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译文和注释
苏轼浣溪沙原文及翻译注释赏析
![苏轼浣溪沙原文及翻译注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617ab5c6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ea.png)
苏轼浣溪沙原文及翻译注释赏析苏轼浣溪沙原文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苏轼浣溪沙【注释】蕲水清泉寺:在今湖北浠水县。
元丰五年(1082)三月,苏轼曾游此寺。
“蕲”,音qí。
兰芽:兰草的嫩芽。
萧萧:形容雨声。
暮雨:傍晚下雨。
子规:杜鹃的别名。
休将:不要。
白发:指老年。
休将白发唱黄鸡:反用白居易的诗句,意为不要叹息年华易逝。
白居易在《醉歌示妓人商玲珑》一诗中,称“黄鸡催晓”,“白日催年”,人就是在黄鸡的叫声、白日的流动中一天天变老的,因此他慨叹“腰间红绫系未稳,镜里朱颜看已失”。
苏轼在这里反其意而用之:“休将白发唱黄鸡”。
“白发”,指年老,“黄鸡”,指代白居易诗中的年华易逝的感慨。
全句意思是不要因为自己老了就消极悲观,人生也会返老还童。
蕲水,今湖北浠水,在黄州(今湖北黄冈)东。
蕲水的清泉寺,下临兰溪。
兰溪水出于箬竹山,溪旁多兰花,故名曰:兰溪。
此词是元丰五年(1082年)三月,46岁的`苏轼贬官黄州期间所作。
苏轼浣溪沙[译文]山脚下兰草嫩芽入小溪,松林间小路清沙净无泥,傍晚细雨中杜鹃阵阵啼。
谁说人老不可再年少?门前流水还能执著奔向西!不必烦恼叹白发,多愁唱黄鸡。
苏轼浣溪沙鉴赏东坡为人胸襟坦荡旷达,善于因缘自适。
他因诗中有所谓“讥讽朝廷”语,被罗织罪名入狱,“乌台诗案”过后,于公元1080年(元丰三年)二月贬到黄州。
初时虽也吟过“饮中真味老更浓,醉里狂言醒可怕”(《定惠院寓居月夜偶出》)那样惴惴不安诗句,但当生活安顿下来之后,樵夫野老帮助,亲朋故旧关心,州郡长官礼遇,山川风物吸引,促使他拨开眼前阴霾,敞开了超旷爽朗心扉。
这首乐观呼唤青春人生之歌,当是在这种心情下吟出。
上阕三句,写清泉寺幽雅风光和环境。
山下小溪潺湲,岸边兰草刚刚萌生娇嫩幼芽。
松林间沙路,仿佛经过清泉冲刷,一尘不染,异常洁净。
傍晚细雨潇潇,寺外传来了杜鹃啼声。
这一派画意光景,涤去官场恶浊,没有市朝尘嚣。
欧阳修《浣溪沙》原文、注释、译文及评析
![欧阳修《浣溪沙》原文、注释、译文及评析](https://img.taocdn.com/s3/m/9075a181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a4.png)
欧阳修《浣溪沙》原文、注释、译文及评析原文:浣溪沙宋欧阳修堤上游人逐画船,拍堤春水四垂天 [11] 。
绿杨楼外出秋千。
白发戴花君莫笑,《六么》催拍盏频传 [12] 。
人生何处似尊前。
注释:[11]四垂天:天幕在四面低垂。
[12]《六幺》:唐时琵琶曲名,又名《绿腰》《录要》。
催拍,唐、宋燕乐歌舞大曲中,由固定的节奏过渡到较快的节奏,谓之为催拍,又称实摧、促拍、簇拍。
译文:堤上踏青赏春的人随着画船行走,春水碧波荡漾,不断击打着堤岸;天幕四垂,远远望去,水天相接。
湖畔绿杨掩映的小楼中,传来笑语喧闹声,仿佛看到了秋千上娇美的身影。
莫要笑话满头白发的老翁还头戴鲜花,我随着委婉动听的《六幺》琵琶曲调,频频交杯换盏。
人生什么时候能像饮酒一样惬意轻松,不必太多愁苦!评析:熙宁四年(1070)六月,欧阳修以观文殿学士、太子少师致仕,在他最爱的颍州西湖边归老。
归颍以后的当年八月,苏轼赴杭州通判任,与弟弟苏辙一同拜谒恩师欧阳修,师生畅游颍州西湖,勾留一月有余。
次年春,老友赵槩自南京来访,留颍月余,纵游剧饮而返。
此词殆作于这两次欢会中。
词的上片写天地间的无边春色,一派欢悦青春之景。
下片极写老年心境,“白发”句写老来疏狂自得的意态。
“六幺”句写筵前乐曲转急,情致高涨。
然忽以“人生”句收束,谓人生苦多乐少,何如常在尊前?这是深味人生苦境者的深沉感喟,凄怆中不失豪宕。
作者简介: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六一居士,庐陵(今江西吉安)人。
天圣八年(1030)省元,中进士甲科。
累擢知制诰、翰林学士,历枢密副使、参知政事。
仁宗朝,迁兵部尚书。
以太子少师致仕。
卒谥文忠。
其词承袭南唐遗风,与晏殊接近,以婉丽著称。
有《六一词》。
浣溪沙 (苏轼) 原文和译文
![浣溪沙 (苏轼) 原文和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64af72d0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ba.png)
浣溪沙 (苏轼) 原文和译文苏轼写的浣溪沙一共有五首,这是第四首,是在作者所辖地区发生重大灾情的情况下写的。
下面是关于浣溪沙苏轼原文及翻译的内容,欢迎阅读!浣溪沙苏轼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低人渴漫思茶,呼救何况野人家。
译文及注释译文枣花纷纷落在衣襟上。
村南村北响起车缫丝的声音,古老的柳树底下有一个穿牛衣的农民在叫卖黄瓜。
路途遥远,酒意上心头,昏昏然只想小憩一番。
艳阳高照,无奈口渴难忍,想要随便回去哪找点水喝。
于是叩开一家村民的屋门,问:可不可以给碗茶?注释徐门:即为徐州。
谢雨:雨后谢神。
簌簌:花落貌,一作“蔌蔌”,音义皆同。
缫车:纺车。
缫,一作“缲”,把蚕茧浸在热水里,抽出蚕丝。
牛衣:蓑衣之类。
这里泛指用粗麻编织的衣服。
《汉书.食货志》存有“贫民常衣牛马之衣”的话。
漫思茶:想随便去哪儿找点茶喝。
漫,随意,一作“谩”。
赏析这首《浣溪沙》词是苏轼43岁在徐州任太守时所作。
公元年(元丰元年)春天,徐州发生了严重旱灾,作为地方官的苏轼曾率众到城东二十里的石潭求雨。
得雨后,他又与百姓同赴石潭谢雨。
苏轼在赴徐门石潭谢雨路上写成组词《浣溪沙》,共五首,这是第四首。
作品描述他乡间的见闻和感受。
艺术上颇具匠心,词中从农村习见的典型事物入手,意趣盎然地表现了淳厚的乡村风味。
清新朴实,明白如话,生动真切,栩栩传神,是此词的显著特色。
此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
需要指出的是,这首词中所写的景,并不是一般情况下通过视觉形象构成的统一的画面,而是通过传入耳鼓的各种不同的音响在诗人意识的屏幕上折射出的一组联续不断的影象。
这首词就是苏轼在徐州(在今江苏省)作官的时候写下的。
按照当时的盲从风俗,一个关心农事的地方官,天大旱,必须向“龙王爷”祈雨;下了雨,又必须向“龙王爷”谢雨。
这首词就是苏轼存有一次途经农村回去谢雨,记下的见闻之一。
“簌簌衣巾落枣花”,按照文意本来应该是“枣花簌簌落衣巾”。
《浣溪沙》苏轼词翻译及赏析
![《浣溪沙》苏轼词翻译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e5e4b097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89.png)
《浣溪沙》苏轼词翻译及赏析下面是作者精心整理的《浣溪沙》苏轼词翻译及赏析(共含9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浣溪沙》苏轼词翻译及赏析《浣溪沙》苏轼词翻译及赏析道字娇讹语未成。
未应春阁梦多情。
朝来何事绿鬟倾。
彩索身轻长趁燕,红窗睡重不闻莺。
困人天气近清明。
苏轼词作鉴赏这首词体现了作者对婉约词的一个极好的开拓与创新。
词中以含蓄蕴藉、轻松幽默的语言,描写一位富裕家庭怀春少女的.天真活泼形象。
整首词新颖工巧,清绮细致,雅丽自然,表现人物形象不仅能曲尽其形,且能曲尽其神,曲尽其理,显示出非凡的艺术功力。
上片写少女朝慵初起的娇态。
首句写少女梦呓中吐字不清,言不成句,意表现少女怀春时特有的羞涩心理。
接下来二句语含谐趣,故设疑云:如此娇小憨稚的姑娘是不会被那些儿女情事牵扯的吧,那为什么早晨迟迟不起云鬟半偏呢?以上几句将少女的春情写得若有若无,巧妙地表现了情窦初开的少女的心理特点。
词的下片通过少女荡秋千和昼眠这两个生活侧面的描写,写她贪玩好睡的憨态。
姑娘白天秋千上飞来荡去,轻捷灵巧的身子有如春燕。
可是,晚上躺下来以后,她就一觉睡到红日当窗,莺啼户外,仍是深眠不醒。
少女白昼酣眠,是为排遣烦忧,作者却说是因为快要到清明了,正是困人的季节。
这首词传神地描写了少女春天的慵困意态,写出了少女怀春时玫瑰色的梦境。
写作上,它撮笔生新,不落陈套,始终围绕少女春日贪睡这一侧面,用饶有情致的笔调加以渲染,使一位怀春少女的神思跃然纸上,呼之欲出。
词以上下问答的形式写出,这种结构造成了一种意深笔曲的效果,而无一眼见底的单调浅薄之感。
篇2:《浣溪沙》苏轼诗词原文翻译与赏析《浣溪沙》苏轼诗词原文翻译与赏析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
敲门试问野人家。
字词解释:簌(sù)簌:花落貌,一作“蔌蔌”,音义皆同。
此句谓枣花纷纷落在衣巾上,句法倒装。
缫(sāo)车:缫丝车,抽丝工具。
缫,一作“缲”,把蚕茧浸在热水里,抽出蚕丝。
浣溪沙晏殊晏殊《浣溪沙》的诗词赏析(精选3篇)
![浣溪沙晏殊晏殊《浣溪沙》的诗词赏析(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11dd4604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36.png)
浣溪沙晏殊晏殊《浣溪沙》的诗词赏析(精选3篇)浣溪沙,原为唐代教坊曲名,《金奁集》入“黄钟宫”,《张子野词》入“中吕宫”。
本文是作者勤劳的小编有缘人为大伙儿分享的3篇晏殊《浣溪沙》的诗词赏析,欢迎参考。
注释:篇一⑴浣溪沙:唐玄宗时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
沙,一作纱。
⑴一曲新词酒一杯:此句化用白居易《长安道》诗意:花枝缺入青楼开,艳歌一曲酒一杯。
一曲,一首。
因为词是配合音乐唱的,故称曲。
⑴去年天气旧亭台:是说天气、亭台都和去年一样。
此句化用五代郑谷《和知己秋日伤怀》诗:流水歌声共不回,去年天气旧池台。
⑴夕阳:落日。
西下:向西方地平线落下。
几时回:什么时候回来。
⑴无可奈何:不得已,没有办法。
作者介绍篇二晏殊[1](991-1055),字同叔,有名词人、诗人、散文家,汉族,北宋抚州府临川城人(今属江西进贤县文港镇沙河人),是抚州籍一个宰相。
晏殊与其第七子晏几道(1037-1110),在当时北宋词坛上,被称为大晏和小晏。
十四岁以神童入试,赐同进士出身,命为秘书省正字,迁太常寺奉礼郎、光禄寺丞、尚书户部员外郎、太子舍人、翰林学士、左庶子,仁宗即位迁右谏议大夫兼侍读学士加给事中,进礼部侍郎,拜枢密使、参知政事加尚书左丞,庆历中拜集贤殿学士、同平章事兼枢密使、礼部刑部尚书、观文殿大学士知永兴军、兵部尚书,封临淄公,谥号元献,世称晏元献。
晏殊历任要职,更兼提拔后进,如范仲淹、欧阳修等,皆出其门。
代表作品有《清平乐红笺小字》、《踏莎行小径红稀》和《清平乐金风细细》等。
晏殊,字同叔,5岁就能创作诗,抚州临川人。
景德元年(1004年),江南按抚张知白听说这件事,将他以神童的身份推荐。
皇帝召见晏殊和来自各地的数千名考生同时入殿参加考试,晏殊的神色毫不胆摄,用笔很快完成了答卷。
真宗要赏赐他,让他有着进士的身份。
宰相寇准说道:晏殊是外地人皇帝回答道:张九龄难道不是外地人吗?过了两天,又要进行诗、赋、论的考试,晏殊上奏说道我曾经做过这些题,请用别的题来测试我。
苏轼《浣溪沙》原文、注释及译文
![苏轼《浣溪沙》原文、注释及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74b2a78c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99.png)
苏轼《浣溪沙》原文、注释及译文
【原文】
《浣溪沙》
宋·苏轼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 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注释】
浸(jìn):泡在水里。
萧萧:指雨声。
子规:杜鹃鸟。
黄鸡:这句来自白居易《醉歌》:“黄鸡催晓丑时鸣……镜里朱颜看已失。
”喻指时光流逝、人生易老。
【大意】
幽静的山坡下,芬芳的兰草刚刚萌发出嫩绿的新芽;绿茸茸的一直铺展到清澈的溪水中。
那条伸向松林的沙路幽深而宁静;路面上看不到一丁点儿的烂泥,十分洁净。
黄昏时分,天空中飘洒起潇潇的细雨;雨声中,又隐约传来杜鹃的啼鸣。
谁说人老了便不能再有年轻人的朝气和活力,就像流水一般滔滔向东、永不能回头?你看这门前的溪水便大不一般:它偏偏能够向西流!所以,别再去感伤满头的白发,或者在黄鸡的啼鸣声中哀叹时光的飞逝了!。
晏殊《浣溪沙》诗词译文与赏析
![晏殊《浣溪沙》诗词译文与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c5930039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e3.png)
晏殊《浣溪沙》诗词译文与赏析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古诗了吧,狭义的古诗,是指产生于唐代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近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体裁。
其实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晏殊《浣溪沙》诗词译文与赏析,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晏殊《浣溪沙》诗词译文与赏析篇1浣溪沙晏殊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销魂。
酒筵歌席莫辞频。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
不如怜取眼前人。
【注释】①一向:一晌,片刻。
②有限身:意思是人生短暂。
③等闲:平常,一般。
④消魂:灵魂离开肉体。
意思是极度悲伤、痛苦,或极度快乐。
⑤怜:珍惜,怜爱。
⑥取:语助词。
频:多次。
译文1年华易逝,人生是多么的短暂,一次平常的离别也会引起极度的悲伤和愁苦,还是及时行乐欢歌筵饮吧,不要嫌歌舞酒宴太多太频而推辞。
登高望远,放眼辽阔的河山,便怀思远别的亲友;看到风雨摧落繁花,更是伤感春光易逝。
空念远亲和落花伤春都是徒劳无益,还不如去怜爱眼前这轻歌曼舞的美人吧。
译文2易逝的时光有限的人生,平常的离别也让人断肠伤心。
饮宴歌舞莫要嫌它频繁。
放眼山河徒然怀念远方亲友,看见风雨中落花纷纷更让人伤春。
不如赶紧怜爱眼前的亲人。
译文3:片刻的时光,有限的生命。
在这短暂的一生中,别离是不只一次会遇到的,而每一回离别,都占去有限年光的一部分。
痛苦是无益的,不如对酒当歌,自遣情怀吧。
若是登临之际,放眼辽阔的河山,徒然地怀思远别的亲友;就算是独处家中,看到风雨摧落了繁花,更令人感伤春光易逝,倒不如怜惜眼前曼舞的歌女。
译文4:芳年易去,人生苦短,平平常常的离别也会使人消魂断肠。
对酒当歌,及时行乐,不要推辞这频频而来的歌舞欢宴。
极目辽阔无际的山河,会加重对远方亲友的怀念,见到风雨吹落鲜花,更加感伤春光的短暂。
倒不如放开情怀,怜爱眼前这俏丽的佳人,她会给我带来快乐无限。
【评点】本篇为晏殊的代表作品,是春日感怀之作。
浣溪沙欧阳修原文译文与赏析
![浣溪沙欧阳修原文译文与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a33a1807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aa.png)
浣溪沙欧阳修原文译文与赏析
《浣溪沙》是中国古代文学家苏轼的代表作,它以生动的比喻及写实的细节,述说了一段苏轼思念他的朋友而写的情感历程。
《浣溪沙》是典型的宋代婉约派文学作品,通过苏轼深情的爱情思念,抒发出苏轼的哀痛和思念,令读者动容和感动。
《浣溪沙》原文译文:
相思相望双泪垂。
心隔万里共长怀。
一朝开花百花乱,
花落人事寄寂寥。
同心一愿锦绣前,
离别路长叹共。
起舞落日满江风,
梦里亦自觉空回。
《浣溪沙》译文的大意是,有一对恋人隔着万里相思相望,不离不弃。
一朝相聚,百花盛开,放完却没有丝毫的残留,枝叶落尽,只有一份寂寥;他们共赴密宗,结下千丝万缕的约定,然而分离之后,却回不去当初的路口,只有满江风里的踏歌和梦境中的凭空思念。
《浣溪沙》赏析:
《浣溪沙》运用了很多优美的比喻,让人感受到苏轼深爱的情感。
文中“相思相望”可以表达出一种深切的思念与相视的哀愁;“一朝开花百花乱”这句,把相聚的短暂的美好比喻成花开的流转,可以让
人体悟到他被时间所屈辱;还有“同心一愿锦绣前”,注重了双方勉励一致的承诺,使得爱情缠绵不断;“离别路长叹共”,则表达了由于离别而带来无尽的思念,让人无比的唏嘘和感伤。
在艺术上,《浣溪沙》始终保持了清新脱俗、婉约优雅的特点,语言流畅、曲折,充满婉约的情调。
以细腻的文字描绘出古代友情之美与深情之困,气韵悠远,被誉为“古今绝代佳作”。
总之,《浣溪沙》以苏轼的文学手法,给读者带来一场安静而又感性的思念之旅,也使人们在古老的文学作品中深深感受到爱情的高贵及它在困苦中那支离之深邃而触目惊心的爱情之火。
《浣溪沙》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浣溪沙》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58747bd0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89.png)
《浣溪沙》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浣溪沙清·纳兰性德原文:身向云山那畔行,北风吹断马嘶声,深秋远塞若为情!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
古今幽恨几时平!译文:我向着那高耸入云的方向前进。
北风呼啸,淹没了战马的嘶鸣声。
深秋远远的边塞,使人不禁情伤。
一抹晚烟袅袅升起,在这边地的城堡上显得尤其荒凉。
夕阳西下,斜斜地照射在山海关城头的旗杆上。
古往今来胸中的怨恨何时能平?注释:那畔:那边。
吹断:谓北风的吼声使马嘶声也听不到了。
若为情:若,怎。
若为,怎为之意。
此处意谓面对如此深秋野塞又是怎样的情怀呢!宋晏几道《南乡子》:“柳外行人回首处,迢迢,若比银河路更遥。
”又,宋毛滂《小重山》:“江山雄胜为公倾,公惜醉,风月若为情。
”荒戍垒:荒凉萧瑟的营垒。
戍,保卫。
赏析:“身向云山那畔行”。
起句点明此行之目的地,很容易让人想起同是纳兰的“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
“北风吹断马嘶声。
”“北风”言明时节为秋,亦称“秋声”。
唐苏颋《汾上惊秋》有:“北风吹白云,万里渡河汾。
心绪逢摇落,秋声不可闻”。
边地北风,从来都音声肃杀,听了这肃杀之声,只会使人愁绪纷乱,心情悲伤。
而纳兰在此处云“北风吹断马嘶声”。
听闻如此强劲,如此凛冽的北风,作者心境若何,可想而知。
难怪他会感慨“深秋远塞若为情”。
下片。
“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以简古疏墨之笔勾勒了一幅充满萧索之气的战地风光侧面。
晚烟一抹,袅然升起,飘荡于天际,营垒荒凉而萧瑟;时至黄昏,落日半斜,没于旗杆,而关城依旧。
词中的寥廓的意境不禁让人想起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以及范仲淹的“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故而张草纫在《纳兰词笺注》前言中言,纳兰的边塞词“写得精劲深雄,可以说是填补了词作品上的一个空白点”。
然而平心而论,无论是“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万帐穹庐人醉,星影要摇欲坠”,还是“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纳兰都不过是边塞所见所历的白描,作者本身并没有倾注深刻的生命体验,这类作品的张力无法与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同日而语。
《浣溪沙》原文翻译及赏析(优秀7篇)
![《浣溪沙》原文翻译及赏析(优秀7篇)](https://img.taocdn.com/s3/m/69cd09a8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9c.png)
《浣溪沙》原文翻译及赏析(优秀7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策划方案、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trinal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insight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浣溪沙》原文翻译及赏析(优秀7篇)四面垂杨十里荷。
《浣溪沙》全词翻译赏析
![《浣溪沙》全词翻译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8e359200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20.png)
《浣溪沙》全词翻译赏析《浣溪沙》全词翻译赏析赏析,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欣赏并分析(诗文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浣溪沙》全词翻译赏析,一起来看看吧。
《浣溪沙》全词翻译赏析1浣溪沙纳兰性德(清代)伏雨朝寒愁不胜,那能还傍杏花行。
去年高摘斗轻盈。
漫惹炉烟双袖紫,空将酒晕一衫青。
人间何处问多情。
注释①伏雨:指连绵不断的雨。
杜甫《秋雨叹》诗:“阑风伏雨秋纷纷,四海八荒同一云。
”②高摘:攀高折花。
③斗轻盈:与同伴比赛看谁的动作更迅捷轻快。
轻盈,多用以形容女子体态的轻快、灵活。
④炉烟:香炉中的熏烟。
⑤酒晕:喝完酒后脸上泛起的红晕。
陆游《宴西楼》诗:“烛光低映珠帐丽,酒晕徐添玉颊红。
”参考译文这连绵不断的雨如同剪不断的哀愁,依稀记得去年我们到杏花园游玩,还一起攀上枝头摘取花枝,比赛谁最轻盈利落。
香炉中的熏烟轻轻地萦绕,双袖在炉火映照中泛着紫红的颜色,身着青衫而脸上胀红了酒晕。
人间何其广大,竟然还是无处寻觅、亦无处寄托那一份多情。
创作背景在这一年,纳兰生命中最重要的那位女子离开了人间。
她是纳兰的第一位结发妻子,也有人说她是他遇到的第二个女人。
无论如何,她都是纳兰怀想一生的知音和伴侣:卢氏。
史书载,他们夫妻二人恩爱有加,感情笃深。
新婚燕尔的浪漫与纳兰词人的特质融合,成就了牵魂引魄、游梦天方的醉人生活。
然而短暂的快乐也许就是为了让纳兰El后的回忆更为酸楚。
就在三年之后的康熙十六年四月,卢氏产下一子海亮。
约月余,卢氏因为产后患病,于五月三十日撒手人寰。
突如其来的打击使纳兰太伤心。
在以后的悼亡诗词中,他浸着泪水的墨笔一再流露出哀婉凄楚的不尽相思之情和怅然若失的怀念心绪。
他在一首《沁园春》中写道:便人间天上,尘缘未断,春花秋月,触绪还伤。
赏析《浣溪沙·伏雨朝寒愁不胜》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的作品,本诗是一首相思之作,描绘了一种多情无奈的阑珊意绪,表达了诗人对伴侣的思念。
浣溪沙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通用5篇)
![浣溪沙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通用5篇)](https://img.taocdn.com/s3/m/882d8a26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32.png)
浣溪沙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浣溪沙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通用5篇)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许多人对一些广为流传的古诗都不陌生吧,广义的古诗,泛指鸦片战争以前中国所有的诗歌,与近代从西方传来的现代新诗相对应。
古诗的类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浣溪沙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浣溪沙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篇1浣溪沙·庚申除夜纳兰性德〔清代〕收取闲心冷处浓,舞裙犹忆柘枝红。
谁家刻烛待春风。
竹叶樽空翻采燕,九枝灯灺颤金虫。
风流端合倚天公。
译文及注释译文:在寒冷的除夕夜里把心里浓烈的思念收起,且看眼前那柘枝舞女的红裙,还像往年一样绚烂吗?想起自家当年在除夕夜里在蜡烛上刻出痕迹采等待新春的到来。
竹叶酒已经喝尽了,大家都在头上戴着彩绸做成的燕子来欢庆新年的到来。
灯烛已经熄灭了,剩下的灯花仿佛一条条金虫在微微颤抖,如此风流快乐,全仗着天公的庇护啊。
注释:浣溪沙:词牌名,小令,又名《满院春》《小庭花》等,因西施浣纱的故事而得名。
双调,四十二字,前段三句,三平韵,后三句,两平韵。
庚申(gēng shēn)除夜:即康熙十九年(1680年)除夜。
“收取”句:明王次回《寒词》:“个人真与梅花似,一片幽香冷处浓。
”这句说收拾起一切闲心,冷静下来,而思念之情却更浓烈了。
柘(zhè)枝:即柘枝舞。
此舞唐代由西域传入内地,初为独舞,后演化为双人舞,宋时发展为多人舞。
谁家:哪一家,此处指自家。
刻烛:在蜡烛上刻度数,点燃时以计时间。
竹叶:指竹叶酒。
采燕:旧俗于立春时剪彩绸为燕子形,饰于头上。
九枝灯:一干九枝的烛灯。
灺(xiè),熄灭。
金虫:比喻灯花。
端:真。
合:应该,应当。
赏析:上片写年末岁尾,各家皆翘首以待新春第一一黎明的到来。
“收取闲心冷处浓”,开篇第一句话就奠定了迹词的感情基调:在寒冷的除夕夜里迹应该抛开所有,放下一切,静心等待,但浓郁的闲情却是冷处偏浓。
在一片迹应该繁花着锦的情境中,纳兰却似有一种无言的忧伤。
吴文英《浣溪沙》全词注释翻译及赏析
![吴文英《浣溪沙》全词注释翻译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60dab55b2e3f5727a4e96201.png)
吴文英《浣溪沙》全词注释翻译及赏析浣溪沙吴文英门隔花深旧梦游,夕阳无语燕归愁,玉纤香动小帘钩①。
落絮无声春堕泪②,行云有影月含羞。
东风临夜冷于秋。
[注释]①玉纤:手。
②春堕泪:指春雨。
【译文】我的梦魂总是在旧梦中寻游,梦境中我又来到当年的庭院,深深的花丛把院门遮掩住了。
斜阳默默无言地渐渐向西边沉下去,归来的燕子也沉默无言,仿佛带着万般忧愁。
一股幽香浮动,她那双带有香味的白皙的纤纤玉指,轻轻地拉开了小小的幕帘。
悠悠的柳絮无声坠落,那是老天爷为人世间的生离死别滴下的行行热泪。
月光被浮云轻轻地遮掩住,那是因为含羞而挡住了泪眼,料峭的春风吹拂脸面,凄凉冷清的势头简直就像秋天一样。
【译文】梦里我又来到门隔花丛的庭院,夕阳默默西落归燕也在发愁,芳馨的纤指摘下了小小帘钩。
柳絮无声坠落是春归滴泪,浮云投下暗影月亮含着羞容,东风凄紧春夜寒冷赛过深秋。
【评点】这是一首由梦境而发的词。
词人借梦境中的见闻书写真实的怀人情思,构思新颖,别具一格。
词的上片主要记梦。
起句“门隔花深梦旧游”即点明这是梦境,梦境中词人看到花丛深处的门若隐若现,却终不得其踪。
时值斜照在庭,词人又看到了充满愁思的归燕,这从侧面反映了词人此刻正愁思满腹。
至于是何愁思,词人在“玉纤”句中暗示是离别之情。
伊人纤手开帘,二人相偕出户,彼此留恋,不忍分离。
词人梦境中的情景都如此惨淡,可见词人离别愁怨之深。
下片写词人月夜抒怀。
“落絮无声春堕泪,行云有影月含羞”是千古佳句,柳絮飘飞似低泣,云遮月儿似含羞,词人用比兴手法,将人的情感赋予“柳絮”、“春”、“行云”和“月”,更深层次地刻画了人的离别悲感。
以“春”和“月”喻人,不说人落泪,而说飘落的柳絮是受感动的苍天在落泪,人之落泪自然尽在不言中。
“月含羞”实拟人之含悲,暗自滴泪。
把人的感情完全移入自然界,造成人化的自然。
自然的“堕泪”、“含羞”正表现了人的离别悲伤的深度。
词人把人间的离愁别恨幻化成情天恨海,形成深广而迷离的至高至美的艺术境界,从而引起读者的遐思,确实是妙笔生花。
晏殊《浣溪沙》翻译及赏析
![晏殊《浣溪沙》翻译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6c7b31a8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f3.png)
晏殊《浣溪沙》翻译及赏析晏殊《浣溪沙》翻译及赏析晏殊《浣溪沙》不但以词境胜,还兼以理致胜。
这是晏殊词中最为脍炙人口的篇章。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关于晏殊《浣溪沙》的翻译及赏析。
晏殊《浣溪沙》翻译及赏析1浣溪沙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译文我填上一曲新词,倒上一杯美酒,这时的天气,与去年相同。
当夕阳西下,何时才能回转?令人无可奈何,看见花儿又残落了;似曾相识,春燕又飞回。
美好的事物无法挽留,只不过是似曾相识而已,想到这些令人感伤。
我独自在小径里徘徊,感觉很伤感。
赏析这是晏殊词中最为脍炙人口的篇章。
词的上片通过对眼前景物的咏叹,将怀旧之感、伤今之情与惜时之意交织、融合在一起。
“一曲新词酒一杯”,所展示的是“对酒当歌”的情景,似乎主人公十分醉心于宴饮涵咏之乐。
的确,作为安享尊荣而又崇文尚雅的“太平宰相”,以歌侑酒,是作者习于问津、也乐于问津的娱情遣兴方式之一。
然而在作者的记忆中,最难忘怀的却是去年的那次歌宴。
“去年天气”句,点出眼前的阳春烟景既与去年无异,而作者置身的亭台也恰好是昔日饮酒听歌的场所。
故地重临,怀旧自不可免。
此句中正包蕴着一种景物依旧而人事全非的怀旧之感。
在这种怀旧之感中又糅合着深婉的伤今之情。
这样,作者纵然襟怀冲澹,又怎能没有些微的伤感呢?“夕阳西下”句,不仅是惋惜时光的匆匆流逝,同时也是慨叹昔日与伊人同乐的情景已一去不返。
细味“几时回”三字,所折射出的似乎是一种企盼其返、却又情知难返的纡细心态。
下片仍以融情于景的笔法申发前意。
“无可奈何”二句,属对工切,声韵和谐,寓意深婉,一向称为名对。
唯其如此,作者既用于此词,又用于《示张寺丞王校勘》一诗。
上句对春光的流逝示惋惜之情,下句对巢燕的归来兴怀旧之感。
人间生死,同花开花落一样,不由自主,所以说“无何奈何”。
旧地重游,前尘影事,若幻若真,所以说“似曾相识”。
渗透在句中的是一种混杂着眷恋和怅惆,既似冲澹又似深婉的人生怅触。
苏轼《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苏轼《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4d7ea751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e7.png)
苏轼《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原文】
《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
簌簌衣巾落枣花。
村南村北响缫车。
①牛衣古柳卖黄瓜。
②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
敲门试问野人家。
【注释】
①缫(sao骚)车:缫丝的工具。
②牛衣:又称牛被,“编草使暖,以披牛体,盖蓑衣之类。
”(宋·程大昌《演繁露》)
【译文】
轻轻的枣花将人们的衣巾落满。
喧哗的缫车在村里响遍。
拴牛的老柳树下传来卖瓜人的声声吆唤。
酒困路长使我不愿再向前走一步,而只想睡觉,况且这中午时分多想将热茶喝上几碗,索性先到那老乡家把门儿串。
【集评】
清·王士祯:“‘牛衣古柳卖黄瓜’,非坡仙无此胸次。
”(《花草蒙拾》)
【赏析】
此词上片写枣花,写缫车声,写卖瓜人,这是一幅生动自然的初夏村居图。
下片写作者自己路途的困渴和向农家敲门索茶的情景。
这又是作者自我形象的刻划,这一形象不是五马踟蹰、前呼后应的太守,而是一个胸怀疏朗、与民无间的活东坡。
《浣溪沙》宋词赏析及注释翻译
![《浣溪沙》宋词赏析及注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1aef4c26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96.png)
《浣溪沙》宋词赏析及注释翻译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词语解释】1.漠漠:像轻清寒一样的冷漠。
2.清寒:阴天,有些冷。
3.晓阴:早晨天阴着。
4.无赖:词人厌恶之语。
5.穷秋:秋天走到了尽头。
6.淡烟流水:画屏上轻烟淡淡,流水潺潺。
7.幽:意境悠远。
8.自在:自由自在。
9.丝雨:细雨。
10.宝帘:缀着珠宝的帘子。
11.闲挂:很随意地挂着。
【作者简介】秦观(1049-1100):北宋词人。
字少游、太虚,号淮海居士,扬州高邮(今属江苏高邮)人。
三十六岁中进士。
曾任蔡州教授、太学博士、国史院编修官等职位。
在新旧之争中,因和苏轼关系密切而屡受新打击,先后被贬到处州、郴州、横州、雷州等边远地区,最后死于藤州。
秦观是“苏门四学士“之一,以词闻名,文辞为苏轼所赏识。
其词风格婉约纤细、柔媚清丽,情调低沉感伤,愁思哀怨。
向来被认为是婉约派的代表作家之一。
对后来的词家有显著的影响。
【诗文解释】在春寒料峭的天气里独自登上小楼,早上的天阴着好象是在深秋。
屋内画屏上轻烟淡淡,流水潺潺。
天上自由自在飘飞的花瓣轻得好象夜里的美梦,天空中飘洒的雨丝细得好象心中的忧愁。
走回室内,随意用小银钩把帘子挂起。
【译文】漫漫的春寒弥漫小楼,拂晓阴冷好似深秋,画屏上烟霭淡淡流水悠悠景色清幽。
自由自在的飞絮轻如梦幻,无边无际的细雨似缕缕哀愁,珍珠宝帘悄然挂上小小银钩。
【评点】这是一首闺怨词,写一个年轻女子在初春时节滋生淡淡愁绪,字里行间流露出浓浓的忧思。
上片写天气与室内环境的凄清,通过写景渲染萧瑟的气氛,不言愁而愁自见。
起首一句“漠漠轻寒上小楼”,笔意轻灵,如微风拂面,让人不自觉地融入其中,为全词奠定了一种清冷的基调。
随后一句还是写天气,强调“轻寒”。
初春之寒,昏晓最甚。
更何况阴云遮日,寒意自然更深一步,难怪会让人误以为是深秋时节。
“无赖”二字暗指女主人公因为天气变化而生出丝丝愁绪。
《浣溪沙》原文及翻译赏析范文精选
![《浣溪沙》原文及翻译赏析范文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4e081808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a3.png)
《浣溪沙》原文及翻译赏析浣溪沙·往年宏辞御题有西山晴雪诗日射云间五色芝,鸳鸯宫瓦碧参差。
西山晴雪入新诗。
焦土已经三月火,残花犹发万年枝。
他年江令独来时。
注释五色芝:即灵芝。
鸳鸯宫瓦:宫瓦俯仰相次,故以鸳鸯名之。
西山晴雪:作者自注,往年宏辞御题有西山晴雪诗。
三月火:指蒙古军队的烧杀劫掠。
江令:指南朝人江总,官至尚书令,世称江令。
此作者以江令自喻。
注释五色芝:即灵芝。
能益精气、强筋骨,久食延寿,旧以为兆端之草。
鸳鸯宫瓦:宫瓦俯仰相次,故以鸳鸯名之。
西山晴雪:作者自注,往年宏辞御题有西山晴雪诗。
三月火:指蒙古军队的烧杀劫掠。
《史记·项羽本纪》中载:项羽引兵屠咸阳,烧秦宫,火三月不灭。
后世便以“三月火”为遭劫之典。
江令:指南朝人江总,官至尚书令,世称江令。
不理政务,日与陈后主游宴后庭,颇有文名,陈亡入隋,此作者以江令自喻。
赏析金亡之后,词人重游故都,触景生情,咏词寄怀。
上片追忆金朝往昔盛况。
“日射云间”二句意谓昔日在阳光照耀下的皇宫生长着五色神芝,宫殿鸳鸯碧瓦,红墙参差,一片昌盛景象。
“西山”句,回忆曾将“西山晴雪”写入新诗的旧事,借眼前之景写怀念旧君情。
下片转写现实。
“焦土”二句,写蒙古军烧杀掠抢,社稷倾覆,故都化为焦土,而花枝树木不知人事之悲,依然年复一年自开自落,物是人非,愈感悲痛。
最后以亡国入隋的江令自喻,自己已沦为异国臣民,在亡国后又独自重游故都,怎不令人感慨万千?全篇采用今昔对比的手法,写世事变迁,寓黍离之悲,是血泪和流的国难实录,语极痛切,情极感人。
五代:李璟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
多少泪珠何限恨,倚栏干。
(栏通:阑) (何限恨一作:无限恨)译文荷花落尽,香气消散,荷叶凋零,深秋的西风拂动绿水,使人愁绪满怀。
美好的人生年华不断消逝。
与韶光一同憔悴的人,自然不忍去看(这满眼萧瑟的景象)。
细雨绵绵,梦境中塞外风物缈远。
《浣溪沙》原文翻译及诗意赏析
![《浣溪沙》原文翻译及诗意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f0474de1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38.png)
《浣溪沙》原⽂翻译及诗意赏析《浣溪沙》原⽂翻译及诗意赏析 《浣溪沙》是北宋著名⽂学家欧阳修作的⼀⾸词,描写泛⾈颍州西湖、留连美好春光的情趣。
⼩编整理《浣溪沙》原⽂翻译及赏析,欢迎⼤家来学习参考! 浣溪沙·湖上朱桥响画轮 朝代:宋代 作者:欧阳修 湖上朱桥响画轮,溶溶春⽔浸春云,碧琉璃滑净⽆尘。
当路游丝萦醉客,隔花啼鸟唤⾏⼈,⽇斜归去奈何春。
译⽂ 带有彩绘的的豪华马车经过朱红⾊的桥,车轮的响声在湖上响起。
春⽔丰盈的湖⾯,倒映着柔美的⽩云。
湖⾯平静的好像碧绿的玻璃,平滑⼲净没有灰尘。
春季⾥昆⾍吐出来的细丝,随风飘舞在花草树⽊之间,⽹住春光,留住游⼈。
花丛中的鸟⼉不停地名叫,仿佛在召唤⾏⼈。
湖光春⾊如此诱⼈,游⼈游赏到⼣阳西斜才⽆可奈何地离去。
《浣溪沙》赏析(⼀) 欧阳修这⾸《浣溪沙》抒发了作者对春光的深深眷恋。
词中的春光,使读者联想到⼈⽣的青春、爱情、理想等⼀切美好的事物。
它那深沉委婉的情思,那隽永蕴藉的意境,给读者以⽆尽的遐思。
上⽚写湖⾯风光很有特⾊。
⾸句“湖上朱桥响画轮”,写游客们乘坐着豪华的车⼦,驶过那装修着朱红栏杆的桥梁,来到西湖游赏春光,传达出⼀种喧腾热闹的⽓氛。
第⼆句“溶溶春⽔浸春云”,⼀句之中,并列两个“春”字,是名副其实的“加⼀倍写法”,⽬的就是把这个字突现出来。
这句⾥的“浸”字也⽤得好,把映照说成浸泡,就等于把云的影⼦说成是真的云,通过这种“真实感”暗中透露出湖⽔的清澈程度来,从观察体验的错觉中描绘景物的状态。
第三句“碧琉璃滑净⽆尘”,⽤琉璃的光洁平滑来⽐喻西湖的⽔⾯,表现了湖⾯泛⾈时轻快、畅适的⼼情,形象⽽有诗意。
下⽚写游兴未尽的'留连之情。
前两句是对偶句:“当路游丝萦醉客,隔花啼鸟唤⾏⼈”。
这两句描写春物留⼈,⼈亦恋春,是全词的重点所。
欧阳修说游丝“萦醉客”,这既是游⼈赏春纵饮,也有游⼈被美景“唤住”之意,下句“隔花啼鸟唤⾏⼈”,这⼀句是从声⾳的⾓度来写,不但写出了春天具有的“映阶碧草⾃春⾊,隔叶黄鹂空好⾳”的境界,也写出了春天西湖的“锦官城外柏森森”的葱绿景象。
晏殊《浣溪沙》原文翻译及注释
![晏殊《浣溪沙》原文翻译及注释](https://img.taocdn.com/s3/m/8547c4f9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1e.png)
晏殊《浣溪沙》原文翻译及注释《浣溪沙》原文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浣溪沙》翻译听一支新曲喝一杯美酒,还是去年的天气旧日的亭台,西落的夕阳何时再回来?那花儿落去我也无可奈何,那归来的燕子似曾相识,在小园的花径上独自徘徊。
《浣溪沙》注释⑴浣溪沙:唐玄宗时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
沙,一作“纱”。
⑵一曲新词酒一杯:此句化用白居易《长安道》诗意:“花枝缺入青楼开,艳歌一曲酒一杯”。
一曲,一首。
因为词是配合音乐唱的,故称“曲”。
新词,刚填好的词,意指新歌。
酒一杯,一杯酒。
⑶去年天气旧亭台:是说天气、亭台都和去年一样。
此句化用五代郑谷《和知己秋日伤怀》诗:“流水歌声共不回,去年天气旧池台。
”晏词“亭台”一本作“池台”。
去年天气,跟去年此日相同的天气。
旧亭台,曾经到过的或熟悉的亭台楼阁。
旧,旧时。
⑷夕阳:落日。
西下:向西方地平线落下。
几时回:什么时候回来。
⑸无可奈何:不得已,没有办法。
⑹似曾相识:好像曾经认识。
形容见过的事物再度出现。
后用作成语,即出自晏殊此句。
燕归来:燕子从南方飞回来。
燕归来,春中常景,在有意无意之间。
⑺小园香径:花草芳香的小径,或指落花散香的小径。
因落花满径,幽香四溢,故云香径。
香径,带着幽香的园中小径。
独:副词,用于谓语前,表示“独自”的意思。
徘徊:来回走。
《浣溪沙》赏析这是晏殊词中最为脍炙人口的篇章。
全词抒发了悼惜残春之情,表达了时光易逝,难以追挽的伤感。
起句“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写对酒听歌的现境。
从复叠错综的句式、轻快流利的语调中可以体味出,词人面对现境时,开始是怀着轻松喜悦的感情,带着潇洒安闲的意态的,似乎主人公十分醉心于宴饮涵咏之乐。
的确,作为安享尊荣而又崇文尚雅的“太平宰相”,以歌侑酒,是作者习于问津、也乐于问津的娱情遣兴方式之一。
但边听边饮,这现境却又不期然而然地触发对“去年”所历类似境界的追忆:也是和“今年”一样的暮春天气,面对的也是和眼前一样的楼台亭阁,一样的清歌美酒。
《浣溪沙》原文翻译及赏析最新8篇
![《浣溪沙》原文翻译及赏析最新8篇](https://img.taocdn.com/s3/m/18df4201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ba.png)
《浣溪沙》原文翻译及赏析最新8篇浣溪沙,唐代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
以下是山草香给大家分享的8篇《浣溪沙》原文、翻译及赏析,希望能够让您对于浣溪沙苏轼的写作有一定的思路。
浣溪沙宋苏轼全文赏析篇一[宋]苏轼旋抹红妆看使君。
三三五五棘篱门。
相挨踏破蒨罗裙。
老幼扶携收麦社,乌鸢翔舞赛神村。
道逢醉叟卧黄昏。
【注释】②棘篱门:柴门。
③排:推挤。
蒨:同“茜”,红色。
④收麦社:指收麦子祭土地神。
⑤赛神村:指为感谢上天降雨而祭神的村子。
⑥叟:老头儿。
【赏析】这组词以朴素生动的笔触,描绘出农村的夏日风光,对受灾的农民表示同情和关怀。
太守下乡,对当地的'村民百姓来说也是非常新鲜的事,于是便有了“旋抹红妆看使君,三三五五棘篱门,相挨踏破茜罗裙”的场面。
在这个场面里,可以显示出农村民风的淳朴可爱,农村少女的欢快活跃、自然真率。
这对整日局促于官场的词人而言也是格外清新动人的。
这就隐约地与尔虞我诈的官场形成对比。
“老幼扶携收麦社,鸟鸢翔舞赛神村。
道逢醉叟卧黄昏”,是词人所见的农村风光,画面上洋溢着丰收之后的欢快,一幅百姓安居乐业、熙熙攘攘的快乐景象。
今年的丰收,当然有词人求雨得雨的一份功劳。
词人是在赏识自己努力的结果,是在赏识自我的政绩。
所表现出来的还是政治上的一份自信。
以这样的心境和眼光去观赏农村的风光人情,一切就被诗情画意化了。
浣溪沙宋苏轼全文赏析篇二[宋]苏轼西塞山边白鹭飞。
散花洲外片帆微。
桃花流水鳜鱼肥。
自庇一身青箬笠,相随到处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注释:【1】浣溪沙:唐代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又名《浣溪纱》、《小庭花》等。
双调四十二字,平韵。
南唐李煜有仄韵之作。
此调音节明快,句式整齐,易于上口。
为婉约、豪放两派词人所常用。
【2】西塞山:又名道士矶,今湖北省黄石市辖区之山名。
【3】散花洲:鄂东长江一带有三个散花洲,一在黄梅县江中,早已塌没。
一在浠水县江滨,今成一村。
一在武昌(今湖北鄂州市)江上建“怡亭”之小岛,当地人称之为“吴王散花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浣溪沙译文和注释 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 朝代:宋辽金 作者:晏殊 原文: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译文 作一首词曲喝着一杯美酒。
想起去年同样的季节还是这种楼台和亭子。
天边西下的夕阳什么时候才又转回这里? 花儿总要凋落是让人无可奈何的事。
那翩翩归来的燕子好像旧时的相识。
在弥漫花香的园中小路上,我独自地走来走去。
注释 一曲新词酒一杯:此句化用白居易 《长安道》诗意:“花枝缺入青楼开,艳歌一曲酒一杯”。
一曲,一首。
因 为词是配合音乐唱的,故称“曲”。
新词,刚填好的词,意指新歌。
酒一杯,一 杯酒。
去年天气旧亭台:是说天气、亭台都和去年一样。
此句化用五代郑谷《和知 已秋日伤感》诗:“流水歌声共不回,去年天气旧池台。
”晏词“亭台”一本作 “池台”。
去年天气,是说跟去年此日相同的天气。
旧亭台,曾经到过的或熟悉 的亭台楼阁。
旧,旧时。
夕阳:落日。
西下:向西方地平线落下。
几时回:什么时候回来。
无可奈何:不得已,没有办法。
似曾相识:好像曾经认识。
形容见过的事物再度出现。
后用作成语,即出自 晏殊此句。
燕归来:燕子从南方飞回来。
燕归来,春中常景,在有意无意之间。
小园香径: 花草芳香的小径, 或指落花散香的小径。
因落花满径, 幽香四溢,
故云香径。
香径,带着幽香的园中小径。
独:副词,用于谓语前,表示“独自”的意思。
徘徊:来回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