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美学视角下诗歌意境传译论文
翻译美学视角下古诗意象翻译
2016年3月号上圆园翻译美学视角下古诗意象翻译石 彬中国古诗以其丰富的意象见长,意象是诗歌的灵魂,研究诗歌的翻译就要从意象入手。
本文拟从翻译美学的视角出发,探讨中国古诗意象的翻译问题。
一、翻译美学理论翻译理论是及综合性、开放性为一体的理论体系,与诸多学科都有密切的关系:如语言学、心理学、信息学、符号学、美学等。
毛荣贵认为:“翻译美学的研究对象是翻译活动中的审美客体(原文、译文),翻译中的审美主体(译者、读者),翻译中的审美活动,翻译中的审美判断,审美欣赏,审美标准以及翻译过程中富有创造性的审美再现等等”(毛荣贵,2005:7)。
换言之,翻译美学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进行翻译活动而达到审美再现的过程。
二、意象的概念及其审美功能古诗中的意象,是作者通过自己的想象力对客观存在的事物进行加工之后,在脑海中形成的一种艺术形象。
该艺术形象包含了作者的主观情感,是作者思绪的直观体现。
刘宓庆认为:“作家主观情志和外在物象(物、景、境)的结合,或 ‘情’之于‘文’的赋形”(刘宓庆,2005:120,156)。
精心呈现的意象具有多重审美功能,刘宓庆将其归纳如下:(1)诠释功能。
作者用意象的艺术手,段说明或解释某种观念,通常此时的意象具有隐喻色彩。
(2)能产性。
艺术意象可引发读者的无限联想,获得审美愉悦感。
(3)情感功能。
作者赋予意象高度感性的素质,意象含有作者深切的审美体验,是作者情感的表达方式之一。
(4)奇趣激发功能。
艺术意象可激发读者好奇,引发审美探索,使读者领悟艺术意象的美感得到审美满足。
(刘宓庆,章艳,2011:115-116)。
可见,意象在文学作品中的作用是十分重要。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意象翻译的好坏直接决定了整首诗歌的翻译质量。
三、意象翻译的原则随着中俄两国学术交往的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俄语文学名著“走了进来”,也有相当数量的中国古诗“走了出去”。
中国古诗之所以流传千古,在于她独特的意境之美,正是这种“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美,使得不同时代背景的读者,都能够被古诗之情,古诗之韵所打动。
中西翻译美学对古典诗歌英译的启发
中西翻译美学对古典诗歌英译的启发中西翻译美学对古典诗歌英译的启发作为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形式,诗歌同样也是文学作品中的最高形式,它以高度凝练的语言,抒情的方式将思想和情感充分表达出来,并同时富有节奏感与韵律美。
因此要将诗歌的意境再现于外国读者面前,使他们能充分感悟诗歌内涵,给翻译带来了更大的难度,对译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正是因为诗歌翻译的特殊艺术性,所以将翻译美学作为理论视角进一步探索诗歌翻译,对于提高诗歌翻译具有积极而深刻的指导意义。
但由于社会历史背景的不同,文化积淀的不同,中西美学观必然形成差异,因此以美学为理论基础的翻译美学在中国和西方自然带有各自鲜明的特色。
作为译者,应该通过中西方对比,更多的了解西方的美学思想,学习借鉴西方的翻译美学理论,在继承我国传统翻译美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不断开拓创新,完善诗歌翻译研究。
一、中西方翻译美学初探(一)中国翻译美学中国的翻译事业始于佛经翻译。
早在汉代的佛经翻译就已经脱离不了美学这条主线。
老子的《道德经》(第八十一章)中的“美言不信,信言不美”首先提出了“先质后文”的美学论述,“质”即指实质内容,“文”意为作品的感性形式。
文、质之争由此发源。
而后渐渐有了“文质统一”论,然后二者的统一调和才是中国传统译论的主流。
将其作为翻译活动中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审美规律和审美标准,对我国的翻译活动及译论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清末,严复提出了“信达雅”的翻译标准,“信”指的是忠实于原文,即译文要准确,做到不歪曲事实,不遗漏信息,但也不能随意增减内容;“达”指的译文要通顺明了;“雅”则指译文要有文采,选词要生动、形象。
此说将翻译美学推向了极致,在译论美学中始终保持着中心思想的地位。
除此之外,作为中国传统美学审美标准的“神似”与“形似”也是翻译标准之一。
将“神似”与“形似”作为一对相辅相成的矛盾引入译学并以翻译实践之的第一人当属傅雷。
他提出的“重神似不重形似”所强调的是避免译文的机械生硬,应还原作以神韵。
翻译美学视角下古诗英译研究
翻译美学视角下古诗英译研究翻译美学是翻译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其主要目标是探讨翻译过程中的美学原则和翻译的美学价值。
当我们在翻译美学视角下研究古诗英译时,我们追求的是在忠实原文的基础上,通过英语语言表现出古诗的美学特征和文化内涵。
古诗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精炼的语言、和谐的音韵和深远的意境给人们带来了丰富的想象和美的感受。
将古诗翻译成英语,不仅是传递文化的过程,也是再创造美的过程。
在翻译美学视角下研究古诗英译,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把握古诗的意境。
古诗的意境是其独特的美学特征之一,需要通过英语语言的适当表达来传递。
译者需要深入理解古诗的内涵,用适当的词汇和语法结构展现其深远意境。
注重音韵的传递。
古诗的音韵是其独特的韵律和节奏感,也是其美学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考虑如何通过英语的语音、语调和语速来传递古诗的音韵美。
尊重原诗的文化背景。
古诗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和文化背景,这些都需要在翻译过程中得到尊重和传递。
译者需要对古诗的文化内涵有深入的理解,才能准确地将这些信息传达给英语读者。
从翻译美学的视角研究古诗英译,不仅可以提高我们对古诗的认识和理解,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通过深入探讨古诗英译的策略和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将中国文化的精髓传递给英语读者,增进他们对中华文化的了解和欣赏。
在翻译领域,对原文的审美价值进行正确的理解和传达是极其重要的。
在翻译美学视角下研究民国散文的英译风格,不仅能够深入理解原文的审美内涵,而且可以探讨译者如何巧妙地用英语再现原文的优美风格。
本文以民国散文为研究对象,从翻译美学的角度分析其英译风格。
民国时期是中国文化史上一个非常繁荣的阶段,散文作为当时文学的主要形式之一,展现了独特的审美特征。
民国散文既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又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在翻译这些散文时,如何准确地传达原文的审美特征,让英语读者能够感受到原文的美感,是译者面临的巨大挑战。
翻译美学视角下《诗经》英译对比分析
翻译美学视角下《诗经》英译对比分析【摘要】本文从翻译美学视角出发,对《诗经》的英译进行对比分析。
首先介绍《诗经》的翻译历史,从中展现翻译的演变和挑战。
然后深入分析翻译美学视角,揭示翻译中的审美考量。
接着探讨英译诗经的特点和现代翻译对比,从语言、文化和审美的角度考察翻译的表现和限制。
最后总结翻译美学视角的重要性,指出对诗经翻译的启示,展望未来研究。
通过本文的分析,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诗经翻译的复杂性和挑战,以及翻译美学视角在文学翻译中的重要性和启示意义。
【关键词】翻译美学、《诗经》、英译、对比分析、翻译历史、视角分析、特点、现代翻译、语言、文化、审美、重要性、启示、未来研究。
1. 引言1.1 翻译美学视角下《诗经》英译对比分析In the realm of translation aesthetics, the English translations of the Book of Songs (诗经) have been a subject of great interest and scrutiny. The Book of Songs is a collection of ancient Chinese poetry that dates back to the Zhou dynasty, known for its rich cultural and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In this analysis, we will explore the various English translations of the Book of Songsfrom a translation aesthetic perspective, comparing and contrasting different translations to uncover the nuances and complexities of translating such a revered and intricate work.2. 正文2.1 诗经的翻译历史诗经是我国古代历史上最早的诗歌总集,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了古代社会各个方面的生活和情感。
接受美学视角下王昌龄《出塞》意象英译分析
接受美学视角下王昌龄《出塞》意象英译分析诗歌是语言的精华,而意象是诗歌的灵魂。
意象承载了诗歌的内涵和作者赋予的情感,是诗歌翻译的重点及难点,在诗歌英译过程中如何传递意象成为译界的热点。
王昌龄《出塞》的创作背景为盛唐时期,此时唐朝国力强盛,在对外战争中屡屡取得胜利,全民自信心极强,诗人借诗抒情,寓情于意象。
一、译者介绍许渊冲先生被称为“诗译英法唯一人”,曾荣获“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是亚洲唯一获此殊荣的译者。
其译作涉猎甚广,受众遍及世界各地,且广受好评。
《群玉山头》为《唐诗三百首》首个英译本,由江亢虎与宾纳共同编纂而成。
民国学者江亢虎为译本题名《群玉山头》,取自李白《清平调》“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宾纳作为新诗运动代表人物之一,作品风格深受惠特曼自由诗体风格影响。
其在江亢虎提供的粗略译本上,进行修改完善,撰写完成三百首唐诗译本。
本研究选取王昌龄《出塞》加以分析,以下为许渊冲译本和江亢虎、宾纳《群玉山头》合译本。
《出塞》原文: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许渊冲译:On the FrontierThe moon still shines on mountains passes as of yore.How many guardsmen of the Great Wall are no more!If the flying general were still there in command,No hostile steeds would have dared to invade our land.《群玉山头》译:Over the BorderThe moon goes back to the time of Chin, the wall to the time of Han,And the road our troops are travelling goes back three hundred miles...Oh, for the Winged General at the Dragon CityThat never a Tartar horseman might cross the Yin Mountains!二、《出塞》意象分析所謂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
英译古诗词中意境的传达
英译古诗词中意境的传达【摘要】将中国古诗词翻译成英文,是弘扬中华文化的一种途径。
如何在这两种大相径庭的文字中架起桥梁,不但翻译文字,更传达意境,是译者面临的一大问题。
【关键词】古诗词;意境;翻译;传达Abstract: It’s a good way to develop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by translating Chinese ancient poems into English. How to fill in the gap between the two totally different cultures is the problem that the translators should solve now.Key Words: ancient poems;artistic conception;translating communication以唐诗宋词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人类文明宝库中不可多得的艺术瑰宝。
它不仅千百年来为中华民族提供了无尽的滋养,同时也成为外国人了解中国的重要渠道。
在东西方文化互相学习探索融合的今日世界,短小精悍的诗词及其译品正可以凭着这种优势充当中外文化交流的试金石。
在这一领域,已经有不少有才能的翻译家涉猎其中,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方面,都作出了相当大的贡献。
本文也将在这一领域进行粗浅的探索。
唐诗是我国诗歌成就最高的时代。
天才诗人灿若星辰,诗因此也成为这个朝代文学的最重要形式。
后来的朝代虽然也尽力模仿,想要再创出诗的辉煌,终究是笔力不逮。
所以,文学一代不及一代。
具体来说,唐诗按形式可分为乐府,古风,律诗和绝句几种。
较为常见的律诗因格律严密,故此得名。
它起源于南北朝,成熟于唐初。
一共八句,中间两联必须对仗。
主要有五律七律两种。
绝句的“绝”意思是“截,断”。
它一般仅有四句,以五言,七言为主。
所以简称为五绝七绝。
下文的探讨将以此类型唐诗为主。
论中国古诗英译中意境的传达
翻译是指把一种语言形式用另一种语言形式表达出来的行为,其目的是沟通两种不同的语言文化,并使之得以交流。文学作品是由美的语言、艺术的语言所构成的,所以文学翻译不同于其他文体的翻译。文学翻译是艺术的翻译,是语言文字艺术的再现,是特殊的语言信息传达的方式,也是译者对原作的思想内容与艺术风格的审美把握。它要求译者不仅要忠实地把原作的内容翻译过来,而且要把原作的艺术意境传达出来,把原作的美感传达给读者。使读者在读译文的时候,能够像读原作一样获得美感,得到启发和感动。如何把原作的内容及所包含的美的意境传达学
硕士学位论文
论中国古诗英译中意境的传达
姓名:刘平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指导教师:易宏根
20080501
论中国古诗英译中意境的传达
作者:刘平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在对前景语言的体现方面,本文作者针对不同情况下的前景提出了不同的翻译策略。对于需在译文中尽量避免的语言体系造成的前景特征,考虑到译文读者的接受能力,可采用前景避免法意译其信息内容。而对于带有意图的前景特征,作者提出了两种翻译思路:前景保留法与前景转换法。前者是指通过对原文造成前景的语言形式进行模仿,在译文中保留原文的前景方式,从而达到翻译等效;后者是指当原文中的前景形式不能在译文中以同样方式体现时,利用译语自身语言特点,用其他方式将原文中的前景转译出来。一般而言,前景转换法多用于对质量型前景特征的翻译中。
2.学位论文韩晓英前景化与英汉文学翻译2007
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不仅在于它所表达的内容,更在于它的表达方式。正是一些独特的表达方式,形成了作者特有的语言风格,文学作品中这些与常规有别的语言,就是前景化语言。而文学作品的翻译,也要求译者不仅译出原文的信息内容,更需兼顾原作者的风格特点。原作者的风格特点,主要是通过前景化语言表现出来的。因此,译者要想传译原文的风格,就需甄别前景化语言,考虑其用意,并以某种方式将其意图转译出来。
浅析翻译美学视域下的文学翻译
浅析翻译美学视域下的文学翻译文学翻译作为翻译研究的重中之重,在国内外星罗棋布的翻译研究中,大部分成果是关于文学翻译从而开展的。
在翻译美学理论的结构中,翻译者的审美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译者的审美活动对译作的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同时也影响着读者对作品的评价。
译者在尊重原作的基础上,为了达成翻译目的,在翻译过程中会表现出其主观能动性,包括文化意识、人文品格以及对审美的创造性。
美学注重的是读者的主体性与创造性,体现出了读者的重要性。
在某种意义上说,文学作品就是为读者而创作的,而“真正”的读者是美学意义上的读者,此类读者在本质上影响了作品的存在,因为每部作品的艺术生命,在一定程度上都是由读者的接受来决定其长短。
文学翻译作为翻译研究的组成部分,至关重要,国内外的翻译理论与实践都从不同的角度去探讨怎样成功、完美的做好文学翻译。
在文学翻译中,美学视角逐渐得到了关注,改变了传统的翻译观,翻译美学也因此为翻译研究拓展了全新的理论视角与研究方法。
在文学翻译领域中,波及到的美学问题不能用一个统一的标准来对待,因为其包括了多种体裁的文学作品翻译,比如:论述文、叙述文等,不同的体裁都有着各自的'特点,从而决定了在对其翻译的时候需要考虑到不同的侧重点和策略,波及到的美学问题也完全一样。
本文主要从美学的视域下对文学作品中的诗歌与散文这两种文体的翻译进行探讨,比较和分析文学翻译的原则、标准及对其制约影响的因素,为促进美学视角下的文学翻译提供参照。
一、诗歌翻译的美学问题诗歌是有节奏、有韵律,并且是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形式,其以抒发情怀的方式,高度凝练,具有丰富的感情色彩,可称之为是文学的灵魂,在文学上具有崇高的地位。
虽然诗歌的语言简洁,但并涵盖了丰富的喻意。
中国诗歌的最大特点就是在读者品读之后,意境依然存在且深远,其音韵、意境、风格和情感等诸多方面的完美融合才构成一部统一的古诗,只有掌握这几个方面的因素,才能成功的翻译中国的诗歌。
汉诗英译意境传达问题的探讨
汉诗英译意境传达问题的探讨[摘要]意境的传达是古诗英译工作者历来所追求的。
本文试图通过对《枫桥夜泊》一诗两种英译文的比较分析,探讨古诗英译意境的传达问题,认为意境的传达应该是使原诗的美学价值得到较全面的再现,做到形神兼似的首要任务。
[关键词] 意境诗化古诗英译我们都知道,诗歌的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结合比其它文学样式更加紧密,有些诗歌甚至把诗的形式作为表现意象的重要手段。
因此,诗歌的翻译必须兼顾内容与形式,做到形神兼似。
那么,如何保持或再现原诗的美学价值,仅仅以英文散文或无韵诗的形式翻译中国的古典诗词显然是不够理想的。
勿庸置疑,汉诗英译首先要传达原诗的“意美”,也可以说是的诗的诗意、诗境。
意境传译是一个原则,不容忽视。
中国古典诗歌文字简隽,蕴涵丰富,意境深远。
它常常超越语法关系的严格限制,在时空关系上拓展无限的境界,给人以超乎时空的艺术魅力。
叶维廉先生认为,许多中国古诗好象电影中的“蒙太奇”,“把意义单一、内容中立的画面镜头组合成意念性的脉络和系列”。
现以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为例,原诗为: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诗人通过观察时空间的移动,捕捉住若干画面,以白描的手法抒发自己的旅思。
镜头从上到下,先是“月落”、“乌啼”、“霜天”,然后是“江枫,”、“渔火”。
接着变换镜头,由近及远,从“江枫”、“渔火”到“城外寒山寺”,又由远及近,从“寒山寺”到“客船”。
这种电影式的传意方式,实景实写,没有文字说明和解释,但字里行间却隐孕着张力,暗含着可感但又不可言明的朦胧和诗人霜夜愁思的意境。
根据英语语法要求,汉诗英译就是由不定位向定位,由不定关系向定关系的转换。
在此过程中,必须适当增添代词、冠词、介词、连词等功能词,确定时态、格、数的一定形式。
从语义内容上说,则是由隐向显,由含蓄向明露的转化,于是那种“意在言外”的含蓄美犹如古诗今译,在英译中是难以传译的。
如果过度强调译文与原诗形式上的一致,反而会“因韵害义”。
英语毕业论文中国古典诗歌英译的音美、形美和意美
英语毕业论文Beauty in sound, form and sense in Poetry Translation—— Translation of Classical Chinese Poetry From Chinese to English中国古典诗歌英译的音美、形美和意美AcknowledgementsI would like to express my gratitude to all those who helped me during the writhing of this dissertation. A special acknowledgement should be shown to Mr. Zhang, my supervisor, who benefited me a lot, not only in selecting the subject but also in the writing process such as in the essay conception and essay structure. Moreover, I wish to extend my thanks to all the classical Chinese poets and famous poetry translators since I have quoted a lot of their works and words in supporting my argumentation, without these quotations, my dissertation would absolutely lack in proof. Finally, I would like to give my cordial thanks to our university’s library, from which I borrowed a lot of useful reference materials.Contents1.Introduction ... ... ... ... ... ... ... ... ... ... ... ... ... ... (1)2 . Beauty in sound ... ... ... ... ... ... ... ... ... ... ... ... ... (1)3. Beauty in form ... ... ... ... ... ... ... ... ... ... ... ... ... (5)4. Beauty in sense ... ... ... ... ... ... ... ... ... ... ... ... ... (8)4.1 False translation of a famous line ... ... ... ... ... ... ... (8)4.2 Translation of “puns”... ... ... ... ... ... ... ... ... ... (9)4.3 Translation of narrative poetry... ... ... ... ... ... ... ... (11)4.4 Contemporary on poetry translation that incurred controversialcomments ... ... ... ... ... ... ... ... ... ... ... ... ... ... (13)5. Conclusion ... ... ... ... ... ... ... ... ... ... ... ... ... ... (14)References ... ... ... ... ... ... ... ... ... ... ... ... ... ... ... (16)AbstractAbstract: Classical Chinese poetry, the gem of the Chinese culture and civilization with a long history of three thousand years, is a unity of sound, form and sense. Yet the translated versions usually cannot carry the equal effect and beauty of the original due to the translators’ lack of skill, the dif ferences between the Chinese language and the English language and the inherent differences of cultures and civilizations between the two nations. A poetry translator should not be satisfied with the mere conveying of the original meaning to the target language, but must strive for the preservation and reproduction of the original beauty in sound, form and sense to the utmost degree so as to best bring out the artistic and musical beauty of the original. In this essay, account is given to each of the three aspects, namely, beauty in sound, beauty in form and beauty in sense separately. Beauty in sound mainly consists of beauty in rhythm and beauty in rhyme; beauty in form refers to the regularity of length of poem lines and the syllables each line contains; beauty in sense, the most important element of a poem, lies in the faithfully and artistically conveying of the meaning of the original, which requires the translators’ grasp of the classical Chinese literary history and thorough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text of the original. On this point, the author further divides her argument into four parts. The first part is about several ridiculous English versions of the famous immortal line “烟花三月下扬州“ of Tang poet Libai ; The second part is on the translation of “puns”. To illustrate this point, the author takes two Tang poems as examples, they are respectively Li Shangyin’s “…春蚕至死丝方尽…” and Liu Bingxi’s “…道是无晴却有晴…”; the third part focuses on th e translation of narrative poetry and the author selects the mistaken translations of three lines of Bai Juyi’s 《长恨歌》as examples and gives analyses on the mistakes made; The fourth part is about poetry translations that irritate controversial comments. Last but not least is the conclusion of this dissertation, the author unites the three aspects given before into a unity and claims that a good poetry translation should be the preservation and reproduction of the three aspects of the original. Yet due to the formidable barriers in achieving this perfection, sometimes it’s inevitable to sacrifice one aspect for another less important.Key words: classical Chinese poetry beauty in sound beauty in form beauty in sense摘要中国古诗有着三千年历史,是中华民族与文化的精华,它是声、形、意三者的和谐统一。
接受美学视野下的诗歌翻译
第6卷第4期Vol.6,No.4滨州职业学院学报Journal of Binzhou Vocational College2009年11月Nov.,20093收稿日期:2009-06-09作者简介:付志娟(1978—),女,四川泸州人,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2007级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英语教育研究。
接受美学视野下的诗歌翻译3付志娟(西南大学,重庆400715)摘 要:传统的诗歌翻译理论坚持文本的第一性,诗歌翻译追求对原著的一种客观再现,而对译者原有知识、经验、文风等因素对翻译的影响这一部分较少言及。
接受美学理论认为,文学作品是一个负载着以审美为中心的多元价值的复合系统,文本的创作过程是作者审美经验期待视界与文化心理结构的对象化、符号化过程,具有一定的“召唤结构”。
由于每个人的生活体验、审美体验以及文学素养等不同,从而形成了迥异的期待视界,也为作品的解读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性和丰富的生成性。
在此,结合诗歌翻译的一些范例,从接受美学理论的认识论、本体论、价值论三个维度出发,对接受美学理论与诗歌翻译的启示进行了阐释。
关键词:诗歌翻译;接受美学;期待视界中图分类号:I 207.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178(2009)04005404 18、19世纪的浪漫主义文学思潮认为作品的意义是由作者赋予的,因此产生了“作者中心说”;20世纪异军突起的英美新批评及俄国形式主义乃至后来法国的结构主义推翻了读者对作者信任的“作者中心说”,认为文学主角应该是“文本”,提出了“作品中心说”。
这些学说的概念也影响了诗歌的翻译。
传统的诗歌翻译理论坚持文本的第一性,诗歌翻译追求对原著的一种客观再现,把原文本作者看成是文本之父、意义之源,而对译者的主体地位及译者原有知识、经验、文风等因素对翻译的影响较少言及。
接受美学理论认为,文学作品是一个负载着以审美为中心的多元价值的复合系统,文本的创作过程是作者审美经验期待视界与文化心理结构的对象化、符号化过程,具有一定的“召唤结构”。
中西翻译美学对古典诗歌英译的启发
中西翻译美学对古典诗歌英译的启发作为世界上最古老、最差不多得文学形式,诗歌同样也是文学作品中得最高形式,它以高度凝练得语言,抒情得方式将思想和情感充分表达出来,并同时富有节奏感与韵律美.因此要将诗歌得意境再现于外国读者面前,使他们能充分感悟诗歌内涵,给翻译带来了更大得难度,对译者提出了更高得要求.正是因为诗歌翻译得特别艺术性,因此将翻译美学作为理论视角进一步探究诗歌翻译,关于提高诗歌翻译具有积极而深刻得指导意义.但由于社会历史背景得不同,文化积淀得不同,中西美学观必定形成差异,因此以美学为理论基础得翻译美学在中国和西方自然带有各自鲜亮得特色.作为译者,应该通过中西方对比,更多得了解西方得美学思想,学习借鉴西方得翻译美学理论,在继承我国传统翻译美学研究成果得基础上,不断开拓创新,完善诗歌翻译研究.一、中西方翻译美学初探(一)中国翻译美学中国得翻译事业始于佛经翻译.早在汉代得佛经翻译就差不多脱离不了美学这条主线.老子得《道德经》(第八十一章)中得“美言不信,信言不美”首先提出了“先质后文”得美学论述,“质”即指实质内容,“文”意为作品得感性形式.文、质之争由此发源.而后慢慢有了“文质统一”论,然后二者得统一调和才是中国传统译论得主流.将其作为翻译活动中在内容和形式上得审美规律和审美标准,对我国得翻译活动及译论进展产生了深远得妨碍.在清末,严复提出了“信达雅”得翻译标准,“信”指得是忠实于原文,即译文要准确,做到不歪曲事实,不遗漏信息,但也不能随意增减内容;“达”指得译文要通顺明了;“雅”则指译文要有文采,选词要生动、形象.此讲将翻译美学推向了极致,在译论美学中始终保持着中心思想得地位.除此之外,作为中国传统美学审美标准得“神似”与“形似”也是翻译标准之一.将“神似”与“形似”作为一对相辅相成得矛盾引入译学并以翻译实践之得第一人当属傅雷.他提出得“重神似不重形似”所强调得是幸免译文得机械生硬,应还原作以神韵.最后是钞票钟书在“林纾得翻译”一文中提出得文学翻译标准“化境”,意为将原作得精神、精髓把握得当,已达到出神入化得翻译,其美学内涵比“神似”更近一步,更深一层.(二)西方翻译美学哲学得思想贯穿西方得翻译理论.在西方早期得翻译理论中,都把哲学中得美学思想作为要紧得理论支撑.因此西方得美学家在研究翻译理论时,都首先从哲学得角度动身,用哲学得思想表述对美得理解和感悟.然而中西得翻译美学思想在本质上是差不多相通得,堪称翻译美学中心思想得“信、达、雅”在西方翻译理论中也能寻出相对应得论述.(三)中西翻译美学对比1、中西一切对比得根源来自于文化.不同得生活环境催生出不同得文化,不同得文化环境又酿造出不同得认知,多表现为:静与动、精神与物质、含蓄与直截了当、主观与客观等.前者为中国人所喜好,后者为西方人所偏爱,因此在美学上,便会产生出截然不同得两种同意心理,突出表现为:中国美学讲究“含蓄模糊”,而西方美学则崇尚“显豁明细”,具体讲来中国美学强调审美主体得直觉感悟,而西方美学强调得是审美主体得逻辑推理.2、任何语言都有其自成体系得语言特征,必定有其薄弱点和不足之处,因此中西方语言必定各有优劣.与西方得字母单词相比,汉字更具感性,能让读者通过文字从视觉上体会到其中得艺术美感,例如“森”字,以三个“木”字堆积以喻森林,“淼”字以三个“水”字得集合以喻水得浩荡.在句式方面,拿英语为例,英语得长处往往是汉语得短处,例:“这是一种冬天发芽长枝春天反而不发芽长枝得品种奇异得树”,这种句子被视为“病句”,比较自然得讲法是:“这是一种品种奇异得树,它冬天发芽长枝,春天反而不发芽长枝”;而英语得定语从句即使长达一整段,只要用词和结构没错,则仍属“可读”.中国翻译美学特别注重感性、重直觉,融逻辑思维于直觉之中,使二者有机融合;相较之下,英语重理性、重规则,这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美学家对语言感性、感知得关注.在英语看来,语言只是再现工具,本身没有表现美,全然不同于汉语.与中国传统美学相比,西方美学并不关注语言审美.在西方翻译美学理论当中,有许多思想是与中国翻译美学相近得,因此也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中西方文化相互蕴涵彼此得智慧,只有不断进行思想文化上得融汇,才能实现中西方美学翻译共同追求得目标.二、指向中西比较翻译美学得古诗词英译诗歌翻译是一门艺术,译者不仅要做到真正领悟诗歌当中得美,还要依照中西美学观差异揣摩译语读者得同意心理,才能将这种美感通过译文完整地呈现在译语读者面前,使译语读者知之、乐之、好之.要达到此效果,古诗译者需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到以下要求:(一)分析中国古典诗歌和英诗各自得特征,了解其异同,有利于译者顺利实现诗歌英译得转换.中国诗歌注重对仗和押韵,形式工整对仗;这在英诗中非常难寻到对应体.中国诗歌注重得是平仄音调,而英诗注重得是音步节奏.中国诗歌诗体各异,除唐、宋、元、明、清各朝得诗以外,宋词、元曲也是诗歌得变种,要把这些诗歌译成英语,估计难以有单一得答案.由以上可见,汉语与英语在诗得节奏、韵律、诗体等方面,尽管存在一些共同点,但更多得是各自得特色和差异.译者在诗歌英译过程当中必须做出非常大得尝试和努力,争取最大程度地在译诗中保留或再现诗歌得格律和诗体.(二)完美再现原诗得意境.许渊冲先生提出,译诗“要尽可能传达原诗得意美、音美、形美”,在“三美”之间得关系中,意美才是最重要得,其次是音美,形美是最次要得.即做到“重神似不重形似”,以传达原诗得意境和神韵为首要任务.要在诗歌英译中再现意境美,制造含蓄美、模糊美,给译语读者以足够得审美想象空间,必须先了解意境得总体特征.一般讲来,诗歌得意境必须具有意象性、抒情性、和概括性三个差不多特征.意象是基础,诗歌得意境引起人得美感首先在于诗歌给人得生动形象.只有在具体得形象得基础上,情感才能得到充分得艺术表达.诗人在意象中寄予了自己情感,移情于景.例如“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言悯农之情;“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言相思之情,等等.对译者而言,在传递意境美得过程中,关键需把握好意境得总体特征.加拿大翻译研究家芭芭拉·格论文联盟达德讲:“面对新得读者群,译者不仅要把一种语言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而且要对一个安全崭新得文化及美学体系进行诠释.”因此译者在诗歌英译过程当中应适当运用制造性叛逆得思维,采纳不同得表现手法、修辞方式,依照文化习俗得差异,实现对原文最高层次得忠实,让译文读者更好得理解和同意.1、表现手法.如李清照《声声慢》中得“寻寻找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译者若单纯追求字面上得忠实,将其译为”search, search, seek, seek; cold, cold, clear, clear; sorrow, sorr ow, pain, pain”,就无法完美再现原诗得意境,倒是许渊冲先生得译文”i look for what i miss; i know what it is i feel so sad, so drear, so lonely, without cheer”将原文作者悲凉得心境表达出来了.此例充分印证了“重神似不重形似”得翻译标准.2、修辞方式.在中国古典诗歌中较为普遍得修辞手法有比喻、夸张、拟人、借代、引用典故等,使用这些修辞手法,能够使诗歌表现出含蓄、生动、简约、清新之美.但由于文化或美学观上得差异,不同得修辞手法在中西读者或许会产生不同得效果.如在杜甫《佳人》一诗中得“新人美如玉”,在中文里,把美人必成“玉颜”,但”jade”在英文里却喻指庸俗轻佻得女子.这时就要求译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译语读者角度动身,将其译为” fair/lovely face ” 更合适.3、文化习俗.每个民族都有其特定得文化风俗,因此译者在古诗词英译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制造性,来解决因文化习俗差异造成得交流障碍等咨询题,使译语读者更好地同意译文.如杜牧得《清明》一诗中得“清明时节雨纷纷”,“清明”是中国传统得纪念节日,假如直译,估计无法为译语读者所理解,译者只好用通俗得语言解释了清明节得内容,即“on the day of mourning for the dead it’s raining hard”.三、中西翻译美学比较在古诗词英译中得指导意义由于中西在历史背景、思维方式等方面得不同,汉英两种语言在美学观上表现出了各自得差异.不同得生活环境催生出得不论文联盟同文化,也滋养出了不同得认知眼光和同意心理.拿意境来讲,中国人非常讲究模糊美、含蓄美、或虚或实,如“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营造得动静结合得情境,给予了中国读者以无限得遐想空间,而在译语读者看来,却无法产生情感上得共鸣.因此,运用中西翻译美学理论对古典诗歌英译进行探究,使译者能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汉英诗歌各自得艺术内涵和美学价值,更好揣摩读者反应和心理以采取相应得翻译策略.同时,在对比中译者也应对西方美学翻译观加以借鉴和利用,以中为主,做到西为中用,坚持“越是民族得,就越是世界得”得原则努力进展诗歌英译理论.随着诗歌英译水平得提高,作为我国文学奇葩得古典诗歌得美更多地被展现到外国读者面前,我国得古典文化也将得到进一步得发扬光大.。
《2024年美学视角下的文学翻译艺术研究——许渊冲的翻译理论与实践》范文
《美学视角下的文学翻译艺术研究——许渊冲的翻译理论与实践》篇一一、引言文学翻译不仅仅是文字的转换,更是两种文化之间、两个民族情感与精神的沟通桥梁。
近年来,随着跨文化交流的深入,许渊冲先生的翻译理论与实践在美学视角下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
本文将就许渊冲的翻译艺术展开研究,探讨其美学视角下的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
二、许渊冲的翻译理论概述许渊冲先生是中国翻译界的重要人物,他的翻译理论以“信、达、雅”为基本原则,强调翻译的艺术性和审美性。
在许渊冲看来,翻译不仅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文化的传递和美学的再现。
他主张在翻译中既要忠实于原文,又要充分考虑译文的表达效果和读者的审美需求。
三、美学视角下的文学翻译艺术1. 美学与文学翻译的关系美学是研究艺术、审美和审美经验的学科,而文学翻译则是将一种语言的文学作品转化为另一种语言的过程。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充分考虑原文的美学价值,通过恰当的翻译技巧和表达方式,将这种美学价值传递给读者。
2. 许渊冲的翻译实践中的美学体现许渊冲的翻译实践充分体现了美学在文学翻译中的重要性。
他在翻译过程中注重原文的意境、韵律和语言美感,通过自己的理解和再创造,将原文的美学价值完美地呈现在译文中。
他的译文既忠实于原文,又具有独特的艺术性和审美性。
四、许渊冲的翻译技巧与策略1. 意译与直译的结合许渊冲在翻译过程中善于运用意译与直译相结合的方法。
他根据原文的语境和含义,灵活地选择直译或意译,使译文既忠实于原文,又符合译语的表达习惯。
2. 运用修辞手法许渊冲在翻译中善于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对比等,使译文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
他通过运用这些修辞手法,将原文的美学价值更好地传递给读者。
五、许渊冲的翻译理论对当代文学翻译的启示许渊冲的翻译理论和实践为当代文学翻译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他强调在翻译过程中要注重文化的传递和美学的再现,使译文既忠实于原文,又具有独特的艺术性和审美性。
这一理念对于推动文学翻译的发展、促进跨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浅析接受美学视角下的《春晓》诗词翻译论文
浅析接受美学视角下的《春晓》诗词翻译论文一、《春晓》诗词介绍《春晓》一诗共四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的这首《春晓》是他隐居鹿门山时的时候写的,意境非常优美。
诗人没有采用一般手法直接叙述眼前春天景色的手法,而是通过春天早晨将要起床和起床后的感受,以及所见引起的回想来描绘体现春天的气息,有过这种经历和感受的中国人自然能体会到诗人那刻的这种感觉。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这两句诗写出了诗人在气温适宜的春天里睡觉是多么的沉眠,以至于没有发觉早晨拂晓天亮,到处都是鸟儿鸣叫声,才吵醒了睡梦中的人儿。
“处处闻啼鸟”就这么五个字,所用笔墨虽少,却充分展现了春天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早晨。
鸟鸣欢叫唤醒了夜晚春困沉睡的诗人,推开窗打开门春晨拂晓的光亮照进屋来。
春天给人们夜晚一个美好的睡眠,早晨起来自然神清气爽,活力四射,听到鸟儿欢快的鸣叫就知道有多美好,向读者生动地展现了春晨鸟鸣的场景,体现了诗人对春晨的喜爱和怜惜。
诗人就差直接感叹“春天多么没好”了。
中国诗词的美妙之处正在于没有明说,却是无尽的赞美。
这么美好的春天拂晓差点就淡忘了昨夜的风和雨,看看地上那么多落下的花瓣,方能肯定昨晚确实刮了风下了雨。
昨夜沉眠的睡梦中似乎听到了风声和雨声,看看外面那么多落下的花儿又有多少是风吹下雨打下的呢?这多少让人有些伤感和失落,没有昨夜的微风和细雨,枝头依然挂满鲜花,在阳光的照射下那又会是怎样一种春日早晨的景象呢?应该会更美吧!虽然昨夜的微风细雨凋零了一些春光,但微风细雨也纯净了春日早晨的空气,柔和了清晨的阳光。
音韵的和谐让人们读来朗朗上口,自然传唱千古,而且接地气贴近生活,自然为大众所接受,更重要的是景情交融引发人们无限遐想的空间。
二、接受美学简述德国一个大学教授提出来的“接受美学”强调文学作品应该从欣赏者的角度来考虑。
一部好的作品,一篇好的诗词,作者写出来或者翻译者翻译出来只完成了一半,另一半需要欣赏者读者来填补其中留有的无限遐想空间中的内容。
论中国古典诗词翻译中意境的传递_红楼梦诗词英译解析
容与形式高度融合的有机统一体, 因此 在翻译中, 形美并非无足轻重诗歌借形 以传神, 失其形即失其神。 形式是传神 达韵的重要辅助手段, 形美就可以任意 放 弃 , Perter Newmark 在 他 的 译 论 名 著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中 说 , “译 者应注意原文的形式, 用格姆布里奇的 话来说, 形式可以改变、 提炼、 表现思 想。 如果歪曲了原文的形式, 就会在某 种程度上歪曲了原文的思想。” 红楼诗 词诗词讲究诗句长短和对仗工整之美, 比如 《红楼梦》 诗词也不例外。 正册判 词之钗黛判词: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 絮才,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咏的 是宝黛二人,此诗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 诗词的工整之美。 林黛玉与薛宝钗, 一 个是寄人篱下的孤女, 一个是皇家大商 人的千金; 一个天真率直, 一个城府极 深; 一个孤立无援, 一个有多方支持; 一个作判逆者知己, 一个为卫道而说 教。 其中 “可叹” 对 “堪怜”, “停机 德” 对 “咏絮才” “玉带” 对 “金簪,
2.2 音美的传递 中英两种语言在音调、 音节诸方面 有太多的差异, 英语属音读语言, 汉语 则属声调语言, 红楼诗词大多讲平仄, 英语虽不讲但是英语诗词也强调 “音 美”, 许渊冲先生认为, 如果三者不可 得兼, 首先可以不要形似,。 但无论如 何, 都要尽可能传达原文的意美和音 美。 可见, “音美” 还是很重要的, 在 三者当中处于仅次于 “意美” 的地位, 在具体翻译实践中虽然不必完全把汉语
marks show. 杨 氏 运 用 的 意 象 主 要 有 “ silk
thread” , “ pearls” , “ Dim” , “ tear sta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ns” , “bygone years” “ A thousand bamboos”, “tears” 霍 氏 运 用 的 意 象 主 要有 “silk”, “ill”, “Naiad’ s tears”, “Each salty trace”, “the speckled bamboo stems” , “tear-marks” 。 本 诗 第 一 句 “彩线难收面上珠” 杨译为 “:No silk thread can string these pearls;” , 没 有 直 接指明是谁的眼泪,读者借助注释可以 找到答案。 杨译基本上没对原诗做太大 调 整 ; 霍 译 为 : Yet silk preserves but ill the Naiad’ s tears: 在霍译 中 对 原 诗 做 了 创 造 性 的 调 整 .Naiad’ s tears 是 希 腊 神 话中水泉女神 “那伊阿得斯的眼泪” (Naiad’ s tears), “尽 管 丝 帕 在 手 不 停 擦 拭 , 但 仍 然 不 能 擦 干 “ Naiad’ s tears” ,可见此译文传神的传达了林黛玉 终日帕不离收, 以泪洗面的意象。 下半 节 “窗前亦有千竿竹,不识香痕渍也无?” 主人公窗前的竹变成了 “斑竹” ,脸上 的香痕即她的泪痕 “消失” 时,竹子已 经 长 成 了 斑 竹 , 霍 译 的 the speckled 译 文 形 象 生 动 , 同 时 Outside the window still her tear -marks show. 简 单 的 一 词 “her” 更 不 着 痕 迹 的 传 递 了 “香 痕 ” 的 涵意, 不免让人感怀封建社会黛玉的红 颜薄命, 引出无限惆怅和遐想。
英语论文-中国古典诗词的美感在英译中的体现
中国古典诗词的美感在英译中的体现中文摘要中国古典诗词的创作是一门艺术,是意境美、音韵美和形式美的和谐统一。
这些美感在其英译中不但不能丧失,而且还要尽量体现。
翻译难,译文学作品尤难,译诗更是难上加难。
对中国古典诗词的英译,尤其是在再现原文“三美”这方面,其困境早已是译界的共识,尽管如此,译界依然不乏具有研究价值的古典诗词英译的上乘作品。
本文就精选一些出自大家手笔的中国古典诗词的译作,并联系一些理论,从多个角度分析原作的意美、音美、形美是如何在其英译中体现的,并结合自己的启迪,将北朝民歌《木兰辞》在原译者的基础上改译,以求进一步体现原作的美感。
关键词:中国古典诗词;美感;英译;体现AbstractThe production of Chinese classic poetry is a kind of art, which contains the beauty of artistic conception, temperament and form. When the Chinese classic poetry is translated into English, the beauty of the poetry is not only to be reserved, but also to be embodied. In terms of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Chinese classi c poetry, the reappearance of the “three beauties” is especially a difficult work, and there are, however, still a lot of valuable English versions of Chinese classic poetry. This paper displays some excellent English versions of Chinese classic poetry by famous translators, and expounds how the “three beauties” are embodied in English translation through deep analysis. And this paper also contains a revised English translation of the classic poem “Mu Lan Ci” to further reappear the beauty.Key words: Chinese classic poetry; beauty; English translation; reappearance一、引言诗歌美学认为,诗歌美是由三维组成的复合艺术系统,三维是指意象美、音乐美、绘画美[1](P6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翻译美学视角下诗歌意境的传译摘要本文在翻译美学理论的指导下,以《葬花吟》的两个英译本为例,从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审美再现等方面分析了杨宪益戴乃迭夫妇译本和霍克斯译本,希望找到一些对诗歌意境传译问题的有益的启发。
关键词:翻译美学意境审美联想审美再现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一引言方梦之主编的《译学词典》中,翻译美学的概念被界定为:揭示译学的美学渊源,探讨美学对译学的特殊意义,用美学的观点来认识翻译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并运用美学的基本原理,提出翻译不同文体的审美标准,分析、阐释和解决语际转换中的美学问题。
在充分认识翻译审美客体(原文)和翻译审美主体(译者)基本属性的问题上,剖析客体的审美构成和主体的翻译能动作用,明确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的关系,提供翻译中审美再现的类型和手段,以指导翻译实践。
由此可见,翻译美学的研究对象是翻译中的审美客体(原文、译文),翻译中的审美主体(译者、读者),翻译中的审美活动,翻译中的审美判断、审美标准和翻译过程中的审美再现等等。
中国诗歌的美在于其意境美、抒情美、含蓄美和思想美。
大多数人认为,中国文学最美的部分是诗歌。
那么在全球化轰轰烈烈发展,各国交流如此紧密,如此全方位化的今天,中国文学中的精华部分应该为世界所知,在世界文学艺苑中展现自己的独特之美。
在文学领域,诗歌的翻译是摆在诸多文学家,翻译工作者和文化工作者面前的一道难题,诗歌翻译难,中诗意境的传译尤其困难。
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红楼梦》中《葬花吟》的两个英译本为例,从翻译美学视角研究诗歌意境的传译问题,希望从杨宪益戴乃迭夫妇译本(以下简称“杨译”)和霍克斯译本(以下简称“霍译”)的翻译审美过程以及翻译方法中,找到一些对诗歌意境传译问题的有益的启发。
二中国诗歌的意境美及传译障碍意境一词最初出现在王昌龄的《诗格》,“诗有三境,一曰物境,二曰情境,三曰意境”。
《辞海》对于意境的释义为:“文艺作品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
意境就是意与境的结合。
“意”指的是作者的思想、感情或某种思绪,作者作诗的目的是为了表现“意”。
但是,“意”是主观部分,是抽象的,是读者难于感知的。
要让作者的“意”使读者感触得到,就得依托于“境”。
“境”是客观存在,是表现“意”的一种手段。
意境结合,就是寓意于境,以境现意。
意境结合,就是寓情于景,形神兼备。
要深入理解诗歌的意境,还应该厘清的一个问题是,意境不等于意象,意象是部分,是单个的单位,而意境是这些单个的单位有意图的排列在一起而产生的新的总体的思想感情,从心理学角度讲,意境具有格式塔的性质。
例如,读者在读到“人散去,一钩淡月天如水”这样的句子,就会产生这样的一种审美联想:新月升空,友人尽散,清幽的夜色,清雅的房舍,清静的心境如泠泠的古琴声在画幅间流淌。
充满了“清静无为”,“天人合一”的思想。
诗人谢逸将主观的意,融入了客观的境(形、景)中,才会出现艺术境界,辐射出惬意的美感。
中国诗歌以意境见长,这是不容争辩的事实。
由于中国文化讲究天人合一,对于自然界有一种天然的敬畏与热爱,因此诗人在做诗总是寄情于山水之间,托志于草木之上,自然界的一花一树,一草一木,都能引发诗人的联想,也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要想把诗歌的意境美传达给西方读者,最大的困难在于组成诗歌意境的意象,情景及其引发的联想。
西方人的性格总体比东方人感情外露,较少含蓄,他们的艺术途径自古希腊以来是直接以人体本身作为主要对象,比中国艺术少却了一次中间媒介物的折射。
西方读者因为其认知语境中相关文化图式的不完善、文化缺省甚至是文化冲突,要想让西方读者在译文中体会到中国诗歌的意境美并产生联想,引发情感的共鸣是非常困难的。
文字也使诗歌意境的传达困难重重,汉语是一样非常感性的文字,具有图像性、会意性和音乐性,如看见“淼”字就会想起波光粼粼的水面,看见“森”字就会联想到草木茂盛的样子。
由于语言异质的原因,英语读者面对以拼音文字为媒介的译文,恐怕很难产生联想,产生美的共鸣。
三《葬花吟》中的意境传译《红楼梦》堪称中国小说史上的巅峰之作,而其中的诗歌又是作品的精华部分,对于整部小说中的意境传达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红楼梦》中的诗歌数量达250多首,其数量之多、表现形式之多堪称中国古典小说之最。
在这些诗歌中,《葬花吟》是作者曹雪芹着力创作的一首诗,被称为《红楼梦》中最优秀的诗歌之一。
《葬花吟》可以说是林黛玉身世的总结,诗歌的意境和情节完美的交织在一起,在读者眼前创造出这样的画面:在读者眼前创造出这样的画面:林黛玉肩扛花锄、香篓,手扶柳丝款款走来,脚下落花瓣瓣,她满眼凄楚,一脸伤感,似乎随风而落的花瓣是她因感怀自己身世而落下的泪和血。
本文笔者试选择《葬花吟》中原文意境比较丰富的一些句子,来探讨杨宪益和霍克斯两位译者在意境传译过程中的审美联想,审美情感,审美理解。
杨宪益和霍克斯来自不同的语言文化背景,在审美理解和审美联想方面会存在差异,但是从审美情感来讲,两译者都把握了《葬花吟》是“小说的诗,诗的小说”这一特点。
纵观全文,两译者都准确地把握了诗歌所营造的整体意境,但仍有微瑕,下面,试举例来分析:1 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杨译:as blossom fade and fly across the sky,who pities the faded red,the scent that has been?霍译:the blossoms fade and falling fill the air,of fragrance and bright hues bereft and bare.可以看出,从形式上讲,杨译是非常忠实于原文的。
这与译者的审美意识有关系,作为中国翻译家,杨宪益认为《红楼梦》是文学经典,翻译要最大可能地忠实于原文,不能任意改动。
再者,杨译《红楼梦》是上个世纪70年代,这一时代的翻译目的主要在于意识形态领域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红楼梦》被认为是阶级斗争的产物,揭示封建统治的罪恶,在当时的背景下,杨宪益夫妇采取直译的方法,避免对原文的改动。
而霍克斯则主要是想把《红楼梦》的美和自己阅读时的愉悦享受传达给译文的读者。
在这种审美意识的指导下,霍克斯采取了归化的策略,很注重美的意境的营造,不拘泥于原文的词句。
如他翻译“飞满天”为“fill in the air”,在意境的营造方面,似乎比“fly into the sky”更胜一筹。
霍译没有采取问句的形式,但是景色的描述已经给读者面前展示了一幅风起花落,哀伤凄恻的意境。
霍译诗句每行10个音节,采用五步抑扬格,注重头韵的使用,读来朗朗上口,有诗的音韵美,做到了以诗译诗。
2 手把花锄出秀闺,忍踏落花来复去?杨译:hoe in hand she steps through her portal,loath to tread on the blossom as she comes and goes.霍译:has rake in hand into the garden gone,before the fallen flowers are trampled on.杨译从形式到内容都忠实于原诗,尤其是他准确的译出了“忍踏落花来复去”的意境。
霍译在审美理解上有明显的疏漏,也许是文化背景的原因,他将“花锄”译为“rake”属于误译。
他漏译了一个重要的情怀“不忍”,黛玉拿着花锄走出自己的绣房,看到遍地落花,不忍踩花而行,这是非常重要的心理描写,也是思想感情的传达,漏译这一点,在意境方面,是非常遗憾的缺失。
3 独倚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
杨译:alone,her hoe in hand,her secret tears,falling like drops of blood on each bare bough.霍译:the solitary maid sheds many a tear,which on the boughs as bloody drops appear.杨译用两个独立结构勾勒出了黛玉倚锄而泣的意象,“洒上空枝见血痕”一种悲痛万分的意境,揭示出黛玉对自己身世的感伤。
霍译虽然没有译出“倚锄”这一意象,但是总体的意境传达相当完满。
整篇诗看来,霍译的音韵比杨译更胜一筹。
不过,杨译和霍译若都在英文译本后加一个注释就更好了,因为此处用典湘妃哭舜,泣血染竹枝成斑,而黛玉又被称为“潇湘妃子”,若湘妃哭竹,这个故事如果点透,就会激发译语读者的审美联想,在读诗时就会体会到更深一层的意境。
4 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
杨译:a green lamp lights the wall as sleep enfolds her, cold rain pelts the casement and her quilt is chill.霍译:and lays her down between the lamplit walls,while a chill rain against the window falls.“青灯”这一意象在中国文化中传达的意境是心境空静脱俗,独守寂寞。
杨译采用异化的手法将“青灯”译为“green lamp”,忠实于原文,但是西方读者读了之后未必能产生与原始意境相符的审美联想,应为green这种颜色在西方象征着活泼,活力,似乎与原诗的意境不符,其实这里表达的意境可以用lone lamp来代替。
可以借灯来表达黛玉寄人篱下的孤的感觉。
孤灯下,冷雨敲窗,更能传递出一种冷清,冷漠,冷酷的气息。
在表面繁华的大观园里,黛玉却感觉不到一丝的温暖。
杨译中“casement”也很好的营造了中国古典庭院的氛围,比霍译的“window”更贴切些。
霍译也许是考虑到西方读者的审美联想,舍弃的“青灯”这一意象,但是“lays her down between the lamplit walls”也很好的传达了孤单的意境,好像只有四面墙陪伴她,除此之外,别无他物。
5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杨译:and yet at earth’s uttermost bound,where can a fragrant burial mound be found?霍译:across the sky to the world’s farthest end,the flowers’last fragrant resting-place to find.此句接上句“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表达了林黛玉不愿同世俗同流合污的意愿,但是紧接着又无奈的发问:“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朗朗乾坤,何处是她的安身栖息之地,这样的追问同时也是林黛玉对自己身世的悲叹。
杨译两句很工整,且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