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五常法在幼儿园的管理运用

合集下载

幼儿园食堂五常法管理

幼儿园食堂五常法管理

幼儿园食堂五常法管理
提高卫生水平和服务质量
通过实施五常法管理,食堂中的工作人员能够养成良好的工作惯,如常规整理物品、常清洁、常规范等,这样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能够保障食品的安全和质量。

这样不仅能够改善工作人员的不良工作惯,还能够提高卫生水平和服务质量,让食堂中的食品更加健康、卫生、安全。

2、能够提高幼儿园食堂的管理水平
实施五常法管理,能够让食堂中的管理更加规范、有序,让管理者更好地掌握食堂中的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解决。

同时,五常法管理也能够提高管理者的管理水平,让管理者更加专业、更加有效地管理食堂,保障幼儿园中的食品安全和服务质量。

总之,实施五常法管理能够让幼儿园食堂中的卫生水平和服务质量得到有效的提高,同时也能够提高管理水平,让食堂中的管理更加规范、有序。

因此,在幼儿园食堂中实施五常法管理是非常必要的,能够为孩子们的身心健康提供有力的保障。

幼儿园五常班级管理制度

幼儿园五常班级管理制度

为了加强幼儿园班级管理,提高班级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特制定本班级管理制度。

本制度以“五常法”为核心,旨在营造一个整洁、有序、和谐、安全的班级环境。

二、五常法简介五常法,即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常自律。

它起源于日本,是一种有效的现场管理方法。

在幼儿园班级管理中,五常法可以帮助教师和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班级整体素质。

三、班级管理制度1. 常组织(1)教师负责对班级环境进行合理规划,确保幼儿活动区域整洁、安全。

(2)定期对班级物品进行整理,分类存放,便于幼儿取用。

(3)教师引导幼儿参与班级物品的整理,培养幼儿的整理能力。

2. 常整顿(1)教师对班级物品进行整顿,保持桌面、地面、柜子等整洁。

(2)引导幼儿养成物品归位的好习惯,使班级始终保持整洁。

(3)对班级环境进行美化,营造温馨、舒适的氛围。

3. 常清洁(1)教师负责班级卫生工作,保持教室干净、整洁。

(2)引导幼儿参与卫生打扫,培养幼儿的劳动意识。

(3)定期进行班级消毒,确保幼儿身体健康。

4. 常规范(1)制定班级规章制度,规范幼儿行为。

(2)加强幼儿安全教育,提高幼儿安全意识。

(3)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品质。

(1)教师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榜样。

(2)引导幼儿自觉遵守班级规章制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开展自我管理活动,提高幼儿自我约束能力。

四、实施与监督1. 教师负责制定班级管理计划,组织实施五常法。

2. 班级成立五常管理小组,负责监督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

3. 定期对班级管理进行评估,总结经验,不断改进。

五、总结通过实施五常班级管理制度,有助于提高幼儿园班级管理水平,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幼儿营造一个健康、快乐、和谐的成长环境。

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幼儿的全面发展贡献力量。

幼儿园小班五常管理制度

幼儿园小班五常管理制度

一、制度背景为提高幼儿园小班的教学质量,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特制定本五常管理制度。

五常管理法起源于日本,是一种通过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和素养五个方面来提高工作效率和环境卫生的管理方法。

本制度旨在通过实施五常管理,使幼儿园小班的环境整洁、有序,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二、管理目标1. 提高幼儿园小班的教学环境,使教室、活动室、寝室等区域保持整洁、舒适。

2. 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3. 增强幼儿的自我管理意识,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4. 提高教师工作效率,为幼儿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

三、管理内容1. 整理(Seiri)(1)物品分类:将教室内的物品分为必需品和非必需品,对非必需品进行清理,确保教室内物品整洁有序。

(2)空间优化: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合理规划教室空间,确保幼儿活动区域宽敞、舒适。

2. 整顿(Seiton)(1)定位放置:将必需品按照使用频率和重要性进行分类,并明确标识,方便幼儿取用。

(2)数量控制:对物品数量进行严格控制,避免浪费。

3. 清扫(Seiso)(1)日常清洁:教师负责每日对教室进行清扫,保持地面、墙壁、门窗等区域的清洁。

(2)定期大扫除:每学期组织一次大扫除,对教室进行全面清洁。

4. 清洁(Seiketsu)(1)制定清洁标准:明确教室各区域的清洁标准,确保环境整洁。

(2)落实责任:将清洁任务分配到每位教师,确保责任到人。

5. 素养(Shitsuke)(1)养成良好习惯:通过日常教育,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

(2)自我管理:鼓励幼儿参与教室管理,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四、管理措施1. 定期培训:组织教师学习五常管理法,提高教师对五常管理的认识。

2. 评比制度:设立五常管理评比制度,对表现优秀的班级进行表彰。

3. 家园合作: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共同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

4. 持续改进:定期检查五常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不断优化管理措施。

幼儿园的五常法管理的优点和缺点

幼儿园的五常法管理的优点和缺点

幼儿园的五常法管理的优点和缺点1、五常法—常组织扔掉不需要的物品(例如一年没有用过的物品),并将保存的物品分层管理,要点在于集中存放及尽量减低存量。

好处:训练小朋友的观察能力,常常检查家居物品是否卫生及完整,并限制物品数量,够用即可。

实行方法:五常法强调“一就是最好”,建议小朋友只有一个放置玩具的架、一个鞋架及一格饰物格等。

让小朋友门自己筛选哪些玩具需要,哪些是不需要的。

父母要和孩子们商量拥有物品的数量,让小朋友从小学会取舍,将不需要的物品转送别人。

2、五常法—常整顿首先决定物品的“名”及“家”,以致能在短时间内取得或放好物品,提高效率。

好处:做个富有责任感的小朋友,晓得将物品分类,令物品有“名”及“家”,用完放回原处。

实行方法:“五常法”让小朋友学习一个分类的概念,每件物品都有个家,并贴上卷标,让小朋友自行将物品放回原处。

譬如书本放在架子的最上层并贴上卷标,而玩具放在胶盒内,鞋子则放在鞋架内,让小朋友在30秒内找到对象。

3、五常法—常清洁小朋友要保持个人清洁,也有责任去负责保持清洁。

使其树立“我不会使东西变脏”,而且“我会马上清理东西”的观念。

好处:每天清洁身体及衣服,保持健康卫生的生活习惯。

实行方法:为了让小朋友知道自己面部、手部是否清洁,衣服、鞋袜是否整齐,父母可特别将镜子挂在适合小朋友的高度上,帮助他进行自我检查。

此外,父母可鼓励小朋友分担家务,吃完东西要收拾餐具及桌椅,以及定时收拾书桌。

4、五常法—常规范经过父母与孩子沟通后,利用透明度、视觉管理及园林式环境,为孩子提供规范化的环境,减少错误并且提高办事效率。

好处:建立小朋友的自信心,乐意与人沟通,能自订或与父母合作制定生活标准,遇到事情知道如何解决、怎样寻求帮助。

实行方法:父母可利用透明胶盒贮存对象,增强物品处理的透明度。

父母亦可让小朋友在房门外,挂上图画及文字,告知父母“我在做什么?”,增强彼此沟通,同时让小朋友感到被尊重。

在家中放置小盆栽,让小朋友学习照顾,更可营造一个和谐环境。

幼儿园食堂管理的五常法

幼儿园食堂管理的五常法

幼儿园食堂管理的五常法幼儿园食堂管理的五常法一、幼儿园五常管理实施的过程1、需要做好五常法管理活动中的计划根据相关单位提出五常法管理这个观点之后,幼儿园中的领导需要确立推行五常法管理的思想和决心,可以建立一个专门的五常法管理部门。

首先是常组织,让幼儿园食堂中的工作人员,对所有的区域进行整理,确定好对每一个物品的使用次数,并根据物品的作用来进行分类,把没用的东西进行清除和淘汰。

其次是常整顿,把确定好的物品进行确定位置的摆放,并在该物品上贴上相应的标签。

第三是常清洁,幼儿园中的食堂工作人员要对食堂中卫生进行全面的大扫除,包括地面、墙面、死角等等,这样才能营造一个干净、清洁的食堂环境。

第四是常规范,体现视觉管理和增加执行透明度,在主要的区域有五常责任人分工示意图,设备设施上也要贴出五常管理的责任卡。

最后是常自律,进行开展培训和指导工作,让幼儿园食堂中的工作人员了解五常,分担五常中的责任,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

2、加强培训,提高认识加强培训,提高认识为五常法管理提供了一定的思想基础,根据从已经实施五常法管理的相关餐饮单位来看,食堂中的卫生真的可以变得干净、整洁、有序,食堂中的地面也可以保持干燥,没有水渍。

当然,也可以让幼儿园食堂中的工作人员亲自到已经实行五常法管理的地方进行体验和参观学习。

通过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可以改变工作人员的思想、认识和行动,让大家了解到五常法管理的作用和意义,同时来更好的实施关于五常法管理的知识,让每一个人更进一步的了解五常、认识五常、参与到五常管理中。

二、实施五常法管理带来的好处根据相关单位对五常法管理的实施,让食堂中的面貌发生了很大的改变,食堂中的卫生也变得很干净、清洁、有序,每一个物品都摆放得很整齐。

相关的工作人员也能分工明确、尽职尽责,做好自己的本分工作,这样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到食堂中的食品安全和服务质量。

1、能够改善食堂工作人员的不良工作习惯在幼儿园食堂中实施五常法管理,有利于让食堂的工作人员保持头脑清醒,有明确的目标,每个工作人员都会尽职尽责的做好自己负责区域的卫生状况,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避免工作人员对自己职责不明以及推卸责任的情况发生,减少工作人员在工作中马马虎虎的工作状态,也能减少工作人员随手随放,条理不清的不良工作习惯,从而来提高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

浅谈如何使幼儿园“五常管理常态化”

浅谈如何使幼儿园“五常管理常态化”

浅谈如何使幼儿园“五常管理常态化”侨育小金星幼儿园张晓华幼儿园管理工作千头万绪,事无巨细,如何将这些千丝万缕的琐事处理得条理化,实现工作目标,其关键在于细节管理的规范。

当我们初进幼儿园的时候,常会被色彩绚丽、活泼快乐的环境布置所吸引,但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一些问题,如玩具、操作材料随意摆放、使用剩余的环创材料凌乱、橱柜里物品分类不清等。

如何让员工养成良好的习惯,改变现状呢,本学期,集团开展了“五常”管理,即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常自律,虽然名称有所变化,但其理念、实施步骤是一致的。

通过五常学习认识、检查指导,幼儿园的细节管理有了很大的改善。

因此,将园里工作五常管理常态化极其重要,并成为我们唯一的必然选择。

一、首先,要树立五常管理的意识,要明确“五常管理”的思想,并将这一理念自觉地运用到我们的工作中去。

小金星有一整套规范的规章制度与操作细则,这些都是历经实践的总结,其核心在于架构了一个多方位、多层面、纵深化的立体管理网络,是对多年来小金星幼教管理工作的科学提炼。

因此,这就要求我们管理者从一开始就要员工明确自己的职责,并严格按规则做事,这一项是五常法成败的关键。

对员工而言,首先要严格要求自己,提高我们的认识,并自发地贯彻于我们的实际行为之中,养成自觉自律的行为,这是五常法追求的最高境界。

二、五常管理也是一种细节管理,对老师自身的要求来看,从细节入手,以对教育教学过程中一切细节问题的发现、判断和处理,形成日常的基础工作,并使之习惯化、常态化。

花大力气把小事做细,做全面,真正做到“锱铢必较,毫厘必明”。

比如备课中的问题设计,问什么问题?怎样问?何时问?甚至每一句话该怎么说都要进行慎重的考虑和选择,争取使每个问题都问得有价值、有针对性,并让孩子容易接受;另外,老师也要十分注重自身修养的提高,“教人先正己”,因为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特殊地位,老师的言行举止对孩子的影响有着举足轻重的;所以老师应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老师还应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来教育管理孩子.只有了解自己教育的对象,才能对其进行正确有效的教育和引导,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细心观察每个孩子的言行等细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各自的心理特点,因材施教。

五常法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五常法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五常法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五常法在幼儿养成教育中的运用以“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常自律”为工作方法,不但能使工作环境保持整洁和井井有条,更能够不断的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最重要的还可以加强内部组织沟通,让我们建立自律精神,激发积极的工作态度。

在班级推行五常法后我们发现,我们运用五常法中一般性和专业性要求,使我们的班级物品管理工作走向了规范有序。

现在,班级物品摆放规范整齐,拿取方便、标签清楚,定位准确;幼儿能自觉将用品归类和放回原处,也起到培养幼儿常规的作用。

接下来重点谈一谈五常法在我们班幼儿养成教育中的运用。

一、常组织,也叫常整理对于大班幼儿来说,这是每天必须做的事情,比如整理书包,把文具分类摆放,收拾橱子,我们每周三都要检查一下小朋友的小厨子,评出几个最整齐的表扬奖励,同时教师和家长也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平时要求孩子做到的,我们首先要做到。

做好榜样示范。

比如:给孩子提出早睡早起、用完的物品放回原处,取放自如等等要求,成人首先要做到,创造一个整洁、有序的生活环境,做好幼儿的表率。

二、常整顿幼儿期是秩序感的敏感期,他们对秩序有了强烈的要求。

我们班除了安排每天的值日生外,还为小朋友设了许多适合他们的岗位,比如:队伍小班长,洗手小班长,区角小班长等等。

每天收拾好区角后,都要请区角小班长检查,是否收拾整齐,分类明确,发现问题,可以提醒小朋友,也可告诉老师;督促幼儿把东西放在它该放的地方。

幼儿园的工作是繁杂而具体的,许多看起来不起眼的细节都是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幼儿园一日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的前提。

因此认真做好班级的生活常规管理活动,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常清洁班里老师和幼儿都要自觉执行常清洁的格言,即:我不会使物品变脏;我不会随地倒水;我不会随地乱扔物品;我会马上清洁物品;我会把掉下来的标志再贴上,五常法还强调环境管理,不浪费资源,因此在班级里都设置了自然角,请幼儿分工合作,为植物浇水、进行观察、记录植物的生长等,让孩子透过悉心照料植物,训练其耐性和自信心,培养绿化意识。

浅谈运用五常管理法创造性开展幼儿园后勤管理工作

浅谈运用五常管理法创造性开展幼儿园后勤管理工作

浅谈运用五常管理法创造性开展幼儿园后勤管理工作随着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幼儿园后勤管理工作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

为了更好地管理后勤工作,幼儿园可以运用五常管理法,创造性地开展后勤管理工作。

五常即德、义、礼、智、信。

德是指个人的品德和基本道德准则;义是指对他人的责任、义务和关心;礼是指社交礼仪和行为准则;智是指智慧、判断力和执行力;信是指坦诚、诚实和信任。

一、德幼儿园后勤管理人员应具备良好的品德和基本道德准则。

这是因为,后勤管理人员是直接服务于师生的,如果其品德不佳,将会给师生带来很多不便。

因此,为了保证管理人员的品德,幼儿园可以在招聘时对其品德进行评估,也可以通过日常考评进行督促。

另外,幼儿园还可以开展一些关于道德规范的活动,如开展道德讲座、组织义工活动等,旨在提高管理人员的道德修养,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师生。

二、义幼儿园后勤管理人员应具备对他人的责任、义务和关心。

这是因为后勤管理人员是直接服务于师生的,必须保证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以便更好地满足师生的需求。

为了体现管理人员的责任和义务,幼儿园可以制定一份服务守则,明确服务流程和时间等细节,从而保证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另外,幼儿园还可以开展一些关于责任和义务的活动,如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组织民意调查等,以便更好地了解服务对象的需求,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师生。

三、礼礼是指社交礼仪和行为准则。

幼儿园后勤管理人员应具备良好的礼仪和行为准则,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师生。

这是因为后勤管理人员是直接接触师生的,必须保证服务的礼貌和热情,以便更好地满足师生的需求。

为了体现管理人员的礼貌和热情,幼儿园可以开展一些礼仪和行为准则的培训活动,从而提高管理人员的服务质量。

另外,幼儿园还可以开展一些礼仪测评的活动,如组织员工夏令营、参加礼仪大赛等,以便更好地提高管理人员的礼仪水平,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师生。

四、智智是指智慧、判断力和执行力。

幼儿园后勤管理人员应具备较高的智慧、判断力和执行力,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师生。

幼儿园“五常法管理

幼儿园“五常法管理

幼儿园“五常法管理”嘿,亲爱的幼教同行们,今天咱们就来聊聊幼儿园里的那些事儿。

说到管理,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但今天我要说的可是“五常法管理”,这可是让幼儿园管理变得更加有序、高效的秘密武器哦!一、常规划幼儿园管理,规划先行。

常规划就是要求我们明确幼儿园的发展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

这可不是一拍脑门就能决定的,得结合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孩子们的需求、家长的意见以及政策法规的要求。

1.课程设置: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合理规划课程内容,注重培养孩子们的全面发展。

2.环境创设:打造温馨、舒适、安全的教育环境,让孩子们在这里快乐成长。

3.教师培训: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定期开展专业培训,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二、常执行制定了规划,就是执行了。

常执行要求我们按照计划,一步一个脚印地去落实。

1.教学活动:严格按照课程表进行,确保每个环节都能顺利进行。

2.安全管理: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孩子们的安全意识,确保幼儿园安全无隐患。

三、常检查光执行还不行,还得检查。

常检查就是要求我们对幼儿园的各项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

1.教学质量:定期检查教师的教学进度和效果,确保孩子们能够学到东西。

2.安全隐患:定期排查安全隐患,确保孩子们在园内的安全。

3.环境卫生:定期检查环境卫生,保持幼儿园的整洁和美观。

四、常改进发现问题,就要及时改进。

常改进要求我们在检查的基础上,针对问题进行整改。

1.教学方法:根据孩子们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管理制度:根据实际情况,不断优化管理制度,提高工作效率。

3.师资队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待遇,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加入。

幼儿园“五常法管理”嘿,你们知道吗?在幼儿园这片小小的天地里,管理可是门大学问。

这不,我就想和大家分享一下“五常法管理”的那些事儿。

这可是让我们的日常工作变得井井有条的秘密武器哦。

一、常规划规划就像是为幼儿园的未来画一幅蓝图。

记得有一次,我们为了让课程更加丰富多样,专门请来了专家团队进行指导。

1幼儿园五常管理的实施

1幼儿园五常管理的实施

幼儿园五常管理的实施
一、认识五常法
五常法:常组织、常清洁、常整顿、常规范、常自律。

可以概括为: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这五个词。

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香港浸会大学的管理学教授何广明博士又将五常法发扬光大,发展成为一套更易被中国人理解和实施的方法。

具体表现如下:
1、常组织(常整理)
将物品分类,将常用的物品放在容易取到的地方,把不需要的东西弃置。

根据单一的原则分类入置,提倡一分钟电话,一套文具,一张便签。

2、常整顿
30秒内取出和放回所有的物品,所有的物品有明确的分类及名称和数量,所有的通道通畅无杂物。

物品损坏及时修理保证功能。

标明借出物品的时间,归还率,责任到人。

3、常清洁
定期进行清扫活动,包括个人清洁和预防感染。

环境和常用物品保持清洁。

隐蔽的地方,及时纠正小问题,确保人人参与。

4、常规范
保证物品的储藏方法得当,透明度强。

5、常自律
以身作则,互相合作,互相提示,持之以恒,每天运用“五常法”,养成良好地工作习惯。

让自律成为生活态度,达到最高精神境界。

二、实施五常法管理的目的
提高管理质量,运用简洁、有序的科学管理模式,体现现代文明和先进的工作方法,全方位的提高教职工素质,自身文化修养和自律能力。

在遵守园内各项规章制度,明确职责分工,树立文明办公理念的基础上,加强全员各类工作人员、各个不同岗位的沟通与合作,以饱满的精神,主动自觉的态度投入工作。

浅谈幼儿园五常法特色管理

浅谈幼儿园五常法特色管理

浅谈幼儿园五常法特色管理摘要:进入新世纪,我国引进了一套适用于幼儿园日常管理的先进方法——“五常法”,但是很多幼儿园日常管理中的五常法运用还是存在着问题。

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多年从事幼儿园管理的经验,探讨了五常法在幼儿园管理中的运用。

关键词:五常法幼儿园教学管理行政管理五常法最早出现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日本。

迄今为止,大多数的日本企业仍然在用五常法来进行日常的管理。

我国的很多企业也开始学习五常法的先进经验来在日常管理中采用五常法,最具代表的是我国企业海尔。

他可以概括为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和素养这五个词。

到了二十世纪的九十年代中期,香港学者何广明将五常法进行中国化,发展成为一套便于中国人理解的和实施的日常管理办法。

即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常自律。

五常法是现代先进的日常管理模式,他的实施可以帮助企业建立一套完善的环境管理机制。

能够确保企业活动的安全、高效和工作秩序的有条不紊。

同样如果我们将五常法运用到幼儿园的日常管理中去的话,也可以为幼儿的学习和生活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文化环境和生活环境。

让五常法合理地运用到幼儿园的日常管理中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常组织常组织就是要对物品的使用价值进行判断,将有用和无用的物品进行分类,减少有用的物品的数量,清除无用的物品,从而腾出幼儿园的空间让幼儿园和班级能够获得更好的环境。

具体做法可以是对幼儿园和班级进行全面的日常工作的检查,判断幼儿园和班级物品的使用价值有无判别标准,对无用的物品给予清除,最后将有用的物品按照幼儿园和班级对物品的需求和使用程度进行分类摆放和管理。

2 常整顿常整顿就是要对已经判断有用物品进行合理的安排,对每个物品贴上标签进行摆放。

在摆放时候要注意物品摆放的方式,要注意美观,整齐以及有秩序,最好让教师和学生能够在三十秒内能够找到,这样不用浪费教学和管理的时间。

要做到这些幼儿园和班级要根据自身条件,自己去设计空间规划,进行统筹安排。

如何落实幼儿园五常法管理制度

如何落实幼儿园五常法管理制度

如何落实幼儿园五常法管理制度2023年,随着幼儿园五常法管理制度的实施,对于全国的幼儿教育界而言,这将是一次重大的革命性变化。

五常法管理制度在保障幼儿教育质量和教育公平、规范幼儿园经营行为,以及保障幼儿园教职工和孩子的权益等方面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如此重要的环境下,如何更好、更深入的落实幼儿园五常法管理制度是每一位教育从业者的必修课。

一、加强法律意识和法制教育五常法是指国家《幼儿园建设标准》、《幼儿教育指导纲要》、《幼儿园管理条例》、《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和《幼儿园防性侵害工作规程》的简称。

幼儿园从业人员需要认真学习这些法律法规,深入理解规定精神。

加强对幼儿园五常法管理制度的宣传和教育,让从业人员充分认识、遵循法规,切实维护幼儿园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严格落实幼儿园审批制度幼儿园必须严格按照幼儿园五常法管理制度的要求进行审批。

在严格落实审批制度的基础上,幼儿园还需加强对评估和考核的落实,定期对各项制度进行检查和评估,确保幼儿园的各项工作符合规定要求,并及时对不合格的环节进行整改。

三、建立完善的幼儿园管理机制幼儿园的管理机制应当包括各方面的制度设立、人员配备、责任分工、法律保障等要素,并且符合幼儿园五常法管理制度规定的要求。

建立起完善的管理机制,不仅有利于促进园务管理的合理化和精细化,更能够引导从业人员遵守制度标准,规范从业行为,确保园内的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四、加强幼儿教师和职工培训幼儿园的孩子和幼儿教师、职工是最重要的受益者和参与者。

改革五常法管理制度,提高幼儿教师和职工的从业素质和技能,进而提高幼儿教育质量和水平。

通过定期进行幼儿教育师和职工培训,让我们教育工作者更好的认知和实现应该具有的能力和素质标准,能够更好的胜任各种教育工作。

五、积极开展家庭教育工作加强幼儿家庭教育工作,积极引导家长关注幼儿园五常法管理制度的实施情况,让他们更好的了解幼儿园教育的现状和需求,同时将制度的重要性传递给家长,让他们知道自己应该承担的家庭教育工作。

幼儿园五常管理方案

幼儿园五常管理方案

幼儿园五常管理方案一、引言幼儿园是儿童的第一所学校,对于儿童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保证幼儿园的正常运行和管理,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案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介绍幼儿园五常管理方案,旨在提高幼儿园的管理水平,为幼儿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

二、幼儿园五常管理方案的概述幼儿园五常管理方案是指在幼儿园日常管理工作中,注重五个常规的管理措施,即规范、常规、常态、常识和常备。

这五个方面涵盖了幼儿园管理的各个方面,从而确保幼儿园的有序运行。

三、规范管理规范管理是幼儿园五常管理方案的核心内容之一。

在规范管理中,幼儿园要制定一套科学的管理制度和规章制度,明确工作职责和权责,确保各项工作有序进行。

同时,还要注重教师的规范行为,包括言行举止和着装等方面,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

四、常规管理常规管理是指幼儿园在日常工作中要按照一定的规定和程序进行,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常规管理包括每天的早安、午休、午餐、午休、晚餐、晚安等时间节点的合理安排和管理。

同时,还要注重班级管理的常规,如每天的起立、进出教室、课间休息等时间节点的安排。

五、常态管理常态管理是指幼儿园在日常工作中要保持常态,即保持一种稳定、有序和平静的工作状态。

常态管理要求幼儿园的教师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和情绪,对待幼儿要保持耐心和爱心,不因个别事件而影响整体的管理和教育工作。

六、常识管理常识管理是指幼儿园要注重培养幼儿的常识意识和常识能力。

常识管理包括对幼儿进行常识教育,如生活常识、安全常识、环保常识等方面的教育。

同时,还要注重幼儿园管理人员和教师的常识素养,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和管理能力。

七、常备管理常备管理是指幼儿园要做好应急准备工作,确保幼儿园在突发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

常备管理包括制定应急预案、组织应急演练、配备应急设备等方面的工作。

同时,还要培养幼儿的应急意识和应急能力,提高他们在紧急情况下的自救和互救能力。

八、总结幼儿园五常管理方案是保障幼儿园正常运行和管理的重要措施。

“五常法管理在幼儿园后勤工作中的创新实践

“五常法管理在幼儿园后勤工作中的创新实践

五常法管理在幼儿园后勤工作中的创新实践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幼儿园后勤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如何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幼儿的安全与健康,成为了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五常法管理作为一种科学、高效的管理方法,近年来在幼儿园后勤工作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谈谈五常法管理在幼儿园后勤工作中的创新实践。

一、环境整理1.规范物品摆放。

我们要求后勤人员将物品按照规定的位置摆放,标识清晰,便于查找。

这样一来,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减少了物品丢失和损坏的情况。

2.保持环境清洁。

我们制定了详细的清洁计划,责任到人,确保幼儿园的环境始终整洁卫生。

同时,我们还定期进行卫生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

二、物品管理1.建立物品清单。

我们为每个班级和功能室建立了详细的物品清单,包括数量、型号、存放位置等信息。

这样一来,后勤人员可以快速找到所需物品,提高了工作效率。

2.定期检查库存。

我们定期对库存进行盘点,确保物品的数量和状态符合要求。

对于损坏或缺失的物品,及时进行补充和维修。

三、安全管理1.制定安全制度。

我们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幼儿园实际情况,制定了严格的安全制度。

包括消防安全、食品卫生、幼儿接送等方面,确保幼儿的安全。

2.加强安全培训。

我们定期对后勤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

同时,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四、服务质量提升1.优化服务流程。

我们通过优化服务流程,减少不必要的环节,提高服务质量。

例如,在幼儿用餐方面,我们简化了取餐流程,确保幼儿能够及时用餐。

2.关注幼儿需求。

我们时刻关注幼儿的需求,及时调整服务内容。

例如,在幼儿午休时,我们安排专人负责巡查,确保幼儿的安全。

五、创新实践1.引入智能化设备。

我们引入了智能化的后勤设备,如智能门禁、智能监控等,提高了后勤工作的效率和安全系数。

五常法管理在幼儿园后勤工作中的创新实践,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科学、高效的管理模式。

通过不断优化管理方法,我们相信幼儿园的后勤工作将会更加有序、高效,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提供有力保障。

浅谈五常法在幼儿园班级管理的运用

浅谈五常法在幼儿园班级管理的运用

浅谈五常法在幼儿园班级管理的运用曹红(红光镇金柏幼儿园郫县611743 )内容提要:在班级当中加强五常法管理,让班级管理变得更有秩序,让孩子常规变得更好,并且让孩子能够在一个更安全的环境中度过。

5S管理主要是以“整理、存放、清洁、标准、修养”为主,与幼儿园班级管理有机结合,灵活运用,可在培养幼儿规则意识、自我服务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而且幼儿园提倡环境育人,我们通过人造环境,充分做到一个有秩序、有规则、安全的环境。

关键词:幼儿园5S 秩序规则班级管理常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科学、合理地安排和组织一日生活”中明确指出:“建立良好的常规,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

”了解幼儿园工作的人都知道,幼儿园的工作是复杂而具体的。

光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就包括:专门的教育教学活动、游戏活动还有生活常规活动等多种多样的活动。

其中的生活常规活动又包括:用餐、就寝、入厕等很多小的细节和工作。

这些活动虽然微不足道,也不被大家所重视,但却是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幼儿园一日活动得以顺利开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可以称得上是幼儿园一日活动的润滑剂。

”以“整理、存放、清洁、标准、修养”为主要内容的“5S”管理,是一种通过规范现场、现物,营造有序环境,培养良好习惯的管理方法,其最终目的是提升人的品质。

为此,我们在幼儿园班级常规管理中探索性引入“香港5S”管理,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让孩子在一定的规则和规律下成为自立、自主、自律的人。

一、培养孩子有序意识,让标记告诉孩子“我该怎样做”在生活环节中运用“5S”管理,使日常规范融入环境,让常规管理变得轻松。

根据5S管理步骤,教师里面整理好之后,按班级年龄特征,老师可以借助图示标识,提醒幼儿参照图示做好相应的准备,帮助幼儿建立生活常规。

通常我们的日常标准将会用红、黄、蓝、绿代表四个年龄阶段,做出一定的标准。

例如,在班级午睡室,以前没做5S管理之前,孩子们的鞋子都放不整齐,每次都是乱七八糟的,还要教师去整理,不但影响了卧室的整齐和美观,还要在起床时到处找鞋。

五常法与幼儿园日常管理

五常法与幼儿园日常管理

五常法与幼儿园日常管理初进幼儿园常会被色彩绚丽、活泼快乐的视觉效果所感染,觉得环境整洁、美观,但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一些问题,如玩具摆放凌乱无序,操作材料杂乱无章;教师平时非常节省,经常利用一些废旧物品,但进入仓库看看,则会发现几年前采购的纸张或印制的表格等被束之高阁;平时园长最关注孩子的安全问题,检查一下厨房和医务室,那些过期的食品和药品潜在的安全隐患足以让人心惊肉跳;走进资料一室,看似已经分门别类、摆放整齐的资料中,并不容易找到想要的资料……近两年,我们引进了一套适用于幼儿园日常管理的方法——“五常注”,在这里,我想把该方法的一些基本理念与实施技巧介绍给大家。

五常法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日本,直至目前,仍有90,以上的日本跨国公司以及许多像海尔一样的国内著名上市公司运用此法进行日常管理。

五常法可以概括为: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和素养这五个词。

20世纪90年代中期,香港浸会大学的管理学教授何广明博士又将五常法发扬光大,发展成为一套更易被中国人理解和实施的方法,即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常自律。

虽然名称有所变化,但是其理念、实施步骤、实施技巧是一致的。

具体可划分为五个步骤:第一步:常组织(常整理),就是把工作环境中必要和非必要的物品区分开来,这一步是节约空间的技术。

第二步:常整顿,就是把必要的物品进行分类,根据使用频率确定放置的方法及位置,这一项是节约时间的技术。

第三步:常清洁,就是彻底清除污垢和隐患,确保人人参与。

第四步:常规范,就是坚持上述三个步骤,建立起规范化和制度化的标准,确保人人有责,这一项是该方法成败的关键。

第五步:常自津,全面提高员工素质,彻底改变每个工作人员的精神面貌,这是五常法追求的最高境界。

概括起来说,五常法就是改善工作环境,排除安全隐患,建立人人有资的规范,彻底改变人们不良的思维定势、习惯及工作方法,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塑造幼儿园新形象,增强幼儿园的凝聚力和竞争力的一种优质基础管理法。

幼儿园五常法管理与实践

幼儿园五常法管理与实践

幼儿园五常法管理与实践五常法管理理念五常法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日本,20世纪90年代中期已发展成为一套更易被中国人理解和实施的管理方法,五常法可以概括为: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和常自律。

五常法是一个良性循环的统一体,而且是层层递进、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

五常法倡导从小事做起,力求使每一名员工都养成事事都规范、事事都“讲究”的良好行为习惯。

常组织:将有用和无用的东西分开,并将无用的物品降低到最低程度或彻底清除。

意义:把“空间”腾出来,让工作环境更加宽敞舒适。

延展性意义:把自己应该做的最基本的事情做好了,就可以腾出更多的时间去做更重要的事情。

常整顿:将要用的东西合理定位、定量,明确标识,摆放整齐。

并经常检查,经常整理。

意义:是提高效率的最佳方法。

它告诉我们如何以最快的时间拿到物品,以及如何以最短的时间把它放好。

延展性意义:让生活、工作有条理,减少时间浪费,可以多做事情或做好事情。

常清洁:清除工作场所或区域的脏乱,保持环境物品、设备处于清洁状态。

意义:拥有干净、整齐、优雅的工作环境。

延展性意义:清洁自己心灵上的“积尘”,使自己保持纯洁、阳光、饱满的工作心态。

常规范:就是连续地、反复不断地坚持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

意义:事事都规范,事事都“讲究”。

延展性意义:就是养成“坚持”或“常做”的好习惯。

常自律:就是要求人人按照规定自觉地去做事,并养成好习惯。

意义:自觉主动地去做好每一件事情,并将正确的做事方法“内化”为自己的习惯。

延展性意义:让每一名教职工在工作或生活中成为一名高素质的人。

五常法管理使工作走向高效精细让工作走向高效精细,是五常法管理的目的。

如果每一个人能够养成对任何一项工作都能有正确的思维模式、高效的工作方法、规范化的工作行为,自觉主动地达到所要的目的,试想一下,这个企业或这个单位能不成功吗?如果经常要求我们的教师坚持做好一日各环节的常规,并成为一种习惯,那么我们的幼儿园肯定是一所成功的幼儿园。

五常法与幼儿园日常管理

五常法与幼儿园日常管理

五常法与幼儿园日常管理初进幼儿园常会被色彩绚丽、活泼快乐的视觉效果所感染,觉得环境整洁、美观,但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一些问题,如玩具摆放凌乱无序,操作材料杂乱无章;教师平时非常节省,经常利用一些废旧物品,但进入仓库看看,则会发现几年前采购的纸张或印制的表格等被束之高阁;平时园长最关注孩子的安全问题,检查一下厨房和医务室,那些过期的食品和药品潜在的安全隐患足以让人心惊肉跳;走进资料一室,看似已经分门别类、摆放整齐的资料中,并不容易找到想要的资料……五常法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日本,直至目前,仍有90%以上的日本跨国公司以及许多像海尔一样的国内著名上市公司运用此法进行日常管理。

五常法可以概括为: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和素养这五个词。

20世纪90年代中期,香港浸会大学的管理学教授何广明博士又将五常法发扬光大,发展成为一套更易被中国人理解和实施的方法,即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常自律。

虽然名称有所变化,但是其理念、实施步骤、实施技巧是一致的。

具体可划分为五个步骤:第一步:常组织(常整理),就是把工作环境中必要和非必要的物品区分开来,这一步是节约空间的技术。

第二步:常整顿,就是把必要的物品进行分类,根据使用频率确定放置的方法及位置,这一项是节约时间的技术。

第三步:常清洁,就是彻底清除污垢和隐患,确保人人参与。

第四步:常规范,就是坚持上述三个步骤,建立起规范化和制度化的标准,确保人人有责,这一项是该方法成败的关键。

第五步:常自津,全面提高员工素质,彻底改变每个工作人员的精神面貌,这是五常法追求的最高境界。

概括起来说,五常法就是改善工作环境,排除安全隐患,建立人人有资的规范,彻底改变人们不良的思维定势、习惯及工作方法,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塑造幼儿园新形象,增强幼儿园的凝聚力和竞争力的一种优质基础管理法。

同时,五常法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实施幼儿环境教育的手段,对贯彻落实新《纲要》中提出的环境教育及合理安排组织一日生活的精神,培养幼儿重视环境调治和自我管理的良好习惯甚有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五常法(源全5S)在幼儿园班级管理的运用
曹红
(红光镇金柏幼儿园郫县611743 )
内容提要:在班级当中加强五常法(源全5S)管理,让班级管理变得更有秩序,让孩子常规变得更好,并且让孩子能够在一个更安全的环境中度过。

源全5S管理主要是以“整理、存放、清洁、标准、修养”为主,与幼儿园班级管理有机结合,灵活运用,可在培养幼儿规则意识、自我服务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而且幼儿园提倡环境育人,我们通过人造环境,充分做到一个有秩序、有规则、安全的环境。

关键词:幼儿园源全5S 秩序规则班级管理常规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科学、合理地安排和组织一日生活”中明确指出:“建立良好的常规,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

” 了解幼儿园工作的人都知道,幼儿园的工作是复杂而具体的。

光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就包括:专门的教育教学活动、游戏活动还有生活常规活动等多种多样的活动。

其中的生活常规活动又包括:用餐、就寝、入厕等很多小的细节和工作。

这些活动虽然微不足道,也不被大家所重视,但却是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幼儿园一日活动得以顺利开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可以称得上是幼儿园一日活动的润滑剂。

”以“整理、存放、清洁、标准、修养”为主要内容的“源全5S”管理,是一种通过规范现场、现物,营造有序环境,培养良好习惯的管理方法,其最终目的是提升人的品质。

为此,我们在幼儿园班级常规管理中探索性引入“香港源全5S”管理,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让孩子在一定的规则和规律下成为自立、自主、自律的人。

一、培养孩子有序意识,让标记告诉孩子“我该怎样做”
在生活环节中运用“源全5S”管理,使日常规范融入环境,让常规管理变得轻松。

根据5S管理步骤,教师里面整理好之后,按班级年龄特征,老师可以借助图示标识,提醒幼儿参照图示做好相应的准备,帮助幼儿建立生活常规。

通常我们的日常标准将会用红、黄、蓝、绿代表四个年龄阶段,做出一定的标准。

例如,在班级午睡室,以前没做5S管理之前,孩子们的鞋子都放不整齐,每次都是乱七八糟的,还要教师去整理,不但影响了卧室的整齐和美观,还要在起床时到处找鞋。

现在做了源全5S之后,我们给孩子们准备了一双可爱的样板鞋标识,孩子通过标识,孩子不但清楚的分处鞋子的左右,并且能过摆放的整整齐齐。

同时我们根据孩子的年龄特征,小托班的孩子,我们班级老师给孩子的小床上都贴好了孩子的照片;中班的我们规定用蓝色纸张打印好孩子的名和照片贴在一起;大班我们则用绿色的纸打印名字贴好。

这样孩子每次睡觉是都能第一时间,并且有序的找到自己的小床。

让孩子学会摆好自己的鞋子;在活动区,为了解决孩子们在排队和换鞋子的时候出现的队伍拥挤、椅子凌乱等问题,老师就以红色(女孩子)和蓝色(男孩子)的图形条设立“排队区”、“换鞋区”等,让孩子懂得按序排队和摆放椅子,使班级形成有序的生活氛围。

二、培养孩子规则意识,让每个物品都有一个“家”
活动室里的玩具、学具多种多样,要做到按规律摆放,让孩子自主收拾、整理物品,老师就必需做大量的工作。

运用“源全5s”管理,让所有的物品都有自己的标签和位置,不但可以减轻老师的压力,还可以帮助孩子提高有序取放物品的能力。

如为物品配上标记,并在摆放的位置贴有相应的标记。

在没有做“源全5S”之前,我们的老师每天在一个活动结束后都要进行一次整理,而且整理好之后孩子一玩就乱了。

虽然我们每次都会对孩子说:“东西从哪里拿得放回哪里去!”规则意识强、控制能力好、自觉能力强的孩子能做到之外,其他的孩子都是拿了之后,等过一会儿之后就不知道再放到哪里去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怎么样才能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呢?通过外出学习,通过我们老师之间的讨论,我们决定了做这个“源全5S”,将其带入我们班级管理但中。

托小班幼儿具有直观性和形象性的特点,所以可用实物照片或图片、图形、颜色等作为标记;中、大班孩子的理解力和想象力较强,可使用汉字,还可以请孩子自己设计标记图。

根据我们的颜色标准,我们托班的班级里面主要是以粉红色为主,孩子们书包柜,活动室里面的区域标识,我们都是以粉红色纸张为主,在每个区域,每个角落里面都贴上相应的标识。

比如我们在操作区里面,沃恩的柜子上,我们贴好了放盘子的位置,在盘子上还贴上了相应的物品图片,同时我们也用一节区域介绍活动特别介绍这样的标识。

让孩子知道为什么要做做这些。

也让孩子知道原来我们每个物品也有自己的家。

在玩完工作之后也要将我们的物品送回贴好标识的位置。

在摆放学具的柜子上每隔一段距离画上一条粉红线,每一排的学具都不能越线,既规范了学具的位置,也便于幼儿收拾和检查,培养了他们的自我服务意识。

三、培养参与意识,让孩子成为真正的小主人
要想使一个班级有好的面貌,使孩子能得到主动的发展,教师就必须掌握孩子发展的脚步,运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来进行班级管理。

在制定班级里的常规的时候,请孩子一起参与,尤其是中、大班的孩子,他们已具有初步的自我意识,好奇心极强,喜欢参与探索性的活动,不喜欢按照大人的要求去做。

在这个时期,作为老师应成为一个观察者和协助者,鼓励孩子自己去想,去讨论,去尝试,结合“5S”管理师生共同建立班级常规,帮助孩子从他律走向自律。

由于自己参与建立,孩子都比较容易接受和遵守这些规则。

四、源全5S管理活动在班级中的渗透
1、班级物品摆放的改变
班级物品是幼儿园的财产,也是组成班级管理的一部分。

幼儿园班级中有大量的物品需要管理,包括固定资产:电器、玩具柜、寝具用品等等,常用物品:玩具、清洁用品、教学具等等,其中还有幼儿的衣帽杂物、教师的私人物品、布置环境制作学具的各种纸张材料等。

以往都是按照班级教师的习惯来存放,有时班级工作很忙,出现随手一放的现象也是常有的事。

但此存在的问题是,物品杂乱堆放,无法一眼识别找到所需物品,事后需要花大量的时间来重新整理,对于幼儿的习惯培养也有不好的影响。

因此将“源全5S”中的“整理”来进行物品的重新整合。

把要与不要物品分开,再将不需要的物品加以处理,这是开始改善班级环境的第一步。

即效率和安全始于整理!
整理出各类物品后,我们还要进一步“整顿”,把需要的物品加以定量、定位,对班级环境中需要留下的物品进行科学合理的布置和摆放,以便用最快的速度取得所需之物。

要点是:①物品摆放要有固定的地点和区域,以便于寻找,消除因混放而造成的差错;②物品摆放地点要科学合理。

例如,根据物品使用的频率,经常使用的东西应放得近些(如幼儿的隔汗毛巾、衣物等,随时需要使用、增减,则可以储放在靠最前的大柜子里,即立马能取到,又避免了让人看上去很杂乱),偶而使用或不常使用的东西则应放得远些(如各种半成品、废旧材料等可集中放在幼儿园的储物间或班级中较为隐蔽的地方,不仅能整合空间还能节约再利用的成本);③物品摆放目视化,使班级中的各类物品一目了然,将摆放不同物品的区域采用不同的色彩和标记加以区别(例如柜子上贴有储物标签,对应存放物品;盥洗间里拖把分活动室、寝室、卫生间等按区域用不同颜色的标签贴挂)。

2、活动区材料投放的改变
活动区是幼儿最喜爱的地方,有各种各样的玩具可以自由地游戏。

“5S”活动的渗透,也让这个快乐之地发生了变化。

3、幼儿常规习惯和行为举止的改变
班级就像一个小社会,不仅是孩子们学习、交往的活动现场,也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的培养之地。

一个班的常规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幼儿的成长和教师组织一日活动的质量,如果常规没有建立好,幼儿无法形成良好的习惯,教师也会因在活动中要维持秩序而影响活动的质量,因此,常规培养是教育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常规培养是从点滴开始的,首先教师要把自己也当作一个孩子,喝水时和孩子们一起排队,洗手时和孩子们一样,桌椅怎么摆放易于行走通过、拖鞋放在哪里更方便直接使用等等,将自己变成孩子来考虑、制定各种常规要求和指标,这样按照正确的方法,做到言行一致,孩子们就会与教师拉近距离,并将教师作为榜样,不断的进步。

这样周而复始、循序渐进地进行,常规一定会培养好。

从“源全5S”的“修养”过程中悟出这点,让我们彻底地从头疼于纠正孩子们大量、繁杂的常规工作中解脱出来。

4、班级管理理念上的改变
在以往的班级管理中,班主任、班长是主要管理者,孩子、班员,甚至家长都是被管理者,处在听从、配合的位置状态,这种状态会让班主任背负繁重的工作压力,班员和孩子都游离在班级中心之外,有的时候家长更会对班级的工作不理解、不配合。

自从实践了“5S”活动,理解了自我管理的原则,知道了良好的班级环境,不能单靠园部领导的方针指引,也不能光指望班主任来创造。

应当充分依靠现场人员(包括配班老师、保育员老师、孩子和家长),由大家自己动手为自己创造一个整齐、清洁、安全、健康的班级环境,使他们在班级中成长的同时,也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产生“合作”的意识。

著名的教育改革家魏书生曾这样说过:“班级像一个大家庭,同学们如兄弟姐妹般互相关心着、帮助着,互相鼓舞着、照顾着,一起长大了,成熟了,便离开这个家庭,走向了社会。

幼儿园班级管理是一项艰巨而漫长的工作,需要凭借各方面的力量。

但是,我相信只要我们始终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不时地探索幼儿园班级管理的新思路,那么我们就会更好地适应这个新形势的。

参考文献:
《源全5S现场管理PPT》谭淑玲香港五常法幼稚园暨国际幼儿园香港源全5S学会
《幼儿园新指导纲要》
《幼儿园班级管理》教学大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