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李贽离经叛道批判君主专制倡导经世致用唯物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方面废除丞相、军机处的设置使专制集权高度膨胀;另一方面统治 阶级极端腐败,危机四伏,爆发了明末农民战争。在思想方面由于 程朱理学统治地位的确立,对人们思想的控制尤其森严,但此时明 中后期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出现、“西学东 渐”近代科学的传入,却大大地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为思想界注入 了崭新的时代气息。
演变线索
春秋 应运而生 战国 蔚然大宗
魏晋隋唐 面临挑战
秦朝
遭到打击 宋明
西汉武帝
正统思想
官方哲学(理学)
明清之际
批判继承,构建起具有时代特色的新 思想体系
自主学习——问题引领
1.本课所介绍的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家有哪些?
2.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家们各自思想的重点是什么?
李贽 离经叛道
黄宗羲 批判君主专制
根据材料八,概括出明清之际的批判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吗? 政治: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封建制度渐趋衰落。 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尖锐,封建社会危机日益加深。 思想:程朱理学占据统治思想,日益僵化; 西学东渐,近代科技传入中国。 经济: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阶级:工商业阶层日益壮大。
变式训练
思考:为何中国明末清初的批判思想,没有成为我国社会 主流,没有形成像西欧启蒙运动波澜壮阔的景象? 政治:高度强化的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压抑了早期民主 思想的发展。
顾炎武 倡导经世致用
王夫之 唯物主义
自主学习检查——自Biblioteka Baidu自纠
(1)“程门立雪”是说宋代福建学者杨时向程颐拜师 求教的故事,你觉得杨时求教内容可能有哪些?
①“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的问题。 ②如何把“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 ③如何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去把握“理”。
(2)黄宗羲是如何继承民本思想的? 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 (3)顾炎武的什么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 得更近?他的那部著作记述了山川形势,物产风俗, 民生利弊? 经世致用的思想 《天下郡国利病书》
经济: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脆弱,使早期民主思想 的产生发展缺乏强有力的物质基础。
思想:礼教纲常严厉,推行文化专制,阻碍了早期民 主思想的传播。
总结提升 儒家思想的演变历程及其原因
时代 春秋 战国 地 位 原 因
兴起
新旧制度、阶级矛盾斗争激烈;“礼崩乐坏”,人际紧张。
秦
西汉
蔚然大宗 经过发展,儒学体系更加完整 遭受打击 秦崇尚法家,实行暴政
小组合作 师生研讨
材料五“后之人主(君主)既得天下,唯恐其祚命不长也,子孙之不能保也,思患于未 然以为之法。然则其所谓法者,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也。” ——《明夷待访录﹒原法》 材料六 顾炎武则主张“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即“自公卿大夫至于百里之宰,一 命之官,莫不分天子之权,以各治其事”。 ——《亭林文集》 “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独治之则刑繁矣;众治之,二刑措(废弃不用) 矣。” ——《清儒学案》卷6《亭林学案》 材料七 “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一姓之兴亡,私也;二生 民之生死,公也。” ——《读通鉴论》卷末序论一 “不以一人疑天下,不以天下私一人。” ——《黄书﹒宰制》
根据材料一至四结合所学分析明清之际活跃的四位思想家 对待理学的态度,他们是怎样从不同的角度批判理学的?
李贽破除对孔子的迷信,挑战正统思想,揭露道学家的虚伪。
黄宗羲从批判封建君主专制角度,批判理学视君臣之义为天理。
顾炎武从经世致用的角度提倡实学,批判理学空谈。
王夫之通过气和理的关系,论述物质第一、意识第二,对理学的 唯心主义进行批判;通过运动绝对、静止相对的辩证关系批判理 学形而上学(孤立片面静止的观点看世界)观点。
根据材料五、六、七分析其中蕴含了哪些民主、平等的成分? ①黄宗羲主张“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 ②顾炎武主张把天下权力还给天下人民,要求改君主“独治” 为“众治”。 ③王夫之认为应“循天下之公”,天下不是某一个家族的 而是“生民”的。
小组合作 师生研讨
材料八 明清之际是诸种矛盾交织、发生天翻地覆巨变的时代。一
小组合作 师生研讨
1.根据材料一、二、三、四分析明清之际活跃的四位 思想家对待理学的态度,他们是怎样从不同的角度批 判理学的? 2.根据材料五、六、七分析其中蕴含了哪些民主、平 等的成分? 3.根据材料八,概括出明清之际的批判思想产生的历 史背景吗?
小组合作 师生研讨
材料一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藏书· 卅纪列传总目前论》 阳为道学,行若猪狗。 ——《焚书· 何心隐论》 材料二 “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明夷待访录》 材料三(理学)“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综当代之务”,弄得“股肱 (胳膊)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社丘墟”。 ——《日知录》 材料四 王夫之发展了古代朴素的唯物思想。他认为:“尽天地之间,无不是气, 即无不是理也”,“气”是物质实体,“理”是客观规律,即物质是普遍存在的,客观 规律也是普遍存在于物质本身的;又说:“气者,理之依也”,这里的“理”是指精神, 即精神是依赖于物质的,由物质产生的,离开物质,精神就不存在。
社会危机潜伏,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一的需要; 董仲舒对儒学的改造;汉武帝大力推崇儒学。 魏晋隋唐 面临挑战 受佛教和道教的冲击 唐末以来重建伦理纲常的需要; 官方哲学 宋明 农业手工业发展,科学文化进步。 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封建制度渐趋衰落; 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明清 批判继承 工商业阶层日益壮大; 程朱理学依统治地位,日益僵化。 正统
结论
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在意识形态领域内的反映;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演变线索
春秋 应运而生 战国 蔚然大宗
魏晋隋唐 面临挑战
秦朝
遭到打击 宋明
西汉武帝
正统思想
官方哲学(理学)
明清之际
批判继承,构建起具有时代特色的新 思想体系
自主学习——问题引领
1.本课所介绍的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家有哪些?
2.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家们各自思想的重点是什么?
李贽 离经叛道
黄宗羲 批判君主专制
根据材料八,概括出明清之际的批判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吗? 政治: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封建制度渐趋衰落。 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尖锐,封建社会危机日益加深。 思想:程朱理学占据统治思想,日益僵化; 西学东渐,近代科技传入中国。 经济: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阶级:工商业阶层日益壮大。
变式训练
思考:为何中国明末清初的批判思想,没有成为我国社会 主流,没有形成像西欧启蒙运动波澜壮阔的景象? 政治:高度强化的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压抑了早期民主 思想的发展。
顾炎武 倡导经世致用
王夫之 唯物主义
自主学习检查——自Biblioteka Baidu自纠
(1)“程门立雪”是说宋代福建学者杨时向程颐拜师 求教的故事,你觉得杨时求教内容可能有哪些?
①“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的问题。 ②如何把“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 ③如何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去把握“理”。
(2)黄宗羲是如何继承民本思想的? 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 (3)顾炎武的什么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 得更近?他的那部著作记述了山川形势,物产风俗, 民生利弊? 经世致用的思想 《天下郡国利病书》
经济: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脆弱,使早期民主思想 的产生发展缺乏强有力的物质基础。
思想:礼教纲常严厉,推行文化专制,阻碍了早期民 主思想的传播。
总结提升 儒家思想的演变历程及其原因
时代 春秋 战国 地 位 原 因
兴起
新旧制度、阶级矛盾斗争激烈;“礼崩乐坏”,人际紧张。
秦
西汉
蔚然大宗 经过发展,儒学体系更加完整 遭受打击 秦崇尚法家,实行暴政
小组合作 师生研讨
材料五“后之人主(君主)既得天下,唯恐其祚命不长也,子孙之不能保也,思患于未 然以为之法。然则其所谓法者,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也。” ——《明夷待访录﹒原法》 材料六 顾炎武则主张“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即“自公卿大夫至于百里之宰,一 命之官,莫不分天子之权,以各治其事”。 ——《亭林文集》 “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独治之则刑繁矣;众治之,二刑措(废弃不用) 矣。” ——《清儒学案》卷6《亭林学案》 材料七 “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一姓之兴亡,私也;二生 民之生死,公也。” ——《读通鉴论》卷末序论一 “不以一人疑天下,不以天下私一人。” ——《黄书﹒宰制》
根据材料一至四结合所学分析明清之际活跃的四位思想家 对待理学的态度,他们是怎样从不同的角度批判理学的?
李贽破除对孔子的迷信,挑战正统思想,揭露道学家的虚伪。
黄宗羲从批判封建君主专制角度,批判理学视君臣之义为天理。
顾炎武从经世致用的角度提倡实学,批判理学空谈。
王夫之通过气和理的关系,论述物质第一、意识第二,对理学的 唯心主义进行批判;通过运动绝对、静止相对的辩证关系批判理 学形而上学(孤立片面静止的观点看世界)观点。
根据材料五、六、七分析其中蕴含了哪些民主、平等的成分? ①黄宗羲主张“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 ②顾炎武主张把天下权力还给天下人民,要求改君主“独治” 为“众治”。 ③王夫之认为应“循天下之公”,天下不是某一个家族的 而是“生民”的。
小组合作 师生研讨
材料八 明清之际是诸种矛盾交织、发生天翻地覆巨变的时代。一
小组合作 师生研讨
1.根据材料一、二、三、四分析明清之际活跃的四位 思想家对待理学的态度,他们是怎样从不同的角度批 判理学的? 2.根据材料五、六、七分析其中蕴含了哪些民主、平 等的成分? 3.根据材料八,概括出明清之际的批判思想产生的历 史背景吗?
小组合作 师生研讨
材料一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藏书· 卅纪列传总目前论》 阳为道学,行若猪狗。 ——《焚书· 何心隐论》 材料二 “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明夷待访录》 材料三(理学)“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综当代之务”,弄得“股肱 (胳膊)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社丘墟”。 ——《日知录》 材料四 王夫之发展了古代朴素的唯物思想。他认为:“尽天地之间,无不是气, 即无不是理也”,“气”是物质实体,“理”是客观规律,即物质是普遍存在的,客观 规律也是普遍存在于物质本身的;又说:“气者,理之依也”,这里的“理”是指精神, 即精神是依赖于物质的,由物质产生的,离开物质,精神就不存在。
社会危机潜伏,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一的需要; 董仲舒对儒学的改造;汉武帝大力推崇儒学。 魏晋隋唐 面临挑战 受佛教和道教的冲击 唐末以来重建伦理纲常的需要; 官方哲学 宋明 农业手工业发展,科学文化进步。 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封建制度渐趋衰落; 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明清 批判继承 工商业阶层日益壮大; 程朱理学依统治地位,日益僵化。 正统
结论
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在意识形态领域内的反映;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