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院住院病历规范及范例完全版.精讲
中医科住院病历
中医科住院病历中医科住院病历一、基本信息姓名:XXX 性别:男年龄:60岁住院号:XXX 入院日期:XXXX年XX月XX日二、主诉患者因“腰膝酸软,乏力”入院。
三、现病史患者于1个月前开始出现腰膝酸软、乏力的症状,无明显诱因。
患者自行服用了一些中成药和保健品,但效果不佳。
近2周来,症状加重,且伴有头晕、口干、口渴等不适感觉。
患者前往当地医院就诊,查体示:血压140/90mmHg,舌质红苔黄腻。
血常规、尿常规等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经治疗后症状未见好转,遂转入我科。
四、既往史1.高血压病史20余年,长期口服降压药物控制;2.冠心病史10余年;3.右侧肾结石并行肾积水5年。
五、个人史1.吸烟40余年;2.饮酒较多,每天约200ml白酒;3.饮食习惯不规律,偏好辛辣刺激食物。
六、家族史父亲有高血压病史。
七、体格检查1.神志清楚,精神状态一般;2.血压:150/90mmHg;3.心肺听诊:心率80次/分,心音有力,未闻及杂音;肺部呼吸音清晰,未闻及湿性啰音;4.腹部平软无压痛、包块等异常发现;5.四肢活动自如,膝关节轻度肿胀,双侧下肢水肿明显。
八、辅助检查1.心电图:窦性心律,ST-T改变(-);2.彩超:右侧肾结石并行肾积水未见明显变化;脾脏增大(长径15cm);3.血常规、尿常规等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九、诊断1.高血压病(I级);2.冠心病稳定型(II级);3.右侧肾结石并行肾积水;4.脾虚证。
十、治疗1.针对高血压、冠心病等基础疾病,继续口服降压、抗凝等药物治疗;2.对右侧肾结石并行肾积水,给予保守治疗,观察其变化;3.中医药治疗:根据患者脾虚证的表现,采用健脾益气、温阳散寒的中药方剂,如补中益气汤加减等。
十一、预后该患者同时存在多种基础疾病,并伴有较明显的水肿等不适感觉,预后较为不确定。
需密切观察其病情变化,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同时建议患者戒除不良生活习惯,加强营养调理,提高身体免疫力。
(完整版)3.中医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及示例
(完整版)3.中医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及⽰例中医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及⽰例第⼀章病历书写概论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及要求第⼀条病历是指医务⼈员在医疗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字、符号、图表、影像、切⽚等资料的总和,包括门(急)诊病历和住院病历。
病历书写是医务⼈员在⾏医过程中必须履⾏的义务,按规定写好病历是医务⼈员的责任。
第⼆条中医病历书写是指医务⼈员通过望、闻、问、切及查体、辅助检查、诊断、治疗、护理等医疗活动获得有关资料,并进⾏归纳、分析、整理形成医疗活动记录的⾏为。
第三条病历书写应当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规范。
书写⽂字⼯整、字迹清晰可辨、标点及术语准确、表达准确、语句通顺、重点突出、主次分明。
第四条病历书写应当使⽤蓝⿊墨⽔、碳素墨⽔,需复写的病历资料可以使⽤蓝或⿊⾊油⽔的圆珠笔。
过敏药物提⽰、取消遗嘱等⽤红⾊墨⽔笔书写。
第五条病历书写应当使⽤中⽂,通⽤的外⽂缩写(使⽤缩写时应当加“”号)和⽆正式中⽂译名的症状、体征、疾病名称等可以使⽤外⽂,使⽤的中⽂和外⽂应当符合中华⼈民共和国相关的最新标准。
第六条病历书写应规范使⽤医学术语,中医术语的使⽤依照相关标准、规范执⾏。
第七条病历书写过程中出现错(别)字或误句时,应当⽤原⾊笔记采⽤双线划在错字上,并在其后(或右上⽅)⽤原⾊笔记写上正确的字句,要保留原记录清楚、可辨,并注明修改⼈姓名和修改⽇期、时间。
不得采⽤刮、粘、涂等⽅法掩盖或去除原来的字迹。
上级医务⼈员有审查修改下级医务⼈员书写的病历的责任。
应当⽤原⾊笔记在需要修改的字迹上,采⽤双线划,要保留原记录清楚、可辨,将补充或修改的内容引⾄空⽩处,并注明修改⼈姓名和修改⽇期、时间。
第⼋条病历中数字(特殊规范要求除外,可以使⽤汉字字符和罗马数字,如“⼀级护理”,“扁桃体肿⼤Ⅰ”等)书写⼀律使⽤阿拉伯数字,按照年⽉⽇顺序书写年份、⽇期和时间,记录时间采⽤公元纪年形式,时间记录到时、分钟,均采⽤24⼩时制记录,年份采⽤四位记数、⽉份以及⽇期采⽤两位记数,不⾜位数时数字采⽤“0”补⾜。
中医内科住院病历范文30份
中医内科住院病历范文30份姓名:李某。
性别:男。
年龄:45岁。
民族:汉。
婚姻状况:已婚。
职业:公司职员。
入院时间:[具体日期]记录时间:[具体日期]主诉:反复胃脘部疼痛1年,加重1周。
现病史: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胃脘部疼痛,呈隐痛,空腹时较明显,进食后可稍缓解,伴有嗳气、反酸,未予重视。
此后胃脘部疼痛间断发作,自行服用胃药(具体不详)后症状时轻时重。
1周前因工作劳累,饮酒后胃脘部疼痛加重,疼痛呈胀痛,连及两胁,嗳气频繁,反酸烧心,食欲减退,进食后胃脘部胀满不适,无恶心、呕吐,无呕血、黑便。
遂来我院就诊,门诊以“胃脘痛”收入院。
患者自发病以来,精神尚可,睡眠一般,大小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变化。
既往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慢性病史。
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
否认手术、外伤史。
预防接种史不详。
过敏史: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
个人史:生于本地,久居本地,生活规律。
吸烟10余年,每日约10支;饮酒10余年,每周约2 3次,每次白酒约2两。
婚育史:25岁结婚,配偶身体健康,育有1子。
家族史:家族中无遗传性疾病史。
体格检查:T:36.5℃,P:78次/分,R:18次/分,BP:120/80 mmHg。
神志清楚,精神可,面色微黄。
舌淡红,苔薄白,脉弦。
全身皮肤及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胸廓对称,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
心界不大,心率78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
腹平软,胃脘部压痛(+),无反跳痛,墨菲氏征(-),肝脾肋下未触及,肠鸣音正常。
双下肢无水肿。
中医辨病辨证依据:患者以胃脘部疼痛为主症,故中医辨病为胃脘痛。
患者因工作劳累,饮酒后发病,肝气郁结,横逆犯胃,胃失和降,故胃脘胀痛,连及两胁;肝胃气滞,胃气上逆,则嗳气频繁;胃酸随胃气上逆,则反酸烧心;脾胃运化失常,则食欲减退,进食后胃脘部胀满不适。
舌淡红,苔薄白,脉弦,均为肝胃气滞之象。
西医诊断依据:1. 中年男性,反复胃脘部疼痛1年,加重1周。
中医住院病历范文.doc
中医住院病历范文2007-09-04 19:57第一站:病案书写(60 分钟)张× × ,女, 36岁,工人, 2002 年9 月 8 日初诊。
10 年前安产 1 子,2 年前人流后白带较多,时有下阴瘙痒。
2 周前曾有尿频尿急,排尿痛苦,其时休息并自服氟哌酸后好转。
近 2 天来因劳累后呈现症状加剧,小便频数短涩,滴沥刺痛,腰痛,发热,畏寒,口苦,排尿有火热感,尿色深黄污浊,遂来诊。
查见:T:38.4℃,R:18次/ 分,P:96 次/ 分,B P:120/75 mmHg。
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双肾区有叩痛,腹部上输尿管点有压痛,未见其他阳性体征。
实验室检查:尿常规示蛋白少量,白细胞++++/Hp,红细胞++/Hp,白细胞管型+/Lp 。
血常规示白细胞12.7× 109/L,中性粒细胞 84%。
清洁中止尿细菌培育示大肠杆菌,菌落>105/ml 。
参考答案:住院病历名字:张× × 性别:女年纪:36岁民族:汉族婚况:已婚工作:工人入院时刻:2002 年 9 月 8 日病史收集时刻: 2002年 9月8 日主述:尿频尿急尿痛 2 周,加剧 2 天伴腰痛发热现病史:2 周前因下阴不干净呈现尿频尿急,排尿痛苦,其时歇息并自服氟哌酸后好转。
2 天前因劳累后呈现症状加剧,小便频数短涩,滴沥刺痛,腰痛,发热,畏寒,口苦,排尿有火热感,尿色深黄污浊,遂来诊。
现在症:小便频数短涩,滴沥刺痛,腰痛,发热,畏寒,口苦,排尿有火热感,尿色深黄污浊。
既往史:白带多,时有下阴瘙痒史2 年。
无其他重要病史可载。
个人史:无特殊状况可载。
月经及婚育史:月经史: 15。
已婚。
安产 1 子,10 岁。
流产 1 次。
过敏史:无药物及食物过敏史。
宗族史:爸爸妈妈健在,否定有宗族性遗传性疾病史。
体格查看:T:38.4℃R :18 次/ 分P :96 次/ 分BP :120/75 mmHg全体状况:神志清,精力可,发热貌,身形正常,言语明晰,无反常气味闻及,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中医住院病历模板
中医住院病历模板一、基本信息姓名:XXX 性别:男/女年龄:XX岁职业:XXX 地址:XXX二、主诉XXX病史:XXX年,XXX月,第一次发病,表现为XXX症状,经XXX检查,被诊断为XXX病。
近日病情加重,表现为XXX症状,入院治疗。
三、现病史XXX入院后,自感头晕、乏力、食欲减退,查血常规示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以及血小板均偏低,怀疑为贫血。
同时,面部浮肿、四肢浮肿,尿少、尿蛋白2+,怀疑为肾病综合征。
四、既往史(1)高血压:XXX年发病,长期服用XXX药物维持。
(2)糖尿病:XXX年发病,长期注射胰岛素控制。
(3)胃炎:XXX年发病,经药物治疗缓解。
五、家族史(1)父亲:高血压,无其他明显疾病。
(2)母亲:糖尿病,无其他明显疾病。
(3)其他家族成员:无明显遗传疾病。
六、体格检查(1)神经系统:清醒自如,双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应正常,四肢无明显肌力减退。
(2)心血管系统:心率XXX次/分,心脏听诊:心尖部可闻及S1、S2,未闻及杂音。
(3)呼吸系统:双侧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异常音。
(4)腹部:腹部平软,未触及明显包块,肝、脾、肾区未触及肿大。
(5)神经系统:腰骶部无明显压痛,下肢无水肿。
七、辅助检查(1)血常规:RBC XXX×10^12/L HGB XXX g/L PLTXXX×10^9/L(2)肾功音:SCR XXXμmol/L BUN XXX mmol/L UA XXX μmol/L(3)尿常规:尿蛋白2+ 尿潜血+ 白细胞计数XXX / HP(4)血电解质:Na+ XXX mmol/L K+ XXX mmol/L Cl- XXX mmol/L(5)肝功音:AST XXXU/L ALT XXXU/L ALP XXXU/L八、中医辨证分型(1)证属湿热蕴结:腹部胀痛、水肿、食欲减退、尿少、尿黄、舌苔黄腻、脉沉数。
(2)证属气血两虚:面色萎黄、乏力无力、心悸气短、舌质淡、脉弱。
最全中医内科住院病历的范文经典版.doc
住院病历姓名:张××出生地:高县性别:女常住地址:庆符年龄:52 单位:无民族:汉入院时间:2013年2月25号婚况:已病史采集时间:2013年2月25号职业:务农病史陈述者:患者身份证号:未带联系电话:无发病节气:清明前可靠程度:基本可靠主诉:双膝关节、腰背部疼痛1年余,加重1月现病史:患者于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出现双手腕、掌指关节、近端指间关节及双膝关节、腰背部疼痛,伴晨僵,每天持续约1小时,活动后有所缓解,但无皮疹、寒战,无口腔溃疡,未引起患者及家属重视,未系统正规治疗,病情控制不佳。
之后上述症状逐渐加重随就诊当地医院给予中药等对症治疗(具体不详),症状稍有缓解,之后未坚持服药,症状时好时坏。
近1月因受凉后上述症状加重伴双下肢麻木,以晨起明显,口服药物后缓解不明显,严重影响生活。
今日为求进一步治疗遂来我院,根据病情我科以"1.类风湿性关节炎、2.腰椎退行性改变"收住。
患者自入院以来患者神志清,精神尚可,食欲及睡眠良好,大小便正常,舌质淡,苔薄白,脉弦数。
既往史:慢性萎缩性胃炎病史3月;体检妇科彩超示:宫颈囊肿,妇科门诊行宫颈刮片病检示:(宫颈)慢性宫颈炎并腺上皮细胞磷化CIN-I级。
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
无手术、外伤及输血史史。
否认高血压、糖尿病、慢性肾炎病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婚育史:适龄结婚,配偶及子女均健康。
过敏史:无药物及食物过敏史。
家族史:家族中无遗传疾病史。
体格检查:T36.5℃,P80次/分,R16次/分,BP140/80mmHg,W74kg整体状况:望神:神志清楚,精神疲倦,表情正常。
望色:正常面容,色泽偏白。
望形:发育正常,营养一般,体型偏瘦。
望态:体位正常,姿势自然,步态正常。
声音:语言清晰,语言强弱适中,咳嗽,无呃逆、嗳气、哮鸣、呻吟等异常声音望态:体位正常,姿势自然,步态正常。
望态:体位正常,姿势自然,步态正常。
气味:无特殊气味。
中医住院完整病历示例
住院完整病历示例姓名:李XX 出生地:长沙性别:男地址:长沙市XX小区X栋X号年龄:45岁入院时间:2009年3月20日16时5分婚姻状况:已婚记录时间:2009年3月20日20时55分民族:汉病史陈述者:患者本人职业:工人可靠程度:可靠发病节气:春分前三天问诊主诉:发热、恶寒、咳嗽3天,右胸掣痛半天。
现病史:2009年3月18日,因外出衣着不慎而始感头痛,连及巅顶,鼻塞声重,时流清涕,微有咳嗽,恶寒发热,无汗。
自以为是感冒而服“速效伤风胶囊”2粒无效,但仍坚持工作。
次日病情加重,头痛连及项背,周身酸楚乏力,下午3时,发热加重,寒颤,咳嗽频作,痰黏而黄,涕浊,不欲饮食,便秘溲黄,遂到XX院急诊查T39.0℃,诊断为“上感”,予“泰诺感冒片”每次l片,每6小时一次,口服,“复方新诺明”,每次2片,每日二次,口服,并肌注“复方氨基比林”1支,虽然汗出,恶寒减轻,头痛、鼻塞、流涕、周身酸楚等症好转,但身热不解,气粗咳甚,痰多色黄,渴喜冷饮,入夜尤甚。
今日上午觉右胸掣痛,咳则痛剧,亦不敢深呼吸,痰色转“暗红色”,来本院急诊,经检查诊断为“大叶性肺炎”,并以上述诊断收入我病区。
入院时症见:发热恶寒并见,发热重于恶寒,咳嗽,咯暗红色黏稠痰,量多,右胸掣痛,咽干口渴喜冷饮,纳差,大便干结,小便黄少,寐欠安,神疲乏力。
既往史:平素身体尚可,未患过肺结核及肺炎,未患过肝炎;无心脏、肾脏血液、内分泌及神经系统疾病,亦无外伤、手术、中毒、输血史,否认药物、食物及其它过敏史。
个人史:出生于长沙,曾去过广东,上海等地,住地无潮湿之弊,生活及工作条件尚可,喜食辛辣,吸烟十余年,10 支/天,性情急躁。
婚育史:25岁结婚,配偶身体尚健,育一子一女均体健。
家族史:父母年过七旬,父母均患有高血压病,兄弟姐妹体健,家族中无特殊病史可询。
中医望、闻、切诊望神:神识清,精神不振,表情痛苦。
望色:面色略红。
望形:发育正常,营养中等,形体消瘦。
中医内科住院病历范文
住院病历姓名:张××出生地:高县性别:女常住地址:庆符年龄:52 单位:无民族:汉入院时间:2013年2月25号婚况:已病史采集时间:2013年2月25号职业:务农病史陈述者:患者身份证号:未带联系电话:无发病节气:清明前可靠程度:基本可靠主诉:双膝关节、腰背部疼痛1年余,加重1月现病史:患者于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出现双手腕、掌指关节、近端指间关节及双膝关节、腰背部疼痛,伴晨僵,每天持续约1小时,活动后有所缓解,但无皮疹、寒战,无口腔溃疡,未引起患者及家属重视,未系统正规治疗,病情控制不佳。
之后上述症状逐渐加重随就诊当地医院给予中药等对症治疗(具体不详),症状稍有缓解,之后未坚持服药,症状时好时坏。
近1月因受凉后上述症状加重伴双下肢麻木,以晨起明显,口服药物后缓解不明显,严重影响生活。
今日为求进一步治疗遂来我院,根据病情我科以"1.类风湿性关节炎、2.腰椎退行性改变"收住。
患者自入院以来患者神志清,精神尚可,食欲及睡眠良好,大小便正常,舌质淡,苔薄白,脉弦数。
既往史:慢性萎缩性胃炎病史3月;体检妇科彩超示:宫颈囊肿,妇科门诊行宫颈刮片病检示:(宫颈)慢性宫颈炎并腺上皮细胞磷化CIN-I级。
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
无手术、外伤及输血史史。
否认高血压、糖尿病、慢性肾炎病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婚育史:适龄结婚,配偶及子女均健康。
过敏史:无药物及食物过敏史。
家族史:家族中无遗传疾病史。
体格检查:T36.5℃,P80次/分,R16次/分,BP140/80mmHg,W74kg整体状况:望神:神志清楚,精神疲倦,表情正常。
望色:正常面容,色泽偏白。
望形:发育正常,营养一般,体型偏瘦。
望态:体位正常,姿势自然,步态正常。
声音:语言清晰,语言强弱适中,咳嗽,无呃逆、嗳气、哮鸣、呻吟等异常声音望态:体位正常,姿势自然,步态正常。
望态:体位正常,姿势自然,步态正常。
气味:无特殊气味。
中医内科住院病历示例完全版
中医内科住院病历示例完全版一、患者基本信息1. 姓名:张三2. 性别:男3. 年龄:35岁4. 民族:汉族5. 婚姻状况:已婚6. 职业:职员7. 住址:XX省XX市XX区XX路XX号8. 身份证号:XXXXXXXXXXXXXXXX二、入院记录1. 入院时间:2021年8月1日上午9:002. 入院途径:门诊3. 主诉:咳嗽、痰多、气短1周4. 现病史:患者1周前受凉后出现咳嗽,痰多,色白,质稠,不易咳出,伴有气短,乏力,食欲不振,大便稀溏。
5. 既往史:无重大疾病史6. 家族史:无明显家族遗传病史三、体格检查1. 生命体征:体温36.5℃,脉搏80次/分,呼吸16次/分,血压120/80mmHg2. 外貌:精神不振,面色萎黄3. 皮肤:色泽正常,弹性良好4. 神经系统:无异常5. 肺脏:呼吸音粗,双肺可闻及散在干啰音6. 心脏:心率80次/分,心律齐,心脏瓣膜听诊区无异常7. 腹部:无反跳痛,肝、脾、肾无肿大8. 四肢:无异常四、辅助检查1.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正常,中性粒细胞比例略高2. 尿常规:正常3. 便常规:稀便,无红细胞、白细胞4. 胸部X线片:双肺纹理增多,肺野外带可见少量模糊影5. 心电图:正常五、中医诊断1. 疾病名称:咳嗽2. 证型:痰湿阻肺证3. 治法:燥湿化痰,宣肺止咳六、治疗方案1. 中医治疗:- 处方:二陈汤加味- 药物组成:陈皮、半夏、茯苓、甘草、桔梗、杏仁、苏子、白芥子、莱菔子-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两次温服2. 西医治疗:- 抗感染治疗:给予头孢类抗生素静脉滴注- 止咳化痰治疗:给予氨溴索静脉滴注- 支持治疗:给予维生素C、维生素B群等维生素补充七、护理措施1.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温度适宜,避免刺激性气体2. 注意休息,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3. 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避免辛辣、油腻食物4. 遵医嘱用药,观察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5.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如出现高热、呼吸困难等异常情况,立即报告医生八、出院记录1. 出院时间:2021年8月10日上午9:002. 出院诊断:咳嗽(痰湿阻肺证)3. 出院医嘱:- 继续遵医嘱用药,完成规定疗程- 注意饮食卫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定期复查,如有病情变化,及时就诊以上为中医内科住院病历示例完全版,供您参考。
中医骨科住院病历范文份
中医骨科住院病历范文份第一篇:骨折病例姓名:张三性别:男年龄:45岁住院日期:2021年3月3日主诉:左腿骨折。
病史:患者于2021年3月2日晚上在工作时不慎从梯子上滑落,左腿直接着地,当即出现左腿剧痛、无法行走,伴有明显肿胀。
查体:左小腿明显肿胀,触及部位有压痛,无明显皮肉挫伤,下肢活动度受限,左膝关节和踝关节活动无明显异常。
诊断:左腿胫骨骨折。
治疗:中医住院治疗。
给予针灸等中医治疗,控制疼痛和肿胀。
同时给予饮食调理,食补补气补血,并给予理疗和按摩,促进血液循环,加速骨折愈合。
复查:2021年3月8日复查,左小腿肿胀明显减轻,停止继续加重。
CT检查确认骨折已愈合。
出院:2021年3月10日出院。
建议继续按医嘱进行理疗和饮食调理,注意保持运动,防止再次骨折。
第二篇:脊椎疾病病例姓名:李四性别:女年龄:50岁住院日期:2021年5月5日主诉:后背疼痛。
病史:患者于6个月前开始出现后背疼痛,伴有乏力和肌肉僵硬。
之前曾通过药物治疗,但疼痛并未完全缓解。
入院前一个星期疼痛加重,无法正常行走。
查体:脊柱局部压痛,腰椎活动范围受限,肌肉张力增高,腰肌无力。
诊断:下腰椎间盘突出症。
治疗:中医住院治疗,采用针灸和理疗治疗。
采用中成药、针灸和推拿按摩配合早期针灸穴位进行。
通过综合治疗,不断调理,使得腰椎间盘有明显缓解,疼痛消失,并使患者的体质提高了许多。
疗效持续较好。
复查:2021年5月15日,患者症状已经缓解,经排除复发等病症,出院评估为完全康复。
出院:2021年5月18日出院。
建议继续按医嘱进行保健,注意保持运动,防止再次出现脊椎疾病。
第三篇:关节炎病例姓名:王五性别:女年龄:60岁住院日期:2021年7月7日主诉:膝盖疼痛。
病史:患者20年前被诊断为膝盖骨关节炎,日常活动自感轻微疼痛,20天前开始明显疼痛加重,不能正常活动。
查体:体检膝关节活动受限,触痛明显,出现自发性疼痛,肿胀发红。
诊断:膝关节骨关节炎。
中医内科住院病历范文完整版本
中医内科住院病历范文姓名:陈祖华性别:男病案号:121109年龄:56岁婚况:已婚职业:务农出生地:武汉民族:汉国籍:中国家庭住址:黄陂区前川街++村++号邮政编码:430300入院时间:2012年04月12日10时07分病史采集时间:2012年04月12日10时20分病史陈述者:患者本人可靠程度:可靠发病节气:清明主诉:头晕目眩一周,加剧二天。
现病史:患者近一周来渐觉头晕,继而目眩,时觉右侧手麻、肢体乏力,且劳作后加剧。
在村卫生室就诊(用药不详)三天症状无减轻,近二天来而且症状加剧而入院。
入院时神志清楚,语言流利,对答自如,呈慢性病容。
患者自发病以来,头晕头痛目眩,失眠惊悸,精神不振,神疲乏力,时有肢体麻木,无口眼歪斜等症,舌淡,边有瘀点,苔薄白,脉弦细滑。
既往史:平素身体尚可,无高血压病史;无神经系统疾病及处伤史。
个人史:出生于本地,无地方病及地方病史、职业病史。
因作业性质,平素夜间劳作较多,易受寒湿,长期睡眠较少,无不良嗜好,无吸烟史,少量饮酒。
婚育史:25岁结婚,配偶身体尚健,有一男二女,身体健康。
过敏史:否认有食物过敏及药物过敏及过敏史。
家族史:父母早年去世,死因不详。
望诊:患者神志清楚,但精神不振,神疲乏力,皮肤无斑点,粘膜无充血,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表浅淋巴无肿大。
头颅正常无畸形,头发疏密、色泽、分布均正常。
眼结膜无充血,巩膜无黄染,角膜清晰,双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应灵敏。
外耳道通畅,无异常分泌物,口唇红,无紫绀。
齿列正常,牙龈无出血或肿胀,口腔粘膜无疱疹、出血、溃疡,咽充血(-),双侧扁桃体不大,伸舌居中。
气管位置居中。
甲状腺无肿大或结节。
胸廓外观对称,无畸形,肋间隙正常,乳房大小正常,胸廓对称,无桶状胸,呼吸均匀,腹部平坦,无凸起。
二阴未查,脊柱四肢生理曲度存在,无畸形,运动度不受限、两侧肌肉无紧张。
关节无红肿,活动度正常,无畸形,双下肢无水肿。
舌象:舌淡,边有瘀点,苔薄白,脉弦细滑。
中医住院病历与中医门诊病历书写规范格式以及范例
入院记录姓名:出生地:性别:常住地址:年龄:单位:民族:入院时间:年月日时婚况:病史采集时间:年月日时职业:病史陈述者:发病节气可靠程度:主诉:有一个以上的主要症状应按出现的先后列出.现病史:根据主诉分析,疾病发生,发展及诊疗过程,自此次患病出现第一个症状开始至就诊为止一段时间,按时间先后记录.1.起病情况:包括起病时的环境及具体时间,发病急缓,原因或诱因,如无明确诱因时,应当描述患者发病时的状态,如看武打片时,特别应注意病人的心理状况和病前精神因素.2.主要症状:包括主要症状的部位,性质,持续时间及程度.3.病情的发展与演变:包括起病后病情呈持续性还是间歇性发作,是进行性加重还是逐渐好转或缓解,以及加重的因素.4.伴随症状:包括伴随症状出现的时间,特点及演变过程.5.诊疗过程:包括发病后治疗的主要经过,做过何种检查,检查结果,症状名称,手术方式;用药的名称,剂量,用法,时间及药效反应:经治医疗机构,科室名称等.1 / 366.一般情况:发病后的精神与体力状态,体重,饮食,大小便等变化,对有鉴别诊断意义的阴性表现也应列出.既史往:对病人过去的健康状态及首患疾病,尤其是与本次疾病诊疗有密切关系的病史应详细询问,并按时间的先后顺序记录.感染性疾病史:有无肝炎,结核,伤寒,麻疹,猩红热等传染性疾病及接触史.营养及新陈代谢疾病:体重变化情况,有无营养障碍,多饮,多食,多汗,有无消瘦史.有无血脂异常情况.内分泌系统:有无发育畸形,性功能改变.第二性征变化及性格改变.有无闭经泌乳,肥胖等病史.循环系统:有无心慌,胸闷,心前区压痛,头晕及晕厥病史,有无高血压史.呼吸系统:有无慢性咳嗽,喘息,咳痰,咯血,胸痛,发热,盗汗史.消化系统:有无食欲不振,反酸,嗳气,吞咽困难,呕吐,腹痛,腹胀,腹泻及黑便史.泌尿系统:有无尿急,尿频,尿痛,血尿,夜尿增多及颜面浮肿史.血液系统:有无苍白,乏力,皮下瘀血及出血点,鼻衄史.免疫系统:季节性喘促,过敏史,是否经常出现过敏性皮疹,荨麻疹史.骨骼及肌肉系统:有无关节及肌肉的红,肿,热,痛和活动障碍史.神经系统:有无意识障碍,肢体痉挛,感觉异常及运动异常史.是否经常出现失眠,紧张,多虑,不悦,恐惧,压抑.2 / 36有无手术及外伤史,有无食物及药物过敏史.应当记录引起过敏的药物名称,用法,过敏的表现形式,治疗方式等.输血史:记录输血原因,量,次数等.预防接种史.个人史:(1)患者的出生地及经历地区,特别要注意自然疫源地及地方病流行区.(2)居住环境和条件.(3)生活及饮食习惯,烟酒嗜好程度,性格特点.(4)过去及目前的职业及其工作情况,粉尘,毒物,放射性物质,传染病接触史等.(5)其他重要个人史.婚育史:记录结婚年龄,配偶的健康状况,如已死亡应述明死亡原因及时间.女性患者要记录经带胎产情况.月经史记录格式为:月经生育史:初潮年龄末次月经时间(或绝经年龄).月经周期(天)3~6天、间隔天数28~30天生育史:应包括妊娠次数,生产次数及生产情况(包括流产,引产),避孕药的使用情况及绝育手术等.家族史:记录直系亲属和与本人生活密切相关的亲属健康状况.病故者应写明死亡年龄及死亡原因.家族中有无类似患者,注意家族中有无肿瘤,高血压病,心脏病,糖尿病,精神障碍及遗传性3 / 36疾病等病史应详细询问记录.不允许只写"无特殊记载".体格检查T:℃,P:次/分,R:次/分,B P:/m m H g,H:c m,W:k g.一般情况:发育(正常,不正常)与体型(匀称型,矮胖型,瘦长型),营养状态(良好,中等,不良),意识状态(清醒,模糊,谵妄,嗜睡,昏睡,昏迷),面容与表情(急性,慢性,贫血,肝病,肾病,甲亢,病危,满月等),望神,望色,体位(自动,被动,强迫,辗转),步态(走路时的频率,节律,方式和姿态).望形,望态,面容与表情,神志,能否配合查体.小儿指纹.听声音,闻气味.皮肤黏膜:弹性,颜色(潮红,苍白,发绀,黄疸,色素沉着,色素脱失);湿度与出汗;皮疹(斑疹,玫瑰疹,丘疹,斑丘疹,荨麻疹);皮下出血(瘀点,紫癜,瘀斑,血肿),蜘蛛痣;皮下结节(大小,硬度,部位,活动度,有无压痛),皮下气肿,溃疡及瘢痕,并明确记述其部位,大小及形态;毛发.淋巴结:全身或局部浅表淋巴结(耳前,耳后,乳突区,枕骨下,颌下,颏下,颈后三角,颈前三角,锁骨上窝,腋窝,滑车上,腹股沟部及腘窝)数目,大小,质地,移动度,表面是否光滑,有无红肿,压痛和波动,是否有瘢痕,溃疡和瘘管等.头颅五官:头发(颜色,色泽,疏密度,有无脱发,脱发的类型),头颅大小,形态,压痛,肿块.眼:眉毛,睫毛,眼睑(水肿,运动,下垂,闭合不全,睑内翻),眼球4 / 36(凸出,凹陷,运动,震颤,斜视),结膜(充血,水肿,苍白,出血,滤泡),巩膜,黄疸,角膜(混浊,瘢痕,反射),瞳孔(大小,形态,对称,对光及调节反应),眼球(外型和运动).耳:耳郭,中耳,听力,分泌物,乳突压痛.鼻:外形,鼻翼扇动,畸形,阻塞,鼻窦压痛,分泌物,出血.口腔:口唇(颜色,疱疹,皲裂,溃疡),气味,牙,牙龈,舌体,舌质,舌苔,口腔黏膜,扁桃体(大小,充血,分泌物,假膜),咽(色泽,分泌物,反射),喉(发音).颈部:对称,强直,颈静脉怒张,颈动脉异常搏动,气管位置,甲状腺(大小,是否对称,硬度,有无压痛,是否光滑,有无结节,震颤和血管杂音).胸部:胸廓(对称,畸形,局部隆起,弹性,压痛),呼吸(频率,节律,深度),胸壁(静脉,皮下气肿,压痛,肋间隙回缩或膨隆),乳房(大小,对称,外表,乳头状态,有无溢液,肿块的部位,大小,外形,硬度,压痛及活动等).肺部:望:呼吸类型,呼吸频率,深度及节律,运动(两侧对比),肋间隙增宽或变窄.触:语颤,胸膜摩擦感,皮下捻发感.叩:叩诊音(清音,浊音,实音,鼓音,过清音,空瓮音,破壶音,浊鼓音),肺上界,肺下界移动度.听:呼吸音(性质,强弱,异常呼吸音),病理性肺泡呼吸音,病理5 / 36性支气管呼吸音,病理性支气管肺泡呼吸音,干啰音(鼾音,哨笛音),湿啰音,听觉语音,胸膜摩擦音,语音传导.心脏:望:心前区隆起,心尖搏动或心脏搏动位置,范围及强度,负性心尖搏动.触:心尖搏动的性质及位置,范围,节律,频率及强度,震颤(部位,期间,如舒张期,收缩期),心包摩擦感.叩:心脏左右浊音界,并注明锁骨中线至正中线的距离.右(c m)肋间左(c m)2-3Ⅱ2-32-3Ⅲ3.5-4.53-4Ⅳ5-6Ⅴ7-9M C L=8-10(c m)(锁骨中线居正中线)听:心率(快,缓),心律(不齐,绝对不齐,早搏),心音(强度,第三心音,第四心音,心音分裂,额外心音,开瓣音),心包摩擦音,人工瓣替换术后异常音等,杂音(舒张期,收缩期),杂音应记录出现的时期,最响部位,性质,传导方向,强度和杂音与呼吸体位的关系等.血管:望:手背浅静脉充盈情况,肝-颈静脉反流征,毛细血管搏动征.触:脉象,桡动脉的频率,节律(规则,不规则,脉搏短促),有无奇6 / 36脉,左右桡动脉搏动的比较,动脉壁的性质,紧张度,硬度.听:枪击音与杜氏双重杂音,血管杂音.周围血管征.腹部:望:外形(腹平,膨隆,凹陷,瘢痕),呼吸运动,腹壁静脉(怒张,曲张),腹壁皮肤(皮疹,腹纹),脐的状态,疝,蠕动波,上腹部搏动.触:腹壁紧张度,喜按,拒按,压痛,反跳痛,液波震颤,腹部肿块(部位,大小,表面形态,边缘,硬度,压痛,移动度).肝脏:大小(测定右锁骨中线上肋前缘至肝下缘的距离或前正中线上剑突至肝下缘的距离),质地(质软,质韧,质硬),表面形态及边缘,压痛,搏动,肝区摩擦感.胆囊:大小,形态,压痛,墨菲征(M u r p h y s i g n),库瓦西耶征(C o u r v o i s i e r s i g n).脾脏:大小(以左肋缘下多少厘米(c m)表示,巨脾可以画图表示),质地,表面形态,有无压痛及摩擦感.肾脏:大小,形状,质地,表面状态,敏感性和移动度.输尿管:压痛点(季肋点,上输尿管,中输尿管,肋脊点,肋腰点);膀胱,胰脏触诊;麦氏点压痛;腹部包块(部位,大小,形态,质地,压痛,搏动,移动度及与邻近器官的关系).叩:肝浊音界(上,下界),肝区叩击痛,胃泡鼓音区,脾脏叩击痛,肾脏叩击痛,膀胱叩诊,移动性浊音,高度鼓音,T r a u b c s鼓音区.听:肠鸣音(4-5次/分钟)(正常,增强,减弱或消失),振水音,血7 / 36管杂音,摩擦音,搔弹音.脊柱:侧凸,后凸,活动度,运动等,压痛与叩击痛.四肢与关节:关节变形(梭形关节,爪形手,膝内翻,膝外翻),形态异常[杵状指(趾),匙状甲],静脉曲张,骨折,关节(红肿,疼痛,压痛,积液,脱臼,活动受限,畸形,强直),水肿,肌肉萎缩,肢体瘫痪或肌力与肌张力.指(趾)甲(荣枯,色泽,形状)等.外生殖器,肛门和直肠:直肠,痔,肛裂,肛瘘,直肠指检,外生殖器(根据病情需要作相应的检查).神经系统:脑神经:嗅神经,视神经(视野,眼底),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和展神经,三叉神经,面神经,位听神经,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副神经,舌下神经.感觉功能:浅感觉(痛觉,温度觉,触觉),深感觉(运动感觉,位置感觉,振动感觉),复合感觉(定位觉,立体觉,两点鉴别觉,图形觉).运动功能:随意运动,被动运动,不随意运动.神经反射:角膜反射,腹壁反射,提睾反射),肱二头肌反射,肱三头肌反射,桡骨骨膜反射,膝反射及踝反射),巴彬斯基征(B a b i n s k i s i g n),奥本海姆征(O p p e n h e i m s i g n),戈登征(G o r d o n s i g n),查多克征(C h a d d o c k s i g n),贡达征(G o n d a s i g n),霍夫曼征(H o f f m a n n s i g n),肌阵挛(m y o c l o n u s,8 / 36髌阵挛,踝阵挛)]。
中医住院病历范文
中医住院病历范文2007-09-04 19:57第一站:病案书写(60分钟)张××,女,36岁,工人,2002年9月8日初诊。
10年前顺产1子,2年前人工流产后白带较多,时有下阴瘙痒。
2周前曾有尿频尿急,排尿疼痛,当时休息并自服氟哌酸后好转。
近2天来因劳累后出现症状加重,小便频数短涩,滴沥刺痛,腰痛,发热,畏寒,口苦,排尿有灼热感,尿色深黄浑浊,遂来诊。
查见:T:38.4℃,R:18次/分,P:96次/分,BP:120/75 mmHg。
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双肾区有叩痛,腹部上输尿管点有压痛,未见其他阳性体征。
实验室检查:尿常规示蛋白少量,白细胞++++/Hp,红细胞++/Hp,白细胞管型+/Lp。
血常规示白细胞12.7×109/L,中性粒细胞84%。
清洁中断尿细菌培养示大肠杆菌,菌落>105/ml。
参考答案:住院病历姓名:张××性别:女年龄:36岁民族:汉族婚况:已婚职业:工人入院时间:2002年9月8日病史采集时间:2002年9月8日主述:尿频尿急尿痛2周,加重2天伴腰痛发热现病史:2周前因下阴不洁出现尿频尿急,排尿疼痛,当时休息并自服氟哌酸后好转。
2天前因劳累后出现症状加重,小便频数短涩,滴沥刺痛,腰痛,发热,畏寒,口苦,排尿有灼热感,尿色深黄浑浊,遂来诊。
现在症:小便频数短涩,滴沥刺痛,腰痛,发热,畏寒,口苦,排尿有灼热感,尿色深黄浑浊。
既往史:白带多,时有下阴瘙痒史2年。
无其他重要病史可载。
个人史:无特殊情况可载。
月经及婚育史:月经史:15。
已婚。
顺产1子,10岁。
流产1次。
过敏史:无药物及食物过敏史。
家族史:父母健在,否认有家族性遗传性疾病史。
体格检查:T:38.4℃ R:18次/分 P:96次/分 BP:120/75 mmHg整体情况:神志清,精神可,发热貌,体态正常,语言清晰,无异常气味闻及,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皮肤黏膜及淋巴结:皮肤及黏膜无黄染,未见斑疹及瘰疬,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中医院住院病历规范及范例完全版
中医院住院病历规范及范例完全版1.个人史:记录出生地及长期居留地,生活习惯及有无烟、酒、药物等嗜好,职业与工作条件及有无工业毒物、粉尘、放射性物质接触史,有无冶游史。
2.婚育史、月经史:婚姻状况、结婚年龄、配偶健康状况、有无子女等。
女性患者记录初潮年龄、行经期天数、间隔天数、末次月经时间(或闭经年龄),月经量、痛经及生育等情况。
3.家族史:父母、兄弟、姐妹健康状况,有无与患者类似疾病,有无家族遗传倾向的疾病。
(六)中医望、闻、切诊应当记录神色、形态、语声、气息、舌象、脉象等。
(七)体格检查应当按照系统循序进行书写。
内容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一般情况,皮肤、粘膜,全身浅表淋巴结,头部及其器官,颈部,胸部(胸廓、肺部、心脏、血管),腹部(肝、脾等),直肠肛门,外生殖器,脊柱,四肢,神经系统等。
(八)专科情况应当根据专科需要记录专科特殊情况。
(九)辅助检查指入院前所作的与本次疾病相关的主要检查及其结果。
应分类按检查时间顺序记录检查结果,如系在其他医疗机构所作检查,应当写明该机构名称及检查号。
(十)初步诊断是指经治医师根据患者入院时情况,综合分析所作出的诊断。
如初步诊断为多项时,应当主次分明。
对待查病例应列出可能性较大的诊断。
(十一)书写入院记录的医师签名。
样式:XXX中医院住院病历第次住院记录门诊号持续时间}余,伴{伴随症状}{伴随症状持续时间}加重{症状加重持续时间}。
现病史:患者{发病持续时间}前后{诱因}后出现{发病时症状},伴{伴随症状},就诊于{初诊诊地},{发病时主要检查检验情况},诊断为“{初诊诊断}”,给予{初诊治疗方法}治疗,{初诊疗效},{初诊后病情演变发展情况},{本次发病持续时间}前因{本次发病诱因}后出现{本次发病症状},{本次发病主要检查检验及治疗情况},故于今日来我院门诊求治,为求系统治疗收住院治疗。
现症见:{主要不适}、{伴随症状}、{寒热情况}、{有无出汗}、{有无头面不适}、{有无胸闷气喘咳嗽等}、{有无心悸胸痛}、{有无乏力}、{饮食情况}、{睡眠情况}、{小便描述}、{大便描述}。
中医住院病历书写模板范文
中医住院病历书写模板范文模板范文1:《中医住院病历书写模板》中医住院病历书写是中医治疗的关键环节,准确详细的病历是确诊治疗的基础。
下面,为大家提供一份中医住院病历书写的模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入院时间:主要症状及持续的时间现主诉:既往病史:个人史:家族史:合并症和并发症治疗经过:检查结果:诊断:中医诊断:治疗方法:医嘱:注:以上为中医住院病历书写的基本内容,具体内容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陈述。
模板范文2:《中医住院病历书写模板示例》入院时间:****年**月**日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主治医生:***病情回顾:患者*年前出现心悸头晕,四肢麻木等症状,未得到有效治疗。
**日晚,因上述症状加重,失眠等问题,来我院就诊。
查体发现:心率**次/min,尿常规、心电图、胸片正常。
中医病证分析:肝阳上亢,风热壅盛,营血不足等。
诊断:1.二度心动过速2.肝胆湿热3.脾阳虚损治疗方案:1. 中药口服和外敷。
2. 饮食疗法注意事项:1.休息好,避免紧张。
2.嘱患者避免饮茶、喝咖啡等刺激性饮料。
模板范文3:《中医住院病历书写模板范文》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在院时间:****年**月**日主治医师:***主要症状及持续时间:患者于某日入院。
患者原有咳嗽、胸痛、咳血以及气促等病症经过多日治疗仍未见改善。
晚上因剧烈咳嗽咳出的痰混有血丝,即来我院就诊。
中医诊断:肺热咳嗽。
体格检查:心率**次/min,呼吸频率**次/min, 血压**左右,查体肺部双下段呼吸音减弱,左下叶干湿性啰音,肝肋下6左侧有压痛,其他正常,中西医结合下确诊肺癌晚期转移,并有分泌物滞留成。
中医诊断:肺热咳嗽。
治疗方案:1.中药治疗及推拿治疗2.纳氧治疗3.通便治疗注意事项:1.注意保持休息。
2.注意病情观察及治疗。
对于中医住院病历书写,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病历要详实中医诊疗注重辨证论治,需要从病人的病史、症状、舌象、脉象、证型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因此需要在病历中写得详实。
中医院住院病历规范及范例完全版
1.XXX 中医院 住院病历书写规范 说明 为了积极响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中医院书写中医病历的要 求,提高住院病历书写质量,防范医疗纠纷与差错事故的发生,加强 住院病历管理,经院委会研究决定,特制订本规定。
本规定自即日起 新入院患者均应按照此规定书写,并与 3 月份开始按新标准检查运行 病历,及抽查住院归档病历,并按奖惩办法进行奖惩,对于不能按本 办法书写病历者第一次予以通报批评,仍不能按本办法执行者停职学 习本法并考核后方可重新上岗,停职期间无工资奖金。
本办法参照1、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 ;《中医病历书写基本规范》 (国中 医药医政发〔 2010〕29 号)2、 X XX 中医院《住院病历书写考评标准表》2012年版3、 《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试行) 》卫医发( 2002)19号4、 河南省卫生厅《医疗文书规范管理补充规定》5、 中医学院一附院《病历书写规范和评价管理手册》住院病历目录 住院病历 2上级医师查房及病历修改要求 转科记录 术前小结 抢救记录 1、 3、5、 7、 9、 8 10 11 、阶段小结13、医嘱书写要求及规范附录 附录 附录12、首次病程记录4 、 24 小时出入院记录样式 、转入记录、术后首次病程记录 、出院记录 、死亡记录2. 3. XXX 中医院住院病历质量考评细则 运行病历质量考评标准(试行) 住院病历考评奖惩办法初稿要求:可分入院记录、再次或多次入院记录、24小时内入出院记录。
入院记录、再次或多次入院记录应入院后24小时内完成;24小时内入出院记录应出院后24小时内完成。
(一)患者一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民族、婚姻状况、出生地、职业、入院时间、记录时间、病史陈述者。
(二)主诉是指促使患者就诊的主要症状(或体征)及持续时间。
(三)现病史是指患者本次疾病的发生、演变、诊疗等方面的详细情况,应当按时间顺序书写。
内容包括发病情况、主要症状特点及其发展变化情况、伴随症状、发病后诊疗经过及结果、睡眠和饮食等一般情况的变化,以及与鉴别诊断有关的阳性或阴性资料等。
中医院住院病历规范及范例完全版
(附病例书写范例)
一、规范要求。
1、病历书写应当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
2、住院病历书写应当使用蓝黑墨水、炭素墨水(同一病历,原则只用一种墨水) ,需复写的病历资料可以使用蓝和黑色油水的圆珠笔
3、病历书写应当使用中文和医学术语。
通用的外文缩写和无正式中文译名的症状、体征、疾病等可以使用外文。
4、病历书写应当文字工整,字迹清晰,表达准确,语句通顺,标点正确。
5、书写过程中出现错字或错误时,应用双横线划在错字或错误上,保留原记录清楚、可辨,不得采用刮、粘、涂等方法掩盖或去除原来的字迹。
6、病历书写一律使用阿拉伯数字书写日期和时间,采用24小时制记录。
7、原来的术后病程记录改为术后首次病程记录。
8、术后医嘱需划一条红线继续书写;重整医嘱抄写未停的医嘱时,其日期按重整日期书写,由重整医师签名。
9、有药物过敏者,在病案首页用红笔记录。
二、书写人员资格要求。
l、在本医疗机构注册的医务人员,可书写入院记录。
2、病历应当按照规定的内容书写,并由相应医务人员签名。
实习医务人员、试用期医务人员书写的病历,应当经过在本医疗机构注册的医务人员审核、修改并签名。
3、实习医师不能书写入院记录,不能开医嘱。
4、新分配转科医师3个月后因科室工作需要书写入院记录、开医嘱者,必须经科主任书面向医务科申请同意后,方能书写,且必须有本医疗机构注册的执业医师签名后生效。
5、具有执业医师资格的进修医务人员应当由接收进修的医疗机构根据
1。
中医内科住院病历范文(精品课件)
中医内科住院病历范文(精品课件)病历编号:XXXXXX姓名:李某民族:汉族性别:男年龄:62岁住院日期:XX年XX月XX日出院日期:XX年XX月XX日病区:中医内科病区床号:XXX主诉:患者自述3个月来间歇性咳嗽、咳痰,痰色白或黄,伴有胸痛,有时还出现气急、气促等症状,早晚体温偏高,有轻度畏寒发热,体重无明显变化,无其它不适。
现病史:患者3个月前开始出现间歇性咳嗽、咳痰,当时为白色,无特殊异味,经过镇咳药和抗生素治疗后症状有所缓解,但时有复发,近1个月痰色转为黄色,同时伴有胸痛,有时还出现气急、气促等症状,早晚体温偏高,有轻度畏寒发热,经多次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特来我院就诊。
既往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肝病等慢性疾病史,否认手术史,否认输血史。
个人史:有吸烟史50年,7年前曾戒烟,饮酒史30年,否认毒品史,饮食习惯正常,睡眠正常。
家族史:父母、兄弟姐妹、子女均无疾病史。
体格检查:T36.8℃,P76次/分,R18次/分,BP132/84mmHg。
神志清楚,营养状态良好,体型正常,面色潮红,精神状态较好。
双肺呼吸音清,无干湿性啰音,胸骨左缘第2肋间闻及一响亮的收缩期杂音,心尖搏动区无明显异常,腹部平坦柔软,无明显压痛,肝、脾未触及,肢体无水肿。
辅助检查:心电图示:窦性心律,ST段略上抬,T波低平,心脏收缩功能正常。
血常规示:白细胞计数11.2×109/L,中性粒细胞计数8.6×109/L,淋巴细胞计数1.8×109/L,单核细胞计数0.6×109/L,嗜酸性粒细胞计数0.2×109/L,红细胞计数4.58×1012/L,血红蛋白138 g/L,血小板计数231×109/L。
肝功能正常,肾功能正常,C-反应蛋白5.7 mg/L,血清脂肪代谢正常,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艾滋病毒抗体检测阴性。
胸部X线片示:左肺上叶有一片状阴影,边缘模糊,有一定密度,大小为2.2 cm×2.5 cm,较前相比略增大。
中医住院完整病历示例
住院完整病历示例姓名:xxXX 出生地:xx性别:男地址:xxXX小区X栋X号年龄:45岁入院时间:2009年3月20日16时5分婚姻状况:已婚记录时间:2009年3月20日20时55分民族:汉病史xx:患者本人职业:工人可靠程度:可靠发病节气:春分前三天问诊主诉:发热、恶寒、咳嗽3天,右胸掣痛半天。
现病史:2009年3月18日,因外出衣着不慎而始感头痛,连及巅顶,鼻塞声重,时流清涕,微有咳嗽,恶寒发热,无汗。
自以为是感冒而服“速效伤风胶囊”2粒无效,但仍坚持工作。
次日病情加重,头痛连及项背,周身酸楚乏力,下午3时,发热加重,寒颤,咳嗽频作,痰黏而黄,涕浊,不欲饮食,便秘溲黄,遂到XX院急诊查T39.0℃,诊断为“上感”,予“泰诺感冒片”每次l片,每6小时一次,口服,“复方新诺明”,每次2片,每日二次,口服,并肌注“复方氨基比林”1支,虽然汗出,恶寒减轻,头痛、鼻塞、流涕、周身酸楚等症好转,但身热不解,气粗咳甚,痰多色黄,渴喜冷饮,入夜尤甚。
今日上午觉右胸掣痛,咳则痛剧,亦不敢深呼吸,痰色转“暗红色”,来本院急诊,经检查诊断为“大叶性肺炎”,并以上述诊断收入我病区。
入院时症见:发热恶寒并见,发热重于恶寒,咳嗽,咯暗红色黏稠痰,量多,右胸掣痛,咽干口渴喜冷饮,纳差,大便干结,小便黄少,寐欠安,神疲乏力。
既往xx:平素身体尚可,未患过肺结核及肺炎,未患过肝炎;无心脏、肾脏血液、内分泌及神经系统疾病,亦无外伤、手术、中毒、输血史,否认药物、食物及其它过敏史。
个人xx:出生于长沙,曾去过广东,上海等地,住地无潮湿之弊,生活及工作条件尚可,喜食辛辣,吸烟十余年,10支/天,性情急躁。
婚育史:25岁结婚,配偶身体尚健,育一子一女均体健。
家族史:父母年过七旬,父母均患有高血压病,兄弟姐妹体健,家族中无特殊病史可询。
中医望、闻、切诊xx:神识清,精神不振,表情痛苦。
望色:面色略红。
望形:发育正常,营养中等,形体消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个人史:记录出生地及长期居留地,生活习惯及有无烟、酒、药物等嗜好,职业与工作条件及有无工业毒物、粉尘、放射性物质接触史,有无冶游史。
2.婚育史、月经史:婚姻状况、结婚年龄、配偶健康状况、有无子女等。女性患者记录初潮年龄、行经期天数、间隔天数、末次月经时间(或闭经年龄),月经量、痛经及生育等情况。
1、住院病历2、首次病程记录
3、上级医师查房及病历修改要求4、24小时出入院记录样式
5、转科记录6、转入记录
7、术前小结8、术后首次病程记录
9、抢救记录10、出院记录
11、阶段小结12、死亡记录
13、医嘱书写要求及规范
附录1.XXX中医院住院病历质量考评细则
附录2.运行病历法初稿
{与本次疾病虽无紧密关系、但仍需治疗的其他疾病情况}。
既往史:平素身体{健康状况},{有无其他疾病史,目前此类疾病的用药治疗情况},{有无结核等传染病史},{有无输血史、手术史、外伤史、药敏史等},{个人接种史}。
个人史:出生于{出生地},久居于{久居地},{有无疫区生活史、疫水接触史},{生活习惯},{烟酒嗜好},{居住环境是否阴冷潮湿},{有无冶游史}。
中医望闻切诊:{神色、形态、语声、气息、舌苔、脉象等描述}。(神志清,精神一般,面色晦暗,语声低微,未闻及咳嗽、呕恶、呻吟及太息声,未闻及异常气味,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弱。)
(十一)书写入院记录的医师签名。
样式:
XXX中医院住院病历
第次住院记录门诊号
科室病室床号住院号
姓 名
性别
年龄
职业
婚配
民族
籍 贯
入院日期
现住址
病史采集时间
联系人姓名
与病人关系:
病史叙述者
联系人住址
电话:
可靠程度
药物过敏史
发病节气
主诉:{发作模式}{部位}{症状}{症状持续时间}余,伴{伴随症状}{伴随症状持续时间}加重{症状加重持续时间}。
(三)现病史是指患者本次疾病的发生、演变、诊疗等方面的详细情况,应当按时间顺序书写。内容包括发病情况、主要症状特点及其发展变化情况、伴随症状、发病后诊疗经过及结果、睡眠和饮食等一般情况的变化,以及与鉴别诊断有关的阳性或阴性资料等。
1.发病情况:记录发病的时间、地点、起病缓急、前驱症状、可能的原因或诱因。
XXX中医院
住院病历书写规范
说明
为了积极响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中医院书写中医病历的要求,提高住院病历书写质量,防范医疗纠纷与差错事故的发生,加强住院病历管理,经院委会研究决定,特制订本规定。本规定自即日起新入院患者均应按照此规定书写,并与3月份开始按新标准检查运行病历,及抽查住院归档病历,并按奖惩办法进行奖惩,对于不能按本办法书写病历者第一次予以通报批评,仍不能按本办法执行者停职学习本法并考核后方可重新上岗,停职期间无工资奖金。
5.发病以来一般情况:简要记录患者发病后的精神状态、睡眠、食欲、大小便、体重等情况。
与本次疾病虽无紧密关系、但仍需治疗的其他疾病情况,可在现病史后另起一段予以记录。
(四)既往史是指患者过去的健康和疾病情况。内容包括既往一般健康状况、疾病史、传染病史、预防接种史、手术外伤史、输血史、食物或药物过敏史等。
2.主要症状特点及其发展变化情况: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描述主要症状的部位、性质、持续时间、程度、缓解或加剧因素,以及演变发展情况。
3.伴随症状:记录伴随症状,描述伴随症状与主要症状之间的相互关系。
4.发病以来诊治经过及结果:记录患者发病后到入院前,在院内、外接受检查与治疗的详细经过及效果。对患者提供的药名、诊断和手术名称需加引号(“”)以示区别。
(八)专科情况应当根据专科需要记录专科特殊情况。
(九)辅助检查指入院前所作的与本次疾病相关的主要检查及其结果。应分类按检查时间顺序记录检查结果,如系在其他医疗机构所作检查,应当写明该机构名称及检查号。
(十)初步诊断是指经治医师根据患者入院时情况,综合分析所作出的诊断。如初步诊断为多项时,应当主次分明。对待查病例应列出可能性较大的诊断。
住院病历
要求:可分入院记录、再次或多次入院记录、24小时内入出院记录。入院记录、再次或多次入院记录应入院后24小时内完成;24小时内入出院记录应出院后24小时内完成。
(一)患者一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民族、婚姻状况、出生地、职业、入院时间、记录时间、病史陈述者。
(二)主诉是指促使患者就诊的主要症状(或体征)及持续时间。
现病史:患者{发病持续时间}前后{诱因}后出现{发病时症状},伴{伴随症状},就诊于{初诊诊地},{发病时主要检查检验情况},诊断为“{初诊诊断}”,给予{初诊治疗方法}治疗,{初诊疗效},{初诊后病情演变发展情况},{本次发病持续时间}前因{本次发病诱因}后出现{本次发病症状},{本次发病主要检查检验及治疗情况},故于今日来我院门诊求治,为求系统治疗收住院治疗。现症见:{主要不适}、{伴随症状}、{寒热情况}、{有无出汗}、{有无头面不适}、{有无胸闷气喘咳嗽等}、{有无心悸胸痛}、{有无乏力}、{饮食情况}、{睡眠情况}、{小便描述}、{大便描述}。
婚育史:{婚姻状况},{何时或几岁}结婚,配偶{身体健康状况},{孕几产几流几},育{几子几女},{夫妻感情状况}。
月经史:{初潮年龄}岁{月经经期}/{月经周期}{末次月经时间或绝经年龄},{月经周期、量、有无血块、痛经等描述}。
家族史:{父母身体健康状况、死于何种疾病},{兄弟姐妹几人,健康状况},有无家族遗传疾病。
本办法参照
1、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中医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国中医药医政发〔2010〕29号)
2、XXX中医院《住院病历书写考评标准表》2012年版
3、《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试行)》卫医发(2002)19号
4、河南省卫生厅《医疗文书规范管理补充规定》
5、中医学院一附院《病历书写规范和评价管理手册》
3.家族史:父母、兄弟、姐妹健康状况,有无与患者类似疾病,有无家族遗传倾向的疾病。
(六)中医望、闻、切诊应当记录神色、形态、语声、气息、舌象、脉象等。
(七)体格检查应当按照系统循序进行书写。内容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一般情况,皮肤、粘膜,全身浅表淋巴结,头部及其器官,颈部,胸部(胸廓、肺部、心脏、血管),腹部(肝、脾等),直肠肛门,外生殖器,脊柱,四肢,神经系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