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学概论》14103514005

合集下载

光明中医函授大学教材《中医药学概论》

光明中医函授大学教材《中医药学概论》

中医药学概论光明中医函授大学主编概述《中医药学概论》一书,旨在介绍中医药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从“高等中医函授教材”中的顺序看,它是普通基础课向专业基础课过渡的一门桥梁课,属于专业基础课程之一。

是深入学中医基础理论和中医临床各科的基础。

内容包括除绪论、附录外,主要有阴阳五行、藏象、经络、病因与病机、诊法、辨证、治则与治法、中药学概述、方剂学概述、中医药学在医疗上的优势等十章。

本书的编写工作,是在光明中医函授大学教材编辑室的主持下进行的,由白永波、刘景源、姜典华、樊正伦编,史常永审阅。

于1986年由光明日报社出版。

绪论第一节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第二节中医学的唯物辩证观第三节中医学的基本特点第一章阴阳五行学说第一节阴阳学说第二节五行学说第三节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的关系第二章藏象第一节脏腑第二节精、气、血、津液第三章经络第一节经络与经络系统的组成第二节十二经脉第三节奇经八脉第四节十二经别第五节十五别络第六节十二经筋第七节皮部第八节经络系统的作用第九节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第四章病因与病机第一节病因第二节病机第五章诊法第一节望诊第二节闻诊第三节问诊第四节切诊第六章辨证第一节八纲辨证第二节气血津液辨证第三节脏腑辨证第四节六经辨证第五节卫气营血辨证第六节三焦辨证第七章治则与治法第一节防治原则第二节治疗方法第八章中药学概述第一节中药的性能第二节中药的归经第三节中药的炮制第四节中药的配伍第五节中药的有毒、无毒与用药禁忌第六节中药的服用法第九章方剂学概述第一节方剂的组成第二节方剂的分类第三节方剂的剂型及应用特点第十章中医药学在医疗上的优势附:形体骨骼本书特点本书各章内容统一划分为三级:第一级【掌握】为重点内容第二级【熟悉】为次重点内容第三级【了解】为非重点内容学员在自学过程中,宜按此三级要求,运用唯物论和辩证法的观点,充分发挥独立思考能力,尽可能地理论结合实际,做到分别主次,循序渐进。

在此基础上,结合复习思考题进行自我练习和测试,以巩固已经掌握的学习内容,提高自学效果。

中医药学概论

中医药学概论

中医药学概论中医药学概论中医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一种,历经数千年的发展与演变,已成为中国特有的医学体系,其理论体系和临床实践经验具有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文化价值。

中医药学是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中药及其炮制、中药配方、中药材的质量控制、针灸、推拿按摩、气功等内容。

一、中药学概论中药学是研究中药的理论与实践的学科,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中药的资源、化学成分、药理作用、药代动力学、药物质量控制等方面。

中药由药材、中药饮片、中药注射剂、中药颗粒剂等多种形式存在,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治疗。

中药的药理作用以及中药饮片、中药注射剂等制剂对药用价值的影响,十分重要。

中药材的采集、选择、贮存和炮制等关键环节,对最终的中药质量和药效有着重要的影响。

炮制是将鲜药材经过加工处理、烘干、熟化等方式使其改善某些药理性质和药效的技术。

中药注射剂是指采用炮制好的中药饮片、中药颗粒剂等为原料,通过提取、纯化等工艺生产的注射剂,是中医药外出诊或急症处理的必备药物。

二、中药质量控制中药质量控制是中医药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中药研究的基础和保障。

中药饮片、注射剂等制剂的质量控制与现代药物是有所不同的,其质量控制主要是多个环节联合控制,包括种植区域、采收期、采摘方式、炮制处理、制剂工艺等环节,有较高的手工操作和绿色的特点。

中药的质量标准较为独特,与传统的现代药品不同,中药质量标准更多是标本兼顾、多因素评价、多波段监测等方法。

其评价方法应包括药材本身质量评价、饮片、粉末、注射剂等制剂的质量评价、及药效、毒性与副作用等方面的评价。

同时,中药生产厂家需要建立完整的中药生产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中药的质量和疗效。

三、针灸学概论针灸学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由针灸、按摩、拔罐、刮痧等组成。

针灸,是将针具插入特定穴位,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按摩,是利用手法在特定部位施以调理的方法,基于中医四经理论而展开其相应技术。

拔罐,是利用玻璃罐或竹筒口小的玻璃瓶等物贴附于人体表面,通过调整气压的大小及位置,引起局部的充血和括约肌的收缩,特别适用于解除肌肉劳损和疼痛等。

《中医药学概论》教学大纲

《中医药学概论》教学大纲

《中医药学概论》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名称:中医药学概论/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学时/学分:32 /2先修课程: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适用专业:制药工程开课学院(部)、系(教研室):化学工程学院制药工程系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中医药学概论是制药工程专业的学科基础选修课。

中医药学概论是研究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及方剂的基本理论,各种中药的来源、采制、性能,中药及方剂的功效及临床应用等基础知识的一门学科。

除了系统学习传统中医药知识外,还要结合现代研究手段,研究有关中医药理论、中药及复方中药(方剂)的有效成分,药理作用等。

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中药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配伍禁忌等基本理论;常用中药的来源、性味,中药及方剂的功能、临床应用等有关知识,并能运用中医药理论知识进行解释。

了解有关中医药理论及中药有效成分、药理作用等现代研究的进展情况。

二、课程的教学内容、基本要求及学时分配(一)教学内容1.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学的基本特征、中医学的思维方法、阴阳五行学说、气血津液、五脏六腑等,中医药发展及作用地位,中医药现代化等。

2.中药概述与基本理论中药、中药学的定义、研究范围、目的与任务,中药学的基本内容,中药的起源,中药学在发展过程中历代医药学家的专著及特点,建国以来对中医药学整理、继承、提高等方面取得的成就。

中药的产地、中药材的采收、中药的炮制、炮制方法、中药材的贮存、中药的性能、中药的应用、中药的配伍、中药的用法等。

中药的配伍及七情,用药配伍禁忌(包括十八反及十九畏),妊娠用药禁忌及服药禁忌;用药的剂量,剂量的准确含义(包括常用内服剂量、常用较大剂量、小儿用药剂量等);中药的煎服法,不同药物的特殊煎法,服药方法等。

3.常用中药3.1 解表药的定义、功效与主治、性能特点、配伍应用、使用注意。

发散风寒药(辛温解表药):麻黄、桂枝、紫苏、生姜等。

发散风热药(辛凉解表药):薄荷、牛蒡子、桑叶、菊花等。

中医药概论概述

中医药概论概述

二、五行学说旳主要内容
(一)五行各自旳特征
是古人在长久旳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对金木水火土 五种物质旳朴素旳认识旳基础上,对其特征加以抽 象而逐渐形成旳理论。
特征:木曰曲直、火曰炎上、土曰稼穑、 金曰从革、水曰润下
木曰曲直——引申为凡具有生长、升发、条达、 舒畅 等性质或作用旳事物,均归属于木.
火曰炎上——引申为凡具有温热、向上等性质 或作用旳事物,均归属于火;
维和实践过程,即将四诊(望、闻、问、切)所 搜集旳有关疾病旳全部资料,涉及症状和体征, 利用中医学理论进行分析、综合,辨清疾病旳原 因、性质、部位及发展趋向,然后概括、判断为 某种性质旳证候旳过程。
❖ 辩证,涉及辨病因、辨病位、辨病性、
辨病势
❖ 论治,是在经过辨证思维得出证候诊
疗旳基础上,确立相应旳治疗原则和 措施,选择合适旳治疗手段和措施来 处理疾病旳思维和实践过程。
阳偏胜 阳偏衰
阴偏胜 阴偏衰
(四)用于疾病旳诊疗
色泽 声息 症状 脉象 病变部位 其他


鲜明
晦暗
高亢宏亮
低微无力
热、燥、动
寒、润、静
数、浮、大、洪、滑 迟、沉、小、细、 涩
表、外、上
里、内、下
……
……
(五)用于疾病旳防治
1.指导养生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2.疾病旳治疗 (1)拟定治疗旳原则
调整阴阳,补其不足,损其有余,恢复阴阳 旳协调平衡,促使阴平阳秘。
阴阳 偏盛 实证
调 整 阴 阳
阴阳 偏衰 虚证
阴盛 阳盛
伤阳 伤阴
实寒证 寒者热之(热性方药)
兼阳虚(酌加温阳药)


实热证 热者寒之(寒性方药) 有

中医药学概论 ppt课件

中医药学概论 ppt课件

2021/4/29
8
作业Homework
1.简述中医药学的起源、形成和发展。 2.简述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3.说出中医四大经典、金元四大家、温病四大家的
名称。 4.什么是整体观念?什么是辨证论治? 5.世界上最早的药典是什么?收载药物多少种?
2021/4/29
Email:nxz9898@
证: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多方面(原因、 部位、性质、程度、邪正关系)病理特性的概括。
中医学的独特理论体系
阴阳五行学说 (方法论)
其它理论
--核心-藏象经络
其它理论
基石 元气论
2021/4/29
22
一、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1.☆整体观念:是我国古代哲学的基本观点,把宇宙看成一 个统一的整体,宇宙中的一切事物都在运动中相互联系、 相互作用。
整体:统一性、联系性、完整性。 人:不是人体。人包括:心理、生理。
明清时期:李时珍《本草纲目》载 药1892种,中国药学史上的里程碑,
载药850种,比欧洲《纽伦堡
科学分类。
药典》早883年。
➢ 药王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 《千金翼方。
➢ 张景岳《景岳全书》;朱橚 《普济方》最大的方书。
➢ 温病学四大家:吴又可、叶天
士、薛生白、吴鞠通。
2021/4/29
21
第二节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学时
1 3 1-2 中医药学绪论
2
1 5 1-2 阴阳五行
2
2 3 1-2 藏象
4
2 5 1-2 藏象
2
3 3 1-2 气血津液
2
2 1 1-4 校外认药
4
3 5 1-2 病因病机
2

中医药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中医药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中医药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第一部份大纲说明一、课程的性质和大体内容《中医药学概论》是中央电大医科类药品经营与治理专业的一门统设必修课,药学专业的统设选修课。

本课程课内学时72,共4学分。

《中医药学概论》涉及了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的基础知识。

旨在通过教学使学生把握必然的中医基础理论、大体知识和大体技术,初步运用中医理论和中药知识和方剂理论,为尔后从事药品经营与治理相关工作打下初步的中医药学基础。

二、与相关课程的衔接、配合和分工本课程的前期课程是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人体生理学、医学生物化学、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等医学基础课,后续课程是临床各科专业课。

三、课程的教学大体要求课程的目的在于使学生通过学习,把握和明白得中医基础理论的大体知识;中医学整体观和辨证论治的大体特点;中医学望闻问切四种大体诊病方式;中医学八纲、脏腑等要紧辨证方式;中药的四气五味、起落浮沉、归经、配伍禁忌等大体理论;经常使用中药的来源、性味及功能;方剂学的大体理论;经常使用方剂的有关知识等。

四、教学方式和教学形式建议远程开放教育学生的自主学习,是在严格的制度保障和较好的组织与指导下进行的,不是没有要求的自由学习。

专门是对教学环节的实施和学习进程的指导,需要中央电大课程主持教师、教学点的责任教师、辅导教师一起尽力来完成。

同时也要求学生与各级教师踊跃互动,才能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各地教学点,应依照自己教学点辅导教师和学生的实际情形和本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具体安排本教学点的课程实施。

要使学生了解中医药学概论课程的学习资源和教学组织要求,对学生上网学习、参加集中辅导、参加小组讨论、收看电视课、参加见习、完成形成性作业册应有具体的要求、组织和检查方法;帮忙学生制定学习打算;对外聘辅导教师的资格应把关,专门是对每一年新聘用的辅导教师应使其了解电大的教学模式和辅导要求。

五、教学资源的选择与配合为适应远距离开放教育学习的需要,本课程采纳多种媒体教材进行学习,在多种媒体一体化整体设计的基础上,以文字教材为主媒体,录像教材等为辅助媒体,为学习者提供自主选择学习媒体的方便。

电大最新《中医药学概论》期末题库及答案

电大最新《中医药学概论》期末题库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医药学概论》期末题库及答案
考试说明:本人针对该科精心汇总了历年题库及答案,形成一个完整的题库,并且每年都在更新。

该题库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

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

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及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中医药学概论》题库及答案一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

共40分)
1.与骨对应的脏是( )。

A.心 B.肺
C.脾‘ D.肾
2.下列不属于正气的范围是( )。

A.肾中精气的抗邪能力 B.卫气的卫外作用
C.元气的抗病作用 D.保健抗衰老作用
3.津液的排泄障碍涉及的主要脏有( )。

A.肺脾肝 B.肺脾肾
C.脾肾心 D.心肾肝
4.六淫中属于升散上冲特性的是( )。

A.风暑火 B.风寒燥
C.风暑湿 D.风燥暑
5.人体经络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是( )。

A.经脉和络脉 B.络脉和经筋
C.经筋和皮部 D.皮部和脏腑
6.寒热往来,发有定时,多见于( )。

A.疟疾 B.表证
C.阳明腑实证 D.少阳证
7.脉来缓慢,时见一止,止无定数的脉象是( )。

A.促脉 B.缓脉
C.代脉 D.结脉
8.脉型阔大,来盛去衰的脉象是( )。

《中医药学概论》课件

《中医药学概论》课件

个体化治疗
中医药学认为每个个体都有独特的体质和病 理特点,治疗方法应根据个体情况进行个体 化调整。
中医药学的治疗方法
针灸 中药疗法 推拿按摩 气功疗法
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调整人体的气血流动, 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通过使用中药草药,调理人体的阴阳平衡,促 进身体的自然疗愈能力。
通过按摩、揉捏等手法,刺激人体的经络和穴 位,缓解疼痛和舒缓压力。
结论和要点
1 中医药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医学体系。
它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注重个体化治疗和整体观念。
2 中医药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典文献。
它与现代医学相互融合,为人们健康提供了多种选择。
3 中医药学在现代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针灸、中药和拔罐疗法等被应用于各个领域。
中医药学注重预防疾病,提倡调节饮食、生活习惯和情绪,以保持身体的平衡。
中医药学的历史
1
经典文献
2
《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经
典文献记录了中医药学的理论和临床
实践。
3
现代发展
4
中医药学在现代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 应用,与西医相互融合,共同促进了
医学的发展。
起源与发展
中医药学有着悠久的历史,起源于古 代中国,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和演变。
名医荟萃
历代名医如扁鹊、张仲景等,通过实 践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和方剂。
中医药学的理论体系
阴阳五行
阴阳五行思想是中医药学的 核心理论,包括阴阳、五行 (木、火、土、金、水)等 概念,用于描述人体的生理 和病理变化。
气血精神
气、血、精神是中医药学中 重要的生命体征,它们的平 衡与协调对人体的健康起着 重要作用。
《中医药学概论》PPT课 件

《中医药学概论》课程标准

《中医药学概论》课程标准
3.知道津液的基本概念、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津液的功能;
4.学会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
活动一:多媒体教学及讲解
通过多媒体课件等手段,学习关于气血津液的概念及生成、分布、分类、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2
任务五
病因病机
1.识记外感病因、内伤病因、病理产物性病因;
2.知道疾病的发病情况;
3.学会邪正盛衰、阴阳失调、气血失常的基本病机。
20
方剂学基础知识
讲解方剂组方特点、方剂的命名与剂型、方剂的应用、中成药稳定性。
4
常用中成药及应用
讲解解表中成药、清热中成药、温里中成药、理气中成药、理血中成药、补益中成药、安神中成药、祛痰中成药、祛湿中成药、祛风止痉中成药、开窍中成药、收涩中成药、消导中成药、泻下中成药、外用中成药处方、剂型规格、功效主治、组方分析、用法用量、使用注意。
活动二:实训操作
通过中药饮片的煎煮实践,对汤剂制备的具体步骤,汤剂制备器材,煎煮中药饮片的方法进行实地训练。
6
任务十二
常用中成药及应用
1.知道常用解表中成药、清热中成药、温里中成药、理气中成药、理血中成药、补益中成药、安神中成药、祛痰中成药、祛湿中成药、祛风止痉中成药、开窍中成药、收涩中成药、消导中成药、泻下中成药、外用中成药处方、剂型规格、功效主治、组方分析、用法用量、使用注意。
地点--药学实训中心
教师--专-兼职教师
教材—中医药学概论
校外项岗实习学时为100 占58.1%
实训、实习要求与
岗位技能一体化训练,实现学生适应药品营销和医院药房岗位的基本职业能力。
地 点—药品营销和医药药房岗位
教 师--兼职教师专人带教
教学资料--岗位操作规程
(二)教学任务安排

《中医药学概论课件》

《中医药学概论课件》

3
问诊
与患者进行交流,了解其症状、疾病史等综
切诊
4
合信息。
通过触摸、按压等方法来辅助诊断疾病。
中医药学概论的基本治疗方法
中药治疗
介绍中药的种类及其在中医药学中的应用。
推拿按摩
讲解推拿按摩的原理与技巧,提供一种非药物治疗 方式。
针灸疗法
探讨针灸在疾病治疗和健康保健中的作用。
气功调理
阐述气功在调理身心健康方面的重要性。
药物生产与提取方法
介绍中草药的提取、制剂和研究方 法。
中医药的配伍禁忌和药物毒性分析
药物的配伍禁忌
阐述中医药中药物配伍的原则和禁忌事项。
药物的毒性评估
介绍中药药物在特定剂量下可能引起的毒性反应。
中医药学概论的相关法律法规 和管理制度
1 中医药法律法规
介绍中医药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其对中医药事业的影响。
介绍中医药学在国内外的影响力、传播途径,以及中医药国际化的发展现状。
中医药学概论的相关研究方法和技术
临床研究方法
讲解中医药临床研究的基本方 法和技术。
实验室技术应用
探索实验室技术在中医药学研 究中的应用,如分子生物学和 细胞学。
数据分析与统计
介绍中医药研究中常用的数据 分析和统计方法。
中医药融合医学的发展及其意 义
中医药学概论课件
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涵盖中医药的基本概念、理论、诊断、治疗、分类、药 物分析、禁忌、相关法律法规、现代应用和研究方法等内容。
中医药学概论的基本概念和历 史渊源
1 中医药:传统医药
介绍中医药的定义、特点和 历史渊源。
2 古老的智慧
探讨中医药学与古代文化和 哲学的关系。
3 中医药的价值

中医药学概论PDF

中医药学概论PDF

中医药学概论主讲教授林仲Page 2 Page 3 绪论中医药学是中医学呾中药学癿合称侧重反映中医不中药两者共同发展密丌可分。

中医药学概论是介绍中医学、中药学以及方刼学基础理论呾基本知识癿一门学科。

主要研究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及方刼学癿基本理论各种中药癿来源、采制、性能中药及方刼癿功效及临床应用等基础知识。

Page 4 中医癿学科属性中医学是发祥亍中国古代癿研究人体生命、健康、疾病癿科学。

它具有独特癿理论体系、丰富癿临床经验呾科学癿思维方法是以自然科学知识为主体、不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相交融癿科学知识体系。

中医学属亍自然科学癿范畴但亦具有浓厚癿人文社会科学癿特点同时还受到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癿深刻影响是一门以自然科学为主体、多学科知识相交融癿医学科学。

Page 5 中医学属亍自然科学范畴自然科学史研究自然界各种物质运劢、变化呾发展觃律或本质癿学科。

中医学研究癿对象是人主要探讨人体癿生、长、壮、老、已得生命觃律人体癿形态结构、生理功能以及疾病癿发生发展呾防治觃律等因而具有自然科学癿属性。

Page 6 中医具有社会科学特性社会科学史研究人类社会运劢变化呾发展觃律癿学科。

人丌仅具有自然物质癿属性还具有社会属性。

人生活在社会中必然受到社会环境癿影响由此引起一系列有关健康呾疾病癿医学问题。

社会环境癿变更人癿社会地位、经济条件癿变化对人体癿身心健康常产生较大影响。

因而中医学具有明显癿社会科学属性。

Page 7 中医受到古代哲学癿深刻影响哲学是关亍自然、社会呾思维中最一般癿共同觃律癿科学。

任何一门自然学科癿发展都离丌开哲学癿作用。

中医学发祥亍中国古代受弼时癿哲学思想癿深刻影响。

中医学在其形成亍发展过程中丌断吸取了弼时癿哲学成就用弼时盙行癿哲学思想如精气、阴阳、五行等阐述关亍生命、健康、疾病等一系列医学问题构建了自己独特癿医学理论体系。

Page 8 中医学是多学科交互渗透癿产物除古代哲学思想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癿构建起到重要作用外古代癿天文学、气象学、地理学、物候学、农学、生物学、矿物学、植物学、军事学、数学以及酿酒技术、冶炼技术等都曾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癿形成不发展起过重要癿促迚作用。

《中医药学概论》课件

《中医药学概论》课件

02
中药基础知识
中药的种类与分类
总结词
中药种类繁多,可根据来源、药用部位、功效等多种因素进 行分类。
详细描述
根据来源,中药可分为动物药、植物药和矿物药;根据药用 部位,中药可分为全草、根茎、叶、花、果实等;根据功效 ,中药可分为解表药、清热药、温里药、祛风湿药等。
中药的采集与炮制
总结词
中药的采集与炮制是中药应用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中药的质量和疗效。
详细描述
中药的采集要注意时节和药用部位的选择,如根茎类一般在秋冬季采集,花类 在花朵初开时采集。炮制则可以改变中药的药性和功效,如炒制可以降低药物 的寒凉性质,蜜炙可以增强润肺止咳的作用。
中药的性能与功效
总结词
中药的性能与功效是中药应用的理论基础,反映了中药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详细描述
中药的性能主要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等,而功效则是中药针对某种病证或 病理状态的治疗作用。如桂枝具有辛温解表、散寒止痛的功效,常用于治疗风寒 感冒和脘腹冷痛。
中医药学在康复医学中发挥了重 要作用,如针灸、推拿、气功等 中医传统疗法在康复治疗中具有 广泛的应用价值。
总结词:中医药学在现代医学中 的地位与作用
中医药学在许多常见病、多发病 和疑难杂症的治疗中具有独特的 疗效和优势,如中药治疗感冒、 针灸缓解疼痛等。
中医药学在公共卫生领域也发挥 了积极作用,如中医养生保健理 念的普及推广对于提高民众健康 素养和预防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05
中医养生与保健
四季养生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春季养生
春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 ,应注重养肝、生发阳 气。建议多食用温性食 物,如韭菜、葱、姜等 ,以助阳气生发。同时 ,多进行户外活动,舒 展身体,增强免疫力。

中医学概论完整版

中医学概论完整版

第一章中医学理论体系概述中医学是在中国古代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的影响和指导下,通过长期的医疗实践,不断积累,反复总结而逐渐形成的具有独特风格的传统医学科学,是中国人民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极为丰富的经验总结,具有数千年的悠久历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历史地凝结和反映了中华民族在特定发展阶段的观念形态,蕴含着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和保健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是中国和世界科学史上一颗罕见的明珠。

中医基础理论旨在研究阐发中医学的基本观念、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原则,它在整个中医学科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中医学各分支学科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一)中医学与中医学理论体系1.中医学:医学是研究人类生命过程以及同疾病作斗争的一门科学体系,属于自然科学范畴: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疾病的诊断与防治,以及摄生康复的一门传统医学科学,它有独具特色的理论体系。

2.中医学理论体系:体系是由有关事物互相联系、互相制约而构成的一个整体。

科学理论体系是由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或定律和具体的科学规律三个基本知识要素组成的完整体系。

如爱因斯坦所说,“理论物理学的完整体系是由概念、被认为对这些概念最有效的基本定律,以及用逻辑推理得到的结论这三者所构成的”(《爱因斯坦文集》)。

中医学理论体系是由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按照中医学逻辑演绎程序从基本原理推导出来的科学结论,即科学规律而构成的,是以中国古代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即气一元论和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和病理为核心,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条件科学是一种社会现象,它不能游离于社会之外而孤立地存在与发展。

科学体系是社会的一个子系统,它要与社会的其他子系统之间发生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

社会为科学的形成与发展提供充分的必要的条件。

中医学概论(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

中医学概论(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

作者介绍
同名作者介绍
精彩摘录
精彩摘录
这是《中医学概论(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 精彩内容摘录。
谢谢观看
本教材主要内容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中药、方剂及针灸五大部分,注意保持中医理论架构的体系, 诸如阴阳五行、藏象学说、经络、气血津液等,以体现中医学术的特质所在,是一本供临床医学、康复治疗、护 理学、中药学、药学、公共事业管理类等专业学生和对中医药感兴趣者入门学习的实用教材。
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
第九章针灸推拿基本知识
第一节腧穴学总论 第二节十二经脉及其常用腧穴 第三节奇经八脉及其常用腧穴 第四节常用经外奇穴 第五节针灸治疗概述 第六节推拿知识概述
(一)中医学类专业
(二)针灸推拿学专 业
(三)中西医临床医 学专业
(四)中药学类专业
(五)护理学专业 (六)公共课
Hale Waihona Puke (七)中医骨伤科学 专业(八)中医养生学专 业
中医学概论(全国中医药行业 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读书笔记 05 作者介绍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目录分析 06 精彩摘录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专业
气血
行业
类 管理
病 专业
中医药
中医
学生 中医学
方剂
全国
针灸
类专业
中药
基本知识
中医
方法
内容摘要
内容摘要
中医瑰宝,国之传承。
目录分析
1
绪论
2
第一章中医学 的哲学基础
3
第二章中医学 的生理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郑州大学现代远程教育《中医药学概论》课程考核专业药学姓名王亚端准考证号 141035140051.简述你对中医整体观念的理解。

(10分)中医学整体观念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之一,为中医学的生理、病理、诊法、辩证、养生、防治等各个方面做指导。

中医学整体观念是由气一元论,阴阳五行学说为主构建而成的相对完整的学术体系。

中医非常重视人体的完整性,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

任何其他动物都是一样的是一个有机集体,每一个器官及关节都会相互呼应,相互调节,相互制约。

人体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系统,把六腑、五体、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等全身组织器官联系成有机的整体,并通过精、气、血、津液的作用,完成机体统一的机能活动。

中医通过面色、形体、舌象、脉象等外在的变化,进行了解和判断内在的病变,已作出诊断之后进行治疗。

之所以说人体与自然环境有关的原因是:在不同季节,不同地区,由于环境和气温的不同人体会发生相应的反应,夏季容易中暑,秋季比较干燥,冬季常发生伤寒,因此人体容易发生一些疾病。

中医整体观念在中医理论构建,传承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中医学区别于西医学乃至近代其他自然科学得最大特点,在于其从奠基到发展完善的过程,始终贯穿了典型的东方传统的整体认识论思想。

中医整体观念强调注重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自然社会环境之间的统一性和联合性,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和方法在中医学中的具体体现。

2.谈谈你对中医辨证论治的认识。

(10分)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中医学对疾病的一种特殊的研究和处理方法。

辩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由于它包括了病变的部位、原因、性质,以及邪正关系,反映出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变化的本质,因而它比症状更全面、更深刻、更正确地揭示了疾病的本质。

辨证”就是把四诊(望诊、闻诊、问诊、切诊)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病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

论治,又称为“施治”,即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

辨证是决定治疗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治疗疾病的手段和方法。

通过辨证论治的效果可以检验辨证论治的正确与否。

辨证论治的过程,就是认识疾病和解决疾病的过程。

辨证和论治是诊治疾病过程中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体现,是理法方药在临床上的具体运用,是指导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

3. 中医学在观察和认识人体生理、病理时采用了哪些颇具特色的思维方法?(10分)中医重视宏观观察。

中医学理论体系中的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藏象学说及病因病机学说等的形成,莫不是注重宏观观察的结果。

在对人体组织结果,生理功能盒病理变化进行力所能及的观察推测盒自身的体悟的同时,对人类的生活及周边的事物,进行广泛的观察和分析,并根据观察根系的结果与人的生理,疾病结合起来进行研究,从而得出许多科学结论。

那么中立的理论体系中中医学理论体系中的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藏象学说及病因病机学说等的形成,莫不是注重宏观观察的结果。

故中医学虽是关于人体生命、健康、疾病的科学,但它确实综合运用了与人体生命活动有关的各门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

宏观的另一层含义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界和人类都是由有形可见的万事万物和无形可见的“气”构成的,而有形可见的万事万物包括人类,都是从无形的“气”派生出来的。

它认为无形的“气”是构成自然界的基础,而有形之物与无形之气都是客观存在的物质,只不过是存在和运动的方式不同而已,即无论是肉眼可见的自然界中的万事万物,还是肉眼不可见的“气”,都统一于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所谓“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那么中医对于认识人体生理也有不同的见解,认为人体和疾病是整体的、动态的、宏观的和模糊的,例如“阴阳五行”和“表里虚实”等。

身心是统一的一个和谐的整体,强调身体内环境的和谐平衡,种是人体的精神状态特别重视对五张六腑的调节,讲究天人合一的基础思想,了周易、道家、儒家等哲学思想,特别是“元气论”“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并把它们转化为中医学理论,来阐述和理解人体的生理病理现象和规律,中医学以元气论为根本,强调整体的分化性和由此决定的不可分解性,人的整体性具有原发的、先天的性质,并且用这种整体性来理解人的生理病理,并由此提出了脏象、经络等理论。

中医的“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很符合人体本身结构的复杂性、精密性和个体性,具有感性的特点。

对于人体的病理,中医学病理是强调对整体的影响4阴阳学说中阴和阳的基本含义?(10分)世界是物质性的整体,自然界的任何事物都包括着阴和阳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而对立的双方又是相互统一的。

阴阳的对立统一运动,是自然界一切事物发生、发展、变化及消亡的根本原因。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阴阳对立、阴阳互根、阴阳消长和阴阳转化四个方面。

阴阳的哲学含义: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范畴。

气一物两体,分为阴阳。

阴阳是气本身所具有的对立统一属性,含有对立统一的意思,所谓“阴阳者,一分为二也”(《类经·阴阳类》)。

阴和阳之间有着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

阴阳的对立统一是宇宙的总规律:阴阳不仅贯穿于中国古代哲学,而且与天文、历算、医学\农学等具体学科相结合,—并成为各门具体学科的理论基础,促进了各门具体学科的发展。

阴阳的对立、互根、消长和转化构成了阴阳的矛盾运动,成为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阴阳与矛盾的区别:阴阳虽然含有对立统一的意思,但是它与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范畴有着根本的区别。

这种区别表现为:阴阳范畴引入医学领域,成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石,成为基本的医学概念。

在中医学中,阴阳是自然界的根本规律,是标示事物内在本质属性和性态特征的范踌,既标示两种对立特定的属性,如明与暗、表与里、寒与热等等,又标示两种对立的特定的运动趋向或状态,如动与静、上与下、内与外、迟与数等等。

5.阴和阳之间的关系包括那几个方面?(10分)阴阳之间有普遍性,关联性,相对性,阴阳对立,阴阳互根,阴阳消长转化。

阴阳的普遍性:阴阳的对立统一是天地万物运动变化的总规律。

阴阳的相对性:具体事物的阴阳属性,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相互转化性:在一定条件下,阴和阳之间可以发生相互转化,阴可以转化为阳,阳也可以转化为阴。

无限可分性:阴阳的无限可分性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之中复有阴阳,不断地一分为二,以至无穷。

自然界任何相互关联的事物都可以概括为阴和阳两类,任何一种事物内部又可分为阴和阳两个方面,而每一事物中的阴或阳的任何一方,还可以再分阴阳。

事物这种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的现象,在自然界中是无穷无尽的。

阴阳的关联性:阴阳的关联性指阴阳所分析的事物或现象,应是在同一范畴,同一层次,即相关的基础之上的6. 五行的基本含义和特性是什么?(10分)五行的特性,是古人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在对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直观观察和朴素认识基础上,进行抽象而逐渐形成的理论概念。

是用以识别和归纳各类事物五行属性的基本依据。

而“水日润下,火日炎上,木日曲直,金日从革,土爰稼穑”,则是五行特性的经典性概括。

木的特性:为“曲直”,是指树木的枝条具有生长、柔和,能曲、能伸的特性。

引申为凡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和现象,均归属于木。

火的特性:为“炎上”,是指火具有炎热、上升、光明的特性。

引申为凡具有温热、升腾、明亮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和现象,均归属于火。

土的特性:为“稼穑”,是指土具有播种和收获的特性。

引申为凡具有生化、承载、受纳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和现象,均归属于土。

7.根据五行学说人们是如何对各种具体事物或现象进行五行归类的?(共10分) 物属性的五行分类:五行学说根据五行特性,与自然界的各种事物或现象相类比,运用归类和推演等方法,将其最终分成五大类:类比,推衍,(平行式推衍,包含式推衍)五行学说以天人相应为指导思想,以五行为中心,以空间结构的五方、时间结构的五季、人体结构的五脏为基本框架,将自然界的各种事物和现象,以及人体的生理病理现象,按其属性进行归纳,即凡具有生发、柔和特性者统属于木;具有阳热、上炎特性者统属于火;具有长养、化育特性者统属于土;具有清静、收杀特性者统属于金;具有寒冷、滋润、就下、闭藏特性者统属于水。

从而将人体的生命活动与自然界的事物和现象联系起来,形成了联系人体内外环境的五行结构系统,用以说明人体以及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8. 简述五行学说中的生克乘侮关系?(10分)五行学说认为,五行之间存在着生、克、乘、侮的关系。

五行的相生相克关系可以解释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而五行的相乘相侮则可以用来表示事物之间平衡被打破后的相互影响。

相生即相互资生和相互助长。

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相生关系又可称为母子关系,如木生火,也就是木为火之母,火则为木之子。

相克即相互克制和相互约束。

五行的相克次序为: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相生相克是密不可分的,没有生,事物就无法发生和生长;而没有克,事物无所约束,就无法维持正常的协调关系。

只有保持相生相克的动态平衡,才能使事物正常的发生与发展。

如果五行相生相克太过或不及,就会破坏正常的生克关系,而出现相乘或相侮的情况。

相乘,即五行中的某一行对被克的一行克制太过。

比如,木过于亢盛,而金又不能正常地克制木时,木就会过度地克土,使土更虚,这就是木乘土。

相侮,即五行中的某一行本身太过,使克它的一行无法制约它,反而被它所克制,所以又被称为反克或反侮。

比如,在正常情况下水克火,但当水太少或火过盛时,水不但不能克火,反而会被火烧干,即火反克或反侮水。

9.简述气的含义及分类。

(10分)气,在古代是人们对自然现象的一种朴素认识,认为气是构成世界的最基本的物质,宇宙间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由气的运动变化而产生的。

所以在《公羊解话》中说:“元者,气也,无形以起,有形以生,造起天地。

”在医学领域中则认为气既是比精更微小的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

而且以气的运动变化来说明人体各种生理现象和病理变化。

气的概念,在中医学最早的经典医籍《黄帝内经》中使用极广,有人认为它是《内经》中哲学和医学理论的基石。

应该说《内经》发展了古代唯物主义的精气说,从而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气的理论。

从人体生命的产生及形体的构成、各种生理功能、病理变化,精神活动等等,无不用气的理论加以阐述。

如《素问·宝命全形论》说:“人以天地之气生。

”“天地合气命之日人。

”《六节脏象论》说:“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

”《灵枢·决气篇》更具体指出“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

10.简述气的生理功能 (10分)在中医基础理论中,气的主要生理功能:有六个方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