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西南大学网络教育3月大作业答案-1030大学物理基础

合集下载

2017年6月西南大学[1030]〈大学物理基础〉答案.docx

2017年6月西南大学[1030]〈大学物理基础〉答案.docx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试题卷类别:网教专业: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2017 年6月课程名称【编号】:大学物理基础【1030】 A卷大作业满分:100 分一、简答题:(每题8分,选择其中5个题目作答,共40分)1、什么是平衡态?答:在无外界影响的条件下,气体的状态不随时间而变化的状态叫做平衡状态。

只有当工质的状态是平衡状态时,才能用确定的状态参数值去描述。

只有当工质内部及工质与外界间,达到热的平衡(无温差存在)及力的平衡(无压差存在)时,才能出现平衡状态2、温度的微观本质是什么?答:温度是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的物理量,从分子动理论的观点看,温度标志着物体内部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分子热运动越剧烈,其温度就越高,反之,温度越低.所以说温度是大量分子的平均动能的标志.3、能量均分定理的内容是什么?答:能量均分定理是一种联系系统温度及其平均能量的基本公式。

能量均分定理又被称作能量均分定律、能量均分原理、能量均分,或仅称均分。

能量均分的初始概念是热平衡时能量被等量分到各种形式的运动中;例如,一个分子在平移运动时的平均动能应等于其做旋转运动时的平均动能。

能量均分定理能够作出定量预测。

类似于均功定理,对于一个给定温度的系统,利用均分定理,可以计算出系统的总平均动能及势能,从而得出系统的热容。

均分定理还能分别给出能量各个组分的平均值,如某特定粒子的动能又或是一个弹簧的势能。

例如,它预测出在热平衡时理想气体中的每个粒子平均动能皆为(3/2)kBT,其中kB为玻尔兹曼常数而T为温度。

更普遍地,无论多复杂也好,它都能被应用于任何处于热平衡的经典系统中。

能量均分定理可用于推导经典理想气体定律,以及固体比热的杜隆-珀蒂定律。

它亦能够应用于预测恒星的性质,因为即使考虑相对论效应的影响,该定理依然成立。

4、什么是热力学第二定律?其克劳修斯表述是什么?答:1:不可能把热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而不产生其他影响,或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取热使之完全转换为有用的功而不产生其他影响2:克劳修斯在卡诺的基础上统一了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与卡诺原理,指出:一个自动运作的机器,不可能把热从低温物体移到高温物体而不发生任何变化,这就是热力学第二定律在提出第二定律的同时,克劳修斯还提出了熵的概念S=Q/T,并将热力学第二定律表述为:在孤立系统中,实际发生的过程总是使整个系统的熵增加.但在这之后,克劳修斯错误地把孤立体系中的熵增定律扩展到了整个宇宙中,认为在整个宇宙中热量不断地从高温转向低温,直至一个时刻不再有温差,宇宙总熵值达到极大.这时将不再会有任何力量能够使热量发生转移,此即“热寂论5、什么是准静态过程?答:准静态过程是指系统从一个平衡状态向另一个平衡状态变化时经历的全部状态的总合。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19.6月大学物理基础【1030】答案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19.6月大学物理基础【1030】答案

1.温度的本质是物体的分子平均动能的一种度量方式,也就是用摄氏度、华氏度、开尔文 等热学计量单位来表达物体的分子平均动能。温度表达的是物体的总“热能”除以物质的量 以后得到的结果。
它规定了温度的读数起点(零点)和测量温度的基本单位。国际单位为热力学温标(K)。 目前国际上用得较多的其他温标有华氏温标(°F)、摄氏温标(°C)和国际实用温标。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试题卷
类别: 网教 课程名称【编号】: 大学物理基础 【 1030 】 大作业
2019 年 6 月 A卷
满分:100 分
一、简答题:(共 8 个题,选择其中 4 个题目作答,每题 10 分,共 40 分) 1、温度的微观本质是什么? 2、什么是能量均分定理? 3、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开尔文表述和克劳修斯表述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4、什么是熵增加原理?其适用条件是什么? 5、什么是简谐振动?描述简谐振动的三个特征量是什么? 6、波的相干条件是什么? 7、什么是光程? 8、提高光学仪器分辨本领的方法是什么?
(1) 体积不变,(2) 压强不变,问各需热量多少?哪一个过程所需热量大?为什么?
3、两个谐振子做同频率、同振幅的简谐运动。第一个振子的振动表达式为 x1 Acost ,当
第一个振子从振动的正方向回到平衡位置时,第二个振子恰好在正方向位移的端点。 (1)求第二个振子的振动表达式和二者的相差;
(2)若 t=0 时, x1 A 2 ,并向 x 负方向运动,写出二个振子的振动表达式。
4、用波长 λ=500nm 的单色光垂直照射在由两块玻璃板(一端刚好接触成为劈棱)构成的空气劈尖 上。劈尖角 θ=2×10-4rad。如果劈尖内充满折射率为 n=1.40 的液体。求从劈棱数起第五个明条纹在充入 液体前后移动的距离。

西南大学2018年秋[1030]《大学物理基础》作业答案

西南大学2018年秋[1030]《大学物理基础》作业答案

1、波长λ=5000Ǻ的单色光垂直照射到宽度a=0.25mm 的单缝上,单缝后面放置一凸透镜,在凸透镜的焦平面上放置一屏幕,用以观测衍射条纹。

今测的屏幕上中央条纹一侧第三个暗条纹和另一侧第三个暗条纹之间的距离为d=12mm ,则凸透镜的焦距f 为1.2m 2. 1m3. 0.5m4.0.2m2、根据惠更斯—菲涅耳原理,若已知光在某时刻的阵面为S ,则S 的前方某点P 的光强度决定于波阵面S 上所有面积元发出的子波各自传到P 点的1. 振动振幅之和2. 光强之和3. 振动振幅之和的平方4.振动的相干叠加3、在玻璃(折射率n3 =1.60)表面镀一层MgF2 (折射率n2=1.38)薄膜作为增透膜,为了使波长为5000Ǻ的光从空气(n1=1.00)正入射时尽可能少反射,MgF2薄膜的最少厚度应是( )1. 1250Ǻ2. 1810Ǻ3. 2500Ǻ4.906Ǻ4、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入涉光的波长为λ,用玻璃纸遮住双缝中的一个缝,若玻璃纸中光程比相同厚度的空气的光程大2.5λ,则屏上原来的明纹处( )1.仍为明条纹2.变为暗条纹3.既非明纹也非暗纹4.无法确定是明纹,还是暗纹5、以下不是几何光学的基本实验定律的是()1.光在均匀介质中的直线传播定律2.光通过两种介质分界面的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3.发射的光的强弱满足基尔霍夫定律4.光的独立传播定律6、对于温度,有以下几种说法①温度的高低反映了物质内部分子运动剧烈程度的不同②气体的温度是分子平均平动动能的量度③气体的温度是大量气体分子热运动的集体表现,具有统计意义④从微观上看,气体的温度表示每个气体分子的冷热程度上述说法正确的是1.①、②、④2.①、②、③3.②、③、④4.①、③、④7、有两个容器,一个盛氢气,另一个盛氧气。

如果这两种气体分子的方均根速率相等,则表明()1.氧气的温度比氢气高2.氢气的温度比氧气高3.两种气体的温度相同4.两种气体的压强相同8、“理想气体和单一热源接触作等温膨胀时,吸收的热量全部用来对外做功,因此热能能够全部转化为机械能”。

西南大学大学物理基础1030大作业答案

西南大学大学物理基础1030大作业答案

西南大学网络与持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一试题卷类型:网教专业: 工程造价 2018年12月课程名称【编号】:大学物理基础 【1030】 A卷大作业满分:100分.本来是第5明纹中心所占的地点上。

设光芒垂直射入薄片,薄片的折射率 n =1.60,波长 λ=660nm ,求薄片的厚度。

5、为了丈量金属细丝的直径,把金属丝夹在两块平玻璃之间, 使空气层形成劈尖(如一、简答题:(共8个题,选择此中 4个题目作答,每题 10分,共40分)1、什么是均衡态?图所示)。

如用单色光垂直照耀,就获得等厚干预条纹。

测出干预条纹间的距离,就能够 算出金属丝的直径。

某次的丈量结果为:单色光的波长λ=589.3nm ,金属丝与劈尖极点间2、温度的微观实质是什么?的距离 L,条纹间的距离为,求金属丝的直径D 。

=28.880mm304.295mm3、热力学第必定律的内容是什么?4、什么是热力学第二定律?其开尔文表述是什么?(题二、5图)5、什么是简谐振动?描绘简谐振动的三个特点量是什么?6、什么是驻波?7、什么是光程?8、什么是光的衍射?二、计算题:(共5个题,选择此中 2个题目作答,每题 30分,共60分)1、某容器储有氧气,其压强为 5Pa ,温度为 ,求:1.013×10300K(1)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2)分子的p , 及2;(3)分子的均匀平动动能 k 。

2、64克氧气从0C 加热至50C ,(1)保持体积不变;(2)保持压强不变。

在这两个(R8.31J/mol.K )3、波源的振动方程为y 6.0 102cosπt (m ),它所激起的波以 2.0m/s 的速度在向来5线上流传,求:(1)距波源6.0m 处一点的振动方程; (2)该点与波源的相位差。

4、在杨氏双缝干预实验中,用一块薄的玻璃片将上缝遮住,结果使中央明纹中心移到;...一、简答题 3.答:答:若系统与外界无能量互换,则系统的宏观性质不随时间改变,这样的状态称为均衡态。

西南大学2020年春季大学物理基础【1030】课程考试大作业参考答案

西南大学2020年春季大学物理基础【1030】课程考试大作业参考答案
西南大学培训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试题卷
学期:2020年春季
课程名称【编号】:大学物理基础【1030】A卷
考试类别:大作业满分:100分
一、简答题:(共8题,每题10分,选择其中4个题目作答,共40分)
1、温度的微观本质是什么?
答:温度的微观本质是物体的分子平均动能的一种度量方式,也就是用摄氏度、华氏度、开尔文等热学计量单位来表达物体的分子平均动能。温度表达的是物体的总“热能”除以物质的量以后得到的结果。它规定了温度的读数起点(零点)和测量温度的基本单位。国际单位为热力学温标(K)。目前国际上用得较多的其他温标有华氏温标(°F)、摄氏温标(°C)和国际实用温标。从分子运动论观点看,温度是物体分子运动平均动能的标志。温度是大量分子热运动的集体表现,含有统计意义。对于个别分子来说,温度是没有意义的。根据某个可观察现象(如水银柱的膨胀),按照几种任意标度之一所测得的冷热程度。
二、计算题:(共5题,每题30分,选择其中2个题目作答,共60分)
1、一体积为1.0×10-3m3的容器中,含有4.0×10-5kg的氦气和4.0×10-5kg的氢气,它们的温度为30℃,试求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压强。
答:T=273+30=303K
He的摩尔质量:M1=4.1X 10^-3kg/mol
H2的摩尔质量:M2=2.0X 10^-3kg/mol
P1=M1RT/M1V=4 X 10^-5X8.31 X 303/4X 10^-3X 1 X 10^-3=2.25 X
10^4
P2=M2RT/M2V=4 X 10-5X8.31 X 303/2X 10-3X 1X 10-3=5.04 X
10^ 4
P=P1+P2=7.56X10^ 4Pa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1030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1030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试题卷类别:网教(网教/成教) 专业: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2017年12月课程名称【编号】:大学物理基础【1030】 A卷大作业满分:100分一、简答题:(每题10分,选择其中4个题目作答,共40分)1、温度的微观本质是什么?答:温度的本质是物体内部分子热运动剧烈程度的标志。

是分子热运动平均平运动能的度量。

温度是统计概念,是大量分子热运动的集体表现。

对于少量的分子,温度是概念就失去了意义每同一温度下,各种气体分子平均平运动动能均相等。

2、什么是自由度?刚性单原子、双原子、多原子各有几个自由度?答:自由度是指物理学当中描述一个物理状态,独立对物理状态结果产生影响的变量的数量。

刚性单原子有3个自由度,双原子、多原子不考虑振动相当于刚体,分别有5个(3平2转)、6个自由度(3平3转),考虑振动后,双原子加1个,三原子加2个。

3、能量均分定理的内容是什么?答:在经典统计力学中,能量均分定理是一种联系系统温度及其平均能量的基本公式。

能量均分定理又被称作能量均分定律、能量均分原理、能量均分,或仅称均分。

能量均分的初始概念是热平衡时能量被等量分到各种形式的运动中;例如,一个分子在平移运动时的平均动能应等于其做旋转运动时的平均动能。

能量均分定理能够作出定量预测。

类似于均功定理,对于一个给定温度的系统,利用均分定理,可以计算出系统的总平均动能及势能,从而得出系统的热容。

均分定理还能分别给出能量各个组分的平均值,如某特定粒子的动能又或是一个弹簧的势能。

例如,它预测出在热平衡时理想气体中的每个粒子平均动能皆为(3/2)kBT,其中kB为玻尔兹曼常数而T为温度。

更普遍地,无论多复杂也好,它都能被应用于任何处于热平衡的经典系统中。

能量均分定理可用于推导经典理想气体定律,以及固体比热的杜隆-珀蒂定律。

它亦能够应用于预测恒星的性质,因为即使考虑相对论效应的影响,该定理依然成立。

4、什么是热力学系统?根据系统与外界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能量、质量交换的情况,可以把系统分为哪四种?答:(1)热力学系统是指由大量微观粒子组成,并与其周围环境以任意方式相互作用着的宏观客体。

西南大学网络学院19秋【1030】大学物理基础

西南大学网络学院19秋【1030】大学物理基础

大学物理基础【1030】
一、简答题:(共8个题,选择其中4个题目作答,每题10分,共40分)
1、平衡态(equilibrium state)是指在没有外界影响条件下热力学系统的各部分宏观性质在长时间里不发生变化的状态。

这里所说的没有外界影响,是指系统与外界没有相互作用,既无物质交换,又无能量传递(做功和传热),即系统是孤立系。

2、自由度是指物理学当中描述一个物理状态,独立对物理状态结果产生影响的变量的数量。

刚性单原子、双原子、多原子分别由一个、两个、三个自由度。

3、热力学第二定律,表达的是能量传递的单向性(孤立系统熵增大原理)。

该定律表明,能量的传递是有自发方向的,也就是,虽然能量可以双向传递,但是只有但一方向的传递,才是自发的,也就是不需要外界帮助的。

克劳修斯的表述是,热量可以自发地从较热的物体传递到较冷的物体,但不可能自发地从较冷的物体传递到较热的物,表达的是内能之间传递的单向性。

7、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或小孔时,光将偏离直线传播的路径而绕到障碍物后面传播的现象,叫光的衍射。

包括:单缝衍射、圆孔衍射、圆板衍射及泊松亮斑。

二、计算题:(共5个题,选择其中2个题目作答,每题30分,共60分)
2、解:
5、解:设入射光的强度I0.自然光通过两个偏振片后,透射光的强度
I.= 1/2 I0 *(cos60)的平方 = 1/8I0
通过三个偏振片后,透射光的强度I'1。

西南大学2017年12月网络教育大作业答案-1030大学物理基础1

西南大学2017年12月网络教育大作业答案-1030大学物理基础1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试题卷
类别:网教(网教/成教) 专业: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 课程名称【编号】 :大学物理基础 【1030】 大作业
一、简答题: (每题 10 分,选择其中 4 个题目作答,共 40 分) 1、温度的微观本质是什么? 2、什么是自由度?刚性单原子、双原子、多原子各有几个自由度? 3、能量均分定理的内容是什么?
6、什么是熵增加原理?
答: 熵增加原理:利用绝热过程中的熵是不变还是增加来判断过程是可逆还是不可逆的基 本原理。利用克劳修斯等式与不等式及熵的定义可知,在任一微小变化过程中恒有熵增加 原理,其中不等号适于不可逆过程,等号适于可逆过程。对于绝热系统,则上式又可表为 dS≥0。这表示绝热系统的熵绝不减少。可逆绝热过程熵不变,不可逆绝热过程熵增加, 这称为熵增加原理。
2017 年 12 月 A卷 满分:100 分
在热力学过程中,热量和功可以相互转换,消耗一定量的功必定产生相用数量的热量, 反之,为了获得一定数量的功,必须消耗一定数量的热量,这就是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 学第一定律是能量守恒和转换定律在热力学中的应用,确定了热力学过程中热量和功的数 量间的相互关系;但热力学第一定律没有阐明能量在传递和转化过程中的有关传递方向、 转换的条件和限度问题。
答:能量均分定理是一种联系系统温度及其平均能量的基本公式。能量均分定理又被称 作能量均分定律、能量均分原理、能量均分,或仅称均分。能量均分的初始概念是热平衡 时能量被等量分到各种形式的运动中;例如,一个分子在平移运动时的平均动能应等于其 做旋转运动时的平均动能。 能量均分定理能够作出定量预测。类似于均功定理,对于一个给定温度的系统,利用 均分定理,可以计算出系统的总平均动能及势能,从而得出系统的热容。均分定理还能分 别给出能量各个组分的平均值,如某特定粒子的动能又或是一个弹簧的势能。例如,它预 测出在热平衡时理想气体中的每个粒子平均动能皆为(3/2)kBT,其中 kB 为玻尔兹曼常数 而 T 为温度。更普遍地,无论多复杂也好,它都能被应用于任何处于热平衡的经典系统中。 能量均分定理可用于推导经典理想气体定律,以及固体比热的杜隆-珀蒂定律。它亦能够 应用于预测恒星的性质,因为即使考虑相对论效应的影响,该定理依然成立。

最新秋季西南大学大学物理基础考试试题卷

最新秋季西南大学大学物理基础考试试题卷

2017年秋季西南大学大学物理基础考试试题卷8、什么是波动?机械波与电磁波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答:波动是一种常见的物理现象。

我们将某一物理量的扰动或振动在空间逐点传递时形成的运动形式称为波动。

区别:1、都有波的的一切特性,如:都能产生反射、折射、干涉、衍射等现象。

2、波速、波长、频率之间具有同样的关系。

3、产生机理不同,机械波是由机械振动产生的;电磁波产生机理也不同,有电子的周期性运动产生(无线电波);有原子的外层电子受激发后产生(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有原子的内层电子受激发后产生(伦琴射线);有原子核受激发后产生(射线)。

4、介质对传播速度的影响不同①机械波的传播速度由介质决定,与频率无关,即同种介质不同频率的机械波传播速度相同。

如声波在温度15时的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m/s,温度不同时传播速度不同,但与频率无关。

②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相同,均为3×108m/s。

在同种介质中不同频率的电磁波传播速度不同,频率越大传播速度越小,如:红光和紫光在同种介质中折射率n红小于n紫.③机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其原因是:机械波传播的是振动形式,通过振动形式传递能量,其本身不是物质,故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而电磁波是电磁场在空间的传播,本身就是物质,在真空中可以传播,而在介质中传播速度反而受影响。

9、什么是光程?答:光程指光在传播过程中走过的路程,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所以一般也是直线路程10、什么是布儒斯特定律?答:是指自然光经电介质界面反射后,反射光为线偏振光所应满足的条件。

该定律由英国物理学家D.布儒斯特于 1815 年发现,适用于物理光学和几何光学领域。

二、计算题:(每题30分,选择其中2个题目作答,共60分)1、一体积为1.0×10-3 m3的容器中,含有4.0×10-5 kg的氦气和4.0×10-5 kg的氢气,它们的温度为 30℃,试求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压强。

19秋西南大学[0133]《物理教育学》作业复习资料答案

19秋西南大学[0133]《物理教育学》作业复习资料答案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名称:《物理教育学》课程代码:0133 学年学季:20192单项选择题1、物理课程主要内容包括物理课程的理论基础、物理课程的设计物理课程、物理教学和物理教师的教育/【正确】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物理课程的实施、物理课程资源的开发2、《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建构的模块有:A. 12个课程模块,其中3个为限定性选修/【正确】10个课程模块,其中2个为共同必修10个课程模块,其中3个为限定性选修12个课程模块,其中9个为选修模块3、学习理论的流派可以分为几类:B. 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行为主义、认知主义、人本主义/【正确】认知主义、建构主义、人本主义行为主义、建构主义、人本主义4、《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内容”中的一级主题有:C. 物质、运动、相互作用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变化物质、运动、能量、变化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能量/【正确】5、记忆按内容的分类是D. 形象记忆、情景记忆、情绪记忆、思维记忆、理解记忆形象记忆、情景记忆、情绪记忆、思维记忆、动作记忆形象记忆、情景记忆、情绪记忆、语义记忆、动作记忆/【正确】形象记忆、情绪记忆、思维记忆、理解记忆、工作记忆6、兴趣的分类有:直接兴趣、间接兴趣、理论兴趣直觉兴趣、直接兴趣、间接兴趣直接兴趣、间接兴趣、因果兴趣直觉兴趣、操作兴趣、因果兴趣、理论兴趣/【正确】7、壬戌学制将普通教育分为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是:初等阶段、高等阶段和预科阶段初等阶段、中等阶段和大学阶段初等阶段、中等阶段和高等阶段/【正确】初等阶段、中等阶段和预科阶段8、物理复习教学一般分为单元复习和期中复习导入复习和课后复习平时复习和阶段复习/【正确】期末复习和总复习9、注意有哪四种品质F. 注意的目的性、注意的全面性、注意的条理性、注意的准确性注意的广度、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性和注意的转移性/【正确】注意的目的性、注意的敏锐性、注意的准确性、注意的持久性注意的客观性、注意的全面性、注意的条理性、注意的准确性10、引导学生对物理规律进行讨论应该:讨论规律的物理意义/【正确】强调规律的物理意义明确规律的物理意义弄清规律的物理意义11、结构不良问题的特点是什么?问题的描述比较含糊/【正确】给定信息完全目标确定和具体情境不相联系12、如何在物理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教给学生认知知识激发学生主体外在学习动机引导学生进行“出声口语”训练加强策略性知识的传授/【正确】13、不属于档案袋评价的类型有:理想型展示型文件型课件型/【正确】14、物理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有哪些?教育资料法观察法教育访谈法教育实验研究法/【正确】15、如何在物理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教给学生认知知识激发学生主体外在学习动机引导学生进行“出声口语”训练加强策略性知识的传授/【正确】16、物理虚拟仓抗衡体现了时代性的要求,这是因为新课程关心科技发展新课程重视经典物理与近现代物理的融合新课程体现了对科学-技术-社会观念的渗透/【正确】新课程重视可持续发展17、物理课程的分类有学科课程和经验课程/【正确】显性课程和螺旋课程必修课程和先修课程直线课程和曲线课程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壬戌学制中提出了各科教授法葵卯学制中提出了教授法/【正确】葵卯学制中提出了教学方法壬戌学制中提出了教授法19、赫尔巴特的五阶段教学法包括E. 预备-联系-比较-总结-练习预备-提示-联系-总结-应用/【正确】预备-提示-比较-练习-应用预备-联系-总结-练习-应用多项选择题20、物理教科书分析的依据有:教师的教学水平学生学习物理的状况/【正确】物理学知识/【正确】物理课程标准/【正确】21、物理新课程需要体现时代性,这是因为物理新课程重视科技发展/【正确】物理新课程注重可持续性的发展物理新课程注重经典物理与现代物理的融合/【正确】物理新课程重视科学-技术-社会观念的渗透/【正确】22、中国香港的课程结构是:小学6年,中学5年,大学预科2年,大学3年/【正确】高中开设三门物理课程/【正确】初中科学课程以探究为中心/【正确】初中科学课程内容为物质、能量和生命/【正确】23、思维的类型有: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正确】经验思维和理论思维/【正确】集中思维和发散思维/【正确】直接思维和分析思维/【正确】常规思维和创造思维/【正确】24、2017版课标中描述的物理课程目标有:科学探究/【正确】科学思维/【正确】科学态度与责任/【正确】物理观念/【正确】25、学习动机的分类有: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正确】成就动机和避免失败性动机/【正确】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附属内驱力/【正确】学习需要动机和学习期待动机26、加拿大安大略省的课程结构是:小学阶段开设科学和技术课程/【正确】科学教育分为三个阶段/【正确】高中阶段开设分科或综合性的科学课程/【正确】中学阶段开设科学课程/【正确】27、下列关于课程的说法正确的是:课程就是目标/【正确】课程就是经验/【正确】课程就是文化/【正确】课程就是学科/【正确】28、日本课程结构是:高中理科课程采用选修形式高中理科课程采用必修形式/【正确】初中的理科教育是综合理科/【正确】初中的理科教育是分科教育29、韩国课程结构是:通用基础课程与高中阶段选修为主的课程构成/【正确】通用基础课程由学科科目、选修活动和课外活动组成/【正确】学科科目分为十个领域/【正确】科学课程的内容包括:物理、化学、上午、地学和探究过程/【正确】30、中国台湾的课程结构是:高三实施选修,每学期4~5学分/【正确】高中课程中的自然领域包括三科:物理、化学、生物自然与生活科技学习领域课程分为四阶段/【正确】高中课程实施学分制/【正确】31、我国高中新课程的学习领域有:心理与身体、活动与实践语言与文学、数学/【正确】体育与健康、艺术和综合实践活动/【正确】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正确】32、学习动机的主要内容有哪些:成就归因/【正确】自我效能感/【正确】学习的直接兴趣/【正确】知识价值观/【正确】33、我国高中物理新课程结构的特点是:选修2系列强调物理学与技术的结合,体现物理学的应用性和实践性/【正确】必修模块关注经典物理和近代物理/【正确】选修1系列以电磁学和热学为载体/【正确】选修3系列共10学分/【正确】主观题34、物理教学【标准参考答案】:狭义上的物理教学主要是指“教”物理和“学”物理的教学活动全过程。

1030《大学物理基础》作业答案

1030《大学物理基础》作业答案

单选题(10.0 分)1.在双缝干涉实验中,两缝间距离为d,双缝与屏幕之间的距离为D,波长为λ的平行单色光垂直照射到双缝上,屏幕上干涉条纹中相邻之间的距离是A) A:2λD/dB) B:λd/DC) C:dD/λD) D:λD/d纠错(10.0 分)2.不可逆过程是A) A:不能反向进行的过程B) B:系统不能回复到初始状态的过程C) C:有摩擦存在的过程或非准静态过程D) D:外界有变化的过程纠错(10.0 分)3.由于电子自旋-轨道相互作用将导致能级分裂,在多重能级的结构中,两个相邻能级的间隔A) A:与两个J值中较大的值成正比B) B:与两个J值中较小的值成正比C) C:与较大的J的J(J+1)成正比D) D:与较小的J的J(J+1)成正比纠错(10.0 分)4.一定量某理想气体按PV r=C的规律膨胀,其中C为常数,r为绝热常数,则膨胀后理想气体的温度A) A:将升高B) B:将降低C) C:不变D) D:升高或降低,不能确定纠错(10.0 分)5.关于物体内能的改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A:只有做功才能改变物体的内能B) B:只有热传递才能改变物体的内能C) C:做功和热传递都能改变物体的内能D) D: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内能上是不等效的纠错(10.0 分)6.活塞把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封闭在气缸里,当气体温度降低,体积缩小时,其压强将()A) A:不变B) B:增大C) C:减小D) D:不能确定纠错(10.0 分)7.热力学第二定律表明()A) A: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使之全部变为有用的动B) B:在一个可逆过程中,工作物质净吸热等于对外作的功C) C:热不能全部转变为功D) D:热量不可能从温度低的物体传到温度高的物体纠错判断题(10.0 分)8. 光在指定的两点间传播时,肯定是沿光程为极值路径传播的。

正确错误纠错(10.0 分)9.系统处于热力学平衡态时,可简称为处于热平衡态。

2018年12月西南大学大学物理基础 【1030】大作业答案

2018年12月西南大学大学物理基础 【1030】大作业答案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试题卷类别:网教 专业: 工程造价 2018年12月 课程名称【编号】: 大学物理基础 【1030】 A 卷 大作业 满分:100分一、简答题:(共8个题,选择其中4个题目作答,每题10分,共40分) 1、什么是平衡态? 2、温度的微观本质是什么? 3、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内容是什么?4、什么是热力学第二定律?其开尔文表述是什么?5、什么是简谐振动?描述简谐振动的三个特征量是什么?6、什么是驻波?7、什么是光程?8、什么是光的衍射?二、计算题:(共5个题,选择其中2个题目作答,每题30分,共60分)1、某容器储有氧气,其压强为1.013×105Pa ,温度为300K ,求:(1)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2)分子的p υ,υ及2υ;(3)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k ε。

2、64克氧气从00C 加热至500C ,(1)保持体积不变;(2)保持压强不变。

在这两个过程中氧气各吸收多少热量?各增加了多少内能?各对外做了多少功?(8.31/.R J mol K =)3、 波源的振动方程为t y 5πcos 100.62-⨯=(m ),它所激起的波以2.0m/s 的速度在一直线上传播,求:(1)距波源6.0m 处一点的振动方程;(2)该点与波源的相位差。

4、在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用一块薄的玻璃片将上缝盖住,结果使中央明纹中心移到原来是第5明纹中心所占的位置上。

设光线垂直射入薄片,薄片的折射率n =1.60,波长λ=660nm ,求薄片的厚度。

5、为了测量金属细丝的直径,把金属丝夹在两块平玻璃之间,使空气层形成劈尖(如图所示)。

如用单色光垂直照射,就得到等厚干涉条纹。

测出干涉条纹间的距离,就可以算出金属丝的直径。

某次的测量结果为:单色光的波长λ=589.3nm ,金属丝与劈尖顶点间的距离L =28.880mm ,30条纹间的距离为4.295mm ,求金属丝的直径D 。

(题二、5图)一、简答题3.答:1.答:若系统与外界无能量交换,则系统的宏观性质不随时间改变,这样的状态称为平衡态。

2016年12月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大学物理基础》[1030]大作业答案

2016年12月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大学物理基础》[1030]大作业答案
7、以x表示位移,t表示时间,这种振动的数学表达式为:式中A为位移x的最大值,称为振幅,它表示振动的强度;ωn表示每秒中的振动的幅角增量,称为角频率,也称圆频率;称为初相位。以f=ωn/2π表示每秒中振动的周数,称为频率;它的倒数,T=1/f,表示振动一周所需的时间,称为周期。振幅A、频率f(或角频率ωn)、初相位,称为简谐振动三要素。如图2所示,由线性弹簧联结的集中质量m构成简谐振子。当振动位移自平衡位置算起时,其振动方程为:但ωn只由系统本身的特征m和k决定,与外加的初始条件无关,故ωn亦称固有频率。对于简谐振子,其动能和势能x=Asin(wx+b)A是振幅,w是较平绿b是出翔。
(2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a=-w^2 *A*cos(w*t+f),当小球运动到X=|A|=2cm=0.02m处加速度最大,
即最大加速度a=w^2 *A=9*0.02/4 m/(s^2)=4.5*10^(-2) m/(s^2)
(3)由以上可知X=0.02*cos(1.5*t+f)
当小球运动到x=0.02m处,t=T/4
3、热力学第一定律是阐明能量转换及守恒的一个基本定律,它反映了工质在热力过程中的能量转换的数量关系。在工质不发生流动时,数学表达式为:q=u+W。这可以表述为:一般情况下,加给工质的热量一部分消耗于作膨胀功,另一部分蓄存于工质内部,增加了工质的内能。热可以转变为功,功也可以转变为热,一定量的热消失时,必产生一定量的功;消耗了一定量的功时,必产生与之对应的一定量的热。
若加热时体积不变,则有:Q=nCv(T2-T1)=0.32892×20.80×(400-300)=684.2J
若加热时压强不变,则有:Q=nCp(T2-T1)=0.32892×29.12×(400-300)=957.8J

西南网络教育20.6月大学物理基础【1030】答案

西南网络教育20.6月大学物理基础【1030】答案
二、计算题:(共5题,每题30分,选择其中2个题目作答,共60分)
1、一体积为1.0×10-3m3的容器中,含有4.0×10-5kg的氦气和4.0×10-5kg的氢气,它们的温度为30℃,试求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压强。
解:
He的摩尔质量:
H2的摩尔质量:
2、今有两摩尔的理想气体氮气,温度由17℃升为27℃。若在升温过程(1)体积保持不变,(2)压强保持不变,求气体在这两过程中各吸收多少热量?各增加了多少内能?各对外做了多少功?
8、什么是光程?
答:光程是光在媒质中通过的路程和该媒质折射率的乘积。例如,在折射率为n的介质中,光行进一距离d,光程即为乘积nd,由n的物理意义可知,光在该介质中行经距离d所需的时间,与光在真空中行经nd距离所需的时间相等。这是因为,媒质的折射率等于真空中的光速和媒质中的光速之比,所以光程也就是在相同的时间内光在真空中通过的路程。
7、什么是波动?机械波与电磁波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答:波动,是一种物质运动形式,属于物理学研究范围。波动是一种常见的物理现象。波动是质点群联合起来表现出的周而复始的运动现象。其成因是介质中质点受到相邻质点的扰动而随着运动,并将形振动形式由远及近的传播开来,各质点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弹力。机械波是由物体的机械波动形成的。它与电磁波和物质波是两类概念。电磁波是电磁场在空间内的波动传播。而物质波是物质运动是波动性的表现。我们知道一切物质都有波粒二像性,其波动性的波长为普郎克常量与其动量的商。从微观的角度讲,光子由于动量较小则波动性表现明显,这样光子的运动就主要表现出波的性质。(表现为电磁波)而宏观上的物质也具有波动性(表现为物质波)这里要注意,光子与构成我们能直接感知的物质的物质粒子是不同类的。
( )
3、一质点沿x轴作简谐振动,振幅A=0.05m,周期T=0.2s。当质点正越过平衡位置向负x方向运动时开始计时。

2018年12月西南大学大学物理基础【1030】机考答案

2018年12月西南大学大学物理基础【1030】机考答案
5、什么是简谐振动?描述简谐振动的三个特征量是什么?
6、什么是驻波?
7、什么是光程?
8、什么是光的衍射?
二、计算题:(共5个题,选择其中2个题目作答,每题30分,共60分)
1、某容器储有氧气,其压强为1.013×105Pa,温度为300K,求:
(1)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2)分子的 , 及 ;(3)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 。
4.什么是热力学第二定律?其开尔文表述是什么?
答:热力学第二定律(second law of thermodynamics),热力学基本定律之一,其开尔文表述:
不可能制成一种循环动作的热机,从单一热源取热,使之完全变为功而不引起其它变化。
6.什么是驻波?
答:振幅相同、传输方向相反的两种波(不一定是电波),沿传输线形成的一种分布状态。其中的一个波一般是另一个波的反射波。在两者电压(或电流)相加的点出现波腹,在两者电压(或电流)相减的点形成波节。在波形上,波节和波腹的位置始终是不变的,给人“驻立不动的印象,但它的瞬时值是随时间而改变的。如果这两种波的幅值相等,则波节的幅值为零。
(题二、5图)
一.简答题
1.什么是平衡态?
答:平衡态与非平衡态是对于某个物理量,在系统内部的各处相等、均匀分布,则称系统在宏观上呈现出的完全均匀状态为系统的平衡态。
3.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内容是什么?
答:热力学第一定律:内能的改变量Δu等于外界对物体做的功w(有正负性)与其从外界所吸收的热量q(有正负性)的代数和。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试题卷
类别:网教专业:工程造价2018年12月
课程名称【编号】:大学物理基础【1030】A卷
大作业满分:100分
一、简答题:(共8个题,选择其中4个题目作答,每题10分,共40分)

24春[1030]《大学物理基础》在线作业答案

24春[1030]《大学物理基础》在线作业答案

单项选择题•非保守场,电场力做功与路径无关•非保守场,电场力做功与路径有关•保守场,电场力做功与路径有关•保守场,电场力做功与路径无关•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沿x轴正方向•变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沿x轴正方向•变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沿x轴负方向•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沿x轴负方向•火车在平直的斜坡上的运动•火车在拐弯时的运动•空中缆车的运动•活塞在气缸内的运动•-E-E1•E+E1•E-E1•-E+E1•-12 m/s、4m/s2•12 m/s、-4m/s2•-12 m/s、-4m/s2•12 m/s、4m/s2•球体外的静电场能量小于球面外的静电场能量•球体外的静电场能量大于球面外的静电场能量•球体内的静电场能量小于球面内的静电场能量•球体内的静电场能量大于球面内的静电场能量•,水平•,竖直向上•,竖直向下•增量为08、质点 A 和 B 在Oxy平面内运动,质点 A 和 B 的位矢、速度、加速度分别以和表示,.若在运动过程中始终有,则【】•••••若角速度很大,则作用在它上面的力一定很大•若转动角加速度为零,则角速度可能很大•若角速度很大,则角加速度一定很大•若转动角速度为零,则所受合力必为零10、一带电粒子以某一角度射入一均匀磁场,速度与的夹角小于,则该粒将作【】•螺旋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抛物线运动•圆周运动11、如图,长为 l 的直导线放在磁感应强度为 B 的均匀磁场中,该导线以速度 v 在垂直于 B 的平面内运动,v 与导线 l 成角,导线上产生的动生电动势为【】••0••12、如图,长直导线中通有稳恒电流I,金属棒 ab 与长直导线共面且垂直于导线放置,以速度v 平行于长直导线作匀速运动。

假定金属棒中的感应电动势沿 x 轴向右为正,棒两端的电势差为φa- φb,则【】••••13、取自感的定义式,当线圈的几何形状不变,周围无铁磁性物质时,若线圈中的电流强度变小,则线圈的自感L【】•变小•变大,但与电流不成反比关系•不变•变大,与电流成反比关系•反比于B,反比于•正比于B,正比于•反比于B,正比于•正比于B,反比于•••0,0•• A. 保守力保守力•非保守力保守力•保守力非保守力•非保守力非保守力17、如图,一长直导线 L 与矩形线圈 ABCD 共面,线圈的 AB 边与 L 平行,当导线中通有随时间减小的电流时,线圈中的磁通量随时间【】•增加,感应电流的方向是顺时针方向•减少,感应电流的方向是逆时针方向•减少,感应电流的方向是顺时针方向•增加,感应电流的方向是逆时针方向•1倍••••静止不动•匀速向右运动•加速向右运动•匀速向左运动20、附图中,环绕两根通有电流 I 的导线,则环路L的的环流为【】•μ0I•2μ0I•0•-μ0I•φ 增大,B 增大•φ不变,B 不变•φ 不变,B 增大•φ 增大,B 不变•φ≠0说明E不等于零,φ=0说明E等于零•φ≠0说明闭合面内有电荷,φ=0说明闭合面内无电荷•以上结果都不对•φ≠0说明该点电荷对φ有影响,φ=0说明该点电荷对φ无影响•螺线运动的半径相等•螺线运动的周期相等•所受洛仑兹力相等•螺距相等•对正点电荷由知,r越小电场越强;对负点电荷由知,r越小,电场越弱•公式中的Q是试探电荷•由知,r→0时E→∞•利用点电荷的场强公式与迭加原理,在已知电荷分布的情况下,原则上可求各种带电体的场强•不会平动,会转动•会平动,不会转动•不会平动,也不会转动•会平动,还会转动•1∶3•1∶1•1∶4•1∶2•动量守恒,机械能不守恒•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动量不守恒,机械能不守恒•动量不守恒,机械能守恒•6J•-3I•-6J•3J•此重物所受的外力的功之和为零•推力不做功••0•2mv•mv•位移电流能产生焦耳热•位移电流和传导电流均可产生磁场•传导电流由电场的变化而产生•位移电流是由电荷宏观定向运动所形成的•动量守恒•动量、机械能和角动量都守恒•对转轴的角动量守恒•动量、机械能和角动量都不守恒•场强一定为零,电势一定为零•场强不一定为零,电势一定为零•场强一定为零,电势不一定为零•场强不一定为零,电势不一定为零34、如图,物体由静止开始沿竖直放置的圆弧形光滑轨道下滑,在从 A 到 C 的下滑过程中,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大小不变,方向不总是指向圆心•大小变化,方向总是指向圆心•大小变化,方向不总是指向圆心•大小不变,方向总是指向圆心• Φ m 最小,M 最大 • Φ m 最小,M 最小 • Φ m最大,M 最小•Φ m 最大,M 最大36、一质点在 Oxy 平面内运动,其位置矢量的表示式为,式中 a 、b 为正的常量,则在 t 时刻质点的速度与 x 轴正向间的夹角为【 】• •• •• 机械能守恒,角动量守恒 • 机械能守恒,角动量不守恒 • 机械能不守恒,角动量守恒 •机械能不守恒,角动量不守恒• 行星的椭圆轨道运动 • 单摆运动 • 抛体运动 •匀速率圆周运动• 质点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时,一定产生加速度• 质点运动的速率不变时,它所受到的合外力不一定为零• 质点运动的方向与合外力的方向一定相同 • 质点运动速度大,它所受的合外力也一定大主观题参考答案:42、一质量 m=0.1kg 的质点作平面运动,其运动方程为,,则质点在 t=5s 时的动量大小为________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什么是简谐振动?描述简谐振动的三个特征量是什么?
6、什么是惠更斯原理?
7、光的相干条件是什么?
答:频率相同、振动方向相同,且相位差恒定的光可称为相干光。两束满足相干光条件的光也可称为相干光。
8、提高光学仪器分辨本领的方法是什么?
二、计算题:(共5个题,选择其中2个题目作答,每题30分,共60分)
1、一容器内有氧气,其压强P=1.0atm,温度为t=27℃,求
(1)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2)氧气的密度;
(3)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
2、如图所示,使 氧气
(1)由A等温地变到B;(2)由A等体
地变到C,再由C等压地变到B。试分别
计算氧气所做的功和吸收的热量点在介质中作简谐振动,振幅为0.2m,周期为4πs,取该质点过y0=0.1m处开始往y轴正向运动的瞬时为t=0。已知由此质点的振动所激起的横波在x轴正向传播,其波长为λ=2m。试求此波动的波函数。
4、在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S2缝上覆盖的介质厚度为h,折射率为n,设入射光的波长为。问:原来的零级条纹移至何处?若移至原来的第k级明条纹处,介质厚度h为多少?
(题二、4图)
5、自然光通过两个偏振化方向间成 的偏振片,投射光强为I1。今在这两个偏振片之间再插入另一偏振片,它的偏振化方向与前两个偏振片均成 角,则透射光强为多少?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试题卷
类别:网教(网教/成教)专业:工程造价2019年3月
课程名称【编号】:大学物理基础【1030】B卷
大作业满分:100分
一、简答题:(共8个题,选择其中4个题目作答,每题10分,共40分)
1、压强的微观本质是什么?
2、什么是热力学第二定律?其开尔文表述是什么?
答:热力学第二定律,热力学基本定律之一,其表述为:不可能把热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而不产生其他影响,或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取热使之完全转换为有用的功而不产生其他影响,或不可逆热力过程中熵的微增量总是大于零。又称“熵增定律”,表明了在自然过程中,一个孤立系统的总混乱度不会减小。
其开尔文表述不可能制成一种循环动作的热机,从单一热源取热,使之完全变为功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3、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微观意义是什么?
答:一切自然过程总是沿着无序性增大的方向进行。
4、什么是熵增加原理?
答:利用绝热过程中的熵是不变还是增加来判断过程是可逆还是不可逆的基本原理。利用克劳修斯等式与不等式及熵的定义可知,在任一微小变化过程中恒有熵增加原理,其中不等号适于不可逆过程,等号适于可逆过程。对于绝热系统,则上式又可表为dS≥0。这表示绝热系统的熵绝不减少。可逆绝热过程熵不变,不可逆绝热过程熵增加,这称为熵增加原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