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 中国古代的经济PPT课件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 1.1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课件2 人民版必修2

高中历史 1.1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课件2 人民版必修2

秦收“泰半 之赋”
唐代诗人李绅作《古风(gǔfēng)二首》(又名《悯农二 首》)。其一为:“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 闲田,农夫犹饿死。”其二为:“锄禾日当午,汗滴禾 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土地对于农民来说,意义何在?结合所学知识说 明古代中国的土地占有情况。
(2)材料反映(fǎnyìng)古代的生产力状况如何? (3)结合材料,你怎样理解古代农民的生活境况?
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jīběn)结构与 特点
一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第一页,共18页。
一、 “神农(shén nónɡ)”的传
说 神农氏的塑像,肩披树叶,头 生双角(shuānɡ jiǎo),手捧 五谷。 《白虎通义》记载:“古之 人民皆食兽禽肉,至于神农 ,人民众多,禽兽不足 (bùzú),于是神农因天之 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 民劳作,神而化之,使民易 之,故谓神农也”。
第二页,共18页。
我国古代农业(nóngyè)的起源和 地位
• 起源(qǐyuán) 七八千年前 黄河流域和长 江流域
¡地位
¡ ¡
最基本经济形式(xíngshì) 重大文明经济基础 (四大发明)
第三页,共18页。
二、从“刀耕火种(dāo gēng huǒ
zhòn1、g)耕”作到农“具以(nó牛ng田jù)”
第七页,共18页。
四、沉重(chénzhòng)的赋税和 力役
• 田亩(tiánmǔ)税(田赋)
1.赋税 • 人头税 (fùshuì) • 附加税…… :
悯农
唐·李绅
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
农夫犹饿死。
悯农
唐·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
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

二轮复习:专题(二) 权力支配下的农耕文明——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名师制作优质课件(77张)

二轮复习:专题(二) 权力支配下的农耕文明——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名师制作优质课件(77张)
[深化历史理解]
2.古代农耕经济难以推动社会转型的原因
结束
(1)政治因素:封建土地私有制很难实现社会财富的积累及向商
业资本的转化。“抑商”“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资本主义
萌芽的成长,既不能积累财富,也不能拓展海外市场、刺激
资本扩张,难以推动工业化。
(2)经济因素: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不利于商品市
易 南方工商业城市增多,商品经济发达,一直影响至 今
对人口 北方人口的南迁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分布 而经济重心的南移又反过来吸引了北方人口的南迁
对人才 经济重心的南移,也促进了南方地区文化教育事业 教育 的发展
对生态 经济重心南移,导致南方某些地区过度开发,一定 环境 程度上破坏了生态环境,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主干知识
专题线索
史界新论
专题过关高分练
专题(二) 权力支配下的农耕文明——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 点
[深化历史理解]
1.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结束
(1)从经济构成的角度看,我国古代农业经济具有以种植业为 主、以家庭饲养业为辅的特点。
(2)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看,由于牛耕技术的发展和生产工具、 生产技术的不断改良,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方式日益完善。

[主旨解读]
中国古代的社会经济以小农经济为核心,手工业、商业的
发展及经济政策的走向都与其息息相关。可按以下四条线索进
行整理。 线索一:古代农业
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经历了由刀耕火种向铁犁牛耕的演
变。秦汉时期,基本形成了以铁犁牛耕为主要耕作方式、以精耕
细作为特点的封建小农经济模式。 线索二:古代手工业
场的扩大和农产品的真正商品化。
(3)思想因素:以农立国的经济思想,导致民间资本不能成为工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

(8)明清时期 ①生产方式:明代中叶以后,私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在一 些商品经济发达的地区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但发展缓慢。 ②明清时期的纺织业和制瓷业 苏州、杭州是著名的丝织业中心;使用花楼机。 明清时期瓷器种类丰富,青花瓷、彩瓷、珐琅彩争奇斗艳。 在纺织业发达地区出现自由劳动力市场。 手工工场和雇佣劳动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三、古代中国的商业
1.原始社会末期:以物易物的原始商业产生。 2.商朝:产生职业商人和最早的货币。 3.周朝:实行“工商食官”政策,工商业被官府垄断。 4.春秋战国时期:私商成为商人的主体;黄金、白银开始成为货币;都会兴起;官 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 5.秦汉时期:秦代统一货币;汉代专供贸易的“市”出现,开通丝绸之路。 6.魏晋南北朝:北方商业一度遭到严重破坏,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相对稳定;南北朝 时期,草市形成。 7.隋唐:商业贸易蓬勃发展,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繁荣;长安、洛阳等成为闻名中 外的大都会;出现柜坊及飞钱;唐代夜市繁荣,草市素
1.市场因素: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具有封闭性,对市场商品的需求量不大。 2.官营压制:官营手工业占据最有利可图的行业,加之其规模大、技术精,对民营手 工业产生了冲击。 3.政策限制:手工业者社会地位低下,封建政府往往对之征收重税。 4.社会动荡:民间手工业力量弱小,封建社会的动荡往往对其冲击巨大。
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
1.基本形态
管理方式
产品用途
劳动力
官营手工业
政府经营
官府、皇室专用;不流通
无偿征调
民营手工业 民间私人自主经营
民间消费;市场流通
个体工匠
家庭手工业 家庭农户自主经营 家庭消费、交纳赋税;部分流通 农民自身
2.发展历程 (1)夏商周时期:我国的“青铜时代”,商周时期青铜器的铸造进入繁荣时期。 (2)春秋战国时期:冶铁业开始出现,官营、民营和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存。 (3)汉代:开始用煤作为冶铁燃料;西汉丝绸远销欧洲;东汉烧制出成熟的青瓷; 东汉杜诗发明了水排,用于鼓风冶铁。 (4)魏晋南北朝:出现灌钢法,北朝烧制出成熟的白瓷。 (5)隋唐: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体系。 (6)宋朝:景德镇成为瓷都,出现五大名窑。 (7)元朝:进入彩瓷时代;黄道婆改进棉纺织技术。

专题二中国古代经济文明——农耕时代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共42张PPT)

专题二中国古代经济文明——农耕时代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共42张PPT)

耦犁→一牛挽犁 曲辕犁(特点)
第八页,共四十二页。
栏目 导引
模块一
二、古代(gǔdài)手工业的发展
1.经营形态: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 。 2.主要行业:冶金(铜、铁、钢)、制瓷(青、白、彩)和丝 织(苏州、杭州)。 3.发展历程:原始社会晚期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夏 商周时期由官府垄断;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三种主要形态 ;明中后期出现雇佣劳动关系。
第二十二页,共四十二页。
栏目 导引
热点聚焦•学以致用
模块一
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
热点问题
1.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了新形势下水利战略定位 ,制定和出台(chū tái)了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新政策、新 举措。2011年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代表的热议“十二五” 民生发展关键词:强农惠农、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中国古代农业,世界闻名,中国古代的重大(zhòngdà)文明成就 ,都是在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取得的。农业和手工业存 在着密切关系:
以家庭为单位,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是中国古代农业的基 本特点。
第二十页,共四十二页。
栏目 导引
模块一
我国古代商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 重要变化
1.商业活动场所的变化:先在城市,后向农村集市 发展;先固定时间、地点,后打破界限。 2.交易内容(nèiróng)的变化:先以交流地区间的土特产 品、奢侈品为主,后农副产品以及手工业品转向市 场。
栏目 导引
模块一
考情播报
1.精耕细作生产模式的形成过程,主要生产工具的变迁 ,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jīběn)特点 2.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基本形态、租佃关系的产生,中国 古代不同时期土地制度与政治体制之间的关系
3.中国古代手工业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原因

【平说历史·2014届】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经济(第2讲: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平说历史·2014届】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经济(第2讲: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优点(成本低);
缺点(技术落后,生产分散)
环节一:知识整合· 有序识记

考点3、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1)形态:三种经营形态并存, 高水平;
代表当时手工业最

(2)时间: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技术不断进步、规模不 断扩大,明清出现手工工场; (3)空间:经济重心南移与手工业布局相应变化;
环节一:知识整合· 有序识记

考点2、中国古代手工业的三种基本形态

手工业发展历程:

夏商周时期由官府垄断;
后,三种经营形态并存;
后,私营手工业取代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

官营手工业的优缺点?

优点(资金雄厚;管理严格;技艺高超);
缺点(不入市场,缺乏竞争;强制服役,工匠不满)

家庭手工业的优缺点?
专题二第2讲: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2013-10-11
环节一:知识整合· 有序识记

考点1、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
(1)冶金业 A、冶铜:

红铜时代:过渡
青铜时代:二里头文化到春秋末期

B、冶铁:

春秋:
南北朝: 汉代:(汉武帝盐铁官营)

南宋:
环节一:知识整合· 有序识记


②纸张
③瓷器
④棉布
B.①③④ D.①②③
A.①②④ C.②③④

【解析】D棉布出现在明朝,不符合题干要求的汉朝, 所以选D。
环节三:研析高考· 探究命题

5.(2013天津文综2)“从宋代起,棉花开始成为一 种重要纺织原料……到了元代,丝、麻、棉鼎足而三, 明代以后,棉花的重要性超过麻。”出现这些变化的 前提条件是

中国经济思想史重点ppt课件

中国经济思想史重点ppt课件
•清代前期,清朝政府实行以禁、防为主的闭关政策。或者明确一 点说,经历了禁海-开海-禁海的反复状态。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 多方面的,有政治、经济形势变化的因素,也有统治者的思想认识 问题。
12
清朝经济思想
• 1,“钱粮则例,具照明万历年间 ”
清初之所以沿用明朝万历初年钱粮税利继续推行 “一条鞭法”,加大丁役 改革力度,根本原因是由 于丁银征收困难。 丁银难收是因为人丁大量减少。另一个原因就是, 政府的人为所致。户丁编审严重失实,或是“产尽 人亡,人口不除”;或者胡编乱造,或者滥免丁役, 富豪隐占户丁。政府所能控制的丁口,因此大量减 少,而赋役征额不能亏损,于是必然责令里甲包赔 代纳。“现丁”承受不了负荷之重压,不得不逃亡, 于是“现丁”又变成“逃丁”这样的恶性循环。
业”圣王人。
7
清朝经济思想
• 唐甄本人是典型的国富论者。国富论是他 经济思想的核心部分。
• 他说:“立国之道无他,惟在富也,自古 未有囯贫而可以为国者。富在编户百姓, 不在府库。若编户空虚,虽府库之财积如 丘山,实为贫国,不可以为国矣。国家( 清王朝)五十年以来,为政者无一人以富 民为事,上言者无一人以富民为言。至于 为家,则营田园,计子孙,莫不求富而忧 贫。何其明于家而昧于国。”
一,清代“摊丁入亩”的理论根 据
•清代“摊丁入亩”,是明代一条鞭法的继续和发展。它的理论根据,从根本上说 仍是“丁税难定,田亩易核”,但又不是简单的继承,不仅立足于解决当时丁税征 收困难,而且进一步从有效控制农民逃亡、稳定社会秩序的高度,予以立论,比较 全面地论述了丁税并入田亩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二,前期实行禁防为主的思想根源
3
清朝经济思想
清初,“共商皆本”思想的最终形 • 明成末清初“空谈误国”的 腐败风气,已逐

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2343人民版PPT课件

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2343人民版PPT课件
A.宋代丝织业的发展。
B.宋代棉纺织业的发展状况。
C.宋代冶铁技术的进步。
D.宋代制瓷的高超技巧。
“景德镇是中国的瓷都,但现在各地
都在追赶,景德镇要有所作为。目前中国 瓷器在世界排名第六、七位上徘徊,世界 各地大饭店根本不用中国瓷器,很多器物 只能在国外地摊上卖:无论是工艺、原料 都落后了。现在国外用动物骨头做原料, 配上瓷土,既白又轻,图案新颖,细腻精 美,好的一只盆子值我们一桌青花瓷的钱。 我们不能老是吃老祖宗的遗产,老是搞仿 古没有出路,总要走进死胡同的。我们必 须在实用瓷的开发上下功夫,学习国外的 先进技术,夺回国际市场。 ”
—— 汪庆正《中国陶瓷史》
读了上面这段材料后你最突出
的感受是什么?谈谈你所受到的启 发和感触,课后和同学们交流一下 自己的看法。
种类及用途、发展趋势等方面来思
考。)
阅读教材14页的内容,填写下表:
朝代 春秋晚期
燃料
战国中期
汉代
南北朝
北宋
冶铁技术特点及成就
朝代
春秋晚 期
战国中 期
汉代 南北朝
北宋
燃料
木炭
木炭 煤 煤 煤
冶铁技术特点及成就 特点
冶铁技术产生
炼钢、淬火技术 水力鼓风——水排
灌钢法 冶炼进程加速,效率提高
结合教材第五目“陶瓷业的成就”指出图 片中哪些属于陶器,哪些属于瓷器。
阅读教材第一目“家庭手工业 和田庄手工业”和第二目“工官” 和“匠户”的内容,从古代中国手 工业的经营形态、经营方式、生产 规模、劳动力来源、工艺水平、消 费对象、流通方式这几个方面来自 主探究并概况出要点。
填写下面表格内容:
经营形态 经营方式 生产规模
劳动力

新课堂历史必修二课件专题一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新课堂历史必修二课件专题一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吸纳劳动力
手工业的发展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吸 纳了大量劳动力,缓解了社会就业压力。
对后世文化传承价值
01
传承工艺技能
古代中国手工业在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工艺技能和经验,这些传统
工艺和技能得以传承至今,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02
弘扬工匠精神
古代手工业者注重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品质,这种工匠精神对后世产
重农抑商政策下手工业地位
重农抑商政策概述
01
强调农业发展,限制商业和手工业发展,手工业在社会经济中
处于从属地位。
手工业与农业关系
02
手工业为农业提供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同时吸收部分农村劳
动力,有助于农业稳定。
手工业发展受限表现
03
政府限制手工业规模,手工业者社会地位较低,缺乏技术创新
和市场竞争力。

国内外市场需求与贸易往来
国内市场
古代中国手工业产品在国内市场需求旺盛,尤其是贵族和富裕阶 层。
国际贸易
通过丝绸之路等贸易路线,古代中国手工业产品远销海外,成为 国际贸易中的重要商品。
贸易往来与文化交流
手工业产品的贸易往来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价格波动因素及影响
生产成本
市场需求与供给
原材料、劳动力等生产成本的变化会影响 手工业产品的价格。
手工业技术的不断进步为中国古 代科技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2
古代中国手工业部门及 分类
官营手工业与民营手工业
官营手工业
由官府经营,生产规模大、分工细致 、工艺水平高,主要满足宫廷和官府 需求,代表着当时手工业的最高技术 水平。

高考大纲版历史二轮复习方案课件:专题2 中国古代的社会经济

高考大纲版历史二轮复习方案课件:专题2  中国古代的社会经济
专题二
中国古代的社会经济
专题二│ 专题备考引擎
专题备考引擎 专题综述:本专题是中国古代史中的重点知识,主要包括 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生产工具的改进、生产技术的进步、农 作物的引进、水利工程的兴修等)、古代手工业的发展和古代 商业和城市的发展、中国古代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及缓慢发展、 古代重要的经济政策和制度等内容。中国古代的经济特点是自 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因此中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得到了充分 的发展,而商业和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专题二│ 重点要点探究
2.隋唐时期 (1)江南地区的土地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水稻产量大面积 提高,江南地区成为粮食重要产地,扬州和益州成为最为繁华的 工商业城市。 (2)安史之乱后,我国的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3.五代时期:我国经济重心继续南移,南方日益成为全国 经济的先进地区,人口数量也超过北方。
专题二│ 重点要点探究
例1 [2011·上海卷] 以下是某一时期的诗人分布示意 图。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这一时期应该是( )
A.春秋战国 C.隋唐
B.秦汉 D.两宋
专题二│ 重点要点探究
例1 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 影响下的文化。观察图示可知,诗人比较多的分布区是长江 中下游地区,而这种分布是与经济发展程度和政治中心地位 相联系的,因此判断D项正确。
专题二│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题备考引擎
考情分析:
专题二│ 专题备考引擎
专题二│ 专题备考引擎
专题二│ 专题备考引擎
专题二│ 专题备考引擎
结合历年高考来看,本专题是命题密集区域。从近三年 的高考试题分析,对本专题的考查有如下特点:(1)题型全面, 以选择题为主。以2011年高考为例,不但出现了不少考查农 业、商业、手工业的选择题,还以大题形式考查了古代经济 (农业)的发展特点,说明了本专题在高考中的地位。(2)考查内 容集中。主要集中于历代农业的发展(重点在于生产工具的改 进与发明、水利工程的兴修、农业经济的特点)、主要时期(隋 唐、宋和明清)商业的发展、主要手工业部门(铸造业、陶瓷和 纺织业)发展表现、古代经济政策和隋唐及明朝赋税改革。

专题二中国古代的经济

专题二中国古代的经济

知识梳理二我国古代手工业的经营形态
经营形态 官营手工业 民营(专业 的私营)手 工业 经营方式 政府经营 民间私人经 营; 产品 流通方式 地位 至明代前期占据主 导地位,代表我国 古代手工业水平 明中叶后占据主导 地位 一直存在于社会经 济生活中 属于新的生产关系 投入市场
军用品和官府贵 族生活用品
西:14.15世纪
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始终没有发展成为改 造封建社会的经济力量 ,鸦片战争后在西方列 强的侵略下中断
原因
政治 环境
封建制度根深蒂固, 明清时期强化君主专制
欧洲专制王权出现晚, 君主较为开明, 鼓励发展工商业
经济 环境
思想 文化 环境
中国自然经济始终占绝对支配地位; 新航路开辟、殖民掠夺、 重农抑商、闭关锁国和“海禁” 黑奴贸易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 启蒙运动。
民间消费的产品
不在市场流 通
在市场流通
(私营)家 庭手工业
资本主义萌 芽
农户的副业
雇佣劳动关 系
供自己消费和交 纳赋税的产品
剩余部分出 售
经营方式
工厂制P43: 大企业时代 :
企业主既是资本工厂的所有者 又是工厂的经营管理者 高级专业人才管理, 所有权与经营权开始分离
经营者革命P76:企业所有者退出经营第一线,
50年代到60年代初的原因: ①新中国成立;②从一五计划到大跃进,政府集中发展重工业。 80年代初到21世纪初的原因: ①内: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入WTO;发展乡镇企业 ②外:经济全球化
特点:
【深化拓展】【中外关联】中西方资本主义萌芽的差异
项目 影响
中:16世纪(明中后期)
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后迅速发展, 使西欧社会迅速完成了社会转型。

2023中考历史二轮大专题复习02——中国古代经济

2023中考历史二轮大专题复习02——中国古代经济

专题概览
重点详解
考点突破
宋朝时期
➢ 引入越南的优良品种占城稻出现了“苏湖熟,天下
足”;南方各地普遍种植茶树。南宋后期,棉花种
农业
植区已向北推进到江淮和川蜀一带。
➢ 南宋后期,棉纺织业兴起,海南岛已有比较先进的
棉纺织工具;北宋兴起的江西景德镇后来发展成著
手工业
名的瓷都,河北的定窑、河南的汝窑比较出名;广 州、泉州、明州的造船业发达;
④“开元盛世”
重点详解
考点突破
唐玄宗统治,年号“开元”:
✓ 整顿吏治,裁减冗员;
✓ 发展经济,改革税制;
✓ 注重文教,编修经籍。
✓ 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进 入了鼎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
专题概览
重点详解
知识拓展
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考点突破
①新制度的确立; ②国家统一安定局面的出现; ③统治政策的调整(包括发展经济的奖励措施); ④民族融合的加强; ⑤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的改进、水利工程的兴修和农作物的推广; ⑥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A.草市的出现 B.商业的发展 C.纸币的使用 D.商帮的形成
专题概览
考点2:中国历史上的盛世局面
①“文景之治”
重点详解
考点突破
西汉王朝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
✓ 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减轻税负和徭役;
✓ 废除一些严刑峻法;
✓ 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
✓ 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国力增强,国家积 累了大量的钱粮。
➢ 盐铁官营专卖,统一铸造五铢钱,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 价。开通陆地和海上丝绸之路。

高中历史中国古代经济文明成果课件

高中历史中国古代经济文明成果课件
高中历史中国古代经济文明成果
我国古代赋税的征收趋势
1.由按人丁收税逐渐发展为按田亩征税,可以两税 法为标志。 2.由实物地租逐渐向货币地租发展,可以一条鞭法 为标志。 3.征税时间由不定时逐渐发展为基本定时,可以两 税法为标志。 4.农民由必须服一定时间的徭役和兵役发展为可以 代役,可以“庸”制为标志。 5.税种由繁多逐渐减少,可以一条鞭法为标志。 6.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从徭役地租向货币地租转 变,可以征收地丁银为标志。
高中历史中国古代经济文明成果
2.古代陶瓷业的发展
①商和西周遗址里出现了原始瓷器,是我国陶瓷发 展史上一次飞跃。 ②秦:兵马俑是制陶与雕塑结合的艺术化。 ③三国两晋南北朝:当时南方盛产青瓷,北方创制 出白瓷。 ④隋唐:唐三彩为彩瓷的产生开辟了道路;越州的 青瓷、邢州的白瓷;还出现了秘色瓷。 ⑤北宋制瓷业发达,定窑白瓷、汝窑青瓷享有盛名, 景德镇为著名瓷都。 ⑥明清:明代景德镇制瓷业分工很细,有十几道工 序。 清代景德镇制瓷业扩大规模并出现瓷器工场。
高中历史中国古代经济文明成果
◆古代农业发展的主要表现为:
①生产工具的改进; ②水利工程建设; ③耕作技术的提高; ④农作物品种的增多、区域的扩大和新品 种的引进; ⑤耕地面积的扩大,产量提高等。 ⑥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
高中历史中国古代经济文明成果
1.生产工具的革新
①商周时期:农具绝大部分是木、石、骨、蚌所制, 仅有极少量青铜农具。
⑧清朝:棉花、蚕桑、茶叶、油料等经济作物的 种植面积扩大,还形成了一些专业生产区域。
高中历史中国古代经济文明成果
我国古代农业的特点
(1)农产品商品化程度逐渐提高。 (2)耕地面积和粮食总产量不断增长。 (3)农作物品种不断增多,生产工具和生产 技术前期发展,后期停滞。 (4)历代统治者都十分重视农业,“农本” 和“以农立国”思想是历代统治者一贸的 指导思想。 (5)赋税制度与土地制度相适应,随土 地制度的变化而变化。

【平说历史·2014届】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经济(第1讲:发达的古代农业)

【平说历史·2014届】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经济(第1讲:发达的古代农业)
①西周


②北魏
③唐朝
④明朝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环节三:研析高考· 探究命题

2.(2013· 重庆文综· 2)白寿彝《中国通史》指出: “自北魏产生,经历隋唐的均田制,是中国历史上 最后一个封建国家所有的田制。”在这一“田”制 下

A.土地全部归国家所有 B.土地都可以自由买卖 C.农民只需向国家缴纳赋税 D.无主荒地由国家重新分配
环节三:研析高考· 探究命题

4.(2013· 全国新课标卷Ⅱ文综· 25)汉唐制定土地 法规,限制私有大土地的发展,宋代一改此法, “不抑兼并”。据此可知宋代


A.中央集权弱化
B.流民问题严重 C.土地兼并缓和 D.自耕小农衰退
环节三:研析高考· 探究命题
1—4:BDCD

1.【解析】B 均田制是在北魏时确立的,唐朝时进一步实施。
环节三:研析高考· 探究命题



(2010•浙江文综•15)下列是从古诗“二月卖 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中 读出的信息,其中错误的是 A.农民生活艰辛 B.土地兼并严重 C.农副产品进入流通领域 D.小农业和小手工业紧密结合
5.
环节三:研析高考· 探究命题

6. (2011年4月南通市调研2题)宋人朱彧的《萍 洲可谈》记载,张乖崖任崇阳县令时,“尝逢村氓 市菜一束出郭门。问之,则近郊农家。乖崖笞之四 十,曰:‘尔有地而市菜,惰农也。’崇阳民闻之 相尚力田。”材料从本质上是为了
环节三:研析高考· 探究命题

2.(2010天津文综1)图1到图2的变化,反映我国 古代农业生产中

【平说历史·2014届】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经济(第4讲: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平说历史·2014届】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经济(第4讲: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9.【解析】A 明代政府坚持奉行重农抑商政策,所以可 排除B、C两项;D项为干扰项,张居正之所以对商业有这 番态度,主要是因为明代商品经济的繁荣发展。

10.【解析】D 材料信息“吉贝(棉花)则泛舟而鬻诸 南,布则泛舟而鬻诸北”,说明长途贩运贸易繁荣和农产 品商品化发展,故A、C项正确,“辄募旁邑民为佣”, 可见出现了雇佣关系,即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故B项正确。 明清时期,重农抑商政策进一步强化,材料信息也无法 体现这一政策的松动,故D项错误。

1.(2013· 广东文综· 13)东汉初年桓谭上书说:“(重本抑 末)此所以抑并兼、长廉耻也。今富商大贾,多放钱货…… 收税与封君比入。”据此推论合理的是 A.东汉初年金融业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B.东汉初年商人与封君勾结,中央集权削弱 C.东汉初年商人经济实力强,桓谭建议厉行重农抑商 D.重农抑商是中国古代基本政策,桓谭描述现象不存在 2.(2013· 山东文综· 10)《汉书· 食货志》记载:“贾人有市 籍,及家属,皆无得名田,以便农。敢犯令,没人田货。” 该禁令的主要目的是 A.限制商人经营范围 B.增加赋税收入 C.加强商人户籍管理 D.保护小农经济

宋代“榜下捉婿”:70岁老进士 也难逃遭抢

读尽文书一百担,
老来方得一青衫。 媒人却问余年纪, 四十年前三十三
环节一:知识整合· 有序识记

(2)原因:

经济:维护自然经济,保障赋税徭役; 政治:商业的不稳定性和流动性,将农民束缚在 土地上有利于维护政治稳定。

(3)影响:

积极:①经济:前期促进农耕经济发展;
②政治:巩固新兴地主阶级政权; 消极:阻碍商品经济和资义萌芽,逐渐落后世界。

2025年中考历史总复习常考专题研究专题二 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

2025年中考历史总复习常考专题研究专题二 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

线索3 中国古代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线索4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
(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多种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①北方人南迁给南方带去了大量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关键) ; ②南方社会环境相对安定; 原因 ③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 ④南方政权注重农业生产, 重视兴修水利
①秦汉时期, 黄河流域经济发达, 是全国经济重心;
②魏晋南北朝时期, 江பைடு நூலகம்地区的开发, 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 了基础; 过程 ③唐朝中期, 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④南宋时, 经济重心南移完成,中央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 南方, 特别是东南地区
线索5 总结: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
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局面的出现; ②统治政策的调整(包括鼓励发展经济的措施); ③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的改进,水利工程的兴修和农作物的推广; ④民族交融的加强; ⑤新制度的确立; ⑥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常考专题研究篇
专题二 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
线索梳理
·线索1 历朝历代重大经济政策 ·线索2 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 ·线索3 中国古代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线索4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 ·线索5 总结: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
线索1 历朝历代重大经济政策
线索2 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农业发展是古代中国社会繁荣的基础

【平说历史·2014届】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经济(第3讲:农耕时代的商业)

【平说历史·2014届】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经济(第3讲:农耕时代的商业)
在强调农民的极端贫困后,又说商品经济和城市繁 荣。那么,究竟是谁支撑了商业经济的繁荣?

环节二:史论结合· 重点深化

汴京的人口中,绝大部分都不从事物质生产, 但消费数量巨大,而且质量高。为了维持这种 消费,必须不断地从全国各地甚至于海外输入 大量的各种各样的消费品和奢侈品。在这种情 况下,就出现了汴京城内商品经济异常发达, 市场交易特别繁盛的局面。
(3)商人:商人群体活跃;但商人地位低下;
(4)城市:市场形式多样;城市商业经济发达; (5)政策:重农抑商政策占据统治地位,商业受官府控制 色彩较浓; (7)格局:国内贸易,边境贸易和国际贸易全面发展;

(6)外贸:对外贸易发达;朝贡贸易为主;发达走向衰落。

(8)地位:始终是农耕经济的补充,从未占据主导地位。
2013-10-14限时作业(10min)

材料一 除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 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 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义。商业革命的根源在于 中国经济的生产率显著提高。……宋朝时期的 中国正朝成为一个海上强国的方向发展。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宋朝商业革命的表现有哪些?(8分)

探究:概括两则文献资料中有关汉代“市”的信息。
环节二:史论结合· 重点深化
东汉东门市画像砖
长安市令 印
环节二:史论结合· 重点深化


材料一 “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 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
——《唐六典》卷二十

材料二 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如今 不是时平日,犹自笙歌彻晓闻。
专题二第3讲 农耕时代的商业
2013-10-14

2013年历史二轮复习课件:专题二 中国古代经济文明—农耕时代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

2013年历史二轮复习课件:专题二 中国古代经济文明—农耕时代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

符合右图场景的是(
)
A.“……立九市,其六市在道西,三市在道东.” B.“凡江淮草市,尽近水际.” C.“千竹夜市喧”;“蛮声喧夜市”. D.“大街两边民户铺席……约十余里.” 《清明上河图》(局部)
目录
【解题思路】
本题以《清明上河图》为切入点,考查中国古
代商业发展中“市”的演变历程.解答此题关键是提取图片信 息,判断图片反映了宋代“市”的发展状况,逐项分析.具体分 析如下: 选项 逐项分析 A “立九市”反映的是西汉时期 B 草市最早出现于南朝 C 夜市开始于唐末 “大街两边民户铺席”反映市坊界限打破,符 D 合图中北宋情形 【答案】 D 结论 错误 错误 错误 正确
影 响
(1)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精耕细作(2)农业和家庭手工 业相结合、男耕女织的基本生产模式(3)生产主要满足自家的基本 生活需要和交纳赋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4)具有规模小、水平 低、分散性和抵御天灾人祸的脆弱性 (1)小农经济是封建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在中国古代一直占据 积 主导地位(2)自给自足,生产积极性高,推动中国精耕细作农业 极 的发展,是中国古代经济不断向前发展的重要因素(3)在封建社 影 会形成和发展时期,基本上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有利于 响 经济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消 小农经济的分散性、封闭型、保守性等弱点,导致人们具有“ 极 安土重迁”思想,阻碍了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特别是 影 在明清时期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响
①积极性:小农经济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是推动精耕细
作技术发展的主要动力;小农经济是封建王朝财政收入的主要 来源. ②局限性:自然经济的牢固存在,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 长期经济是以农业为主体的自然经济占
主导地位,手工业、商业处于农业的从属地位.历代王朝统治

必修二专题一2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课件(复习)

必修二专题一2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课件(复习)

1.在一次青铜器文物展览会上,三星堆文化 的青铜器赢得了参观者的一片赞美之辞。若 外国参观者向你咨询中国古代的青铜铸造技 术在何时进入繁荣时期,你应该回答 A.新石器时代晚期 B.商周时期 C.秦汉时期 D.魏晋南北朝时期 2.2012年中国钢铁产量约为7亿吨。古代中 国的冶金技术一领先。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青铜铸造技术 ②用焦炭冶铁 ③用煤做 燃料冶铁 ④冶炼钢的技术 A.①②④③ B.③①④② C.①④③② D.②①④③
⑵唐代高超的陶瓷业:
⑶宋代名窑众多: 定、钧、景、龙泉、耀州 ⑷元代进入彩瓷:青花瓷 ⑸清代:康熙时期珐琅瓷(景泰蓝演变, 粉彩瓷器工艺),雍正时登峰造极
①陶制精品唐三彩 ;②两大体系: 南青北白 元代青花瓷碗 (越青、邢景大白);③长沙铜官首创釉下彩绘 清乾隆白地粉彩花卉纹碗
清代珐琅瓷
想一想
中国古代手工业的特征
第二节 古代中国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手工业:指依靠手工劳动, 使用简单工具的小规模工 业生产。
考点: (形态) 官营手工业和民营手工业 纺织、陶瓷和金属冶炼 (行业)
要求:
总体了解:手工业的发展历程: 原始社会晚期成为 独立 的生产部门; 夏商周由 垄断; 官府 春秋战国出现三种经营形态并存: 营、 营和 手工业
花楼机
(原料:
⑵商周时期:专职官、“妇功”——地位重要 ⑶汉代:品种多、技艺高、(素纱禅衣、绒锦) 远销海外 (丝绸之路、“丝国”) ⑷唐代:官营规模大、私营作坊出现 ⑸宋代:棉纺织业开始发展
⑹明代:①棉纺织业普及 ②出现雇工和劳动力市场
(资本主义萌芽)
2、先进的冶金技术
⑴冶铜业先,非主要生产工具
经营形态:官营、私营、农民家庭等 是自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部门多、规模大、分工细、管理严、技术高 分布与经济重心南移相适应 技术领先于世界,产品远销亚、非、欧各国 明清时期产生资本主义萌芽,但未发展到工 场手工业时代,更未发展到工业革命。

中国古代经济文明成果 PPT课件 课件 人教课标版

中国古代经济文明成果 PPT课件 课件 人教课标版

2.古代陶瓷业的发展
①商和西周遗址里出现了原始瓷器,是我国陶瓷发 展史上一次飞跃。 ②秦:兵马俑是制陶与雕塑结合的艺术化。 ③三国两晋南北朝:当时南方盛产青瓷,北方创制 出白瓷。 ④隋唐:唐三彩为彩瓷的产生开辟了道路;越州的 青瓷、邢州的白瓷;还出现了秘色瓷。 ⑤北宋制瓷业发达,定窑白瓷、汝窑青瓷享有盛名, 景德镇为著名瓷都。 ⑥明清:明代景德镇制瓷业分工很细,有十几道工 序。 清代景德镇制瓷业扩大规模并出现瓷器工场。
我国古代赋税的征收趋势
1.由按人丁收税逐渐发展为按田亩征税,可以两税 法为标志。 2.由实物地租逐渐向货币地租发展,可以一条鞭法 为标志。 3.征税时间由不定时逐渐发展为基本定时,可以两 税法为标志。 4.农民由必须服一定时间的徭役和兵役发展为可以 代役,可以“庸”制为标志。 5.税种由繁多逐渐减少,可以一条鞭法为标志。 6.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从徭役地租向货币地租转 变,可以征收地丁银为标志。
1、纺织业发展的概况
①商周:已出现斜纹提花织物和刺绣。 ②春秋战国:纺织品纤维相当细密。 ③魏晋:曹魏在纺织中心襄邑、洛阳设有专门的织造 机构;吴国缫丝质量高,蜀锦著名。 ④隋唐:丝麻织品遍布全国各地。北方以来州、毫州 最著名,南方以吴越、宣州出名;另外丝织品种类增 多。 ⑤明清:棉纺织业成为农民的主要副业,明代浙江嘉 兴使用新式“纱绸机”;双色套印技术得以广泛传播, 出现许多颜色的秋色印刷品;以生产商品为目的的纺 织业兴起,苏州等地丝织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古代城市的发展
1.我国古代城市在战国时为政治中心、手工业中心、 商业中心合一型城市,有临淄、邯郸、大梁、郢等; 2.唐朝开始,分为手工行业中心城市地区,如丝织业 的定州、益州、扬州,陶瓷业的邢州、越州,造纸业 的宣州、益州;长江流域的商业都市,以扬州、成都 为东西两个中心;还有都市商业区如长安城中的东市、 西市;宋朝出现了夜市和城市娱乐场所瓦子。 3.明朝时期手工业、商业、外贸各有中心城市,如苏 州、杭州、松江、景德镇为手工业中心,成都、武昌、 扬州为商业中心,广州、宁波、泉州、福州为对外贸 易港口,但是在清朝前期受很大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罗马时代
476年 《克洛米拉农书》
13世纪
英国
《亨利农书》
4-5倍 3倍
土地所有制:
商周时期: 井田制:
土地国有制度“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从秦到清: 地主土地所有制:土地私有制 均田制:土地国有制 农民土地所有制:不占主要地位
井田制的基本特点
①一切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即属于周王所有),周王是 全国最高的统治者,也是最高的土地所有者。正如 《诗·小雅·北山》所说:“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②周王把土地层层分封给诸侯,诸侯将受封土地分赐给 卿大夫,卿大夫把土地再分赐其子弟和臣属。周王对所 封土地有予夺之权。各级受封的贵族对土地只有使用权, 没有所有权,只能世代享用,不能转让与买卖。受封者 还要向国王承担义务,就是要向国王交纳贡赋。 ③在贵族受封的土地上,奴隶和庶民集体耕种。使用奴 隶集体耕作是奴隶制经济繁荣的主要原因。 ④西周时期,土地被划分成“井”字形方块,耕地阡陌 纵横,形同井字,称为井田
隶社会土地国有制
含义: 这种土地的国有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土地公有制,它是国 王代表整个奴隶主阶级占有全国所有土地,然后分配给 大小奴隶主使用,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奴隶和庶民则完全 被排除在外。因此,奴隶制国家以及周王,代表的是少 数人利益,奴隶制的土地国有制实质上也就是一种土地 私有制了。
井田制瓦解
原因: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 的历史时期,推动社会转型的决定性因素是社会生产力 的发展。 ①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大 量的荒地得到开垦,私田大量增加,私田不向国君缴纳 赋税。 ②周王室衰微,兼并战争频繁,土地转让关系发生变化。 从西周中期开始的土地关系的松动,周王和诸侯无法 再控制土地。 ③由于战争频繁,井田上的劳动力减少,井田制日益瓦 解。
牛耕技术的演变
•春秋战国,铁犁牛耕开始运用于农耕生产。 •汉代,铁犁牛耕普及,
曲柄锄、大镰、耧车、耦犁、一牛挽犁 •唐代,出现更完备的曲辕犁。
汉曲 柄锄
汉犁 播种农具
收割农具
二牛抬扛(耦犁) 一牛挽犁
在唐代,曲辕犁是标志性的农具。 而且不仅在唐代。可以说在中国农 具发展史上都是标志性的农具。
汉代的井渠法
坎儿井是与我国横亘东西的 万里长城、纵贯南北的大运 河齐名的我国古代三大工程 之一,是伟大的地下水利灌 溉工程。坎儿井是一种特殊 的水源,古称“井渠”。 至 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 干旱地取用地下水的一种渠 道,主要分布在新疆东部博 格达山南麓的吐鲁番和哈密 两个地区。
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考古发现
中原地区发现较多春秋时期的铁器。
耕作方式
开始阶段:刀耕火种、火耕水耨 (一直至西汉时中国南方还是)
春秋战国:铁犁牛耕(逐渐成为 中国传统农业主要耕作方式)
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发展本质上反映 了什么?
生产力的发展
文献记载 “宗庙之牺为畎亩之勤”。 ——《国语·晋语
耒耜:石、骨、木——青铜
井田制瓦解
过程:
以鲁国为代表的各诸侯国为增加收入,进行税制 改革,无论公田、私田,一律按亩纳税,实际上 承认了土地私有的合法性,促使了土地由国有向 私有的转化。
第一课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一、古代农业发展的基本线索
二、古代中国土地制度的演变
21、、中商国周封时建期社~战会国的土时土地期地兼:制井并度田不和制能土地抑兼制并的原因
徭田

役赋
徭 薄 赋
兵人 役头

田 赋
地主
抑 制兼(均田、限田) 并
新的 封建 国家
地 租
自耕农
佃农 沦为
激化矛盾
农民起义
新的自耕农
影响中国古代农业经济发展的因素有 哪些?
自然条件、技术、 生产工具、水利、 土地制度、政策、 劳动者等
➢古代不利于农业发展 的因素有哪些?
土地兼并 赋税、徭役沉重 农业政策
土地兼并导致的社会问题
1、严重影响了国家的赋税收入。因为自耕农是 国 家各种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土地兼并导 致自耕农大量破产,使国家丧失收入来源。
2、引起社会动荡不安。土地兼并的膨胀导致地 方豪强势力壮大,影响到中央集权的加强;也会 导致阶级矛盾激化,引发农民起义
中国古代社会的土地兼并问题:
封建国家
考点一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概括教材促进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因素 有哪些?
生产工具的革新 耕作方式的演进 水利事业的发展(灌溉工具)
文献记载 美金以铸剑戟[jǐ] ,试诸狗马;恶[e]金以 铸鉏[chú] 、夷、斤、斸zhú,试诸壤土”。
——《国语 • 齐语》
(郭沫若释“美金”为青铜,“恶金”为铁 器)
1.土地自由买卖制度的存在; A封建社会的土地制度 2.根本原因:土地私有制的存在,
B土地兼并问题
使土地兼并不可避免。
1)概况 ①赋税收入减少 2)危害 ②社会矛盾激化,动荡不安
③导致租佃关系的出现并日趋普遍化 3)措施 均田、限田——均田制的实行;农民起义
4)结果:土地兼并不能抑制
•根源: •根本原因在于封建土地私有制和土地买卖制度 的存在。
——周昕《中国农具发展史》
省力的同时控制耕地的深浅,提 高耕地的质量。
古代农业耕作方式
内容
发展演化
耕地工具 铁器:曲柄锄、大镰
牛耕:耦犁——一牛挽犁——曲辕犁
灌溉工具 戽斗—翻车—隋唐五代立井水车、高转 筒车—宋水转翻车—明清风力水车
水利工程 都江堰、郑国渠、灵渠、井渠、治黄
组织方式 个体经营
材质的变化:石、骨、木——青铜——铁; 动力的变化:人力——畜力——自然力; 种类的变化:单一性——多样性;
古代中国的经济 考点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手工业的发展 商业的发展 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
粮食收获量与播种量的比较简表
时期 公元前221-
BC206
6世纪
国别与出处 中国(秦朝)
中国 《齐民要术》
收获量与播种量之比 10倍或十几倍
粟:24-200倍 麦:44-200倍
公元前27年-
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的农业经营方式 (即小农经济) 小农经济特点:
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 相结合,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注重精耕细作,铁犁牛 耕为主要生产方式。
分散性:一家一户个体小生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