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生物学 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

合集下载

2024年冀少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单元第2章教学设计3. 第三节 真菌

2024年冀少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单元第2章教学设计3. 第三节 真菌

真菌课时目标1.描述酵母菌和霉菌的形态结构特点。

2.举例说出酵母菌、霉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3.列举真菌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学习重点:描述酵母菌和霉菌的基本特征,概括真菌的特征。

学习难点:概括真菌的特征。

课时活动设计情境导入。

展示馒头、面包等发面食品的图片,暄软可口的发面食品是我们餐桌上常见的食物,它们之所以暄软多孔是因为在制作过程中加入了一种微生物,你知道是什么微生物吗?设计意图:利用生活中熟悉的食品和现象,拉近课程内容与学生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酵母菌的基本特征。

1.组织学生活动:用显微镜观察酵母菌。

课前准备实验材料用具:酵母菌培养液(酵母粉加糖和水,室温培养)、碘液、镊子、载玻片、盖玻片、纱布、吸水纸、滴管等。

讲明实验步骤与要求:首先制作酵母菌临时装片,然后使用显微镜观察酵母菌的形态结构,小组讨论比较酵母菌与细菌的结构是否一样。

学生通过观察光学显微镜下的酵母菌,可以得出酵母菌是单细胞个体,呈卵形。

在此基础上出示电镜下酵母菌的细胞结构图,让学生识别酵母菌细胞各部分结构,比较其与细菌细胞结构的异同。

2.酵母菌的繁殖方式。

图片和视频展示酵母菌的出芽生殖和孢子生殖。

教师讲解:环境条件适宜时,酵母菌向外生出与自身相似的芽体,芽体脱离母体后,成为一个新的酵母菌个体,这种生殖方式称为出芽生殖。

环境条件不适宜时,酵母菌进行孢子生殖。

3.酵母菌的营养方式。

再次分析酵母菌的细胞结构,明确酵母菌细胞内不含叶绿素,不能光合自养,结合人们使用酵母菌发面的生活现象,说明酵母菌能分解周围环境中现成的有机物,进行异养腐生生活。

4.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可以把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释放大量能量;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可以把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酒精,释放少量能量。

酵母菌是一种兼性厌氧菌,有氧无氧都能进行呼吸。

结合生活中的酿酒技术,向学生提问酿酒装置应该是什么样的。

设计意图:遵循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首先通过真实的观察,让学生形成鲜活的感性认知,然后通过归纳总结、理论阐述,结合生活中的实际现象,给学生创设有据可依、形象直观的思考情境,使学生能够通过主动学习,并运用分析与理解、推理与辩证、比较与归纳等科学思维主动建构概念。

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七年级生

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七年级生

《练习测量》说课稿(河少版)xxxx平固店中学xx一、说教材:本节课是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第一章第三节的内容。

主要是利用基本工具进行测量,让学生掌握一些实验操作技能,提高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受到一些科学方法的教育和启迪。

所以本节课内容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实验技能,认同“误差”的存在,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说实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一定的测量方法和技巧。

2、了解测量不规则生物体的周长、面积的方法。

3、知道产生误差的原因以及减小误差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尝试测量的基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同“误差”的存在,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测量叶片的面积。

难点:测量不规则生物体的周长。

四、说教学方法和手段:主要方法是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测量,教师加以指导,可以让他们掌握一定的测量方法和技巧,为以后研究生物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实验器材:刻度尺、细线、叶片、方格纸等。

五、说教学过程:全班分成六组,每组准备两套教学工具。

(一)激情导入:(设疑导入,激发兴趣)同学们都量过身高和体重吗?都是用什么工具测量的呢?(学生回答)那么在研究生物体时,也经常需要测量生物体的面积和体积等,而生物体又有很多都是不规则的,那么用什么方法来测量这些形状不规则的生物体呢?让我们从第三节的内容——练习测量中找到答案吧!(二)展示口号、出示目标:大声说出来我们今天的口号:走出羞涩,挑战自我。

让我们大家齐读一下今天的学习目标,做到心中有数。

(三)新课讲解:1、练习测量叶片的周长(1)、选择工具,开始测量。

各组拿出你手中的叶片,选择测量工具,并记录测量结果。

(由组长负责分配任务)(2)、报告测量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由小组代表说出各组测量结果,组长进行对比分析,看用的测量工具是否一样,测量结果是否相同。

(3)、认同“误差”的存在。

教师评语:为什么不同学生的测量结果会不相同?原理:原来测量工具和测量人不同,而导致测量结果会存在误差。

初中生物_第三节开花和结果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生物_第三节开花和结果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学科 生物年级 七年级 课型 新授课 课题 开花和结果主备课时1学习 目标1.概述花的结构及各部分的作用。

2.概述传粉和受精的过程,阐明花与果实和种子的关系。

3.对被子植物的一生有整体了解。

重 学习重点1. 1.认识典型两性花的基本结构。

. 2.受精的过程及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

学 学习难点受精的过程及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

探究园修订园课前回顾与预习1.被子植物生长到一定的阶段就要繁殖后代,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 和 。

2.一朵花的基本结构中最重要的是 和 ,因为这两种结构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直接有关。

课堂突破——合作探究一、花的结构1.结合课本104页图21观察桃花的模型或者鲜花,依次了解各结构。

2.总结:花的基本结构内生花蕊内生萼片花柄3.完成下列图解:雄蕊— —花粉— 雌蕊— — —卵细胞 二、传粉和受精1.传粉: 从 中散放而落到雌蕊 上的过程。

(1)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2)异花传粉需要一定的媒介: 。

花的结构阅读课本105页图23、24相关说明,了解虫媒花和风媒花适于传粉的特征。

2.受精:结合课本P105图25阅读正文,了解受精的过程,完成下列问题。

(1)柱头上的粘液刺激落在其上的萌发长出;(2)花粉管穿过花柱,进入,一直到达;(3)花粉管末端破裂,释放出进入胚珠内部;(4)精子和胚珠里的结合形成。

三、果实和种子的形成1.结合课本P106图26阅读正文,完成下列问题。

受精作用完成后,雌蕊的子房继续发育成植物体的,其中子房壁发育成,胚珠发育成种子,胚珠中的受精卵发育成种子中的。

2.人工辅助授粉课堂小结柱头花柱雌蕊子房壁子房珠被胚珠种子+精子卵细胞+精子极核________ __________家庭作业:靶向作业课后反思【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好奇心较强,希望探索生物的奥妙,我把握学生的这一心理,用实物导入,逐步引导学生深入剖析,探究新知,掌握知识,并利用学生好胜心强的特点,以信息技术为支撑,随机点名,小组评价,激发学生的战斗力。

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动物细胞》教案

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动物细胞》教案

第三节动物细胞
小结:
①步骤:擦→滴→洁、取→涂→盖→染
②滴生理盐水;取材前漱口;刮取
重点讲解:
①图片展示,说明取材前为什么要漱口
②教师示范,取材的位置,力度
③强调:碎屑一端,轻涂
讲授:
2.观察:重点观察一个口腔上皮细胞3.绘图:依据所观察的细胞,画一个细胞结构简图,尝试注出各部分名称
巡视,指导,纠错
实验小结:
1. 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基本结构是怎样的?
2.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为什么要用生理盐水,用清水行不行?
讲授新课二、植物细胞
动植物细胞的异同点过渡:我们通过观察,知道了人体口腔上皮
细胞的结构,其它动物细胞的结构是怎样的
呢?
展示:其它动物细胞图片
提问:通过观察、对比,你能归纳出动物细
胞的基本结构吗?
板书:二、动物细胞
板图:动物细胞模式图
拓展图片:健那绿染色的人体口腔上皮细胞
讲述:如果用健那绿染色,在动物细胞的细
引起关注
观察,对比,
归纳,交流
以生物图形
式记笔记
填图:各结
构名称
对比、思考
交流,分享
倾听,认同
比较分析不同
动物细胞的结
构,形成共识
图文结合,加深
记忆
当堂巩固记忆
归纳提升
提高学生对比,
分析能力
对课标中的两
个重要概念,进
行强化。

冀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多细胞生物体》

冀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多细胞生物体》

第四季度
免疫调节的概念
免疫调节是指通过免疫 系统的活动来调节和控 制生物体的免疫应答反 应。
免疫调节的机制
免疫系统通过识别和清 除外来抗原、调节自身 免疫应答反应以及维持 免疫平衡等方式来调节 生物体的免疫应答反应

免疫调节的特点
免疫调节具有特异性、 记忆性和自我调节的特 点,能够有效地防御外 来病原体的入侵,维持
胚胎细胞经过分化形成各种组织器官, 如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 神经组织等。
组织器官的功能
细胞分化的调控
细胞分化受到多种因素的调控,包括基因的 选择性表达、激素和生长因子的调节等,这 些因素共同作用,决定了细胞分化的方向和 程度。
不同的组织器官具有不同的功能,如消 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共同 维持多细胞生物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机体的健康。
免疫调节的意义
免疫调节对于生物体的 免疫防御和自身稳定具 有重要意义,它能够使 生物体在面对不同的病 原体时作出迅速、准确 的反应,从而有效地抵
御疾病的侵害。
04
多细胞生物体的生存环境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1 2
生物适应环境
多细胞生物体通过适应其生存环境来维持生命活 动,如沙漠中的骆驼能够储存水分,适应干燥的 气候。
细胞种类与功能
能量转换
如线粒体和叶绿体。
物质合成
如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信息传递
如中心体、溶酶体和突触小泡。
组织与器官
组织
由形态相似、功能相同的细胞和细胞间质组成,如肌肉组织、神 经组织、结缔组织等。
器官
由多种组织协同工作,完成特定生理功能的结构,如心脏、肝脏 、大脑等。
系统与个体
系统

尚云霞植物体的层次结构教学设计

尚云霞植物体的层次结构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多细胞生物体(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秦皇岛市第十七中学尚云霞教学理念:本节课主要进行的是概念教学,包括器官的概念和多细胞生物体是具有层次的概念。

为有效地实施教学,本次课主要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体验合作的乐趣。

1.根据学生年龄小,对于直观的教学材料更易于引起兴趣的特点,在课的一开始播放一段视频,把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就抓住了。

在探究中使用的也是实物材料,方便学生观察。

课件中展示了大量的图片也是针对这一特点设计的。

2.在进行科学探究中,按照观察的顺序进行:先整体后局部,先宏观后微观,并要求学生根据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实事求是得出结论,这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探究态度和科学素养。

3.在概念教学中,根据概念得出的一般过程进行教学设计――归纳总结,得出概念后,学习运用概念来进行判断――演绎分析。

从而达到对概念的正确理解和运用的目的,培养了学生分析综合的思维能力。

4.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提倡的学习方法,这一学习方法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合作交流,思想碰撞,锻炼了学生的沟通能力,达到共同进步的效果,学生体验到合作乐趣,形成合作意识。

5.理论联系实际,介绍农业生产中对营养器官和繁殖器官的生长调节,体现STS教学思想6.积极评价学生课堂表现,鼓励学生地参与,保护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教学目标:知识性目标:1. 探究器官的概念。

2. 描述被子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技能性目标:运用观察的方法,识别被子植物的六大器官,辨别器官由不同组织构成。

情感性目标: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认同科学探究需要与人交流和合作,在交流和合作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器官的概念;被子植物体的层次结构。

教学难点:器官的概念。

教学方法:观察法;演示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法。

学法指导:学习通过归纳的方法总结出器官的概念,再通过演绎的方法根据器官的概念推断给定的结构是否为器官。

河北少儿版生物七上第二章第一节在实验室里观察植物课件1(80张PPT)(冀教版七年级上)

河北少儿版生物七上第二章第一节在实验室里观察植物课件1(80张PPT)(冀教版七年级上)

食用叶的有青菜、大白菜、洋葱、百合…… 茎:马铃薯、姜、仙人掌、荸荠、芋艿、 茭白、藕…… 根:萝卜、胡萝卜、甜菜、番薯…… 果实:水果、蔬菜、花生、香瓜子、… 种子:西瓜子、玉米、山核桃、栗子、 稻谷…… 花:菊花、玫瑰、茉莉、桂花、蒲公英、 雪莲等……
常见的植物
(2)
???
是否所有的植物都能产 生种子呢?
芦藓、蛔虫、海带、鲢鱼、鹰、青蛙、
蚊子、蚯蚓、海蛰
能进行光合
不能进行光合
作用
作用
梨、马尾松、蕨、 葫芦藓、海带
……
虎、螺、乌龟、 蛔虫、鲢鱼、鹰、 青蛙、蚊子、蚯 蚓、海蛰
……
梨、马尾松、蕨、葫芦藓、海带
有器官分化
无器官分化
梨、马尾松、 蕨、葫芦藓
海带
有花
无花

马尾松、蕨、葫芦藓
有根 马尾松、蕨
无根 葫芦藓
玫瑰
杉、桫椤
相同 点
都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不同 种子外有果皮包 种子外没有果皮
点被
包被
生活 大多数生活在陆 生活在陆地上 环境 地上
五彩缤纷的 大自然
花丛中有动物出现吗?
蜜蜂、蝴蝶在花 丛中忙于什么? 对植物有好处吗?
过一段时间,植 物的枝头有变化 吗?出现了什么?
我们在吃水果时,经
常可以发现里面有种 枝子头(上结seed)。这说 的些蔬说你菜能平和常水所果吃中 满产了生果实种子的植物有叫哪些做是植物的

树冠最大的树——榕树

最长的植物——白藤
最小的有花植物——无根萍
植物老寿星——龙血树
最高的植物——杏仁桉
最轻的树——轻木
最稀有的树——普陀鹅耳枥

冀少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章《第三节多细胞生物体》说课稿

冀少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章《第三节多细胞生物体》说课稿
4.采用图解、动画等形式,展示多细胞生物体从细胞到个体的发育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各结构层次之间的关系。
(三)巩固练习
为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提升应用能力,我计划设计以下巩固练习或实践活动:
1.判断题:设计关于多细胞生物体结构层次的判断题,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2.问题讨论:提出关于多细胞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的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学生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
2.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
3.课后访谈,了解学生的疑问和建议。
反思和改进措施包括:
1.根据学生反馈,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2.加强自身教育教学理论学习,不断提升教学水平;
3.注重课后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二)学习障碍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单细胞生物的基本知识,具备了一定的生物学基础。然而,他们可能在学习多细胞生物体方面存在以下障碍:
1.对多细胞生物体结构层次的深入理解困难,容易混淆组织、器官、系统等概念;
2.难以将多细胞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内化为自己的认知;
3.缺乏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和环保意识,可能导致对本节课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达成度不高。
2.课堂互动可能不够充分,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
3.时间分配可能不合理,导致教学重点不突出。
为应对这些问题,我将:
1.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如增加实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结构层次;
2.设计更多互动环节,关注全体学生,提高课堂参与度;
3.灵活调整教学进度,确保教学重点的突出。
课后,我将通过以下方式评估教学效果:
五、板书设计与教学反思
(一)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设计将采用层级结构布局,清晰地展示多细胞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主要内容分为四个部分:定义与特点、结构层次、结构与功能关系、实例分析。板书风格简洁明了,关键词突出,辅以图表和箭头表示各层次之间的关系。

冀少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生物学》介绍

冀少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生物学》介绍

了解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 认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人
与生物圈和谐发展的重 要意义
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内容的选择和组织
2、紧密结合中小城市和广大农村学 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生产实践选择 教材内容,充分体现“科学、技术、 社会”的教育改革思想。
第一册
致同学们——生物科学在向你招手 第一单元 我们身边的生命世界 第一章 开启生命科学之门
冀少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 《生物学》介绍
河北版国家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简介
主 编:刘植义
副主编:付尊英、潘紫千、王月玲
编 者(以姓氏笔划为序):
第一册:牛爱平、王月玲、刘振山、李红敏、张 玲、潘紫千
第二册:尹慧芳、陆 强、周予新、周素芬、张翠宝、魏宝贵
审 稿:叶佩珉
刘植义 河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


















八 (上)
921791041
1
0
63
八 (下)
13
0
5
5
15
6
1
1
2
49
内容的选择和组织
4、注重科学方法教育,在不同章 节中渗透科学方法、态度。
5、重视能力培养梯度的设计,对 不同年级的学生活动有不同的要 求。
能力体系

单元
第一册 第一单元 我们身边的生命世界
第三单元 植物的生活与栽培 第四单元 动物的生活与饲养 第五单元 微生物的控制和利用
主要目标
认识生物圈中生物的多样性 和统一性
认识自我,保护自身,了解 人类在生物圈中的地位 和作用

2024年秋新冀少版生物七年级上册课件 第二章 微生物 2.2.3 真菌

2024年秋新冀少版生物七年级上册课件 第二章 微生物 2.2.3 真菌

2.酵母菌的繁殖方式
(环境适宜) 出芽生殖
芽体
电镜下酵母菌的形态
(环境不适宜) 孢子生殖
当环境条件不适宜时,酵 母菌发育到一定的阶段,一个 酵母菌的细胞里会产生几个孢 子,每个孢子最终能发育成一 个新个体,这是酵母菌的孢子 生殖。
3.酵母菌的营养方式 异养、腐生
酵母菌分解周围环境中现成的有机物
第二章 微生物
第三节 真菌
1.描述酵母菌和霉菌的形态结构特点。 2.举例说出酵母菌、霉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3.列举真菌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4.关注生物学知识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
暄软可口的发面食品是我们餐桌上常见的食物,它们 之所以多孔暄软是因为在制作过程中加入了一种微生物, 你知道是什么微生物吗?
酵母菌
形态结构:单细胞,卵形 细胞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 生殖方式:出芽生殖,孢子生殖 营养方式:腐生生活 呼吸方式:有氧,无氧都能生活
形态结构: 许多菌丝组成,分气生菌丝和营养菌丝,多细胞
霉菌 细胞结构: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营养方式: 腐生生活 生殖方式: 产生孢子繁殖
酿酒装置应注意密封隔绝空气。
(二)霉菌的基本特征
在潮湿温暖的地方,很多物品上长出一些肉眼可见的绒毛 状、絮状或蛛网状的菌落,就是霉菌。
青霉多着生在桔子等水果上
霉菌种类很多, 最常见的有青霉 和曲霉。
曲霉多着生在谷物、衣物、馒头上
活动二 观察青霉和曲霉
实验步骤
1.取一块新鲜橘皮和一块馒头,放入培养皿,滴加少许清 水,放在阴湿,温暖的环境,定时观察记录。 2.待橘皮和馒头长“毛”发霉时,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形态 和颜色。 3.制成临时装片用显微镜观察。

冀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材目录1

冀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材目录1

冀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材目录教材作为最重要的课程资源学生学习(七班级生物),老师教授的最基本蓝本,那它的目录都有什么呢?整理了关于冀教版七班级生物上册教材目录,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冀教版七班级生物上教材目录第一单元我们身边的生命世界第一章开启生物科学之门第一节走进生物实验室第二节学会观察第三节练习测量第四节采集与制作标本第五节学习探究第二章形形色色的植物第一节在实验室里观察植物第二节校园植物观察第三节经济植物第四节我国的珍稀植物第三章多种多样的动物第一节在实验室里观察动物第二节田野动物调查第三节常见的动物第四节我国的珍稀动物第四章物种的多样性第一节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第二节练习对生物进行鉴别第三节保护物种多样性综合第五章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第一节生物体由细胞构成第二节细胞分化形成组织第三节多细胞生物体第四节单细胞生物体综合综合收拢子节点索引月考专栏期中专栏期末专栏本册综合七班级生物实验教学计划生物科学实验是以认识生命运动的本质和规律为目标的实践。

在每一个实验的过程中,从实验意念的产生到实验方案的设计,从实验结果的分析到实验(报告)的完成,每一步都有思维活动,每一步都是思维的结果。

所以,生物科学实验有利于把学生带入发现问题的情境,使学生在分析实验问题之中和在解决实验问题中锻炼思维能力。

现将本学期的生物实验教学工作制定计划如下:一、指导思想通过实验教学培育学生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及小组的协作精神。

让学生通过现象观察事物的本质,从而认识和揭示自然科学规律,培育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追求真理的意识,切实让素质(教育)落实到实处。

二、教学要求1.演示实验必须按课标要求开足,老师在课堂上用演示的(方法)面对全体学生进行实验。

通过观察实验现象,使学生能够获得感性的认识和验证,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若有条件可改成分组实验,增强学生的切身体验。

2.学生分组实验,也要按课程标准的要求把学生实验全部开齐。

对于学生实验,若能当堂看清实验结果的须在实验室里老师指导下进行,老师监督学生对每个实验达到操作规范、熟练的程度;培育他们浓厚的生物学爱好和语言表达能力。

初中生物_第三单元第二章第三节开花和结果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生物_第三单元第二章第三节开花和结果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上开花和结果教学设计基于对教材的分析,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现确立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按着实验顺序解剖不同的花,识别花的基本结构。

2).描述传粉和受精的过程。

3).分析花各部分的发育情况,说明花与果实、种子以及其他部分的关系。

能力目标:1).通过对花的解剖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自学能力。

2).通过描述传粉和受精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通过请学生上台展示讲解,请同学们修改补充、作出评价的方式培养学生认真听,细心分析的能力,并增强学生的评价意识。

德育目标:1).欣赏花的美丽。

2).养成爱护花的习惯,珍爱身边的一草一木。

3).体验合作探究的乐趣。

4).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花的基本结构及其最重要部分。

2).训练学生观察、分析、讨论、交流、创新等技能。

教学难点:1).雌蕊、雄蕊的主要功能,子房的纵剖结构。

2).有效地组织引导学生质疑、观察与讨论、交流等活动。

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上开花和结果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对于周围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希望能够亲自解开其中的奥秘,若引导学生对此现象提出问题:“为什么开花之后会结果?开花和结果到底有什么关系?”学生即会被此问题所吸引,而迫切想揭开谜底。

把握学生这一心理,我逐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多媒体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主地解决问题,掌握知识。

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上开花和结果效果分析本章以被子植物为例讲述绿色植物的生命周期,按照被子植物生长发育的顺序,依次讲述了“种子的萌发”、“植株的生长”、“开花和结果”。

学生在前面两节课的学习中,通过探究实验、抽样检测、演示实验等活动,亲身体验了绿色植物从萌发到生长的过程,生动有趣。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也很少有机会观察到从开花到结果的全过程,理论知识较抽象,因此针对本节课的教学通过探究实验的探索,我做了如下处理:1. 指导学生观察并解剖花的结构,粘贴花的个部分结构,既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同时为课上解决同学们在观察中遇到的问题和突破教学重点花的主要结构预留了充足的教学时间。

冀少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章《第三节多细胞生物体》教学设计

冀少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章《第三节多细胞生物体》教学设计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交流学习方法和技巧。
3.教师强调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提醒学生加强课后复习,为下一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五、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多细胞生物体知识的掌握,培养他们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请学生绘制一张多细胞生物体的结构示意图,标注出主要的组织、器官和系统,并简要说明它们的功能。
5.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多细胞生物体的组织、器官和系统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2.掌握细胞分裂、分化的过程及其在多细胞生物体生长发育中的应用。
3.培养学生运用生物学术语描述多细胞生物体结构、功能的能力。
作业要求:
1.学生需按时完成作业,保持字迹工整,绘图清晰。
2.科普文章要注重科学性、知识性和趣味性,力求让读者容易理解。
3.收集的实例要具有代表性,能够说明多细胞生物体的特点。
4.设计的选择题要具有一定的难度,能够启发学生思考。
5.总结多细胞生物体生长发育过程时,要注重逻辑性和条理性。
教师将根据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进行批改和反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作业互评,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让他们学会尊重他人、分享知识和经验。
4.培养学生勇于探究、善于思考的科学精神,使他们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
5.通过学习多细胞生物体的知识,引导学生关注人体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本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多细胞生物体的基本知识,培养他们观察、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同时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河北少年儿童义务教育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粮食作物教学设计

河北少年儿童义务教育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粮食作物教学设计

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粮食作物》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位于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章第三节.是承前启后的一节,本节介绍了粮食作物的知识,在介绍粮食作物的过程中讲述了单子叶植物的概念.课本设计了一个探究活动,通过学生的探究活动对水稻等单子叶植物进行观察,认识其根,茎,叶,花,果实等的结构特点,进而认识到单子叶植物的普遍特征."知识链"部分则简要介绍了粮食作物的种类和单子叶植物的概念.使学生识别当地常见的粮食作物,概述植物主要类群的主要特征,举例说出双子叶植物与单子叶植物的主要特征.为今后关注形形色色,丰富多彩的植物,增强珍爱生命,热爱自然的自觉性奠定丰厚的基础.二,学情分析优势教材上,下节知识体系联系紧密,形成对比,便于学生理解识记. 经验是最好的老师,大千世界是学生最初的课堂,田间的粮食作物是农村学生司空见惯的,学生在识别粮食种类,描述单子叶植物特征方面已经积累了一些知识和经验.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生活基础.劣势教材在单子叶植物花,果实,种子的特征这一部分文字叙述简单,需要学生有一定的文字理解能力和良好的思维习惯.有的学生对节约粮食,提高粮食产量的必要性等方面存在认识的误区,因此,搜集相关信息是本节课设计的补充和升华.三,设计思路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识别当地常见的粮食作物,并能够判断属于谷类作物,豆类作物,薯类作物中的哪一类.(2)举例说出单子叶植物的特征.[能力目标](1)通过分析小麦或水稻的花和果实的特点,巩固观察的方法(2)初步具有收集和利用课内外的图文资料及其他信息的能力.(3)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某些生活,生产或社会实际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讨论争辩的过程中,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持之以恒的科学意志品质.(2)关注世界粮食需求趋势,确立节约,健康的生活态度.(3)提升人文素养,倡导主动参与,与人合作,汲取不同意见,要学会倾听欣赏和感悟,要有质疑精神,批判意识,自信自强等人文理念.2,教学重点,难点识别当地常见的粮食作物,概述水稻外部形态,果实,种子的主要特征,举例说出双子叶植物与单子叶植物的主要特征.3,教学方法(1)创设民主,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只是组织者,合作者,帮助者,指导者,在民主,和谐,合作的课堂气氛中,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2)体现小组合作学习,前后桌4人为一个学习小组,各组选出小组长,发言人和记录员,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促进学生的合作学习,增强集体意识,使分组学习有实效性,不流于形式. (3)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在课程导入时用古诗词及粮食作物图片创设问题情景,引发学生探究.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对教学重点和难点做充分的补充和完善,使教学难点变难为易,促进学生结合已有的知识结构掌握重点,理解难点,学生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开展研究性学习,促进了学生知识的建构.(4)深入挖掘课程资源,合理有效地重组教材利用视频资源获得对知识的感性认识,结合生活资源,对教材合理补充拓展.问题设置有层次,有难度,有理论上的归纳又有理论到实践上的应用,促进学生自主性学习,研究性学习.课前收集有关提高粮食产量,新兴粮食品种的前沿资料,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升华.(5)注重学生发展性评价,多元评价.教师采用激励性语言,鼓励的眼神,亲切的举动以及恰当有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合理的评价,尽量让每个学生体验到成功和快乐,使学生感到快乐,受到鼓舞,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自尊心,自信心加强.4,学法指导(1)面向全体同学,尊重每一位同学,给每一个同学提供同等的学习机会,使所有学生都能通过生物课的学习在原有的水平上获得发展.根据学生的兴趣需要,课程内容多样化,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从生活中出发设置问题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入探究角色,开始探究活动.指导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引导学生交流与合作,认知新知识;鼓励学生创新与实践应用新知识.(2)体现合作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乐于探究,善于观察问题,勇于提出问题,组内合作分析和解决问题,组间互相交流,达到全班同学共同攻克疑惑的目的.(3)努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以知识为载体,渗透科学的观点,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意识到为解决生活问题需要科学知识,从而产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通过学习理论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科学研究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素养.(4)渗透"STS"的教学理念,体现教育回归生活,课堂教学要植根于学生的生活世界,注重生活问题,社会问题与学习内容紧密结合,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谋求科学世界向学生生活的回归.四,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朗诵古诗词:"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同时播放视频资源,提出下列问题引导回答.为什么粮食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生活中常见的粮食作物有哪些观察并思考,总结,归纳.创设问题情景提出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多样性导入新课教师将事先采集的标本,分给学生并安排学生进行探究活动.同时列出需要学生观察指标的表格,布置学生在观察过程中将其填充完整.根系叶脉花瓣基数果实种子的胚水稻须根系平行脉3颖果一片子叶组织学生用显微镜观察水稻胚的切片.(学生独自观察之前,教师先准备好示范镜辅导学生观察.)引导学生细致观察,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勇于尝试,敢于猜测.对整株水稻进行从整体到局部,从宏观到微观的细致观察,并将教师提供的表格填充完整.观察水稻的胚切片.思考,小组讨论并交流,注意观察方法先整体后局部,先外后内组织学生认真观察,积极讨论问题,回答问题,培养语言表达能力.体现知识来源于生活,回归于生活的过程教师组织学生总结水稻和菜豆之间的主要区别.列成表格,并引出单子叶植物的概念.根系叶脉花瓣基数果实种子的胚水稻须根系平行脉3颖果一片子叶菜豆直根系网状脉5角果两片子叶提出问题,设计表格, 鼓励学生通过观察,比较的方法解决问题完成教师下发的表格在教师的引导下总结水稻和菜豆的不同特点.并认识单子叶植物的一般特征.科学设计问题具体明确鼓励学生自主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组织学生讨论"本地"的内容,鉴于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充分列举本地粮食作物的种类,并对本地可以种植的植物种类进行设想和讨论.组织其他小组观看,提问,评价分小组展示谷类作物,豆类农作物,薯类作物的实物或图片,介绍各类作物的种类及营养成分了解学生收集信息资料的能力,帮助学生初步学会筛选信息,解读信息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尊重与理解他人提供资料出示一些关于人类饥荒的资料,说明珍惜粮食的重要意义.运用资料分析方法解决生活中常见问题学以致用,体现实践到理论又回到实践的过程对学生进行评价,鼓励学生吸收借鉴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栽培手段总结谈收获阅读袁隆平与杂交水稻.培养学生总结归纳,语言表述能力[教学反思]现代教学的一个重要观点就是承认差异,尊重差异,教学不但要掌握全体学生发展的共同特点,而且要熟悉学生发展中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才能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扩大发展的局面.教学是师生间的教和学的双向活动,教师的教学对象是学生,因此对学生的学情要有充分地了解,在教学过程中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因此本节课的成功点: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实际需要,实际能力出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自己,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突出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充分相信学生,把学习的时间,学习的权利真正还给学生,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引领者,合作者和学习的促进者.教师引导学生主动质疑,通过讨论争辩,把获得知识的过程变成了小组合作讨论,积极动脑思考,有机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方法,科学态度,科学探究的精神.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达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我们才能让学生真正做到快乐学习,高效率学习.创新点:丰富的多媒体教学素材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破教学难点,教师在平时要注意收集这些素材,适当运用于课堂教学中,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课前收集大量相关资料,同时利用网络信息,通过意义的建构而获取知识,符合教学规律.体现学以致用,促使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学会学习,关注生活.疏漏点:忽视粮食作物的种植,管理方面知识的渗入,没有体现农村教学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的作用.作者简介李丽;女,1996年毕业于黑龙江省农垦师范专科学校生物系,曾获哈市优秀教师,哈职业道德先进个人,区骨干教师等荣誉.多次获区课堂教学大赛,教学设计大赛,说课大赛一等奖.并有多篇论文获奖,其中《用思考管理教学》发表于省级杂志."认认真真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是我为师的箴言.经过十年的锤炼,已形成诗情画意,清新隽永的教学风格.点评:本节课目标明确突出,符合课标与教材要求和学生实际,尤其强化生物新课标提出的"三个理念"1,面向全体学生:教师尊重每一个学生,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同等的学习机会,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提高,获得发展.课程内容的呈现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确保学生人人都积极参与学习的全过程,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使每个学生在学习实践中都有机会获得成功.2,提高生物科学素养:这是生物新课程追求的价值,也是生物学课程的根本目的.科学素养的最基本的含义是指导学生能够合理地将所学到的科学知识运用到社会及个人生活中.本节课充分体现对学生生物学素养的培养.3,倡导探究性学习: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这是本节课的突破口之一.教师千方百计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观察,实验,探究,测量,讨论,交流等机会,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自己找到答案.彻底改变以往学生在课堂上只是看科学,听科学,而不是做科学的现状,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善于发现学生身上创造的火花,培养学生的科学创新的能力.重视探究的过程,使他们领悟科学的本质特征.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粮食作物》教学设计。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下册 (2)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下册 (2)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我们的身体与健康地生活》第二章《爱护心脏确保运输》
第三节物质运输的路线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分析血液循环的途径;说明体循环和肺循环的关系。

2.概述血液循环的组成和路线。

3.描述动脉血、静脉血的概念和血液循环的意义。

4.说出血液、组织液、淋巴之间的关系及血液循环和淋巴
循环的关系。

技能目标:
1.提高表达和相互交流的能力。

2.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合作能力,实践能力。

3.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科学的兴趣,体验探究知识的乐趣。

2.鼓励学生通过分析找出答案,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
1.血液循环的路线和循环的意义。

2.动脉血和静脉血的概念。

教学难点:
血液循环的路线及体循环和肺循环的关系。

教法设计:
多媒体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交流讨论法
课前准备
教师课前准备:
1.制作课件
2.准备学生探究活动报告单,供学生上课进行活动使用。

学生课前准备:
1.复习心脏的结构,与心脏四腔相连的血管的名称。

2.心脏中血液流动的方向。

七年级上册冀少版生物【教案】第二章 微生物

七年级上册冀少版生物【教案】第二章 微生物

第二章微生物一、章节学习主题本章内容属于《标准2022》中的第二个学习主题“生物的多样性”,内容涵盖了微生物的主要类群的相关知识。

二、章节学习内容分析1.内容的课标分析本章节内容属于《标准2022》规定的第二个学习主题“生物的多样性”的内容。

通过本章的教学,达成以下目标:(1)要帮助学生形成1个大概念:生物可以分为不同的类群,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2)要帮助学生形成1个重要概念:微生物一般是指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的生物,主要包括病毒、细菌和真菌。

(3)要帮助学生形成4个次位概念:病毒无细胞结构,需要在活细胞内完成增殖;细菌是单细胞生物,无成形的细胞核;真菌是单细胞或多细胞生物,有成形的细胞核;有些微生物会使人患病,有些微生物在食品生产、医药工业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标准2022》对这一学习主题的学业要求:说明生物的不同分类等级及其相互关系,初步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对于给定的一组生物,尝试根据一定的特征对其进行分类;分析不同生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关注外来物种入侵对生态安全的影响,认同保护生物资源的重要性。

2.本章节教学内容分析本章包括《病毒》《细菌》《真菌》三节内容。

第一节《病毒》主要是说出病毒的结构和生活特点,并能列举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第二节《细菌》主要是能够描述细菌的形态特征和结构特点,了解细菌的生殖方式和营养方式。

第三节《真菌》主要是识记酵母菌、霉菌的形状构造,认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真菌,说出霉菌和蘑菇的营养方式。

从课本的编排上,本章内容是在学习了《藻类、植物和动物》之后,有了《藻类、植物和动物》的基础,学生能初步了解生物直接的亲缘和进化关系,因此通过对本章内容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对微生物的分类及各类群微生物的特点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三、章节学情分析已有知识:学生已经学习了细胞的基本结构及动植物细胞结构的区别。

已有经历:学生对微生物有一定的了解,知道某些微生物会使人类患病,但认知不够全面、准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粮食作物》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位于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章第三节.是承前启后的一节,本节介绍了粮食作物的知识,在介绍粮食作物的过程中讲述了单子叶植物的概念.课本设计了一个探究活动,通过学生的探究活动对水稻等单子叶植物进行观察,认识其根,茎,叶,花,果实等的结构特点,进而认识到单子叶植物的普遍特征."知识链"部分则简要介绍了粮食作物的种类和单子叶植物的概念.使学生识别当地常见的粮食作物,概述植物主要类群的主要特征,举例说出双子叶植物与单子叶植物的主要特征.为今后关注形形色色,丰富多彩的植物,增强珍爱生命,热爱自然的自觉性奠定丰厚的基础.二,学情分析优势教材上,下节知识体系联系紧密,形成对比,便于学生理解识记. 经验是最好的老师,大千世界是学生最初的课堂,田间的粮食作物是农村学生司空见惯的,学生在识别粮食种类,描述单子叶植物特征方面已经积累了一些知识和经验.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生活基础.劣势教材在单子叶植物花,果实,种子的特征这一部分文字叙述简单,需要学生有一定的文字理解能力和良好的思维习惯.有的学生对节约粮食,提高粮食产量的必要性等方面存在认识的误区,因此,搜集相关信息是本节课设计的补充和升华.三,设计思路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识别当地常见的粮食作物,并能够判断属于谷类作物,豆类作物,薯类作物中的哪一类.(2)举例说出单子叶植物的特征.[能力目标](1)通过分析小麦或水稻的花和果实的特点,巩固观察的方法(2)初步具有收集和利用课内外的图文资料及其他信息的能力.(3)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某些生活,生产或社会实际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讨论争辩的过程中,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持之以恒的科学意志品质.(2)关注世界粮食需求趋势,确立节约,健康的生活态度.(3)提升人文素养,倡导主动参与,与人合作,汲取不同意见,要学会倾听欣赏和感悟,要有质疑精神,批判意识,自信自强等人文理念.2,教学重点,难点识别当地常见的粮食作物,概述水稻外部形态,果实,种子的主要特征,举例说出双子叶植物与单子叶植物的主要特征.3,教学方法(1)创设民主,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只是组织者,合作者,帮助者,指导者,在民主,和谐,合作的课堂气氛中,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2)体现小组合作学习,前后桌4人为一个学习小组,各组选出小组长,发言人和记录员,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促进学生的合作学习,增强集体意识,使分组学习有实效性,不流于形式. (3)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在课程导入时用古诗词及粮食作物图片创设问题情景,引发学生探究.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对教学重点和难点做充分的补充和完善,使教学难点变难为易,促进学生结合已有的知识结构掌握重点,理解难点,学生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开展研究性学习,促进了学生知识的建构.(4)深入挖掘课程资源,合理有效地重组教材利用视频资源获得对知识的感性认识,结合生活资源,对教材合理补充拓展.问题设置有层次,有难度,有理论上的归纳又有理论到实践上的应用,促进学生自主性学习,研究性学习.课前收集有关提高粮食产量,新兴粮食品种的前沿资料,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升华.(5)注重学生发展性评价,多元评价.教师采用激励性语言,鼓励的眼神,亲切的举动以及恰当有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合理的评价,尽量让每个学生体验到成功和快乐,使学生感到快乐,受到鼓舞,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自尊心,自信心加强.4,学法指导(1)面向全体同学,尊重每一位同学,给每一个同学提供同等的学习机会,使所有学生都能通过生物课的学习在原有的水平上获得发展.根据学生的兴趣需要,课程内容多样化,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从生活中出发设置问题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入探究角色,开始探究活动.指导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引导学生交流与合作,认知新知识;鼓励学生创新与实践应用新知识.(2)体现合作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乐于探究,善于观察问题,勇于提出问题,组内合作分析和解决问题,组间互相交流,达到全班同学共同攻克疑惑的目的.(3)努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以知识为载体,渗透科学的观点,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意识到为解决生活问题需要科学知识,从而产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通过学习理论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科学研究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素养.(4)渗透"STS"的教学理念,体现教育回归生活,课堂教学要植根于学生的生活世界,注重生活问题,社会问题与学习内容紧密结合,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谋求科学世界向学生生活的回归.四,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朗诵古诗词:"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同时播放视频资源,提出下列问题引导回答.为什么粮食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生活中常见的粮食作物有哪些观察并思考,总结,归纳.创设问题情景提出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多样性导入新课教师将事先采集的标本,分给学生并安排学生进行探究活动.同时列出需要学生观察指标的表格,布置学生在观察过程中将其填充完整.根系叶脉花瓣基数果实种子的胚水稻须根系平行脉3颖果一片子叶组织学生用显微镜观察水稻胚的切片.(学生独自观察之前,教师先准备好示范镜辅导学生观察.)引导学生细致观察,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勇于尝试,敢于猜测.对整株水稻进行从整体到局部,从宏观到微观的细致观察,并将教师提供的表格填充完整.观察水稻的胚切片.思考,小组讨论并交流,注意观察方法先整体后局部,先外后内组织学生认真观察,积极讨论问题,回答问题,培养语言表达能力.体现知识来源于生活,回归于生活的过程教师组织学生总结水稻和菜豆之间的主要区别.列成表格,并引出单子叶植物的概念.根系叶脉花瓣基数果实种子的胚水稻须根系平行脉3颖果一片子叶菜豆直根系网状脉5角果两片子叶提出问题,设计表格, 鼓励学生通过观察,比较的方法解决问题完成教师下发的表格在教师的引导下总结水稻和菜豆的不同特点.并认识单子叶植物的一般特征.科学设计问题具体明确鼓励学生自主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组织学生讨论"本地"的内容,鉴于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充分列举本地粮食作物的种类,并对本地可以种植的植物种类进行设想和讨论.组织其他小组观看,提问,评价分小组展示谷类作物,豆类农作物,薯类作物的实物或图片,介绍各类作物的种类及营养成分了解学生收集信息资料的能力,帮助学生初步学会筛选信息,解读信息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尊重与理解他人提供资料出示一些关于人类饥荒的资料,说明珍惜粮食的重要意义.运用资料分析方法解决生活中常见问题学以致用,体现实践到理论又回到实践的过程对学生进行评价,鼓励学生吸收借鉴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栽培手段总结谈收获阅读袁隆平与杂交水稻.培养学生总结归纳,语言表述能力[教学反思]现代教学的一个重要观点就是承认差异,尊重差异,教学不但要掌握全体学生发展的共同特点,而且要熟悉学生发展中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才能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扩大发展的局面.教学是师生间的教和学的双向活动,教师的教学对象是学生,因此对学生的学情要有充分地了解,在教学过程中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因此本节课的成功点: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实际需要,实际能力出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自己,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突出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充分相信学生,把学习的时间,学习的权利真正还给学生,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引领者,合作者和学习的促进者.教师引导学生主动质疑,通过讨论争辩,把获得知识的过程变成了小组合作讨论,积极动脑思考,有机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方法,科学态度,科学探究的精神.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达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我们才能让学生真正做到快乐学习,高效率学习.创新点:丰富的多媒体教学素材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破教学难点,教师在平时要注意收集这些素材,适当运用于课堂教学中,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课前收集大量相关资料,同时利用网络信息,通过意义的建构而获取知识,符合教学规律.体现学以致用,促使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学会学习,关注生活.疏漏点:忽视粮食作物的种植,管理方面知识的渗入,没有体现农村教学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的作用.作者简介李丽;女,1996年毕业于黑龙江省农垦师范专科学校生物系,曾获哈市优秀教师,哈职业道德先进个人,区骨干教师等荣誉.多次获区课堂教学大赛,教学设计大赛,说课大赛一等奖.并有多篇论文获奖,其中《用思考管理教学》发表于省级杂志."认认真真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是我为师的箴言.经过十年的锤炼,已形成诗情画意,清新隽永的教学风格.点评:本节课目标明确突出,符合课标与教材要求和学生实际,尤其强化生物新课标提出的"三个理念"1,面向全体学生:教师尊重每一个学生,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同等的学习机会,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提高,获得发展.课程内容的呈现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确保学生人人都积极参与学习的全过程,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使每个学生在学习实践中都有机会获得成功.2,提高生物科学素养:这是生物新课程追求的价值,也是生物学课程的根本目的.科学素养的最基本的含义是指导学生能够合理地将所学到的科学知识运用到社会及个人生活中.本节课充分体现对学生生物学素养的培养.3,倡导探究性学习: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这是本节课的突破口之一.教师千方百计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观察,实验,探究,测量,讨论,交流等机会,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自己找到答案.彻底改变以往学生在课堂上只是看科学,听科学,而不是做科学的现状,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善于发现学生身上创造的火花,培养学生的科学创新的能力.重视探究的过程,使他们领悟科学的本质特征.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粮食作物》教学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