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分类研究进展的学习与思考

疾病分类研究进展的学习与思考

目录/Contents

01

02

03 ICD-11研究进展的简介ICD-11与ICD-10对比ICD-11应用前景及思考

基础架构章节组成

ICD-11与

ICD-10的

异与同

编码特点面临的问题

表现属性 致因属性 功能属性 治疗属性 特定条件属性

诊断标准

身体系统或结构描述

亚目严重程度属性 ICD 实体名称 分类属性 文本定义 术语 ICD-10没有对分类单元作明确的定义说明,而是采用 标注包括、不包括、注释等对分类单元范围进行说明 ICD 11 基础架构

ICD 10

2 3 4 5 6 血液及造血器官疾病 精神和行为障碍 免疫系统疾患 神经系统疾病 神经系统疾病 1 血液及造血器官疾

病和某些涉及免疫

机制的疾患

精神和行为障碍

与性健康有关的情况 睡眠觉醒障碍

章节组成

ICD 10 ICD 11

1 2 3 扩展码 机能评定补充科 传统医药条件-模块Ⅰ ICD 11 新 增 章 节

章节组成

国际疾病分类能力认证考试

【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多精彩文章,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将一如既往为您服务】 2009中国医院协会病案管理专业委员会 国际疾病分类技能水平考试(一) 一、填空 1.其他和未特指传染性病因的肠炎、胃肠炎原分类于K5 2.9。新版ICD-10将其分类于A09。 2.疾病分类轴心是分类的尺度(标准),它取自于疾病的某一种特征。 3.编码时对病案进行分析,最低限度应当分析的部分包括病案首页、出院摘要、手术报告、病理组织学报告等。 4.第十五章妊娠、分娩和产褥期是对其并发症的分类,从时间上可分为三个阶段,此章最佳主导词分别是妊娠、分娩、产褥期。 5. ICD-10有的肿瘤部位编码在索引的形态学编码之后直接列出,他们是无法区分部位的肿瘤、不区分部位的肿瘤、特殊组织的肿瘤和某些未指出部位的肿瘤。 6.我国对围生期的规定是从妊娠的第28周开始至产后的7整天结束。 二、选择题(共5分,每题1分) 1、归类于影响健康状态和与保健机构接触的因素一章的是(B) A、肾功能实验异常 B、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 C、血糖水平升高 D、颅内占位性病变 2、禽流感性肺炎被分类于(B) A、传染病与寄生虫病 B、呼吸系统疾病 C、用于特殊目的的编码 D、消化系统病

3、第二版ICD-10的各章排列是(C) A、严格按照英文字母排序 B、完全打乱字母排序 C、个别章没有按字母顺序排列 D、与第一版一样排序 4、“骨疡型中耳炎”的主导词查(D) A、中耳炎 B、耳炎 C、炎 D、骨疽 本题要求掌握:“中耳炎”的分类及主导词 5、臵入血管支架的血管根数的编码可以(B) A、作为主要编码 B、作为附加编码 C、省略编码 D、只作冠状血管的附加码 本题要求掌握:手术分类00.4的编码原则。适用于冠状血管和周围血管,要与其他操作编码共同使用,只能作附加编码,说明臵入支架的根数。 三、判断题:(共5分,每题1分) 1、宫颈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需要编附加码说明感染的病原体。(√) 本题要求掌握:类目B95-B97细菌、病毒和其他传染性病原体的编码原则,作为附加编码补充说明感染的病原体。 2、组织和器官的活组织检查应分类于第十七章各种诊断性和治疗性操作。(×)本题要求掌握:组织和器官的活组织检查分类方法 3、所有药物制剂的使用都可以编码于ICD-9-CM-3中的00.1药物制剂的类目(×) 本题要求掌握:ICD-9-CM-3中00.1的适用范围。 4、起源于原发部位的癌统称为原发癌(×) 本题要求掌握:原发癌、原位癌的定义及区别。

最新国际疾病分类及手术与操作编码指导原则

国际疾病分类及手术与操作编码指导原则 疾病分类 (一)编码查找方法、主导词查找方法 第一步:确定主导词; 第二步:在索引中查找编码; 第三步:核对编码。 确定主导词有九种方法: 1.主要是由疾病诊断中的临床表现担任,常被置于诊断术语尾部; 2.疾病的病因常可作为主导词,不过细菌、病毒虽然是病因,但不 能作为主导词,因此要以临床表现作为主导词; 3.以人名、地名命名的疾病(包括综合症)可以直接查找 4.寄生虫病直接查“侵染”; 5.“综合症”可以直接作为主导词,但以下的修饰词不含有人名、 地名; 6.以“病”结尾的诊断,首先要按全名称查找(去除明显的修饰词), 如果查不到可以将“病”作为主导词; 7.第15章妊娠、分娩、产褥期是对其并发症的分类,从时间上可分 为三个阶段,妊娠阶段的并发症主要以“妊娠”作为主导词,分娩阶段的主导词主要以“妊娠”为主导词,产后阶段的并发症主要以“产褥期”为主导词; 8.损伤如果指出了类型如:脱位、撕裂,就要以损伤的类型为主导 词,如果指出的是砍伤、穿刺伤等具有开放性的损伤,要以“伤

口”为主导词,没有指出任何情况的以“损伤”为主导词; 9.解剖部位一般不做主导词,但部位作为被修饰词时,可作主导词。 10.ICD—10三部分索引常见主导词: 疾病和损伤性质索引:常采用医学术语、名词或形容词、疾病的临床表现词汇为主导词。 药物和化学制剂表索引:采用药物和化学制剂的名称为主导词。(二)基本编码规则 1、单一编码与多数编码:统计报表只要求一个主要编码,三级医院 至少采用5个疾病诊断编码和3个手术操作名称编码才可以满足各方面的需要。 2、编码级别:有亚目的必须编码至亚目。统计报表只要求编码到亚 目。ICD-10中有一些类目没有亚目编码,如:新生儿破伤风(A33),这时只有编码至类目。对三级医院要求编6位数扩展码,对于手册中没有的疾病编码各医院可以采用临时增加六位数编码。 3、慢性病急性发作:原则上按急性病编码,但对于一些在治疗中没 有其他特异性治疗的,仍将按慢性病编码。例如: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要编码于:J44.1(未特指的慢性支气管炎中)。 4、怀疑诊断:在病人出院后仍不能做出肯定诊断时,按下列方法处 理: ①只有一个怀疑诊断,要假定为实际情况编码,如可疑肝炎,按 肝炎编码。 ②当一个症状或体征后面跟随一个和多个怀疑诊断时,只编症状

国际疾病分类能力认证考试试题答案

中华医院管理学会病案专业委员会国际疾病分类能力认证考试(一) 一、填空题:(共26分,每空1分) 1.ICD-10第一卷有关疾病性质分类是对疾病的_________ 病因_—临床表现 _的分类,以及对__损伤__ —中毒的临床表现,肿瘤形态学的分类。 2.NOS术语的中文全称是_其他方面未特指_______ 。 3.NEC术语的中文全称是一不可归类于他处者—它既出现在—第一卷 _ ,也出现在第三卷。 4.在肿瘤表中当部位标有(# )井号时,如果肿瘤是鳞状细胞癌或是上皮细 胞癌,就要分类到该部位的—皮肤_的恶性肿瘤中 5.形态学编码在_M918至__M934之间,或是M8812/3的,部位标有?号 (菱形号)的肿瘤,可以直接使用其部位编码。 6.ICD-10疾病诊断主导词通常采用疾病的—病因,解剖部位_、_临床表现, 病理结果_方面的术语。 7.制作疾病分类统计报告时,星剑号双重分类要严格的选择—剑号_编码为统 计编码。 8.编码继发性恶性肿瘤时,原发肿瘤的组织类型编码—不变__,动态编码 改为 __/6__。 9.ICD-10规定急性心肌梗死以_4周(28天)—为限,超过这一时间为慢性心 肌梗死。 10.ICD-10对急性心肌梗死分类轴心是_双轴心,分别以__________ 透壁性 禾口非透壁性_ 禾口 _梗死部位__为轴心。 11.当呼吸系统炎症发生于一个以上的部位并且没有明确的索引指明其编 码时,要按解剖部位较低的部位分类。 12.ICD-10中肾小球疾病N00-N07的第四位数亚目(.0-.8 )必须通过—肾脏 活检病理_证实才可使用。 13.ICD-10中003-006勺过时并发症的编码要使用—O08—类目的编码。

国际疾病分类ICD

国际疾病分类(ICD-10) 国际疾病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ICD),是依据疾病的某些特征,按照规则将疾病分门别类,并用编码的方法来表示的系统。目前全世界通用的是第10次修订本《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仍保留了ICD的简称,并被统称为ICD-10 ICD-9与ICD-10区别 首先,分类的名称由“国际疾病分类”改为“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全书由二卷改为三卷。增加了分类章节,扩大了核心内容,由原来的l7章变为2l章。涉及免疫机制的某些疾病,各章的排列顺序做了适当的调整。其次,ICD-10 首次引用了字母编目,由原来的“纯数字编码”改为“字母和数字的混合编码”。I CD-10另一个革新是在某些章接近末尾的类目设立操作后的疾病。再次,ICD-9每章开头的不包括“注释”,在ICD-10扩展用于解释各章的某些内容。ICE-10中将星号信息归纳为82个单纯星号的三位数类目中数供选择使用。 ICD的发展历史 ICD已有110年的发展历史,早在1891年为了对死亡进行统一登记,国际统计研究所组织了一个对死亡原因分类的委员会进行工作,1893年该委员会主席Jacques Bertillon提出了一个分类方法《国际死亡原因编目》,此即为第一版。以后基本上为10年修订一次。1940年第6次修订版由世界卫生组织承担该工作,首次引入了疾病分类,并强调继续保持用病因分类的哲学思想。1994年在日内瓦第10次修改版本在世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就是目前全球通用的ICD-10.

ICD的分类原理 ICD分类依据疾病的4个主要特征,即病因、部位、病理及临床表现(包括:症状体征、分期、分型、性别、年龄、急慢性发病时间等)。每一特性构成了一个分类标准,形成一个分类轴心,因此ICD是一个多轴心的分类系统。 ICD分类的基础是对疾病的命名,没有名称就无法分类。但疾病又是根据他的内在本质或外部表现来命名的,因此疾病的本质和表现正是分类的依据,分类与命名之间存在一种对应关系。当对一个特指的疾病名称赋予一个编码时,这个编码就是唯一的,且表示了特指疾病的本质和特征,以及他在分类里的上下左右联系。 ICD的使用方法 (1)ICD的分类编码查找 疾病分类编码的操作方法,基本上可分为4个步骤: (1)首先要确定主导词,相当于在图书馆中检索时所用的主导词。 (2)确定主导词后,在字母索引中(第三卷)查找编码。 (3)把查到的编码在类目表中(第一卷)核对编码,看是否正确。 (4)对于肿瘤的编码操作,由于要求有两个编码,所以要再次操作。 (2)主导词的选择 主导词的确定是编码操作环节中重要的一步,其选择方法有以下几条:

呼吸系统及常见病总结

呼吸系统及常见病总结 一、呼吸系统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1.呼吸系统主要组成 ①呼吸道:鼻、咽、喉、气管和各级支气管。 ②肺——肺实质:支气管树和肺泡 肺间质:结缔组织、血管、淋巴管、淋巴结和神经 2.各组成功能:气体交换、嗅觉功能、发音功能。 3.呼吸全过程:①外呼吸——肺通气(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肺换气(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②气体在血液中运输 ③内呼吸——组织细胞与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 4.呼吸系统各组成的结构与功能 ①鼻:外鼻——注意是骨与软骨的连接 鼻腔——注意内壁上有黏膜 鼻窦——上颌窦、额窦、筛窦、蝶窦(鼻窦炎) ②喉:喉软骨——甲状软骨(喉结)、环状软骨(环甲正中韧带)、会厌软骨(吞咽时防呛咳)、杓状软骨 喉腔——声门裂(喉腔最窄) 声带(声襞、声韧带、声带肌) ③气管和支气管: 形态特征——C形半环状软骨 黏液纤毛系统(纤毛、上皮细胞、腺体分泌的黏液)——清洁、防御 ④肺——传导区:气管和各级支气管 呼吸区:肺泡囊和肺泡(肺泡上皮Ⅱ型细胞分泌表面活性物质,稳定肺泡内压) 5.胸膜腔:负压,一般内外两层膜是紧贴在一起的,所以听诊无摩擦音。 肋膈隐窝:最低位、粘连位,穿刺位。 二、肺通气的结构和动力 1.肺通气的结构基础:呼吸道、肺泡、胸廓 2.肺通气的动力:呼吸运动、胸廓活动→肺内压与大气压差 3.肺通气的阻力:弹性阻力和非弹性阻力) 三、气体交换 1.氧气和二氧化碳在血液和组织间的交换方式主要是:扩散 2.在血液中的运输方式主要是:物理溶解和化学结合 注意:氧气——血红蛋白 二氧化碳——碳酸氢盐、氨基甲酸血红蛋白 3.临床主要通过血气分析检测血液中氧气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来判断缺氧程度,而PH值主要判断体液酸碱平衡状态。在症状上,缺氧常表现出皮肤、指甲及黏膜的紫绀。

国际疾病分类能力认证考试试题答案

中华医院管理学会病案专业委员会 国际疾病分类能力认证考试(一) 一、填空题:(共26分,每空1分) 1.ICD-10第一卷有关疾病性质分类是对疾病的_____病因_、__ 临床表现_的分类,以及对__损伤__、_中毒___的临床表现,肿瘤形态学的分类。 2.NOS术语的中文全称是_其他方面未特指____。 3.NEC术语的中文全称是____不可归类于他处者___它既出现在 __第一卷__,也出现在__第三卷___。 4.在肿瘤表中当部位标有(#)井号时,如果肿瘤是鳞状细胞癌 或是上皮细胞癌,就要分类到该部位的_皮肤_的恶性肿瘤中5.形态学编码在_M918_至__M934_之间,或是M8812/3的,部 位标有◇号(菱形号)的肿瘤,可以直接使用其部位编码。6.ICD-10疾病诊断主导词通常采用疾病的_病因,解剖部位_、 _临床表现,病理结果_方面的术语。 7.制作疾病分类统计报告时,星剑号双重分类要严格的选择_剑 号_编码为统计编码。 8.编码继发性恶性肿瘤时,原发肿瘤的组织类型编码__不变__, 动态编码改为__/6__。 9.ICD-10规定急性心肌梗死以_4周(28天)_为限,超过这一时 间为慢性心肌梗死。 10.ICD-10对急性心肌梗死分类轴心是双轴心,分别以 _______透壁性和非透壁性______和__梗死部位__为轴心。11.当呼吸系统炎症发生于一个以上的部位并且没有明确的索引 指明其编码时,要按_解剖部位较低的_部位分类。 12.ICD-10中肾小球疾病N00-N07的第四位数亚目(.)必须通过_ 肾脏活检病理_证实才可使用。

13.ICD-10中O03-O06的过时并发症的编码要使用___O08___类目 的编码。 14.除淋巴和血液以外的恶性肿瘤统称为__癌瘤_,它包括_______ 上皮细胞癌____和__肉瘤_。 15.ICD-10中 C97的部位编码是_复合癌_癌的综合编码。 16.糖尿病的分类无论是在ICD-9还是在ICD-10中,其亚目分类 轴心都是采用__临床表现___。 二、选择题:(请在题号上打勾)(共6分,每题1分) 1.肿瘤形态学后跟随的“另见肿瘤”是指示 A、按修饰词查找主导词 B、主导词选错 C、编码错误 D、在肿瘤表中查找部位编码有类目、亚目、细目之分,如果有亚目者必须编至 A、类目表 B、类目 C、亚目 D、细目 3.假定为非传染性病因的腹泻编码为 A、 B、 C、 D、 4.良性肿瘤的恶性变,它的编码应是 A、肿瘤的组织学和动态编码都改变 B、将肿瘤的动态编码改变 C、肿瘤的部位编码改变 D、肿瘤的动态编码和部位编码都改变

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s的研究与进展

疾病诊断相关分组的研究与进展 王焱 (天津市传染病医院病案室天津300192) 【摘要】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s)被广泛证明应用于医疗保险支付制度中对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的上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介绍DRGs在我国医疗保险领域的实践状况的基础上, 结合国外经验, 对制定中国版DRGs进行了探析, 提出在医疗保险制度中实施DRGs支付方式的要点以及相关的解决对策, 即通过规范疾病诊断和编码、制定临床诊疗规范、建立科学的病种成本核算系统和完善医疗质量监督机制, 实现DRGs在我国医疗保险支付制度中的应用。 【关键词】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s);支付方式;医疗费用 【中图分类号】R19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455(2010)08-0417-02 近几十年来, 如何解决稀缺的卫生资源与医疗费用的高速增长的冲突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普遍难题, 许多国家都在积极寻求能够控制卫生费用增长的有效途径。上世纪80 年代, 美国研制出一种基于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iagnosis Related GroupSystem, DRGs)为基础的预定额付费方式(ProspectivePayment System, PPS),将传统的实报实销的后付制转变为预付制,实践证明这种方式在控制不合理费用增长和过度医疗服务需求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1]。此后,不少国家均在此基础上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DRGs-PPS付费制度。 1DRGs在国外的应用及发展 疾病诊断相关组(Diagnosis Related Group System DRGs)是一种病例组合方式,它综合考虑病例主要诊断、附加诊断、手术、并发症/合并症、年龄、入院情况、出院转归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对病例进行分类组合成若干诊断相关组,每一组都有较高的同质性,有着相同的卫生资源消耗,经过超大样本量的研究,制定出每组病例的支付标准,结合预付费制度,患者到医疗机构就诊,向第 三方(如医保部门)支付一定的费用,由第三方向医疗机构按患者的DRGs分组付费,改按项目付费为按疾病诊断相关组付费,从而 有效地制约医院的医疗行为,激励医院降低成本,减少卫生资源的浪费,达到控制医疗费用的目的[2、3]。 1.1DRGs源于美国。最初DRGs是将医院特定病种与其所消耗医疗费用联系起来的付费方案,是用于根据消费水平和病情相似程度将住院病人分组的系统。由于在医疗服务市场中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出现了诱导需求,即需方被动和供方垄断性,医生掌握的专业信息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甚至决定消费者的选择。医院里大约80%~90%与经济相关的决定是由医生做出的[4]。诱导需求会导致医疗资源利用的不公平、低效率和过快增长,针对这一问题,美国国家卫生筹资管理局于1983年应用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预付款制度付费方式。该系统在公平有效地分配和管理卫生资源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 被世界上许多国家借鉴为医疗卫生支出的依据[5]。 1.2英国对DRGs的研究。英国的病例组合研究开始于1986年,在进行深入细致研究后,形成卫生保健资源分类法(Health- care Resource Groups, HRGs),主要用于卫生资源的管理和医疗的评价。到1997年, HRGs已经推出了第3代版本,其病例不仅仅局限于住院病人,急诊病人和门诊病人亦被分门别类进行组合研究[6]。

国际疾病分类编码技能水平继续教育测验

国际疾病分类编码技能水平继续教育测验 《中国病案)2011年第12卷第6期?71? 胀占40.48%,并从镜象中得知,各证型外感咳嗽患者虽多有咽部粘膜充血,肿胀,咽后壁淋巴滤泡充血,肿胀及一些其它咽部表现,但咽部异常表现一般程度较轻,详见表1.而喉部异常者则相对较少.由此可知,外感咳嗽患者无论属寒证, 热证,燥证,其喉镜象均有不同程度的异常表现.因而治疗外感咳嗽的时候,都应重视咽喉不利的证候和利咽喉药物的辨证使用. 表1 喉镜咽部检查情况统计 3 讨论本课题观察的8 4 例外感咳嗽患者中,接受间接喉镜检查者83 例,纤维喉镜1 例. 检查结果显示:84 例患者均有咽喉部或粘膜或淋巴滤泡或侧索或扁桃体或会厌或杓区或室带或声带不同程度的异常表现,异常率高达100%.说明外感咳嗽绝大多数患者确存在咽喉不利证候. 目前,咽喉不利作为一个中医证候,在临床中主要依据"四诊"的诊察结果来判断.咽喉部的望诊如果不使用检查设备只能望到咽,不能看到喉,故借助喉镜作为中医四诊的延伸.因目前对于如何从西医喉镜检查报告中解读出中医证候内容尚无公认说法,故本论文仍参照目前中医内科,外科,耳鼻咽喉科常用病因病机分析方法来解读喉镜像的望诊证候.喉镜像的报告本次依然采用西医耳鼻喉科的常规报告方式.具体观点如下:(1)"充血"解读为毒热(+++),火热(++),风热和燥热(+)实证或虚火上攻(+);(2)" 肿胀" 解读为气滞水停,气滞血瘀,火劫成瘀,痰瘀互阻,痰浊凝结, 热毒壅盛,风火热毒,风热犯冲,湿热犯冲,风热挟湿等实证, 或气虚水停,气虚血瘀,虚火上攻,气虚挟湿等虚实挟杂证; (3)"充血"与"肿胀"同时存在解读为"红肿"."+" 为风热犯冲(实热症),风热挟湿(合邪实证)或虚火攻冲(虚热证)等. II ++" 为火热犯冲,痰热攻冲,湿热阻冲等实证."+++" 为表热犯冲,风火热毒攻冲,热表酿脓,湿热痰热结喉等实证;(4)"肥厚"解读为痰湿久蕴,痰瘀互阻,或气虚,阳虚等虚证,多为久病痼疾,不是新感;(5)"分泌物"解读为痰,湿,浊, 脓等实邪,或气,血,阴,阳不足,运化失常所产生的虚邪. 研究结果显示,咽粘膜充血者占到患者

人类遗传疾病的研究进展

人类遗传疾病的研究进展 摘要:对于人类遗传疾病的研究,伴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是人类历史文化的一部分。遗传疾病的起因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所以根据其遗传物质的不同病变可以分为许多种类。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遗传疾病的种类病因以及预防治疗也在不断地取得新的成果。基因治疗就是从根源上解决遗传疾病的方法,在研究上不断推新,但还是有许多未解决的问题。遗传疾病是生物自身的一种缺陷变异,与其他疾病不同其研究必然更加复杂其治疗也更为困难,所以做好预防也十分重要。 Abstract: Research in human genetic diseases,with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history,is part of human history and culture.The cause of genetic diseases are caused by the genetic material change ,so according to the genetic of different pathological changes can be divided into many types.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technology, the type of genetic disease etiology and prevention treatment is in constant new achievements.gene therapy is the solution to the genetic disease from the root,continuously push new in research,but there are still many unsolved problems .Genetic disease is itself a flaw in human,unlike other diseases its research necessity more complicated the treatment is also more difficult,so prevention is also important. 关键词:遗传疾病概念,基因突变,分类,区别,基因治疗,预防与优生。引言:人类遗传疾病的研究是必然随着人类不断发展的而不断进步,了解人类遗传疾病当今研究进展能够使人更加清晰的明白遗传疾病的病因,种类治疗以及预防,能够对人类健康,更好的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以及人的优生优育有很大的影响与帮助。 一、人类遗传病的概念及其病因 由于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人类疾病。遗传病是指生殖细胞或受精卵的遗传物质(染色体和基因)发生突变(或畸变)所引起的疾病。通常具有垂直传递的特征。 其概念解释了遗传类疾病的病因,遗传疾病不光是人类,所有生物其遗传疾

国际疾病分类研究的进展与探讨

国际疾病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 eases ,ICD )是目前国际上通用的疾病分类方法[1],其统计范围涵盖了死因、疾病、损伤、中毒、症状以及影响健康状况的因素等,被越来越多地用于临床研究、医保付费、绩效考核等领域。到目前为止,ICD 已被世界近120个国家和地区用于死因数据报告,全球约70%的卫生费用支出是通过ICD 进行医疗支付和卫生资源配置。本文通过回顾ICD 的发展历程、ICD-10在整个医疗卫生领域内的广泛影响以及ICD-11与ICD-10分类体系对比等多角度来剖析和比较。本文所涉及的编码均来自世界卫生组织于2018年发布的ICD-11草案[2]。 1ICD 的发展历程及在国内医疗卫生领域的广泛影响 ICD 最早是为了统计死亡原因,直至今天仍然是重要的目的之一。1994年完成第十次修订工作,使用字母数字组合式编码。2008年出版ICD-10第二版中文译本,此版本汇入了1997年至2003年新修订的内容。2010年,ICD-10国内本地化,将疾病 分类编码扩展到6位数,统一了全国的扩展码,直至 当前仍在全国医疗机构被广泛使用[1]。 ICD-10在我国整个医疗卫生领域的影响广泛且深远,疾病分类编码与医疗数据质量和医疗技术水平的评估、医院管理水平与决策、死因和疾病的统计分析、医保付费和DRGs 等都有着密切的关联。医院管理者、临床医师、临床教学、病案管理者等都通过运用ICD-10,对疾病从不同的维度进行统计分析,对医院标准化管理、医疗研究、医院信息化建设等都有一定的帮助[3]。2 ICD-11修订的背景 ICD-10自1994年修订完成,迄今已有20余 年。尤其是近年来,日益增长的医疗和管理需求、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等对ICD-10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医疗卫生信息化高速发展对ICD-10的要求使其捉襟见肘,除此之外,ICD-10中的有些内容已经不满足甚至不适用当前医学科学发展的需求。为了使疾病分类更好地适应医学的发展,为了更好地促进国际医疗卫生信息交流,世界卫生组织(WHO )在2007年启动ICD 第11版的修订工作,并于2018年6月发布国际疾病分类第11次修订本(简称ICD-11)草案[2]。 3ICD-11与ICD-10分类体系对比 国际疾病分类研究的进展与探讨△ 吴文健1,2 ,刘颖1,王丽1,孙晖3,季国忠4* (1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病案统计科,江苏徐州 221006;2 南京医科大学医政学院,江苏 南京 211166;3 徐州矿务集团总 医院信息科,江苏 徐州 221000;4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办公室,江苏 南京210000) [摘要]经过十余年的修订,世界卫生组织于2018年6月发布国际疾病分类第11版草案(简称ICD-11),本次修订提出了基 于本体模型的疾病分类体系。作者通过回顾ICD 的发展历程及在国内整个医疗卫生领域内的广泛影响、ICD-11修订的背景以及ICD-11与ICD-10分类体系对比,浅析ICD-11发展的前景,探讨ICD-11使用过程可能存在的问题。面对ICD-11对我国分类编码工作带来的挑战、对卫生信息采集和处理以及医疗卫生信息化进程的影响,在ICD-10到ICD-11的过渡期,应及时掌握和学习国际疾病分类最新进展,要对新版本研究分析,本土化疾病字典及分类系统,同时要进行大量的培训、测试和学习,积极主动迎接ICD-11的到来,进一步完善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和人类健康档案。[关键词]国际疾病分类;ICD-10;ICD-11;本体模型;结构化;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图分类号]R197.3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7803(2019)05-616-03 吴文健,等.国际疾病分类研究的进展与探讨 第30卷第5期 2019年5月 △ 基金项目:江苏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科研课题 (G2017010) ? 通讯作者:E?mail :JGZZL@https://www.360docs.net/doc/469990604.html, · ·616

2017年国际疾病分类技能认证考试考试真题

中国医院协会病案管理专业委员会 国际疾病分类技能认证考试(一) 准考证号:姓名:单位:成绩: 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妊娠足月,枕横位进入产程前即行剖宫产,应分类编码于异常,不属于 分娩。 2、结核病的晚期效应即要分类于章;先天性结核分类于章。 3、心脏瓣膜的修补术、切开术分类时首先需要考虑的是还是直视手术。 4、单纯的淋巴结切除术可以是的手术也可以是为了。 5、ICD-10中的浅表性损伤包括有、、和。 6、损伤和中毒的第四位数表明的是。 7、间置术是在的中间放了另一段。 8、ICPM的中文译名为,ICHI的中文译名为,WHO拟于2016出版,以替代ICPM。 二、选择题:(共5分,每题1份) 1、ICD-10完全正常分娩可以包括() A、会阴切开术 B、手法助产 C、臀位吸引术 D、胎膜早破 2、睡眠呼吸暂停在ICD-10中根据其病情应分类于() A、精神和行为障碍疾病 B、呼吸系统疾病 C、神经系统疾病 D、第18章症状和体征 3、用于血管、消化道的搭桥手术,其编码查找的主导词是() A、搭桥术 B、吻合术 C、体外循环 D、旁路 4、采用无张力修补疝的手术最大优点是() A、没有异物反应 B、没有排斥反应 C、疼痛减轻 D、复发率低 5、世界卫生组织将ICD引入疾病分类的统计是() A、1948年第6次修订 B、1955年第7次修订 C、1965年第8次修订 D、1990年第9次修订

三、判断题:(共5分,每题1分) 1、砍伤、穿刺伤都可作为索引中查找损伤的主导词() 2、药物涂层支架与药物洗脱支架的置入手术编码一致() 3、ICD-10中S字母的编码是对单一部位损伤的编码() 4、ICD索引中肿瘤部位标有#号的仅适用于皮肤的恶性肿瘤编码() 5、CD-9-CM-3所有手术操作的切开都可以不予编码() 四、简答题:(共10分,每题5分) 1、ICD已经成为疾病分类与代码的国家标准,临床医师是否可以按照ICD-10诊断名称书写疾病诊断,请叙述其理由。 答: 2、我国不使用世界卫生组织的手术操作分类ICPM而选用美国的ICD-9-CM-3,请列举出3种主要情况加以说明。 答:

国际疾病分类ICD-10培训内容

?国际疾病分类编码 ?一、定义 ?国际疾病分类是世界卫生组织要求各成员国在卫生统计中共同采用的对疾病、损伤和中毒进行编码的标 准分类方法,是目前国际上通用的疾病分类方法。目前,广泛使用的是国际疾病分类第十次修订版,简称ICD-10 ?二、范围 ?疾病分类与代码规定了疾病、损伤和中毒及其外部原因、与保健机构接触的非医疗理由和肿瘤形态学的 分类与代码。 ?疾病分类广泛用于医疗卫生服务、医疗保障、民政、公安等部门对疾病、伤残、死亡原因分类的信息收 集、整理、交换、分析等。 ?三、符号 ?本标准在某些疾病或其他诊断用语的代码之后跟有剑号“?”或星号“*”。例:沙门菌肺炎A02.201+ J17.0* ?1、剑号“?” 代表诊断疾病的原因,在单原因统计中,必须对该代码进行汇总和统计。 ? 2 、星号“*” 代表该诊断疾病的临床表现,不对该代码进行统计。 ?ICD-10中认为星号编码是选择性使用的附加编码,而建立星号编码的理由是剑号编码不能满足“特定专科 有关的统计表”制定的要求。在我国,双重分类系统(星剑号分类系统)是强制性使用,即不能单独使用剑号,有剑号时,一定要附上星号编码。 ?四、ICD-10的内容 ?章编码章节名称 ?第1章A00-B99 某些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第2章C00-D48 肿瘤 ?第3章D50-D89 血液及造血器官疾病和涉及免疫机制的某些疾患 ?第4章E00-E90 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 ?第5章F00-F99 精神和行为障碍 ?第6章G00-G99 神经系统疾病 ?第7章H00-H59 眼和附器疾病 ?第8章H60-H95 耳和乳突疾病 ?四、ICD-10的内容 ?章编码章节名称 ?第9章I00-I99 循环系统疾病 ?第10章J00-J99 呼吸系统疾病 ?第11章K00-K93 消化系统疾病 ?第12章L00-L99 皮肤和皮下组织疾病 ?第13章M00-M99 肌肉骨骼系统和结缔组织疾病 ?第14章N00-N99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第15章O00-O99 妊娠、分娩和产褥期 ?四、ICD-10的内容 ?第16章P00-P96 起源于围生期的某些情况 ?第17章Q00-Q99 先天性畸形、变形和染色体异常 ?第18章R00-R99 症状、体征和临床与实验室异常所见,不可归类在他处者 ?第19章S00-T98 损伤、中毒和外因的某些其他后果 ?第20章V01-Y98 疾病和死亡的外因 ?第21章Z00-Z99 影响健康状态和与保健机构接触的因素 ?第22章U00-U99 用于特殊目的的编码 ?五、分类原则与编码方法

国际疾病分类能力认证考试

2009中国医院协会病案管理专业委员会 国际疾病分类技能水平考试(一) 一、填空 1. 其他和未特指传染性病因的肠炎、胃肠炎原分类于K5 2.9。新版ICD-10将其分类于A09。 2. 疾病分类轴心是分类的尺度(标准),它取自于疾病的某一种特征。 3. 编码时对病案进行分析,最低限度应当分析的部分包括病案首页、出院摘要、手术报告、病理组织学报告等。 4. 第十五章妊娠、分娩和产褥期是对其并发症的分类,从时间上可分为三个阶段,此章最佳主导词分别是妊娠、分娩、产褥期。 5. ICD-10有的肿瘤部位编码在索引的形态学编码之后直接列出,他们是无法区分部位的肿瘤、不区分部位的肿瘤、特殊组织的肿瘤和某些未指出部位的肿瘤。 6. 我国对围生期的规定是从妊娠的第28周开始至产后的7整天结束。 二、选择题(共5分,每题1分) 1、归类于影响健康状态和与保健机构接触的因素一章的是(B) A、肾功能实验异常 B、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 C、血糖水平升高 D、颅内占位性病变 2、禽流感性肺炎被分类于(B) A、传染病与寄生虫病 B、呼吸系统疾病 C、用于特殊目的的编码 D、消化系统病 3、第二版ICD-10的各章排列是(C) A、严格按照英文字母排序 B、完全打乱字母排序

C、个别章没有按字母顺序排列 D、与第一版一样排序 4、“骨疡型中耳炎”的主导词查(D) A、中耳炎 B、耳炎 C、炎 D、骨疽 本题要求掌握:“中耳炎”的分类及主导词 5、臵入血管支架的血管根数的编码可以(B) A、作为主要编码 B、作为附加编码 C、省略编码 D、只作冠状血管的附加码 本题要求掌握:手术分类00.4的编码原则。适用于冠状血管和周围血管,要与其他操作编码共同使用,只能作附加编码,说明臵入支架的根数。 三、判断题:(共5分,每题1分) 1、宫颈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需要编附加码说明感染的病原体。(√) 本题要求掌握:类目B95-B97细菌、病毒和其他传染性病原体的编码原则,作为附加编码补充说明感染的病原体。 2、组织和器官的活组织检查应分类于第十七章各种诊断性和治疗性操作。(×)本题要求掌握:组织和器官的活组织检查分类方法 3、所有药物制剂的使用都可以编码于ICD-9-CM-3中的00.1药物制剂的类目(×) 本题要求掌握:ICD-9-CM-3中00.1的适用范围。 4、起源于原发部位的癌统称为原发癌(×) 本题要求掌握:原发癌、原位癌的定义及区别。 原发癌:起源部位的癌,癌细胞可向基底膜及周围组织浸润,其细胞可以转移。原位癌:起源的表浅部位,细胞没有基底膜的浸润,但有恶性改变。

国际疾病分类

国际疾病分类(ICD)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国际疾病分类(ICD)是目前国际上共同使用的统一的疾病分类方法,是国际标准分类,它由世界卫生组织疾病分类合作中心负责进行国际疾病分类的修订、推广和应用工作。ICD 的目的是对不同国家或地区在不同时间收集到的死亡和疾病数据进行系统地记录、分析、解释和比较,其中包括对各人群组一般健康状况的分析,疾病发病和患病的监测以及其有关的其他健康问题。ICD把疾病诊断和其他健康问题的词句转换成字母数字编码,从而易于对数据进行贮存、检索和分析。国际疾病分类是国际标准,是各国进行卫生信息交流的基础,世界卫生组织每年出版一本《世界卫生年鉴》就是以它为标准收列了各国的死亡原因的统计资料。 国际疾病分类的临床目的和意义 1、国内与国际交流 我国是世界卫生组织成员国,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规程要求,它的成员国有义务按照ICD的体系和编码报送卫生情报。我国卫生部每年的卫生统计汇编是按照ICD的分类原则,收集和编辑我国的卫生信息,它包含了大量的医院住院病人信息,是国家卫生状况的反映,也是卫生资源投入,卫生行政管理、决策的依据,甚至对于涉及卫生领域的厂商都是一份珍贵的信息资料。 随着ICD的推广和普及,一些国际会议文章交流、杂志在涉及到疾病的诊断时,要求提供疾病的国际编码,甚至病人转诊时医院提供的病历摘要也被要求填写ICD的疾病编码。 2、医院中的医疗、科研与教学 在病案首页中有大量的疾病诊断和手术操作信息,这些信息以ICD 疾病分类编码的形式录入电脑数据库中储存,当临床医生需要有关疾病和手术资料时,病案工作人员就是通过ICD的分类系统进行疾病和手术资料的检索和统计的。 3、医院管理的需要 病案中的信息是丰富的,通过疾病分类,可以将信息按不同的用途加以归纳,如:按病种进行检索统计,可了解各病种住院的人数、平均医疗费用、最高或最低医疗费用、平均住院天数、最长或最短的住院天数等,

国际疾病分类能力认证考试优选稿

国际疾病分类能力认证 考试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2009中国医院协会病案管理专业委员会 国际疾病分类技能水平考试(一) 一、填空 1.其他和未特指传染性病因的肠炎、胃肠炎原分类于K5 2.9。新版ICD-10将其分类于A09。 2.疾病分类轴心是分类的尺度(标准),它取自于疾病的某一种特征。 3.编码时对病案进行分析,最低限度应当分析的部分包括病案首页、出院摘要、手术报告、病理组织学报告等。 4.第十五章妊娠、分娩和产褥期是对其并发症的分类,从时间上可分为三个阶段,此章最佳主导词分别是妊娠、分娩、产褥期。 5. ICD-10有的肿瘤部位编码在索引的形态学编码之后直接列出,他们是无法区分部位的肿瘤、不区分部位的肿瘤、特殊组织的肿瘤和某些未指出部位的肿瘤。 6.我国对围生期的规定是从妊娠的第28周开始至产后的7整天结束。 二、选择题(共5分,每题1分) 1、归类于影响健康状态和与保健机构接触的因素一章的是(B) A、肾功能实验异常 B、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 C、血糖水平升高 D、颅内占位性病变 2、禽流感性肺炎被分类于(B) A、传染病与寄生虫病 B、呼吸系统疾病 C、用于特殊目的的编码 D、消化系统病

3、第二版ICD-10的各章排列是(C) A、严格按照英文字母排序 B、完全打乱字母排序 C、个别章没有按字母顺序排列 D、与第一版一样排序 4、“骨疡型中耳炎”的主导词查(D) A、中耳炎 B、耳炎 C、炎 D、骨疽 本题要求掌握:“中耳炎”的分类及主导词 5、臵入血管支架的血管根数的编码可以(B) A、作为主要编码 B、作为附加编码 C、省略编码 D、只作冠状血管的附加码 本题要求掌握:手术分类00.4的编码原则。适用于冠状血管和周围血管,要与其他操作编码共同使用,只能作附加编码,说明臵入支架的根数。 三、判断题:(共5分,每题1分) 1、宫颈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需要编附加码说明感染的病原体。(√) 本题要求掌握:类目B95-B97细菌、病毒和其他传染性病原体的编码原则,作为附加编码补充说明感染的病原体。 2、组织和器官的活组织检查应分类于第十七章各种诊断性和治疗性操作。(×) 本题要求掌握:组织和器官的活组织检查分类方法 3、所有药物制剂的使用都可以编码于ICD-9-CM-3中的00.1药物制剂的类目(×)

《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次修订本

执行委员会EB144/22 第一四四届会议2018年12月12日 临时议程项目5.9 《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次修订本 总干事的报告 1.《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通称《国际疾病分类》,缩写为ICD)是死亡和发病统计的全球标准分类。按年龄、性别和死因分列的此类数据是公共卫生的基础。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和全民健康覆盖的进展情况就是通过若干涉及具体原因的死亡率和发病率指标测量的。 2.19世纪末,《国际疾病分类》的前身仅涉及死因。1948年,世卫组织受托编写《国际疾病分类》,将其范围扩大到涵盖非致命疾病。世卫组织持续承担该工作,直至当前的第十一次修订本(ICD-11)。在这一过程中,世卫组织进行了一些创新,以满足大量不同组织的统计需求。 3.1990年,卫生大会WHA43.24号决议通过第十次修订本(ICD-10)。该版于1993年1月1日生效。目前,大约120个国家根据ICD-10向世卫组织报告死因数据,但其中只有半数报告的数据质量良好。会员国还将ICD-10用于发病率统计、初级卫生保健中的资源分配、衡量医疗质量、患者安全、医疗保险结算、临床决策、临床记录和研究。更多需求来自卫生信息系统及收集卫生信息的相关数据流程的数字化。 《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次修订本的分类 4.2007年,世卫组织正式启动修订ICD-10。在世卫组织总部和全世界开展大量工作,以确定编纂程序。世卫组织国际分类家族合作中心、非政府组织和其他一些非国家行为者的代表以及通过若干特别会议支持世卫组织并就政策和内容提出意见的ICD-11修订指导小组定期开会,指导工作规划。 5.大量筹备工作集中在审查《国际疾病分类》的结构是否合适上。顾名思义,该著作提供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统计分类,可以服务于广泛需求,包括死亡率统计、发病率统计、报销、衡量医疗质量、患者安全、监测初级保健和临床记录。诸多负责不

ICD_10国际编码认证考试题目

WORD 格式可编辑 中华医院管理学会病案专业委员会 国际疾病分类能力认证考试(一) 一、填空题:(共 26 分,每空 1 分) 1.ICD-10 第一卷有关疾病性质分类是对疾病的_____病因_、__临 床表现_的分类,以及对__损伤__、_中毒___的临床表现, 肿瘤形态学的分类。 2.NOS术语的中文全称是_其他方面未特指____。 3.NEC术语的中文全称是____不可归类于他处者___它既出现在 __第一卷 __,也出现在 __第三卷 ___。 4.在肿瘤表中当部位标有(#)井号时,如果肿瘤是鳞状细胞癌 或是上皮细胞癌,就要分类到该部位的 _皮肤 _的恶性肿瘤中 5.形态学编码在 _M918_至__M934_之间,或是 M8812/3 的,部位 标有◇号(菱形号)的肿瘤,可以直接使用其部位编码。 6.ICD-10 疾病诊断主导词通常采用疾病的_病因,解剖部位_、_临 床表现,病理结果 _方面的术语。 7.制作疾病分类统计报告时,星剑号双重分类要严格的选择 _剑号_ 编码为统计编码。 8.编码继发性恶性肿瘤时,原发肿瘤的组织类型编码 __不变 __,动 态编码改为 __/6__。 9.ICD-10 规定急性心肌梗死以_4周(28天)_为限,超过这一时间 为慢性心肌梗死。 10.ICD-10对急性心肌梗死分类轴心是双轴心,分别以 _______透壁性和非透壁性 ______和__梗死部位 __为轴心。 11.当呼吸系统炎症发生于一个以上的部位并且没有明确的索引指 明其编码时,要按 _解剖部位较低的 _部位分类。 12.ICD-10中肾小球疾病 N00-N07的第四位数亚目( .0-.8)必须通 过_肾脏活检病理 _证实才可使用。

医学助手国际疾病分类ICD-10(详细)

《国际疾病分类ICD-10》 “国际疾病分类第十次修订本”的全名是“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第十次修订本”。为与人们比较熟悉的“国际疾病分类第九次修订本(ICD-9)”相联系,仍沿用传统的名称“国际疾病分类”,并简称为ICD-10。ICD-10英文版由世界卫生组织负责编写、修订和出版,是世界各国在对本国居民健康状况收集、整理、汇总上报以及统计分析中必须遵循的分类标准。为配合大家顺利开展工作、尽可能减少或避免发生编码及分类质量问题、确保反映我国居民健康水平的统计数据准确可靠,现将本人在从事此项工作中的一些体会和发现的一些问题介绍给同行,以期作为参考并引起重视。 一、ICD-10既是国际标准,也是国家标准 国际疾病分类(ICD)自产生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期间已经历了十次修订,从最初仅用于死亡原因统计发展到涉及所有疾病和死亡原因的统计(包括损伤和中毒及其外部原因),再发展到目前涉及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健康分类家族,其中包括的内容和使用的范围已经使其成为在全世界描述居民健康状况不可缺少的分类标准,ICD-10则成为该家族分类中的核心成员之一。我国自1987年起开始推广应用ICD-9,为确保此项工作的合法性和权威性,中心与国家技术监督局信息编码所联合编写了“疾病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该标准

完全等效采用ICD-9的全部内容,适用于统计、医疗卫生、公安、民政、保险福利等部门各级行政管理机构对疾病、伤残、死亡原因等进行宏观管理和统计分析,也适用于各医学科学领域进行有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该标准于1993年5月发布,1994年起正式实施。该标准的实施,使我国推广应用ICD的工作更进一步走上了标准化、规范化、法制化的道路。随着ICD-10的推出,又及时对该标准进行了修订,使“疾病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的内容完全等效采用ICD-10,目前该修订标准已获得通过,于2001年11月发布,2002年6月起实施即将发布和实施。 二、ICD-10是广大医务工作者的良师益友 ICD自产生以来就在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广大医务工作者在学习和使用ICD的过程中也为ICD的深入发展作着奉献。医学科学发展到今日,已经从生物医学模式发展到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每个医务工作者在自己的医疗服务岗位上,不仅履行着“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崇高职责,同时还肩负着“预防为主”、为发现、减少和消除危害居民健康的因素提供准确信息的义务。对各种医疗服务信息的正确报告和记录、对疾病诊断治疗、统计研究和交流比较都需要使用国际标准化、规范化的描述、编码和分类,才能确保编码和统计人员使用ICD进行正确的编码和归类,进而整理汇总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