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悟道】9个寓言故事揭露9种安全哲学

合集下载

安全的寓言故事(通用23篇)

安全的寓言故事(通用23篇)

安全的寓言故事(通用23篇)安全的寓言故事篇1一头驴子背盐渡河,在河边滑了一跤,跌在水里,盐溶化了。

驴子站起来时,感到身体轻松了许多。

驴子以为获得了经验。

后来有一回,它背了棉花,走到河边的时候,便故意倒在了水里,可是棉花吸收了水,驴子非但不能再站起来,直到淹死。

安全生产切莫迷信某些“经验”。

驴子为何死于非命?因为它过分依赖“经验”,而不知这些通过“偶然”机会得来的经验并不可靠。

笔者联想到生产过程中,有的员工不按照安全规程来操作,却发现从某种程度上讲,简化了工作程序,降低了劳动强度。

由此,这些员工便错误把这些违章操作奉为宝贵“经验”,并自得其乐。

安全的寓言故事篇2一位老农的田里横着一块巨石,多年来不断给他制造着麻烦:碰断锄头、弄坏耕种机……有一天,当巨石再次给老农带来麻烦时,他终于下决心搬走它。

于是,他找来撬棍伸到巨石下面。

令他惊讶的是:巨石埋得很浅,稍微一用力便能撬动。

安全管理不要“绕开石头走”。

其实,有的企业在安全管理过程中,也经常犯像老农一样的错误:遇到问题、困难,往往心浮气躁,不能冷静分析问题、困难产生的原因,导致问题、困难一再“搁浅”,成为威胁安全生产的一颗“定时炸弹”。

清理干净安全“田地”里碍事的“巨石”,“庄稼”的耕耘和生长才不致受到影响。

安全的寓言故事篇3卫国有个新媳妇,在婆家迎娶她的那天,看见拉车的牲口便问:“这犋马是谁家的呀?”车把式回答说:“借的。

”她对车把式说:“好好照看这帮套,也不要鞭打驾辕的马。

”花车到了婆家门口,她一下车就嘱咐伴娘说:“快把灶膛的火灭掉,怕要失火了。

”进到屋里,迎面有一个石臼,她又说:“把它搬到窗户下面吧,免得妨碍人走路。

”这位新媳妇,发现问题就说,也不遮遮掩掩,同时还拿出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

抓安全学学卫国的“新媳妇”的主人翁意识。

尽管我们一再强调查安全隐患需要人人参与,保安全需要个个尽心尽职,可是,一旦落实在具体行动中,我们有些员工却又是另一种姿态。

寓言故事,领悟安全

寓言故事,领悟安全

寓言故事,领悟安全在企业的日常生产中,为了确保安全,管理者常常要求职工做到“五不动摇”。

一是:坚持“安全第一”思想不动摇;二是:坚持“预防为主”方针不动摇,三是:坚持安全管理责任不动摇,四是:坚持安全培训考核不动摇,五是:坚持安全“综合治理”不动摇。

《鳏夫与蟒》的警示----强化防范意识一位鳏夫上山砍柴时看到,一块大石头压住了一条大蟒蛇的下半身。

他顺手搬起一块石头想要砸死它。

大蟒蛇急叫道:“大叔,我们往日无冤,近日无仇,为何要害我性命?”鳏夫愤怒地说:“去年,我妻子在山上采野蘑菇时被蟒蛇吃了,杀妻之仇,你说该不该报?”大蟒蛇连忙辩解道:“可我是条好蟒蛇,从不吃人。

”鳏夫说:“你们是一丘之貉。

”大蟒蛇流泪乞求道:“仁慈的大叔,求求你救救我吧。

”鳏夫一见眼泪就不由得起了怜悯之心,他搬开了压在大蟒蛇身上的石头,不料获救的大蟒蛇却要吃他。

鳏夫问:“难道你不知感恩吗?”“好糊涂的大叔,人怎能与禽兽讲感恩?你妻子就是被我吃掉的。

”大蟒蛇说着张开了血盆大口,扑向了鳏夫。

这则寓言故事告诉大家,隐患犹如蟒蛇吃人。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就是挽救生命。

我们要把风险隐患当作事故来处理,以“眼里揉不得一粒沙子”的态度,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不放过任何影响安全生产的不稳定因素。

《阿炳提灯》的警示----狠抓“三不伤害”我国民间音乐家阿炳,原名华彦钧,以演奏二胡和各种乐器为生。

他34岁那年穷困潦倒,因患眼疾而双目失明。

据说,阿炳夜晚外出上街时,手里总是提着一盏明亮的灯笼,对此很多人百思不解,认为他是“瞎子点灯——白费蜡”。

一天,有人问他:“你什么都看不见,为啥还要提着灯笼走路呢?”阿炳答道:“我提灯笼不是为了给自己照路,而是为了给他人照路。

我是看不见亮光,但别人很远就能看到我,这样就避免了许多不必要的磕碰。

”阿炳在夜里点灯,既保证了自己不被人撞到,又为其他行人照亮了前行的路,何乐而不为呢?这个故事让笔者感触颇深,如果每一名职工都具备了“四不伤害”意识,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认真履行工作职责,严格按照各项规章制度进行操作,既保证了自己的安全,又不会妨碍到别人的工作,一定会避免许多事故的发生。

寓言故事说安全

寓言故事说安全

从“尿布与啤酒”中挖掘安全
比如“安全文化”创建,就与关注安全问题的外 因有紧密的联系。一些企业推出了“大手拉小 手”、“亲情短波”等举措,让家人提醒务工人 员,要时刻注意安全生产。回过头来想,家人与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以及安全规程有什么必然的 联系吗?没有。但他们与安全生产之间确实存在 紧密的相关性,家人的叮咛、家人的幸福,并不 亚于领导大会小会对安全生产的强调,所生产的 影响力。
离心机除固相, 清洁保养不能忘。 机器运转勤观察, 不让泥巴甲板爬。 清洁保养搞彻底, 下次再用没问题。 电机保养不用急, 半月一次没问题。 用完之后管一管, 下次开机就运转。 甩完固相不清洗, 剪断销子现场急。 安全月,讲安全。 施工现场重安全, 安全意识时时想, 违规懒惰要抛弃。 安全健康靠自己, 安全生产靠全体。
3.农夫与蛇
有则寓言很多人都知道:在一个寒风刺骨的冬 天,一个农夫在回家的路上发现了一条冻僵的蛇, 农夫有一颗善良的心他将蛇放进自己棉衣里用体温 为其取暖,过了不久,蛇恢复过来,结果大家都知 道农夫被蛇咬死了。
安全警示:
很多人看完这则故事后,都会为农夫感到惋惜,对农夫的愚昧大 叫不该,对蛇的忘恩负义感到义愤难平。东郭先生也是如此。对农夫 的死去,我们除了同情和惋惜之外还能有什么呢?怪蛇吗?不!要怪 也只能怪他没有冷静的判断他的行为是否会造成危害,没有清醒的认 识到自己的举动是否对自己的生命构成威胁。我认为农夫的善良,珍 爱生命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但是我们应清醒的认识到蛇是种冷血的, 危险的动物。我们的热情不可能使它感恩,成为我们的朋友。
在做事之前我们要审时度势,冷静思考,要理性客观的分析判断 存在的风险,不能麻痹大意,心存侥幸,联系到我们钻井员工所从事 的工作特殊性,高风险性,我们更应该完全要将危险因素不断抵消的 同时,也要不断的提升自我识别不安全风险意识。

关于平安的小故事

关于平安的小故事

关于安全的小故事、大道理一、扁鹊的故事:魏文王问名医扁鹊说:“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扁鹊答说:“长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

”文王再问:“那么为什么你最出名呢?扁鹊答说:“我长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

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只有我们家的人才知道。

我中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之时。

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于本乡里。

而我扁鹊治病,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

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经脉上穿针管来放血、在皮肤上敷药等大手术,所以以为我的医术高明,名气因此响遍全国。

”文王说:“你说得好极了。

”小故事折射出大道理: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

1元事前预防=5元事后投资,这是安全经济学的基本定量规律,也是指导安全经济活动的重要基础,同时也告诉我们:预防性的“投入产出比”大大高于事故整改的“产出比”。

工业实践安全效益的“金字塔法则”也告诉我们:设计时考虑1分的安全性,相当于加工和制造时的10分安全性效果,而能达到运行或投产时的1000分安全性效果。

安全管理中,预防性投入的效果大大优于事后型整改效果。

这就要求在我们的安全生产管理中,是要谋事在先,尊重科学,探索规律,采取有效的事前控制措施,防患于未然,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在实际工作中,要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法制手段,由被动整改向主动抓管理、抓基层、抓基础转变,由阶段性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及突击式安全检查向长期性规范化、经常化、制度化安全监管转变,由注重事后查处向注重事前防范转变,由事后的被动经验管理向事前主动预防管理转变,由以控制事故为主向全面做好职业安全健康工作转变,切实推动安全管理工作重点下移、关口前移,加强事前防范,提高工作的前瞻性。

二、碰撞原理再讲个碰撞原理:各位回家做个实验:拿两个鸡蛋,左手一个,右手一个,用力对碰一下你会发现,只有一个鸡蛋破了,另一个完好!为什么呢?因为:当两个质量、速度、大小比较相近的物体相撞时,其中一方的防撞力比另一方强,哪怕只强0.0……1,它就会赢得100%的胜利!因为它只要赢得了开始,就可以势如破竹,一直赢下去。

寓言故事与安全

寓言故事与安全

1.良好的安全习惯有这样一个“南风法则”: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吹掉。

北风上来就是寒风凛冽冰冷刺骨,结果行人们把大衣裹得更紧了;而南风则徐徐吹动暖意融融,行人觉得暖和,便解开纽扣,继而脱掉大衣,南风最终获得了胜利。

从前有一个小和尚出家后,开始学剃头。

老和尚先让他在冬瓜上练习,小和尚每次练习完剃头后,将剃刀随手插在冬瓜上。

后来在给老和尚剃头时,也将剃刀随手插在了老和尚的头上。

不良习惯,就好像南风,看似威力不大,却在潜移默化中让人失去了警惕,长此以往走“捷径”养成了自然行为,成为习惯性违章作业,埋下了事故的火种,成为灾难发生的根源。

美国学者海因星曾经对55万起各种工伤事故进行过分析,其中80%是由于习惯性违章所致,80%啊!这个数字还不足以让我们警醒吗?如果我们的每一个工作负责人,在履行工作职责时,习惯的对工作组成员进行危险点告知、交代安全措施和技术措施;习惯的督促、监护工作组成员遵守操作规程;习惯的检查每一个工作组成员精神状态是否良好;习惯的检查和关注施工作业环境的瞬息变化;每一个人工作组成员习惯的遵守规定和习惯的互相提醒不安全行为。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都能养成一个良好的安全习惯,将麻痹赶出我们的思想,将习惯性违章赶出我们的工作,相信播下一种习惯,将收获一种成功。

2.注重细节2012年安徽高考作文:某公司车间角落放置了一架工作使用的梯子。

为了防止梯子倒下伤着人,工作人员特意在旁边写了条幅“注意安全”。

这事谁也没有放在心上,几年过去了,也没发生梯子倒下伤人的事件。

有一次,一位客户来洽谈合作事宜,他留意到条幅并驻足很久,最后建议将条幅改成“不用时请将梯子横放”。

2012年河南高考作文:船主让漆工给船涂漆。

漆工涂好船后,顺便将漏洞补好了。

过了不久,船主给漆工送了一大笔钱。

漆工说:“工钱已给过了”。

船主说“这是感谢补漏洞的钱。

”漆工说:“那是顺便补的。

”船主说:“当得知我的孩子们驾船出海,我就知道他们回不来了。

安全寓言故事

安全寓言故事

安全寓言故事(总3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NO.1 《喜鹊与乌鸦》寓言内容国王凤凰安排乌鸦和喜鹊担任监工,督促臣民建造安全家园。

喜鹊对工作认真负责,铁面无私、不讲情面,乌鸦对工作松松垮垮。

一段时间后经喜鹊监工的巢窝完好无损,而乌鸦监工的却七零八落,于是喜鹊被捧为祥鸟,处处受到欢迎,而乌鸦则遭到唾骂,被认为是丧门星,到处被驱赶。

安全寓意《喜鹊与乌鸦》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简单的道理,安全生产工作必须尽职尽责。

面对这样一项关乎大家生命财产安全的任务,来不得半点马虎,更不能凭借手中的职权而徇私枉法,贪污腐败。

否则,不但危害到大家的生命财产安全,自己也终会受到法律的惩罚。

NO.2 《斑鸠筑巢》寓言内容斑鸠兄弟俩都已经长大成人,父母让它俩独立生活。

哥哥找了一个粗壮的树叉,在那里筑巢;弟弟不听哥哥劝,因懒惰生活在别人丢弃的巢里,那里枯枝败叶,遇风雨飘摇。

初冬的一天,半夜里狂风大作,斑鸠哥哥躺在安逸的房间里享受香梦,斑鸠弟弟不得不随着狂风飞去,飘逝远方……安全寓意安全生产工作方针强调“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安全工作要有预见性,如果自己没意识到,听听别人的建议也是好的,不能因为自己的无知或者一时的懒惰而酿成大祸,更不能抱着侥幸心理面对严肃的安全生产工作,防患于未然总比出了险情再去补救更为重要。

NO.3 《蚊子和狮子》寓言内容有只蚊子飞到狮子面前,在狮子眼前嗡嗡地吹嘘,接着紧紧盘旋在狮子脸部周围,找着鼻孔附近没有长毛的地方一口叮下去,狮子只能用爪子不断抓自己的脸,对蚊子毫无招架之力。

蚊子看狮子投降,满脸得意高唱胜利歌声飞走。

可一不小心掉进蜘蛛的网里,白白成了蜘蛛的美好的一餐。

安全寓意这则寓言用来讽喻骄傲自大的人,告诉人们即使取得大的胜利也不能骄傲,要始终谨慎从事,否则可能在小处受到挫败。

正如我们的安全生产工作并没有终点,时时都会出现新的情况,处处藏有安全隐患,稍不留意就会酿成大祸。

安全理念的寓言故事.doc

安全理念的寓言故事.doc

《蜘蛛姐妹》--不消灭隐患隐患会消灭你
从前有一对蜘蛛姐妹,它们共同在河边织了一张网,两姐妹每天住在网上悠闲的欣赏河岸的风景。

有一天,它们住的网破了一个洞。

老大想,老二会去修的;老二想,老大会去修的,结果谁也没有去修。

后来洞越来越大了,老大想,这下老二一定会去修了,难道网这样破了,它还能住吗?老二想,这下老大一定会去修了,难道网这样破了,它还能住吗?结果又是谁也没有去修。

忽然有一天,来了一阵狂风,蜘蛛姐妹俩都蜷缩在破网上,结果,网被风吹到河里去了,两只蜘蛛都被水淹死了。

道理:这个小故事反映了现实中很多生产企业中存在的状况,明明看到有安全隐患,但不能提高警惕,引不起重视,终酿大祸。

有的管理人员明明发现灭火器过期未检,但觉得一般没事,就拖拖拉拉的不去检测,结果一旦突发火情,根本没法救援,很可惜。

因此有了安全隐患一定要想法设法及时排除,决不能推诿扯皮,更不能任其发展而埋下更大的安全隐患,否则只能想那对蜘蛛姐妹,终要受到惩罚!。

关于安全的哲理故事

关于安全的哲理故事

关于安全的哲理故事在一个古老的小镇上,有一位名叫老陈的木匠。

老陈手艺精湛,在镇里颇有名气,人们都喜欢找他打造家具。

有一天,镇上来了一位富商,他要建造一座豪华的宅邸,并指定老陈来负责木工部分。

这对于老陈来说,是一个难得的大生意。

老陈兴奋不已,立刻带着徒弟们投入到工作中。

为了赶工期,老陈和徒弟们每天都从早忙到晚,甚至有时候会忽略一些安全细节。

有一次,老陈在锯木头的时候,因为着急,没有把木头固定好。

就在锯子锯下去的瞬间,木头突然滑动,锯子偏离了方向,差点伤到了他的手。

虽然这次只是有惊无险,但老陈并没有太在意,只是简单地认为这是个意外。

然而,没过多久,一个年轻的徒弟在使用锤子钉钉子的时候,没有戴防护手套。

一颗钉子意外地反弹回来,扎进了他的手指,鲜血直流。

徒弟疼得哇哇大叫,工作也不得不暂停下来。

这时,老陈才开始意识到,忽略安全问题已经给他们带来了伤害。

他把徒弟们召集在一起,语重心长地说:“孩子们,我们不能只为了赶进度而忽视安全。

就像我们盖房子,如果地基不牢固,房子建得再快再漂亮,也有可能会倒塌。

安全就是我们工作的地基,只有保证安全,我们才能把活儿干好,才能长久地靠这门手艺吃饭。

”徒弟们纷纷点头,从那以后,他们在工作中更加注重安全,每次操作前都会仔细检查工具和设备,佩戴好防护用具。

最终,宅邸顺利完工,而且在整个过程中再也没有发生过任何安全事故。

老陈和徒弟们不仅赢得了富商的赞赏,还因为注重安全而在镇上传为佳话。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

忽视安全,往往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危险和损失。

再给大家讲一个发生在矿山的故事。

在一座大山深处,有一个大型的矿山。

矿山里的工人们每天都要深入地下几百米,挖掘矿石。

其中有一位名叫小李的年轻矿工,他工作勤奋,总是想要多挖一些矿石,多挣一些钱。

有一天,矿洞里的一个支撑柱出现了裂缝。

按照规定,应该立即停止挖掘,进行修复和加固。

但是小李觉得这只是一个小裂缝,不会有太大的问题,为了完成当天的挖掘任务,他决定继续工作。

6个经典的安全哲理故事

6个经典的安全哲理故事

6个经典的安全哲理故事一、温水煮青蛙的事故“温水煮青蛙”来源于19世纪末美国康奈尔大学科学家做过的著名“青蛙实验”。

科学家将青蛙投入已经煮沸的开水中时,青蛙因受不了突而其来的的高温刺激立即奋力从开水中跳出来得以成功逃生。

同样是水煮青蛙实验。

当科研人员把青蛙先放入装着冷水的容器中,然后再加热。

结果就不一样了。

青蛙反倒因为开始时水温的舒适而在水中悠然自得。

直至发现无法忍受高温时,已经心有余而力不足了,被活生生的在热水中煮死。

青蛙为什么会被煮死?渐变的事总认为无所谓,温度升高一度无所谓,再升高一度也无所谓,温度一点点的升高,升高到100度,就把青蛙煮死了,青蛙就是这样被煮死的。

安全质量管理,不要把小事不当回事。

小隐患可以引发大事故。

细节决定成败。

二、庖丁解牛庖丁是一位解牛大师,面对一头庞然大物,他善于顺着牛体的机理结构,贴着骨头下刀,劈开筋骨间的空隙,刀子所进之处,皮骨相离的声音甚至与先王传世的音乐相合,令人叹为观止。

越是面对复杂的问题、重大的工作,就是需要有一种细致的态度、科学的谋划,越是需要有一点“庖丁解牛”的智慧,庖丁将平凡的工作做成了艺术。

时间万物都有其固有的规律性,只要你在实践中做有心人,不断摸索,久而久之,熟能生巧,事情就会做得十分漂亮。

安全工作要注意找寻内在规律性,抓住主要矛盾。

把平凡工作做到极致就是艺术。

精心创造精品。

三、猴子的故事东南亚一带,有一种捕捉猴子的方法非常有趣。

当地人用一个木箱子,将一些美味的水果放在里面,箱子上开了一个小洞,大小刚好够猴子的手伸进去。

如果猴子抓了水果,手就抽不出来。

除非它把手中的水果丢下。

但大多数的猴子都不愿把手中的东西放掉,以致当猎人来的时候,不需要费什么力气,就可以轻易地捉住它们。

这个事故喻意十分的深刻,它隐含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 我们的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是不是往往为了那么一点点利益的追求,就不经意间选择了牺牲最为宝贵的生命安全做为代价。

猴子的确算不上高明,被活捉之后的下场可想而知。

安全哲理故事

安全哲理故事

安全哲理故事篇一:成语故事里的安全哲理成语故事里的安全哲理,安全人,你值得拥有~ ~ ~ 成语,是中国汉字语言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

成语是汉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成语源于生活,反映生活,不少成语都折射出诸多的人生哲理。

安全,是人们自古以来最基本的需求,因此,不少成语中都蕴藏着安全哲理,表达了古人的安全观念。

这些成语对于我们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很有启迪,小安加以积累整理,供大家借鉴。

抱薪救火文字出处:《史记?魏世家》:“且夫以地事秦,譬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成语释义:抱着柴草去救火。

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除灾祸,结果使灾祸反而扩大。

安全哲理:这就要求我们除了增强安全意识方面加强教育之外,在安全生产知识和技能方面也要加强培训与教育,使全体职工掌握本质所需的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安全生产技能,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

百密一疏文字出处:清?魏源《庸易通义》:“至道问学之有知无行,分温故为存心,知新为致知,而敦厚为存心,崇礼为致知,此皆百密一疏。

”成语释义:在极周密的考虑中偶然出现了一点疏忽。

安全哲理:安全生产工作,来不得半点疏忽,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灾难性后果。

“海因里希法则”就是最好的诠释。

避坑落井文字出处:《晋书?褚翜传》:“幸无外难,而内自相击,是避坑落井也。

”成语释义:从坑边上躲开,缺落进了井里。

比喻躲开了一害,又遭一害。

安全哲理:安全防范工作要抓在前头,坐到防范于未然,不能等到事故临头、危险出现了才手忙搅乱,顾此失彼。

不掌握安全生产的主动权,老是被动应付,就难免避坑落井。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文字出处:《礼记?经解》:“《易》曰:?君子慎始,差若毫厘,谬以千里。

成语释义:错误;谬差错。

开头是错了一点点,最后的结果就会酿成很大的错误。

安全哲理:疏忽大意、马虎粗心是安全生产的大敌。

不少震撼人心的重大恶性事故,开始时都只是由于某一个人的一个小小的疏忽所引起的。

关于安全的小故事.doc

关于安全的小故事.doc

关于安全的小故事、大道理一、扁鹊的故事:魏文王问名医扁鹊说:“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 扁鹊答说:“长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

”文王再问:“那么为什么你最出名呢?扁鹊答说:“我长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

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只有我们家的人才知道。

我中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之时。

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于本乡里。

而我扁鹊治病,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

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经脉上穿针管来放血、在皮肤上敷药等大手术,所以以为我的医术高明,名气因此响遍全国。

” 文王说:“你说得好极了。

”小故事折射出大道理: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

1元事前预防=5元事后投资,这是安全经济学的基本定量规律,也是指导安全经济活动的重要基础,同时也告诉我们:预防性的“投入产出比”大大高于事故整改的“产出比”。

工业实践安全效益的“金字塔法则”也告诉我们:设计时考虑1分的安全性,相当于加工和制造时的10分安全性效果,而能达到运行或投产时的1000分安全性效果。

安全管理中,预防性投入的效果大大优于事后型整改效果。

这就要求在我们的安全生产管理中,是要谋事在先,尊重科学,探索规律,采取有效的事前控制措施,防患于未然,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在实际工作中,要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法制手段,由被动整改向主动抓管理、抓基层、抓基础转变,由阶段性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及突击式安全检查向长期性规范化、经常化、制度化安全监管转变,由注重事后查处向注重事前防范转变,由事后的被动经验管理向事前主动预防管理转变,由以控制事故为主向全面做好职业安全健康工作转变,切实推动安全管理工作重点下移、关口前移,加强事前防范,提高工作的前瞻性。

二、碰撞原理再讲个碰撞原理:各位回家做个实验:拿两个鸡蛋,左手一个,右手一个,用力对碰一下你会发现,只有一个鸡蛋破了,另一个完好!为什么呢?因为:当两个质量、速度、大小比较相近的物体相撞时,其中一方的防撞力比另一方强,哪怕只强0.0……1,它就会赢得100%的胜利!因为它只要赢得了开始,就可以势如破竹,一直赢下去。

安全感悟分享

安全感悟分享
第一、青蛙的场所本该在水塘或禾田之中,而它却跳进了本不该 它去烧烤着的铁锅里,是“违章”;
第二、面对正在升高的温水而悠然自得,对可能导致的灾祸估计 不足或根本未察觉,是“麻痹”;
第三、身处险境而不自知,未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是对生命的 “不负责任”,最终等待它的结局只有一个——死亡。
10
故事八:老鼠偷油--责任落实不清
7
故事五:剑术--除隐患、保安全
一个剑术高超的剑师想把3个徒弟培养成剑术高手。为了择其优而 教之,他想了一个办法考验他们。他分别在 3个徒弟的房门上放了一把 扫帚,并将门虚掩,然后躲在暗处看他们的反应。
大徒弟开门后扫帚掉了下来,他纵身一跳,迅速躲闪过去了。二徒 弟进门,当发现扫帚落向他的时候,便迅速拔出剑把扫帚挑开了。三徒 弟最后一个慢条斯理地走近房门,他看见了门上的扫帚,就伸手把扫帚 取下来放在一边,然后走进了卧室。
有句名言叫“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那是教导人们如 何做人的。其实对于安全生产方面,也可以用“莫以事小而不为,莫以‘ 恶’小而为之”。安全的事无大小,不要以为一件事情看似微乎其微,就 不去认真做,更不要认为一个小小的失误不会影响什么而置之不理,认为 是没事找事。殊不知一个小错误就会酿成了大祸端,一个小小的烟头可以 让片片森林付之一炬;一次安全帽、衣服袖口的不系紧,就可以使我们在 危险来临时保护用具失去作用,甚至还会让我们丧失生命。
13
14
15
16
安全警示标志像一个烦人的管家婆,只有发生事故,才 发现她的可贵!
17
如果没有安全,一旦发生事故,再多的生产都等于零。 不安全,不但企业损失,而且给家庭带来的是毁灭性 的灾难。反之,有了安全,生产带来的才是真正的效 益,人们数钞票的声音才是欢乐的!

关于安全的小故事.doc

关于安全的小故事.doc

关于安全的小故事、大道理一、扁鹊的故事:魏文王问名医扁鹊说:“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 扁鹊答说:“长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

”文王再问:“那么为什么你最出名呢?扁鹊答说:“我长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

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只有我们家的人才知道。

我中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之时。

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于本乡里。

而我扁鹊治病,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

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经脉上穿针管来放血、在皮肤上敷药等大手术,所以以为我的医术高明,名气因此响遍全国。

” 文王说:“你说得好极了。

”小故事折射出大道理: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

1元事前预防=5元事后投资,这是安全经济学的基本定量规律,也是指导安全经济活动的重要基础,同时也告诉我们:预防性的“投入产出比”大大高于事故整改的“产出比”。

工业实践安全效益的“金字塔法则”也告诉我们:设计时考虑1分的安全性,相当于加工和制造时的10分安全性效果,而能达到运行或投产时的1000分安全性效果。

安全管理中,预防性投入的效果大大优于事后型整改效果。

这就要求在我们的安全生产管理中,是要谋事在先,尊重科学,探索规律,采取有效的事前控制措施,防患于未然,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在实际工作中,要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法制手段,由被动整改向主动抓管理、抓基层、抓基础转变,由阶段性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及突击式安全检查向长期性规范化、经常化、制度化安全监管转变,由注重事后查处向注重事前防范转变,由事后的被动经验管理向事前主动预防管理转变,由以控制事故为主向全面做好职业安全健康工作转变,切实推动安全管理工作重点下移、关口前移,加强事前防范,提高工作的前瞻性。

二、碰撞原理再讲个碰撞原理:各位回家做个实验:拿两个鸡蛋,左手一个,右手一个,用力对碰一下你会发现,只有一个鸡蛋破了,另一个完好!为什么呢?因为:当两个质量、速度、大小比较相近的物体相撞时,其中一方的防撞力比另一方强,哪怕只强0.0……1,它就会赢得100%的胜利!因为它只要赢得了开始,就可以势如破竹,一直赢下去。

安全的寓言故事

安全的寓言故事

安全的寓言故事安全的寓言故事(集合7篇)安全的寓言故事1一个寒冷的冬天,一只青蛙跳进了盛有温水的铁锅里,而铁锅下正在生起着小火,刚开始时,青蛙还悠然自得,认为自己找到了一个好归宿,沾沾自喜,无比的自豪和骄傲,但随着时间的流逝,等到发觉情况不妙时,它的体能已随着水温的升高而耗费殆尽,等到最后,却再也跳不出来。

长期的安全生产的大好形势,容易使人麻痹,放松了警惕,冲淡了人们头脑中的防范事故的危机感,安全意识淡薄,安全思想松懈,不安全因素就像一个个隐形炸弹,随时都有可能产生可怕的后果,所以,安全生产工作一刻也不能松懈、一点也不能麻痹、一丝儿也不可存在侥幸心理。

有两只同住在一个窝里的乌鸦兄弟,它们住的窝破了一个洞。

老大想,老二会去修的;老二想,老大会去修的,结果谁也没去修。

后来洞越来越大了,老大想,这下老二一定会去修了,老二也这么想。

结果又是谁也没修。

一直到了冬天,乌鸦兄弟的窝被风吹到地上,它俩都冻僵了。

小事不慎,将酿大祸。

安全工作也是如此,有时候忘戴一次安全帽,少拧一个小小的螺丝,都可能酿成一次大的事故,所以,安全工作要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不能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安全隐患一定要想方设法及时整改、排除,决不能推诿扯皮,更不能任其发展,成为更大的安全隐患。

一座破旧的庙里住着两只蜘蛛,一只在屋檐下,一只在佛龛上。

一天,旧庙的屋顶塌掉了,不过没有殃及两只蜘蛛,它们依然在自己的地盘上织网。

可自此之后佛龛上的蜘蛛网总被弄破,每每害得它修理半天。

如此反复,佛龛上的蜘蛛身心俱疲,无奈之下向邻居求助,屋檐下的蜘蛛却反问:“你只顾埋头补网,难道就没有发现头上的屋顶已经没有了吗?”面对安全生产发生的一切情况,每一个人都要静下心来思考发生的原因,寻找解决的办法,而不是要等到问题再次出现后,急急忙忙补救,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治标不治本,所做的只是些无用功而已,安全生产要从根本上找到源头,从源头上进行综合治理。

秋天到了,鸟儿们都忙开了,有的飞到南边越冬;有的留下来,积聚食物,修理巢穴,做好过冬的准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全悟道】9个寓言故事揭露9种安全哲学
寓言,一种生动有趣而富有教育意义的文学作品,它总是以看似幼稚的故事,给我们某种警示。

生活需要寓言,安全生产工作也需要寓言。

《农妇与蛇》——安全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
故事:一农户将一捕鼠器放在老鼠洞前,老鼠请求农户家中喂养的鸡、猪、牛援助,它们无动于衷,幸灾乐祸。

捕鼠器捕到一条毒蛇,农妇取蛇时被蛇咬,先后杀了鸡、猪补身子,不治身亡后宰了牛,给她办了身后事,而老鼠得以幸免。

道理:由此,我联想到安全生产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个部门通力合作,才能完成,依靠一个个岗位敬业,一个个环节畅通,才能实现。

“农妇与蛇”的故事告诉我们,安全连着你我他,保安全光洁身自好还不够,还要让身边的人不违章,不违纪,要善意提醒,及时纠正违章行为,帮助别人,其实就是帮助自己,只有零违章,零缺陷,才能零事故。

《抓猴子》——不能为了效益而忽视安全
故事:东南亚一带,当地人用一个木箱子,将一些美味的水果放在里面,箱子上开一个小洞,大小刚好够猴子的手伸进去。

如果猴子抓了水果,手就抽不出来。

除非它把手中的水果丢下。

但大多数的猴子都不愿把手中的东西放掉,以致当猎人来时,不需要费什么力气就可以轻易地捉住它们。

道理:有一些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往往为了那么一点点利益的追求,就不经意间选择了牺牲最为宝贵的生命安全做为代价。

从这个故事之中我们应该明白,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也要注重安全,要舍得安全生产投入,才能创造财富,拥有财富,否则一切都是空谈。

《驴子过河》——一次不出事不代表永远安全
故事:一头驴子背盐渡河,在河边滑了一跤,跌在水里,盐溶化了。

驴子站起来时,感到身体轻松了许多。

驴子以为获得了经验。

后来有一回,它背了棉花,走到河边的时候,便故意倒在了水里,可是棉花吸收了水,驴子非但不能再站起来,直到淹死。

道理:驴子为何死于非命?因为它过分依赖“经验”,而不知这些通过“偶然”机会得来的经验并不可靠。

笔者联想到生产过程中,有的员工不按照安全规程来操作,却发现从某种程度上讲,简化了工作程序,降低了劳动强度。

由此,这些员工便错误把这些违章操作奉为宝贵“经验”,并自得其乐。

《蜘蛛姐妹》——不消灭隐患隐患会消灭你
故事:从前有一对蜘蛛姐妹,它们共同在河边织了一张网,两姐妹每天住在网上悠闲的欣赏河岸的风景。

有一天,它们住的网破了一个洞。

老大想,老二会去修的;老二想,老大会去修的,结果谁也没有去修。

后来洞越来越大了,老大想,这下老二一定会去修了,难道网这样破了,它还能住吗?老二想,这下老大一定会去修了,难道网这样破了,它还能住吗?结果又是谁也没有去修。

忽然有一天,来了一阵狂风,蜘蛛姐妹俩都蜷缩在破网上,结果,网被风吹到河里去了,两只蜘蛛都被水淹死了。

道理:这个小故事反映了现实中很多生产企业中存在的状况,明明看到有安全隐患,但不能提高警惕,引不起重视,终酿大祸。

有的企业管理人员明明发现灭火器过期未检,但觉得一般没事,就拖拖拉拉的不去检测,结果一旦突发火情,根本没法救援,很可惜。

因此有了安全隐患一定要想法设法及时排除,决不能推诿扯皮,更不能任其发展而埋下更大的安全隐患,否则只能想那对蜘蛛姐妹,终要受到惩罚! 《温水煮蛙》——思想麻痹是最大的隐患
故事:一个寒冷的冬天,一只青蛙跳进了盛有温水的铁锅里,而铁锅下正在生起着小火,刚开始时,青蛙还悠然自得,认为自己找到了一个好归宿,沾沾自喜,无比的自豪。

随着时间的推进,等到发觉不妙时,它的体能已随着水温的升高而耗费殆尽,最后,再也跳不出来。

道理:第一、青蛙的场所本该在水塘或禾田之中,而它却跳进了本不该它去烧烤着的铁锅里,是“违章”;第二、面对正在升高的温水而悠然自得,对可能导致的灾祸估计不足或根本未察觉,是“麻痹”;第三、身处险境而不自知,是对生命的“不负责任”,最终等待它的结局只有一个——死亡。

《蚁穴溃堤》——安全管理贵在点点滴滴
故事:一个村庄为了防止水患,筑起了长堤。

一天,有个老农发现蚂蚁窝一下子猛增了许多。

老农担心蚂蚁窝会影响长堤的安全想回村报告,路上遇见了他的儿子,他儿子不以为然。

当天晚上风雨交加,河水暴涨。

河水从蚂蚁窝始而渗透,继而喷射,最终长堤决口,淹没了沿岸的大片村庄。

道理:小事不慎,将酿大祸。

安全生产同样如此,有时候忘戴一次安全帽,少拧一个小螺丝,都可能酿成大的事故。

所以,凡事要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不能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当发现不安全的隐患后,必须迅速进行整改,避免问题积累,浅水沟里翻船。

《斑鸠筑巢》——预防为主,永远不能忘
故事:斑鸠兄弟俩都已经长大成人,父母让它俩独立生活。

哥哥找了一个粗壮的树叉,在那里筑巢;弟弟不听哥哥劝,因懒惰生活在别人丢弃的巢里,那里枯枝败叶,遇风雨飘摇。

初冬的一天,半夜里狂风大作,斑鸠哥哥躺在安逸的房间里享受香梦,斑鸠弟弟不得不随着狂风飞去,飘逝远方……
道理:安全生产工作方针强调“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安全工作要有预见性,如果自己没意识到,听听别人的建议也是好的,不能因为自己的无知或者一时的懒惰而酿成大祸,更不能抱着侥幸心理面对严肃的安全生产工作,防患于未然总比出了险情再去补救更为重要。

《喜鹊与乌鸦》——尽职尽责绝不是一句口号
故事:国王凤凰安排乌鸦和喜鹊担任监工,督促臣民建造安全家园。

喜鹊对工作认真负责,铁面无私、不讲情面,乌鸦对工作松松垮垮。

一段时间后经喜鹊监工的巢窝完好无损,而乌鸦监工的却七零八落,于是喜鹊被捧为祥鸟,处处受到欢迎,而乌鸦则遭到唾骂,被认为是丧门星,到处被驱赶。

道理:故事告诉我们一个简单的道理,安全生产工作必须尽职尽责。

面对这样一项关乎大家生命财产安全的任务,来不得半点马虎,更不能凭借手中的职权而徇私枉法,贪污腐败。

否则,不但危害到大家的生命财产安全,自己也终会受到法律的惩罚。

《蚊子和狮子》——安全工作,要始终谨慎从事
故事:有只蚊子飞到狮子面前,在狮子眼前嗡嗡地吹嘘,接着紧紧盘旋在狮子脸部周围,找着鼻孔附近没有长毛的地方一口叮下去,狮子只能用爪子不断抓自己的脸,对蚊子毫无招架之力。

蚊子看狮子投降,满脸得意高唱胜利歌声飞走。

可一不小心掉进蜘蛛的网里,白白成了蜘蛛的美好的一餐。

道理:这则寓言用来讽喻骄傲自大的人,告诉人们即使取得大的胜利也不能骄傲,要始终谨慎从事,否则可能在小处受到挫败。

正如我们的安全生产工作并没有终点,时时都会出现新的情况,处处藏有安全隐患,稍不留意就会酿成大祸。

只有谨小慎微,时刻保持清醒的安全意识才能实现安全。

来源:中国安全生产报微信平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