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陶行知教育思想对转化学困生的启示
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心得体会
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心得体会
陶行知是中国近现代教育家和学者,他在教育教学方面的思想对于我个人的学习和成长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以下是我对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一些体会和心得:
1. 关注学生的兴趣与需求:陶行知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强调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并根据学生的差异性进行个性化的教学。
在我理解中,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和引导学生的特长,让他们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
2.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陶行知倡导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力,他认为学生应该具备解决问题和面对挑战的能力。
我认为这一点对于现代社会中快速发展的科技和经济环境非常重要。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可以让他们在面对未知和变化时更加灵活和适应。
3. 重视实践教育:陶行知主张实践教育,他认为学生通过亲身参与实际活动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
我在实践中体会到,通过实践教学可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并从实践中获取新的知识和经验。
4. 倡导全面发展:陶行知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他认为教育不能仅仅关注学生的学术能力,还应该培养他们的品德、情感和社会能力。
在我看来,教育的目标不仅是培养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能够面对各种复杂的人生问题,并做出正确的选择。
总的来说,陶行知的教育思想给我提供了一个多元化和全面发展的学习模式,让我在学习和成长过程中更加注重培养自己的兴趣、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使我能够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和挑战。
陶行知思想_顿悟陶行知理念积极转变学困生
陶行知思想_顿悟陶行知理念积极转变学困生所谓尊重,就是尊重每一个人的人格,在素质教育中,就是不仅尊重优秀生,而且特别注意保护学困生的自尊心,鼓励他们自主、自信、自强,通过各种教育活动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所谓理解,就是老师要理解每一个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要置换角色,将心比心,给他做人以真正有益的启示和帮助。
所谓信任,就是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学习好,都能成才,相信每一个学生的力量和价值,这是尊重、关心、理解的集中表现,也是素质教育能够获得成功的基本前提。
因此素质教育要达到预期目的,一定要把学生当人看,只有真正做到尊重、关心、理解和信任他们,学生的人格才能不断完善。
下面笔者就从学困生在学校成因及如何转变谈一点浅薄的认识:一、学校的“定性”教育陶行知说过,要改造学校的教育,使教育与生活密切联系起来,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文化的精华。
要革除体罚,改良赶考,注重启发,使小孩接受教育的时候,有求学之乐趣,而无不必要之恐怖与烦恼。
然而在有些学校里,学习成绩的好坏通常用分数来表示,而各门功课的总评成绩最直观的差别与对比莫过于“排名”,“排名”的实质就是要把学生划分为三六九等,是一种精神体罚,远远要比肉体体罚残酷,主观目的是促进学困生向好的方向转化,然而客观上却是创造出了更多的学困生。
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领悟能力不同,成绩不好不代表一无是处,学困生标签不能乱贴!许多老师在开学初便在名为“排行榜”上张贴了全班同学的入学成绩名次表,以后每次考试都与之相比,前进一名记作“+1”,后退一名记作“-1”,进步几个名次的学生给他一个“学习进步奖”,以此类推,时间一长,名次就自然而然排好了,还美其名曰“激励赏识教育法”。
然而在终端评价的时候,老师会把退步名次较多的学生家长召集开会。
当然,结果是可以想象的。
由于学生在校期间,各种考试层出不穷,排名就不计其数。
因此许多学生在向心理老师诉苦时,说在老师公布考试总分的那天,几乎全班同学都在骂他们的班主任,原因是说他们的学生一提起分数就胆战心惊,说班上一半的学生厌学,有一些学生竟变得有点神经质了。
浅析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对教育教学的启示
浅析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对教育教学的启示陶行知是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的杰出教育家和教育家。
他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的教育理念,主张教育要贴近生活,深刻影响了中国教育界。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对教育教学有着重要的启示,本文将从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入手,探讨其对教育教学的启示。
一、生活教育思想的内涵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包含了丰富的内涵。
他认为,教育应当从生活走向生活,贴近生活,根植于生活。
他主张教育要面向生活,以生活为载体,使学生在实践中去感受和认识社会和人生。
他强调“生活即教育”,提出了“教育要服务于生活”的观点,认为教育应当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引导人们追求真善美。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还包含了对学校教育、学科教育和课程设置等方面的思考和建议。
他主张教育要以学生的生活为依托,洞悉生活,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生活经验和实践机会,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使他们成为有用的人。
二、生活教育思想对教育教学的启示1. 教育要与生活相结合陶行知强调“生活即教育”,认为教育应当贴近生活,从生活中汲取滋养。
这一思想对教育教学有着重要的启示。
教育教学要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生活环境,将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找到生活的影子,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利用生活案例,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学习,增强学习的真实感和亲和力,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3. 打破学科界限,整合生活教育资源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主张打破学科界限,整合生活教育资源。
这一思想对教育教学有着重要的启示。
教育教学要突破学科条条框框,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整合各种生活教育资源,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全面、自由地发展。
教学内容要以生活为载体,注重跨学科的整合和交叉,促进学科之间的互通,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综合能力,使他们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4. 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陶行知强调教育要以学生的生活为依托,服务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浅析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对教育教学的启示
浅析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对教育教学的启示1. 引言1.1 浅析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对教育教学的启示陶行知是我国著名教育家和思想家,他提出的生活教育思想对当代教育教学仍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生活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力和综合素质,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自主发展能力,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适应能力。
通过深入了解和应用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可以促进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创新,使教育更加符合学生的需求和社会的发展要求,使学生能够在实践活动中获得更多的成长和发展,最终实现教育的根本目的。
生活教育思想将对教育教学产生深远的影响,为培养新时代的人才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和借鉴。
2. 正文2.1 认识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陶行知是中国近现代著名教育家和思想家,他提倡生活教育,认为教育应该贴近生活,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和实践能力。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陶行知认为生活即教育,教育应该以生活为基础,通过生活中的经验和实践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他主张教育要立足于学生的日常生活,让学生从生活中学会知识和技能。
陶行知强调学以致用,注重实践和体验。
他认为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让他们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
陶行知提倡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发展,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他认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长和兴趣,教育应该根据学生的需求和特点进行个性化教学,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潜力。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强调教育要贴近生活、注重实践和体验、尊重学生个性,这些思想对当代教育教学具有深远的启示意义。
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应该倡导生活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和未来的发展需求。
2.2 生活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区别1. 教育目的:传统教育侧重于灌输知识、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注重考试成绩和升学率;而生活教育则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生活技能。
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谈转化学困生
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谈转化学困生【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在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要面向全体学生,要让学生全面发展、全体发展,转化学困生,是我校每一个教师面临的挑战。
这些居所差,父母文化不高又忙于做点小生意的农民工子女中的学困生,特别是单亲家庭的学困生,需要教师给予给她们更多的爱、鼓励、帮助、督促她们,使她们增强自信心。
【关键词】转化;学困生;鼓励;指导;督促近几年来,随着进城务工人员规模不断扩大,随迁子女完成义务教育人数不断增多,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素质参差不齐给学校的教育教学带来很大困难。
由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随意性大,随时插班跟班就读,影响正常的教学进度与教学质量;加之这部分学生在原有学校所用的教材不同、教育教学方法各异、课程开设不齐、学习态度不同,学习习惯不适应等原因,所以与本校就读学生相比,在行为习惯、卫生意识、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差距,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作业不能按时完成、懒散不听话的学生大有人在,给教师的教育教学带来相当大的难度。
这些学习困难学生是社会、家庭、学校教育比较关注的一个问题。
我校由于地理位置原因,学校80%的学生是农民工子女,学困生尤为突出。
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在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要面向全体学生,要让学生全面发展、全体发展,转化学困生,是我校每一个教师面临的挑战。
这些居所差,父母文化不高又忙于做点小生意的农民工子女中的学困生,特别是单亲家庭的学困生,需要教师给予给她们更多的爱、鼓励、帮助、督促她们,使她们增强自信心。
下面,结合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就如何转化“学困生”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1奉献爱心,增其自信陶行知先生曾说过:“谁不爱学生,谁就不能教育好学生。
”苏霍姆林斯基也强调,对于那些“异样”的学生,要以“朋友和志同道合者那样”的态度和方式对他,因为只有对学生发自内心真挚的爱,才能给他们以鼓舞,才能使他们感到无比的温暖,才能点燃学生追求上进、成为优秀生的希望之火。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给我们的启示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给我们的启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肺腑之言反映出他将自己的一生无私奉献于中国教育的精神,感化和教育中国一代又一代人。
他提出:要使人人都受到教育,必须到民间去,到乡间去。
这也和当前希望工程扶助困难学生的目的相一致,“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要使全国人民在接受教育中受益。
陶行知先生知识渊博,他用他的才华和毕生精力为中华民族教育事业而奋斗终身。
他虽然同我们生活的年代不同,但他创造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思想仍然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给我们的启示有如下三方面。
一、因材施教,效果显着陶行知先生曾说过:“需要因材施教”,他曾给因材施教以形象的比喻:“培养创造力要像园丁一样,首先要认识他们,发现他们的特点,而予以适宜之肥料、水分、太阳光,并须除害虫,这样他们才能欣欣向荣,否则不能免于枯萎。
”他还说过:“松树和牡丹花需要的肥料不同,你用松树的肥料培养牡丹,牡丹会瘦死;反之,你用牡丹的肥料培养松树,松树受不了,会被烧死。
”我们现代的教育也必须和陶行知所说的一样,要有各级各类不同层次的教育,培养出有各种各样不同、分门别类的人才。
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现代的教育应该向三百六十行培养和输送合格人才,使其最终成为三百六十行中的状元。
当然要使他们成为状元,一是要有丰富的文化科学知识,二是要有适应行业的特点、技术和技能。
每一个学生的脾气、性格、爱好、家庭教育等等都各有不同,所以我们在教育和教学工作中,对待每个学生都要仔细观察、了解他们,使他们在学校能受到良好的有针对性的教育,并从中受益。
比如有的学生在学习中有主动性和积极性,应该给予鼓励和鞭策。
引导他们采用科学的学习方法,使他们学有所乐、学有所得、学有所成。
采用不同的教育教学方式就会取得不同的教学效果。
有些学生只要教师指出缺点错误就能改正。
有些学生,特别是在家受父母过于宠爱的学生,你如果对他们态度暴躁、方法简单、言语粗俗,教育效果会适得其反。
学习陶行知的思想心得体会2篇
学习陶行知的思想心得体会学习陶行知的思想心得体会精选2篇(一)陶行知是中国教育家、思想家和理论家,他提出的办学理念和教育方法对我有很大的启发。
以下是我对陶行知的思想的一些心得体会:1. 尊重个体差异:陶行知认为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赋和特长,教育应该尊重每个人的个体差异,激发每个人的潜能。
这让我意识到教育不应该只是一刀切的标准化教育,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学习方式和节奏,应该因材施教,让每个人都能发挥自己的最大潜力。
2. 培养理论才能:陶行知提倡理论教育,认为理论是最好的学习方式。
他主张学以致用,让学生通过理论来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这让我明白到教育应该注重学生的实际应用才能的培养,不仅仅是灌输理论知识,而是让学生真正学会运用知识来解决问题。
3. 培养独立考虑才能:陶行知强调培养学生独立考虑的才能,他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人格和思想,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
这让我明白到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一张文凭,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和思维才能,让他们可以独立考虑、批判考虑和创新考虑,为社会做出奉献。
4. 注重培养学生的品格:陶行知认为品格教育是教育的核心,他强调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人格素养。
这让我明白到教育不仅仅是传递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社会责任感,让他们成为有品质的公民。
陶行知的思想深深影响了我对教育的理解和理论。
他的理念不仅适用于教育领域,也可以指导我们在生活中的各个方面。
通过学习陶行知的思想,我意识到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和才能,让他们成为有思想、有品格、有才能的人。
教育不仅仅是传递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让他们可以为社会做出积极的奉献。
学习陶行知的思想心得体会精选2篇(二)学习陶行知心得体会:陶行知作为中国教育家,对中国教育事业做出了重大奉献。
通过学习陶行知的理念和方法,我深受启发和感动。
首先,陶行知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心得体会范文3篇
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心得体会范文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心得体会范文精选3篇(一)陶行知是中国近代教育家、思想家,他的教育思想对于现代教育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从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中,我体会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陶行知强调“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他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心智和品德,使其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他主张教育应该从学生的发展需求出发,将学生个体的差异性纳入教育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这一理念对于现代教育来说,仍然非常重要,因为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他们有不同的天赋和潜力,教育应该注重个体差异,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自己发展的教育环境和方式。
其次,陶行知提出“德育为先”的教育原则。
他认为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品德和道德修养,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
他强调教育应该从学生的内心出发,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品德,使他们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这一观点非常重要,因为在现代社会中,人的品德和道德修养十分重要,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品德素养,才能在社会中更好地生活和发展。
再次,陶行知强调“学以致用”的教育方法。
他认为教育不应该只注重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他主张教育要与社会实际紧密结合,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使他们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这对于现代教育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知识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重要要求,只有具备了这些能力,学生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总结起来,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强调“以人为本”,注重德育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这是现代教育所需要借鉴和发展的地方。
通过学习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我深刻感受到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方式的改进的必要性,同时也受到启发,明确了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怎样进行教育教学工作,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做出自己的贡献。
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心得体会范文精选3篇(二)陶行知教育理论是中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体系。
陶行知教育思想对于学生的影响作文
陶行知教育思想对于学生的影响作文
《陶行知教育思想对于学生的影响》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陶行知爷爷吗?他的教育思想可厉害啦!
陶行知爷爷说过,“生活即教育”。
这就好像我们平时玩游戏,做手工,其实都是在学习呢。
比如,有一次我们一起做蛋糕,从准备材料到搅拌面糊,再到放进烤箱,这整个过程让我学会了怎么看刻度,怎么计算时间,还明白了做事情要有耐心。
这不就是在生活中学习嘛!
还有啊,陶行知爷爷主张“教学做合一”。
就像我们上美术课,老师不是光在讲台上讲怎么画画,而是和我们一起画,一边画一边教。
这样我们就能学得更快,画得更好。
陶行知爷爷的教育思想让我们知道,学习不只是在教室里,在书本上,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能让我们变得更聪明,更有本领。
《陶行知教育思想对于学生的影响》
小朋友们,今天我想跟你们说一说陶行知爷爷的教育思想。
陶行知爷爷说要“因材施教”。
这是什么意思呢?就好比我们班有的同学画画好,有的同学唱歌好,老师就会根据我们每个人的特长来帮助我们进步。
我有个同学小明,他数学不太好,但是体育很棒。
老师没有批评他数学不好,而是鼓励他多参加体育活动,同时也耐心地给他辅导数学。
慢慢地,小明的数学成绩提高了,体育也越来越好。
还有“知行合一”也很重要。
我们知道了知识,还要去实践。
比如说,老师教我们要爱护环境,那我们就要真的做到不乱扔垃圾,爱护花草树木。
陶行知爷爷的这些想法,让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都能变得更棒!
希望小朋友们都能记住陶行知爷爷的教育思想,快乐地学习和成长!。
读陶行知谈教育心得体会(3篇)
第1篇陶行知先生是我国近现代著名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具有深远的影响。
通过阅读陶行知的教育著作,我深受启发,对教育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以下是我对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几点心得体会。
一、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陶行知先生认为,教育不是孤立于生活的,而是与生活紧密相连的。
他说:“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
”这意味着教育应该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让教育真正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
在我们的教育实践中,应该关注学生的实际生活,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
1. 关注学生生活,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在教育过程中,我们要关注学生的生活,了解他们的需求,尊重他们的个性。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我们要善于发现和挖掘这些潜能,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环境中得到充分发展。
2. 融入生活,提高教育实效教育应该与生活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
我们要善于利用生活中的教育资源,如家庭、社区、社会等,让教育无处不在,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
二、教学做合一,知行合一陶行知先生提出“教学做合一”的理念,强调知识、技能和品德的统一。
他认为,教育应该以学生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通过实践来检验知识,达到知行合一的境界。
1. 注重实践,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技能,提高综合素质。
我们要鼓励学生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如实验、实习、志愿服务等,让他们在实践中锻炼自己,增长才干。
2. 教学相长,促进师生共同成长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成长,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实现师生共同成长。
三、尊重学生,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陶行知先生强调尊重学生,认为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是具有创造力的。
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关注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1. 尊重学生,关注学生兴趣在教育过程中,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关注他们的兴趣,为他们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浅析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对教育教学的启示
浅析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对教育教学的启示陶行知是中国近现代著名教育家、思想家和民主化运动的领导人之一,他的生活教育思想对当今的教育教学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念入手,深入探讨其对教育教学的启示。
一、关于生活教育的理念陶行知提出的生活教育概念,是指通过生活中的各种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参与中学习,以生活体验作为学习的重点,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实践创新精神。
在陶行知看来,这种生活教育是一种综合性的教育方式,它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精神。
生活教育是教育的全过程,是培养学生全面素质的重要途径。
二、对教育教学的启示1. 贴近生活,关注学生身心健康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念强调教育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
教师应该从学生生活出发,将学习与生活紧密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心理素质。
对于教育教学而言,这就意味着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具体情况,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和认知水平,设计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实践中获取知识,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还能够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2. 培养实践能力,注重动手实践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念主张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强调学习要与实践相结合。
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动手实践的教学方式,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去感受和体验所学知识,从而掌握知识和技能。
在实践中学习,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知识,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 培养科学精神,注重实践创新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念倡导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提倡实践创新。
教育教学需要重视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去启发他们的思维,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培养他们解决问题和探索未知的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启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创新发展,培养学生积极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以陶行知教育思想为指导转化学困生之我见
以陶行知教育思想为指导转化学困生之我见摘要: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体现了现代教育的实质问题,具有现代价值。
基础教育新课程中有很多观念与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一脉相承,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陶行知生活教育的本质和核心观念,他的一些教育思想在学困生的转化教育方面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陶行知教育思想转化学困生提起学困生,身处教学一线的教师并不陌生,而且都在为转变这些学困生的学习、思想而孜孜不倦地努力着。
本人通过学习我国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教育名篇,深刻体会到他的教育思想内涵丰富,博大精深,体现了现代教育的许多实质问题,极具现代价值。
他的一些教育思想在学困生的转化教育方面是值得借鉴的。
一、“爱满天下”——转化学困生的有力武器“爱满天下”是陶行知先生最重要的教育思想之一。
其意思是教育的核心是爱学生。
陶行知说:“小孩子的体力与心理都需要适当的营养。
有了适当的营养,才能发生高度的创造力,因而教育应当充满爱。
”“大家愿把整个的心捧出来献给小孩子,才能实现真正的改造。
”由此可见,教师应该用无私的爱在默默中为孩子们铺洒阳光,点燃希望,特别是那些有心理缺陷的学困生们。
大多数学困生并非智力有问题,而是家庭、社会等诸多原因造成的。
教师应该了解每一个学困生背后的生活,走进他们的心灵,用爱去感化,用真诚去赢得他们的转变。
例如:班里有一位学生叫余佳乐,他是一名留守儿童,自幼父母双双外出打工,他与奶奶共同生活。
奶奶与他隔代亲,且年老体弱,自然管不住他。
因此他身上养成了许多不良的行为习惯,上课好动,爱说怪话、脏话等,学习成绩比较差。
面对这些问题,笔者没有直接地指责他,嫌弃他。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了解,发现他是个比较有个性、生活独立性强、比较勤快的孩子,于是在劳动的时候把一些重要的事情交给他做,在他做好之后再表扬他,经常像朋友一样和他谈心,用真诚去赢取他的信任。
慢慢地,他身上的坏习惯改了不少,成绩也提高许多。
在平常的生活中,他有什么烦恼也会经常诉说,使得笔者能及时了解他的思想动态,纠正他的一些错误行为,使他不再犯错。
2019年学习陶行知思想转化差生有感
学习陶行知思想转化差生有感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是教人化人;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
这句话明确了我们教师的神圣使命——教书育人的深刻道理。
在我们日常的教学生活中,面对品性各异、思想单纯而复杂的学生,尤其遇到品行顽劣的学生,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来感化和教育他们呢?以下就是我贯彻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一个成功的教育案例。
一、案例内容初见他时,一个顽皮、可爱、好动的高个子男生。
听说他在家里是个“宠儿”,于是我平时特别留意他的品行。
经过一阵子的细心观察后发现,他身上有许多不文明的习惯。
主要表现在:上课时不遵守纪律,除了做小动作还会招惹同学。
好搞“恶作剧”,有时故意推别人,用蜗牛和青虫吓女生,又满不在乎,幸灾乐祸。
课间追逐打闹,走路横冲直撞。
爱吃零食,乱扔垃圾。
据父母反映在家里表现为:任性、冲动;打电脑游戏痴迷;不爱学习,不认真、主动地去完成作业,成绩落后,语文、数学、英语都是“大红灯笼高高挂”。
二、案例分析他的家庭条件比一般学生优越,爷爷、奶奶对孙子百依百顺,只要他提出的要求总是无条件的接受,父母虽然有时劝阻,但还是无济于事。
长期的家庭溺爱造就了他任性、蛮横、贪玩、好吃的性格,心胸狭隘、自私,经常因小事和同学争吵、打架,而且屡教屡犯,家人拿他没办法,只有唉声叹气。
学习目标不明确,态度不端正,认为学习是为家长和老师而学,因此没有学习的动力,上课不专心,作业马虎、拖拉,成绩落后。
因缺乏对学习的兴趣和信心,而把精力转移到了打游戏上。
三、转变措施1.理论学习,提高认识,立下决心“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思想武装头脑,才能指挥行动,为了提高他的思想认识,懂得做人的道理,我给他讲《小学生行为规范》,以规范自己的言行。
端正学习态度,确立学习的奋斗目标,树立起“我要学”的决心,积极主动地学习,明白学习在今后生活和工作中的重要性。
“人像树木一样,要使他们尽量长上去,不能勉强都长得一样高,应当是:立脚点上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由。
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心得体会
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心得体会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学高为师,德高为范。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不仅要具有广博的知识,还要有高尚的道德和创新的理念。
通过阅读《六位教育家》,学习了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有关事迹,自己作为教师从教育家陶行知先生那里学到的东西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作为一名教师,最基本的职业素质就是要热爱教育事业,要对教学工作有“鞠躬尽瘁”的决心。
既然我们选择了这份事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不计名利,积极进取,开拓创新,无私奉献,力求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尽职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学工作。
陶行知先生有一句名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教师的职业有苦也有乐,平凡中见伟大,只有爱岗敬业,不断地完善自我,才能在教育活动中有所收获。
其次,要爱学生。
崇高的师爱表现在对学生一视同仁,绝不能厚此薄彼,按成绩区别对待。
要做到“三心俱到”,即“爱心、耐心、细心,”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时时刻刻关爱学生,特别对那些学困生。
在这点上,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做的事有过之而无不及。
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只讲付出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
这种爱是神圣的,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根底。
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
爱学生,怎么爱才是真正的爱。
好多教师可能都认为,学生的优点,不夸跑不了;学生的缺点,不批改不了。
因此,他们总是批评、训斥、否认学生,而很少鼓励、表扬、肯定学生。
其实,我们应当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取得他自己的成功,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最后,做到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教人怎样做人的人,首先自己要知道怎样做人。
教师工作有很强的示范性,为人师表是教师的美德。
教师以身作则,才能起到人格感召的作用,培养出言行一致的人。
“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的一切。
”教师要严以律己、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教师要以自身之言行给学生以楷模之影响。
运用陶行知思想转化“学困生”之我见
运用陶行知思想转化“学困生”之我见杜饶丹(江西省丰城市剑桥小学江西丰城331100)摘要: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教人求真”与“学做真人”是贯穿于学校教育的一条主线,它和党的十五大提出的精神文明建设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的目标相一致。
作为班主任在引导和培养学生“做真人”方面负有更加重大的责任,特别是对班级中的一些“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更是责无旁贷。
关键词:陶行知思想;转化;“学困生”中图分类号:G625.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21)08-0183-02班级中的一些“学困生”的转化工作非常重要,如何使“学困生”从“学困”转化为“学优”,把他们培养成为一个合格的“四有”新人,是班主任必须经常思考和实践的问题。
笔者认为,教师在做“学困生”转化工作中,一个最突出、最应注意的问题就是要尊重和理解“学困生”,把自己真诚的爱奉献给他们。
1尊重和理解是做好“学困生”工作的前提陶行知先生告诫教师:“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当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
一个班集体的整体素质如何,和学生个体的素质有很大的关系。
学生个体素质高,往往班风正、学风浓、纪律好,班主任工作就得心应手。
但“十个指头不一样齐”,一个班集体中总会有一些“学困生”,他们的存在,常使班级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给班级管理工作带来各种各样的困难,这是班主任最感头痛的事情。
当然我班也不例外,会有这样的问题学生。
开学第一天,小任这个学生就给笔者留下了极差的印象。
这个学生没有一节课是很安分地坐在那里认认真真听讲的,有好几次笔者的上课思路也因为他而搞乱了,在平时也经常会有很多学生告他的状。
每次面对他的时候,总是他做了不好的事惹老师生气,自然笔者对他的态度也不会很好,好几次笔者都在全班同学面前批评了他,而他也是一次比一次表现的无所谓。
“借鉴陶行知思想,转变学困生”研究感悟
“借鉴陶行知思想,转变学困生”研究感悟作者:陶红来源:《课程教育研究》2021年第44期【摘要】教师的教育教学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也为了学困生的个性发展。
借鉴陶行知思想,着力地做好转化学困生的工作,这对于推进学校的素质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和历史意义。
【关键词】借鉴陶行知思想学困生转化【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44-0021-02一、研究借鉴的理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一生致力于教育改革,他的教育理论博大精深,丰富多彩,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和实用价值。
陶行知先生笃信“人人都能创造,人人都有创造”,强调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因材施教。
培养青少年“要同园丁一样,首先要认识他们,发现他们的特点,而予以适宜的肥料、水分、太阳光、并须除害虫,这样,他们才能欣欣向荣,否则不能免于枯萎”。
陶先生的这些思想,对于指导我们转化学困生工作,有着现实意义。
借鉴陶行知思想,转化学困生,是摆在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面前的新课题。
二、研究概念的界定对学困生的界定要把握住三性,即外延的明确性、提示本质特征的准确性和内涵的全面性。
依此,我们可把学困生界定为:所谓学困生,一般是指那些在知识、技能、能力、态度、品格、方法与体质等要素及要素的融合方面存在偏离常规的结构性缺陷,智力没有得到正常开发,不能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基本要求,需要通过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措施给予补偿的学生,学困生具有相对性、暂时性、可变性。
学困生面对问题,当现有综合的水平与问题解决所需要的水平距离比较大时,在一定时间内不能解决,需要他人的帮助而解决,在问题解决之后,学困生解决问题的水平相应地提高。
三、借鉴理论与形成策略(1)借鉴理论:陶先生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底发出的,才能达到心的深处。
”“待学生如亲弟子。
”“没有爱,便没有教育。
”转化策略:①学校购买了《陶行知教育名篇》,教师人手一本,利用校本培训,教研组活动,集中学习其中的文章,组织大家交流讨论,撰写心得体会,使陶行知思想深入人心,自觉指导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陶行知教育思想对转化学困生的启示
在我们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每个班级都存在着学习方面相形见绌的“学困生”。
他们在课堂上通常表现为:精神萎靡、神情呆滞;听不进教师的讲课,回答不出提问,更不会大胆问、动脑想。
以至于成绩每况愈下,也在不同程度上产生了一种自卑感,严重缺乏自信心和竞争意识。
克服纠正他们自卑、封闭、脆弱、冷漠等心理,给教育摆出了新的问题,给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这都亟待我们寻求促使“学困生”全面发展的新思路。
而陶行知教育思想给我们指明了一条转化“学困生”的光明之路。
1.陶行知教育思想管窥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近代最具影响力的教育家。
陶先生在吸取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合理内核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颇具特色
的生活教育思想。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和“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石,分别诠释了生活教育的目标、内容、途径和方法。
他的师德风范为全体教育工作者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我在转化学困生的工作中遇到困惑时,又重温了陶先生的教育思想。
如同重温了一遍经典,不仅在精神上获得了一次愉悦而快慰的旅行,而且陶先生的“爱”的教育思想,赏识教育思想,习惯养成教育思想都从实践的层面给我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1)“爱”的教育
爱得真诚、深沉、博大是陶行知先生师爱思想的重要内容。
他一生奉行的格言是“爱满天下”。
真正做到了为教育、为学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陶行知正是以博大的爱心实现了他一生最大的愿望——“知识化成甘霖,使大地处处受到润泽;知识化成太阳,使所有民众都得到照耀。
”
在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指引下,我对师爱有了更深刻地理解,教师的爱应是宽容的、理解的、真心的爱,是没有任何回报的爱。
只有教师付出真爱,学生才会走近你。
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教师只有用自己的爱才能搭起师生之间感情的桥梁,使学生乐于接受教师的教导。
陶先生说过“真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到心的深处”。
当学生对教师的真心心领神会的时候,自然就亲其师、信其道了。
(2)赏识教育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教育孩子的全部秘密在于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
相信孩子、解放孩子,首先要赏识孩子”。
赏识教育是生命的教育,是爱的教育,是充满人情味、富有生命力的教育。
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赏识、尊重、理解和爱,每个人、每个孩子都是为得到赏识而来到人间的。
(3)习惯养成教育
陶行知先生在《全民教育》中强调“终生教育”,指出:“一旦养成学习习惯,个人就能终生进步不断。
”在他看来,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其积极的行为定势,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过程、
学习、质量与学习效果,并且对于学生日后乃至一生的学习、工作时时都在悄悄的发生积极的影响。
2.陶行知教育思想对转化学困生的启示
(1)“爱”——学困生增强自信的动力
陶行知先生“爱满天下”、“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
”可见“爱”对于教育有多么重要。
每个学生都需要教师的“爱”,尤其对“学困生”更应当充满“爱”。
爱的力量是无穷的,它可以让学困生心灵深处的自卑感渐渐消除,取而代之的是求上进、求发展的自信心的树立。
(2)“赏识”——学困生成功的“加油站”
陶先生曾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所以,我们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不能只把青睐的目光投向优等学生,而要做“伯乐”,善于搜寻学困生的个性特长,利用其积极因素,因势利导,激起其求知的欲望,以达教育人之根本目的。
班里有这样一位学生,理解能力差,脑子不灵活,考试成绩常居班级末,她和家长都感到抬不起头。
当我发现她画画很好时,我就在班级里大力的表扬她,让她觉得自己在同学中的地位提高了,也成了一个有优点的人,做什么事都不畏首畏尾,上课也由原来的躲避提问变得敢于主动举手发言了。
我又继续激励引导她,每当她答对一个问题,都郑重表扬,表达出老师和她同样自豪,
说错了,也给与她鼓励,说“没关系,老师知道你已经开动脑筋,认真思考了“,随后遇到简单的问题,会又一次给她回答的机会,弥补她刚才的错误,进一步帮助她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渐渐的这名同学比其他同学更注意听讲,爱思考了,上课发言更积极了,作业也做得格外认真,成绩有了明显提高,被同学们评为“进步之星”。
学困生,更需要老师的肯定与赏识。
教师对学困生要善于用放大镜去寻找他们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表扬和鼓励,对他们哪怕是很细小的进步都给以表扬、喝彩、激励,让他们信心百倍地鼓起前进的风帆。
(3)“良好的学习习惯”——学困生乘风破浪的“帆”
学习习惯是一种非智力因素,是人们在后天所养成的一种自动进行学习活动的特殊倾向,是一种自觉、主动、持久、稳定的行为方式。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播种行为,就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就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就收获命运。
”这一育人哲理道出了培养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爱”与“赏识”使得学困生找到了学习的理由和动力,但是光有这些还是不够的,还要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当学困生缺乏学习习惯或习惯较差,就会表现为缺乏学习毅力,自觉控制能力较差,即使有了学习的理由和动力,他们也不一定有毅力一直努
力下去。
那么我们的努力就有前功尽弃的危险.因此培养学困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小学数学教学新大纲”就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计算仔细、书写整洁、自觉检验以及独立完成作业的学习习惯”。
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困生可塑性强的特点,采取有效的措施,有意识地进行训练和培养。
a认真阅读数学课本的习惯。
数学课本给学生标明了学习内容,指明了学习的重点,点明了学习的思路。
因此,要用联系的、转化的、发展的观点指导学生阅读数学课本。
再指导学生阅读课本时,要逐步让学生半独立到独立阅读,要逐步培养学生掌握阅读数学课本的方法。
b加强常规训练,严格要求。
如培养学困生用心听课的习惯,不但要专心听教师讲,还要注意听同学讲,学会听,能听懂;并要求他们作业书写整洁规范、一丝不苟;另外要求学困生今日功课今日完成,决不拖拉。
要帮助学困生养成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的习惯。
c抓住时机,有效地进行培养和训练,如口算时,比一比,哪位学困生算得既快又对,板演、笔算、做作业时,比一比哪位学困生书写认真,工整规范,并举办优秀作业与进步作业展评活动,让学困生产生上进心理,使他们明白,只要自己努力也有参展的机会,从而激发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
d及时表扬,有的放矢。
教师对学困生要善于用放大镜去寻找他们的闪光点,当学困生在学习习惯方面有点滴进步时,及时给予肯定、表扬和鼓励,让他们信心百倍地鼓起前进的风帆。
对学习习惯不良的学困生不讽刺挖苦,要针对他们的个性,因势利导,期待进步。
当然,培养学困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同时,也要注意与常规要求、学习品质、卫生习惯、生活习惯的培养密切联系。
总之,学困生的思想变化无常,特别对个别屡教不改或旧病复发的要紧抓不放,做到反复抓,抓反复。
千万不可泄气失去信心,用老师的爱和激励化作无声的细雨去滋润他们的心田,激发他们的情感。
教育虽然不是万能的,但它发挥的作用是巨大的,对那些处在十字路口的学生,更要满腔热情地把他们拉上正道,提供条件加以引导,不断促其上进。
当然转化学困生的方法很多,还靠我们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使这些搁浅之舟战胜激流,驶离浅滩,躲避暗礁,乘风远航。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给了我在转化学困生工作以无限的启发和思索。
陶行知教育思想一直是我教学实践中的指路明灯,它为我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我将怀揣这一不朽的经典不懈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