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管理基础与法规1
土地管理基础与法规
从地理学角度看,土地是气候、土壤、植被和水文等自然要素与人类劳动所形成的一个立体的自然综合体,对土地的任何利用活动,都受土地生态系统某些构成要素的制约,并对土地的演变产生影响。
(二)土地的特性
土地的特性,包括自然特性和经济特性。土地的自然特性是指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属性;土地的经济特性则指人们在利用土地的过程中,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方面表现的特性。
粗放型土地利用方式,是依靠外延扩张,通过增加土地面积来满足获取土地收益的方式。粗放型土地利用方式的标志是土地的投入与单产都很低。
集约型土地利用方式,是指依靠增加物质和劳动投入来提高土地收益的利用方式。为了协调土地经济共给的稀缺性和人类对土地需求的无限性的矛盾,目前各国都提倡集约型土地利用方式。
2.土地利用方式的另一种理解是,它相当于土地利用类型,如耕地、园地、林地的利用等。它近似于土地利用类型,但不同的地方细类有所不同,可以分得很细。
2.农用地
指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包括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及其他农用地。
3.未利用土地
指农用地和建设用地以外的土地,包括未利用土地和其他土地两类。其中,未利用土地指目前还未利用的土地,包括难利用的土地。未利用土地包括荒草地、盐碱地、沼泽地、沙地、裸土地、裸岩、石砾地和其他未利用土地等。其他土地指未列入农用地、建设用地的其他水域地,如河流水面、湖泊水面、苇地、滩涂、冰川及永久积雪等地类。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对国有土地行使收益权应依法向上级人民政府及其职能部门上缴土地收益。国有土地收益中的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30%上缴国家中央财政,70%留给地方人民政府。
范围:
城市市区即建成区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滩涂等自然资源,都属于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由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森林和山岭、草原、荒地、滩涂除外。
土地管理基础与法规资料
土地管理基础与法规资料土地管理是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
在中国,土地管理涉及到土地的所有权、使用权、转让权、抵押等方面。
由于土地的重要性,因此土地管理的法规和标准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土地管理基础和法规资料,涵盖以下主题:一、国土资源管理的背景和概念二、中国土地管理的原则和规则三、土地管理的法规和标准四、土地管理的行政管理五、土地管理的市场化改革六、土地管理的未来展望一、国土资源管理的背景和概念国土资源管理是指人类对土地、水、气、矿、森、草等自然资源的积极管理和利用,使其最大限度地发挥出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国土资源管理的概念在中国比较新,起源于改革开放以后。
在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的国土资源管理主要集中在农村土地的管理和分配上,而在改革开放之后,城市土地成为了一个重要问题。
中国政府于1986年颁布了国土资源管理法,规定自然资源的所有权属于国家所有,而公民和法人机构则可以通过各种形式获得资源的使用权,这是国土资源管理中的重要一环。
二、中国土地管理的原则和规则中国土地管理的原则和规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土地的所有权属于国家。
2.土地使用权属于农民和其他公民法人,政府有权对土地使用进行限制和规范。
3.中国实行土地使用权出让制度,通过费用和竞拍等方式让土地使用者获得土地使用权。
4.土地坚持农业为主的原则,即优先保障农业用地的需求。
5.对于有特殊需要的用地,可以实行征收和拆迁。
三、土地管理的法规和标准中国的土地管理法规和标准多数都是针对特定用途的土地而制定的。
例如,农用地管理条例、城市用地管理条例以及矿产资源开发管理条例等。
这些法规和标准对于土地的利用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可以维护土地秩序,保护生态环境,同时可以规范开发效果和使用效益。
四、土地管理的行政管理土地管理是一项行政管理工作。
行政机关主要负责制定和实施国家土地管理法律法规,执法查处违法行为,以及调整土地资源的供给。
同时,行政机关还负责介入市场供求的运作,规范土地交易行为。
土地管理基础与法规_第一部分 第九章 农用地转用与征地管理_2013年版
1、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依据是( )。
A: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规划、土地利用年度计划B: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规划、建设用地供应政策C: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建设用地供应政策D:建设用地供应政策、城市规划、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答案:C解析:农用地转用的依据包括: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建设用地供应政策。
2、国务院批准的大型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建设用地需要改变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根据( )批准的文件修改规划。
A:国务院B:国土资源部C:省级政府D:省级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答案:A解析:国务院批准的大型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建设用地需要改变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根据国务院批准的文件修改规划。
3、某房地产开发公司征用X省Y市Z县基本农田以外的耕地360亩开发建设一综合小区。
开发公司征用该片土地应报( )审批。
A:Z县人民政府B:Y市人民政府C:X省人民政府D:国务院答案:C解析:这里的“征用”应理解为“征收”。
1公顷=15亩,360亩=360÷15=24公顷,也就是征收基本农田以外的耕地24公顷,未超过35公顷,应由省级政府审批。
4、我国土地所有权发生转移的唯一方式是( )。
A:划拨B:出让C:转让D:征收答案:D解析:我国土地所有权发生转移的唯一方式是征收。
5、《宪法》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 )并给予补偿。
A:没收B:没收或者征收C:没收或者征用D:征收或者征用答案:D解析:2004年3月,全国人大对《宪法》作了修改,将《宪法》原第十条“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用。
”改为“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6、征收基本农田以外的耕地35公顷,其审批部门是( )。
A:国务院B:省级人民政府C:市级人民政府D:县级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答案:B解析:应由国务院批准的为:(1)基本农田;(2)基本农田以外的耕地超过35h㎡;(3)其他土地超过70h㎡的。
(法律法规课件)土地管理基础与法规资料
第一部分土地基础知识一、土地的概念(一)土地的定义土地是地球陆地表面由地貌、土壤、岩石、水文、气候和植被等要素组成的自然历史综合体,它包括人类过去和现在的种种活动结果。
这一定义把握以下几个要点:(1)土地是综合体。
土地的性质和用途取决于全部构成要素的综合作用,而不取决于任何一个单独的要素。
(2)土地是自然的产物。
人类活动可以引起土地有关组成要素的性质变化,从而影响土地的性质和用途的变化。
(3)土地是地球表面具有固定位置的空间客体。
(4)土地是地球表面的陆地部分。
陆地是突出于海洋面上的部分,包括内陆水域、海洋滩涂。
(5)土地包括人类过去和现在的活动结果。
(二)其他学科对土地的定义土地概念的区分1.从经济学角度从经济学角度看,土地是指大自然无偿资助人类的地上、水中、空中、光热等物质和能力。
2.从地理学角度从地理学角度看,土地是气候、土壤、植被和水文等自然要素与人类劳动所形成的一个立体的自然综合体,对土地的任何利用活动,都受土地生态系统某些构成要素的制约,并对土地的演变产生影响。
(二)土地的特性土地的特性,包括自然特性和经济特性。
土地的自然特性是指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属性;土地的经济特性则指人们在利用土地的过程中,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方面表现的特性。
1.土地的自然特性(1)土地面积的有限性。
人类不能创造土地,填海、围湖仅仅是改变土地用途,没有增加土地的面积。
(2)土地位置的固定性。
决定了土地的有用性和适用性随着土地位置的不同而有较大的变化,这就要求人们必须因地制宜地利用土地;同时也决定了土地市场是一种不完全市场,不是实物交易,而是土地产权流动的市场。
(3)土地质量的差异性。
(4)土地永续利用的相对性。
只有在利用过程中维持了土地的功能,才能实现永续利用。
2.土地的经济特性(1)土地经济供给的稀缺性。
(2)土地用途的多样性。
(3)土地用途变更的困难性。
(4)土地增值性。
(5)土地报酬递减的可能性。
(6)土地的产权特性(7)土地的不动产特性(三)土地的功能1.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2.人类生产生活的场所(四)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1)土地面积绝对数量大,相对数量小。
土地管理基础与法规讲义.doc
土地管理基础讲义目录(2010环球)2010年土地估价师考试辅导学习前言 (1)第一部分土地基础知识 (1)第一章土地的概念 (1)一、土地的定义 (1)二、土地的主要特性(掌握) (3)(一)土地的自然特性 (3)(二)土地的经济特性 (4)(三)土地的产权特性 (6)三、土地的功能(熟悉) (8)1、承载功能 (8)2、生产功能 (8)3、资源(非生物)功能 (8)四、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了解) (9)第二章土地的分类 (10)一、土地利用的基本类型掌握) (10)1.耕地 (12)2.园地 (12)3.林地 (12)4.草地 (13)5.商服用地 (13)6.工矿仓储用地 (14)7.住宅用地 (14)8.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 (14)9.特殊用地 (15)10.交通运输用地 (15)11.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 (15)12.其它土地 (16)二、主要类别土地的特征 (17)(一)商服用地的特征 (17)(二)居住用地的特征 (18)(三)工业、仓储用地的特征 (18)(四)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的特征 (20)(五)交通运输用地的特征 (21)(六)农用地(耕地、园地、林地、草地)的特征 (21)三、我国主要类型土地利用(了解) (22)第三章土地实体及特征 (23)一、土地实体的构成 (24)二、土壤类型及特征(掌握土壤类型) (24)三、地质条件类型及特征 (45)四、土地基础设施类型及特征 (49)五、主要地上定着物类型及特征(熟悉) (49)(一)建筑物及构筑物 (50)(二)其他土地定着物的含义 (50)(三)地上作物 (51)六、地下空间及其征(熟悉) (53)七、土地污染种类及特征(了解) (55)八、土地灾害类型及特征(了解) (58)(一)地质灾害 (58)(二)土地荒漠化 (58)(三)土地盐渍化 (59)第四章土地产权 (59)一、土地产权内涵(掌握) (60)二、土地产权的类型(掌握) (60)三、我国土地所有权 (64)(一)土地所有权的权能及规定 (64)(二)国有土地所有权的权能及规定 (65)四、我国土地用益物权 (68)(一)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权能及规定 (68)(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权能及规定 (79)(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权能及规定 (82)(四)宅基地使用权的权能及规定 (83)五、我国土地担保物权 (86)(一)不同土地抵押权的权能及规定 (86)(二)土地质权的含义 (90)六、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土地制度(了解) (90)第二部分土地管理知识 (93)第一章土地管理 (93)一、土地管理的内涵(掌握) (93)二、土地管理的任务(掌握) (99)三、土地管理的原则(熟悉) (100)四、土地管理的主要内容(掌握) (101)(一)土地法规与政策的制定 (101)(二)地籍管理 (101)(三)土地规划和土地用途管制 (102)五、我国土地管理机构的设置(了解) (107)六、土地管理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了解) (109)七、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土地管理的演变历程(了解) (111)第二章地籍管理 (117)一、地籍概念(掌握) (117)二、地籍分类(掌握) (118)1.按功能分类 (118)2.按建立的时序分类 (119)3.按所记载的对象分类 (120)4.按表现形式分类 (120)5.按行政管理的层次,分为国家地籍和基层地籍。
土地管理基础与法规:土地管理法学习资料
土地管理基础与法规:土地管理法学习资料1、单选?H省Z房地产公司拟获得A市B县城市规划区内C村所有的集体土地从事经济适用房的开发建设。
C村原耕地面积为80公顷,农业总人口为600人,现征收C村基本农田以外的耕(江南博哥)地30公顷,该耕地被征收前三年每平均年产值分别为600元。
经商定,土地补偿费为该耕地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8倍;每一个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的安置补助费标准,为该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5倍。
被征收土地上的附着物及青苗补偿费为25万元。
问:Z开发公司应支付给C村的补偿费用总额为()万元。
A.183.5B.283.5C.308.5D.483.5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被征收土地上的附着物及青苗补偿费为25万元。
应支付给C村的补偿费用=67.5万元+216万元+25万元=308.5万元。
2、单选?H省Z房地产公司拟获得A市B县城市规划区内C村所有的集体土地从事经济适用房的开发建设。
C村原耕地面积为80公顷,农业总人口为600人,现征收C村基本农田以外的耕地30公顷,该耕地被征收前三年每平均年产值分别为600元。
经商定,土地补偿费为该耕地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8倍;每一个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的安置补助费标准,为该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5倍。
被征收土地上的附着物及青苗补偿费为25万元。
问:Z开发公司应支付给C村的土地补偿费为()万元。
A.116B.216C.316D.516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现征收C村基本农田以外的耕地30公顷,该耕地被征收前三年每平均年产值分别为600元。
征收耕地的补偿夤,为该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6~10倍。
经商定,土地补偿费为该耕地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8倍。
应支付给C村的土地补偿费=600元/亩×450亩×8(倍)=216万元。
3、多选《土地管理法》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依据(),组织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A.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B.国土整治和资源环境保护的要求C.土地需求能力以及各项建设对土地的需求D.土地供给能力E.各项建设对土地的需求正确答案:A, B, D, E参考解析: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土整治和资源环境保护的要求、土地供给能力以及各项建设对土地的需求,组织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土地管理基础与法规2篇
土地管理基础与法规土地管理基础与法规第一篇:土地管理基础土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资源,因此土地管理对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土地管理基础包括土地管理的定义、目标、原则和内容等方面的内容。
首先,土地管理是指对土地利用、使用和保护的一系列活动的规划、组织、监督以及评估等过程。
它的目标是实现土地资源的科学合理利用,提高土地的质量和效益,并保护土地生态环境。
其次,土地管理的原则包括科学性、合理性、可行性和可持续性。
科学性指土地管理应基于科学理论和技术研究,确保决策和实践的科学性。
合理性指土地管理应在经济、社会和生态方面实现合理平衡,不偏激、不滥用。
可行性指土地管理应考虑现实条件和可行性,确保决策和实施的可行性。
可持续性指土地管理应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追求长期利益而非短期利益。
土地管理的内容涉及土地管理体制、土地规划、土地利用、土地调查、土地评价、土地交易等方面。
土地管理体制是指土地管理的组织体系和职责分工等,包括政府土地管理部门的设置和运作机制等。
土地规划是指对土地利用和管理进行系统规划和布局的过程,包括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和区域规划等。
土地利用是指人类对土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活动,包括农业、工业、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
土地调查是指对土地资源状况进行详细的调查和测量,包括土地类型、土地利用现状、土地质量等方面的调查。
土地评价是指对土地资源的质量和价值进行评估,包括土地生产力、土地价格等方面的评价。
土地交易是指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和交易活动,包括土地出让、租赁、购买等方面。
在土地管理中,还需要注意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避免土地资源过度开发和破坏,保护土地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
此外,还需要注重土地管理的公平性和公正性,确保土地资源的公平分配和利益的公正保护。
综上所述,土地管理基础是土地管理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它涉及土地利用、保护、交易等方面的内容,是实现土地资源科学合理利用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土地法律法规管理基础与法规知识资料
土地管理基础与法规估价师考试资料2011年第一部分土地基础知识一、土地的概念(一)土地的定义土地是地球陆地表面由地貌、土壤、岩石、水文、气候和植被等要素组成的自然历史综合体,它包括人类过去和现在的种种活动结果。
这一定义把握以下几个要点:(1)土地是综合体。
土地的性质和用途取决于全部构成要素的综合作用,而不取决于任何一个单独的要素。
(2)土地是自然的产物。
人类活动可以引起土地有关组成要素的性质变化,从而影响土地的性质和用途的变化。
(3)土地是地球表面具有固定位置的空间客体。
(4)土地是地球表面的陆地部分。
陆地是突出于海洋面上的部分,包括内陆水域、海洋滩涂。
(5)土地包括人类过去和现在的活动结果。
(二)其他学科对土地的定义土地概念的区分1.从经济学角度从经济学角度看,土地是指大自然无偿资助人类的地上、水中、空中、光热等物质和能力。
2.从地理学角度从地理学角度看,土地是气候、土壤、植被和水文等自然要素与人类劳动所形成的一个立体的自然综合体,对土地的任何利用活动,都受土地生态系统某些构成要素的制约,并对土地的演变产生影响。
(二)土地的特性土地的特性,包括自然特性和经济特性。
土地的自然特性是指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属性;土地的经济特性则指人们在利用土地的过程中,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方面表现的特性。
1.土地的自然特性(1)土地面积的有限性。
人类不能创造土地,填海、围湖仅仅是改变土地用途,没有增加土地的面积。
(2)土地位置的固定性。
决定了土地的有用性和适用性随着土地位置的不同而有较大的变化,这就要求人们必须因地制宜地利用土地;同时也决定了土地市场是一种不完全市场,不是实物交易,而是土地产权流动的市场。
(3)土地质量的差异性。
(4)土地永续利用的相对性。
只有在利用过程中维持了土地的功能,才能实现永续利用。
2.土地的经济特性(1)土地经济供给的稀缺性。
(2)土地用途的多样性。
(3)土地用途变更的困难性。
(4)土地增值性。
土地管理基础与法规资料
土地管理基础与法规资料一、什么是土地管理土地管理是指对土地进行规划、管理、使用和保护的一系列活动。
它涵盖了从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占用规划、土地交易、土地评估、土地调查勘测、土地执法等一系列土地管理活动。
二、土地管理的意义土地是农业、城市建设、工业等各行业的基础资源,是维系人类生命和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因素。
土地管理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维护公共利益土地是公共资源,不仅关系到个人利益,还涉及到公共利益。
土地管理的目的就是要保证土地的合理利用,维护公共利益,使得整个社会能够共享土地资源的好处。
2、促进城市化进程在城市化进程中,土地的规划和管理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科学有效的土地管理,可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有序推进城市化进程,提升城市生活质量。
3、保护生态环境土地管理不仅关系到社会经济发展,还有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作用。
合理利用土地,调节大气、水体、土壤等生态环境,达到环境保护的目的。
三、土地管理的法律法规为了保证土地管理的顺利进行,国家和地方出台了一系列土地管理的法律法规。
下面列举部分相关法律法规。
1、土地管理法土地管理法是我国土地管理领域的基本法律,它规定了土地的性质、土地使用制度、土地权利分配等内容。
2、土地使用税条例土地使用税是指土地使用权的所有者或者承包人按照土地面积在一定时间内缴纳的税款。
土地使用税条例规定了土地使用权的税率、征收、纳税人等内容。
3、国土资源部令国土资源部令主要规定了国家对土地资源的管理、利用、保护等方面的内容。
其中包括土地流转、土地调查、耕地保护等方面的规定。
4、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主要规定了城市土地管理和房地产开发的有关问题。
其中包括土地供应、土地使用计划、房地产开发商的资格要求等内容。
5、土地承包法土地承包法是为了保障农村土地利用权和农民的合法权益而制定的法律。
它规定了土地承包制度、土地承包期限、土地转让等内容。
结语土地管理是我国发展经济和建设美好生活的重要因素,只有通过科学、有效的管理,才能让土地资源得到合理利用,为人民谋取更多的福利。
土地管理与法规:土地基础知识(一)
第⼆部分⼟地基础知识(⼀)⼀、考试⽬的和考试⼤纲要求本部分的考试⽬的是测试应考⼈员对⼟地概念、⼟地的分类及⼟地实体特征的理解与掌握程度。
掌握:⼟地的基本内涵,⼟地的主要特性,⼟地的基本类别及我国⼟地的分类。
熟悉:⼟地的功能,主要类别⼟地的特征,不同学科对⼟地的定义。
了解:我国⼟地资源的特点,我国主要类别⼟地的利⽤⽅式。
⼆、内容辅导:第⼀节⼟地的概念(⼀)⼟地的定义1.⼟地的基本内涵(掌握)从⼟地管理的⾓度分析,⼟地是地球陆地表⾯由地貌、⼟壤、岩⽯、⽔⽂、⽓候和植被等要素组成的⾃然历史综合体,它包括⼈类过去和现在的种种活动结果。
⼟地是地球表层的特定地域,有固定的位置和⼀定的⽔平、垂直范围;⼟地是由相互作⽤的各种⾃然地理要素构成的综合体,并受⼈类活动的影响,兼有⾃然和社会经济双重属性;⼟地的特性是随着时间发展变化的。
2.不同学科对⼟地的定义(熟悉)(1)⾃然观点①⼟地即⼟壤,亦即地球陆地表⾯疏松的、有肥⼒的、可以⽣长植物的表层部分。
②⼟地即地球的纯陆地部分,不包括陆地的⽔⾯。
③⼟地即陆地及其⽔⾯,亦即地球表⾯除海洋之外的陆地及其江河、湖泊、⽔库、池塘等陆地⽔⾯。
④⼟地即地球表⾯,亦即地球的陆地部分和海洋部分都包括在内。
(2)经济学观点马克思指出,⼟地是指未经⼈的协助⽽⾃然存在的⼀切劳动对象,作为⼀切活动的⼀般空间基础,在农业中是主要的⽣产资料。
(3)法学观点《中国台湾⼟地法》规定,本法所称⼟地,谓⽔、陆及天然富源。
肯特从法律概念上对⼟地的定义是:⼟地不仅包括地⾯或⼟壤,⽽且也包括附着于⼟地的任何东西,不管是⾃然长成的,如树、草和⽊,或者是⼈⼯造成的,如房屋以及其他建筑物;它所包括的范围向上或向下是⽆限度的,以致可以包括地上或地下的每样东西”。
(4)西⽅经济学观点澳⼤利亚的克⾥斯钦和斯图尔特指出,⼟地⼀词是指地表及所有它对⼈类⽣存和成就有关的重要特征,……必须考虑⼟地是地表的⼀个⽴体垂直剖⾯,从空中环境直到地下的地质层,并包括动植物群体及过去和现在与⼟地相联系的⼈类活动。
土地管理基础与法规
土地管理基础与法规土地管理基础与法规是指对土地资源的管理和利用进行规范和控制的基本原则、方法和法律法规。
1. 土地管理基础的原则包括:- 公有制原则: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国家对土地资源实行统一管理。
- 均等利用原则:土地资源应当合理利用,保障各种土地用途的平等机会。
- 可持续利用原则:土地资源应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进行保护和利用。
- 保护优先原则:对生态脆弱区域、农田等重要土地资源进行保护。
- 市场化原则:土地资源的供给和利用应当通过市场机制来调节和配置。
2. 土地管理的基本内容包括:- 土地整治和规划:对土地进行整治,规划土地的利用方式、分配和合理布局。
- 土地使用管理:对土地的使用者进行登记备案,规范土地使用行为。
- 土地转让和出租管理:对土地的转让和出租进行审批和监督管理。
- 土地收归和征用管理:对需要收归或征用的土地进行管理和补偿。
- 土地执法和监督管理:对土地管理违法行为进行执法和监督管理。
3. 土地管理的法律法规包括:-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规定了土地使用权的获得与转让、土地征收与补偿等内容。
-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对城市土地的利用管理、房地产市场的调控等进行了规定。
-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对农村土地的承包、流转和撤并等进行了规定。
-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对农村土地的集体所有和集体经济组织的管理进行了规定。
- 地方性土地管理法规:各省、市、自治区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的土地管理地方性法规。
以上是关于土地管理基础与法规的简要介绍,具体内容和细则还需要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详细了解和研究。
土地管理基础与法规资料
土地管理基础与法规资料一、土地管理基础1.土地的定义土地是指地球表面的固体地壳层,包括它所覆盖的表层土壤、地下水体及由地壳分解而成的矿物质物质,是农业、建筑、工业等各种活动的基础。
2.土地的分类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土地可分为不同的类型。
按土地利用类型可分为农业用地、林业用地、草地、水域、城市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等;按地形分类可分为平原、山地、丘陵、高原和盆地等;按土壤类型可分为红壤、黄壤、棕壤、黑土、砂壤、沙地、盐渍地等。
3.土地制度土地制度是指特定社会或国家对土地所有权、土地使用权、土地收益权等权利的管理规定和制度。
不同国家、地区和时期的土地制度有所不同。
如中国土地制度经历了土地所有权私有化、土地所有权国有化、土地使用权分配、土地流转权停止等多个阶段。
4.土地管理机构土地管理机构是指负责土地管理、利用、保护和监管工作的政府部门。
不同国家的土地管理机构部门设置不同,如中国的土地管理机构主要包括国土资源部、省、市和县级国土资源局等。
二、土地管理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个土地管理法律,于2004年颁布。
该法律明确了土地使用权、土地所有权和土地征收等方面的规定,并强调了土地保护和节约的重要性。
该法律还规定了“土地划拨、出让的收益应当按规定用于农村集体经济建设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具体条款。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登记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登记条例》于2002年颁布。
该条例规定了土地登记的程序、要素、方式和要求,确保土地登记的准确性和权利的保护。
3.《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于1994年颁布。
该法律规定了房地产交易的程序、要求、责任和权利等方面的规定。
该法律强调规范市场秩序,保障购房人的合法权益,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
4.《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征收与补偿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征收与补偿条例》是2004年颁布的土地征收条例,旨在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规范土地征收程序,保障社会稳定。
土地管理基础与法规
考点4土地管理的上要内容1组织土地立法和制定综合性土地政策2编制土地利用总
体规划与计划3耕地保护与农地用途管制4地籍管理5土地利用管理
考点5我国土地管理机构的设置20()4年中央政府决定在全国实行省以下土地垂直管
理体制以进一步加强国家对国土资源的宏观调控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料申请土地使用权抵押登记。在土地上设定地役权后当事人申请地役权登记的供役地
权利人和需役地权利人应”向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提交土地权利证书和地役权合同等相关 证明材料。己经登记的土地抵押权、地役权终止的当事人应当在该土地抵押权、地役权终
止之日起十五日内持相关证明文件申请土地抵押权、地役权注销登记。
中国土地管理明确了方向。
考点1地籍概念地籍地是土地籍是登记基本状况及隶属关系的簿册。地籍是指作为
维护国家土地制度的工具记载土地的位置、界址、权属、数量、质量、地价和用途地类
等基本状况、信息的图册。地籍具有空间性、法律性、精确性和地籍资料的连续性等特点。
考点2土地的特征自然特性和经济特性土地的自然特性包括土地面积的有限性、土
地位置的固定性、土地质量的差异性多样性、土地永续利用的相对性土地功能的永久
性等土地的经济特征包括土地供给的稀缺性、土地用途的多样性、土地利用方向变更
的困难性土地用途变更的困难性、土地增值性、土地报酬递减的可能性、土地利用方式
方式上要是无偿行政划拨有偿出让转让。其中土地使用权的设定期限依据
用途不同而有不同的年限城市用地中居住用地70年工业用地50年教育科技文
化卫生体育用地50年商业娱乐旅游用地40年综合或其他用地50年。
考点1土壤类别及特征土壤是陆地表面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是地
1.土地管理基础与法规
2009年土地管理基础与法规考试真题一、判断题(10题,题号1-10,共10分。
请判断下列各题说法的正确或错误,并将答题卡上相同题号对应的符号涂黑,认为正确的涂“√”,认为错误的涂“×”。
评分说明:每题1分,判断错误不得分并倒扣1分,最多扣至判断题总分为0)1.土地包括地下层、地表层以及地上空间。
( )2.根据我国有关法律,国家实行土地估价师资格认证制度。
( ) 3.根据当前法律、法规及规章规定,我国商业、旅游、娱乐和商品住宅等各类经营性用地,都必须以招标、拍卖或者挂牌方式出让。
( )4.土地登记以宗地为基本单元。
两个以上土地使用者共同使用一宗土地的,不能分别申请登记。
( )5.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属于土地用益物权,所以使用宅基地的用益物权人对宅基地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权利。
( ) 6.《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对依法取得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必须通过统一有形的土地市场,以公开规范的方式转让土地使用权。
( )7.国有土地收益中的新增建设用地的土地有偿使用费,70%上缴国家中央财政,30%留给有关地方人民政府。
( )8.执业登记的土地估价师可依法从事对土地及其附着物、定着物的相关权利、权益的价格或者价值进行评测、判定、咨询等土地估价活动。
( )9.集资、合作建房是经济适用住房的组成部分,应当纳入当地经济适用住房建设计划和用地计划管理。
( )10.张某2002年取得大专学历,从事相关工作满两年后,于2005年考试通过获得土地估价师资格,但因其他原因于2006年被取消土地估价师资格。
按照土地估价师资格考试管理办法,张某2009年可以重新报名参加土地估价师考试。
( )二、单项选择题(40题,题号11—50,共40分。
每题有A、B、C.、D四个备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请选择并将答题卡相同题号对应的字母涂黑。
评分说明:每题1分,选错不得分,不倒扣分)11.土地总登记是按照( )进行的。
土地管理基础与法规:土地管理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题库版)
土地管理基础与法规:土地管理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题库版)1、单选土地补偿费的实质是()。
A.土地的市场价格B.土地使用权的出让价格C.对农民在被征用的土地上的长期投工和投资的补偿D.完全的地价正确答案:C2、(江南博哥)判断题全民所有制单位、集体所有制单位使用的国有土地,町以依法由集体或者个人承包经营,从事农、林、牧、渔业生产。
()正确答案:对3、多选以下属于我国主要的地价管理政策的是()A.国家对协议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采取最低限价B.征收土地增值税C.政府对地价上涨可采取必要的行政手段进行干预D.政府可以按经济和城市建设的需要,对单位和个人的土地使用权实行提前收回正确答案:A, B, C, D4、单选级差地租形成的条件是()A.土地的有限性B.土地自然条件的差别C.土地经营上的垄断D.土地所有权的垄断正确答案:B5、多选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包括()。
A.价值规律B.竞争规律C.供求规律D.协作规律正确答案:A, B, C6、单选下列因素()不是影响地价的个别因素。
A.宗地所在区域环境条件B.宗地使用限制C.宗地形状D.宗地容积率正确答案:A7、单选下面对土地估价描述不正确的是()。
A.土地估价依据的理论和方法,与机器、设备、建筑物等估价所依据的理论与方法并不完全一致B.同一块土地,规划可使之一夜之间身价百倍,也可以使之无人问津,这是土地估价必须考虑的经济因素对地价产生的深刻影响C.同样一块土地,其价格的高低与土地权利状况密切相关,不同的权利可能导致价格相差很大D.土地估价必须充分占有土地市场资料,把握土地市场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必须考虑的政府土地政策对地价产生的深刻影响。
正确答案:B8、单选(国土资发【2007】326号)规定,各省(区: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在建设项目用地批准后()日内,将有关数据利用“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建设用地备案系统”,通过国土资源管理业务网报送至国土资源部。
A.5B.10C.15D.30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各省(区: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在建设项目用地批准后10日内,将有关数据利用“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建设用地备案系统”,通过国土资源管理业务网报送至国土资9、单选《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
土地管理基础与法规:土地管理法规
土地管理基础与法规:土地管理法规1、单选国土资发[2010]34号规定,土地出让最低价不得低于出让地块所在地级别基准地价的()。
A.20%B.50%C.70%D.90%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土地出让最低(江南博哥)价不得低于出让地块所在地级别基准地价的70%,竞买保证金不得低于出让最低价的20%。
2、判断题农村村民出卖住房后,再申请宅基地的,应予批准。
()正确答案:错3、多选?2010年3月W省A市人民政府为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根据国家政策,出台了相关管理规定,并开展了一系列的自查。
一是针对拟开工建设的A 市人民政府办公大楼的自查;二是针对A市人民政府招待所改建问题的自查;三是针对已出让土地使用权出让金交纳情况,开展全面检查;四是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国发[2008]3号),全面推行节约集约用地管理。
下列关于W省A市人民政府推行节约集约用地管理规定,符合国发[2008]3号政策规定的有()。
A.对符合"布局集中、产业集聚、用地集约"要求的国家级开发区,优先安排建设用地指标B.土地前期开发要引入市场机制,按照有关规定,通过公开招标方式选择实施单位C.对国家机关办公和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产业)、城市基础设施以及各类社会事业用地要一律实行划拨方式取得土地,对其中的经营性用地积极探索实行有偿使用D.未按合同约定缴清全部土地价款的,不得发放土地证书,也不得按土地价款缴纳比例分割发放土地证书正确答案:A, B, D4、单选《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地价动态监测工作的通知》指出,标准宗地要与土地估价师挂钩,()对其采集的标准宗地地价信息的"及时、真实、准确、完备、规范"负责。
A.土地估价师B.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C.国务院国土资源主管部门D.国务院办公厅正确答案:A5、多选国土资发[2008]284号规定,()等信息必须按照有关文件要求及时在中国土地市场网公开发布。
土地管理基础与法规_第一部分 第十一章 土地市场交易与监管_2013年版
1、土地市场主体包括( )。
A:供给者B:需求者C:土地本身及其产权关系D:中介者E:管理者答案:A,B,D,E解析:土地市场主体。
土地市场主体即土地市场的参与者(法人和自然人),包括供给者、需求者、中介者和管理者。
2、土地市场的主要特点可以概括为( )。
A:交易实体的非移动性B:土地市场的区域性C:土地市场的垄断性D:流通方式的单一性E:土地价格不断上涨答案:A,B,C解析:土地市场作为市场体系的组成部分,其主要特点包括:交易实体的非移动性(固定性、土地市场的地域性、土地市场的垄断性(不充分性)、流通方式的多样性、土地供给弹性小、供给滞后性、低效率性、政府管制较严。
3、下列关于土地市场的特质描述正确的是( )。
A:土地交易实质是土地产权契约的交易B:流通方式的多样性是土地市场特有的C:土地市场是有形的土地和无形的权益、信息、咨询服务等的统一体D:土地作为一种特殊形态的商品,其市场不具有一般市场的规定性E:不同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土地市场产生和发展的动力也不完全相同答案:A,B,C,E解析:土地作为一种特殊形态的商品,其市场具有一般市场的规定性。
4、土地市场的功能包括( )。
A:优化配置土地资源B:调整产业结构,优化生产力布局C:健全市场体系,实现生产要素的最佳组合D:流通方式的多样性E:控制土地供给,控制投资过热或过冷答案:A,B,C,E解析:土地市场的功能包括:1.优化配置土地资源。
2.调整产业结构,优化生产力布局。
3.健全市场体系,实现生产要素的最佳组合。
4.控制土地供给,控制投资过热或过冷5、我国土地市场体系有其自身的特点,具体有( )。
A:我国土地市场是政府驱动型市场B:目前我国农村土地市场在土地市场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C:我国城市土地市场是垄断竞争型市场D:在企业改制中实行土地政策性入市E:我国城市土地市场是完全竞争型市场答案:A,C,D解析:目前我国城市土地市场在土地市场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
土地管理基础与法规
《土地管理基础与法规》出题特点分析1、注重土地管理基础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考核《土地管理基础与法规》采取客观性试题形式。
客观性试题主要侧重于考查应试者对基本概念、基本政策、基本制度、基本原理的理解和掌握。
如①土地内涵、基本特征,土地类别、不同类型土地特点,地籍管理基本概念和内容体系,土地规划管理的概念和内容,耕地保护与土地整理基本概念、基本内容;②农用地转用与征地管理知识、建设用地供应管理知识、土地市场交易与监管知识、地价管理知识、土地执法监察知识等基础知识;③土地有偿有期限使用制度等土地权利制度,土地成交价格申报制度、房地产价格评估制度等基本制度。
对这些基本概念、基本政策、基本制度、基本原理要注重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如基本制度的考核,2006年试题中,有一道多选题:我国现行的地价管理制度包括( )。
A.土地交易许可制度B.基准地价和标定地价定期公布制度C.地价评估制度D.土地交易申报劝告制度E.土地交易最低限价制度答案:BCE解析:基础考核点。
土地交易许可制度、土地交易申报劝告制度,不属于我国现行的地价管理制度。
2、注重出奇、出偏、出新是其特点如2006年试题中,有一道单选题:某企业将其所属的一处厂房作为抵押物贷款进行经营活动,并与某银行签订抵押合同。
此后,该企业又在其厂房内建房两间。
后因经营不善,不能按期归还银行贷款,经司法裁定,抵押物被整体拍卖后,新建两间房屋拍卖所得()。
A.属于抵押财产,应归银行所有B.是抵押财产的附属物,部分归银行所有C.不属于抵押财产,归企业所有D.是抵押财产的增值,部分归银行所有答案:C解析:法规考核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五十一条规定,房地产抵押合同签订后,土地上新增的房屋不属于抵押财产。
需要拍卖该抵押的房地产时,可以依法将土地上新增的房屋与抵押财产一同拍卖,但对拍卖新增房屋所得,抵押权人无权优先受偿。
3、注重国务院规范性文件等综合知识的考核2006年《土地管理基础与法规》考试大纲所附国务院规范性文件有19项,而2007年考试大纲所附国务院规范性文件则达到了25项,千万不要忽视这部分内容的学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地管理基础与法规精讲班第1讲讲义一、2009年考试大纲变化情况(一) 《土地管理基础》考试大纲变化情况1、土地的分类中,删去了“建设用地的主要特征”容,增加了“主要类别土地的特征”容;2、土地实体特征中增加了“地下空间及特征”容;3、建设用地供应管理中,增加了“建设用地节约集约评价”和“开发区用地集约利用评价”的容;4、在土地市场交易与监管中,将土地市场管理与土地市场供需调控的相关容进行了合并。
(二) 《土地管理法规》考试大纲变化情况1、2009年新增政策、法规(1)土地管理法规1)《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
(2)相关法律法规1)《企业国有资产法》;2)《保险法》;3)《仲裁法》;4)《企业破产法》;5)《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
(3)中共中央、国务院规性文件1)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国务院关于印发《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通知;3)国务院关于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38号);4)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24号);5)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部门关于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8】111号);6)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08]131号)等。
(4) 部门规章、规性文件1)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审查办法(国土资源部令第43号);2)违反土地管理规定行为处分办法(监察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土资源部令第15号);3)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金融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银发【2008】214号);4)国土资源部关于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的若干意见;5)关于为扩大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做好服务和监管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8]237号);6)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8】176号);7)国土资源部、国家工商总局关于发布《国有建设用地使用和出让合同》(示文本)的通知(国土资发【2008】86号);8)国土资源部关于全面实行耕地先补后占有关问题的通知;9)关于部署运行土地市场动态监测与监管系统的通知(国土资发【2008】284号);10)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税收管理工作的通知(国税发【2008】14号);11)关于进一步加强市场改进建设用地备案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7】326号);12)关于印发《国有建设用地划拨决定书》的通知(国土资发【2008】73);13)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关于加强国有农场土地使用管理的意见(国土资发【2008】202号);14)关于开展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8】145号);15)国土资源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统计局关于发布和实施《单位GDP和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增长的新增建设用地消耗考核办法》的通知(国土资发【2009】12号);16)关于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信息备案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发【2008】288号);17)国土资源部关于调整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实施政策的通知(国土资发【2009】56号等。
(5)司法解释1)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关于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提供司法保障和法律服务的若干意见》的通知(法发【2008】36号)。
(6)技术规程和标准12)《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规程》(TD/T 1018—2008)等。
2.2009年删去的政策、法规包括:(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严格控制党政机关办公楼等楼堂馆所建设问题的通知(中办发[2007]11号);(2)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等部门关于做好稳定住房价格工作意见的通知 (国办发[2005]26号);(3)关于发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示文本的通知(国土资发[2000]303号);(4)国土资源部、国家工商总局关于发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补充协议》示文本(试行)的通知(国土资发[2006]83号);(5)关于印发试行《土地分类》的通知(国土资发[2001]255号);(6)已购公有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上市出售补交土地出让金和收益分配管理的若干规定(财综字[1999]113号);(7)关于规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试点工作的意见 (国土资发[2005]207号);(8)关于土地使用权抵押登记有关问题的通知([1997]国土[籍]字第2号)。
三、《土地管理基础与法规》考试题型和特点(一) 《土地管理基础与法规》试题题型及题量近几年,《土地管理基础与法规》试题,分判断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情景分析题四种题型。
试题总分100分,其中判断题10题,每题1分,共10分;单项选择题40题,每题1分,共40分;多项选择题15题,每题2分,共30分;情景分析题共2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二) 《土地管理基础与法规》试题要求特点及答题技巧第一,判断题。
近几年,《土地管理基础与法规》试题中,判断题要求,判断错误每题倒扣1分,最多扣至判断题总分为0。
因判断题只有两种可能,非“对”即“错”,随机猜对的概率达50%,为避免应试者猜测性的判断,通常判断题有倒扣分的规定,应试者要看清此类题目要求。
如果有选错倒扣分的规定,没有把握的宁可不选,也不冒险。
第二,单选题。
单选题的特点是:有4个选项,且只有1个选项是正确的,一般情况下,单选题不倒扣分。
对于没把握的试题大家一定要全答,就是不会,也要猜测性地选择1个选项。
第三,多选题。
近几年,《土地管理基础与法规》试题中,多选题要求,选错、多选不得分,不倒扣分;少选但选择正确的每选项得0.5分。
同时时需要注意的是,从2006年考试开始,多项选择题,每题有A、B、C、D、E五个备选项,至少有两个符合题意。
因此,做题时要慎重,对于没把握的选项应尽量避开不选。
如果题中4个选项,有把握的3个,另一个是猜测的,最好就不要猜测了,选三个可得1.5分,但如果有一个错了,将一分不得,成为无果之花。
第四,情景分析题。
近几年,《土地管理基础与法规》试题中,情景分析题每小题有A、B、C、D四个备选项,其中至少有一个符合题意,选错、多选不得分,不倒扣分;少选但选择正确的每选项得0.5分。
情景分析题的特点是:该类题型兼有单选题和多选题的特点,也就是在情景分析题中,有的是单选,也有可能是多选,要切记!此类题型的要,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2分;错选或多选的,不得分;少选且选择正确的,每个选项得0.5分。
(三) 《土地管理基础与法规》课程考试出题特点1.注重出奇、出偏、出新通过近几年的《土地管理基础与法规》考试看出,注重出奇、出偏、出新是其特点。
(1)出奇,主要是指出题不拘泥于教条。
如2006年试题中,有一道单选题:某企业将其所属的一处厂房作为抵押物贷款进行经营活动,并与某银行签订抵押合同。
此后,该企业又在其厂房建房两间。
后因经营不善,不能按期归还银行贷款,经司法裁定,抵押物被整体拍卖后,新建两间房屋拍卖所得( ) 。
A.属于抵押财产,应归银行所有B.是抵押财产的附属物,部分归银行所有C.不属于抵押财产,归企业所有D.是抵押财产的增值,部分归银行所有答案:C解析:《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五十一条规定,房地产抵押合同签订后,土地上新增的房屋不属于抵押财产。
需要拍卖该抵押的房地产时,可以依法将土地上新增的房屋与抵押财产一同拍卖,但对拍卖新增房屋所得,抵押权人无权优先受偿。
(2)出偏,由于土地估价师考试属于开放式学习,没有统一教材,给学习带来较大困难,可以说是学无目标,参考资料短缺。
一旦考试出偏,会大大降低考试通过率。
如2006年试题中,出了两道极偏的试题:例题1:我国历史上首次开展全国性大规模的土地清丈是在( )。
A.朝 B.汉朝 C.唐朝 D.宋朝答案:B例题2:中国最早的《不动产登记条例》是在( )年颁布的。
A.1920 B.1921 C.1922 D.1923 答案:C解析:做两道极偏的试题,这就靠我们平时多积累、查找有关的知识点,否则的话,我们只有“猜”。
第二道例题属于法规考核点。
北洋政府建立初,仍然承认民商法的独立地位,考虑到大清民律草案未正式颁行,故将《大清现行刑律》以及《户部则律》中涉及民法的容直接加以援用。
在整个北洋政府时期,传统民事商事习惯一直是司法实践中的重要发源之一。
从1914年起开始民法典的编订工作,到1926年先后完成了亲属、总则、债、物权、继承等编二稿或三稿草案,制定了《清理不动产典当办法》、《不动产登记条例》、《验契条例》、《森林法》、《矿产条例》等单行民法。
1922年,当时的政府颁布《不动产登记条例》。
(3)出新,主要是现行法律、法规、政策的新变化容,都是当年出题的重点。
如2006年本门课程进行了重新修订,新增了不少法规容,特别是一些新政策,是重要考点。
2006年试题中,对这些新增知识点都采集了考点。
如单选题中有: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等部门关于做好稳定住房价格工作意见的通知,要求自2005年6月1日起,对个人购买( )转手交易的,销售时按其取得的售房收入全额征收营业税。
A.普通住房超过2年 B.住房不足2年C.非普通住房超过2年 D.别墅不论是否超过2年答案:B解析:出这道题的主要依据是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国办发(2005)26号文件规定,“对个人购买非普通住房超过2年(含2年)转手交易的,销售时按其售房收入减去购买房屋价款后的差额征收营业税”。
如果不能很好地掌握这个当年的新政策,这道题绝对会失分。
可以说这道题在2005年出,是非常有新意的,但是放在2006年就失去了意义,因为2006年5月的《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等部门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意见的通知》要求,从2006年6月1日起,对购买住房不足5年转手交易的,销售时按其取得的售房收入全额征收营业税。
同时,2008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出台的《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08]131号)规定,个人购买非普通住房不足2年转让的,仍按其转让收入全额征收营业税。
2.注重土地管理基础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考核《土地管理基础与法规》采取客观性试题形式。
客观性试题主要侧重于考查应试者对基本概念、基本政策、基本制度、基本原理的理解和掌握。
如①土地涵、基本特征,土地类别、不同类型土地特点,地籍管理基本概念和容体系,土地规划管理的概念和容,耕地保护与土地整理基本概念、基本容;②农用地转用与征地管理知识、建设用地供应管理知识、土地市场交易与监管知识、地价管理知识、土地执法监察知识等基础知识;③土地有偿有期限使用制度等土地权利制度,土地成交价格申报制度、房地产价格评估制度等基本制度。