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经皮肺动脉瓣成形术术中心电图分析
小儿心电图ppt课件
ppt精选版
16
小儿左室高电压 男性,1岁。窦性心律,心率119bpm,P-R间期0.11s,QRS时限0.07s,V1-V2导联T波倒
置,V5导联R=3.6mV
ppt精选版
17
儿童左心室肥大的心电图诊断要点
肢体导联: ①RaVL≥1.5mV,RaVF≥2.5mV; ②RⅡ+RⅢ≥4.5mV,RⅠ+SⅢ≥2.0mV; ③RaVL+Sv3(亦称Cornell电压标准)除新生儿外,男性
心率
随年龄增长而减慢,新生儿、婴儿、 1~6岁及7~17岁心率分别为(132±17) bpm,(129±17)bpm,(103±15) bpm及(81±12)bpm。1岁后各年龄女性 较男性平均约快3bpm。
ppt精选版
3
小儿正常心电图
PR间期 PR间期随年龄和心率而变化,与年龄
成正比,与心率成反比。 新生儿及婴儿PR间期<120ms者占50%
移。 – 肢体导联QRS波群低电压时,P波振幅大于同导联R波振幅的1/2,呈尖峰形,且P
电轴<+80°。
3.双侧心房肥大的心电图诊断 临床有引起双侧心房肥大的病因。兼有左心房和 右心房肥大的综合表现,即P波振幅增大和P波时限延长。
ppt精选版
小儿心电图特征及正常值PPT课件
小儿P波时限一般较成人短,通常不 超过0.11秒。
QRS波群形态与特点
QRS波群形态
小儿QRS波群形态与成人相似, 但小儿心脏较小,导电系统发育 不完善,因此QRS波群电压相对
较低。
QRS波群时限
小儿QRS波群时限较成人略短, 一般不超过0.08-0.10秒。
Q波
小儿心电图中Q波较常见,但通 常幅度较小,深度不超过同导联
新生儿心率较快,通常为120-160次/分钟。这是由于新 生儿心脏发育尚未完善,需要通过增加心率来适应较高的 代谢需求。
幼儿期
2-3岁的幼儿心率进一步减慢,正常范围为100-120次/分 钟。
婴儿期
随着婴儿的生长,心率逐渐减慢,至1岁左右时,心率约 为110-130次/分钟。
学龄前期及学龄期
4-7岁儿童心率逐渐接近成人,正常范围为80-100次/分 钟。而8-14岁的儿童心率则与成人相似,为60-100次/分 钟。
室性融合波,完全性代偿间歇。
03
交界性期前收缩
提前出现的QRS波,其形态与窦性搏动相同,逆行性P'波可位于QRS波
群之前、之中或之后,P'R间期<0.12秒,代偿间歇完全或不完全。
传导阻滞类型及诊断标准
房室传导阻滞
根据阻滞程度的不同,可分为一度、二度和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一度房室传导阻滞表现 为P波规律地出现,PR间期延长,无QRS波 脱漏;二度房室传导阻滞又可分为两型,Ⅰ 型(文氏型)表现为PR间期进行性延长, 直至一个P波受阻不能下传心室,Ⅱ型(莫 氏型)表现为PR间期固定,每隔一个或数 个心动周期出现一个或数个心室漏搏;三度 房室传导阻滞表现为心房与心室活动各自独 立、互不相关,心房率快于心室率。病、心肌炎等心脏 疾病可能导致小儿心率异常,
小儿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的护理
护理及 术后的观 察与 随访 。结 果 6例 患儿行 P P 术过程 顺利 , BV 术后恢 复好 , 全部 治愈 出院 , 出现任 何 未
并发证。结论 做好整体护理是 P P B V术安全成功的关键, 并能有效地防止并发证的发生。 关键词 : 肺动脉瓣狭 窄 ;B V术; PP 整体护理 ; 小儿
可发生浮肿 、 厥 , 至 心 力衰 竭 。所 以 , 晕 甚 一旦 发 现 2 术前 护理
上述症状 , 应及早手术解除狭窄。传统治疗法为外
21 心理指导 .
科手术切开肺动脉瓣 , 创伤 比较大。 自 18 95年, 经 做好患儿及家属的心理指导 , 充分 了解患儿的 皮球囊成形术( B V 在我国开始使用以来 , PP ) 极大地 生活习惯 , 向患儿及家属介绍 医学新发展、 手术方
维普资讯
第 3卷 第 4期 20 07年 7月
中 医 儿 科 杂 志
J P DI T C F T . E A RI S O CM
V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No 4 13 .
J L2 0 u 0 7
上提前半小时上班 , 先查看所管病人 , 掌握病情。在 病人沟通 的问题 。 良好 的沟通能力是 医学 实 习生成 正式查 房时 , 由实 习生汇报 病情 , 后提 出诊治意 为一名合格医生不可缺少的条件。由于医学实习生 先 然 在与病人 沟通时常常缺乏医患沟通 见, 带教老师再结合病人 , 提出该疾病相关 的知识 , 刚刚进入临床, 面对病人 时缺乏 自信。解决这些 问题需要带 引导学生举一反三, 培养他们正确的临床思维能力 , 技巧 , 教老师与实 习学 生共 同努 力 , 们 规定 实 习 学 生 和 我 将所学 知识融会贯 通 , 通过多形 式 的教学方 式 , 如启 L 或患儿 家长 ) 有一 定 比例 的交 流时 间 , 要 如询 发式 、 与式 、 参 互动式 、 讨论式 教学 , 进他们 主动学 患J ( 促 了解患儿心态等, 这对于实习学生和患儿双 习 的积极性 。在 实 习期 间 , 量 安排 实 习生 进行 基 问病史、 尽 制 本操作 , 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 , 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 方都是有益 的。另 外 , 定实 习生 和患 儿 或 家 长交
1例极重度肺动脉狭窄患儿介入治疗的护理
1例极重度肺动脉狭窄患儿介入治疗的护理【关键词】极重度肺动脉狭窄;介入治疗;护理肺动脉狭窄为右室流出道梗阻的先天性心脏病,由于介入治疗具有创伤小、成功率高、术后恢复快等优点,近年来随着心导管介入技术日趋完善,对重度肺动脉狭窄进行介入治疗的成功率日渐成熟,肺动脉的狭窄程度分为轻、中、重度,右室压力<50mmhg属轻度,中度为右室收缩压尚未达到左室,如超过左室则称严重狭窄,极重度病例右室收缩压偶可达250-300mmhg。
我院收治1例极重度肺动脉狭窄病例,对其进行右心导管检查造影加经皮球囊扩张肺动脉瓣成形术,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患儿,男,3月25天,因“发现心脏杂音3月余”于2010年9月3号入院,2010.6.29-2010.8.10为行介入治疗在我院住院治疗,7.1日介入治疗手术中,患儿缺氧发作,停导管检查及介入治疗,患儿病情稳定后予以出院,现患儿再次入院,入院时精神略软,神志清,反应好,全身青紫明显,呼吸44次/分,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罗音,心率140次/分,律齐,胸骨左缘第2、3肋间可闻及ii 级收缩期杂音,未及震颤,腹软,肝肋下1cm,质软,脾肋下未及,有吃奶停顿,无呕吐,四肢温,尿量中,体温正常,神经系统检查阴性,2010年9月2号门诊心超提示: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狭窄(极重度),房间隔缺损(继发孔直径0.7cm,右向左分流),二,三尖瓣轻度反流。
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律,右心房,右心室肥大,t波改变。
9.5日患儿在全麻加气管插管下行右心导管检查造影加经皮球囊扩张肺动脉瓣成形术,术中测右室-肺动脉压120/20(69)mmhg-19/17(19) mmhg,压差101mmhg,经球囊扩张2次后,压差降为24mm hg,效果理想,术后第一天在监护室,气管插管上呼吸机,予心电监护监测生命体征,注意伤口出血情况,抗生素预防感染,麻醉清醒后撤呼吸机,第二天病情稳定后转普通病房,共住院一周,术后行常规抗感染,予心得安、消心痛、瑞安吉口服等对症治疗,病情恢复良好出院。
经皮穿刺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的护理
prxs a vn i l t hcra ad2 ae wt nu r ya i dr gi e etn Tee e s wt am o I hVi a ym l etc a a ya i, n s i s os a er a un n r no . hr w r 1 c e i s s fi t e- o ru r c d c s h i b d d i tv i e2 as h p g l
经皮球囊肺动脉成形术治疗新生儿重症肺动脉瓣狭窄的护理
和度、 心率 、 血压 以及心 功能的情况 , 及时发 现并处 理并 发症 , 为医生提供 第一 手资 料 , 是提 高新生儿 采用 经皮
・
2 3 4 ・
S o u t h C h i n a J o u na r l o f C a r d i o v a s c u l a r D i s e a s e s , Ma rc h 2 0 1 3 , V o l 1 9 , N o 2
・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7 - 9 6 8 8 . 2 0 1 3 . 0 2 . 0 3 1
所 有新 生儿 明确诊 断后 即使用 前 列 腺素 E 1( P G E 1 ) 开 放 动脉 导管 。
1 . 2 治疗方法
脉瓣 仅轻度 反流 。
3 护 理
3 . 1 术前护 理 3 . 1 . 1 用 药护理 所有 新生 儿 明确诊 断 后 即使用 前列 腺
所有患 儿均 给 予气 管插 管 。 呼 吸机辅 助 呼吸 , 静脉 复 合麻 醉 , 动脉 血压监测 。行右 心导管检查 及造 影 , 用 5 F右 冠状 动脉导 管及 0 . 3 6 m m( 0 . 0 1 4 i n ) 导 丝建立 轨道 , 交换 导
1 资 料 和 方 法
球 囊扩 张 ( 球 囊大 小为瓣 环 直径 的 1 . 0 ~ 1 . 2倍 ) , 完 成成 形 术 。术后 记录 右 l f , 室及肺 动脉 压力 , 右心 室造 影评估 肺动
小儿经皮肺动脉瓣成形术84例的回顾性分析
表2 P B P V术后即刻疗效 [ n( %) ]
3 讨 论
1 9 8 2年 ,美 国 K a n等 首次报道 P B P V治疗 P S获得成
功 ,现已成为治疗 P S的首 选 方法 。P s的主要 病理 生理 为
肺 动脉出 口狭窄 ,使 右心 室排血 受阻 ,右心 室收 缩期 负荷 增 加 ,肺 动脉压 力正 常或减 低 ,狭窄 前后有 收缩期 压力 阶
6 9 mm H g ,效果显著 。赵乃 铮等 报道 1 0例 婴幼 儿重 症肺
动脉瓣 狭窄 P B P V后 P T G 由术 前 ( 8 . 2 8±2 . 3 2 )k P a降为
( 3 . 7 2 4 - 1 . 5 3)k P a ,R V P由 ( 1 0 . 9 9 -1 4 . 8 1 )k P a降 为
B /A
从 而使狭窄的瓣 孔扩张 ,解 除肺动脉 狭窄 。本 文通过对 8 4 例行 P B P V的患儿进行 回顾分析 ,发现所有 P S术后 P T G和
R V P均较术前 明显 下降 , 8 0 / 8 4( 9 5 . 2 4 % )达到优 良标 准 ,
病例数 术 前 术 后
简便 、安全 、经济 的治疗小儿先天性肺动脉瓣狭窄的首选方法 。
【 关键 词】 肺动脉瓣狭窄;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 ;临床疗效 【 中图分类号 】R 7 2 6 . 2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 0 0 7— 8 5 1 7( 2 0 1 3 )0 4— 0 0 3 4 — 0 2
炙甘草组成 ,具有 益气 温 阳、活 血利水 的功 效。现代 药理
[ 2 ] 中华 医学会心血管病学会 ,中华心血管病 杂志编辑委员会 .慢性收缩性
小儿心电图特点分析
12心 电 图 描 记 方 法 .
儿 心 电图 描记 过程 中对 于 电极 的位置 更为 敏 感 , 心电 图检 在
查 过程 中要 严 格按 照标 准位 置安 放 电极 , 止人 为 因素对 心 防 电图描 记结 果造 成影 响[ 1 ] 。
小儿 一般 心率较 成年 人快 , 与 小儿 的 代谢 旺盛 等 因素 其
21 0 0年 1 0月第 1 7卷第 2 8期
医护论坛
小儿心 电图特 点分析
李 家 菊 ( 庆市 出生缺 陷与 生殖 健康 重点 实验 室 &重庆 市人 口和计 划生 育科 学技 术 院 , 重 重庆 40 2 ) 0 0 0
【 要】目的 : 讨f J 心 电图特 点 , 临床诊 断及 治 疗提 供参 考 。 摘 探 l L , 为 方法 : 用 MA 一 0 采 C 2 0型 心电 图机对 6 2名正 常4 J ,L 进行 心 电图描 记 , 观察 心 电 图 P波 、 R Q S波 及 T波 特点 , 算 各波 时 长及 P 间期 时长 。结果 : ,L 电图右 优势 型 计 R 4 J心
受检 4 J 安 静状 态 下描 记心 电图 , ,L 不能 配 合 的小儿 给 予 1 %水合 氯 醛灌 肠镇 静 或者 苯 巴 比妥钠 肌 内 注射镇 静 , 电 0 心 图检 测采 用美 国 MAC 2 0型心 电图机 ,接 通 电源后 机 器预 一0 热 2ri, n 连接 肢体 导连 及胸 前 导连 , 准 电压设 定 为 1mV, a 标 描笔振 幅设 定为 1 0mm, 走纸 速度 设定 为 2 /。 5mm s 先后 描记
多见, 、R P波 Q S波及 P R间期 时长 分别 为 00 、.101 , .7 07 、 . mS 4 。T波变异 较 大 , 出现 高尖 或倒 置 。结论 : ,L 电图 可 l f J心 各波 形及 间期 时长 存在 其 自身特 点 , 异较 多 , 医技检 查 及临 床诊 治相 关疾 病 时要充 分 重视 。 变 在
单纯肺动脉瓣狭窄患儿心电图改变及PBPV术后变化的临床价值
重庆儿童 医院 行 P P 术 的 3 BV 6例单 纯 P S患 儿 为
研究 对象 , 中男 l 其 6例 , 2 女 0例 ; 年龄 0 5 3 , . ~1 岁
平均 3 6 . 2岁 。 手 术 均 成 功 , 随 访 至 术 后 6个 月 。 且
2 2 心 电图 V。 . R波 振 幅与 P S压力 关 系 V R 波
振幅与 P S右室 收缩压 ( VP 及肺 动脉 瓣跨 瓣压 差 R )
( P 呈 直 线 正 相 关 ( 一 0 7 , . 9 P< 0 0 ) △ ) r . 70 7; .5 。 RV 与 V R 波 振 幅 的 回 归 方 程 : 一 3 . O 5 0 x P Y 7 2 + .9 ( Y为 R P, V X为 振 幅 ) △ P与 V R波 振 幅 的 回归 方 ; 程 :一 1. O 4 3 x Y为 △ P, 振 幅 ) y 8 2+ .7 ( X为 。
中 图分 类 号 : 5 1 1 R 4 . l R 4. 。 50 4 文 献 标 识 码 : B 文 章 编 号 :0 074 ( O0 0 —2 00 1 0—4 X 2 1 )30 3—2
单 纯肺 动脉 瓣 狭 窄 ( S 是 一 种 右 室 流 出道 梗 P ) 阻 的先 天性心脏 病 , 占先心 病总 数 的 1 _ 。根 约 0 】 ] 据其狭 窄程度可分 为轻 、 中和重度 。目前 , 经皮球 囊 肺 动脉瓣成 形术 ( B V) 为 一种 成熟 的介 入 治 疗 P P 作 方法 , 已成为 治疗 单 纯 P S的首 选 。本 文通 过 对 3 6 例单 纯 P S术前 、 术后 的心 电 图特点 进 行分 析 , 探讨 心 电图在评 价单 纯 P S狭 窄 程 度 及术 前 、 后 的 临 术 床应用 价值 。
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204例临床分析
例中 , 例 因右心室流 出道狭窄导丝 难 以到 达肺动 脉 , 消 P P 1 取 B V。第 2例导丝送 入肺动 脉出现循 环不
稳定取消 P P B V。第 3例 P /V , A I S 射频打孔成功后球囊扩张时 出现心包填塞 , 外科手术 。第 4例术 中 转
球囊扩张时右心室 流出道撕 裂致心包填塞 , 抢救无效死亡 。其 中 2例 出现严重并发症 , 1例三尖瓣腱索 断裂 ; 例缺血 、 1 缺氧性脑病 。结论 :B V治疗 P PP s及 P /V A I S安 全有效 。严格 掌握适 应证 , 规范操 作可
vl l l t P P a uo a y( B V)i et am n o um nr vle t oi P )adp l n r a ei wt it t e— v ps nt et et f l oay a e s h r p v s n s( S n umoa t s i a n y r a h n cv
血管病 杂志 2 1 0 1年 9月第 3 O卷第 5期
D I 1 .9 9 j i n 1 0 -0 2 2 1 . 5 0 0 O :0 3 6 / .s . 0 75 6 . 0 0 .0 s 1
Junl f adoaclr ora o C ri sua & v ——
2 l . 0.O. . O 1V 1 No5 3
o rph ga y,e h c r o r p y,rg th a tc t t rz to n g e t c lra go r p f r h r c du e.I c o adig a h i h e r ahee ain a d r htv nr u a n ig a hybeo et e p o e r i i i t i mp ra tt m p a ie t e n e om e s r hepu mo a av n l sa h i g o n . PBPV r r s i o n o e h sz h e d t a u e t l n r v l ea nu u tt e h n e p i t t y wee pe-
肺动脉瓣球囊成形术操作技术规范
肺动脉瓣球囊成形术操作技术规范【适应证】(一)明确适应证心导管检查示肺动脉瓣压差250mmHg;最佳年龄2~4岁,其余各年龄均可进行。
(二)相对适应证1、心电图示右室大,右室造影示肺动脉扩张、射流征存在,但心导管检查示肺动脉瓣压差V50mmHg,≥35mmHg者。
2、重症新生儿肺动脉瓣狭窄。
3、重症肺动脉瓣狭窄伴心房水平右向左分流。
4、轻、中度发育不良型肺动脉瓣狭窄。
5、典型肺动脉瓣狭窄伴动脉导管未闭(PDA)或房缺(ASD)等先心病,可同时进行介入治疗者。
(三)非适应证1、单纯性肺动脉瓣下漏斗部狭窄,但瓣膜正常者。
2、重度发育不良型肺动脉瓣狭窄。
3、伴重度三尖瓣返流需外科处理者。
【术前准备】1、术前常规:三大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四项、乙丙肝病毒、梅毒抗体、HlV检查及心脏经胸超声、胸片、心电图。
2、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
【手术方法】(一)右心导管术及右心室造影1、全麻或局麻。
2、穿刺右侧股静脉,行右心导管术及左侧位右室造影,以确定肺动脉瓣压差、瓣膜狭窄类型,并测量瓣环直径。
(二)球囊扩张术1、经股静脉导入260Cnl加硬导丝至肺下叶动脉,经导丝导入球囊导管至肺动脉瓣处,以1:3稀释造影剂快速充盈球囊,一旦球囊全部扩张,腰凹消失,即可吸瘪球囊,通常从开始扩张球囊至吸瘪球囊总时间V10s。
通常反复扩张2~3次。
2、球囊大小选择:通常选择球囊/瓣环比为L21.4,瓣膜狭窄严重者,比值可偏小,瓣膜发育不良型者,比值可偏大。
球囊长度选择:婴儿:20Inin 长的球囊;除婴儿外所有儿童:30InnI长的球囊;成人:30~40mπι长的球囊。
3、球囊导管插入前应用稀释的造影剂扩张及吸瘪球囊数次,以检查球囊是否破损,并驱除空气。
4、球囊类型选择:一般用标准球囊导管或InOUe球囊导管,为了达到足够的球囊/瓣环比,有些病例需采用InOUe球囊扩张术,扩张直径以滴定方式渐加至目标直径。
【疗效评价】1、效果良好:跨瓣压差W25mmHg,右室造影示肺动脉瓣狭窄已解除;2、有效:瓣口梗阻已解除,但右室压力下降不满意,连续曲线示肺动脉与漏斗部压差已解除,但漏斗部与右室入口之间存在压力阶差。
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治疗单纯肺动脉瓣狭窄48例
【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 肺动脉瓣狭窄; 球囊扩张术
中图分类号 : R 5 4 1 . 1 文献标志码 : B 文章编号 : 1 0 0 8 — 7 9 4 X( 2 0 1 3 ) . 0 1 . 0 0 5 4 . 0 3
P e r c u t a n e o u s b a l l o o n p u l mo n a r y v a l v u l o p l a s t y f o r s i mp l e p u l mo n a r y s t e n o s i s :p r e l i mi n a r y e x p e r i e n c e
v a l v u l o p l a s t y ( P B P V )i n ̄ e a i f n g s i mp l e p u l m o n a r y s t e n o s i s ( P S ) . Me t h o d s A t o t a l o f 4 8 p a t i e n t s w i h t
Ro n g- z h o u .E- mc d l :c h r i s 2 2 2 8 @1 2 6 . c o m
【 A b s t r a c t 】 O b j e c i t v e T o e v a l u a t e t h e c l i n i c a l e i f c a c y o f p e r c u t a n e o u s b a l l o o n p u l m o n a r y
C h i l d r e n ’ s H o s p i t a l , We n z h o u Me d i c l a C o l l e g e ,We n z h o u , Z h e j i a n g P r o v i n c e 3 2 5 0 0 0 , C h i n a
经皮球囊扩张肺动脉成形术瞬间心电图改变的临床意义
规 程 和 C P于 I D嵌 顿 和异位 取 出术 全过 程 ,有效 地 降低 N U 了受术 者 的焦 虑水 平 , 进一 步证 明 了焦 虑情 绪 反应 行心 理 治 疗 的重要 性研 提高 了受 术者 的健康 意识 和 满意 度 , . 有利 于 开 展 人 口和计 划 生育 科 技 服务 工 作 . 对落 实 基 本 国策 、 定低 稳 生育 水平 有重 要 的作用 。 方法 简便易 行 , 果显 著 , 得 临 本 效 值 床推 广应 用 。
描 记 心 电 图。
肺 动脉 瓣狭 窄是 指肺 动 脉瓣 口或流 出道 狭小 。 右室 向肺
动脉 泵 血发 生 梗 阻 . 克 服 阻力 . 心 室压 力 升 高并 与 肺 动 为 右
脉 之 间形 成 压 力 阶差 , 收缩 压 大 于 1 m 当 0 m Hg或平 均 压力
阶差 大 于 5mm Hg时 , 可 以诊 断 为肺 动 脉瓣 狭 窄 。分 型 : 便
我 院住 院患 儿 6 4例 , 中 , 性 3 例 , 性 3 其 男 1 女 3例 。年 龄 1个 月 6岁 , 1 平均 (2 3 ) 月 。临 床诊 断 : 纯性 肺 动 4 + 6个 _ 单 脉瓣 狭 窄 , 中 , 度 肺 动脉 瓣 狭窄 4 其 重 2例(56 , 6 .%) 中度肺 动 脉瓣 狭 窄 1 2例(88 , 度 肺 动 脉 瓣 狭 窄 1 1 .%) 轻 0例 (56 , 1.%) 全部 病 例 均行 超 声 心 动 图 、 x线 胸 片检 查 , 术前 未 服 B 受 一 体 阻 滞 剂 、 地 黄 、 管 紧 张素 转 换 酶 抑 制 剂 及 抗 心 律 失 洋 血
多孔型房间隔缺损封堵器封堵小儿多孔型房间隔缺损
多孔型房间隔缺损封堵器封堵小儿多孔型房间隔缺损赵鹏军;高伟;余志庆;刘廷亮;黄美蓉;李奋;傅立军;郭颖【摘要】目的评估新型多孔型房间隔缺损封堵器治疗小儿多发性房间隔缺损的疗效.方法 2011年10月至2012年2月收治多发性房间隔缺损患儿3例,女1例,男2例.术前完善常规检查,根据超声和心导管检查结果先选择合适球囊和封堵器进行球囊扩张和缺损封堵,术后3d出院,出院后予阿司匹林(每天3 ~5 mg/kg)口服.结果第1例心脏超声示房间隔缺损(Ⅱ),存在3个分流口,前两者相距5.4 mm,后两者相距3.6 mm,中间孔距主动脉瓣13.2 mm,距左房室瓣10.3 mm,房间隔长约28 mm,选择25 mmCribriform封堵.第2例心脏超声示有2个分流口,两者相距3 mm,房间隔长度为35 mm,术中选取25 mm Cribriform封堵器.第3例心脏超声示房间隔缺损(多发),术中选取30 mm Cribriform封堵.所有封堵器释放后位置好,心脏超声显示无残余分流和瓣膜反流.结论 Cribriform可应用于多发性房间隔缺损的封堵,疗效可靠,并发症少,但需注意术后抗凝治疗.%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of multi - fenestrated septal occluder for transcatheter closure therapy of fenestrated atrial septal defects (ASD) in children. Methods During the period from Oct. 2011 to Feb. 2012 three patients (one female and two males) with fenestrated atrial septal defects were admitted to the hospital. Preoperative routine examinations were carefully conducted and no contra-indications were found. Based on the echocardiography and catheterization findings, the proper balloon and occluder were selected to plug the ASD. Three days after the procedure the patients were discharged from hospital. After leaving hospital the patients were asked to take Asprin (3-5 mg/kg/d) orally. Results Echocardiography showed that one casesuffered from type II ASD with three shunt pores as well as PS, and the gradient pressure between PA and RV determined by echocardiography and catheterization was 70 mmHg and 52 mmHg, respectively. The diameter of the valve ring of PA was 14.4 mm and the high-pressure balloon sized 18 by 30 mm (production of BLAT) was used to dilate the PS, and after two times dilatation the gradient pressure was decreased to 36 mmHg. Echocardiography was performed to measure the ASD holes, the diameter of the three holes was 7, 1.8 and 2.9 mm respectively. The distance between two anterior holes was 5.4 mm, while the distance between two posterior holes was 3.6 mm.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middle hole and the aortic valve was 13.2 mm, and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middle hole and the mitral valve was 10.3 mm. The total septal length was 28 mm. A 25 mm Cribriform occluder was used. Echocardiography demonstrated that the second patient had ASD with two holes, the bigger one was 4.5 mm, and the small one rnwas 4 mm in diameter.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two holes was 3 mm, and the length of septum was 35 mm. A 25 mm Cribriform occluder was employed. The remaining patient had multiple AS1) with many openings. The bigger hole was about 7.2 mm in diameter, and the other holes assumed a multi -fenestrated septal defect appearance with the biggest opening being 2.5 mm in size. The length of septum was 33 mm. A 30 mm Cribriform was adopted. No residual shunt or valvular legurgitation was found alter the procedure. Conclusion Cribriform occluder can be successfully and safely used in patients withmultiple ASD, however, postoperative anticoagulation therapy should be emphasized.【期刊名称】《介入放射学杂志》【年(卷),期】2012(021)010【总页数】4页(P806-809)【关键词】多发性房间隔缺损;多孔型房间隔缺损封堵器;并发症;儿童【作者】赵鹏军;高伟;余志庆;刘廷亮;黄美蓉;李奋;傅立军;郭颖【作者单位】200127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心内科;200127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心内科;200127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心内科;200127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心内科;200127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心内科;200127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心内科;200127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心内科;200127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心内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1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s,ASD)占先天性心脏病的5%~10%。
儿童心电图
(三)各波、段的形成
P波:反映左、右心房去极化过程中的电位和时间变 化。 P-R段:反映兴奋通过房室交界区电位和时间变化, 因其传导缓慢,电位变化微弱,表现为等电位线。
QRS波群:反映左、右心室去极化过程中的电位和时 间变化。 S-T段 代表心室早期复极的电位和时间变化。
T波: 反映心室晚期复极过程中的电位和时间改变 U波: 一般认为是心肌传导纤维的复极所造成,也
(三)室性早搏
心电图诊断 提前的宽大畸形QRS波前无相关P波,继发ST-T改变。 代偿间期完全
心电图类型 二联律、三联律...... 成对、短阵室速 单形型,多形型
房性早搏
2、多源性房早
在同导联上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提前出现的P′波;P′R≥0.12s; 联律间期不等。
3.房性心动过速
ECG诊断: 提前出现的P′波连续出现三次或三次以上; 心房率150-230分/次。
(二)房室交界处性早搏
特征:(1)提早出现QRS波群 ; (2) QRS波群前后可见逆行P’波; (3)代偿间期可为不完全性或完全性。
右室肥厚是V3-V6呈rS型,常为中度右室肥厚。参考右室肥厚心电图的特 征并结合临床可以估计病因及病理改变,从而推出病情的轻重及比较手术前后 右室负荷过重的程度。
由于幼儿右室优势,诊断右室肥厚一定要结合病史以及其他检查。
早搏
早搏是小儿心律失常中最常见的一种,它起源于异位起搏点,较正常 心律提前出现,其后伴随一个较窦性心律周期长的代偿间歇。 根据异位起搏点位置的不同,早搏可分房性、结性和室性三种,而以室性 为常见,房性次之,结性最少见。
U波
一般认为是心肌传导纤维的复极所造成,也有人认为是心室的 后电位。位于T波结束后0.02-0.06s,形态较宽坦,与T波方向一 致。通常在V2、V3明显。U波增高或与T波融合提示低血钾;与T 波方向相反见于高血压、高血钾、心肌缺血、贫血,妇科或外科出血 也可以引起U波倒置。
经皮肺动脉瓣球囊扩张术临床应用30年疗效分析
经皮肺动脉瓣球囊扩张术临床应用30年疗效分析耿文磊;吕建华;徐亮;刘琼;万俊义;潘湘斌;胡海波;蒋世良;徐仲英;张戈军;郑宏;赵世华;金敬琳;李世国【摘要】目的分析总结经皮肺动脉瓣球囊扩张术(PBPV)单中心临床应用30年治疗肺动脉瓣狭窄的临床价值及疗效.方法 1986年4月至2016年4月阜外医院共完成1229例PBPV,对其中临床资料完整的655例患者进行了6个月及以上的有效随访,随访时间为0.5~11.5年,平均(2.6±1.3)年,主要随访包括电话随访及门诊随访(以复查超声心动图为主).结果 1229例患者术后即刻导管测量的跨瓣压差(PG)由术前(74.40±29.64)mmHg下降至(25.05±8.62)mmHg,下降明显(P<0.001),最后1次随访时超声心动图测量的平均PG维持在(21.91±17.22)mmHg.PBPV成功率达到98.5%(1211/1229),发生术中及围术期死亡3例(死亡率0.2%),其他严重并发症(包括三尖瓣腱索断裂、肺动脉瓣重度反流)发生率为0.4%(5/1229).超声心动图随访中3.1%(20/655)肺动脉瓣反流程度较术后24 h有所增加,再狭窄发生率为1.1%(7/655).结论 30年的临床应用经验表明PBPV作为一种主要治疗单纯性肺动脉瓣狭窄的介入技术,其总体近、中、远期疗效满意,并发症发生率低,可作为一项瓣膜病微创治疗时代的主流技术继续应用于临床.【期刊名称】《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年(卷),期】2019(027)003【总页数】5页(P157-161)【关键词】经皮肺动脉瓣球囊扩张术;肺动脉瓣狭窄;球囊成形术【作者】耿文磊;吕建华;徐亮;刘琼;万俊义;潘湘斌;胡海波;蒋世良;徐仲英;张戈军;郑宏;赵世华;金敬琳;李世国【作者单位】100037 北京,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结构性心脏病中心;100037 北京,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结构性心脏病中心;100037 北京,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结构性心脏病中心;100037 北京,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结构性心脏病中心;100037 北京,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结构性心脏病中心;100037 北京,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结构性心脏病中心;100037 北京,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结构性心脏病中心;100037 北京,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结构性心脏病中心;100037 北京,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结构性心脏病中心;100037 北京,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结构性心脏病中心;100037 北京,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结构性心脏病中心;100037 北京,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结构性心脏病中心;100037 北京,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结构性心脏病中心;100037 北京,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结构性心脏病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2.54;R654.2肺动脉瓣狭窄是常见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之一,发病率约占先心病8%,既往外科手术是唯一治疗方法,多采用体外循环下瓣膜切开术[1-2]。
经皮瓣膜成形术
经皮瓣膜成形术
何芳显
【期刊名称】《日本医学介绍》
【年(卷),期】1991(012)008
【摘要】1977年Gruntzig发表了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取得了良好疗效,此后对心脏瓣膜病特别是对瓣膜狭窄症也开始试用球囊导管来治疗。
考虑到肺动脉瓣狭窄,即使发生瓣膜关闭不全和栓塞,其危险性也比较少,因此最先完成其瓣膜成形术。
1982年Kan等发表先天性肺动脉瓣狭窄不作开心手术,而用经皮插入球囊导管扩张的方法,以后称为经皮肺动脉瓣成形术。
【总页数】2页(P355-356)
【作者】何芳显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54.2
【相关文献】
1.小儿经皮球囊肺动脉瓣膜成形术的护理 [J], 杨惠珍;莫水娣;伍柳丝
2.经皮球囊瓣膜成形术的并发症及其防治 [J], 何国祥
3.经皮球囊肺动脉瓣膜成形术治疗小儿肺动脉瓣狭窄 [J], 崔泽敏;吕兴;蔡定邦;文忠
4.经皮球囊肺动脉瓣膜成形术治疗小儿肺动脉瓣狭窄 [J], 崔泽敏;吕兴;蔡定邦;文
忠
5.何谓经皮球囊扩张瓣膜成形术?有何临床意义?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儿经皮肺动脉瓣成形术术中心电图分析
发表时间:2013-09-16T16:47:26.187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25期供稿作者:陈丽娟朱卫华[导读] 本研究84例患儿,轻度狭窄53例,中度狭窄15例,重度狭窄16例,均经临床、心电图、X射线胸片、超声心动图检查确诊为先天性PS。
陈丽娟朱卫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 310000)【摘要】目的探讨小儿经皮肺动脉瓣成形术(PBPV)术中异常心电图及配合临床预警恶性心律失常提供依据。
方法对84例行PBPV的患儿行心电图监测,观察术中心电图变化。
结果 95%为快速型心律失常,不需特殊处理;另见4.76%恶性缓慢型心律失常,常提示临床危重变化,持续30"以上需处理;其他ST段抬高、Q-T间期延长提示心肌缺血,易发生缓慢型心律失常,需警示。
结论为降低PBPV手术风险,防止严重心律失常的发生,术中严密监测心电图变化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 PBPV 心电图监测心律失常【中图分类号】R540.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5-0198-01 PBPV主要是借助球囊快速充盈时产生的压力将粘连融合的瓣膜撕裂,使狭窄的瓣孔扩张,解除肺动脉瓣狭窄,PBPV治疗已成为治疗PS首选方法,本文就84例行PBPV的患儿术中异常心电图进行临床分析。
1 资料与方法本研究84例患儿,轻度狭窄53例,中度狭窄15例,重度狭窄16例,均经临床、心电图、X射线胸片、超声心动图检查确诊为先天性PS。
按常规行PBPV术,术中采用新生儿心电监护仪(型号EAGLE3000)且选择肢体导联II进行心电图监测。
2 结果 80例快速型心律失常、35例ST-T改变,15例窦性心动过缓,2例束支传导阻滞,1例I度房室传导阻滞,2例II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高度房室传导阻滞,2例III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心脏骤停,1例Q-T间期延长。
图表 1
图表 2
图表 3
3 讨论
心律失常为术中常见异常心电图,分为快速型和缓慢型心律失常,本文中95%为快速型心律失常,由操作刺激引起,停止操作或调整导管位置后自行转为窦性心律。
在球囊进肺动脉瓣及球囊充盈、导管操作或心血管造影时可发生缓慢型心律失常[1-2]。
心律失常的发生原因:①导管操作时刺激或损伤房室传导组织;②球囊扩张时间太长或次数过多,造成右室流出道痉挛或激惹导致流出道梗阻[2];③导管由下腔静脉进入到右心房时刺激到窦房结;④患儿对导管刺激Koch三角(房室结所在区域)高度敏感有关;⑤与造影剂的机械刺激有关;⑥球囊扩张时右心室流出道破裂至心包填塞[3-4];⑦未严格掌握手术指征,术前准备不充分。
显著性窦性心动过缓、III度或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心脏骤停等恶性缓慢型心律失常常提示临床危重变化,发生时需立刻停止操作,调整导管位置后持续30"以上仍未消失者需用阿托品、地塞米松、异丙肾上腺素等药物积极治疗,得到控制后再继续手术,如药物治疗无效或不佳则需放弃手术。
本文中12例窦性心动过缓发生在球囊扩张时,缩小球囊或球囊取出后30"内恢复正常;3例窦性心动过缓为导管在右心房内多次打圈刺激窦房结而诱发,将导管置入下腔静脉后恢复正常;2例II度房室传导阻滞使用阿托品后10"-15"恢复正常。
1例高度和2例III度房室传导阻滞,药物治疗后20"-43"恢复正常,1例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使用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后转为持续性II度房室传导阻滞,在上述药物支持下完成手术(图1),考虑为导管刺激或损伤房室传导组织有关。
1例经下腔至右心房及肺总动脉时发生两次一过性心室停搏,第一次心室停搏达4",使用异丙肾上腺素14"后转为III度房室传导阻滞,20"后转为II度房室传导阻滞,32"后转为正常,心率107次/分钟;第二次心室停搏达6.6",使用异丙肾上腺素21"后转为III度房室传导阻滞,30"后转为II度房室传导阻滞,43"后转为正常,考虑患儿对导管刺激Koch三角高度敏感有关(图2-3)。
恶性心律失常时如有效的心室收缩不能及时恢复,则迅速死亡。
心肌局部水肿或出血引起ST段抬高、Q-T间期延长等心肌缺血性改变,易发生恶性缓慢型心律失常,需警示。
手术者在推送导管、导丝和动脉鞘过程中轻柔熟练的手术技能,严格的手术指征,充分的术前准备,选择合适的球囊及充盈压力,避免球囊反复多次扩张,控制球囊扩张时间不超过10",可显著减少术中心律失常的发生。
总之,PBPV术中严重心律失常的发生率虽少,但因病人本身存在器质性心脏病,一旦发生可危及生命,故术中严密监测心电图变化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李渝芬.小儿几种最常见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若干临床问题.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7.22(2).
[2]刘芳.吴琳.黄国英等.经皮肺动脉瓣球囊扩张成形术治疗小婴儿重度肺动脉瓣狭窄.中华医学杂志2009.89(46):3253-3256.
[3]王霄芳,金梅,吴邦骏等.经皮肺动脉瓣成形术204例临床分析.心肺血管病杂志2011.30(5):371-374.
[4]金梅,韩玲,王惠玲等.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1844例临床研究.心肺血管病杂志.201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