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读书笔记

合集下载

《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学习心得

《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学习心得

《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学习心得在过去的学习生涯中,我总是对理想课堂有着一种憧憬和向往,期待能够在这样一个课堂里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成长机会。

而最近,我读到了一篇名为《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的文章,从中我对理想课堂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分析了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分别是“内容丰富境界”、“学习源头境界”和“自主学习境界”。

这些境界既有高度的理论性,也有实际的可操作性,给我很多启发和思考。

下面我将结合自己的学习经验,对这三个境界进行深入探究,并总结出一些个人的学习心得。

首先是“内容丰富境界”。

理想课堂的内容丰富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特点,它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供充实、完整的知识,并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

这个境界要求教师不仅仅是一个知识的传递者,更要成为学习的引导者和启发者。

在我个人的学习经历中,我很幸运地遇到了一些非常优秀的教师,他们很注重课堂的内容丰富,通过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案例分析等方式,使我对知识的学习更加深入和全面。

而理想课堂的内容丰富境界更进一步要求教师要善于创造和整合各类资源,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和掌握知识。

在我的学习心得中,我发现了一些方法可以帮助我在学习中更好地适应这个境界。

首先是广泛阅读,通过阅读可以获得更多的知识和信息,丰富自己的思维和视野。

其次是多媒体学习,通过运用多种形式的学习资源,如图表、视频等,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最后是参加各类学习活动,如讲座、研讨会等,这些活动不仅可以提供新的学习机会,还可以与他人交流和分享学习心得,从而更好地促进自己的学习。

其次是“学习源头境界”。

理想课堂的学习源头境界要求学生要主动学习,善于发现和解决问题。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理解和记忆,更要通过思考和实践,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在我的学习经验中,我发现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容易陷入被动的状态,只是单纯地接受和被动地记忆知识,而忽略了思考和实践这样重要的环节。

《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学习心得范文

《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学习心得范文

《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学习心得范文《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学习心得近年来,我参加了许多关于教育教学的研讨会和培训课程,其中有一个课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

这门课程通过讲解理想课堂的构建理念和实践经验,让我受益匪浅。

在学习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理想课堂的重要性和影响力,同时也对如何打造理想课堂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思考。

首先,理想课堂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

在课堂中,教师应该更多地扮演着指导者和引导者的角色,而不是简单的传授知识。

理想课堂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讨论和活动中。

我发现,当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时,他们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都会大大提高。

在我的实践中,我尝试着组织小组讨论、问题解决和项目研究等活动,让学生主动思考和合作探索,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让学生在课堂上乐在其中,也增强了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其次,理想课堂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当代学生必备的素养之一。

在理想课堂中,教师应该创造条件和环境,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我的一个启发是通过设立创意思维训练课程,引导学生尝试新颖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种课程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新能力,让他们从传统的知识灌输中解放出来,积极探索和发展自己的思维模式。

我还组织了一些创新项目和比赛,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解决方案。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的创造力得到了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新性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最后,理想课堂需要教师的不断学习和专业发展。

作为一名教师,我始终相信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

在理想课堂中,教师应该保持对新知识和新技术的持续学习,并尝试将其运用于教学实践中。

我参加了许多教学培训和研讨会,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

我也通过观摩其他教师的课堂和交流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能力。

在我的实践中,我尝试着运用技术手段,如互联网和多媒体教学工具,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有效性。

2024年《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学习心得范文

2024年《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学习心得范文

2024年《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学习心得范文学习心得:《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自从我进入高中以来,我一直在寻找一种理想的学习方法,希望能够更高效地学习和掌握知识。

然而,直到我参加了2024年的《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学习活动,才真正找到了这种方法。

通过这一活动,我深刻体会到了一个理想的课堂应该具备的三个境界:高度专注、积极参与和深入思考,并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

首先,高度专注是一个理想课堂的基础要求。

在课堂上,我常常会被内心的杂念和外界的干扰分散注意力,导致效率低下。

然而,在《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学习活动中,我切实感受到了高度专注的重要性和效果。

在课堂上,老师引导我们找到专注的方法,通过调整坐姿、闭上眼睛、专注呼吸等方式,将注意力集中在教师讲解的内容上。

在实践中,我逐渐掌握了专注的技巧,并发现专注时,我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吸收知识,记忆效果也更加持久。

因此,高度专注作为理想课堂的第一境界,对于提高学习效果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次,积极参与是一个理想课堂的关键要素。

在过去的学习中,我经常是被动接受知识,缺乏积极的参与和思考。

然而,在《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学习活动中,我意识到积极参与的重要性,并学会了如何主动提问、与同学们展开讨论,甚至上台演讲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我不仅与老师和同学们形成了良好的互动,还学习到了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而且,通过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考,我更能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因此,积极参与是理想课堂的第二境界,为实现深度思考奠定了基础。

最后,深入思考是一个理想课堂不可或缺的要素。

在传统的课堂中,我往往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很少有机会进行深入思考。

然而,在《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学习活动中,我深刻体验到了思考的力量和价值。

在课堂上,老师鼓励我们提出问题、探索解决方法,并引导我们进行思维导图、讨论和解答问题等活动,以培养我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在实践中,我学会了如何思考问题的本质、引导性问题的提出以及问题解决的思路和方法。

《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读后感300字

《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读后感300字

《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读后感300字
《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读后感
(贾世鹏)
再次读干国祥老师的《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对理想课堂的收获又
多了几分:
收获一:框架主体由五部分共同组成:教材及教材解读;确定教学目标;有明确方向的预习;严谨的教学板块;对课堂上的学生个体学习
的预设与规定;教学反思。

其中,教材及教材解读,确定教学目标,
严谨的教学板块课本重点在于教材和教师,主要是“教什么”和“怎
么教”这两大问题。

有明确方向的预习,对课堂高度关注上才学生个
体学习的预设与规定是对学生独立学习的关注,预习是确保学生拥有
真正的独立确保学习本钱,有方向的预习确保学生的学习是朝向高处的。

教师在课堂上要清楚每个环节中每个学生应该如何做,只有这样,才是进入了真正的学习平衡态状态,而不只是旁观者。

收获二:有效教学框架,可以视为一个理想课堂的教学内容工具。


是地图,可以引导我们穿越最初的英语教学途径;它是支架,可以使
我们的工作更有效率;它是工具,可以努力改善我们的教学。

元素它
提醒着教师高度关注重要的课堂元素,确保有效教学,也可以提供给
参与课堂观察的教师一个观察课堂的框架。

收获三:小贴士。

有效教学框架是基础理论一个基础模型。

它将教学
过程细化为十二个部分,精细到每一分钟。

它针对每一堂课,而非某
一堂课。

它的作用是让所有参与课堂的人:教学双方,教课者与评课者都有统一体系可以参照。

《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读书心得

《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读书心得

读《理想课堂的三种境界》第一章有感最近我认真阅读了干国祥老师的《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这本书,深刻感觉书本很难啃,读一章需要反复去读去感悟,但是读完后似乎真的理解了干老师心里的理想课堂,更是加深了对他的崇敬之情。

粗略翻阅这本书,发现干国祥老师提出构筑理想课堂需要三重境界分别是:第一重境界:落实有效教学框架第二重境界:发掘知识的内在魅力第三重境界:知识、生活与生命的共鸣干国祥老师在书本一开始就提出了有效教学框架的理念。

什么是“有效教学框架”?这是必须首先弄清楚的问题。

书中指出有效教学框架,是新教育实验构筑理想课堂项目组在综合多门学科教学理论基础上,将最为重要的教学元素,经过反复提炼、修改、实践确定出的一个“理想课堂教学基础模型”。

这样的框架它要实现的是一个远大的理想:让教学扎实、有效、有生命力。

它的框架主体由下面几部分组成:1.教材及教材解读。

2.确定教学目标。

3.有明确方向的预习。

4.严谨的教学板块。

5.对课堂上学生个体学习的预设与规定。

6.教学反思。

从上可见,“有效教学框架”其实更像是一个完整的研课过程,它将教学过程细化成了若干的步骤。

从具体的表述中,我们也能感觉到这样的一个框架是科学的,是否有效,我想还应该针对不同班级的学生来设计并实施教学。

只有对学生有效的,我们才可以说教学是有效的。

“学的质量”是衡量一节课或者教学框架是否有效的标准。

这次我主要读了第一章——怎样解读教材在《怎样解读教材》一篇中,干老师指出:语文学科含文本解读和教材解读两个部分。

文本解读是尽可能整体而深入地理解文本本身,从而显现文本的价值——这个价值可能是思想的、主题的、内容的、形式的、材料的。

就是说,仅文本解读,也依然包括有“进得去”的正确阅读,和“出得来”的对文本的形式和主题进行分析这两方面的内容。

教材解读是把文本放入课程标准的相关年段,以及教材的单元设想中,来最终判定它的教学价值。

细读这两段文字,显然文本解读是一种“深入功夫”,而教材解读得考虑对学生的“输出功夫”。

《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阅读笔记

《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阅读笔记

《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阅读笔记我们在教学前,应该设法做到:一、课前明确清晰的目标,及课后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与能力,哪怕掌握的部分知识是感受性质的,教师的心中也要能够获得清晰的描述;二、依据掌握的其他信息,制定出课堂要教学策略,尽可能在课堂上及课下进行检测,用检测出的结果来检测我们的目标、策略是否合理及有效;三、形成一种反思习惯,要持续追问,为什么我的估算正确率如此之低?哪些方法能够得到更有效的课堂反馈?如我在教学六年级下册语文《藏戏》,本课的教学目标:1.能说出藏戏的主要特色,了解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藏戏的;2.感受藏戏所折射出的少数民族风情和地域文化特色,以及所蕴涵的艺术魅力;3.体会有详有略的写法。

教学时,我先让学生借助课本上标注的拼音或工具书读准字音,边读边圈画出文中不理解的词语,利用工具书、课前搜集的资料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然后,让学生快速浏览课文并思考:藏戏有什么特色?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的?学生圈画出关键词和关键句,根据关键词和关键句,紧扣主要段落的内容,进行概括;接着,朗读品味,初步了解藏戏的特点;小组合作学习,了解藏戏的形成;读中悟写,具体了解藏戏的特点,聚焦有详有略的写法;作业,搜集更多与戏曲有关的图文资料。

在反思时,首先看是否完成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再看学生的难点有没有突破,是否针对难点搭建合理的支架。

通过检测,学生的学习目标基本达成,但在说明详略的好处时,学生仍有疑惑,如果能播放一些视频帮助学生理解,效果会好很多。

课后反思,也是新教育有效教学框架的组成部分之一,其实反思更好的是直接在上面用红笔做批注,对解读目标预习板块及清单任何一处成败做批注。

课后反思,既可以由教者做出,也可以有参与本单元的其他老师及观摩者做出。

无论哪一种课后反思,是为了让教师的目光更敏锐,更能够发现问题,提高效率,成为课堂教学中的希波克拉底。

《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读书记录

《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读书记录

《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读书记录最近读完干国祥老师的《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了解了新教育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到底是什么。

第一重境界:落实有效教学框架。

第二重境界:发掘知识的内在魅力。

第三重境界:知识、生活与生命的共鸣。

第一重境界:落实有效教学框架,是为课堂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有效教学框架组成:1.教材及教材解读(教师对教材的理解)。

2.确定教学目标。

3.有明确方向的预习。

4.严谨的教学板块(左手栏)。

5.对课堂上学生个体学习的预设与规定(右手栏)。

6.教学反思。

上面六部分中1、2、4,其重点在于教材和教师,主要是“教什么”(1、2)和“怎么教”(4)这两大问题。

3、5,是对学生独立学习的关注,预习是确保学生拥有真正的独立学习机会,有方向的预习是朝向高处的。

右手栏的设置,是提醒教师在课堂上要清楚每个环节中每个学生应该如何做,只有这样,才是进入了真正的学习状态,而不只是旁观者。

新教育三类教学目标可以表述为:A类:基础性目标,有为核心目标搭梯的知识,有必须解决的障碍性知识。

B类:教学核心目标,即课堂重点要教学的内容,一般为单元所规定的知识与我能。

为解决某类问题而开发的方法,与知识一样,往往是课堂教学的核心教学内容。

C类:附属性目标及延伸性目标。

一般而言,思想情感价值观多属于此类目标。

预习不一定是课前预习,事实上,它应该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全可以是课堂教学的一部分。

预习是学生唯一的独立学习的机会,学生最终的学习能力,体现在预习的水平上。

所以,预习作业要全面地针对教学目标,而不仅仅是为教学做一些基础准备。

教学板块应该清晰地写出教学组织的策略及过程。

在每一板块及核心部分的不同小板块叙述后,注上本板块解决目标序号及所用时间。

个体学习清单要以一个学生的角度来描述他的课堂学习行为,如听老师讲,进行小组交流,齐读课文,参与讨论,思考某问题。

但不能将要达成的目标及内在的感受放在这里,因为这些并非直接的学习行为。

例如:课后反思也是新教育有限教学框架的组成部分之一。

2023年《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学习心得范文

2023年《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学习心得范文

2023年《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学习心得范文学习心得: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2023年,我作为一位大学生参加了《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的学习。

这是一门受到广泛关注的课程,旨在引导学生探索并实践理想课堂的构建。

在这门课程中,我逐渐体会到了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师生和谐共融、学科知识与实践结合、个性发展与全面培养。

下面,我将简要分享一下我的学习心得。

在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中,师生和谐共融是至关重要的。

在传统的课堂中,师生之间常常存在着权威与服从的关系,导致学生缺乏主动性和创造力。

然而,在理想的课堂中,师生之间是平等而和谐的伙伴关系。

学生不再被动接受知识,而是通过与老师的积极互动和合作,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我们在课堂上有更多的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老师也会给予我们探索和创新的空间。

这让我深感启发,意识到每个学生都应该被看作是独特的个体,他们的声音和想法都值得被认真对待。

其次,学科知识与实践的结合也是理想课堂的重要特征之一。

知识的运用和实际问题的解决是学习的最终目标。

在理想的课堂中,我们不仅要学习知识,还要学会将其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通过与老师和其他同学的合作,我们有机会参与各种实践项目,解决真实的问题。

这不仅让我们对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而且培养了我们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例如,在一次课程中,我们参与了一个社会调查项目,通过实地调研和分析数据,我们解决了一个当地社区中的环境问题。

这样的实践经验让我深刻体会到,理想的课堂是培养学生实际能力的有效途径。

最后,个性发展与全面培养也是理想课堂的关键要素之一。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天赋和兴趣,他们应该有机会在学习中发展和展示自己的特长。

在传统的课堂中,学生往往只关注考试成绩和分数,而忽视了自己的个性和兴趣发展。

然而,在理想的课堂中,老师鼓励学生发现并发展自己的潜力。

我们有机会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参加各种社团活动,并从中获得成就感和自信心。

这种个性发展的方式不仅促进了学生的全面成长,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

2024年《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学习心得标准

2024年《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学习心得标准

2024年《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学习心得标准学习心得标准——《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2024年《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是一门对未来教育的展望与探索的课程,通过引导学生思考理想的教育环境与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

在这门课程中,我们学习了课堂的营造、教师的角色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三个方面的内容。

通过深入学习与实践,我对于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与体验。

首先,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中的第一重境界是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与场景。

在这一方面,我认识到了课堂环境对学习的重要性。

在一堂课中,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与积极思考。

一个理想的课堂应该是充满活力与创新的,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资源的设置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在课堂中,我有机会参与了一系列的小组讨论和合作项目。

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通过分享和合作可以互相学习和提高。

通过积极参与,我不仅提升了学科知识的理解,还培养了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第二重境界是教师的角色转变。

在传统的教育中,教师往往是知识的传授者和学生的监督者。

然而,在理想的课堂中,教师的角色不再是简单的传授知识,而是更多地起到引导者和指导者的作用。

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学习差异,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

在这门课程中,我们有机会扮演教师的角色,设计和实施自己的课堂教学方案。

通过这个过程,我认识到了作为教师的责任和挑战。

教师需要善于观察学生的学习状况,了解他们的需求,以及灵活地调整和改进教学策略。

同时,作为学生,我也体验到了自主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这让我对未来教育的发展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第三重境界是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

在传统的教育中,学生往往是被动接受知识的角色,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

然而,在理想的课堂中,学生的学习方式需要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探究和合作学习。

在这门课程中,我们学习了一些问题解决和创新的方法,例如设计思维和项目学习。

2024年《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学习心得(2篇)

2024年《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学习心得(2篇)

2024年《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学习心得在学校安排的教科研活动月期间,我认真学习了干国祥老师的《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一书,收获颇丰。

使我充分领悟到了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以及如何打造理想课堂。

理想的课堂,简单的说就是最大可能地促进、实现学生每个个体的学习,这是有效教学的追求,也是将课堂的注意力从教师的教转变到学生的学的关键所在。

它包括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落实有效教学框架;第二重境界:发掘知识的内在____力;第三重境界:知识、生活与生命的共鸣。

众所周知,课堂是师生共享的人生体验,是师生共度的生命旅程。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实现学校内涵发展的主渠道,是打造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那么如何打造理想的课堂呢。

一、真正认识师生角色的正确定位。

教育是唤醒与点燃,教育是服务与引导,课堂上教师要教给学生终身学习的方法(不仅教给学生知识,更要教给学生学知识的方法)即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既然课堂是师生的,那么理想课堂就必须是师生互动的课堂,就必须真正认识师生角色的正确定位。

有人把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比喻成电脑和u盘教师高速usb接口。

在课堂上教师面对的是学生,如果教师不了解学生,就很难找到把知识和技能教授给学生的高速usb 接口,因此,有没有学生的真心配合,能不能读懂学生,几乎就是你课堂教学的成败关键。

教师在课堂上的角色就不是单纯的给与者,而应该是获取方法的引导者。

教师因学生的存在而存在,教师是课堂上学生学习的仆人,是为学生学习服务的。

教师的主要作用就是点燃学生心中的火炬,使其自己燃烧起来,让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二、根据学情设计教学。

课堂并不是证明教师优秀,而是帮助学生变得更加优秀。

因此教法如何设计取决于教师能否把握住学生的兴趣点,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设计学生喜欢的学习方式,学生学习的兴趣自然高,学习效率也就高了。

课堂上教师要不断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发现学生累了或不感兴趣,思维不活跃了,要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和内容;课堂上要明确学生的学习在哪里出现了障碍、在哪里需要拓展、在哪里需要升华时,教师才有针对性地加以扼要的补充、精当的点拨。

教师《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读后感_1

教师《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读后感_1

教师《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读后感有效教学框架是新教育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的第一重境界,掌握有效教学框架,能让我们的课堂教学更扎实、有效,更有生命活力。

新教育的三类目标不同于新课程理论的三维目标。

两者是从不同的层面,提出的不同概念。

新课程三维目标强调了目标的整体性、统一性,而新教育理想课堂的三类目标,则强调了教学目标的分解、细化,强调了每一个目标的独特性,能更好的落实。

在《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一书中,点击最高的词是“知识”——发掘知识的内在魅力;重现探索知识的神奇过程;知识、生活与生命共鸣。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也强调让知识活起来,而不是变成不能移动的重物。

——遗憾的是,我们有时候不得不碰上这样一种事实:学生在学习,在掌握知识,然而在实质上却没有精神生活。

我的理解是,知识不是客观的存在,不应该窄化为认知层面。

一个好的教师需带领学生去实实在在地亲历习得知识的过程,这个过程中有感动,有心动,有顿悟,有思辨,有挑战,有困惑。

这一切,缘于教师高度的专业自觉、深厚的专业素养及高超的专业能力。

反思自已的学习经历,很少有积极的精神活动,常常是机械地记忆理解。

于是,很多的知识成为无用的货物,直至渐渐遗忘。

现在很多学生都在逼着学,逼着掌握那些知识,再强咽那些知识。

其实,知识都是有它的魅力的,都会勾起学生的兴趣。

唯有让知识的求得成为一个探索奥秘的神奇过程,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干老师还为我们指明了一条方向:课堂不仅实现了知识的复现,而且也实现了人的复活——学生与教师生命的复活。

即理想课堂的第三重境界:知识、社会生活与师生生命的深刻共鸣。

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虽不易达到,虽要经历“漫长的,甚至刻苦的渐修”,但这片绝美的风景,这至上的课堂境界,值得我们用一生的努力去追寻!。

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读后感(通用5篇)

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读后感(通用5篇)

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读后感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读后感(通用5篇)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

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读后感(通用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无不期待我们的教学如行云流水,达到一种理想的境界。

干国祥的《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便是这样一本好书。

理想课堂也有三重境界:第一重即第一章所指之有效教学的基本框架,它为课堂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第二重境界是发掘知识这一伟大事物的内在魅力,它强调的是学习过程中的“思”。

第三重境界是知识、社会生活与师生生命的深刻共鸣,它强调的是学习过程中的“诗”。

干老师他证实了这样一个真理:只要用心体察,任何一个汉字,任何一个词语,任何一篇普通平凡的课文,因为系前人匠心所运,所以,都并非是平淡无奇的一堆文字,而是心灵的一次次运筹,是思维的一次次锤炼,是漫长字词史的又一次独特运用。

怎样构建我们的理想课堂?一、理想课堂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而不只是教师展示授课技巧的表演场所;理想课堂是师生共同创造奇迹,唤醒各自沉睡潜能的时空,而不只是教师呼风唤雨的场地;理想课堂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美丽,而不必一切都遵循固定的线路;理想课堂向在场的每一颗心灵都敞开温情的怀抱,平等、民主、安全、愉悦是最显眼的标志,没有人会被无情打击,更没有人会受到“法庭式的审判”;理想课堂是点燃学生智慧的火种,而给予火种的是一个个只有挑战性的问题。

总而言之,理想课堂体现了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

二、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化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打破学生书本世界和生活世界之间的界限,书本世界和生活世界对学生而言不见得是统一的、相互印证的,学生之所以感到学习是一种负担,而不是自己应尽的责任,课堂之所以没有生机和活力,变得如同一潭死水、波澜不惊。

三重境界读后感赵香荣

三重境界读后感赵香荣

理想课堂的终极追求——知识、社会生活与师生生命的深刻共鸣半坡店第一初中赵香荣再次拜读了干老师的《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这三重境界分别是:第一重境界,落实有效教学框架,为课堂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第二重境界,发现宇宙与人类、书写宇宙与人类的整个过程;第三重境界就是强调学习过程中的“诗”,即从存在意义的角度来理解课堂,要求课堂。

在干老师看来,理想课堂的终极追求,应该达到这样的境界:知识、社会生活与师生生命的深刻共鸣,是一种教学中的顿悟,这是需要有一个漫长的、甚至深刻的修炼。

干老师所理解的课堂终极目标需要实现的最后一个维度是:课堂于社会生活息息相通,课堂与人类命运的息息相通。

在此过程中,教师不仅是用高超的应对在组织课堂教学,他还要能够认识到知识内在的魅力,并以一个真诚的探索者,一个智慧的求知者的形象把学生带向一个至少他领略到的理想境地,他理解的高度也就是课堂以及课程所能达到的高度,从而产生师生间、生生间、学生和文本间了共鸣,实现真正的对话。

我肤浅地理解为教育应该有一种人文关怀,教育应该更过地关注人精神生命的成长。

课堂上,他能让词语复活,让文本复活,让课堂是一池生命泛活的春水。

他与学生的对话是那么天然去雕琢,又处处牵引学生走向更高。

这种牵引,没有丝毫痕迹,似乎学生的领悟本来就在那里,毫不费工夫,自然天成。

始终关注学生是他课堂最大的特色,他的智力挑战,他的现场性与对话能力,均与始终关注学生密切相关。

他能够审视整个课堂,迅速地判断学生的发展情况并随时做出反应与调整。

他是将课堂从关注“教”转移到关注“学”的观点真正落实到实处的人。

而且这种关注始终紧密结合着学生的思维发展,使得学生在他的课堂上很不容易分神,而是始终保持一种轻松愉悦。

课文无非是个例子,这个例子能够说明哪些“道理”(语文知识)? 课文不仅仅是某个道理的举例,它还是一个语文全息图,它包容了几乎全部层面的语文问题。

我们真正关注的,不是一堂课,而是整个课程。

《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学习心得(3篇)

《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学习心得(3篇)

《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学习心得在我读完《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之后,我不禁感叹于书中的智慧和深度。

作者深入浅出地讲述了理想课堂的构建和三重境界的重要性,让我深受启发。

首先,书中明确指出,理想课堂不仅仅是一堂优质教育课,更是一种育人的方式。

这让我重新认识到了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学生的人格和品质。

一个理想的课堂应该是一个能够激发学生内在潜能的地方,让学生获得真正的成长和发展。

在我的理解中,理想的课堂是一个充满着尊重、关爱和创新的地方。

学生在这里能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尊重他人的不同观点,同时也会得到老师的关心和鼓励。

书中提到的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也是引人思考的。

第一重境界是师生共同成长的境界。

这意味着老师和学生应该共同努力,相互促进,互相学习。

老师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人,更应该是学生的引路人和榜样。

而学生也应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保持对知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第二重境界是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境界。

这意味着学生应该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善于发掘问题,分析问题,并能独立解决问题。

同时,学生也应该具备合作学习的能力,善于与他人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最后一重境界是发散思维与创造思维的境界。

这意味着学生应该具有发散思维的能力,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善于提出创新的观点和方法。

同时,学生也应该具有创造思维的能力,能够创造出自己的思维模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读完书后,我深感自己在教育方面的不足。

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自己的责任和使命,但是在实践中,我常常感觉力有不逮。

通过阅读《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我在理念和方法上都得到了新的启发。

首先,在课堂设计上,我开始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在过去,我通常是站在讲台上进行直接讲解,学生只是被动接受。

但是通过阅读本书,我认识到学生应该是课堂的主体,他们应该具有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

因此,我开始设计一些富有互动性和探究性的课堂活动,比如小组合作探究、问题解决、案例讨论等。

《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读书笔记

《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读书笔记

《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读书笔记
理想课堂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所追求的,也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所向往的。

何谓三重境界呢?第一重境界:落实有效教学框架;第二重境界:发掘知识的内在魅力;第三重境界:知识,生活与生命的共鸣。

《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这本书的作者是干国祥,他是一位极有功力的教育理论研究专家和践行者,他在教育改革、新教育课程设置、课堂建设以及课堂教学方面有杰出的贡献。

他对于教育的思考和见解既高扬着理想主义,又扎根于教学实践接地气,本书以扎实的教育理论为根基,以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养料,以大量真实的课堂教学案例为土壤,提出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一是实现“有效教学框架”规定的教学内容,即通过“有效教学框架”表格,将课堂教学过程细化成若干步骤,具体到每一分钟该做什么、怎么做,让师生有条不紊,循序渐进。

二是据此内容发觉知识的内在魅力,让学生获得求知的快乐。

三是实现课堂知识、师生生活与生命的深刻共鸣。

干老师证实了一个真理:课堂对于教师来说,就如同田野之于农人,车间之于工匠,舞台之于演员,同样重要。

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

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

《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读后感
天北小学李伟《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这本书看完了,用了近三周的时间,看过之后感觉确实是一本好书,一本值得一看的书,好书的价值不在于它编的多么完善,阐述的多么详尽,而在于他究竟能起多大作用,让我们有多大收获。

私下认为这本书不该只是让备课组长研读的书,而是该让全体教师人手一本共同研读的一本书,一直以来我们接触最多的教学方面的书就是教学参考书,而教参上的课例或教案只拘泥于形式,没有系统理论理念的阐述。

我们对于教参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照猫画虎不能深得其法。

本书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让我们把此书作为案头的一本工具书,让我们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用书上的框架和理念来检查我们的日常教学。

因此看此书不能是顺便翻翻,虽然他讲的易懂,但是不认真研读,不去领会他内在的教育理念,不去实践他的框架方法,只停留在表面,就失去了它的价值。

特别是落实有效框架这一章,特别实用,它丛解读教材、制定目标、定向预习、教学板块、课后反思、训练有素几方面理念,并用课堂实例真实的解读了课堂,让我们当老师知道该怎么做,该让学生怎么做,详细详尽、条理清晰、可操作性强,一书在手让我们有了方向性和目标感。

现在成熟的教学模式很多如杜郎口,洋思等等,其实不管什么样的模式、什么样的方法对于它的原创者来说都是真实有效的,原因是他们在实践的摸爬滚打中成熟和完善了他们的设想,实现了他们在本
土的最大化。

如果这也学那也学,这也照搬那也照搬的话,肯定会有水土不服,消化不良之弊病。

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择其之一,认真研读,不断内化,深得其精髓,变它有为我有,那我们就会成教学高手。

如果再遍取所长,自然会自成一家。

2024年《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学习心得范文

2024年《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学习心得范文

2024年《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学习心得范文《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学习心得一、引言作为一名学生,能够在2024年参加《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的学习,对我来说是一次宝贵的经历。

这门课程不仅开拓了我的知识视野,还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机会和交流平台。

在这门课程中,我体验到了真正的学习乐趣和成长的喜悦。

在下面的学习心得中,我将分享我在学习《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过程中的收获和思考。

二、学习收获在《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的学习过程中,我获得了很多宝贵的收获。

首先,我深深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

在过去的学习中,我常常觉得学习是一种负担,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和取得好成绩。

然而,在这门课程中,老师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让我们充分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

我们不仅仅是被动的接收知识,还可以通过讨论、实践和创作等形式主动构建自己的学习内容和方式。

这种学习的积极性让我感到非常有动力,我真正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

其次,我学会了合作和交流。

在《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中,老师鼓励我们与其他同学进行合作,共同完成项目和实验。

通过与他人的合作,我学会了倾听和尊重他人的意见,学会了与他人有效地沟通和协作。

这对我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成长机会,我相信这种能力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都会起到重要的作用。

此外,我还学到了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

在课程中,老师鼓励我们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方式,培养了我们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

我开始主动寻找和阅读与课程相关的书籍和文章,主动参加与课程相关的讨论和活动。

这种自主学习的模式不仅能够帮助我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还培养了我的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自主学习,我逐渐发展了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从而提高了我的学习效果。

三、思考与感悟在学习《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的过程中,我不禁思考了教育的本质和未来的发展。

现有的教育模式是否真正适应了学生的需求和发展?如何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学习中感到快乐和成长?对于这些问题,我觉得这门课程给了我一些建议。

名著《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教师读后感

名著《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教师读后感

名著《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教师读后感名著《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教师读后感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

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名著《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教师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今年暑假,我仔细品读了新教育专家干国祥的著作《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感受颇深:新教育研究认为,课堂从教学活动的基本框架落实、知识理解抵达深度、主客体之间及主体间的对话质量这三个层次来考察成败,这可谓理想课堂的三从境界。

第一重境界是:落实“有效地教学框架”。

实现“有效教学框架”规定的教学内容,即通过“有效教学框架”表格,将课堂教学过程细化成若干步骤,具体到每一分钟该做什么,怎么做,让师生有条不紊,循序渐进。

这是有效课堂教学的常规要求,也是基本要求。

教学框架主题有五部分组成:1、确定教学目标。

2、有明确方向的预习。

3、严谨的教学板块。

4、对课堂上学生个体学习的预设和规定。

5、教学反思。

第二重境界:发掘知识的内在魅力课堂,是真理呈现之处,应该是一个问题的提出、理解及解决的过程,是一个知识作为问题解决的工具被探索、被发现的过程。

;教学,不是重复前人定下的知识,而是重现这个知识的发现过程,是重新经历,是知识散发出魅力之时。

如果没有将“问题—知识—真理”作为课堂教学的核心,有针对性的思维训练,那么教师的精彩表演时浅薄的,教育教学的真谛,将没有被师生在课堂上把握,课堂用表面化的热烈,替代了紧张的脑力劳动,而紧张的脑力劳动,有针对性的思维训练,正是课堂教学的本质所在。

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发掘知识的内在魅力,才能打动学生,让学生陷入深度思考,才能让学生达到认知能力的发展和获得求知的快乐。

第三重境界:知识、生活与生命的.共鸣课堂教学,在实现人与知识深刻共鸣的同时,也实现着人际之间、自我之间的深刻共鸣!我们才能说,课堂教学不仅实现了知识的复现,而且也实现了人的复活——学生与教师生命的复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读书笔记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无不期待我们的教学如行云流水,达到一种理想的境界。

干国祥的《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便是这样一本好书。

理想课堂也有三重境界:第一重即第一章所指之有效教学的基本框架,它为课堂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第二重境界是发掘知识这一伟大事物的内在魅力,它强调的是学习过程中的“思”。

第三重境界是知识、社会生活与师生生命的深刻共鸣,它强调的是学习过程中的“诗”。

干老师他证实了这样一个真理:只要用心体察,任何一个汉字,任何一个词语,任何一篇普通平凡的课文,因为系前人匠心所运,所以,都并非是平淡无奇的一堆文字,而是心灵的一次次运筹,是思维的一次次锤炼,是漫长字词史的又一次独特运用。

怎样构建我们的理想课堂?
一、理想课堂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而不只是教师展示授课技巧的表演场所;理想课堂是师生共同创造奇迹,唤醒各自沉睡潜能的时空,而不只是教师呼风唤雨的场地;理想课堂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美丽,而不必一切都遵循固定的线路;理想课堂向在场的每一颗心灵都敞开温情的怀抱,平等、民主、安全、愉悦是最显眼的标志,没有人会被无情打击,更没有人会受到“法庭式的审判”;理想课堂是点燃学生智慧的火种,而给予火种的是一个个只有挑战性的问题。

总而言之,理想课堂体现了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

二、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化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教师要关
注学生的生活世界,打破学生书本世界和生活世界之间的界限,书本世界和生活世界对学生而言不见得是统一的、相互印证的,学生之所以感到学习是一种负担,而不是自己应尽的责任,课堂之所以没有生机和活力,变得如同一潭死水、波澜不惊...... 与学生书本世界和生活世界的相割裂不无关系。

教师在备课活动中,应仔细思考一下学生,在有关课本知识点方面已经积累了哪些生活经验,现实生活中哪些经验可作为教学的铺垫,让学生从哪些实践活动可以强化对这些知识的掌握.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生命价值,给学生以主动探索、自主支配的时间和空间,不可忽视学生的生命价值和活力。

教师在课堂上要建立宽松的课堂氛围,充分考虑学生发展的各种要求,精心设计各种活动,给学生以自主支配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以最大限度地处于主动的激活状态,主动积极地动手、动脑、动口,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成为自主的活动。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要点燃学生激情,让学生成为过程的体验者、问题的解决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致力于创设情境、巧妙设计,创设对学生有挑战性的问题或问题情境,将静态的知识传授转化为动态的问题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生命体验,激发学生充满灵性的感悟、乐此不疲的探索、充满激情的创造,显现学生內在精神和独特个性,张扬学生生命力和创造力。

教师要由学生的管理者转化为学生发展的引导者,要尊重学生素质的差异性、多样性、创造性,尽量给每个学生同等的参与讨论的机会。

三、养成反思习惯。

子曰:“学而不思则殆,思而不学则罔”。


思能力是衡量教师素质的一把尺子,只有敢于否定自我,才能更好地超越自我。

教师要注意做好课前、课中、课后的反思。

通过坚持反思,使自己的教学行为得到了进一步地完善,业务素质逐步提高,逐步达到理想课堂的最高境界!我们追寻理想课堂,这是一个梦,一个温馨而浪漫的梦,一个需要用一生的良善和纯真去守望的梦。

为了这个梦,我们努力着,我们求索着,我们渴盼着,我们感悟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