看得多么神秘,每个教师都可能成为在中国⾮常有影响的教育家,每个⼈都可以做到,关键在于是否做⼀个有⼼⼈,是否执著,是否有恒⼼。
当然,我们知道,教育家必须具备相应的知识结构、教育理念、⽂化素养、道德素养、⼯艺素养等。
通读此书,我被他的理想教师形象所感染,⼼中不免升腾起⼀种渴望,渴望⾃⼰也能成为⼀名好教师。
他说: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个胸怀理想,充满激情的教师;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个⾃信、⾃强,不断挑战⾃我的教师;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个善于合作、尊重同事、尊重领导、善于调动帮助他成长的各因素的教师;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个充满爱⼼、受学⽣尊敬的教师;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个勤于学习,不断充实⾃我的教师;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个关注⼈类命运,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教师;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个坚韧、刚强,不向挫折弯腰的教师。
教师还应该努⼒理解孩⼦的世界。
成⼈世界和孩⼦世界是不⼀样的,孩⼦们的世界有独特的⾊彩、旋律和内涵。
教师要和他们⼀起喜怒哀乐,要和他们共同成长,要成为他们中的⼀分⼦。
教师需要有⼀颗⾮常年轻的⼼,才能与他们沟通,才能理解他们,才能够得到他们的爱。
可是我们⼀直主张师道尊严,⿎励师⽣之间有距离感。
中国教育传统有很多好东西,也有很多不好的东西,过于强调师道尊严就不好。
《我的教育理想》读书心得范文(精选7篇)

《我的教育理想》读书心得范文〔精选7篇〕《我的教育理想》读书心得范文〔精选7篇〕《我的教育理想》读书心得篇1朱永新老师的《我的教育理想》使我感触很深,我不由得按着书中理想老师的“标准”去叩问自已:我是不是一个理想的老师?我是不是一个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的老师?我是不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老师?朱教授把教育理想与教育现实相结合,他认为理想是对现实的超越与提升,理想不能脱离现实,要使理想最终变为现实,就要洞察现实、把握现实。
《理想》一书的指导思想,是作者在通过对中国现阶段教育现状的剖析和对中国教育现实深化考察后提取出自己的教育理想观,为中国的教育开展探寻一条实在可行的开展途径。
譬如:作者对心目中的理想学校、理想老师、理想校长、理想学生、理想父母的描绘,就是作者通过共性与个性交融、优点与缺弊共存的教育现实,来提醒现代化教育过程中学校、老师、校长、学生、父母应具有的根本标准、精神或素质,从而将作者的学校观、老师观、学生观、父母观展如今读者面前。
这种切近实际教育又不失前景指向的研究思路,既能使人感悟到目前教育现实中存在的种种流弊与矛盾,又能使人从中找寻解决问题的根本思想或方法,读后使人油然产生一种强烈的使命感。
要想做一名理想的老师,首先要做的便是要有丰富的学识吧,这是古往今来不变的真理。
以前崇尚老师有一桶水,如今随着各种新的课程标准的推行,恐怕一缸水、一池水都是不行的了,而应该是一条河流而且是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更有所学、有所获!否那么,拿什么来教给孩子呢?这就要求:一定要勤于读书,充实自我,使自己的知识海洋不断得到充盈,不会枯竭,才能不断地使自己充满活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老师获得教育素养的主要途径就是读书、读书、再读书。
”勤于学习,充实自我,这是成为一名优秀老师的根底。
一个理想的老师,一个要成为大家的老师,一个想成为教育家的老师,他必须从最根底的做起,扎扎实实多读一些书。
最新《我的教育理想》读书笔记(精选多篇)

《我的教育理想》读书笔记(精选多篇)第一篇:《我的教育理想》读书笔记总感觉工作比较繁忙,对一些教育类的书籍置若罔闻,根本没有列入自己的阅读计划之内,总觉得那是些生硬的道理与说教,没什么实在的意义,也激不起多少阅读的兴趣,久而久之,更是无从读起,至今,也未读过几本名篇佳作,想来真是惭愧。
近日,似乎是为了更好的完成作业,迫使自己认真阅读了朱永新教授的《我的教育理想》一书。
作为一名教师,我想能从这本书学习点经验,所以比较关心书中对于理想教师的描述。
朱教授在书中描述: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教师;是一个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的教师;是一个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是一个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关注人类命运,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坚韧、刚强、不向挫折弯腰的教师。
读完之后,我不由得按着书中理想教师的标准去叩问自已:我是不是一个理想的教师?我是不是一个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我是不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要想做一名理想的教师,首位要做的便是要有丰富的学识吧,这是古往今来不变的真理。
以前崇尚教师有一桶水,现在随着各种新的课程标准的推行,恐怕一缸水、一池水都是不行的了,而应该是一条河流而且是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惟其如此,才能让孩子更有所学、有所获!否则,拿什么来教给孩子呢?这就要求:一要勤于读书,充实自我,使自己的知识海洋不断得到充盈,不会枯竭,才能源源不断地使自己充满活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获得教育素养的主要途径就是读书、读书、再读书。
感觉自己还相差甚远,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须从最基础的做起,勤于学习,扎扎实实地多读一些书,不断向书本学习,积累丰富的文化底蕴,向身边老师学习,尤其要多向名师们学习,把他们先进的教育理念、课堂教育的机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去思索,不断去总结自己教育的得与失,勤于动笔、善于反思,记录教育过程中的体会和感悟,使自己不断向理想的教师靠近。
《我的教育理想》读书笔记

《我的教育理想》读书笔记《我的教育理想》读书笔记篇1《我的教育理想》是李镇西老师的教育哲学著作,他以独特的方式阐述了他的教育理念。
这本书以朴实、真挚的语言,表达了他对教育的热爱和追求。
李镇西老师的教育理想是“让每一位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他认为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好公民”、“好公民意识”、“好公民习惯”。
他强调了教育应该关注个体的全面发展和自我实现,而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
这种理念对于我来说是极其重要的,它提醒我教育不仅仅是“教书”,更是“育人”。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被李镇西老师对教育的执着和热爱所打动。
他的教育理念和行为方式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方式,也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教育的本质。
在李镇西老师的眼中,教育应该是充满爱心和关怀的。
他强调了教师对学生的关爱和尊重,他认为这是教育成功的关键。
他的教育理念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和我的学生之间的关系,我开始更加关注学生的情感和心理需求,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此外,李镇西老师还强调了教育应该具有民主性和平等性。
他认为教育应该是民主的,应该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和差异,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发挥自己的潜能。
这种理念也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教育方式,我开始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合作。
总的来说,《我的教育理想》是一本非常值得一读的书。
它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教育理念和行为方式,也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教育的本质。
我相信,只要我们能够像李镇西老师一样,充满爱心和关怀,尊重每一个学生,关注他们的全面发展和自我实现,我们就能为孩子们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我的教育理想》读书笔记篇2《我的教育理想》读书笔记前不久,我读了我国家长、教育家朱永新的一本书《我的教育理想》,读后真是感触良多。
朱永新教授认为“教育的理想比教育的目标更重要;教师的理想比教育的目标更重要。
”在教育改革的今天,我们教师教育学生,首先自身必须受到教育。
因此,我们要不断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充实自己,通过学习,更新观念,提高水平,跟上时代的步伐,适应新时期教育的发展。
《我的教育理想》读后感

《我的教育理想》读后感《我的教育理想》读后感(精选22篇)读完一本名著以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
你想好怎么写读后感了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我的教育理想》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我的教育理想》读后感篇1读完朱老师《我的教育理想》一书,有很多收获,也产生了很多感受,今天很高兴跟大家一起来分享。
朱教授论及“理想的教师,就应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
教师要对学生充满爱心,才会去赏识他们,激励他们,让他们享受到成功的快乐,给予孩子未来的希望。
爱孩子,不是光给孩子们知识,教育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以积极的生存心境、积极的人生态度对待生活。
只有真心爱学生、赏识学生,学生才会真正得到发展。
我想结合班上两个人的故事给大家谈谈激励信任学生的力量。
一个学生是九三班的,入班成绩也就是二三十名,可是经过半年的追赶,已经进入班级前五名了。
我对他印象很深。
刚开始教学,我觉得的找个男课代表,这样可以多让一个学生产生责任感,同时帮女课代表搬搬作业。
基于这样的考虑选了陈龙洋做男生课代表。
结果出人意料的是,他上课比以前更加积极回答问题,物理成绩也是突飞猛进。
可能是他感受到了我对他本人的认可,因此在这个学科上也更有兴趣更加努力,形成了良性循环,有兴趣成绩越好,成绩越好越有兴趣。
另一个姚张浩同学情况差不多,也是在课堂中主动回答问题,次数多了之后也敢上台讲题了,久而久之他从一个线下的学生成功的进线了,进步非常明显。
罗森塔尔现象是学生会朝着老师期望的方向发展,当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怀和期望,会变得更加自信努力,从而得到异乎寻常的进步。
我们每个人心底里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赞美和期待,因此,作为老师要善于抓住这个抓手,让学生在心里作用下发挥正效应,促进学生的良好发展。
教师富有知识也需要智慧,教学中要顾及学生感受,观察他们言行,允许他们犯错误,让他们在犯错中成长。
工作中只有认真是不够的,还需要智慧,没有智慧得认真可能会给自己带来困惑,要想消除困惑就离不开智慧的参与。
《我的教育理想》读后感19篇

《我的教育理想》读后感19篇《我的教育理想》读后感1作为教育战线上的一员教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疑问、困惑是很多的。
尤其是在班主任工作中,接触到的学生问题,更是多种多样。
这个暑假,我有幸拜读了《新教育理想》一书,让我深受震撼。
这篇文章没有高深的理论,而是在一个个真实的实例中,孕育出来的教育实践经验。
这些实例,不正是我在平时的工作中遇到过、困惑过的吗?例如:现在,为什么教师越教越累,学生越学越累,却出不来高成绩呢?是啊,和其他国家的同龄学生相比,书中提到了这样一个例子:“新西兰某校的一堂课,让出访的中国教师很惊讶。
他们五年级的一堂课,老师出了这样一道题:每个篮子里有24块蛋糕,6个篮子里共有多少块蛋糕?新西兰五年级的学生用各种方式踊跃回答,很有成功感!可是,这不是我们二年级的课吗?由此可见,新西兰五年级的那个“蛋糕题”同我们五年级孩子承受的学习重量,已是多么强烈的对照。
”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的学生承受了如此大的压力。
这也难怪,问题学生越来越多,学生的厌学感,比他获得多少知识重要!我们自己的国情和历史决定了我们这样的教育方式。
现实,是无法改变的。
但是,我们可以改变我们自己,使自己更加的适应我们的教育。
使我们的学生,更加快乐地成长。
我想这不仅是所有学生的愿望,也是所有家长和老师的愿望。
长久以来,家长说“学生不愿意与家长沟通”,“一提学习,就发火”,“家长天天晚上陪着孩子学习到很晚,电视不敢看,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孩子身上,为什么不见学习成绩提高?”……以前,我们老师总是和家长讨论如何鼓励、鞭策学生学习的问题。
现在看来,我们也有必要换一个方式,换一个角度了。
我曾经在与学生聊天的时候,也听学生说过,学生和家长、老师之间,没有真正的平等。
所谓的平等,只不过是空谈,当学生真把心里话说出来的时候,家长或老师就开始批评说教了。
这就是一个陷阱,一个不平等条约。
我们都明白孩子的压力,而我们在此基础上,却不能为孩子缓解压力,这就出现了学生逃学、上网聊天、沉迷游戏等状况的出现。
《我的教育理想》读书心得(精选12篇)

《我的教育理想》读书心得(精选12篇)《我的教育理想》读书心得1在我的教育教学思想中,所思考的就是学校、教师、学生三个主体,定位什么样的学校,培育什么样的教师,培养什么样的学生关系到学校教育的成败。
我认为,学校应该是乐园型的,孩子们乐学,老师们乐教,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人都感觉到温暖,个个都神采奕奕,每一个细节都充满活力,充满激情,充满爱心,充满笑容。
教师应该是学习型的,在这样一个特定的环境里,学习是第一位的,而带动学习氛围形成的主要是教师,教师的正面影响力对孩子而言是巨大的,教师需要不断学习,才能跟得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才能让孩子们在不断更新的知识海洋里畅游。
学生应该是自主型的,主动的获取,自主的选择,有主见的学习,在孩子们眼睛里能看到闪动的灵性,在孩子们脸上能看到满足的笑容。
所以,我提出了打造和谐纯净的乐园型学校、轻负高效的学习型教师、乐学高能的自主型学生的目标,这9个词来既是我们所追求的方向,也是不断衡量、对照、总结、提升的办学标准。
下面我用3个关键词来诠释我的教育教学思想:关键词一:和谐学校教育最重要的问题是教育环境问题,我们常说的学校风气就是教育环境的主要体现。
在这一问题上,我主张用和谐一词来概括。
和谐是学校发展的基础和保障。
因此,我在20xx年提出了家园的办学理念,把打造师生共有的精神家园作为学校全面成长的基础。
家园所体现的就是一种和谐,学校、家庭的和谐,学生、教师的和谐,教师之间、学生之间的和谐。
这种和谐的关系需要一个具化性的载体,那就是家园,在家园的诠释上,我确定了三个更加具体的目标方向,家园教育、家园文化、家园精神,把感恩、承担、分享的育德教育和表达、思考、创造的育智教育作为家园教育的核心内容,把爱的文化、美的文化、情的文化作为家园文化的核心内容,把无私奉献、勇于担当、团结合作作为家园精神的核心内容,形成明确的办学理念,指导学校工作统一思想,明确方向,劲往一处使,形成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
《我的教育理想》读后感8篇

《我的教育理想》读后感8篇《我的教育理想》读后感1在看这本书之前,我是抱着一种好奇的态度去看的,在我通读朱永新先生的这部著作之后发现,朱永新先生的《新教育之梦——我的教育理想》一书,对于我们教师来说,确实是一本可读性很强的书籍。
书中,作者对理想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都作了深度的阐述;同时对理想的学校、教师、校长、学生及父母也作了形象的勾勒。
“教育的理想是为了一切的人,教育的理想是为了人的一切。
”作者朱永新以澎湃的激情把他的教育理想书写在《新教育之梦》之中,在他的眼中,教育是一首命名为热爱和未来的诗,教育是一个让人充满期待的梦想。
一番翻阅以后,他超凡脱俗的热情和诚恳的文字深深地感染了我,他是一位受人尊敬的教育家,在书中,他是这样向我们畅谈着远大的教育理想,他为我们展开了一幅宏伟的教育蓝图。
《新教育之梦》告诉我,智育不能独领风骚,也不只是一串阿拉伯数字,或是一纸文凭,一张入学通知书,它“应该超越知识,走向智慧,激发创造,健全人格,为学生将来拥有终身幸福的精神生活打下坚实的知识能力基础”;德育不再是空中楼阁,它还应让学生“自警、自诫、逢励”在“陶冶情操、磨砺意志的过程中形成‘不教之教’的自律习惯”,让学生在“自然的活动中养成德行,在游戏和丰富多彩的自主活动中体验和感悟道德的境界”;体育不只是追求四肢发达,它应“体现奥林匹克精神,培养学生在人生路途上追求‘更快、更高、更强’,并能完善自我,体现人性之崇高”;美育不只是提供休闲消遣,它“应该引导和教育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享受生命,优化生命,激扬生命”。
我们怎么办?读了朱永新先生的《新教育之梦》,又一个问题在轻叩我的心扉。
如果你是教师——那么你“应该是胸怀理想、善于合作、充满爱心、富有创新、勤于学习、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人”;如果你是校长——那么你“应该是一个能够清晰认识到自己的价值与使命,具有奉献精神和人文关怀的人”;如果你是学生——那么你“应该是品行端正、善解人意、热爱生活、富有理想、朝气蓬勃的人”;如果你是父母——那么你“应该是把孩子的人格健全、道德完善放在首位,努力培养孩子追求卓越、独立自主、持之以恒、勤俭节约等个性品质和良好习惯的人。
我的教育理想的读后感(通用10篇)

我的教育理想的读后感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
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我的教育理想的读后感(通用1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我的教育理想的读后感1古人说:读,读,读,书中自有黄金屋。
没想到,自从我读了一些有关教育类的书籍,还真在书中找到了黄金,也给自己充了很多的电,教育教学中也有了很多的教育理论支撑。
日前,我又读了朱永新老师写的《我的教育理想》一书,让自己有了一种重生的感觉。
作者对心目中的理想学校、理想教师、理想校长、理想学生、理想父母的描述,揭示了现代化教育过程中学校、教师、校长、学生、父母应具有的素质。
这种切近实际教育从中找寻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或方法,读后使人产生了强烈的使命感。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追求应该是我们永恒的理想。
为了未来的教育,我们必须要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
通读全书,对我感触较深的有如下几点:一个理想的教师,他应该是个天生不安分,会做梦的教师。
一个优秀教师必须具有远大的理想,不断地给自己提出追求目标,同时又要有激情这一席话让我回味无穷。
由于长期处在紧张和繁忙中,对新鲜感、荣誉感在时间的冲刷下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麻木、疲劳。
梦想是一个人的奋斗目标,没有了梦想,怎么会有前进的动力呢?没有前进的动力,哪会有工作的创新呢?理想教师应该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造精神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关注人类命运,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教师。
朱老师的这几句话犹如一面镜子,对照自己的不足予以纠正,为我今天的奋斗指明了方向。
我作为一个光荣的人民教师首先就要热爱这项事业,对教育充满激情。
教师要不断学习,保证自己有足够的活水源,使学生酣畅淋漓地学习。
教师教育的对象是一群天真烂漫的,单纯的,可爱的孩子。
我要始终保持一颗童心,时刻关心他们,同时我还要做一名关注社会、有责任感的教师。
《我的教育理想》读书笔记(精选6篇)

《我的教育理想》读书笔记《我的教育理想》读书笔记(精选6篇)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领悟呢?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书笔记吧。
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我的教育理想》读书笔记(精选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拜读朱永新教授所著的《我的教育理想》一书,除了深感钦佩外,自己更想做一名理想的教师。
这本书文字隽永、理清意明,真的能够唤起我们教师的激情。
读完这本书,我感觉到自己过去似乎都在沉睡之中,而这本书一下子就把我唤醒了。
尤其是第二章“我心中的理想教师”中的内容,更是感触颇深。
“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教师;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的教师;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关注人类命运,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教师;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坚韧、刚强、不向挫折弯腰的教师。
”朱教授在论述这些理想教师特点的时候,不但在精神上给我以鼓舞,而且在研究的方法上也给予了无形的指点。
比如,他在论及“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的时候,他就说到了我们现在的很多老师充当的是“教育警察”和“刽子手”的角色,无限地放大学生的问题,在我们手上,失去了很多诺贝尔获奖者。
教师只有对学生充满爱心,才会去赏识他们,激励他们,让他们享受到成功的快乐。
读了他的这些论述,想想自己对学生的态度,看看周围的大多数同事对学生的态度,尤其在考试到来的时候,我和我的许多同事真的扮演着朱老师所说的那些可怕角色。
读了他的论述以后,我决心改变自己的形象,只有真心爱学生、赏识学生,学生才会真正得到发展,这也是我读后最深刻的一个体会。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追求是我们永恒的主题。
没有理想的教育不可能在教育活动中洋溢着激情、诗意,也不可能有优质的教育。
我的教育理想读后感

我的教育理想读后感我的教育理想读后感(7篇)我的教育理想读后感1朱永新老师的《我的教育理想》从十个方面阐述了自己的理想教育,分别是:理想的学校、理想的教师、理想的校长、理想的学生、理想的父母、理想的德育、理想的智育、理想的体育、理想的美育、理想的劳动技术教育,用远大的教育理念深入探寻未来教育的理想和理想的教育,用精辟的语言勾画了21世纪教育理想的灿烂和辉煌,阐述教育的伟大使命和责任,使人们对未来的教育充满信心。
细心品味作者的教育理念,尤其是上篇使我感触很深,我不由得按着书中理想教师的“标准”去叩问自已:我是不是一个理想的教师?我是不是一个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我是不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而且使我对未来的教育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书中朱教授把教育理想与教育现实相结合,他认为理想是对现实的超越与提升,理想不能脱离现实,要使理想最终变为现实,就要洞察现实、把握现实。
《理想》一书的指导思想,是作者在通过对中国现阶段教育现状的剖析和对中国教育现实深入考察后提取出自己的教育理想观,为中国的教育发展探寻一条切实可行的`发展路径。
譬如:作者对心目中的理想学校、理想教师、理想校长、理想学生、理想父母的描述,就是作者通过共性与个性交融、优点与缺弊共存的教育现实,来揭示现代化教育过程中学校、教师、校长、学生、父母应具有的基本规范、精神或素质,从而将作者的学校观、教师观、学生观、父母观展现在读者面前。
这种切近实际教育又不失前景指向的研究思路,既能使人感悟到目前教育现实中存在的种种流弊与矛盾,又能使人从中找寻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或方法,读后使人油然产生一种强烈的使命感。
要做一名理想的教育者,首先要成为一名读书型教师。
教育是一种“学习”的职业,作为从事这个职业的教师,不应当仅仅是教学生学习,而必须同时注重自身的学习。
一个教人学习的人,自己却不爱学习,是难以取信于人的。
学习是教师维持其职业生命连续性的重要手段,是教师实现其职业生命价值升华的必要通道。
我的教育理想读书笔记

我的教育理想读书笔记我的教育理想读书笔记篇1《我的教育理想》是一本由我国著名教育家、特级教师魏书生所写的一本教育理论著作。
这本书主要讲述了魏书生对于教育的理解、对于学生的期望,以及他对于未来教育的设想。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魏书生的教育理念。
他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够自我发展、自我完善,成为有用之才。
他主张让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这种教育理念深深地触动了我,让我意识到教育的真正意义在于激发学生的内在潜力,帮助他们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在书中,魏书生还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做法,例如:让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开展主题班会、进行自我评价等。
这些做法让我对于班级管理、学生评价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我认为,这些做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自我认知,让他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发展自己。
总体来说,《我的教育理想》是一本非常值得一读的书。
它不仅让我对于教育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让我对于未来的教育有了更多的期待。
我相信,在魏书生的教育理念指导下,我们的教育将会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出更多有用之才。
我的教育理想读书笔记篇2标题:教育理想:从理论到实践在深入阅读《教育理想》这本书之后,我深感其丰富的内涵和深远的影响。
作者陈孝大博士以其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富有理想和活力的教育蓝图。
首先,我被书中的教育理念深深吸引。
陈博士强调了教育应该以人为本,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和独特性。
他认为,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这种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让我重新审视教育的本质,使我意识到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帮助他们成为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个体。
其次,书中的实践案例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作者通过生动的案例,阐述了如何在实践中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我的教育理想》读后感8篇

《我的教育理想》读后感8篇《我的教育理想》读后感1朱永新老师的《我的教育理想》从十个方面阐述了自己的理想教育,分别是:理想的学校、理想的教师、理想的校长、理想的学生、理想的父母、理想的德育、理想的智育、理想的体育、理想的美育、理想的劳动技术教育,用远大的教育理念深入探寻未来教育的理想和理想的教育,用精辟的语言勾画了21世纪教育理想的灿烂和辉煌,阐述教育的伟大使命和责任,使人们对未来的教育充满信心。
细心品味作者的教育理念,尤其是上篇使我感触很深,我不由得按着书中理想教师的“标准”去叩问自已:我是不是一个理想的教师?我是不是一个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我是不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而且使我对未来的教育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书中朱教授把教育理想与教育现实相结合,他认为理想是对现实的超越与提升,理想不能脱离现实,要使理想最终变为现实,就要洞察现实、把握现实。
《理想》一书的指导思想,是作者在通过对中国现阶段教育现状的剖析和对中国教育现实深入考察后提取出自己的教育理想观,为中国的教育发展探寻一条切实可行的发展路径。
譬如:作者对心目中的理想学校、理想教师、理想校长、理想学生、理想父母的描述,就是作者通过共性与个性交融、优点与缺弊共存的教育现实,来揭示现代化教育过程中学校、教师、校长、学生、父母应具有的基本规范、精神或素质,从而将作者的学校观、教师观、学生观、父母观展现在读者面前。
这种切近实际教育又不失前景指向的研究思路,既能使人感悟到目前教育现实中存在的种种流弊与矛盾,又能使人从中找寻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或方法,读后使人油然产生一种强烈的使命感。
要做一名理想的教育者,首先要成为一名读书型教师。
教育是一种“学习”的职业,作为从事这个职业的教师,不应当仅仅是教学生学习,而必须同时注重自身的学习。
一个教人学习的人,自己却不爱学习,是难以取信于人的。
学习是教师维持其职业生命连续性的重要手段,是教师实现其职业生命价值升华的必要通道。
读书笔记《我的教育理想》

读书笔记《我的教育理想》候冬梅寒假期间细细品读了朱永新的《我的教育理想》一书,才发现距离一名优秀的教师还很远。
书的封面上写到“我心中的理想教师,应该是一个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教师;我心中的理想教师,应该是一个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的教师;我心中的理想教师,应该是一个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本书共有十七章,主要从理想德育、理想学校、理想教师、理想父母及中国基础教育趋势和未来前景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为我们勾勒了21世纪教育理想的灿烂和辉煌,给教师和学生最完美的教育生活,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那么作为教师,我是否是自己心中理想的教师呢?我又该如何去做呢?教育是神圣的,因为它承载着教书育人的重任,承载着祖国的未来,我们不是只在想象着理想的教育,而要将教育的理想付诸于实际。
书中说到,我们不少教师,没有爱心,不是担任教书育人的角色,而是担任“教育警察”的任务,不是肯定成绩,而是发现缺点。
我们毕竟面对的是十几岁的孩子,那就应该允许他们犯错误,我们不是要去无限放大他们的缺点,而应该想办法纠正问题,去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
学生在校园里不仅是学知识,还要学做人,教师在教书的同时也要关注学生身心的发展。
公平、公正对待每一位学生,相信学生,要学会蹲下来看学生,就如陶行知老先生所提到的“爱的教育”。
勤于学习,充实自我,这是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基础。
如果教师不能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排斥新教学、新方法,必定无法推动教育的改革,也必定不能适应当今社会。
教师最重要的任务是学习,需要不断的扩充自己的知识面,这样才能感召学生,带给学生全新的体验。
目前整个社会都在提倡终身学习,作为教师更应该是终身学习的先行者。
教育信息化手段也在不断更新,以前只有黑板和粉笔,现在有了白板教学,一体机,多媒体,微课等,如果教师不及时补充自己的知识储备,怎么跟得上现在的教育变化?中国的基础教育一直处于不断改革之中,不管怎样改革,教育的主体不变,主旨不变,而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让教育更加科学化,更加人文化,更加终身化。
《我的教育理想》读后感

《我的教育理想》读后感《我的教育理想》读后感8篇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
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我的教育理想》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我的教育理想》读后感篇1看了很多教育书籍,为魏书生老师潇洒的教学和独到的管理而感叹不已,更为于永正老师的课堂艺术所倾倒。
前几天看了朱永新教授的《我的教育理想》,更为教授读独到的见解而心情激动万分。
说实话,刚踏上教育岗位时根本就没想过什么理想,没意识到什么是教书育人,为了生活四处奔波。
十年的教师生活,曾经的豪情万丈早已不知去向,唯一留下的只有一个信念,既然不能走出教师这个职业,但千万别辱没了她。
也就是这样一个信念,让我在教师这个职业中不断奋斗着,而我也时时在思考,怎么样才能不辱没这个光辉的职业呢,要怎样才能成为别人眼中一个优秀教师呢?那不是一张优秀教师证书就能证明的,看了朱永新教授的《我的教育理想》后,结合我自身的感受,我想谈一下我的看法:教育的每一天都是新的,每一天的内涵与主题都不同。
一个优秀的教师,必须具有远大的理想,不断地给自己提出追求目标,同时又要有激情。
优秀的教师要永远伴随着自己的梦想。
当生活没有梦时,生命的意义也就完结了,教育就没有了意义。
优秀的教师,应该是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的教师。
一个优秀的教师,应善于认识自己,发现自己。
生活中的一些人,为什么没激情,因为他发现不了自己的可爱之处和伟大之处。
一个人永远不会超过他追求的目标。
同样,一个人也永远不会超过对自己的评价。
一个人对自我的评价,往往是这个人事业能否成功的标志。
自信使人自强,适当的“骄傲”使人成功。
只有自信,才能使一个人的潜能、才华发挥至极致,也只有自信才能使人得到“高峰体验”。
作为教师应珍视这种自信,不因一时挫折而丧失自信。
我认为一个人要取得成功有两个重要的前提:一个是追求成功,一个是相信自己能够成功。
《我的教育理想》读书心得(通用10篇)

《我的教育理想》读书心得〔通用10篇〕《我的教育理想》读书心得〔通用10篇〕《我的教育理想》读书心得1《我的教育理想》是朱永新教授写的一本关于教育的书。
拜读之后,我对“我心中的理想老师,应该是一个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的精神”这句话印象很深,感受颇多。
现就其中的两点谈谈自己的一点粗浅认识。
1.朱永新说,我心中理想的老师,应该是一个擅长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老师。
我深有同感,完全赞同他的观点。
确实,现代社会的一个显著特征是竞争,但别忘了,竞争的根底是合作。
社会是这样,老师职业也是这样,一个不擅长合的老师,他走不了多远。
有不少老师个人素质很好,但是缺乏合作精神,不懂得或不擅长与别的老师合作,孤军奋战,即使自己再努力,花再多的力气,也不会有多大的长进。
老师与老师要合作,老师与学生要合作,老师与家长要合作,老师与校长要合作。
在竞争中擅长合作的老师。
才是一个好老师,才能实现自己的教育抱负。
我们学校这几年在教育教学上获得那么大的成绩,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学校老师是一个团结合作的集体。
2.朱永新说,我心中理想的老师,应该是一个充满爱心的老师,爱教育,是教育力量的泉,是教育成功的根底,所以要成为一位成功的老师,首先就是要热爱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你不爱这个职业,这个职业也不会爱你。
你不爱老师这个职业,你就不能从老师这个职停业整顿中获得乐趣。
还有,要成为一位成功的老师,还要热爱自己的学生,对学生要有爱心,没有爱心,不是担任教书育人的角色,当孩子们非常正常,非常优秀的时候,我们要去肯定他们,鼓励他们,既使他们在学习上,其他方面外表不怎么好的时候,也要耐心去帮助他们,爱他们,不要他们一有缺点就对他们有怨气。
这不是一个教育者的角色。
所以。
我如今体会到,要做好一位老师很重要的一点是要有爱心,只有在爱的根底上,很多问题都会解决。
读了这段话,我情不自禁地想到了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过:“我会尽量地去严格要求每一位学生,也会尽可能地去尊重每一位学生。
《我的教育理想》读后感

《我的教育理想》读后感《我的教育理想》读后感(精选19篇)品味完一本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
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我的教育理想》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我的教育理想》读后感篇1读完朱老师《我的教育理想》一书,有很多收获,也产生了很多感受,今天很高兴跟大家一起来分享。
朱教授论及“理想的教师,就应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
教师要对学生充满爱心,才会去赏识他们,激励他们,让他们享受到成功的快乐,给予孩子未来的希望。
爱孩子,不是光给孩子们知识,教育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以积极的生存心境、积极的人生态度对待生活。
只有真心爱学生、赏识学生,学生才会真正得到发展。
我想结合班上两个人的故事给大家谈谈激励信任学生的力量。
一个学生是九三班的,入班成绩也就是二三十名,可是经过半年的追赶,已经进入班级前五名了。
我对他印象很深。
刚开始教学,我觉得的找个男课代表,这样可以多让一个学生产生责任感,同时帮女课代表搬搬作业。
基于这样的考虑选了陈龙洋做男生课代表。
结果出人意料的是,他上课比以前更加积极回答问题,物理成绩也是突飞猛进。
可能是他感受到了我对他本人的认可,因此在这个学科上也更有兴趣更加努力,形成了良性循环,有兴趣成绩越好,成绩越好越有兴趣。
另一个姚张浩同学情况差不多,也是在课堂中主动回答问题,次数多了之后也敢上台讲题了,久而久之他从一个线下的学生成功的进线了,进步非常明显。
罗森塔尔现象是学生会朝着老师期望的方向发展,当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怀和期望,会变得更加自信努力,从而得到异乎寻常的进步。
我们每个人心底里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赞美和期待,因此,作为老师要善于抓住这个抓手,让学生在心里作用下发挥正效应,促进学生的良好发展。
教师富有知识也需要智慧,教学中要顾及学生感受,观察他们言行,允许他们犯错误,让他们在犯错中成长。
工作中只有认真是不够的,还需要智慧,没有智慧得认真可能会给自己带来困惑,要想消除困惑就离不开智慧的参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的教育理想》读书笔记(精选多篇)总感觉工作比较繁忙,对一些教育类的书籍置若罔闻,根本没有列入自己的阅读计划之内,总觉得那是些生硬的道理与说教,没什么实在的意义,也激不起多少阅读的兴趣,久而久之,更是无从读起,至今,也未读过几本名篇佳作,想来真是惭愧。
近日,似乎是为了更好的完成作业,迫使自己认真阅读了朱永新教授的《我的教育理想》一书。
作为一名教师,我想能从这本书学习点经验,所以比较关心书中对于理想教师的描述。
朱教授在书中描述: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教师;是一个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的教师;是一个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是一个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关注人类命运,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坚韧、刚强、不向挫折弯腰的教师。
读完之后,我不由得按着书中理想教师的“标准”去叩问自已:我是不是一个理想的教师?我是不是一个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我是不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要想做一名理想的教师,首位要做的便是要有丰富的学识吧,这是古往今来不变的真理。
以前崇尚教师有一桶水,现在随着各种新的课程标准的推行,恐怕一缸水、一池水都是不行的了,而应该是一条河流而且是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惟其如此,才能让孩子更有所学、有所获!否则,拿什么来教给孩子呢?这就要求:一要勤于读书,充实自我,使自己的知识海洋不断得到充盈,不会枯竭,才能源源不断地使自己充满活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获得教育素养的主要途径就是读书、读书、再读书。
”感觉自己还相差甚远,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须从最基础的做起,勤于学习,扎扎实实地多读一些书,不断向书本学习,积累丰富的文化底蕴,向身边老师学习,尤其要多向名师们学习,把他们先进的教育理念、课堂教育的机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去思索,不断去总结自己教育的得与失,勤于动笔、善于反思,记录教育过程中的体会和感悟,使自己不断向理想的教师靠近。
朱教授在论及“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的时候,他就说到了我们现在的很多老师充当的是“教育警察”和“刽子手”的角色,无限地放大学生的问题,在我们手上,失去了很多诺贝尔获奖者。
教师只有对学生充满爱心,才会去赏识他们,激励他们,让他们享受到成功的快乐。
读了他的这些论述,想想自己对学生的态度,看看周围的大多数同事对学生的态度,尤其在考试到来的时候,我和我的许多同事真的扮演着朱老师所说的那些可怕角色。
读了他的论述以后,我决心改变自己的形象,只有真心爱学生、赏识学生,学生才会真正得到发展,这也是我读后最深刻的一个体会。
总之,我相信,只要我付出努力,并注意在教学实践中的不断摸索与总结,一定会离理想教师的形象越来越近。
第二篇:《我的教育理想》读书笔记《我的教育理想》读书笔记带着梦想去追寻,带着理想去实践,带着渴望去阅读,我见到了教育的理想和理想的教育。
教育是神圣而崇高的,教育是育人的事业,理想也是神圣而崇高的,理想是行为的动力;教育因为有了理想而更有目标,更有理性。
理想因为有了教育而薪火相传,色彩斑斓;教育的理想要坚持面向现代化,理想的教育要有舆论支持。
(朱永新教授语)一、理想的德育1、理想的德育,应该重视在自然的活动中养成学生的德行,让学生在游戏和丰富多彩的自主活动中体验和感悟道德的境界。
2、理想的德育,应该重视让学生与书本为友,与大师对话,在人类优秀文化遗产中净化自己的灵魂,升华自己的人格。
3、理想的德育,应该重视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情趣和才艺,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在美的氛围中推进善的教育。
4、理想的教育,应该注重为学生寻找生活的榜样,用真实、感人的道德形象极力学生,培养学生的英雄主义精神。
5、理想的德育,应该科学合理地设置循序渐进的德育目标,使其兼具现实性和理想性的双维视角,形成层次递进、不断完善的德育目标体系。
6、理想的德育,应该重视心灵的沟通,建立起温馨的对话场景,使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活动能在学校的教育中安营扎寨。
7、理想的德育,应该教给学生自警、自诫、自励等自我教育的方法,使学生在陶冶情操、磨砺意志的过程中形成“不教之教”的自律习惯。
8、理想的德育,应该在全社会形成“做人为本”的共识,建立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合力网络,使各种力量形成时空交叉影响的德育优势力量。
德育是整个教育的灵魂。
学生的德育教育让学校领导和老师们筋疲力尽,为之也操碎了心。
为什么学校的德育会如此苍白无力?朱教授告诉我们:首先,道德教育要结合平时的活动,潜移默化地进行,重要的是行为的熏陶,实践的感染,习惯的坚持。
使道德教育达到润无心无声的境界。
其次,让学生的心灵在经典中憩息,在阅读书籍中净化灵魂。
其实就是让学生有健康的思想,与经典中的人物对话,在书中自然地呼吸,得到新鲜的空气,使自己的整个心空都明亮起来。
然后,我们的道德教育体系没有层次性。
小学与大学的德育目标简直颠倒,对小学生的教育太过空洞,太过远大。
应该向苏霍姆林斯基当时所在的学校那样:对刚入学的孩子就是进行“爱妈妈的教育”,只有爱自己的妈妈,才能去爱别人,爱社会,爱祖国。
最后,我们的道德教育太过于说教,太不注重环境的创设。
德育更需要一种宽松、宽容和温馨的环境。
我们应该联合社会、家庭建立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形成德育优势力量。
重要的是让孩子形成良好的习惯,让孩子在好习惯中时刻反省自己的行为,完善、教育自己,达到自我教育的效果。
二、理想的智育1、理想的智育,应该超越知识,走向智慧,激发创造,健全人格,为学生将来拥有终生幸福的精神生活打下坚实的知识能力基础。
2、理想的智育,应该充满民主精神,真正“以人为本”,把“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体现于教学的全过程。
3、理想的智育,应该面对个性,没有失败,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让学生快乐地学习,让每个学生体验学习的成功,享受学习的快乐。
4、理想的智育,应该注重协调和谐,融德智体美劳诸育于一体,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着力于“合格+特长”的个性养成。
5、理想的智育,应该教学活动走出分数的误区,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使学生成为人类文明之花的传薪者。
6、理想的智育,应该具有开放性,注重实践性,与生活相联系,与社会相沟通,使学生关注窗外的世界、校外的天空。
7、理想的智育,应该让课堂充满活力、情趣与智慧,让课程具有丰富性、回归性、关联性和严密性,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人。
8、理想的智育,应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更新学习工具,拓宽智育途径,让学生在网络世界的时空中纵横驰骋。
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注重“因材施教”,让每个孩子在自己原来的基础有所进步;既要保证考试取得高分,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我们的学校,离这样的目标有多远?我们的老师,敢不敢说分数是次要的,我注重的是能力的培养?不追求分数的高低,不以分数论英雄,让每个孩子愉快地享受学校生活,这样的理想离我们有多远?教育需要理想支撑,理想需要教育实现。
虽然理想显得那么遥远,可是有理想就有希望,带着理想快乐地前行,我清楚地知道我的方向。
在新世纪第一缕阳光投来的时候,我们需要教育的危机感和忧患意识,只有对未来有忧患意识的民族,才会奋力拼搏,战胜危机,摆脱和超越困境,我们需要教育的自信心和崇高理想,只有对未来有崇高理想的民族,才会消除恐惧,抛却悲观,乐观地拥抱未来。
——朱永新教授语三、理想的体育1、理想的体育,应该能体现奥林匹克精神,培养学生在人生路途上追求“更快、更高、更强”,并能完善自我,体现人性之崇高。
2、理想的体育,应该注重磨练学生的意志,使学生永不言败,永不停歇,养成坚忍不拔的品质。
3、理想的体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集体情怀和爱国情操,使体育活动成为德性养成的重要途径。
4、理想的体育,应该是注重培养学生遵守规则,学会公正、公平的观念,远离弄虚作假,形成诚实的品格。
5、理想的体育,应该培养学生坦然面对竞争和胜不骄、败不馁的心态,学会自我心理调节和科学训练,养成健全的心理素质。
6、理想的体育,应该在注重体能训练的同时,为学生打开世界体育之窗,感受力和美的和谐。
7、理想的体育,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和特长,不把体育作为惩罚学生的手段,而使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发现自我,享受自我。
8、理想的体育,应该使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有机联系起来,充分利用社区或民间的体育资源,同时向社会开放学校的体育设施,体现体育发展的社会化、生活化、终生化的趋势。
体育,代表着力量、竞争,体现着拼搏,谦让,为我们展现了无数美的瞬间,定格了无数美的永恒,也让无数人为之疯狂,为之倾倒。
可是,目前学校的体育教学,真的做到了对学生的意志品质,心理素质等能力的培养吗?应该是微乎其微的吧。
现在的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众星捧月的被小心呵护着,在学校的体育课上,天热怕晒着,下雨怕淋着,跑步怕摔着,游戏怕撞着,怎不令人担忧?四、理想的美育1、理想的美育,应该是一种“自然之美”,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怀,让学生亲和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2、理想的美育,应该是“生命美育”,应该引导和教育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享受生命,优化生命,激扬生命。
3、理想的美育,应该是“生活美育”,应该引导和教育学生热爱生活,创造生活,做生活的强者与生活的主人。
4、理想的美育,应该是“艺术美育”,应该引导和教育我们的学生热爱艺术,欣赏艺术,并具有一定的才艺。
5、理想的美育,应该是“立体美育”,应该树立大美育观,形成立体化、网络化的美育模式,构建浓郁的美育氛围。
6、理想的美育,应该是“示范美育”,它必须紧紧依靠具有审美素养的教师,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走向美丽的人生。
7、理想的美育,应该是“精神美育”,应该注重通过美育让学生形成完美的人格,拥有美的心灵。
8、理想的美育,应该是“创造美育”,应该注重在美育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创造的冲动与欲望,享受创造的快乐。
初春时柳树枝头的一抹新绿,盛夏里透过树梢的斑驳光影,秋日里梧桐树下飘落的第一片叶子,寒冬中草丛上的一层薄霜,都是美丽的。
但是,在我们的学生眼中,可能就觉得习以为常了,感受美的能力有些欠缺,发现美的眼睛少之又少。
要说现在的孩子没有机会接受艺术美育,那肯定没人同意。
瞧瞧双休日的少年宫里,琴行里,到处都是孩子们忙碌的身影,学声乐、钢琴、舞蹈、书法、绘画比比皆是,真恨不得孩子们“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啊!如此强化下的艺术多少带上了功利性,失了一些真,失了一些美。
五、理想的劳动技术教育1、理想的劳动技术教育,应该注重在劳动中培养学生尊重劳动、热爱劳动、以劳动为荣的观念和态度,让学生经常体验到劳动的艰辛与喜悦。
2、理想的劳动技术教育,应该鼓励和教育学生从学会自我服务入手,积极参加各种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3、理想的劳动技术教育,应该注重劳动实践活动的多样性,增强劳动的智力含量,引导学生手脑结合,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使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得到充分的施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