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经济学期末考试复习题
通信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doc2
通信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通信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总分24,共12小题,每空1分)分)1、数字通信系统的有效性用、数字通信系统的有效性用 传输频带利用率 衡量,可靠性用衡量,可靠性用 差错率 衡量。
2、模拟信号是指信号的参量可、模拟信号是指信号的参量可 连续 取值的信号,数字信号是指信号的参量可 离散 取值的信号。
取值的信号。
3、广义平均随机过程的数学期望、方差与 时间 无关,自相关函数只与时间间隔有关。
关。
4、一个均值为零方差为2n s 的窄带平稳高斯过程,其包络的一维分布服从瑞利分布,相位的一维分布服从均匀分布。
分布。
5、当无信号时,加性噪声是否存在?、当无信号时,加性噪声是否存在? 是 乘性噪声是否存在?乘性噪声是否存在? 否 。
6:、信道容量是指: 信道传输信息的速率的最大值 ,香农公式可表示为:)1(log 2NS B C +=。
7、设调制信号为f (t )载波为t c w cos ,则抑制载波双边带调幅信号的时域表达式为t t f c w cos )(,频域表达式为)]()([21cc F F w w w w -++。
8、对最高频率为f H 的调制信号m (t )分别进行AM 、DSB 、SSB 调制,相应已调信号的带宽分别为号的带宽分别为 2f H 、 2f H 、 f H 。
9、设系统带宽为W ,则该系统无码间干扰时最高传码率为 2W 波特。
波特。
10、PSK 是用码元载波的相位来传输信息,DSP 是用前后码元载波的是用前后码元载波的 相位差 来传输信息,它可克服PSK 的相位模糊缺点。
的相位模糊缺点。
11、在数字通信中,产生误码的因素有两个:一是由传输特性不良引起的 码间串扰,二是传输中叠加的扰,二是传输中叠加的 加性噪声加性噪声 。
12、非均匀量化的对数压缩特性采用折线近似时,A 律对数压缩特性采用律对数压缩特性采用 13 折线近似,m 律对数压缩特性采用15 折线近似。
通信经济学复习资料
NO.1通信业的地位和职能1什么是邮电通信1.构成条件①要有发信人和收信人②传递的是信息③信息传递要符合一定的时限要求④信息传递过程由邮电通信部门直接或间接组织并促使其完成邮政通信和电信通信的区别和联系区别:①传递的对象物不同邮政:实物载体,是有形的电信:非实物载体,是无形的②信息传递方式不同邮政:借助于运输工具,使对象物完成从发方到收方空间位置的转换电信:传输手段是线路(有线和无线)信息传递过程:用户提交原始信息的处理、传输、复制和还原③生产节奏快慢有别④生产要素密集的程度不同邮政:劳动密集型产业电信: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⑤各有优势电信:速度快;即时交互性邮政:安全保密;能使收件人更完整、真实、全面地获取信息联系:① 相互替代② 相互补充和促进2、信息技术革命给信息社会通信带来了哪些深刻的影响(1)带来通信技术的创新(2)通信业务的创新 (3)通信制度的创新:市场结构从垄断转向竞争;“三网融合”3、什么叫三网融合,三网融合的驱动因素、意义三网融合是指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在向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下一代互联网演进过程中,三大网络通过技术改造,其技术功能趋于一致,业务范围趋于相同,网络互联互通、资源共享,能为用户提供语音、数据和广播电视等多种服务。
主要是业务应用层面的融合驱动因素:(1)技术进步:数字技术的发展应用、光通信技术的发展应用、TCP/IP 协议(2)市场需求(3)政府管制、政策放松意义:(1)是一个多赢的决策(2)推动宏观经济的增长(3)广电产业:为广电企业突破体制约束,加快市场化改革提供了契机,有利于扩大广电产业的发展(4)电信产业:进一步推进电信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宽带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
为电信企业充分利用自身网络优势,与广电内容制作单位优势互补形成合作共赢,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
为电信企业不断改善服务,提高服务质量,提供了巨大推动力。
为电信运营企业不断开发新业务,带来无限发展动力。
通信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多套
通讯原理期末考试一试题(多套)66666666666666666666(A卷、闭卷)课程名称通讯原理A()专业班级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总分题分备注: 学生不得在试题纸上答题(含填空题、选择题等客观题)一.是非题(正确打√,错误打×,每题2分,共10分)1.出现概率越大的信息,其所含的信息量越大。
()2.随机过程广义安稳则势必严格安稳。
()3.恒参信道的特征是能够经过线性网络来赔偿的。
()4.因为DSB信号的调制制度增益是的一倍,所)以抗噪声性能比SSB好一倍。
SSB(5.2PSK存在反相工作现象,而2DPSK不存在,所四.已知s AM(t)(1Kcost Kcos2t)cos0t,且0。
1.画出此已调波的频谱表示图。
(3分)(3 2.画出包络解调器的原理框图。
分)(4 3.试求使此AM信号无包络失真的K值。
分)五.若信息代码序列为,1.画出对应的全占空双极性码波形;(2分)2.画出对应的AMI码波形;(4分)3.画出对应的HDB3码波形。
(4分)六.图1、图2分别给出两种基带系统传输特征图1图21.试剖析两个基带系统无码间串扰的最高码元速率。
(6分)2.设传输信息速率为3Mbps,图1和图2系统可否实现无码间串扰。
(4分)七.设某数字调制系统的码元传输速率为1000Bd,载波频次为2000Hz。
1.若发送数字信息为111010,试画出2ASK信号波形和它的功率谱密度草图。
(5分)2.数字信息不变,试画出2DPSK信号波形和它的功率谱密度草图(设初始相位为0)。
(5分)。
八.在脉冲编码调制(PCM)系统中,若采纳13折线A律编码,设最小量化间隔为1单位,已知抽样脉冲值为-118个单位:试求:武汉理工大学教务处试题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用纸课程名称—通讯原理A————(A卷、闭卷)一.是非题(正确打√,错误打×,每题2分,共10分)×;2.×;3.√;4.×;5.×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①N②Nlog2M2.③帧同步信息④信令信息3.⑤t=T⑥2E/n04.⑦3⑧15.⑨插入导频法(外同步法)⑩直接法(自同步法)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噪声知足窄带的条件,即其频谱被限制在“载波”或某中心频次邻近一个窄的频带上,而这其中心频次又走开零频次相当远。
通信原理期末考试复习
通信原理复习第一章1.数字通信系统模型及各功能模块的作用,数字通信系统比模拟通信系统的优点2.通信系统的分类3.信息及其度量,计算每个符合的信息量,信源的平均信息量(熵)。
(计算)4.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有效性(码元速率,信息速率,频带利用率),可靠性(误码率,误信率)。
(概念)练习:1-2,1-8第三章复习3.4,3.7小节练习:3-14第四章1.信道的数学模型:调制信道模型和编码信道模型2.信道特性对信号传输的影响:①恒参信道无失真传输要求②恒参信道对信号传输的影响:频率失真,码间串扰,相位失真等,及解决问题的办法③随参信道特性④解释多径效应概念,多径效应造成的影响(瑞利型衰落、频率弥散、频率选择性衰落),抗衰落技术(分集接收技术、扩频技术和OFDM技术)3.信道容量:①求离散信道容量②求连续信道容量(香农公式),连续信道容量C与哪三因素有关,有何关系。
练习:4-5,4-7第五章1.线性调制:AM,DSB,SSB,VSB信号的调制与解调原理,四种已调信号的时域和频域波形的区别,四种已调信号占用的带宽和抗噪声性能的比较。
2.角度调制:FM,PM(简单复习)3.5.4.3小节中提到的门限效应概念,已知FM和AM信号的非相干解调都存在门限效应,考虑门限效应是因为什么引起的,相干解调是否存在门限效应。
练习:5-2, 5-8,5-10第六章1.传输码型:AMI,HDB3 双相码等编码及绘制波形。
2.数字基带信号传输系统模型及原理3.影响基带传输系统性能的两个主要因素:码间串扰和信道噪声4.无码间串扰的条件,奈圭斯特第一准则及物理意义。
5.消除码间串扰的方法:理想低通特性,余弦滚降特性,时域均衡技术。
理想低通特性和升余弦滚降特性(а=1)的频带利用率。
如何判断是否存在码间干扰,求滚降系数,频带利用率。
(计算)6.眼图的形成原理,观察眼图的作用(用示波器观察到的眼图可以反映数字脉冲经过传输后的变化和受影响情况以及接收系统对信号识别的相互间关系,如判决点偏离情况、抽样点偏离情况、过零点畸变情况、噪声和码间干扰情况等;)7.部分响应技术(第Ⅰ类部分响应)和时域均衡技术练习:6-12,6-13,6-25,(自己找些课外书中的部分响应的题型练习)第七章(重点复习)1,2ASK调制:①2ASK调制原理及调制信号的时域波形②2ASK非相干解调原理及非相干解调过程的时间波形。
2023年通信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及考点总结
通信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总分24, 共12小题, 每空1分)1.数字通信系统的有效性用传输频带运用率衡量, 可靠性用误码率衡量。
2.模拟信号是指信号的参量可连续取值的信号, 数字信号是指信号的参量可离散取值的信号。
3.广义平均随机过程的数学盼望、方差与时间无关, 自相关函数只与时间间隔有关。
4.一个均值为零方差为的窄带平稳高斯过程, 其包络的一维分布服从瑞利分布, 相位的一维分布服从均匀分布。
5.当无信号时, 加性噪声是否存在?是乘性噪声是否存在?否。
6、信道容量是指: 信道传输信息的速率的最大值, 香农公式可表达为: 。
7、设调制信号为f(t)载波为, 则克制载波双边带调幅信号的时域表达式为, 频域表达式为。
8、对最高频率为fH的调制信号m(t)分别进行AM、DSB.SSB调制, 相应已调信号的带宽分别为2fH 、2fH 、fH 。
9、设系统带宽为W, 则该系统无码间干扰时最高传码率为2W 波特。
10、PSK是用码元载波的相位来传输信息, DSP是用前后码元载波的相位差来传输信息, 它可克服PSK的相位模糊缺陷。
11.在数字通信中, 产生误码的因素有两个: 一是由传输特性不良引起的码间串扰, 二是传输中叠加的加性噪声。
12、非均匀量化的对数压缩特性采用折线近似时, A律对数压缩特性采用13 折线近似, 律对数压缩特性采用15 折线近似。
二、简答题(总分18, 共4小题)1.随参信道传输媒质的特点?(3分)答: 对信号的衰耗随时间变化、传输的时延随时间变化、多径传播2.简述脉冲编码调制的重要过程。
(6分)抽样是把时间连续、幅值连续的信号变换为时间离散, 幅值连续的脉冲信号;量化是把时间离散、幅值连续的脉冲信号变换为幅值离散、时间离散的多电平脉冲信号;编码是把幅值、时间均离散的多电平脉冲信号用一组数字序列表达。
3、简朴叙述眼图和系统性能之间的关系?(6分)最佳抽样时刻相应眼睛张开最大时刻;对定期误差的灵敏度有眼图斜边的斜率决定;图的阴影区的垂直高度, 表达信号幅度畸变范围;图中央横轴位置相应判决门限电平;抽样时刻上, 上下阴影区的间隔距离之半为噪声容限。
通信经济学期末考试复习题
名词解释1、交叉补贴:是主导运营商运用其市场主导地位进行的一种妨碍竞争的定价行为。
交叉补贴是一种定价战略。
其思路是,通过有意识地以优惠甚至亏本的价格出售一种产品(称之为“优惠产品”),而达到促进销售盈利更多的产品(称之为盈利产品)的目的。
2、arpu值:所谓ARPU就是每用户平均收入。
ARPU注重的是一个时间段内运营商从每个用户所得到的利润。
很明显,高端的用户越多,ARPU越高。
在这个时间段,从运营商的运营情况来看,A R P U值高说明利润高,这段时间效益好。
A R P U是给股东的,投资商不仅要看企业现在的赢利能力,更关注企业的发展能力。
A R P U值高,则企业的目前利润值较高,发展前景好,有投资可行性。
3、非对称管制:是指政府管制部门对处于不同市场条件下的通信经营者予以区别对待,制定有利于新通信经营者的倾斜政策和法规。
4、梅特卡夫定义:是指网络价值以用户数量的平方的速度增长。
网络外部性是梅特卡夫法则的本质。
5、普遍服务:任何人在任何地点都能以承担得起的价格享受电信业务,而且业务质量和资费标准一视同仁。
它传达了普遍、平等、可支付三个方面的基本含义。
6、结算费率:是世界上主要电信运行公司在分配国际间通信业务收入时使用的结算系统,有两边的通信公司通过双边协议达成并共同遵守。
7、邮政通信网:以分布在一国各地的邮政局(或合设的邮电局)及其所属的分支机构──邮政支局、邮政所等作为点,以各类邮件运输设备沿交通路线运行所形成的邮路作为线,按照一定组合方式联结成的一种网状结构体。
用以实现用户委托传递的各种邮寄信息。
8、业务量敏感成本:在电信网中,变动成本也称为业务量敏感成本,即指随着通信业务量的增减变动而成正比例变动的成本。
业务量不敏感成本:在电信网中,固定成本也称为业务量不敏感成本,即指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的生产规模范围内,不随业务量增减变化而变动的成本。
论述题。
谈谈对三网融合的看法(主要从1、概念2、遇到的问题3、对策【政府、运营商】来谈)所谓“三网融合”,就是指电信网、有线电视网和计算机通信网的相互渗透、互相兼容、并逐步整合成为全世界统一的信息通信网络。
通信经济学(1)
1.5000万元,其流动资产总额为8500万元,其中存货000万元。
则该企业的速动比率为70%。
(×)2.电信企业的全业务经营是指企业可以经营电信行业中的所有业务,即多元化经营。
(×)3.二部资费定价较之边际成本定价,解决了电信企业亏损的问题;较之平均成本定价能使消费者获得更多的经济福利。
(√)4.市场集中度和市场进入壁垒非常高且产品没有直接替代品,这是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所具有的显著特点。
(×)5.马歇尔困境是指规模经济性与范围经济性之间相互矛盾的现象×6.按社会平均成本盈利率确定价格,有利于促使高成本部门和企业努力降低成本,提高生产经营效率×7.在电信通信成本分析中常把电信成本分为流量敏感和不敏感成本,流量敏感成本大多需要经过必要的分摊才能计入某项电信业务成本,流量不敏感成本可以直接归集到成本对象。
(×)8.国民经济中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越高,则通信需求越大√9.在电信市场上,新进入的运营商倾向于依据历史成本来制定网间互联结算价格。
(×)10.在最高限价管制模型里,当生产效率调整因子X小于社会零售物价指数RPI,则意味着电信企业可以适当提高通信产品价格√11.从分摊网络成本的角度考虑,固定本地电话应采取以通话费为主的二部资费制收费方式√12.时限是规定的时间定额.信函业务必须由发信方付费,这是因为该项业务的经营具有外部经济性特征×)13.根据《电信条例》的规定,目前在我国经营基础电信业务的外商投资电信企业中,外方投资者的出资比例不得超过49%√14.按社会平均工资盈利率确定价格,对机械化、自动化程度低而劳动密集程度高的部门有利(√)15.电信网络的总成本由用户独占资源的成本、用户共享资源的成本和与用户数量及业务量都无关的设备设施的成本三部分构成,其中,用户共享资源的成本与用户数量无关,而仅与业务量相关(√)16.通信业务利润=通信业务收入-通信业务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17.在电信市场上,主导运营商倾向于依据前瞻性成本来制定网间互联结算价格×18.通信产品成本中,物化劳动耗费转移的价值,主要是集中在劳动对象耗费转移的价值上×19.某通信企业短期负债5000万元,其流动资产总额为8500万元,其中存货000万元。
通信原理期末考试复习题(推荐文档).doc
1 、某个信息源由“1”、“0两”个符号组成。
其出现概率分别为1/4、3/4,则信息源中符号“1”的信息量为( 2 )bit 。
2 、若一平稳随机过程的自相关函数为R( τ),则 R(0)是该平稳随机过程的(总)功率。
3 、若语音信号的频率在 300-3400Hz之间,则按照抽样定理理论上信号不失真的最小抽样频率为(6800)Hz。
4 、在相同信噪比的情况下,采用相干检测法对2ASK、2PSK和2FSK解调之后,误码率最低的是(2PSK)。
5 、通信系统中的同步类型主要有载波同步、(位同步)、群同步和网同步。
6 、设有一个信号可表示为:t ≥ 0时, x(t)=4exp(-t) ;t≥0 时, x(t)=0 。
则该信号是功率信号还是能量信号?(能量信号)。
7 、对一模拟信号进行数字化时,若抽样频率为 1000Hz,量化电平数为16,则数字信号的传输速率为(4000 )b/s 。
8 、为了能纠正 2个错码,同时检测 3个错码,则要求的最小码距为( 61 、某个信息源由 A、B、 C、D四个符号组成,出现概率均为 1/4 。
这些符号分别用二进制码组 00、 01、 10、 11表示。
若每个二进制码元用宽度为5毫秒的脉冲传输,则该信息源的平均信息速率和码组速率分别为(C)。
A、200b/s 和 200波特B、 100b/s 和 200波特C、200b/s 和 100 波特D、100b/s 和 100波特2 、模 / 数转换的三个步骤是依次(A)。
A、抽样、量化和编码B、量化、抽样和编码C、量化、抽样编码和 D、编码、量化和抽样3、模拟通信系统中的线性调制方式主要有(B)。
A、单边带调制、相位调制、双边带调制、频率调制B、振幅调制、单边带调制、残留边带调制、双边带调制C、单边带调制、残留边带调制、双边带调制、频率调制、振幅调制D、单边带调制、相位调制、双边带调制、残留边带调制5 、无码间串扰系统的传输函数的特性为( B )。
大学通信期末试题及答案
大学通信期末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通信系统的根本任务是()。
A. 实现语音、图像和数据的传输B. 提高通信质量和速度C. 降低通信成本D. 拓展通信网络覆盖范围答案:A2. 以下哪种通信手段是一种无线通信技术?()A. 电话B. 电报C. 卫星通信D. 电报传真答案:C3. 以下关于无线通信系统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无线通信系统是指使用无线电波进行信息传输的通信系统B. 无线通信系统可以提供移动通信服务C. 无线通信系统具有较大的容量和覆盖范围D. 无线通信系统无法实现语音和数据的传输答案:D4. 以下哪种通信方式属于数字通信方式?()A. 电传通信B. 电话通信C. 电报通信D. 光缆通信答案:D5. 以下哪个是全球最大的互联网公司?()A. 谷歌B. 脸书C. 亚马逊D. 阿里巴巴答案:A二、简答题1. 请简要说明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
答案: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发送端、传输介质和接收端。
发送端负责将需要传输的信息转换为适合传输的信号,并通过传输介质将信号发送给接收端。
传输介质可以是有线或无线的,例如光纤、电缆或者无线电波等。
接收端接收到传输过来的信号,并将其转换为可理解的信息。
2. 请简要介绍无线通信技术的应用领域。
答案:无线通信技术广泛应用于移动通信、卫星通信、无线局域网、蓝牙通信等领域。
移动通信是指通过无线方式实现移动设备之间的语音、短信和数据传输。
卫星通信是指利用人造卫星进行地面与地面、地面与空中、空中与空中之间的通信。
无线局域网是指通过无线方式实现局域网内设备间的通信。
蓝牙通信是指利用蓝牙技术进行短距离无线通信。
三、问答题1. 请简要阐述5G通信技术的特点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答案:5G通信技术是一种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具有以下特点:超高速率、超低延迟、大连接、大容量、广覆盖和可靠性。
这种技术的出现将大大提升移动通信的速度和稳定性,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
它将推动物联网的发展,实现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互联互通,促进智能交通、智能家居、智能医疗等领域的快速发展。
通信原理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通信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总分24,共12小题,每空1分)1、数字通信系统的有效性用传输速率衡量,可靠性用差错率衡量.2、模拟信号是指信号的参量可连续取值的信号,数字信号是指信号的参量可离散取值的信号。
3、广义平均随机过程的数学期望、方差与时间无关,自相关函数只与时间间隔有关。
4、一个均值为零方差为的窄带平稳高斯过程,其包络的一维分布服从瑞利分布,相位的一维分布服从均匀分布。
5、当无信号时,加性噪声是否存在?是乘性噪声是否存在?否。
6、信道容量是指:信道传输信息的速率的最大值,香农公式可表示为:。
7、设调制信号为f(t)载波为,则抑制载波双边带调幅信号的时域表达式为,频域表达式为.8、对最高频率为f H的调制信号m(t)分别进行AM、DSB、SSB调制,相应已调信号的带宽分别为2f H、2f H、f H。
9、设系统带宽为W,则该系统无码间干扰时最高传码率为2W 波特。
10、PSK是用码元载波的相位来传输信息,DSP是用前后码元载波的相位差来传输信息,它可克服PSK的相位模糊缺点。
11、在数字通信中,产生误码的因素有两个:一是由传输特性不良引起的码间串扰,二是传输中叠加的加性噪声。
12、非均匀量化的对数压缩特性采用折线近似时,A律对数压缩特性采用13 折线近似,律对数压缩特性采用15 折线近似。
二、简答题(总分18,共4小题)1、随参信道传输媒质的特点?(3分)答:对信号的衰耗随时间变化、传输的时延随时间变化、多径传播三、画图题(总分20分,共3小题)1、已知调制信号载波为,分别画出AM、DSB、SSB(下边带)信号的频谱。
(6分)2、设信息序列为100000000001100001,试编为AMI 码和HDB3码(第一个非零码编为+1),并画出相应波形。
(6分)3、设发送数字信息为110010101100,试分别画出OOK、2FSK、2PSK及2DPSK信号的波形示意图.(对2FSK信号,“0”对应T s=2T c,“1”对应T s=T c;其余信号T s=T c,其中T s为码元周期,T c为载波周期;对2DPSK信号,代表“0"、代表“1”,参考相位为0;对2PSK信号,代表“0”、代表“1”。
通信经济学复习思考题题1_10
第五章通信产品与通信质量1.邮电通信产品的定义包含有哪三层含义?①为用户直接提供通信服务及邮件传递的项目②为用户提供通信服务的有效成果③是通信企业直接提供通信服务的“最终"成果2.通信产品的分类:a.根据传递信息所用科技手段不同分类:分为邮政通信产品和电信通信产品b.根据被传递的信息分类:话音业务和非话音业务c.交叉融合产生的新的业务种类:技术手段的交叉与被传递的信息的融合d.根据通信服务方式的不同分类:传统邮件,电报,市内公用电话,会议电话e.根据通信过程生产过程完整与否分类:专业产品与企业产品的划分f.根据业务性质不同分类:高档业务和低档业务g.根据运营主体是否多元分类:专营业务和非专营业务h.根据业务产生发展的先后顺序以及其地位分类:基础业务与增值业务,传统业务与新兴业务3.邮电通信产品与一般工业产品的异同点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1)通信产品没有实物形态,但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2)从通信产品的价值转移和实现形式看(3)通信产品与工农业产品一样,都要列入社会总产品和国民生产总值指标4.什么是邮电专业产品和企业产品?什么是增殖业务?专业产品:完整产品,即可供用户消费的完整意义上的通信服务.企业产品是指企业中有目的的劳动生产物,既包括生产企业的有形产品,又包括服务行业的无形产品.增殖业务是凭借公用电信网的资源和其它通信设备而开发的附加通信业务。
5.邮电通信产品有哪几种计量单位?它们各自有何特点?实物计量单位业务量(待传递、规划;已传递、统计)交换量:出、转、进各个阶段已完成传递过程的信息数量流量:以路由为对象研究其上通过的总交换量货币计量单位价值形态的计量单位,抽象,但它比实物计量单位具有更大的经济意义。
通信业的总产值:不同种类、不同业务量的通信产品在价值形态上加总求和所得的总产品量(采用不变价格计算)6.简述优化通信产品结构的意义和途径。
(1)通信产品结构的调整具有必然性和必要性①通信企业是社会公用性企业,遍布城乡,点多面广,为提供多元服务提供了可能②社会化大生产和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③社会的发展和通信技术的进步为通信新业务的诞生创造了条件④开发通信新业务,优化产品结构是通信企业自身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自身经营效益的必然要求邮政:在搞好函件等传统业务经营的基础上,大力发展邮政轻型、新型业务函件业务:思想上重视其发展;调整函件业务结构;培育大用户大客户代办电信和电子信息类业务快递和物流配送业务7.对“传递个别信息”和“提供电路"两种不同服务方式的邮电通信产品,在质量要求上有何不同?传递个别信息是只有当用户需要享受通信服务时才向通信服务网点提出委托。
通信原理期末测验题库(13级电信通信)综合版
通信原理期末测验题库(13级电信通信)综合版通信原理期末测验题库(13级电信通信)综合版————————————————————————————————作者:————————————————————————————————⽇期:通信原理期末考试题库共126道题,80道简答题,30道计算题,13道证明题,3道综述题⼀、简答题第⼀章1.什么是模拟信号?什么是数字信号?答:在取值上连续的是模拟信号,取值离散的是数字信号。
2. 消息和信息有何区别?信息和信号有何区别答:消息是信息的形式,信息是消息的内容,⽽信号则是消息的表现形式3.数字通信有何优点?答:数字通信采⽤0和1表⽰信息,错误率较低,⽽且在数字通信系统中,可以采⽤纠错编码等差错控制及数字加密技术,⼤⼤提⾼系统的抗⼲扰性,同时数字信号便于储存和处理。
数字通信设备相对于模拟通信设备⽽⾔,设计制造更容易,体积更⼩,重量更轻4.信息量的定义是什么?信息量的单位是什么?答:信息量表⽰传输信息的多少,且信息量I==-p(x)。
当a=2时信息量的单位为⽐特,简记为b;当a=e时信息量的单位为奈特;当a=10时信息量的单位为哈特莱。
5.按照占⽤频带区分,信号可以分为哪⼏种?答:基带信号和带通信号。
6.信源编码的⽬的是什么?信道编码的⽬的是什么?答:信源编码的⽬的是它⽤以减⼩数字信号的冗余度,提⾼数字信号的有效性。
信道编码的⽬的是提⾼信号传输的可靠性。
7.调制的⽬的是什么答:1.通过调制可以把基带调制信号的频谱搬移到载波频率附近。
2.通过调制可以提⾼信号通过信道传输时的抗⼲扰能⼒8.数字通信系统有哪些性能指标?答:传输速率、错误率、频带利⽤率和能量利⽤率。
9.信道有哪些传输特性?答:多径效应、快衰落和慢衰落。
10.⽆线信道和有线信道的种类有哪些?答:⽆线信道有:地波、天波、视线传播,有线信道有:明线、对称电缆、同轴电缆。
11.信道模型有哪⼏种?答:有调制信道模型和编码信道模型12.什么是调制信道?什么是编码信道?答:把发送端调制器输出端⾄接收端解调器输⼊端之间的部分称为调制信道。
通信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通信原理期末考试练习试题及答案仅供参考一、填空题(总分24,共12小题,每空1分) 1、数字通信系统的有效性用 传输频带利用率 衡量,可靠性用 差错率 衡量。
2、模拟信号是指信号的参量可 连续 取值的信号,数字信号是指信号的参量可 离散 取值的信号。
3、广义平均随机过程的数学期望、方差与 时间 无关,自相关函数只与时间间隔有关。
4、一个均值为零方差为2n σ的窄带平稳高斯过程,其包络的一维分布服从瑞利分布,相位的一维分布服从均匀分布。
5、当无信号时,加性噪声是否存在 是 乘性噪声是否存在 否 。
6、信道容量是指: 信道传输信息的速率的最大值 ,香农公式可表示为:)1(log 2N S B C +=。
。
7、设调制信号为f (t )载波为t c ωcos ,则抑制载波双边带调幅信号的时域表达式为t t f c ωcos )(,频域表达式为)]()([21c c F F ωωωω-++。
8、对最高频率为f H 的调制信号m (t )分别进行AM 、DSB 、SSB 调制,相应已调信号的带宽分别为 2f H 、 2f H 、 f H 。
9、设系统带宽为W ,则该系统无码间干扰时最高传码率为 2W 波特。
10、PSK 是用码元载波的相位来传输信息,DSP 是用前后码元载波的 相位差 来传输信息,它可克服PSK 的相位模糊缺点。
11、在数字通信中,产生误码的因素有两个:一是由传输特性不良引起的 码间串扰,二是传输中叠加的 加性噪声 。
12、非均匀量化的对数压缩特性采用折线近似时,A 律对数压缩特性采用 13 折线近似,μ律对数压缩特性采用15 折线近似。
二、简答题(总分18,共4小题)1、随参信道传输媒质的特点(3分)答:对信号的衰耗随时间变化、 传输的时延随时间变化、 多径传播2、简述脉冲编码调制的主要过程。
(6分)~抽样是把时间连续、幅值连续的信号变换为时间离散,幅值连续的脉冲信号;量化是把时间离散、幅值连续的脉冲信号变换为幅值离散、时间离散的多电平脉冲信号;编码是把幅值、时间均离散的多电平脉冲信号用一组数字序列表示。
通信原理期末考试卷试题库题集级电信通信综合版本
通信原理期末考试题库共126道题,80道简答题,30道计算题,13道证明题,3道综述题一、简答题第一章什么是模拟信号?什么是数字信号?4.答:在取值上连续的是模拟信号,取值失散的是数字信号。
5.信息和信息有何差别?信息和信号有何差别6.答:信息是信息的形式,信息是信息的内容,而信号则是信息的表现形式7.数字通讯有何长处?8.答:数字通讯采纳0和1表示信息,错误率较低,并且在数字通讯系统中,能够采纳纠错编码等差错控制及数字加密技术,大大提升系统的抗扰乱性,同时数字信号便于储藏和办理。
数字通讯设施有关于模拟通讯设施而言,设计制造更简单,体积更小,重量更轻9.信息量的定义是什么?信息量的单位是什么?答:信息量表示传输信息的多少,且信息量I==-p(x) 。
当a=2时信息量的单位为比特,简记为b;当a=e时信息量的单位为奈特;当a=10时信息量的单位为哈特莱。
依据占用频带划分,信号能够分为哪几种?答:基带信号和带通讯号。
信源编码的目的是什么?信道编码的目的是什么?答:信源编码的目的是它用以减小数字信号的冗余度,提升数字信号的有效性。
信道编码的目的是提升信号传输的靠谱性。
7.调制的目的是什么答:1.经过调制能够把基带调制信号的频谱搬移到载波频次邻近。
道传输时的抗扰乱能力2.经过调制能够提升信号经过信8.数字通讯系统有哪些性能指标?答:传输速率、错误率、频带利用率和能量利用率。
9.信道有哪些传输特征?答:多径效应、快衰败和慢衰败。
无线信道和有线信道的种类有哪些?答:无线信道有:地波、天波、视野流传,有线信道有:明线、对称电缆、同轴电缆。
10.信道模型有哪几种?答:有调制信道模型和编码信道模型什么是调制信道?什么是编码信道?答:把发送端调制器输出端至接收端解调器输入端之间的部分称为调制信道。
把编码器输出端至解码器输入端之间的部分称为编码信道。
何谓多径效应?答:1.信号的传输衰减随时间而变 2.信号的传输时延随时间在变 3.信号经过几条路径抵达接收端,并且每条路径的长度(时延)和衰减都随时间而变,即存在多径流传现象。
通信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pdf
——(3分)
(2)解调器输入端的噪声与已调信号信号的带宽相同,
N i 2 Pn ( f ) B 2 0.5 10 3 5 103 5W
——(3分)
已知 Si=10kW ,所以 Si 10 103 2000
Ni
5
——(3分)
( 3 )由于单边带调制系统的制度增益为
G = 1,因此解调器输出端的信噪比
S0 Si 2000 N0 Ni
0 代表“0”、
0
180
代表“ 1”,参考相位为 0;对 2PSK 信号, 0 代表“ 0”、 1800 代表“ 1”。)(8 分)
1 1 0 0 1 0 1 01 1 0 0
OOK
2FSK
2PSK
2DPSK
OOK
1 1 0 0 1 0 1 01 1 0 0
2FSK
2PSK
2DPSK
四、(总分 12 分)现有一个由 8 个等概符号组成的信源消息符号集,各符号间相 互独立,每个符号的宽度为 0.1ms。计算:
11、在数字通信中,产生误码的因素有两个:一是由传输特性不良引起的
码间串
扰,二是传输中叠加的 加性噪声 。
12、非均匀量化的对数压缩特性采用折线近似时, A 律对数压缩特性采用 13 折线
近似, 律对数压缩特性采用 15 折线近似。
二、简答题(总分 18,共 4 小题) 1、随参信道传输媒质的特点?( 3 分)
( 2) Ts=0.1ms ,所以 R B
1 Ts
10000Baud
R b R B H 10000 3 30kbit/s
——(2分)
( 3) I Rb t 30 10 3 2 3600 216Mbit/s
通信经济学复习思考题题1-10
通信经济学复习思考题题1-10通信经济学复习思考题导言1.什么是通信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通信部门的经济运行规律,即通信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然联系和发展趋势。
2.简述政治经济学、通信经济学、产业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四门学科的相互关系。
(1)和政治经济学的关系:通信经济学是部门经济学;政治经济学是宏观范围的基础理论经济学,是一切部门经济研究的理论基础(2)和产业经济学的关系:两者都是应用经济学,其研究都要以政治经济学为理论基础产业经济学研究国民经济各种产业发展运行的本质特征和一般规律通信经济学是部门经济学,是产业经济学在通信部门的具体延伸,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3)通信经济学是产业经济学在通信部门的具体化,其研究必须以产业经济学为理论指导,而产业经济学由西方经济学衍生而来,产业经济学和通信经济学的研究都要借鉴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
3.什么是信息?通信经济学与信息经济学这两门学科有何区别与联系?信息是表现事物特征的一种普遍形式,是自然界。
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活动中一切事物的属性。
两门学科的研究都与“信息”范畴有关信息的定义:信源(信息发出者)向信宿(信息接受者)所发出的能够消除信宿在认识上的不确定性的东西,是使信宿对事物的认识由未知到已知转变的必要条件。
信息经济学是研究市场信息如何帮助经济决策主体消除经济运行中的不确定性,以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的这样一门新兴学科两者的角度和侧重点不同:信息经济学站在信息应用者的角度研究经济主体信息获得的低成本和信息对资源配置和决策支持的高效率;通信经济学站在信息传递部门的角度,研究如何以经济高效的手段实现信息的快速传递4.规范分析方法和实证分析方法有何不同?实证分析指运用统计方法、数学模型甚至几何图形对制度作出定量分析。
规范分析是指运用经济学的基本规范对制度作定性分析,这种分析富有哲理,理论性较强.规范分析方法是对经济事物进行价值判断的分析方法,在理论的经济学中运用的较多,通信经济学是研究在一定的经济制度条件下通信发展的规律性,因此没规范的分析方法不是研究的重点。
最新通信原理期末复习题资料
一、填空题2.为使基带脉冲传输获得足够小的误码率,必须最大限度地减小码间干扰和随机噪声干扰的影响。
3.对于点对点之间的通信,按信息传送的方向和时间关系,通信方式可以分为__单工通信__,__半双工通信__和__全双工通信___4.在香农公式中,一个连续信道的信道容量受“三要素”限制,这三要素是__带宽__,___信号功率__,___噪声功率谱密度__7.最常见多路复用方法有__频分__、___码分__和___时分__。
9.衡量数字通信系统性能指标是传输速率(有效性)和__差错率(可靠性)_两项指标。
10.八进制数字信号信息传输速率为600b/s,其码元速率为__200b/s__。
14.最常见的二进制数字调制方式有2ASK(二进制振幅键控)、_2FSK(二进制频移键控)_和_2PSK(二进制相移键控)_。
18. 在数字通信系统中,其重要的质量指标“有效性”和“可靠性”分别对应_传输速率_和_差错率_。
19. 为使基带脉冲传输获得足够小的误码率,必须最大限度地减小码间干扰和随机噪声干扰的影响。
25.最常见多路复用方法有__频分复用(FDMA)_、__码分复用(CDMA)_和__时分复用(TDMA)_。
26.高斯白噪声是指噪声的概率密度服从____高斯____分布,功率谱密度服从___均匀___分布。
28.已知二进制代码为11000010100000000101,其相应的AMI码为___+1-10000+10-100000000+10-1___。
29.导致数字系统误码的可能原因有___码间干扰___、___随机噪声干扰__和___传播衰落__。
30.在AM、ΔM、FM、PSK、MSK、DPSK、SSB等信号中能直接在数字基带系统中传输的有_____ΔM______,能直接在数字频带系统中传输的有_____ PSK、MSK、DPSK ______。
32.信道编码是抗干扰编码,它使得__误码率__下降,信源编码减少多余度编码,它使得__信息传输效率__提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
1、交叉补贴:是主导运营商运用其市场主导地位进行的一种妨碍竞争的定价行为。
交叉补贴是一种定价战略。
其思路是,通过有意识地以优惠甚至亏本的价格出售一种产品(称之为“优惠产品”),而达到促进销售盈利更多的产品(称之为盈利产品)的目的。
2、arpu值:所谓ARPU就是每用户平均收入。
ARPU注重的是一个时间段内运营商从每个用户所得到的利润。
很明显,高端的用户越多,ARPU越高。
在这个时间段,从运营商的运营情况来看,A R P U值高说明利润高,这段时间效益好。
A R P U是给股东的,投资商不仅要看企业现在的赢利能力,更关注企业的发展能力。
A R P U值高,则企业的目前利润值较高,发展前景好,有投资可行性。
3、非对称管制:是指政府管制部门对处于不同市场条件下的通信经营者予以区别对待,制定有利于新通信经营者的倾斜政策和法规。
4、梅特卡夫定义:是指网络价值以用户数量的平方的速度增长。
网络外部性是梅特卡夫法则的本质。
5、普遍服务:任何人在任何地点都能以承担得起的价格享受电信业务,而且业务质量和资费标准一视同仁。
它传达了普遍、平等、可支付三个方面的基本含义。
6、结算费率:是世界上主要电信运行公司在分配国际间通信业务收入时使用的结算系统,有两边的通信公司通过双边协议达成并共同遵守。
7、邮政通信网:以分布在一国各地的邮政局(或合设的邮电局)及其所属的分支机构──邮政支局、邮政所等作为点,以各类邮件运输设备沿交通路线运行所形成的邮路作为线,按照一定组合方式联结成的一种网状结构体。
用以实现用户委托传递的各种邮寄信息。
8、业务量敏感成本:在电信网中,变动成本也称为业务量敏感成本,即指随着通信业务量的增减变动而成正比例变动的成本。
业务量不敏感成本:在电信网中,固定成本也称为业务量不敏感成本,即指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的生产规模范围内,不随业务量增减变化而变动的成本。
论述题。
谈谈对三网融合的看法(主要从1、概念2、遇到的问题3、对策【政府、运营商】来谈)
所谓“三网融合”,就是指电信网、有线电视网和计算机通信网的相互渗透、互相兼容、并逐步整合成为全世界统一的信息通信网络。
“三网融合”是为了实现网络资源的共享,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形成适应性广、容易维护、费用低的高速宽带的多媒体基础平台。
其表现为技术上趋向一致,网络层上可以实现互联互通,形成无缝覆盖,业务层上互相渗透和交叉,应用层上趋向使用统一的IP 协议,在经营上互相竞争、互相合作,朝着向人类提供多样化、多媒体化、个性化服务的同一目标逐渐交汇在一起,行业管制和政策方面也逐渐趋向统一。
“三网融合”后,民众可用电视遥控器打电话,在手机上看电视剧,随需选择网络和终端,只要拉一条线、或无线接入即完成通信、电视、上网等。
3.2 三网融合存在的问题
3.2.1 三网业务定位不同
有线电视网主要提供广播式的视像业务,要发展交互式业务,就要进行大规模的双向化改造,工程巨大。
电信网络则面临最后100米的宽带化问题;而计算机网也不能保证语音和视频信号的服务质量和实时性要求。
3.2.2 三网标准不统一
三种网络结构都不尽相同,存在不兼容的问题,要完成三网融合必须找到共同认可的网络结构、技术标准和通信协议。
IP交换是可以被三网接纳的通信协议,而找到三网融合最大的困难是接入网,要找到既物美价廉又便于建设的接入网还需要一段时间。
3.2.3 IP协议问题
虽然IP技术的优点在三网融合的过程中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但是基于IP 技术的三网融合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目前主要集中在传输网络层和中间网络层。
首先需要建立一系列传输协议和标准,赋予多种介质支持IP数据的能力。
IP数据在ATM、SDH以及DWDM技术上的传输以及IP与MPEG、ITU-TG.729A等标准之间的兼容等问题经过若干年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多成果。
其次,IP的服务质量控制的难度也随着业务种类的增加和业务统计特性的差异而增大,尤其是实时交互业务的服务质量。
如何降低时延和抖动是当前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最后,网络管理与控制、对IP协议在安全性方面的改进等也是三网融合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3.2.4 不同行业和网络的利益冲突
由于三大网分别由不同的行业部门经营管理,网络互联互通目前存在技术、网关、资费结算等许多问题。
三网融合将带来各种业务和应用的重新整合,也必须会带来工作方式、业务流程的转变和各方利益的调整。
三网融合最终必须解决好各行业各部门之间的利益冲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