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美学视角下诗歌意境传译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翻译美学视角下诗歌意境的传译摘要本文在翻译美学理论的指导下,以《葬花吟》的两个英译本为例,从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审美再现等方面分析了杨宪益戴乃迭夫妇译本和霍克斯译本,希望找到一些对诗歌意境传译问题的有益的启发。

关键词:翻译美学意境审美联想审美再现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方梦之主编的《译学词典》中,翻译美学的概念被界定为:揭示译学的美学渊源,探讨美学对译学的特殊意义,用美学的观点来认识翻译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并运用美学的基本原理,提出翻译不同文体的审美标准,分析、阐释和解决语际转换中的美学问题。在充分认识翻译审美客体(原文)和翻译审美主体(译者)基本属性的问题上,剖析客体的审美构成和主体的翻译能动作用,明确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的关系,提供翻译中审美再现的类型和手段,以指导翻译实践。

由此可见,翻译美学的研究对象是翻译中的审美客体(原文、译文),翻译中的审美主体(译者、读者),翻译中的审美活动,翻译中的审美判断、审美标准和翻译过程中的审美再现等等。

中国诗歌的美在于其意境美、抒情美、含蓄美和思想美。大多数人认为,中国文学最美的部分是诗歌。那么在全球化轰轰烈烈发展,各国交流如此紧密,如此全方位化的今天,中国文学中的精华

部分应该为世界所知,在世界文学艺苑中展现自己的独特之美。在文学领域,诗歌的翻译是摆在诸多文学家,翻译工作者和文化工作者面前的一道难题,诗歌翻译难,中诗意境的传译尤其困难。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红楼梦》中《葬花吟》的两个英译本为例,从翻译美学视角研究诗歌意境的传译问题,希望从杨宪益戴乃迭夫妇译本(以下简称“杨译”)和霍克斯译本(以下简称“霍译”)的翻译审美过程以及翻译方法中,找到一些对诗歌意境传译问题的有益的启发。

二中国诗歌的意境美及传译障碍

意境一词最初出现在王昌龄的《诗格》,“诗有三境,一曰物境,二曰情境,三曰意境”。《辞海》对于意境的释义为:“文艺作品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意境就是意与境的结合。“意”指的是作者的思想、感情或某种思绪,作者作诗的目的是为了表现“意”。但是,“意”是主观部分,是抽象的,是读者难于感知的。要让作者的“意”使读者感触得到,就得依托于“境”。“境”是客观存在,是表现“意”的一种手段。意境结合,就是寓意于境,以境现意。意境结合,就是寓情于景,形神兼备。要深入理解诗歌的意境,还应该厘清的一个问题是,意境不等于意象,意象是部分,是单个的单位,而意境是这些单个的单位有意图的排列在一起而产生的新的总体的思想感情,从心理学角度讲,意境具有格式塔的性质。例如,读者在读到“人散去,一钩淡月天如水”这样的句子,就会产生这样的一种审美联

想:新月升空,友人尽散,清幽的夜色,清雅的房舍,清静的心境如泠泠的古琴声在画幅间流淌。充满了“清静无为”,“天人合一”的思想。诗人谢逸将主观的意,融入了客观的境(形、景)中,才会出现艺术境界,辐射出惬意的美感。

中国诗歌以意境见长,这是不容争辩的事实。由于中国文化讲究天人合一,对于自然界有一种天然的敬畏与热爱,因此诗人在做诗总是寄情于山水之间,托志于草木之上,自然界的一花一树,一草一木,都能引发诗人的联想,也能引起读者的共鸣。要想把诗歌的意境美传达给西方读者,最大的困难在于组成诗歌意境的意象,情景及其引发的联想。西方人的性格总体比东方人感情外露,较少含蓄,他们的艺术途径自古希腊以来是直接以人体本身作为主要对象,比中国艺术少却了一次中间媒介物的折射。西方读者因为其认知语境中相关文化图式的不完善、文化缺省甚至是文化冲突,要想让西方读者在译文中体会到中国诗歌的意境美并产生联想,引发情感的共鸣是非常困难的。文字也使诗歌意境的传达困难重重,汉语是一样非常感性的文字,具有图像性、会意性和音乐性,如看见“淼”字就会想起波光粼粼的水面,看见“森”字就会联想到草木茂盛的样子。由于语言异质的原因,英语读者面对以拼音文字为媒介的译文,恐怕很难产生联想,产生美的共鸣。

三《葬花吟》中的意境传译

《红楼梦》堪称中国小说史上的巅峰之作,而其中的诗歌又是作品的精华部分,对于整部小说中的意境传达有着不可估量的作

用。《红楼梦》中的诗歌数量达250多首,其数量之多、表现形式之多堪称中国古典小说之最。在这些诗歌中,《葬花吟》是作者曹雪芹着力创作的一首诗,被称为《红楼梦》中最优秀的诗歌之一。《葬花吟》可以说是林黛玉身世的总结,诗歌的意境和情节完美的交织在一起,在读者眼前创造出这样的画面:在读者眼前创造出这样的画面:林黛玉肩扛花锄、香篓,手扶柳丝款款走来,脚下落花瓣瓣,她满眼凄楚,一脸伤感,似乎随风而落的花瓣是她因感怀自己身世而落下的泪和血。

本文笔者试选择《葬花吟》中原文意境比较丰富的一些句子,来探讨杨宪益和霍克斯两位译者在意境传译过程中的审美联想,审美情感,审美理解。

杨宪益和霍克斯来自不同的语言文化背景,在审美理解和审美联想方面会存在差异,但是从审美情感来讲,两译者都把握了《葬花吟》是“小说的诗,诗的小说”这一特点。纵观全文,两译者都准确地把握了诗歌所营造的整体意境,但仍有微瑕,下面,试举例来分析:

1 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杨译:as blossom fade and fly across the sky,

who pities the faded red,the scent that has been?

霍译:the blossoms fade and falling fill the air,

of fragrance and bright hues bereft and bare.

可以看出,从形式上讲,杨译是非常忠实于原文的。这与译者

的审美意识有关系,作为中国翻译家,杨宪益认为《红楼梦》是文学经典,翻译要最大可能地忠实于原文,不能任意改动。再者,杨译《红楼梦》是上个世纪70年代,这一时代的翻译目的主要在于意识形态领域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红楼梦》被认为是阶级斗争的产物,揭示封建统治的罪恶,在当时的背景下,杨宪益夫妇采取直译的方法,避免对原文的改动。而霍克斯则主要是想把《红楼梦》的美和自己阅读时的愉悦享受传达给译文的读者。在这种审美意识的指导下,霍克斯采取了归化的策略,很注重美的意境的营造,不拘泥于原文的词句。如他翻译“飞满天”为“fill in the air”,在意境的营造方面,似乎比“fly into the sky”更胜一筹。霍译没有采取问句的形式,但是景色的描述已经给读者面前展示了一幅风起花落,哀伤凄恻的意境。霍译诗句每行10个音节,采用五步抑扬格,注重头韵的使用,读来朗朗上口,有诗的音韵美,做到了以诗译诗。

2 手把花锄出秀闺,忍踏落花来复去?

杨译:hoe in hand she steps through her portal,

loath to tread on the blossom as she comes and goes.

霍译:has rake in hand into the garden gone,

before the fallen flowers are trampled on.

杨译从形式到内容都忠实于原诗,尤其是他准确的译出了“忍踏落花来复去”的意境。霍译在审美理解上有明显的疏漏,也许是文化背景的原因,他将“花锄”译为“rake”属于误译。他漏译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