铬污染土壤还原_固化稳定化过程研究_张文
铬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研究
铬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研究随着人类工业化的进程加快,铬污染问题成为了一个威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重大问题。
铬元素具有高毒性、难降解的特点,有机铬污染对人体的影响尤其严重。
铬污染土壤的治理已成为目前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
本文将就铬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进行探讨。
一、铬对土壤和人类健康的危害铬是人类生存必须的微量元素之一,但当它在土壤和水中超过生态系统耐受性时,可能存在潜在的危险性。
铬污染对土壤、植物、动物和人类健康产生的影响非常明显。
铬元素的分为Cr(Ⅵ)和Cr(Ⅲ)两种,其中 Cr(Ⅵ) 的毒性更强。
Cr(Ⅵ) 元素可以影响植物的营养生长,对平衡土壤对微生物的生态功能,对土壤的生理、化学和结构性质等都有很大影响。
长期接触Cr(Ⅵ) 元素会导致皮肤癌、喉癌、肺癌等病症。
二、铬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1)物理修复技术:物理修复技术主要利用物理作用去除铬污染物。
例如,将污染土壤掩盖在防渗膜下,并进行各种生态修复处理;采用光热灭菌、超声波、离子交换、电离子等技术去除铬对土壤的污染。
(2)生物修复技术:生物修复技术是利用生物学的手段来修复铬污染土壤,使其得到恢复。
生物技术修复技术分成两种类型:(a)增强土壤本身净化的能力。
例如,细菌用户较强的还原性能使Cr(Ⅵ)还原成为Cr(Ⅲ),达到修复的效果。
比如研究人员发现,在含铬高达 1000mg/kg 的参芪土壤中设置 Sporobolus 有效地吸收了铬。
(b)添加生物修复剂:例如添加菌剂,减少铬对土壤的破坏,这能够显著提高铬污染土壤的生长状况,增加植物对铬元素的吸收和积累能力,从而达到净化土壤的工作。
(3)化学修复技术:化学修复技术是把含有还原剂和氧化剂的植物性物质和人造物质速溶于水,将水从高压喷洒到污染的土壤表面。
可用硫氽树脂交换去除土壤中的铬。
采用化学氧化使Cr (Ⅵ)转化为 Cr(Ⅲ)。
(4)物理-生物联合修复技术:该技术包括物理法和生物修复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高效地去除Cr(Ⅵ)污染物。
铬污染土壤固化/稳定化技术工程应用研究
铬污染土壤固化/稳定化技术工程应用研究[摘要]我国是世界铬盐生产大国,每年产生大量的铬渣,铬渣堆放对土壤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国家”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了重点地区铬污染土壤的治理目标,铬污染土壤的治理工作正迅速展开。
固化/稳定化技术工艺操作简单、处理时间短、固化剂易得,目前在我国70%以上铬污染土壤治理工程中得到应用。
本文通过铬污染土壤固化/稳定化技术工程应用环节的研究探讨,分析总结实施过程中的存在问题,并对该技术的工程应用提出展望。
[关键字]铬污染土壤固化稳定化技术工程应用问题与展望1铬污染土壤固化/稳定化技术工程应用背景我国是世界铬盐生产大国,年产量超过60万吨,在其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铬渣。
铬渣中含有0.3-1.5%可溶性Cr(VI),经降雨和地表水的冲刷,Cr(VI)进入周围土壤和地下水,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中,将铬渣堆场列为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重点治理对象。
铬在土壤中一般以两种价态存在,Cr(VI)和Cr(III)。
Cr(VI)以易溶于水的铬酸根(CrO42-)和重铬酸根(Cr2O72-)存在,在土壤和地下水系统中迁移性很强。
Cr(VI)对于细胞具有较强的穿透能力,还有较高的氧化能力,对生物体有较强的毒性和致癌作用。
Cr(III)是高等动物必须的微量元素之一,高浓度下也有一定的毒性,在一般地下水环境中不易移动。
铬污染土壤治理有堆肥技术、电动修复技术、生物修复技术、热解还原技术、淋洗技术、固化/稳定化技术[1]。
综合这些技术的可靠性、可操作性、治理时间和成本,目前工程中应用最多的是固化/稳定化技术。
美国环保署将固化/稳定化技术称为处理有毒有害废物的最佳技术,1982-2005年间,美国超级基金共对977个场地进行修复或拟修复,其中217个场地修复使用固化/稳定化技术[2]。
在我国,固化稳定化技术是工程中常用的修复技术,铬污染土壤治理中应用达70%以上。
2.铬污染土壤固化/稳定化系统设计2.1铬污染土壤的固化/稳定化系统铬污染土壤的固化/稳定化包括两个过程:稳定化和固化。
《强化稳定纳米零价铁对土壤中Cr(Ⅵ)的还原去除及其机理》范文
《强化稳定纳米零价铁对土壤中Cr(Ⅵ)的还原去除及其机理》篇一一、引言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重金属污染已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其中,铬(Cr)因其高毒性和难以降解的特性,尤其引起人们的关注。
土壤中的Cr(Ⅵ)具有强烈的致癌和致突变性,对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因此,开发有效的Cr(Ⅵ)去除技术,特别是利用纳米零价铁(nZVI)的还原去除技术,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
本文旨在探讨强化稳定纳米零价铁对土壤中Cr(Ⅵ)的还原去除效果及其机理。
二、方法1. 材料准备实验采用纳米零价铁(nZVI)作为还原剂,土壤作为Cr(Ⅵ)的载体。
nZVI的制备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并通过高温热解法制备出稳定的高活性nZVI。
2. 实验设计实验设计包括不同nZVI投加量、不同反应时间、不同pH值等条件下的Cr(Ⅵ)去除效果研究。
同时,通过对比实验,探讨nZVI强化稳定后的去除效果。
3. 分析方法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分析(EDS)等手段,对nZVI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表征,并通过原子吸收光谱(AAS)等手段分析Cr(Ⅵ)的去除效果。
三、结果与讨论1. nZVI对Cr(Ⅵ)的还原去除效果实验结果表明,nZVI对土壤中Cr(Ⅵ)具有显著的还原去除效果。
随着nZVI投加量的增加和反应时间的延长,Cr(Ⅵ)的去除率逐渐提高。
此外,pH值对Cr(Ⅵ)的去除效果也有显著影响,在适当的pH值条件下,nZVI的还原能力得到充分发挥。
2. nZVI强化稳定后的去除效果通过对比实验发现,经过强化稳定的nZVI具有更高的Cr(Ⅵ)去除能力。
这主要得益于强化稳定后的nZVI具有更高的化学稳定性和更好的分散性,能够更有效地与Cr(Ⅵ)发生反应。
3. 还原机理分析nZVI对Cr(Ⅵ)的还原去除主要通过电子转移和化学反应实现。
nZVI作为还原剂,提供电子将Cr(Ⅵ)还原为Cr(Ⅲ),进而形成沉淀或被吸附在nZVI表面。
铬在土壤中环境行为及修复研究进展
铬在土壤中环境行为及修复研究进展铬是一种常见的土壤污染物,其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都具有一定的风险。
因此,研究铬在土壤中的环境行为及修复方法对于保护土壤和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对于铬的环境行为和修复方法的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
本文将对铬在土壤中的环境行为和修复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首先,六价铬是土壤中的主要污染形态。
它具有较高的可溶性和毒性,易迁移和积累。
大量的研究表明,土壤pH、有机质含量、还原剂和氧化剂等环境因素都能影响六价铬的转化和迁移。
此外,微生物也参与了六价铬的还原过程,通过还原六价铬为三价铬来减轻铬的毒性。
因此,研究土壤pH、有机质含量、微生物等因素对六价铬还原和迁移的影响,有助于理解和控制铬在土壤中的环境行为。
其次,三价铬是土壤中的相对稳定形态。
相比于六价铬,三价铬具有较低的溶解度和毒性。
然而,一些研究表明,在一些特定的环境条件下,三价铬仍可能发生氧化并形成六价铬,从而增加土壤中铬的毒性。
因此,研究土壤中三价铬的稳定性和影响因素有助于评估土壤铬污染的风险和制定相应的修复策略。
针对铬在土壤中的环境行为,目前已经提出了多种修复方法。
常见的修复方法包括化学修复、生物修复和物理修复。
化学修复是利用添加化学试剂来改变土壤环境条件,以促进铬的转化和固定。
常用的化学修复方法包括添加硫、铁、钙等还原剂来还原六价铬为三价铬,并与土壤中的矿物质发生反应形成难溶性的铬盐矿物。
此外,添加吸附性材料如活性炭、氧化铁等也可以促进铬的吸附和固定。
化学修复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效果明显的优点,但也存在着添加试剂浪费和环境风险大等问题。
生物修复是利用植物和微生物代谢活动来修复铬污染土壤。
植物吸收铬并将其富集在根系和地上部分,同时通过激活土壤中的微生物来降低土壤中铬的毒性。
常用的生物修复方法包括植物搜集、植物修复和微生物修复。
其中,植物修复是最常见的生物修复方法,如铬富集植物和植物-微生物共生系统。
生物修复方法具有环境友好、持久性强的优点,但修复速度较慢,并且在实施过程中需要考虑植物选择、适应性和毒性等问题。
铬污染土壤的固化稳定化及药剂还原的修复研究
铬污染土壤的固化稳定化及药剂还原的修复研究刘国;余雯雯;陈春梅;何娟;赖学明【期刊名称】《工业安全与环保》【年(卷),期】2018(044)003【摘要】采用室内模拟试验的方法,研究使用水泥为固化剂,石灰、粉煤灰为稳定剂,FeSO4·7H2O,Na2S ·9H2O,Na2SO4为还原剂时,不同养护时间(5,7,14,21,28 d)、固化剂/稳定剂/还原剂不同添加量对铬污染土壤中六价铬浸出浓度的影响,来模拟对某铬污染产地的修复情况;并进行正交试验,得出最佳修复工艺.结果表明,随养护时间增加,添加固化剂、稳定剂可以固化/稳定化土壤,降低铬污染土壤的Cr(Ⅵ)浸出浓度,养护28 d期间,添加固化剂、稳定剂的土壤的Cr(Ⅵ)浸出浓度分别降低了99.4% ~99.9%,64.3% ~99.2%, 3% ~76.2%.在养护28 d时,随固化剂、稳定剂、还原剂的添加量增加,固化、稳定、还原效果相应增强,土壤Cr(Ⅵ)浸出浓度达到场地表层土壤的修复目标值45.37 mg/kg.正交实验表明最佳修复工艺为每修复200 g污染土壤,添加200 g水泥,100 g石灰,1.75倍的理论反应量硫酸亚铁.相关分析表明,固化剂水泥、稳定剂石灰的使用能够固化稳定铬污染土壤的Cr(Ⅵ),还原剂硫酸亚铁能将Cr(Ⅵ)还原为毒性较低的Cr(Ⅲ),从而达到修复铬污染土壤的目的.【总页数】5页(P68-72)【作者】刘国;余雯雯;陈春梅;何娟;赖学明【作者单位】成都理工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成都610059;成都理工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成都610059;成都理工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成都610059;成都理工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成都610059;成都理工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成都610059【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异位稳定化固化修复铬污染土壤工程实例 [J], 梅志华;刘志阳;赵申2.化学还原-稳定化联合修复铬污染场地土壤的效果研究 [J], 安茂国;赵庆令;谭现锋;王永刚;李清彩3.水泥基复合材料铬污染土壤的固化/稳定化修复技术研究 [J], 张晓婉;王岩;解恒;刘景阳;朱锦程4.铬污染土壤还原固化稳定化药剂的筛选 [J], 龚亚龙;范敏;高晓梅;宋安康;胡思扬5.铬污染土壤还原固化稳定化药剂的筛选 [J], 龚亚龙;范敏;高晓梅;宋安康;胡思扬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铬污染土壤中Cr(Ⅵ)的微生物还原及Cr(Ⅲ)的稳定性研究的开题报告
铬污染土壤中Cr(Ⅵ)的微生物还原及Cr(Ⅲ)的稳定性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铬是一种重要的金属元素,在工业、农业和生活中广泛应用。
然而,铬的排放和释放往往导致环境污染,给人类和生态环境带来很大的危害。
其中,Cr(VI)是一种比较危险的铬形态,它极易渗透到土壤深层,使得土壤质量急剧下降,导致生物生长受阻,威胁了生态系统的健康和稳定。
为了防止和治理铬污染,目前已经发展了很多种治理方案,其中生物修复技术是最为有效和环保的一种技术。
生物修复可以通过利用土壤中的微生物来降解和还原污染物,将其转化为无害的物质,从而恢复土壤的生态系统功能。
然而,微生物还原Cr(VI)的过程不仅涉及到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还涉及到土壤环境的化学性质、微生物活性和营养状况等多种因素。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究铬污染土壤中Cr(VI)的微生物还原过程及Cr(III)的稳定性,并对不同微生物还原剂的降解效果进行比较,从而为铬污染土壤的微生物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1. 研究内容(1)探究铬污染土壤中Cr(VI)的微生物还原机制。
(2)调查不同微生物还原剂的最适工作条件及降解效果。
(3)分别利用还原性微生物还原土壤中的Cr(VI),观测还原Cr(III)的稳定性。
2. 研究方法(1)采集不同程度的铬污染土壤样品,测定Cr(VI)的含量和土壤化学性质,筛选出合适的微生物还原剂。
(2)采用环境污染物微生物学相关技术手段确定微生物还原剂的种类和数量。
(3)调控生物还原剂的温度、pH值、接种量等条件,研究微生物还原Cr(VI)的最适工作条件及降解效果。
(4)通过还原性微生物还原Cr(VI)并控制Cr(III)的稳定性,并运用适当的仪器分析Cr(III)的存在状态。
三、预期结果(1)确定铬污染土壤中适合微生物修复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
(2)确认微生物还原剂的最适工作条件和降解效果,比较不同微生物还原剂的降解效果。
(3)分析Cr(III)的形态及稳定性,为铬污染土壤的微生物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四川某铬污染场地固化、稳定化修复案例——以四川某铬污染场地为例
四川某锯污染场地固化、稳定化修复案例——以四川某鎔污染场地为例朱湖地王冬冬李来顺吕正勇(北京高能时代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100095)摘要:本文以四川某珞污染场地生态修复治理示J范工程为例,结合场地的土壤理化性质,分析场地珞污染土壤的污染特征,系统阐述规模化治理箔污染土壤、废水的过程和工程实施取得的成效。
本工程采用原地异位固化/稳定化技术+安全填埋技术对珞污染土壤进行修复治理;场地废水经还原沉淀处理达标后安全排放。
修复后的土壤六价珞浸出浓度低于0.5mg/L,总珞浸出浓度低于1.5mg/L,含珞废水降至0.lmg/L以下排放。
本项目的顺利实施系统解决了珞渣堆放场地的污染土壤和废水,全面改善了场地的生态环境质量,同时置换出约40亩安全用地,促使区域土地资源增值。
为我国西南片区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治理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
关键词:箔污染土壤;污水处理;固化/稳定化;安全引言铭盐是重要的无机化工产品,广泛应用于化工、轻工、冶金、纺织、机械等行业。
中国的銘盐生产主要采用有钙焙烧工艺,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含锯废渣,锯渣中含有剧毒六价锯及较强致癌特性的锯酸钙,可溶性六价锯具有较强的致癌和致突变性,是目前国际公认的的47种最危险的废物之一叫由于我国锯盐工业末端污染治理落后,堆存方式简单,锯渣中的有害物质随雨水淋溶后对周边的土壤及地下水造成了污染叫对生态环境和人民生命健康构成很大威胁。
目前,我国已开展了较多锯污染土壤修复项目,并从中积累了不少经验,例如,湖北鄭县含锯污染土壤修复治理项目叫青海海北化工厂渣堆积场⑷以及云南省陆良县历史堆存渣场污染土壤修复治理项目等气然而,由于土壤的性质差异性,使得不同地区的锯污染土壤特征不尽相同,成功案例的经验在不同地方推广过程中有着一定的局限性。
此外,四川省尚缺乏相关修复工程案例的研究报道,根据《环境部门貉渣污染综合整治方案》(2005)的统计结果,四川省有近大量辂渣未处理完,存在大量铭污染场地。
Cr污染土壤原位固定化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Cr污染土壤原位固定化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Cr污染土壤原位固定化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摘要:土壤原位固定修复是通过添加不同外源物质固定土壤中重金属元素,达到降低重金属迁移能力和生物有效性的一种有效的土壤污染修复技术.由于该技术具有操作方便、效果快速,处理成本低廉等优点,使得其在土壤污染防治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较为系统的`综述了铬土壤的原位固定化修复的几种常见方法及其作用原理,分析了固定化修复技术的局限性,提出了该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作者:可欣张毓李延吉王琦李润东作者单位:沈阳航空工业学院清洁能源与环境工程研究所,辽宁,沈阳,110136 期刊: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学报 Journal:JOURNAL OF SHENYANG INSTITUTE OF AERONAUTICAL ENGINEERING 年,卷(期):2010, 27(2) 分类号:X131 关键词:铬污染土壤原位固定修复。
研究重金属污染土壤固化稳定化
研究重金属污染土壤固化稳定化一、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现状与危害土壤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重金属污染土壤的问题日益严重。
重金属如铅、镉、汞、铬等在土壤中积累,会对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产生不良影响。
从物理性质方面来看,重金属污染可能改变土壤的颗粒结构,使其变得更加紧实或松散,影响土壤的通气性和透水性。
这会进一步影响植物根系的生长和发育,因为植物根系需要适宜的土壤通气和水分条件。
在化学性质上,重金属会与土壤中的矿物质、有机物发生化学反应。
例如,一些重金属会与土壤中的腐殖质结合,改变腐殖质的化学结构和功能。
同时,重金属还可能影响土壤的酸碱度,使土壤酸化或碱化,从而影响土壤中养分的有效性。
对于植物来说,这意味着它们可能无法从土壤中获取足够的养分,如氮、磷、钾等,导致生长不良。
从生物学角度,重金属污染对土壤微生物群落有着极大的危害。
土壤微生物在土壤生态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参与土壤中有机物的分解、养分循环等过程。
重金属的存在会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活动,减少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类。
一些对重金属敏感的微生物可能会死亡,而一些能够耐受重金属的微生物可能会过度生长,打破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平衡。
这种微生物群落的失衡会进一步影响土壤的生态功能,如土壤的自净能力下降。
此外,重金属污染土壤还会通过食物链传递,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
植物从污染土壤中吸收重金属,然后这些植物可能被动物食用,重金属就会在动物体内积累。
当人类食用这些受污染的动植物时,重金属就会进入人体,在人体内积累并可能引发各种疾病,如肾脏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癌症等。
二、固化稳定化技术的原理与方法固化稳定化是一种常用的处理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技术,其目的是通过物理、化学或物理化学方法将土壤中的重金属固定在土壤中,使其难以迁移和释放,从而降低其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危害。
(一)物理方法1. 土壤淋洗土壤淋洗是一种通过用水或其他溶剂冲洗土壤,将重金属从土壤中分离出来的方法。
重庆某六价铬污染场地土壤修复工程案例
重庆某六价铬污染场地土壤修复工程案例LIU Yi-feng;LI Jie;SHEN Yuan-yuan;ZHANG Jian;DENG Lei;CAO Jun;LONG Yu【摘要】选取重庆某六价铬污染场地治理修复工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修复方案设计、项目工程实施以及修复效果评估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结论表明:本项目采用原位化学还原及稳定化作为治理修复技术,利用直接加压注入井工艺与高压旋喷工艺相结合进行药剂灌注,影响半径分别为2.5 m和1 m,累计布设注射井795口,灌注还原剂297.414吨、稳定剂297.302吨,成功修复污染土壤面积约12246.9 m2,修复方量约16150.5 m3.【期刊名称】《广州化工》【年(卷),期】2019(047)012【总页数】4页(P111-114)【关键词】六价铬污染;原位固化稳定化;场地修复;工程案例【作者】LIU Yi-feng;LI Jie;SHEN Yuan-yuan;ZHANG Jian;DENG Lei;CAO Jun;LONG Yu【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53由于传统的粗放管理和野蛮生产,电镀等工业生产活动对我国部分土壤、地下水和地表水造成了严重的铬污染,其中六价铬的水溶性、强氧化性和致癌性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了严重威胁[1-2]。
土壤具有多孔性、强吸附性和不均性,但受污染土壤的上述性质会导致污染物质源源不断地向水体、植物等扩散[3-4]。
因此,对六价铬污染土壤进行修复,将有利于从源头上消除污染,也成为我国亟需解决的环境问题之一。
本文选取重庆某六价铬污染场地治理修复工程作为研究对象,该场地前身为重庆某仪表厂电镀生产区域,涉及精密机械、电子仪器仪表、机电一体化控制系统等生产,该厂于2010年全面停止使用,场地用地类型由工业用地转变为科教用地,通过对场地污染现状开展调查和评估工作,明确了场地土壤受到六价铬污染。
《强化稳定纳米零价铁对土壤中Cr(Ⅵ)的还原去除及其机理》范文
《强化稳定纳米零价铁对土壤中Cr(Ⅵ)的还原去除及其机理》篇一一、引言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重金属污染已经成为我国土壤环境保护面临的严重问题之一。
其中,铬(Cr)是一种常见的重金属污染物,尤其以Cr(Ⅵ)的形式具有较高的毒性和迁移性。
纳米零价铁(nZVI)因其强大的还原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土壤中Cr(Ⅵ)的去除。
然而,nZVI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稳定性差、易团聚等问题,影响了其去除效率。
因此,强化稳定纳米零价铁对土壤中Cr(Ⅵ)的还原去除及其机理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二、纳米零价铁的稳定化与还原能力为提高nZVI的稳定性和还原能力,本研究通过表面修饰、包覆等方法对nZVI进行改性。
改性后的nZVI不仅具有更强的还原能力,还增强了在土壤环境中的稳定性,有效避免了团聚和氧化。
三、Cr(Ⅵ)的还原去除过程在土壤环境中,改性后的nZVI能够与Cr(Ⅵ)发生有效的化学反应,将其还原为毒性较低的Cr(Ⅲ)。
这一过程包括电子转移、Cr(Ⅵ)的还原以及产物的沉淀等步骤。
通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Cr(Ⅵ)被有效去除,同时nZVI的稳定性得到增强。
四、还原机理研究本研究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能谱分析(EDS)等手段,对nZVI与Cr(Ⅵ)的相互作用过程进行深入分析。
研究发现,改性后的nZVI表面形成了稳定的铁氧化物层,有效防止了nZVI的进一步氧化。
同时,nZVI与Cr(Ⅵ)之间的电子转移机制是Cr(Ⅵ)还原的主要途径。
此外,土壤中的其他成分如有机质、黏土矿物等也参与了这一过程,共同促进了Cr(Ⅵ)的去除。
五、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对比实验,我们发现改性后的nZVI在土壤中对Cr(Ⅵ)的去除效率明显高于未改性的nZVI。
此外,我们还发现改性nZVI的稳定性与其在土壤中的分布和团聚情况密切相关。
合理的团聚可以增加nZVI的有效表面积,从而提高其反应效率。
同时,我们观察到改性nZVI在土壤中的迁移能力也有所提高,这有助于其在更大范围内与Cr(Ⅵ)发生反应。
重金属污染土壤固化与稳定化修复技术研究
重金属污染土壤固化与稳定化修复技术研究摘要:目前,重金属污染相对严重,固化/稳定化(S/S)修复成为重要防控措施,该技术是实现重金属污染程度降低以及改善土壤现状的一种修复方法,高效稳定,适用性较强。
原理是将重金属污染土壤稳定住,在化学原理作用下形成固态不溶物,借此防止污染释放。
本文将结合S/S技术应用现状,分析S/S技术影响因素、主要技术,并对应用效果评价,借此为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夯实技术应用的理论基础,改善土壤环境。
关键词:土壤修复技术;固化与稳定化;重金属污染引言:研究发现,土壤重金属污染不同于其他介质污染,不仅污染范围广,而且污染时间持续时间长,土壤重金属污染隐蔽性强,污染前期较难发现。
而且无法被生物降解,久而久之土壤重金属污染会转嫁到生物体内,最终损害身体健康。
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备受全球关注,技术主要有植物修复、热解析法、微生物修复以及本文重点研究的固化/稳定化(S/S)等。
实践证明S/S修复技术优势在于成本低、见效快,值得大范围推广。
1固化与稳定化修复技术原理土壤固化/稳定化(Solidification/Stabilization,S/S)包含了两个概念。
首先是污染固化处理,重点在于对污染物实施包裹,确保呈现出颗粒状态,实现有效的污染物管理封存,这样的污染物就可以减少流动性,降低对周围环境影响。
稳定化处理过程是指借助可靠途径将污染物转化,生成迁移能力较差且不容易溶解的形式,降低污染物的有害性,为生态系统危害性控制提供可能。
在很多场景中,稳定化与固化过程截然相反,稳定化结果有较低的泄漏风险,不容小觑。
2 S/S修复效果影响因素2.1土壤特征在S/S修复过程中,水化反应是必要条件,土壤的pH值、实际的物质特征以及氧化还原电位等均会直接左右S/S的修复效果。
(1)pH值。
研究发现,碱性环境(pH>10),可有效强化水化反应(以石灰石等为基料的),促使较多水化硅酸钙等形成,这对S/S修复效果至关重要。
铬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研究
铬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研究发表时间:2018-07-12T16:24:28.773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6期作者:刘振玲[导读] 稳定化法通常是在铬污染土壤中加入稳定化剂,使铬污染物与稳定化剂发生反应,进而降低铬污染物的迁移性和对环境的危害性。
苏州新视野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江苏无锡 214028 摘要:土壤中铬的过量沉积,逐渐向土壤中沉淀。
土壤的化学性质、土壤生物学特性和微生物群落结构都有明显的不良影响。
对依靠它们生存的植物和动物会造成刺激和毒性。
最终通过各种食物链对人类的健康造成危害。
此外,受铬污染的土壤也会通过地下水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
关键词:铬污染;土壤;修复技术1铬污染土壤修复技术1.1稳定化法稳定化法通常是在铬污染土壤中加入稳定化剂,使铬污染物与稳定化剂发生反应,进而降低铬污染物的迁移性和对环境的危害性。
土壤中的六价铬多以可溶态形式存在,迁移和扩散性较强,危害性较大,相对于六价铬,三价铬易于形成沉淀和发生络合作用,迁移能力弱,危害性较小。
因此,用稳定化剂将六价铬还原成三价铬以降低其在土壤中的毒性和迁移性。
常用的稳定化剂有零价铁、可溶性的二价铁等铁系物;连二亚硫酸钠、硫化氢、硫化亚铁等硫化物;此外,有机酸、腐植酸、甘蔗渣等有机物也可以作为土壤铬污染物稳定化剂。
铁系物和硫化物等无机稳定化剂,价格低廉、修复效果明显,但易造成二次污染。
相对于无机稳定化剂,腐植酸通过范德华力、氢键、静电吸附等作用形成土壤有机-无机复合体,与六价铬发生络合反应,使土壤中六价铬含量降低。
同时,腐植酸将毒性较高的六价铬还原为毒性较小的三价铬,降低铬污染物毒性。
甘蔗渣中纤维素可在自然界中水解成葡萄糖和果糖,能够通过还原六价铬为三价铬,降低土壤中铬的毒性。
1.2电动修复法电动修复法基本原理类似电池,通过在污染土壤两侧施加直流电压,形成电场梯度,根据电性异性相吸原理,将土壤中吸附态或水溶性污染物吸引到电性相反的电极,借此将污染物富集并回收,从而清洁土壤。
Cr污染土壤修复中化学还原法的应用
Cr污染土壤修复中化学还原法的应用摘要:本文主要以河北省石家庄市某铬污染场地中的污染土壤为研究对象,对其在实验室中进行模拟还原修复,进而讨论研究Cr污染土壤修复中化学还原法的应用。
实验研究了8种不同还原剂在不同条件下对铬的还原效果,以期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
关键词:Cr污染;土壤修复;化学还原法引言铬盐是应用非常广泛的化工原料之一,国内约10%的产品与铬盐有关,涉及高级材料等多个领域。
近30年来,其需求量快速增大,据调查,目前中国生产总量居世界首位。
每生产一吨铬盐,就会同时生产约3吨铬渣废料。
我国每年生产有毒废渣75万吨左右,铬渣多年累计超过200万吨。
我国铬盐生产有四种工艺:铬铁矿燃烧工艺、重铬酸钾中和酸化工艺、铬酸酐生产工艺和碱性硫酸铬生产工艺。
目前,我国铬盐生产多采用烧碱法和硫酸法。
本文针对目前国内进行六价铬污染土壤修复过程关键性控制参数相对缺乏,且中长期稳定性效果相对较差等问题。
选取河北省石家庄市某铬污染场地中的污染土壤为例,使用多组还原试剂进行还原稳定化试验,同时通过在线 ORP(氧化还原电位)测试仪在线监测和定期取样测试,探索Cr污染土壤修复中化学还原法的应用,从而为后期实际土壤修复过程中控制还原土壤的养护条件和过程监控提供理论支撑。
1铬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概述土壤修复的原则是利用各种技术去除污染土壤中的重金属或降低重金属的活性和有效成分,达到土壤修复的功效。
铬是重金属污染中最典型的例子。
治理污染土壤有两种方法:首先是改变铬离子的价态,将六价铬离子还原为三价铬离子,或为交换态和碳酸结合态转化为其他相对稳定的形式。
这些措施可以降低铬在土壤环境中的迁移率,达到修复的目的;其次是直接从土壤环境中将铬去掉。
基于这两种修复方法,铬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主要包括物理修复、化学修复、生物修复和综合应用多种技术的综合修复。
2化学还原修复技术化学还原法是利用化学还原剂将污染物还原到不溶状态,从而降低污染物的迁移和生物利用度,达到修复污染土壤的功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些容易得到的化学还原剂将六价铬还原为三价铬 , 形 成难溶的化合物, 从而降低铬在环境中的迁移性。 但 当六价铬存在于土壤颗粒内部时, 难以与还原剂接触 并发生还原反应, 因此, 当这部分六价铬从土壤中浸出 时, 就需要额外超量的还原剂将其还原
[3 - 6 ]
硫酸亚铁投加量的增加呈指数降低, 且投加 6. 5 倍理 论值的七水合硫酸亚铁时土壤中的六价铬浓度减小到 12. 4 mg / kg。土壤中六价铬浓度与七水合硫酸亚铁投 加倍数的拟合曲线方程为: y = A2 + ( A1 - A2 ) / ( 1 + exp( ( x - x0 ) / dx) ) 式中: x 为七水合硫酸亚铁的投加倍数;y 为土壤中六 x0 mg / kg;A1 = 3 979. 90 ;A2 = - 2. 50 × 10 - 4 , 价铬浓度, = 2. 48 , d0 = 0. 68 。另外实验操作过程中发现, 在含水 率较低的情况下, 土壤颗粒内部包裹的六价铬不能完 全浸出, 造成投加过量的七水合硫酸亚铁不能完全反 应, 土壤呈墨绿色, 且考虑到在实际工程当中, 还原剂 可能被冲走或被其他物质氧化, 因此如何将土壤颗粒 内部的六价铬全部释放并得以还原, 仍是今后改进该 技术的重点及难点。
( Beijing Dingshi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Beijing 100029 ,China) Abstract: In this research,the contaminated soils in a deposition site of chromium - containing slag was taken as a research objective. The remediate efficiency by reduction reaction and solidification / stabilization was investigated. The hexavalent chromium concentration in contaminated soil persistently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amount of ferrous sulfate heptahydrate,and could be fitted by exponential equation. When ferrous sulfate heptahydrate dosage was 6. 5 times of the theoretic value,hexavalent chromium concentration in the soil was not detected ( < 0. 002 mg / kg) . Addition of quicklime inhibited water soluble chromium leaching,and concentrations of water - soluble chromium of all orthogonal samples were between 6 and 56. 6 mg / L. The water soluble chromium concentration of soil with an initial hexavalent chromium concentration of 3880 mg / kg reached as low as 19. 9 mg / L. The higher level concentration was due to lower water content,so that the efficiency of hexavalent chromium reduction reaction was limited. Therefore, increasing the system moisture content, adding acid to adjust pH value, or improving the amount of calcium oxide and cement ratio can be considered in the engineering practice. Keywords:hexavalent chromium; contaminated soil; reduction reaction; solidification / stabilization
0
引言
[1 - 2 ]
土壤污染是我国当前最值得关注的生态环境问题 。土壤安全直接关系着农产品安全及人体 之一 健康。重金属铬具有潜在的致癌性、 致突变、 致畸性, 通过食物链发生传递, 可直接或间接地危害人类健康 甚至生命, 因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六价铬的毒 性比三价铬大 100 倍, 对呼吸道、 消化道均有刺激, 吸 入含六价铬化合物的粉尘或烟雾可引起急性呼吸道刺 [3 ] 激, 严重时可能造成呼吸系统癌症、 肺癌等 。 随着 铬盐生产 我国工业上对铬及其化合物需求量的增加 ,
1028
环 境 工 程 2014 年第 32 卷增刊
铬污染土壤还原 — 固化稳定化过程研究
张 文 杨 勇 马泉智 朱文会
( 北京鼎实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 100029 ) 摘 要:以我国某铬渣堆场六价铬污染土壤为研究对象, 氧化钙、 水泥等作为还原—固化稳定化药剂对六价 探讨硫酸亚铁、
铬污染土壤还原—固化稳定化效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土壤价铬浓度与七水合硫酸亚铁投加倍数呈指数关系 , 当七 水合硫酸亚铁投加剂量为理论值的 6. 5 倍, 土壤中六价铬浓度未检出( < 0. 002mg / kg) 。氧化钙的加入抑制了土壤中水溶性 六价铬的浸出, 正交试验的所有样品中水溶性六价铬浓度在 4 ~ 56. 6 mg / L。水泥加入后, 初始浓度为 3880 mg / kg 的土壤水 溶性六价铬浓度浓度降低至 19. 9mg / L。造成反应后水溶性六价铬浓仍较高的可能原因是含水量较低 , 土壤颗粒内部六价 铬未全部溶出。因此在实际工程中 , 可考虑增大体系含水率、 加酸调节 pH 值或提高添加氧化钙、 水泥比例等方法提高土壤 还原—固化稳定化效率。
环 境 工 程 2014 年第 32 卷增刊
1029
应用。本文以我国某铬渣堆场六价铬污染土壤为研究 对象, 投加亚铁盐、 氧化钙、 水泥等作为还原—固化稳
表1
粒径分布 / % 18 目以上 62. 6 18 ~ 60 目 21. 8 60 ~ 100 目 5. 8 100 ~ 200 目 4. 9
关键词:六价铬;污染土壤;还原反应;固化稳定化
RESEARCH ON REDUCTION AND SOLIDIFICATION / STABILIZATION PROCESS OF CHROMIUM CONTAMINATED SOIL
Zhang Wen Yang Yong Ma Quanzhi Zhu Wenhui
[ 9 - 10 ]
表2
1 实验序号 试验 1 试验 2 试验 3 试验 4 试验 5 试验 6 试验 7 试验 8 试验 9 均值 1 均值 2 均值 3 极差 氧化钙 5% 5% 5% 10% 10% 10% 15% 15% 15% 46. 467 22. 267 11. 600 34. 867
规模应用前采用中试规模试验确定还原—固化稳定化工 艺操作参数。另外, 需考虑增大含水率, 加酸降低 pH 值 或提高添加水泥的比例 等方法促进更多六价铬从土 壤固相进入液相以增强其还原反应效率, 进而降低土壤
定化药剂, 探讨其对六价铬污染土壤还原—固化稳定 化效率, 为大规模工程应用提供数据基础及技术支持 。
采集的土样性质
pH 12. 22 六价铬浓度 / ( mg·kg - 1 ) 3 880
200 目以下 4. 9
1
实验用土
用正交实验的方法讨论七水合硫酸亚铁 、 水泥及水的 投加比对固化稳定化后土样水溶性六价铬的浸出浓度 的影响。取 10 g 土样与一定量的七水合硫酸亚铁充 分混匀 2 min, 加入水混匀 5 min, 再加入一定量水泥搅 拌 3 min, 固化 5d 之后测定固化体的水溶性六价铬浸 出浓度, 考察亚铁离子及水泥投加量的作用 。 3 结果讨论 3. 1 七水合硫酸亚铁还原作用考察 拟合曲线如图 1 所示, 土壤六价铬浓度随七水合
对我国某污染场地的西北角采集的铬污染土样进 pH 及六价铬浓度, 行筛分, 测定其粒径分布、 结果如表 1 所示。土壤中的六价铬浓度采用 EPA3060a 碱消解 [3 ] 法进行测定, 土壤 pH 值采用电位法进行测定 。 所 且六价铬浓度较高。 得土样呈碱性, 2 试验方法 2. 1 七水合硫酸亚铁还原作用考察 化学还原法原理是利用亚铁盐、 硫化物或其他一
迅速发展, 国内生产铬盐的厂家达到 40 余家, 每生产 1 t 重金属铬约排放 10 t 铬渣, 铬渣堆放场未能完全符 “无渗漏、 合 无扬散、 无流失 ” 的要求, 因此露天堆放的 铬渣带来了严重的土壤乃至地下水污染 。 如 20 世纪 90 年代初上海浦江化工厂、 1997 年青海铬盐厂、 2003 年长沙铬盐厂等因严重污染黄埔江 、 湟水河、 湘江而先 后关闭, 但至今铬盐厂周边的土壤及地下水依然受到 [3 - 4 ] 。 目前, 严重的铬污染威胁 传统的土壤六价铬污 电动修复、 原位还原等, 这些 染修复方法有化学淋洗、 方法由于经济上或时间上成本较高, 尚未得到广泛的
。 因此本
研究旨在考察单独投加七水合硫酸亚铁对六价铬的还 原性及其用量, 采用干拌并添加水 20% 的方式对土样 进行硫酸亚铁还原实验, 七水硫酸亚铁过量添加倍数 6. 5 倍、 12 倍、 20 倍、 25 倍、 32 倍, 为 2. 5 倍、 搅拌 1 min, 添加占干物质质量 20% 的水后搅拌 5 min, 静置 反应 1 h 后, 测定还原后的土样浓度, 确定最适宜的硫 酸亚铁投加区间。 2. 2 还原—稳定化正交实验 该部分研究的机理是将黏结剂与铬污染土壤混 , 合 从而把铬键合或封存在黏结剂中 , 降低铬在环境中 的可移动性。从效果及成本的角度上, 选择生石灰作 为粘结剂, 七水合硫酸亚铁作为还原剂。 二价铁离子 的加入, 可将六价铬有效还原至三价, 投加生石灰后, 将土壤 pH 增大, 从而使未被还原的六价铬有效吸附 在土壤颗粒表面, 同时三价铬形成稳定的氢氧化物沉 [5 , 7 ] 。因此实验采用干拌的形式投加七水合硫酸亚 淀 铁、 氧化钙, 即将一定量的七水合硫酸亚铁粉末和水添 加到土样中, 搅拌 5 min 后投加氧化钙粉末, 再搅拌 3 min, 反应 3 h 后进行测定, 样品水溶性六价铬浸出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