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鉴别诊断

合集下载

传染病诊断鉴别诊断

传染病诊断鉴别诊断

传染病诊断鉴别诊断传染病是指通过病原体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导致疾病的一类疾病。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以及全球化的加剧,传染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显得愈发重要。

本文将讨论传染病的诊断方法、鉴别诊断的重要性、特定传染病的鉴别诊断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一、传染病的诊断方法传染病的诊断方法主要包括临床表现观察、病原学检测和免疫学检测。

临床表现观察是最基本的诊断方法,通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症状出现等来判断是否患上传染病。

病原学检测则是通过分离和鉴定病原体,例如细菌培养、病毒检测、寄生虫检测等,来确认传染病的确诊。

免疫学检测则是通过检测患者体内产生的抗体或抗原来判断是否患上传染病。

二、鉴别诊断的重要性传染病的鉴别诊断是确保准确诊断的关键。

在疫情爆发时,准确鉴别疫情的类型对于及时采取应对措施至关重要。

例如,在2019年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初期症状与其他流感病毒相似,但通过对于病原体的鉴别诊断,发现了新型冠状病毒并确认了疫情的严重性,从而采取了相应的防控措施。

三、特定传染病的鉴别诊断某些传染病具有相似的症状,因此在诊断过程中必须进行鉴别诊断。

例如,流感和普通感冒都会导致发热、咳嗽等症状,但通过检测病原体,可以鉴别出是否是流感病毒感染。

此外,结核病和肺炎也具有类似的症状,但通过进行相关检测,可以准确诊断患者的病症。

四、未来发展方向随着科技的进步,传染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也在不断发展。

一方面,基因测序技术的应用能够帮助快速鉴别病原体的种类和变异情况,从而提供指导性的治疗方案。

另一方面,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使得临床数据的分析与模式识别更加精准,有望帮助医生更好地进行鉴别诊断。

此外,传染病的预后评估和疫情监测也是未来发展的方向之一。

总结起来,传染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是确保准确诊断和防控的重要步骤。

传染病的诊断方法多种多样,包括临床表现观察、病原学检测和免疫学检测。

鉴别诊断的重要性在于及时发现病原体,确定传染病的类型,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猪传染病鉴别诊断(独家整理)

猪传染病鉴别诊断(独家整理)
②仔猪:呼吸困难、打喷嚏、肌肉震颤(抖)、后肢 麻痹、共济失调、嗜睡,耳—发紫;皮肤—发绀
①主要病变为弥漫性间质肺炎。 ②肺—大理石样变,肝—肿,胃—出血水肿,心内
膜—充血,肾—针尖大出血点。 ③仔猪:皮下水肿,淋巴结/脾肿大,肺淤血、肉变。 ④流产胎儿—动脉炎、心肌炎、脑炎。
1
猪伪
T 升高
①呼吸道及扁桃体—出血、水肿。
①胎儿自溶、水肿、出血,体腔积液。 ②母猪——胎盘炎、子宫内膜炎。 ③睾丸、附睾——化脓坏死灶。
链 链 ①人兽共患,各龄
无发热
球 球 ②地方流行,无季节性
脑膜炎、败血症(化脓性脑炎)


内脏器官出血,脾肿大,关节炎,淋巴结化脓。 ③条件致病菌—饲养管理、卫生 多在急性暴发时发生大批流产,可见于妊娠各个时

脑 ③感染%高,发病%低,多为隐性 显的 N 症状,最后麻痹死亡。
②流/早产胎儿:木乃伊化,脑水肿,脑膜、脊髓充
脑 炎 感染。
②怀孕母猪:流、早、死、木
血,非化脓性脑炎,脑发育不全,皮下水肿,体
炎病
③公猪:睾丸单侧性肿胀、发热、疼痛。
腔积液,肝脾坏死。
毒 黄病毒科/属
细 小 病 毒 病
细 小
①only 猪—初产母猪
病 毒
②水平(消、呼吸道)&垂直 ③流行期长。
不发热 ①母猪:不同感染期不同症状。
早—胚胎死亡;中—木乃伊胎;后—产仔正常。 ②公猪—受精%或性欲无影响 ③仔猪—倦怠、食欲不振、呕吐、下痢、跛行
①母猪:子宫内膜—轻微炎症,胎儿在子宫有被溶 解、吸收的现象。
②胎儿:充/出血、水肿、体腔积液或木乃伊化。 ③在大脑灰/白质和软脑膜—以增生的外膜/组织/

传染病最新诊断标准

传染病最新诊断标准

传染病最新诊断标准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引起的在人群中传播的疾病。

传染病的诊断标准是指通过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等手段,对患者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标准。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疾病研究的深入,传染病的诊断标准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

一、临床表现。

传染病的临床表现是诊断的重要依据之一。

不同的传染病有不同的临床表现,但一般包括发热、乏力、头痛、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

有些传染病还会出现特定的皮疹、黏膜出血、肝脾肿大等症状。

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来进行初步判断,并结合实验室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来进行综合诊断。

二、实验室检测。

实验室检测是传染病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对患者的血液、尿液、呼吸道分泌物等标本进行病原体的检测,可以直接证实病原体的存在。

目前常用的实验室检测方法包括病原体培养、核酸检测、抗体检测等。

这些检测方法不仅可以帮助医生明确诊断,还可以指导治疗和预防传播。

三、流行病学调查。

流行病学调查是对传染病传播规律和相关因素进行调查和分析的一门学科。

通过对病例的时间、地点、人群等特征进行分析,可以找出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规律,为疫情的控制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流行病学调查也可以帮助医生对传染病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

四、诊断标准的更新。

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传染病的诊断标准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

新的诊断标准不仅可以提高传染病的诊断准确性,还可以指导临床治疗和预防控制工作。

医生需要及时了解最新的诊断标准,不断提高自身的诊断水平,以更好地保护患者的健康。

总结。

传染病的诊断标准是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的重要依据,也是预防控制传染病的重要手段。

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是传染病诊断的三大支柱,医生需要结合这些手段进行综合诊断。

随着诊断标准的不断更新和完善,相信在医学科研和临床实践中,我们能够更好地应对传染病的挑战,保护人民的健康。

猪传染病鉴别诊断_

猪传染病鉴别诊断_

表1 有皮肤充血、出血症状的猪传染病的鉴别诊断病名病原流行特点主要临诊症状特征性病理变化实验室诊断防治猪瘟猪瘟病毒只有猪感染发病,不分品种、年龄、性别,无季节性;感染、发病、死亡率均高,流行广、流行期长,易继发或混合感染其他疾病;多种途径传播,可垂直传播体温40~41℃,先便秘,粪便呈算盘珠样,带血和黏液,后腹泻;后腿交叉步,后驱摇晃;颈部、腹下、四肢内侧发绀,皮肤出血;公猪包皮积尿;眼部有黏脓性眼眵,终归死亡皮肤、黏膜、浆膜广泛性出血,雀斑肾,脾边缘梗死,回、盲肠扣状肿;淋巴结周边出血,黑紫,切面呈大理石状;孕猪流产,产死胎、木乃伊胎等分离病毒,测定抗体,接种家兔无法治疗,主要依靠疫苗预防接种和紧急接种猪副伤寒沙门氏菌2~4月龄多发,地方流行,多经消化道传播;与饲养条件、环境、气候等有关(内源性感染),流行期长,发病率高急性体温41℃以上,腹痛,腹泻,耳、胸、腹下发绀;慢性者下痢,排灰白或黄绿色恶臭稀粪,皮肤有痂状湿疹,易继发其他疾病,最终死亡或为僵猪急性型多为败血症、脾肿大、淋巴结索状肿;慢性者特征性病理变化为坏死性肠炎;大肠黏膜呈糠麸样坏死涂片镜检,分离鉴定细菌广谱抗生素有效,预防可用弱毒菌苗,效果理想猪丹毒丹毒杆菌2~4月龄猪多见,散发或地方流行,夏季多发,经皮肤、黏膜、消化道感染,病程短,发病急,病死率高体温42℃以上,体表有规则或不规则疹块,并可结痂、坏死脱落;慢性型多为关节炎和心内膜炎临诊症状急性者脾樱桃红色,肿大柔嫩,皮肤有疹块;慢性病理变化为增生性、非化脓性关节炎,菜花心涂片镜检,分离鉴定细菌,血清学试验青霉素治疗有效,可用弱毒菌苗预防猪肺疫巴氏杆菌架子猪多见,散发,与季节、气候、饲养卫生环境等有关;发病急、病程短,病死率高体温41~41℃,呼吸困难、张口吐舌,犬坐姿势,咳、喘、口吐白沫,咽、喉、颈、腹部红肿,常窒息死亡咽喉、颈部皮下水肿;纤维素性胸膜肺炎,水肿,气肿,肝变,切面成大理石状条纹涂片镜检,鉴定细菌,接种小鼠链霉素及多种抗菌药物有效;可用疫苗预防链球菌病链球菌各种年龄均易感,地方流行,与饲养管理、卫生条件有关;发病急,感染和发病率高,流行期长,病型多急性体温41~41℃,咳、喘,发生关节炎,脑膜炎,有神经临诊症状;皮肤发绀,有出血点;慢性淋巴结脓肿内脏器官出血,脾肿大,有关节炎,淋巴结化脓涂片镜检,分离鉴定细菌青、链霉素等有效;可用疫苗预防,但效果差弓形虫病弓形虫各种年龄的猪均易感高稽留热,咳、喘、呼吸困难,有神经临诊症状;后期体表有紫斑及出血点;孕猪多流产或产死胎皮肤出血;发生出血性肺炎,肺肿大、淤血,间质增宽;脾肿大,淋巴结肿大涂片镜检,测定抗体磺胺类药物有良好效果皮炎和肾病综合征PCV2各种年龄的猪均可感染,一般集中在5~18周龄,尤其在8~18周龄最多见。

法定传染病的诊断原则

法定传染病的诊断原则

法定传染病的诊断原则
法定传染病的诊断原则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 收集临床资料:全面收集患者的症状、体征、流行病学史等临床资料。

2. 流行病学调查:对患者的居住地、活动地、接触史等信息进行调查,以确定可能的传染源和传播途径。

3. 实验室检查:对疑似病例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如病原学检测、抗体检测等,以确定病原体。

4. 综合分析:将临床资料、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合当地的疫情形势和防控措施,进行诊断。

5. 鉴别诊断:对于疑似病例,需要进行鉴别诊断,排除其他类似疾病,确保诊断的准确性。

6. 及时报告:一旦确诊传染病,应按照相关规定及时报告,并采取必要的防控措施,防止疫情扩散。

7. 动态监测:对疑似病例进行动态监测,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调整诊断和治疗方案。

总之,法定传染病的诊断需要综合考虑临床资料、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查结果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和鉴别诊断,确保诊断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同时,还需要采取必要的防控措施,防止疫情扩散。

最新传染病诊断标准发布

最新传染病诊断标准发布

最新传染病诊断标准发布一、标准制定的背景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医疗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传染病的认识不断深入。

然而,传染病疫情的形式却日益严峻,新发和再发传染病不断出现,对全球公共卫生构成严重威胁。

为了提高传染病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降低误诊率,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各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不断更新和完善传染病诊断标准。

二、最新传染病诊断标准的主要内容1. 病原体检测:病原体检测是传染病诊断的核心。

标准要求对疑似病例进行详细的实验室检测,包括病原体核酸检测、血清学检测、病原体培养等,以确保诊断的准确性。

2. 临床表现:标准强调了对患者临床表现的评估。

医生需综合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等信息,进行全面的临床评估,以确定疑似病例。

3. 流行病学史:标准要求对患者的流行病学史进行详细调查,包括旅行史、接触史、暴露史等。

这对于诊断某些传染病,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等,具有重要意义。

4. 影像学检查:最新标准增加了影像学检查在传染病诊断中的地位。

对于某些传染病,如肺结核、禽流感等,影像学检查可作为辅助诊断手段,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5. 鉴别诊断:标准要求医生在诊断过程中,对疑似病例进行鉴别诊断,排除其他类似疾病,以确保诊断的准确性。

6. 确诊:在完成上述检测和评估后,医生需综合各项结果,作出最终确诊。

确诊后,需对病例进行报告和管理,确保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三、标准实施的意义1. 提高诊断准确性:标准要求对疑似病例进行详细的检测和评估,有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性,降低误诊率。

2. 加强疫情监测:标准要求对确诊病例进行报告和管理,有助于加强疫情监测,及时发现和控制传染病的传播。

3. 提高医疗质量:标准为医生提供了明确的诊断依据,有助于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权益。

4. 促进国际合作:最新诊断标准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认可和应用,有助于各国加强合作,共同应对全球传染病疫情。

最新传染病诊断标准的发布和实施,将为全球传染病的防控提供有力支持。

法定传染病诊断标准

法定传染病诊断标准

法定传染病诊断标准法定传染病是指国家规定必须进行报告和监测的传染病。

为了及时、准确地诊断法定传染病,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定传染病诊断标准,以便医务人员能够在实践中准确诊断和报告疾病,从而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保障公共卫生安全。

一、临床诊断标准。

1. 发热病例,患者出现急性发热,伴有头痛、乏力、肌肉酸痛等症状,需考虑可能患有法定传染病。

2. 呼吸道症状,患者出现咳嗽、咳痰、气促、胸痛等症状,需考虑可能患有法定传染病。

3. 消化道症状,患者出现腹泻、呕吐、腹痛等症状,需考虑可能患有法定传染病。

4. 皮肤黏膜病变,患者出现皮疹、疱疹、溃疡等症状,需考虑可能患有法定传染病。

二、实验室诊断标准。

1. 病原学检测,通过病原学检测方法,如病毒分离、细菌培养、血清学检测等,确定病原体的存在,以确诊法定传染病。

2. 分子生物学检测,采用PCR、实时荧光定量PCR等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病原体的核酸,以确诊法定传染病。

3. 免疫学检测,通过血清学检测方法,如ELISA、免疫荧光法等,检测病原体的抗体水平,以确诊法定传染病。

三、流行病学诊断标准。

1. 流行病学调查,对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了解患病人群的暴露史、接触史、聚集情况等,以确定传染源和传播途径,从而确诊法定传染病。

2. 疫情监测,对疫情进行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和报告疫情,以确诊法定传染病。

四、诊断标准的应用。

1. 临床医生应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结合流行病学调查,进行综合分析,以明确诊断法定传染病。

2. 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的法定传染病诊断和报告制度,确保疫情的及时报告和控制。

总结,法定传染病诊断标准是医务人员在诊断和报告法定传染病时的重要依据。

临床医生应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进行综合分析,以明确诊断法定传染病。

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的法定传染病诊断和报告制度,确保疫情的及时报告和控制。

只有做到及时准确的诊断和报告,才能有效控制法定传染病的传播,保障公共卫生安全。

2024年度传染病的诊断标准

2024年度传染病的诊断标准

传染病的诊断标准CONTENTS •传染病概述•诊断标准制定原则•临床诊断标准•流行病学诊断标准•病原学诊断标准•诊断方法评价与选择传染病概述01定义与分类定义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

分类根据病原体不同,传染病可分为病毒性传染病、细菌性传染病、真菌性传染病等。

传染病流行现状全球性流行随着全球化进程加速,传染病跨国传播的风险增加,如埃博拉病毒、登革热等。

季节性流行部分传染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如流感在冬季高发。

地区性流行一些传染病在特定地区或人群中高发,如疟疾在非洲地区流行。

传染病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防控传染病有助于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

传染病的爆发和流行可能引发社会恐慌和不稳定因素,有效的防控措施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

传染病的爆发和流行会对经济造成巨大损失,加强防控有助于减少经济损失和促进经济发展。

保护人类健康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传染病防控意义诊断标准制定原则02基于充分的科学证据诊断标准的制定应基于大量的临床数据、实验室研究、流行病学调查等科学证据,确保标准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遵循医学原理诊断标准应符合医学原理,包括疾病的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等方面,以确保诊断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易于操作和应用诊断标准应简洁明了,易于被临床医生和实验室人员理解和应用,方便在实际工作中进行操作。

适应不同地区和人群诊断标准应具有普适性,能够适应不同地区、不同人群和不同医疗条件下的诊断和防治需求。

可操作性原则明确的诊断指标诊断标准应提供明确的诊断指标,包括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测结果等,方便医生和实验室人员进行评估和判断。

可量化的评估标准诊断标准应尽量采用可量化的评估标准,如具体的数值范围、评分系统等,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临床诊断标准03皮疹、瘙痒、红肿等皮肤表现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呼吸系统症状发热、寒战、乏力等全身症状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头痛、头晕、意识障碍等神经系统症状症状与体征0103020405实验室检查血液检查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等炎症指标升高病原学检查细菌培养、病毒分离、抗原检测等方法确定病原体免疫学检查抗体检测、免疫荧光等方法检测病原体特异性抗体肺部炎症、实变、胸腔积液等表现适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如脑膜炎、脑炎等病变的显示适用于部分传染病,如肝脓肿、肾脓肿等病变的显示肺部磨玻璃影、实变影、肺间质改变等表现X线检查CT检查MRI检查超声检查影像学表现流行病学诊断标准04疫情报告与调查疫情报告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等责任单位应依法及时报告传染病疫情,包括病例数量、时间、地点、人群特征等。

传染病诊断与报告要求

传染病诊断与报告要求

传染病诊断与报告要求
一、传染病诊断的要求:
1.临床表现:传染病的诊断首先要从患者的临床表现入手,充分了解
患者的症状、体征和病程等。

2.传染病的血清学诊断:通过对患者血清中的抗体或病原体进行检测,来确定是否感染了其中一种传染病。

3.传染病的病原学诊断:通过分离和鉴定病原体,确定传染病患者是
否携带特定的致病菌或病毒等。

4.放射学、病理学和实验室检查等辅助诊断:针对一些传染病,通过
放射学检查、病理学检查或实验室检查等进一步明确诊断。

5.传染病的鉴别诊断:在诊断过程中排除其他可能的疾病,尽量避免
误诊和漏诊。

二、传染病报告的要求:
1.及时报告:发现疑似传染病病例后,医务人员应立即向当地卫生部
门报告,确保信息传递的及时性。

2.完整报告:医务人员应将传染病相关信息如病例基本信息、流行病
学史、临床表现、诊断结果等进行详细记录和报告。

3.病原学特征:对于已经确诊的传染病病例,需要及时报告相关的病
原学特征,如病原体分离和鉴定结果。

4.传染病病例的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及时进行传染病的流行病学调查,掌握病例分布和传染源等信息,为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5.严格保密:在传染病报告的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患者的隐私权,确
保报告的信息安全。

传染病的诊断和报告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重要环节,通过及时准确
地进行传染病的诊断和报告,可以帮助卫生部门及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遏制传染病的传播,保护公众的健康和安全。

因此,医务人员和卫生部门
需要充分重视和加强传染病的诊断和报告工作,提高传染病防控的效果。

常见传染病诊断国家标准2024

常见传染病诊断国家标准2024

引言概述在医学领域中,诊断是确定疾病的关键步骤。

传染病是指由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特点,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为了提高传染病的诊断准确性和一致性,国家制定了常见传染病的诊断国家标准。

本文将重点介绍常见传染病诊断国家标准的相关内容,并分为五个大点进行详细阐述。

正文内容一、病原微生物检测1.病原微生物的分离和鉴定方法2.病原微生物的核酸检测方法3.病原微生物血清学检测方法4.病原微生物的体外培养方法5.病原微生物的抗生素敏感性检测方法6.病原微生物的药敏试验方法7.病原微生物毒力因子检测方法8.病原微生物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9.病原微生物应激反应检测方法二、临床表现与病程分析1.常见传染病的临床表现2.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特征3.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传播速度分析4.传染病的病程分期与预后分析5.传染病在不同人群中的临床特点三、诊断依据与判定标准1.临床症状与体征的诊断意义2.实验室检测指标的诊断意义3.传染病的诊断依据与判定标准4.传染病的鉴别诊断要点5.常见传染病的典型病例分析四、辅助检查方法与技术1.传染病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与技术2.传染病的组织病理学检查方法与技术3.传染病的免疫学检查方法与技术4.传染病的生化指标检查方法与技术5.传染病的生物芯片技术及其应用五、误诊与漏诊的原因与预防1.常见传染病的误诊原因与预防2.常见传染病的漏诊原因与预防3.临床医生在传染病诊断中的误区分析4.传染病的预后评估与监测方法5.传染病诊断中的质控与质量管理总结常见传染病诊断国家标准通过制定病原微生物检测、临床表现与病程分析、诊断依据与判定标准、辅助检查方法与技术、误诊与漏诊的原因与预防等五个大点,为临床医生提供了一套全面、科学的诊断指南。

通过合理应用这些国家标准,可以提高传染病的诊断准确性和一致性,从而更好地保护人类的健康。

我们仍需不断完善标准内容,加强技术培训和质量管理,以确保传染病的早期诊断和有效控制。

传染病诊断标准-传染病的诊断依据

传染病诊断标准-传染病的诊断依据

法定传染病诊断标准规定管理的39种传染病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病:甲型H1N1流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岀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丙类传染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岀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手足口病。

甲类传染病鼠疫【GB 15991 —1995】诊断标准1.1 流行病学线索患者发病前10d到过鼠疫动物病流行区或接触过鼠疫疫区内的疫源动物、动物制品及鼠疫病人,进入过鼠疫实验室或接触过鼠疫实验用品。

1.2 突然发病,高热,白细胞剧增,在未用抗菌药物(青霉素无效)情况下,病情在24h内迅速恶化并具有下列症候群之一者:1.2.1 急性淋巴结炎,肿胀,剧烈疼痛并岀现强迫体位。

1.2.2 出现重度毒血症、休克症候群而无明显淋巴结肿胀。

1.2.3 咳嗽、胸痛、咯痰带血或咳血。

1.2.4 重症结膜炎并有严重的上下眼睑水肿。

1.2.5 血性腹泻并有重症腹痛、高热及休克症候群。

1.2.6 皮肤岀现剧痛性红色丘疹,其后逐渐隆起,形成血性水泡,周边呈灰黑色,基底坚硬。

水泡破溃,创面也呈灰黑色。

1.2.7 剧烈头痛、昏睡、颈部强直、谵语妄动、脑压高、脑脊液浊浑。

1.3 患者的淋巴结穿刺液、血液、痰液,咽部和眼分泌物以及尸体脏器或管状骨骨骺取材标本,分离到鼠疫菌。

1.4 患者2次(间隔10d)采集血清,用PHA法检测F1抗体呈现4倍以上增长。

2疑似病例具备1.1加1.2中任一项。

3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加1.3或1.4。

4 隐性感染者有鼠疫流行病学线索,没有明显的鼠疫临床表现,没有接种过鼠疫菌苗,有PHA检测其血清岀现1 :40以上F1抗体滴度者。

常见传染病诊断标准

常见传染病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
肺部真菌感染的常见症状包括咳嗽、咳痰、发热、呼吸困难等。不同病原菌引起的感染症状可能有所不同,例如曲霉菌感 染常表现为发热、咳嗽和咳痰,而毛霉菌感染则常表现为呼吸困难和咯血。
治疗建议
肺部真菌感染的治疗主要包括抗真菌药物治疗和对症治疗。抗真菌药物主要包括氟康唑、伊曲康唑等,对症治疗主要包括 控制体温、保持呼吸道通畅等。治疗期间应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吸入烟雾和其他刺激性气体。
治疗建议
皮肤真菌感染的治疗主要包括外用药物和口服药物。外用药物主要有抗真菌药膏、霜剂等 ,口服药物主要有抗真菌药物和抗炎药物等。治疗期间应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共 用浴具和毛巾等物品,以防止交叉感染。
肺部真菌感染
诊断标准
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痰培养。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咳嗽、咳痰、发热等。影像学检查可发现 肺部炎症、空洞等异常表现。痰培养可分离出病原菌。
详细描述
立克次体感染的症状通常包括发热、头痛、 肌肉疼痛、皮疹、淋巴结肿大等,有时可能 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如脑炎、心肌炎等。诊 断立克次体感染需要进行血液检查、尿液检 查、组织病理学检查等,同时需要了解患者 的流行病学史和临床表现。治疗立克次体感 染主要采用抗生素类药物,如四环素、氯霉
素等。
衣原体感染
07
临床症状和诊断方法
临床症状概述
发热
大多数传染病会出现发热,可能是全身性或局部 性,持续性或间歇性。
寒战
寒战是身体试图通过增加肌肉活动和加速呼吸来 产生热量。
头痛
大多数传染病会出现头痛,可能是轻微或剧烈。
肌肉疼痛
这是身体在对抗病毒或细菌入侵时的反应。
疲劳
大多数传染病会导致疲劳,因为身体在与感染作斗争 时会消耗大量能量。

呼吸道传染病诊断与鉴别诊断

呼吸道传染病诊断与鉴别诊断

腮腺颌下腺肿大
腮腺管口发红
临床表现-流感
流感
普通感冒
病原体
甲、乙、丙流感病毒
鼻病毒、冠状病毒、 副流感病毒等
传染性
传染性很强 病人成批出现
传染性较弱 个别出现
起病急骤,高热、头痛、 症状 寒颤、乏力、全身肌肉疼 症状轻微,低热
痛等症状
人群 易感性
人群普遍易感
受凉、淋雨、过度疲 劳后,抵抗力下降后
临床表现-禽流感
化脓性扁桃体炎
临床表现-猩红热
第二天出疹 “鸡皮疹” 疹间皮肤弥漫充血 轻度瘙痒 疹退片状脱屑
临床表现-猩红热
口周苍白圈
草莓舌
杨梅舌
临床表现-猩红热
皮肤皱褶处巴氏线
手套样脱皮
临床表现——水痘
潜伏期 一般为12-21天,平均14天
临床表现——水痘
皮疹形态:四代同堂 皮疹分布:向心性
临床表现——水痘

明双用 显 侧 药史 瘙对 痒称

临床表现-幼儿急疹
麻无卡 疹柯他 特氏症 异斑状 性不 抗明 体显 阴 性
临床表现-脓疱疮
临床表现-口蹄疫
口腔粘膜疹易融合成较大溃疡 手背及指、趾间有疹子,有痒痛感
其他常见呼吸道传染病 临床表现与鉴别
临床表现-流腮
潜伏期:17~21天,平均18天
接触传播
方式
定义
举例
接触患者呼吸道的分泌物,再 直接接触 通过手、口等接触,污染到自
己的呼吸道或眼睛等处
间接接触
患者在环境中留下病原,通过 衣物、器具接触后感染他人
பைடு நூலகம்
水痘 SARS
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
发热、出疹性

传染病的基本诊断

传染病的基本诊断

传染病的基本诊断
(一)临床资料
1.详细询问病史,特别是发病的诱因和起病的方式对传染病的诊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2.细致的体格检查。

3.除了解一般感染性表现外,应了解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器官组织特征性表现,例如剧烈的头痛提示脑炎脑膜炎,腹痛、腹泻提示胃肠道感染。

(二)流行病学资料
1.某些传染病在发病年龄、职业、季节、地区、生活习惯、生产生活方式等诸多方面有高度的选择性。

2.有无感染该病的可能,是否为流行区,是否为流行季节,有无与传染源接触的历史等。

3.有无发病的可能,既往是否患过该病,是否接种过疫苗等。

(三)实验室检查
1.一般检查:血、尿、便常规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及血液生化检查,其中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和分类用途最广。

如:
2.病原学检查:病原体直接检出病原体分离培养
3.免疫学检查:特异性抗原或抗体的检测
4.分子生物学诊断:DNA探针技术
(四)其他检查
1.内镜检查:支气管镜、胃镜、结肠镜等
2.超声检查
3.影像学检查:CT、MRI
4.活体组织检查。

猪传染病鉴别诊断要点

猪传染病鉴别诊断要点

猪传染病鉴别诊断要点
猪传染病鉴别诊断要点:
一、胸膜肺炎
1.疫情特点:多见于秋冬季,呈散发性,发病快,病死率高。

2.临床表现:发热、咳嗽、呼吸困难、厌食、倦怠等。

3.病理特点:肺部表现为肺实质出血、肺水肿、肺间质炎症及
纤维化。

4.实验室检查:肺部病变可见胸腔积液、酸碱失衡、电解质紊
乱等。

二、猪传染性胃肠炎
1.疫情特点:多发生在仔猪阶段,易在猪群中蔓延,经口传播。

2.临床表现:突然发病,呈急性胃肠炎症状,如呕吐、腹泻、
腹胀等。

3.病理特点:胃肠黏膜充血、水肿,肠壁出血、坏死,肠道腔
内见大量黏液和血迹。

4.实验室检查:粪便样本可发现抗原,新生仔猪可检测到DNA。

三、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
1.疫情特点:常见于猪群中,易在冬季流行,可导致流产、妊娠母猪呼吸道感染等。

2.临床表现:母猪流产、胎儿畸形、发热、咳嗽等。

3.病理特点:受感染母猪可有胎盘受损、胎儿死亡,呼吸道病变表现为肺炎、支气管炎等。

4.实验室检查:妊娠母猪血清可检测到抗体,呼吸道样本可检测到RNA。

附件:本文档涉及猪传染病鉴别诊断的相关图片和实验报告。

法律名词及注释:
1.疫情特点:指疫情发生的时机、地点、方式等特征。

2.临床表现:指患者出现的症状和体征。

3.病理特点:指病原体在机体内引起的病变的特点。

4.实验室检查:指通过化验、检查等方法对样本进行分析,以获得病理诊断的依据。

动物传染病鉴别诊断

动物传染病鉴别诊断
呈败血症特征;脾肿大,色暗带蓝,质地似橡皮;淋巴结肿大,呈紫红色,切面外观似大理石状;肝、肾肿大、充血、出血;全身黏膜、浆膜均有不同程度的出血斑点
猪丹毒(亚急性疹块型)
猪丹毒杆菌
3~6月龄的猪多发;散发或地方性流行,夏秋季节多发,病死率高
胸、腹、背、肩、四肢等部的皮肤发生疹块,呈方块形、菱形,偶呈圆形,稍突起于皮肤表面
淋巴结肿大、出血,大理石样变;肾色泽变淡,皮质部、肾盂和肾乳头出血;脾边缘有出血性梗死;心外膜、心冠脂肪、扁桃体、膀胱黏膜等出血;回盲瓣有扣状溃疡
猪沙门氏菌病(败血型)
沙门氏菌
多发于断乳前后的猪;一般呈散发或地方性流行
鼻盘发绀,眼结膜发红,有脓性分泌物;初期便秘,后期腹泻,排淡黄色的稀粪;耳根、胸腹部皮肤出现紫红色斑点
皮肤、皮下组织、浆膜和黏膜有程度不同的黄疸;水肿型在上下颌、头颈、背、胃壁等部位出现水肿
五、以皮肤出血为主要表现的猪传染病鉴别诊断
病名
病原
流行特点
症状特点
病变特点
猪瘟
猪瘟病毒
仅感染猪,无性别、年龄和品种差异;无季节性,发病率和病死率均高,呈流行性,可垂直传播
耳、鼻端、腹下、四肢内侧、会阴等部位皮肤,可见出血点或出血斑;包皮积尿,母猪流产或产弱仔
3周龄以内的猪高热、神经症状,表现共济失调;断乳猪和育肥猪呼吸困难、腹泻;母猪流产、死胎多见;公猪睾丸炎
呼吸系统病变和明显的非化脓性脑炎;流产母猪呈轻度子宫内膜炎;公猪可见阴囊水肿和渗出性鞘膜炎
猪流行性乙型脑炎
日本脑炎病毒
多种动物共患;幼龄动物易感性高;夏秋多见,与蚊虫叮咬有关,散发
稽留热,有的猪后肢轻度麻痹,步态不稳;妊娠母猪多在后期突发流产、死胎、木乃伊胎;公猪呈一侧或两侧睾丸肿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染病鉴别诊断————————————————————————————————作者:————————————————————————————————日期:2皮肤有充血出血的猪传染病病名病原流行特点主要临诊症状特征性病理变化实验室诊断防治猪瘟猪瘟病毒只有猪感染发病,不分季节、品种、年龄、性别,无季节性;感染、发病、死亡率均高,流行广、流行期长,易继发或混合感染其他疾病;多途径传播,可以垂直传播体温40-41°,先便秘粪便呈算盘珠一样,带血和黏液,后腹泻;后腿交叉步,后肢摇摆;颈部、腹下、四肢内侧发绀,皮肤出血,公猪包皮积尿,眼部有黏脓眼屎,终归死亡皮肤、粘膜、浆膜广泛性出血,雀斑肾,脾脏边缘梗死,回、盲肠扣状肿;淋巴结周边出血,黑紫。

切面呈大理石状;孕猪流产,产死胎、木乃伊胎等分离病毒,测定抗体,接种家兔无法治疗,主要依靠疫苗预防和紧急接种猪副伤寒沙门氏菌2-4月龄多发,地方性流行,多经消化道传播;与饲养条件、环境、气候等有关(内源性感染),流行期长,发病率高急性体温41°以上,腹痛,腹泻,耳、胸、腹下发绀;慢性者下痢,排灰白或黄绿色恶臭稀粪,皮肤有结痂状湿疹,易继发其他疾病,最终死亡或为僵猪急性型多为败血症、脾肿大、淋巴结索状肿;慢性者特征性变化为坏死性肠炎,大肠粘膜呈糠麸样坏死涂片镜检,分离鉴定细菌广谱抗生素有疗效;预防可用弱毒菌苗,但效果不理想猪丹毒丹毒丝菌2-4月龄猪多见,散发或地方流行,夏季多发,经皮肤、粘膜、消化道感染;病程短,发病急,病死率高体温42°以上,体表有规则或不规则疹块,并可结痂、坏死脱落;慢性型多为关节炎和心内膜炎临诊症状急性者脾樱桃红色,肿大柔软,皮肤有疹块;慢性病理变化为增生性、非化脓性关节炎,菜花心涂片镜检,分离鉴定细菌,血清学试验青霉素治疗有效,可用弱毒菌苗预防猪肺疫巴氏杆菌架子猪多见,散发,与季节、气候、饲养环境卫生有关;发病急、病程短,病死率高体温41-42°,呼吸困难张口吐舌,犬坐姿势,咳、喘,口吐白沫,咽、喉、颈、腹部红肿,常窒息死亡咽部、颈部皮下水肿;纤维素性胸膜肺炎:水肿,气肿,肝变,切面呈大理石状条纹图片镜检,鉴定细菌,接种小鼠链霉素及多种抗菌药有效;可用疫苗预防链球菌病链球菌各种年龄均易感染,地方性流行,与饲养管理卫生条件有关;发病急,感染和发病率高,流行期长,病型多急性体温41-42°,咳、喘,发生关节炎、脑膜炎,有神经临诊症状;皮肤有发绀,有出血点,慢性淋巴结脓肿内脏器官出血,脾肿大,有关节炎,淋巴结化脓图片镜检,分离鉴定细菌青、链霉素等有效;可用疫苗预防但效果差3 / 114 / 11皮肤有充血出血症状的猪传染病鉴别诊断病名病原流行特点 主要临诊症状 特征性病理变化 实验室诊断 防治弓形虫病弓形虫各种年龄猪均易感染高热稽留,咳、喘、呼吸困难,有神经临诊症状;后期体表有紫斑及出血点;孕猪多流产或产死胎 皮肤出血;发生出血性肺炎,肺肿大、淤血,间质增宽;脾肿大,淋巴结肿大涂片镜检,测定抗体磺胺类药物有良好疗效皮炎肾病综合征圆环病毒2各种年龄猪均可感染,一般集中在5-18周龄,尤其是在8-18周龄最多见。

必须在其他因素的共同参与下才能明显的和严重的临诊病症 以会阴部和四肢皮肤出现红紫色隆起的不规则斑块为主要临诊特征;患猪表现皮下水肿,食欲丧失,有时体温上升淋巴结肿大、肝硬变;间质性肺炎,外挂灰白色至褐色呈斑驳状,质地似橡皮;脾肿大、坏死、色按;肾苍白、肿大、有出血点或坏死点抗体和抗原检测加强环境消毒盒饲养管理,减少仔猪应激,定期投喂药物预防体表有水疱、痘疹症状的猪传染病病名病原流行特点 主要临诊症状 特征性病理变化 实验室诊断 防治口蹄疫口蹄疫病毒偶蹄兽易感,不分年龄品种,并感染人;多途径传播,冬季多发,传播快,大流行,发病率高,死亡率低 体温40-41°;鼻端、唇、口腔黏膜、蹄、乳房有水泡、烂斑,跛行,重者蹄甲脱落,行走困难;孕猪流产,仔猪死亡率高,可达100% 仔猪呈虎斑心病毒分离,琼扩,补反,乳鼠接着对症治疗,加强护理,可用灭活苗预防猪痘痘病毒各种年龄均可以发生,夏秋多见,地方性流行,很少死亡体温41-42°,毛少处有红疹—丘疹---水泡---浓痂经过,很少死亡,易继发感染同生前所见病毒分离鉴定 对症治疗,加强护理,无疫苗可用水疱病水疱病毒只感染猪,不分年龄、品种,无季节性,发病率高死亡率低体温40-42°,先于蹄部出现水泡,烂斑,跛行;后有少数猪鼻端出现水泡,仔猪有神经临诊症状同生前所见病毒分离,琼脂补反,接种乳鼠对症治疗,加强护理,弱毒苗免疫渗出性皮炎葡萄球菌吮乳猪多见,散发,与外伤、卫生条件差等因素有关体温正常,体表黏湿,血清及皮脂渗出,有水泡及溃疡、污浊皮痂,气味难闻同生前所见涂片镜检,分离细菌外科处理,抗菌素治疗,自己疫苗预防有腹泻症状猪传染病的鉴别诊断病名病原流行特点主要临诊症状特征性病理变化实验室诊断防治猪瘟猪瘟病毒只有猪感染发病,不分季节、品种、年龄、性别,无季节性;感染、发病、死亡率均高,流行广、流行期长,易继发或混合感染其他疾病;多途径传播,可以垂直传播体温40-41°,先便秘粪便呈算盘珠一样,带血和黏液,后腹泻;后腿交叉步,后肢摇摆;颈部、腹下、四肢内侧发绀,皮肤出血,公猪包皮积尿,眼部有黏脓眼屎,终归死亡皮肤、粘膜、浆膜广泛性出血,雀斑肾,脾脏边缘梗死,回、盲肠扣状肿;淋巴结周边出血,黑紫。

切面呈大理石状;孕猪流产,产死胎、木乃伊胎等分离病毒,测定抗体,接种家兔无法治疗,主要依靠疫苗预防和紧急接种传染性胃肠炎冠状病毒各种年龄均可以发生,10日龄仔猪发病死亡率高,大猪很少死亡,常见于寒冷季节,传播迅速,发病率高突然发病,先吐后泻,稀粪黄浊、污绿或灰白色,带有凝乳块,腥臭难闻,后去污染严重;脱水,消瘦,体重锐减,日龄越小病程越短,病死率越高,大猪多很快恢复尸体消瘦,明显脱水,胃肠卡他性炎症,肠壁菲薄,肠腔扩张、积液,肠绒毛萎缩分离病毒接种易感猪对症治疗,疫苗预防5 / 116 / 11流行性腹泻 冠状病毒与传染性胃肠炎相似,但病死率低,传播速度较慢与传染性胃肠炎相似,亦有呕吐,腹泻,脱水症状,主要是水泄 与传染性胃肠炎相似分离病毒,检测抗原对症治疗,疫苗预防轮状病毒病轮状病毒仔猪多发,寒冷季节,发病率高死亡率低与传染性胃肠炎相似,但较轻缓,多为黄白色或灰暗色水样稀粪 与传染性胃肠炎相似但较轻分离病毒,检测抗原对症治疗,疫苗预防仔猪白痢 大肠杆菌10-30日龄多见,地方性流行,病死率低,与环境卫生特别是温度有关 排白色糊状稀粪,腥臭,可反复发作,发育迟滞,易继发其他疾病小肠卡他性炎症,结肠充满糊状内容物分离细菌广谱抗生素有效,疫苗预防仔猪黄痢 大肠杆菌3日龄以内多发,地方性流行,产仔季节多发,发病率和病死率均高突然发病,拉黄色、黄白色水样粪便,带乳片气泡,腥臭;不食,脱水,消瘦,昏迷而死,病程1-2天,来不及治疗,致死率90%以上 脱水,皮下及浆膜水肿,小肠有黄色液体和气体,淋巴结有出血点,肠壁变薄,胃底有出血溃疡分离细菌药物治疗无效,疫苗预防仔猪红痢魏氏梭菌3日龄内多见,由母猪乳头感染,消化道传播,病死率高 血痢,带有米黄色或灰白色坏死组织碎片,消瘦、脱水、药物治疗无效,约1周死亡 小肠严重出血坏死,内容物红色,有气泡 分离细菌,接中动物治疗无效,疫苗预防副伤寒沙门氏菌2-4月龄多发,地方性流行,多经消化道传播;与饲养条件、环境、气候等有关(内源性感染),流行期长,发病率高急性体温41°以上,腹痛,腹泻,耳、胸、腹下发绀;慢性者下痢,排灰白或黄绿色恶臭稀粪,皮肤有结痂状湿疹,易继发其他疾病,最终死亡或为僵猪 急性型多为败血症、脾肿大、淋巴结索状肿;慢性者特征性变化为坏死性肠炎,大肠粘膜呈糠麸样坏死涂片镜检,分离鉴定细菌 广谱抗生素有疗效;预防可用弱毒菌苗,但效果不理想猪痢疾密螺旋体2-4月龄多发,传播慢,流行期长,发病率高,病死率低 体温正常,病初可略高,泻出粪便有多量黏液及血液,常呈胶冻状大肠出血性、纤维素性、坏死性肠炎 镜检细菌,测定抗体抗生素和磺胺有效病名病原流行特点主要临诊症状特征性病理变化实验室诊断防治猪喘气病支原体大小猪都可以发病,发病率高,死亡率低,病程长,可以反复发作,与饲养管理和气候条件有关体温不高,咳、喘、呼吸高度困难、痉挛性咳嗽,早、运动、食后及变天时更明显,腹式呼吸,有喘鸣音肺气肿、水肿、有肉变、胰变(虾肉样变),呈紫红、灰白、灰黄色X光检查,分离细菌抗生素可缓解症状,可用弱毒苗和灭活苗预防胸膜肺炎放线杆菌中猪最易感,猪场多见,初次发病请您发。

死亡率,与饲养管理、环境有关,急性者病程短,呈地方流行体温升高,高度呼吸困难,犬坐姿势,张口伸舌,口鼻有带泡沫黏液,口、耳、鼻皮肤发绀出血性、坏死性、纤维素性胸膜肺炎;心包炎胸水,腹水淡黄色或暗红色。

肺紫色或黑色,与胸膜黏连图片镜检,分离细菌,抗体检测抗菌药物治疗有效,疫苗预防萎缩性鼻炎支气管败血波士杆菌1周龄内仔猪发病死亡率高,断奶前感染易发生鼻炎,断奶后感染多呈隐性,传播慢,流行期长,可垂直传播1周龄内发病为肺炎,急性死亡;断奶前感染者变现为咳嗽、喷嚏、鼻炎,面部变形,流泪流鼻涕、鼻血,常无体温反应鼻甲骨,鼻中隔萎缩、变形、严重者消失分离细菌,测定抗体,抗生素、磺胺治疗有效,疫苗预防猪肺疫巴氏杆菌架子猪多见,散发,与季节、气候、饲养环境卫生有关;发病急、病程短,病死率高体温41-42°,呼吸困难张口吐舌,犬坐姿势,咳、喘,口吐白沫,咽、喉、颈、腹部红肿,常窒息死亡咽部、颈部皮下水肿;纤维素性胸膜肺炎:水肿,气肿,肝变,切面呈大理石状条纹图片镜检,鉴定细菌,接种小鼠链霉素及多种抗菌药有效;可用疫苗预防链球菌病链球菌各种年龄均易感染,地方性流行,与饲养管理卫生条件有关;发病急,感染和发病率高,流行期长,病型多急性体温41-42°,咳、喘,发生关节炎、脑膜炎,有神经临诊症状;皮肤有发绀,有出血点,慢性淋巴结脓肿内脏器官出血,脾肿大,有关节炎,淋巴结化脓图片镜检,分离鉴定细菌青、链霉素等有效;可用疫苗预防但效果差7 / 11猪流感流感病毒多种动物易感,发病率高,传播快、流行广、病程短、死亡率低体温升高,咳、喘、呼吸困难,流鼻涕、流泪、结膜潮红常无死亡和肉眼病理变化分离病毒对症治疗,无疫苗可用蓝耳病动脉炎病毒孕猪和乳猪易感,新疫区发病率高,仔猪死亡率高,垂直传播乳猪发热,呼吸困难,咳嗽,共济失调,急性死亡,母猪皮肤发绀,发生流产,产死胎、木乃伊仔猪淋巴结肿大、出血,脾肿大,肺淤血,水肿,肉变分离病毒、抗体检测无法治疗,可用疫苗预防伪狂犬病伪狂犬病毒多种动物易感,孕猪和新生猪为最,感染率高,发病严重,仔猪死亡率高,垂直传播,流行期长体温40-42°,呼吸困难,腹式呼吸,咳嗽、流鼻涕、腹泻、呕吐;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共济失调,很快死亡,孕猪发生流产,产死胎、木乃伊呼吸道及扁桃体出血、水肿、肺水肿、出血性肠炎、胃底部出血、肾脏针尖状出血,脑膜充血、出血分离病毒,接种家兔,检测抗体无法治疗,有疫苗可用弓形虫病弓形虫各种年龄猪均易感染高热稽留,咳、喘、呼吸困难,有神经临诊症状;后期体表有紫斑及出血点;孕猪多流产或产死胎皮肤出血;发生出血性肺炎,肺肿大、淤血,间质增宽;脾肿大,淋巴结肿大涂片镜检,测定抗体磺胺类药物有良好疗效副猪嗜血杆菌病副猪嗜血杆菌只感染猪,从2周龄到4月龄的猪均易感染,通常见于5-8周龄的猪发热,食欲不振、厌食、反应迟钝,呼吸困难、咳嗽、疼痛(尖叫)、关节肿胀、跛行、颤抖、共济失调、可视粘膜发绀、侧卧、消瘦、被毛粗乱,随时可能死亡单个或多个浆膜面可见浆液性和化脓性纤维蛋白渗出物,包括腹膜、心包膜和胸膜,损伤也可能涉及脑和关节表面细菌学检查疫苗预防,药物预防,加强饲养管理,以减少或消除其他呼吸道病原有神经症状猪传染病病名病原流行特点主要症状特征性病理变化实验室诊断防治8 / 119 / 11狂犬病狂犬病病毒无年龄、季节差异,人兽共患、散发、有被咬伤史,潜伏期长,致死率高兴奋,狂暴,攻击人畜,易惊,突然跳起,尖叫、流涎、痉挛、麻痹、2-3d死亡 无肉眼病变,非化脓性脑炎,脑组织有核内包涵体检测病毒及包涵体 无法治疗,扑杀深埋伪狂犬病伪狂犬病毒多种动物易感,孕猪和新生猪为最,感染率高,发病严重,仔猪死亡率高,垂直传播,流行期长 体温40-42°,呼吸困难,腹式呼吸,咳嗽、流鼻涕、腹泻、呕吐;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共济失调,很快死亡,孕猪发生流产,产死胎、木乃伊呼吸道及扁桃体出血、水肿、肺水肿、出血性肠炎、胃底部出血、肾脏针尖状出血,脑膜充血、出血 分离病毒,接种家兔,检测抗体无法治疗,有疫苗可用乙型脑炎乙型脑炎病毒人兽共患,夏秋多见,与蚊虫叮咬有关,散发、感染率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