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社会与反思性现代化
12、风险社会与反思性现代化_评乌尔里希_贝克_风险社会_
2008年第4期理论观察N o .4,2008 (总第52期)T heo retic O b servati onSerial N o .52 [收稿日期]2008-07-01[作者简介]甘佳荫(1983—),女,湖南株洲人。
社会学硕士研究生,主研方向:经济、社会学。
●●新视点风险社会与反思性现代化——评乌尔里希・贝克《风险社会》甘佳荫(中南大学法学院,长沙,410075) [摘 要]通过对乌尔里希・贝克的《风险社会》的整体结构的介绍,解读《风险社会》中与反思性现代化相关的主要内容,对全球化下我国面临的现代化的风险并对我国的现代化进行反思性。
我国在现代化过程中要加强现代化的反思能力;健全制度,倡导民主;社会理性与科学理性的融合;对精神信仰反思,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关键词]风险社会;现代化;反思性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C 9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234(2008)04-0050-02 乌尔里希・贝克的《风险社会》是一本后现代理论的代表作,作者将后现代社会诠释为风险社会,即科技和经济的不断发展所带来的“潜在的副作用”使人类社会逐渐进入一个风险社会。
乌尔里希・贝克是一位关注风险社会、生态启蒙、生态政治和全球化的社会学家,他既是现实主义者又是建构主义者,是“建构主义的现实主义者”“反思的现实主义者”。
贝克今年九月访华,出席在上海举行的“全球时代的权力与反权力”的会议,他指出当前全球化存在普遍主义和民族主义,并以欧盟的经验提出世界公民主义降低社会风险。
可以看出贝克从1986年《风险社会》出版到今天全球化背景下的“世界的乌托邦”全球的风险社会,一直在致力于现代社会的研究,也可以看到社会学大师思想的前瞻性和创新性。
一、《风险社会》的整体结构《风险社会》全书探讨的就是有关工业社会的“反思性现代化”。
作者力图以“社会学上受到启发和得到的训练的思想来把握和概念化这些当代精神中的不安全感”〔1〕,以社会学的研究框架来研究当代精神中的不安全感。
风险社会读后感
风险社会读后感在乌尔里希·贝克的《风险社会》一书中,作者提出了风险社会的概念,探讨了现代社会中不断增加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
这本书让我对当代社会的发展和变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让我反思了自己在这个风险社会中的位置和角色。
在风险社会中,风险不再是自然灾害或传染病这样的自然现象所带来的,而是由科技、工业和现代化社会所产生的。
例如,核能事故、化学品泄漏、环境污染等问题,都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副产品,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这些风险不仅影响着个体的生活和健康,也对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构成了威胁。
贝克指出,风险社会的特点之一是风险的社会化。
这意味着风险不再是个体所能控制和承担的,而是由整个社会共同承担的。
在这样的社会中,政府、企业和公民都要承担起管理和减轻风险的责任。
然而,由于风险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往往导致各方在风险管理上存在分歧和冲突。
这就需要建立起一种多元化的风险治理机制,让各方能够共同参与、协商和决策,以应对风险社会带来的挑战。
另一个重要的概念是“风险社会的风险”,即在应对风险时所产生的新的风险。
例如,为了解决某种风险而采取的措施可能会导致其他方面的风险增加,或者在应对风险时可能会产生新的不确定性。
这种“风险的风险”使得风险社会的治理变得更加复杂和困难,需要更加全面和系统的考虑。
在风险社会中,个体也面临着更多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例如,就业不稳定、社会保障不足、环境污染等问题,都给个体的生活和发展带来了影响。
在这样的情况下,个体需要更加注重自身的风险意识和风险管理能力,以更好地应对风险社会带来的挑战。
总的来说,贝克的《风险社会》一书深刻地揭示了现代社会中风险和不确定性的增加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引起了我对当代社会发展的思考和反思。
在风险社会中,我们需要更加重视风险意识和风险管理能力,同时也需要建立起更加多元化和包容性的风险治理机制,以应对风险社会带来的挑战。
希望我们能够共同努力,建设一个更加安全、稳定和可持续的社会。
风险社会、韧性治理与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
风险社会、韧性治理与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易承志 龙翠红内容提要 风险社会是与现代化进程联系在一起的一个重要概念。
现代化在促进人类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日益突显的各种风险。
当前社会是一个风险社会,风险已经成为社会的基本特征。
风险社会中充满了各种复杂和高度不确定的风险因素,给社会成员带来了结构性、系统性的社会风险,此类社会风险不是分散和个体性的,而是普遍性地涉及所有社会成员。
面对社会风险可能给全体社会成员带来的潜在损失,需要通过韧性治理进行有效地应对。
韧性治理作为一种新的风险治理模式,体现国家治理能力并以国家治理能力为支撑。
基于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视角,需要从理念重塑、结构优化和法治践行三个方面推进风险社会的韧性治理。
关键词 韧性治理 风险社会 国家治理能力〔中图分类号〕D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22)12-0078-09 现代化在促进人类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日益突显的各种风险。
当前社会已经进入风险社会阶段,风险自身成了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
风险社会带来了形式多样、内容各异的社会风险,需要有效的治理予以应对。
韧性治理作为一种新的风险治理模式,依托于国家治理能力并反映国家治理能力。
本文将在现有风险社会及其治理研究的基础上,基于当代中国的实践背景,着重对风险社会、韧性治理和国家治理能力的关系逻辑和互动路径进行分析。
一、对风险社会及其治理的研究梳理风险社会是与现代化进程联系在一起的一个重要概念。
贝克在其提出的风险社会概念基础上系统地阐释了风险社会理论。
在他看来,现代化分为传统的现代化和工业社会的现代化,或者说古典的现代化和反思性的现代化。
①风险社会作为现代化进程的产物,对应的是反思性的现代化,在这一现代化阶段,“生产力的指数式增长,使危险和潜在威胁的释放达到了一个我们前所未知的程度”。
②经过贝克的阐述,风险社会理论很快受到经济学、政治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研究者的关注并被广泛运用在研究中。
从当代中国语境看贝克的风险社会与第二现代性理论
第三,全球化深度发展对中国带来的挑战和压力。当前的全球化发展发达国家居主导地位,发达国家处于明显有利的地位,而发展中国家则相对而言处于不利的地位。中国作为后发展国家不可避免地要遭遇发达国家利用经济技术优势转嫁风险的状况。这必然增加中国的社会风险状况。在全球化过程中,中国的经济安全、政治安全、文化安全与环境安全等都面临着更多、更大的压力,相应地也就增加了中国的经济风险、政治风险、文化风险与生态风险。
这样,第二现代性理论就在与工业现代性或第一现代性既存在一定关联又根本相区别的意义上被建构起来。与第一现代性相联系的是工业社会,与第二现代性相联系的是风险社会。如果把工业社会当作工业现代性的同义语,那么风险社会就是第二现代性或反思性现代性的同义语。“工业社会被淘汰的另一面是风险社会的出现。这个概念指现代社会中的一个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里,社会、政治、经济和个人的风险往往会越来越多地避开工业社会中的制度监督和保护制度。”“风险社会”这一语词并不是单纯被用作反思性现代性的指称,就像一个初生的婴孩我们可以随便给他取个什么名字一样,这一概念还是反思现代性阶段社会根本特点的表征,风险成为这一社会阶段的根本的和主要的社会现象,“风险社会的概念指现代性的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工业化社会道路上所产生的威胁开始占主导地位”。。就是说,“风险社会”概念标明了第二现代化阶段与第一现代化阶段的根本差别。这样,贝克就在理论基点上把第二现代性与风险社会联系起来。第二现代性与风险社会成为同一枚硬币的两面,谈到前者就意味着后者,反之亦然,二者互相补充,互相说明。
在社会发展方面,阶层分化和利益分割加剧,以收入差距为核心的社会差距日益扩大。不仅不同社会主体在利益分配上不平衡,并且付出的成本与收益之间也不平衡,由此加剧了不同社会主体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产生了许多严重的社会问题。利益分化加剧的负面影响如果得不到及时控制和缓解,就会增加社会风险,成为社会冲突和社会动荡的潜在因素。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政府已经注意到这些问题,倡导科学发展观,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在发展方略上作出调整。但是长期发展所积累的风险问题要得到根本的解决不是短时期内所能奏效的,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先前积聚的风险还会进一步展现并恶化。
反思现代性的新视角——风险社会理论的兴起及其当代价值
一
毋庸 讳 言 , 一个 社 会越 是 迫切 地关 注未 来 和积 极地 塑造 未来 。 险观念 就越普 遍化 。在 现代 社会 , 风 对未 来 如何 是 可能 的 、可 信 的和 可 能得 到 的说 明 , 变得 比对过 去 的说 明 更重 要 。 因此 , 对风 险 的 意识
国社 会 主 义 现 代化 建设 提 供 了有 益 的 思 想 资 源 。
【 键 词 】 险 ; 险 社会 ; 代 性 危机 ; 代 社会 发展 模 式 关 风 风 现 现
[ 中图分类号 ] B 0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O788 (o2o—030 lO—472 1)503—4
【 日期]0 2 0 - 5 收稿 2 1- 3 0
确切 地说 , 它是 面 向未来 的 , 开放性 的 敞开 。在这 是
一
点上, 它跟命 运是 相对 的 。在 传统 社会 , 命运 的意
【 基金项 []0 9年教 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 究基地重大项 目(0 9J 7 0 1 ) ] 20 2 oJD 20 9 。
[ 要] 摘 从二十世纪后期开始 , 人们不断关注世 界 图景 中的风险 问题 , 险社会理 论随之 兴起 。从人 类的实践 活动过程 来 风
看 , 险社 会 是 现 代 性 危 机 深化 的 结果 。风 险 社 会 理 论 既 没 有 忽略 后 现 代 理 论 加 以批 判 的现 代 性 危 机 , 风 又没 有 放 弃 拯救 现 代 性 的历 史使 命 , 是 提 供 了一 种反 思现 代 性 的 理 论 新 视 角 。 更 为 可贵 的 是 . 险社 会 理 论 为我 们 反 思现 代 社 会 发 展 模 式和 推 进 中 而 风
后现代社会理论梳理--贝克
在四个阶段中,关于风险的争论经历了从专家和公众对技术和环境的关注到对社会的制度基础的关注的转变。这意味着风险不再是发生在局部领域中的问题,相反,它使人类社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并带来了整个社会结构的变化。换言之,在发达的现代化国家,工业生产的无法预测的后果转变为全球的生态困境,而这本来就不是一个所谓的环境问题,而是工业社会本身的一种意义深远的制度性危机。
(三)风险社会的理论要素
1.风险社会的焦点
贝克指出,从总体上说,风险社会指的是世界风险社会。就其轴心原则而言,它面临的挑战是现代文明制造的危险,它们无论在时间上还是在空间上都无法从社会的角度加以限定。因此,第一次的、工业现代性的基本状况和原则——阶级对立、民族的国家地位以及线性的、技术经济理性与控制的想象等,均被绕过和废除了。
2)风险概念扭转了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关系。
贝克指出,作为对未来的威胁和诊断,风险拥有并发展出一种与预防性行为的实践联系。风险意识的核心不在于现在,而在于未来。在风险社会中,过去失去了它决定现在的权力,它作为当下的体验和行为之原因的位置被将来所替代,即被那些并不存在的、被建构和虚构的东西所替代。
3)风险陈述不仅仅是事实的陈述,也不仅仅是价值的陈述。
这一广义上的风险概念表明了人们创造了一种文明,以便使自己的决定将会造成的不可预见性的后果具备可预见性,从而控制不可控制的事情,通过有意采取的预防性行动以及相应的制度化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施战胜种种副作用。这种体现了控制要求的风险概念是以空间、时间和社会方面的明确界定的后果为前提的,这就是阶级社会的风险性质。由于阶级社会的风险及其后果是限于某个区域的,即只涉及有限的人员范围和有限的地区,因而也就可以通过保险手段予以地域。与此同时,阶级社会的风险是通过我们的感知可以明确感觉到的。
贝克、读书笔记
贝克《风险社会》读后感一.读完风险社会后的总体感受《风险社会》这本书终于是看完了,说实在的话这本书读得让人感到很是纠结。
作者乌尔里希贝克以他独特的视角阐述了随着现代文明发展起来的全球化给人类带来的危害。
但是他的风社会理论,绝不是消极的悲观主义,相反的是这是他对现代社会的一种反思,他称之为第二次现代化反思性现代化(第一次现代化指的的是现代工业文明下的社会)。
风险社会理论主张全面提升人类整体的风险意识,它并不否认人类实践,但强调要重视人类实践的负面后果;它并不否认发展科学技术,但强调要重视社会发展的副产品;它也不否认发展科学技术,但强调要重视科学技术的副作用,归根结底,就是要强调重视社会发展的风险。
什么是风险?风险是伴随着工业社会的产生而产生,它充斥着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有可能早在人类社会刚刚出现的时候就有了。
风险不同于危险以及灾难,它是一种对未来的反思,是还没有发生的灾难,但是一旦它发生那造成的危害那将是毁灭的东西。
从另一方面来说,风险是一种对未来的反思。
只有人们通过文化来理解,这也是贝克把风险称为文明的风险的主要原因。
要了解风险我们必须从它产生的根源来了解它。
风险的根源是很难弄清楚的一件事情。
到底是人类科学技术发展导致的还是人类社会政治体系导致的,这一直是一件困扰我的事情,看完风险社会之后,我还是没有弄清楚。
但当我看了贝克先生写的相关论文之后我也产生了一些想法。
归根结底,我认为风险产生的最终根源就是恐慌政治。
随着工业文明的进程,风险越来越多也越来越严重和隐蔽,工业社会的统治阶级和利益集团用以维持工业文明的合法性已经逐渐消失,他们迫切需要一种方法来维持他们统治的合法性,即学者们所说的恐慌政治,虽然贝克先生没有说,他的观点差不多也就是这个。
随着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好,福利国家的兴起,使阶级也在逐渐消失。
人们对笼罩在科技理性上的神圣光环,深信不疑,他们抛弃了对宗教的热诚。
认为任何风险都可以通过科技的发展来加以规避,只要技术得当一切问题都可以得到解决,技术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正在逐渐形成。
《风险社会》课后答案
序言20170406已完成1【单选题】本书的主题是________。
∙A、传统社会的古典现代化∙B、工业社会的“反思性现代化”∙C、工业社会的后现代化∙D、城市社会的反思性我的答案:C ❌2【多选题】《风险社会》一书的内容包括三个部分:∙A、生活在文明的火山上:风险社会概观∙B、社会不平等的个体化∙C、反思性现代化:论科学和政治的普遍化第三条到道路:超越真理和启蒙我的答案:ABC3【多选题】贝克认为工业社会“核心家庭的传统”包括下列哪些事物?∙A、婚姻∙B、亲子关系∙C、性我的答案:ABC4【多选题】关于“反思性现代化”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加以理解:∙A、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相互掺杂。
∙B、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相互隔绝。
∙C、社会阶级文化和传统正处于不断丧失传统特性的过程之中。
社会阶级文化和传统正处于不断重拾传统特性的过程之中。
我的答案:AC5【填空题】《风险社会》的作者是_____国著名社会学家________。
我的答案:第一空:德第二空:乌尔里希·贝克6【填空题】社会何以可能?这个问题是________提出的,我的答案:第一空:涂尔干❌7【判断题】本书的论点是:我们正在见证的不是现代性的终结,而是现代性的开端——一种超越了古典工业设计的现代性。
我的答案:√8【判断题】贝克认为,工业社会是一个半现代社会,它内在的反现代成分是陈旧的或传统的东西。
我的答案:×9【判断题】贝克认为,工业社会是一个半现代社会,它内在的反现代成分并非是陈旧的或传统的东西,而是工业时代自身的结构和产物。
我的答案:×❌10【判断题】贝克认为:工业主义中的传统的基础开始在现代化的反思性中瓦解和粉碎了,而并非是加强了。
我的答案:√第一单元测验已完成1【单选题】贝克指出:现代化正变得具有反思性,即现代化正在成为它自身的主题和问题。
他认为今天的人们最迫切需要关注下列哪个议题:∙A、如何利用大自然?∙B、如何将人类从传统的束缚中解放出来?∙C、科技发展和使用的系列问题。
现代性风险反思呼唤公民社会建设
现代性风险反思呼唤公民社会建设现代性风险反思呼唤公民社会建设现代性风险反思呼唤公民社会建设郭巍青,中山大学政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按照英国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的观点,“现代性是一种双重现象”。
一方面它是机会,无数人从现代化进程中创造和积聚了财富,并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生活便利和生活享受.但是另一方面.现代性意味着风险,在现代性的晚期即全球化时代尤其如此。
一个近在眼前而又触目惊心的例子是,太多的人在太多的地方从事太多类型的金融活动和投资,其复杂性无从协调,结果引发全球金融危机;家庭财政、公司财政乃至国家财政,可以在一夜之间崩溃。
中国在改革开放30多年中,抓住机遇,大干快上,充分利用了现代性的机会面。
但是现在我们可能走到一个拐点上,越来越多地看到了现代性的风险面。
风险意味着安全保障的丧失,意味着危险的频率、烈度与后果无从预计,尤其意味着各种人为因素的阴差阳错的聚合,瞬间可能酿成灾难。
近年来我们已经看到了无数的事例,涉及食品安全、药品安全、交通安全、高层住宅防火安全、垃圾处理安全、燃油以及有害物体的生产、储存、运输安全等,不胜枚举。
所有这些,似乎都越来越印证了吉登斯的观点,即风险是晚期现代性的一个重要特征。
除了吉登斯之外,德国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等人,干脆就把当代社会定义为“风险社会”。
以风险论述作为支点,他们还共同地对现代民族国家的作用以及公民社会的作用重新进行反思。
我们要更好地认识中国自身的发展,显然有必要了解这些反思,更有必要建立自己的反思。
风险景象在高度现代化与全球化的条件下,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所面对的风险与在传统社会条件下所面对的风险相比,有很大的不同。
根据吉登斯的观点,可以从以下七个方面来描绘新的风险景象。
1.风险强度。
一旦发生核灾难或者环境灾难之类,其破坏性将是空前的。
讽刺在于,正是由于科学技术和工业化的高度发展,以及其相互作用链条覆盖全球,使得风险强度无限升高。
2.风险概率。
风险社会理论
风险社会理论风险社会是指在全球化发展背景下,由于人类实践所导致的全球性风险占据主导地位的社会发展阶段,在这样的社会里,各种全球性风险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存在着严重的威胁。
在贝克看来,工业社会的核心问题之一是财富分配以及不平等的改善与合法化。
而在风险社会,我们必须把伤害的缓解与分配作为核心问题。
在古典现代性中,财富和权力是其标志性概念,而风险和不确定性则是反思现代性的概念。
风险具有四个特点:风险的特点(1)风险造成的灾难不再局限在发生地,而经常产生无法弥补的全球性破坏。
因此风险计算中的经济赔偿无法实现;(2)风险的严重程度超出了预警检测和事后处理的能力;(3)由于风险发生的时空界限发生了变化,甚至无法确定,所以风险计算无法操作;(4)灾难性事件产生的结果多样,使得风险计算使用的计算程序、常规标准等无法把握。
贝克的生态主义视角与其所处的环境密切相关。
从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生态主义运动成为西方新社会运动的核心力量。
民众对工业化造成的环境破坏有了切身的感受。
而美苏两个大国的核武器竞争不断升级,给人们的心头罩上了“核冬天”来临的恐惧。
而1986年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第4号机组发生了泄漏事故,造成了地区性的灾难,涉及到相邻的几个国家。
技术进步带来的风险变成了现实,也成了风险研究者最关注的问题。
贝克提出“风险社会”理论,根本目的是要以此为依据来批判和改造“简单现代性”,或者说改造资本主义社会,提出新的未来图景,因此他对于风险社会的出现并不悲观,而是认为这些新的风险具有政治反思性,能对制度变革产生推动。
有组织地不负责任在贝克的分析中,有―个概念特别值得重视,即“有组织地不负责任”(organized inesponsibility)。
他在《解毒剂》(Gegengifte)一书中指出,公司、政策制定者和专家结成的联盟制造了当代社会中的危险,然后又建立―套话语来推卸责任。
这样一来,他们把自己制造的危险转化为某种“风险”。
自反性现代化与风险社会:贝克、吉登斯和拉什思想比较
《 现代性后果》( 1 9 9 1 ) 和《 现代性与 自我认同》( 1 9 9 2 ) 及拉什 的 《 自反性现代化 : 美学 纬度》( 1 9 9 4 ) 论 文 中。从理论视角来看 , 贝克、 吉登斯 和拉什的 “ 自反
性现 代化 ” 理 论有 所 差别 。国 内外学 者对 他们 的
( 一) 自反性现代化 内涵
“ 自反 性现 代 化”( r e f l e x i v e n  ̄ d e r n i z a t i o n )的
概念 出现于贝克的 《 世界风险社会》( 1 9 9 9 ) 、 吉登斯的
【 收稿 日期l 2 O l 5 一O 5 —2 5
社会 时期 ” 。贝克把现代化 阶段分为传统性 以及 自
与辩 护 ; 与之 对应 的, 现 代化 通过 自主 的现 代化 力
合理 界定反身性现代 化 内涵 , 探 寻现代化 困境及风
险社会的根源 以及我 国应对和规避社会风险有效路
径。
一
量挖 了 自身的墙角 。这是 出乎意料的 , 所 以不存在
反思。 ” 这一理论并非是反思 ( r e f l e c t l o n ) , 正
第 2 4卷
V o 1 . 2 4
总第 1 1 2期
S u m N o . 1 1 2
广东开放大学学 报
J0URNAL OF OPEN UNI VERSl TY OF GUANGDONG
2 0 1 5年 第 4 期
N o . 4 . 2 0 l 5
自反性现代化与风险社会 : 贝克 、吉登斯和拉 什思想 比较
【 作者简 介】 王晓楠 ( 1 9 7 8 -)女 ,河北容城人 ,博士研究生,上海开放 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副教授 。
浅谈风险社会的应对机制——风险的知识杜会学考察(一)
浅谈风险社会的应对机制——风险的知识杜会学考察(一)论文关键词:个体化社会化机制风险社会论文摘要:在高度现代性下的风险社会中,有效抵御风险须在把握风险社会个体化趋势的基础上发挥风险社会的社会化机制。
这种社会化机制所形成的最基本的安全保护壳就是调整和构筑新型社会关系、形成基于脱域机制下的社会信任体系。
一、风险社会的内涵德国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UlrichBeck)早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提出“风险社会”理论。
“风险社会指明工业主义的一个日益不可把握的阶段,这个阶段更为现代,并且被疑虑笼覃,因为它处于人为制造的自我毁灭的可能之阴影中,提出了自我限制的主题。
这才是风险社会的新意,它与所有相互角逐的概念形成对照。
风险社会概念促使社会学乃至社会—对生态学问题的投人。
但风险与危机所显明的是一种新的社会冲突动力,社会学必须把握这种冲突……风险社会是进人我们置身其中的社会的无人之地的津梁,主流的过去概念掩盖了这片无人之地,门上了进人它的大门。
吉登斯判断我们身处一个生态破坏、贫困、全面战争和极权政治的高风险社会,而各类风险都是人类行动和抉择的未能预期的后果阁。
风险社会与工业社会的区别在于:风险社会是工业社会发展的结果,正是由于工业社会的发展和现代化的推进才形成了同工亚社会不相同的一种社会形态;工业社会是一种阶层社会,所分配的是财富,而风险社会中所分配的却是风险,所以财富分配和风险分配是区分工业社会和风险社会的基本标准。
刘小枫认为,在贝克的用法中,“风险社会”概念构成了一个历史的社会理论的范畴:以此不仅从社会的机体的角度,而且从社会结构乃至历史哲学的角度来描述现代性的危机潜能。
卢曼认为,在古代的社会生活中,主要的危险来自自然的灾害,所以,危险性则是古代社会的基本结构要素。
在现代社会中,危害直接源于人或社会群体的观念或者行为。
“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因此是‘归咎习惯’的转变,这就意味着危机或危害或不幸的根源不再由天命来负担,不再由神意来担保”,而是由社会秩序来负担和担保。
贝克_风险社会_理论及其对当代中国的启示
贝克“风险社会”理论及其对当代中国的启示刘 莹 1986年,德国著名学者乌尔里希・贝克在其德文版的《风险社会:迈向一种新的现代性》一书中首次使用“风险社会”(risk s ocie2 ty)的概念,用来描述当今西方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从社会学层面反思、批判现代性出现以来风险因素日益突出的社会现象。
随后,贝克又发表了《全球风险社会》等著作①,形成了他关于风险社会理论的基本框架。
近年来,这一理论在社会理论界、政策研究界和公众中的影响与日俱增。
本文将着重探讨贝克“风险社会”理论的内涵及其对当代中国的现实意义。
一、“风险社会”的内涵及其特性风险(risk),不同于“损失”或“冒险”,指的是依未来的可能性来计算损失。
“风险”的概念,最早起源于17世纪海上保险业中估算帆船驶入未标明水域的可能损失,后来用在银行业务或投资上,用于对投资可能结果的计算。
现代资本主义正是通过精确计算未来得失、风险大小,来赚取更多的金钱。
福利国家基本上也是一种风险管理系统,其用意是当个体在遭遇意外伤害、疾病、失业或年老时,能免受其害。
在人类社会发展早期并没有“风险”的概念,而只有“危险”。
20世纪80年代,贝克在他提出的风险社会理论中赋予“风险”一词新的涵义,他指出:“风险是个指明自然终结和传统终结的概念。
或者换句话说:在自然和传统失去它们的无限效力并依赖于人的决定的地方,才谈得上风险。
风险概念表明人们创造了一种文明,以便使自己的决定将会造成的不可预见的后果具备可预见性,从而控制不可控制的事情,通过有意采取的预防性行动以及相应的制度化的措施战胜种种(发展带来的)副作用。
②”他认为风险是一个很现代的概念,当人们进入工业化社会后,有了理性思考能力,认为能够以人为的方式介入自然界与社会生活,才有了现代风险的概念。
但是,人们为了处理可能的困境不惜使用各种方式,其结果却在解决前一个问题之时,产生了另外一个问题,这就是一种“风险”。
贝克将“风险”定义为:处理因现代化本身所引起的危机(hazards)与不安全(insecu2 rities)的一套系统方法。
风险社会新的现代性之路书籍介绍
贝克在本书中提出了"风险社会"的概念,认为现代社会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即风险社会。与传统的工业社会相比,风险社会更加注重对不确定性和风险的预防和控制,而不仅仅是追求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
《风险社会:新的现代性之路》书籍介绍
导师:xxx
-
1
2
3
4
《风险社会:新的现代性之路》书籍介绍
《风险社会:新的现代性之路》是一本深入探讨现代社会风险现象的学术著作,作者乌尔里希·贝克是当代风险社会理论的重要代表人物
本书对现代性的反思和超越,以及风险社会的理论、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探讨
-
感谢观看
日期:XXXX
汇报人:XXXX
添加标题内容
总结与建议
4
总结与建议
11
《风险社会:新的现代性之路》是一本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价值的著作。通过对现代社会的深入剖析和对风险社会的全面探讨,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来看待现代社会的发展和挑战。同时,它也为我们指明了应对风险和不确定性的方向和方法
建议读者在阅读本书时,结合实际案例和社会现象进行深入分析和思考。例如,可以结合当前的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等问题,思考如何应对这些全球性风险;也可以从个人的角度出发,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规避风险和增强自身的风险管理能力。此外,还可以进一步阅读贝克的其他著作以及相关学者的研究文献,以深入了解风险社会理论的最新发展和应用
背景与意义
1
背景与意义
随着全球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加速,人类社会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简析贝克的风险社会理论
CULTURE区域治理简析贝克的风险社会理论中央财经大学 陈楠摘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革新,人类社会虽然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同时这一发展进程也伴随着各种各样的风险,这些风险难以预测,潜伏在人类社会当中,严重威胁到人类社会的长期发展。
面对这种社会现实,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提出著名的风险社会理论,他从风险社会概念、成因以及化解途径等多个方面着手分析,使人们开始意识到现代社会中潜藏危机,人们的危机意识、责任意识被唤醒,在面临风险时也不再是一昧的听从专家的意见,而是凭借自身的风险认知做出相应的行动。
关键词:风险;风险社会;现代性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595(2020)23-0295-0002现代社会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风险问题,这些风险难以预料,使整个社会充满了不确定性。
人类无法预知当下所作出的决定会对未来产生怎样的影响,虽然每一个计划、政策的实施都是在人们可控的范围内做出的,但这些计划本身就包含着诸多不确定性,在其实施之后所产生的各种后果也是人类无法预料的。
这些不确定的、难以预料的因素在某些时刻就会引发各种风险。
因此,基于对这种社会现实的思考,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创造性的提出了风险社会理论,这一理论的理出不仅产生了跨学科的影响,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成为了各国执政者解决风险问题的理论依据。
一、何为风险社会?要理解风险社会的概念首先应该理解“风险”一词的含义。
风险是一种放射现象,它完全脱离人类的感知能力,即人类不会轻易的觉察感受到风险的到来,另外风险还包括来自空气、水、食品中的有毒物和污染物,以及由此对动植物和人所造成的短期或长期的影响。
风险所带来的损害是系统性的,通常不可逆转,大多也不可见(王小钢,2007)。
正是由于风险的逐渐增多和分配,所以整个社会的风险处境形成了。
贝克从以下几个层面对风险概念进一步阐释:风险既非毁坏也非对安全的信任,而是一种非现实;当前行为的变化会对未来产生一定的威胁;风险与人们对文化的定义以及当下生活是否可容忍相联系,它关涉到人们对于生活方式的构想;从人类行为自身所造成的不确定性这一点可以看出,政府对风险的控制能力还是比较有限的,因此不能仅靠国家和政府来控制风险;当代的风险概念是涉及了知识和不意识以及无知识的某种特殊的综合;新产生的风险有可能既是地区性的又全球性的;日常生活中的认识也不足以识别出风险讯号,因此知识和风险的潜在影响之间存在差距;风险社会的概念消除了自然与文化之间的差异(乌尔里希·贝克,2004:174-190)。
风险社会
四、风险治理:风险社会的根本选择 风险治理: (二)如何加强风险治理
②完善市场,培育公民社会。 ③要提高个人、组织的公共责任感、风险 意识以及风险的识别能力。 ④培养广泛的社会信任。
24
四、风险治理:风险社会的根本选择 风险治理: (二)如何加强风险治理
3、掌握风险治理的方式方法 ①风险识别 ②风险分析 ③风险评价 ④风险预警 ⑤风险处置 ⑥风险监控
21
四、风险治理:风险社会的根本选择 风险治理: (二)如何加强风险治理
1、倡导风险治理的思想观念 ①充分认识风险 ②敢于直面风险 ③接纳包容风险 ④预防规避风险 ⑤敏锐觉察风险 ⑥积极利用风险
22
四、风险治理:风险社会的根本选择 风险治理: (二)如何加强风险治理
2、建立风险治理的体制机制 ①增强国家的公共责任和民主治理能力。 由于风险的动态性,风险治理也是连续不 断的动态过程,需要一整套有效的运行机 制的保障。A、决策机制。B、执行机制。 C、沟通机制。D、责任机制。
7
一、对风险的基本认识
①社会风险与风险社会的联系 第一、社会风险与风险社会都涉及社会与 风险这两个范畴,是对这两个范畴之间相 互联系的不同表征。 第二、社会风险与风险社会都指向损失的 可能性,这正是风险的本质特征。 第三、它们之间相互影响。
8
一、对风险的基本认识
②社会风险与风险社会的区别 第一、时间维度上的区别。 第二、社会内涵上的区别。 第三、风险内涵上的区别。 第四、风险范围的区别。
3
一、对风险的基本认识
风险社会是指由反思性现代化和全球 化而可能给人类生存带来毁灭性损失的社 会发展阶段。 2、风险的本质特征 风险的本质是不确定性,只要具有不确定 性,就会存在风险。 ①客观性与主观性
贝克《风险社会》的主要内容
贝克《风险社会》的主要内容1986年,乌尔里希•贝克出版了《风险社会》一书,他将现代社会解释为风险社会,标志着风险社会理论的诞生。
该书的主要内容有:第一部分为“生活在文明的火山上:风险社会概观”,文章一开始就开宗明义,直接提出了现代社会面临的各种风险,认为现代社会就是一个风险四伏的社会。
“在发达的现代性中,财富的社会生产系统地伴随着风险的社会生产”[1] ,“在现代化进程中,也有越来越多的破坏力被释放出来,即便人类的想像力也为之不知所措”。
[2] 接着,贝克分析了风险产生的原因并讨论了现代社会财富分配和风险分配逻辑的可笑性。
指出现代社会财富的制造者在制造大量财富的同时也制造大了风险,制造的财富分配于内部,而其制造的风险却让整个社会来承担。
对于这些风险的界定,科学对理性的垄断打破了,夹杂了更多的政治成分和利益成分。
即使是人们所依赖知识,也能以界定社会风险,“关于风险,不存在什么专家”[3]。
而且,受知识的域限,越来越多的风险至今还没有被人类所认识到。
在贝克看来,现代社会的某些风险随时会对人类造成致命的威胁,“换言之,定时炸弹在滴答作响。
在这个意义上,风险预示一个需要避免的未来”[4]。
更糟糕的是,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步步加快,风险也正在全球化,并发生着循环。
这就造成了风险不仅威胁着风险的制造者,也威胁着无辜者。
“那些生产风险或从中得益的人迟早会受到风险的报应。
风险在它的扩散中展示了一种社会性的‘飞去来器效应’,即使是富裕和有权势的人也不会逃脱它们”,[5]“社会风险的循环可以总结如下:在现代风险的屋檐之下,罪魁祸首与受害者迟早会同一起来”。
[6] 贝克进一步揭示道,当风险社会的制造者━━发达国家认识到以生态掠夺为代价的现代工业具有的一系列风险之后,便将危险的工业转移到了不发达国家,形成了新的国际不平等。
“危险的工业已经转移到低工资的第三世界国家。
这不是巧合。
在极端的贫困和极端的风险之间存在系统的‘吸引’。
风险社会解读
解读“风险社会”理论赵 延 东德国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Ulrich Beck)在1986 年出版的《风险社会》一书中,首次提出了“风险社会”( risk society) 概念。
20 多年来,这一理论在社会理论界、政策研究界和公众中的影响与日俱增。
人们普遍认为,“风险社会”理论很好地描述和分析了我们所处的社会结构特征,为我们理解现代社会的发展和现代化进程提供了独特的视角,为制订相关的社会政策提供了有益的思路。
本文将着重讨论“风险社会”的理论内涵及其对中国的现实意义。
1 从“财富分配的社会”到“风险分配的社会”自有人类社会以来,人们就一直面临着各种各样的自然或社会的风险,那么为什么说我们现在才真正进入一个“风险社会”呢? 贝克回答说,虽然“风险”这个概念从人类文明发源时就已存在,但随着现代性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所面临的风险与过去相比已经发生了本质的变化。
具体说来,现代风险有以下一些比较独特的性质:不可感知性 现代风险不再是人们通过感官可以直接感受到的直接风险,而是潜在的、无法感知的、建构的风险。
它们常常表现为一些完全超乎人类感知能力的放射性、空气、水和食物中的毒素和污染物,以及相伴随的短期和长期的对植物、动物和人的影响。
它们造成的是系统的、常常是不可逆的伤害,而且这些伤害一般是不可见的。
整体性 传统风险影响的主要是某些特定个人和社会群体,而现代风险则是对人类整体的威胁。
如果说在面对传统的风险(如饥荒等) 时,有些社会群体尚可依靠自己的财富或社会地位置身事外的话;那么面临着现代风险的灾难性后果,没有哪个群体或个人可以幸免于难。
不确定性 现代风险的不确定性和危害性远远超出传统风险,无论现代科学如何发展,都很难充分把握现代风险。
这一特性使得传统的以科学和法律制度为基础的风险计算方法(如保险、保障等) 已变得不再适合。
建构性 现代风险既是现实的,又是非现实的,它对社会的刺激实际在于未来预期的风险,风险意识的核心不是现在,而是未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乌尔里希·贝克的《风险社会》是一本后现代理论的代表作, 作者将后现代社会诠释为风险社会, 即科技和经济的不断发展所带来的“潜在的副作用”使人类社会逐渐进入一个风险社会。
乌尔里希·贝克是一位关注风险社会、生态启蒙、生态政治和全球化的社会学家, 他既是现实主义者又是建构主义者, 是“建构主义的现实主义者”“反思的现实主义者”。
贝克今年九月访华, 出席在上海举行的“全球时代的权力与反权力”的会议, 他指出当前全球化存在普遍主义和民族主义, 并以欧盟的经验提出世界公民主义降低社会风险。
可以看出贝克从1986 年《风险社会》出版到今天全球化背景下的“世界的乌托邦”全球的风险社会, 一直在致力于现代社会的研究, 也可以看到社会学大师思想的前瞻性和创新性。
一、《风险社会》的整体结构
《风险社会》全书探讨的就是有关工业社会的“反思性现代化”。
作者力图以“社会学上受到启发和得到的训练的思想来把握和概念化这些当代精神中的不安全感”〔1〕, 以社会学的研究框架来研究当代精神中的不安全感。
书的第一部分: 风险社会概况, 是从整体上对作者认为的后工业社会——风险社会进行论述。
第二部分: 社会不平等的个体化,是从个体角度说明生活形式和传统的消亡, 个体所面临的风险。
前两部分是对有关工业社会的反思性现代化过程的指导性理论观念得到两条论证路线。
第三部分: 反思性现代化, 通过(1)“个体化进程在理论上被概念化为反思性的产物, 在其中, 福利国家所保护的现代化进程使得那些构建后工业社会的生活方式解传统化”(2)“现代化进程的反思性也可以通过财富生产和风险生产的关系得到说明。
”〔2〕将两条论证路线相互联系。
通过全书的结构可以清楚的看到作者试图超越宏观与微观、整体与个体的二元对立, 进行微观——宏观、能动性——结构的整合形成理论综合的努力。
作者以观看社会的一个视角来分析社会发展的历程, 有一种宏观与微观结合的分析维度。
让读者既在宏观理论上能进行深层次思考, 也能很好的联系微观的个人经验, 像他谈及
的个体化、劳动力市场都与我们的现实生活、个体息息相关。
以反思和创新与学习的态度来阅读西方社会学的名著, 来引导中国社会的发展是我们研究的目的,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来思考我们在现代化过程中要面对、预防、解决的问题和解决的方式、方法和手段。
二、《风险社会》中与反思性现代化相关的主要内容
1.现代化与反思性现代化
随着社会发展阶段, 处于前现代性经验性视域中的现代化, 正在为反思性现代化所取代。
在“第一次工业现代社会”中, 现代性“知识”的核心是科学技术, 对科学技术的盲目信仰和崇拜, 演变为“科学万能主义”, 是对人类未知自然的一往无前的探索。
这一阶段的“发展逻辑依赖于一种被削减的科学化, 在其中, 对知识和启蒙的科学理性吁求仍旧排除了对科学自身应用科学怀疑论”。
〔3〕社会的发展推动了自然与社会间对立的结束, 自然不再能被放在社会之外理解,社会也不再能被放在自然之外理解。
不可见的自然的社会化之副作用是对自然的破坏和威胁的社会化, 以及它们向经济的、社会的和政治的对立和冲突的转化。
在“第二次反思现代社会”这一发展阶段中, 发展逻辑“基于一种完全的科学化, 将科学怀疑论扩展到科学自身的固有基础和外在结果上”。
“反思性现代化”, 是对第一次现代化的自我批判,对现代化的目标、价值、前提、联系、道路进行世界主义的讨论。
2.风险的分配逻辑
贝克所说的风险, 指完全逃离人类感知能力的放射性,空气、水和食物中的毒素和污染物, 以及相伴随的短期的和长期的对植物、动物和人的影响。
它们引致系统的、常常是不可逆的伤害, 而且这些伤害一般是不可见的。
由于过度生产和科技的加速进步, 生态危机出现并变得越来越严重, 这一危机在社会化层面也日益显现出来,
现代社会变成了一个“风险社会”。
在现代化进程中, 生产力的指数式增长, 使危险和潜在威胁的释放达到了一个我们前所未知的程度。
财富的社会生产系统地伴随着
风险的社会生产。
贝克用日常语言表达了工业社会和风险社会的区别, 他说:“阶级社会的推动力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 我饿! 风险社会的驱动力则可以用另一句话来概括: 我怕! ”在工业社会中, 财富生产的“逻辑”统治着风险生产的“逻辑”; 而在风险社会中, 这种关系就颠倒了过来, 风险生产和分配的逻辑代替了财富生产和积累的逻辑作为社会分层和政治分化的标志。
用贝克的话说, 就是“在风险社会中, 不明的和无法预料的后果成为历史和社会的主宰力量”。
3.现代化中的风险
风险带来的不仅是自然和人类健康的问题, 而且是这些副作用所带来的社会的、经济的和政治的后果——市场崩溃、资本编制、对工业决策的官僚化审查、新市场的开辟、巨额浪费、法律程序和威信的丧失。
贝克所看到的社会风险和社会问题在我国现阶段的现代化过程中都大量的出现了, 借鉴他的风险社会的理论对我们反思现代化过程中的问题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现代化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危机:(1) 现代化导致了信仰与科学知识的对立、人与自然的对立。
科学技术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物质利益, 但也使人生存的自然和精神基础产生了负面影响。
人越来越局限于功利追逐和物质享受, 精神信仰却越来越贫乏。
(2) 科学理性与社会理性的断裂。
在风险界定的争论中, 处在文明的危险可能性上科学理性和社会理性之间的缺口越来越清晰明显。
社会理性不断地挑战专家对科学理性的垄断地位。
社会理性与科学理性的互动越来越重要, 所谓“没有社会理性的科学理性是空洞的,但没有科学理性的社会理性是盲目的”。
(3) 现代化带来了社会阶级、家庭模式、性别身份、婚姻、职业等传统模式的解传统化, 个体成为生活中社会性的生产单位,“个体化”也就加强了个体的风险感。
贝克提倡反思现代化, 他洞察到现代性中理性的困境, 又试图以理性的精神来治疗这种困境。
三、全球化下我国面临的现代化的风险
贝克的文化背景毕竟为欧洲文化, 因此在我们吸收其理论时应以一种全球化的视
角来思考。
以全球化的视角来看待我国现代化过程中面临的风险, 并以反思的态度来应对能更好的促进我国的现代化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1.全球环境、生态风险
博帕尔毒物泄漏事故, 使得现代化中工业灾难的观念进入到全球公众的意识之中。
很多危险的工业已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转移到低工资的第三世界国家。
以贝克的观点是“在极端的贫困和极端的风险之间存在系统的吸引”。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其经济优势将高危险的工业转移,最直接的环境、生态危害虽然体现在第三世界国界, 但通过“飞去来器效益”全球生态环境必然受到影响。
全球的生态环境都处于风险之中。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必然会遇到更多的风险。
我们不仅要解决在工业生产过程中自己对环境造成的破坏, 更要面对全球环境的风险。
像全球气候日益变暖、森林大面积被砍伐、全球自然灾害越来越严重、艾滋病、禽流感在全球的蔓延都说明了全球的环境、生态风险。
在面对环境、生态风险时, 我们应该反思现代化, 吸收发达国家经验教训。
2.全球亚政治
“在哪里现代化风险被‘承认’, 不仅仅有知识, 而且有集体的对风险的知识和信仰, 以及对原因和结果的关联链的政治阐述, 在哪里风险就发展出一种难以置信的政治动力。
”〔4〕像很多污染事故, 政府和企业有意掩盖各种各样的风险。
公众的担心被说成是无根据的和不科学的。
尽管政府和企业想掩饰风险, 但意识到风险严重性人联合起来了, 动员各种社会力量自下而上地质疑政府的作为和不作为, 贝克称此为“亚政治行动”。
在“亚政治行动”的逻辑下, 科学界和政治界对专业知识和理性的垄断被打破了。
对工业发展风险的科学关怀事实上依赖于社会期望和价值判断。
在我国“亚政治行动”也越来越多, 人们也更加意识到科技的两面性, 像化工企业对水源、土地、空气的污染, 人们对技术进步的长处的疑虑越来越多, 在现代
化中加强反思性现代化,风险社会极其恶劣的后果就能够得到遏制, 一种建立在更为人道的技术之上的未来社会就有可能实现。
四、对我国现代化过程的反思性思考
我国现阶段的现代化应该包括了贝克所指的“现代化”和“反思现代化”两方面的内容, 是一个相互重叠的过程, 我们既要进行物质财富的现代过程又要反思科技现代化带来的副作用。
同时还要面临全球风险化的大背景反思现代化的缺失。
对于现代化的反思根据贝克的《风险社会》我思考到以下几点:
1.加强现代化的反思能力。
风险社会理论的核心就是风险社会的反思能力。
政府、企业、个人都应该加强对于现代化的反思能力。
我们在追求物质财富的同时, 也应该对环境、对风险社会进行反思。
2.健全制度, 倡导民主。
中国的法律政策系统本身并不健全, 社会功能分化在制度方面进行也不充分。
在我们法律和政策系统本身就存在重大缺陷的时候, 中国就要遭遇已经具备相对健全的法律和政策系统的西方发达国家不能充分应对的风险社会问题, 同时还遭遇全球风险社会的支配和控制问题。
因此。
我们要加强制度建设。
3.社会理性与科学理性的融合。
正如贝克说:“没有社会理性的科学理性是空洞的,但没有科学理性的社会理性是盲目的”。
4.对精神信仰反思,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在我们反思“科学万能主义”时, 我们更要加强对精神信仰的反思, 统一信仰与知识,“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