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线装置分类表

射线装置分类表
射线装置分类表

附件三:

射线装臵分类办法

根据《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臵安全和防护条例》(国务院令第449号)规定,制定本射线装臵分类办法。

一、射线装置分类原则

根据射线装臵对人体健康和环境可能造成危害的程度,从高到低将射线装臵分为Ⅰ类、Ⅱ类、Ⅲ类。按照使用用途分医用射线装臵和非医用射线装臵。

(一)Ⅰ类为高危险射线装臵,事故时可以使短时间受照射人员产生严重放射损伤,甚至死亡,或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二)Ⅱ类为中危险射线装臵,事故时可以使受照人员产生较严重放射损伤,大剂量照射甚至导致死亡;

(三)Ⅲ类为低危险射线装臵,事故时一般不会造成受照人员的放射损伤。

二、射线装置分类表

常用的射线装臵按下列表进行分类。

射线装置分类表

放射性职业资格培训考试重点

放射性职业资格培训考试重点 1.放射工作人员应当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一)年满18周岁; (二)经职业健康检查,符合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要求; (三)放射防护和有关法律知识培训考核合格; (四)遵守放射防护法规和规章制度,接受职业健康监护和个人剂量监测管理; (五)持有《放射工作人员证》。 2.外照射防护三原则;防止体内照射注意的地方? ?辐照时间防护 ?辐照距离防护 ?屏蔽防护 1,呼吸吸入 2,食物污染 3,皮肤伤口 3.放射敏感性 ?人体受辐射器官敏感划分 ?高度敏感组织:淋巴组织、胸腺、骨髓、胃肠上皮、 ?性腺、胚胎组织。 ?中度敏感组织:感觉器官、内皮细胞、皮肤上皮 ?轻度敏感组织:中枢神经系统;内分泌腺、心脏 ?不敏感组织:肌组织、软骨和骨等 4.辐射性质划分 ?确定性效应(deterministic effect):指发生生物效应的严重程度随着电离辐射剂量的增加而增加的生物效应。这种生物效应存在剂量阈值,只要照射剂量达到或超过剂量阈值效应肯定发生。 如照射后的白细胞减少、白内障、皮肤红斑脱毛等辐射皮肤损伤均属于确定性效应。 ?随机性效应(stochastic effect):指生物效应的发生概率(而不是其严重程度)与照射剂量的大小有关的生物效应。这种效应在个别细胞损伤(主要是突变)时即可出现,不存在剂量阈值。

5.放射源及射线装置分类 放射源分类方法 根据国务院第449号令《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规定,制定本放射源分类办法。 一、放射源分类原则 参照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有关规定,按照放射源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潜在危害程度,从高到低将放射 源分为Ⅰ、Ⅱ、Ⅲ、Ⅳ、Ⅴ类,V类源的下限活度值为该种核素的豁免活度。 (一)Ⅰ类放射源为极高危险源。没有防护情况下,接触这类源几分钟到1小时就可致人死亡; (二)Ⅱ类放射源为高危险源。没有防护情况下,接触这类源几小时至几天可致人死亡; (三)Ⅲ类放射源为危险源。没有防护情况下,接触这类源几小时就可对人造成永久性损伤,接触 几天至几周也可致人死亡; (四)Ⅳ类放射源为低危险源。基本不会对人造成永久性损伤,但对长时间、近距离接触这些放射 源的人可能造成可恢复的临时性损伤; (五)Ⅴ类放射源为极低危险源。不会对人造成永久性损伤 6.辐射事故分级 射线装置分类办法 根据《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国务院令第449号)规定,制定本射线装 置分类办法。 一、射线装置分类原则 根据射线装置对人体健康和环境可能造成危害的程度,从高到低将射线装置分为Ⅰ类、Ⅱ类、 Ⅲ类。按照使用用途分医用射线装置和非医用射线装置。 (一)Ⅰ类为高危险射线装置,事故时可以使短时间受照射人员产生严重放射损伤,甚至死亡,或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二)Ⅱ类为中危险射线装置,事故时可以使受照人员产生较严重放射损伤,大剂量照射甚至 导致死亡;

关于建立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辐射事故分级处理和报告制度的通知 (1)

环发〔2006〕145号 关于建立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辐射事故 分级处理和报告制度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局(厅)、公安厅(局)、卫生厅(局):为及时有效处理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生产、销售、使用过程中发生的辐射事故,控制和减轻事故后果,根据《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国务院令第449号)规定的辐射事故分类和分级处理原则,需要明确建立辐射事故分级处理和报告制度。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本通知所指辐射事故,是指放射源丢失、被盗、失控事故;或者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人员受到异常照射的事故。 ? 二、发生辐射事故时,事故单位应当立即启动本单位的辐射事故应急方案,采取必要防范措施,并在2小时内填写《辐射事故初始报告表》(见附件1),向当地环境保护部门和公安部门报告。 ? 造成或可能造成人员超剂量照射的,还应同时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三、接到辐射事故报告的环境保护部门、公安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应在2小时内将辐射事故信息向上一级环境保护部门、公安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报告,直至省级环境保护部门、公安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在发生特别重大辐射事故情况下,可以同时向国家环保总局、公安部和卫生部报告。 四、省、地(市)和县级环境保护部门、公安部门、卫生部门在接到各类辐射事故报告后,应当按照辐射事故应急预案的要求和辐射事故的严重程度(见附件二、三、四),立即派人赶赴现场,进行现场调查,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并消除事故影响,同时将辐射事故信息报告同级人民政府。事

故处置工作基本完成后,省级环境保护部门应向国家环保总局报送辐射事故后续报告(见附件五)。 ? 五、省级环境保护部门在接到辐射事故报告后,确认该辐射事故属特别重大辐射事故和重大辐射事故时,应及时通报省级公安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并在2小时内上报国家环保总局。国家环保总局在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组织核实、确认事故类型,在2小时内上报国务院,并通报公安部和卫生部。较大辐射事故和一般辐射事故无需上报国务院有关部门。 ? 六、每年1月10日前和7月10日前,各省级环境保护部门应分别将上一年度和上半年辖区内发生的所有辐射事故情况汇总报送国家环保总局,并抄送同级公安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 特此通知,请遵照执行。 附件:1.辐射事故初始报告表 2.放射源分类办法 3.射线装置分类办法 4.辐射事故分级 5.辐射事故后续报告表 二○○六年九月二十六日 附件一: 辐射事故初始报告表

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

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 申报登记表 变更或申报年度: □□□□ 申报单位详细名称: (盖章) 申报单位法人代码: □□□□□□□□-□ 法定代表人: 开业年份(N4): 年 申报单位地址: 邮政编码: 电话号码: 传真号码: 填报类别(划√):新申报√□变更申报□ 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时间:_____________ 放射防护设施验收:□验收时间:_____________ 辐射安全许可证:□编号:颁发时间:_______ 申报填表人: 申报审核人:________ 申报日期:20 年月日 浙江省环境保护局制

填写说明 1.〈变更或申报年度〉由4位数字表示申报登记或变更事项发生的年度。 2.〈申报单位详细名称〉按照单位的公章详细填写,不能填写简称。 3.〈申报单位法人代码〉这一代码标识在“企业法人代码证书”、“事业法人代码证书”、“机关法人代码证书”和“社团法人代码证书”上。 4.〈法定代表人〉填入申报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姓名。 5.〈开业年份〉指申报单位最早的开业年份。 6.〈申报单位地址〉按企事业单位所在地市、县(市、区)及街道名称、门牌号码等详细填写。 7.〈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放射防护设施验收〉、〈辐射安全许可证〉这三项指标主要是指申报单位是否依法在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办理了相应的环境保护手续。有则填写“1”,然后填写办理日期,没有则填写“0”。 8.应用类型:填写密封放射源、非密封放射性物质或射线装置,含放射源的射线装置按密封放射源应用情况填写。主要应用用途如下表:

一、应用类型概况 说明:应用类型和应用用途可参考填写说明;目前状况指:在用、闲置、废弃。 二、密封放射源应用情况表 说明:放射源编码是指每个放射源的12位国家编码,2005年1月1日前出厂的放射源在企业申报后由省环保局统一编码,2005年1月1日以后出厂的放射源,其编码由生产厂家在销售时提供给用户。放射源类别:根据活度分为Ⅰ类、Ⅱ类、Ⅲ类、Ⅳ类、Ⅴ类。此表不够可自行添加。

精编放射源申报登记表资料(20210125172508)

附二: 申报登记代码: □□□□□□□□□□□□ 放射源申报登记表 变更或申报年度: □□□□ 申报单位详细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盖章)申报单位法人代码: □□□□□□-□ □ 法定代表人: _____________ 开业年份(N4): ______ 年 申报单位地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区代码:□□口□□邮政编码:□□口□□口 电话号码: _______________ 传真号码: ______________ 填报类别(划门:新申报口 变更申报口变更原因代码:□口 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口审批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 放射防护设施验收:口验收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 放射工作卫生许可证:口颁发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申报填表人:______ 申报审核人:________

申报日期:_____________ 年_______ 月_______ 日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二OO四年三月制 、应用类型概况

、密封放射源应用情况表

三、放射源申报登记注册意见环境保护部门现场核查意见: 设区的市级环境保护部门初审意见: 省级环境保护部门意见:

附三: 放射源申报登记表填报技术规定 一、填报须知 1. 填报数据一律用阿拉伯数字,文字说明一律用汉字(少数民族自治区域可用本民族文字填报,同时用汉字填报一份)。 2. 必须用钢笔填报,蓝、黑墨水均可,要求书写工整、清晰,不得涂改。 3. 表中的数据填写格式:有N 的按N 后面的数字长度填写,如N3 则表示最多填写3 位整数,N8.2 表示最多填8 位整数2 位小数;有C 的可以填写汉字或字母、字符、数字混合,C8 表示最多填入8 个汉字或16 个字母、字符、数字混合。活度的指数部分用字符E表示,例如:某一核素的总活度为 2.56 X1011, 填报时填写为2.56E+11 。 4. 本表一式三份,申报单位、设区的市级和省级环境保护局各存一份。 二、首页填报技术说明 1. 〈申报登记代码〉由12 位数字码表示。前1-6 位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2260-99) ? 规定填写。第7-8 位是本单位所属行业的行业代码,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T4754-94) ”填报。第9-12

辐射安全许可证申请表最新版本

受理编号:环辐证申()号 受理日期:年月日 辐射安全许可证 申请表 申请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盖章)申请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

填表说明 一、申请表封面右上角框内内容由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填写。 二、申请单位应如实填写,内容准确完整,涂改无效。所附材料均使用A4规格纸打印(宋体小4号)或复印,并加盖申请单位骑缝章。 三、申请活动的种类和范围 1、申请活动种类分为生产、销售、使用。 2、申请活动范围分为I类放射源、H类放射源、山类放射源、W类放射源、V类放射源、I类射线装置、□类射线装置、山类射线装置。 3、“日等效最大操作量”、“最大等效年用量”、“工作场所等级”按照《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 (GB18871 -2002 )确定。 四、申请活动的种类和范围填写方法: 1、基本填写方法:种类+范围。(例:生产I类放射源和H 类放射源,使用I类射线装置等) 2、特殊活动种类、范围的填写方法:(1 )生产、销售、使用非密封放射性物质的,申请活动种类和范围填写:种类+非密 封放射性物质(工作场所等级)。例:使用非密封放射性物质(乙级工作场所)。(2)建造I类射线装置的,填写销售(含建造)1 类射 线装置。 五、辐射安全许可内容申请应按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中的放射性 同位素与射线装置生产、销售、使用设计规模和内容进行填写。 辐射工作单位基本情况

所附材料:(请在所提供材料前的□内打“V”) □.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或事业单位法人证正本复印件及法定代表人身份证复印件; □2.经审批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3.已有或拟有放射源和射线装置明细表; □4.满足相应的生产、销售、使用放射源和射线装置许可条件的证明材料(详见《辐射安全许可证申请须知》); □5.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要求提供的其他资料: 所附申报材料应按以上顺序排列,使用明显的标志区分,并装订成册。 法定代表人声明:本申请表所提供的全部资料均为真实信息。本人已熟悉《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国务院令第449号)的要求,愿依法对本申请表的申请事项的安全和防护工作负责,并依法对其造成

三类射线装置单位建档范本

辐射工作单位建档目录 (三类射线装置应用单位) 1、辐射工作单位辐射工作总结 2、辐射安全许可证正(副)本影印件 3、辐射工作单位营业执照影印件 4、辐射工作单位法人身份证影印件 5、经审批的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或登记表(附批复文件) 6、射线装置申报登记表 7、辐射工作单位辐射事故应急预案 8、辐射工作单位辐射安全管理机构 9、射线装置管理程序 10、射线装置岗位职责 11、射线装置使用操作规程 12、射线装置检修和维护制度 13、辐射安全防护制度 14、辐射安全防护措施 15、射线装置照片及分布图 16、辐射监测方案 17、从事辐射工作人员登记表 18、辐射从业人员培训资格证 19、射线装置台帐 20、辐射安全许可证申请表 21、环境保护现场检查笔录

大庆东海医院辐射工作总结 一、基本情况 东海医院始建于1987年,是集医疗、科研、预防保健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医院,医院占地面积22046m2,建筑面积4774m2,固定资产833万元,病床100张,临床专业科系齐全。年门诊量304446人次,年出院病人1252人次,年手术总量86例以上。多年来,医院始终把“服务患者,奉献社会”作为医院的服务宗旨,全院上下形成了“让患者在最佳的技术下就医、让患者在最少的花销下就医、让患者在最快的时间内就医、让患者在最好的氛围中就医”的服务理念。近年来实行了“住院患者药品花费日清单制”,“限时服务承诺制”,“患者点名择医制”的一系列倍受患者欢迎与信赖的更为科学合理,更能满足百姓医疗消费愿望的医疗制度,受到了广大患者的一直欢迎与好评。同时为了能够更好的服务于每位患者,也为了能够保证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医院安装使用日本日立TU-41型X光机,北京F94-Ⅰ型照相机。 二、工程规模 医院地处让胡路区新三村。医院X光机的总使用面积约92平方米,医院现有X光机具体有日本日立TU-41型X光机,北京F94-Ⅰ型照相机,共2台。

购买放射源需要提交的材料

购买放射源需要提交的材料 购买国产放射性同位素(或含放射源设备)向省环保局申请,并提交如下资料: 1、《购买放射性同位素申请表》(1份,当地环保部门意见)和《放射性同位素转让审批表》(1式4份,每份加盖本单位公章); 2、购买合同原件或复印件,如为复印件,须加盖购买单位公章(合同内容是关于放射源转让行为,而非整套仪器设备的购买合同); 3、有效的转让双方辐射安全许可证正、副本复印件; 4、已有放射源和射线装置的,需填《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申报登记表》;有废放射源的单位须提交废源存放及处理情况说明; 5、其他材料:一些特殊情况的说明文件等。 申请购置放射性同位素须知 一、购置放射性同位素须具备的条件 1、申请单位须持有有效的《辐射安全许可证》正、副本。 2、拟购买的放射性同位素(或含放射源设备)须符合《辐射安全许可证》所规定的许可范围。 3、申请单位当前无闲置、废弃放射源(有闲置、废弃放射源的须先将放射源送贮后购源)。

4、供货单位应持有《辐射安全许可证》,且许可范围必须包含销售活动种类。 5、申请单位与供货单位有效的购买合同(协议)复印件。 二、购置放射性同位素需提交的资料 购买国产放射性同位素(或含放射源设备)向省环保厅 申请,并提交如下资料: 1、《购买放射性同位素申请表》和《放射性同位素转让审批表》; 2、购买合同(协议)复印件; (Ⅰ、Ⅱ、Ⅲ类放射源须明确放射源退役后处理方案); 3、供源单位许可证和副本复印件; 4、已有放射源和射线装置的,需填《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申报登记表》;有废放射源的单位须提交废源存放及处理情况说明; 5、其他材料:一些特殊情况的说明文件等。 (申请单位应准备以上材料一式四份。省、市、县环保部门在审批过程中不留存《放射性同位素转让审批表》,其余材料可留一份存档案。《放射性同位素转让审批表》伴随放射性同位素转让活动的整个过程,等转让活动完成后,由转入、转出单位按表上说明送相应部门。) 购买进口放射性同位素(或含放射源设备),向环境保护部提出申请,并提交以下资料:

登记表射线装置填写参考

环境影响登记表(射线装置)填写参考 (请务必确定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分类,只有 ..应用Ⅲ类射线装置的单位 方可按本参考填报《核技术应用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 1.项目名称一栏填写:(尽量准确填写应用装置类别) ?…单位名称…使用Ⅲ类医用射线装置(注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装置属于Ⅱ类射线装置) ?…单位名称…使用X射线荧光分析仪 ?…单位名称…使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 ?…单位名称…使用工业用X射线装置(注意:一般X射线探伤机属于Ⅱ类射线装置) ?…单位名称…使用Ⅲ类射线装置 2.建设地点一栏填写: ?xx医院内/xx医院/xx分院/xx门诊部 ?xx检测室/品保部/xx实验室 ?xx厂区/xx厂房/xx车间 3.项目用途一栏填写: ?透视、拍片、诊断/医疗诊断 ?有害元素分析/重金属元素检测 ?焊点检测 4.项目依据一栏可不填 5.应用类型一栏填写: 例如:

6.“项目拟建设地址及邻近环境状况示意图”一栏填写: ?此处附辐射工作单位地址位置图,例如下图: 东莞市环境保护局 ?医院此处还需附射线装置场所四置图,例如下图:

7.“主要放射性污染物和污染途径(正常工况和事故工况)”一栏填写: 医疗机构填写参考: 1)X光机 医用X光机主要用于对病人进行诊断和治疗,本院主要用于X射线诊断,分为透视和照片两类。 透视时,受照人员位于X射线机与影像机之间,操作人员在控制室控制X射线机的位置与发射能量,影像机将透视影像传入控制室内。医生根据影像判断受照人员受照部位健康程度。照片时,受照人员位于X射线机与感光胶片之间,操作人员在控制室内控制X射线机的位置与发射能量,影像成像在感光胶片上。 医用X射线机利用人体组织器官在正常情况与病变情况对X射线吸收程度的差异,通过X射线透视或摄片,从影像上显示信息判断出病变程度。

关于发布射线装置分类办法的公告

关于发布射线装置分类办法的公告 根据《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国务院令第449号)关于射线装置实行分类管理的规定,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和卫生部组织制定了《射线装置分类办法》,现予发布。 (此公告业经卫生部陈啸宏会签) 附件:射线装置分类办法 二○○六年五月三十日 主题词: 环保辐射射线装置分类公告 发送:教育部,科技部,国防科工委,公安部,铁道部,交通部,信息产业部,农业部,商务部,卫生部,海关总署,质检总局,民航总局,中国科学院,国家邮政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局(厅),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中核集团四○四厂,中国同位素公司,中国原子能工业公司,中核甘肃华原企业总公司,北京原子高科核技术应用股份有限公司,中核高通同位素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同位素与辐射行业协会 附件: 射线装置分类办法 根据《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国务院令第449号)规定,制定本射线装置分类办法。 一、射线装置分类原则 根据射线装置对人体健康和环境可能造成危害的程度,从高到低将射线装置分为Ⅰ类、Ⅱ类、Ⅲ类。按照使用用途分医用射线装置和非医用射线装置。 (一)Ⅰ类为高危险射线装置,事故时可以使短时间受照射人员产生严重放射损伤,甚至死亡,或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二)Ⅱ类为中危险射线装置,事故时可以使受照人员产生较严重放射损伤,大剂量照射甚至导致死亡;

(三)Ⅲ类为低危险射线装置,事故时一般不会造成受照人员的放射损伤。 二、射线装置分类表 常用的射线装置按下列表进行分类。 射线装置分类表

《放射源申报登记表》填报技术规定

《放射源申报登记表》填报技术规定 一、填报须知 1.填报数据一律用阿拉伯数字,文字说明一律用汉字(少数民族自治区域可用本民族文字填报,同时用汉字填报一份)。 2.必须用钢笔填报,蓝、黑墨水均可,要求书写工整、清晰,不得涂改。 3.表中的数据填写格式:有N的按N后面的数字长度填写,如N3则表示最多填写3位整数,N8.2表示最多填8位整数2位小数;有C的可以填写汉字或字母、字符、数字混合,C8可以表示最多填入8个汉字或16个字母、字符、数字混合。活度的指数部分用字符E表示,例如:某一核素的总活度为2.56×1011,填报时填写为2.56E+11。 4.本表一式四份。原卫生省级审批的放射源:申报单位、县级、市级和省级环境保护部门各存一份;其它放射源:申报单位、县级和市级环境保护局各存一份,一份报省环保厅备案。 二、首页填报技术说明 1.〈申报登记代码〉由12位数字码表示。前1-6位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2260-99)?规定填写。第7-8位是本单位所属行业的行业代码,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T4754-94)”填报。第9-12位是由各地环保行政主管部门

给企事业单位编的顺序码。 2.〈变更或申报年度〉由4位数字表示申报登记或变更事项发生的年度。 3.〈申报单位详细名称〉按照企事业单位的公章详细填写,不能填写简称。 4.〈申报单位法人代码〉这一代码标识在“企业法人代码证书”、“事业法人代码证书”、“机关法人代码证书”和“社团法人代码证书”上。 5.〈法定代表人〉填入申报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姓名。 6.〈开业年份〉指申报单位最早的开业年份。 7.〈申报单位地址〉按企事业单位所在省(直辖市、自治区)、地(市、州、盟)、县(市、旗、区)及街道名称、门牌号码等详细填写。 8.〈地区代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2260-99)填写。 9.〈变更原因代码〉首次申报不涉及。以后如有变更,代码另发。 10.〈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放射防护设施验收〉、〈放射工作卫生许可证〉这三项指标主要是指申报单位是否依法在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办理了相应的环境保护手续。有则填写“1”,然后填写办理日期,没有则填写“0”。

射线装置分类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公告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公告 2006年第26号 关于发布射线装置分类办法的公告 根据《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国务院令第449号)关于射线装置实行分类管理的规定,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和卫生部组织制定了《射线装置分类办法》,现予发布。 (此公告业经卫生部陈啸宏会签) 附件:射线装置分类办法 二○○六年五月三十日 主题词: 环保辐射射线装置分类公告 发送:教育部,科技部,国防科工委,公安部,铁道部,交通部,信息产业部,农业部,商务部,卫生部,海关总署,质检总局,民航总局,中国科学院,国家邮政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局(厅),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中核集团四○四厂,中国同位素公司,中国原子能工业公司,中核甘肃华原企业总公司,北京原子高科核技术应用股份有限公司,中核高通同位素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同位素与辐射行业协会

附件: 射线装置分类办法 根据《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国务院令第449号)规定,制定本射线装置分类办法。 一、射线装置分类原则 根据射线装置对人体健康和环境可能造成危害的程度,从高到低将射线装置分为Ⅰ类、Ⅱ类、Ⅲ类。按照使用用途分医用射线装置和非医用射线装置。 (一)Ⅰ类为高危险射线装置,事故时可以使短时间受照射人员产生严重放射损伤,甚至死亡,或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二)Ⅱ类为中危险射线装置,事故时可以使受照人员产生较严重放射损伤,大剂量照射甚至导致死亡; (三)Ⅲ类为低危险射线装置,事故时一般不会造成受照人员的放射损伤。 二、射线装置分类表 常用的射线装置按下列表进行分类。 射线装置分类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