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碳六烯酸粉剂
二十二碳六烯酸对某大学学生改善记忆力的影响
2 结 果
1 . 1 对 象 运用 随 机整 群抽 样法 , 在 某 大 学 抽 取 3个 本 科 班 体 检健 康的 l 9 —2 3岁 1 2 3名学 生 为 受试 者 . 其 中男生 6 2名 . 女 生 6 1 名 。按 随 机 化 原 则 分 为 2组 , 即干预 组 和对 照组 。 1 . 2 方 法 采用 双盲 、 安慰 剂 对 照 的 流行 病 学 方 法 , 让 其 中 一 组服 用 l 号 胶囊 . 另 一 组 服 用 2号 胶 囊 . 每 人 每 日分 2次 口 服 5 粒( 早 晨 2粒 . 晚 上 3粒 ) 。D H A胶 囊 每 粒 3 0 0 m g , 空 白 对 照 与 D H A胶 囊 外 观 完 全 相 同 . 试 服期 为 3 0 d 。 试 验 前 与 试 验 结 束 时. 分别 采 用 由中国科 学 院心理 研 究 所 研制 的临 床 记忆 量 表 甲 套 和乙套 评 价受 试 者 的 记 忆 能 力 , 该 量 表 包 括 5项 测 试 内 容 : 指向 记忆 、 联 想学 习 、 图形 自由 回忆 、 无意义图形再认 、 人 像 特 征 回忆 。各 项 测 验 所 得 的 原始 分 按 标 准 求 出 记忆 商 。完 成 全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化学知识点】二十二碳六烯酸的功效
【化学知识点】二十二碳六烯酸的功效二十二碳六烯酸的功效:辅助脑细胞发育;抗衰老作用;改善血液循环;降血脂等功效。
二十二碳六烯酸,即DHA,是人体所必需的一种多不饱和脂肪酸,鱼油中含量较多。
1.辅助脑细胞发育DHA是大脑细胞膜的重要构成成分,参与脑细胞的形成和发育,对神经细胞轴突的延伸和新突起的形成有重要作用,可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生理活动,参与大脑思维和记忆形成过程。
可能与促进神经细胞蛋白质合成有关,促进神经细胞的生长。
2.抗衰老作用研究表明,随着增龄,人血小板、红细胞膜脂质中DHA含量减少,SOD活性降低;12名老年人服用DHA制剂4周后,其红细胞膜脂质中DHA含量增加,SOD活性增强。
也有研究工作提示DHA具有抗氧化、抗衰老作用。
3.改善血液循环DHA能抑制血小板聚集,使血栓形成受阻、血液粘度下降,血液循环改善,并使血压下降。
可用于防治脑血栓、下肢闭塞性动脉硬化症。
4.降血脂DHA能降低血清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可治疗高血脂症、动脉粥样硬化等。
5.其他DHA能拮抗过敏性变态反应,可防治过敏性皮炎、支气管哮喘,缓解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能提高视网膜反射功能,防止视力减弱;能降低肝中性脂肪,防治脂肪肝;有抗癌作用,能防治乳腺癌等癌症,并能有效抑制肿瘤转移,近年来研究发现二十二碳六烯酸能抑制肿瘤的发生、生长和转移,增强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改善机体恶病质状况,延长带瘤体的生存时间;能降低血糖,缓解糖尿病症状。
老年人多服用含DHA的保健品,常可使已退化的大脑神经功能、记忆力得到一定的恢复。
可用于健脑补脑,提高记忆力及思维能力,对记忆力减退、老年性痴呆有一定疗效。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人体二十二碳六烯酸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㊃综述㊃D O I:10.3969/j.i s s n.1672-9455.2024.08.031人体二十二碳六烯酸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陆佳露1,周春艳2综述,余晓丹1ә审校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1.发育行为儿科;2.转化所,上海200127摘要:二十二碳六烯酸(D H A)作为人体必需的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之一,对儿童尤其是婴幼儿大脑发育㊁成人脑功能维持及心血管疾病预防等均有重要作用㊂D H A的人体来源主要依靠膳食补充,其缺乏人群较为普遍㊂因此,监测人体内D H A水平是预防因D HA不足或缺乏引起疾病的关键㊂目前人体D H A水平检测方法较多,但标准化的检测方法尚少见文献报道㊂该文通过综述近几年已发表的人体D H A水平评估或检测方法,主要包括膳食调查法㊁色谱法㊁核磁共振技术和近红外光谱技术,并对各种方法的优势和局限性进行分析总结,以期为人体D H A水平检测提供新思路及科学指导,并助力健康人群D H A水平参考区间的建立㊂关键词:二十二碳六烯酸;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膳食调查法;色谱法;核磁共振技术;近红外光谱技术中图法分类号:R591.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9455(2024)08-1171-05A d v a n c e s i n t h e d e t e c t i o n m e t h o d s o f d o c o s a h e x a e n o i c a c i d i n h u m a n s*L U J i a l u1,Z H O U C h u n y a n2,Y U X i a o d a n1ә1.D e p a r t m e n t o f D e v e l o p m e n t a l B e h a v i o r a l P e d i a t r i c s;2.D e p a r t m e n t o f T r a n s f o r m a t i o n,S h a n g h a iC h i l d r e n's M e d i c a l C e n t e r,S h a n g h a i J i a o T o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S c h o o l o f M e d i c i n e,S h a n g h a i200127,C h i n aA b s t r a c t: A s o n e o f t h e e s s e n t i a l l o n g-c h a i n p o l y u n s a t u r a t e d f a t t y a c i d s,d o c o s a h e x a e n o i c a c i d(D H A) p l a y s a n i m p o r t a n t r o l e i n t h e b r a i n 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 c h i l d r e n,e s p e c i a l l y i n f a n t s a n d y o u n g c h i l d r e n,t h e m a i n t e-n a n c e o f b r a i n f u n c t i o n i n a d u l t s a n d t h e p r e v e n t i o n o f c a r d i o v a s c u l a r d i s e a s e s.T h e h u m a n s o u r c e o f D H A m a i n l y d e p e n d s o n d i e t a r y s u p p l e m e n t a t i o n,a n d i t s d e f i c i e n c y i s c o mm o n.T h e r e f o r e,m o n i t o r i n g D HA l e v e l s i n h u m a n s i s k e y t o p r e v e n t i n g d i s e a s e s c a u s e d b y i n s u f f i c i e n t o r d e f i c i e n t D H A.A t p r e s e n t,t h e r e a r e m a n y m e t h o d s t o d e t e c t h u m a n D H A l e v e l s,b u t s t a n d a r d i z e d m e t h o d s a r e r a r e l y r e p o r t e d i n t h e l i t e r a t u r e.T h i s a r t i-c l e r e v i e w s t h e m e t h od s f o r a s se s s i n g o r d e t e c t i n g D H A l e v e l s i n h u m a n b o d y p u b l i s h e d i n r e c e n t y e a r s,i n c l u-d i n g d ie t a r y s u r v e y,c h r o m a t o g r a p h y,n u c l e a r m a g n e t i c r e s o n a n c e t e c h n o l o g y a n d n e a r-i nf r a r e d s p e c t r o s c o p y, a n a l y z e s a n d s u mm a r i z e s t h e a d v a n t ag e s a n d l i m i t a t i o n s o f e a ch m e t h o d,i n o r d e r t o p r o v i d e n e w i d e a s a n d s c i-e n t i f i c g u i d a n c e f o r t h e d e t e c t i o n o f D H A l e v e l s i n h u m a n b o d y.T o h e l p h e a l t h y p e o p l e D H A l e v e l r e f e r e n c e i n t e r v a l e s t a b l i s h m e n t.K e y w o r d s:d o c o s a h e x a e n o i c a c i d;l o n g-c h a i n p o l y u n s a t u r a t e d f a t t y a c i d; d i e t a r y s u r v e y m e t h o d;c h r o m a t o g r a p h y;n u c l e a r m a g n e t i c r e s o n a n c e t e c h n o l o g y;n e a r i n f r a r ed s pe c t r o s c o p y二十二碳六烯酸即D H A(C22:6n-3),是一种n-3多不饱和脂肪酸(P U F A s)㊂n-3P U F A s为一种碳原子数为18~22个并含有2个及以上双键的P U F A s,因第1个双键出现在碳链甲基端的第3位,所以称为n-3P U F A s,也叫ω-3P U F A s㊂D H A为人体内占比最高的n-3P U F A s,不仅与婴儿大脑生长和功能发育相关,在维持成人脑功能方面也有重要作用㊂因此, D H A素有 脑黄金 之称㊂目前已报道与D H A缺乏相关的疾病包括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㊁抑郁症㊁精神分裂症㊁孤独症等[1-2]㊂此外,D H A还具有预防心血管疾病㊁抗炎㊁抗癌及免疫调节等功能[3-4]㊂由此可见,保证人体充足的D H A对于维持其健康至关重要,尤其是在生命的早期阶段㊂人体D H A主要来源于膳食,如摄入的鱼油㊁海藻等[5]㊂另外,人体也可以通过α-亚麻酸(A L A,C18:3n-3)合成D H A㊂A L A也属于n-3P U F A s,其作为人体必需的脂肪酸之一同样仅能从食物中获得,但其大部分被氧化用以提供能量,仅有极少部分转化成D H A,可见人体内合成的D H A并不能满足日常生长㊁发育所需㊂因此,保证膳食中充分的D H A摄入是预防或改善因D H A不足或缺乏导致相关疾病的最有效方法㊂事实上,人体不同部位D HA水平不同,用于人体D H A水平检测的方法也㊃1711㊃检验医学与临床2024年4月第21卷第8期 L a b M e d C l i n,A p r i l2024,V o l.21,N o.8*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Y F C2705203)㊂ә通信作者,E-m a i l:x d y u1108@163.c o m㊂网络首发h t t p://k n s.c n k i.n e t/k c m s/d e t a i l/50.1167.r.20240318.1006.002.h t m l(2024-03-18)多种多样㊂如何选取最佳的生物标本及合适的检测方法对监测人体D H A水平至关重要㊂本文对近几年发表的人体内D H A检测方法的文章进行综述,为准确评估人体D HA水平提供依据㊂1人体D H A分布D H A广泛分布于人体所有器官,其中神经组织大脑和视网膜部位的D H A水平最高[6]㊂有研究表明,D H A在大脑脂肪酸中的水平为12%~15%[7]㊂D H A还可酯化成甘油三酯储藏在脂肪组织中,但水平极低㊂相对于神经组织,D H A在血液中的水平同样较低㊂血液中的D H A主要分布在血浆中,以及单核细胞㊁红细胞和血小板等细胞上,其中血浆中的D H A主要酯化成磷脂酰胆碱㊁磷脂酰乙醇胺㊁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等,并且与蛋白结合形成脂蛋白㊂红细胞主要为磷脂形式的D H A㊂除神经组织㊁血液和脂肪组织外,D H A还广泛分布在精子㊁肝脏㊁脾脏和心脏等部位,因取样困难,一般不作为常规生物标本用于人体D H A水平检测㊂中枢神经系统部位的D H A水平最受关注,但因取样困难,极少检测该部位的D H A水平㊂脂肪组织中D H A周转率较低且不受急性疾病的影响,被视为研究D H A摄入与人体D H A水平变化的最佳选择㊂相对于脂肪组织,D H A在血浆或红细胞膜中的周转率较快,血浆中为几天或几十天,红细胞膜中为几个月[5]㊂因此,对短期D H A摄入后人体D H A水平变化的研究,血液标本则应用更广㊂同时,血液标本还具有取样容易,标本预处理简单等优势㊂另外,血浆和红细胞中的D H A还是大脑㊁视网膜㊁肝脏和其他器官D H A的主要来源㊂因此,血浆和红细胞磷脂D H A 成为研究和分析人体D HA水平的常规生物材料[8]㊂2 D H A检测方法最初,研究者们采用膳食调查法,如食物频率问卷法(F F Q)㊁24h膳食回顾法(24H R s)等对个体膳食中摄入的脂肪酸水平进行分析以了解人体血液D H A 水平,但该方法存在回忆偏倚等不足,且无法准确反映人体D H A水平㊂目前主要采用色谱法,如薄层色谱法(T L C)㊁气相色谱法(G C)㊁液相色谱法(L C)等对取自人体的生物材料进行脂肪酸水平检测㊂色谱法涉及固定相和流动相,当流动相流过加有标本的固定相时,基于待分析物在2个相之间的水平比例不同最终以不同速度移动而互相分离开来㊂此外,核磁共振技术(NM R)㊁近红外光谱技术(N I R)等也被用于脂肪酸的检测中㊂本研究对以上几种方法的原理㊁优势和局限性进行汇总,见表1㊂表14种D HA检测方法的原理、优势和局限性方法原理优势局限性膳食调查法F F Q通过问卷调查人群在过去限定的某段时间内某些食物的摄入频率或食用量实现对能量或各种营养素摄入量的计算简单易行㊁可操作性强,费用低存在回忆偏倚24H R s通过询问调查对象过去24h实际的膳食摄入情况,计算和评价食物和营养素摄入量调查对象负担小,方法成熟,易于实施,适用范围广存在回忆偏倚,需要培训成熟的调查员㊁营养素计算误差色谱法T L C基于待分析物在流动相和固定相(常为硅胶)中存在极性差异,实现对待检测标本分离㊁鉴定和定量的一种层析分离技术操作简便㊁标本前处理简单㊁价格便宜㊁通量高㊁可分离复杂混合物薄层色谱板易被氧化,精密度和重现性差,分离性能有限G C利用物质在相对运动的2个相(流动相为气体)中具有不同的分配系数实现对物质的分离和检测灵敏度高㊁分离性能高㊁分析速度快㊁适用范围广脂肪酸标本前处理复杂L C利用不同组分性质的差别,在相对运动㊁不相混溶的2个相(流动相为液体)中多次交换,放大差异最终分离高效㊁快速㊁灵敏,可分离不可挥发或受热后不稳定物质需前处理,耗时较久,较T L C成本高,较G C溶剂消耗量大㊁选择性较低NM R应用于结构解析或物质定量的分析技术,利用原子核的磁矩,在恒定磁场和高频电磁波共同作用下满足一定条件时,发生共振吸收某一定频率的射频辐射的物理过程重复性高㊁轻松辨别分子结构㊁仪器稳定性好㊁提供分子动力学信息㊁直接获取定量数据㊁不会破坏标本设备昂贵,结果解读要求高,灵敏度相对低,信号重叠㊁分离能力差N I R利用近红外谱区(650~1100n m)包含的光谱信息对有机物质水平及结构进行分析的技术,信息源主要是物质内部原子间振动的倍频与组合频快速㊁无损㊁高效㊁低成本㊁采样重现性好㊁测量方便㊁操作性强设备昂贵,结果解读要求高,D H A水平低,误差大2.1膳食调查法膳食调查法是调查人群在一定时间内所摄入的能量和各种营养素的数量和质量,以判㊃2711㊃检验医学与临床2024年4月第21卷第8期 L a b M e d C l i n,A p r i l2024,V o l.21,N o.8断个体正常营养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的方法㊂目前应用于脂肪酸摄入量评价的有F F Q㊁24H R s等[9]㊂2.1.1 F F Q F F Q是通过问卷调查人群在过去限定的某段时间内某些食物的摄入频率或食用量实现对能量或各种营养素摄入量进行计算,分为定性和定量两类㊂定性F F Q是指某种食物特定时期内所食用的次数,不包括食物量和份额大小;定量F F Q是指某种食物在特定的时期内食用的平均估量,包括食物名称㊁摄入频率和摄入量信息㊂F F Q已广泛用于调查饮食和疾病之间联系的流行病学研究中㊂赵芮等[10]利用F F Q分析了上海市居民n-3P U F A s膳食摄入情况,提出上海市18岁以下㊁18~25岁㊁>25~60岁㊁>60岁4个年龄段人群预防心血管疾病的n-3P U-F A s推荐摄入量分别为1032~2569㊁759~3170㊁419~3569㊁209~3729m g/d㊂S A L A-V I L A等[11]通过F F Q对D H A摄入水平与携带阿尔兹海默病易感基因的中年人发生阿尔兹海默病的比率进行分析发现,在认知功能未受损的载脂蛋白E-ε4纯合子中,较高的D H A摄入量与较轻的阿尔兹海默症相关的病理改变相关㊂F F Q虽存在回忆偏倚,但其简单易行㊁可操作性强且费用较低,适用于评估人群中期或长期膳食摄入情况㊂2.1.224H R s24H R s通过询问调查对象过去24h 实际的膳食摄入情况,对其食物和营养素摄入量进行计算和评价㊂24H R s成熟㊁目的明确㊁易于实施㊁适用范围广,是目前人群营养调查使用最普遍的膳食调查方法[12]㊂Z HA N G等[13]调取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报告中的中国9个省份的15100名成年人(ȡ20岁)3d 24h膳食报告数据中鱼类或海洋类食物中n-3P U-F A s摄入量,分析与2型糖尿病(T2D M)发生风险的关系,结果显示,当前膳食海洋类来源的n-3P U F A s 摄入量太低(250m g/d),95%的受试者并不能降低发生T2D M的风险㊂Z H A N G等[13]利用同一批数据,分析n-6/n-3P U F A s摄入比例与病死率的关系,结果显示,n-6/n-3P U F A s摄入比例在6~10时可降低病死率[14]㊂24H R s优点是调查对象负担较小㊁配合度较高,但同时也存在相应要求,如需要对调查人员进行培训,营养素需要精细计算等㊂24H R s局限性同样为存在回忆偏倚㊁不适合记忆不清的老人或儿童㊁食物份额的重量很难被准确评估,比较适合用于家庭中个体食物消耗状况的调查㊂在实际运用中,24H R s常与称重法㊁F F Q等方法相结合以获取更全面的信息㊂2.2色谱法色谱法检测主要分为3个基本步骤: (1)提取标本中的脂肪酸;(2)待分析物的分离并将目标脂肪酸进行硅烷衍生化或甲酯化;(3)待分析物的鉴定和量化㊂其中步骤(1)为关键步骤,因生物组织中的脂质通常与蛋白质相互作用形成脂蛋白,脂质提取的成功往往决定了后续分析㊁鉴定和定量的准确程度㊂2.2.1 T L C T L C是基于待分析物在流动相和固定相(常为硅胶)中存在极性差异,实现对待检测标本分离㊁鉴定和定量的一种层析分离技术,是最早用于脂质分析的色谱方法㊂方景泉等[15]采用高效T L C-G C-四极杆质谱联合应用的方法对母乳中的各类脂肪酸水平进行检测,其中D H A水平检出限为2.3m g/L㊂G U O等[16]采用T L C-G C研究摄入相应n-3P U F A s 制剂后人体血液(红细胞和血浆)中的二十碳五烯酸㊁二十二碳五烯酸和D H A的代谢差异㊂有研究采用T L C-G C研究男性弱精子和正常精子中的P U F A s水平,结果显示弱精子D H A水平明显下降[17]㊂T L C操作简便㊁快速㊁价格便宜㊁通量高㊁标本前处理简单,而流动相的多样性可使复杂混合物得到有效分离㊂但薄层色谱板表面暴露于环境中在短时间内易被氧化而影响使用,精密度和重现性差,分离性能有限㊂目前T L C主要用于脂质分析前的标本制备并结合L C㊁G C或质谱技术(M S)等进行标本分析㊂2.2.2 G C G C的流动相为气体,其原理同样是利用物质在相对运动的2个相中具有不同的分配系数实现对物质的分离和检测㊂目前用于生物标本中各类脂肪酸检测方法主要包括与M S联合G C(G C-M S)和G C-以火焰离子化检测器(G C-F I D)[18]㊂B R O S-K O N O P I E L K O等[19]采用G C-F I D检测孕妇及其孩子血清标本中的n-3P U F A s和n-6P U F A s水平,比较了不同膳食补充剂的有效性㊂血浆中各类脂肪酸水平可用于监测糖尿病和糖尿病肾病患者疾病的发展进程,也可用于各种风险评估,如Z H A N G等[20]研究妊娠期孕妇脂肪酸水平与妊娠期糖尿病亚型的关系时,采用G C定量分析血清脂肪酸发现,妊娠早期A L A和D H A水平升高明显增加妊娠期空腹血糖升高女性发生妊娠期糖尿病的风险;汪洁云等[21]使用G C检测肥胖儿童与健康儿童多不饱和脂肪酸水平时发现,肥胖儿童血清ω-3P U F A s水平为(6.75ʃ2.27)%,健康儿童为(10.35ʃ3.30)%㊂G C有效率高㊁选择性强㊁分析过程耗时短和标本量需求少等优点,目前为生物标本中各类脂肪酸检测和定量的首选方法㊂G C-M S不仅可以提供更多的结构信息,同时因为M S完善的脂肪酸数据库,该方法的有效性和选择性也更高[18]㊂2.2.3 L C目前普遍采用的是高效L C(H P L C),该方法基于待分析物在高压下被固定相分离,随后被相应的溶剂洗脱后实现对物质的检测㊂检测器主要包括紫外/可见光检测器㊁荧光检测器㊁电化学检测器和质谱检测器等㊂S U N等[22]采用L C-M S/M S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浆中未酯化的D H A进行检测,利培酮单药治疗患者血浆D H A水平为(6.40ʃ2.74)μg/m L,氯氮平单药治疗患者血浆D H A水平为(6.67ʃ2.77)μg/m L,氯氮平和利培酮联合治疗患者血浆D H A水平为(5.93ʃ2.75)μg/m L,对照健康人群血浆D H A水平为(12.31ʃ4.89)μg/m L㊂目前, L C或H P L C检测人体血液或组织中包括D H A在内㊃3711㊃检验医学与临床2024年4月第21卷第8期 L a b M e d C l i n,A p r i l2024,V o l.21,N o.8的多不饱和脂肪酸通常需要对标本进行前处理,如甲基酯衍生化等,以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因而会导致耗时较长㊂此外,相对于T L C,L C成本更高,与G C相比则存在溶剂消耗量较大和选择性较低等缺点[18]㊂2.3 NMR NM R是一种用于结构解析或物质定量的分析技术,其原理是利用原子核的磁矩,在恒定磁场和高频电磁波共同作用下且满足一定条件时,发生共振吸收某一定频率的射频辐射的物理过程㊂其中1H和31P由于高度灵敏是NMR光谱进行脂肪酸定量分析的主要自旋原子核[23],13C由于灵敏度较低,13C在NM R中的应用相对较少㊂如T H E S I N G 等[24]采用NM R对2724例来自荷兰抑郁和焦虑研究的受试者血浆D H A水平进行检测,结果显示,中位D H A水平为0.13m m o l/L㊂B A R R I L E R O等[25]开发出一款针对1H N M R检测人体血浆脂肪酸并进行定量的生物信息学工具(L i p S p i n),其定量的D H A结果与质谱结果呈明显正相关(r=0.96,P=4.9ˑ10-26)㊂目前,因NM R设备昂贵且结果需要专业人士解读,采用该设备分析人体脂肪酸水平并不普遍㊂此外,与M S定量脂肪酸比较,NM R存在灵敏度低㊁信号重叠㊁信号分离能力差等问题,其中31P NM R只能用于含P的脂肪酸或D H A分析[23]㊂但NM R的优势在于重复性好㊁轻松辨别分子结构㊁仪器稳定性好㊁提供分子动力学信息和直接获取定量数据,同时进行分析时不会破坏标本等㊂2.4 N I R N I R是一种利用近红外谱区(650~1100 n m)包含的光谱信息对有机物质水平及结构进行分析的技术,信息源主要是物质内部原子间振动的倍频与组合频㊂由于N I R在采样技术上独有的快速㊁无损㊁高效㊁低成本㊁采样重现性好㊁测量方便㊁操作性强等优点,被广泛用于农业㊁工业㊁医学等多个领域㊂目前,N I R在医学方面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对大脑功能的分析[26]㊁血液中各成分,如血糖㊁总胆固醇㊁甘油三酯㊁转移酶和尿酸等的检测及体液中的一些蛋白检测,对D H A水平分析的研究较少见㊂已报道的主要针对三文鱼㊁猪㊁牛㊁羊等动物肉或鱼油㊁藻油中D H A水平检测[27-28]㊂目前,还没有基于近红外的人体血液D H A水平检测的报道,仅有部分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检测人体口腔黏膜和人乳多不饱和脂肪酸水平的研究[29]㊂目前,N I R检测D H A技术有限,且因D H A水平较低,采用N I R检测误差通常相对于其他脂肪酸偏大㊂N I R也存在设备昂贵及结果解读要求专业人士等不足㊂另外,N I R获得的数据尚缺乏标准化的分析方法及无法进行绝对定量㊂3小结与展望D H A作为人类必需的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之一,在人体无法自主合成㊂因此,准确检测人体D H A 水平成为预防因D H A不足或缺乏引起的疾病的关键㊂目前,D H A尚无标准化检测方法,而已有的检测方法多种多样,这导致人体D H A水平检测结果参差不齐,无法对D H A水平与疾病状态相关性进行有效评估,更无法提出一个合理的健康人群D H A水平参考区间㊂为此,本研究对当前广泛使用的人体D H A 水平检测方法进行综述㊂3.1优化色谱技术目前,广泛用于人体D H A水平评估和检测的方法包括膳食调查法㊁色谱法及近几年逐渐开始使用的NM R和N I R㊂其中膳食调查法虽然能够对膳食摄入脂肪酸水平与疾病之间相关性进行评价,但膳食摄入量不能替代人体内实际的脂肪酸或D H A水平㊂而NM R和N I R设备昂贵,无法普遍使用㊂因此,当前最理想的可实现D H A水平标准化检测的是色谱法,尤其是广泛使用的G C㊂近年来,G C 的检测灵敏度㊁特异度或检测下限因需要偶联各种质谱仪[23],如三重四极杆质谱㊁时间飞行质谱或离子阱质谱等有了明显改善㊂当下,色谱技术仍存在标本前处理时间久和脂肪酸内标缺乏导致脂肪酸定量不精准等问题㊂因此,色谱法D HA检测方法仍需继续优化以期更加简洁㊁直接㊁精准㊂3.2完善标本收取㊁保存和结果解读的科学性人体D H A水平的准确测量还存在其他干扰因素,如生物标本的保存方式㊂目前最常用于检测D H A的生物标本为血浆和红细胞㊂将红细胞冻存于-20ħ条件下数日,D HA水平明显下降;当置于室温或零度以上的冰箱,红细胞中D H A水平则较为稳定;将标本冻存在-80ħ条件下,红细胞中的D H A水平可以稳定保持数年[30]㊂此外,尽管血浆或红细胞中的D H A水平被广泛用于人体D HA水平评估,然而因人群年龄㊁疾病状态等差异,通过膳食摄入的D H A或使用D H A 制剂补充的D H A与人体D H A水平的变化并非始终有相关性[31]㊂因此,根据实验目的选择合适的生物标本㊁注意标本保存方式并基于人群特点对检测结果进行科学评估和分析,对准确获取人体D H A水平并进行合理补充至关重要㊂3.3提出健康人群D H A水平参考区间目前国内外均少见推荐人体D H A水平正常参考区间的报道㊂今后有望在比较现有检测方法优缺点的基础上,国内各大医院检验科能共同制订1项D H A检测标准化指南,就检测标本类别㊁标本检测相关设备及检测结果的科学解读等达成共识,并将该指南广泛推广应用,将为未来预防和治疗D H A缺乏提供重要指导㊂参考文献[1]D O A E I S,B O U R B O U R F,T E Y M O O R I Z,e t a l.T h e e f f e c to f o m e g a-3f a t t y a c i d s s u p p l e m e n t a t i o n o n s o c i a l a n d b e h a v-i o r a l d i s o r d e r s o f c h i l d r e n w i t h a u t i s m:a r a n d o m i z e d c l i n i-c a l t r i a l[J].P ed i a t r E n d o c r i n o l D i a be t e s M e t a b,2021,27(1):12-18.[2]齐可民,樊超男.n-3多不饱和脂肪酸与儿童生长发育和健康[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6,31(23):1761-1765.㊃4711㊃检验医学与临床2024年4月第21卷第8期 L a b M e d C l i n,A p r i l2024,V o l.21,N o.8[3]V O N S C HA C K Y C.O m e g a-3i n d e x i n2018/19[J].P r o cN u t r S o c,2020,11:1-7.[4]S HA H I D I F,AM B I G A I P A L A N P.O m e g a-3p o l y u n s a t u-r a t e d f a t t y a c i d s a n d t h e i r h e a l t h b e n e f i t s[J].A n n u R e vF o o d S c i T e c h n o l,2018,9:345-381.[5]C HO L E W S K I M,T OM C Z Y K OWA M,T OM C Z Y K M.A 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 r e v i e w o f c h e m i s t r y,s o u r c e s a n d b i o-a v a i l ab i l i t y o f o m e g a-3f a t t y ac id s[J].N u t r ie n t s,2018,10(11):1662.[6]M A L L I C K R,B A S A K S,D U T T A R O Y A K.D o c o s a h e x a e-n o i c a c i d,22:6n-3:I t s r o l e s i n t h e s t r u c t u r e a n d f u n c t i o n o f t h e b r a i n[J].I n t J D e v N e u r o s c i,2019,79:21-31.[7]C A R D O S O C,A F O N S O C,B A N D A R R A N M.D i e t a r yD HA,b i o a c c e s s i b i l i t y,a n d n e u r o b e h a v i o r a l d e v e l o p m e n t i n c h i l d r e n[J].C r i t R e v F o o d S c i N u t r,2018,58(15): 2617-2631.[8]L Y R,MA C I N T Y R E B C,P H I L I P S S M,e t a l.L i p i d o m i c s t u d i e s r e v e a l t w o s p e c i f i c c i r c u l a t i n g p h o s p h a t i d y l c h o-l i n e s a s s u r r o g a t e b i o m a r k e r s o f t h e o m e g a-3i n d e x[J].J L i p i d R e s,2023,64(11):100445.[9]穆凯丽.新疆特色膳食半定量食物频率问卷的信效度分析[D].乌鲁木齐:新疆医科大学,2023.[10]赵芮,刘少东,范俊,等.上海市居民n-3多不饱和脂肪酸膳食调查及预防心血管疾病的推荐摄入量[J].营养学报,2023,68(6):1-9.[11]S A L A-V I L A A,A R E N A Z A-U R Q U I J O E M,S A N C H E Z-B E N A V I D E S G,e t a l.D H A i n t a k e r e l a t e s t o b e t t e r c e r e b r o-v a s c u l a r a n d n e u r o d e g e n e r a t i o n n e u r o i m a g i n g p h e n o t y p e s i n m i d d l e-a g e d a d u l t s a t i n c r e a s e d g e n e t i c r i s k o f a l z h e i m e r d i s-e a s e[J].A m J C l i n N u t r,2021,113(6):1627-1635.[12]邵烨林,应晓玲,吴飞妍,等.24h膳食回顾法:方法㊁应用与发展[J].中国食物与营养,2005,11(4):1-5.[13]Z HA N G Y,Z HU A N G P,MA O L,e t a l.C u r r e n t l e v e l o ff i s h a n d o m eg a-3f a t t y a c i d i n t a k e s a n d r i s k o f T y p e2d i a-b e t e s i n C h i n a[J].J N u t r B i oc h e m,2019,74:108249.[14]Z HU A N G P,WA N G W,WA N G J,e t a l.P o l y u n s a t u r a t e df a t t y a c i d s i n t a k e,o m eg a-6/o m e g a-3r a t i o a n d m o r t a l i t y:F i n d i n g s f r o m t w o i n d e p e n d e n t n a t i o n w i d e c o h o r t s[J].C l i n N u t r,2019,38(2):848-855.[15]方景泉,迟涛,孙广梅,等.高效薄层色谱-气相色谱-四级杆质谱法检测母乳中脂肪酸分布[J].中国乳品工业, 2018,46(6):36-40.[16]G U O X F,T O N G W F,R U A N Y,e t a l.D i f f e r e n t m e t a b-o l i s m o f E P A,D P A a n d D HA i n h u m a n s:a d o u b l e-b l i n d c r o s s-o v e r s t u d y[J].P r o s t a g l a n d i n s L e u k o t E s s e n t F a t t yA c i d s,2020,158:102033.[17]Y U A N C,WA N G J,L U W.R e g u l a t i o n o f s e m e n q u a l i t yb y f a t t y ac id s i n d ie t s,e x t e n d e r,a n d s e m e n[J].F r o n t V e tS c i,2023,10:1119153.[18]C H I U H H,K U O C H.G a s c h r o m a t o g r a p h y-m a s s s p e c-t r o m e t r y-b a s e d a n a l y t i c a l s t r a t e g i e s f o r f a t t y a c i d a n a l y s i s i n b i o l o g i c a l s a m p l e s[J].J F o o d D r u g A n a l,2020,28(1):60-73.[19]B R O S-K O N O P I E L K O M,B I A L E K A,J OHN E M,e t a l.I n c r e a s e d L C P U F A l e v e l s i n t h e s e r u m o f p r e g n a n tw o m e n a n d t h e i r c h i l d r e n a s a r e s u l t o f d i e t a r y s u p p l e-m e n t a t i o n w i t h o m e g a f a t t y a c i d s[J].N u t r i e n t s,2023,15(1):231.[20]Z HA N G T,J I A N G W R,X I A Y Y,e t a l.C o m p l e x p a t-t e r n s o f c i r c u l a t i n g f a t t y a c i d l e v e l s i n g e s t a t i o n a l d i a b e t e s m e l l i t u s s u b c l a s s e s a c r o s s p r e g n a n c y[J].C l i n N u t r,2021, 40(6):4140-4148.[21]汪洁云,吴芳,朱琼.肥胖儿童血清ω-3多不饱和脂肪酸水平及其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J].中国妇幼保健, 2023,38(7):1246-1249.[22]S U N Y,L I U W,Q I U Y,e t a l.D e t e r m i n i n g n o n e s t e r i f i e da n d t o t a l d o c o s a h e x a e n o i c a c i d a n d e i c o s a p e n a e n o i c a c i d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 s b y L C-M S/M S i n t h e p l a s m a o f p a t i e n t sw i t h s c h i z o p h r e n i a[J].B i o a n a l y s i s,2022,14(8):467-477.[23]K HO U R Y S,C A N L E T C,L A C R O I X M Z,e t a l.Q u a n t i-f i c a t i o n o f l i p i d s:m o d e l,r e a l i t y,a n d c o m p r o m i s e[J].B i o-m o l e c u l e s,2018,8(4):174.[24]T H E S I N G C S,B O T M,M I L A N E S C H I Y,e t a l.O m e g a-3p o l y u n s a t u r a t e d f a t t y a c i d l e v e l s a n d d y s r e g u l a t i o n s i nb i o l o g ic a l s t r e s s s y s t e m s[J].P s y c h o n e u r o e nd o c r i n o l o g y, 2018,97:206-215.[25]B A R R I L E R O R,G I L M,AM I G O N,e t a l.L i p S p i n:a n e wb i o i n f o r m a t ic s t o o L f o r q u a n t i t a t i v e1H NM R l i p id p r o f i-l i n g[J].A n a l C he m,2018,90(3):2031-2040. [26]全琰,罗荔,陈玲,等.发育迟缓儿童的功能性近红外光谱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21,29(7):772-774.[27]L I N T V E D T T A,A N D E R S E N P V,A F S E T H N K,e ta l.R a m a n s p e c t r o s c o p y a n d N I R h y p e r s p e c t r a l i m a g i n g f o r i n-l i n e e s t i m a t i o n o f f a t t y a c i d f e a t u r e s i n s a l m o n f i l-l e t s[J].T a l a n t a,2023,254:124113.[28]王楠,于宏威,李军国,等.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快速测定鱼油中E P A和D HA含量的方法研究[J].中国油脂, 2017,42(10):138-142.[29]A K H G A R C K,N U R N B E R G E R V,N A D V O R N I K M,e ta l.F a t t y a c i d d e t e r m i n a t i o n i n h u m a n m i l k u s i n g a t t e n u a-t e d t o t a l r e f l e c t i o n i n f r a r e d s p e c t r o s c o p y a n d s o l v e n t-f r e e l i p i d s e p a r a t i o n[J].A p p l S p e c t r o s c,2022,76(6):730-736.[30]V O N S C HA C K Y C.I m p o r t a n c e o f E P A a n d D HA b l o o d l e v e l s i n b r a i n s t r u c t u r e a n d f u n c t i o n[J].N u t r i e n t s,2021, 13(4):1074.[31]L E L L I D,I N C A L Z I R A,F E R R U C C I L,e t a l.A s s o c i a-t i o n b e t w e e n P U F A i n t a k e a n d s e r u m 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 a n d m o r t a l i t y i n o l d e r a d u l t s:a c o h o r t s t u d y[J].C l i n N u t r, 2020,39(2):510-515.(收稿日期:2023-08-16修回日期:2023-12-26)㊃5711㊃检验医学与临床2024年4月第21卷第8期 L a b M e d C l i n,A p r i l2024,V o l.21,N o.8。
家禽和猪营养中的二十二碳六烯酸:动物产品中的富集对其性能和健康的影响
家禽和猪营养中的二十二碳六烯酸:动物产品中的富集对其性能和健康的影响付亚楠【摘要】:ω-3多不饱和脂肪酸(Omega-3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n-3 PUFA)与多种健康益处相关,可以对抗人类的机能紊乱与疾病.然而,典型的西方饮食中通常n-3 PUFA较低而n-6 PUFA较高,这表明这些必需脂肪酸的推荐摄入量很少能达标.因此,富含n-3 PUFA的动物肉类和蛋类的饮食有助于增加这些脂肪酸的消费.鱼油和微藻(Microalgae,MA)是长链n-3 PUFA的丰富来源,特别是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 Acid,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DHA).为动物饲喂这些海产品已被证明可以增加组织和蛋黄中的DHA含量,然而,这也有可能导致其对抗氧化剂需求的增加,以防止氧化变质以及相关的负面感观属性.尽管如此,增加DHA对猪和家禽的生长、繁殖、免疫和骨骼强度方面都有良好的效果.这些发现表明,为单胃动物饲喂富含DHA的成分可以丰富人类的饮食,并为动物带来额外的益处.【期刊名称】《国外畜牧学-猪与禽》【年(卷),期】2019(039)005【总页数】4页(P69-72)【关键词】添加剂;饲料;营养【作者】付亚楠【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16典型的西方饮食中缺乏ω-3多不饱和脂肪酸(Omega-3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n-3 PUFA),尤其是二十碳五烯酸 (Eicosapentaenoic Acid,EPA,20:5n-3)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DHA,22:6n-3),而富含ω-6多不饱和脂肪酸(Omega-6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n-6 PUFA),尤其是亚油酸(Linoleic Acid,LA,18:2n-6)。
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生产工艺简介
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生产工艺简介一、DHA背景与意义DHA〔Docosahexaenoicacid,22:6△,全名二十二碳六烯酸〕是一种重要的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fattyacid,简称PUFA〕,属于ω-3系列〔分子结构式中第一个双键位于-COOH基团反侧的第三个键上,即ω-3系列〕。
人和其它哺乳动物只有△4、△5、△6及△9往饱和酶,缺乏△9以上的往饱和酶,因此无法自身合成DHA,必须由食物来提供。
1、DHA的结构和性质DHA的分子式为C22H30O2,分子量为,分子结构为:DHA通常是顺式,但在某些异构酶作用下可变成反式。
含有多个“戌碳双烯〞结构及5个爽朗的亚甲基。
这些爽朗的亚甲基舍得DHA极易受光、氧、过热、金属元素〔如Fe、Cu〕及自由基的碍事,产生氧化、酸败、聚合、双键共轭等化学反响,产生以羰基化合物为主的鱼臭物质。
纯DHA为无色、无味,常温下呈液态,且具有脂溶性,易溶于有机溶剂,不溶于水,熔点为-~-,因此在低温下仍然能维持较高的流淌性。
2、DHA的来源2.1海洋动物海洋鱼类是提取DHA的要紧来源。
海产鱼类特别是中上层鱼类的油脂中含有大量的DHA,如鲔鱼、秋刀鱼、远东沙丁鱼的油中DHA的含量均在10%以上。
目前全世界鱼油的年产量在100万吨左右,理论上从中可提取10~25万吨鱼油。
实际上由于不离技术等因素的限制,鱼油产量要低于上述数字、而且提取的鱼油有相当大的局部被氧化和渗进人造黄油或起酥油中被消耗掉,真正可用于不离DHA的鱼油仅占少局部。
除此之外还有贝类和甲壳类。
2.2真菌类有许多低级的真菌中含有较多的DHA,其中藻状菌类的DHA含量尤为丰富,是进行DHA商业性开发的潜在来源。
比方高山被孢霉中的占其总脂肪酸的15%以上,而破囊壶菌中的占总脂肪酸的含量可高达34%。
产DHA的真菌要紧是较低级真菌中的藻状菌,要紧有壶菌纲〔ClassChytridomycetes〕、卵囊菌纲〔ClassOomyceres〕、霜霉目〔OrderPeronosporales〕、水霉目〔Ordersaprolegniales〕、结合菌纲〔ClassZygomycetes〕、虫霉目〔OrderEntomophthorales〕等,特别是破囊弧菌Thraustochytriidae,差不多报道有它的8个属30多个菌种能够产DHA。
DHA
DHA,二十二碳六烯酸,俗称脑黄金,是一种对人体非常重要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属于Omega-3不饱和脂肪酸家族中的重要成员。
DHA是神经系统细胞生长及维持的一种主要元素,是大脑和视网膜的重要构成成分,在人体大脑皮层中含量高达20%,在眼睛视网膜中所占比例最大,约占50%,因此,对胎婴儿智力和视力发育至关重要DHA,二十二碳六烯酸,俗称脑黄金,是一种对人体非常重要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属于Omega-3不饱和脂肪酸家族中的重要成员。
DHA是神经系统细胞生长及维持的一种主要元素,是大脑和视网膜的重要构成成分,在人体大脑皮层中含量高达20%,在眼睛视网膜中所占比例最大,约占50%,因此,对胎婴儿智力和视力发育至关重要。
目录编辑本段发现及重要性DHA化学结构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DHA即不饱和脂肪酸二十二碳六烯酸一直是儿童营养品的一大焦点。
英国脑营养研究所克罗夫特教授和日本著名营养学家奥由占美教授最早揭示了DHA 的奥秘,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DHA是人的大脑发育、成长的重要物质之一。
人的记忆、思维能力取决于控制信息传递的脑细胞、突触等神经组织的功能,即信息在神经系统内的传递范围、方向和作用。
DHA在神经组织中约占其脂肪含量的25%,突触是控制信息传递的关键部位,是由突触膜和间隙组成,DHA有助于其结构完整、功能发挥。
当膳食中长期缺乏DHA时,突触膜中就会缺少含DHA的PL,结构就会遭到破坏,进而对信息传递、思维能力产生不良影响。
早期DHA产品多以富含DHA和EPA的深海鱼油(通常为金枪鱼油)为原料通过分子蒸馏工艺制得,以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混合形式存在,我们通常叫做Omega-3或多烯酸乙脂。
而目前最先进的产品是用富含DHA且不含EPA的海洋微藻菌株通过生物发酵工艺后提取制得。
编辑本段作用影响胎儿大脑发育孕期,DHA能优化胎儿大脑锥体细胞的磷脂的构成成分。
尤其胎儿满 5 个月后,如人为地对胎儿的听觉、视觉、触觉进行刺激,会引起胎儿大脑皮层感觉中枢的神经元增长更多的树突,这就需要母体同时供给胎儿更多的DHA。
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的生产工艺
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的生产工艺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 DHA)是一种重要的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具有诸多积极的健康功效,如促进脑发育和维持心脏健康。
近年来,DHA的生产工艺得到了大幅改进,使得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成为可能。
DHA的生产工艺通常基于微生物发酵过程。
首先,从自然界中筛选出高DHA产量的海洋微生物菌种,并通过温度、pH值、营养源等条件的优化,使其DHA产量最大化。
随后,通过研发合适的培养基和发酵条件,如氧含量、发酵时间等,达到高效稳定的DHA产酸工艺。
在培养基的配方中,常常采用含有高量DHA原料的基础物质,如脂肪酸、氨基酸、糖类和矿物质等。
这些原料中的碳源提供微生物生长所需的能量,而氮源则是微生物合成蛋白质和细胞物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添加适量的维生素和辅酶等有助于DHA产酸过程中的微生物生长和代谢。
发酵过程中微生物需经历一系列的阶段,包括生长、合成和稳定期。
生长期是指微生物菌种通过吸收培养基中的养分进行繁殖的阶段,此过程要求培养基中营养物质的充分供应。
在合成期,微生物通过吸收培养基中的养分合成DHA,这是DHA生产的关键阶段。
稳定期是指微生物菌种停止生长且DHA产量稳定的阶段,此时应减少培养基的供应以维持产酸。
当DHA的合成达到一定程度后,需要进行分离提纯工艺。
常用的分离提纯方法包括有机溶剂萃取、冷冻结晶和薄膜分离等。
其中,有机溶剂萃取可以从发酵液中将DHA与其他杂质分离,冷冻结晶则通过控制温度和其他操作参数,将DHA从溶液中结晶出来。
薄膜分离是通过特定的薄膜材料,如超滤膜或纳滤膜,将DHA与其他组分分离。
综上所述,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的生产工艺主要基于微生物发酵过程。
通过合理优化培养基配方和发酵条件,选择高产DHA的微生物菌种,可实现高效稳定的DHA产酸过程。
最后通过分离提纯工艺将DHA从发酵液中纯化出来。
这种工艺为DHA的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
二十二碳六烯酸(鱼油DHA)粉
二十二碳六烯酸(鱼油DHA)粉
产品名称:二十二碳六烯酸(鱼油DHA)粉复配营养强化剂
THC-DHA01
Docosahexaenoic Acid Powder Fish oil
相对分子质量:328.49
分子式:C22H32O2
C A S号:6217-54-5
提取物来源:鱼油DHA是在深海鱼体内提取的DHA物质
主要成份:多烯鱼油、天然维生素E(混合生育酚浓缩液)、抗坏血酸钠、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磷酸三钙等。
产品规格: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含量(GC):≥10%
外观:白色至淡黄色粉末状,无异物,无异味。
二十二碳六烯酸(鱼油DHA)粉的功效:
★调节血脂,清理血栓,防止血液凝固,预防脑血栓、脑溢血及中风。
★预防关节炎、缓解痛风、哮喘,暂时缓解由关节炎引起的肿痛。
★预防老年痴呆症、营养大脑、改善记忆。
★改善视力、防治老花眼。
★维护视网膜。
★ DHA--健脑益智:是大脑细胞形成、发育及运作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可以促进、协调神经回路的传导作用,以维持脑部细胞的正常
运作。
用脑过度的学生及上班族适当补充DHA可以增强记忆力、集中注意力与提高理解能力,而老年人补充DHA则有助于活跃思维,预防老年痴呆症
注意:
如果您是怀孕或哺乳期,服药,面临手术,有出血问题,或进行任何其他处理,可能影响血液凝块的能力,服用此产品前咨询您的医生。
1 、该品不能代替药物。
2 、儿童,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
3 、有出血性疾病和出血倾向者禁用。
存储条件:本品应密封遮光,贮存在干燥、阴凉、通风良好的地方, 有效期:2年。
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在肌肉损伤和功能中的作用
• 肉阻力训练在18周内每天补充2.1 g /天的EPA和0.6 g /天的DHA,导致老年女 性的膝部伸肌的最大等长扭矩,每个CSA的膝部伸肌的最大等长扭矩增加,而老 年男性则没有[ 57]。因此,就肌肉功能而言,
• 可能得出结论,EPA和DHA在训练后对神经肌肉适应有效。这种作用的一种可 能机制是增加细胞中,尤其是神经和肌肉中omega-3脂肪酸的掺入[60],从而改 善了膜的流动性和乙酰胆碱的敏感性[21,59, 61,62]。 EPA和DHA对肌肉和神 经 元 有 益 作 用 的 确 切 生 物 学 机 制 尚 不 清 楚 , 但 E PA 和 D H A 似 乎 在 适 应 中 起 着 重 要 作 用 。 需 要 进 一 步 的 研 究 来 阐 明 E PA 和 D H A 在 训 练 中 对 神 经 肌 肉 适 应 的 作 用 。
介绍
• 营养补充对于改善和维持运动干预中的表现很重要。但是,除了详细的机 制外,最佳剂量,持续时间和时机还不清楚。Omega-3脂肪酸包括二十碳五烯 酸(EPA; 20:5 n-3)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 22:6 n-3),它 们主要包 含在鱼油中。当发现格陵兰爱斯基摩人食用大量这些脂肪酸时,心脏病发病率 显着降低,因此Omega-3脂肪酸首先引起人们的关注[1,2]。从那时起,已经发 表了许多研究报告,众所周知,omega-3脂肪酸对改善心脏功能和血液以及降 低 血 压 , 改 善 抑 郁 和 认 知 能 力 有 效 功 能 [ 3 - 1 0 ] 。 在 参 与 运 动 表 现 方 面 , E PA 和 D H A 尤 其 可 改 善 疲 劳 恢 复 和 耐 力 表 现 , 并 保 持 免 疫 功 能 [ 5 , 11 , 1 2 ] 。 此 外 , 彻 底 或不习惯的运动会导致肌肉疲劳和延迟发作的肌肉酸痛(DOMS),从而导致 运动表现下降[13-15]。与此同时,发生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16,17]。许多研 究 已 经 研 究 了 这 些 主 题 , 因 为 E PA 和 D H A 有 望 有 效 抵 抗 此 类 反 应 [ 1 8 - 2 1 ] 。 这 篇 综 述 着 重 于 E PA 和 D H A 对 肌 肉 损 伤 和 功 能 的 影 响 , 这 已 通 过 人 类 和 动 物 实 验 进 行了评估。具体而言,我们根据以往的研究总结了这些影响:(1)肌肉和神经 损伤; (2)肌肉质量和力量。
二十二碳六烯酸和二十碳五烯酸研究的综述
( l e rn u) Cu a p Haeg s幼鱼 , 视神经发育不 良, 视力减弱 , 在 弱 光的 条件 下 ,捕捉 食 物 的能 力下 降 。金 鲷 引 ( au uaa亲鱼的食物缺 乏 n3H F s S rs rt) p a 一 U A 会导致低 产 卵率、低受精率 、低孵 化率和低存活率 。可 见 ,
哺 育 新 生 儿之 所 以必 要 , 因 为母 乳 中 的 D A 和 花 是 H
其血脂水平 相对于他们 的高脂膳 食来说也很低 。这 是 该地 爱斯 基摩 人 大量 吃鱼 , 其血 液 中 的 E A 和 P
D A含量较高所致 。 H
后来的大量人体 和动物 实验证 明, P E A和 D HA
2 .汕头大 学海洋生物研 究所 ,广 东汕头
556 ) 10 3
摘 要 : 二十二碳 六烯 酸(eoae an i ai,DH 和二十碳五烯酸(i sp nan iai,E A ,是人 、动 d c s x eoc cd h A) ec a eteoc cd P ) o
物包括鱼体 内的微量生物活性物质和必 需的高度不饱和脂肪酸(U A ) H F s,在其繁殖 、生长 、发育过程 中起 非常 重要的作用 ,从而 吸引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本 文综述 了 E A和 DH P A研 究特别是代谢研究方面的最新成果 ,以
则有 5个 。这 些活泼的亚 甲基使得 E A 和 DH P A极
易受光 、氧 、过热 、金属 元素( F 、C ) 自由基 如 e u及 的影 响 ,产生氧 化 、酸败 、聚 合 、双键共轭 等化学 反应 ,产生 以羰 基化合物 为主的鱼臭物质 。在室温
是它们 的双键 都 出现 在其脂肪酸末端 甲基数起 第三
二十二碳六烯酸与恶性肿瘤
20 0 9年 3月
宁 波 大 学 学 报 (理 工 版 )
J UR O NALO NG O U V R I Y( E FNI B NI E ST NS E)
、0 I2 N o 1 , 2 . Ma. 2 0 t 09
文章 编 号:O 1 12( 0 9) 102.5 1O — 3 20 0 —190 5
从 流行病 学水 平 、细胞 分 子 水平 、动 物 水平 分层 阐述二 十 二碳 六烯 酸诱 导 细胞 凋 亡 、促进 脂 质
过 氧化 反 应及抑 制 肿瘤微 血 管 生成等 ,并 对二 十二碳 六烯 酸的 临床 应 用前景 进行 了展 望.
关 键词 :t. o 3多不饱和 脂肪 酸 :二 十二碳 六烯酸 :肿瘤 中图分 类号 : 9 91 R 7. 文 献标 识码 : A
细胞培养和实验动物实验等方法去探索 D A抗肿 H 瘤 的作用 , 并研究其分子生物学 基础 和具体 作用
的机 制 .
收稿 日期 :2 0—70 . 0 80—7 宁 波 大学 学报 ( 工版 )网址 : t :3bn u d . 理 ht / x .b . uc p/ e n 基金 项 目:宁波 市干细 胞 移植 重点 实验 室研 究项 目 ( 06 2 0 . 20 A60 3) 第一 作者 :卓志 红 ( 9 2 ), , 江 宁波 人 , 凄硕 士研 究生 .主要 研究 方 向:肿瘤 外科 学 . - ijl n l 13 o 18 一 女 浙 在 Emal an a@ 6 . r : i cn 通讯 作者 :张乐 鸣 (15 一 ) 96 ,男,浙江 奉化 人 , 士/ 博 主任医 师 , 要研 究方 向 : 瘤 外科学 . - i Emal l n: 13 o 主 肿 Ema : — izm, @ 6 . m l : l c
二十二碳六烯酸抗癌作用的研究进展
二十二碳六烯酸抗癌作用的研究进展张徐宁;戴翠萍【摘要】近年来研究发现二十二碳六烯酸能抑制肿瘤的发生、生长和转移,增强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改善机体恶病质状况,延长带瘤体的生存时间.从增强癌细胞内的脂质过氧化作用、诱导肿瘤细胞发生凋亡、影响化疗药物的摄取等方面对二十二碳六烯酸的抗肿瘤机制进行了阐述.【期刊名称】《亚太传统医药》【年(卷),期】2010(006)006【总页数】4页(P165-168)【关键词】二十二碳六烯酸;抗癌作用;研究进展【作者】张徐宁;戴翠萍【作者单位】淮阴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淮安,223300;淮安市消化道肿瘤重点实验室,江苏,淮安,2233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66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DHA)是由α-亚麻酸(a-1ino1enic acid,ALA)去饱和与延长反应后生成,与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 acid,EPA)构成 n-3系列多不饱和脂肪酸(n-3po1yunsaturated fatty acid,n-3PUFA),是人体必需脂肪酸,主要从深海鱼油中获得。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证实n-3PUFA,尤其是DHA,可抑制多种肿瘤细胞株生长[1-2],并能增强肿瘤细胞对常规化疗药物如表阿霉素(epirubicin,EPI)、氟尿嘧啶(f1uorouraci1,5-FU)、丝裂霉素(mitomycin,MMC)的敏感性[3]。
笔者就DHA抗肿瘤作用及可能机制作一综述。
1 DHA的抗肿瘤作用1.1 DHA自身的抗肿瘤作用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有研究者发现不饱和脂肪酸能够杀死癌细胞(肝、骨、乳腺、食道和胃)[4]。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饮食中富含n-3脂肪酸可以降低一些癌症的发病率[5],并开展了在饮食中添加高n-3脂肪酸或给予dietary supp1ements对癌症治疗的作用研究,如Femandez E等[6]研究表明,饮食中高n-3脂肪酸摄入的人群结肠癌、前列腺癌、乳腺癌等的发病率明显降低。
详细描述二十碳五烯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的分离纯化现状
详细描述二十碳五烯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的分离纯化现状
近十几年来,二十碳五烯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的分离纯化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他们的分离主要是依靠他们的溶剂分散性以及化学属性来完成的,一般说来分离的方法有游离萃取、精馏色谱分离、熔融脱盐等多种。
其中,基于溶剂/固相萃取技
术是目前分离纯化二十二碳六烯酸和二十碳五烯酸最为常用的方法,它具有效率高、萃取条件简单和能耗低等优点。
除此之外,静电纺织技术也可用于二十二碳六烯酸和二十碳五烯酸的分离纯化,改变溶液中离子浓度及电荷的变化,可实现对二十二碳六烯酸和二十碳五烯酸的分离纯化,这一技术具有适应性强、效率高、操作简便等特点。
随着化学技术和工艺的进步,在分离纯化二十碳五烯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方面
也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尤其是发展了气相色谱法和气相色谱-四极杆质谱联用仪的分离纯化技术。
这种新的复合技术能够以更高的精度和大量的生产,增加二十碳五烯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的纯化效率,大大满足了一些应用的要求。
此外,它还可以有效降低工具使用成本,提高可重复性和扩展性,为分离纯化二十碳五烯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提供新思路。
总体来说,二十碳五烯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的分离纯化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技
术也朝着复杂化发展。
未来,必将有更多的新技术、新工艺出现,帮助相关的研究者们把分离纯化二十碳五烯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的效率进一步提高,为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DHA即二十二碳六烯酸
DHA即二十二碳六烯酸,它的英文原名是Docose Hexaenoic Acid,分子式为C22H34O2,有22个碳原子,2个氧原子和34个氢原子组成,22个碳原子并列排列,每个碳原子有4只手,2个氧原子各有2只手,氧原子呈球状连在这些伸出的手上,因在其甲基端第三个碳原子上连结着一个双键,所以DHA这类物质叫做n-3高度不饱和脂肪酸。
DHA对人类来说是一种不可缺少的高度不饱和脂肪酸,是从鱼油中提取,它具有使人头脑聪明,促进胎儿发育,提高儿童智商以及预防心脑疾病、软化血管、降低血脂、延缓衰老、防止痴呆的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和研究方法实验仪器的不断进步,DHA的作用也在逐渐地被研究证实并为人类所接受,英国、美国、法国以及日本的科学家,进行了大量的科学实验,验证了D HA的功能。
DHA的功能国内外学者的实验已经证实DHA可使人的智力增长,而且对于母亲腹中的胎儿、刚出生的婴儿、儿童、青少年、甚至老人,也就是在人的整个一生中,DHA都是必不可少的营养素。
1、孕妇需要DHA胎儿发育不能缺少DHA。
卵子在女性输卵管内与进入输卵管的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
受精卵在受精后开始分裂(也叫卵裂)。
3-4天后进入子宫,这时受精卵已经分裂成12-16个细胞,成为一个实心的细胞团,形态如桑椹(叫桑椹胚),这时的子宫内膜增厚、柔软、血管丰富,准备迎接孕卵。
受精后5-6天的受精卵(这时叫囊胚),分泌一种蛋白质分解酶,这种酶可以溶解子宫内膜,使子宫内膜形成一个缺口,囊胚从缺口进入子宫内膜后,缺口表面迅速被修复,整个囊胚被埋在子宫内膜中,称为着床。
孕卵着床后,细胞分裂更加活跃,形成胚胎。
囊胚着床后,其周围的绒毛与子宫内膜(这时叫蜕膜)接触部分逐渐形成胎盘(怀孕3个月左右),胎盘随着妊娠月份的增加、胎儿的发育而增大。
足月胎盘是扁平的,呈圆盘状,直径15-20厘米,厚度2-3厘米,重量约为胎儿体重的1/6(约500克)。
胎盘中母亲的血液与胎儿的血液是分开的两套循环通路,互相不能混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食品添加剂“二十二碳六烯酸粉剂”申报名称的说明我公司申报食品添加剂名称为“二十二碳六烯酸粉剂”,申报资料及检测报告中为二十二碳六烯酸微藻粉剂及DHA藻油粉剂,以“二十二碳六烯酸粉剂”为准,特此说明。
广东润科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申报资料二添加剂的通用名称、功能分类、用量和使用范围通用名称:二十二碳六烯酸粉剂,(Docosahexaenoic acid, DHA ); 英文名: DHA Powder 功能分类:营养强化剂 使用量:对于儿童和孕妇用调制乳粉:以纯DHA 计表1 调制乳粉中的使用量对于其他食品:推荐使用量每人≤300毫克/天(以纯DHA 计) 使用范围:特殊膳食用食品、婴幼儿配方食品、辅助食品、孕妇食品、儿童食品、乳制品、饮料。
食品分类号 食品类别最大使用量 (g/kg ) 01.03.02 调制乳粉(仅限儿童用乳粉) ≤0.5%(占总脂肪酸 的百分比) 01.03.02 调制乳粉(仅限孕产妇用乳粉) 300-1000mg13.01 婴幼儿配方食品 按国标执行 13.05 辅助食品≤115mg/100g申报资料三证明技术上确有必要和使用效果的资料DHA是人体内一种重要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它是大脑、神经和视觉细胞中重要的脂肪酸组成成分,对人体生理功能的正常发挥及多种疾病的防治有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婴幼儿大脑和视觉系统发育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许多发达国家都已经在孕妇、哺乳期妇女以及婴幼儿和学前儿童的配方食品中添加DHA[1]。
我国卫生部也批准由裂壶藻生产的DHA油为新资源食品。
但是由于DHA油的天然物理性质为油脂,而且含有多个不饱和双键,因此极易受到环境中氧、热、水分、光的影响而产生质量和气味的变化,稳定性受到极大影响, 同时还可以生成反式脂肪酸和氧化产物[2]。
研究表明这些油脂的氧化产物可以引发人体内细胞程序性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 PCD),并直接诱导癌症的发生[3]。
因此DHA油的氧化不单会产生酸败异味,影响产品的存储、货架期和产品质量,还会令其功能降低,进一步危害人体健康。
除此, 液体的DHA藻油也对包装和物流运输有较高的要求, 相应提高了产品的附加成本, 进一步影响了产品的普及和广泛应用.润科DHA粉剂是通过微胶囊技术而制成的。
微胶囊技术是指利用成膜材料-壁材如天然高分子材料,将分散的固体、液体等物质囊于其中,形成具有半透性或密封性微小微胶囊颗粒的技术。
它的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70年代,微胶囊的制备工艺已经非常成熟,应用范围进一步由医药工业扩大到食品工业。
在制备微胶囊时,壁材的本身性质如稳定性,可食用性即是否适合食品安全规定等都是要着重考虑的[4]。
将DHA油微胶囊化,就是将液体油脂变为固体微粒产品的技术。
通过微胶囊化,可以提高DHA微藻油的氧化稳定性, 保持产品品质, 拓宽应用范围, 具体如下:(1). 微胶囊化使得DHA与外界环境相隔绝,可以有效降低DHA油对pH值、氧气、湿度、热、光和其他物质对外界环境因素的反应活性,可以有效地防止这些外界环境因素对DHA油的破坏等不良影响, 抑制DHA油产品中有效活性成分如DHA的损失,提高其稳定性,使品质保持持久,延缓产品变质的产生,最大限度的保持DHA原有的功能活性。
(2). 通过将油脂由液体变为微胶囊颗粒,可以有效的控制作为芯材DHA油的释放,使包埋后的DHA粉末材料在肠道环境下进行壁材的溶解,释放出未氧化的DHA,可以使DHA的有效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微细化淀粉作鱼油微胶囊壁材的研究)(3) DHA油微胶囊化后,可以掩盖油本身具有的微藻气味,使其‘美食味更佳’,更符合消费者的饮食习惯,可迅速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和喜爱, 有利于扩展产品的应用范围, 相比直接使用液体DHA藻油产品, DHA粉末的应用也解决了DHA藻油在其它食品如烘烤食品,含乳酸食品和饮品应用中所难以解决的稳定性和气味问题, 更容易和原材料混合,也简化了生产工艺.(4). DHA油微胶囊化也可以改变油本身的物理性质,如将液体转变为固体粉末,便于储藏和运输。
微胶囊技术目前已经很成熟,所用的壁材也有严格的食品工业标准。
在美国和日本,DHA油脂的微胶囊粉末主要是作为营养强化剂添加进食品中,如奶粉,饼干,早餐麦片[2],在国内粉末油脂在食品工业中也已有广泛的应用,如微胶囊化风味油-八角茴香油粉末,极大地抑制了风味油的挥发和氧化,使产品的存贮稳定性大大提高;还有水溶性良好的微胶囊粉末化花生油产品[5]。
润科生物工程公司通过多年的技术引进和攻关,严格按照国家食品工业生产规范和生产标准,严格控制原材料的选择和使用,研发生产出DHA粉末,质量符合相关行业和国家标准,是可安全食用的。
参考文献1.吴克刚,柴向华. DHA对大脑及视力的保健作用.食品研究与开发. 2000,21 (2): 5-6.2.包姗姗,胡未人等. 多不饱和脂肪酸微胶囊化的研究进展. 食品工业科技. 2010, 7:386-390.3.Sirotova L., Matulova M. DNA damage by oxidized fatty acid detected by DNA/SPE biosensor.Nova Biotechnologica, 2008, 8(1), 45-53.4.王金元.食品工业中的微胶囊技术.中国食品,2000, 5: 36.陈亚泉,邓放明,彭清辉.微胶囊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江苏食品与发酵.2008 (3): 18-20.申报资料四食品添加剂的质量规格要求、生产使用工艺和检验方法,食品中该添加剂的检验方法企业标准 Q/STRK食品添加剂二十二碳六烯酸粉剂广东润科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发布前言本标准的附录A规范性附录,附录B和附录C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全国食品添加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广东润科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本标准起草人:李建平、郑晓辉本标准为首次制定。
食品添加剂二十二碳六烯酸粉剂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食品添加剂二十二碳六烯酸粉剂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以DHA藻油、乳清蛋白、葡萄糖为主要原料,经微胶囊化(搅拌混合、高压均质、灭菌、喷雾干燥)、包装等工艺加工制成的二十二碳六烯酸粉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识GB/T 601 化学试剂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GB/T 602 化学试剂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的制备(GB/T 602-2002,ISO 6353-1:1982,NEQ)GB/T 603 化学试剂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GB/T 503-2002,ISO6353-1:1982,NEQ)GB 4789.2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GB 4789.3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测定GB 4789.4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GB/T 4789.5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志贺氏菌检验GB/T 4789.10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GB 4789.15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霉菌和酵母菌计数GB 4789.40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阪崎肠杆菌检验GB 5009.3 食品中水分的测定GB/T 5009.4 食品中灰分的测定GB/T 5009.11 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GB 5009.12 食品中铅的测定GB 5413.27 食品及乳品中脂肪酸的测定GB/T 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GB/T 6682-2008,ISO3696:1987,MOD)GB 7718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1167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乳清粉和乳清蛋白粉GB 14881食品生产企业通用卫生规范GB/T 20880食用葡萄糖SC/T 3506-2006鱼油微胶囊3 化学名称、分子式、结构式和相对分子量3.1 化学名称:顺式-4,7,10,13,16,19-二十二碳六烯酸。
3.2 分子式:C22H32O2。
3.3 相对分子量:328.5。
结构式:COOHCH3二十二碳六烯酸4 技术要求4.1 原材料要求所有原材料应符合相关质量标准和食品安全卫生要求。
4.2 感官要求4.2.1 二十二碳六烯酸粉剂本品为白色或浅黄色的粉末,颗粒均匀,无杂质,无结块,具有本产品特有的气味。
可均匀的分散于水中。
4.3 生产企业要求生产企业必须符合GB 14881的要求。
4.4 理化指标理化指标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 1 理化指标项目指标DHA含量(以C22H32O2甘油三酯计), % ≥7.0水分,% ≤ 5.0灰分,% ≤ 5.0表面油,% ≤ 1.0过氧化值, meq/kg ≤ 5.0硝酸盐(以NaNO3计) /(mg/kg)≤50亚硝酸盐(以NaNO2计) /(mg/kg)≤ 2砷(以As计), mg/kg ≤0.1铅(以Pb计), mg/kg ≤0.1 4.5 微生物要求二十二碳六烯酸粉剂微生物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 2 微生物指标项目指标菌落总数, cfu/g ≤1000大肠菌群, MPN /g <0.3霉菌和酵母, cfu/g ≤30阪崎肠杆菌不得检出致病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不得检出5 试验方法5.1 一般规定除另有说明外,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试验用水符合GB/T 6682 中规定的三级水。
试验中所用标准滴定溶液、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按GB/T 601、GB/T 602和GB/T 603的规定制备。
5.2 感官检测二十二碳六烯酸粉剂:取样品10.0 g,置于白色瓷盘中,于自然光线下采用目测的方法观测色泽和外观形态,采用鼻嗅的方法检查气味。
另取样品10.0 g,溶于100 mL 40~50 ℃水中,充分搅拌,观察溶解情况。
5.3 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的测定按GB 5413.27-2010中有关规定进行。
5.4 粉剂水分按GB/T 5009.3-2003第一法操作。
5.5 粉剂灰分按GB/T 5009.4操作。
5.6 粉剂表面油的测定按SC/T 3506-2006的有关规定进行。
5.7 粉剂过氧化值5.7.1 原理油脂样品溶于三氯甲烷-冰乙酸溶液,与碘化钾溶液反应,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析出的碘。
二十二碳六烯酸粉剂样品先提取其中的油脂,再测定油脂的过氧化值。
5.7.2 试剂和材料1 碘化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