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格式合同的缺陷及法律规制
谈格式合同的利弊及规制建议

谈格式合同的利弊及规制建议谈格式合同的利弊及规制建议摘要:格式合同作为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被广泛应用于现代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它具有节省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等优点,有效地促进了生产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为社会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便利。
但是另一方面,格式合同使民法和合同法的自由、公平、平等原则受到限制,一度被强权者滥用而异化为剥削工具。
格式合同如同现代经济生活的一把“双刃剑”,如何规制格式合同、限制强权、保护弱者至关重要。
关键词:格式合同;利弊;规制建议格式合同是19 世纪中期以来产生于垄断商品经济的一种重要的合同形式,它的产生与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简单的商品经济时代,由于商品数量有限,没有形成规模交易,合同当事人的地位差异并不十分显著,合同的内容由当事人具体协商,通过要约、反要约、再要约达成一致意见,缔结合同。
虽然说格式合同的发展最终背离了契约自由原则的本来意义,但格式合同的法律基础却是契约自由。
合同自由被认为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正是由于以任意性规范为主,以强制性规范为辅的契约自由原则在契约法上的核心地位,使当事人拥有了决定契约内容的自由,但这种自由被经济优势一方所利用,就使得格式合同的出现成为可能性。
在我国,随着社会化大生产成为主导的生产方式以来,经济活动中格式合同的使用越来越普遍。
例如保险合同、贷款合同、房屋买卖合同、邮政电信服务合同等等。
一、格式合同的概念与特征格式合同又称为标准合同、定型化合同,是指当事人一方与不特定的多数人进行交易而预先拟订的,且不允许相对人对其内容作任何变更,对方只能表示全部同意或者不同意的合同。
因此,对于格式合同的非拟定条款的一方当事人而言,要订立格式合同,就必须全部接受合同条件,否则就不订立合同。
格式合同具有以下的法律特征:(1)在主体上格式合同的一方当事人是固定不变的,而另一方当事人是不特定的。
合同制定方总是格式合同的一方当事人,其目的是与多数的人订立合同,在合同成立前后,他都是特定的当事人,而适用合同方在接受合同前则是不特定的,合同成立后才特定为合同的另一方当事人。
我国民法典对格式条款的规制

我国民法典对格式条款的规制格式条款是指以固定的格式、文字和布局方式构成的一系列合同条款。
在商业合同中,格式条款通常是由一方事先编制好,以便在多次交易中使用。
然而,由于格式条款往往是由较强的一方制定并在合同中无法单独讨论的,它们往往容易对弱势方产生不公平的影响。
为了保护弱势方的权益,我国民法典对格式条款进行了规制。
首先,我国民法典明确规定了格式条款的定义和适用范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格式条款是指经当事人一方事先拟定,为重复订立的类似合同所用的,对所有的合同相同或者基本相同的条款的统称。
换句话说,格式条款适用于一方重复使用的条款,而不仅仅局限于商业合同。
这一规定确保了对所有类型合同中的格式条款进行监管。
其次,民法典对格式条款的合法性和公平性做出了要求。
根据民法典第694条的规定,格式条款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也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这意味着格式条款不能违反法律的规定,不能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的合法权益。
并且,格式条款还不得排除他方的违约责任或者削减他方的权益。
这样的规定有助于维护合同的公平性和平衡性,减少弱势方的权益受损。
此外,我国民法典还规定了格式条款的明示和解释原则。
根据民法典第695条的规定,制定格式条款的一方应当对格式条款的内容向另一方明示,另一方也有权对格式条款的含义和解释进行讨论。
这一规定为双方提供了平等的权利和义务。
格式条款的明示和解释原则确保双方在达成合同前充分了解和讨论其中的条款,消除了隐藏的陷阱和误导的可能性。
此外,民法典还规定了对于格式条款较大的变更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协商的原则。
根据民法典第696条的规定,格式条款的制定方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与对方进行协商,并根据对方的需要进行相应的变更。
这一规定要求制定方在使用格式条款时要重视对方的意见和需求,尊重合同双方的平等地位,确保合同的公平性和合理性。
最后,我国民法典还规定了格式条款的解除和修改的条件。
根据民法典第697条的规定,双方在使用格式条款时可以约定解除或修改某些条款的条件,但需要满足一定的公平性原则。
论格式条款及其规制

论格式条款及其规制摘要:格式条款的出现冲破契约同自由的订约方式,提高了订约的便利,从而更多的被当事人得以选择。
但是我们也应当清楚的认识到格式条款是把双刃剑,如若不能对此进行合理使用,则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公平运作造成极大的影响。
本文通过阐述格式条款的定义和特征,分析其存在的优越性与局限性,从而对于我国现阶段格式条款出现的各种问题采取全方位、多层次的规制措施加以解决。
关键词:格式条款;立法规制;司法规则;行政规制1.格式条款的概述(一)格式条款的概念及特征根据我国《民法典》规定,所谓格式条款,是指订约人在订约时将某些条款从未与对方进行沟通交流,为实现其多次适用之意图而对其预先加以制定。
其有以下几个特征:1.格式条款具有制定的预先性,即格式条款是在订约人订约之前就由格式条款提供方优先制定出来的,其并不是在订约双方共同磋商的基础上制定出来的。
而一般的民事合同则与之不同,其都是订约双方通过充分的沟通交流后而制定产生,因此两者具有本质上的差别。
2.格式条款内容具有“当事人意思的单面性”。
“当事人意思的单面性”作为格式条款的构成要件之一,具有不可协商的属性。
但是如果条款提供方对这些条款明确表示不能协商,相对方若意图达成协议,则只能接受条款提供方所提供的所有条款,那么我们可以将称之为“格式条款”。
3.格式条款订约双方的地位具有不对等性。
一般来说,格式条款订约双方的经济实力和经济地位相差悬殊。
格式条款的提供方会利用其较强的经济实力或者凭借其垄断具有的强势地位来迫使订约相对方无奈接受其提出的条件,进而发挥格式条款扩张其自身权利而约束或减少对方权利义务的功能与作用。
(二)格式条款的优越性1.有利于明确风险分担,增强交易安全由于格式条款是由提供方优先拟定,大都是因为条款提供吸收了较为成熟的经验因为被反复适用,与此同时,其也将合同的各种履行情形予以考虑其中,这样就使得合同的交易结果具有一定的可预测性,对存在的潜在风险进行了合理安排。
论格式合同中的“霸王条款”及其法律规制

量时间 ,加速了交易的进行 二 是格 式合 同极 大地 降低了交易成
于是 ,在 通过格 式合 同进 行交 易的经济 活动 中霸王 条款就 出现 契约 条款 本 使企业能预先计 算成本 、利息 、风险负担、付款期 限 对耗 了。对此 台湾 民法学 家王泽鉴先生有个精辟论 述 :“ 损 、不可抗力所致损失亦能预先将其减 少到 最低 限度。 的定型化 可 以促进企业的合理经营 降低成本 对于消费者亦 但是伴随着格式合 同的出现 与发展 霸王条款“应运而生 属有利 。问题在于企业厂商经常会 利用 自己优越 的经 济地位 订 的。所谓 “ 霸王条款 “ .是指经营者利用 自己在交 易中的特 殊地 立有利于 自己 不利于消 费者的条款 。 位 ,违 反公平 、诚信等原则且损害合同相对人利益 的条款。其主 2 信息 不对称 为 “ 霸王条款 产生提供 了可能性 。企业强 势 要表现 为减少或 者取消格式合同提供方的责任 .赋予了其任意解 地 位的存在 造成了市场主体与消费者之问信息的不对称 。通常
而 达 到 减 少或 杜 绝 “ 王 条款 ” 出现 , 以此 促 进 经 济 发展 。 霸
[ 关键词】格 式合 同 霸王 条款 法律规 制
“ 活动最终解释权归本商场 “的规定 .在合同成立前是合理 的.消 格式合 同中 “ 霸王条款 ”的危害 1 9世纪 以来 .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 的高速发展 .为了 费者可 以与其协 商 选择 .但 商家据此解释合 同成立后的权利义 节 省 个 别订 约 所 需 的 大 量 时 间 和 费 用 .促 进交 易发 展 .格 式 合 同 务 就是 不 合 法 的 .属 于 明显 推 卸 自 己应 负义 务 、加 重 消 费 者 责 任
事实上水电气的提供与使用是业主与水电气供应商之间形成的一种法律关系与物业公司没有任何法律关系物业公司将物业管理费水电费捆绑收取对拒绝缴纳物业管理费的住户停水停电停气的条款属于限制消费者与合同无关的权利
格式条款其法律规制

浅议格式条款及其法律规制摘要:格式条款的出现,从节约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的角度考虑,其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但同时也极易损害经济弱者一方的权益,也对合同自由原则形成了挑战。
我国相关立法虽然对格式条款的使用加以限制,但存在诸多缺陷。
本文通过分析格式条款存在的问题,试提出适合我国现状的法律规制方案。
关键词:格式条款格式合同滥用法律规制中图分类号:d92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2)10-0000-01一、格式条款存在的问题在合同法理论中,契约自由为合同法的价值所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为了降低交易成本,格式条款应运而生。
虽然格式条款订入合同的初衷是为了提高经济效率,但是它的出现也带来了法律上的难题。
格式条款的出现对契约自由原则形成了剧烈的冲击,建立在意思自治基础之上的合意观念荡然无存。
为了对这新的缔约方式予以法律规制,各国纷纷寻找新的法学理论,建立新的法律规则。
二、格式条款问题分析虽然格式条款的使用降低了企业的生产和交易成本,给现代经济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使整个社会都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但是,格式条款的缺陷也显而易见。
格式条款的制定者一方多数是垄断行业或者是经济实力较强的一方,合同内容已经事先拟定,极易使弱者方的权益受到侵害。
格式条款制定方对契约自由的滥用,使得格式条款在很大程度上成为经济强者压迫经济弱者的工具,所以引起法学家对其严厉的指责。
格式条款的概念虽已出现百年之久,但在理论上,对其效力的依据的争论却从来没有休止。
日本学者内田贵指出:格式条款的最大理论难题是如何为其拘束力寻找根据,即当事人为何要受在严格意义上说并不存在意思一致的契约条件的影响。
(一)契约自由原则受到较大冲击契约自由原则是合同法最主要的原则,也是合同赖以产生的法理基础。
契约自由原则所要求的当事人选择合同相对人的自由和就合同内容和形式进行协商的自由,都在格式合同中受到了相应的限制。
格式条款大多都是由垄断企业单方预先拟定的,相对方不参与条款的拟定过程,更无法决定合同的内容和形式。
电大法学本科毕业论文论格式条款的法律规制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法学专业毕业论文论格式条款的法律规制姓名:学校:学号:指导教师:定稿日期:目录摘要............ .. (1)一、引言 (2)(一)国内外研究状况 (2)(二)论文构成及研究内容 (4)二、格式条款的界定 (2)(一)格式条款的定义 (5)(二)格式条款的法律特征 (3)三、我国格式条款的法律规定及存在的问题 (4)(一)我国格式条款的法律规定 (4)(二)我国格式条款法律规制的缺陷及其状况的分析 (5)四、对格式条款进行法律规制的必要性 (7)(一)格式条款对诚实信用原则的背离 (7)(二)格式条款对契约自由原则的违背 (9)五、完善我国格式条款法律规制的建议 (12)(一)立法规制 (12)(二)司法规制 (13)(三)行政规制 (14)(四)社会规制 (15)结语 (16)参考文献 (17)摘要格式条款在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因其高效、快捷的缔约优势逐渐成为一项社会经济生活中极为重要的交易形式。
因此,利用格式条款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效率,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我们很高兴地看到格式条款所带来的积极效果,但是也必须清醒的意识到我国关于格式条款方面的弊端。
我国立法虽然对格式条款的适用加以限制,但格式条款限制了契约自由原则,使得自由原则不是完全意义上的自由原则。
由于格式条款当事人处于不平等的经济地位,所以其使用容易产生不公平的结果。
我们所看重的不是格式合同中有多少个处于弱势地位的个体打赢了官司,而是如何完善这些规制,使格式条款发挥很好的作用,维护双方的利益。
本论文共分为五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的课题研究背景、目的,国内外研究状况和课题研究方法及内容。
第二部分就格式条款的界定进行了阐述。
第三部分介绍了我国格式条款的法律规定及其存在的缺陷。
第四部分探讨的是对格式条款进行法律规制的必要性,主要是从格式条款对诚实信用和契约自由原则的违背两个方面为着眼点进行论证。
论《合同法》对格式条款的规制

论《合同法》对格式条款的规制摘要:格式条款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相对人的意思自由,可能降低资源配置的效率,这是《合同法》对它进行规制的根本原因。
格式条款只有经过合理方式提请对方注意方可订入合同,而且,一旦造成显失公平,应赋予相对方选择变更或撤销的权利,而不应简单地宣布无效。
在对格式条款进行解释时,应采用非格式条款优先、习惯理解优先以及不利解释优先的原则。
关键词:格式条款;规制;效率;提请注意;解释在司法实践中,各国法院在处理涉诉的格式条款时的具体做法,一般分为五个步骤:一是判断该单方意思表示是否为格式条款;二是该格式条款是否订入合同;三是具有疑义条款之解释;四是格式条款内容之效力的认定;五是条款未订入合同或无效时,法律效果如何。
[1](p279)本文将结合这几点就我国《合同法》对格式条款的规制进行释明。
一、格式条款规制的必要性格式条款产生并得以盛行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能提高交易效率。
在频繁的经济交往过程中,经济主体对于交易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大多数情形都有了认识并逐渐总结出规律,使得提前拟定详细周密的合同条款成为可能。
虽然合同条款的拟定者总是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在对双方责任与风险负担等方面做有利于自己的安排,但无法否认的是,将格式条款在大量基本类似的交易中反复使用可以降低与缔结合同相伴的交易成本,同时也降低了厂商处理合同的成本。
如果格式条款不能促进效率,那么就必须对格式条款的利用进行规制。
尽管规制格式条款的传统理由在于格式条款破坏了契约自由原则,尤其是当格式条款的提供者具有独占或垄断地位时。
正如王泽鉴所言,“如何在契约自由体制下规制不合理的交易条款,维护契约正义,使经济上之强者,不能假契约自由之名,压倒弱者,是现代法律所应担负的任务。
”[2](p57) 事实上,规制格式条款的传统理由背后依然隐藏着明显的效率逻辑。
“自由是独立于别人的强制意志,而且根据普遍的法则,它能够和所有人的自由并存,它是每个人由于他的人性而具有的独一无二的,原生的,与生俱来的权利。
格式合同理论分析及其法律规制

格式合同理论分析及其法律规制【摘要】作为当今社会最为普遍的一种交易形式,格式合同的出现适应了现代商事交易关系简便、迅捷的要求。
虽然格式合同优势明显,但也具有自身的弊端,堪称为利弊并存的双刃剑。
在我国,尽管《合同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海商法》、《保险法》等法律中规定有格式合同的内容,但这些规定可操作性需要进一步加强。
【关键词】格式合同;产生意义;法律规制一、格式合同制度概述合同是罗马法产生以来私法领域最重要的法律概念之一。
作为商品交换的手段与债权发生根据的合同广泛存在于商品经济社会,合同的形式随着商品经济社会的反战正在发生着悄然变化。
当今的契约已非梅英所处时代的普通契约,而是定型化契约,亦格式合同,已经在现代人的社会经济生活中被广泛应用,因此,因此对格式合同进行理论研究以及法律现状的分析是及其必要的。
所谓格式合同,根据我国合同法第39条的第二款的规定,格式合同是指当事人为了重复使用而预先拟定并在订立合同时未与对方协商的条款。
格式合同在学理上又被称为格式条款、标准合同、定式合同、附从合同、定型化契约。
各国和地区对格式合同的称谓不一,德国称之为一般契约条款或者普通契约条款,英美称之为标准合同,我国台湾地区称之为定型化契约,还有其他国家、地区的不同称谓。
格式合同的特征其特征以下几点:1、格式合同基本条款和基本内容是由一方当事人预先拟定的;2、格式合同内容具有完整性和定型化的特点,一般情况下商品或服务提供者与不特定的相对人进行同一性质的交易活动,具有机械重复的特性;3、格式合同缔约过程的特殊性。
相对人在合同关系中处于附从地位,只能概括地予以接受或者拒绝而无讨价还价的余地;4、格式合同以书面形式为原则,多以合同文本、公告、告示表现出来,口头约定形式较为少见。
二、格式合同两面性(一)格式合同符合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的一面。
一种社会现象的出现可能有其偶然因素但也有其必然性。
要深刻认识格式条款产生的必然性及其优势必须从其产生的经济基础入手。
法学论文_精品文档

法学论文篇一:法律毕业论文范文法律毕业论文范文【摘要】:格式合同的出现,是商品经济发展、合同理论与实践进步的必然结果,随着格式合同的广泛应用,它在我们的社会经济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与我们每一个人的利益密切相关。
格式合同极大的方便了我们的生活,它提高了订约效率、节省了时间、降低了成本,但是由于格式合同自身的一些特点,如事先拟订性等,对合同相对人的权益造成了侵害,并损害了社会的公平和正义,因此,我们必须要对格式合同进行法律上的规制。
【关键字】:格式合同格式现状法律规制一、格式合同的概念和特征(一)格式合同的概述格式合同最早产生于19世纪的保险业和铁路运输业,20世纪40年代后,被公共事业和商业领域广泛使用。
格式合同的产生和发展是与科技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和经济的发展以及生产的规模化、社会化和交易的批量化,格式合同也在不断地完善和发展,特别是在资本主义的垄断时期,格式合同找到了良好发展的经济环境。
一些大的公司或集团为了操控某些行业,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格式合同的利用为他们带来了丰厚的利润。
到社会契约化的今天,格式合同已经广泛的被运用到日用消费品买卖、煤电气供应、运输业、保险业等一系列的社会生活领域中。
据有关资料显示,对西方发达国家所产生的合同经统计分析发现有99%以上的交易行为是通过签订格式合同来完成的。
由此可见其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中起到的作用可见一斑,格式合同成为20世纪合同法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
格式合同又称定式合同、标准合同、附合合同等,是指合同当事人一方预先拟定合同条款,对方只能表示同意或不同意的合同。
因此,对于格式合同的非拟定条款的一方当事人而言,要订立格式合同就必须全部接受合同条件;否则就不订立合同。
由于各国立法和司法实践不同,对格式合同的称谓也不同。
德国民法称为一般契约条款,法国称为附和合同,葡萄牙法、澳门法称为加入合同,英美称为标准合同,中国台湾地区则称为定型化契约,在中国大陆有两种称谓: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称为格式合同,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称为格式条款。
论格式化保险合同的法律规制——浅析新《保险法》第17、19、30条之规定

步 的完善对格式化保险合 同的法律规制拙见。 关键词 : 格式化保险合同 保险法 法律规制
格式合同的使用 , 可以提高交 易速度 , 节省费用 , 而且 能使企业
险人 的责任 。所 以一旦产生纠纷 , 果往往不利于投保人、 结 被保 险人 为 ; 型化契约 条款具备合 理性时 , ②定 始得 免除或 限制违约责 任1 4 ] 。 及受益人 。 遵循着加强对投保人、 被保险人及受益人利益保护的立法 我 国新《 保险法》 也对保险条款 的效力 问题 作出 了规定 , 明确 了保 险 精神 新《 , 保险法》 在其第 1 、9 3 7 1 、0条的规定中对格式化保 险合 同 合 同格式条款无效的情形 , 规定在保险合同领域 的具体体现。 某个合 的订 立、 效力及解释作 出了新的具体 的规定。 同的主要义务是指同类合 同通 常情况下都应 当规定的或法律本来就
一Leabharlann 合理规划生产和服务 , 促进订 约的效 率化及经 营的合理化。 这些优点 O 引 言 不仅对企业有利 , 而且对消费者也有利 。然而在社 会生活 中, 生产 格式合同(tn ad fr c nrc )又称标准合 同 , sa d r om o t t , a 附合合 同, 经 营者往往利用经济优势订立有利于 自己不利于消费者 的条款来损 是指 由一方 当事人预先制订 的 , 由不特 定的第 三方所接 受, 并 具有完 害消费者权益 。 若法律不对格式条款 的效力作 出合理的认定 , 则经济 整和定型化特点 的合 同… 是现代社会频 繁的交易活动和 高速、 耗 上 强者势 必假借契约 自由的美名来压榨经济上 的弱者。 当今世界各 , 低 生产节奏的必然产物 , 已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 关 , 广泛使用于合同内 国大都 对格 式条 款的 无效情 形作 出 了规定 :美 国统一 商法典 》 《 第 容相对固定而签订 数量众 多的场合。但在格式合同给我们的 日常生 2 3 2条第 1项规 定 , —0 如果法 院作 为法律 问题 发现合 同或合 同的任 活带来便利的同时 ,它也强烈地冲击着传统契约中的公平和 自由原 何条款在制定时显失公平 , 法院可 以拒绝强制执行 , 或仅执行显失公 则。保险合同作 为典型 的格式合 同, 一般是 由保 险公司单 方提供 , 平 以外 的其它条款 , 限制显失公平条款的适用 , 因 或 以避免显失公平的 其专业性强而很难 为普通百姓深入理解 ,故保险公司往往 会利用 制 后果。 国 17 年制定的《 英 92 不公平契约条款法》 3 第 条规定 : 适用 ① 定格式合同的专业优势 , 轻或免除 自己的责任 , 减 加重投 保人或被保 于契约 当事人之一方为消费者 或其他书面定型化契约条款之交易行
格式合同无效的情形

格式合同无效的情形
在合同法中,格式合同是指合同的内容事先由一方拟定好,另一方只能接受或不接受的合同形式。
然而,并非所有格式合同都是有效的,存在一些情形会导致格式合同的无效。
以下是一些格式合同无效的情形:
1. 违反法律规定,如果格式合同的内容违反了法律的规定,例如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或者劳动法等,这样的格式合同将被视为无效。
2. 损害公共利益,如果格式合同的内容涉及损害公共利益的行为,例如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或者违反社会公德,这样的格式合同也会被认定为无效。
3. 违背自愿原则,如果一方在签订格式合同时受到了欺骗、胁迫或者其他非自愿的情形,这样的格式合同也会被视为无效。
4. 违反公序良俗,如果格式合同的内容违反了社会公序良俗,例如违反了道德规范或者违背了社会风气,这样的格式合同也会被判定为无效。
在撰写格式合同时,合同范本专家需要特别注意以上情形,确
保格式合同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同时,合同范本专家也需要根据客
户的具体需求和情况,定制合适的格式合同,避免出现无效的情形。
在起草格式合同时,专业严谨的态度和深厚的法律知识将起到至关
重要的作用,确保客户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格式合同的法律规制

浅析格式合同的法律规制随着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交易内容的重复性,垄断性大企业的形成与发展,公用事业的私营化以及社会对交易简洁、省时高效的要求,导致了格式合同的大量涌现。
在我国,随着社会化大生产成为主导的生产方式以来,经济活动中格式合同的使用越来越普遍。
格式合同其实是把“双刃剑”,对格式合同采取什么样的方式进行规制,是各国立法、行政及司法界极力希望解决的一个棘手问题。
一、格式合同的概念与特征(一)格式合同的概念格式合同,也称定式合同、标准合同、附从合同。
在我国有的学者称之为标准合同,有的则称之为附从合同者或定式合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将其称之为格式合同。
我国《合同法》第39条规定“格式条款是当事人为重复使用而预先拟订并在订立合同时未与对方协商的条款”。
有学者定义为“一方当事人或者政府部门、社会团体预先拟订或印制成固定格式以供使用的条款”。
也有学者把格式合同界定为“合同条款由一方当事人为重复使用,即为不特定多数定约而预先制定的,相对方只能对该拟订好的合同概括地表示全部同意或者全部不予接受,而不能协商的合同。
”综上所述,格式合同是指当事人一方与不特定的多数人进行交易而预先拟订的,且不允许相对人对其内容作任何变更,对方只能表示全部同意或者不同意的合同。
(二)格式合同的特征:1.格式合同主体的一方固定性;2.格式合同要约的广泛性;3.格式合同内容的单方预先拟定性和不可协商性;4.格式合同形式的书面性;5.格式合同关系双方地位的不对等性。
二、格式合同的利弊(一)格式合同的优点1.格式合同能够节约交易时间,提高经济效率,降低交易成本。
格式合同本身所具有的特点即主体一方和内容上的固定化、形式上的标准化,使合同可以对不同的相对人反复使用,从而简化谈判程序,节约谈判成本,提高了交易效率,避免了人力和物力的浪费。
2.格式合同可以补充法律规定的不足。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的快速发展,许多新型交易形态也不断涌现,而有关法律规定往往落后于社会实践。
点击律:格式合同的弊端及其法律规制

格式合同的弊端及其法律规制格式合同,也称定式合同、标准合同、附从合同,是指一方当事人预先拟定合同条款,对方只能表示全部同意或者不同意的合同。
其合同条款全部由格式条款组成,《合同法》第39条规定:“格式条款是当事人为重复使用而预先拟订并在订立合同时未与对方协商的条款。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上出现了大量的垄断行业,其交易内容存在重复性,交易双方为了节约时间,节约精力,就会选择使用格式合同,格式合同因此被大量运用到商业领域中。
一、格式合同的弊端在我国格式合同应用十分广泛,包括公用事业、出版业、银行业、保险业、交通运输业等等。
使用格式合同可以节约交易的时间、事先分配风险、降低经营成本等等,但同时也存在诸多弊端。
首先,格式合同排除了合同相对方选择、协商的权利。
虽然合同订立双方在法律地位上平等,但在实际签订合同时,合同拟定方对相对方形成了事实上的强制,剥夺了其选择协议内容的权利。
这明显违背了契约自由、平等公正的原则。
其次,拟定合同的一方很有可能利用其优越的经济、社会地位制定一些有利于自己,而不利于消费者的条款,从而使消费者处于不利的地位,甚至损害了消费者的正当权益。
虽然格式合同存在着一些弊端,但其毕竟是社会经济发展下的产物,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将其完全取缔是不合理,也是不可能的。
所以,要想避免格式合同的上述不合理现象,维护合同的公平公正,保护广大消费者利益,就需要从立法、司法、行政、法律监督等多方面的调控。
目前,我国已制定一些相关的法律规定来限制格式合同中一些不合理的现象。
二、我国针对格式合同的相关法律规制1、《合同法》39、40、41条其主要内容如下:首先,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不仅要遵循公平原则,最重要的是针对免除或者限制其责任的条款,提供格式条款方负有提请对方注意以及说明的义务。
其次,具有《合同法》第五十二条和第五十三条规定情形的,或者提供格式条款一方免除其责任、加重对方责任、排除对方主要权利的,则相应的格式条款无效。
格式合同的缺陷及法律对策初探

・!"・格式合同是由当事人一方预先拟定合同条款,对方当事人表示全部接受或者拒绝的合同,亦即一方当事人要么从整体上接受合同条件,要么不订立合同。
格式合同并非一种合同分类方式或者一种特定的合同类型。
格式合同的特殊性在于其条款的形成方式与普通合同之间存在的不同,由此便产生一系列特殊的法律问题,本文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此作一初步的探讨。
一、格式合同的利弊分析格式合同是现代化大生产重复生产和交易的产物,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它在现代社会之所以被广泛应用,应归因于它对现代社会所带来的许多益处。
首先,格式合同可以提高交易效益,节省交易时间和降低交易成本。
对于提供商品或服务的企业而言,由于其交易行为数额巨大且内容重复,因而它不可能与个别消费者逐一就合同内容进行磋商,而且也没有这个必要。
格式合同内容上的格式化,以及要约方的特定性、承诺方的广泛性的特点,使当事人不须逐一协商而订立合同,而由特定方对广泛的相对人反复地使用同一合同条款。
因此,它精简了缔约过程中复杂的要约#承诺程序,节约了当事人的时间、精力,加速了交易的进行,降低了交易成本。
其次,格式合同可以维护交易安全,预先分化风险,确定和预测潜在的法律责任,在当事人之间合理分配风险,甚至将风险转让于第三人。
再次,格式合同因其形式的标准化而确实保护了缺乏相关知识的一般消费者的利益,并且因其形式的固定而呈现一种强制的平等。
最后,格式合同可以弥补法律规定的不足,为当事人进行新型交易提供可能性。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许多新兴的交易形态,如融资租赁、房屋预售、信用证、期货交易开始在生活中出现,并且日益普遍。
但是,由于立法往往落后于社会实践,对于这些交易中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法律并未作规定。
新型合同当事人,多利用格式合同来准确规定合同的内容。
格式合同尽管有上述积极作用,但其对社会公正价值的负面影响也日趋严重,不容忽视。
特别在我国,格式合同被银行业、保险业、邮电业、运输业等行业广泛采用,这是由我国的经济体制决定的。
论格式合同的规制

2006.11湖南农机HUNAN A GRICUL TU RAL MAC HINER Y收稿日期68作者简介聂国梅(68 ),女,贵州遵义人,遵义师范学院讲师。
研究方向法律。
论格式合同的规制聂国梅(贵州遵义师范学院 贵州遵义563002)摘 要:格式合同是现代社会使用最多的合同形式,它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因为其能减少交易成本,提高效率,故日益成为人们维护合法利益,预防风险的有力武器。
但在现阶段格式合同却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由于缔约双方地位的不平等而给弱势方造成权益损害,为使格式合同更好发挥作用,需要从行政、立法、司法及社会等方面对它进行规制。
关键词:格式合同;规制 中图分类号:D9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320(2006)11-0165-041 格式合同的含义及法律特征1.1 格式合同的含义格式合同,又称定式合同、附合合同。
英国称之为标准合同,法国、美国、日本称之为附合合同或附意合同,德国称之为一般契约条款,而我国台湾则称之为定型化契约。
它指的是合同条款由当事人一方为重复使用而预先拟订,相对方只能对该拟定好的合同概括地表示全部接受或不予接受,而不能讨价还价进行协商的合同类型。
格式合同是现代化大生产重复生产和交易的产物,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它在现代社会之所以被广泛应用,主要原因一是可以提高交易效益,降低交易成本;二是可以维护交易安全,有利于确定法律责任;三是可以弥补法律规定的不足,为当事人进行新型交易提供可能性。
但是应该看到,格式合同在给现代社会带来种种便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缺陷,如格式合同相对人的合同自由受到极大的限制、往往造成风险分配的不公平等。
1.2 格式合同的法律特征格式合同作为合同的一种,首先具有合同的一般特征,也就是说有一般合同成立要件或生效要件,如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当事人的主体合法,不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
但格式合同作为一种特殊的合同,还有自己的特征,主要是:1.2.1 格式合同的单方意志性单方意志性是指格式合同的条款由一方事先拟定,在签订合同时不允许相对人更改和协商,相对人要么完全接收,要么拒绝。
论格式合同的规制

收稿日期! ! " " # " 3 ! 7 作者简介! 聂国梅! # 女# 贵州遵义人# 遵义师范学院讲师$研究 % 3 # 7 !"
向) 法律$
% # 4
湖南农机
! " " # $ % %
效用$ 细致性是指格式合同的条款完备细致 # 包含一 个合同生效的所有内容$以保险合同为例 # 它包含 所有的合同必备条款和其它的条款# 相对人承诺时 往往只需要填写具体金额& 姓名等必要条款 $ 综上所述# 格式合同的单方意志性& 高效率性 和要约的广泛性& 持久性& 细致性等特征 # 使格式 合同成为现代社会中不可缺少的大量采用的合同 形式$
#! 对格式合同进行规制的对策
# $ ! ! 行政规制 在我国# 目前尚无管理和监督格式合同的专 门机关# 根据+ 合同法 , 有关规定# 合同的管理机关 应当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有关主管部门$ 在监 督体系方面 # 由于缺乏统一的监督机构 # 往往是部 门垄断利益会严重损害国家和人民的整体利益$ 格式合同 # 在政企合一的管理体制下# 各部门难以 超脱相对独立的狭隘利益# 制定出公平的格式条 款$ 因此 # 有必要改进格式合同行政控制的现状 $ 行政规制是对格式合同最早的规制方式 # 是 指通过政府行政权力对格式合同的内容予以公法 意义上的认可 & 许可 & 核准和监督# 它包括事先审 查和事后监督两个方面 $ 事先审查是由行政监督机关对一般的格式合 同条款的内容在其使用前先行审核# 经政府主管 部门审核之后方可使用$ 在德国和日本# 其政府 明令规定 # 特种行业如银行& 保险及建筑业等所使 用的格式条款 # 实行强制性的使用前行政审核制 度$ 我国的金融法& 保险法及铁路法也分别明文 规定 # 各银行的存款种类 & 利率须经具有政府职能 的中国人民银行核准 # 不许各专业银行擅自决定( 商业保险的 主要险种的基本 保险条款和保 险费 率# 由金融监督管理部门制定 ( 保险公司拟定的其 他险种的保险条款和保险费率 # 应当报金融监督 管理部门备案( 铁路运费及电信费用等 # 均由政府 主管部门核准后方可实施# 等等$ 所有这些都是 我国对格式 合同所作的行政 规制的最为重 要的 体现 $ 事后监督是由专门的政府组织机构对正在采 用的格式合同条款予以审查 # 对认为不公平的条 款发布使用禁令 $例如 # 英国 & 法国等# 其政府就 规定有对格式合同使用事后监督制度 $ 在我国# 根据 + 合同法, & + 反不正当竞争法 , & + 消费者权益 保护法, 等法律的规定#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有权对 当事人所使用的格式合同实施监督# 有权对利用 格式合同损害社会 & 侵害消费者进行查处$ 然而 # 在我国# 由于主管机关和相关行业之间 天然的% 暧昧’ 关系 # 在目前政企尚未完全分离的 情况下# 行业性& 部 门性的保护主义 仍然十分 严 重$ 有关主管部门虽为国家机关# 却不一定能超 然于本系统利益之上$ 因此# 我国行政规制的有 效进行# 需要从以下几个 面得到改进) ! 实行 " %
论格式合同中的错误

论格式合同中的错误[摘要]当表意人出于错误或不知致使其意思表示和内心效果意思不一致时,即产生了错误。
错误作为一种能够引起撤销权的原因,在格式合同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本文主要分析错误在格式合同的各种表现形式以及他们各自的法律适用情况。
[关键词]错误;格式合同;撤销制度;内容规制一、错误的内涵以及撤销制度当表意人出于错误或不知致使其意思表示和内心效果意思不一致时,即产生了错误。
错误一般分为两类:一种是表达错误。
即内心效果意思表示形成时并投有瑕疵问题,只是因表达行为而发生的错误;二是对内容的错误,即在内心效果意思形成过程中因对事物认识的不正确而导致所形成的意思发生瑕疵,我国的《民法通则》和《合同法》均没有直接规定错误,而只规定了所谓“重大误解”,学者对重大误解和错误是否为同一概念有不同的认识,归纳起来主要有同一说和不同说。
同一说认为,错误包括重大误解。
不同说认为,错误和重大误解是不同的概念,错误是指表意人出于错误或不知致使其意思表示和内心效果意思不一致。
而误解是表意人的相对人对意思表示内容的了解错误,并鉴于这种错误而作出意思表示。
笔者认为。
不同说之所以认为错误和误解不同,是因为认为错误是表意人的错误,误解是表意人的相对人的错误,但是,意思表示只在表意人所指的意思上发生效力,当表意人的相对人基于对意思表示内容的了解错误作出意思表示时,他本身其实就是表意人,此时的误解仍然属于表意人对于内容理解上的错误,因此我们在意思表示的层面上讨论错误和误解时,他们应该是同一个概念。
我国立法也是采取此观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71条规定:“行为人因对行为的性质、对方当事人、标的物的品种、质量、规格和数量等的错误认识,使行为的后果与自己的意思相悖,并造成较大损失的,可以认定为重大误解。
”这里的错误认识既包括错误,也包括误解。
法律之所以规定因错误而订立的合同可以撤销,实际上是在表意人和相对人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1)意思表示作为民事法律行为的重要因素,它必须是真实的,而私法自治的目的又在于使每一个人能够按照自己的真实意思去构建法律关系,如果这种自治建立在意思瑕疵的基础上,那么这种自治的意义也大打折扣。
论格式合同的价值冲突与立法规制方式

论格式合同的价值冲突与立法规制方式【摘要】格式合同与古典契约理论存在着价值冲突,冲突的内因是传统合同自由原则的缺陷。
在现代合同自由理论下,格式合同的价值取向应当是公平正义,应通过立法手段,完善调整格式合同的法律法规,以矫正格式合同关系中的不平衡,更好地保护在合同关系中居于不利地位的弱者,从而保障交易公平,实现社会公正。
【关键词】格式合同;价值冲突;价值取向;立法规制0引言在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生产、交易以及人们的生活消费等无不是通过合同实现的。
格式合同因其大大简化了交易的过程,省略了意思表示的交换,维护交易安全,节约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等优点而被人们所广泛接受。
但格式合同也是一把利弊并存的双刃剑,其对社会公正价值的负面影响也日趋严重,不容忽视。
其不可协商的条款使得合同相对人的合同自由受到极大的限制,而且格式合同中往往存在不公平条款,对合同风险的分配往往不合理,需要在法律上予以规制。
本文试图从各国对格式合同的法律规制的比较分析中,试分析格式合同价值冲突的表现以及如何运用法律手段恰当地规制格式合同。
1格式合同的内涵“格式合同”是一个外来词,在各国立法体例和判例学说中,称谓不一,理解各异。
德国法律中称为“一般契约条款”或者“普通契约条款”,法称为“附合合同”,英、美称之为“标准合同”,我国台湾称之为“定型化契约”,葡萄牙、澳门称之为“加入合同”,中国大陆学者则称之为“定式合同”、“标准合同”等。
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称之为“格式合同”,新《合同法》则称之为“格式条款”。
尽管在称谓和理解上不一,但在意义上并无太大差异。
本文使用格式合同一语。
所谓格式合同,它是指当事人一方为了重复使用而预先定好了合同的条款,而且在订立合同时无须与对方当事人就其进行协商,只要相对人同意签订即意味着其决定全部接受了这些条款而签订的合同。
即另一方当事人要么从整体上接受合同所列条件,要么不订立合同。
[1]格式合同作为合同的一种,首先具有合同的一般特征,也就是说有一般合同成立要件或生效要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格式合同的缺陷及法律规制论格式合同的缺陷及法律规制摘要格式合同的产生和发展是20世纪合同法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
随着社会化程度的提高和公用事业的发展,格式合同被普遍地应用于现代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格式合同是当事人为了重复使用而预先拟定并未与对方协商的合同。
以简捷、省时的特色迎合了经济生活高效、低成本的要求,具有传统合同不可比拟的优势,从而得以广泛使用。
但随着格式合同的推广使用,其缺陷也显现出来,虽然格式合同的提供方不能强迫对方接受格式条款,提供方经常利用其经济优势规定诸多不公平的条款,合同相对人却无力对抗。
各国均在承认格式合同对现代社会的重要作用,发挥格式合同长处的同时对其予以控制。
我国在对格式合同的效力认定和法律规制上与格式合同的发展明显不协调,应当规范格式合同的效力认定,完善格式合同的订立方式和条款内容。
只有对格式合同进行全面而科学的法律规制,才能既符合合同的自由、公平和正义,又满足现代经济生活高效率、低成本的要求。
关键词:格式合同;规制;完善江南大学学士学位论文AbstractThe emergence and development of format contract in 20th century is an important sign of the development of contract law. With the improvement in the level of socializ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public utilities, the format contract is widely used in every field of modern social life. The format contract is the one which the parties pre-prepared to re-used and not negotiated with the other party. Its simple and time-saving characteristics meet the efficient and low cost requirement of the economic life, it has the advantage over the traditional contracts which can be widely used. But with the promotion of the use of format contract, its defects are also revealed, although the providers of the format contract cannot force the other party to accept the terms of the format, the providers can often use its economic advantage to draft many unfair terms, and the other party is unable to fight for. All countrie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recognition of the format contract and making the format contract to the strength of the modern society, at the same time, all countries try their best to control it. In our country, the validity and legal regulation of the format contract are apparently discordan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ormat contract, the validity of the format contract should be standardized and we should also perfect the way of making the format contract and its articles. Only through a comprehensive and scientific regulation, the format contract can meet the freedom, fairness and justice requirements and can also meet the high efficiency and low cost needs of the modern economic life.Keywords: format contract;regulation;perfect论格式合同的缺陷及法律规制目录第1章引言 (1)第2章格式合同的相关问题 (2)2.1格式合同的概念及由来 (2)2.2国外格式合同的实践经验 (2)第3章格式合同的利弊与规制的必要性 (4)3.1格式合同的利弊 (4)3.1.1 格式合同的优越性 (4)3.1.2 格式合同的缺陷 (4)3.2 对格式合同规制的必要性 (4)3.2.1 对格式合同进行规制是追求契约正义的必然要求 (4)3.2.2 对格式合同进行规制是追求契约自由的具体体现 (5)3.2.3 对格式合同进行规制是解决价值冲突的重要手段 (5)第4章我国格式合同法律规制的现状及其缺陷 (7)4.1 我国对格式合同立法规制的现状 (7)4.1.1 立法现状 (7)4.2 我国格式合同立法规制的不足 (8)4.2.1 法律体系和立法内容上的不足 (9)4.2.2 实际操作上的缺陷 (9)第5章我国格式合同立法规制的完善 (10)5.1 格式合同订立方式的完善 (10)5.2 格式合同订入条款内容的完善 (10)第6章结语 (12)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致谢. (14)论格式合同的缺陷及法律规制论格式合同的缺陷及法律规制第1章引言格式合同自十九世纪初在西欧的工场和和商人之间以相沿成俗的条件下,订立合同而萌芽以来,随着生产与交换的高度社会化,格式合同已成为社会经济生活中一项极为重要的交易制度。
格式合同以契约自由为理论基础而产生和发展,最后却变为滥用自由权利的典范,这种快捷高效的合同形式在给人们生活带来极大方便的同时也产生了负面效应。
突出表现在它易为经济强势者利用成为欺压弱势消费者的工具,进而走向了契约自由的反面,如何规制不合理的交易条款,维护合同正义,能够真正保护消费者的利益,并维护正常的交易秩序。
完善格式合同健康发展是必经之路。
格式合同的出现和使用,特别是竞争性行业中的格式条款可以通过节省消费者和生产者签订特定促销合同的交易成本而提高效率。
但是,利之所在,也是弊之所存。
因为格式条款乃由合同的一方当事人单方面提出,当事人利益之驱动常使之以追求其自身之最大利益为目标,因此在格式条款中往往制定各种不公平条款,导致合同双方的合同权利义务失去平衡。
格式条款的广泛应用也产生了一系列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因此,我们注重的焦点应是如何针对格式合同业已存在的缺陷,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通过立法、司法、行政等各种手段,寻求有效的方法,对格式条款进行合理规制,使其进一步加以完善,适应新环境下的社会经济生活,从而兴利除弊,保障公平和正义,维护广大弱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保护合同相对人的合法利益,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这是合同法理论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亦是本文的基本出发点。
江南大学学士学位论文第2章格式合同的相关问题2.1格式合同的概念及由来何为格式合同,大陆学者认为是“由当事人一方预先拟定,相对方只能对该拟订好的合同概括地表示全部同意接受或者全部不予接受,而不能讨价还价的合同类型”①台湾学者将格式条款界定为“系指契约当事人之一方,为与不特定之多数相对人订立契约之用,而预先就契约内容所拟订之交易条款”②在现在比较规范的《国际商事合同通则》第2条、第19(2)条给出格式条款的定义是:“一方为通常和重复使用的目的而预先准备的条款,并在使用时未与对方谈判。
”格式条款在法国法中称为附和条款;德国法中称为一般交易条件或条款;在日本法中称为普通条款;在英美法中称为不公平条款。
所谓格式合同是指合同条款由当事人一方为重复使用预先制定,对方当事人只能表示同意或者不同意,而不能与对方进行协商的合同。
格式合同具有内容的不特定性、合同条款的单方预定性、合同双方地位的不平等性、合同内容的标准化、重复使用性及不可协商性的特征。
格式合同是近代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产物,公用事业不断出现和发展而且在社会活动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重要的交易活动在商品和服务提供者与顾客之间发生。
[1]如果他们之间对每次交易都进行协商,在这种情形下这不仅不现实,也不利于交易活动的顺利进行与完成。
2.2国外格式合同的实践经验在对格式合同进行规制的各种手段中,立法己经成为各国规制格式合同的基本方式。
意大利用民法典的形式对格式合同进行规制,构建了本国规制格式合同的法律体系。
1992年1月1日生效的新《荷兰民法典》借鉴了意大利的模式,1976年德国通过《一般交易条款法》,该法于1977年4月1日生效。
在法国有些特别法为禁止或排除不公平合同条款、保护消费利益,专门设计了一些条款为消费者所能得到的赔偿设定最低界限或其他优惠条件。
在美国,规制格式合同的法律有《标准消费信贷法》、《统一商业信贷法》和《国家消费者法案》等。
英国1977年的《不公平合同条款法》中的不公平条款主要是指免责条款,该法主要调整消费者合同领域。
“司法工作的最大目的,是用权利观念代替暴力观念,在国家管理与物质力量使用之间设立中间屏障。
”③契约自由原则的主宰地位和广泛盛行的19世纪,法院认为格式合同是双方当事人签订的契约,和其他普通合同一样是双方的合意,契约即法律,因此具有了排除法院干预的法律效力,法院无权对其即使是不公平的条款进行解释和更改。
各国在格式合同泛滥成灾、损害广泛的情况下,逐渐开始承认法院对于格式合同有权予以干预。
对①杨立新主编:《合同法的执行与运用》.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60页②2詹森林:《消费者保护法与预售屋买卖定型化契约)).见:《国立台湾大学法学论丛》第27卷第1期.(不需要注释,可以放到后面的参考文献中)③【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上卷),董果良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15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