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第一课
合集下载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课件(共17张PPT)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课件(共1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c031af0c915f804d2a16c11d.png)
①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② 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 此参政,③推动了教育的发展。④科举制成为 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1300多 年。 学识 进士科的创立(隋炀帝)
(4)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 维持了约1300年
四、隋朝的灭亡 时间: 618年 原因: 隋炀帝的残暴统治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学习目标
一、隋的统一 二、开通大运河 三、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四、隋朝的灭亡
一、隋的统一
581年 长安 杨坚 1.建立:
2.统一: 589年 灭陈
隋文帝杨坚
3、隋朝巩固统一的措施和影响
措施: 经济: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 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 政治: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影响:经济、人口、垦田面积、疆域。
意义(作用):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 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隋炀帝时为什么能够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答:1、隋文帝在为20多年里,经济繁荣,
使隋炀帝开通大运河具备了
2、隋朝 ,使隋炀帝有征发 几百万人的可能性。 3、有前代开凿的几段古运河为基础。
。
三、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1、选才标准 门第 2、确立标志 3、意义
相关史事
隋朝末年,人民为逃避徭役和兵役,被 迫采用断手断足的方式,时称“福手福足” 。有的地区人民连草根树皮也吃不上。起义 军在发布的檄文中,痛斥隋炀帝:“罄南山 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结果:在起义军的打击下,隋朝的统治面临瓦解。 618年,隋炀帝被叛军杀死,隋朝灭亡
隋炀帝
隋炀帝被叛军杀死
一时
二世而亡 38年 ( 581—618年)
(4)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 维持了约1300年
四、隋朝的灭亡 时间: 618年 原因: 隋炀帝的残暴统治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学习目标
一、隋的统一 二、开通大运河 三、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四、隋朝的灭亡
一、隋的统一
581年 长安 杨坚 1.建立:
2.统一: 589年 灭陈
隋文帝杨坚
3、隋朝巩固统一的措施和影响
措施: 经济: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 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 政治: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影响:经济、人口、垦田面积、疆域。
意义(作用):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 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隋炀帝时为什么能够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答:1、隋文帝在为20多年里,经济繁荣,
使隋炀帝开通大运河具备了
2、隋朝 ,使隋炀帝有征发 几百万人的可能性。 3、有前代开凿的几段古运河为基础。
。
三、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1、选才标准 门第 2、确立标志 3、意义
相关史事
隋朝末年,人民为逃避徭役和兵役,被 迫采用断手断足的方式,时称“福手福足” 。有的地区人民连草根树皮也吃不上。起义 军在发布的檄文中,痛斥隋炀帝:“罄南山 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结果:在起义军的打击下,隋朝的统治面临瓦解。 618年,隋炀帝被叛军杀死,隋朝灭亡
隋炀帝
隋炀帝被叛军杀死
一时
二世而亡 38年 ( 581—618年)
人教部编版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课 隋朝的统一和灭亡(共18张PPT)
![人教部编版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课 隋朝的统一和灭亡(共1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d8b95f9680eb6294dd886cf5.png)
思考二:隋朝开通大运河是好事还是坏事?你怎么看? 探究(1)总的来说是好事,但只用一个“好”字或一个“坏”字 来评论大运河的开通太简单化了。 (2)好:大运河开通后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大大促进了我国 南北经济的交流,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大运河成为我国东部的 黄金水道,造福了后世的人民,至今很多河段仍然在发挥作用。 坏:但当时为开凿大运河,过度役使了民力,给劳动人民带来沉 重的徭役负担,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③扩大了 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促 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同时也推动了 教育 的发展
④此后,科举制成为历朝 选拔官吏 的主要制度,一直维 持了约1 300年
四、隋朝的灭亡 1.隋炀帝的暴政
好大喜功,不恤民力,又纵情享乐,奢侈无度
营建工程
征发大批劳动力,营建东都洛阳,开凿大运河, 修筑长城和驰道
一、隋的统一
1.隋朝的建立与统一
信息
统 一
时间 方式 都城 时间 意义
581年 外戚夺权(外戚 杨坚 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
朝,杨坚就是隋文帝) 长安 589年,隋文帝灭掉 陈朝 ,统一全国
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
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2.隋朝经济的发展 (1)措施: ①发展经济 ②编订户籍 ③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 ④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2)表现:社会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 度增长,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
——〔唐〕胡曾《汴水》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 不较多。
——〔唐〕皮日休《汴河怀古》
隋朝时并没有像今天这样现代化的开凿工具,可是古人怎么就能 在较短的时间内,开通全长2700 多千米的大运河呢? 原来,我们 的祖先充运用了他们的聪明才智,大运河的绝大多数河段都是在 已有的天然河道和古运河的基础上,有计划加以疏浚、改建和扩 建的,新开凿的河段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https://img.taocdn.com/s3/m/419ddd31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cc.png)
• 知识梳理
• 一、南北重归统一
• 1、隋朝建立:581年,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定都长安。 • 2、南北统一:589年,隋朝灭陈,南北重归统一。 • 3、繁荣一时:隋文帝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治,
国家安定,经济繁荣,人口增加。 • 二、大运河的开通 • 1、目的:隋炀帝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隋朝的灭亡:
• 由于隋炀帝的 暴政,公元 618年农民战 争使隋朝灭亡。
本课小结
繁
国家统一 589
盛 繁盛 一 时
经济繁荣 大运河的开凿
的 一时 隋 朝
二世而亡 38年 581—618
课堂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隋朝建立于(A ) A.581年 B.582年 C.508年 D.907年 2.隋文帝是( C ) A.杨广 B.杨勇 C.杨坚 D.杨业 3.隋朝在我国历史上最重要的贡献(C ) A.统一南北 B.创立科举制度 C.开通大运河 D.创立三
• 2、开始时间:605年 • 3、情况: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
杭,全长两千多公里。 • 4、作用: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 活动与探究
• 思考与判断:隋朝开通大运河是好事还是坏事? 他们谁说的对?你怎么看?
• ①总的来说是好事,但只用一个“好”字或一个“坏”字来 评论大运河的作用太简单化了。②他们看问题的角度不同, 说的都有一定道理,但都不够全面。不过,说是“好事”的, 还是看到了问题的主要方面。③大运河开通后成为南北交通 大动脉,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也有利于国家统 一。但当时为开凿大运河,的确是过度役使了民力,给劳动 人民带来沉重的徭役负担。
转漕,仰此一渠。”你能说出这 句话是什么意思吗?再想一想,水 运粮食在中国古代为什么重要?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课件(26张PPT)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课件(26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b5539f53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05.png)
新课导入 隋炀帝三下江南看琼花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华与开放的时代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学习目标
1.了解隋朝建立与统一,知道隋朝灭亡的原因。 2.掌握隋朝大运河的开通,能够辩证地评价大运河。 3.知道科举制创建的过程和影响。
一、重建统一开新局
从 三 国 到 隋 的 政 权 更 迭
一、重建统一开新局
时期 选官制度 选官根据 用官方法
影响
魏晋 九品中正制 门第高低 按门第高低授官“上权品贵无垄寒断门官,吏下选品无拔士族”
隋以后 科举制
学识高低 按才学高低授官“朝扩为大田了舍官郎吏,选暮拔登范天围子堂”
前朝选官看重门第,科举制的选官标准是才学, 具有较高的公正性和开放性。
三、科举取士选人才
3.影响
加强南北交通, 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隋炀帝游大运河
二、开通运河贯南北
2.概况
605年,隋炀帝下令开凿一条贯通南北 的大运河。 【读图】完善大运河的基本情况 一条动脉:贯穿南北的大运河 二千多米:2700多千米 三个点位:洛阳为中心、北到涿郡、南到余杭 四段工程: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五大水系: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思考】两首诗对隋唐大运河的 评价有何不同?
皮日休持基本肯定态度, 认为大运河的开通利大于弊。
胡曾持否定态度, 认为大运河推动了隋朝灭亡。
辩证分析 一分为二
积极影响 消极影响
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交流 (巩固国家统一)。
开运河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给人民带来 沉重的徭役负担,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1.建立
朝代知识小卡片(隋)
·时 间:581年 ·建立者:隋文帝杨坚 ·都 城:大兴(今陕西西安)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华与开放的时代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学习目标
1.了解隋朝建立与统一,知道隋朝灭亡的原因。 2.掌握隋朝大运河的开通,能够辩证地评价大运河。 3.知道科举制创建的过程和影响。
一、重建统一开新局
从 三 国 到 隋 的 政 权 更 迭
一、重建统一开新局
时期 选官制度 选官根据 用官方法
影响
魏晋 九品中正制 门第高低 按门第高低授官“上权品贵无垄寒断门官,吏下选品无拔士族”
隋以后 科举制
学识高低 按才学高低授官“朝扩为大田了舍官郎吏,选暮拔登范天围子堂”
前朝选官看重门第,科举制的选官标准是才学, 具有较高的公正性和开放性。
三、科举取士选人才
3.影响
加强南北交通, 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隋炀帝游大运河
二、开通运河贯南北
2.概况
605年,隋炀帝下令开凿一条贯通南北 的大运河。 【读图】完善大运河的基本情况 一条动脉:贯穿南北的大运河 二千多米:2700多千米 三个点位:洛阳为中心、北到涿郡、南到余杭 四段工程: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五大水系: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思考】两首诗对隋唐大运河的 评价有何不同?
皮日休持基本肯定态度, 认为大运河的开通利大于弊。
胡曾持否定态度, 认为大运河推动了隋朝灭亡。
辩证分析 一分为二
积极影响 消极影响
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交流 (巩固国家统一)。
开运河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给人民带来 沉重的徭役负担,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1.建立
朝代知识小卡片(隋)
·时 间:581年 ·建立者:隋文帝杨坚 ·都 城:大兴(今陕西西安)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课件(共32张PPT)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课件(共3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5dcf72a0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fa.png)
隋中期 结论(表现)
4600多万人 人口激增
垦田 粮仓
1900多万顷 长安太仓
5500多万顷 垦田扩大
洛阳含嘉仓、 兴洛仓
粮仓丰实
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贞观政要》
影响: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使人口数量和耕 地面积大幅增长,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
604年七月,隋文 帝病危,杨广派人入 宫将父文帝杀死,又 假称文帝诏赐兄杨勇 死,缢杀之;遂即位, 为隋炀帝。
3.理解隋朝实现统一、开通大运河的条件以及 科举制的历史影响。
一、隋的统一
一、隋朝的统一
1.从三国到隋的政权更迭
北朝
蜀
三
西
魏 国
晋
吴
东魏
北方:
十六国 并存
北魏
(鲜卑族) 西魏
北齐
581年
北周 隋
南方: 东晋 宋 齐 梁 陈 589年
南朝
2.隋朝的建立与统一
1.建立:_5_8_1_年——___杨_坚_建立隋朝,定 都__长_安__,他就是隋文帝。 2.统一:_5_8_9_年,隋朝灭陈,统一全国。 3.影响:隋的统一,结束了__长_期__分_裂___的 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 展大趋势。
二世而亡 38年 581—618
随堂训练
1.隋统一南北的历史条件是 ( A )
①南北朝后期北方民族大融合 ②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交通
③东晋南朝时江南经济发展
④东晋南朝时北人南迁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A D.②③
2.隋朝开凿大运河的主要目的是 ( )
A.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B、加强水利灌溉
➢朝廷得到了什么?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ppt课件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d6b2364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a7.png)
——唐·沈即济 (3)隋朝科举制度诞生的标志是什么?这项选官制度有 何划时代的意义?
隋炀帝时,创立进士科。 意义:①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 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②扩大了官 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推 动了教育的发展。
返回主界面
4.通过本课学习,认识国家统一与社会安定是经济发 展的前提条件,隋朝开创科举取士制度是古代中国选官制 度的进步,是隋朝繁荣的因素之一。
返回主界面
581年,杨坚夺取北周政权, 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材料:公元316年,短暂的统一王朝西晋灭亡。直 到581年,杨坚建立隋朝,589年,再一次实现了 南北统一。期间,政权并立,战火纷飞。
——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177《隋纪一》 材料二:隋炀帝大业元年,更令开导,名通济渠。西通 河洛,南达江淮。炀帝巡幸,每泛舟而往江都焉。其交、 广、荆、益、扬、越等州,运潜商旅,来往不绝。
——杜佑《通典·州郡典》卷177
(1)根据材料一分析,隋朝开通大运河的主 要目的是什么? 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蒙曼·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古代史(隋唐史)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上述两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 识思考,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有哪些?你从中能得 到哪些启示?
①隋炀帝好大喜功,不恤民力,纵情享乐,奢侈无度; 隋朝灭亡
的根本原
②隋炀帝修筑长城、开凿大运河,过度役使民力,
因:隋炀
激化了社会矛盾,使人民无法正常从事生产劳动。
——
地捺阳 、是刚 改有京的 编血杭一 自气运撇 《、河是 话有,万 说温这里 运情才长 河的是城 》中一, 解国个阴 说人顶柔 词。天的
立一
材料一:“(平陈时)收图籍,封府库,资财一无所取, 天下皆称广,以为贤。……(开皇十年)陈之故境,大 抵皆反,大者有众数万,小者数千,共相影响,执县令, 或抽其肠,或脔其肉食之……”
隋炀帝时,创立进士科。 意义:①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 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②扩大了官 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推 动了教育的发展。
返回主界面
4.通过本课学习,认识国家统一与社会安定是经济发 展的前提条件,隋朝开创科举取士制度是古代中国选官制 度的进步,是隋朝繁荣的因素之一。
返回主界面
581年,杨坚夺取北周政权, 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材料:公元316年,短暂的统一王朝西晋灭亡。直 到581年,杨坚建立隋朝,589年,再一次实现了 南北统一。期间,政权并立,战火纷飞。
——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177《隋纪一》 材料二:隋炀帝大业元年,更令开导,名通济渠。西通 河洛,南达江淮。炀帝巡幸,每泛舟而往江都焉。其交、 广、荆、益、扬、越等州,运潜商旅,来往不绝。
——杜佑《通典·州郡典》卷177
(1)根据材料一分析,隋朝开通大运河的主 要目的是什么? 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蒙曼·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古代史(隋唐史)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上述两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 识思考,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有哪些?你从中能得 到哪些启示?
①隋炀帝好大喜功,不恤民力,纵情享乐,奢侈无度; 隋朝灭亡
的根本原
②隋炀帝修筑长城、开凿大运河,过度役使民力,
因:隋炀
激化了社会矛盾,使人民无法正常从事生产劳动。
——
地捺阳 、是刚 改有京的 编血杭一 自气运撇 《、河是 话有,万 说温这里 运情才长 河的是城 》中一, 解国个阴 说人顶柔 词。天的
立一
材料一:“(平陈时)收图籍,封府库,资财一无所取, 天下皆称广,以为贤。……(开皇十年)陈之故境,大 抵皆反,大者有众数万,小者数千,共相影响,执县令, 或抽其肠,或脔其肉食之……”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课件(29张PPT)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课件(2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3de39a0a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da.png)
材料:
(1)根据材料,写出这条古代世界上最长运河的名称,并将图片空白处补充完整。该运河是哪位皇帝在位期间开凿的?
洛阳
通济渠
隋炀帝
隋朝大运河(大运河)
探究:闻名于世的文化遗产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汴河怀古》
材料:
(2)唐代诗人皮日休针对“尽道隋亡为此河”提出相反的观点“至今千里赖通波”“共禹论功不较多”。你认为该怎样评价隋炀帝修大运河这一历史事件?
探究:从选官制度看隋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1)根据材料,归纳隋朝的吏治举措。根据所学知识,分析这些举措对中央集权的作用。(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伏尔泰等启蒙思想家推崇科举的原因。
材料一 (隋朝)明确规定九品以上地方官一律由尚书省所属吏部任免,每年由吏部进行考核……与此同时,选举权也集中到中央……代之以科举制。科举制的特点是通过考试选拔人才,首先设立秀才、明经等科……一律按才学标准录取……隋炀帝时增设进士科,放宽录取标准。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材料二 隋文帝即位后,创立不论门第,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中国的这套选官制度在17世纪传到西方后,伏尔泰等启蒙思想家十分推崇,认为它是世界上最开明的选官办法。
制
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选官制度,上承两汉察举制,下启隋唐之科举。创立之初,评议人物的标准是家世、道德、才能三者并重,后来家世则越来越重要,甚至成为唯一的标准。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 ——《晋书·刘毅传》
科举制是我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制度。
科举制背景
隋朝统一全国后,为了适应封建经济、政治发展需要,加强中央集权,于是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用科举制代替九品中正制。
营造东都,建大运河等15源自(秦始皇、秦二世)38年(隋文帝、隋炀帝)
(1)根据材料,写出这条古代世界上最长运河的名称,并将图片空白处补充完整。该运河是哪位皇帝在位期间开凿的?
洛阳
通济渠
隋炀帝
隋朝大运河(大运河)
探究:闻名于世的文化遗产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汴河怀古》
材料:
(2)唐代诗人皮日休针对“尽道隋亡为此河”提出相反的观点“至今千里赖通波”“共禹论功不较多”。你认为该怎样评价隋炀帝修大运河这一历史事件?
探究:从选官制度看隋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1)根据材料,归纳隋朝的吏治举措。根据所学知识,分析这些举措对中央集权的作用。(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伏尔泰等启蒙思想家推崇科举的原因。
材料一 (隋朝)明确规定九品以上地方官一律由尚书省所属吏部任免,每年由吏部进行考核……与此同时,选举权也集中到中央……代之以科举制。科举制的特点是通过考试选拔人才,首先设立秀才、明经等科……一律按才学标准录取……隋炀帝时增设进士科,放宽录取标准。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材料二 隋文帝即位后,创立不论门第,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中国的这套选官制度在17世纪传到西方后,伏尔泰等启蒙思想家十分推崇,认为它是世界上最开明的选官办法。
制
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选官制度,上承两汉察举制,下启隋唐之科举。创立之初,评议人物的标准是家世、道德、才能三者并重,后来家世则越来越重要,甚至成为唯一的标准。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 ——《晋书·刘毅传》
科举制是我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制度。
科举制背景
隋朝统一全国后,为了适应封建经济、政治发展需要,加强中央集权,于是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用科举制代替九品中正制。
营造东都,建大运河等15源自(秦始皇、秦二世)38年(隋文帝、隋炀帝)
第一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PPT优质课件
![第一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PPT优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0eadd6e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c1.png)
1.时间:605年。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
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2.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了我国南北地区政治经济
文化的交流,但开凿运河带来沉重的徭役负担,加速了
隋朝的灭亡。
.
.
3.隋文帝,在隋朝统一后,采取了哪些措 施巩固统一?
①经济:发展经济, 编订户籍,统一南 北币制和度量衡制 度; ②政治:加强中央 集权,提高行政效 率。
.
隋文帝杨坚
影响:
1.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和 发展,使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 幅度增长。 2.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 的王朝。
.
二、开通大运河
A.加强南北交通,巩固统一。 B.满足隋炀帝南巡的需要。 C.加强北部边防,防止少数民族南侵。 D.促进南北经济的交流。.
4.唐朝一位余杭(今杭州)商人,要到洛阳去经商,
如果走运河水路,他不必经过( D )
A.江南河 B.邗沟 C.通济渠 D.永济渠
5.与隋代历史最相似的朝代是( A )
• A. 秦朝 B. 西汉 C. 东汉 D. 北魏
6.隋朝末年,走水路由余杭到长安,依次要经过的
几人工河是( D )
①广通渠 ②永济渠 ③通济渠 ④白渠 ⑤江南
河 ⑥邗沟
• A.②③⑤⑥
B.④③②①
• C.⑥④①⑤
D.⑤⑥③①
.
7、下图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隋朝大运河,完成 下列各题。
1、隋朝大运河是谁在位时从哪一 年开始开凿的?开凿的目的是什么? 2、大运河的起止点是哪里?中心 在哪里? 3、请对大运河做出客观的评价。
隋文帝
1.581年建立隋朝。589年灭陈朝,统一全国。 2.初步建立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隋炀帝
第一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第一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https://img.taocdn.com/s3/m/11353f2fcc175527072208f1.png)
D
3、结束南北朝时期分裂割据局面,使南北重归统一的是哪个王朝 ( )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秦朝
A
4、结束南北朝分裂割据局面,实现全国统一的标志性事件是: ( ) A. 西晋统一全国 B. 北魏建立起强大的政权 C. 隋军南下灭掉陈 D. 大运河的开通
C
二、开通大运河 1、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巩固统治)
一、隋的统一 3、隋朝的统治 (1)措施: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衡量制 度;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2)作用: ①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 ②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度增长 ③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
1、赵翼说:“古得天下易,未有如隋文帝者。”隋文帝的名字 及其名字及其当初夺取权时的身份是( ) A.杨坚,北魏外戚 B.刘备,东汉王室 C.杨坚,北周外戚 D.曹操,东汉丞相
2、修建者和时间:隋炀帝,605年起
3、概况:以洛阳为中心,北至涿郡,南至余杭,全长2700多千米, 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 4、意义: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5、消极的作用:也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隋朝大运河
一条:一条贯穿南北的大动脉 二长:二千七百多公里
1、公元618年,一位末代皇帝在江都(今扬州)自觉大势已去, 揽镜自照,无奈哀叹:“好头颈,谁当斫之!”从这段材料可以得到 的结论是( ) A.北周外戚杨坚夺取政权,建立隋朝 B.隋朝灭掉南方的陈朝,实现统一 C.隋朝开凿大运河,加强了南北联系 D.隋炀帝酷虐残暴,隋朝行将灭亡。
D
B
4、下列关于科举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开创于唐初,废除于清末 B. 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 C. 毫无公平、公正性可言 D. 看重门第,不利于选拔人才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 隋朝的统一和灭亡课件(18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 隋朝的统一和灭亡课件(1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d599cb65a5e9856a561260ec.png)
2.结果P4
隋末农 民大起 义
618年, 隋朝灭 亡
隋 隋的统一 581年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589年统一全国
朝
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对全国的统治
的 统
开通大运河
时间:605年起 路线: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 意义:加强了南北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
一
和 灭
开创科举取 士制度
隋文帝:初步建立考试选才制度 隋炀帝:正式建立科举制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一、隋朝的统一
1、隋朝建立 P2 建立时间: 581年 开国皇帝: 杨坚(隋文帝) 都 城: 长安 统 一 : 589年,隋灭陈 2、统一意义:(1)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2)顺应
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3.隋采取巩固统治有哪些措施?这些措施有什么影响?P2-3
余杭(今杭州7).开通作用: 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隋隋朝朝大大运运河河 与与世世界界著著名名运运 河河的的比比较较
运河名称 苏伊士运河 巴拿马运河 隋朝大运河
通航时间 1869年 1914年
610年
全长 190.25公里
81.3公里
2700公里
地位:直到今天,大运河仍是世界最长的人工运河
三、科举制度P3 (即是利用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
1.魏晋南北朝 的选官方法: 重门第,不重才能(九品中正制) 2.正式确立: 隋炀帝时正式创立进士科
科举 科:考试科目 举:选拔人才
3.影响:1.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 2.扩大了官员选拔的范围,有才能的人能参政。 3.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皮日休:《汴河古》
材料三: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人教版(部编) 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课件(共17张PPT)
![人教版(部编) 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课件(共1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c88f7f82b52acfc789ebc9ce.png)
隋文帝采取了哪些措施呢
• 经济方面:编订户籍,统一南
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
• 政治方面:加强中央集权, 提高行政效率。
开通大运河的目的
• 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 全国的统治。
开凿时间
• 从605年起,隋炀帝利用已有的经济实 力,征发几百万人,陆续开凿了一条 贯通南北的大运河。
• 运河概况:大运河一洛阳为中心,北 抵涿郡,南至余杭,连接了海河、黄 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 全长2000多千米。
隋朝灭亡
• 直接原因:
• 隋炀帝的残暴统治引发了大规 模农民起义。在起义军的打击 下,隋朝的统治面临瓦解。
隋朝的灭亡
• 618年,隋炀,想要不被抛弃,必须自己争气2,所有的嫉妒都只是因为你没出息。3,敬往事一杯酒,自此不再回头4,人只能活一回,梦想却有无数个,唯有放手一搏,才能知道机会属不属于自己。5,只要肯努力,想要的都能自己得到。6,不 努力你要未来干什么。7,因为不能天生丽质,所以只能天生励志。8,没有什么才能比努力更重要。9,现在的你决定将来的你。10,路是走出来的,而不是空想出来的。11,拼搏到无能为力坚持到感动自己。没有野心的女人不漂亮。12,梦像是永远 不可凋零的花。13,你一事无成,还在那里傻乐。4,今天做的一切挣扎都是在为明天积蓄力量,所以别放弃。15,未来可能遥远,但不轻易放弃。16,历史只会记住有野心的人。17,我的青春不要留白,我敢异想就会天开。18,你还年轻,别凑合过。 19,这个世界没有重来二字,所以不如一切趁早20,要么努力向上爬,要么烂在社会最底层的泥淖里。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21,曾经输掉的东西,只要你想,就一定可以再一点一点赢回来22,如果这世界上真有奇迹,那只是努力的另一 个名字。23,时间告诉我们,无理取闹的年龄过了,该懂事了。24,你必须跳下悬崖,在坠落空中生出翅膀。25,坚持了才叫梦想,放弃了就只是妄想26,跌倒不算是失败,爬不起来才算是失败。27,你的人生除了你自己,谁也毁不掉28,你才十七八 岁,你可以成为任何你想成为的人。29,有梦想并为之努力的人都好可爱哦,我也要做可爱的人。30,因为生活就如此,弱小就该死。31,只有蓬勃野心,没有日月风情。32,勤奋是你生命的密码,能译出你一部壮丽的史诗。33,你要记住你不是为别 人而活,你是为自己而活。34,我怕我配不上自己所受的苦难。35,姑娘,好好的活下去,活给那些瞧不起你的人看着。36,成功的速度一定要超过父母老去的速度37,爱就努力,不爱就放弃,一生那么短,你有什么理由不勇敢。38,天赋比你好的人 都在努力。39,没有人会嘲笑竭尽全力的人。40,别人拥有的,你不必羡慕,只要努力,你也会拥有。41,别只顾着羡慕别人忘了给自己掌声。42,只要你不跪着这个世界没人比你高。1.靠谁不如靠自己,做谁都不如做自己,谁好都不如自己好。2.不 要拿我跟任何人比,我不是谁的影子,更不是谁的替代品,我不知道年少轻狂,我只懂得胜者为。3.我的个性取决于我是谁,我的态度要看看你是谁4.一个人至少拥有一个梦想,有一个理由去坚强。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在流浪5.我不是天生 的王者,但我骨子里流着不服输的血液6.不是我不好,而是你不配7.生活不是等待风暴过去,而是学会在雨中翩翩起舞。8.做真实的自己,不要为了取悦别人或试图成为某个人。做你最原始的自己,比做任何人的复制品都来得好。9.生活总是让我们遍体 鳞伤,但到后来,那些受伤的地方一定会变成我们最强壮的地方。10.你必须去面对你不愿意面对的各种人,你的承受力会越来越好。生活就是你开始接受你不得不做的那些你不喜欢的事。但是,当你发现,所有你不愿意做的事情,都是为了那件你喜欢 的事而做准备,所有的忍耐和痛苦就都会觉得是值得的了。11.人生总是这样,在不经意间伤害到别人,又在不经意间被别人伤害。12.一个能从别人的观念来看事情,能了解别人心灵活动的人,永远不必为自己的前途担心。13.无论你昨晚经历了怎样的 泣不成声,早上醒来这个城市依旧车水马龙。14.好好过你的生活,不要老是忙着告诉别人你在干嘛,也许他们并不想知道。15.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树与树的距离,而是同根生长的树枝,却无法在风中相依。16.做该做的事,按照自己的愿望,踏踏实 实地去学好本领。17.人生修的就是无常,请珍惜每一个当下,珍惜眼前人,失去了就回不来了。18.一个人能坏到什么程度,看他张狂的时候就清楚了;同样,一个人会好到什么程度,看他困厄的时候就知道了。得意的时候看他做什么,落魄的时候看他 不做什么,从放纵和坚守透露出的,往往是最真的品性。19.奋斗的火苗在冒发,碰触心的温度,简单的充实,简单的满足。一个人的道路,也不孤独。20.失败,并不是说明你差,而是提醒你该努力了。一、混就混出个名堂,学就学出个样子,要么出人 头地,要么人头落地。二、我们这么拼,这么努力赚钱,就是为了要用“老子有钱”四个字,去堵住所有人的嘴。三、做自己的决定。然后准备好承担后果。从一开始就提醒自己,世上没有后悔药吃。四、只有不断超越才有不断进步,在人生道路上, 最大的敌人莫过于自己,战胜自己的胆怯就坚强,任何浮躁心态,都会给成功带来巨大的祸害。五、用人情做出来的朋友只是暂时的,用人格吸引来的朋友才是长久的。要知道,丰富自己比取悦他人更有力量。六、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永远抱一颗谦 卑的心,才能让自己更加完善。人生没有完美,只有完善;岁月没有十全十美,只有尽量。七、不要做廉价的自己,不要随意去付出,不要一厢情愿去迎合别人,圈子不同,不必强融。八、生活再不如人意,都要学会自我温暖和慰藉,给自己多一点欣 赏和鼓励。九、自己喜欢的东西,就不要问别人好不好看。喜欢胜过所有道理,原则抵不过我乐意。十、世界上最好的保鲜,就是不断进步,努力让自己成为更好的人,这比什么都重要。十一、千万别因为别人宠你包容你呵护你,就以为他们喜欢你的 所有,该改的还是要改,这样才能对得起别人毫无保留的偏袒和纵容十二、能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你就是优雅的;能控制好自己的心态,你就是成功的。十三、当你觉得自己不如人时,不要自卑,记得你只是平凡人。当别人忽略你时,不要伤心,每个 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谁都不可能一直陪你。十四、你自以为的极限,只是别人的起点,在约定俗成的世界里,倔强地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大胆尝试做不一样的自己。十五、我们都得经历一段努力闭嘴不抱怨的时光,才能熠熠生辉,才能去更酷的地方, 成为更酷的人。十六、不要放弃自己的内心,因为你自己的人生道路,最终只能自己走下去,如果违背了自己的本心,那便无法快乐。十七、年轻,那么短暂,那么迷茫。如果你不能给自己一张耀眼的文凭,一段荡气回肠的爱情,那么,你还可以给自 己一个九成九会遭到嘲笑的梦想。因为,总有一天,它会让你闪闪发光。十八、做你自己,说出你的感受,因为那些对你重要的人不会介意,而那些介意的人对你并不重要。十九、除了靠自己,靠谁都是不靠谱。这世上没有谁会心甘情愿一直被你依靠。 靠自己,才能把事情做到最好;靠自己,才能学到真本事,真正解决问题;靠自己,人生才不会输。二十、做一个特别简单的人,不期待突如其来的好运,经营好自己,珍惜眼前的时光。往事不回头,未来不将就,你若盛开,蝴蝶自来。二十一、不要 为别人委屈自己,改变自己。你是唯一的你,珍贵的你,骄傲的你,美丽的你。一定要好好爱自己。二十二、这个世界上已经有很多人和事让你失望了,而最不应该的,就是自己还令自己失望!二十三、过去的事不要想,因为你无法改变过去;将来的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部编版)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c7103d3c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7d.png)
相关史事
隋朝末年,人民为逃 避徭役和兵役,被迫采用 断手断足的方式,时称 “福手福足”。有的地区 人民连草根树皮也吃不上。 起义军在发布的檄文中, 痛斥隋炀帝:“罄南山之 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 流恶难尽。”
隋炀帝营建一系列重大工程,每年都要征发 大批的劳动力,动辄数百万,驱使他们营建东都 洛阳,开凿大运河,修筑长城和驰道。
夯实基础
2.“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 论功不较多。”下列关于这首诗理解正确的是( )
A.赞扬了大运河加强了南北交通 B.诗人认为,隋灭亡是因为开凿大运河 C.大运河的开通实现了我国南水北调 D.大运河沟通了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 【答案】A【详解】根据诗句中的“至今千里赖通波”“共禹论功不较多”可知,诗
隋炀帝多次巡游,乘坐高大华丽的龙舟,随 行的船只浩浩荡荡,沿途护卫的兵士和拉纤的民 工多达数十万,耗费大量人力和财力。
隋炀帝三次征辽东,迫使大量农民服兵役、当民 工,使人民无法正常从事生产劳动。
2、概况:隋末农民起义→618年隋炀帝被杀 隋朝灭亡
知识拓展 隋炀帝派人三赴流求
隋朝称今天的台湾为流求。 隋炀帝即位不久,就派人前往流 求,先后有三次。第三次是在610 年,由文臣武将率领10000多人, 从义安出发,渡海抵达流求,加 强了与流求的联系。隋朝对台湾 地区的认识比前代前进了一大步。 在《隋书》中,就有对流求的专 门记载,详细记述了这一地区地 理、物产、社会组织、饮食服饰、 习俗等方面宋朝
明清
1905年
增加考试科目
开武举 创殿试
大幅度增加 科举取士名额
八股取士
清政府废除 科举制
3、影响:
(1)积极:①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情形,加强了皇权;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课件 (共28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课件 (共2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261669746c85ec3a87c2c5a4.png)
-----胡曾《汴水》 尽道亡隋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汴河怀古》
隋炀帝开通大运河是好事还是坏事?你怎样 学习与
看?
探究
你总怎的样来看说=是对好开事通,大但只运用河一的个评“价好”字或一个“坏”字来 评论(大积运极河影的响作和用太消简极单影化响了)。
隋朝的灭亡——618年 隋炀帝在江都被部下杀死,盛极一时的隋朝遂至灭亡。
隋炀帝,好大喜功,不恤民力,又 纵情享乐, 奢侈无度。
营建东都洛阳、开凿大运河、 修筑长城和驰道;
三次征辽东,迫使大量农民服兵役, 当民夫,使人民无法从事生产劳动
隋文帝:初创 隋炀帝:设置进士科
进士科 ——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 试成绩选拔人才。
只 注 重
特 点:
门 第
1.国家层面组织的考试。
2.选拔有真才实学的人。
3.国家大事决策有参考。
凭 才
学
做
科举制正式诞生
官
学习与探究
科举制的历史意义有哪些?
材料一
“这一伟大帝国的各项设施中,没有哪一项能像 开科举、从最有才华的青年中选拔政府官员那样,给 予其创立者这么大的荣耀……在中国,学而优则仕, 人人机会均等。”
每月二百万人
605年三月
开凿通济渠
男女百多万人
605年四月
开凿邗沟
十多万人
605年五月
营建西苑
一百七十多万人
606年七月
巡幸江南
四十多万人
607年八月
修筑长城
一百多万人
608年正月
开凿永济渠
男女百多万人
608年七月
再修长城
二十多万人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课件1)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课件1)](https://img.taocdn.com/s3/m/878309ad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d1.png)
【点拨】材料中“我们的祖先遇到了许多难题……但他们克 服了重重困难”,体现了古代人民的智慧,B正确。材料没 有体现社会秩序、南北联系以及经济繁荣的信息,排除A 、C、D。
返回
3.[2022 ·滨州]缪凤林先生在《唐朝的职官与选举制度》一 文中提出:“九品中正之弊致成贵族政治,矫之以科举 ,而后贡选考试机会均等,不特泯贵族平民之阶级,庶 民之优秀者,亦得与贵族均享政权。”这段话意在说明 科举制度( B ) A.强调血缘,看重门第 B.注重才能,机会均等 C.发展教育,扩大基础 D.重视门第,兼顾才能
三、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1.背景:
① 庶族中小地主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他们积极 要求参政。
② 已有的选官制度矛盾突出,无法适应政治发展 的需要,中央急需一大批高素质的官吏充实到 政府各级行政机构之中去。
2.开创过程:
① 隋文帝时,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② 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隋文帝:
杨坚,华阴人,隋朝的开国 君主。
初仕北周,封隋公,581年, 静帝禅让为帝,国号隋。
在位二十四年,后为次子杨 广所弑,谥文帝。
隋文帝
5.意义: 隋的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6.发展措施: ① 发展经济,编订户籍; ② 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 ③ 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个国家的控制,而且朕在日理万机之余可以乘龙舟游江南,体 察民情,实乃一大幸事。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说说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功与过:
隋炀帝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他开通大运 河无论主观目的如何,给当时的老百姓都带来了深 重的苦难。大运河在古代发挥交通命脉的功能,是 从唐朝开始。随着南方经济的发展,大运河南物北 运的功能发挥得越来越多,对历代王朝,尤其是在 元、明、清的数百年间,更是功不可没。时至今日, 大运河仍在发挥着作用。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课件(26张PPT)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课件(26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7a12ec00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d5.png)
加重百姓负担,激化矛盾,加速隋朝灭亡
洛阳
涿郡(北京)
余杭(杭州)
永济渠
通济渠
邗沟
江南河
长安
四段:
五河:
洛阳、涿郡、余杭
三点:
2700多千米
二长:
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
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读下面的诗句,说说该如何评价隋炀帝修建大运河?
唐·胡曾《汴水》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小组讨论
运河风光
(2017广东深圳中考)图示法是一种直观形象的学习方法。用图示法描绘隋朝大运河大致走向,贴切的是( )
A
B
C
D
D
战国、秦、汉初:军功爵制
汉武帝开始:察举制
西周:分封制
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血缘
军功
孝廉
门第
拼爹娘
拼人命
拼人品
拼爹娘
隋朝之前的选官制度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九品中正制: 由北魏魏文帝(曹丕)创立。在各州郡设置中正,中正的职责主要是评议人物,标准有三:家世、道德、才能。根据对这三方面的评议,将人物分为九品。 但是,由于中正多为门阀世族,于是在实际评议中,才能标准逐渐被忽视,家世则越来越重要,甚至成为了唯一的标准,到西晋时期,最终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
隋炀帝的残暴统治
①直接原因:
②根本原因:
2.隋炀帝暴政表现:
①好大喜功,不恤民力,纵情享乐,奢侈无度;
3.灭亡:
隋(581—618)
②营造一系列重大工程,屡次发动战争;
③建东都洛阳,开凿大运河,修筑长城和驰道;
④多次巡游;三次征辽东
洛阳
涿郡(北京)
余杭(杭州)
永济渠
通济渠
邗沟
江南河
长安
四段:
五河:
洛阳、涿郡、余杭
三点:
2700多千米
二长:
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
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读下面的诗句,说说该如何评价隋炀帝修建大运河?
唐·胡曾《汴水》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小组讨论
运河风光
(2017广东深圳中考)图示法是一种直观形象的学习方法。用图示法描绘隋朝大运河大致走向,贴切的是( )
A
B
C
D
D
战国、秦、汉初:军功爵制
汉武帝开始:察举制
西周:分封制
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血缘
军功
孝廉
门第
拼爹娘
拼人命
拼人品
拼爹娘
隋朝之前的选官制度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九品中正制: 由北魏魏文帝(曹丕)创立。在各州郡设置中正,中正的职责主要是评议人物,标准有三:家世、道德、才能。根据对这三方面的评议,将人物分为九品。 但是,由于中正多为门阀世族,于是在实际评议中,才能标准逐渐被忽视,家世则越来越重要,甚至成为了唯一的标准,到西晋时期,最终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
隋炀帝的残暴统治
①直接原因:
②根本原因:
2.隋炀帝暴政表现:
①好大喜功,不恤民力,纵情享乐,奢侈无度;
3.灭亡:
隋(581—618)
②营造一系列重大工程,屡次发动战争;
③建东都洛阳,开凿大运河,修筑长城和驰道;
④多次巡游;三次征辽东
七下第一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课件
![七下第一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da6d120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b0.png)
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南朝
2、隋的统一:589年,隋朝灭陈,统一南北。
胭脂井
公元589年,隋朝大军南下,渡过长江,进攻南方陈国。陈朝后主陈叔 宝奢侈腐化,宴游无度,当他听说建康城已陷落时,慌忙带着他的两个嫔 妃,躲入宫廷内的一口枯井里。隋军呼喊他们不出来,扬言要往井里投石 头,陈后主才和两个妃嫔出来投降。陈后主携二妃躲入的枯井,被后人嘲 笑为“胭脂井”。据说这口井就在今天南京鸡鸣寺的山坡下。
1 涿郡
永济渠 A
2 洛阳
B 通济渠 C 邗沟
江南河 D
a 海河
b 黄河 c 淮河 d 长江 e 钱塘江
余杭 3
由北到南,永通邗江
在河南的两段是:永济渠和通济渠
隋炀帝为什么能开通大运河?
• 隋文帝时期经济繁荣,使隋炀帝具备 了开通大运河的经济基础;
• 隋朝国家统一,使隋炀帝有征发几百 万人的可能性;
➢中国古代在没有铁路、汽车等交通工具的条 件下,陆路运输粮食只能利用车、马,靠人力、 畜力进行,运量小,速度慢,费用大。而水运 粮食比起陆运,运量大,速度快,费用小。
对大运河的评价有过于肯定的,如材料一、 二;也有过于否定的,如材料三、四、六; 材料五比较客观,我认为正确。
积极: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有利于维 护国家的统一(加强了对南方的控制)
4.历史上与隋王朝有着惊人相似的一个王朝是秦 朝,这两个王朝的相似之处表现在哪些方面?
(1)都是结束了长期分裂,实现了统一的王朝:秦结束 了春秋战国的分裂;隋朝结束了南北朝的对峙;秦朝之后是强 大的汉朝,隋朝之后是强大的唐朝。都短命,历二世而亡:秦 朝存在15年;隋朝持续37年。
(2)都修建了巨大的工程:秦筑万里长城;隋修大运河。 (3)建立的制度都对后世影响深远:秦首创专制主义中央 集权制度被后代沿用;隋朝的三省六部制、科举制被后代沿用。 (4)都因滥用民力,大兴土木的暴政引起农民起义而亡。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https://img.taocdn.com/s3/m/c16ea49b69dc5022aaea00ba.png)
初一历史下册备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1
主备人:曲飞使用人:曲飞
教学内容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隋朝的建立和统一;科举制的创立;③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
能力目标:通过引导学生对“隋炀帝开通大运河的目的及其作用”等问题的思考,培养学生根据特定的历史条件观察问题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小结:隋文帝顺应历史发展,采取许多开创性的措施。国家统一、安定,人民负担较轻,经济繁荣发展。史称隋文帝的统治为“开皇之治”。
引导学生探究隋朝经济繁荣的原因。
德育:培养学生国家的统一、安定,是社会发展、经济繁荣的前提和保障。
讨论:科举制的意义
3、大运河的开通(多媒体显示)
1).目的和条件(多媒体显示)
(1.)隋朝的建立(多媒体显示)
(2.)隋朝的统一(多媒体显示)
隋文帝是个励精图治的皇帝。589年,隋军南下,灭掉南朝最后一个朝代,南北重归统一。
多媒体演示“北周与陈对峙-隋与陈对峙-隋灭陈,南
北重归统一”的过程。
隋统一全国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2.隋初经济的繁荣
隋文帝是个有作为的皇帝。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了解隋文帝的作为。
二、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问题一: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如何选拔官吏?有何弊端?
问题二:隋文帝和隋炀帝是如何选拔官员?
三、隋朝的灭亡
问题:隋朝为什么快速走向灭亡?对你有何启示?
全课总结:
对本课内容进行总结。并引导与秦朝比较。
巩固练习。
课堂检测:
学生概述南北朝时期政权的更迭情况,完成图示。
自学课文第一段,了解隋朝的建立和统一。
在教师的讲述过程中,学生掌握隋朝建立的时间、建立者及都城等基础知识。
在教师的启发、点拨下,学生分析得出:
主备人:曲飞使用人:曲飞
教学内容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隋朝的建立和统一;科举制的创立;③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
能力目标:通过引导学生对“隋炀帝开通大运河的目的及其作用”等问题的思考,培养学生根据特定的历史条件观察问题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小结:隋文帝顺应历史发展,采取许多开创性的措施。国家统一、安定,人民负担较轻,经济繁荣发展。史称隋文帝的统治为“开皇之治”。
引导学生探究隋朝经济繁荣的原因。
德育:培养学生国家的统一、安定,是社会发展、经济繁荣的前提和保障。
讨论:科举制的意义
3、大运河的开通(多媒体显示)
1).目的和条件(多媒体显示)
(1.)隋朝的建立(多媒体显示)
(2.)隋朝的统一(多媒体显示)
隋文帝是个励精图治的皇帝。589年,隋军南下,灭掉南朝最后一个朝代,南北重归统一。
多媒体演示“北周与陈对峙-隋与陈对峙-隋灭陈,南
北重归统一”的过程。
隋统一全国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2.隋初经济的繁荣
隋文帝是个有作为的皇帝。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了解隋文帝的作为。
二、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问题一: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如何选拔官吏?有何弊端?
问题二:隋文帝和隋炀帝是如何选拔官员?
三、隋朝的灭亡
问题:隋朝为什么快速走向灭亡?对你有何启示?
全课总结:
对本课内容进行总结。并引导与秦朝比较。
巩固练习。
课堂检测:
学生概述南北朝时期政权的更迭情况,完成图示。
自学课文第一段,了解隋朝的建立和统一。
在教师的讲述过程中,学生掌握隋朝建立的时间、建立者及都城等基础知识。
在教师的启发、点拨下,学生分析得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
4
+
5
=
1
洛阳
邗沟 江南河 余杭(今杭州)
大运河通航的影响
材料一:
材料二:
《汴河直进船》
唐·李敬芳
《汴河怀古》
唐·皮日休
汴水通淮利最多, 生人为害亦相和。 东南四十三州地,
尽道隋亡是此河, 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
取尽膏脂是此河。
共禹论功不较多。
你是否认同两诗对“此河” 的评价?
四、隋朝的灭亡
1、隋炀帝的残暴统治
隋文帝厉行节俭,曾教训太子说: 自古帝王没有好奢侈而能长久的。然而 ,隋朝的第二个皇帝隋炀帝,好大喜功 ,不恤民力,又纵情享乐,奢侈无度。 他在位期间,营建了一系列重大工程, 屡次发动战争,致使民不聊生,社会矛 盾激化。
四、隋朝的灭亡 1、隋炀帝的残暴统治
隋炀帝每年都要征发大批的劳动力,动 辄数百万,驱使他们营建东都洛阳,开凿大 运河,修筑长城和驰道。为了加强对各地的 统治,他还多次巡游,乘坐高大、华丽的龙 舟,随行的船只浩浩荡荡,沿途护卫的兵士 和拉纤的民工多达数十万,耗费大量人力和 财力。隋炀帝还三次征辽东,迫使大量农民 服兵役、当民夫,使人民无法正常从事生产 劳动。
1.隋朝建立的方式是通过( )。 A.农民起义夺权 B.少数民族入侵中原 C.大将发动政变自立 D.外戚夺取政权 2.关于隋文帝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他是隋朝的开国皇帝 B.他在位时南北重归于统一 C.他在位时励精图治 D.他利用已有的经济实力,开通了一条贯通南 北的大运河
9.隋朝大运河是人类创造出的奇迹,它的出现为 中国也为世界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2013年安 徽省积极准备申报大运河安徽段为世界文化遗产 。你知道大运河流经安徽是哪一段
23.在《隋朝运河》图中填注: (1)隋朝大运河的中心A为 ,北至B为 ,南至C 为 (2)隋朝开通大运河的主要目的是什么?(3分)
(3)你能说出大运河的开通有什么历史意义?(3分)
相关史事
隋朝末年,人民为逃避徭役和兵役 ,被迫采用断手断足的方式,时称“ 福手福足”。有的地区人民连草根树 皮也吃不上。起义军在发布的檄文中 ,痛斥隋炀帝:“罄南山之竹书罪无 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四、隋朝的灭亡 2、隋朝的灭亡
隋炀帝的残暴统治,使人民忍无 可忍,终于导致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起义首先爆发在人民受害最深的山东 地区,随即蔓延到全国,在各地形成 了许多反隋的队伍。在起义军的打击 下,隋朝的统治面临瓦解。618年,隋 炀帝在江都被部下杀死,盛极一时的 隋朝随之灭亡。
(2)这条河的中心在什么地方?
(3)该朝代的开国皇帝是哪位? 【答案】 (1)隋朝大运河 隋炀帝 (2)洛阳 (3)隋文帝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9分) 材料一:某朝开凿的大运河
问题一:根据材料一及所学判断,反映了哪一朝代开凿的运河? 问题二:结合材料一分析,图中A、B是运河两个端点城市,他们 在现今的名称是? 问题三:假如你是唐朝时期的读书人,从B点出发经大运河到洛阳 去,先后经过哪几段运河?(不能填字母)
胭脂井
古今称国计之富者莫如隋。 ——《文献通考》
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贞观政要》 隋富庶的原因是什么?表现是什么?
隋的疆域
二、开通大运河
民谣: 运河水,荡悠悠, 隋炀皇帝下扬州。 一心只把琼花看, 万里江山一旦丢。
扬州琼花,学名“聚八仙”,号称“维扬一枝花,四海 无同类”。相传扬州蕃厘观有琼花,隋炀帝慕其名,特赴扬 州观赏。
B.国力强盛,“古今称国计之富者莫如隋”
C.开凿了大运河
D.因存在时间很短,对后世没有多大影响
17.隋朝开凿大运河的根本目的是
A.皇帝到扬州去看琼花
B.进行南水北调工程
C.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的统治
D.皇帝要巡游享乐
21.阅读唐朝诗歌: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 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诗中“此河”是指哪一条河?它是谁下令开凿的?
A.永济渠 B.通济渠 C.邗沟 D.江南河
10.隋朝开凿大运河的重大意义在于 ( ) A.满足隋炀帝游江都的愿望
B.南水北调
C.大大加强了南北经济的交流
D.便利对少数民族的战争
12.隋朝时,一位商人从今天的杭州由水路 到洛阳做生意,他先后要经过( ) A.永济渠、江南河、邗沟 B. 通济渠、会通河、江南河 C. 江南河、邗沟、通济渠
隋文帝(581─604在位 ),周武帝时,杨坚为大将 军,长女为太子妃。后宣 帝死,子静帝年幼,由杨 坚辅政。坚自为左大丞相 ,总揽军政大权。为了夺 取帝位,杨坚先后平定了 尉迟迥( Yù chíjiǒng)等人 的反杨武装力量,又大杀 周室诸王。581年2月,杨 坚代周称帝,建立隋朝, 改年号为开皇,建都长安 。
D. 通惠河、江南河、邗沟
13.下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图中的①、 ②、③代表相关的历史事件,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 排列,正确的选项是
A、①建立隋朝②灭亡陈朝③开通运河 B、①灭亡陈朝②建立隋朝③开通运河 C、①开通运河②建立隋朝③灭亡陈朝 D、①建立隋朝②开通运河③灭亡陈朝
14.隋文帝是我国历史上有作为的皇帝,有关他 的史实正确的是
第一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夏
东周(春秋、战国 ) 汉(西汉、东汉) 三国 秦 晋(西晋、东晋) 东魏 北齐 581 北朝: 北魏 西魏 北周 隋 南北朝
南朝: 宋、齐、梁、陈
商
西周
589
一、隋的建立与统一
阅读课本P2归纳隋朝 的建立与统一相关内容。
隋文杨坚
“古来得天下之易,未 有如隋文帝者。” ----赵翼(清)
知识拓展
589年,隋朝大军南下,进攻南方陈国。 陈朝后主陈叔宝奢侈腐化,宴游无度,当他听 说建康城已陷落时,慌忙带着他的两个嫔妃, 躲入宫廷内的一口枯井里。隋军呼喊他们不出 来,扬言要往井里投石头,陈后主才和两个妃 嫔出来投降。
陈后主携二妃躲 入的枯井,被后人嘲 笑为“胭脂井”。据 说这口井就在今天南 京鸡鸣寺的山坡下。
北通涿郡之鱼商,南通 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 “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弊在当时,功在千秋
意义(作用):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 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三、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1、隋唐之前的选官制度
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吏的选拔权由上层 权贵垄断,选官看重门第,不太注重才能, 世家大族的子弟通过门第即可进入仕途。
举子看榜图
状元匾
1、童生(第一级县试)——刚开始学习的小孩。相当于初中毕业 ,因为他们可以算是有学问的人。 2、秀才(第二级府试)——最低级的考试合格者称为生员,也叫 秀才。 相当于高中毕业。 3、举人(第三级院试)——生员(秀才)应三年一度的乡武,合 格者称为举人。 相当于大学生或研究生, 因为他们毕竟是从众多 的秀才中脱颖而出的。 4、、贡士(第四级乡试)——参加全国范围科举考试(会试)及 格后获得的资格,会试在乡试后的第二年 5、进士(第五级会试)——举人参加在北京的会试殿试,合格者 称为进士。确切地说,它是一种类似职称月举行,所以也叫春闱。 参加考试的人必须是举人,考试合格后就是准进士,待殿试合格后 ,则为进士。 6、探花(第六级殿试)——殿试第三名称探花。 榜眼(第六级殿试)——殿试第二名称榜眼。 状元(第六级殿试)——殿试第一名称状元。
隋炀帝真的为了看到绮丽的琼花而 开凿长达两千多公里的大运河吗? 中国古代在没有铁路、汽车等交通工具 的条件下,陆路运输粮食只能利用车、马, 靠人力、畜力进行,运量小,速度慢,费 用大。而水运粮食比起陆运,运量大,速 度快,费用小。
所以修大运河的目的是: 为了加强南北交通, 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2、条件
隋炀帝利用已有的经济实力,征发几百 万人,从605年起,陆续开凿了一条贯通南 北的大运河。
3、概况
大运河以洛阳为中 心,北抵涿郡,南至余 杭,连接了海河、黄河 、淮河、长江和钱塘江 五大水系,全长2000多 千米。
2. 大运河的开凿及概况 ( 三点) (四段) (五大水系)(一条运河)
涿郡(今北京) 永济渠 通济渠 三点: 中心洛阳、 北到涿郡、 南到余杭 四段: 永济渠、通济渠、 邗沟、江南河 五水: 海河、黄河、 淮水、长江、 钱塘江
A.公元581年建立隋朝 B.公元618年,隋文帝重新统一南北 C.在位时出现文景之治 D.修建大运河
15.在中国历史上,分裂和统一的局面曾交替 出现。结束自西晋灭亡以来近300年分裂局面 ,实现全国统一的关键人物是( ) A. 杨坚 B. 杨广 C. 李世民 D. 赵匡胤
16.关于隋朝历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结束了南北朝分裂局面
2、隋文帝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隋文帝即位后,废除了前朝的选官制度 ,注重考查人才的学识,初步建立起通过考 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三、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3、科举制的正式诞生
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 制度的正式确立。
4、科举制的影响
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 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 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 此参政,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此后,科 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 了1300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